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水芙蓉图(宋)高清版赏析
宋代小品画《出水芙蓉图》研究
宋代小品画《出水芙蓉图》研究作者:夏梦洁来源:《艺术研究》2020年第02期摘要:《出水芙蓉图》作为北宋小品画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其画幅虽小,但花叶的不同姿态,都表现得入木三分。
现今,我们不仅要传承工笔花鸟小品画的意趣,更要探寻其面临的当代语境,这将是推动当代工笔花鸟画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宋代小品画《山水芙蓉图》一、《出水芙蓉图》简介《出水芙蓉图》,纨扇页,绢本设色,纵23.8厘米,横25厘米(如图)。
裱边贴签:“吴炳出水芙蓉”。
此幅无款印,只有残印一角,但《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宋代·下》中记载是南宋人吴炳画。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出水芙蓉图》画面中主要分成红、绿、赭石三大色块,厚沉高雅,属于工笔重彩画。
画中的荷花占据画面大块面积,花瓣的表现技法采用“没骨法”,用笔轻细,以粉色打底,加重花瓣外面的红色,加以虚实相间的细线,勾勒出花瓣的脉络以及丰腴轻盈的质感。
花中的莲心主要采用赭石色,用粉色提亮周边,以表现其凹凸质感,花蕊则直接用疏落有致的纯白色点勾而成,丰富了画面整体色块之间的对比。
荷叶正背面用色深浅不一,正面整体呈墨绿色,夹杂着一些石青色,与叶背面的灰绿色相呼应,并且荷叶主叶筋上运用双勾的表现手法,生动地表现出叶面的起伏。
可见画者非常注重细节,力求一花一叶都刻画得真切逼真,充分反映出理学的“格物”精神,在当时几乎达到了写实风格的极致。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出水芙蓉图》画幅较小,但其势不变。
正如清代学者王国维所说:“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略。
”此画采用折枝式构图,主要依据现实生活中花的生长态势,截取大场景中的一小部分来进行描绘。
同时画家在描绘对象时对其造型要求极其严谨,对于画中花瓣、荷叶、荷梗的疏密、穿插均加入了自己的主观想法,且进行必要的艺术加工。
《出水芙蓉图》以小品画这种特殊的绘画形式,为作品增添了一份活泼与清新,也更自然地把画家内心的细腻情感表达出来。
所以尽管《出水芙蓉图》的画面中只有一朵盛开的荷花,一片展开的荷叶以及一片卷曲的嫩荷叶,却让观者在感慨此荷花造型的完美之余,也切身体会到了整个夏日荷塘散发出的沁人心脾的芬芳。
100幅国宝级宋画,真过瘾!
100幅国宝级宋画,真过瘾!宋画之美,美在简单、含蓄、谦卑、轻柔的艺术态度,在困顿中浪漫,在缺憾中赞美,于人物、山川、花鸟中轻叩生命的价值。
▲《绣栊晓镜图》宋王诜团扇绢本设色纵24.2厘米横25厘米山水卷在整个中国绘画传统中,最独特最辉煌的成就正是山水画。
而宋代艺术最突出的成就,就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山水画。
▲《万壑松风图轴》北宋巨然200.1cm×77.6cm 现存于上海博物馆《万壑松风图》以水墨为基调,罩染清淡的黛青,景色葱郁氤氲。
以全景高远式构图,体现出水深林密的意境。
▲《读碑窠石图》北宋李成绢本水墨126.3cm×104.9 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此画是李成与人物画家王晓的合作,画家在寒林平野中描写了几株历尽沧桑的老树和一座古碑。
从这件作品中不难看出,李成艺术的“气象萧疏,烟林清旷”无不与他企图展示其敏感而丰富的内心世界紧密相关。
▲《溪山行旅图》北宋范宽绢本设色206.3cm×103.4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范宽发展了荆浩的北方山水画派,并能独辟蹊径,因而宋人将其与关仝、李成并列,誉为“三家鼎峙,百代标程”。
在用笔上多采用“雨点皴”,再施以“抢笔”,在刻画北方山水的风骨方面可谓得天独厚。
▲《春山瑞松图》宋米芾轴纸本设色纵35厘米横44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米芾,祖籍山西太原,后迁居襄阳(今湖北襄樊),世称“米襄阳”。
其画擅山水,出自董源,天真烂漫,不求工细,多以水墨横点,人称“米点皴”,而其山水面貌多云烟变灭之景,人称“米家山水”,在中国山水画中别具一格。
▲《早春图》北宋郭熙绢本水墨158.3cm×108.6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画表现出冬去春来,大地复苏的细致的季节变化。
在章法上兼有高远、深远、平远,层次分明。
画上有清乾隆皇帝御题诗:树绕岩叶溪开冻,楼阁仙居家上层。
不籍柳槐间点缀,春山早见气如蒸。
▲《万壑松风图》宋李唐绢本双拼188.7cm×139.8cm此画构图满实,有一种威压的力量欲突出画面,用浓墨重色画万松深壑,高岭飞泉,云雾峦嶂,山石作大斧劈皴,气势雄厚之极。
出水芙蓉的感受150字中国画
出水芙蓉的感受150字中国画
《出水芙蓉图》中,背景单调,一朵盛开的粉红色荷花占据整个画面,在碧绿的荷叶映衬下抢眼而夺目,中间有橘黄色的点点花蕊
此图画面无款印,只有残印一角,裱边贴标签:“吴炳出水芙蓉”。
宋人的小品花鸟画由于篇幅较小,取景更加单纯,作品多倾心于物象局部的细腻刻画,着意细节与意蕴的表达,体现一种喻兴于物的诗意化意境。
荷花因其清新脱俗的优雅气质,成为君子人格化的象征,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
宋周敦颐云:“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出水芙蓉图》就是选取了这个题材。
圆形、方形和少量异形的小幅花鸟画,主要为生活中实用的团扇、家具上的贴络和灯片子等,数量之多,形成南宋花鸟画的主流。
《出水芙蓉图》是其中之一。
《出水芙蓉图》旧题吴炳作,也有的研究者将其作为佚名看,意指对吴炳的旧传,表示怀疑,这种怀疑有道理,因为此图确实不像记载中对吴炳风格的描述。
但对于它是南宋院体之作,一般没有争议。
画家取意荷花的高洁,来表达理想愿望或寄予个人的精神品格。
对荷花作精微的局部特写,同时注重诗意化的表达,
强调意境和气韵的表现,由于对物象的细腻刻画中注入了诗意的情趣表达,画面变得灵动而鲜活,以其精湛的技巧,既保持了画院花鸟画“物形不改”、状物精微的写实精神,又表现出画家蕴藉空灵的审美追求,达到诗意与画境的统一。
宋画《出水芙蓉图》设色步骤
临宋画《出水芙蓉图》设色步骤名称:《出水芙蓉图》画种:工笔花鸟尺寸:35×35厘米创作时间:2007年02月纸张:安徽产四尺净皮熟宣绘制时间:15小时墨:一得阁瓶装墨汁颜料:上海马利大盒国画颜料笔:底纹笔、勾线笔、大白云、小兰竹第一步:淡墨勾勒花头,中墨勾反叶、枝梗。
浓墨勾正叶。
宋人原作用线尤其是花头的用线非常细,墨色也非常淡,临摹的时候应该避免平时的用线习惯,尽量向原作靠拢。
正叶叶筋采用双钩方法为之,也有别于目前流行的正叶叶筋两边留水线的处理手法。
淡淡的赭墨色(朱磦+墨+少许曙红)底纹笔刷底色。
干后用隔夜赭石(朱磦+墨调和后放置一夜)平涂三次底色(花卉、叶子等部分不涂)。
隔夜色有渣滓,能出现比较粗糙的肌理效果,对衬托出花瓣的水灵感觉有一定的帮助。
淡白色平涂花头。
反叶、枝干平涂赭石色(赭石中可略微加入微量草绿)。
正叶、莲蓬平涂老绿色(草绿+少许胭脂)。
第三步:花头用淡曙红多次分染(用色一定要薄)。
染色时需要注意反瓣可比正瓣多染一到两次。
反叶、枝干用草绿分染,枝干部分采用两边往中间染的“染低法”。
反叶叶筋两边留水线,接近于近代通行的正叶处理手法。
随后反叶用淡朱磦从叶子边缘往根部倒染。
莲蓬用赭石色分染,最深处略加墨分染。
花瓣根部即莲蓬周围可用胭脂略加朱磦整体统染,这样染一下以后点花蕊的时候就容易让花蕊亮起来。
正叶用花青多次分染,要有意识的挤出正叶叶筋。
越是根部这种挤的感觉越明显,到了边缘部分要弱化一些,始终保持整体的明暗关系要和谐,避免局部刻画过分。
正叶继续用墨青色(花青+墨)提染,淡墨青色(花青+墨)勾勒细叶脉。
花瓣互相掩盖的地方用极淡的灰绿色(三绿+少许墨)淡淡的分染一下明暗关系,千万不要染过了。
花瓣尖部用浓曙红局部提染后再用中等浓度的胭脂提染一下,胭脂为冷色,有别于曙红的暖色,提染一下胭脂,花瓣会红的更有层次,初学者在描绘别的粉红花头的时候也可以采用此法。
反叶。
枝干整体罩染薄五绿(三绿+白色)。
出水芙蓉ppt课件
6
7
8
你知道,画家是通过怎样的技法来表现荷花 的冰清玉洁、出淤泥而不染的吗?
写意画
工笔画
9
工笔画
——工整、严谨、细腻、精致 分类:白描、淡彩、重彩
10
工笔白描 ——纯用线条来描绘而不着色的画法。
11
工笔淡彩
12
工笔重彩
13
出水芙蓉
• 构图:饱满。 • 用笔:中锋行笔。
荷花(局部)
• 用线:细腻,工整,追求线条的力感和美感。
27
第6课 出水芙蓉
1
观察思考:
这两幅图片有什么异同点?
不同点:摄影作品、绘画作品 相同点:都把荷花那种“出淤泥而不染”的特质细腻地表现出来
2
你们喜欢荷花吗? 你知道有关赞颂荷花的诗句吗?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南宋)杨万里《小池》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南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 子方》
3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宋)周敦颐《爱莲说 》
与荷花有关的成语: 出水芙蓉、藕断丝连、玉洁冰清、 亭亭玉立、步步莲花、舌灿莲花,,,,,
荷花因为高贵的品质、亭亭玉立的形 象深得文人墨客的喜爱,也是中国画家最 喜欢画的题材。
4
5
25
作业: 临摹一幅白描花卉稿
练习建议: 1. 临一幅画稿 要求:铅笔起稿,毛笔勾勒,用中锋行笔,注意 线条的粗细、浓淡、轻重、刚柔之变化。
2. 摹画稿中的花或叶。 要求:中锋行笔,毛笔勾勒,注意花与叶的线条 有所变化
26
课后建议:
1.利用网络或其他途径查找与收集自己喜欢的 花卉的特征与习性。 2.准备下一节课的学习工具。
《出水芙蓉图》:南宋工笔画神品
《出水芙蓉图》:南宋工笔画神品
刘方欣
【期刊名称】《品位》
【年(卷),期】2022()6
【摘要】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其二,是一首相当脍炙人口的古诗,我要是说“接天莲叶无穷碧”,你肯定能脱口而出下一句“映日荷花别样红”。
作为一个杭州人,说到“西湖”和“荷花”,脑海中自然而然会浮现出一幅美景。
【总页数】3页(P86-88)
【作者】刘方欣
【作者单位】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2
【相关文献】
1.从《出水芙蓉图》看南宋院体花鸟画的精丽典雅
2.宋代小品画《出水芙蓉图》研究
3.出水芙蓉图
4.宋代小品《出水芙蓉图》的技法研究与艺术特色
5.出水芙蓉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清代画家恽寿平传世名作《出水芙蓉图》赏析
清代画家恽寿平传世名作《出水芙蓉图》赏析展开全文清代画家恽寿平传世名作《出水芙蓉图》赏析恽寿平(公元1633-1690年),原名格,字寿平,后以字行,改字正叔,号南田,江苏武进县人。
他才华横溢,诗文书画的成就都很高。
其早年跟伯父恽向学画山水,取法于元四家,上溯董、巨,得名极早,中年而后,改以画花卉为主,据他自己说是因为他的山水画不及王翚而耻为天下第二名。
他的花卉,吸取沈周、陆治、孙隆等人的技法,尤其重视对客观对象的观察体验,对花临写,创造出一种名为“仿北宋徐崇嗣没骨法”的新风格,对整个清代花卉画以及近代花卉画的发展影响巨深。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恽寿平的没骨花卉画开一代画坛新风,此图就是这种恽派没骨花卉的代表作之一。
一茎新荷从水中冲泥凌空而出,展开了盛放的花瓣,鲜红娇艳。
水面上,一片凋残的半枯的荷叶以及一根落叶已尽的莲蓬,暗示着这时已经是西风漫卷的深秋时节了。
秋风萧瑟,露重霜浓,都没能把这一壮硕而浓丽的红荷禁锢得住,她迎着晨光,驱开晓雾,摇曳裙裾,舒展四肢,放开胸怀,尽情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全部展示她青春的活力和美丽的姿容。
画家在画的右边题诗道:“冲泥抽柄曲,贴水铸钱肥。
西风吹不入,长护美人衣。
”画家将这朵出水芙蓉比喻成美人,这位美人性格刚强,无情的西风虽然猖獗,却无法侵凌她美丽的肌肤。
画家是在赞美这“美人之贞而极丽者”的荷花,亦是在表白自己的情怀。
这幅画纯用色彩直接点染而成,不像传统的先用墨笔勾勒轮廓然后填色,所以叫“没骨”。
其色彩虽然鲜艳,却不沉重,色调的表情是清丽与冷艳,在秀雅中含有一种凛然难犯的韵味。
其点色的用笔很是洒脱、飘逸。
由于画家对事物有很细微的体察,而在运用水、粉等技法上又有特殊的过人之处,因而把那盛开的花瓣之间游移弥漫的水蒸气表现得相当切和微妙,使人们对这朵“出水芙蓉”在晨曦中那种湿润和空蒙的韵味回味无穷。
宋代出水芙蓉图作品赏析
宋代出水芙蓉图作品赏析
《出水芙蓉图》,古称《垂襟出红妆》,是宋代画家欧阳询创作的一幅奇特的
写意图。
《出水芙蓉图》画面极富浓烈的东方风情,以清丽的色彩勾勒出了梦幻的水乡景致,描绘出一幅山水秀美的场景,令人沉醉。
《出水芙蓉图》画中,先当采撷了芙蓉花瓣,在蔚蓝的碧海中透出琼楼金门,
窥见洋洋洒落、形态丰满的芙蓉花苞;千湖碧波,柔秀妍质,芙蓉出池、品味芬芳,更将花中凝月传神之美到位,可见画家对芡花形态的把握和描绘出令人心旷神怡的色艺,实乃多情深沉之写意,让画面更具清新的意象。
另外,在《出水芙蓉图》画中,水山萧瑟,灰色的山顶是素色的灰晕,黛绿的
水色是湛蓝的清澈;画面中小桥和竹篱,搭配着密密麻麻的林木,给人带来一种自然惬意的视觉冲击力。
总而言之,欧阳询在此图中的的写意表达,令人赏心悦目,在宋代山水画中显得出类拔萃。
就其艺术价值而言,《出水芙蓉图》能看出宋代大师欧阳询的诗意,亦能感受
到他一贯的写实风格,芡花的耳垂轻飘,池中的水清清,风景湛蓝,柔美、细腻而又处处勾勒出高度的细密线条,表现出随笔式传神写意与抒发情怀之美,正是宋代传神写意图画之所以深受青睐的原因所在。
总之,欧阳询的《出水芙蓉图》给人以柔美又充满动人的情趣,令人回味无穷。
其无论是画面的构图还是对芡花形态的把握表现,都处处手法精湛,彰显大师之神采飞飞。
赵佶《出水芙蓉图》
赵佶《出水芙蓉图》
《出水芙蓉图》赏析
《出水芙蓉图》一画虽小, 画得却十分精致生动。
此画系用没骨法。
用笔轻细, 敷色柔美, 几乎不见笔迹。
浅粉色的花瓣、嫩黄花蕊, 似乎还带有拂晓时分的露珠, 这正是花苞初发的最佳时刻。
粉红色的莲花在碧绿的荷叶映衬下显得格外的清妍艳丽。
它突出地表现了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品格。
这是宋人花卉小品中难得的上乘佳作。
一朵盛开的粉红色荷花占据整个画面,在碧绿的荷叶映衬下抢眼而夺目,布
局、设色端庄大气,将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君子气质表现得十分完美。
莲瓣的描绘技法类似后世的“没骨”法,不见勾勒之迹,渲染出花瓣既轻盈又
腴润的质感。
画家的写实功力极为扎实,每片莲瓣的形状、角度、色泽和光感都安排得无懈可击。
至于瓣上红丝、蕊端腻粉,也一一仔细料理,微妙之处,使人叹为神工~作者用俯视特写的手法,描绘出荷花的雍容外貌和出淤泥而不染的特质。
全图笔法精工,设艳丽,不见墨笔勾痕,是南宋院体画中的精品。
此画画面右方作者自题一诗云:“冲泥抽柄曲,贴水铸钱肥,西风吹不入,长
护美人衣。
”恽寿平将出水芙蓉比喻为美人,而这美人性格刚强,任西风猖獗也无法欺凌她,借以赞美,如美人之坚贞的荷花,意在表达自己的情怀。
画面:一朵盛开的荷花,艳红娇艳,从水中冲污泥凌空而出,水面上一片凋零的半枯荷叶,及一根落英的莲蓬,暗示此时已是西风漫捲的深秋时节了。
此图用色彩直接点染而成,色彩艳丽而不沉重,表现出荷花清丽、冷艳、高洁的神韵,那盛开的花瓣之间弥漫的蒸气,表现得非常微妙,给人有一种空濛的感觉,令人回味无穷。
从《出水芙蓉图》看南宋院体花鸟画的精丽典雅
2006年第3期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摘要:我国的花鸟画源远流长。
宋代院体花鸟画一直是中国绘画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旨在由点及面,从作品《出水芙蓉图》分析宋院体花鸟画精丽典雅特征的具体体现及形成的原因和文人画、禅画在南宋的发展。
关键词:《出水芙蓉图》;禅画;卷轴;审美境界;顿悟;笔法精工;没骨中图分类号:J 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2X (2006)03-0054-02作者简介李玲(),女,安徽阜阳人,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美术学级硕士研究生。
收稿日期63从《出水芙蓉图》看南宋院体花鸟画的精丽典雅李玲(南京艺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13)《出水芙蓉图》,绢本设色,纵23.8厘米,横25.1厘米,南宋,无款。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此图绘出盛开的粉红色水荷花一朵,淡红色晕染,花下亲以绿叶,叶下荷梗三枝。
构图采用特写镜头,使画面充盈。
技法上采用“没骨法”画成,用较鲜艳的色彩直接画上荷花,给人感觉更加清新娇嫩。
描绘出荷花的雍容外貌和出污泥而不染的特质。
全图笔法精工,设色艳丽,不见墨笔勾痕,是南宋院体画中的精品。
充分体现了宋花鸟精丽典雅的视觉特点。
从作品《出水芙蓉图》中,我们可看出南宋院体花鸟画设色明丽、工笔规整。
追求自然生活中花卉色彩鲜艳亮丽的真实感觉,鸟虫形色生动准确、对细节的刻画深入微妙。
南宋大量的工笔花鸟作品,都体现了“用笔极新细,殆不见墨迹,但以轻色染成”、“妙在赋色”的技法风貌。
构图生动简洁,主题突出,是南宋院体花鸟画精丽典雅的表现之一。
就形式而论,卷轴画完全取代了壁画,尤其是小品画的创作收获了极其丰硕的成果。
花鸟画表现在小幅画里,蔚为时代的风尚,如《出水芙蓉图》。
圆形、方形和少量异形的小幅花鸟画,主要为生活中实用的团扇、家具上的贴络和灯片子等,数量之多,形成南宋花鸟画的主流。
画外的情趣、诗意与画意相结合、加强了花鸟画借物抒情的目的,令人赏心悦目……在题材方面,南宋院体花鸟画仍沿袭宣和画院的风气获得长足的发展。
审美变化中的自我
什么是“没骨法”?
画面哪些地方运用了“没骨法”? 这一技法是怎样出现的?
《 枯 木 竹 石 图 》 宋 苏 轼
这幅作品和《出水芙蓉图》有什么不同?
这幅作品画得不精致,很随意,是文人们喜欢的风格,在历史上流传了很长时间。
历史原因:宋人苏轼、米芾等人主张“诗中有画,画中 有诗”,促使许多文人士大夫对绘画产生兴趣。元代赵孟頫强 调“书画同源”,把文人画推上主流位置;明代董其昌提出南 北宗论,抬高文人士大夫而贬低职业画家,使中国画向业余发 展,以笔墨抒发胸中自我;清代吴昌硕把时代因素蕴含其中, 强调视觉冲击力,把以书为画的文人画推向极致。
嘴叼香烟,头发散乱
请同学们猜一猜
这四幅画年代顺序。 哪一幅空间感最强, 哪一幅最为平面。
1
2
4
3
事实上把它们按照时间顺序排列起来,就会发现这是一个
逐渐走向平面化的过程,马蒂斯的《餐后的果物》是一个 总结,其中基本上没有空间感。
美术作品具有各种不同的风格面貌和 审美特色,它们之间没有高下对错之分, 但都受到特定时期审美风尚的影响。
审美变化中的自我
服装的演变
你喜欢哪一款服装?如果你穿会选哪一款? 为什么会喜欢? 你的父母辈、爷爷辈会选哪些?
美术家在所身处的特定时代和文化环 境中,难免受到当时审美标准的影响,并 且不自觉的体现在作品中。
这幅画给你的感觉是 怎样的?
《 出 水 芙 蓉 图 》 宋 吴 炳 《出水芙蓉图》一画 虽小,画得却十分精 致生动,此画用的是 “没骨法”。一朵盛 开的粉红色荷花占据 整个画面,在碧绿的 荷叶映衬下抢眼而夺 目,布局、设色端庄 大气,将荷花“出淤 泥而不染,濯清涟而 不妖”的君子气质表 现得十分完美。
课堂活动
此花非彼花——由恽寿平《出水芙蓉图》谈“没骨花”与“没骨法”
理论空间史论A R T Theory 此花非彼花—由恽寿平《出水芙蓉图》谈“没骨花”与“没骨法”的关联与区别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Mogu Flowers” and “Mogu Painting Skills” from Yun Shouping's Lotus Flower Breaking the Surface[内容摘要] “常州画派”是画史上非常重要的流派之一,“没骨”是其重要的技法特点之一。
恽寿平一再强调其“没骨法”以北宋徐崇嗣为宗,本文通过梳理北宋期间关于“没骨”的相关记载,可以清晰地看到:“没骨花”在北宋,是指作品所写生的题材芍药花的别称,而非指“没骨”技法。
徐崇嗣初作“没骨花”应为芍药花,更兼吴方言与江淮方言中多入声,阳平声调作入声,以至后人误将“没骨花”认作“没骨法”。
而真正的“没骨法”实际上是指多次分染将墨线湮没的一种院体画技法。
[关键词] “没骨花” “没骨法” 徐崇嗣 黄筌 徐黄异体 芍药 吴方言 文 张 勤清初“常州画派”之创始人恽寿平曾创作了《出水芙蓉图》一幅,图中绘红荷一枝,亭亭于新老两叶之上,花头以朱磦、朱砂及少许胭脂染就,正叶以石青、花青绘成,层层递进,反叶着以汁绿、赭石点成,整幅画面色彩丰富而不繁腻,轻松灵动。
画家题跋“出水芙蓉”,“拟北宋没骨 画法”。
[1] 恽寿平(1633—1690),原名格,号南田等。
他所创立的“常州画派”是画史上重要流派之一。
学者杨臣彬认为:南田的花卉风格,以广泛的题材,真实生动的艺术形象,秀润的笔墨和设色,创造了“清如水碧,洁如霜露”的“没骨花”法。
[2] 学者俞剑华在《中国绘画史》中指出“及恽寿平起,以天纵逸才,斟酌古今,以北宋徐崇嗣为宗,而创纯没骨体,清秀妍雅,……相号为常州派”。
恽寿平“清妍秀雅”的“没骨体”是何面目,此名因何而起,此法因何而成的呢?恽图与俞文中都提到“以北宋徐崇嗣为宗”,清张庚《国朝画征录》中也称:“斟酌古今,以北宋徐崇嗣为归。
初中美术(岭南版)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
初中美术(岭南版)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第一课:走进美术馆1、了解艺术博物馆的功能与特色,体验展览、参观、学习交流的方式。
2、艺术博物馆的各种藏品,是了解人类文明发展、感受现代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的宝贵资源。
3、艺术博物馆是向公众开放、永久性的文化事业机构。
作用:对国家艺术珍品的收藏、研究、展示。
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公民素质教育、对外文化交流、推动当代美术文化事业。
4、美术馆六大功能:收藏、研究、陈列与展览、教育、交流、服务。
5、博物馆类型:艺术博物馆、历史博物馆、科学与技术博物馆、综合类博物馆。
6、国内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术馆、上海博物馆、陕西省博物馆等等。
7、国外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卢浮宫博物馆、大都会博物馆。
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是一座特殊的博物馆。
成立于1925年的故宫博物院,建立在明清两朝皇宫——紫禁城的基础上。
历经五百年兴衰荣辱,帝王宫殿的大门终于向公众敞开。
故宫博物院绝无仅有的独特藏品,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紫禁城木结构宫殿建筑群。
上海博物馆:是大型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陈列2800平方。
文物12万件,以青铜器、陶瓷、书法、绘画为特色。
其青铜器来自宝鸡、河南、湖南。
中国美术馆:中国·北京,是建国以来第一座国家级造型艺术博物馆,1962年落成。
展厅8300平方米,17个展厅。
建筑具有中国民族风格,收藏以明末、清代、民国初期艺术作品。
广东美术馆:中国·广州,建筑面积20000多平方米,12个展厅和户外雕塑展示区。
卢浮宫博物馆:法国·巴黎,1204年,古达法国皇宫,世界最大艺术博物馆之一,馆藏超38万件,其艺术品收藏35000件。
大英博物馆:英国·伦敦,1759年,世界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综合性博物馆,馆藏超1300万件。
大都会博物馆:美国·纽约,1872年,世界最大专业艺术博物馆,馆藏超200万件,欧洲优化和雕塑名作汇集。
出水芙蓉图
名称:《出水芙蓉图》画种:工笔花鸟尺寸:35×35厘米创作时间:2007年02月纸张:安徽产四尺净皮熟宣绘制时间:15小时墨:一得阁瓶装墨汁颜料:上海马利大盒国画颜料笔:底纹笔、勾线笔、大白云、小兰竹第一步:淡墨勾勒花头,中墨勾反叶、枝梗。
浓墨勾正叶。
宋人原作用线尤其是花头的用线非常细,墨色也非常淡,临摹的时候应该避免平时的用线习惯,尽量向原作靠拢。
正叶叶筋采用双钩方法为之,也有别于目前流行的正叶叶筋两边留水线的处理手法。
第二步:淡淡的赭墨色(朱磦+墨+少许曙红)底纹笔刷底色。
干后用隔夜赭石(朱磦+墨调和后放置一夜)平涂三次底色(花卉、叶子等部分不涂)。
隔夜色有渣滓,能出现比较粗糙的肌理效果,对衬托出花瓣的水灵感觉有一定的帮助。
淡白色平涂花头。
反叶、枝干平涂赭石色(赭石中可略微加入微量草绿)。
正叶、莲蓬平涂老绿色(草绿+少许胭脂)。
花头用淡曙红多次分染(用色一定要薄)。
染色时需要注意反瓣可比正瓣多染一到两次。
反叶、枝干用草绿分染,枝干部分采用两边往中间染的“染低法”。
反叶叶筋两边留水线,接近于近代通行的正叶处理手法。
随后反叶用淡朱磦从叶子边缘往根部倒染。
莲蓬用赭石色分染,最深处略加墨分染。
花瓣根部即莲蓬周围可用胭脂略加朱磦整体统染,这样染一下以后点花蕊的时候就容易让花蕊亮起来。
正叶用花青多次分染,要有意识的挤出正叶叶筋。
越是根部这种挤的感觉越明显,到了边缘部分要弱化一些,始终保持整体的明暗关系要和谐,避免局部刻画过分。
第四步:正叶继续用墨青色(花青+墨)提染,淡墨青色(花青+墨)勾勒细叶脉。
花瓣互相掩盖的地方用极淡的灰绿色(三绿+少许墨)淡淡的分染一下明暗关系,千万不要染过了。
花瓣尖部用浓曙红局部提染后再用中等浓度的胭脂提染一下,胭脂为冷色,有别于曙红的暖色,提染一下胭脂,花瓣会红的更有层次,初学者在描绘别的粉红花头的时候也可以采用此法。
反叶。
枝干整体罩染薄五绿(三绿+白色)。
其中枝干是从中间往两边分染,反叶是从根部往边缘整体罩染。
宋辽金时期的美术
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是具有重要历史 价值和艺术价值的风俗画长卷, 作者北宋 末期优秀人物风俗画家张择端。作者通 过清明节日北宋都城汴梁和以虹桥为中 心的汴河两岸各阶层人物活动情景的描 绘,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一些 侧面。这幅作品不愧为我国古代绘画中 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其次,中国古代人物画的独特传统, 还表现在善于运用长卷的形式,突破 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真实而细致地描 绘现实生活的场景及其人物活动。场 面繁广的当推宋代张择端的工笔淡设 色 《清明上河图》。画家以高度写实 的手法描绘了北宋都城汴梁沿汴河展 现的清明时节的风光,从城郊农村风 光开始,以汴河船舶往来为线索,渐
李公麟
维 摩 诘 图
网 友 摹 本
五马图 李公麟
纸本 墨笔 纵29.3厘米 横225厘米(日)私人藏
五马图 李公麟
五马图 网友摹本
李公麟《五马图》介绍
此图画西域进贡给北宋王朝的五匹骏马, 皆各由奚官牵引。无款,马后有黄庭坚小 行书签题马的年岁、尺寸、进贡年月等, 又跋称为李伯时(公麟)所做,是李公麟 传世精品。全画用白描法,只在少数地方 用淡墨略加渲染,很好地体现了李公麟白 瞄画的特色。墨笔线条简练,以提按、轻 重、转折、回旋的手法,概括出马匹的不 同特征以及任务的不同风貌,形神毕肖, 气韵飞动。
宋 佚名
人物画
• 武宗元——《朝元仙仗图》 • 李公麟——《五马图》、《维摩演教图》、 《临韦偃牧放图》、《昭君出塞》、 《蔡琰还汉》 •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 李唐——《采薇图》 • 梁楷——《泼墨仙人图》
朝 元 仙 仗 图 武 宗 元
朝元仙仗图
武宗元
朝元仙仗图
武宗元
李公麟
高中美术鉴赏作品分析——第2课
第2课1954(油画,1954年) 克里福德·斯蒂尔(美国)斯蒂尔(Clyfford Still,1904—1980)生于美国北达科他州的格兰丁市。
他是大型单色绘画的先驱之一。
斯蒂尔的作品一般都很大,但上面的色彩却很少,只有一两种颜色,它们彼此覆盖,其空间是靠色块之间的空隙来实现的。
这些色彩主要是黑色、红色或黄色,色彩之间流动、变化,形成一种运动的关系。
《1954》是他成熟期的重要作品之一,体现了他的这些风格特征。
韩熙载夜宴图(中国画) 顾闳中(五代)顾闳中(907—960)是我国五代时期南唐(937—975)的著名人物画家。
《韩熙载夜宴图》在内容上分为五个部分。
左起第一部分为“听乐”。
在场的每个人物,不论他表现出何种姿态,都被迷人的音乐所陶醉了,心理描写达到了极其传神的境界。
第二段为“观舞”。
韩熙载站在红漆羯鼓边,亲自为舞伎王屋山跳“六幺舞”击鼓伴奏。
这段中出现的人物,主次分明,有聚有散,有动有静,构图十分和谐。
第三段为“休息”,描写夜宴中间休息的场面。
第四段为“清吹”,描写韩熙载和宾客欣赏乐伎演奏笛子和筚篥等管乐的场面。
第五段为“宴散”。
在轻歌曼舞中,不知不觉夜宴结束了,但韩熙载的宾客们似乎余兴未尽,与歌伎们调笑言欢,惟独韩熙载一人独自伫立,神情若有所思。
从全画看,韩熙载始终流露出一种沉郁寡欢的表情,其相貌特征和内在气质都非常统一,不但反映了韩熙载在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的情况下,强颜欢笑的矛盾心理和内心的苦闷,更突出地说明了顾闳中高超的肖像画水平。
维纳斯的诞生(油画,1485年)波提切利(意大利)桑德罗·波提切利(1445-1510)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杰出画家。
《维纳斯的诞生》是波提切利中年时期创作的取材于古希腊神话故事的作品。
表现美和爱的女神从爱琴海中诞生,风神将她吹到岸边,受到春神欢迎的情景。
该画以流畅的细线勾勒出形体的优美轮廓,用明朗的色调和柔和的色彩表现出优雅、圣洁和含蓄的美。
名家国画作品《出水芙蓉》
名家国画作品《出水芙蓉》
展开全文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北宋周敦颐一篇《爱莲说》可谓将荷之美备述矣,然而画家们则有不同意见,审美关乎性情与意趣,不同的画家笔下的荷花则有不同的美。
谁笔下的作品更符合你心目中最美好的荷花形象呢?
1、吴炳《出水芙蓉》
宋人《出水芙蓉》(旧题吴炳),善于选择生动的物像局部以“特写”式的手段使艺术形象更加突出。
一朵荷花使人想到池中涟漪伴着荷塘月色的沁凉清香。
2、清代·画家吴振武荷花
3、清陈书《荷花》
4、清任伯年《荷花鸳鸯图》
5、明陈洪绶荷花鸳鸯图
6、石鲁《芙蓉荷花》
7、齐白石的荷花
齐白石的荷花蝌蚪,蝌蚪戏莲影,单纯可爱充满闲情逸趣,憨拙童趣的线条与轻灵的律动让人忘了世间百态,笔法挥洒自如,充满昂
扬生机。
8、潘天寿的荷花
映日荷花别样红
红荷图
朝霞
潘天寿的荷花笔墨苍古、凝炼老辣,且大气磅礴,雄浑奇掘,具有摄人心魄的力量感和现代结构美。
9、张大千的荷花
张大千的荷花素净纯美,亭亭玉立又不失潇洒飘逸,将“静若处子,动若脱兔”两种对立之美糅合其中,远观之仙气十足,与周敦颐莲之“不可亵玩”的高洁性情甚符。
10、八大山人的荷花
八大山人的荷花不是春色娇艳、欣欣向荣的鲜花,而是“溅泪”之墨花,是残叶败荷,一如他一向的画风,凄凉寂寞,冷意逼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水芙蓉图》赏析
孙润之
《出水芙蓉图》是南宋院体画中的精品之一,画面无款,有残印一角。
画面中,一朵夏日盛开的荷花占据了大部分画面,花瓣由淡红色晕染。
花下衬以碧绿的荷叶,叶下三枝荷梗。
本画传为吴炳所做。
吴炳,南宋武阳(今江苏省常州市)人,生卒年不详,南宋光宗绍熙年间(1190-1194)画院待诏。
光宗皇后李氏爱其画,恩赉甚厚,赐金带。
工画花鸟,元代夏文彦《图绘宝鉴》谓其画“写生折枝,可夺造化,彩绘精致富丽”。
他以极其精致细微的观察写生法,再现了一枝“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映日荷花。
《出水芙蓉图》笔法精工而表现细腻,设色艳丽而沉稳不俗。
莲瓣的描绘技法为矿物质白颜料蛤粉衬底,再由瓣尖向花心处渲染。
此处有一种特殊的绘画技法用于使花瓣更加厚重与突显,便是在绢画的反面花瓣处再施以蛤粉。
这种技法在工笔重彩画中经常使用并且成为古法流传至今。
染瓣尖时,注意花瓣的阴阳向背有差别。
其红色有微妙的冷暖变化,可用大红色和胭脂二色。
大红显暖,胭脂偏冷。
难度最大的当属勾花瓣上的红色纹路,最后花瓣质感既轻盈又腴润而整体关系非常和谐,连每片莲瓣的形状、角度、色泽和光感都布置的十分巧妙。
花心的莲蓬用水色藤黄加花青罩染,比花瓣透明、轻灵,又与周围立粉的花蕊形成强烈对比。
立粉的方法是将蛤粉均匀调明胶并点于绢面,干后有凸
起感,与周围平滑设色绢面形成肌理对比效果。
莲花到此便塑造完毕,莲叶的技法便是先勾线后罩染。
但是注意叶的向背有色彩明度的变化,勾的叶的轮廓线亦有浓淡粗细的变化。
三枝荷梗中靠最右边的用墨染的最深,在梗缘勾线处染以淡墨,使其具有圆柱的体感,与罩染的平整叶面形成对比。
当我们展卷对坐,似抿一口茗茶一般品味它时,便神接千载,与古为徒。
并不在画面中心而是向左倚斜的莲,似一美人梳头挽髻左顾而流盼。
花瓣经营苦心,其左疏右密,上合下开之势俯仰有情。
瓣尖染于细腻的蛤粉底上,似美人面颊的一抹腮红,含羞生姿。
单纯的素绢背景上留下了较深的补画的条状痕迹,那是岁月这位大师留下的。
整幅画面古雅隽永的书卷气迎面而来,让人在品味古人的神工巧造的同时得到精神的最大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