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条历史典故_读懂古中国

合集下载

中国一百个常见的历史典故汇编

中国一百个常见的历史典故汇编

中国一百个常见的历史典故汇编你知道中国有哪些常见的历史典故吗,下面为你介绍一百个常见的历史典故,仅供参考!1、夸父逐日——追求真理、理想信念、献身精神等。

2、神农尝百草——开拓创业、勇于实践、不断探索等。

3、精卫填海——矢志不渝、持之以恒、敢于奋斗等。

4、尧舜禅让天下——可以论证出于公心、选贤举能、欣然让位等。

5、大禹治水——奉献精神、公而忘私、勇于实践等。

6、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眷恋故园、忠贞气节等。

7、周文王礼遇姜子牙——礼贤下士、起用人才等。

8、周公吐——当政者心怀天下、延揽贤士等。

9、周成王桐叶封第——言而有信、谨言慎行等。

10、曹论战——知彼知己,审时度势、一鼓作气等。

11、管仲、鲍叔牙之交——人的诚挚友谊、信任、彼此关怀等。

12、董狐的直笔——耿直仗义、不畏权势、实事求是、忠于职守等。

13、晏子使楚——不卑不亢、聪明机智、维护人格国格等。

14、赵简子与中山狼——不辨敌友、忘恩负义、以怨报德等。

15、勾践卧薪尝胆——忍辱负重、奋发图强等。

16、鲁班发明锯子——类比思维、触发灵感、造福后世等。

17、孙武操练女兵——严于律令、整军经武效果惊人等。

18、西门豹治邺——破除迷信、革故鼎新、兴利除弊等。

19、商鞅变法——改革求新、富国强兵、动机与效果背反等。

20、邹忌讽齐王纳谏——进谏纳谏、广开言路、勇于接受批评等。

21、孙膑、庞涓斗智——气量之宽窄、智谋之高下等。

22、孟尝君养士——重视人才、招贤纳士、一技之长皆有用等。

23、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突破传统、努力学习引进等。

24、孟子母亲择邻而居——正确引导子女、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等。

25、冯谖孟尝君狡兔三窟——居安思危、深谋远虑、留有后路等。

26、庄子谈庖丁解牛——得其要道、掌握规律、应刃解难等。

27、李冰修都江堰——功在当代、泽及后人、科学技术的重大作用等。

28、扁鹊见蔡桓公——病须早治、讳疾忌医、后患无穷等。

29、苏秦悬梁刺股——立志自强、勤奋刻苦、持之以恒等。

读史明智!100个历史典故,从黄帝时期至南宋

读史明智!100个历史典故,从黄帝时期至南宋

读史明智!100个历史典故,从黄帝时期至南宋读史使人明智,这是一句妙语,意味着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智慧,获得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历史典故是历史学里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以生动的故事和形象的人物描述,向我们展示了过去的历史事件和风云人物的智慧所在。

下面,我将介绍100个历史典故,从黄帝时期至南宋,希望你能从中受益。

黄帝1. 黄帝问道:黄帝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始祖,他通过问道谦虚好学的精神,使得后人懂得了务实和奉献的重要性。

夏朝2. 史记:“夏为啬夏,最丰者易夏”:这个典故表达了夏朝君主禹的事迹,他通过节约和勤劳使国家繁荣昌盛。

商朝3. 商鞅变法:商鞅是中国战国时期的法家学派代表人物,他通过变法推行一系列改革举措,效仿商朝令商户心悦诚服,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周朝4. 吕洞宾饮酒:吕洞宾是中国道教八仙之一,他饮酒直谏表达了他对当时的社会政治现状的不满,体现了他的勇气和责任心。

春秋战国时期5. 大禹治水:大禹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治水英雄,他通过努力治理洪水和促进农业生产,维护了人民的生活和农田的稳定。

秦朝6. 经济腾飞:秦朝的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改革,包括货币统一和市场监管,为中国历史上的统一铺平了道路。

汉朝7. 扶苏故事:扶苏是中国西汉时期的王子,他被母亲教导悲天悯人的精神,在他日后的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国时期8. 三英战吕布:三国时期的铜雀台之战中,刘备、关羽和张飞三兄弟合作击败了吕布,展现了忠诚、勇敢和团结统一的重要性。

隋朝9. 杨广修宫:杨广是隋文帝,他通过修建宫殿和道路,提高了国家的文化和经济实力。

唐朝10. 玄奘西行取经:唐僧玄奘通过西行取经,表达了他对佛教的信仰和对人间苦难的关注,他的故事启发了后人追求真理和信仰的勇气。

五代十国11. 李后主投井:五代十国时期,后主李煜为了守住最后的领土,选择投井自杀,他的故事表达了对国家和家族的忠诚和无怨无悔的精神。

宋朝12. 汴京东京:北宋时期,宋朝选择东京作为都城,通过改善农业和维护国家的安全,创造了一个繁荣富饶和稳定的社会。

中国历史典故100条

中国历史典故100条

中国历史典故100条中国历史悠久,充满了许多有趣的典故,这些典故往往与历史人物、文化传统或重要事件相关。

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一百个中国历史典故,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个博大精深的文化宝库。

1. 高山流水:出自唐代音乐家董庭谐的名篇,讲述了两位音乐家在高山流水之间的对话和较量,成为形容音乐技艺高超的典故。

2. 桃李满天下:出自《诗经·邶风·击鼓》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形容门徒出类拔萃,为人称道。

3. 刻舟求剑:出自《庄子·外物》篇,讲述了一个人在划船时,剑滑入水中,他却错误地认为剑仍在船上,一再寻找的故事。

4. 鸿毛泰山:出自《史记·项羽本纪》中的一句话:“鸿毛泰山,不足与偕也。

”形容不相配的事物之间的差距。

5. 闭月羞花: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出自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6. 纸上谈兵:形容只有理论没有实践经验,做事不切实际的人。

7. 杯弓蛇影:出自晋代张华的《酉阳杂俎》中的一则寓言故事,指因胆小而被自己的影子吓到。

8. 守株待兔:出自《庄子·逍遥游》中的一则寓言故事,以形容人仍然沉迷于过去的经验,不愿去发展自己。

9. 刮骨疗毒:出自《庄子·外篇·大宗师》中的一则寓言故事,比喻治疗疾病必须除掉病根。

10. 志同道合:指志趣相投、追求相同目标的人们。

11. 瓜田李下:比喻做事不慎重,给人以可疑之处。

12. 悬梁刺股:指为学习刻苦努力,不辞辛劳。

13. 三顾茅庐:形容对人才的重视和坚持,来源于三国时期刘备拜访诸葛亮三次的典故。

14. 卧薪尝胆:形容坚决报复敌人,不达到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

15. 妄自菲薄:形容自卑、自贱。

16. 画蛇添足:比喻做事不恰当,反而弄巧成拙。

17. 刍荛之见:指零碎的见解,不能全面把握事物本质。

18. 金口木舌:形容口才极好、能言善辩。

老师熬夜整理:100个历史典故,让孩子读懂半个中国,会写作文

老师熬夜整理:100个历史典故,让孩子读懂半个中国,会写作文

老师熬夜整理:100个历史典故,让孩子读懂半个中国,会写
作文
历史作为我们学习的一门学科,历史上的学习不仅仅是让孩子们取得一个好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还是让孩子们了解过去所发生的事,历史作为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而且具有一定的价值。

学习历史有多重要呢?首先让我们记住历史,珍惜今天,为祖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

其次,可以提高文化修养,丰富一个人的知识,以古鉴今,推动社会发展。

最后,从古至今历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反映在社会中的方方面面(现代的收藏,考古,政治,经济,文化等)无不与历史有密不可分关系。

下面,老师特意熬夜整理为大家总结了一份关于历史的100条典故,这100个历史典故,可以让孩子读懂半个中国,写作不再愁,建议家长们都为孩子珍藏一份,让孩子们掌握好这些知识点。

历史文化100条历史典故,学生必备,帮孩子读懂中国历史

历史文化100条历史典故,学生必备,帮孩子读懂中国历史

历史文化100条历史典故,学生必备,帮孩子读懂中国历史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博大而精深的文化也跟着历史流传至今。

在这几千年的发展中,发生了很多在历史上、在文学上让后人印象深刻的典故。

这些典故既是历史典故,也有很多文学中著名的典故。

所谓“文史不分家”,也就是说,学文学的往往很多东西都和历史有关,比如文学上某个作家的著作你要欣赏,往往要联系到他那个时候的历史背景等等综合来考虑。

所以,读懂了历史典故,不仅学会了历史,还理解了文学。

学典故有什么作用?以前有很多学生问我,他们说知道历史和文学直接翻历史书和语文书不就好了。

他们这样的理解也没什么错。

在历史里,一个典故便是一段历史,他用故事记录了一段历史,简单明了,让后人一读到这个典故、这个词就能想到这段历史,清晰深刻。

在文学上,典故里面包含了很多的含义,直接用典故,而又有与自己相似的经历或者说情感,这样不仅可以增加文章的内涵,而且在原来的基础上还有可能得到更深层的感悟。

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借助一些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愿望或情感。

典故用得适当,可以收到很好的修辞效果。

能显得既典雅风趣又含蓄有致,可以使语言更加精练、言简意赅、辞近旨远。

也就说,学典故是一种知识的积累,也是一种文化底蕴的积累。

学习就要学精髓,所以遇到这样的典故就也学习吧,不要错过。

我为大家准备了100个历史典故,读懂了,中国历史一大半也了解了,顺带还补了补文学知识。

100条历史典故让你读懂古中国!

100条历史典故让你读懂古中国!

100条历史典故让你读懂古中国!古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流传下来的众多历史典故是了解中国文化、古代社会风貌以及人们的价值观念的重要途径。

下面我将向大家介绍100个代表性的历史典故,帮助你更好地读懂古中国。

1.卧薪尝胆:出自《史记》,形容燕国太子丹反秦的事迹,用来比喻决心和坚持到底的精神。

2.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比喻没有必要的条件和资源,再有智谋也办不到。

3.守株待兔:比喻不主动努力,只等待外来的机会和收获。

4.无米之炊:比喻某种事情根本不可能实现。

5.刻舟求剑:比喻固守旧观念,不及时调整和发展。

6.望梅止渴:比喻用遥远、不切实际的事物来安慰自己。

7.杞人忧天:比喻无事生非,杞人忧天指的是一个人羡慕别人的结婚处理能力,一直形容极度敏感多虑或多余焦虑。

8.坐井观天:比喻思想狭隘,眼界小,缺乏远见和广阔的视野。

9.井底之蛙:比喻见识短浅,眼界狭窄的人。

10.掩耳盗铃:比喻自以为蒙蔽了别人,实际上蒙蔽了自己。

11.以毒攻毒:用同样或更厉害的方法对付敌人。

12.推波助澜:帮助加大某种势力或风潮的发展。

13.捧心有愧:形容内心深感有愧的表情或心情。

14.画饼充饥:比喻用美好的东西来安慰心灵,而实际却得不到满足。

15.噤若寒蝉:形容因害怕或羞愧而不敢出声。

16.掉以轻心:轻忽对待,不加重视。

17.刀山火海:比喻危险或困境重重的环境。

18.凤毛麟角:比喻极其少见的事物或人才。

19.黔驴技穷:比喻才能、智谋已经用尽,没有更多的办法了。

20.眉目如画:形容人的相貌清秀美丽。

21.强弩之末:比喻力量已经消耗殆尽。

22.鸠占鹊巢:比喻乘他人之便,据为己有。

23.富贵险中求:比喻追求富贵时可能面临的风险与危险。

24.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比喻不能只给予物资上的援助,而应该让人自己掌握获得物资的方法。

25. 悬崖勒马:比喻在即将陷入危险之际及时止损。

26. 桃李满天下:比喻学生或徒弟有成就是老师的光荣。

27. 望尘莫及:比喻追求的目标或水平太高,达不到。

100条历史典故,让孩子读懂半部中国历史!很有用,收藏诵读!

100条历史典故,让孩子读懂半部中国历史!很有用,收藏诵读!

100条历史典故,让孩子读懂半部中国历史!很有用,收藏诵读!老劉讲故事3天前读史明志,此文录有100个历史小典故,讲述了从黄帝时期至南宋的小故事,对历史的学习和认真都很大的效用。

可以存下来慢慢看。

1.大约四千七百多年前,轩辕(即黄帝)联合炎帝战胜九黎族蚩(chi)尤,蚩尤俘虏被称为“黎民”,之后黄帝打败炎帝族,成为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首领。

后人将黄帝誉为华夏族的祖先,因为黄帝和炎帝是近亲,又融合在一起,所以我们又称为“炎黄子孙”。

2.尧是黄帝以后比较著名部落联盟首领,尧去世后,舜建议把帝位让给尧的儿子丹朱,诸侯不拜丹朱却拜舜,推舜为帝。

这种让位,历史上称为“禅让”。

3.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鲧(gǔn)、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尧、舜二帝,任崇伯和夏伯,负责治水。

禹采取“开、通、疏、凿、引”方法治水有功,被推为部落联盟首领。

大禹治水13年,耗尽心血与体力,"三过家门而不入"。

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

4.禹禅让帝位给伯益,禹的儿子启夺位称帝,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自此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5.夏王朝第16代君王“桀(jié)”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桀犬吠尧”、“桀骜不驯”都出于此人。

6.汤以“网开一面”展示他的仁慈,并取得了黎民百姓的拥戴,后打败夏桀,灭夏建商;汤又名成汤,是尧舜时期契(qi)的后裔。

7.“伊尹”是商王朝的开国功臣,也是中国第一位贤臣,历史上被视为臣道的楷模,后辅佐“外丙、仲壬(ren)、太甲”三王执政,亲作《伊训》、《肆命》等,有“伊尹囚帝(太甲)”之典故。

8.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就是从商朝开始的。

古汉字一种书体的名称。

刻在甲、骨上的文字早先曾称为契文,甲骨刻辞、卜辞、龟版文、殷墟文字等,现通称甲骨文。

9.商第三十代大王纣和夏桀一样是典型的暴君,历史上有“桀纣”并称。

纣创造了“炮烙”、“虿(chài)池”等刑罚,造“鹿台、酒池、肉林”,劳民伤财,草菅人命。

中国历史典故100条

中国历史典故100条

中国历史典故100条1、孟母三迁从前孟子小的时候,父亲早早地死去了,母亲守节没有改嫁。

一开始,他们住在墓地旁边。

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

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靠近杀猪宰羊的地方去住。

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和屠宰猪羊的事。

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

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

每月夏历初一这个时候,官员到文庙,行礼跪拜,互相礼貌相待,孟子见了一一都学习记住。

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2、坐观成败汉武帝晚年,对佞臣江充非常宠爱。

江充非常歹毒,总想铲除异己,被他杀戮的无辜之人竟多达数万。

有一次,汉武帝到甘泉视察,江充居然对太子不怀好意,想诬告东宫中埋有诅咒皇帝的木人,借机害死太子。

太子实在不能忍受,率领军队把江充杀了。

江充的同党急忙向汉武帝禀告,并说太子要起兵造反,把皇帝赶下台去。

武帝信以为真,派丞相刘屈统领军队,去捉拿太子。

太子见丞相带兵来捉他,就进行抵抗。

双方打了好几天,最后,太子吃了败仗,逃到湖县,终于被人杀死。

太子发兵对抗丞相时,没有打出公然造反的旗号,用的是肃清权奸的名义,他曾亲自到镇守京城的北军使者护军任安的营中,给他兵符,要他发兵对抗丞相。

任安拜受了兵符,却不发动人马相助,而是紧闭营寨不出,坐观事态的发展。

这是因为他吃不准交战的双方谁能获胜。

汉武帝抱病回京,了解了任安拜受兵符一事后,觉得任安没有发兵,只是假意接受兵符,而没有帮助太子之意,就没有治他的罪。

可是,任安手下有一个管理钱粮的小官,曾经遭到任安鞭打,怀恨在心,就向武帝告发任安,说任安曾说:“太子是想要我的精锐军队。

”这一下,任安坐观太子与皇帝成败的态度,便昭然若揭。

汉武帝勃然大怒,说道:“任安的资历相当老,可是他老奸巨猾,眼见战争发生,却脚踏两只船,想依附得胜的一方。

中国一百个常见的历史典故汇编

中国一百个常见的历史典故汇编

中国一百个常见的历史典故中国一百个常见的历史典故汇编你知道中国有哪些常见的历史典故吗,下面为你介绍一百个常见的历史典故,仅供参考!1、夸父逐日——追求真理、理想信念、献身精神等。

2、神农尝百草——开拓创业、勇于实践、不断探索等。

3、精卫填海——矢志不渝、持之以恒、敢于奋斗等。

4、尧舜禅让天下——可以论证出于公心、选贤举能、欣然让位等。

5、大禹治水——奉献精神、公而忘私、勇于实践等。

6、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眷恋故园、忠贞气节等。

7、周文王礼遇姜子牙——礼贤下士、起用人才等。

8、周公吐——当政者心怀天下、延揽贤士等。

9、周成王桐叶封第——言而有信、谨言慎行等。

10、曹论战——知彼知己,审时度势、一鼓作气等。

11、管仲、鲍叔牙之交——人的诚挚友谊、信任、彼此关怀等。

12、董狐的直笔——耿直仗义、不畏权势、实事求是、忠于职守等。

13、晏子使楚——不卑不亢、聪明机智、维护人格国格等。

14、赵简子与中山狼——不辨敌友、忘恩负义、以怨报德等。

15、勾践卧薪尝胆——忍辱负重、奋发图强等。

16、鲁班发明锯子——类比思维、触发灵感、造福后世等。

17、孙武操练女兵——严于律令、整军经武效果惊人等。

18、西门豹治邺——破除迷信、革故鼎新、兴利除弊等。

19、商鞅变法——改革求新、富国强兵、动机与效果背反等。

20、邹忌讽齐王纳谏——进谏纳谏、广开言路、勇于接受批评等。

21、孙膑、庞涓斗智——气量之宽窄、智谋之高下等。

22、孟尝君养士——重视人才、招贤纳士、一技之长皆有用等。

23、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突破传统、努力学习引进等。

24、孟子母亲择邻而居——正确引导子女、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等。

25、冯谖孟尝君狡兔三窟——居安思危、深谋远虑、留有后路等。

26、庄子谈庖丁解牛——得其要道、掌握规律、应刃解难等。

27、李冰修都江堰——功在当代、泽及后人、科学技术的重大作用等。

28、扁鹊见蔡桓公——病须早治、讳疾忌医、后患无穷等。

29、苏秦悬梁刺股——立志自强、勤奋刻苦、持之以恒等。

中国一百个常见的历史典故

中国一百个常见的历史典故

中国一百个常见的历史典故导读:你知道中国有哪些常见的历史典故吗,下面为你介绍一百个常见的历史典故,仅供参考!1、夸父逐日——追求真理、理想信念、献身精神等。

2、神农尝百草——开拓创业、勇于实践、不断探索等。

3、精卫填海——矢志不渝、持之以恒、敢于奋斗等。

4、尧舜禅让天下——可以论证出于公心、选贤举能、欣然让位等。

5、大禹治水——奉献精神、公而忘私、勇于实践等。

6、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眷恋故园、忠贞气节等。

7、周文王礼遇姜子牙——礼贤下士、起用人才等。

8、周公吐哺——当政者心怀天下、延揽贤士等。

9、周成王桐叶封第——言而有信、谨言慎行等。

10、曹刿论战——知彼知己,审时度势、一鼓作气等。

11、管仲、鲍叔牙之交——人的诚挚友谊、信任、彼此关怀等。

12、董狐的直笔——耿直仗义、不畏权势、实事求是、忠于职守等。

13、晏子使楚——不卑不亢、聪明机智、维护人格国格等。

14、赵简子与中山狼——不辨敌友、忘恩负义、以怨报德等。

15、勾践卧薪尝胆——忍辱负重、奋发图强等。

16、鲁班发明锯子——类比思维、触发灵感、造福后世等。

17、孙武操练女兵——严于律令、整军经武效果惊人等。

18、西门豹治邺——破除迷信、革故鼎新、兴利除弊等。

19、商鞅变法——改革求新、富国强兵、动机与效果背反等。

20、邹忌讽齐王纳谏——进谏纳谏、广开言路、勇于接受批评等。

21、孙膑、庞涓斗智——气量之宽窄、智谋之高下等。

22、孟尝君养士——重视人才、招贤纳士、一技之长皆有用等。

23、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突破传统、努力学习引进等。

24、孟子母亲择邻而居——正确引导子女、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等。

25、冯谖孟尝君狡兔三窟——居安思危、深谋远虑、留有后路等。

26、庄子谈庖丁解牛——得其要道、掌握规律、应刃解难等。

27、李冰修都江堰——功在当代、泽及后人、科学技术的重大作用等。

28、扁鹊见蔡桓公——病须早治、讳疾忌医、后患无穷等。

29、苏秦悬梁刺股——立志自强、勤奋刻苦、持之以恒等。

100个著名的历史典故

100个著名的历史典故

100个著名的历史典故1 哀鸿遍野西周时期,周厉王任命荣夷公为卿士,实行专利政策,霸占一切湖泊河流,残酷剥削,疯狂敛财,搞得民不聊生,民怨四起。

同时他还从卫国找来一个巫师,令其专门监督百姓的言行,禁止国人批评朝政,弄得人们遇见朋友都不敢说话,只能侧目以视。

如此过了三年,忍无可忍的百姓举行大规模暴动,围攻王宫赶走了周厉王。

周厉王死后,人们拥立太子姬静即位,这就是历史上的周宣王。

周宣王在带领卿士视察城郊时,看见到处都是一片“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的惨状。

2 爱屋及乌商朝末年,纣王残暴无道,人民生活困苦不堪。

周武王在军师姜太公、弟弟召公、周公等人的辅佐下,联合众诸侯攻入殷都,商朝的残暴统治终于被推翻。

然而,伐纣成功的武王却觉得天下还没有安定,该如何处置商朝遗留下来的权臣贵族、官宦将士呢?于是,他召集姜太公、召公、周公等人问道:“应该怎样处置商朝的士众呢?”姜太公说:“我听说,如果喜爱那个人就连带喜爱他屋上的乌鸦,如果憎恨那个人就连带夺来他的仆从家吏,杀尽所有的敌对分子,让他们一个也不留,您看怎样?”武王认为不妥,又问召公,召公说:“有罪者杀,无罪者赦。

大王您看如何?”武王摇摇头,再问周公,周公说:“惟仁是亲。

过错在于纣王,百姓无责,我看应该让他们各回各家,各种各地。

”武王听后心中豁然开朗,感慨道:“真是胸怀宽广呀,这样天下就可以太平了。

”3 安步当车战国时期,齐国有位高士名叫颜斶。

齐宣王慕名召其进宫。

颜斶却行至殿前止步不走,齐宣王很奇怪,就叫道:“颜斶,走过来!”没想到颜斶也出口叫道:“大王,走过来!”左右大臣一时纷纷责难于他。

颜斶说:“我走到大王面前去说明我羡慕他的权势,大王走过来说明他礼贤下士。

与其让我羡慕大王权势,还不如让大王礼贤下士的好。

”齐宣王有些恼火,质问他是君王尊贵还是士人尊贵,颜斶不假思索地回答说当然是士人尊贵,并同时举例道:“秦王曾经下过一道命令:有谁敢在高士柳下季坟墓五十步以内的地方砍柴,格杀勿论!他还下有一道命令:有谁能砍下齐王的脑袋,就封他为万户侯,赏金千镒。

传统历史文学典故100例

传统历史文学典故100例

传统历史文学典故100例1、炎黄子孙:大约四千七百多年前,轩辕(即黄帝)联合炎帝战胜九黎族蚩(chi)尤,蚩尤俘虏被称为“黎民”,之后黄帝打败炎帝族,成为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首领。

后人将黄帝誉为华夏族的祖先,因为黄帝和炎帝是近亲,又融合在一起,所以我们又称为“炎黄子孙”。

2、禅让制:尧是黄帝以后比较著名部落联盟首领,尧去世后,舜建议把帝位让给尧的儿子丹朱,诸侯不拜丹朱却拜舜,推舜为帝。

这种让位,历史上称为“禅让”。

3、鲧(gun)的儿子禹采取“开、通、疏、凿、引”方法治水有功,被推为部落联盟首领。

4、禹禅让帝位给伯益,禹的儿子启夺位称帝,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自此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5、夏王朝第16代君王“桀(jie)”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桀犬吠尧”、“桀骜不驯”都出于此人。

6、“汤”以“网开一面”展示他的仁慈,并取得了黎民百姓的拥戴,后打败夏桀,灭夏建商;汤又名成汤,是尧舜时期契(qi)的后裔。

7、“伊尹”是商王朝的开国功臣,也是中国第一位贤臣,历史上被视为臣道的楷模,后辅佐“外丙、仲壬(ren)、太甲”三王执政,亲作《伊训》、《肆命》等,有“伊尹囚帝(太甲)”之典故。

8、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就是从商朝开始的。

9、商第三十代大王纣和夏桀一样是典型的暴君,历史上有“桀纣”并称。

纣创造了“炮烙”、“虿(chai)池”等刑罚,造“鹿台、酒池、肉林”,劳民伤财,草菅人命。

10、姬昌,后人尊称周文王,实施仁政,有太颠、辛甲大夫、闳(hong)夭、散宜生等贤臣,在姜尚(名望、字子牙)的辅佐下奠定了灭商的基础,著有《周易》,将八卦演为64卦,并做卦辞、辞。

11、殷商“谗言进用,忠良远黜(chu)”,比干被挖心、萁(qi)子装疯、微子出走,周武王兴兵伐纣,奴隶倒戈,纣王鹿台自焚,奸臣恶来、费忠被斩首,殷商灭亡,周王朝诞生,周武王封姜尚在齐、周公旦(武王的兄弟)在鲁,后有周公辅成王,“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典故。

100个中国历史故事

100个中国历史故事

100个中国历史故事1. 伏羲氏传说。

相传伏羲氏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圣人,他发明了八卦,开创了中国古代的占卜文化,为后世的哲学和文化奠定了基础。

2. 女娲补天。

女娲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话人物,她用五色石补天,创造了人类,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重要人物之一。

3. 大禹治水。

大禹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英雄人物,他治理了洪水,开创了中国古代的灌溉农业,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4. 盘古开天。

盘古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重要人物,他开天辟地,创造了天地万物,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话人物之一。

5. 神农尝百草。

神农氏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话人物,他尝百草,发现了很多药物,为中国古代的医药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6. 姜太公钓鱼。

姜太公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重要人物,他钓鱼得玉,预示了后来的周朝兴起,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重要人物之一。

7. 周公旦三让国。

周公旦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圣贤人物,他三让国,体现了他高尚的品德和无私的精神,为后世传颂。

8. 孟母三迁。

孟母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母亲典范,她三迁之家,教育了孟子,体现了她对子女的严格要求和关爱之心。

9. 诸葛亮卧龙出山。

诸葛亮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卧龙出山,成为了刘备的谋士,为三国时期的政治格局做出了重大贡献。

10.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

关羽是中国古代蜀汉的重要将领,他过五关斩六将,展现了他的勇猛和智谋,为蜀汉的兴起立下了汗马功劳。

11. 赵云单骑救主。

赵云是中国古代蜀汉的著名将领,他单骑救主,展现了他的忠义和勇敢,为蜀汉的兴起立下了汗马功劳。

12. 刘备三顾茅庐。

刘备是中国古代蜀汉的开国皇帝,他三顾茅庐,得到了诸葛亮的投靠,为蜀汉的兴起立下了汗马功劳。

13. 孙膑连环计。

孙膑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他创造了连环计,为战争中的军事战术注入了新的理念,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14. 吴起的兵法。

吴起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他创造了吴起兵法,为中国古代的军事理论奠定了基础,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中国历史典故100条

中国历史典故100条

中国历史典故100条1、大约四千多年前,轩辕(即黄帝)联合炎帝战胜九黎族蚩(chi)尤,蚩尤俘虏被称为“黎民”,之后黄帝打败炎帝族,成为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首领。

后人将黄帝誉为华夏族的祖先,因为黄帝和炎帝是近亲,又融合在一起,所以我们又称为“炎黄子孙”。

2、尧是黄帝以后比较著名部落联盟首领,尧去世后,舜建议把帝位让给尧的儿子丹朱,诸侯不拜丹朱却拜舜,推舜为帝。

这种让位,历史上称为“禅让”。

3、鲧(gun)的儿子禹采取“开、通、疏、凿、引”方法治水有功,被推为部落联盟首领。

4、禹禅让帝位给伯益,禹的儿子启夺位称帝,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自此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5、夏王朝第16代君王“桀(jie)”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桀犬吠尧”、“桀骜不驯”都出于此人。

6、“汤”以“网开一面”展示他的仁慈,并取得了黎民百姓的拥戴,后打败夏桀,灭夏建商;汤又名成汤,是尧舜时期契(qi)的后裔。

7、“伊尹”是商王朝的开国功臣,也是中国第一位贤臣,历史上被视为臣道的楷模,后辅佐“外丙、仲壬(ren)、太甲”三王执政,亲作《伊训》、《肆命》等,有“伊尹囚帝(太甲)”之典故。

8、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就是从商朝开始的。

9、商第三十代大王纣和夏桀一样是典型的暴君,历史上有“桀纣”并称。

纣创造了“炮烙”、“虿(chai)池”等刑罚,造“鹿台、酒池、肉林”,劳民伤财,草菅人命。

10、姬昌,后人尊称周文王,实施仁政,有太颠、辛甲大夫、闳(hong)夭、散宜生等贤臣,在姜尚(名望、字子牙)的辅佐下奠定了灭商的基础,著有《周易》,将八卦演为64卦,并做卦辞、辞。

11、殷商“谗言进用,忠良远黜(chu)”,比干被挖心、萁(qi)子装疯、微子出走,周武王兴兵伐纣,奴隶倒戈,纣王鹿台自焚,奸臣恶来、费忠被斩首,殷商灭亡,周王朝诞生,周武王封姜尚在齐、周公旦(武王的兄弟)在鲁,后有周公辅成王,“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典故。

12、周幽王千金难求妃子(褒姒)笑,烽火连台戏诸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国都镐京被犬戎攻破,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

100条历史典故

100条历史典故

100条历史典故1、大约四千七百多年前,轩辕(即黄帝)联合炎帝战胜九黎族蚩(chi)尤,蚩尤俘虏被称为“黎民”,之后黄帝打败炎帝族,成为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首领。

后人将黄帝誉为华夏族的祖先,因为黄帝和炎帝是近亲,又融合在一起,所以我们又称为“炎黄子孙”。

2、尧是黄帝以后比较著名部落联盟首领,尧去世后,舜建议把帝位让给尧的儿子丹朱,诸侯不拜丹朱却拜舜,推舜为帝。

这种让位,历史上称为“禅让”。

3、鲧(gun)的儿子禹采取“开、通、疏、凿、引”方法治水有功,被推为部落联盟首领。

4、禹禅让帝位给伯益,禹的儿子启夺位称帝,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自此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5、夏王朝第16代君王“桀(jie)”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桀犬吠尧”、“桀骜不驯”都出于此人。

6、“汤”以“网开一面”展示他的仁慈,并取得了黎民百姓的拥戴,后打败夏桀,灭夏建商;汤又名成汤,是尧舜时期契(qi)的后裔。

7、“伊尹”是商王朝的开国功臣,也是中国第一位贤臣,历史上被视为臣道的楷模,后辅佐“外丙、仲壬(ren)、太甲”三王执政,亲作《伊训》、《肆命》等,有“伊尹囚帝(太甲)”之典故。

8、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就是从商朝开始的。

9、商第三十代大王纣和夏桀一样是典型的暴君,历史上有“桀纣”并称。

纣创造了“炮烙”、“虿(chai)池”等刑罚,造“鹿台、酒池、肉林”,劳民伤财,草菅人命。

10、姬昌,后人尊称周文王,实施仁政,有太颠、辛甲大夫、闳(hong)夭、散宜生等贤臣,在姜尚(名望、字子牙)的辅佐下奠定了灭商的基础,著有《周易》,将八卦演为64卦,并做卦辞、辞。

11、殷商“谗言进用,忠良远黜(chu)”,比干被挖心、萁(qi)子装疯、微子出走,周武王兴兵伐纣,奴隶倒戈,纣王鹿台自焚,奸臣恶来、费忠被斩首,殷商灭亡,周王朝诞生,周武王封姜尚在齐、周公旦(武王的兄弟)在鲁,后有周公辅成王,“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典故。

12、周幽王千金难求妃子(褒姒)笑,烽火连台戏诸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国都镐京被犬戎攻破,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

100个文学典故,教你读懂中国文学史

100个文学典故,教你读懂中国文学史

100个文学典故,教你读懂中国文学史1.尺素:语出古乐府>: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索书. 后为书信的代称.宋秦观>: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2.比翼鸟:传说中鹣鹣只有一只眼.一只翅膀,所以一定要两只鸟在一起才能飞,比喻夫妻.唐白居易>: 在天愿为比翼乌,在地愿为连理枝.3.连理枝:连生在一起的两个树枝,比如恩爱夫妻.唐白居易>: 在天愿为比翼乌,在地愿为连理枝.4.绿叶成荫:唐代诗人杜牧,在宣城任幕僚时,曾应湖州崔刺史之邀,前去作客.在湖州遇一少女,其时年末及竿,心颇爱悦之,临别相约十年后与她成婚.此后连年游宦,直至十四年后,被任为湖州刺史,方重临旧地,而当年相约的少女已嫁三年,并已生二子.杜牧惆怅不已,作>诗以寄慨.诗曰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花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荫子满枝. 后人遂以绿叶成荫喻女子已出嫁,并生有子女.5.长亭:古代驿站在路上约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送别.后长亭成为送别之地的代称.宋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6.采薇:殷朝末年,周武王伐殷,孤竹国国君的儿子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以臣弑君,就拦马谏阻.殷之后,两人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终饿死.后以此喻隐居避世.唐王绩>: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7.长城:南宋将领檀道济自称为万里长城 .后以此称能抵御敌人入侵的英雄人物.宋陆游>: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8.章台柳:唐代诗人韩羽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居京时得一姬柳氏,才色双全.后韩羽为淄清节度使侯希逸幕僚.时值安史之乱,他不敢携柳氏赴任.分别三年,未能团聚,因寄词柳氏云: 章台柳,章台柳,往日依依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柳氏也有和词云: 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 她因自己貌美独居,恐有意外,就出家为尼.不久被番将沙吒利劫去,后赖虞侯将许俊用计救出,始得团圆.后人就名韩羽寄柳氏词的词调为章台柳 . 章台柳亦被用为可任人攀折之路,柳墙花而专指妓女之类的人物.9.登高:重阳有登高习俗.唐王维>: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_.东山高卧:东晋谢安辞官隐居东山.后指隐居.唐李白>: 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末应晚._.杜康:传说杜康发明了酒.后以此作为酒的代称.三国魏曹操>: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_.东篱:语出东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后多以东篱表现归隐之后的田园生活或闲雅的情致.宋李清照>: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_.寒食:节日名,清明节前一天或两天.传说晋国介子推隐居山中,晋文公用烧山之法逼他出来做官,介子推不出被烧死.晋文公为纪念介予推,在其死亡之日禁止举火,只吃冷食.该节由此而来.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_.汗青:古时字写在竹简上,先用火烧竹简,使其干燥,叫杀青因烘时竹简出水如汗,故又叫汗青 .后指书稿.史书.宋文天样>: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_.红豆:南方的一种植物,又叫相思子 .古人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唐温庭筠>之二: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_.画眉:西汉张敞夫妻恩爱,曾为其妻画眉.后以此形容夫妻相爱.唐朱庆馀>: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_.金乌:传说太阳里有三足乌.后以金乌作为太阳的代称.唐韩愈>: 金乌海底初飞来,朱辉散射青霞开._.劳歌: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劳劳亭旧址在南京,是古代著名的送别之地.唐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_.楼兰: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傅介子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故楼兰常代指边境之敌.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李白>: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_.梦蝶:也称化蝶 .战国时庄子有一次做梦,自己变成了蝴蝶.后比喻做梦.梦幻.后人用来借指迷惑的梦幻和变化无常的事物.唐李商隐>: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宋陆游>之三: 困卧幽窗身化蝶,醉题素壁字栖鸦._.青鸟:传说汉武帝七月七日在永华殿祭祀,忽有一只青鸟从西方飞来,东方朔说这是因为西王母要来了.后以此为传信的使者.隋薛道衡>: 愿作王母三青鸟,飞来飞去传消息. 唐李商隐>: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_.三径:西汉末,王莽专权,刺史蒋诩辞官隐居,在园里竹阴下开三径 ,只和羊仲.求仲两人相交.后以此代指隐士居住的地方.东晋陶潜>: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唐白居易>: 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23.桑榆:传说太阳落在崦嵫,日影照在桑榆树上.以此比日暮,后比喻人的晚年.唐刘禹锡>: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唐王勃>: 东榆已失,桑榆非晚.24.射天狼:天狼,星名.古人以为主侵掠.后以射天狼比喻打击入侵的异族.宋苏轼>: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25.双鲤:古人寄信,将信结成双鲤形状.古乐府>: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后因此将其比作书信.唐李商隐>: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双鱼同义.唐李白>: 汉口双鱼白锦鳞,令传尺素报情人.26.黍离:语出>,东周大夫路经西周故都,见其满地禾黍,遂有宫室宗庙毁坏之叹.后以此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唐许浑>: 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27.商女:语出唐杜牧>: 商女不知亡国很,隔江犹唱后庭花. 商女即歌女.后以此为不顾国家兴亡而醉生梦死的典故.宋王安石>: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28.投笔:东汉班超年轻时,以替宫府抄写公文为生.他曾投笔感叹,要效仿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取爵封侯.后指弃文从武.唐骆宾王>: 投笔怀班业,临戎想顾勋. 宋辛弃疾>: 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29.阳关:阳关,古关名,今甘肃敦煌西南.王维>: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后谱成送别之曲,名>.李商隐>: 唱尽阳关无限叠,半杯松叶冻颇黎.30.折柳:汉代京城习俗,凡送远客,都要送到长安东面的霸桥,并折柳枝相赠.后指送别.李白>: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31.折腰:陶渊明因不愿为五斗米而向乡里小儿折腰,遂辞官归隐,后喻指屈身事人.李白>: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颜?32.哀鸿:比喻悲伤苦痛.流离失所的人.龚自珍>: 三更忽轸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33.巴歌:亦称巴唱.巴讴.巴人之曲.借指鄙俗之作,多作谦辞.李群玉>: 巴歌掩白雪,鲍肆埋兰芳. 谢应芳>: 多谢寄来双鲤,白雪阳春数曲,为我和巴讴. 多和阳春白雪比照着来写,表达自己的微不足道34.白衣苍狗:亦叫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出自杜甫诗>: 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人事变化犹如浮云,一会儿像白云,一会儿像苍狗.35.献芹:也说芹献 .>有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个人在乡里的豪绅前大肆吹嘘芹菜如何好吃,豪绅尝了之后,竟蜇于口,惨于腹 .后来就用献芹谦称赠人的礼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议浅陋.36.抱柱:相传古代尾生同一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他等了很久,不见女子到来,这时河水猛涨,淹没桥梁,尾生为了坚守信约,不肯离去,抱住桥柱,淹死在水里后比喻坚守信约.李白>: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37.冰心(冰雪):①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如: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②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再如: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38.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姜夔>: 过春风十里,尽荞麦青青. 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吴国的旧苑荒台上的杨柳又长出新枝,遥想当年这里笙歌曼舞,那盛景比春光还美.这里是以杨柳的繁茂衬托荒凉.杜甫>: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空好音. 一代贤相及其业绩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绿石阶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黄鹂白白发出这婉转美妙的叫声,诗人慨叹往事空茫,表惋惜.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边已长满杂草野花乌衣巷已失去昔日的富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巷39.婵娟:原指姿态美好,多用来形容女子.因人们常以美女喻月,故也称月亮为婵娟.宋代苏轼的>中就有写: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40.斑竹:湘妃竹.舜死后,舜的妃子娥皇和女英在湘水上啼哭,眼泪洒在竹子上,竹竿上都生了斑纹.刘禹锡>: 如何将此千行泪,更洒湘江斑竹枝.41.雕虫:语出汉代扬雄>: 童子雕虫篆刻壮夫不为也. 后来比喻微不足道的技术,多指文学技巧.李贺的>: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42.豆蔻:豆蔻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杜牧>: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43.风骚:原指>的>和>的>,后泛指优秀的文学作品或指文采.毛泽东>: 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44.古乐曲:①关山月乐府曲调,多写征戍离别之情.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②梅花落曲调名.李白>: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 由>的笛声想像梅花满天飘落的景象,再有梅花的飘落产生凛然生寒的感觉,这正与诗人当时的心境切合.这样,诗人由笛声想到梅花,由听觉诉诸视觉,以通感的方式描绘了冷落的感受.③霓裳羽衣曲相传是唐玄宗改变的乐舞曲,主要表现歌舞升平的景象.白居易>: 渔阳颦鼓动起来,惊破霓裳羽衣曲.④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相传是南朝后主所制的乐曲,为靡靡之音.杜牧>: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⑤杨柳曲乐府曲调杨柳枝 ,有时也作折杨柳 ,主要写军旅生活,从梁.陈到唐代,多为伤别之词,以怀念征人为主.王之涣>: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李白>: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⑥行路难古曲,多言世路艰辛及离别伤悲之情.李益>: 天山雪后海风残,横笛遍吹>.⑦高山流水也作流水高山 .相传春秋时期,俞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每当伯牙弹到关于高山.流水的曲调时,钟子期就感到他的琴声犹如巍峨的高山.浩荡的江河.钟子期死后,伯牙叹无知音感知乐曲的高妙.唐寅>: 清风明月用不竭,高山流水情相投. 辛弃疾>: 流水高山弦断绝,怒蛙声自咽.45.红叶:代称传情之物.朱淑真>: 碧云信断惟劳梦,红叶成诗想到秋. 据说唐人卢渥从宫墙外水沟中拾到一片写有怨诗的红叶,后珍藏起来.宣宗放宫女嫁人,卢渥选巾的宫女,正巧就是在红叶上题诗的人.后借指以诗传情.高明>: 无情红叶偏向御沟流,诗句上分明永配偶,对景触目恨悠悠.46.鸿鹄:>载,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陈胜少有鸿鹄之志,后揭竿起义大泽乡.后来就以鸿鹄比喻远大志向.吴潜>: 矫首看鸿鹄,远举高飞.47.化碧:>: 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玉. 苌弘是周朝的贤臣,无辛获罪而被流放蜀地.他在蜀地自杀后,当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来,三年后血变成了碧玉.后来也用碧血 . 苌弘化碧比喻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而死或忠心不泯.如>: 不是我窦娥发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朱敦儒>: 化碧海西头,剑履问谁收. 顾炎武>: 愁看京口三军溃,痛说扬州七日围.碧血未消今战垒,白头相见旧征衣. 秋瑾>: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酒去犹能化碧涛.48.秦晋之好:指秦穆公帮助流亡在秦国的晋国流亡公子重耳回国做了国君,并将自己的女儿文嬴(ying)嫁给了重耳,成就了秦晋之好 .49.还珠:古时合浦地盘产珍珠,可地方官员很贪,珍珠都自动移到别的地方.东汉的孟尝到这里来当太守,革除贪污流弊,珍珠又回到合浦来了.故以还珠喻官吏为政清廉.杜牧>: 今日还珠守,何年执戟郎?50.怀桔:指孝顺双亲.典故出自> 陆郎做宾客而怀桔乎? 宋范成大>: 下马入门怀桔拜,身今却在白云边.51.鸡黍:>记载,子路随孔子出游时落了后,遇见了一位正在劳动的老人,就向他打听,由于子路的态度非常恭敬,老人就留子路住宿,还杀鸡做黍米饭厚待他.后来就用鸡黍专指招待客人的饭菜.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52.昆山玉:比喻杰出的人才.唐刘禹锡>: 忆君初得昆山玉,同向扬州携手行.53.梨园:梨园原是皇帝禁苑中的果木园圃,唐玄宗开元年间,将其作为教习歌舞的地方,且在这里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音乐舞蹈表演人才,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世的戏曲班社常以梨园为其代称,戏曲艺人称梨园弟子 .54.柳岸:古人送别有折柳的习惯,后来就用柳岸指送别的地方.柳永>: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55.柳营:指军营,>记载,汉文帝时,汉军分扎霸上.棘门.细柳以备匈奴,细柳营主将为周亚夫.周亚夫细柳营纪律严明,军容整齐,连文帝及随从也得经周亚夫许可,方可入营.后也代称纪律严明的军营.唐鲍溶>: 细柳连营石堑牢,平安狼火赤星高.56.南浦:指在水边送别.屈原>: 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南浦指南面的水滨,古人常在南浦送别亲友,后来常用来代指送别地.范成大>: 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57.南冠:指囚犯.如骆宾王>: 西陆蝉声响,南冠客思深. 李白>: 北阙圣人歌太康,南冠君子窜遐荒.58.青梅竹马:出自李白的>: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千里,两小无嫌猜. 形容男女小时候天真无邪,也指幼小时就相识的伴侣.59.青眼:相传三国魏的名仕阮籍,能为青白眼, 对所憎恶的眼,眼睛向上或向旁边看,表示轻视或憎恨;对喜爱或尊敬的人,就对他正视,青黑的眼珠在中间,表示尊重.他见到嵇康的哥哥嵇喜,就以白眼相待,见到嵇康就用青眼,后以青眼指对人喜爱或器重.杜甫> 仲宣楼头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60.请缨:汉武帝派年轻的近臣终军到南越劝说南越王朝.终军说: 请给一根长缨,我一定把南越王抓来. 后比喻杀敌报国.岳飞>: 叹江山如故,千村落寥.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61.秦晋:春秋时,秦国和晋国联姻,后因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第二本第一折: 倒赔家门,情愿与英雄结婚姻,成秦晋.62.琴瑟:比喻夫妻感情和谐,>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也比喻兄弟朋友的情谊,陈子昂>: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63.问鼎:春秋时,楚庄王北伐,陈兵洛水,向周王朝炫耀武力.周定王派王孙满慰劳楚师,楚庄王向王孙满询问周朝的传国之宝九鼎的大小和轻重.后遂意问鼎比喻篡夺政权,今常比喻谋求夺得.64.五柳:陶渊明>: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后来,五柳成了隐者的代称.65.吴钩:泛指宝刀.利剑.辛弃疾>: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通过看吴钩.拍栏杆,表达了自己意欲投效祖国.建功立业,而又无人领会的诗意情怀.66.谢家:在诗词里常用谢家做典故,意思也不尽相同.①用谢安.谢玄家事,意指人有风度.>载,谢安曾问子侄:为什么人们总希望自己的子弟好?侄子谢玄回答说: 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 这是说,谢安子弟讲究举止风度,其服饰端庄大方如芝兰玉树一般.故用其事指有风度的人.辛弃疾>: 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②指山水诗人谢灵运之事.>载:灵运于会稽山修营别业,傍山带江,尽幽居之美 .后用此事指居家的幽美.67.阳关:阳关,古关名,今甘肃敦煌西南.王维>: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后谱成送别之曲,名>.李商隐>: 唱尽阳关无限叠,半杯松叶冻颇黎.68.执牛耳: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每人尝一口牲血,立盟的人亲自割牛耳取血,故用执牛耳指盟主.>记载: 诸侯盟,谁执牛耳? 后常指在某一方面居领导地位.69.北辰:原指北极星.>中说: 北极谓之北辰. 后用来喻指国君或受尊崇的人,也指帝都,如王勃>: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70.莼鲈之脍:指家乡风味,典出>: 翰因秋风起,乃恩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尔,何能羁宦效千里以要名爵遵命驾便归. 后来的人将思念家乡.弃官归隐成为莼鲈之思.张翰字季鹰,故辛弃疾>云;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71.辞第:典故名,典出>卷一百一十一〈卫将军骠骑列传〉.霍去病辞去君王赏赐的宅第.表现了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名将风度和以国家为重的爱国思想.后又以辞第比喻为国忘家的爱国精神.杜甫>: 辞第输高义,观图忆古人.72.鸡口牛后:>: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比喻宁愿在局面小的地方当家做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任人支配.73.岁寒三友:指松.竹.梅.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耐寒开花,故有岁寒三友之称.74.秋水:喻指眼睛,形容盼望迫切.>第三本第二折: 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他淡淡春山. 春山,指眉眼.75.三尺:①代指法律,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所以称三尺法.②指剑,剑长约三尺,故用来代称剑.>: 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76.神器:指帝位.政权.>: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77.青衿:语出>: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毛传: 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 因此用它指读书人.杜甫>: 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屯. 也可作为贤士的代称.78.陶朱:春秋时期越过大夫范蠡的别号.相传他帮主勾践灭吴后,离开越国到陶,善于经营生计,积累了很多财富,后世因此用陶朱公或陶朱来代指富商.79.咏絮才:东晋谢道韫曾以未若柳絮因风起之句来比拟雪花飞舞,叔父谢安大为赞赏.后以咏絮或咏絮才称女子善于吟咏.如>第五回可叹停机德,谁怜咏絮才. 中,咏絮才指的就是林黛玉非凡的吟诗才华.80.逐鹿:>: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颜师古注引张晏曰: 以鹿喻帝位. 后来用逐鹿比喻群雄并起,争夺天下.81.周公吐哺:形容求贤若渴,礼贤下士.据>记载,周公吃饭时,曾数次把饭从嘴里吐出来,唯恐因为接待贤士迟慢而失掉人才.三国曹操>: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82.烂柯:任昉>讲述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有几个小孩在下棋唱歌,过了一会儿,小孩催他回去,他发现斧头柄已全烂了.回到家,原来的人一个都不在世了.后便以烂柯喻离家年久.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唐刘禹锡>83.管鲍之交:指春秋时期,齐国齐桓公的两位贤臣管仲和鲍子牙之交.84.秦晋之好:指秦穆公帮助流亡在秦国的晋国流亡公子重耳回国做了国君,并将自己的女儿文嬴(ying)嫁给了重耳,成就了秦晋之好 .85.人面桃花:唐诗人崔护,资质甚美,清明独游长安南庄,至一村户,见花木丛萃,寂无人声.因渴极,叩门求浆.良久始有一女子应门,捧杯水让坐.女子独倚庭前桃花斜河,姿态楚楚动人;凝睇相对,似有无限深情.崔护以言挑之,不应.彼此注目久之.崔辞行,女子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次年清明,崔护追忆此事,情不可邂,又往探访,唯见门院如故,扁锁无人.惆怅之余,乃题诗于门扉曰: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后代诗文中常以人面桃花喻男子邂逅一女子,来后不复再见的惆怅心情.86.破镜重圆:南朝陈代子舍人徐德言,其妻为陈后主的妹妹乐昌公主.因见天下大乱,国亡无日.恐一旦亡国,离乱之际,夫妻失散,遂破铜镜为二,夫妻各执一半,相约他年正月十五日卖镜都市以谋晤合.未几,陈果为隋所灭.公主被隋朝重臣越国公杨素所获,极受恩宠.地言流离至京城,遇一仆在街头叫卖破镜,正与自己藏的半边契合.就题诗道: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公主见诗,悲泣不食.杨素知情后,大为感动,终于让他们夫妇团聚.后因以破镜重圆喻夫妻离散后重新团圆.87.桐叶题诗:唐代诗人顾况,春日曾与诗友游览宫城附近的苑林,在横贯宫城的小河中拣到一片桐叶,题诗道: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次日,他亦以一片桐叶,题诗道:花落深宫莺亦悲,上阳宫女断肠时.君恩不禁东流水,叶上题诗欲寄谁?题罢投入河中使之缓缓流入宫墙,数日后,有人在河中又拾到一片桐叶,叶上面又有题诗:一叶题诗出禁城,谁人酬和独含情?自嗟不及波中叶,荡漾春风取次行.顾况知此诗后,深为题诗者的红颜薄命而叹息.后遂以桐叶题诗喻宫女幽怨.88.镜花水月:镜中花,水中月,世人常以喻虚幻不可求得之物,但诗家常用以比喻朦胧空灵的意境.如宋严羽以佛论诗,主张妙悟,他说; 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又明谢臻论诗云: 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若水月镜花,勿泥其迹可也. 以镜花水月比喻诗歌中不可言传的妙境.89.碧血:常与丹心连用,歌颂为国捐躯者的忠贞.郑元佑>: 孤忠既是明丹心,三年犹须化碧血.。

100个历史典故故事

100个历史典故故事

100个历史典故故事1. 伯乐相马:伯乐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位马术专家,他能凭借细致的观察和独到的眼光,辨别出优秀的马匹。

这个典故常用来形容人才的发现和选拔。

2. 三顾茅庐:刘备三次登门拜访诸葛亮,最终请他出山辅佐自己。

这个典故常用来形容对人才的极高评价和重用。

3. 画蛇添足:形容做事过分多余,反而起到相反的效果。

4. 杯弓蛇影:形容人过于敏感,疑神疑鬼。

5. 亡羊补牢:形容事情出了问题后,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补救。

6. 守株待兔:形容坐等机会而不主动行动。

7. 望梅止渴:形容对未来的期盼和渴望。

8. 东施效颦:形容模仿别人的样子,却效果适得其反。

9. 拔苗助长:形容急于求成,结果适得其反。

10. 刻舟求剑:形容固守旧观念,不顾实际情况。

11. 闭门造车:形容只凭自己的想象和经验,不接受外界的意见和建议。

12. 画龙点睛:形容在作品或计划的最后关头,加上关键的一笔,使之更加完美。

13. 一箭双雕:形容一举两得,达到双重目的。

14. 金蝉脱壳:形容巧妙地逃避困境。

15. 守株待兔:形容坐等机会而不主动行动。

16. 画蛇添足:形容做事过分多余,反而起到相反的效果。

17. 杯弓蛇影:形容人过于敏感,疑神疑鬼。

18. 亡羊补牢:形容事情出了问题后,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补救。

19. 守株待兔:形容坐等机会而不主动行动。

20. 望梅止渴:形容对未来的期盼和渴望。

21. 东施效颦:形容模仿别人的样子,却效果适得其反。

22. 拔苗助长:形容急于求成,结果适得其反。

23. 刻舟求剑:形容固守旧观念,不顾实际情况。

24. 闭门造车:形容只凭自己的想象和经验,不接受外界的意见和建议。

25. 画龙点睛:形容在作品或计划的最后关头,加上关键的一笔,使之更加完美。

26. 一箭双雕:形容一举两得,达到双重目的。

27. 金蝉脱壳:形容巧妙地逃避困境。

28. 井底之蛙:形容见识狭窄,眼界不开阔。

29. 胸有成竹:形容事先有充分准备,信心十足。

100条历史典故,读懂半个中国

100条历史典故,读懂半个中国

100条历史典故,读懂半个中国一、总纲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暴汉末三分归入晋,朝称南北阻江流。

隋开天下遭唐灭,五代十国战乱稠。

宋统中州元虏代,明清过后帝王休。

二、三皇五帝伏羲渔畜八卦传,燧人取火去腥膻。

神农辨药播五谷,黄帝分州制井田。

颛顼平定九黎乱,帝喾仁威天下安。

尧置鼓木喜闻过,舜称至孝复称贤。

三、夏朝大禹水平九鼎成,万民归启赖贤明。

太康承父家天下,寒浞行奸覆夏庭。

颠沛少康兴祖祚,昏庸孔甲匿龙精。

桀从妹喜荒淫事,四百四十殿宇倾。

四、商朝汤除桀暴定八方,亳邑为都始立商。

太甲去昏赖伊尹,盘庚改殷效成汤。

武丁梦说得良弼,帝纣伐苏为女郎。

暴虐奢糜纵妲己,亲离众叛自燔亡。

五、西周姬发灭纣都镐京,封赐诸侯四海平。

刑废成康周公力,穆王八骏天下行。

厉防民口终奔彘,真惠共和周复兴。

褒姒幽王烽火戏,犬戎马踏骊山倾。

六、春秋战国平王迁洛启东周,王命不行霸主遒。

齐桓晋文兼秦穆,宋襄楚庄演春秋。

燕韩赵魏秦齐楚,赫赫七强战不休。

秦本附庸渐强大,灭周并六统金瓯。

七、秦朝六国皆灭统华疆,嬴政自骄号始皇。

独揽大权分郡守,统一文字兼度量。

筑城凿墓劳民力,焚书坑儒断史纲。

陈胜揭竿初举义,汉刘楚项破咸阳。

八、汉朝除秦灭楚汉刘邦,帝后无由戮楚梁。

吕雉临朝累诸吕,文景治世灭七王。

武皇拓土民遭敛,王莽更新命被戕。

光武中兴迁洛邑,传及献帝东汉亡。

九、三国两晋东吴西蜀属孙刘,北魏曹丕把汉谋。

司马迁曹成一统,八王乱政五胡蹂。

两都率陷建康继,江左偏安丧北州。

淝水破秦得暂保,宋刘逼禅东晋休。

十、南北朝、隋朝朝分南北划长江,宋齐梁陈据建康。

北魏东西分两魏,北齐废主东魏亡。

周承西魏收齐土,隋篡北周并陈疆。

筑苑凿河天下乱,三十九载覆朝堂。

十一、唐朝高祖昏庸屡信谗,变生玄武手足残。

太宗纳谏贞观治,武后改周李氏残。

神勇玄宗清女祸,繁荣盛世号开元。

乱由安史都迭陷,惧祸昭宣让逆藩。

十二、五代十国五代梁唐晋汉周,北方更替五十秋。

十国割据南天下,南唐篡吴闽楚收。

100条历史典故,

100条历史典故,

100条历史典故,1.【问题】100条历史典故,【答案】100条历史典故整理如下,供大家学习参考。

1、大约四千多年前,轩辕(即黄帝)联合炎帝战胜九黎族蚩(chi)尤,蚩尤俘虏被称为“黎民”,之后黄帝打败炎帝族,成为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首领。

后人将黄帝誉为华夏族的祖先,因为黄帝和炎帝是近亲,又融合在一起,所以我们又称为“炎黄子孙”。

2、尧是黄帝以后比较著名部落联盟首领,尧去世后,舜建议把帝位让给尧的儿子丹朱,诸侯不拜丹朱却拜舜,推舜为帝。

这种让位,历史上称为“禅让”。

3、鲧(gun)的儿子禹采取“开、通、疏、凿、引”方法治水有功,被推为部落联盟首领。

4、禹禅让帝位给伯益,禹的儿子启夺位称帝,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自此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5、夏王朝第16代君王“桀(jie)”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桀犬吠尧”、“桀骜不驯”都出于此人。

6、“汤”以“网开一面”展示他的仁慈,并取得了黎民百姓的拥戴,后打败夏桀,灭夏建商;汤又名成汤,是尧舜时期契(qi)的后裔。

7、“伊尹”是商王朝的开国功臣,也是中国第一位贤臣,历史上被视为臣道的楷模,后辅佐“外丙、仲壬(ren)、太甲”三王执政,亲作《伊训》、《肆命》等,有“伊尹囚帝(太甲)”之典故。

8、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就是从商朝开始的。

9、商第三十代大王纣和夏桀一样是典型的暴君,历史上有“桀纣”并称。

纣创造了“炮烙”、“虿(chai)池”等刑罚,造“鹿台、酒池、肉林”,劳民伤财,草菅人命。

10、姬昌,后人尊称周文王,实施仁政,有太颠、辛甲大夫、闳(hong)夭、散宜生等贤臣,在姜尚(名望、字子牙)的辅佐下奠定了灭商的基础,著有《周易》,将八卦演为64卦,并做卦辞、辞。

11、殷商“谗言进用,忠良远黜(chu)”,比干被挖心、萁(qi)子装疯、微子出走,周武王兴兵伐纣,奴隶倒戈,纣王鹿台自焚,奸臣恶来、费忠被斩首,殷商灭亡,周王朝诞生,周武王封姜尚在齐、周公旦(武王的兄弟)在鲁,后有周公辅成王,“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典故。

100条历史典故,读懂沧桑中华!

100条历史典故,读懂沧桑中华!

100条历史典故,读懂沧桑中华!100条中华历史典故,是对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的简单概括,虽不全面,但也算一个科普。

你可以收藏慢慢研读,也可以分享给小伙伴儿一起涨知识。

1、炎黄子孙:大约四千七百多年前,黄帝(号轩辕氏)联合炎帝(号神农氏)战胜九黎族蚩尤,蚩尤被俘后称之为“黎民”。

之后黄帝又打败炎帝的部族,两个部落逐渐融合,形成华夏族。

所以我们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2、禅让:尧是黄帝之后比较著名部落首领,尧去世后,舜建议把帝位让给尧的儿子丹朱,诸侯却推举舜为帝。

历史上称为“禅让”。

3、大禹治水:鲧的儿子禹采取“开、通、疏、凿、引”方法治水,大禹治水有功,被推为部落联盟首领。

后来,禹禅让帝位给伯益,禹的儿子启夺位称帝,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自此“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4、桀骜不驯、酒池肉林:夏王朝第16代君王“桀”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桀骜不驯”便出于此人。

商第三十代大王纣和夏桀一样是典型的暴君,历史上有“桀纣”的并称。

纣创造了“炮烙”“虿(chài,蝎子)池”等刑罚,造“鹿台、酒池、肉林”,劳民伤财,草菅人命。

5、网开一面:汤,又名“成汤”取得黎民百姓的拥戴,后打败夏桀,灭掉夏建立了商。

“网开一面”最初反映的就是汤的仁慈。

6、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殷商“谗言进用,忠良远黜”,比干被挖心、萁子装疯、微子出走,周武王兴兵伐纣,奴隶倒戈,纣王鹿台自焚,殷商灭亡,周王朝诞生。

周武王封姜尚在齐,周公旦(武王的兄弟)在鲁。

后来周公辅佐成王,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典故。

周公礼贤下士,求才心切,进食时多次吐出食物停止进食,急于迎客。

7、烽火戏诸侯:周幽王千金难求妃子(褒姒)笑。

“烽火戏诸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国都镐京被犬戎攻破,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

太子即位,为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

8、春秋五霸:东周在历史上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

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公被称为“春秋五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0条历史典故,读懂古中国2015-10-21此文收录了100个历史典故,从黄帝时期至南宋。

存下来,慢慢看。

1、大约四千七百多年前,轩辕(即黄帝)联合炎帝战胜九黎族蚩(chi)尤,蚩尤俘虏被称为“黎民”,之后黄帝打败炎帝族,成为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首领。

后人将黄帝誉为华夏族的祖先,因为黄帝和炎帝是近亲,又融合在一起,所以我们又称为“炎黄子孙”。

2、尧是黄帝以后比较著名部落联盟首领,尧去世后,舜建议把帝位让给尧的儿子丹朱,诸侯不拜丹朱却拜舜,推舜为帝。

这种让位,历史上称为“禅让”。

3、鲧(gun)的儿子禹采取“开、通、疏、凿、引”方法治水有功,被推为部落联盟首领。

4、禹禅让帝位给伯益,禹的儿子启夺位称帝,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自此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5、夏王朝第16代君王“桀(jie)”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桀犬吠尧”、“桀骜不驯”都出于此人。

6、汤以“网开一面”展示他的仁慈,并取得了黎民百姓的拥戴,后打败夏桀,灭夏建商;汤又名成汤,是尧舜时期契(qi)的后裔。

7、“伊尹”是商王朝的开国功臣,也是中国第一位贤臣,历史上被视为臣道的楷模,后辅佐“外丙、仲壬(ren)、太甲”三王执政,亲作《伊训》、《肆命》等,有“伊尹囚帝(太甲)”之典故。

8、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就是从商朝开始的。

9、商第三十代大王纣和夏桀一样是典型的暴君,历史上有“桀纣”并称。

纣创造了“炮烙”、“虿(chai)池”等刑罚,造“鹿台、酒池、肉林”,劳民伤财,草菅人命。

10、姬昌,后人尊称周文王,实施仁政,有太颠、辛甲大夫、闳(hong)夭、散宜生等贤臣,在姜尚(名望、字子牙)的辅佐下奠定了灭商的基础,著有《周易》,将八卦演为64卦,并做卦辞、辞。

11、殷商“谗言进用,忠良远黜(chu)”,比干被挖心、萁(qi)子装疯、微子出走,周武王兴兵伐纣,奴隶倒戈,纣王鹿台自焚,奸臣恶来、费忠被斩首,殷商灭亡,周王朝诞生,周武王封姜尚在齐、周公旦(武王的兄弟)在鲁,后有周公辅成王,“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典故。

12、周幽王千金难求妃子(褒姒)笑,烽火连台戏诸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国都镐京被犬戎攻破,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

太子即位,为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

13、东周在历史上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

第一个称霸的齐桓公,与后来的晋文公(重耳)、宋襄公、秦穆公、楚庄公一起,在历史上被称为“春秋五霸”。

(后两位也有说是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14、“管鲍之交”指春秋时期,齐国齐桓公的两位贤臣管仲和鲍子牙之交。

15、“秦晋之好”指秦穆公帮助流亡在秦国的晋国流亡公子重耳回国做了国君,并将自己的女儿文嬴(ying)嫁给了重耳,成就了“秦晋之好”。

16、鼎是古代国家权力的象征,楚庄公问鼎之轻重,有取代周室之意,“问鼎中原”源于此。

17、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历经22年,复仇雪恨灭吴国,成为春秋时代最后一个霸主。

18、范蠡(li),是勾践成霸业的主要谋士,跟随勾践20多年,殚精竭虑。

相传范蠡献美女西施(美人计)于吴王夫差,使其沉于美色,越由此灭吴。

勾践成霸业后,尊其为上将军。

但范蠡认为:“大名之后,难以久居”,认为越王“可与同患,难与处安”,后隐退到陶邑经商,身家巨万,人称为“陶朱公”,被后世商人奉为保护神。

19、“三家分晋”:春秋时期,晋国的兵力虽然强大,但“政出多门”不能统一力量重振霸业,多年后被“韩、赵、魏”三家分割而亡。

20、商鞅变法:商鞅(yang),原名公孙鞅,秦孝公期间,其通过变法使秦国变的强大,但因执法惹了太子,太子(秦惠文王)即位后用车裂之刑(五马分尸)将其处死,可谓商鞅“作茧自缚”。

21、孙膑与庞涓本是同门师兄弟,但庞涓嫉妒孙膑的才能,献谗言于魏帝,并将孙膑的髌骨挖掉,孙膑装疯被齐国营救,后有“围魏救赵”的事迹,并在一次战役中设计大败魏军,诛杀了庞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多行不义必自毙”就是此事给后人的启示。

孙膑著有《孙膑兵法》。

22、战国时期四大公子:齐国孟尝君田文、赵国平原君赵胜、魏国信陵君魏无忌、楚国春申君黄歇。

23、自秦孝公起,强大的秦国便有了统一天下的雄心,于是“齐、楚、燕、韩、赵、魏”六国便“合纵”抗秦,秦谋士张仪“连横”散联盟,为秦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24、屈原投江,屈原名平,楚国王室贵族,我国伟大的诗人,政治家、思想家,爱国人士,因遭谗言被流放,后因不忍看到国家(楚国)沦亡,抱石自投汨(mi)罗江,百姓乘舟寻尸不遇,为防鱼儿蚕食,用竹筒盛米倒入江中,后演化为赛龙舟、包粽子。

屈原著有《离骚》、《天问》、《九章》等爱国诗篇,被后人整理为《楚辞》流传至今。

25、蔺相如完璧归赵,廉颇(po)负荆请罪。

26、赵括纸上谈兵:秦国攻打赵国,老将廉颇据守,秦无策,后秦使离间之计,调离了廉颇,赵国任赵括统兵,此人只识纸上谈兵,并无实战之能,被秦将白起打败,40万赵兵,除240名年幼者,全部被坑杀于长平,成为历史上的一大惨案。

27、毛遂自荐:毛遂,赵国平原君赵胜门客,因秦攻打赵国时,说服楚国合纵抗秦,而“锋芒毕露”且“脱颖而出”,“颖”指锥子的柄。

28、信陵君窃符救赵:战国时期,秦国围攻赵都邯郸,平原君一面与楚合纵(毛遂),一面委托信陵君向魏王求救,魏王被秦国威胁未允,信陵君窃取兵符,假魏王将令出兵救赵,事成后留在赵国未归。

29、荆轲刺秦王:秦王嬴政执政后,灭韩、赵,并攻占燕国,燕国太子丹派勇士荆轲刺杀秦王,“图穷匕见”,刺杀未果,丢了性命,可他英勇机智、不畏强暴、视死如归的精神永垂青史。

30、秦始皇统一中国:秦王先后灭韩、赵、燕、魏、楚、齐山东六国,实现了中国的统一,并决定采用皇帝的称号,自称“始皇帝”,秦始皇建立了一套封建专制制度,实行中央集权统治,地方实行郡县制,同时采用丞相李斯的建议,“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度量衡;为抵御匈奴的侵犯,修筑了西起临洮(tao)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另一方面又焚书坑儒,实行愚民政策;大兴土木,横征暴敛,导致民不聊生,在他死后不久便被农民起义军推翻。

31、陈胜吴广起义:秦始皇死后,其十八子胡亥(hai)篡位称帝,即秦二世,在郎中令赵高(有“指鹿为马”典故)的唆使下,变本加厉,继续兴建阿房宫,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兵夫屯长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全国各地纷纷响应,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反秦农民大起义。

32、西楚霸王项羽:陈胜、吴广被害后,反秦声势以南方会稽郡最大,其首领是楚国大将项燕的儿子项梁和侄子项羽,北上进军沿途收编了刘邦、英布、吕臣的反秦武装,并在巨鹿一战,破釜沉舟,一举击溃了秦军主力,扭转了反秦战局。

33、鸿门宴:反秦义军刘邦攻下秦都咸阳,秦王朝灭亡,西楚霸王项羽从范增之计预设鸿门宴铲除刘邦,刘邦携张良、樊(fan)哙(kuai)赴宴,席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刘邦在项伯、樊哙的养护下得以逃脱。

34、萧何月下追韩信:汉王刘邦谋士萧何月下追回了韩信,并举荐给刘邦为将军,韩信采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攻下三秦,占据关中,后协助刘邦击败项羽建立汉朝。

刘邦做了皇帝后,以韩信匿藏项羽部下将其治罪降职,后萧何与吕后(刘邦妻)设计将韩信处死,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35、霸王别姬:刘邦趁项羽出兵之际,自汉中出击攻占了项羽都城彭城,项羽回攻,大败汉军,擒获了刘太公和吕雉(zhi),刘邦求和,范增未允,刘邦用反间计离间了范增,又以划分楚河汉界为诱救回老小,后采用韩信的十面埋伏之计将项羽困在垓(gai)下,项羽爱妻虞姬,唱罢“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拔剑自刎,一代名姬香消玉损。

项羽退至乌江,乌江亭长劝其退回江东称王,项羽无颜见江东父老,在乌江边拔剑自刎,“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西楚霸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36、吕氏之乱:吕雉,刘邦结发之妻,其子刘盈即位,吕氏便执掌大权,进入了吕后时代,吕后为人阴险毒辣、残酷无情,残害刘氏家族,欲将刘氏天下改为吕氏天下,其中,将刘邦爱妾戚夫人,砍手足、挖出双目、熏聋耳朵、弄哑喉咙,扔进猪圈,做成“人彘(zhi)”。

吕氏执政16年,死后,刘氏势力消灭吕氏家族势力,迎立刘邦之子刘恒为帝,恢复了刘氏家族的统治。

但吕氏继承了汉高祖开创的“与民休息、无为而治和对外和亲”政策,是历史上值得肯定的一面。

37、飞将军李广:汉朝猛将,一生抗击匈奴,赢得飞将军美名,后被卫青陷害引剑自刎。

有唐诗人王昌龄诗云:“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龙城飞将说的就是李广。

38、卫青和霍去病:均为西汉时期抵抗匈奴的将军,“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是霍去病一生的写照,霍去病病逝年仅23岁。

39、张骞通西域:西汉张骞是历史上第一位有影响的对外友好使者,二次出使西域,对开辟丝绸之路卓有贡献。

40、司马迁写《史记》:西汉司马迁秉承父志编写《太史公记》(《史记》),因替大将李陵求情被汉武帝处以“腐刑”,忍辱含垢(gou)地生存,深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6年出狱后奋发著述,终于完成了《史记》,历时10余年,共130卷,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41、昭君出塞:王昭君,汉元帝时宫女,名王嫱(qiang),字昭君,因未行贿画师毛延寿而被丑化,不得宠幸。

后汉室与匈奴和亲嫁给匈奴单于,出塞途中因曲哀人艳,南飞大雁为之驻足,故有“落雁”之称。

从此,匈奴和汉朝和睦相处60余年,王昭君成为民族团结的象征。

42、王莽改制:汉成帝时大司马,公元8年,王莽篡汉位称帝,该国号“新”,进行了一系列的改制,均未成功,公元25年,汉宗氏子弟刘秀推翻了王莽新朝,建立了东汉王朝。

43、马援老当益壮:东汉大将马援,曾言:“大丈夫立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

”其以“堆米为山”分析战局也是战争史上的创举。

44、班超弃笔从戎:班超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大探险家,通军事,有胆气。

40岁出使西域,71岁回洛阳,历经31年,招抚了西域鄯(shan)善、于阗(tian)、龟兹等50余国再度隶属于东汉统治。

45、党锢(gu)事件:指东汉汉桓帝时期,以李膺(ying)、陈蕃为首的官僚集团与以郭泰为首的太学生结成朋党,抨击宦官的黑暗统治。

官宦依靠皇权,两次向党人发动迫害,史称:“党锢之祸”,时光荏(ren)苒(ran),党人“杀身以成仁”的气节为历代文人所推崇。

46、黄巾军起义:东汉晚期,官宦和外戚两大集团交替专政,社会动荡不安,民众流离失所。

冀(ji)州巨鹿人张角提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举行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规定义军以黄巾缠头,故称“黄巾起义”,后被官军镇压,余部作乱了20余年,使得东汉王朝奄奄一息。

47、董卓专权:黄巾起义后,各地豪强以镇压黄巾为名,招兵买马,扩充实力,割据一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