(新)黄果树风景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探讨

合集下载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调查报告(2023版)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调查报告(2023版)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调查报告黄果树风景名胜区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本调查旨在对黄果树风景名胜区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记录,以便提供相关信息给有关方面参考。

二、调查范围1.地理位置:黄果树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省安顺市西南部,距离安顺市区约30公里。

2.面积: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占地面积约200平方公里。

三、调查内容1.自然环境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地势较为复杂,地形起伏多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瀑布、溶洞、森林等。

主要自然景观包括黄果树瀑布、云雾山、天星桥等。

2.人文景观黄果树风景名胜区还拥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包括历史文化遗址、民俗活动等。

主要人文景观包括川黔铁路历史遗址、苗族传统村落等。

3.旅游设施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旅游设施完善,包括停车场、观光车、游客中心等。

游客可以通过观光车游览风景区内的各个景点。

4.环境保护为了保护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生态环境,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限流措施、禁止破坏自然景观等。

五、调查结论黄果树风景名胜区是一处拥有丰富自然和人文资源的旅游景点。

其壮丽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人文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同时,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旅游设施完善,保护措施得力,为游客提供了良好的旅游体验。

六、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地图、照片等。

七、法律名词及注释1.风景名胜区:指经国家批准,具有较高自然和人文景观价值,开展旅游活动的地区。

2.溶洞:地下岩石溶蚀形成的洞穴。

3.民俗活动:指某一地区民众世代流传下来的有特色的传统活动。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调查报告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调查报告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调查报告黄果树风景名胜区调查报告第一章项目背景介绍黄果树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省安顺市,是中国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

该区域以其壮观的瀑布景观、独特的地质构造和丰富的生物资源而闻名于世。

本次调查报告旨在全面了解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自然环境、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以及管理情况。

第二章自然环境调查1. 气候与地理特点黄果树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省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干爽。

区域地处石灰岩高原,地质构造复杂,形成了诸多特殊的地貌景观。

2. 生物资源调查黄果树风景名胜区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包括多种植物和动物。

我们进行了野外考察,发现该区域内生物多样性较高,特别是一些珍稀物种的分布。

第三章文化遗产调查1. 历史沿革黄果树风景名胜区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对相关历史文献进行了梳理,并与当地居民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到该区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文化遗产。

2. 建筑与纪念物该区域内有许多历史建筑和纪念物,其中一些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很高的艺术价值。

我们对这些建筑和纪念物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拍摄,并整理了相关资料。

第四章旅游资源调查1. 瀑布景观黄果树瀑布是该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点之一。

我们对瀑布进行了测量和拍摄,并了解了其特点、形成原因和相关传说故事。

2. 自然景观除了瀑布,黄果树风景名胜区还拥有其他以山水景观为主的自然景观,包括山脉、峡谷、溶洞等。

我们对这些景观进行了测量和拍摄,并进行了简要介绍。

3. 旅游设施和服务为了便于游客的观光,该区域建设了一些旅游设施和提供了各种服务。

我们对这些设施和服务进行了检查和评估,以了解游客的满意度和需求。

第五章管理情况调查1. 管理机构与体制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管理由当地和相关机构负责。

我们对管理机构和体制进行了调查,并与相关负责人进行了交流。

2. 管理政策与规划为了保护和管理好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管理政策和规划。

我们对这些政策和规划进行了梳理,并评估了其实施情况。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调查报告[1]简版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调查报告[1]简版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调查报告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调查报告1. 引言黄果树风景名胜区位于中国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一处以黄果树瀑布为核心的自然景观区。

本调查报告对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自然环境、旅游设施以及游客体验进行了详细调查,以便为旅游者提供参考和建议。

2. 自然环境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地处山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这里山峦起伏,植被丰富,气候湿润,是一片典型的亚热带雨林气候区。

在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壮丽的瀑布景观、奇异的石林地貌以及丰富多样的植物和动物。

瀑布是黄果树风景名胜区最吸引人的景点之一。

黄果树瀑布高度达77.8米,宽度达101米,是中国著名的大瀑布之一。

水流奔腾而下,形成壮观的瀑布雾气和水雾彩虹,给人一种令人叹为观止的美感。

除了瀑布,黄果树风景名胜区还有众多的溶洞和石林地貌。

其中最著名的是镜海洞,洞内可见各种奇特的钟乳石和石笋,壮观程度不亚于瀑布。

此外,风景区内还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包括珍稀濒危物种,如大熊猫和南华虎等。

3. 旅游设施为了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黄果树风景名胜区配备了完善的旅游设施。

景区内建有宽敞的停车场,方便游客自驾前往。

此外,还有专门的旅游码头,提供游船服务,让游客可以近距离观赏瀑布美景。

为了方便游客游览,景区内设置了完善的步行道和观景台。

步行道环境优美,路况良好,游客可以在赏景的同时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观景台分布在不同的位置,提供了多个不同角度欣赏瀑布的机会,从而让游客能够尽情享受壮丽的瀑布景色。

此外,景区内还有丰富的餐饮和住宿设施,游客可以品尝当地特色美食,或选择入住风景区内的酒店。

这些设施的配备,为游客提供了舒适便利的旅游体验。

4. 游客体验黄果树风景名胜区作为中国著名景点,每年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根据调查数据和游客反馈,我们对游客体验进行了评估。

首先,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自然景观令人叹为观止,给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瀑布的雾气和水雾彩虹给人一种神秘感和惊叹感,洞内的钟乳石和石笋则展示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贵州的旅游资源如何开发利用

贵州的旅游资源如何开发利用

贵州的旅游资源如何开发利用贵州,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拥有着丰富多样且独具魅力的旅游资源。

从壮观的黄果树瀑布到神秘的千户苗寨,从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到多彩的民族风情,贵州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吸引着无数游客的目光。

然而,要充分发挥这些旅游资源的潜力,实现可持续的旅游发展,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积极探索有效的开发利用策略。

首先,深入挖掘和保护文化内涵是关键。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文化传统。

例如,苗族的芦笙舞、侗族的大歌、布依族的蜡染等,这些都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开发旅游资源时,我们应当深入挖掘这些文化内涵,通过举办民俗文化节、开展传统手工艺体验活动等方式,让游客能够亲身感受和参与其中。

同时,要注重对文化遗产的保护,避免过度商业化导致文化的失真和破坏。

加强对传统文化传承人的培养和支持,建立健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确保这些珍贵的文化能够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其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提升旅游体验的重要保障。

尽管贵州近年来在交通等基础设施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在一些偏远地区,基础设施仍然相对薄弱。

要进一步完善交通网络,提高景区的可通达性,不仅要加强高速公路、铁路的建设,还要改善景区内部的道路状况,增加公共交通服务。

此外,加强住宿、餐饮、购物等配套设施的建设也至关重要。

提供多样化的住宿选择,从高端酒店到特色民宿,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提升餐饮服务质量,推出具有当地特色的美食,让游客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感受地方文化。

建设规范的购物场所,销售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和农产品,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再者,创新旅游产品和营销模式是吸引游客的有效手段。

除了传统的观光旅游,应当积极开发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如生态旅游、康养旅游、研学旅游等。

利用贵州丰富的自然资源,开展徒步旅行、露营、探险等生态旅游活动,让游客亲近大自然,感受生态之美。

结合当地的中药材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康养旅游,为游客提供养生保健服务。

黄果树风景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探讨

黄果树风景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探讨

黄果树风景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探讨林莲花黄果树风景区是以大瀑布和瀑布群闻名海内外的风景名胜区。

它位于贵州省西部,距离省会贵阳约150km,而且黄果树风景区与贵阳之间有高等级公路直达,全长137 km。

黄果树风景区距贵州西部旅游中心安顺也只有45 km。

交通十分便利。

黄果树风景区包括黄果树瀑布风景区,龙宫风景区,天星风景区,石头寨等。

其中黄果树大瀑布及龙宫都是全国重点的风景名胜区,且成为国家接待国内外重要来宾的景区。

一、黄果树风景区旅游资源概况黄果树风景区有由姿态各异的十几个地面和地下瀑布组成的黄果树瀑布景区,风光绮丽的天星景区,蜡染之乡——石头寨和被称为贵州省最大的地下溶岩溶洞湖——龙宫,旅游资源可谓异常丰富。

因篇幅的原因,下面就重点介绍黄果树瀑布风景区和龙宫。

㈠黄果树瀑布风景区黄果树瀑布风景区主要包括了黄果树瀑布、水帘洞、陡坡塘瀑布和螺丝滩瀑布等。

其中又以黄果树瀑布和水帘洞最为有名。

黄果树瀑布是亚洲最大的瀑布,高68m,宽84 m,如果连同顶端天潭上落差5 m,瀑脚冲蚀瀑17 m,总高近90 m。

据说,每当河水上涨时,瀑布溅珠能飞洒到100 m多高的黄果树街上,甚至两三里外都能听见瀑布雷鸣般的响声,尤为壮观;而在河水小时,瀑布分三五条铺展在整个岩壁上,就像仙女披散秀发,不乏妩媚娟秀。

为了方便游客从多角度观看黄果树瀑布,景区内还建有多个眺望台。

在黄果树瀑布背后有一条长约134m的水帘洞奇妙地拦腰横穿而过。

它由六个洞窗、三股洞泉、六个通道和几个洞厅所组成,置身其间,万顷瀑布从尖顶飞落,水珠蒙蒙,眼前有道道彩虹,别有情趣。

水帘洞的第一洞窗是六个洞窗中最大的一个,有10多米宽,位置在第一、二支瀑布间,水大时两支瀑布就连成水帘,将洞窗全部封住,水小时则次第拉开,从几米、十几米到几十米不等。

就像真的窗帘一样,可以合拢,也可以向两边分开。

第一洞窗到第二洞窗间,是六、七米长的一段岩洞。

这个岩洞很小,但它上有石钟乳悬于顶,下有石笋立于地,数量不多但情趣十足,石笋旁边还有常年不断的泉水溢出。

黄果树瀑布群景区可持续发展与品牌提升研究

黄果树瀑布群景区可持续发展与品牌提升研究
世 界 上 唯一 可 以从 上 、 、 、 、 、 6个 方 位 观 下 前 后 左 右 赏的瀑 布 。
令 人遗憾 的是 , 如此珍 贵 的 自然 生态 景观 , 没 却 能成 功 申报世 界 文化 遗产 ,在 世界 范 围 内的知 名 度 还不 够 。 由于存在 着环 境 保护 、 宣传 、 管理 等诸 多影 响 因素 ,外地 游 客对 黄果树 景 区 的认识 还存 在 着一 定 的误 区 , 误把 黄果 树 大瀑 布 当做 景 区的全部 , 而对
具有较高的观赏旅游价值 ,而且还具有很高的科学
作者简 介 : 赵俊 , ,9 1年生 , 女 18 主要从事环境科研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
啪一 眦 m一
价 值 属 于人类 宝贵 的 自然遗 产 。 22 丰富的 自然资 源 _

协调 的一幕 。另 外 , 宁 县建 的一座 小水 电站 , 白 镇 在 水河 中拦腰 筑起 一道 堤坝 ,有 限 的水资 源几乎 都被 专 门修 建 的渠道截 留。 于是 , 造化 出大 瀑布群 奇观 的 白水河 螺蛳 滩瀑 布一段 已不再成 其 为河 ,即使 丰水 季节 , 只见河床 里岩 石裸 露 , 也 岩缝 问穿行 的水 流稀
黄果树 瀑布 群景 区可 持续发 展 与 品牌 提升研 究
赵俊 - 覃 建雄
(. 1 成都理工大学信息管理学 院, 四川成都 6 0 5 ;. 10 9 2成都理工大学商学院 , tl I)l  ̄ 成都 60 5 ) 10 9

要: 黄果树瀑布群是世界上典型的喀斯特瀑布群 , 着丰 富的资源优 势 , 有 然而却 未能成 功申报世界 文化 和 自然遗产 , 在
于其他 瀑布 群景 区根本 不 了解甚 至 闻所 未 闻 。 因此 ,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调查报告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调查报告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环境容量的调查报告一调查的背景喀斯特地区是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地区,这种脆弱性主要表现在地表、地下连通性强,对污染物的自净能力和抗干扰能力低,一旦受到破坏后就难以恢复。

由于喀斯特地区土层瘠薄,保水能力低下,土地的人口承载力低下,常处于超载状态。

喀斯特地区独特的地球化学过程塑造出许多成因独特、风景秀丽的地貌、水文景观,它们往往成为品位较高、极具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这些资源大多已开发成著名的风景区。

旅游开发固然对地方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过大的旅游接待规模容易对景区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难以恢复的破坏。

贵州现有12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其中11个分布在典型的喀斯特地区。

近年来,这些风景名胜区的旅游业获得了长足的进步,生态旅游方兴未艾。

但由于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的先天脆弱性,旅游业发展造成的资源、生态、环境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尤其是在“五一”、“十一”等旅游黄金周,常常出现人满为患的情况,给旅游地的环境系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旅游业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精神和物质需求不断进步而相应发展的产业。

近年来改革开放的政策和高速发展的经济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我国旅游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由此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与此同时,我国旅游业资源破坏、旅游区环境质量下降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现以黄果树风景名胜区为例-------------------黄果树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属于典型的喀斯特景观,其位于贵州省西南部,距省会贵阳市128公里,距西部旅游中心城市安顺市区45公里,有滇黔铁路、株六复线铁路、黄果树机场、320国道、贵(阳)黄(果树)高等级公路贯通全境,新建的清(镇)黄(果树)高速路直达景区。

景区筹建于1977年,1980年6月省政府批准成立“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管理处”,1982年8月被国务院定为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2007年3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景区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风景区”、“中国最美的地方”、“西部最具魅力旅游景区”、“中国风景名胜区顾客十大满意品牌”、“欧洲游客最喜爱的中国十大景区”等荣誉称号。

黄果树调研报告

黄果树调研报告

黄果树调研报告一、引言黄果树,位于中国贵州省安顺市境内,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

黄果树瀑布是其最大的亮点之一,被誉为“东方第一瀑布”。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黄果树的自然环境、旅游资源以及发展潜力,以为进一步的规划和开发提供依据。

二、调研内容1. 自然环境黄果树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带,年均气温15左右,降水充沛。

周围环境多为山地,空气清新,森林覆盖率较高。

黄果树瀑布是当地著名的降水旅游景点,短瀑长70米,层层叠叠,浑如琼带。

即便是夏季高温时节,站在瀑布下方,也能感受到凉爽的水气。

2. 旅游资源黄果树瀑布是最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另外还有太慈溪、伏牛山、灰毛庙等自然风景区。

这里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当地也有丰富的文化底蕴,传统的苗族文化在这里得到了保留和发展。

苗族的歌舞表演和手工艺制作都吸引了很多游客。

3. 发展潜力黄果树瀑布及其周边景区的自然风景和文化底蕴都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目前,旅游资源的开发还比较粗放,未来可以进一步提升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增加旅游项目和活动,创新旅游产品,提升游客体验。

此外,可以加强对当地苗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打造具有特色的旅游文化产品。

三、调研结果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黄果树具备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山清水秀,空气清新。

2. 黄果树瀑布是当地最大的旅游亮点,吸引了大量游客。

3. 黄果树及周边景区的旅游资源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可以在设施和服务上做进一步的改善,扩大旅游项目和活动。

4. 需要加强对当地苗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打造具有特色的旅游文化产品。

四、建议基于以上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好的体验。

2. 增加新的旅游项目和活动,如举办登山比赛、乡村旅游、自驾游等,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3. 引进专业的旅游规划和管理机构,制定长远的规划,做好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

4. 加强对当地苗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举办苗族文化节和展览,推出以苗族文化为主题的旅游产品。

黄果树瀑布旅游调研报告

黄果树瀑布旅游调研报告

黄果树瀑布旅游调研报告黄果树瀑布位于中国贵州省安顺市,是中国著名的瀑布之一。

作为中国最大的喷水式瀑布,黄果树瀑布的落差高达77.8米,宽101米,以其壮观的景色吸引了无数的游客。

目前,黄果树瀑布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

为了更好地了解黄果树瀑布的旅游现状,我进行了一次旅游调研,以下是我的调研报告。

首先,黄果树瀑布的交通便利性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原因之一。

安顺市是黄果树瀑布所在地,市区距离瀑布约50公里,交通便利。

从安顺市区到黄果树瀑布有多种交通方式,包括公交车、出租车等。

此外,黄果树瀑布还建有一条专门的观瀑公路,方便游客的观赏。

其次,黄果树瀑布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景。

黄果树瀑布位于乌江上,水势湍急,喷水声震耳欲聋,给游客一种震撼的视觉和听觉体验。

在阳光照射下,水滴在空中形成一条条绚丽的彩虹,给人一种美不胜收的感觉。

同时,黄果树瀑布周边的山脉和森林也增添了它的神秘感和自然之美。

再次,黄果树瀑布还提供了多种旅游项目和设施。

游客可以选择乘坐游船观赏瀑布,也可以选择乘坐缆车俯瞰整个瀑布景色。

此外,游客还可以尝试攀岩、漂流等刺激活动,增加旅游的趣味性。

瀑布周边还建有餐饮、住宿等设施,方便游客的消费和休息。

最后,黄果树瀑布的旅游开发与管理也值得肯定。

瀑布周边设有专门的游客中心和导游服务,提供导览、讲解等服务,使游客更好地了解瀑布的历史和故事。

游客中心还提供了一些特色纪念品,游客可以购买作为纪念。

此外,瀑布周边还有一些文化活动和表演,让游客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还能领略当地的文化魅力。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由于黄果树瀑布是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游客数量庞大,导致了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的损坏。

一些游客对瀑布进行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严重破坏了瀑布的环境。

此外,一些商家也存在价格不透明、质量不过关等问题。

这些问题对游客的旅游体验和瀑布的可持续发展都带来了负面影响。

针对以上问题,我建议加强对游客的教育和管理,提倡文明旅游,倡导保护环境。

黄果树景区喀斯特地貌景观及其保护管理建议

黄果树景区喀斯特地貌景观及其保护管理建议

2023年第10期现代园艺黄果树景区喀斯特地貌景观及其保护管理建议白霜,吕小溪*(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贵阳550001)摘要院黄果树景区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是自然形成的园林,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区域内地貌景观丰富多样,以层层分布的阶梯型喀斯特瀑布群而闻名,被称作“九级十八瀑”。

该区具有瀑布、溶洞和水上石林等为主的单体形态地貌景观,以及以峰丛峡谷为主的组合形态地貌景观,具有重大的科学和保护价值。

当前喀斯特地貌景观保护管理方面还存在人为和自然两方面问题,应提倡科学开发旅游、加强喀斯特地貌科普宣传、适度开发利用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以期为黄果树景区地貌景观的保护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院黄果树景区;瀑布群;喀斯特地貌;地貌景观;保护管理喀斯特是世界上最卓越的地貌景观之一,主要由可溶性的碳酸盐岩上发育而成的一种特殊地形及相关的生态系统组成[1],是一类极具特色的地貌景观。

黄果树景区是世界上著名的瀑布类旅游景点,位于贵州喀斯特高原的腹地,属热带-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受第三纪以来新构造运动的影响,塑造出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极具代表性的喀斯特地貌,发育了闻名海内外的侵蚀裂点型瀑布黄果树大瀑布以及罕见的石灰华洞穴水帘洞。

目前,贵州省安顺市范围内的黄果树-屯堡景观(包括黄果树景观、屯堡景观和格凸河景观)已被列入《世界遗产预备名录》[2],本研究着重对黄果树景观的地貌景观及其保护管理进行梳理和归纳,为景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后续申请世界遗产提供科学参考。

1研究区域介绍黄果树-屯堡景观世界遗产提名地黄果树片区位于贵州高原安顺市镇宁县和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距省会贵阳市128km,距安顺市45km,区域内包括大瀑布、滴水滩和高荡村3个片区(见图1),核心区面积34.70km 2,缓冲区面积112.30km 2[2],属珠江水系北盘江支流的打邦河流域。

1982年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999年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定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007年成为全国首批国家5A 级旅游景区[3],而在201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预备名录》。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调查报告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调查报告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调查报告黄果树风景名胜区是中国贵州省安顺市的一处著名旅游景区,以其壮丽的瀑布景观、奇特的石林景观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对黄果树风景名胜区进行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

1、引言1.1 背景介绍黄果树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省的西南部,距离安顺市中心约45公里,地理坐标为。

该区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

1.2 调查目的本次调查的目的是评估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旅游资源开发情况,分析旅游服务质量,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2、自然资源调查2.1 地理环境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地处于贵州高原地区,气候温和多雨。

区内地势起伏,山峰林立,其瀑布景观尤为著名。

2.2 瀑布景观黄果树瀑布是该区的主要景点之一,高度为,宽度为。

瀑布壮观而迷人,大量游客慕名而来。

2.3 石林景观另一个吸引游客的景点是黄果树石林,石林由奇特的石头组成,形成了各种形状和造型。

游客可以在石林中漫步并欣赏到独特的自然景观。

3、文化资源调查3.1 历史背景黄果树风景名胜区拥有悠久的历史,并与当地的传统文化紧密相连。

根据考古发现,该地区在时期已有人类活动的证据。

3.2 传统文化活动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定期举办各种传统文化活动,例如。

这些活动使游客更好地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并增加他们对该区域的兴趣。

4、旅游服务调查4.1 设施设备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基础设施经过不断改善,如道路、停车场和卫生间等。

游客可以方便地进入景区,并享受到良好的服务。

4.2 导游服务黄果树风景名胜区配备了一批专业的导游,在游客中享有良好的声誉。

这些导游具备丰富的知识和良好的讲解能力,使游客对景区有更深入的了解。

5、改进建议5.1 提升服务质量建议加强员工培训,提高服务意识和专业素质,提供更好的游客接待服务。

5.2 发展特色文化建议加强与当地文化相关的活动策划与推广,增加游客对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兴趣和参与度。

6、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地图、旅游手册和照片等。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调查报告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调查报告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调查报告黄果树风景名胜区调查报告一、项目背景和目的黄果树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省安顺市,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景区之一。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自然环境、文化背景、旅游设施等情况,为进一步开发和管理该景区提供参考意见。

二、自然环境调查1.地理位置:位于安顺市乌江流域,距离市区约30公里。

2.地形地貌特点: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地势起伏,水质清澈,且附近有壮观的瀑布。

3.植被类型:调查发现,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植被种类繁多,包括常见的松树、柏树等。

4.动物资源:经过调查统计,黄果树风景名胜区拥有丰富的动物资源,包括鸟类、兽类等。

三、文化背景调查1.历史沿革: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具有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

2.文化遗产:调查发现,黄果树风景名胜区拥有许多文化遗产,包括古老的建筑、传统的手工艺品等。

3.民俗风情:当地居民有独特的民俗风情,例如举办传统的节日庆典等。

四、旅游设施调查1.交通状况:黄果树风景名胜区交通便利,有多种交通工具可选择,包括公交、出租车等。

2.景区设施:在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内,设有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餐饮区等设施,以满足游客的需求。

3.旅游项目:黄果树风景名胜区提供多样化的旅游项目,包括观赏瀑布、徒步旅行等。

五、调查结论和建议通过对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调查,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加强环境保护:作为一个自然风景区,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应加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禁止乱扔垃圾等行为。

2.提升旅游设施: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可以进一步完善游客服务设施,提升游客体验。

3.开展文化推广:加强对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文化推广,增加游客对该区域历史和文化的了解。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调查问卷、调查记录表等。

法律名词及注释:1.景区:指供游客观赏、参观或游玩的区域。

2.环境保护:指对自然环境进行保护和维护,避免污染和破坏。

3.文化遗产:指具有历史、艺术、科学、民族等价值,代表着一个地区文化发展的遗产。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调查报告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调查报告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调查报告1. 背景介绍黄果树风景名胜区是中国贵州省的一处著名景点,位于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

这里以其壮观的瀑布景色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而闻名于世。

本报告将对黄果树风景名胜区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

2. 自然环境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地处贵州省西南部,属亚热带湿润气候。

这个地区的自然环境非常优美,拥有许多丰富的自然资源。

这里的气候条件也非常适宜旅游观光。

3. 瀑布景色黄果树风景名胜区最为著名的景点就是黄果树瀑布。

这是一座壮观的瀑布,高达77.8米,宽约101米,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瀑布之一。

水势汹涌,气势磅礴,令人惊叹不已。

瀑布周围的山林环绕,景色十分壮观美丽。

4. 景点设施黄果树风景名胜区除了瀑布景色外,还有许多其他的景点和设施供游客观赏和使用。

其中包括:观景台:游客可以从观景台俯瞰整个瀑布景色,感受到瀑布的雄伟壮丽。

游船观光:游客可以乘坐游船在瀑布附近的湖面上游览,近距离欣赏瀑布的壮美景色。

步行小道:游客可以沿着步行小道漫步在郁郁葱葱的山林之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休闲区:景区内还设有休闲区,提供餐饮和休息的场所,为游客提供便利。

5. 旅游体验黄果树风景名胜区是一处非常适合旅游观光的地方。

游客可以在这里领略大自然的壮丽和美景,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神奇。

在这里,游客可以放松身心,尽情享受大自然带来的快乐和宁静。

6. 环境保护措施为了保护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自然环境,确保游客的安全和便利,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

其中包括加强景区的环境管理,控制游客的数量,加强对游客的教育和引导,以及加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修复工作。

7.黄果树风景名胜区是一处壮丽的自然景点,以其独特的瀑布景色和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而闻名。

游客可以在这里放松身心,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相关部门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保护并管理好这一区域,以确保游客能够安全、便利地游览。

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将会吸引更多的游客,成为贵州省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调查报告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调查报告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调查报告黄果树风景名胜区调查报告1. 简介1.1 背景介绍黄果树风景名胜区位于中国贵州省安顺市,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景区之一。

该景区以其壮观的黄果树瀑布而闻名于世,同时还拥有独特的山水风光和丰富的文化资源。

本调查报告旨在对黄果树风景名胜区进行综合调查,了解该景区的特色、管理情况、发展潜力等方面的信息。

1.2 调查目的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为了:- 了解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 了解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游客数量、消费情况和满意度;- 评估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管理效果和管理存在的问题;- 探究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潜力。

2. 自然景观调查2.1 黄果树瀑布2.1.1 瀑布的高度、宽度及水量 2.1.2 瀑布的景观特点2.1.3 瀑布的保护情况2.2 其他自然景观2.2.1 山脉及峡谷2.2.2 植被及野生动植物2.2.3 溪流及湖泊3. 文化遗产调查3.1 历史背景及重要事件3.2 文化古迹3.3 传统习俗与民俗活动4. 游客数量与消费调查4.1 每年的游客数量统计4.2 游客来源地统计4.3 游客消费情况统计5. 管理效果评估5.1 安全管理5.2 环境保护措施5.3 交通管理5.4 服务质量评估6. 可持续发展潜力分析6.1 发展前景评估6.2 产业发展潜力6.3 旅游产品创新7. 结论与建议根据本次调查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 -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极具吸引力,但存在管理上的问题,需要加强保护和管理;-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游客数量和消费情况稳定增长,可以进一步挖掘发展潜力;-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应注重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的同时积极开发旅游产品。

附件:-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详细地图- 调查问卷及统计数据法律名词及注释:1. 自然景观保护:指对自然景观进行保护、修复和管理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旨在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2. 文化遗产:指历史、文化、艺术、社会、宗教等方面的物质和非物质遗产,包括古迹、遗址、古籍、传统技艺等。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调查报告简版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调查报告简版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调查报告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调查报告1. 引言黄果树风景名胜区位于中国贵州省安顺市西南约15公里,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该景区以其壮丽多样的瀑布景观,著称于世,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摄影爱好者的光临。

本次调查报告将对黄果树风景名胜区进行详细的研究和分析,总结其特点和发展潜力。

2. 背景信息黄果树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省安顺市的西南部,距离市中心约15公里,总面积约58.54平方公里。

该景区以其瀑布群和石林奇观而闻名,在中华民族创造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建设中有重要地位。

该区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亿年前的石炭纪时期,是一个自然形成的巨大地质景观。

区域内有独立、连续的石灰岩,以及大量的水力石灰山丘和峭壁。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以其壮丽多样的水力瀑布和景区内富有特色的植被景观而闻名。

3.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考察、文献研究和数据分析等。

首先,我们对黄果树风景名胜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包括对景区内瀑布、植被和地质景观的观察和拍摄。

其次,我们对该地区的历史背景和相关文化资料进行了文献研究,了解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背景。

最后,我们对该景区的游客数量、满意度和经济效益等数据进行了分析,以了解其发展潜力和改进方向。

4. 自然景观黄果树风景名胜区以其瀑布景观而闻名于世。

其中最著名的是黄果树瀑布,其宽度达101米,高度达77.8米,是中国最大的瀑布之一。

瀑布的水流汹涌澎湃,形成了一幅壮观的自然画卷。

此外,景区还有众多其他瀑布,如荷花瀑布、羚羊瀑布等,各具特色。

除瀑布外,黄果树风景名胜区还拥有独特的植被景观。

区域内植被繁茂,种类丰富,包括大量的珍稀植物和野生动物。

这些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为该景区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5. 文化遗产黄果树风景名胜区不仅拥有壮丽的自然景观,还有丰富的文化遗产。

该区域内保存着许多历史遗迹和古迹,如黄果树寨遗址、苗族村寨等。

这些遗迹和建筑展示了当地的历史和文化,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探索和学习。

贵州黄果树旅游圈打造“生态旅游”醮若干问题探讨

贵州黄果树旅游圈打造“生态旅游”醮若干问题探讨
看银 瀑飞溅 、 看彩虹 ; 游 天星 桥景 区 . 可 以观 看水 上石林 、 天 星洞等 。还可 夜游
黄果 树瀑 布是 我 国最大 的瀑 布 . 也 是 亚 洲 最大 的 一个 瀑 布群 ,更 是 世界 上 唯 一一 个 可 以在 六 个不 同方 位 同 时 参 观 的 著名 景 观 。 以往很 多人 前 来 参 观也 是 以黄 果树 瀑 布为 主 。参 观 完 瀑 布后 即返 加 贵 阳 .使 安 顺 更多 的 自然 资源 形 成 了一 种 浪 费 。打 造黄 果 树 旅 游 圈 生态 旅 游 .首 先要 实 现 自然 资源 的整 合 。 安顺 气候 比贵 阳 更加 凉 爽 、 湿 润, 且地 下有 温 泉 , 仅3 0 0米 就 能打 出 口温 泉 , 因此 , 可凭 借 地 下水 资 源 打 造“ 温 泉小镇 ” 生 态旅 游 区。
山、 漂流 、 滑 翔伞 等一 些 依托 自然 资 源 的 体育 健 身类 项 目之 外 .应重 点 推 出 具 有 民俗 特 色的 “ 六月六” 布 依 文化 节 模 拟 再现 活 动 .让 游 客体 验 一 下扫 寨 驱“ 鬼” 、 “ 躲 山” 这些 具有较 高 文化 内涵 的传 统 娱 乐 活 动 带 来 的新 鲜 与 刺 激 。 这些 活 动项 目不 仅 是 旅游 圈打 造 特 色 旅游 产 品 的一 部 分 .更 是 作 为一 种 促 销 活动 的重要 内容 。 ( 三) 做 好管 理 与服务 景 区产 品表达 形式 尽管 呈多 样化 。 但 其 核心 内容仍 是 服 务 。而 在 服务 过 程 中 的管 理 尤显 重 要 。实际 上 管理 就 是最 核 心 的服 务 。景 区管理 包 含 两 个 层面 . 一 是对 员工 的管 理 , 二 是 对 景 区 的管 理 。不 管是 哪种 服务 , 都要 以最 大 限度 满 足 游 客需 要 为 宗 旨,为 游客 服

黄果树瀑布课件

黄果树瀑布课件
文化传承与保护
黄果树瀑布是贵州地区的著名文化遗产,需要加强文化传承与保护 工作,确保其历史文化的延续。
瀑布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与措施建议
加强旅游管理
01
通过制定合理的旅游规划和管理措施,控制游客数量,避免过
度开发,保护旅游资源。
推广生态旅游
02
加强生态旅游的宣传和推广,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促进生态
旅游的发展。
瀑布的旅游资源类型与特点
自然景观资源
黄果树瀑布作为中国最大的瀑布之一,具有雄伟 壮观的自然风光,是重要的自然景观资源。
历史文化资源
黄果树瀑布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和传说 ,为旅游开发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生物多样性资源
黄果树瀑布地区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为旅游 开发提供了独特的生物多样性资源。
03
黄果树瀑布的景观特色与观赏 价值
瀑布的形态特征与视觉效果
高度与落差
黄果树瀑布高度达77.8米,其中 主瀑高67米,单级落差达56米, 宽101米。巨大的落差和宽广的 规模使得瀑布具有强烈的视觉冲
击力。
瀑布的形态
黄果树瀑布呈扇形,瀑布面宽阔 ,水流从高处倾泻而下,形成巨 大的白色水帘。瀑布底部有深潭 ,水流激起的水雾缭绕,如仙境
黄果树瀑布课件
汇报人: 2023-12-22
目录
• 引言 • 黄果树瀑布的成因与历史 • 黄果树瀑布的景观特色与观赏
价值 • 黄果树瀑布的文化内涵与传承
意义
目录
• 黄果树瀑布的旅游资源与开发 利用
• 黄果树瀑布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01
引言
瀑布的魅力与意义
瀑布的魅力
瀑布作为一种自然景观,具有独特的魅力,如壮观的落差、湍急的水流和美丽 的景色,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改革的难点和对策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改革的难点和对策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改革的难点和对策摘要:风景名胜区的重点是较为独特的、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资源,其价值不可估量,也是其他类型的旅游资源不能相提并论的。

中国旅游快速、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风景名胜区已经成为制约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景区管理体制问题成为制约区域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其改革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被日渐提上议事日程。

基于此,本文对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管理体制为课题进行研究分析。

首先,介绍了本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研究方法、研究重点以及创新之处。

第二部分,笔者概述了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景点概况,并对景区的管理体制改革的历程进行了阐述。

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是文章重点,在第三部分中,笔者阐述了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存在的难点和原因,第四部分则针对难点和原因,提出了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改革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风景名胜区,体制改革,问题,对策目录一、前言 (3)(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3)(二)研究方法 (3)(三)研究重点与创新之处 (3)二、黄果树风景名胜区体制改革概况 (5)(一)景区介绍 (5)(二)风景名胜区的体制改革历史及现状分析 (5)三、黄果树风景名胜区体制改革中的难点及原因 (7)(一)管理机构缺乏权威性 (7)(二)内部利益纠纷,影响经济发展 (7)(三)多头管理,体制落后 (7)(四)管理水平低,管理人员素质低 (8)(五)法律依据不够,监管不到位 (8)四、黄果树风景名胜区体制改革的相关对策与建议 (9)(一)完善风景名胜区管理体系 (9)(二)深化旅游投融资体制改革 (9)(三)建立真正具有管理权威的机构 (9)(四)开发与保护要相得益彰 (10)(五)提升景区工作人员整体素质 (10)(六)文化产业与旅游相结合 (10)五、结语 (12)六、参考文献 (13)一、前言(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在过去的20年中,中国的国民经济得到了快速、稳定的发展。

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在上世纪末的最后几年,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已进入小康,农村居民收入也在迅速增长。

2024年黄果树瀑布旅游心得总结(2篇)

2024年黄果树瀑布旅游心得总结(2篇)

2024年黄果树瀑布旅游心得总结黄果树瀑布位于中国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是中国境内最大的喀斯特石灰华瀑布群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瀑布景区之一。

作为一个旅游爱好者,我在2024年有幸去黄果树瀑布旅游,这次旅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以下是我对黄果树瀑布旅游的心得总结。

首先,黄果树瀑布的壮丽景色令人叹为观止。

瀑布高达77.8米,宽101米,水势汹涌,声势浩大,从高空倾泻而下的水流形成了壮观的水雾氛围,仿佛置身于仙境般的景观中。

尤其是在阳光的照射下,水滴在空中闪烁着七彩光芒,犹如一道美丽的彩虹横跨瀑布上空,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和美的享受。

其次,黄果树瀑布周边的自然环境非常优美。

瀑布所在地是贵州省的喀斯特地貌区域,这里山峦起伏,溪流纵横,植被茂密。

在游览瀑布的过程中,我还欣赏到了许多鲜花盛开的景象,这些鲜花各具特色,色彩斑斓,给人一种宛如仙境的感觉。

同时,这里还有一片片青山倒映在碧绿的水面上,形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让人陶醉其中。

除了壮丽的水景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外,黄果树瀑布还有其他值得一提的特色。

首先是瀑布下的观瀑台,这是依山而建的一片平台,游客可以站在观瀑台上,近距离欣赏到瀑布的壮丽景色,感受到水流的洪亮声音和水雾的清凉。

其次是瀑布下的黄果树瀑布大峡谷景区,这是一个悬崖峭壁与清澈溪水相伴的地方,峡谷中有一条小溪,沿着小溪漫步,可以欣赏到瀑布壮丽的背面景象。

另外,黄果树瀑布还有著名的\2024年黄果树瀑布旅游心得总结(二)黄果树瀑布是中国贵州省的著名旅游景点之一,被誉为“东方第一瀑布”。

在我游览黄果树瀑布的过程中,我深深地被它的壮丽景色和独特魅力所吸引。

下面我将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总结一份____字的黄果树瀑布旅游心得总结模板。

一、行前准备1.了解黄果树瀑布的基本情况和旅游信息在出发前,我先通过网络和旅游书籍了解了黄果树瀑布的基本情况、开放时间、门票价格等信息。

这样可以提前了解到达黄果树瀑布的最佳路线、住宿方式以及所需物品等。

论旅游美是旅游策划的依据——以黄果树瀑布景观策划为例(1)

论旅游美是旅游策划的依据——以黄果树瀑布景观策划为例(1)

论旅游美是旅游策划的依据——以黄果树瀑布景观策划为例摘要:旅游策划是根据旅游市场的需求和潜力以及旅游目的地的资源优势,对旅游产品进行的定向、定位的过程。

这个过程依赖于创造性思维,整合不同的旅游资源,使它们达到环境和市场的最优结合,旨在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其主要内容包括:对旅游资源进行梳理,明确其之间的关系,通过有效的资源整合,形成优势,确保旅游开发的成功,而旅游策划的灵魂和关键还在于旅游美。

旅游之美是旅游策划的灵魂,我们要以美的眼光和心灵的触动来策划旅游,使游客在景观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旅游策划所传达的体验之美和人文之美。

关键词:旅游美,旅游策划,自然美,人文美,体验美一.概念:旅游美:旅游美是游客在旅游活动中创生出来的一种美即美感。

旅游美是游客在旅游活动中创生出来的一种美及美感。

旅游美的五个境界:象境、实境、艺境、场境、幻境。

旅游美,这是一个充满吸引力的词汇。

它不仅代表着旅游的魅力,更体现了旅游策划的核心价值。

它并非仅仅指自然风光的美,它涵盖了更为广泛的范畴。

旅游美包括景观美、人文美、体验美等多个方面,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旅游美的丰富内涵。

1.景观美: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融合旅游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雄伟的山川到古老的建筑,从神秘的遗迹到现代的摩天大楼,这些景观都为游客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

2.人文美:旅游不仅是对自然风光的赏,更是对不同地域文化的体验。

人文美包包当地的风俗习惯、艺术、音乐、美食等多个方面,这些元素为游客提供了深入了解目的地文化的机会。

3.体验美:旅游美也体现在游客的旅游体验上。

从行程规划、食宿安排到导游服务,每个环节都与旅游美的实现息息相关。

优秀的旅游策划应关注游客的体验需求,努力提升旅游活动的质量。

二,黄果树瀑布的旅游景观黄果树大瀑布是中国第一大瀑布,也是世界最阔大壮观的瀑布之一。

其高77。

8米,宽101米,落差66公尺,腾起的水珠高达99多公尺。

瀑布后的绝壁上凹成一洞,号称“水帘洞”,洞口常年被瀑布遮住,洞内能直观水帘美景,气势雄伟,十分壮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果树风景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探讨林莲花黄果树风景区是以大瀑布和瀑布群闻名海内外的风景名胜区。

它位于贵州省西部,距离省会贵阳约150km,而且黄果树风景区与贵阳之间有高等级公路直达,全长137 km。

黄果树风景区距贵州西部旅游中心安顺也只有45 km。

交通十分便利。

黄果树风景区包括黄果树瀑布风景区,龙宫风景区,天星风景区,石头寨等。

其中黄果树大瀑布及龙宫都是全国重点的风景名胜区,且成为国家接待国内外重要来宾的景区。

一、黄果树风景区旅游资源概况黄果树风景区有由姿态各异的十几个地面和地下瀑布组成的黄果树瀑布景区,风光绮丽的天星景区,蜡染之乡——石头寨和被称为贵州省最大的地下溶岩溶洞湖——龙宫,旅游资源可谓异常丰富。

因篇幅的原因,下面就重点介绍黄果树瀑布风景区和龙宫。

㈠黄果树瀑布风景区黄果树瀑布风景区主要包括了黄果树瀑布、水帘洞、陡坡塘瀑布和螺丝滩瀑布等。

其中又以黄果树瀑布和水帘洞最为有名。

黄果树瀑布是亚洲最大的瀑布,高68m,宽84 m,如果连同顶端天潭上落差5 m,瀑脚冲蚀瀑17 m,总高近90 m。

据说,每当河水上涨时,瀑布溅珠能飞洒到100 m多高的黄果树街上,甚至两三里外都能听见瀑布雷鸣般的响声,尤为壮观;而在河水小时,瀑布分三五条铺展在整个岩壁上,就像仙女披散秀发,不乏妩媚娟秀。

为了方便游客从多角度观看黄果树瀑布,景区内还建有多个眺望台。

在黄果树瀑布背后有一条长约134m的水帘洞奇妙地拦腰横穿而过。

它由六个洞窗、三股洞泉、六个通道和几个洞厅所组成,置身其间,万顷瀑布从尖顶飞落,水珠蒙蒙,眼前有道道彩虹,别有情趣。

水帘洞的第一洞窗是六个洞窗中最大的一个,有10多米宽,位置在第一、二支瀑布间,水大时两支瀑布就连成水帘,将洞窗全部封住,水小时则次第拉开,从几米、十几米到几十米不等。

就像真的窗帘一样,可以合拢,也可以向两边分开。

第一洞窗到第二洞窗间,是六、七米长的一段岩洞。

这个岩洞很小,但它上有石钟乳悬于顶,下有石笋立于地,数量不多但情趣十足,石笋旁边还有常年不断的泉水溢出。

从这一岩洞往前走,即到了第三洞窗,它的位置特别向外突出,很像阳台,伸手就能摸到瀑布。

四、五洞窗因所处的位置好,从头顶上滴下的水也少,所以可以在此细细的观赏瀑布。

自第五洞窗顺着石梯往下走,就来到与出口外相连的第六洞窗,从这一洞窗看出去,还可见到黄果树小街的石头、房屋和对面管理处的建筑。

㈡龙宫风景区安顺的龙宫风景区,位于距安顺市26——27 km的马头乡龙潭寨,包括龙宫、油菜湖、漩塘等景区。

其中又以龙宫最值得一看。

龙宫中心区是一个地下岩溶溶洞湖。

它由碧绿的地下河将瀑布、天池、暗湖、敖莱海峡及邻近的云山石林,溶洞厅堂串珠般地连在一起,组成了长达4000m多的水山湖泊公园,地下岩溶迷宫。

湖内四季碧水常绿。

湖旁的厅堂非常的幽静。

最大的湖厅面积达约4000平方米。

厅内冬暖夏凉。

湖上附近的洞内瀑布高达45m。

湖腰最大部分称天池,陷落在悬岩陡壁之中。

湖后由敖莱海峡连接各岩溶奇境,非常壮观。

龙宫是一个充满龙的传说,充分描绘了龙的形象的自然风景区,如洞内的景观有:群龙迎客、迷宫深邃、双龙下水、五龙护宝等四十处景观。

二、黄果树风景区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黄果树风景区旅游资源的开发,虽然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也带动了贵州经济的发展,但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黄果树风景区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1、景区内各景观显得单一黄果树风景区由于分布在岩溶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到处是奇峰异石,岩溶洞穴,明河暗湖,构成了“瀑布成群,洞穴成串,星潭棋布,奇峰碧立”的世界罕见自然景区。

但若单看一个景点,比如黄果树大瀑布,则此景观略显单一,游人通常大老远赶来,却最多2——3小时就把黄果树大瀑布和水帘洞看完了,游人留不住,也就难以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2、景区内有些景点缺乏维护旅游景点是旅游区最重要的部分,在注重旅游景点开发的同时,还应注重旅游景点的维护,才能增加景点的生命力。

黄果树瀑布风景区里某些景点缺乏维护。

以水帘洞为例。

水帘洞从大瀑布后面拦腰穿过,确实是一大奇景。

但这样是否会发生倒塌?这是必须要考虑的。

专家认为只要该区气候,水文,地质条件无显著的变化,瀑布钙华不遭破坏,水帘洞就不会倒塌。

但水帘洞仍存在一定的倒塌危险性,所以平时应做好维护。

3、景观因季节性变化导致质量不高,难吸引回头客旅游风景区里景观的质量如何回直接影响着风景区的经济效益。

旅游结束后,游客通常会向亲戚好友描述旅途中的见闻。

景观的质量高,游客从中获得的精神满足就高,在描述的过程中就会称赞该景观,无形中为景点做了很好的宣传。

反之,游客就会作出不好的评价。

所以,景观的质量不高,就会丧失巨大的潜在市场。

黄果树风景区则恰恰存在着因季节性变化而导致景点质量不高的情况,同样以黄果树大瀑布为例,五月五端午节之后水量非常大,黄果树大瀑布尤为壮观,淡季时水量减少,壮观的景象则难以见到,也就难以吸引回头客。

在龙宫,旺季时,也即夏秋两季,因水源充足,龙宫中心区白天,夜晚都出现游人如梭的景象,给当地的经济带来了相当大的推动。

但到了淡季,水源缺乏,游人难以泛舟进洞游玩,令游人扫兴而归,经济收入也因此大幅度减少,相应的,饭店,酒店等旅游配套设施也受到直接影响。

4、导游市场缺乏管理,旅游整体质量相对降低导游可以说是反映一个地区的“窗口”。

外地游客,甚至国外游客来到一个旅游区,也许最常接触到的就是导游,因此,导游的整体素质如何会直接影响到游客对一个地区的评价。

在黄果树风景区,不可否认,有大部分的导游是受过正规训练,尽职尽责的导游,但是同样无可否认的是,这里的导游市场缺乏管理,显得较为混乱。

在风景区内,有一部分的当地妇女或儿童充当导游,这些当地妇女或儿童都没有经过正规的训练,没有导游资格证,所以在带游客游览的过程质量不高。

例如,有些“导游”提出免费导游,但要求为游客照相,若不拍摄的游客,“导游”就对之很冷淡,给游客造成不愉快的心理。

还有些“导游”在收了导游费之后,只会提醒游客买门票,告诉游客景点的名称,却不能详尽的介绍沿途的景点。

另外,这些“导游”通常是从小路进入游览区内,这给游览区管理处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这种种的现象都令人担忧。

虽然当地主管部门表示对导游市场混乱的情况有所整顿,但也承认这种现象屡禁不止。

所以,黄果树风景区中导游市场的整顿,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黄果树风景区旅游资源进一步开发的几点建议1、加强旅游景点的完善和开发景点建设是风景旅游区的核心,也是旅游区保持长盛不衰的关键。

因此,注意景点的建设和完善,充分开发一些尚有丰富资源潜力的景点。

黄果树风景区内某些景区景观单一,导致游客的滞留时间不长,笔者认为,可在景区内适当的建设一些辅助性人工景点。

当然,这些景点必须与风景区的整体环境和谐,不应破坏风景区的纯自然风貌,最好是建筑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景点,让游客一进入风景区内,便能领略本旅游区的风景特质。

例如,黄果树大瀑布除了因其自身壮观美丽而闻名外,还离不开电视剧《西游记》在全国的无形的宣传,所以,可在景区内建立一个唐僧师徒取经的标志景点。

也可在景区内建设一些能吸引游客兴趣的具有贵州地方浓厚特色的民居。

此外,由于气候和其它因素的影响,季节性也是一些旅游目的地发展中的障碍。

黄果树大瀑布及龙宫由于季节性水源问题而引起淡季质量不高的问题需要迫切解决。

笔者认为,可利用景区上游的水库蓄积水以解决水源缺乏的情况,特别是在双休日或其它节日游人增多时放水,让游人领略黄果树瀑布气势磅礴的雄姿及龙宫造型奇特的石景,增加游客的回头率。

另外,水帘洞的洞壁应加固,确保游人的安全。

对景区内某些过于狭小的眺望点,应加宽、加固﹍﹍这些都是旅游景点完善和开发的一部分。

2、规范导游市场、提高导游素质针对黄果树风景区内导游市场混乱的情况,有关部门必须进行整顿,规范导游市场。

对于当地妇女、儿童作“导游”的屡禁不止的情况,可采取教育处罚等手段制止,同时,有关主管部门应尽可能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例如,安排当地的一些年轻人在景区内饭店、宾馆有些培训、就业,协助当地居民制作高质量的手工制品、土特产卖给顾客;对手艺人普遍培训﹍﹍推动导游市场的日渐规范。

规范导游市场是一个旅游区建设的重要方面,同样,导游素质的提高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

旅游区里的景点经过导游的讲解才能体现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也才能从高层次满足游客精神上的享受。

一个好的导游,也才能有效的组织游客游览观光、购物、娱乐,因此,主管部门可以定期的培训导游,提高导游的自身素质。

在游客中塑造起良好的贵州形象。

3、加强节庆活动与艺术表演的组织和开发成功旅游目的地总是充满活力。

节庆艺术表演是旅游目的地的活力源泉,艺术表演对一个旅游目的地来说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黄果树风景区内有许多表现民族乡土风情的节庆活动。

例如,“二月二,龙抬头”是布依族人拉龙扫寨的日子,唢呐、鞭炮、扎龙、人群,绕行于山水之间,非常具有地方特色,组织游客们进行参观是非常受欢迎的。

另外,可在石头寨里充分展示民族风情:游客能欣赏到寨里居民绚丽多彩民族服饰,领略到当地民俗风味和按传统方式为迎送客人组织的民族歌舞和体育活动,这些活动“新、奇、特、趣”,能让游客领会贵州美妙的风俗民情。

4、加强旅游市场宣传和推广黄果树风景区在市场宣传上已有了一定的投入,但投入仍不够。

为了加强黄果树风景区的宣传,有必要开展一些展出或活动,如大型溶洞奇观展或贵州民俗风情展﹍﹍利用这些大规模高强度的市场宣传和推广工作,树立黄果树风景区的旅游形象,也可通过电视向住店旅客介绍景区的迷人风光,引导游客增加游览景点而延长其住宿时间,从而使旅游景点和酒店得益,也让游客感觉不枉此行,满意而归。

黄果树风景区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开发利用在总体上也是较好的,只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大力解决一些存在的问题,景区内的旅游资源就能得到更合理的开发和保护,进而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优势,并反过来促进景区内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实现预定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