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辅导用书(大众传播的影响:信息环境取向)【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辅导用书(传播的六种话语)【圣才出品】

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辅导用书(传播的六种话语)【圣才出品】

第一章 传播的六种话语1.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话语研究1.传播的本质主义的定义方式(1)传播的本质主义定义传播的本质主义的定义方式 话语的定义 话语研究 话语研究 对传播采用话语研究的原因 传播分类 信息与交通运输的隐喻 传播是传递 意义和语言的困境 传播的理想与唯我论 控制论视角下的传播 传播是控制 控制大众心灵 传播研究的产生与社会控制 游戏定义及其特点 传播是游戏 传播:主观的游戏 传播游戏理论的启示 隐形的权力 传播是权力 符号与权力 常识中的权力 撒播的定义 传播是撒播理解理论源头 传播是共享和互动 作为仪式的传播 对其反驳 传播的六种话语大多数学者的定义都采用了“传播是……”这样的判断句,他们试图透过传播现象的迷雾,揭示出传播的本质。

(2)采用本质主义定义的原因①一些学者认为,他采取的某种定义要比其他定义更“正确”;这种思维方式来自然科学。

②在社会研究中,不论是在数据的观察与获取上,还是结果的判断上,都存在人言人殊的局面,既然客观上存在分歧,那么就承认它们,为了使用的方便,形成一种个人化的研究策略。

2.话语的定义话语是指围绕着特定语境中的特定文本所形成的传播实践和社会实践。

3.话语研究(1)话语研究不再关注事物的本质,而是把关注点放在了对事物本质所做出的种种话语的可能性上。

(2)话语研究不是研究一个事物是什么,而是研究为什么人们用某种方式对该事物进行表述,什么社会条件导致了这种话语,这种表述是否能够自我证明,它导致了什么后果。

(3)话语研究的目标:不是去争论传播到底是什么,而是去研究人们对传播持有哪些不同的看法,它产生的社会语境和知识风尚是什么,为什么人们会接受这种关于传播的看法。

(4)话语研究的认识论基础:围绕着某个关于传播的看法,人们形成了什么样的社会实践,这些社会实践反过来又如何影响人们对传播的认识。

4.对传播采用话语研究的原因(1)传播是一个社会现象,人们对它的定义与理解在不断地变化。

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辅导用书(大众传播的影响:社会心理取向)【圣才出品】

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辅导用书(大众传播的影响:社会心理取向)【圣才出品】

第六章 大众传播的影响:社会心理取向6.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大众传播与认知基模1.认知基模基模,是一种认知结构,它代表着某个特定概念或刺激的有组织的知识,一个基模既包括概念的各种属性,也包括这些属性之间的关系。

2.基模的种类基模的分类方式有很多种,根据基模涉及的内容和对象介绍5种基模:个人基模、自我基模、角色基模、事件基模(剧本)和与内容无关的基模。

认知基模 大众传播与认知基模 基模的种类 认知基模与信息处理 大众传播与基模 沉默螺旋的发现 沉默螺旋理论的内容 沉默的螺旋 对孤立的恐惧和准统计感官 大众媒体的强效果理论 沉默螺旋理论的民意观 沉默螺旋的批评与讨论 第三人效果 第三人效果 产生原因和影响因素 第三人效果的表现及讨论大众传播的影响:社会心理取向(1)个人基模个人基模涉及人们对特定个体的特点和目标的看法。

(2)自我基模这是指人们对自我特征的看法。

(3)角色基模这是指人们平时最常用到的基模之一,面对陌生人,人们常常只能根据外在的肤色、性别、年龄以及比较容易获得的学历、职业、职位等角色来做出判断。

人们在与他人交往时,最先使用的是角色基模,然后再使用个人特征等个人基模将角色基模进一步具体化。

(4)事件基模事件基模也被称为“剧本”,它主要描述人们熟悉的事件的程序。

(5)其它类基模与内容无关的基模描述的是不同内容元素之间的关系,这些基模包括平衡基模、线性基模、因果基模、类比基模等。

3.认知基模与信息处理(1)一般而言,基模在人们的认知过程中会影响人们对新信息的编码,对旧信息的记忆,推断缺失的信息。

(2)人在加工信息的时候,会同时使用两种方式:①迅速的基于基模的信息加工;②系统的、深思的、注重细节的判断过程,这两种加工模式被称为判断的双重加工模式。

(3)当判断失误的成本很高,必须做出准确判断的时候,人们会更仔细地研究各种信息,注意与基模不同的信息。

(4)如判断结果对人们十分重要,人们要为某个判断做出原因说明,对自己的偏见有所觉察,或者面对着反对者时,人们通常会使用深思的方式进行判断。

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辅导用书(理论和研究范式)【圣才出品】

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辅导用书(理论和研究范式)【圣才出品】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三章 理论和研究范式
3.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理论Βιβλιοθήκη 理论与范式库恩和范式理论
三种范式对比

大众传播理论的三种范式 客观经验主义范式

诠释经验主义范式
和 研
批判理论范式

理论研究的逻辑
范 式
理论研究的程序与工具 实证研究的程序
有兲其真不假的判定要到这种怃考完成后才能做出。 2.库恩和范式理讳 (1)范式的概述 ①含义 库恩把丌同的学者乊间所持有的,这种丌可通约的研究范例称为范式。 ②特点 a.它是指导一个学术群体中大部分成员的范例和前提假讴,它指导人仧収现问题、解
决问题。 b.范式是一个学术共同体公讣幵共享的丐界观,围绕着某个范式会形成“无形的学
3 / 33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客观绊验主义的观点: a.丐界是自然形成的。 b.丐界独立二人的讣知,但又可以被人所讣识。 c.丐界的特征、运劢不其他现象乊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和觃律。 d.自然和社会具有相似的特点,现象丐界具有统一性,社会行为可以还原为物理的戒 化学的现象。 e.每个现象都是乊前现象的结果,幵丏会导致其他现象(决定讳)。简而言乊,客观 绊验主义讣为现象丐界是唯物的、独立的(丌叐人的主观影响)、决定的和统一的。 诠释绊验主义的观点: a.丌同领域的知识丌可通约。 b.符号先二物质,人仧是对约定俗成的象征符号的意义做出反应。 c.所有的现象丌具有共同的基础,丌能简单还原为物理戒化学现象。 d.人具有能劢性,丌会被结构所简单决定,即使存在结构,结构本身也是人仧建构的。 e.现象丐界丌可统一,社会不自然具有丌同的特征。 ②讣识讳 它要回答的是人仧能否讣识丐界,如果可以,通过什么斱式才能讣识丐界,如何保证人 仧的讣识是可靠的等问题。简单而言,是“我如何知道我知道”。 客观绊验主义的观点: a.观察是丌可错的,观察者丌会对观察对象产生影响。 b.丐界存在着觃律,觃律是客观的,人仧可以通过特殊的测量斱法讣识这些觃律。 c.理讳不观察相互独立,研究者的好恶和其他特征丌会影响其客观的判断不分析。 d.大部分现象是可以测量的,人仧可以用数学的逡辑来表示人类行为。

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辅导用书(文化研究:表征与霸权)【圣才出品】

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辅导用书(文化研究:表征与霸权)【圣才出品】

第十章 文化研究:表征与霸权10.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文化研究:流动语境中的接合知识1.文化研究与“对文化的研究”(1)文化研究的内涵要理解文化研究的内在精神,须结合它产生的语境。

区分大写的文化研究和普通的“对文化的研究”。

①大写的文化研究这是一个特殊概念,它特指由英国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研究者发展起来的研究传统,尤其关注文本和受众研究,有着特定的前提假设。

②大写的文化研究这是指把文化作为研究对象所进行的一般性研究,比如对某个民问文化的研究.对某个 文化研究与“对文化的研究”文化研究:流动语境中的接合知识 文化研究的特点 葛兰西转向 表征 表征与差异 能指与所指 编码与解码 通俗文化、大众文化与民间文化 通俗文化研究 大众社会文化研究:表征与霸权地区文化的研究、对官场文化的研究等。

(2)文化研究的产生背景文化研究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英国。

1964年,英国伯明翰大学英语系成立了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招收研究生,这是文化研究正式得到教育体制认可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人们也习惯将文化研究学派称为伯明翰学派。

2.文化研究的特点霍格特、威廉斯、汤普森这三位文化研究奠基者的研究,塑造了早期文化研究的鲜明特色,霍尔称其为“文化主义”范式。

早期的文化研究有以下特点:(1)文化研究的“社会学转向”使研究强调“鲜活的文化”,中心早期的青年亚文化研究就显示了这种旨趣。

(2)文化研究与当时美国盛行的实证主义社会学研究,英国传统的文学研究之间的差异,使其获得了新的身份。

①美国社会学中追求中立、科学,提倡功能主义,回避意识形态问题让早期文化研究学者们大为不满,他们认为这一立场缺乏社会研究的“整体性”概念和“文化”的观念。

②他们又反对英国传统文学研究中的精英意识和狭隘的研究范围,他们主张把文化看成一种实践,把整个社会生活方式纳入到对文化的考察中。

(3)文化研究关注文化实践与其他实践(如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的社会关系,发展起文化的唯物主义定义。

考研《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名师刘海龙讲义与考研真题

考研《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名师刘海龙讲义与考研真题

考点一、话语研究(见表1-1)★ 传播的六种话君 考研《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名师刘海龙讲义与考研真题第一早传播的六种话语1.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枇述厂话语硏究目标“认识论基础L 采用廂因「拉斯韦尔的$训模式传播是传递3传播的数学模式I 传楷的理想与唯我论「传播的控制模式传播是控制控制大介心灵 L 传播研究的产生与社会控制 「游戏走义及其特点传暦的游戏观 L 传播是传者进行的主观游就 r 隐形的权力传播是权力L 符号与权力 「撒播的走冥 传暦走徹播| L 理解 -■内涵 J 传暦是共辜和互动理诡■源头 I 作対仪式的传播【考点难点归纳】表1-1话语研究【考点拓展】传播的本质主义的定义方式(1)传播的本质主义定义大多数学者采用了“传播是……”这样的判断句来为传播定义,试图透过传播现象来揭示传播的本质。

(2)采用本质主义定义的原因①一些学者认为,他采取的定义要比其他定义更“正确”。

这种思维方式来自于自然科学。

②在社会研究中,在各个环节都存在人言人殊的局面,为了使用的方便,形成一种个人化的研究策略。

考点二、传播是传递★★★1拉斯韦尔的5W模式(1)哈罗德•拉斯韦尔将传播定义为:“谁通过什么渠道向谁传递了什么内容,取得了什么效果”,即传播的5W模式(见图1-1)。

图1-1拉斯韦尔的传播5W模式(2)该定义将讯息看作是一个包含着某种意向的“胶囊”,受者除了获得讯息,还有某种行动意向,并最终引发某种效果。

在此定义下,传播是信息从传者到受者的位移,而信息是对不确定性的消除。

(3)意义与不足:①“传播是信息的传递”,这是一个隐喻,把信息看作一种物质,从而使人们对事物做出形象的理解,但同时也使人们对被比喻物的想象受到了限制。

②强调了信息的客观性,但忽略了信息在编码和解码上的复杂性,以及传播的社会意义。

2传播的数学模式(1)概述讯息信号信源 1948年,美国工程师申农、韦弗提出传播的数学模式(见图1-2)。

此模式认为,意义的传递必须要经过编码和解码的过程。

人大刘海龙版

人大刘海龙版

人大教师刘海龙指定书目传播理论概论:《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传播学引论》李彬新华出版社1993年《传播学概论》[美]施拉姆、波特新华出版社1984年《大众传播模式论》[英]麦奎尔、温德尔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大众传播学诸论》[美]德弗勒、鲍尔-洛基奇新华出版社1990年《传播理论》[美]斯蒂文·小约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人类传播理论》(第7版)[美] 斯蒂芬·李特约翰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美]赛弗林·坦卡德华夏出版社2000年《大众媒介与社会》[英]詹姆斯•库兰、[美]米切尔·古尔维奇编华夏出版社2006年《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英]丹尼斯·麦奎尔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和未来》[美]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美]洛厄里、德弗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美]埃弗里特·罗杰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美]丹尼尔·杰·切特罗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人有人的用处――控制论和社会》[美]N·维纳商务印书馆1989年《人际传播社会交换论》[美]迈克尔·罗洛夫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传播学:以人为主体的图象之谜》沙莲香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组织传播》[美]凯瑟琳·米勒华夏出版社2000年《传播政治经济学》[加]文森特·莫斯可华夏出版社2000年《国际传播:全球都市的历史、冲突及控制》[美]罗伯特·福特纳华夏出版社2002年《大众传播社会学》[日]竹内郁郎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论》陈力丹开明出版社1993年《华夏传播论》孙旭培主编人民出版社1997年《北美传播研究》郭镇之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美]彼得斯华夏出版社2003年《话语与社会变迁》[英]诺曼·费尔克拉夫华夏出版社2003年《二十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张国良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美]费斯克等新华出版社2004年《媒介研究的进路:经典文献读本》[英]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编新华出版社2004年《符号透视:传播内容的本体诠释》李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媒介论争:19个重大问题的正反方辩论》[美]埃弗利特·E·丹尼斯、约翰·C·梅里尔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传播的观念》陈卫星人民出版社2004年《政治传播学引论》(第二版)[英]布赖恩·麦克奈尔新华出版社2005年《跨文化传播》(第四版)[美]拉里·A·萨默瓦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国际传播:延续与变革》[英]达雅·屠苏新华出版社2005年《日常关系的心理学》[美]史蒂文·达克上海三联出版社2005年传播效果与受众:《舆论学》[美]李普曼华夏出版社1989年《公众舆论》[美]李普曼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陈力丹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常昌富、李依倩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传媒效果概论》[美]布赖恩特、汤普森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至关重要的新闻――电视与美国民意》[美]艾英戈、金德著新华出版社2004年《创新的扩散》[美]埃弗雷特·罗杰斯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受众分析》[英]丹尼斯·麦奎尔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受众研究读本》华夏出版社2006年《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美]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中国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法]古斯塔夫·勒庞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群氓的时代》[法]塞奇·莫斯科维奇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群众与权力》[德]埃利亚斯·卡内提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心灵、自我与社会》[美]乔治·米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美]孔令飞上海三联出版社1999年《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美]韦尔伯·施拉姆华夏出版社1990年《黑寡妇——谣言的示意及传播》[法]弗朗索瓦丝·勒莫商务印书馆1999年《谣言》[法]卡普费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谣言女神》[德]汉斯-约阿希姆·诺伊鲍尔中信出版社2004年《社会心理学》沙莲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社会心理学》[美]Taylor and Sears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认知失调理论》[美]利昂·弗斯汀格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共同体与社会》[德]斐迪南·藤尼斯商务印书馆1999年《孤独的人群》[美]大卫·里斯曼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格调:社会等级与生活品味》[美]保罗·福塞尔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陆学艺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社会结构与媒介效果――“知沟”现象研究》丁未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媒介·人·现代化》陈崇山、孙五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大众传媒与农村》方晓红中华书局2003年《电视受众研究――文化理论与方法》[英]约翰·塔洛克商务印书馆2004年《修辞术·亚历山大修辞学·论诗》[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传播与社会影响》[法]塔尔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媒介效果研究概论》(英文影印版)[美]Glenn G. Sparks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说服:接受与责任》(第十版,英文影印版)[美]Charles U. Larson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传播与社会影响》[法] 加布里埃尔·塔尔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电视与乡村社会变迁:对印度两个村庄的民族志调查》[美]柯克·约翰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传播媒介研究:《数字化生存》[美]尼葛洛庞帝海南出版社1996年《数字资本主义》[美]丹·希勒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传播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美]罗杰.菲德勒华夏出版社2000年《未来之路》[美]比尔·盖茨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理解媒介》[加]麦克卢汉商务印书馆2000年《麦克卢汉精粹》[加]麦克卢汉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数字麦克卢汉》[美]保罗·莱文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软边缘:信息革命的历史与未来》[美]保罗·利文森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思想无羁》[美]保罗·莱文森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手机》[美]保罗·莱文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娱乐至死》[美]尼尔·波兹曼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童年的消逝》[美]尼尔·波兹曼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新媒介与创新思维》熊澄宇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大汇流:整合媒介、咨询与传播》[美]托马斯·鲍德温华夏出版社2000年《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美]约瑟夫·梅洛瓦兹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福布斯电脑革命史》[美]杰弗里·扬海南出版社1999年《网络研究――数字化时代媒介研究的重新定向》新华出版社2004年《尴尬的接近权:网络社会的敏感话题》新华出版社2004年《媒体等同》[美]巴伦·李维斯、克利夫?纳斯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传播的偏向》[加]哈罗德·伊尼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传播与帝国》[加]哈罗德·伊尼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传播生态学:控制的文化范式》[美]大卫·阿什德华夏出版社2003年《信息烟尘》[美]戴维·申克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信息崇拜》[美]西奥多·罗斯扎克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4年《解读数字鸿沟――技术殖民与社会分化》曹荣湘选编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西方媒介史》[法]让-诺埃尔·让纳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网络社会的崛起》(信息时代三部曲之一)[美]曼纽尔·卡斯特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认同的力量》(信息时代三部曲之二)[美]曼纽尔·卡斯特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千年终结》(信息时代三部曲之三)[美]曼纽尔·卡斯特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媒介考古学》商务印书馆2006年传媒文化与文化研究《文化的阐释》[美]格尔茨译林出版社1999年《大众文化与传媒》陆扬、王毅著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大众文化研究》陆扬、王毅选编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文化研究导论》陆扬、王毅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英]戴维·莫利新华出版社2005年《理解通俗文化》[美]约翰·费斯克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解读大众文化》[美]约翰·费斯克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电视文化》[美]约翰·费斯克商务印书馆2005年《文化帝国主义》[英]汤林森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全球化与文化》[英]约翰·汤姆林森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美]丹尼尔.贝尔三联书店1989年《神话——大众文化诠释》[法]罗兰·巴特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文化研究读本》罗钢、刘象愚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消费文化读本》罗钢、王中忱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隐形书写》戴锦华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关于电视》皮埃尔·布尔迪厄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通俗文化理论导论》[美]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商务印书馆2001年《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德]哈贝马斯学林出版社1999年《文化民粹主义》[英]吉姆·麦克盖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启蒙辩证法》[德]马克思·霍克海默,特奥多·威·阿多尔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新版《霍克海默集》[德]霍克海默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年《文化与无政府状态》[英]马修·阿诺德三联书店2002《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美]迈克·费瑟斯通译林出版社2000年《认识媒介文化》[英]尼克·斯蒂文森商务印书馆2001年《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商务印书馆2004年《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英]约翰·斯道雷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书写文化英雄——世纪之交的文化研究》戴锦华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大众文化与当代乌托邦》陈刚作家出版社1996年《信息方式》[美]马克·波斯特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二媒介时代》[美]马克·波斯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消费社会》[法]波德里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象征交换与死亡》[法]波德里亚译林出版社2006年《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美]戴安娜·克兰译林出版社2001年《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与文化边界》[英]戴维·莫利、凯文·罗宾斯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思想与战略的历史》[法]阿芒·马特拉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重组话语频道》[美]罗伯特·艾伦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电视与社会》[英]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电视与权力》王逢振编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午后的爱情与意识形态――肥皂剧、女性及电视剧种》[美]劳拉·斯·蒙福德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电视与日常生活》[英]罗杰·西尔弗斯通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意义的输出――<达拉斯>的跨文化解读》[美]泰玛·利贝斯,埃利胡·卡茨华夏出版社2003年《分割美国――广告与新媒介世界》[美]约瑟夫·塔洛华夏出版社2003年《广告,艰难的说服》[美]迈克尔·舒德森华夏出版社2003年《广告符码》[美] 苏特·杰哈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机器新娘——工业人的民俗》[加]马歇尔·麦克卢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英]斯图尔特·霍尔编商务印书馆2003年《做文化研究——索尼随身听的故事》[英]杜盖伊、霍尔、简斯、麦凯、尼格斯商务印书馆2003年《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商务印书馆2004年《媒体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全球化与大众传媒:冲突·融合·互动》尹鸿、李彬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英]约翰·B·汤普森译林出版社2005年《广告符码》[美]苏特·杰哈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文化转向:当代文化史概览》[英]戴维·钱尼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波德里亚:批判性的读本》[美]道格拉斯·凯尔纳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解放·传媒·现代性》[英]尼古拉斯·加汉姆新华出版社2005年《媒体与权力》[英]詹姆斯·卡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研究方法:《社会研究方法基础》[美]艾尔·巴比华夏出版社2002《社会研究方法》(第十版)[美]艾尔·巴比华夏出版社2005年《科学革命的结构》[美]托马斯·库恩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社会研究方法教程》袁方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社会研究的统计应用》李沛良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传播统计学》柯惠新、祝建华、孙江华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薛薇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传播研究方法:策略与资料来源(第4版)》[美]利贝卡·鲁宾、艾伦·鲁宾、琳达·皮尔著华夏出版社2000年《大众传播研究:现代方法与应用》[美]迈克尔·辛格尔特里华夏出版社2002年《媒介分析技巧》(第二版)[美]阿瑟·阿萨·伯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寻找方法:焦点小组和大众传播研究的发展》[美]大卫·克里森新华出版社2005年《大众传播研究方法》[英]安德斯·汉森等新华出版社2005年《理解视觉文化的方法》[英]马尔科姆·巴纳德商务印书馆2005年《结构主义与符号学》[英]特伦斯·霍克斯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理论符号学导论》李幼蒸社会文献出版社1999年《符号学原理》[法]巴尔特三联书店1999年《社会科学方法论》[德]马克斯·韦伯华夏出版社1999年《社会科学方法的准则》[法]E.杜尔凯姆商务印书馆1995年《作为话语的新闻》[荷]梵·迪克华夏出版社2003年《语言哲学》陈嘉映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科学究竟是什么》[澳]艾伦·查尔默斯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案例研究:设计与方法》(第三版)[美]罗伯特·K·殷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年《案例研究:方法的应用》(第二版)[美]罗伯特·K·殷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年《解释性交往行动主义》(第二版)[美]诺曼·K·邓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年Form and Style: Research Papers, Reports and Theses(如何写研究论文与学术报告),第10版[美]Carole Slade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规范理论:《大众传播法概要》[美]T.巴顿.卡特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现代西方新闻法制概述》刘迪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年《新闻道德的评价》[美]罗恩·史密斯新华出版社2001年《媒体伦理学:案例与道德论据(第5版)》[美] 克利福德·克里斯蒂安等华夏出版社2000年《总统班底》[美]卡尔·伯恩斯坦、鲍勃·伍德沃德中国工人出版社2001年《获取信息:新闻、真相和权力》[美]格拉斯哥媒介研究小组新华出版社2004年《富媒体穷民主:不确定时代的政治传播》新华出版社2004年《偏见:CBS知情人揭露媒体如何歪曲新闻》[美]戈德堡新华出版社2002年《论出版自由》[英]密尔顿商务印书馆1958年《论自由》[英]约翰·密尔商务印书馆1959年《自由主义》[英]霍布豪斯商务印书馆1996年《自由主义》李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自由与权力》[英]阿克顿商务印书馆2001年《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法]贡斯当商务印书馆1999年《自由与传统》[英]柏克商务印书馆2001年《自由秩序原理》[英]哈耶克三联书店1997年《自由论》[英]以赛亚·伯林译林出版社2004年《表达自由的法律限度》[美]亚历山大·米克约翰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报刊的四种理论》[美]韦尔伯·斯拉姆等新华出版社1980年《媒体与民主》[英]约翰·基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新闻:政治的幻象》W·兰斯·班尼特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年《维系民主:西方政治与新闻客观性》罗伯特·哈克特、赵月枝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权力的声音:美国的媒体和战争》张巨岩三联书店2004年《西方传媒与战争》[英]苏珊·L·卡拉瑟斯新华出版社2002年《一个自由而负责任的新闻界》[美]新闻自由委员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权力的媒介》[美]阿特休尔华夏出版社1989年。

2012年中山大学传播学专业考研真题(新闻传播学基础),考研经验,考研复习规划

2012年中山大学传播学专业考研真题(新闻传播学基础),考研经验,考研复习规划

201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7.15)科目名称:新闻传播学基础一、简答题:(从以下题目中选择3道来回答)(每题15分,共45分)1.你如何看待新闻的客观性?2.格伯纳“培养”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它是通过怎样的研究获得的?3.框架理论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并用其举例分析。

4.简述发展传播学的主要内容。

二、论述题A组题:请从以下题目中选择一个来回答(35分)1.请联系实际简述新闻和宣传的异同。

2.请以《南方周末》、CCTV《焦点访谈》或其他媒体或栏目为例,谈谈舆论监督的内涵、功能,及其在当下中国的现实状况和局限。

B组题(每题35分,共70分)3.以传播政治经济学或批判文化研究学派为例,谈谈该学派主要关心什么问题?在今天中国的语境下,它可以帮助你提出哪些有意义的研究问题?4.关于互联网新媒体是否促进了民主,是今天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都非常关心的命题请结合相关理论和实例谈谈你的看法。

中山大学传播学考研初试第一经验贴前序:虽然一战以几分差距惜败,但我并不气馁,抱着坚持不放弃的精神继续二战。

在个人不懈努力及育明教育老师的精心指导下,终于2015年以笔试第一总分第一的成绩考上中山大学。

自己的努力能够开花结果感到非常惊喜,蓦然回首,发现自己一路跌跌撞撞,不知不觉间已经走了这么长的路也感触良多。

希望这些经验对2016考研的学弟学妹们有所帮助,让大家能少走弯路,早日考上自己心仪的学校^ ^1.英语英语阅读要做到大量模拟练习+真题精读精炼。

我在整个考研的前期和中期坚持每天做四篇英语阅读,整个考研做了将近两千篇的阅读练习,长期坚持下来培养了良好的阅读语感。

张剑的黄宝书出版后就可以开始真题分析了,十年的真题一篇一篇,一段一段,一句一句,一个一个单词的分析,至少六遍以上,要知道选择某个答案的原因,错误选项的陷阱设在哪里,其中有些文章要达到背诵的效果,真题的阅读文章都是很经典很地道的英语,背诵下来可以为后面的作文写作积累素材,越是熟练真题文章就越能领悟出题老师的意思。

《传播理论》参考书目

《传播理论》参考书目

《传播理论》参考书目(60本)传播理论教材与传播思想史(8本)(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著《传播学概论》,陈亮等译,新华出版社,1984年;(美)罗杰斯著《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殷晓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美)约翰·维维安著《大众传播媒介》,顾宜凡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美)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著《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曹书乐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陈力丹著《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开明出版社,1993年;郭庆光著《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版;刘海龙著《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沙莲香主编《传播学——以人为主体的图象世界之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技术学派专著(5本)(美)保罗·利文森著《软边缘——信息革命的历史与未来》,熊澄宇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加)哈罗德·伊尼斯著《传播的偏向》,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美)约书亚·梅罗维茨著《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肖志军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刘少文著《1872-2008:中国的媒介嬗变与日常生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实证主义专著(3本)(美)仙托·艾英戈、唐纳德·R·金德著《至关重要的新闻——电视与美国民意》,刘海龙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美)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著《议程设置:大众传媒与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英)格拉斯哥大学媒介研究小组著《获取信息——新闻、真相和权力》,张威等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跨文化传播教材与专著(3本)(美)拉里·A·萨默瓦、理查德·E·波特著《跨文化传播》,闵惠泉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美)爱德华·霍尔著《超越文化》,何道宽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美)露丝·本尼迪克特著《文化模式》,王炜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传媒的规范理论专著(5本)(美)弗雷德里克·S·西伯特等著《传媒的四种理论》,戴鑫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美)新闻自由委员会编《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展江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全面发展——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报告》,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种声音一个世界》,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1年;张巨岩著《权力的声音——美国的媒体和战争》,三联书店,2004年;批判理论专著(4本)(美)赫伯特·马尔库塞著《单向度的人》,张峰、吕世平译,重庆出版社,1988年;(德)瓦尔特·本雅明著《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本雅明论艺术》,许绮玲、林志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加)文森特·莫斯可著《传播政治经济学》,华夏出版社,2000年;(美)赫伯特·席勒著《大众传播与美帝国》,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年;文化研究专著(4本)(英)斯图尔特·霍尔编《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美)约翰·费斯克著《理解大众文化》,王晓钰、宋伟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第2版;(英)约翰·斯道雷著《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杨竹山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第2版;陆扬、王毅著《文化研究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艺术与艺术哲学专著(2本)(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艺术与视知觉》,滕守尧、朱疆源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美)诺埃尔·卡洛尔著《大众艺术哲学论纲》,严忠志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全球化与网络社会专著(4本)(英)科林·斯巴克斯著《全球化、社会发展与大众媒体》,刘舸、常怡如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美)塞缪尔·亨廷顿著《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第3版;(西班牙)曼纽尔·卡斯特著《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胡泳著《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符号学入门读物(2本)李彬著《符号透视:传播内容的本体诠释》,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俞建章、叶舒宪著《符号:语言与艺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传播学先驱作品(12本)(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九卷),苗力田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英)密尔著《论自由》,许宝骙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英)密尔顿著《论出版自由》,吴之椿译,商务印书馆,1958年;(美)乔治·赫伯特·米德著《心灵、自我与社会》,霍桂桓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美)沃尔特·李普曼著《舆论学》,林珊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美)拉斯韦尔著《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张洁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美)维纳著《人有人的用处》,陈步译,商务印书馆,2011年;(美)拉扎斯菲尔德等著《人民的选择:选民如何在总统选战中做决定》,唐茜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法)加布里埃尔·塔尔德著《传播与社会影响》,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奥)弗洛伊德著《精神分析引论》,高觉敷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法)古斯塔夫·勒庞著《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其他重要专著(8本)(美)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著《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麻争旗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美)巴伦·李维斯、克利夫·纳斯著《媒体等同》,卢大川等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英)丹尼斯·麦奎尔著《受众分析》,刘燕南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美)罗伯特·C·艾伦编《重组话语频道》,麦永雄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美)丹尼斯·K·姆贝著《组织中的传播和权力:话语、意识形态和统治》,陈德民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常昌富、李依倩编《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宋昭勋著《非言语传播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王怡红著《人与人的相遇——人际传播论》,人民出版社,2003年。

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辅导用书(多伦多学派及媒介研究)【圣才出品】

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辅导用书(多伦多学派及媒介研究)【圣才出品】

第十二章 多伦多学派及媒介研究12.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作为技术的媒介1.media 、媒介(1)媒介与媒体①现代汉语的“媒介”或“媒体”的概念,来自于西方,这两个词对应的英文都是media 。

②“媒介”或“媒体”两个概念并无本质差别,但是在日常使用中,“媒介”一般侧重于信息中介的技术层面,比较抽象;而在指称媒体时,一般侧重于信息中介中传送的信息, media 、媒介 作为技术的媒介 媒介形态变化的关键因素麦克卢汉的修辞和认识论 媒介即讯息 作为讯息格式的媒介: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衡量媒介和文化的新尺度: 商品符号化 克卢汉论媒介与文化 注意力经济 全球化媒介生态学麦克卢汉之后的媒介研究 媒体等同多伦多学派及媒介研究比较具体。

(2)“媒介(媒体)”概念在传播研究中,“媒介(媒体)”概念有以下四种差异较大的用法:①指某种技术形式及讯息的运载方式如电报、电视机、互联网等。

它指的是由各种电子零件拼装在一起并用某种方式联成一个网络的硬件设施。

②指媒介中传送的讯息在修辞中常常用媒介来指代其中所传递的讯息,这可以看做是一种借代性修辞或简便的表述,比如“电视的影响”是指电视节目内容的影响,而不是指显示屏、显像管等电子元件的影响。

③指讯息在某种载体上呈现出的特殊格式同样的讯息在不同的媒介中会呈现不同的格式,麦克卢汉所说的“媒介即讯息”中的“媒介”,是指这种呈现格式(既不是内容,也不单纯是媒介硬件)才是“真正”的讯息,影响社会。

④指从事信息传播的专业组织如“大众媒体要正确引导舆论”、“美国的媒体认为”,这里的媒体指的是生产媒体内容的人群。

2.媒介形态变化的关键因素(1)媒介形态变化的原则美国学者罗杰·菲德勒认为,媒介形态变化,即人类传播方式的转变,通常由社会的需要、竞争和政治压力,以及社会和技术革新间复杂的相互作用促成。

他提出,媒介形态变化会遵循以下六个原则:①共同演化与共同生存的原则,新媒介的产生并不一定意味着旧媒介的消失。

大众传播理论:范式和流派

大众传播理论:范式和流派

1.话语是指围绕着特定语境中的特定文本所形成的传播实践和社会实践。

话语研究不再关注事物的本质,而是把关注点放在事物本质所做出的种种话语的可能性上。

换句话说,话语研究不是研究一个事物是什么,而是研究为什么人们用某种方式对该事物进行表述,是什么社会条件导致了这个话语,这个表述能否自我证明,它导致了什么样的后果。

话语研究不关注获得了什么知识,而是关注知识是在什么前提下获得的,以及是否可靠2.传播是一个社会现象,人们对它的定义与理解处在不断地变化之中。

传播也是个历史现象,在人类社会实践发展的不同阶段,我们会赋予传播不同的功能。

因此传播的复杂性决定在某个时期,任何一种对于传播的界定都无法概括所有的传播实践3.我们不应该傲慢地否定其他的理解,而是应该保持一种宽容的心态,尽可能地超越自己的视阈,理性地分析各种不同的看法在不同的语境中优势和不足,以一种建设性的态度对社会现象做出较为全面的解释4.信息论的提出者申农认为:信息就是消除不确定性。

自然科学的确定性,成为实证主义追求的目标。

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这三种理论正是在这个背景下被引入到社会科学研究之中5.隐喻使得我们对事物作出形象的理解,同时也限制了我们对比喻物的想象。

关于传播是传递或者是讯息的定义强调了信息的客观性的一面,却忽视了信息的编码与解码的复杂性,忽视了传播的社会意义6.意义和言语的困境:传播的活动必须使用语言,但是语言并不是一条透明的通道,而是一个晦暗不明的迷宫。

而苏格拉底却认为,传播的理想境界是心灵之间的交流7.在传播的过程中,我成为中心,我是否能被真正地理解,是传播成功与否的标志,“传播是传递”这个话题最终也会导致交流陷入困境8.传播是传递,还只是唯我主义的自怜自爱的话,那么传播是控制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肆意妄为9.美国着名的报人-李普曼在1922年出版的《民意》中认为,对外部的世界、媒体营造的虚假环境和人们头脑中关于世界的图像做了区别。

因为我们对现实的认识越来越间接,我们自以为是真实的东西,只不过是利益群体利用大众媒体制造出来的虚假环境。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考研考情分析及经验指导【盛世清北】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考研考情分析及经验指导【盛世清北】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考研考情分析及经验指导【盛世清北】【简介】本文重点说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考研招生变化,复试内容及分数线,参考书,历年真题,盛世清北内部资料,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考研经验等。

【考情分析】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专业课历年考试难度大,考的深,考的活,即使是同一本教材,但是掌握程度与考生高校要求不可同日而语。

考什么,怎么考,怎么学,怎么考高分是在报考北京大学考生面前的拦路虎。

因此,考生要了解和掌握北京大学考试风格,考试题型,考试重点,难点,突破跨越顶尖名校的障碍。

由于北京大学考试要求及难度大于其他高校,因此,北京大学专业课程的备考,也可用于其他高校通科目专业课程备考使用。

【2021招生目录】【院系招生变化】对比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1年与2020年招生目录,总结出:1、减少新闻学和传播学专业的招生,增加新闻传播学专业招生;2、各专业研究方向不变;3、各专业招生目录备注不变;4、各专业考试科目不变;5、新闻传播学专业招生人数增加6人,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招生人数减少1人;总数,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招生变化较大,备考考生注意报考。

【复试分数线】【复试内容】一、复试形式:远程网络面试。

二、复试时间:1)新闻学、传播学专业组复试时间:5 月 9 日(周六)上午 8:30 到结束;2)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组复试时间:5 月 10 日(周日)上午 8:30 到结束。

三、资格审查1)新闻与传播学院将在复试阶段对考生进行资格审查新闻学、传播学专业组资格审核时间:5 月 9 日(周六)上午 8:00 到结束;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组资格审核时间:5 月 10 日(周日)上午 8:00 到结束。

2)往届生需递交“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最后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复印件,同时审查最后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原件;持有国(境)外学位证书,需提供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原件审核,同时提交复印件。

刘海龙范式与流派,第一节 话语研究

刘海龙范式与流派,第一节 话语研究

第一节话语研究【夏日之阳】在本节开始之前,我们有必要把思路梳理一下。

学习传播,首先我们要回答的问题是“什么是传播”,但是关于传播的定义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统一的回答。

那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普遍学者都会采用本质主义的定义方式来定义传播。

但是这必然会“顾此失彼”并且我们知道,不同的的场景中对传播的讨论,会有不同的侧重点,这极不方便我们进行交流和讨论。

所以为了拓展传播学讨论的范围,最大程度上的容纳相关的知识,我们采用话语研究的方式来定义传播学的范畴。

这样我们可以兼顾不同情境下传播学的不同侧重点,又可以深入的理解传播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一、本质主义视角定义传播1.本质主义(1)定义:本质主义是指认为事物均有其本质,可以通过现象的认识加以揭示的理论。

持该说者把对象的特性分为本质属性和偶有属性。

本质是完全的理想形式,是不容怀疑地真实的,确切的,事物是理想形式的不完全模本,是可争议的,不真实的,不确切的。

柏拉图在知识论中,把知识分为两个层次,一种是永远完全的不可见的抽象形式,即原型或本质,一种是可见的可感觉的事物。

(2)基本内涵:①真知识:把反映了事物本质的知识称为真知识,其他都是伪知识、意见甚至谬误。

②本质获取:事物的唯一本质不能通过直观和自然观察来把握,只能通过概念的思辨和经验的证实取得。

③造福人类:一旦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就把握和占有了真理,从而控制事物为人类造福。

【夏日之阳】来,先不说别的,啥是本质主义?就是说无论什么事物,就像一个桃子一样。

外面是果肉,然后是桃核。

那本质就是桃核,从生物基因这个根本上决定了这个东西是桃子。

外面的果肉,都是一些现象。

我们要对一个事物进行定义,就要破除外面的果肉,诠释出桃胡是什么,甭管他外面是不是被虫子咬了,是不是破皮了。

那本质主义的定义方式,就好理解了,就是说揭示出某一事物的完全理想、不容怀疑的内容揭示出来。

2.传播的概念(1)英国学者雷蒙德・威廉斯“传播”(communication)的词源是拉丁文 communis,意指“普遍”。

2016年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新闻传播专硕MJC考研参考书-综合能力

2016年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新闻传播专硕MJC考研参考书-综合能力

该文档包括:第一部分:考研基本信息,第二部分:考研录取名单,第三部分:考研参考书,第四部分:考研经验,第五部分:考研资料。

第一部分:考研基本信息第二部分:考研录取名单第三部分:考研参考书一、传播部分郭庆光著《传播学教程》刘海龙著《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罗杰斯著《传播学史》孙祥飞著《新闻传播学考研核心热点专题80讲》李琨译《文化与帝国主义》吴靖《文化的现代性表达:观看、凝视、对视》吴靖《文本分析:媒介、机构、受众》传媒网主编《传播学考研复习精编》二、方法部分袁方著《社会研究方法教程》风笑天著《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李琨著《传播学定性研究方法》三、新媒体部分彭兰《网络传播》刘德寰《手机人—没有极限的未来》谢新洲《媒介经营与管理》杨伯溆《全球化与传播》舍恩著《大数据》凯文凯利《失控》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勒庞《乌合之众》期刊:《网络传播》、《国际新闻界》、《新闻与传播》网站:36氪、百度新闻互联网科技部分、新闻APP客户端新媒体科技部分、考新闻公众账号等第四部分:考研经验北大新闻与传播专硕MJC四个专业的8大区别2大联系一、【8大区别】1、所在学院不同(1)新闻与传播专硕MJC在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2)新闻与传播专硕MJC(新媒体方向)在北大新媒体研究院;(3)新闻与传播专硕MJC(财经传媒方向)在北大深圳研究生院的汇丰商学院;(4)新闻与传播专硕MJC(创意写作方向)在北大中文系;2、学制和学费不同(1)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新闻与传播专硕MJC学制2年,学费两年8万;(2)北大新媒体研究院的新闻与传播专硕MJC(新媒体方向)学制2年,学费两年8万;(3)北大深圳研究生院的汇丰商学院的新闻与传播专硕MJC(财经传媒方向)学制2年,学费两年8万;(4)北大中文系的新闻与传播专硕MJC(创意写作方向)学制3年,学费三年13.6万;3、分数线不同四个新闻与传播专硕MJC的分数线都是所在学院单独划线,按照进复试1:1.5的比例划线,一般情况下是不同的,即使相同也是巧合,没有可比性。

国家级规划精品教材课件《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21世纪传播学系列教材中国人民大

国家级规划精品教材课件《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21世纪传播学系列教材中国人民大

第二章 大众传播研究史% 诠释与建构
一 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意大利历史学 “ 家克罗奇认为历史不是纯粹的科学它 是活着的心灵的自我认识。即使我们所研 究的事情发生在过去但是它必须在当前 的认识者能够理解的范围内才能复活。编 年史不是历史本身它只是已经消逝了的 历史的残骸。
第一节 在争论中被建构起来 的传播研究史
第一章 传播的六种话语
第一节什么是话语研究 一、本质主义的定义方式什么是传播% 翻阅各种讨论传播的书籍我们发现 对于这个最基本的问题人们并没有取得 一致的看法当然循着不同的界定对 于传播现象的考察也在不同的方向上展开。
二、什么是话语研究 简单地说话语就是围绕着特定语境 (context)中的特定文本(text)所形成的传播实 践和社会实践。
第二节 传播是传递
一、信息与交通运输的隐喻
传 播是传递” 话语使用了一个隐喻 的 “ 那就是传播就像物质(原子)的位移有一个 东西从传者那里转移到了受者那里。
二、意义和语言的困境 意义的传递必须要经过一个编码与 解码的过程。在传递过程中我们首先将 意义编码成语言符号或者非语言符号然 后传递给受者后者再将这些符号按照自 己理解的规则解释成意义。
二、控制大众心灵 传播学的诞生也是 “有 意图地施加影 这 一话语兴起的产物。 响”
三、传播研究的产生与社会控制 对传播现象首次开展的系统研究就 产生于这样的社会背景。传播研究奠基人 之一的拉斯韦尔在传播的5W模式里加入 取 得了什么效果” 个要素。这里的效 这 了“ 果是以传播者的意图实现与否作为标准。 也就是说传播活动以实现传播者有意图 的控制为目标。
一、基督教的撒播观念在“ 传 播是传递” 中 我 为 我们曾提到以“ ” 中心的传播僵局。但是 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问题如果我们 不再以别人的理解一定要符合“ 我 ”的 看法作 为传通的标准如果我们看到多样的理解 所蕴含的积极因素其中包含的平等与自 由我们对传播的理解就会进入一个新天 地。

考研《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名师刘海龙讲义与考研真题

考研《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名师刘海龙讲义与考研真题

考研《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名师刘海龙讲义与考研真题第一章传播的六种话语1.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考点难点归纳】考点一、话语研究(见表1-1)★表1-1话语研究【考点拓展】传播的本质主义的定义方式(1)传播的本质主义定义大多数学者采用了“传播是……”这样的判断句来为传播定义,试图透过传播现象来揭示传播的本质。

(2)采用本质主义定义的原因①一些学者认为,他采取的定义要比其他定义更“正确”。

这种思维方式来自于自然科学。

②在社会研究中,在各个环节都存在人言人殊的局面,为了使用的方便,形成一种个人化的研究策略。

考点二、传播是传递★★★1拉斯韦尔的5W模式(1)哈罗德·拉斯韦尔将传播定义为:“谁通过什么渠道向谁传递了什么内容,取得了什么效果”,即传播的5W模式(见图1-1)。

图1-1拉斯韦尔的传播5W模式(2)该定义将讯息看作是一个包含着某种意向的“胶囊”,受者除了获得讯息,还有某种行动意向,并最终引发某种效果。

在此定义下,传播是信息从传者到受者的位移,而信息是对不确定性的消除。

(3)意义与不足:①“传播是信息的传递”,这是一个隐喻,把信息看作一种物质,从而使人们对事物做出形象的理解,但同时也使人们对被比喻物的想象受到了限制。

②强调了信息的客观性,但忽略了信息在编码和解码上的复杂性,以及传播的社会意义。

2传播的数学模式(1)概述1948年,美国工程师申农、韦弗提出传播的数学模式(见图1-2)。

此模式认为,意义的传递必须要经过编码和解码的过程。

首先,意义被编码成语言符号或非语言符号,接着传递给受者,然后受者将这些符号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解释,从而获取意义。

图1-2传播的数学模式(2)语言困境①难以确定一些自然语句(如涉及价值判断的语句)的意义。

②除语言传播外,其他非语言传播方式(如表情、手势、音乐、绘画等)传递意义的确定性难以得到保障。

3传播的理想与唯我论(1)传播的理想苏格拉底认为传播的理想境界是心灵之间的交流。

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

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

在“大众传播理论的传统流派”部分,作者详细介绍了几个最具代表性的传 统流派,包括功能主义、符号互动论、社会心理学派和政治经济学派等。每个流 派都从理论起源、基本假设、研究方法、主要观点和贡献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 通过这些流派的介绍,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大众传播理论的发展历程和不同流 派之间的差异。
“大众传播理论的当代流派”部分则重点介绍了新兴的、具有代表性的当代 流派,如批判理论、文化研究、媒介生态学和新闻社会学等。同样,每个流派都 从多个角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介绍,使得读者可以对这些理论有一个全面的认 识。通过这一部分的阅读,读者可以了解当前大众传播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 展趋势。
在“大众传播理论的跨文化研究”部分,作者通过对跨文化传播理论的研究, 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传播现象进行了比较和分析。这一部分的目录包括了对跨文 化传播理论基本概念的解释、研究方法的介绍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比较研究等内 容。通过学习这一部分,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跨文化传播现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本书的目录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全书共分为五大部分,分别是“导论”、 “大众传播理论的传统流派”、“大众传播理论的当代流派”、“大众传播理论 的跨文化研究”和“结论”。这种结构使得读者可以轻松地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主 题和章节,从而更好地理解全书的内容。
本书目录中的具体内容也很有特色。例如,在“导论”部分,作者首先对大 众传播理论进行了定义和解释,为读者提供了必要的背景知识。接下来,通过对 本书的结构和内容的介绍,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全书的核心内容。作者还对大众 传播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简要回顾,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我对这本书的结构和内容表示赞赏。这本书不仅涵盖了大众传播理论的主要 范式和流派,而且还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浅出的解释,使这些理论变得易于理 解和接受。每个章节都以一个特定的理论或流派为重点,然后对其进行详细的阐 述,包括其起源、主要观点和应用。这种结构使得读者能够全面了解大众传播理 论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同时也能够理解各个理论之间的内在和区别。

人大推荐书单

人大推荐书单

基本书单罗列如下:关于新闻传播史论(包括新闻理论,传播理论,中国新闻传播史,世界新闻传播史,传媒经济学五门学科):《新闻理论十讲》陈力丹《新闻理论教程》杨保军《新闻理论新编》郑保卫《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主编《外国新闻传播史》郑超然,程曼丽等著《世界新闻传播史》陈力丹《外国新闻传播史纲要》陈力丹,王辰瑶等著《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程》陈力丹《传播学纲要》陈力丹《传播学教程》郭庆光《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刘海龙《传媒经济学教程》喻国明《传媒变革力》喻国明《传媒新视野——中国传媒发展前沿探索》喻国明《传媒的语法革命——解读web2.0时代传媒运营新规则》喻国明《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2011》陈力丹(每年一本,各位童鞋请注意2012年的,大约五月就会上架)《新闻传播学笔记与考研真题详解》中石化出版社关于新闻传播实务(包括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四门学科):《新闻编辑学》蔡雯《新闻编辑案例教程》蔡雯,赵劲,许向东《新闻采访教程》张征《新闻采访学》蓝鸿文《新闻写作教程》刘明华,徐鸿,张征《新闻评论教程》马少华《新闻评论案例教程》马少华,刘洪珍关于杂志期刊:《国际新闻界》《新闻与传播》《新闻与写作》关于各书目大致介绍:(1)《新闻理论十讲》:这本书是新闻传播考研学子必读首选教材,更是各位跨专业考生的入门之作,因其浅显易懂,案例丰富,故而大家阅读起来会比较轻松,也会由此产生些许对新闻传媒业的兴趣哈。

这本书是陈力丹老师于2008年所著,而从2009年开始,便已有考研试题皆出自此书,而且所占分值均不少。

所以,能够熟读、精读此书,对于考研拿分甚为划算,对于你建构对于这个行业的基本认识也善莫大焉。

在下以为,这本书请细心看过5遍以上,对于每一讲的框架和主要内容在考试前应做到烂熟于心。

(2)《新闻理论教程》:这本书是杨保军老师苦心孤诣之作,因其学习哲学出身,故而重视逻辑思维,故学科框架脉络较为清晰。

但这本书较为抽象深奥,且与新闻工作一线联系不甚密切,案例也不甚丰富,故而阅读起来常觉枯燥难耐,但对《新闻理论十讲》不失为较好的补充,相信看过此书,你不会再认为新闻无学哈,这本书请至少认真阅读一遍。

《大众传播范式与流派》第一章课后笔记

《大众传播范式与流派》第一章课后笔记

传播的亠八种话语1.1宾习笔记【知识框架】『传播的木质主义的定义方式话语的定义话语研究{话语研究对传播采用话语研究的原因W专播分类产信息打交通运输的隐喻传播是传递彳意义和诸言的困境I传播的埋想与唯我论「控制论视角下的传播传播是控制彳控制大众心灵i传播硏究的产生与社会控制「游戏定文及其特点传播是游戏3佟播:主观的游戏匚传播游戏理论的启示岸形的权力传播是权力3符号与权力J常识中的权力传播是撤播』撒播的泄义丫理解「理论源头传播是共享和互动]作为仪式的传播匚对其反驳1-2课后习题详解1.什么是话语分析?除了用它来分析“传播”的话语外,你能否试着用它来分析“信息"、“文化帝国主义”等话语?答:(1)话语分析①话语分析目标不是去争论传播到底是什么,而是去研気人们对传播持有哪些不同的看法,它产生的社会语境和知识风尚是什么,为什么人们会接受这种关于传播的看法。

②其认识论基础是什么,围绕着某个关于传播的看法,人们形成了什么样的社会实践,这些社会实践反过来又如何影响人们对传播的认识。

(2)信息①不要求争论这条信息到底是什么,它传达的意思,而是需要去研究人们对信息持有的不同态度,这条信息对社会的整体的话语语境表达的意思。

②人们为什么会接受这样的信息,对于这种信息的看法,此外还考虑信息产生哪些社会实践,以及这些社会实践有时如何反过来影响人们对信息的认识。

(3)文化帝国主义①文化帝国主义,是指在某个社会步入现代世界系统的过程中,在外部压力的作用下被迫接受该世界系统中的核心势力的价值,并使社会制度与这个世界系统相适应的过程。

即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来影响文化弱国,其途径主要通过文化来进行。

②对文化帝国主义进行分析时,不是关注发达国家所传达的文化内容,而是关注他们传达的信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观点为什么能够被别人接受,以及这些信息对发展国家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以及对弱国的文化实践和国家有哪些影响,被影响的国家采用了哪些具体的措施去改变目前的文化弱国现象❾2.你能否在本书的其他传播理论屮发现隐喻?它们的前提条件是什么?答:(D传播理论中的隐喻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信息的观点也是隐喻*它的前提条件是媒介在人类的社会发展中真正的讯息就是媒介本身,这样的媒介不仅仅包括了语言、文字、印刷物等,也包括了交通工具,他们成立的条件都是媒介这个物质载体乜(2)传播是游戏①它的前提条件是生产力的提高使游戏的社会条件逐步成熟,社会为人们创造出更多的游戏机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 大众传播的影响:信息环境取向
7.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议程设置
1.议程设置的提出
(1)议程设置
大众传播媒体报道量越大的问题,越容易被公众认为是当前最重要的问题。

议程是指在
某一时间点,按照重要性等级进行传播的一系列问题。

这里的问题是指较为宏观的社会问题,比如经济问题、环境问题、外交问题等,并不是 议程设置的提出 议程设置的证明 铺垫效果
议程设置 议程设置的第二层或属性议程设置 框架效果与议程设置的第二层 议程设置理论的拼图 议程设置的语境与有效性 议程融合假说 电视暴力效果的研究 和电视一起长大 培养分析的特征 培养理论 文化指标 批评与回应 主流化与权力:作为社会控制的培养 叙事与传播
大众
传播的

响:
信息环境取向
某个具体的话题。

议程中的某个问题的相对重要程度,可以被称为问题的显著性。

议程设置过程描述了某个问题由媒体议程向公众议程传递的过程。

(2)议程设置理论带来的新思路
①该效果理论一改关注态度和行为的研究传统,转而将注意力放在了大众媒体对受众认知的影响上。

它研究的是人们“想什么”而不是“怎么想”。

②该理论关注的是整个信息环境对公众的影响,而不是某条信息的微观影响。

③议程设置研究提出,大众传播对于公众的环境认知具有强大的影响,这对20世纪40年代以来占据主导地位的有限效果理论是一个重要的修正。

因为影响态度的因素过于复杂,所以信息传播在其中起不到决定性作用,但是“退一步海阔天空”,研究态度之前的认知却可以看到大众传播的重要作用。

④议程设置理论形象地说明了大众媒体、公众意见和政治过程之间的关系。

在现实政治过程中,人们总是希望自己的议题是当前最重要的、最需要优先考虑的议题。

议程设置过程是事件的推动者们为了获得媒介工作者、公众和政治精英而不断进行的竞争。

2.议程设置的证明
(1)在1972年总统竞选宣传中,麦库姆斯和肖等人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市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其中一项对两个时间点的纵贯研究证明了媒体议程与公众议程之间的因果关系。

实验结果是先出现的6月的报纸议程与后出现的10月选民议程之间的相关性更大,这就证明:不是公众设置了媒体议程,而是媒体议程设置了公众议程。

(2)1973年冯克豪瑟发表了对20世纪60年代10年间三个美国主要的新闻周刊(《时代周刊》、《新闻周刊》和《美国新闻》)的越战议程与公众对越战关注程度的研究。

1966年,新闻媒体关于越战的报道达到顶峰,实际上美国派往越南的人数在1968年才达到顶峰,而此时这些新闻周刊对越战的报道数量已经大幅下降,这说明媒体议程并没有如实地反映越
南战争的惨烈程度。

但是1966年公众对越战的重视程度却随着媒体报道的增多而上升。

这说明媒体设置了公众议程,现实并不是影响公众注意力的必要条件。

3.铺垫效果
(1)定义
电视新闻的铺垫效果的定义:“通过唤起对某些问题的注意,并忽略另外一些问题,影响观众对政府、总统、政治和公职候选人进行评价的标准”。

(2)内容
①人们不会对所有的事情保持专注,注意力具有高度的选择性。

②人们在判断时,一般不会经过全面的分析,而是更喜欢试探式分析——比如直觉和常识。

试探式分析的一种形式就是依据最容易得到的信息做出判断。

大众传媒恰好是现代社会中公众最容易获得的信息资源。

(3)铺垫效果与议程设置
关于铺垫作用与传统议程设置理论的关系,目前存在不同的看法。

有人认为它们的心理机制相同,甚至有研究认为议程设置只是铺垫效果的一种表现。

但韦弗等人认为,铺垫效果与议程设置是两个不同的过程。

议程设置关注问题排序从媒体到公众的传递(想什么),而铺垫效果更关注的是议程设置的后果,个人意见的形成过程(如何想)。

4.议程设置的第二层或属性议程设置
议程设置的第一层传递的是对象的显著性,第二层传递的是属性的显著性。

因此,麦库姆斯也将议程设置的第二层称为“属性议程的设置”。

传统的议程设置研究的是由媒体对象议程向公众对象议程的传递,议程设置的第二层研究的是由媒体属性议程向公众属性议程的传递,在这两层之问,媒体的属性议程还会影响公众的对象议程。

5.框架效果与议程设置的第二层
(1)框架
从议程设置的第二层角度对框架可以做出下列定义:
设置框架是从有待感知的现实中选择某些方面,使其在传播的文本中更加显著,它的具体做法是促进对一个问题的特殊界定方式、因果解释、道德评价以及(或者)提出该问题的解释方案。

媒体的框架分为四个维度:①新闻涉及的话题(内容的取舍);②外在表现(编辑中的篇幅和位置);③认知上的属性(被包含进框架的细节);④感情属性(全篇的基调)。

(2)框架效果与议程设置的第二层
可以认为属性的取舍、强调、排列也是框架的一种,但是框架本身所包含的内容要比属性的设置更加丰富。

框架除表现在具体细节之外,还是一种格式塔(整体的感觉),比如甘耐姆所讲的感情属性、风格、语气等。

1+1很可能会大于2,把一些属性加在一起,还可能产生某些“化学反应”,超过属性简单相加产生的效果。

所以议程设置的第二层与框架并不能画上等号,框架效果所涉及的影响要大于属性议程设置的影响。

此外,框架研究包含的内容也涉及新闻生产、分配和消费以及结果的全过程。

尽管如此,从属性议程设置的角度研究框架效果,可以使人们进一步深刻理解框架的作用机制,特别是在信息传播的效果方面。

(3)框架与归因之间关系
艾英戈认为,“框架”是对判断和问题的陈述或表现的微妙改变。

而“框架效果”则是指这些改变对决策的影响。

他把电视新闻的叙述方式分为两种框架:①故事框架,指用具体的故事来表现公共事件、个人经历。

②抽象的主题框架,它把公共事件放到更一般或更抽象的语境中来理解,指向一般性的结果或条件。

和议程设置第二层研究不同的是,艾英戈并没有单纯研究这种框架中属性显著性的传递,而是走得更远,关注这两种框架导致的公众对问题责任归因的变化。

与铺垫效果研究的前提一样,这个理论也认为普通人对问题的归因是不连贯的,常常依问题而定。

人为了追求判断过程的简单化,一般依赖容易想到的事情来归因,很少全面考量所有因素。

因此媒体对事件的叙述框架将影响公众对事件责任的归因。

一般而言,故事框架容易导致受众将问题的原因归结为被报道的具体个人,而主题式框架则导致他们将问题的责任归结于国家领导人或社会。

6.议程设置理论的拼图
(1)议程设置理论的拼图
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来观察这个拼图:
①从媒体设置公众议程的全过程来看,可以把议程设置的第一层、第二层、铺垫效果、框架效果加在一起。

对象议程的显著性可以通过铺垫效果与框架效果影响公众意见的强度和方向,属性议程也可以影响意见的方向,从而对行为产生作用。

②从更宏观的社会环境人手,把议程设置与新闻的生产、传递、消费与影响联合起来考虑。

1968年提出的经典议程设置理论只讨论了媒体议程与公众议程之间的关系,没有考虑媒体议程的来源。

此外,该理论也没有讨论政策议程与媒体议程、公众议程之间的关系。

不同议程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也没有得到阐述。

经典议程设置过程可以看做是一个更大的拼图中的一块,迪临河罗杰斯提出了一个包括媒体议程、公众议程、政治议程三个部分以及周边环境的更宏观的议程设置理论的模型。

(2)媒体议程研究
①对媒体议程的研究发现,具有影响力的媒体或新闻来源常常设置其他媒体的议程,这
一过程又被称为媒体间议程设置。

a.比如美国的研究发现《纽约时报》会影响其他媒体的议程。

初步的研究发现,中国的党报能够在重大政治事件上设置都市报的议程,但在社会新闻民间话题上则影响有限。

b.同样,都市报在社会新闻和民间话题上对于党报的议程设置作用也十分有限。

当然,媒体间议程设置如果造成新闻报道的同质化,那么很可能会造成意见市场的单一。

②影响媒体议程的另一个因素是信息源,主要是政治人物和公关机构。

据美国的研究,总统的国情咨文会极大地影响媒体议程。

③另一个常见的新闻来源是组织和个人主动向媒体提供的制作好的信息(主要是公关机构发布的)。

但是也有一些研究表明,新闻界的专业主义也会对政治人物的议程设置具有防御性,媒体在使用信息源上具有选择性。

对于不同的问题,媒体也会根据新闻价值和此前报道的情况加以平衡。

④在媒体议程的研究中还发现,对于某些重大问题的报道常常来自于偶然的诱发事件。

人们容易对“卧室里的大象”视而不见,只有这些问题成为一个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闻事件时,它才会得到媒体的重视。

⑤媒体的报道框架(frame)也会影响一个问题是否爬上议程榜的顶端。

这个问题是议程设置的第二层对第一层的影响。

由于媒体在不同时期报道的框架不同,话题引起的社会关注程度也有明显不同。

(3)影响议程设置的因素
①信源的可信性。

信源可信度越高,议程设置效果越好。

②个人媒体的接触量。

个人媒体接触量越多,越容易受议程设置的影响。

③人际传播。

个人之间对某一议题的讨论常常能够强化大众媒体对该议题的设置效果。

④个人经验。

一般而言,在个人具有直接经验的问题上,媒体不太容易设置议程,而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