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病理诊断规范中的几个问题资料
一文教你学会看乳腺癌病理报告
![一文教你学会看乳腺癌病理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b2be57e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ac.png)
一文教你学会看乳腺癌病理报告在乳腺癌的诊疗过程中,手术标本的病理报告一直是诊断的“金标准”,同时,也是后续治疗的重要依据之一。
病理报告的书写有一定的规范性,因此在临床医生眼中,患者的情况在病理报告中“一目了然”。
但是,当患者拿到病理报告后,常常感到一头雾水,不知道该看哪些指标,也看不懂是什么意思。
本文将通过介绍病理报告的组成部分和各项指标的含义,告诉大家如何抓住重点,快速看懂乳腺癌病理报告。
一、病理报告的内容包括哪些?通常一份完整的病理报告包括两个部分:石蜡病理和免疫组化。
石蜡病理主要描述病变的病理诊断,包括病理类型,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是否转移等内容,了解疾病的肿瘤分期和进展程度。
免疫组化主要描述病变的分子病理,主要包括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等各种指标, 从而可以对乳腺癌进行分子分型,指导后续治疗。
因此,拿到病理报告后,需要分别从以上两个部分中提取重要的信息。
二、石蜡病理报告该看什么?1.看病理类型拿到病理报告后,首先应该注意到的是病理类型。
病理类型会告诉我们,病灶是原位癌还是浸润癌。
相对于浸润性癌,原位癌的预后较好,术后一般不需要进行化疗。
如果是浸润癌,又分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浸润性导管癌,以及特殊类型浸润性癌,即除浸润性导管癌以外的其他类型,包括浸润性小叶癌,黏液性癌,小管癌,筛状癌,髓样癌,腺样囊性癌,大汗腺癌,化生性癌,微乳头状癌等等。
乳腺癌患者中其实80%都属于非特殊型浸润性癌,即浸润性导管癌。
通过病理类型,患者可以了解到自己是何种类型的乳腺癌。
2.看肿瘤大小肿瘤大小在病理报告中的描述比较直观,通常会以肿瘤大小3.5cm * 2cm * 1.3cm或切面大小2.7cm * 1.5cm或肿瘤最大径2.5cm等方式进行描述。
我们一般需要关注肿瘤的最大径长度。
肿瘤最大径越大,提示预后越差。
3.看组织学分级浸润性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分为I级、II级、III级,分别代表高分化、中分化、高分化。
乳腺癌的病理与组织学特征
![乳腺癌的病理与组织学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c1a9b215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e5.png)
乳腺癌的病理与组织学特征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也可能影响男性。
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有所上升,然而,早期诊断和治疗的进步显著改善了患者的预后。
了解乳腺癌的病理和组织学特征对于准确诊断和选取合适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乳腺癌的病理特征、组织学分类以及相关的分子生物学标志物。
一、乳腺癌的病理特征乳腺癌的病理特征通常可以通过病理切片的观察来确定。
常见的病理特征包括瘤型、浸润性程度、腺体形态和细胞核形态等。
1. 瘤型乳腺癌可以分为多种瘤型,包括导管性癌、小叶性癌、乳头状癌等。
不同的瘤型对应不同的组织结构和生物学行为。
2. 浸润性程度乳腺癌的浸润性程度是评估其侵袭性的重要指标。
根据肿瘤细胞对周围组织的浸润情况,可以将乳腺癌分为非浸润性癌、浸润性癌和淋巴结转移癌。
3. 腺体形态乳腺组织是由腺体和间质组成的。
乳腺癌的形态学特征与正常乳腺组织有很大差异。
通常,乳腺癌会破坏正常腺体结构,出现不规则的团块样结构。
4. 细胞核形态乳腺癌细胞的核形态变异较大,包括核大小、核染色质的形态和分布等方面的改变。
核染色质的异常排列和核仁的增大等现象常见于乳腺癌细胞。
二、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类乳腺癌可以根据不同的组织学特征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方法包括克利斯滕森分型、布鲁克林分型和分子分型等。
1. 克利斯滕森分型克利斯滕森分型是根据乳腺癌组织中的不同成分来分类的。
根据瘤内成分的比例和大小,乳腺癌可以分为纯性实性癌、伴有非具体性纤维增生的癌和伴有具体性纤维增生的癌等。
2. 布鲁克林分型布鲁克林分型是一种将乳腺癌分为四个亚型的分类方法。
这四个亚型分别是基底样型、豆芽菜样型、激素样型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型。
3. 分子分型分子分型是根据乳腺癌细胞中的分子生物学标志物来分类的。
这种分类方法可以帮助医生预测乳腺癌的预后,并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分子标志物的不同表达情况,乳腺癌可以分为激素受体阳性型、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型、三阴性型和基底样型等。
乳腺癌诊疗规范(一)2024
![乳腺癌诊疗规范(一)2024](https://img.taocdn.com/s3/m/d5cad7cc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36.png)
乳腺癌诊疗规范(一)引言概述: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对女性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确保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和及时有效的诊疗,制定乳腺癌诊疗规范势在必行。
本文将以乳腺癌诊疗规范为主题,分为五个大点来详细阐述,包括乳腺癌的基本知识、乳腺癌的筛查和诊断、乳腺癌的治疗方法、乳腺癌的术后恢复以及乳腺癌的预防措施。
正文内容:1. 乳腺癌的基本知识- 乳腺癌的定义和发病率- 乳腺癌的病因及危险因素- 乳腺癌的分类和分期- 乳腺癌的临床表现和症状- 乳腺癌的预后和生存率2. 乳腺癌的筛查和诊断- 乳腺癌筛查的方法和准确性- 乳腺癌诊断的常用检查手段- 乳腺癌的组织学检查和病理诊断- 乳腺癌的分子生物标记物和遗传检测3. 乳腺癌的治疗方法- 乳腺癌的手术治疗- 乳腺癌的放疗和化疗-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靶向治疗在乳腺癌中的应用- 免疫治疗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4. 乳腺癌的术后恢复- 乳腺癌手术后的护理和康复- 乳腺癌手术后的生活方式调整- 乳腺癌术后的心理和社会支持- 乳腺癌术后的美容和整形修复- 乳腺癌术后的复发监测和随访方案5. 乳腺癌的预防措施- 乳腺癌的高风险人群筛查与预防- 生活方式和饮食对乳腺癌的影响- 遗传因素与乳腺癌的关系- 乳腺癌疫苗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乳腺癌预防保健的指导意见总结:乳腺癌诊疗规范是确保乳腺癌患者能够获得及时有效治疗的重要指南。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了解了乳腺癌的基本知识、筛查和诊断方法、治疗方法、术后恢复和预防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只有加强对乳腺癌诊疗规范的理解和遵守,才能更好地预防、诊断和治疗乳腺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乳腺癌病理诊断规范中的几个问题PPT课件
![乳腺癌病理诊断规范中的几个问题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bfc1f80700abb68a882fb7f.png)
2.2腺肌上皮腺病
2.3腺肌上皮瘤 .0
2.4恶性肌上皮瘤 .3 (极少发生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
3. 间叶肿瘤
3.1血管瘤 .0
3.2血管瘤病
3.3血管周细胞瘤.1
3.4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
3.5肌纤维母细胞瘤 .0
3.6纤维瘤病(侵袭性).1
3.7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1
3.8脂肪瘤.0
3.8.1血管脂肪瘤.0
一、乳腺肿瘤WHO分类及预后
1. 肿瘤名称后的编码为:肿瘤学国际疾病分类编码 (ICD-O)
2. 生物学行为编码为:0为良性肿瘤,1为交界性或生物 学行为未定肿瘤,2为原位癌或上皮内肿瘤Ⅲ级,3为 恶性肿瘤
1
1.上皮性肿瘤
1.1浸润性导管癌,非特殊性.3 10年生存率35%~50% 1.1.1 混合性癌 1.1.2 多型性癌 1.1.3 伴有破骨巨细胞的癌 1.1.4 伴有绒癌特征的癌 1.1.5 伴有黑色素特征的癌
1.6.1 黏液癌 1.6.2 囊腺癌和柱状细胞黏液癌 1.6.3 印戒细胞癌
2
1.7 神经内分泌肿瘤.3(组织学级别是最重要的预后指标之一) 1.7.1 实性神经内分泌癌 1.7.2 非典型类癌 1.7.3 小细胞/燕麦细胞癌 1.7.4 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1.8 浸润性乳头状癌. 3 (预后较好) 1.9浸润性微乳头状癌 . 3 (预后与血管浸润、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 1.10大汗腺癌 . 3 (预后与非大汗腺癌无差别) 1.11化生性癌 . 3
3.9颗粒细胞瘤 .0
3.10神经纤维瘤.0
3.11神经鞘瘤 .0
3.12血管肉瘤 .3
3.13脂肪肉瘤.3
3.14横纹肌肉瘤 .3
3.15骨肉瘤 .3
乳腺癌组织病理诊断的内容和意义
![乳腺癌组织病理诊断的内容和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bdb2645c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8f.png)
乳腺癌组织病理诊断的内容和意义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组织病理诊断是诊断乳腺癌的
重要手段之一。
组织病理诊断可以通过对乳腺癌组织的形态学、免疫
组化、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分析,确定乳腺癌的类型、分级、分期和
预后等信息,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乳腺癌的组织病理诊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学类型:乳腺癌的组织学类型包括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乳头状癌、黏液癌、乳腺癌等,不同类型的乳腺癌具有不同的生物学
行为和预后。
2.分级:乳腺癌的分级是根据肿瘤的组织学类型、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等因素综合评估的,分为Ⅰ、Ⅱ、Ⅲ级,Ⅰ级为最低级别,Ⅲ
级为最高级别。
3.分期:乳腺癌的分期是根据肿瘤的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和远处转移情况等因素综合评估的,分为Ⅰ~Ⅳ期,Ⅰ期为最早期,Ⅳ期为最晚期。
4.预后:乳腺癌的预后是根据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分级、分期等因素综合评估的,预测患者的生存期和复发率等。
乳腺癌的组织病理诊断对于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组织病理诊断可以帮助医生确定乳腺癌的类型和分级,从而制定出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
例如,对于HER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可以采用靶向治疗药物,提高治疗效果。
其次,组织病理诊断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预后,从而制定出更加合理的随访计划和治疗方案。
最后,组织病理诊断可以为科学研究提供重要的依据,推动乳腺癌的治疗和预防研究。
总之,乳腺癌的组织病理诊断是诊断乳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医生应该重视乳腺癌的组织病理诊断,加强对乳腺癌的认识和研究,提高乳腺癌的治疗水平和预后。
乳腺癌病理报告解读
![乳腺癌病理报告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22c9c107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a7.png)
乳腺癌病理报告解读以下是乳腺癌病理报告解读的文章:乳腺癌病理报告解读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逐年增加。
病理报告是乳腺癌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如何正确解读病理报告至关重要。
乳腺癌的病理诊断主要通过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技术。
病理报告中一般会包括以下内容:1. 乳腺癌的类型:乳腺癌可以分为纤维腺瘤型、导管癌型、小叶癌型、黏液型、髓样型、浸润性乳腺癌、淋巴瘤和肉瘤等多种类型,这些类型的病理特征及影响治疗的方案都不同。
2. 癌组织的分级:乳腺癌的分级主要是根据其组织学异型性及核分裂象数目,划分为I级、II级及III级。
分级越高,癌细胞越异形,生长速度越快,预后也越差。
3. 癌细胞的分化程度:乳腺癌的分化程度分为高度分化、中度分化和低度分化。
分化程度越高,癌细胞越接近正常乳腺细胞,生长速度越慢,预后也越好。
4. 淋巴结情况:病理报告中会说明癌细胞是否侵入了淋巴结,淋巴结是否转移。
淋巴结转移是乳腺癌的重要预后指标。
5. 免疫组化检查:免疫组化检查可以判断癌细胞是否表达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及HER2蛋白。
这些检查结果将影响激素治疗及HER2靶向治疗的选择。
上述内容是乳腺癌病理报告中常见的几个方面,正确解读病理报告需要综合考虑上述因素。
在治疗方面,根据癌的类型、分级、分化程度及淋巴结情况等因素,可能采用手术、放疗、化疗、激素治疗、靶向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
总之,乳腺癌病理报告解读对于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因素之间相互关联,需要由专业医生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制定出合理的治疗方案。
乳腺活检病理报告解读
![乳腺活检病理报告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f2f5bcb6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00.png)
乳腺活检病理报告解读乳腺活检病理报告是一种关于乳腺组织异常的详细描述和评估,为医生提供进一步诊断和治疗方案的依据。
以下是乳腺活检病理报告的解读和相关参考内容。
病理报告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标本信息:报告会包括标本的编号、收到日期和采集方式。
此外,还会提供病人的相关信息,如年龄、性别和临床病史等,以便医生了解病情背景。
2. 标本描述:这一部分会描述标本的特征,包括标本的大小、形状和颜色等。
严格按照病理的解剖学特征进行详细描述,以保证准确性。
3. 微观形态描述:这个部分是对组织标本进行显微镜下的观察和分析,针对不同的病理学类型会有不同的描述。
例如,对于乳腺癌,会描述肿瘤的组织结构类型、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和有无淋巴管浸润等。
4. 病理诊断:这一部分是在进行组织显微镜观察的基础上,给出最终的病理诊断结果。
严谨的病理诊断需要综合考虑组织学特点、临床背景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
5. 诊断说明:在给出病理诊断结果后,病理报告会进一步解释和说明相关病理学特点,以便医生更好地理解诊断结果和为患者定制治疗方案。
乳腺活检病理报告的解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肿瘤类型和分级:根据肿瘤组织学类型和分级,可以确定肿瘤的恶性程度和预后。
常见乳腺癌类型包括导管癌、小叶癌和乳头状癌等。
分级一般采用组织学分级系统,如Elston-Ellis分级法。
2. 肿瘤边缘:病理报告会评估肿瘤与周围正常组织的边界情况。
如果肿瘤边缘清晰,意味着手术切除较为彻底。
如果肿瘤边缘不清晰,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手术修复或其他治疗方案。
3. 淋巴结转移:病理报告会评估肿瘤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
淋巴结转移是乳腺癌预后较差的关键指标之一。
报告会描述淋巴结的数量、是否受累以及是否存在转移。
4. 激素受体状态:报告会评估肿瘤对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情况。
这对乳腺癌的治疗和预后都有重要意义。
报告会描述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阳性程度,以及HER2表达情况。
乳腺活检病理报告的相关参考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病理诊断和分期参考:根据肿瘤的类型、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可以参考相关的乳腺癌诊断和分期标准,如TNM分期系统。
乳腺癌的病理诊断及分子分型
![乳腺癌的病理诊断及分子分型](https://img.taocdn.com/s3/m/96116b5c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c5.png)
乳腺癌的病理诊断及分子分型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它来源于乳腺组织,可以对乳房的正常结构和功能造成严重的破坏。
病理诊断是乳腺癌确诊与分期的重要依据,而分子分型则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乳腺癌的特点和预后,并选择更合适的治疗方案。
病理诊断是通过乳腺癌组织的形态学特征、组织学染色以及免疫组化等技术手段来确定病变的性质。
常见的病理诊断包括乳腺癌的组织类型、分级和浸润深度等。
乳腺癌可分为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乳头状癌、黏液癌、腺泡状癌等不同类型。
组织学分级则根据细胞核的形态学特征和分裂指数来评估癌细胞的恶性程度,一般分为Ⅰ、Ⅱ、Ⅲ级,级别越高,癌细胞的恶性程度越高。
此外,浸润深度的评估可以帮助确定病变的临床分期,从而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除了传统的病理诊断,乳腺癌的分子分型也成为了乳腺癌研究的热点之一。
分子分型可以通过检测乳腺癌组织中的特定基因表达情况来确定不同的分子亚型。
目前,根据乳腺癌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情况,将乳腺癌分为四个分子亚型: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型,激素受体阴性/HER2阳性型,三阴性型以及激素受体/HER2均阴性型。
这些分子亚型的出现与乳腺癌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对预后评估以及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乳腺癌的病理诊断和分子分型在临床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可以确定病变的性质和恶性程度,从而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分子分型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了解乳腺癌的分子特征,从而预测患者的预后和生存期。
对于不同分子亚型的乳腺癌,我们可以选择针对性的治疗策略,如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等,以提高治愈率和生存质量。
总之,乳腺癌的病理诊断和分子分型为临床医生提供了重要的辅助诊断工具,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乳腺癌的病理特征和分子机制,并依此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乳腺癌的病理诊断和分子分型将会在临床应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乳腺癌的病理组织学特征与鉴别诊断
![乳腺癌的病理组织学特征与鉴别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11c0313c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4a.png)
乳腺癌的病理组织学特征与鉴别诊断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早期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病理组织学是乳腺癌的主要诊断手段之一,通过观察和分析乳腺癌的病理组织学特征,可以确定其诊断和分型,为进一步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一、乳腺癌的病理组织学特征乳腺癌的病理组织学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肿瘤类型乳腺癌可以分为浸润性导管癌、乳腺导管原位癌、乳腺小叶原位癌等不同类型。
其中,浸润性导管癌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大约占乳腺癌的80%。
乳腺导管原位癌是早期乳腺癌的一种形式,其病理特点是癌细胞局限于乳腺导管内,未侵犯周围组织。
2.肿瘤分级乳腺癌的分级是根据癌细胞的形态特征、核分裂象和癌细胞核型等因素进行评估的。
常用的分级系统是Elston和Ellis分级法,将乳腺癌分为Ⅰ、Ⅱ、Ⅲ级。
分级越高,癌细胞的恶性程度越高。
3.肿瘤分子亚型乳腺癌可分为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三种亚型。
这些分子亚型在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还有一种称为三阴性的乳腺癌,即ER、PR和HER2均呈阴性。
4.浸润程度乳腺癌的浸润程度是评估肿瘤侵袭性的重要指标。
根据乳腺癌侵袭正常乳腺间质的程度,可分为浸润性癌和非浸润性癌。
浸润性癌是指癌细胞穿过基底膜,侵入周围组织,而非浸润性癌则未侵犯基底膜。
二、乳腺癌的鉴别诊断乳腺癌的病理组织学特征可以帮助进行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
以下是乳腺癌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要点。
1.与乳腺纤维腺瘤的鉴别乳腺乳头状瘤和纤维腺瘤在病理组织学上有相似的表现,但乳糜性分泌物的存在可以帮助鉴别。
乳腺癌通常没有乳糜性分泌物,而纤维腺瘤可以有。
2.与乳腺炎的鉴别乳腺癌和乳腺炎的症状和体征有时很相似,但是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乳腺炎通常伴有炎性细胞浸润,而癌组织则包含癌细胞。
3.与结节性硬化症的鉴别结节性硬化症可导致乳腺发生肿块,但与乳腺癌不同,结节性硬化症的肿块多为多个、质地坚硬的结节,而非一个单个的肿块。
乳腺癌术后病理诊断报告规范(附录Ⅴ)
![乳腺癌术后病理诊断报告规范(附录Ⅴ)](https://img.taocdn.com/s3/m/9f71931490c69ec3d5bb75d8.png)
乳腺癌术后病理诊断报告规范(附录Ⅴ)1乳腺癌术后病理诊断报告的基本原则⑴病理诊断报告应尽可能包括与患者治疗和预后相关的所有内容,如肿瘤大小(大体或镜下必须有一个肿瘤大小或范围的测量值)、组织学类型、组织学分级、有无并存的导管原位癌及所占百分比、有无脉管侵犯、切缘和淋巴结情况等。
还应包括ER、PR、HER-2以及Ki-67 等免疫组化检测的情况。
⑵与患者治疗和预后相关的组织病理学类型应准确判断并规范报告,如黏液癌、小管癌、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等。
⑶导管原位癌的病理诊断报告应报告核级别(低、中或高级别)和有无坏死(粉刺或点状坏死)、微小钙化部位(仅导管原位癌内,仅正常/良性组织内或两者均有)以及手术切缘情况。
应注意报告取了多少个组织块,是否发现微浸润等。
⑷保乳标本的取材和报告请参照保留乳房治疗临床指南部分。
⑸若报告癌旁良性病变,应注意按发生乳腺癌风险的不同,明确报告病变名称或类型。
2病理诊断报告书的内容和规范2.1一般项目⑴病理号(检索号)。
⑵患者姓名、出生年月(年龄)、性别、床位号、住院号。
⑶手术日期、病理取材日期。
2.2手术标本情况⑴左、右侧。
⑵手术或标本名称(例如:改良根治术、乳腺局部广切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新辅助化疗后改良根治术标本) ,对新辅助化疗后的患者,为确保病理取材准确,建议在新辅助化疗前,先对患者病灶部位的皮肤做纹身标记。
⑶标本肉眼所见(一定要描述肿瘤大小或范围)。
3病理形态学诊断内容3.1原发灶3.1.1组织学类型包括肿瘤主体的组织学类型和瘤周乳腺组织病变的组织学类型,建议采用2003 版WHO乳腺和女性生殖器官肿瘤的病理学分类。
3.1.2组织学分级根据是否有腺管形成、细胞核的形态及核分裂像3项指标进行分级, 建议采用改良的Scarff-Bloom-Richardson分级系统。
3.1.3肿瘤大小若镜下可测量肿瘤最大径时,单位使用毫米(mm)(如肿瘤可以用一个石蜡块全部包埋,镜下测量是最佳选择;如果肿瘤需要多个石蜡块才能包埋,标本的大体测量更为准确)。
乳腺癌的病理诊断包括哪些
![乳腺癌的病理诊断包括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fcedf60c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e2.png)
· 科普与经验交流 ·942020年 第22期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又被称之为“女性第一杀手”,当患者的一侧或双侧乳房细胞异常增殖不受控制时就会导致患病,此种疾病的患病率还是非常高的,在20岁前较为少见,但20岁以后其患病率有了明显的升高,主要发病群体集中在45-74岁这一年龄段。
近几年,受饮食不规律、药物滥用、运动缺乏、工作压力大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乳腺癌的患病率也随之呈现出一种持续升高的趋势,如何预防、治疗乳腺癌成为临床研究的一个重点问题。
病理诊断是诊断肿瘤的金标准,其可以对患者的疾病进行有效确诊,避免误诊、漏诊等情况的发生,保证诊断的准确性、客观性,在医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病理诊断仍旧是各种肿瘤性质疾病最为可靠的诊断方法。
那么乳腺癌的病理诊断包括哪些呢?小编为了让大家更多的了解乳腺癌,本文就将这一问题展开详细描述,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一起看一看吧!乳腺癌的病理分型是什么?对于乳腺癌的病理分型较为复杂,临床上主要将其分为四种:非浸润性癌、早期浸润性癌、浸润性特殊癌、浸润性非特殊癌,那么下面就将针对这几种类型乳腺癌特点进行分别阐述:(1)非浸润性癌:此种类型的乳腺癌属于早期癌症,通过规范化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预后效果,病变存在于乳腺导管和腺泡内,并未突破基底膜。
①导管内癌(癌细胞未突破乳腺导管壁基底膜):其在乳腺中心导管位置处发生的一种原位癌,其并未侵犯间质,属于癌前病变,有发展为浸润性癌的可能,其癌细胞成实性、筛状、冠状、低乳头状。
②小叶原位癌(癌细胞未突破末梢乳管或腺泡基底膜):疾病主要累及小叶,小叶扩大变形,腺管基膜完整,腺管会有明显征管,其充满形态一致的瘤细胞,但排列不规则,其切面呈现为粉红色半透明稍硬颗粒状区,病变多数呈多灶性,癌细胞的体积稍大,通常会累及双侧乳房,发展缓慢。
(2)早期浸润性癌:此时癌细胞浸润程度<10%,仍旧属于癌症早期,此时治疗也可以去的较好治疗效果。
乳腺癌的病理诊断和组织切片解读
![乳腺癌的病理诊断和组织切片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41854863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af.png)
乳腺癌的病理诊断和组织切片解读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发生在男性乳腺组织中,但发病率较低。
病理诊断是乳腺癌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乳腺组织切片的细致观察和解读,可以为临床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和治疗决策。
一、病理诊断方法病理诊断主要通过乳腺组织的切片来观察,通常需要进行以下步骤:1. 乳腺穿刺活检:通过无痛操作,在实时超声引导下,使用细针穿刺乳腺异常区域,获得组织样本用于细胞学分析和组织学检查。
2. 乳腺手术活检:对乳腺异常或疑似癌变病灶进行手术切除,并将切除的组织送至病理科进行组织学检查,以确定是否为乳腺癌。
3. 乳房切除手术:对进一步诊断的需要,有时会选择将整个乳房切除,以获得更全面的组织学信息,评估肿瘤的生长形态和浸润程度。
二、乳腺癌的切片解读1. 肿瘤的类型与分级:根据组织学特征和染色方法,判断乳腺癌的类型,如导管癌、小叶癌等,并根据核分裂像、核多形性和组织浸润程度等指标进行分级,确定肿瘤的恶性程度。
2. 肿瘤的浸润性:通过观察癌细胞在乳腺组织中的浸润程度,确定肿瘤是否为浸润性乳腺癌。
浸润性乳腺癌的病理学表现包括癌细胞的核分裂像增多、核多形性明显和组织结构的破坏。
3. 淋巴结的受累情况:根据淋巴结中是否有癌细胞转移,判断乳腺癌的分期和转移情况。
淋巴结转移是乳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4. 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状态:根据乳腺癌细胞中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情况,判断该癌的激素受体状态,以确定是否适合内分泌治疗。
5. HER2状态: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细胞中HER2(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的表达情况,判断该癌的HER2状态,以指导靶向治疗的选择。
6. 其他特殊类型:有些乳腺癌具有特殊的组织学特点,如分叶状癌、黏液癌等,需要特别注意其特殊的病理学特征和生物学行为。
三、病理诊断对临床治疗的意义病理诊断结果对乳腺癌患者的治疗策略决策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影响,具体包括以下方面:1. 治疗策略:根据癌的大小、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激素受体和HER2状态等,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化疗方案、放疗剂量和内分泌治疗。
带你了解乳腺癌病理报告
![带你了解乳腺癌病理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21be174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08.png)
带你了解乳腺癌病理报告发布时间:2022-12-13T01:41:23.808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24期作者:李丽莉[导读] 乳腺癌是临床上多发的恶性肿瘤,病理诊断是乳腺癌确诊的金标准。
李丽莉吕梁市人民医院山西吕梁 033000乳腺癌是临床上多发的恶性肿瘤,病理诊断是乳腺癌确诊的金标准。
拿到乳腺癌病理报告大家会简单看一下,虽然看不懂,但看到病理报告上的“癌”字都会很害怕,难道病理报告上有“癌”字就一定确诊患乳腺癌吗?对于报告单上的各种数据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应该怎样读懂乳腺癌病理报告呢?下面一起了解下。
一、报告上写着“边界不清,质地坚硬”,一定是恶性肿瘤吗?大家拿到病理报告后,都会先看下检测标本的描述,通常会写着的大小,多少乘多少,边界不清以及质地坚硬等,但这样的描述不能作为癌症诊断的信息。
肿物边界不清不能完全说明是恶性肿瘤,但恶性肿瘤的几率更大一些;质地坚硬可能是乳腺癌表现也可能不是癌症表现,因此拿到病理报告后大家不要太关注这些数值。
二、肿瘤性质乳腺癌比较复杂,种类很多,在病理报告上多见的是浸润性爱与浸润性导管癌,这属于乳腺癌病理分类。
根据病理将乳腺癌分为以下类型:1、非浸润性癌:属于乳腺癌早期,通常预后效果良好,无需放化疗治疗。
①导管内癌:癌细胞仅在乳腺导管中,没有突破导管壁基底膜。
②小叶原位癌:癌细胞还没有突破末梢乳管,也没有突破腺体泡基底膜。
2、浸润性癌:①浸润性非特殊癌:主要有浸润性导管癌,大概占乳腺癌的80%左右,此外还有浸润性小叶癌、腺癌、硬癌以及髓样癌等。
浸润性非特殊癌预后情况不如特殊癌效果好。
②浸润性特殊癌:主要包含乳头状癌、鳞状细胞癌、腺样囊性癌、小管癌与大汗腺样癌等。
预后情况较好。
三、肿瘤大小肿瘤大小指的是病灶浸润周围组织的面积大小,也是病理分期的重要指标,通常分为三种情况,分为是2厘米以内的肿瘤,2厘米到5厘米之间的肿瘤,以及大于5厘米的肿瘤,肿瘤越大,分期越晚,预后效果越不好,肿瘤最大直径每增加1厘米,复发转移的风险就会增加12%左右。
解读乳腺癌病理报告
![解读乳腺癌病理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4bca405a8956bec0975e388.png)
解读乳腺癌病理报告作者:赖仁胜来源:《祝您健康》1998年第12期乳腺癌是严重摧残女性身体的恶性肿瘤。
美国国家癌症协会的资料显示,自30年代以来,乳腺癌一直占女性恶性肿瘤总发病率的30%。
时下,越来越多的女性重视乳房的健美。
我们提倡中青年妇女特别是40岁以后的妇女主动地定期触摸乳腺,进行自查。
如发现肿物应及时去医院作病理检查。
一些幸运的女性正是因此而挽救了自己的生命。
经过快速病理切片或活组织检查。
病理医生将向临床医生提交病理报告。
如果病人或家属对病理诊断的内容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那么便会自觉地配合治疗,有利于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乳腺癌的病理报告大致含三项内容,第一是大体观察,记述癌组织的大小、颜色、质地及皮肤或乳头的受累的程度,还有淋巴结的数量、大小等。
病理医生检查时用取材刀剖开标本,对每一个细微处均进行仔细地观察计量和现场记录。
因此,他们获取的信息量较临床医生全面、客观、准确。
第二是镜下切片观察癌细胞的形态类型、生长方式、浸润范畴,以及淋巴结有无转移和转移数量的多少。
这些内容可提示乳腺癌的恶性程度、临床分期、生长速度、浸润破坏能力及转移状态等,特别是能对放疗、化疗的疗效作出初步的估计。
第三为诊断描述,即总结上述内容,用规范的专业术语作出言简意赅的诊断结论。
病人或家属究竟应如何解读乳腺癌的病理报告呢?虽然病理报告主要是面向临床医生的,但病人或家属通过以下的提示,也可以理解某些常识性的基本问题。
首先,要注意在病理报告的“诊断”一项中,医生在病名中使用最后一个字眼是什么。
一般是“×××癌”,或是“×××瘤”,或是“×××病”,乳腺病理报告绝大多数用这三个字作诊断结论。
如果报告的是“乳腺×××癌”,“癌”字的前面又使用了专业术语,那么该诊断便属真正意义上恶性乳腺腺癌。
此时,病人还要进一步注意诊断报告上有没有描述癌组织浸润乳头、乳晕,或浸润胸部皮肤、脂肪组织等。
乳腺术后病理报告
![乳腺术后病理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f0db8c3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16.png)
乳腺术后病理报告摘要乳腺术后病理报告是对乳房手术切除标本进行病理学分析和诊断的报告。
本文将详细描述乳腺术后病理报告的撰写要点和常见的病理学分析结果。
病理学分析要点在撰写乳腺术后病理报告时,需要考虑以下要点:1.标本编号:每个切除标本都应有唯一的标识编号,以便追踪和识别。
2.标本来源:明确标明病人的姓名、年龄、性别和手术日期等信息,确保与病人的个人资料相对应。
3.手术过程描述:详细描述手术切除过程,包括手术切口、术中所见等。
4.标本描述:描述标本的大小、形态、颜色和切面特征等。
5.肿瘤浸润深度:测量肿瘤距离切缘的最大距离,评估肿瘤的浸润程度。
6.肿瘤类型:根据组织学特征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确定肿瘤的类型,如乳腺导管癌、乳腺小叶内乳头状癌等。
7.肿瘤分级:根据肿瘤的组织学分级系统,对肿瘤进行分级,如乳腺癌的分级可以根据Scarff-Bloom-Richardson(SBR)分级系统进行。
8.淋巴结转移情况:描述淋巴结的数量、大小和转移情况,包括淋巴结是否受累以及受累数量。
9.免疫组化结果:对肿瘤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判断是否存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等标志物的表达。
10.诊断和建议:根据病理学分析结果,给出确切的病理诊断和相应的治疗建议。
常见病理学分析结果根据乳腺术后病理报告的病理学分析结果,可以得出以下常见的分析结果:1.乳腺导管癌:乳腺导管癌是乳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通常呈现为乳腺部位的肿块。
通过组织学分析,可以确定癌细胞来源于乳腺导管。
免疫组化染色可以检测ER、PR、HER2等标志物的表达情况。
2.乳腺小叶内乳头状癌:乳腺小叶内乳头状癌是一种较为罕见的乳腺癌类型,其特征为乳腺小叶内的乳头状增生。
组织学分析可以确认癌细胞来源于乳腺小叶,并评估其分级和浸润深度。
3.淋巴结转移:乳腺癌常常具有淋巴结转移的倾向,病理学分析可以确定淋巴结的受累情况,包括受累的淋巴结数量和转移程度。
病理诊断报告结论
![病理诊断报告结论](https://img.taocdn.com/s3/m/b68b6e24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05.png)
病理诊断报告结论引言病理诊断报告是基于对组织或细胞的病理学观察和分析而得出的结论。
它对于帮助医生确定疾病的诊断、分级和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一份病理诊断报告的结论部分进行详细解读。
病理诊断报告结论根据病理学观察和分析结果,本例病理诊断报告的结论如下:1.病理诊断:乳腺癌–组织类型:浸润性导管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DCIS)–分级:高级别(grade III)–癌细胞分化程度:低度分化2.部分切缘:累及切缘–切缘情况:累及背面切缘,累及前面切缘3.淋巴结转移情况:1个淋巴结转移阳性–转移淋巴结:腋窝淋巴结解读与讨论1.病理诊断:乳腺癌–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乳腺内的非正常细胞增殖引起。
本例中所观察到的乳腺癌属于浸润性导管癌,该类型乳腺癌起源于乳腺导管内的细胞,并能向周围组织浸润扩散。
浸润性导管癌是乳腺癌最常见的类型之一。
–分级是对乳腺癌的恶性程度进行评估的重要指标。
本例中的乳腺癌被分为高级别(grade III),表示其具有较高的恶性潜力和生长速度。
–癌细胞分化程度是评估肿瘤细胞与其原始来源相似程度的指标。
低度分化表示乳腺癌细胞与正常乳腺组织的相似性较低,表明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较高。
2.部分切缘:累及切缘–切缘是指在手术切除肿瘤时所取得的组织边缘。
切缘累及表示在手术过程中,切缘被癌组织所累及,意味着手术并未完全切除肿瘤,存在肿瘤残留的风险。
本例中的切缘情况显示背面切缘和前面切缘均被癌细胞累及。
3.淋巴结转移情况:1个淋巴结转移阳性–淋巴结转移是指肿瘤细胞通过淋巴管道扩散到淋巴结的过程。
淋巴结是身体中的重要组织,承担着过滤和清除体内废物和异常细胞的功能。
本例中发现有1个腋窝淋巴结转移阳性,表明乳腺癌已经蔓延到淋巴系统,存在远处转移的风险。
结论根据病理学观察和分析结果,本例诊断为浸润性导管癌(乳腺癌),分级为高级别(grade III),癌细胞分化程度为低度分化。
乳腺癌的病理诊断包括哪些
![乳腺癌的病理诊断包括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7f7ba282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c6.png)
乳腺癌的病理诊断包括哪些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病理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
病理学在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确定中占据了核心地位。
本文将探讨乳腺癌的病理诊断,包括乳腺癌的病理特征、病例的收集与标本处理、组织学检查方法和乳腺癌的分期。
乳腺癌的病理特征多种多样,不同的病理类型对应着不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
组织学上,乳腺癌可分为非特殊型和特殊型。
非特殊型包括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管癌、乳腺癌原位癌等类型。
特殊型主要包括纤维瘤样癌、黏液癌、乳头状癌等类型。
在病理学上对乳腺癌进行分类和分级,有助于筛选出高危患者并为治疗提供依据。
乳腺癌的病例收集与标本处理是病理学诊断的基础。
在临床工作中,病理科应及时准确地接收乳腺癌活检标本,并对标本进行标记、固定、包埋等处理。
标本处理的规范化有助于保证后续的组织学检查质量。
此外,对于乳腺癌的手术标本,病理科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材,并对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评估。
乳腺癌的组织学检查方法主要包括石蜡切片染色、免疫组化和分子病理学等技术。
其中,石蜡切片染色是乳腺癌病理学诊断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不同的染色方法,如血液学染色、免疫组化染色等,可以观察到细胞形态、组织结构、蛋白表达变化等信息,有助于诊断和分级乳腺癌。
免疫组化技术可以检测乳腺癌组织中的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HER2等指标的表达情况,为靶向治疗提供了依据。
分子病理学技术在乳腺癌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包括检测基因突变、基因扩增和融合等变化,提供了更为准确的分子水平信息。
乳腺癌的分期是根据不同临床病理参数来确定乳腺癌的分期情况及预后。
按照TNM分期系统,乳腺癌分为0期至IV期,从无瘤原位到远处转移。
分期对于确定治疗方案和评估患者预后尤为重要。
依据乳腺癌组织学检查结果、病人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可以评估肿瘤的浸润范围、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远处转移状况。
综上所述,乳腺癌的病理诊断是乳腺癌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病理学检查,可以明确乳腺癌的病理类型,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乳腺癌微浸润病理诊断标准
![乳腺癌微浸润病理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651fd96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4e.png)
乳腺癌微浸润病理诊断标准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微浸润是指肿瘤细胞浸润乳腺导管或乳腺泡的癌病变。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9年版)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9年版)](https://img.taocdn.com/s3/m/fa27ff73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45.png)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9年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9年版)引言:乳腺癌是目前威胁女性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各国均呈上升趋势。
中国抗癌协会作为中国涉及癌症领域的重要机构,发布了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以提高诊治水平,改善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一、乳腺癌的分类与诊断1. 分类:乳腺癌可分为非浸润性癌和浸润性癌两类。
非浸润性癌包括原位癌和非浸润性癌,不侵犯其他组织;浸润性癌发展到侵犯其他组织器官,具有更严重的病情。
2. 早期诊断:通过乳腺自检、乳腺彩超、乳腺钼靶等方式可以早期追踪和发现乳腺癌,提高早期诊断率。
3. 病理诊断:乳腺癌的病理诊断是确诊的关键,需要通过组织切片、免疫组化等方法,结合临床病史和病理学特征,鉴别乳腺癌的类型和分子亚型。
二、乳腺癌治疗的原则1.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分子亚型,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切除、放疗、药物治疗等多种方式的综合应用。
2. 早期治疗:乳腺癌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是提高存活率的关键。
早期治疗包括手术切除、辅助化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等。
3. 综合治疗:乳腺癌的综合治疗包括手术切除、放疗、药物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的综合应用,旨在最大程度地消灭肿瘤细胞,减少病情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三、手术切除的方法和指征1. 扩大切除:对于非浸润性癌,可以选择扩大切除或保乳手术,根据病情评估决定最合适的方式。
2. 约束性手术:对于浸润性癌,建议进行约束性切除,同时考虑辅助化疗、靶向治疗和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
四、辅助治疗的方法与效果评估1. 化疗:根据分子亚型和病情选择合适的化疗方案,通过药物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减少或消灭残留的肿瘤细胞。
2. 放疗:放疗是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直线加速器放射源或负荷子宫腔放疗等方式,照射乳房区域和淋巴结区域,减少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五、内分泌治疗的指征和方法1. 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对于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是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包括使用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雌激素合成酶抑制剂和去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4.3.5导管腺瘤 .0
2. 腺肌上皮病变 2.1肌上皮增生 2.2腺肌上皮腺病 2.3腺肌上皮瘤 .0
2.4恶性肌上皮瘤 .3 (极少发生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
3. 间叶肿瘤 3.1血管瘤 .0 3.2血管瘤病 3.3血管周细胞瘤.1 3.4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 3.5肌纤维母细胞瘤 .0 3.6纤维瘤病(侵袭性).1 3.7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1 3.8脂肪瘤.0
1.20.1 小叶原位癌.2 1.21 导管内增生性病变
1.21.1 通常型导管增生 1.21.2 平坦型上皮非典型增生(DIN1A) 1.21.3 非典型导管增生(DIN1B) 1.21.4 导管原位癌.2 (包括DIN1C、DIN2、 DIN3或DCIS1级、DCIS2级、DCIS3级)
1.22 微小浸润导管癌(无编码.极少淋巴结转移.临床按DCIS处理) 1.23 导管内乳头状肿瘤
一、乳腺肿瘤WHO分类及预后
1. 肿瘤名称后的编码为:肿瘤学国际疾病分类编码 (ICD-O)
2. 生物学行为编码为:0为良性肿瘤,1为交界性或生物 学行为未定肿瘤,2为原位癌或上皮内肿瘤Ⅲ级,3为 恶性肿瘤
1.上皮性肿瘤
1.1浸润性导管癌,非特殊性.3 10年生存率35%~50% 1.1.1 混合性癌 1.1.2 多型性癌 1.1.3 伴有破骨巨细胞的癌 1.1.4 伴有绒癌特征的癌 1.1.5 伴有黑色素特征的癌
4.2.1 良性 .0 4.2.2 交界性 .1 4.2.3 恶性 .3 4.3 导管周围间质肉瘤,低级别.3 4.4 乳腺错构瘤 5. 乳头肿瘤 5.1 乳头腺瘤 .0 5.2 汗腺瘤样腺瘤 .0 5.3 乳头派杰病 .3 (预后取决于在其下方是否存在导管内癌和乳腺深部组织的浸润癌) 6. 恶性淋巴瘤 6.1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3 6.2 Burkitt淋巴瘤 .3 6.3 结外MALT型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 .3 6.4 滤泡型淋巴瘤 .3 7.转移性肿瘤 8.男性乳腺肿瘤 8.1男性乳腺发育 8.2癌
1.6.1 黏液癌 1.6.2 囊腺癌和柱状细胞黏液癌 1.6.3 印戒细胞癌
1.7 神经内分泌肿瘤.3(组织学级别是最重要的预后指标之一) 1.7.1 实性神经内分泌癌 1.7.2 非典型类癌 1.7.3 小细胞/燕麦细胞癌 1.7.4 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1.8 浸润性乳头状癌. 3 (预后较好) 1.9浸润性微乳头状癌 . 3 (预后与血管浸润、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 1.10大汗腺癌 . 3 (预后与非大汗腺癌无差别) 1.11化生性癌 . 3
1.2浸润性小叶癌.3 (预后与浸润性导管癌相似) 1.3小管癌 . 3 (预后极佳,与同龄无乳腺癌妇女相似) 1.4浸润性筛状癌 . 3 (预后极佳,10年生存率90% ~100%) 1.5髓样癌(合体细胞生长结构>75%,没有腺管结构,中度~明显弥漫淋巴细 胞浸润,中度~明显核多形性,完整的肿瘤组织学边界) . 3 (预后比浸润性 导管癌好, 10年生存率50%~90% ) 1.6黏液癌及其他富于黏液的肿瘤. 3 ( 10年生存率80% ~100%)
8.2.1 浸润癌 .3 (预后与女性乳腺癌相似)
8.2.2 原位癌 .2
二、规范的病理报告内容
1. 标本名称(肿块切除、单纯乳房切除、
乳腺癌改良根治、乳腺癌根治) 2. 手术部位 3. 组织学类型 4. 分级(Ⅰ、Ⅱ、Ⅲ级) 5. 肿块大小(cm) 6. 血管、淋巴管侵犯情况 7. 乳头是否受累 8. 腋下淋巴结转移情况 9. ER、PR、c-erbB-2等免疫组化检测情况
分级方法
对3项肿瘤主要特征进行评判:表现腺体分化的腺管 形成、核多形性以及核分裂计数。
应用1~3计分系统对每个因素进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立的评估。 将3组数值加在一起,可得到3~9的积分结果。其相
应的组织学级别如下: Ⅰ级(grade 1)--------高分化:3~5分 Ⅱ级(grade 2)--------中分化:6~7分 Ⅲ级(grade 3)--------低分化:8~9分
1.11.1 纯上皮化生性癌. 3 (大部分病例预后非常好) 1.11.1.1鳞状细胞癌 1.11.1.2伴有梭形细胞化生的腺癌 1.11.1.3腺鳞癌 1.11.1.4黏液表皮样癌
1.11.2 上皮/间叶混合性癌. 3 (高度侵袭性)
1.12富于脂质的癌.3 (不详) 1.13分泌性癌 . 3 (在儿童和青少年有极好的预后,在年长患者有浸润性 行为)
1.23.1 中心型乳头状瘤 . 0 1.23.2 外周型乳头状瘤 . 0 1.23.3 非典型乳头状瘤 1.23.4 导管内乳头状癌 .2 1.23.5 囊内乳头状癌 .2 1.24 良性上皮增生 1.24.1 包括各种类型腺病
1.24.1.1硬化腺病 1.24.1.2大汗腺腺病 1.24.1.3盲管腺病 1.24.1.4微腺管腺病 1.24.1.5腺肌上皮腺病 1.24.2 放射性瘢痕/复合性硬化性病变 1.24.3 腺瘤 1.24.3.1管状腺瘤 . 0 1.24.3.2泌乳腺瘤 . 0 1.24.3.3大汗腺腺瘤 .0 1.24.3.4多型性腺瘤 .0
3.8.1血管脂肪瘤.0 3.9颗粒细胞瘤 .0 3.10神经纤维瘤.0 3.11神经鞘瘤 .0 3.12血管肉瘤 .3 3.13脂肪肉瘤.3 3.14横纹肌肉瘤 .3 3.15骨肉瘤 .3 3.16平滑肌瘤.0 3.17平滑肌肉瘤 .3
4. 纤维上皮性肿瘤 4.1 纤维腺瘤.0
4.2 叶状肿瘤 .1(良性、恶性均可复发)
免疫组化标记分为两类:
A、诊断用标记:如CD23 、CD5、 bcl-10 、 CD10、 CK(pan)、 CK18、 CK20 desmin、 a-SMA 、HHF-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