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CAYT-4.1-2008涂层及化学处理层

合集下载

CAYT-4.16-2008 锌铝涂层

CAYT-4.16-2008 锌铝涂层
本部分是Q/CAYT—4—2007《汽车用涂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第16部分。 本部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部分的发布机构不应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规划部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由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技术中心材料部表面防护研究室负责起草。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赵晓宏。 本部分的解释权归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技术中心材料部表面防护研究室。
注:“M”表示基体材料,如Fe、Al等。
5 性能要求
汽车用锌铝涂层的性能要求见表2。
1
Q/CAYT—4.16—2007
表2 汽车用锌铝涂层的性能要求
序 项目
号 1 外观 2 附着性
技术指标
M/Zn-Al·A
M/Zn-Al·B M/Zn-Al·C M/Zn-Al·D
①涂层呈银灰色,不允许漏涂、起泡、流挂、堆积、变色、划
经1h-120℃ 热冲击后,按GB/T 10125的规定进行中性盐雾试验.无热存放或180℃*96h,减少盐雾 试验时间。
7 运输、包装、贮存
按供需双方协议规定执行。
2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适用于本部分。 锌铝涂层 zinc-aluminum coating 由非电解的微细鳞片状锌、铝薄片及不含铬的金属盐和有机成分组成。在高温烧结作用下形成表面 保护涂层。具有高耐蚀、耐高温、无氢脆、无污染的特点。
4 图纸标记及适用范围
图纸标记及适用范围见表1。 表1 汽车用锌铝涂层图纸标记及适用范围
图样标记
适用范围
M/Zn-Al·A 应用于中等腐蚀环境,如汽车内部或装在白车身上的零件。
M/Zn-Al·B
应用于严酷腐蚀环境或承担温度负荷腐蚀环境,如:汽车外部和底盘 区域、发动机区域零件。

6B7产品试验大纲

6B7产品试验大纲

DV DV
T T
3 3
D D
15-Mar-11 15-Apr-11 1-Mar-11
1-Mar-11
3 3
D D
15-Mar-11 15-Apr-11 17-Mar-11 7-Apr-11
12
Q/CAYT-12-2007
汽车油漆涂层
7
外观
DV
I
3
D
15-Mar-11 15-Apr-11 17-Mar-11 27-Mar-11
3
D
合格
13
Q/CAYT-12-2007
汽车油漆涂层
7
漆膜厚度
DV
T
3
D
15-Mar-11 15-Apr-11 17-Mar-11 27-Mar-11
3
D
合格
14
Q/CAYT-12-2007
汽车油漆涂层
7
机械性能
镇江质量 检测局
DV
T
3
D
15-Mar-11 15-Apr-11 17-Mar-11 30-Mar-11
5
GB-T 4357-2009
冷拉碳素弹簧钢丝 汽车钢制零件感应淬火技术条 件 汽车钢制零件感应淬火技术条 件 汽车用涂镀层和化学处理层
7.5.2
扭转试验
上海材料 研究所 长江汽配
DV
T
3
D
15-Mar-11 15-Apr-11 17-Mar-11 30-Mar-11
3
D
6
A08 M-8.2-2007
Section IV: ADV Report 实际进度 Actual Timing* 开始 Start 结束 Compl. 数量 Qty 样品 Samples* 类型 工程更改等级 Type ECL 评价报告#,备注 Evaluation Report #, Comments

聚氯乙烯含氟萤丹防腐涂料产品标准

聚氯乙烯含氟萤丹防腐涂料产品标准

聚氯乙烯含氟萤丹防腐涂料产品标准导言一、背景介绍1.1 聚氯乙烯含氟萤丹防腐涂料的定义聚氯乙烯含氟萤丹防腐涂料是一种常用于金属表面防腐的涂料,其主要成分为聚氯乙烯树脂和含氟萤光体系。

该涂料具有优异的耐候性和化学稳定性,能够有效地保护金属表面不受腐蚀。

1.2 聚氯乙烯含氟萤丹防腐涂料的应用范围聚氯乙烯含氟萤丹防腐涂料广泛应用于化工设备、石油化工、食品工业、海洋工程、城市供水和污水处理等领域,起到防腐保护作用。

1.3 编制聚氯乙烯含氟萤丹防腐涂料产品标准的背景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对防腐涂料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规范聚氯乙烯含氟萤丹防腐涂料的生产和应用,制定产品标准势在必行。

二、国内外标准现状2.1 国际上的相关标准目前国际上对于聚氯乙烯含氟萤丹防腐涂料的标准主要包括ISO xxx系列标准和ASTM D3960-05标准等。

这些标准都对该类涂料的性能、成分、施工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规定,为产品的生产和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2.2 国内的相关标准目前国内对聚氯乙烯含氟萤丹防腐涂料的标准尚未完善,缺乏详细的产品规范和评定方法,对于产品的质量控制存在一定的难度。

三、聚氯乙烯含氟萤丹防腐涂料产品标准的编制必要性3.1 保障产品质量制定聚氯乙烯含氟萤丹防腐涂料产品标准,可以明确规定产品的成分、性能、质量控制要求等,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3.2 规范市场秩序产品标准的制定对于规范市场秩序、防范低质劣质产品流入市场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3.3 提高国际竞争力制定符合国际标准的产品标准,有利于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促进产品的出口。

四、聚氯乙烯含氟萤丹防腐涂料产品标准的制定原则4.1 参照国际标准制定聚氯乙烯含氟萤丹防腐涂料产品标准应当参照国际上的相关标准,借鉴其先进经验,确保产品标准的国际性和先进性。

4.2 突出实用性产品标准应当充分考虑产品在实际生产和应用中的实际情况,明确易于操作和实用的评定方法和技术要求。

JC1066-2008建筑防水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

JC1066-2008建筑防水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

建筑防水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建筑防水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与包装标志。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防水用各类涂料和防水材料配套用的液体材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033 塑料密度和相对密度试验方法GB/T 6750 色漆和清漆密度的测定GB/T 6751 色漆和清漆挥发物和不挥发物的测定GB/T 6682-199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 8582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3.分类3.1 建筑防水涂料按有害物质含量分为A级、B级。

3.2 建筑防水涂料按性质分为水性、反应型、溶剂型,表1给出了现有产品的分类示例。

表1 防水涂料性质分类示例4.要求4.1水性建筑防水涂料水性建筑防水涂料中有害物质含量应符合表2要求。

表2 水性建筑防水涂料中有害物质含量4.2反应型建筑防水涂料反应型建筑防水涂料中有害物质含量应符合表3的要求。

表3 反应型建筑防水涂料中有害物质含量4.3溶剂型建筑防水涂料溶剂型建筑防水涂料中有害物质含量应符合表4的要求。

表4(续)5.试验方法若产品需要稀释时,TVOC、苯系物、苯酚、蒽、萘按推荐的最大稀释量,TDI应按推荐的最小稀释量稀释后进行测定。

对于由液体和固体组分混合成的水性建筑防水涂料(如: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除可溶性重金属检验项目外,其它检验项目仅检测液体组分,结果评定也仅对液体组分。

反应型材料取混合反应后的样品进行试验时,每次混合的样品不宜低于200g,采用刮刀手工搅拌混合,时间约3min。

对于采用顶空装置进行试验的,应在混合5min内取样放入顶空瓶内测量。

常见涂层体系简介

常见涂层体系简介

常见涂层体系简介WS-008,不含六价铬的电镀层和非电解锌片涂层产品的交付规范。

该交付规范由WÜRTH集团于2019年7月8日发布,并在全球范围内所有子公司推行使用。

其目的是为了整合表面涂层类型,减少紧固件表面涂层种类,并提高表面涂层质量要求。

一、交付规范适用范围WS-008交付规范适用于WÜRTH集团所有ISO米制螺纹的螺栓、螺钉和螺母,所有非ISO米制螺纹紧固件以及无螺纹紧固件,如,垫圈、销、夹、铆钉等。

规范要求WS-008适用于依据本规范进行表面处理的紧固件,除非另有规定,此类紧固件的涂层体系仍需遵循标准ISO 4042(紧固件电镀涂层体系)和标准ISO 10683(紧固件非电解锌片涂层体系)的相关要求及检测程序。

上述标准要求被WÜRTH集团视为紧固件表面处理的最低要求。

也就是说WASI紧固件表面处理体系整体要求比相关的ISO标准更为严格,从而能更好的控制紧固件表面处理质量。

二、WS-008表面涂/镀层的命名WS-008表面涂/镀层的命名WS-008的涂/镀层命名是由涂/镀层金属简写、涂/镀层颜色简写、防腐等级简写、涂/镀层是否有调节摩擦系数的润滑层简写组成的,整体表述简洁明了,对于紧固件表面镀层的归纳分类起到很好的概括作用。

涂/镀层金属简写Z —电镀锌,Zinc,彩虹色钝化加封闭ZN—电镀锌镍合金,Zinc-Nickel,彩虹色钝化加封闭ZF —非电解锌片涂层,Zinc Flake涂/镀层颜色简写S—以银色为基础色的外观,SilverB—黑色外观,Black防腐等级简写M —中等防腐能力,MediumH—高等防腐能力,High润滑层简写L—润滑层,"VDA-润滑体系",润滑和调节摩擦系数R —润滑层,"法国标准的润滑体系",可以有效降低安装预紧力涂镀层表述实例例1:SCR-ISO 4014-8.8-(ZFSHL)-M10X100,表示该六角头螺栓的表面涂层为银色高防腐性能,带润滑层的非电解锌片涂层。

一汽技术中心-(涂装标准讲义)

一汽技术中心-(涂装标准讲义)
600和850镜面光泽的测定 GB/T 13452.2-1992 色漆和清漆 漆膜厚度的测定 GB/T 13893-1992 色漆和清漆耐湿性的测定 连续冷凝法 GB/T 15089-2001 机动车辆及挂车分类
培训
一汽技术中心 R&D CENTER
培训
A08 M-61-2003 漆膜耐腐蚀性能评价方法 A08 M-62.2-2005 漆膜腐蚀性能试验方法
一汽技术中心 R&D CENTER
GB/T 1730-1993 漆膜硬度测定法 摆杆阻尼试验 GB/T 1732-1993 漆膜耐冲击测定法 GB/T 1740-1979 漆膜耐湿热测定法 GB/T 1766-1995 色漆和清漆 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 GB/T 1771-1991 色漆和清漆 耐中性盐雾性能的测定 GB/T 1865-1997 色漆和清漆 人工气候老化和人工辐射暴露(滤
一汽技术中心 R&D CENTER
培训
3.术语和定义 GB/T 8264 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涂层 一道涂覆所得到的连续膜层。
●涂层系统 由同种或异种涂层组成的系统。
●涂装 将涂料涂覆于被涂物表面形成具有防护、装饰或特定功 能涂层的过程,又叫涂料施工。
●“湿碰湿”涂装 在前一道未干燥固化的涂层上涂覆后一道涂层并最后一 起干燥固化的涂装方法。
一汽技术中心 R&D CENTER
培训
第2部分
Q/CAYT-12-2007
《汽车油漆涂层》
一汽技术中心 R&D CENTER
《汽车油漆涂层》标准的发展过程
培训
◆一汽工厂标准《油漆漆膜的号码》,标准号BR-1代替TN-2,1961 年3月23日发布执行。此标准用于产品图纸标注油漆漆膜用。其标注范围为 TQ1~TQ23。其排序规则有3条:涂层的功能(如底漆、面漆、清漆、耐热 漆等);油漆材料的品种(如沥青漆、醇酸漆、硝基漆、铝粉漆等);漆 膜的颜色及光泽(如黑色、灰色、红色、车皮绿、国防绿、豆绿色等及有 光、半光、平光等)。

一汽企业标准

一汽企业标准

标准名称
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冷轧薄钢板及钢带 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 一般工程与结构用低合金铸钢件 铸造铜合金技术条件 不锈钢棒 弹簧钢 碳素工具钢技术条件 合金工具钢 优质碳素结构钢冷轧薄钢板和钢带 钢分类 第1部分 按化学成分分类 钢分类 第2部分 按主要质量等级和主要性能或使用特性的分类
铸造术语
变形铝及铝合金牌号表示方法 变形铝及铝合金状态代号 铝及铝合金热挤压管 第1部分 无缝圆管 耐热钢钢板和钢带 不锈钢丝 优质碳素钢热轧盘条 冷拉碳素弹簧钢丝
重要用途碳素弹簧钢丝 热镀铅锡合金碳素钢冷轧薄钢板及钢带 冷轧低碳钢板及钢带 保证淬透性结构钢 加工铜及铜合金化学成分和产品形状 冷镦和冷挤压用钢 通用冷弯开口型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Q/CAM-13.2-2010 Q/CAM-14.1-2010 Q/CAM-14.2-2010 Q/CAM-14.3-2010 Q/CAM-15-2010 Q/CAM-16.1-2010 Q/CAM-16.2-2010 Q/CAM-17.1-2010 Q/CAM-17.2-2010 Q/CAM-18-2010 Q/CAM-19.1-2011 Q/CAM-19.2-2010 Q/CAM-19.3-2011 Q/CAM-019.4-2011 Q/CAM-20.1-2010 Q/CAM-20.2-2010 Q/CAM-20.3-2010 Q/CAM-20.4-2010 Q/CAM-21-2010 Q/CAM-22.1-2011 Q/CAM-22.2-2010 Q/CAM-22.3-2010 Q/CAM-22.4-2010 Q/CAM-22.5-2010 Q/CAM-22.6-2011 Q/CAM-23.1-2010 Q/CAM-23.2-2010 Q/CAM-23.3-2010 Q/CAM-23.4-2010 Q/CAM-23.5-2010 Q/CAM-23.6-2010 Q/CAM-23.7-2010 Q/CAM-23.9-2011 Q/CAM-023.10-2011 Q/CAM-24.1-2010 Q/CAM-24.2-2010 Q/CAM-24.3-2010 Q/CAM-24.4-2010 Q/CAM-24.15-2011 Q/CAM-24.16-2011 Q/CAM-24.17-2011 Q/CAM-24.18-2011 Q/CAM-25-2010

CAYT-12-2007汽车油漆涂层

CAYT-12-2007汽车油漆涂层
修改了术语的部分内容; 修改了涂漆件分组名称及增加了二个组别; 防腐蚀等级质量指标中增加了耐湿性要求; 耐候性等级质量指标中采用了综合评级方法; 修改了涂层主要质量指标的部分内容; 修改了涂层主要质量指标的部分检测及评价方法; 增加了对涂装方法代号组成的说明及简化典型涂装工艺流程; 完善了产品图涂层标准标注和涂装方法要求标注的规定。 本标准由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规划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技术中心表面防护研究室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涛、王路路、高成勇、宋华、杨青华。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代替Q/CATBD-12-2002《汽车油漆涂层》标准。
Fb 乙

有特定耐酸要求的零部件类。
CA/C402 耐热件组
Fc 乙
CA/C403
防声、减震、耐冲击 件组


有特定耐热要求的零部件类。

有特定防声、减震、抗冲击要求的零部件 类。
注: 表中的M类、N类按GB/T 15089-2001 《 机动车辆及挂车分类》中的规定。
3
Q/CAYT-12-2007 5 涂层防腐蚀等级
Hb
N 类车高档车箱类。
2
涂层代号
分组名称
CA/C112 CA/C113
N 类车车箱组
CA/C200 底盘件组
Q/CAYT-12-2007
表 1 (续)
防腐蚀性 等级
耐候性 等级
适用范围
Fc 甲
Hc
N 类车一般车箱类。
Fc 乙
Hc
N 类车中的工程车货箱、改装车上装(含燃 油箱外表面)类。
CA/C201 甲
6
Fc 乙
耐盐雾腐蚀试验 240h,≤2 级; 耐湿性(连续冷凝法)试验 144h,≤1 级。

涂料检测作业指导书

涂料检测作业指导书

涂料检测作业指导书篇一:油漆检验指导书一汽解放青岛汽车厂质量保证部技术文件编号: IPQC-JYZD-6-2009批准:宋宗强油漆质量检验作业指导书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检验作业指导书规定了汽车零部件及总成产品的油漆涂层的检验内容与技术要求。

本检验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一汽解放青岛汽车厂自制件及所有外委、外协制件的油漆涂装质量检验。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括的条文,通过在本检验作业指导书中的引用而构成本检验作业指导书的条文。

在本检验作业指导书发布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检验作业指导书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本检验作业指导书引用的标准在青汽WindChill系统中可以查阅。

Q/CAYT-12-2007汽车油漆涂层Q/CAYT-13.1-2008 汽车零部件油漆涂层第1部分:载货汽车驾驶室GB/T 6739-2006漆膜硬度铅笔测定法3检验条件3.1检验环境检验在生产现场的检验工位进行。

当异地检验存在争议时,选用的检验场地应符合下述条件:上午10时至下午3时,室外多云的自然光或者与上述光线条件相近的,室内适当亮度的日光灯光,且场地周边不得有影响检验的其他光源反射。

3.2检验人员检验人员辨色力正常,视力在0.8以上(含校正后)。

检验人员应经过培训并得到授权。

3.3检验仪器及量检具3.3.1检验仪器:漆膜测厚仪、光电光泽仪、DOI值测定仪、便携式漆膜硬度计等。

3.3.2量检具:钢板尺、中华牌高级绘图铅笔(H、HB、B三种规格),单面刀片等。

3.3.3所有仪器及量检具应符合计量检定要求,并在有效的检定周期内。

14检验内容4.1表面油漆涂层质量表面油漆(包括装饰性面漆和防护性底漆)涂层质量检验包括:缺漆(露底)、颗粒、流痕、缩孔、起皱、桔皮、杂漆发花、擦伤划痕、砂纸纹、遮盖不良、补漆雾圈、生锈、气泡、坑包、开裂脱落、涂层不干、底材凹凸、胶条堆积等外观缺陷,并检验漆膜硬度、厚度、附着力、鲜映性、光泽参数等。

CAYT-12-2007汽车油漆涂层

CAYT-12-2007汽车油漆涂层

3.机械性能:
划格试验:≤ 1 级;
铅笔硬度:≥ H;
摆杆硬度:≥ 150s(科尼格摆);
耐冲击: ≥ 294N.cm;
杯突试验:≥ 3mm ;
抗擦伤性:失光率≤10%;
抗石击性:≤4 级;
4.耐车用化学品性能:
耐汽油性:23℃×4h,1 级(A 法);
耐机油性:23℃×48h,1 级(A 法);
耐风窗清洗液:23℃x24h,1 级(A 法);
1
Q/CAYT-12-2007
A08 M-64.18-2005 油漆性能试验方法 第18部分:耐鸟粪性 A08 M-64.22-2005 油漆性能试验方法 第22部分:耐沥青性
3 术语和定义
GB/T 8264-1987 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涂层 一道涂覆所得到的连续膜层。 3.2 涂层系统 由同种或异种涂层组成的系统。 3.3 涂装 将涂料涂覆于被涂物表面形成具有防护、装饰或特定功能涂层的过程,又叫涂料施工。 3.4 “湿碰湿”涂装 在前一道未干燥固化的涂层上涂覆后一道涂层并最后一起干燥固化的涂装方法。 3.5 自泳涂装 利用化学反应使涂料自动沉积在基地表面的涂装方法。
CA/C104 CA/C105
外装非金属零部件 组
外装金属零部件组
- Fb 乙
与相应车 身或驾驶 室相同
与 M 系列车车身或 N 类车驾驶室同类外观 要求或相邻近的外装非金属零部件类。 与 M 系列车车身或 N 类车驾驶室同类外观 要求或相邻近的外装金属零部件类。
CA/C111 N 类车车箱组
Fb 乙
Hb
N 类车高档车箱类。
2
涂层代号
分组名称
CA/C112 CA/C113

《煤矿喷涂堵漏风用高分子材料技术条件》(AQ1088-2011)

《煤矿喷涂堵漏风用高分子材料技术条件》(AQ1088-2011)

5.1 试验条件
5.1.1 试验室标准试验条件为:温度(23±2)℃,相对湿度(50±5)%。 5.1.2 试验前试样应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放置 24h。
5.2 试样制备
5.2.1 试样应按试验要求的规格、尺寸制备。 5.2.2 测试龄期为固化后 3d。
5.3 抽样
单项试验的最少抽样量应符合表 2 的规定。做多项试验时,如能使试样经一项试验后不 致影响另一项试验结果,可用同一试样进行多项不同的试验。
GB 190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3536-2008 石油产品 闪点和燃点的测定 克利夫兰开口杯法 GB/T 6680-2003 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 10655-2003 高聚物多孔弹性材料 空气透气率的测定 GB/T 16777-2008 建筑防水涂料试验方法 GB 18582-2008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 MT 113-1995 煤矿井下用聚合物制品阻燃抗静电性通用试验方法和判定规则 《煤矿安全规程》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5
最高反应温度
4.4
6
抗拉强度
4.4
7
拉断伸长率
4.4
8
附着力
4.4
9
空气透气率
4.4
10
阻燃性能
4.4
11
表面电阻
4示不进行检验。
试验方法
5.4 5.5 5.6 5.7 5.8 5.9 5.9 5.10 5.11 5.12 5.13
检验项目
出厂检验
型式检验



AQ 1088—2011
目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要求 .............................................................................. 2 5 试验方法 .......................................................................... 3 6 检验规则 .......................................................................... 5 7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 6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高分子喷涂材料安全操作规范 ...................................... 8 参考文献 ............................................................................ 10

CAYT-13.6-2011汽车零部件油漆涂层

CAYT-13.6-2011汽车零部件油漆涂层
A
越野车驾驶室乙组(CA/C106乙涂层)的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见表A.3。
表A.3CA/C106乙涂层的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序号
项目
技术指标
检测方法
1
外观特性
1.1
外观
平整均匀,无针孔、缩孔、露底等漆膜缺陷;所实施伪装应能使目标的亮度、颜色、光谱反射率相匹配;对抗多光谱照相侦察的伪装材料与整个大光谱区的背景光谱反射率相匹配。
光学隐身涂层
所制备的涂层,在可见光及近红外光波段,具备隐身功能。这种涂料的组成一般是:着色颜料及填料+近红外线吸收剂+黏合剂。
红外光隐身涂层
涂层具有低发射率、高反射率,在红外线辐射频段具有良好的隐身效果。这种涂料的组成一般是:着色颜料及填料+红外线吸收剂+黏合剂。
迷彩
是将不同颜色的涂料或颜料涂覆在目标表面形成的花样或图像(用以模拟环境景象)。
A
越野车驾驶室甲组(CA/C106甲涂层)的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见表A.2。
表A.2CA/C106甲涂层的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序号
项目
技术指标
检测方法
1
外观特性
1.1
外观
平整均匀,光泽和颜色符合图纸要求,无针孔、缩孔、露底等漆膜缺陷。
目测
1.2
面漆颜色及比色
见5.1
GJB1379
1.3
光泽(600)(GU)
3.6
耐通用稀释剂
23℃,通用稀释剂处理10min,漆面无变化
——
4
环境适应性
4.1
涂层适应温度
-55℃~70℃
GJB150.5A
4.2
耐湿热性
360h, ≤1级
GB/T 1389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