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合集下载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学设计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学设计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一年级学生2.学科:数学3.课时:一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1)各种形状的积木,信封(里有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2)预习课本16~18页。

二、设计理念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起思维的火花。

“数学即生活,生活即数学”,生活数学的观念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之一。

积极引导学生以生活经验来充实和丰富数学学习,通过独立思考、实践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新课标》指出: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从活动中感受到数学,让学生创造性地学数学。

三、教学课题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16~18页《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面,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形体的面画图形的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能正确辨认几种图形。

2.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活动过程中,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初步感受形与形、形与体之间的联系。

实现对平面图形的进一步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3.通过设计画图形、围图形、拼图形的动手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初步的动手能力和共同研究问题的习惯。

使学生积极参与,增强与同学交往、合作的意识,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感知“形”与“体”的联系。

【教学难点】能在钉子板上围出和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

【教具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信封(里有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录音,钉子板。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百度搜索】/p?word=%D0%A1%D0%A1%B7%DB%CB%A2%BD%B3&pos=4&s= 31.师:小朋友们,知道它是谁吗?【百度搜索】/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C 6%E6%CB%BC%C3%EE%CF%EB%CF%B2%D1%F2%D1%F2&in=27037&cl=2&lm=-1&st=&pn=0 &rn=1&di=88083969975&ln=899&fr=&fm=rs10&fmq=1136071201125_R&ic=&s=&se =&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2#pn今天能干的喜羊羊要给我们表演精彩的魔术。

形状认识认识正方形长方形圆形

形状认识认识正方形长方形圆形

形状认识认识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形状认识:认识正方形、长方形和圆形形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概念,而在几何学中,各种形状都有严格的定义和特性。

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介绍三种基本形状:正方形、长方形和圆形。

通过对这些形状的认识,我们将能更好地理解它们在几何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让我们开始吧!一、正方形正方形是一种四边相等、四角都为90度的平面图形。

它既属于四边形的一种,也可视作特殊的矩形。

正方形的特点如下:1. 边长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长度均相等。

用“a”表示正方形的边长,可以表达为a = a = a = a。

2. 内角为90度:正方形的每个内角都是直角,即90度。

这意味着所有的内角之和为360度。

3. 对角线相等: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

用“d”表示对角线的长度,可以表达为d = d。

正方形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例如:电视机屏幕、画框、方形餐桌等。

正方形在几何学中也有重要的应用,例如计算面积和周长。

正方形的面积可以通过a x a计算得出,周长则是4a。

二、长方形长方形是一种四边相等的平面图形,其中相邻两边两两平行,且四个内角皆为90度。

长方形与正方形类似,也属于四边形,但其特点略有不同:1. 两组边长相等:长方形有两组相等的边,分别为长边和短边。

用“a”表示短边的长度,“b”表示长边的长度,可以表达为a = a,b = b。

2. 内角为90度:与正方形一样,长方形的每个内角都是直角,即90度。

这意味着所有的内角之和为360度。

3. 对角线不相等:长方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度不相等。

用“d1”表示长对角线的长度,“d2”表示短对角线的长度,可以表达为d1 ≠ d2。

长方形的例子有很多,如:书本、门、窗户等。

在几何学中,长方形的面积可以通过a x b计算得出,周长为2a + 2b。

三、圆形圆形是几何学中非常特殊的一种形状,由一个中心点和等距离半径组成的一条封闭曲线。

圆形的特点如下:1. 半径:圆的半径是指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用“r”表示。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前言在小学数学中,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是最基础的几何图形之一。

学生在接触这些几何图形时,需要先了解它们的定义、特征和基本性质。

本文将介绍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几何图形的知识。

教学目标1.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定义;2.了解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基本特征和性质;3.能够比较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异同点;4.能够应用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知识解决简单数学问题。

教学内容一、长方形的定义与特征1. 定义长方形是一种四边形,它的对边相等且平行,内角为直角的矩形。

2. 特征和性质•任意一边可以作为底;•任意一边的中线是高;•对角线相等且平分。

3. 教学方法•以实物、图片等形式呈现长方形,引导学生回忆或认识长方形;•让学生探索长方形不同边长、不同对角线的关系,引出长方形的定义及特征;•引导学生观察长方形,证明对角线相等且平分;•运用PPT和教具等方式进行演示,让学生自己探索长方形任意一边可以作为底的证明。

二、正方形的定义与特征1. 定义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矩形,它的四边相等且平行,内角为直角。

2. 特征和性质•任意一边均可作为底;•对角线相等且平分;•垂直平分线即为中线,也为高。

3. 教学方法•展示实物或图片,让学生辨认或复习正方形;•让学生自行探索正方形的特征和性质;•引导学生发现正方形的对角线相等且平分,以及垂直平分线为中线且为高的特性;•通过PPT和教具等方式进行演示,让学生自己探索正方形任意一边可以作为底的证明。

三、圆的定义与特征1. 定义圆是指平面上所有到给定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这个点称为圆心,到圆心距离称为半径。

2. 特征和性质•圆心在每条弦的垂直平分线上;•相等半径的圆相交于两个点;•相切圆的半径垂直于切线;•轨迹是抛物线。

3. 教学方法•展示实物或图片,让学生回忆或认识圆形;•通过实验让学生探索出圆心在每条弦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特征,以及相切圆的半径垂直于切线的性质;•通过PPT和教具等方式进行演示,让学生自己探索相等半径的圆相交于两个点的证明。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案——通过游戏学习图形2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案——通过游戏学习图形2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案——通过游戏学习图形2通过游戏学习图形
一、教学目标
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这三种基本图形。

2、通过游戏学习这三种基本图形的特点,如边长、面积等。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感性认识。

二、教学重点
1、通过游戏学习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的形状和特点。

2、学会如何理解这三种基本图形的特点。

三、教学流程
1、引入
教师可以通过幻灯片展示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的图片,让学生进行认知。

2、学生活动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这三种基本图形的特点。

例如,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玩具,让学生选出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的玩具。

然后让学生用尺子测量玩具的尺寸(如边长、直径等),让学生感性认识这三种基本图形的特点。

3、教师介绍
教师可以介绍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的特点,如边长、面积等。

可以通过小游戏,让学生学会如何理解这些特点。

4、巩固
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各种家具、物品,找出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的物品,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5、拓展
教师可以给学生出一些关于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四、教学效果
通过游戏学习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的特点,学生能够感性认识这三种基本图形的特点。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学会如何理解这些特点,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并找出教室里的长方形、正方形
和圆形的物品。

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学生能够快速、有效地掌握这部分知识。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教学设计如东县大豫镇兵房小学赵劲松[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二册第40-42页的例题及"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材简析]在学习本课新内容前,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

教材以此为起点,将学生喜欢的搭积木活动引入本课的学习活动中,并从中选择教学内容。

先出现几种形状的积木的拼搭,吸引学生观察并把积木按形状的不同分类,然后通过同一类积木的某一面凸现出这些面有相同的形状,安排学生看一看、画一画,从物体上分离出面,研究面的形状,形成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表象,这就蕴涵了面与体的关系,使学生在整体上直观认识这三种平面图形。

在“想想做做”中也安排了丰富的活动。

第1题利用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画图形,能使学生再次感受体与面的联系,感受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特点。

第2题说说哪些物体的面是圆形或长方形、正方形,加强几何图形与生活的联系。

第3、4题是在钉子板上围图形、方格纸上画图形,可以有大有小,有不同的位置,这些练习既能渗透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使学生感受到直线图形与曲线图形的不同,又能激起学生独立探索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第5题综合了图形的认识、分类统计的知识。

第6题在用长方体画长方形的活动中,渗透长方体的一些特征。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一个面和圆柱体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体的面画图形等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知道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让学生初步感受几何形体的面的特征,体会“形”与“体”的联系。

3、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与同学的交往、合作的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认图形是观察物体的开始,把积木按形状分类是一个难点。

学生从分、“搬”、画、围等学习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是本节可的重点。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案——小学生的图形狂欢2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案——小学生的图形狂欢2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案——小学生的图形狂欢2小学生的图形狂欢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学习中,认识各种图形是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

在本次课程中,我们将会带领小朋友们认识三种常见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加深对图形的理解。

一、课程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区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这三种图形;2.学生能够准确描述这三种图形的特点和应用;3.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操作掌握这三种图形的基本构成要素和相互关系;二、学习内容1.认识长方形长方形是一种四边形,它的两条相对边是平行的。

长方形的特点是长度和宽度不相同,其中长的那个边叫做长边,宽的那个边叫做短边。

长方形是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图形,其中许多物体就是长方形,比如桌子、书本、门窗等等。

2.认识正方形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长方形,它的四条边长度都相等,四个内角也都是直角。

正方形在人们生活中也十分常见,比如餐桌、水杯、电视等等。

3.认识圆形圆形是一种封闭的平面图形,是没有边和角的。

圆形最大的特点是它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圆的周长就是直径的三倍。

圆形在人们生活中也很常见,比如轮胎、球、水池等等。

三、教学方法1.视觉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会通过展示具有代表性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让小朋友们通过视觉感受认识不同的图形,同时再通过简单的实践操作,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图形的基本要素和特点。

2.智力游戏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课堂内容的讲解,我们还将会进行一些智力游戏,让小朋友们通过游戏的方式进一步加深对图形的认识和理解,同时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实践操作在课程的末尾,我们将会借助实践操作的形式,让小朋友们自己动手去构造图形、认识图形,并通过互相交流的形式,让他们进一步加深对图形的认识和理解。

四、教学过程1.认识长方形1)视觉感受:让小朋友们通过展示长方形的图片,观察不同长方形的特点和应用;2)程序分析:通过对图片的观察,引导小朋友们自主总结出长方形的构成要素、特点和应用;3)实践操作:通过给出一些长方形纸片,让小朋友们进行拼图操作,从而掌握长方形的构成和应用。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案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案教学目的1. 通过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底面的观察,及摸一摸、画一画等体验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理解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在现实有趣的学习情境中,经历面从体上剥离下来的过程,进步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才能,开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积木假设干,水彩笔、纸张、橡皮泥、印泥等工具,钉子板,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平面图形假设干。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作好铺垫1. 谈话:小朋友们,愿意到王老师家去做客吗?那今天先参观一下我的家,这是我家的儿童房。

〔课件演示儿童房,最后定格在第16页例题中积木搭成的物体〕2. 提问:〔1〕看一看,搭的是什么?〔2〕仔细观察,用到了哪些积木,你能把这些积木按形状分一分吗?老师呈现用积木搭成的实物,指定学生在视频展示台上分一分。

分完后,分别请学生说一说每种形状的名称。

〔三棱柱不要求说知名称,只要能区分开来就行〕3. 小结:这些积木按形状可以分成四类。

下面一起来重点观察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

【评析:用到老师家做客的方式导入,有效地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

将课件定格在积木搭成的物体上,不经意中呈现了学习内容。

让学生寻找各种认识的物体并进展分类,有效地唤起已有的知识储藏。

在此根底上,引出重点研究的内容,为下一步学习作好铺垫。

】二、动手操作,建立表象1. 引导:老师为你们每人准备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积木。

请选择一块自己喜欢的积木,先看一看、摸一摸它的外表,再跟小组内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拿的是什么形状的积木,摸上去有什么样的感觉?〔学生自主活动,然后在小组里交流〕全班交流:让学生拿着积木,先摸一摸它的面,然后说一说感受。

学生可能说出:长方体的面长长的、平平的;正方体的面方方的、平平的;圆柱的底面圆圆的、平平的,侧面是弯弯的。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
5.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1)平面图中找学过的图形。
其实今天我们认识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就藏在日常的生活中。瞧,这是小红家的客厅(出示小红家客厅图),里面就有许多我们今天认识的图形,比如凳子的面是长方形的。谁也来这样找一找,说一说?
(2)在自己身边找学过的图形。
在我们的身边、周围有这样的图形吗?谁发现了?请你指一指、说一说。
②交流反馈:谁来说说围了以后觉得怎么样?
③小结:在钉子板上可以围出长方形、正方形,但围不出圆来。
2.画图形。
(1)活动说明:刚才我们是动手围图形,下面我们再来动手画图形。这是一张方格纸,想一想利用上面这一条条横线和竖线可以画出今天学的什么图形呢?为了画得规范、漂亮,我们要请尺子来帮忙,下面就请你们在方格纸上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2)学生活动,教师注意观察指导。
(3)交流后概括。
让学生将画下来的图形在小组里交流,教师再选择一部分学生画出的正方形上讲台上展示。
提问:咱们画下来的这种图形叫做什么呢?
概括:这些图形都是正方形。
(4)再看一看正方体的其他面是什么形状的?
3.放手认识圆。
(1)引导回顾方法。
刚才我们从长方体上认识了长方形,从正方体上认识了正方形,那从圆柱上又能认识什么图形呢?请小朋友拿出一个圆柱来,找到圆柱的这个面(底面)。想想刚才我们用什么方法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请你也用这样的方法去认识其中一个面的形状。
(2)画一画。
动一动脑筋,你能把这个面的样子在纸上画下来吗?想一想该怎么画呢?让我们来动手试一试吧。
(3)比一比。
请小朋友把你画下来的图形在小组里交流,互相看一看得到了什么样的图形。
(4)揭示名称。
想像:让我们闭上眼睛把刚才看见的图形再想一想。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详细描述
长方形有两个相等的长边和两个相等的短边,长边和短边的 长度可以不同,但它们必须是彼此的整数倍。长方形的长边 和短边在视觉上具有平衡感,因此在许多场景中得到广泛应 用,如制作门窗、桌面、书本等。
学习正方形
总结词
正方形是四边形中的一种,四条边都相等,并且四个角都是直角。
详细描述
正方形具有相等的四条边和四个直角,它是一种特殊的矩形。正方形在日常生 活中非常常见,如地砖、窗户、卡片等。正方形的四条边在视觉上具有很强的 对称性,给人一种稳定和平衡的感觉。
03
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
总结词:初步认识
详细描述:通过观察、比较和操作,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了解它们的基 本特征。
举例:辨认课本封面、魔方、车轮等物品的形状,并指出它们是长方形、正方形或 圆形。
提升练习
总结词
形状辨认与特征描述
详细描述
通过观察和比较,辨认不同形状的物品,并描述 它们的特征。
画出3个不同的圆
选做作业
了解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基本特性 了解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周长计算方法
了解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面积计算方法
THANKS
感谢观看
情境导入
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的物品,如 书本、钟表、圆形餐具等,引导 学生观察并发现其中的长方形、
正方形和圆。
提问学生关于这些图形的特点和 用途,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引入本课的主题,介绍长方形、 正方形和圆的认识。
02
学习新课
学习长方形
总结词
长方形是四边形中的一种,具有两组相对的边,长度相等。
学习圆
总结词
圆是一种曲线图形,由一条曲线和经过该曲线上一点的直线段组成,其中曲线上 的点到直线段的距离相等。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直观地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特点。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特点。

难点:抽象出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特点,并能进行简单的分类。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我们平时都见过哪些图形呢?(2)生:三角形、圆形、正方形……(3)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种新的图形,它们分别是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你们准备好了吗?2.认识长方形(1)师:请同学们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仔细观察它的形状。

(2)生:我发现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边相等。

(3)师:很好,这就是长方形的特点。

现在请同学们互相交流一下,看看还能发现长方形的其他特点。

(4)生1:长方形的长边比短边长。

(5)生2:长方形的对边平行。

3.认识正方形(1)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一张正方形的纸,观察它的形状。

(2)生:我发现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3)师:很好,这就是正方形的特点。

现在请同学们互相交流一下,看看还能发现正方形的其他特点。

(4)生1: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长方形。

(5)生2: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所以它很对称。

4.认识圆(1)师:请同学们拿出一个圆形的物品,观察它的形状。

(2)生:我发现圆没有角,它的边界是一条曲线。

(3)师:很好,这就是圆的特点。

现在请同学们互相交流一下,看看还能发现圆的其他特点。

(4)生1:圆的边界是连续的,没有起点和终点。

(5)生2:圆的边界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

5.分类游戏(1)师:现在请同学们将手中的图形进行分类,把相同形状的图形放在一起。

(2)生1:我把长方形放在一起。

(3)生2:我把正方形放在一起。

(4)生3:我把圆形放在一起。

(2)生1:长方形有四个直角,对边相等。

(3)生2:正方形有四个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学反思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学反思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学反思《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学反思为什么同一内容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呢?我们细细地品味着:设计一和设计二中的老师都是想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建构知识:设计一的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是“为操作而操作”,他没有将这一学习方式用足、用好、用透,因此没达到操作的目的,教学效果不好;而设计二的教师把握住了操作活动的关键,他让学生在经历新知的探索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挥,使学生在丰富的表象基础上自然而然地建构了知识。

因此,体验,仅仅是操作是不够的。

我们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以身体之,以心悟之”,这样的体验对学生来说才是深刻的。

一、体验,需要学生亲身去经历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早就提出“实践是最好的老师”的教育思想。

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低年级小学生来说:“听过了,就忘记了;看过了,就明白了;做过了,就理解了。

”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教学中重视让学生在“做”中体验数学,去促进数学知识的建构。

例如,上述设计一和设计二中“从‘体’上剥离出‘面’——认识长方形”这一环节中,两位教师都积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看一看、画一画、指一指、找一找,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动眼、动手、动脑、动口,使多种感官参与,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实践中直观认识长方形,体验数学知识。

二、体验,要关注亲身经历后的感悟以往有些数学课上,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些现象:当教学环节进入学生操作时,教室里顿时热闹开了,学生各自动手。

而且有时用于操作的时间可多可少。

这种“摆设”型的动手操作看看很热闹,其实可能是“蜻蜓点水”只停留在活动的表面上,学生得到的体验也是不深刻的。

因此体验光有表面上的活动是不行的,它还需要老师细腻和到位的指导。

像上述两个设计同样是认识长方形,设计一中老师设计的活动看上去很细,但指导上还不够到位,如:学生画的长方形可能有很多种,这位老师却只出示一位学生的作品,并贴到黑板上,这很容易让学生产生误导,只有这种长方形才是长方形,这样学生的体验就不丰富了;又如,在找长方体上其他面上的长方形时,这位老师仅伸出食指指着各个面,这又易使学生对“面”的'理解不深刻,可能会对他们的后续学习(长方形的周长、面积)产生不利的影响。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教案设计说明:学生在一年级上册中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

结合学生在生活中随时随地都能看到物体,看到物体的面。

教材以这些为起点,安排学生看一看、画一画。

从物体上分离出面、研究面的形状,形成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表象。

这样,符合低年级学生特点,有利于他们主动地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图形的画面图形等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知道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体会形与体的联系,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敢于创新的意识,发展其空间观念。

3、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把面从体中提取出来,并能清晰地识别这些面。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大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彩纸各一张,小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彩纸各数张。

学生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各一个,钉子板,每个四人小组一张吹塑纸,印泥(有需要的准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激趣谈话:小朋友们,你们都听过三只小猪的故事吧!今天第三只小猪为自己设计了一套更漂亮的房子。

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课件出示房子)师:小猪的房子都是用什么形状的积木搭起来的?你会分分类吗?(学生把积木分成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三类)二、操作感知,探索新知1、自主操作师:请大家在自己的学具袋里选一块自己喜欢的积木拿在手里,看一看,摸一摸其中的一个面,跟旁边的同学说一说自己感觉到的,看到的。

生1:我拿的是长方体,这个面是长长方方的,摸起来是平平的。

生2:我拿的是正方体,它的面都是方方的,摸起来是平平的。

生3:我拿的是圆柱,(手指圆柱底面)这里是圆的,摸起来平平的;(手指侧面)这里摸起来弯弯的。

师:大家刚才看到的这些面都在物体上,你们有没有办法把它们记在纸上呢?生:(考虑后回答)有!师:请小朋友先独立想想,再在小组里说一说,最后用你们准备的工具试一试,比一比,哪个小组办法多。

认图形(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认图形(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学设计江苏省泰兴市鼓楼小学曹娟(原泰兴市泰兴镇中心小学)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0页的内容,第41~42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材分析:本节课教学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三种常见的平面图形。

教材在编排上体现了以下特点:1.紧密联系学生已有的经验,通过丰富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直观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

学生在生活中随时都能看到物体的面。

学生在上册中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教材以这些为起点,安排学生用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等形体的积木来看一看、画一画,从物体上“分离”出面,研究面的形状,形成长方体、正方体和圆的表象。

根据这些相同的画面画出图形,给出名称,引出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这就蕴含了面与体的关系,使学生在整体上直观认识这三种平面图形。

这样安排,符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有利于他们主动地认识平面图形。

2.把图形的变换、图形间的联系放在重要位置。

教材只要求学生直观认识几种最常见的平面图形,没有深入研究这些图形的特征。

但教材安排了丰富的操作活动,有利于学生培养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3.教材设计了一些开放性问题。

如安排了在钉子板上围长方形、正方形,围出的图形可以有大、有小,有不同位置。

还有用一块长方体积木可以画出几种不同的长方形等。

这些问题能激起学生独立探索的热情和相互合作的愿望,有利于改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设计思路:“自主探索、发展学习、不断创新”课题实验研究,旨在改变教与学的方式。

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创造条件,是为学生的独立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引路搭桥,是让学生真正在探索中发展。

因此,我在设计这一课时,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处理,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广阔的活动空间、探索空间,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探索的全过程。

具体设计了以下几个探索活动:活动1:找出长方体,观察其中的一个面,借助自己的思维去发现一些特征,根据特征给出长方形名称。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学反思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学反思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学反思一、创设主动操作的情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思维往往是从人的动作开始的,切断了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

而动手实践则最易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

在本节课中,董老师十分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让学生在一系列的亲身经验中认识、体验、理解数学知识:1.认一认:课始,董老师从积木说起:今天老师给大家带了一份礼物,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出示积木)这些积木的形状都不一样,你们认识吗?让学生从生活的经验中说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为学习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打下基础,同时蕴育面离不开题的数学思想。

2.摸一摸:在学生指认出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积木后,董老师组织学生摸积木的一个面:在我们的学具盆里老师喂你们都准备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这三种积木。

请同学们拿出一个圆柱,像老师这样(示范摸圆柱的底面)摸一摸(生活动),现在大家摸的这个面就是圆柱的底面。

然后董老师请同学们分别拿出这三种积木中的一种摸一摸,看一看,并说一说长方体、正方体的每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分别是什么样子的。

我想“摸一摸”这一活动既为学生创造力操作的空间,让学生初步感悟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也为下一活动“说一说”准备了素材。

3.说一说:在学生充分摸一摸的基础上,董老师放手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觉,指名多名学生说出自己对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初步感觉,促使学生从动作操作向言语描述过渡,提升小朋友的形象感知。

4.画一画:在学生的语言描述中学生已经涌动起进一步操作的想法,董老师适时的站出来:小朋友们想把它们画出来吗?你有什么好办法把它画在纸上呢?几个学生立即举手发言:印在上面画;看着花!学生想动手的愿望更加强烈,董老师立即组织学生选一个自己喜欢的积木在纸上画出一个图形,并适时指导少数还不会的同学:不会的没关系,可以看课本16页,仿照书上的样子自己画一个。

5.贴一贴:学生积极画图后,董老师有选择且有序地展示学生的作品,将学生的作品按照形状分成3排粘贴在黑板上(其中包括同一图形不同方位),为学生发现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各自的特征做了自然的铺垫。

简单的几何形状认识正方形长方形和圆形

简单的几何形状认识正方形长方形和圆形

简单的几何形状认识正方形长方形和圆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几何形状。

其中,正方形、长方形和圆形是最基本且常见的三种几何形状。

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对于这几种形状的认识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正方形、长方形和圆形的特点和应用,并进行比较,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它们。

正方形是一种具有特殊规律的几何形状。

它的特点是四条边相等,并且四个角都是直角。

无论是边长还是角度,正方形都具有相等的特性。

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场景中找到正方形的身影,比如瓷砖、方形餐盘和方形纸张等。

正方形的规则形状使得它在建筑、绘画和几何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长方形是一种与正方形相似但边长不相等的几何形状。

它的特点是拥有两对相等的边,并且四个角都是直角。

与正方形相比,长方形的两条边长度不相等,这使得它在一些特定场景下有着更广泛的应用。

长方形常见于桌子、门、窗户等日常生活用品中。

此外,长方形也是图书、电视屏幕等媒体尺寸的基本形状。

圆形是一种没有边界的闭合曲线。

它的特点是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这个距离称为半径。

圆形是一种连续流畅的曲线,没有尖角和平直的边。

我们可以在许多物体和事物中找到圆形的存在,比如轮胎、碗、球等。

圆形的特性使得它在运动、设计和建筑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正方形、长方形和圆形在形状、边界以及应用方面存在一些不同。

首先,在形状上,正方形和长方形都有明显的直角和边,而圆形则没有明显的边和角。

其次,在边界上,正方形和长方形都是由直线组成的,而圆形则是由连续的曲线组成的。

最后,在应用方面,正方形常用于构建图形、几何学和平面设计中;长方形则常用于建筑、家具和媒体尺寸的设计;圆形则常用于物体的制作、运动和工程设计中。

总的来说,正方形、长方形和圆形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几何形状之一。

通过对它们的认识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并增强几何学的基础知识。

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专业领域中,正方形、长方形和圆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它们的研究和理解。

一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1教案 苏教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1教案 苏教版
在交流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师板书。
[板块三]
1.其实,在生活中,这些图形已经和小朋友见过面了,仔细观察这张图(出示插图),你认识图中画的分别是什么吗?说说这些物品的形状分别是什么图形?
2.你在我们周围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呢?(先同桌两人说说,再汇报)
[板你能将刚才认识的三种图形在钉子板上围出来吗?
3.使学生在认识图形的过程中,树立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培养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从物体中分离出面,再从物体的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
学程设计
导航策略
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预设5分钟)
1.搭积木活动,并展示。
2.将搭的积木按形状分类。
引导分成四类: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不认识的形状。
2.小朋友搭得都很漂亮,你们用到了哪些积木?哪些积木你已经认识了,哪些还不认识?你能把积木按不同的形状分一分吗?
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些图形。
(出示课题:认识图形)
[板块二]
1.朋友,你能不能想办法把这些面都记下来?
小组讨论选取自己喜欢的方法画图。
2.(展示学生描画的图形。)这几个小朋友各是用什么样的积木来描的?描的是它的哪个面呢?描出了什么图形?
3.小结:今天我们认识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都是我们数学图形王国里的平面图形。
4.反馈:现在你能指着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一些面说一说他们分别是什么图形吗?
学生组内活动说一说,反馈交流。
三、全班交流、提炼建模。(预设5分钟)
1.教学“试一试”
2.提问:你还在哪里见过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小结:在生活中我们到处可以看到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其实数学上的许多知识在我们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它们的影子,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一定能发现。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一、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第16—18页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合作和交流等活动,直观地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知道这些平面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猜一猜、摸一摸、看一看、画一画、围一围等活动中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初步知道这些物体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3种平面图形,了解平面图形在生活中的运用。

难点:了解物体表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体验面合体的不同。

四、教学准备:课件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出示多媒体课件师:小朋友,你们瞧,数学王国里下雪了。

王国里有几个小画家忍不住跑到雪地里玩了,你们认识它们吗?(课件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师:我们来看看小画家们都在画些什么呢?(出示小画家们画的三幅图画)2、师:猜猜看分别是谁画的?师:小朋友们猜的对不对呢?恩,老师也不知道,不过,别急,等我们跟着花仙子姐姐去玩一玩,我们就知道我们猜的对不对了!二、动手操作,形成表象1、搭一搭师:我们美丽的花仙子姐姐啊,今天我们每人都带来了一个魔术袋,拎起魔术袋来,看看,花仙子姐姐有没有少给了谁?(师也举起大魔袋)师:恩,都有了!有朋友说老师的怎么那么大啊,我们赶快看看里面都装了什么?(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看到这些东西啊,老师很想搭积木,可是啊,今天我们的花仙子姐姐要教我们玩一种新的玩法,想玩吗?师:好,我们跟着花仙子姐姐走!2、动手操作,建立表象师:听听,花仙子姐姐会教我们怎么玩呢?(1)摸一摸出示:挑一个你最喜欢的礼物,摸一摸它的面。

师:请你说说,你拿的是什么,摸起来有什么感觉?有没有谁跟他拿的是一样的,你又有什么感觉呢?长方体、正方体:平平的,滑滑的圆柱:上面下面平平的,中间弯弯的(2)画一画师:接下来啊,花仙子姐姐请小朋友把喜欢的这个物体的一个面正对自己,仔细观察这个面的样子,然后把它的样子用手比划给旁边的小朋友看!师:好了吗?好了。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案——发现身边的图形2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案——发现身边的图形2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案——发现身边的图形2发现身边的图形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外形特征;(2)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命名方法;(3)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对身边的各种图形进行正确的分类。

2、情感、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发现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增强学生的对图形的兴趣,让学生在发现身边各种图形的过程中,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外形特征,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命名方法。

2、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分类来深入了解各种图形,能够对身边看到的各种图形进行标记分类。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图形,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发现各种图形的不同,并对身边出现的各种图形产生兴趣,为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知识讲解环节(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外形特征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图形形状展示给学生观察,并让学生发现它们的特点。

长方形有两组相等的边,且相邻的边相互垂直;正方形四边相等且均垂直;圆是由无数条曲线组成的,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相等。

(2)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命名方法讲解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命名方法,例如长方形可以根据长度和宽度的比例命名,如3:4的长方形。

正方形可以根据边长命名,如边长为5个单位的正方形。

圆可以根据直径或半径命名,如直径为10个单位的圆。

3.实践操作环节(1)对各种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图形进行分类标记。

将课堂布置成各种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图形,并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这些图形的认识进行标记分类,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实践运用。

(2)通过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设计一些寓教于乐的游戏,如找出圆、矩形、正方形等,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加深所学知识的掌握。

4.总结与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图形形状和命名有了更好的了解,并激发了学生对图形的兴趣。

同时,了解长方形、正方形和圆这些基础图形不仅有利于数学上的理解,更能加深学生对身边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的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 练习反馈,培养能力
1.说一说
谈话:说一说,下面各是什么图形?(出示图)(指名交流)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表面是长方形、正方形或圆的? (指名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图形)
小结:生活真奇妙,这么多的地方用上了不同的图形,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2闯关游戏
谈话:小朋友,我们认识了这三种图形朋友,可是要进入图形王国还有几道关卡,你们有信心闯过去吗?
"你们看这些图形都穿着白色的衣服,小朋友愿不愿意给它们穿上它们喜欢的衣服。"请学生给课本第36页第一题的图形涂色。
让学生找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这些平面图形,想起来的就站起来说。
【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是课标精神的体现。教师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提供一些具有一定综合性的题目,对知识进行强化巩固;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了寻找身边图形的活动,使我们的学习和生活紧密相连。】
三、 活动三:用"体"描"形"。
小熊猫说:"小朋友真能干,已经能从不同的物体上找到不同的图形了,那我们能不能自己想办法用桌上的物体来描这些图形呢?小朋友试试看。"放手让学生思考探索合作交流,寻找用"体"描"形"的方法。
在黑板上展示学生"作品",并让学生说说是用什么物体描出来的,描出的是什么。
师说:"小朋友们,这些图形挤在一张纸上一点也不舒服,于是它们找到了四座房子,它们跳呀跳,跳到了我们的黑板上,想请小朋友帮它们分房子。小朋友愿意吗?"(小黑板出示各种平面图形的卡片)点名请学生给图形按"门牌"分房子。
认识图形
教学目标
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能根据它们的特征,并从具体的情景中辨别出这四种图形,初步运用这些图形进行拼图。
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培养观察、操作、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及初步的空间观念。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流程
一、 活动一:借玩具小熊猫引入新知。
出示套在手上可以进行表演的玩具小熊猫,"小朋友们,我是谁呀?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来玩玩,好吗?我还给大家带来了许多的礼物,请你们从中挑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拿在手里,谁来告诉大家,你手里拿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
4.动手操作,制作脚印
谈话:小朋友,要想进入图形王国需要这几种图形中的一种作为门票,你们想制作出门票吗?看看这三个小朋友怎么制作门票的?(出示课件)(指名学生回答)利用老师发的积木,同桌两个人合作照样子画一画吧。画完后用彩色笔涂上颜色。(师先讲解如何画,然后学生操作)
交流作品:投影几组学生的图。
师:请同学们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学生小组内互相检查对错)
师:老师发现同学们都画对了,你们有什么巧方法?
生1:沿着线的边画。
生2:上下左右对直。如画正方形,横着画几格,竖着也画几格。
(3)第三关:涂一涂
谈话:用三种颜色的水彩笔分别涂一涂下面的圆、 正方形和长方形。同一种图形用同一种颜色。涂完后填一填右边的统计表。
学生自由回答。
让学生触摸物体表面,初步感知"体、面"的不同,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感觉。在此基础上全班交流。生1:摸起来挺硬。生2:滑滑的。 生3:有的面平平的,有的面弯弯的......
揭示课题:认识平面图形。
【 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这里,教师将学生们喜欢的玩具动物小熊猫带进了课堂,将教师的语言转换成小熊猫的语言,让学生感到十分亲切有趣。再让学生触摸物体的表面,感知其不同,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
让学生评价结果。
【如何对学生的已有知识进行强化和巩固呢?教师首先放手让学生自己想办法用物体描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接着,分房子的游戏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对图形的认识更增进了一步。】
四、 活动四:实践运用
师(出示课本第36页第一题的图)说:"图形在房子里美美地睡了一觉。第二天,它们来到花园捉迷藏。小朋友找找这里有我们认识的哪些图形。"学生自由发言。
谈话:第二个脚印是谁的呢?
生2:第二个脚印是正方体留下来的,它叫正方形。
谈话:你们能从老师这个正方体上找到正方形面吗?(指名学生指一指,从正方体积木上撕下一个面贴在黑板上:像这种形状的面叫做正方形,一起读一读)
谈话:刚才我们发现在一个长方体上能找到大小不一样的长方形,那么在一个正方体上找到的正方形怎么样呢?(学生观察正方体,师生共同总结:在正方体上找到的正方形是一样大小的)
六、 活动延伸
小熊猫:我们今天认识了哪些新朋友?一起说说。想想和这些新朋友还有什么新玩法,想到的小朋友别忘了告诉我。小朋友再见!生:小熊猫再见。
【简单的课后练习,为学生提了了具有挑战性的要求,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评析
这是一节充满童趣的数学课。教师采用游戏活动的方式将教学内容进行组织,提供给学生愉快的学习环境,体现了课标提出的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教师在教学过程 中安排了大量的实际操作活动、小组活动,体现了课标提出的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
拼好后,学生们离开座位互相参观学习。有的学生看见了别人的作品,很快就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修改自己的作品。可见学生的互相学习是多么的有效。在学生广泛参观的基础上,进行评价。
让学生各自说说自己用什么图形拼成了什么东西。
展示部分优秀作品,并说说用了什么图形拼成了什么物体。
【学生的教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在设计上采用了开放式的教学,让学生自己设计活动,并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活动。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展,创造欲望得到满足。在学生的作品中,我们能充分感受到学生那极其丰富的想像和不受拘束的创造。而这,无不得益于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教学开放式的组织。教师让学生离开座位参观,给学生的互相学习提供了机会;再通过对作品的展示和评价,让学生学会自我欣赏和互相欣赏,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1)第一关:围一围。
师:你们能在钉子板上围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吗?(围好之后同桌互相检查)
师:对!虽然这两个图形大小不同,但都是长方形。请你们试一试,能在钉子板上围出圆吗?(生操作失败)
师:你们为什么围不出圆呢?
生5:两个钉子之间连起来的线是直的,而圆的线是弯弯的
(2)第二关:画一画。
五、 活动五:图形拼组。
小熊猫:"小朋友玩得真不错,你们还能设计出新的玩法吗?"生1:用图形拼各种物体。生2:用图形画各种物体......
放手让学生分小组用图形进行拼组:可以用各种图形画,也可以用现有图形拼组,由学生自由选择。
有的学生拼出了一辆坦克;有的画出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有房子、有花草、有小鸡,烟囱还冒着烟;有的拼出了挺奇怪的汽车,好长好长的车厢,他说,我要在这儿安我的家,我住这,小猫住这,等等,我们想到哪儿,马上就可以出发......
二、 动手操作,感受特点
1.摸表面,建表象
谈话:现在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形体,选择它的一个面正对着自己,用手摸一摸它,跟同桌说一说有什么感觉?(指名学生交流)(强调平平的,滑滑的)
2.找脚印,猜名称。
谈话:(出示课件)这三种形体娃娃真调皮,一路上蹦呀、跳呀,留下了可爱的小脚印。你们能猜一猜这些脚印分别是谁留下的吗?能说出这些脚印的名称吗? 交流:生1:第一个脚印是长方体留下来的。它叫长方形。师:我们来看他猜得对不对。(放课件)看来它就是长方体的脚印,长方体的脚印叫什么名字?(长方形)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第二册第16~18页。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画面图形等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2. 知道这些常见的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知道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 活动二:感知"面"是从"体"得到的。
出示长方体,让学生试试能从长方体上找出什么图形;学生回答后,课件动态演示。再让学生从桌面上的物体中找出长方形。生答:从长方体上找到长方形;从三棱柱上找到长方形。
师启发谈话:"我们能从这些物体上找到长方形,那么能从它们上面找到其他的图形吗?请大家4人一组,找找看。"让学生自主活动,通过观察、探索、合作、交流,从其他物体上找出其他图形。
本节课教师还注重了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比如:指导学生在课前收集各种形状的物体;在生活中寻找各种图形,体现了数学的生活性。此外,教师也十分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开放性地寻找图形活动和拼组图形的活动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3. 在活动中培养对 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加与同学的交往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从物体中分离出面,再从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
教学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积木 钉子板 橡皮精 水彩笔 直尺 白纸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谈话:小朋友,还记得我们上学期认识了哪几种形体吗?(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今天老师也带来了这几种形体的实物,这些都是你们的老朋友了。今天老师带你们到图形王国去认识几个新朋友,好吗?
谈话:你能在你的正方体上找到正方形吗?(找到后指给同桌看看)
师:最后一个呢?
生3:最后一个脚印是圆柱留下来的,它叫圆。
谈话:在圆柱体上哪里可以找到圆?可以找到几个?(贴在黑板上:像这种形状的面就叫做圆:一起读一读)
谈话:在你的圆柱上找到圆,指给同桌看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