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导学案(有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实验教学 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实验教学 导学案(无答案)

第一单元课题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的科学〔第一课时〕学习目的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蜡烛及其燃烧 1. 实验并记录2. 蜡烛〔石蜡〕的性质探究: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3.蜡烛〔石蜡〕的成分探究:石蜡燃烧的文字表达式:石蜡+氧气 + 石蜡中一定含有 元素和 元素,不一定含有 元素3.蜡烛熔化过程属于 变化,蜡烛燃烧过程属于 变化。

4.实验探究活动表达了化学学习的以下特点:关注物质的 ,物质的 ,以及物质的 。

−−→−点燃5.不属于蜡烛燃烧实验现象的是〔〕A.火焰分三层,外层最亮 B.熄灭后有白烟产生C.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白雾6.判断以下描绘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1〕蜡烛能燃烧;〔2〕蜡烛熔化;〔3〕蜡烛燃烧;〔4〕蜡烛可以熔化。

7.小亮同学在探究蜡烛燃烧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他的以下做法不适宜的是〔〕A.认为与本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会;B. 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一样现象;C. 询问教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D. 查找资料,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8.有关蜡烛性质探究实验现象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体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 蜡烛燃烧的同时伴有熔化过程C. 用火柴点燃蜡烛时的白烟,蜡烛能重新燃烧D.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第一单元课题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的科学〔第二课时〕学习目的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1)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的气体是。

(2)我们知道:人体呼吸时,吸入的空气中含有〔气体名称,下同〕,呼出的气体中含有。

实验探究:【提出问题】: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猜测假设】: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含量不同。

通过实验探究得到的结论是:呼出的气体中和变多,变少。

【反思和评价】:1.空气中也含有二氧化碳,为什么石灰水没有马上变浑?。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这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的第二课题。

教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旨在让学生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方法,掌握一些常见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使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来探究和验证化学原理。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对化学实验也有一定的兴趣。

但学生在实验操作方面可能还不够熟练,对一些实验技能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耐心引导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实验技能。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方法。

2.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分析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化学原理,体验化学的乐趣。

四. 教学重难点1.实验基本操作的掌握。

2.实验技能的提升。

3.实验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教学法、问题驱动法、分组合作法等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烧杯、试管、滴定管等。

2.实验试剂:酸碱溶液、指示剂等。

3.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现象,引发学生对实验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本节课的实验内容,讲解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引导学生明确实验目的。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现象,验证实验原理,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提出一些与实验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实验内容和所学知识,强调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与实验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习题(含答案)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答案: (1)三 (2)外 (3)白烟 (4)石蜡小颗粒 (5)石蜡+氧气点燃――→水+二氧化碳 (6)二氧化碳、水蒸气 (7)氧气 (8)提出问题→作出猜想→设计方案→进行化学实验或查阅有关资料→证实、修正或否定假设→得出合理结论或答案1.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1)化学与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而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2)古代炼丹、炼金对化学实验的贡献①发明化学实验器具;②发明制造物质的有效方法; ③找到分离物质的方法:蒸馏、过滤。

(3)化学实验①步骤:实验探究―→观察现象―→记录现象、数据、结果―→科学分析―→得出结论 ②作用: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并获得化学知识。

【例1】(山东泰安中考)实验室里有一瓶标签残缺的酸,为能立即确定它是否为盐酸,你认为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 .猜想假设B .查阅资料C .进行实验D .交流讨论解析:科学探究的形式多样,但都应根据具体问题灵活处理。

这里只需确定是否是盐酸,因此在了解酸的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实验是最有效的探究方法。

答案:C2.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1)观察顺序 点燃蜡烛,观察火蜡烛燃烧产生的“黑烟”是蜡烛不充分燃烧生成的炭黑。

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石蜡蒸气冷凝得到的固体小颗粒。

(2)实验观察的基本方法①关注物质的性质。

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可燃性、稳定性等。

②关注物质的变化。

如是否有发光、放热现象,是否有气体、沉淀生成。

发生了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③关注物质变化的过程以及对结果的解释和讨论。

对物质在变化前、变化中和变化后的现象,进行系统地、细致地观察和描述,而不是孤立地关注某种性质或变化,经过比较和分析等思考过程,得出可靠结论。

【例2】点燃蜡烛时,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先熔化后燃烧B.火焰分三层C.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出现水雾D.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放热、变色生成什么物质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3.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1)参考资料①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九年级化学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导学案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九年级化学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导学案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白湾子镇学校九年级化学导学案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习目标:1、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

2、知道蜡烛的物理性质,掌握对蜡烛燃烧及其燃烧产物的实验探究。

3、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各成分含量有何不同。

重点:学会描述观察记录化学实验的方法。

难点:收集呼出气体的操作。

【预习案】【预习自测】(课前完成,小组长负责检查)【情景体验】在美国华盛顿的教育场所有这样一幅标语:“听了,我知道;看了,我理解;做了,我记得。

”这段话生动地阐述了实验在学习中的作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上的许多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

认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请举出你了解的生活中可以燃烧的物质。

2.化学是一门以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科学探究离不开实验。

化学实验的途径是:实验探究 --→实验现象 --→记录现象、数据和结果 --→科学分析 --→得出结论。

【探究案】【自主学习、合作、展示】一、探究实验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完成下列探究(实验)报告。

(自学8分钟,对学3分钟,展示3分钟)实验名称: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目的:对蜡烛在点燃前、点燃时和熄灭后的三个阶段进行细致的观察,学会完整地观察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实验用品:一支新蜡烛、火柴、一支干净烧杯、水、水槽、澄清的石灰水、一把小刀。

问题和建议:。

二、探究实验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完成下列探究。

(自学12分钟,群学5分钟,展示6分钟)1.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的目的: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的实验过程:1.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在集气瓶中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倒放在水中。

将塑料管小心插入集气瓶内,吹气。

呼出的气体大部分没有溶于水。

在水中收集满气体后,用玻璃片盖住瓶口,从水中取出____放(填正或倒)在桌面上。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导学案设计

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时间:班级:姓名:学习目标: 1、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表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3、通过教师提出课题,而后进行师生讨论、确定方案,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最后总结交流,填写实验报告。

学习重点: 激发学生对探究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

学习内容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学习指导】阅读课本第11-13页的有关内容,观察思考并作答。

【活动探究】探究步骤对现象的观察和描述点燃前颜色白色、状态固体、形状柱状、硬度小、气味无味,不溶于水,浮在水面上。

燃着时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层最明亮,焰心层最暗。

一根火柴梗在火焰不同部位燃烧的情况:两头变黑,中间不变黑。

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观察到的现象是烧杯内壁有水雾产生,再向烧杯中注入澄清的石灰水,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熄灭后熄灭后观察到的现象是有一股白烟产生。

用火柴去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是否重新燃烧?是实验结论 1.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2.火焰外焰部分温度最高;3.白烟为石蜡蒸气冷凝而成的固体。

【讨论交流】1.燃烧时,检验蜡烛燃烧的产物的过程中,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黑色物质生成,黑色物质是什么?2.点燃的蜡烛熄灭时,冒白烟,白烟是什么?【温馨点拨】1.黑色物质是石蜡不充分燃烧产生的炭粒(即炭黑)。

2.蜡烛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固体小颗粒,具有可燃性,能够被点燃。

【名师归纳】1.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可用文字表达式表示为: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

2.检验某种物质燃烧后是否有水生成的实验操作方法是: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通过烧杯内壁是否有水雾证明是否有水生成。

3.点燃蜡烛熄灭后的白烟,最好选粗蜡烛,且速度要快。

【反馈练习】1.通过观察蜡烛的燃烧以及对燃烧产物的实验探究,得出的正确结论是(D)①火焰的温度最高处是外焰②蜡烛燃烧能生成CO2备注③燃烧能发光发热 ④燃烧时发生了化学变化 A .只有①②③ B .只有②③④ C .只有④ D .①②③④2.吹灭蜡烛时,在蜡烛上方会产生少量白烟,该白烟是(C ) A .水蒸气 B .石蜡液体C .石蜡固体小颗粒D .都有可能学习内容二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学习指导】1.阅读课本第14页的有关内容,注意信息的提示。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导学案-精选教学文档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导学案-精选教学文档
(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是为假设_____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____,因为_________。
【得出结论】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
六.课后作业:《课时夺冠》P7-8
七.课后反思:
自主学习
分组讨论
归纳总结
小组互助学习分组展示
用投影仪展示
5.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_________,白色浑浊越多,说明____________。
6.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气体,是利用了该气体_________或_________的性质。
二.合作探究
探究一、对蜡烛及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燃烧的探究
阅读课本P11~13,明确实验探究的目的、方法和步骤,然后分组实验完成课本的实验报告。交流与思考:
【猜想假设】①白烟是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②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③白烟是石蜡整齐凝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
【设计实验】
(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___(填序号),但是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_________
(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水雾出现,说明白烟不是____,假设_____不成立。
年学期新雅达学校九年级化学学科导学案
设计:曾宪文
教务处签名:
上课时间:月日
班级:
小组:
姓名:
课型:新授课
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第课时总第课时
学习过程及内容
学法指导
学习目标:
1.认识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 课题2 化学是一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 课题2 化学是一门

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2)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3)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并进而体会到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等。

2.过程与方法(1)重点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2)引导学生通过小结感受化学学习中关注物质性质、变化以及变化过程和现象的特点。

(3)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从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入手,让学生体会到自主探究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2)通过合作实验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教学重点】(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2)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教学难点】(1)学习如何有序全面地观察物质,描述现象。

(2)培养学生学生求实的探索精神。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课前准备】试管、烧杯、蜡烛、玻璃导管、澄清的石灰水、玻璃片、水槽、火柴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入新课讲述:大家是否还记得《西游记》中太上老君的炼丹炉?我们不要小看这个炼丹炉,其实古代炼丹和炼金的作坊就是今天的化学实验室的前身。

我们通过视频来了解术士炼丹,从而体会化学的发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的化学成果与创造都是在实验室中反复地实验而得出的,所以说要想学好化学就必须重视化学实验。

新课学习化学实验室变迁史同学们读书了解化学实验室的变迁从中国古代的炼丹设备到17世纪化学实验室再到今天的实验室我们看了哪些变化?(设备由简单到复杂、由粗略到精密等。

)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既然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今天我们就通过探究实验来体验一下化学的奥秘。

我们先来看视频,了解此探究的大体过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案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案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案设计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迷信学习目的1.看法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停止观察和描画的方法。

2.能无看法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探求价值的效果,并能在教员指点下依据实验方案停止实验,经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剖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3.能体会到探求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并进而体会到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进程及其现象等。

自主研学1.化学是一门以为基础的迷信,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经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和等,可以,学习的方法并取得。

2.蜡烛是由和组成的,是色,味,体(填〝液〞或〝固〞),溶于水(填〝能〞或〝不能〞),质(填〝硬〞或〝软〞),切下一小块石蜡放入水中会(填〝漂浮〞或〝沉入〞),说明石蜡的密度水(填〝大于〞或〝小于〞)。

3.二氧化碳可以使廓清石灰水,而且白色混浊越多,说明气体中越多。

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木条熄灭越旺,说明氧气的含量。

4.人体的呼吸作用通常是将空气中的吸入体内,经过呼吸作用发生和。

二氧化碳在日常生活中常用作灭火器,说明二氧化碳支持熄灭(填〝能〞或〝不能〞)。

协作探求一、对蜡烛及其熄灭的探求阅读课本P12~15,明确实验探求的目的、方法和步骤,然后分组实验完成下表。

探求(或实验)报告姓名协作者班级日期熄灭时:观察熄灭时现象并停止课本图110,111实验【交流与思索】蜡烛熄灭后生成物是什么?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求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求报告,请你完成。

哈气的玻璃片上课堂小结:1.以上三组实验在设计方法上有哪些相似之处?2.经过以上探求活动,你能概括出迷信探求进程的必要环节吗?学致运用1.能使廓清石灰水变混浊的气体是()A.空气B.水蒸气C.氧气D.二氧化碳2.扑灭蜡烛,可以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层,最亮,最暗。

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观察并比拟火柴梗在火焰的不同部位被烧的状况:局部被烧得最焦,说明火焰温度最高,温度最低。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走进化学世界(第2课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走进化学世界(第2课时)
答案:从冰箱中取出杯子,杯体温度较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遇冷 变成液态水,凝结在杯子外壁。
5.现有三瓶气体,分别为空气、二氧化碳和氧气,用简单的方 法来鉴别。
答案:用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到瓶中,燃烧更旺的是氧气,熄灭的是二 氧化碳,无明显现象发生的是空气。
6.方便面拆封后放置一段时间会变软,这是为什么?
3.实验室配制的一瓶澄清石灰水,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发 现表面有一层白色物质生成,说明空气中含有什么气体?
答案:澄清的石灰水遇二氧化碳会变浑浊,利用这一性质可以鉴别 二氧化碳气体。澄清石灰水久置空气中生成白色物质,说明空气中 含有二氧化碳。
4.从冰箱中取出的杯子,放在空气中,外壁有水珠形成, 为什么?
【讨论】 通过探究活动,你认为化学实验中应注意哪几点?
1.关注物质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等。如 蜡烛能否燃烧、其燃烧产物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等。 2.关注物质的变化。 3.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包括变化前、变化时.变化 后等)
【课堂练习】
1.在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以后,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说明石蜡质____软____;将蜡烛放入水中, 蜡烛会浮在水面,说明蜡烛___难_____溶于水,密度比水___小___。 (2)检验石蜡燃烧有水生成的操作方法是: _将___一__只__干__冷___的__烧__杯__罩__在___蜡__烛__火__焰___的__上__方__,__观___察__烧__杯__内__壁___是__否__有__水___雾__生__成____。 (3)将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此实验的目的是 __探__究__石___蜡__燃__烧__是___否__有__二__氧__化___碳__生__成_______。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设计思考】【教学目标】1.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2.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3.初步学习书写探究活动或实验报告的方法。

4.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方法――通过对蜡烛燃烧实验的探究,使学生掌握化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其中如何观察实验现象并规范.准确的描述实验现象是本节内容的重点。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推理能力是本节内容的难点【课前延伸】家庭小实验:和方法【课内探究】【引入新课】师边展示课件边讲解。

【课件展示】展示图片并解说图片讨论这些化学成果都是怎么得来的?学生观看图片,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化学的许多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设计意图:通过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入新课)【提问】我们身边,到处都有化学的身影。

比如说蜡烛,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在生日场合.许多特定情况下,我们都会用到蜡烛。

请每个同学想想看,你对蜡烛或蜡烛燃烧了解有多少?学生回顾家庭小实验并讨论蜡烛的颜色、气味、状态、手触摸的感觉,交流看法,填写表格(见学案表格1)除了上面的现象外,还有哪些现象是我们没有观察到的呢?思考后小组讨论。

【合作探究】一、对蜡烛及燃烧的探究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并指导实验观察的方法和角度。

学生根据学案上提示的三个阶段进行实验,并将观察到的现象在学案中作详尽、客观的描述和记录。

第一阶段:实验前:我们已经观察到了蜡烛的颜色、气味、状态。

除了这些以外,还应该注意观察蜡烛的哪些特性呢?(学生发言)还应该观察蜡烛的硬度和密度以及是否溶于水。

【活动探究】用小刀切一小块蜡烛,放入水中并观察现象。

【归纳总结】石蜡质软。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说课稿)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说课稿)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说课稿)一、学习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了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2.探索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和方法;3.培养科学实验的观察、记录和思考能力;4.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1.初步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探究实验的重要性和意义;3.学会进行简单的实验观察和记录;4.培养团队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理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2.学会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你们接触到了哪些化学变化?”请学生思考并回答,引导学生感受到化学在我们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2.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化学实验,具体是如何进行实验的。

•通过示例和解释,让学生明白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化学研究、探索和验证的重要手段。

2.2 实验的重要性和方法•制作实验记录本,让学生了解实验观察的重要性和记录的必要性。

•通过实验示范和讲解,让学生学会进行简单的实验观察和记录。

2.3 科学实验的观察、记录和思考•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提问引发学生思考。

•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记录和总结,培养科学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实践探究(25分钟)3.1 实验准备•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准备一份实验材料。

•提醒学生注意实验安全,正确佩戴实验室用具。

3.2 实验操作•指导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

•鼓励学生团队合作,相互交流和探讨。

3.3 实验观察和记录•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鼓励学生思考和总结实验中的问题和规律。

4.1 分享实验结果•鼓励学生团队合作,分享实验结果和观察心得。

•引导学生讨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4.2 实验总结和思考•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特点和意义。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导学案:第1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导学案:第1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1.认识到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

2.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3.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结论。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认真阅读课本第11—13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分析等,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并获得新的化学知识。

2.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用小刀可切2.1.燃烧时,检验蜡烛燃烧的产物的过程中,你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黑色物质,黑色的物质是什么?2.点燃的蜡烛熄灭时,冒白烟,白烟是什么?烟是固体小颗粒,白烟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雾是小液珠。

1.记蜡烛燃烧实验的现象和结论,看谁记得又快又好,在同学中树立化学学习的标兵。

2.通过观察蜡烛的燃烧以及对燃烧产物的实验探究,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D )A.火焰温度最高处是内焰B.蜡烛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C.燃烧能发光、不放热D.熄灭后的白烟是蜡烛的蒸气冷凝而成的固体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1.阅读课本第14-15页的有关内容,完成实验探究。

2.每小组同学取出实验仪器,按照书本的提示,小组同学相互配合完成实验。

注意操作方法、现象和结论的填写(装有空气的是A,装有呼出气体的是B)。

人呼出气体中的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步骤2中,(1)如何给装满水的瓶子盖上玻璃片,不这样会有什么后果?(2)集气时,出现哪种现象表明已集满?集满后应怎样放置集气瓶?步骤4中滴入澄清的石灰水后,为何要振荡?步骤3中燃着的小木条是如何放置的?放在瓶口行不行?做完每个步骤后,填写实验报告时,各小组的同学要积极发言,使现象和结论在语言表达方面更合理。

玻璃片的粗糙面应向下,现象是能用器官感知的,结论是根据现象得到的。

1.各小组相互之间说一说如何收集一瓶气体?2.每两个同学一组,相互之间说一下探究人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这个实验的操作方法、现象和结论,直到熟练为止。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2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2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2一. 教材分析《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这一课题,旨在让学生了解化学实验在化学学科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

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一些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如仪器的使用、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等。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对实验现象有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化学实验的兴趣不高,实验操作不够规范,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不够深入。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化学实验在化学学科中的重要地位,掌握一些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化学实验在化学学科中的重要地位,基本实验技能的掌握。

2.难点: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实验现象的深入分析。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教学法、问题驱动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的魅力,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烧杯、试管、酒精灯等。

2.实验药品:盐酸、氢氧化钠等。

3.课件: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化学实验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实验知识,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化学实验在化学学科中的重要地位,展示一些典型的化学实验现象,让学生感受化学实验的魅力。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不规范的操作,确保实验安全。

4.巩固(5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现象,教师点评并总结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设计一个简单的化学实验来验证某个化学原理?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化学实验在化学学科中的重要地位。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案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案设计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习目标1.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2.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3.能体会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并进而体会到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等。

自主研学1.化学是一门以为基础的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和等,可以,学习的方法并获得。

2.蜡烛是由和组成的,是色,味,体(填“液”或“固”),溶于水(填“能”或“不能”),质(填“硬”或“软”),切下一小块石蜡放入水中会(填“漂浮”或“沉入”),说明石蜡的密度水(填“大于”或“小于”)。

3.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而且白色浑浊越多,说明气体中越多。

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的含量。

4.人体的呼吸作用通常是将空气中的吸入体内,通过呼吸作用产生和。

二氧化碳在日常生活中常用作灭火器,说明二氧化碳支持燃烧(填“能”或“不能”)。

合作探究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阅读课本P12~15,明确实验探究的目的、方法和步骤,然后分组实验完成下表。

探究(或实验)报告姓名合作者班级日期和燃烧时:观察燃烧时现象并进行课本图110,111实验方【交流与思考】蜡烛燃烧后生成物是什么?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报告,请你完成。

课堂小结:1.以上三组实验在设计方法上有哪些类似之处?2.通过以上探究活动,你能概括出科学探究过程的必要环节吗?学以致用1.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A.空气B.水蒸气C.氧气D.二氧化碳2.点燃蜡烛,可以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层,最亮,最暗。

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观察并比较火柴梗在火焰的不同部位被烧的情况:部分被烧得最焦,说明火焰温度最高,温度最低。

《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附导学案)

《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附导学案)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第1课时)教学内容第1课时主备教师复备教师授课班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和初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2.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体会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等。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着重培养学生对现象的观察、记录、描写、交流、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索的重要手段,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重点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观察实验现象以及记录实验现象的能力难点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实验探究的方法教法教具教学内容设计学生活动创设情境,引出新课大家是否还记得《西游记》中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阅读课本P11看看它和化学有什么关系?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的化学成果与创造都是在实验室中反复地实验而得出的,所以说要想学好化学就必须重视化学实验。

(板书:课题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展示)两支蜡烛,一支完整的,一支燃烧后剩下的小段。

【提问】同学们这是什么?【追问】它们有什么不同?【继续延伸问题】一支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会变短,为.什么会变短呢......?烧掉的那一段蜡烛就这样无故的消失,还是变成了什么物质呢..........?阅读课本,回答问题学生一看,都会说是蜡烛。

回答。

学生各抒己见。

学生检查器材教学过程好,今天我们共同来寻找这个答案。

指导学生检查桌上的用品是否齐全,仪器有无损坏。

(巡视。

各小组学生检查用品。

)一实验探究、寻找证据。

1.提出实验探究的要求:a、要求学生按照教材12-13页上的操作步骤进行探究实验。

b、要求学生认真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现象。

以小组比赛的形式,看哪小组记录得多。

2、学生进行自主合作的探究活动。

3、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实验,参与学生讨论。

教师提示:还有什么有关蜡烛的实验吗?4、实验结束,要求学生整理桌上的仪器和药品。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导学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导学案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1课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学习目标1.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2.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3.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并进而体会到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等。

初步学会书写探究活动(或实验)报告的方法。

4.重点培养自我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5.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方法。

学习重点学习如何有序全面地观察物质,描述现象。

学习难点对蜡烛发生化学变化后生成物质的探究。

学习用品试管、烧杯,火柴;蜡烛,石灰水。

学习过程一、自主探究1.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通过以及对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并获取化学知识。

2.蜡烛的外观为色体,用指甲能划出划痕,说明它的硬度。

把它放入水中,能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

3.蜡烛的火焰分为、、,其中的温度最高。

4、学习化学的特点:(1)关注;(2)关注;(3)关注。

二、合作学习(我的学习我做主)l. 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什么?2.蜡烛的颜色一般呈什么色?形状是什么样?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是否溶于水?是悬浮在水面还是沉入水底?说明了石蜡的密度比水大还是比水小?3.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为几层?哪层最亮?哪层最暗?火柴梗扫过火焰哪部分首先变黑?4.蜡烛燃烧时,用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有什么现象?得出什么结论?片刻后取出烧杯,迅速倒人石灰水振荡,有什么现象?推测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什么物质?(重点:讨论)5.熄灭蜡烛后,有什么现象?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能否重新燃烧? 请大胆猜想,“白烟”的成分:6.实验探究活动,体现了化学的哪些特点?(1)(2)(3)三、自主检测1、在实验过程中多次重复实验的主要原因是()A、避免偶然的现象,使结果更真实B、得到较多的数据C、得出不同的结论 D 、实验失败后重新做实验2、一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是由铁制成的,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 、假设 B、实验 C、观察 D 、做出结论3、下列与化学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我国古代炼丹术和西方炼金术是化学实验的始祖B、古代炼金术师可以通过“点石成金”使贱金属变成贵金属C、古代炼丹和炼金的作坊是最原始的化学实验室D、炼丹术和炼金术的想法和作法都是脱离实际的4、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教材导学
知识点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自主预习】阅读课本P11-13后完成
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对实验现象的
观察、记录和分析,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并获得新的化学
知识。

2.用小刀轻轻地在蜡烛表面能划出划痕,说明它的硬度小,把一小块蜡烛放入水中,
能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小。

3.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的温度最高。

知识点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自主预习】阅读课本P14-15后完成
4.对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成分进行比较发现: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比呼出气体中的
氧气含量高,但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比呼出的气体中的含量低。

◎自主检测
5.下面是一学习小组根据右图进行科学探究提出的几个问题。

请将下列问题补充完整。

(1)“呼出的气体是什么”属于科学探究的提出问题环节;
(2)“呼出的气体中一定含有水蒸气”属于科学探究的得出结论环节;
(3)“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有水蒸气”属于科学探究的猜想与假设环节;
(4)“将呼出的气体对准干冷的玻璃片,发现玻璃片上出现水雾”属于科学探究的进行实验环节;
(5)“这个实验既简单,现象又明显”该同学的这句话属于科学探究的反思与评价环节;
(6)上述环节正确的先后顺序为(1)、(3)、(4)、(2)、(5)。

◎基础达标
知识点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1.下列有关蜡烛燃烧的实验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C)
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黄光,放热,有黑烟
B.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
C.蜡烛燃烧时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D.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蜡烛上方飘出的白烟,蜡烛能重新燃烧
2.吹灭蜡烛时,在蜡烛上方会产生少量白烟,该白烟是(C)
A.水蒸气
B.石蜡液体
C.石蜡固体小颗粒
D.都有可能
3.蜡烛是由石蜡和棉线组成的。

(1)点燃蜡烛,在其燃烧的过程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有一部分石蜡受热熔化;
(2)取一根火柴棍,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1s后取出,可观察到两端变黑,中
间无明显变化,说明火焰的外焰(填“外焰”“内焰”或“焰心”)部分温度最高;
(3)吹熄蜡烛可以看到一缕白烟(填“雾”或“烟”),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石蜡蒸气由于温度降低而冷却形成石蜡固体小颗粒,蜡烛燃烧后的主要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知识点二对呼吸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
4.下列是某化学学习小组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活动中
提出的一些说法,其中错误的是(D)
A.证明呼出的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判断呼出的气体含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
C.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片上结下水珠
D.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氧气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木条燃烧更旺
5.某同学探究动物的呼吸作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过程中小白鼠的生
命活动,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数小时后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U形管内液面A处上升(填“上升”或“下降”),B处下降(填“上升”或“下降”)。

实验结束后,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盛放过小白鼠的瓶中,发现木条熄灭。

该实
验说明动物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能力提升
6.验证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将大针筒内的空气一次性压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发现石灰水没有变化。

据此,你认为该同学应该(C)
A.得出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的结论
B.得出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的结论
C.继续用大针筒向澄清石灰水中压入空气
D.撤去大针筒,用嘴向澄清石灰水吹气
7.为验证铁矿石冶炼成铁属于化学变化,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别取了一小块铁矿石和铁块,记录并进行了如下活动,但由于时间紧张,记录顺序前后颠倒、较乱,现编号整理如下:
①需解决的内容主要有:如何判断铁矿石与铁块是不同的物质?
②对铁矿石和铁块分别进行通电测试,发现铁块导电,铁矿石不导电;
③铁块是不同于铁矿石的一种物质;
④分别用磁铁吸引铁矿石和铁块,发现铁块能被磁铁吸引,而铁矿石则不能;
⑤通电的方法不如用磁铁吸引的方法简便易行。

你认为以上探究活动环节中,属于提出问题的是①(填数字序号,下同);属于收集证据的是②④;属于获得结论的是③;属于反思评价的是⑤。

8.人体吸入的空气中氧气约占21%,二氧化碳约占0.03%,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约占16%,二氧化碳约占4%。

已知氢氧化钙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假设每次操作二氧化碳都能被吸收完全)。

有人认为,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减少,所以二氧
化碳体积分数增加。

某同学为探究人嘴呼出气体中二氧化
碳究竟来自何处,他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猜想二: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
猜想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

为了证明猜想,某同学设计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操作一: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人缓缓吸气;
操作二:关闭活塞a,打开活塞b,人缓缓呼气。

(1)上述操作一、二交替进行各10次,实验过程中,观察到:
A瓶中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不变浑浊;
B瓶中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2)A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吸收吸气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B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检验呼气时呼出的二氧化碳。

将上述操作反复进行,能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所含有的二氧化碳不是来自空气,而是人体的代谢产物。

◎思维拓展
9.在《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活动与探究中:
(1)怎样得到两瓶空气和两瓶呼出的气体?
取两个空集气瓶,盖上玻璃片,两瓶空气就收集好了,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

(2)探究过程:比较空气与呼出气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