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件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上海师范大学档案学系教学大纲《 档案管理学》
上海师范大学档案学系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档案管理学》英文名称:《Archives Management》学分:3学分总学时:72学时开课专业:档案学系本科一、课程性质、目的和培养目标本课程介绍档案学学科格局、体系及相关管理技术,使学生在熟练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前提下更精细地认识档案这一历史原始记录物的自身性状和管理特点、要求,使他们更深刻认识档案管理工作的总体状态,树立为全社会提供全面信息服务的思想,大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并以资源开发为内在动力,做好档案业务管理工作。
二、课程内容和建议学时分配讲授72学时,重点突出各种载体形式的档案实体管理。
第一章档案价值的鉴定1.档案鉴定工作的内容和意义2.鉴定档案价值的原则和标准3.档案保管期限表和档案保管期限的划分4.档案鉴定工作的制度和组织第二章档案的收集1.档案收集工作概述2.机关档案的接收和征集3.档案馆档案的接受和征集4.档案馆藏的丰富和优化第三章档案的整理1.档案整理工作的内容和原则2.全宗的划分和排列3.全宗内档案的分类4.类内案卷排列和案卷目录5.档案整理工作的组织和协调第四章档案的保管1.保管概述2.保管的物质条件3.库房管理4.使用过程中的维护与保护第五章档案检索1.《中国档案分类法》2.《中国档案主题词表》3.档案著录与标引4.档案检索工具5.档案的计算机检索第六章档案的提供利用服务1.档案提供利用的途径和方式2.档案咨询服务3.档案用户调研工作4.开放档案工作第七章档案的编研1.现行档案文件汇编和档案文摘汇编2.大事记3.组织沿革4.专题概要5.会议简介和统计数字汇集第八章档案登记和统计1.登记方法2.统计方法第九章人事档案1.人事档案工作概述2.人事档案的收集和鉴别3.人事档案的分类4.人事档案的保管期限、转递和查阅第十章会计档案1.会计档案的收集、保管与整理2.会计档案的鉴定与销毁3.会计档案的提供利用第十一章声像档案1.照片档案2.录音、录像档案第十二章电子档案的管理1.电子档案的管理原则与体系2.电子档案的收集3.电子档案的整理与鉴定4.电子档案的保管5.电子档案的检索与利用三、教材和参考书目a)教材:《档案管理学》(修订本)邓绍兴陈智为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b)参考资料:1.《档案学概论》吴宝康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整理方法》叶少霞主编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3.《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概论》国家档案局编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9四、考核方式闭卷考90分钟,要求熟练掌握理论部分内容并能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
《秘书与公文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五、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
上编 秘书实务(24课时)
第一章秘书理论概述
1.课时数:3
2.授课内容及重难点
第一节 秘书的涵义和职业特征
一、秘书的由来与定义
二、秘书的类别和层次
三、秘书的职业特征
第二节 秘书工作的内容、特点和作用
一、秘书工作内容
二、秘书工作的原则和要求
三、秘书工作的性质与特点
四、秘书工作的作用
二、公文种类
三、文种及其选用
第二节 公文格式
一、通用格式
二、特定格式
第三节 公文行文规则
一、行文总规则
二、向上级机关行文的规则
三、向下级机关行文的规则
四、其他行文规则
第四节 公文写作的一般步骤与要求
一、公文写作的一般步骤
二、公文写作的要求
教学重点:公文名称和适用范围及选用;公文格式;公文写作的要求。
第二节 信息、简报
一、信息
二、简报
第三节经验材料、讲话稿、述职报告
一、经验材料
二、讲话稿
三、述职报告
教学重点:工作计划、总结、调查报告、简报的写法
教学难点:撰写讲话稿的技巧
3.学生学习任务
熟练掌握计划、总结和简报的写法。
4.教学方法
讲授、实训
5.课外学习要求
为某一活动策划一份方案。
(备注:考查:3课时)
四、议程、程序的拟定
五、会议通知的发送
第三节会间工作
一、会场的组织与服务
二、会议信息的收集与编发
第四节 会后工作
一、会议善后工作
二、会后文书工作
第五节 几种常见会议的组织
教师课程文件管理制度
教师课程文件管理制度一、制度背景与意义教师课程文件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教师的课程文件管理行为,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而设立的一套管理制度。
它对于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升级整个学校教学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制度的目标1.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通过规范的课程文件管理制度,促使教师深入研究教学内容、备课过程,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
2. 增强课程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通过集体备课、分享教材和教学资源等方式,实现课程教学的统一性,提升整个学校课程的质量。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通过课程文件的互相借鉴、经验的分享,促进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三、课程文件的内容1. 教学大纲:包括课程的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等,为教师提供指导性的参考。
2. 授课计划:具体规划每堂课程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等,为教师备课提供基础。
3. 课件和教材:包括教师准备的课件和使用的教材,应具有适合学生年龄和能力的特点,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4. 实践活动设计:根据课程目标和内容,设计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动手实践,并提供相应的指导材料和评价标准。
5. 学生作业:包括作业布置和批改的内容,要求作业设计合理,能够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备课过程的要求1. 充分研究教学大纲,明确课程目标和教学要求。
2. 根据教学大纲,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和学习活动。
3. 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
4. 制定评价标准,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和评价依据。
5. 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差异,灵活调整备课内容。
6. 做好备课材料和课件的整理和准备,确保备课过程的高效和顺利。
五、课程文件的管理与归档1. 建立统一的课程文件管理系统,确保课程文件的稳定性和可追溯性。
2. 课程文件的归档要按照科目、年级和学期分类存放,方便查阅和使用。
3. 定期检查课程文件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及时进行更新和修订。
4. 分享和交流优秀的课程文件,促进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和合作。
(档案管理)档案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档案管理)档案管理课程教学⼤纲(档案管理)档案管理课程教学⼤纲学时数:42学时学分数:3学分(⼋)教学⽅式:课堂讲授、平时作业、项⽬报告、期末考试、实训。
(九)考核⽅式和成绩记载说明考核⽅式为出勤10%作业20%、期末考试30%、项⽬报告40%、平时表现10%。
严格考核学⽣出勤情况,达到学籍管理规定的旷课量取消考试资格。
⼆、讲授⼤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第⼀章档案管理引⾔和绪论项⽬⼀:档案管理引⾔和绪论教学要点:档案管理引⾔主要激发学⽣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的学习⽅法及职业理念,介绍教学⽅法、⽬的、课堂规则和考核⼿段。
第⼆章档案收集和鉴定教学要点:档案收集是档案管理⼯作的⾸要环节,档案收集⼯作的好坏,直接影响档案管理⼯作的其他环节。
档案的归档,归档制度,档案馆档案的收集⽅法,以及丰富馆(室)藏的标准和要求,是学⽣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
教学时数:6学时教学内容:项⽬⼆:档案收集归档制度和流程任务:●档案收集范围●编制归档制度●制定档案平时收集规定●档案收集流程及要求归档定义⼀、档案收集⼯作的范围1、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档案室对本单位应归档的档案的接收2、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对未及时归档的档案补充收集3、档案馆对现⾏机关、撤销机关的具有长久保存价值档案的集中和接收4、档案馆对建国前各历史时期形成的档案的接收与征集⼆、归档制度内容●归档制度定义归档制度的定义:各单位在⼯作活动中不断产⽣的⽂件,处理完毕以后,经由⽂书部门或⽂件⼯作⼈员整理,定期移交给档案室集中保存,称为归档。
在我国归档是党和国家规定的⼀项制度,称为归档制度。
●归档范围●归档时间●归档要求具体要求有:A、归档的⽂件材料种类、份数、页数都应齐全完整B、在归档的⽂件材料中,应当将每份⽂件的正件与附件、印件与定稿、请⽰与批复、转发⽂件与原⽂件、多种⽂字形成的同⼀⽂件,分别⽴在⼀起,不得分开;⽂电应合⼀⽴卷。
C、不同年度的⽂件⼀般不得放在⼀起⽴卷,但跨年度的请⽰与批复,放在批复年⽴卷;跨年度的规划放在针对的第⼀年⽴卷;跨年度的总结放在针对的最后⼀年⽴卷;跨年度的会议⽂件放在会议开幕年⽴卷;⾮诉讼案件放在结案年⽴卷;其它⽂件材料的⽴卷应按有关规定执⾏。
《计算机网络》教学大纲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大纲(Computer Networks)一、课程简介网络技术是信息时代最为核心的技术之一。
是构建教育信息化环境、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基础技术和基本手段,是教育技术领域最基础、使用最为广泛的技术之一。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以OSI(开放系统互联)模型为理论体系,以TCP/IP体系为应用体系的关于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探讨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在内的TCP/IP体系结构各层次的主要功能、原理、协议和设备。
其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教育技术系的学生能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工作原理、计算机网络的分层结构、主要的网络协议、主要的网络互连设备、主要的网络服务配置以及近年来网络技术的最新发展,为他们应用局域网、Internet网络构建教育信息化环境,推进计算机网络在教育教学及相关领域的应用,解决教学和生活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计算机网络》是教育技术学专业必修的学科基础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希望学生全面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熟悉常用的网络通信协议及网络体系结构;了解常见的网络互联设备;初步掌握常见的网络互联设备的配置方法;能独立组建较为简单的局域网;掌握常用的网络服务的构建与配置;具备初步的网络管理及维护能力。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一)引入网络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拓展教学内容,保证教学内容的实时性和前沿性;(二)规范课程实验、实训,完善课程实验及实训的考核体系,加大实验成绩在课程评价中比重,突出网络知识的实际应用及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三)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及基础知识;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熟悉计算机网络的两种主要体系结构OSI和TCP/IP体系结构;(四)掌握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等主要层次的功能及协议;(五)掌握常见网络互联设备的功能及特点,初步掌握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互连设备的配置;(六)掌握VLAN、TRUNK的原理与配置,熟悉IP子网规划;(七)掌握DNS、WEB、FTP、DHCP等常见网络服务的原理、配置与应用;(八)了解无线网络、网络安全及网络管理的相关知识。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制订教学大纲的依据本课程教学大纲依据计算机系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专业培养目标及教学计划制定,符合社会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需求及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适用范围本教学大纲适用计算机系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
三、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计算机网络》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
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当具有计算机组成原理和计算机操作系统的预备知识,实训方面应具有电工、数字逻辑方面的技能要求。
本课程的任务是:1.使学生对计算机网络从整体上有一个较清晰的了解。
2.对当前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种类和常用的网络协议有较清晰的概念。
3.学会计算机网络操作和日常管理和维护的最基本方法。
4.初步掌握以TCP/IP协议族为主的网络协议结构。
5.初步培养在TCP/IP协议工程和LAN上的实际工作能力。
6.了解网络新技术的新发展。
四、课程的背景知识1.前导课程及主要知识:2.后续课程及主要知识:五、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1.熟练掌握:要求学生能够全面、深入理解和熟练掌握所学内容,并能够用其分析、初步设计和解答与网络应用相关的问题,能够举一反三。
2.掌握:要求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并且能够进行简单分析和判断。
3.了解:要求学生能够一般地了解的所学内容。
第二部分教学媒体与教学过程建设(若没有,可以省略)1.本课程文字教材包括主教材和实训教材两部分,文字教材作为学习的主要媒体,着重反映课程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在形式上要便于学生自学。
2.录像教材配合文字教材的讲授,内容重点在于复习指导。
3.VCD光盘配合文字教材,讲授课程的重点、难点内容。
4.CAI课件作为新的网络教学媒体,采用HTML样式表、Java等格式编写,可以在互连网上使用也可以直接以光盘从微机中使用。
第三部分课程的学时分配及考核一、课程教学总学时数、学分数课程教学总学时90学时,5学分(04级之前的教学大纲没有)。
其中授课54学时,实训24学时,社会实践12学时。
学习指导与教学大纲(图书资料、档案与编辑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课程)
黑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图书资料、档案与编辑出版专业教学大纲与学习指导黑龙江大学大学2010年3月黑龙江大学简介黑龙江大学是坐落于美丽的冰城哈尔滨的一所综合性大学,隶属于国家教育部,其前身是1941年成立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俄文队,建校以来曾五次易地、十次更名,经历了抗大时期战争环境的艰苦历练,完成了由军事教育到国民教育的跨越;黑龙江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综合优势明显,共设有31个教学院部,拥有涵盖文、史、哲、经、法、教、理、工、农、管10个学科门类的本科专业78个、研究生学科专业120个;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学科群、1个一级学科、21个二级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1个一级学科、17个二级学科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13个一级学科、112个二级学科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另有8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现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省级重点专业2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6门、省级精品课程45门,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教学团队7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入选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33部,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首批9所创业教育试点院校之一。
黑龙江大学教学设施完备,教学条件优良,校区占地面积19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6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0亿元,馆藏图书390余万册,拥有可容纳3万余名学生住宿生活的大学城,以及设施先进的实验楼、教学楼、图书馆、体育馆、游泳馆、餐饮中心等办学基础设施,以及宽带校园网、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资源。
黑龙江大学师资力量雄厚,名师荟萃、人才云集。
黑龙江大学坚持以科学研究为支撑,以提升科技创新水平为重点,以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落脚点,走科研兴校之路。
黑龙江大学突出国际化开放式办学特色,高度重视开展广泛的国际交流合作,已建构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交流合作和汉语推广工作平台。
截至目前,黑龙江大学已与世界30多个国家的90余所大学及科研机构等签署了交流协议,同全球120余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友好关系。
教务处电子档案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规范教务处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确保电子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教务处各部门及全体工作人员在教务管理过程中产生的电子文件,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案、试卷、学生成绩、教务通知、会议纪要等。
三、电子档案的收集与整理1. 电子档案的收集(1)教务处各部门应按照职责分工,及时收集、整理本部门产生的电子文件。
(2)各部门在收集电子文件时,应确保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
2. 电子档案的整理(1)电子档案的整理应遵循系统性、连续性、一致性原则。
(2)电子档案的整理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a. 对电子文件进行分类,分为教学文件、学生管理文件、教务通知等类别。
b. 对同一类别的电子文件,按照时间顺序排列。
c. 对电子文件进行命名,命名应简洁明了,便于识别。
d. 对电子文件进行备份,确保数据安全。
四、电子档案的归档与保管1. 电子档案的归档(1)教务处各部门在完成电子档案的收集和整理后,应及时将电子档案报送至教务处综合档案室。
(2)综合档案室对报送的电子档案进行审核,确保其符合归档要求。
2. 电子档案的保管(1)综合档案室负责电子档案的保管工作,确保电子档案的完整、安全。
(2)电子档案的保管应采取以下措施:a. 建立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实现电子档案的数字化存储。
b. 定期对电子档案进行备份,确保数据安全。
c. 对电子档案进行分类、编目,方便检索。
d. 对电子档案的保管环境进行监控,确保档案安全。
五、电子档案的利用与销毁1. 电子档案的利用(1)教务处各部门及工作人员在需要查阅电子档案时,应向综合档案室提出申请。
(2)综合档案室根据申请,提供电子档案的查阅、复制等服务。
2. 电子档案的销毁(1)电子档案的销毁应按照国家档案局《电子档案销毁管理办法》执行。
(2)综合档案室在销毁电子档案前,应进行鉴定,确认其已无保存价值。
六、监督与责任1. 教务处各部门及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本制度执行电子档案管理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文件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电子文件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电子文件管理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
一部分。
为了培养学生在电子文件管理方面的专业能力,学校决定开设电子文
件管理课程。
本文将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等方面对电
子文件管理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探讨。
一、课程目标
电子文件管理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电子文件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知识的掌握,使其具备电子文件管理的基本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
1. 理解电子文件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电子文件管理的技术和工具;
3. 熟悉电子文件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4. 能够运用电子文件管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
电子文件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电子文件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电子文件管理的定义、特点、分类和
生命周期等基本概念,让学生对电子文件管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 电子文件管理的技术和工具:介绍电子文件管理的技术和工具,包括电子文
件的创建、存储、检索、传输和销毁等方面的技术和工具,让学生了解并熟练
运用。
3. 电子文件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介绍电子文件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包括电子文件的合法性、可信度、保密性和完整性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让学生了解并遵守。
4. 电子文件管理的实践案例: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电子文件管理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
为了达到课程目标,电子文件管理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
1. 讲授与演示相结合:通过讲授基本概念和原理,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演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子文件管理知识。
2. 小组讨论与案例分析: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电子文件管理的实际问题和案例,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践操作与实验:通过实践操作和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电子文件管理的技术和工具,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4. 课堂互动与讲座: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问和互动,同时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拓宽学生的视野。
四、评估方式
为了评估学生对电子文件管理课程的学习效果,采用以下几种评估方式:
1. 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能力等。
2. 作业和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电子文件管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通过考试评估学生对电子文件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4. 课程项目:要求学生完成一个电子文件管理项目,评估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综上所述,电子文件管理课程的教学大纲涵盖了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等方面。
通过这样的教学大纲,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电子文件管
理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并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