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房工作地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

合集下载

产房工作制度有哪些

产房工作制度有哪些

产房工作制度是为了确保母婴安全,提高分娩质量,规范产房工作人员的行为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以下是产房工作制度的主要内容:一、人员配备与培训1. 产房应有充足的护理人员,确保24小时有专业人员在岗。

2. 产房工作人员应具备专业的母婴保健技术,持有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

3. 定期对产房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考核,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

二、工作流程与分工1. 产房工作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和第三产程。

每个阶段都有详细的工作流程和分工。

2. 第一产程:迎接产妇入待产室,进行自我介绍,了解产妇情况,观察产程进展,做好健康教育,鼓励产妇树立分娩信心。

3. 第二产程:指导产妇正确用力,监测胎心及宫缩情况,准备接生及抢救物品,协助胎儿娩出。

4. 第三产程:胎儿娩出后注意保暖,处理脐带,观察宫缩及阴道流血情况,进行会阴冲洗,书写分娩记录。

三、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1. 严格执行医嘱,确保医疗质量。

2. 密切观察产妇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值班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

3. 定期对产房进行消毒,保持环境整洁。

4.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感染。

5. 制定应急预案,确保母婴安全。

四、服务与沟通1. 产房工作人员应尊重产妇的权益,提供人性化的服务。

2. 做好产妇及家属的沟通工作,解释分娩过程和可能的风险,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3. 关注产妇的心理状态,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

五、物品管理与消毒1. 产房物品应分类存放,标识清楚,定期检查,确保物品齐全、功能完好。

2. 产房器械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消毒和灭菌,保证器械的卫生和安全。

六、记录与统计1. 产房工作人员应认真记录分娩过程,包括产程进展、产妇情况、新生儿情况等。

2. 定期对分娩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改进产房工作提供依据。

七、考核与评价1. 定期对产房工作进行考核,评价产房工作质量。

2. 对产房工作人员进行绩效评价,激励工作人员提高工作质量。

产房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

产房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

产房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目的本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旨在确保产房工作高效、安全进行,保障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

一、工作制度1. 产房人员- 产房负责医生:负责指导产房工作,包括监督分娩过程、处理紧急情况。

- 护士:协助产房负责医生,负责产妇的观察和护理。

- 助产士:负责协助产妇分娩过程,提供产妇的生理和心理支持。

2. 工作准备- 确保产房设备完好可用。

- 检查药品和消毒物品的储备情况。

3. 分娩过程- 产妇进入产房后,由护士进行初步评估,并及时通知产房负责医生和助产士。

- 产房负责医生根据产妇的分娩情况制定个体化的分娩计划,并与产妇和家属进行沟通。

- 助产士协助产妇进行分娩,提供必要的生理和心理支持。

- 产房负责医生监督分娩过程,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

4. 产后护理- 分娩结束后,护士负责评估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 护士进行产妇的观察,包括观察子宫收缩情况、出血量等。

- 护士提供产妇的咨询和教育,包括母乳喂养、产褥期护理等。

二、工作程序1. 产妇入院- 产妇到达医院后,由接待人员进行登记,交付至产房区域。

- 护士进行初步评估,记录基本信息和分娩信息。

2. 分娩过程- 产妇进入产房后,护士通知产房负责医生和助产士。

- 产房负责医生进行个体化的分娩计划制定,并与产妇和家属进行沟通。

- 助产士协助产妇进行分娩,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护理。

3. 产后护理- 分娩结束后,护士进行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评估,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 护士进行产妇的观察和护理,提供咨询和教育。

三、工作流程优化1. 定期评估和完善产房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确保其与最新的医疗标准和政策相符。

2. 建立有效的协作机制,提高产房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协调能力。

3. 不断培训和提高产房人员的技能和知识水平,以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

以上为产房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的概要,具体操作细节和流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产房管理和规章制度

产房管理和规章制度

产房管理和规章制度一、产房的管理1. 产房的设置产房应位于医院内部环境较为安静、通风、采光良好的地方,离诊疗区近且有便于病员进出的通道。

产房应按照国家卫生部的规定,设置相应的设备和仪器,以确保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

2. 产房的整洁和消毒产房应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保持空气清新,水源清洁。

产房的床、设备等都应被定期清洁和消毒,以杀死细菌,防止感染。

3. 产房的安全产房应设置安全门和监控设备,以确保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

医护人员应小心翼翼地操作设备,避免意外伤害的发生。

4. 人员管理产房的医护人员应经过专门的培训,掌握产科护理技术和紧急处理能力。

医护人员应遵守行业规范,保持职业操守,确保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

5. 产房的规划和设计产房应根据产科护理的要求,合理规划和设计,方便医护人员的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二、产房的规章制度1. 产房的工作制度产房应制定详细的工作制度,明确每位医护人员的职责和工作流程,以保证产妇和新生儿得到及时的护理。

2. 患者管理制度产房应建立患者管理制度,对每一位产妇和新生儿进行详细的记录和管理,包括个人信息、病情记录、治疗方案等,以保证医疗质量。

3. 医疗操作规范产房应建立医疗操作规范,包括手术操作、药品使用、器械操作等,对医护人员进行规范培训,确保操作合规合法。

4. 紧急处理机制产房应建立紧急处理机制,针对突发状况,制定详细的处理流程,确保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和健康。

5. 职业道德规范产房的医护人员应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尊重患者隐私,保护患者权益,不对患者进行任何形式的歧视和侮辱。

以上就是关于产房管理和规章制度的详细介绍,希望产房能够严格执行这些规定,确保每一位产妇和新生儿都能得到最好的照顾和保护。

医院产房工作管理制度及流程

医院产房工作管理制度及流程

一、总则为了保障母婴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规范产房工作流程,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架构1. 产房设立专门的管理小组,负责产房的整体管理工作。

2. 设立产房主任,负责产房的业务管理、人员培训和设备维护等工作。

3. 设立护士长,负责产房日常护理工作,确保护理质量。

4. 设立助产士、产科医师、麻醉医师等岗位,共同保障母婴安全。

三、工作流程1. 产妇入院(1)护士接待产妇,了解病情,做好登记。

(2)为产妇进行产前检查,评估分娩风险。

(3)告知产妇及家属分娩流程、注意事项及分娩镇痛方法。

2. 分娩准备(1)产房护士为产妇进行备皮、备血等术前准备。

(2)产科医师评估产妇分娩情况,决定分娩方式。

(3)麻醉医师为产妇进行分娩镇痛,确保产妇舒适。

3. 分娩过程(1)助产士密切观察产妇及胎儿情况,做好分娩监护。

(2)产科医师、助产士、麻醉医师共同协助产妇分娩。

(3)新生儿出生后,立即进行新生儿护理,确保新生儿安全。

4. 分娩后护理(1)护士为产妇进行产后护理,包括伤口处理、观察生命体征等。

(2)协助产妇进行母乳喂养,指导产妇及家属护理新生儿。

(3)对产妇及新生儿进行产后访视,了解恢复情况。

四、工作要求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确保母婴安全。

2. 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降低医院感染风险。

3.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确保产房工作有序进行。

4. 加强产房人员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5. 加强产房设备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五、监督检查1. 定期对产房工作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对产房工作进行定期评估,确保工作质量。

3. 接受上级部门对产房工作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产房管理小组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产房管理小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产房相关的工作制度

产房相关的工作制度

产房工作制度一、总则1. 为确保产妇安全和新生儿健康,提高分娩质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医院管理制度,制定本工作制度。

2. 本制度适用于我院产房的所有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助产士等。

3. 产房工作人员应遵循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尊重产妇的合法权益,提供优质、温馨的医疗服务。

二、工作流程1. 产房接收产妇后,应立即进行分娩评估,根据产妇情况制定分娩计划。

2. 产房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分娩流程,密切观察产妇分娩进程,及时处理分娩过程中的异常情况。

3. 产房工作人员应做好分娩记录,详细记录分娩过程、新生儿的各项指标及产妇的产后情况。

4. 分娩结束后,产房工作人员应做好新生儿护理工作,确保新生儿安全。

5. 产房工作人员应定期对产妇进行随访,了解产妇康复情况,提供必要的产后指导。

三、人员职责1. 医生:负责产妇的接诊、评估、分娩计划制定、分娩过程指导及产后处理。

2. 护士:负责产妇的护理、观察、记录及新生儿护理。

3. 助产士:负责产妇的接生、新生儿护理及产房物品管理。

4. 产房管理员:负责产房的日常管理,包括人员安排、物品采购、环境维护等。

四、工作规范1. 产房工作人员应具备专业的业务知识和技能,定期参加业务培训和学习。

2. 产房工作人员应遵守医疗法规,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医疗安全。

3. 产房工作人员应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尊重产妇,关心产妇,提供温馨的服务。

4. 产房工作人员应保持良好的沟通,协作完成分娩工作。

5. 产房工作人员应定期对分娩设备进行检查、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五、考核与奖惩1. 产房工作人员的工作绩效将定期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职称晋升、奖金分配的依据。

2.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医疗事故或不良后果的工作人员,将根据情节严重程度给予相应的处罚。

3. 对在工作中表现优秀、创新突出的工作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六、附则1. 本制度解释权归我院产房所有。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

母猪产房工作制度

母猪产房工作制度

母猪产房工作制度一、目的为确保母猪产房的正常运行,提高仔猪成活率和母猪繁殖性能,制定本工作制度。

本制度明确了母猪产房工作人员的职责、工作流程、操作规范和管理措施,旨在为母猪产房提供一个良好的生产环境。

二、工作人员职责1. 母猪产房负责人:负责产房的整体管理工作,确保产房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

2. 兽医:负责母猪产房的生产技术指导、疫病防治和繁殖管理。

3. 饲养员:负责母猪的日常饲养管理、产房清洁卫生和仔猪护理。

4. 实习生:协助兽医和饲养员进行日常工作,学习产房管理知识。

三、工作流程1. 母猪分娩前准备:在母猪分娩前,将产房彻底清洗干净,并进行消毒。

准备分娩所需的各种物品,如分娩床、仔猪保温箱、饲料、清洁用水等。

2. 母猪分娩:在母猪分娩过程中,确保产房安静、温暖、通风良好。

观察母猪分娩情况,必要时给予助产。

3. 仔猪护理:分娩后,及时将仔猪清理干净,剪牙、断尾,并进行称重、记录。

确保仔猪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生活,给予充足的饲料和清洁的饮水。

4. 母猪产后管理:观察母猪产后状况,给予必要的治疗和护理。

加强产后饲养管理,确保母猪尽快恢复体能,提高繁殖性能。

5. 环境控制:根据母猪和仔猪的需求,合理控制产房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

确保产房内设施设备正常运行,保障生产安全。

四、操作规范1. 工作人员进入产房前,必须更换清洁的工作服和鞋子,并进行手部消毒。

2. 产房内要保持安静,避免大声喧哗,减少对母猪和仔猪的干扰。

3. 产房内的设施设备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4. 母猪分娩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母猪的精神状态、分娩进展和仔猪的生命状况。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5. 仔猪护理过程中,要轻柔操作,避免造成仔猪伤害。

6. 产房内的饲料、药品等物品要妥善存放,避免受潮、变质。

7. 产房内的废弃物要进行分类处理,做到垃圾不过夜。

五、管理措施1. 建立健全生产记录制度,详细记录母猪分娩、仔猪生长等情况。

2. 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责任心。

产科产房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

产科产房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

一、产房环境管理1. 产房应保持安静、整洁、舒适,室内温度控制在22-26℃,相对湿度控制在50%-60%。

2. 产房地面、墙壁、天花板及家具表面应采用易于清洁、消毒的材料,并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

3. 产房内应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药品、器械、监护设备等,并确保其功能完好。

4. 产房内不得存放与分娩无关的物品,防止交叉感染。

二、人员管理1. 产房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经验,持证上岗。

2. 产房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保持个人卫生,防止交叉感染。

3. 产房工作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为产妇提供温馨、周到的服务。

4. 产房工作人员应定期参加业务培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三、分娩安全管理1. 分娩前评估(1)医护人员对产妇进行全面评估,了解产妇的病史、孕产史、家族史等。

(2)对产妇进行必要的检查,如B超、心电图、血常规等。

(3)评估分娩风险,制定分娩计划。

2. 分娩过程中(1)医护人员严密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宫缩情况、胎儿心率等。

(2)根据产妇分娩情况,采取适当的分娩方式,如自然分娩、剖宫产等。

(3)确保母婴安全,防止并发症发生。

3. 分娩后(1)医护人员对产妇进行产后检查,观察子宫复旧、恶露等情况。

(2)对新生儿进行出生后评估,如Apgar评分等。

(3)确保母婴安全,预防和处理并发症。

四、消毒隔离制度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交叉感染。

2. 产房内物品定期消毒,包括床单、被褥、器械等。

3. 患有传染病的产妇应在隔离产房分娩,并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4. 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工作人员进入产房前必须洗手。

五、培训与考核1. 定期对产房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

2. 对产房工作人员进行无菌操作、急救技能等考核,确保其具备相应的技能。

3. 对产房工作人员进行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培训,提高服务质量。

六、应急预案1. 制定应急预案,应对突发状况,如胎儿窘迫、产后出血等。

2. 严格执行应急预案,确保母婴安全。

产房工作制度最新版

产房工作制度最新版

产房工作制度最新版一、总则产房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迎接新生命的神圣使命。

为进一步提高产房工作质量,保障母婴安全,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母婴保健法》及相关规定,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制度。

二、组织架构1. 产房设立产房管理小组,由产房主任、护士长、医生、护士等相关人员组成。

2. 产房管理小组负责产房的日常管理工作,对产房工作进行全面领导、监督和协调。

三、工作内容1. 接待产妇:产房工作人员应热情、耐心地接待产妇,了解产妇的基本情况,做好入院登记。

2. 观察产程:密切观察产妇宫缩、胎心、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及时报告异常情况。

3. 接生:在产妇分娩过程中,严格按照接生程序和操作规程,确保母婴安全。

4. 新生儿护理:对新生儿进行全面的体检和护理,确保新生儿的健康。

5. 产后恢复:关注产妇产后恢复情况,提供相应的医疗和护理服务。

6. 资料管理:做好产妇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确保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四、工作流程1. 产妇入院:产房工作人员接到入院通知后,立即准备床铺,迎接产妇。

2. 产程观察:产房工作人员密切观察产妇宫缩、胎心、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记录产程进展。

3. 接生准备:产妇宫口开全时,做好接生准备工作,包括新生儿急救设备、产妇出血急救设备等。

4. 接生:在产妇分娩过程中,产房工作人员应保持冷静、熟练地操作,确保母婴安全。

5. 新生儿护理:分娩后,对新生儿进行体检和护理,确保新生儿的健康。

6. 产后恢复:关注产妇产后恢复情况,提供相应的医疗和护理服务。

7. 资料整理:分娩结束后,产房工作人员做好产妇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

五、工作规范1. 产房工作人员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严格执行工作制度。

2. 产房工作人员应具备专业的业务水平,定期参加培训和学习。

3. 产房工作人员应遵循保密原则,保护产妇和新生儿的隐私。

4. 产房工作人员应保持良好的沟通,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产房的工作制度

产房的工作制度

产房工作制度一、总则为了保障母婴安全,提高分娩质量,规范产房管理工作,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医院管理制度,制定本工作制度。

二、产房设置与管理1. 产房设置:产房应设在安全、安静、易于抢救的区域内,分为待产室、分娩室、产后观察室等。

2. 产房管理:产房实行封闭式管理,设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管理。

非工作需要,不得随意进入产房。

三、人员配备与培训1. 人员配备:产房应有足够的护理人员、助产士、医生等专业技术人员,确保母婴安全。

2. 培训:定期对产房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考核,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四、产房工作流程1. 待产室:孕妇进入待产室,由医护人员进行观察、护理,并根据情况安排分娩。

2. 分娩室:孕妇进入分娩室,由助产士、医生等进行接生和产后处理。

分娩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孕妇和胎儿状况,确保母婴安全。

3. 产后观察室:孕妇分娩后,进入产后观察室,由医护人员进行观察和护理。

观察期间,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五、分娩服务与质量管理1. 分娩服务:为孕妇提供安全、温馨、便捷的分娩服务,尊重孕妇意愿,充分沟通,确保母婴安全。

2. 质量管理:建立健全分娩质量管理体系,定期对分娩质量进行评估和改进。

六、消毒与感染控制1. 消毒:产房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定期对环境、设备、物品等进行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2. 感染控制:加强产房感染控制工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提高医护人员感染防控意识。

七、值班与应急处理1. 值班:产房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随时应对突发事件。

2. 应急处理:建立健全应急处理机制,对突发事件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

八、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度1. 法律法规:产房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医院管理制度。

2. 规章制度:产房工作人员应遵守医院规章制度,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为孕妇提供优质服务。

九、监督与评价1. 监督:产房工作纳入医院质量管理监督体系,定期进行监督和检查。

2. 评价:建立健全产房工作评价机制,定期对产房工作进行评价,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医院产房管理制度流程

医院产房管理制度流程

一、目的为确保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提高产科服务质量,特制定本制度流程。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产房的所有医护人员及工作人员。

三、管理制度1. 产房布局:产房应设置在环境清洁、安静、便于管理的相对独立区域,与母婴室和新生儿科临近。

产房设施、环境条件与手术室要求基本相同,执行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相关规定。

2. 区域划分:产房分为非限制区、半限制区和限制区,区域间标志明确。

限制区设置正常分娩室、隔离分娩室、无菌物品存放间、刷手间;半限制区设置待产室、隔离待产室、器械室;非限制区内设置办公室、更衣室、产妇接收区、污物间、卫生间、车辆转换处。

3. 医务人员要求:进入产房人员必须先换鞋、更衣、洗手,外出更换外出服;助产人员按外科刷手法刷手。

对患有或疑似传染病的产妇,要隔离待产、分娩,按隔离技术规程护理和助产,所有物品严格按照消毒灭菌要求单独处理。

4. 手卫生设施:配备流动水等手卫生设施,刷手间应临近分娩室,洗手刷、擦手毛巾一人一用一灭菌。

新生儿使用的吸痰管等,应一婴一用,不得共用。

5. 一次性用品:一次性用品应在有效期内使用,且不得重复使用。

非一次性诊疗器械必须由消毒供应中心统一处理供应,科室不得有自备包。

6. 医疗器械消毒: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各种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灭菌。

7. 职业暴露处理:发生职业暴露立即按职业暴露处理流程进行处理,并到感染控制科进行登记。

8. 微生物学监测:每月对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进行微生物学监测。

检测不合格要有追溯记录。

9. 医疗废物处理:医疗废物规范放置,专人收集处理。

一般胎盘应归产妇所有,特殊感染的或产妇不要的双包双扎按医疗废物处理。

四、工作流程1. 产妇进入产房:由接诊护士引导产妇进入产房,协助产妇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2. 分娩过程:助产士负责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监护、协助和护理,确保产妇及新生儿安全。

产房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

产房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

产房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一、岗位职责1.产科医生:负责监护孕妇分娩过程中的各项医疗工作,如妇检、羊水穿刺、剖腹产等。

2.护士长:负责产房的科室管理和协调工作,包括岗位调度、培训和管理等。

3.接生护士:负责接生、照顾孕妇和新生儿的一线护理工作。

4.助产士:负责孕妇分娩的辅助工作,如监测宫缩、协助接生等。

5.洗手护士:负责协助手术室的准备工作,如消毒、换床单等。

6.清洁工:负责产房的清洁和卫生工作。

二、工作时间安排1.24小时值班制:根据产房的工作特点,一般采取24小时值班制,保证随时能处理产妇的紧急情况。

2.值班轮班制:依据医院的规模和人数,一般采取轮班制度,确保每个岗位都有合适的人员值班。

三、工作流程1.孕妇入院登记和体检:孕妇入院后,提供个人信息并接受产前检查,如血压、体温、胎心监测等。

2.产妇分娩准备:根据产妇的情况确定是否需要进行羊水穿刺、阴道检查等治疗或检查。

3.宫缩监测:安置监测仪器对孕妇的宫缩情况进行监测。

4.产妇分娩:根据产妇的宫缩、胎心等情况,医生或助产士判断是否可以开始分娩,并根据情况进行操作,如接生、剖腹产等。

5.新生儿护理:接生护士负责对新生儿进行初步的护理,包括清洗身体、喂食等。

6.产妇恢复期:产妇分娩后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产房的工作人员会对产妇的身体状况进行观察和护理。

7.出院安排:产妇身体恢复良好后,产房的工作人员会进行出院安排,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建议。

四、安全措施1.病房安全:产房的门窗要保持关闭,确保病房的安全和隐私。

2.感染控制:严格执行洗手、戴手套、穿隔离衣物等感染控制措施,杜绝交叉感染。

3.设备维护:保证监护仪器的正常运转和消毒处理,确保准确监测和记录产妇的情况。

4.紧急设备与药品:产房应配备急救药品和设备,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五、应急处理1.突发情况应对:如果在分娩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如胎心异常、宫缩障碍等,工作人员应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产房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

产房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

产房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第一节产房工作制度一、工作制度一助产人员必须有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 二实行24小时值班制,值班人员应坚守工作岗位,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三值班人员应严密观察流程,并肌瘤观察情况,如有异常情况,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请示汇报上级医师.四严格交接班制度,接班者要测血压、听胎心,了解孕妇一般情况及产程进展情况,做好记录.五做好各类抢救物品、机械和准备,急救机械、设备、药品必须定位放置,专人管理,定期检查补充和更换,保证急用.六产后,接产人员要及时准确填写分娩记录及新生儿情况记录.新生儿送产妇辨认性别,并记录.七实行产后早吸吮,产后半小时内帮助新生儿与母亲进行皮肤接触高危新生儿除外.八分娩后产妇在产房常规观察2小时,观察血压、脉搏、宫缩及阴道出血情况,并做好记录.二、消毒隔离制度一产房应包括待产室和分娩室两部分.产房周围环境必须清洁,无污染源,应与产前病房和母婴同室病区相临近,便于管理.室内布局合理,严格区分限制区无菌区,半限制区清洁区、非限制区污染区.各区有明显标志.产房内不得挂窗帘.分娩室内不得放置与分娩无关的物品.二工作人员进入产房必须要跟换专用衣裤、鞋、帽,不佩带戒指及带附耳环.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三产房每日二次常规空气消毒,每月进行一次细菌学监测并作好监测记录.产房接产后立即进行清洁和消毒.四接产所需大器械应行高压灭菌,一人一份一用一灭菌.无菌物品专柜存放,消毒标记清楚并标明消毒日期及有效日期.五氧气湿化瓶、吸痰瓶、各种导管、接头、雾化器、早产儿暖箱等接触皮肤和粘膜的器具,一人一用一消毒,干燥保持.六地面应采用湿式清扫,随脏随扫.当有血迹、粪便、体液、病原菌污染时,立即以含氯消毒剂拖洗浓度500mg/L.每周进行一次卫生大扫除.产房专用的拖鞋,定期清洗,保持清洁.七对患感染性疾病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所用的物品、器械等应按相关规定严格进行处理.第二节产科抢救制度一、成立以院领导为主要负责人的抢救小组,其成员由以产科为主的多学科业务骨干组成,保证抢救小组的技术力量,使抢救工作顺利进行.二、抢救室内必须配有规范的抢救车、必备抢救设备和药品.抢救室的日常工作有护士长负责,科主任监督检查.三、一切抢救物品、药品、设备应有专人管理,定点放置,功能完好,标志醒目.每日坚持、核对、交接班清楚,账物相符,不得有失效药品及过期无菌药品.四、抢救工作要做到按岗定位,医护人员密切配合,遵守各种抢救常规和程序,严肃、认真、紧张、有序.紧急情况下医师可直接下达口头医嘱,但护士执行前必须重复一遍药品剂量、给药方法.负责医师应及时填写抢救记录和治疗经过,严格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和医疗保密措施.五、病员因抢救无效死亡,应12小时内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做好尸体料理并力争尸检.作好死亡记录.六、疑难重症在抢救的同时,应立即通知领导和抢救小组成员到场,其他相关科室密切配合,如本院处理困难要及时呼救请求会诊或上转,防止失去抢救时机.七、抢救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清查抢救用品及药品,及时补充,并做好室内清洁消毒工作.八、每次抢救后,应由负责医师填写各种病历及登记本.九、医院急救公开,实行24小时值班,在接到呼救后,救护车应在10分钟之内前往救护.第三节分娩室护理管理制度一、工作人员进产房前应当更换手术衣裤、拖鞋、戴好口罩、帽子,非本室工作人员禁止入内.二、产妇进入产房后应当有专人陪伴,给予心理支持及指导,以防发生意外.三、产妇在产程进展中,如有异常情况应当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并积极配合医师做好抢救工作.四、工作人员态度要严肃认真,对产妇应当体贴、关怀,不能任意谈笑,注意保护性医疗制度.五、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做好消毒隔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六、产房每日要全面清洁、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度24-26C,湿度50%-60%.七、凡无菌物品应当有消毒日期及有效期,各类物品要定物、定位、定量放置,由专人负责,随时整理、消毒及补充.八、每日检查抢救物品、药品,保证功能完好.九、产房内一切物品不能随意带出,借物应当严格遵守借物手.十、产后半小时内应当进行新生儿早吸吮早接触.十一、接产后由接生人员及时、准确填写各项记录.十二、产后观察2小时,若无异常护送母婴回母婴同室.第四节产房急救药品、器材管理制度一、药品管理制度(一)各病房的药品,根据需要保持一定基数,便于临床使用,工作人员不得擅自取用.(二)根据药品种类与性质,如针剂、内服、外用、剧毒药等,应分别放置,每日检查,并指定专人负责领取及保管.(三)定期清点,检查药品质量,防止积压,变质.如发现变色、沉淀、过期或药品标签与瓶内药品不符,标签模糊或经涂改,不得使用.(四)抢救药品应全院统一编号排列、定位,定量存放于抢救车或专用抽屉内并加锁,保持一定基数,每日检查,用后及时补充,保证随时取用.(五)病员个人的贵重物品药品,应写明床号,姓名,单独存放,不用时及时退回药房.(六)毒、麻、限、剧药应设专用抽屉存放并加锁,专人保管,保持一定基数,用后由医生开专用处方向药房领回,并作登记,每天交接班时必须清点.二、器材管理制度(一)医疗器械由器械护士负责保管,定期检查,保持良好性能,每班要认真交接.(二)使用医疗器械时,必须了解其性能及保养方法,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用必须清洁处理,消毒后归还原处.(三)精密仪器必须把指定专人负责保管,经常保持仪器清洁,干燥,用后经保管者检查性能并签字.各种仪器应按其不同性质妥善保管.第五节产房清洁卫生制度一、每日接生班用消毒液擦拭治疗台、窗台等,保持产房、检查室、隔离产房清洁.二、每周二、六接生班,检查各种器械、产包、过期包及时消毒.三、每日接生班负责更换吸引瓶、灌肠筒、小水壶、湿化瓶及艾力斯.四、每日待产班查房后及产妇分娩后整理待产床铺.五、每日中班更换刷子、毛巾及体温表消毒液.六、每周一、四中班更换各种消毒液及容器并记录.每周五大夜班对各种器械产包总消毒第六节待产室工作职责一、接病人、接待产二、负责待产病人的晨、晚间护理、分级护理.专科护理.三、接待新入室孕妇,测量骨盆,观察胎心、宫缩、宫口进展、宫口开大情况及生命体征并记录,常规会阴备皮,无禁忌症者按常规灌肠.根据待产孕妇产程进展情况,按时进行胎心、宫缩、宫口进展、羊水性状观察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静滴催产素时专人守护、严密观察胎心、宫缩、产程进展,做好观察记录.一、负责医嘱处理和执行、记账、结账;负责将待产孕妇的一般情况向家属交代和写黑板.二、做好待产孕妇心理护理,鼓励协助其按时进食,宫口开全时送入产房准备分娩.三、穿好洗手衣裤,戴好口罩帽子,按常规洗手,完成顺产接生和计划生育手术,协助医师完成难产手术.四、接生和手术后立即清洁产床、操作台,更换橡皮垫和浸泡污物盆,清洁用后器械并打包.五、负责第四产程和新生儿的观察和记录,协助病人进食.六、负责待产室、产房、手术室的整洁,上、下午各做清洁一次,与供应室交换灭菌器械包.第七节待产室清洁卫生、消毒隔离制度一、待产室经常保持整洁,待产妇应按期沐浴或擦澡、理发和剪指甲等.二、舆洗用具,专人使用.出院后行终末消毒处理.公用设施每日消毒擦拭.三、一次性便器一人一用,防止交叉使用.四、待产妇的衣被至少每周更换一次,遇有特殊情况随时更换.五、病区的清洁用具应分类标记,严格区分使用,用后浸泡消毒、洗净晾干.六、医护人员进入待产室要衣帽整齐、清洁、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七、地面应采用湿式清扫,用氯消毒剂湿拖1000mg/L,每日两次,拖把要专用,用后用消毒溶液浸泡消毒,并在太阳下晒干.一室内每天通风两次,每次不少于十分钟,每日用流动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每月空气培养一次,细菌数低于200cfu/m3.二待产室的工作人员必须无传染性疾病,每年定期进行健康体检一次,3-6月做一次鼻、咽拭子培养.三待产妇出院后要及时作大、小床单元的终末消毒.四待产妇在住院期间,如发现传染病,应按隔离消毒原则处理.五传染病员所住的病房,应按时进行消毒;用的家具、器械、被服、碗筷等用具必须经过严格消毒后再用.六传染病员的排泄物和分泌物,必须经消毒处理后再排入下水道.第八节高危孕妇分级管理及转诊制度一、对筛选出来的高危孕妇进行专册登记,并在围产保健卡上作红色特殊标记.二、根据当地医疗条件,制定高危妊娠转诊制度,按病情严重程度实行分级管理.三、对未按期就诊者须采取不同方式追访家访、信访、访四、凡属高危妊娠均应住院分娩,部分患者应酌情提前住院分娩,根据当地分娩转诊制度转二级或三级医疗单位.五、高危孕妇住院后,根据母婴具体情况,制定合理治疗方案,选择对母婴最有利的分娩时间及分娩方式.六、高危妊娠者产后应由乡镇、街道卫生院保健人员进行访视.产后42天到指定单位进行健康体检.七、对高危妊娠实行分级管理,并制定基层医院的高危妊娠及分娩转诊、会诊等制度.第九节母婴同室管理制度一、产妇入室后,医护人员再次宣传母婴同室,母乳喂养的好处,树立母亲哺乳的信心.二、母婴入母婴同室后,立即由当班护士指导正确哺乳技巧.三、母婴必须24小时在一起,每天沐浴和医疗需要母婴分离时间不超过1小时.四、护士必须对母亲的喂奶过程进行一次全面观察,使母亲能正确掌握喂乳及哺乳时各种异常情况处理.五、坚持按需哺乳和夜间哺乳,不限制喂哺的次数和时间.六、教会母亲正确的挤奶手法,若母婴需要分离时以保持足够的乳汁分泌.七、废除三奶,禁止给婴儿吃任何食物和饮料,除非有医学指征.八、产妇出院,主管医生和护士应了解母亲母乳喂养有关知识掌握情况.九、坚持探视制度,母婴同室区定期进行消毒,以防止交叉感染.十、主管医师再次落实产妇产后休养地址,将出院产妇转入基层保健网进行家访和母乳喂养指导.并告知医院内设有母乳喂养咨询门诊热线,随时提供服务.第十节孕产妇管理制度一、对怀孕妇女要做到早发现、早检查、早建卡.二、做好孕产妇围产期保健知识的宣传和指导工作.三、及早发现高危孕妇,并进行专册登记、专案管理,予以监护和治疗.四、产后42天对产妇进行一次健康检查.五、产前,产后均向母亲传授母乳喂养及新生儿护理知识.第十一节孕产妇、围产儿死亡及出生缺陷儿报告制度一、在科主任的领导下,设专人负责本科孕产妇、围产儿死亡及出生缺陷儿的资料收集与报告工作.二、登记凡孕满28周至出生后7天的包括死产、死胎、新生儿和出生缺陷儿.三、建立孕产妇死亡登记制度,凡妊娠开始至产后42天内死亡者24小时内报告妇幼保健院,并在一个月内将登记表报妇幼保健所.四、及时与儿科联系,了解转儿科治疗的新生儿情况,并做好围产儿出生缺陷、死亡登记;收集本院出生围产儿缺陷、死亡报表.五、每月8日前完成月报的上报.六、及时做好出生缺陷、死亡的汇总、补漏、上报工作.七、具体负责人在报表前必须对上报所有数据进行检查和核实.第十二节产房巡回职责一、参加晨会.二、清理过期消毒包及物品,更换消毒液.三、负责分娩室、手术室、待产室紫外线空气消毒,每日上下午各一次,每周作分娩室,手术室、待产室空气大消毒一次,每月作空气培养二次.四、负责分娩,手术巡回记录工作,并与手术者当面点清器械,术后在当面清点一次,无误后放入消毒液桶内浸泡半小时后,捞出清洗打包消毒.五、负责新生儿早吸吮,母婴皮肤接触30分钟,并填写在护理记录单上.六、负责第四产程和新生儿的观察和记录,协助病人进食.七、负责与供应室交换灭菌物品,领取一次性消毒物品.第十三节助产士职责一、在护士长的领导下和医师指导下工作.二、负责产妇接待工作,协助医生进行难产接产,做好接生准备,注意观察产程进展和胎心音变化,遇产妇并发症及新生儿窒息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报告医师.三、经常了解分娩前后情况,严格执行操作常规,注意保护会阴及妇婴安全,防差错事故.四、注意产房清洁,定期消毒.五、做好计划生育围产期保健和妇婴卫生的宣传教育工作,宣传母乳喂养知识并进行技术指导.六、负责管理产房药品器材.七、根据需要负责孕期检查,外出接产和产后随访.八、指导进修、实习人员接生.。

猪场产房的工作制度

猪场产房的工作制度

猪场产房工作制度一、总则为了确保猪场产房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产房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益,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猪场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猪场产房的各项管理工作。

二、产房管理职责1. 产房负责人:负责产房的整体管理工作,组织实施产房工作计划,协调产房与其他部门的关系,确保产房工作的正常进行。

2. 兽医人员:负责产房内的兽医工作,包括母猪的繁殖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新生仔猪的疾病防治,确保猪只健康。

3. 饲养员:负责产房内母猪和仔猪的饲养管理工作,包括饲料供应、饲养环境控制、猪只生长状况监测等。

4. 繁殖技术员:负责产房内的繁殖技术工作,包括母猪的发情鉴定、配种安排、繁殖记录等。

5. 清洁工:负责产房内的环境卫生工作,确保产房内外的清洁卫生,预防疾病传播。

三、产房工作流程1. 母猪发情鉴定:繁殖技术员负责定期对母猪进行发情鉴定,确保母猪在最佳受孕时期进行配种。

2. 配种安排:根据母猪的发情情况,繁殖技术员制定配种计划,确保母猪适时受孕。

3. 繁殖记录:繁殖技术员详细记录母猪的配种情况、怀孕状况、分娩时间等信息,以便对繁殖工作进行分析和管理。

4. 母猪分娩:饲养员观察母猪分娩迹象,及时报告给兽医人员。

兽医人员负责处理分娩过程中的突发事件,确保母婴平安。

5. 新生仔猪护理:兽医人员指导和监督饲养员对新生仔猪进行护理,包括剪牙、断尾、哺乳等。

6. 仔猪成长管理:饲养员负责仔猪的成长管理工作,包括饲料供应、环境控制、疾病预防等。

7. 疾病防治:兽医人员负责产房内猪只的疾病防治工作,定期对猪只进行体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8. 环境卫生:清洁工负责产房内外的环境卫生工作,定期进行消毒,确保猪只生活环境的健康。

四、管理制度1. 岗位责任制:产房内各类人员明确自己的职责,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确保产房工作的顺利进行。

2. 请假制度:产房内各类人员请假需经产房负责人批准,如有特殊情况,产房负责人向公司管理层报告。

产房工作制度

产房工作制度

产房工作制度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科医疗服务逐渐成为一个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跟随着现代化医疗设备和技术的飞速发展,产房是医疗机构中最现代化、最特殊的部门之一。

为了保证产妇及新生儿的安全、快速、有效的救治,建立一个完善的产房工作制度显得尤其重要。

一、产房的基本职能1、监测生产过程中产妇和胎儿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协助分娩,配合助产士进行产程中合理的助产措施。

3、及时处理产程中的并发症,防止低位胎盘、胎头绕颈等情况。

4、执行剖腹产等手术、接生操作。

5、积极开展孕产妇卫生教育、定期做好孕妇产检。

二、人员构成与数量1、产房必须有专职产科医师,人数根据医院产房设备、工作量及需要自行确定。

2、助产士是产房最重要的人力资源,数量应根据工作量及医院产房设备情况自行调整。

3、在产妇很多的情况下,产房配备运输按摩、擦背和尿道插管等人员。

三、工作流程1、接诊:由产科医师接收并检查准产妇及入院产妇。

2、检查:产科医师根据产妇的身体状况进行身体检查,医师根据情况在宫颈表面进行内检。

3、分诊:根据产妇的条件、同意下将孕产妇安排分别分娩在单人、双人或多人分娩房间。

4、分娩:在分娩中产科医师要密切检查孕产妇的生命体征及宫缩情况,助产士和医师要及时配合,护理和照顾新生儿。

5、处理:处理新生儿及产妇生理和病理情况,注意产后出血量和情况。

6、转移:将危重产妇和新生儿转入高水平医院的产房及儿科科室处理。

7、洁净:规范洁净操作程序及洗涤、消毒等操作工作。

四、注意事项1、产房环境要具有温馨、舒适、干净、卫生的特点,医院管理者应保证产房医护人员能够安心工作。

2、产房医生和护士要具备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分娩、执刀接生及紧急救治技术等。

3、医院应有完善的机器设备和供应物品,如产妇和新生儿监护仪、产钳、吸引器、氧气气瓶等,以便及时处理突发情况。

4、对孕产妇及家属要进行全面且有效的解释和卫生教育,为孕产妇提供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

产房日常工作管理制度

产房日常工作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产房的管理,确保母婴安全,提高服务质量,保障医护人员及患者权益,特制定本制度。

二、工作职责1. 产房主任负责全面领导产房工作,组织实施本制度,定期检查和考核产房各项制度执行情况。

2. 产房护士长负责具体执行本制度,组织实施各项护理工作,确保母婴安全。

3. 产房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制度,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确保医疗护理质量。

4. 产房工作人员应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共同维护产房秩序。

三、工作流程1. 患者入院(1)接诊护士认真询问病史,了解患者病情,做好登记。

(2)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根据病情安排床位。

(3)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告知相关注意事项。

2. 产前检查(1)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体化产前检查方案。

(2)定期对患者进行产前检查,监测胎儿生长发育情况。

(3)对高危孕妇进行重点监护,确保母婴安全。

3. 分娩接生(1)医护人员根据患者情况,做好分娩接生准备。

(2)严密观察产程,确保母婴安全。

(3)做好新生儿护理,确保新生儿健康。

4. 产后护理(1)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产后检查,了解病情变化。

(2)对患者进行产后康复指导,促进身体恢复。

(3)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提高生活质量。

四、工作要求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预防感染。

2.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用药安全。

3. 严格执行护理文书书写规范,确保信息准确。

4. 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确保医疗护理质量。

5. 严格执行请假制度,确保产房工作正常进行。

五、安全管理制度1. 严格执行消防安全制度,确保产房安全。

2. 严格执行药品管理制度,确保药品安全。

3. 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确保医疗废物处理规范。

4.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确保母婴安全。

六、考核与奖惩1. 对医护人员及工作人员进行定期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工作态度、业务水平、服务质量等。

2. 对表现优秀的医护人员及工作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3. 对违反本制度、影响工作秩序、造成不良后果的,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妇产科产房工作制度

妇产科产房工作制度

一、总则为了确保母婴安全,提高分娩质量,规范产房管理工作,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案规范(试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案规范(试行)》等有关规定,结合妇产科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产房设置与管理1.产房应设有产程中所必需的用品、急救药品和急救设备,做到专人保管,定期检查、及时补充和及时更换。

2.工作人员进入产房时,必须穿戴专用的工作服、鞋、帽、口罩;接产或手术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的规定;产房应经常保持清洁,定期进行卫生和设备消毒。

对有传染病的产妇,分娩时应采取隔离措施,分娩后要及时进行特殊消毒处理。

3.产房实行24小时值班制,值班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值班人员应热情接待产妇,严密观察产程,产妇在待产和分娩过程中,若有异常情况不能处理时,应及时报告上级医师或作转院处理。

4.严格交接班制度,接班者要对产妇测血压、听胎心音并做好记录。

5.产妇在产后需要在产房观察一小时,无特殊情况后送回病房;新生儿处理完毕后,抱给产妇辨认性别,进行全身检查,测验脚印、手圈等。

6.对婴儿要认真进行体格检查,做好有关记录,出生后1小时内完成乙肝疫苗;对早产儿、难产儿给予特殊护理。

7.接产后,接产人员应当及时、准确地填写产程、临产、新生儿和出生证等记录。

三、产房工作职责1.产房护士长:负责产房的全面工作,组织实施各项管理制度,保证产房工作的正常进行。

2.产房护士:负责产房的护理工作,严格执行医嘱,保证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

3.产科医师:负责产妇的接生、产后检查和治疗工作,处理产程中的突发事件。

4.助产士:协助产科医师进行接生工作,负责新生儿的处理和护理。

5.消毒员:负责产房的消毒工作,保证产房环境的卫生。

1.产妇入院后,由产科医师进行初步诊断,并根据病情安排分娩。

2.分娩过程中,由产科医师、助产士和护士密切观察产妇和胎儿的情况,处理产程中的问题。

3.分娩结束后,对产妇和新生儿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产妇和新生儿回病房后,由病房护士继续观察和护理。

产房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一)

产房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一)

产房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一)引言概述:产房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是医院产科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孕妇安全和顺利分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就产房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展开详细介绍,包括产房排班、分娩准备、分娩过程、分娩后处理和协同配合等方面内容。

通过建立科学的工作制度和规范的工作流程,可以提高产房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确保孕妇和新生儿的安全与健康。

正文:1. 产房排班1.1 确定排班周期和时间安排1.2 确定产科医生和护士的人员配备1.3 考虑季节和节假日等特殊情况的排班调整1.4 建立排班联络机制,确保人员的及时交接和信息传递1.5 建立排班考核机制,提高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2. 分娩准备2.1 完善孕妇分娩信息登记系统2.2 确定孕妇入院检查项目和程序2.3 制定孕妇分娩风险评估和处理方案2.4 规范分娩准备工作的时间节点和任务分工2.5 加强与其他科室的协调合作,确保分娩准备工作的顺利进行3. 分娩过程3.1 确定分娩时机的判断标准和方法3.2 建立分娩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3.3 指导孕妇正确进行分娩呼吸和姿势调整3.4 配置和操作分娩器械的规范要求3.5 加强产房医护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分娩操作水平4. 分娩后处理4.1 及时评估产后妇女的身体状况4.2 制定产后伤口护理和恢复方案4.3 协助新生儿进行初步护理和检查4.4 提供产后康复指导和咨询服务4.5 建立产后复查机制,关注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情况5. 协同配合5.1 建立产房与其他科室的协同沟通机制5.2 加强产房医护人员之间的团队合作5.3 推行多学科会诊制度,提高疑难病例的处理水平5.4 加强与家属的沟通和协调,提高家属满意度5.5 加强医院内外部资源整合,优化分娩服务流程总结:产房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是医院产科部门保障孕妇安全和顺利分娩的基础,本文从产房排班、分娩准备、分娩过程、分娩后处理和协同配合等5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详细阐述。

通过科学的工作制度和规范的工作流程,可以提高产房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确保孕妇和新生儿的安全与健康。

产房责任工作制度

产房责任工作制度

产房责任工作制度一、总则为确保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提高分娩质量,加强产房管理,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母婴保健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职责与分工1. 产房负责人:负责产房的全面工作,组织实施各项管理制度,确保产房工作秩序井然。

2. 产科医生:负责接生、产后检查、新生儿抢救及疾病诊断等工作。

3. 助产士:负责产妇的护理、分娩协助、新生儿护理等工作。

4. 护士:负责产妇的日常护理、病情观察、药品管理等工作。

5. 医疗技术人员:负责产房设备的维护、消毒等工作。

三、工作流程1. 产妇入院:护士负责接待,进行初步评估,为产妇提供舒适的环境,做好入院宣教。

2. 医生查房:每天定时查房,了解产妇病情,制定治疗方案。

3. 产程观察:助产士密切观察产妇宫缩、胎心、血压等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4. 分娩:医生、助产士共同参与分娩,确保母婴安全。

5. 新生儿护理:助产士负责新生儿初步护理,护士负责后续护理。

6. 产后访视:护士或医生在产后一定时间内对产妇进行访视,了解恢复情况,提供相应指导。

四、质量管理1. 严格遵循诊疗规范,确保医疗安全。

2. 定期开展业务培训,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水平。

3. 加强设备维护,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4. 建立健全质量监控体系,定期对各项工作进行评估和改进。

五、感染控制1.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2. 产房工作人员做好个人防护,穿戴专用防护用品。

3. 加强产妇和新生儿的防护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六、服务态度1. 尊重产妇及家属的知情权、选择权,提供人性化服务。

2. 语言文明、态度热情、耐心解答疑问。

3. 加强团队协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七、应急预案1. 建立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理流程和责任人。

2. 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 发生突发事件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确保母婴安全。

八、制度落实与监督1. 产房工作人员认真学习本制度,确保制度落实。

产房规章制度

产房规章制度

产房规章制度产房是妇产科独立设置的专门为孕产妇提供生育护理的空间。

为了确保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保障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和专业性,产房需要建立一套严谨的规章制度。

一、产房管理1. 产房入口设有门岗,严格执行门禁制度,只有准产妇及其家属、医护工作人员和授权人员可以进入。

2. 产房内设有相关提示标志,指示产妇及陪护人员操作指南和注意事项,确保操作规范和安全。

3. 产房设有相应的管理机构,负责产房的日常运营、房间卫生管理和物品配备管理。

二、产妇入室流程1. 产妇进入产房前,需在接待登记台办理入院手续,提供产妇的个人信息和医疗保险等相关证件。

2. 护士接待产妇后,应向产妇了解其身体状况和孕产历史,如有特殊情况或需求应及时通知医生。

3. 护士协助产妇更换产房服装,并指导产妇正确躺卧姿势,配备相应的生育用品。

4. 医生或助产士进行入室检查,确认产妇的生产进程和相应的医疗措施。

三、产房设备管理1. 产房内设备应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2. 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保持温度适宜,避免感染和交叉感染的风险。

3. 产房内应备有充足的应急设备和药品,如产钳、胎监仪、吸引器等,以备不时之需。

四、产房卫生管理1. 产房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保持环境清洁整洁,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2. 床单、床垫等用品应当定期更换和清洗,保持产房内卫生。

3. 护士应定期为产妇清洗私密部位,保持产妇的个人卫生。

五、产房工作流程1. 当产妇出现阵痛时,医护人员应根据产妇的病情进行评估和监测,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

2. 医生、助产士、护士等工作人员应协同合作,按照分娩计划和指导方针进行工作。

3. 产妇分娩过程中,医生应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剖宫产等手术干预,并及时沟通和解释给产妇。

4. 医护人员应随时关注产妇及新生儿的生命体征,采取相应的监护措施,确保安全。

六、家属陪护规定1. 产妇在产房期间可以有一名陪护人员陪护,且需经产房管理人员授权。

2. 陪护人员需遵守规定的行为规范和协助医护人员保障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房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第一节产房工作制度一、工作制度(一)助产人员必须有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

(二)实行24小时值班制,值班人员应坚守工作岗位,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三)值班人员应严密观察流程,并肌瘤观察情况,如有异常情况,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请示汇报上级医师。

(四)严格交接班制度,接班者要测血压、听胎心,了解孕妇一般情况及产程进展情况,做好记录。

(五)做好各类抢救物品、机械和准备,急救机械、设备、药品必须定位放置,专人管理,定期检查补充和更换,保证急用。

(六)产后,接产人员要及时准确填写分娩记录及新生儿情况记录。

新生儿送产妇辨认性别,并记录。

(七)实行产后早吸吮,产后半小时帮助新生儿与母亲进行皮肤接触(高危新生儿除外)。

(八)分娩后产妇在产房常规观察2小时,观察血压、脉搏、宫缩及阴道出血情况,并做好记录。

二、消毒隔离制度(一)产房应包括待产室和分娩室两部分。

产房周围环境必须清洁,无污染源,应与产前病房和母婴同室病区相临近,便于管理。

室布局合理,严格区分限制区(无菌区),半限制区(清洁区)、非限制区(污染区)。

各区有明显标志。

产房不得挂窗帘。

分娩室不得放置与分娩无关的物品。

(二)工作人员进入产房必须要跟换专用衣裤、鞋、帽,不佩带戒指及带附耳环。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三)产房每日二次常规空气消毒,每月进行一次细菌学监测并作好监测记录。

产房接产后立即进行清洁和消毒。

(四)接产所需大器械应行高压灭菌,一人一份一用一灭菌。

无菌物品专柜存放,消毒标记清楚并标明消毒日期及有效日期。

(五)氧气湿化瓶、吸痰瓶、各种导管、接头、雾化器、早产儿暖箱等接触皮肤和粘膜的器具,一人一用一消毒,干燥保持。

(六)地面应采用湿式清扫,随脏随扫。

当有血迹、粪便、体液、病原菌污染时,立即以含氯消毒剂拖洗(浓度500mg/L)。

每周进行一次卫生大扫除。

产房专用的拖鞋,定期清洗,保持清洁。

(七)对患感染性疾病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所用的物品、器械等应按相关规定严格进行处理。

第二节产科抢救制度一、成立以院领导为主要负责人的抢救小组,其成员由以产科为主的多学科业务骨干组成,保证抢救小组的技术力量,使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二、抢救室必须配有规的抢救车、必备抢救设备和药品。

抢救室的日常工作有护士长负责,科主任监督检查。

三、一切抢救物品、药品、设备应有专人管理,定点放置,功能完好,标志醒目。

每日坚持、核对、交接班清楚,账物相符,不得有失效药品及过期无菌药品。

四、抢救工作要做到按岗定位,医护人员密切配合,遵守各种抢救常规和程序,严肃、认真、紧、有序。

紧急情况下医师可直接下达口头医嘱,但护士执行前必须重复一遍药品剂量、给药方法。

负责医师应及时填写抢救记录和治疗经过,严格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和医疗措施。

五、病员因抢救无效死亡,应12小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做好尸体料理并力争尸检。

作好死亡记录。

六、疑难重症在抢救的同时,应立即通知领导和抢救小组成员到场,其他相关科室密切配合,如本院处理困难要及时呼救请求会诊或上转,防止失去抢救时机。

七、抢救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清查抢救用品及药品,及时补充,并做好室清洁消毒工作。

八、每次抢救后,应由负责医师填写各种病历及登记本。

九、医院急救公开,实行24小时值班,在接到呼救后,救护车应在10分钟之前往救护。

第三节分娩室护理管理制度一、工作人员进产房前应当更换手术衣裤、拖鞋、戴好口罩、帽子,非本室工作人员禁止入。

二、产妇进入产房后应当有专人陪伴,给予心理支持及指导,以防发生意外。

三、产妇在产程进展中,如有异常情况应当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并积极配合医师做好抢救工作。

四、工作人员态度要严肃认真,对产妇应当体贴、关怀,不能任意谈笑,注意保护性医疗制度。

五、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做好消毒隔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六、产房每日要全面清洁、消毒。

保持室空气新鲜,温度24-26C,湿度50%-60%。

七、凡无菌物品应当有消毒日期及有效期,各类物品要定物、定位、定量放置,由专人负责,随时整理、消毒及补充。

八、每日检查抢救物品、药品,保证功能完好。

九、产房一切物品不能随意带出,借物应当严格遵守借物手。

十、产后半小时应当进行新生儿早吸吮早接触。

十一、接产后由接生人员及时、准确填写各项记录。

十二、产后观察2小时,若无异常护送母婴回母婴同室。

第四节产房急救药品、器材管理制度一、药品管理制度(一)各病房的药品,根据需要保持一定基数,便于临床使用,工作人员不得擅自取用。

(二)根据药品种类与性质,如针剂、服、外用、剧毒药等,应分别放置,每日检查,并指定专人负责领取及保管。

(三)定期清点,检查药品质量,防止积压,变质。

如发现变色、沉淀、过期或药品标签与瓶药品不符,标签模糊或经涂改,不得使用。

(四)抢救药品应全院统一编号排列、定位,定量存放于抢救车或专用抽屉并加锁,保持一定基数,每日检查,用后及时补充,保证随时取用。

(五)病员个人的贵重物品药品,应写明床号,,单独存放,不用时及时退回药房。

(六)毒、麻、限、剧药应设专用抽屉存放并加锁,专人保管,保持一定基数,用后由医生开专用处方向药房领回,并作登记,每天交接班时必须清点。

二、器材管理制度(一)医疗器械由器械护士负责保管,定期检查,保持良好性能,每班要认真交接。

(二)使用医疗器械时,必须了解其性能及保养方法,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用必须清洁处理,消毒后归还原处。

(三)精密仪器必须把指定专人负责保管,经常保持仪器清洁,干燥,用后经保管者检查性能并签字。

各种仪器应按其不同性质妥善保管。

第五节产房清洁卫生制度一、每日接生班用消毒液擦拭治疗台、窗台等,保持产房、检查室、隔离产房清洁。

二、每周二、六接生班,检查各种器械、产包、过期包及时消毒。

三、每日接生班负责更换吸引瓶、灌肠筒、小水壶、湿化瓶及艾力斯。

四、每日待产班查房后及产妇分娩后整理待产床铺。

五、每日中班更换刷子、毛巾及体温表消毒液。

六、每周一、四中班更换各种消毒液及容器并记录。

每周五大夜班对各种器械产包总消毒第六节待产室工作职责一、接病人、接待产二、负责待产病人的晨、晚间护理、分级护理。

专科护理。

三、接待新入室孕妇,测量骨盆,观察胎心、宫缩、宫口进展、宫口开大情况及生命体征并记录,常规会阴备皮,无禁忌症者按常规灌肠。

根据待产孕妇产程进展情况,按时进行胎心、宫缩、宫口进展、羊水性状观察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

静滴催产素时专人守护、严密观察胎心、宫缩、产程进展,做好观察记录。

一、负责医嘱处理和执行、记账、结账;负责将待产孕妇的一般情况向家属交代和写黑板。

二、做好待产孕妇心理护理,鼓励协助其按时进食,宫口开全时送入产房准备分娩。

三、穿好洗手衣裤,戴好口罩帽子,按常规洗手,完成顺产接生和计划生育手术,协助医师完成难产手术。

四、接生和手术后立即清洁产床、操作台,更换橡皮垫和浸泡污物盆,清洁用后器械并打包。

五、负责第四产程和新生儿的观察和记录,协助病人进食。

六、负责待产室、产房、手术室的整洁,上、下午各做清洁一次,与供应室交换灭菌器械包。

第七节待产室清洁卫生、消毒隔离制度一、待产室经常保持整洁,待产妇应按期沐浴或擦澡、理发和剪指甲等。

二、舆洗用具,专人使用。

出院后行终末消毒处理。

公用设施每日消毒擦拭。

三、一次性便器一人一用,防止交叉使用。

四、待产妇的衣被至少每周更换一次,遇有特殊情况随时更换。

五、病区的清洁用具应分类标记,严格区分使用,用后浸泡消毒、洗净晾干。

六、医护人员进入待产室要衣帽整齐、清洁、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

七、地面应采用湿式清扫,用氯消毒剂湿拖(1000mg/L),每日两次,拖把要专用,用后用消毒溶液浸泡消毒,并在太阳下晒干。

(一)室每天通风两次,每次不少于十分钟,每日用流动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每月空气培养一次,细菌数低于200cfu/m3。

(二)待产室的工作人员必须无传染性疾病,每年定期进行健康体检一次,3-6月做一次鼻、咽拭子培养。

(三)待产妇出院后要及时作大、小床单元的终末消毒。

(四)待产妇在住院期间,如发现传染病,应按隔离消毒原则处理。

(五)传染病员所住的病房,应按时进行消毒;用的家具、器械、被服、碗筷等用具必须经过严格消毒后再用。

(六)传染病员的排泄物和分泌物,必须经消毒处理后再排入下水道。

第八节高危孕妇分级管理及转诊制度一、对筛选出来的高危孕妇进行专册登记,并在围产保健卡上作红色特殊标记。

二、根据当地医疗条件,制定高危妊娠转诊制度,按病情严重程度实行分级管理。

三、对未按期就诊者须采取不同方式追访(家访、信访、访)四、凡属高危妊娠均应住院分娩,部分患者应酌情提前住院分娩,根据当地分娩转诊制度转二级或三级医疗单位。

五、高危孕妇住院后,根据母婴具体情况,制定合理治疗方案,选择对母婴最有利的分娩时间及分娩方式。

六、高危妊娠者产后应由乡(镇)、街道卫生院保健人员进行访视。

产后42天到指定单位进行健康体检。

七、对高危妊娠实行分级管理,并制定基层医院的高危妊娠及分娩转诊、会诊等制度。

第九节母婴同室管理制度一、产妇入室后,医护人员再次宣传母婴同室,母乳喂养的好处,树立母亲哺乳的信心。

二、母婴入母婴同室后,立即由当班护士指导正确哺乳技巧。

三、母婴必须24小时在一起,每天沐浴和医疗需要母婴分离时间不超过1小时。

四、护士必须对母亲的喂奶过程进行一次全面观察,使母亲能正确掌握喂乳及哺乳时各种异常情况处理。

五、坚持按需哺乳和夜间哺乳,不限制喂哺的次数和时间。

六、教会母亲正确的挤奶手法,若母婴需要分离时以保持足够的乳汁分泌。

七、废除三奶,禁止给婴儿吃任何食物和饮料,除非有医学指征。

八、产妇出院,主管医生和护士应了解母亲母乳喂养有关知识掌握情况。

九、坚持探视制度,母婴同室区定期进行消毒,以防止交叉感染。

十、主管医师再次落实产妇产后休养地址,将出院产妇转入基层保健网进行家访和母乳喂养指导。

并告知医院设有母乳喂养咨询门诊热线,随时提供服务。

第十节孕产妇管理制度一、对怀孕妇女要做到早发现、早检查、早建卡。

二、做好孕产妇围产期保健知识的宣传和指导工作。

三、及早发现高危孕妇,并进行专册登记、专案管理,予以监护和治疗。

四、产后42天对产妇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五、产前,产后均向母亲传授母乳喂养及新生儿护理知识。

第十一节孕产妇、围产儿死亡及出生缺陷儿报告制度一、在科主任的领导下,设专人负责本科孕产妇、围产儿死亡及出生缺陷儿的资料收集与报告工作。

二、登记凡孕满28周至出生后7天的包括死产、死胎、新生儿和出生缺陷儿。

三、建立孕产妇死亡登记制度,凡妊娠开始至产后42天死亡者24小时报告妇幼保健院,并在一个月将登记表报妇幼保健所。

四、及时与儿科联系,了解转儿科治疗的新生儿情况,并做好围产儿出生缺陷、死亡登记;收集本院出生围产儿缺陷、死亡报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