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过小孤山大孤山文言知识点总结(可编辑修改word版)
过小孤山大孤山词语、句式归纳

当堂练习
• • • • • • (2)解释下列一词多义 ) A、然 、 杰然特起 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 实不然 实不然也 碧峰巉然 碧峰巉然孤起
……的样子 的样子 然而 这样 ……的样子 的样子
B、以 、 •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把 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 复以小艇游庙中 用,乘,介词 • 若稍饰以楼观亭榭 若稍饰以 用 •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而,并且 夫夷以 则游者众。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因为 物喜,不以己悲。
二日早,行未二十里,忽风云腾涌,急系缆。 二日早,行未二十里,忽风云腾涌,急系缆。俄 复开霁,遂行。 彭蠡口 四望无际,乃知太白“ 复开霁,遂行。泛彭蠡口,四望无际,乃知太白“开 帆入天镜”之句为妙。始见庐山及大孤。大孤状类 帆入天镜”之句为妙。始见庐山及大孤。大孤状类西 虽不可拟小姑之秀丽,然小孤之旁, 梁,虽不可拟小姑之秀丽,然小孤之旁,颇有沙洲葭 大孤则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 苇,大孤则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 也。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江水浑浊, 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江水浑浊, 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过夕乃可饮。南江则极清澈, 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过夕乃可饮。南江则极清澈, 合处如引绳,不相乱。晚抵江州。州治德化县, 合处如引绳,不相乱。晚抵江州。州治德化县,即唐 之浔阳县,柴桑、栗里,皆其地也;南唐为奉化军节 之浔阳县,柴桑、栗里,皆其地也;南唐为奉化军节 今为定江军。岸上赤而壁 东坡先生所谓“ 度,今为定江军。岸上赤而壁立,东坡先生所谓“舟 人指点岸如赪”者也。泊湓浦,水亦甚清,不与江水 人指点岸如赪”者也。泊湓浦,水亦甚清, 乱。 自七月二十六日至是 首尾才六日, 自七月二十六日至是,首尾才六日,其间一日阻 风不行,实以四日半溯流行七百里云。 风不行,实以四日半溯流行七百里云。
过小孤山大孤山知识点

一、重点实词1、列置烽燧陈列、设置2、亦与它石迥异差别很大3、又深秋潦缩积水4、碧峰巉然孤起拔地而起5、上干云霄冲、直入6、信造化之尤物也确实7、庙在山之西麓山脚 8、尝加营葺营建、修缮 9、倒影水中,亦占一山之胜胜景10有俊鹘抟水禽持、抓 11、不与江水乱混淆、混杂二、重点虚词1、自数十里外望之代词指代小孤山2、信造化之尤物结构助词的3、徙倚久之而归时间名词后的助词无实意4、复以小艇游庙中用、靠5、碧峰巉然孤起……的样子三、古今异义1、与江山相发挥古:辉映;今:把内在的性质或能力表现出来把意思或道理充分表达出来。
四、词类活用 1、极登临之胜副词作动词极尽 2、皆以杏仁澄之使动使……变得澄清五、特殊句式一)判断句 1、此山当是其一也 2、信造化之尤物也 3、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澎浪庙有小姑像,实不然也4、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5、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
二)省略句1、倒影(于)水中2、方立(于)庙门3遂行泛(于)澎蠡口《庖丁解牛》一、重点实词 1、庖丁解牛剖开、分割 2、足之所履踩 3、肩之所踦(yǐ)支撑接触4砉(huā)然向然象声词形容皮骨相离声。
向通响 5、“奏刀騞(huō)然奏进6、技盖至此乎通“盍”何怎样。
7、进乎技矣超过。
8、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会合、接触9、批大郤击、劈开郤:空隙。
10、导大窾顺着、循着这里有导入的意思窾空11、因其固然因:依固然:指牛体本来的结构。
12、技经肯綮之未尝技经:犹言经络。
经:经脉。
肯:紧附在骨上的肉。
綮qìng:筋肉聚结处。
13、而况大軱乎大骨 14、良庖岁更刀,割也岁:名词作状语每年更:更换割:割肉 15、族庖月更刀,折也众指一般的折:断指用用刀折骨 16、新发于硎硎:磨刀石17、彼节者有间节:关节间:间隙。
18、如土委地卸落、坠下、散落在地上 19、踌躇满志悠然自得、心满意足20、善刀而藏之善通“缮”修缮擦拭刀二、通假字 1、砉然向然通“响” 2、技盖至此乎通“盍”何怎样。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过小孤山大孤山》知识点整理一、一词多义1、然(1)杰然特起……的样子(2)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但是(3)实不然也这样(4)碧峰巉然孤起……的样子2、以(1)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用(2)复以小艇游庙中用(3)若稍饰以楼观亭榭用(4)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而且(5)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因为3、之(1)信造化之尤物的(2)自数十里外望之它(3)徙倚久之而归音节助词(4)何功之有哉?宾语前置标志(5)之二虫又何知这4、而(1)突兀而已助词(2)徙倚久之而归就(3)岸土赤而壁立并列关系(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转折(5)而母立于兹通“尔”二、特殊句式1、状语后置句若稍饰以楼观亭榭2、省略句及抛江(我)过其下复以小艇游(于)庙中南唐为奉化军节度,今为定江军(节度)其间一日阻(于)风不行3、被动句其间一日阻风不行三、词类活用1、如宝装屏风宝石,实为用宝石,名词作状语2、微雨下雨,名词作动词3、掠江东南去向东南,名词作状语4、岸土赤而壁立赤,红土,形容词作名词。
壁,象墙壁一样,名词作状语5、晚泊沙夹晚:名作状6、掠江东南去东南:向东南方,名作状7、上干云霄上:向上,名作状四、特殊句式若稍饰以楼观亭榭:状语后置东坡先生所谓“舟人指点岸如赪”者也。
判断句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
判断句《庖丁解牛》知识点整理一、实词庖:厨师。
解:剖开、分割。
履:踩。
踦:支撑、接触。
砉:象声词。
騞:象声词。
中:合乎。
会:节奏。
道:天道,自然的规律。
进:超过。
方:在。
遇:接触。
官知:视觉。
神欲:精神。
批:击。
郤:空隙。
导:顺着、循着。
窾:空。
因:按照。
技经:脉络相连的地方。
肯綮:筋骨结合的地方。
軱:大骨。
硎:磨刀石。
恢恢:很宽绰的样子。
謋:象声词。
委:卸落。
二、一词多义善:善哉表示同意的应答词善刀而藏之通“缮”,修治,擦拭族:族庖月更刀众,一般的每至于族丛聚,集结之处三、虚词为①庖丁为文惠君解牛介词,替,给②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都是动词。
mjt-人教版高考语文文言知识整合【选修】过小孤山大孤山(含答案解析)

过小孤山大孤山一、古今异义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②..①相发挥①古义:今义:江河和山岭,多指国家或国家的政权②古义:今义:把内在的性质或能力表现出来;把意思或道理充分表达出来二、一词多义1.起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鸿门宴》)(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 )2.比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 (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核舟记》)( )比去,以手阖门(《项脊轩志》)(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 )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隆中对》)()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祭十二郎文》)()3.特又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起(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陈情表》)( )三、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微雨.,复以小艇游庙中( )四、判断下列文言文句式的类型并翻译1.此山当是其一也。
( )翻译:2.信造化之尤物也。
( )翻译:3.东坡先生所谓“舟人指点岸如”者也。
( )翻译:4.若稍饰以楼观亭榭。
( )翻译:五、语句翻译1.又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起,高百余尺,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
翻译:2.方立庙门,有俊鹘抟水禽,掠江东南去,甚可壮也。
翻译:3.舟过矶,虽无风,亦浪涌,盖以此得名也。
翻译:4.江水浑浊,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过夕乃可饮。
翻译:5.南江则极清澈,合处如引绳,不相乱。
翻译:答案解析一、答案:①水光山色,文中指长江与小孤山②衬托,辉映二、答案:1.凸起,耸立/起立,站起/起事,发动/动身,出发 2.比较/靠近/等到,及/比起……来/比拟,认为和……一样/近来 3.突出地/只,不过/特别,特地三、答案:1.下雨 2.(1)用宝石(2)向东南方(3)像墙壁一样(4)向上(5)在夜晚四、答案:1~3.判断句 1.这座山应该是其中之一。
过小孤山大孤山(完整)

陆游与绍兴沈园
红酥手!黄滕酒! 《钗头凤》词:“红酥手!黄滕酒!满城 钗头凤》 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 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 几年离索。 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 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
陆游主张抗金,恢复中原,被罢官。 陆游主张抗金,恢复中原,被罢官。 1169年 起用为夔州通判, 至1169年,起用为夔州通判,由故乡山 今浙江绍兴)出发赴任。 阴(今浙江绍兴)出发赴任。一路沿长 逆流而上 历尽两岸奇山异景。 而上, 江逆流而上,历尽两岸奇山异景。途中 作者以日记纪行,集成日记体游记 日记纪行 日记体游记《 作者以日记纪行,集成日记体游记《入 蜀记》 以记其胜。 过小孤山大孤山》 蜀记》,以记其胜。《过小孤山大孤山》 是作者路过小孤山和大孤山时所写的两 路过小孤山和大孤山 是作者路过小孤山和大孤山时所写的两 则日记。 则日记。
自读课文, 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 • • • • • • 矶 jī suì 燧 su 窦 dòu 潦 lǎo chá 巉 chán 上干云霄 gān xiè 榭 xi • • • • • • • • 栖鹘 qī hú tuá 抟 tuán 蠡 lǐ 葭 jiā 赪 chēng 湓 pén n 汲 jí 以杏仁澄之 dèng ng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手册全国通用版:选修+文言文+过小孤山大孤山+Word版含答案.doc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选修文言文过小孤山大孤山一、古今异义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②..①相发挥①古义:_______________今义:江河和山岭,多指国家或国家的政权②古义:_______________今义:把内在的性质或能力表现出来;把意思或道理充分表达出来①水光山色,文中指长江与小孤山②衬托,辉映二、一词多义1.起(1)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 )(2)坐须臾,沛公起如厕(《鸿门宴》) ( )(3)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 ( )(4)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 ( )2.比(1)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 )(2)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核舟记》) ( )(3)比去,以手阖门(《项脊轩志》) ( )(4)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 )(5)每自比于管仲、乐毅(《隆中对》) ( )(6)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祭十二郎文》) ( )文言实词识记方法指导语法判定+语境分析,可以快速断定词语的含义,如“比去”,“去”是动词,离开。
“比”应为副词,可译为“等到”。
“不可与小孤比”,根据语境,可知“比”是“比较”的意思。
1.(1)凸起,耸立(2)起立,站起(3)起事,发动(4)动身,出发2.(1)比较(2)靠近(3)等到,及(4)比起……来(5)比拟,认为和……一样(6)近来三、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1.微雨.,复以小艇游庙中__________( )2.如宝.装屏风__________( )3.岸土赤而壁.立 __________( )4.上.干云霄__________( )5.晚.泊沙夹__________( )6.掠江东南..去__________( )1.名词作动词下雨2.名词作状语用宝石3.名词作状语像墙壁一样 4.名词作状语向上 5.名词作状语在夜晚 6.名词作状语向东南方四、判断下列文言文句式的类型并翻译1.此山当是其一也。
(完整版)过小孤山大孤山文言知识点总结(可编辑修改word版)

(完整版)过小孤山大孤山文言知识点总结(可编辑修改word版)过小孤山大孤山一词多义:之自数十里外望之代词,指代小孤山信造化之尤物结构助词,的徙倚久之而归时间名词后的助词,无实意复以小艇游庙中用,靠然碧峰巉然孤起 ...的样子古今异义词: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古义:水光山色,文中指长江与小孤山。
今义:江河和山岭,多指国家或国家的政权。
其间一日阻风不行古义:不能通行。
今义:不可以、不被允许;不中用;不好;接近死亡;表示程度极深。
重点词组:列置烽燧陈列、设置亦与它石迥异差别很大又深秋潦缩积水碧峰巉然孤起拔地而起上干云霄冲,直入信造化之尤物也确实庙在山之西麓山脚尝加营葺营建,修缮倒影水中,亦占一山之胜胜景有俊鹘抟水禽持,抓不与江水乱混淆,混杂词类活用:极登临之胜副词作动词,极尽。
皆以杏仁澄之使动,使……变得澄清。
二、指出词类活用用法及意义1、宝装屏风:宝石,实为用宝石,名词作状语2、皆名天下:扬名,名词作动词3、上干云霄:向上,名词作状语4、南望彭泽、都昌诸山:向南,名词作状语5、掠江东南去:向东南,名词作状语6、岸土赤而壁立:壁,向墙壁一样,名词作状语7、晚泊沙夹:在晚上,壁,向墙壁一样,名词作状语特殊句式:判断句:此山当是(表判断)一也;信造化之尤物也;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澎浪庙有小姑像,实不然也;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
东坡先生所谓“舟人指点岸如赪”者也。
判断句省略句:倒影(于)水中方立(于)庙门遂行泛(于)澎蠡口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介宾结构后置其间一日阻风不行被动句《庖丁解牛》文言知识整理重点实词:庖丁解牛:剖开、分割足之所履:踩肩之所踦(yǐ):支撑,接触砉(huā)然向然:象声词,形容皮骨相离声。
向,通“响”。
奏刀騞(huō)然:奏,进;技盖至此乎:通“盍”,何,怎样。
进乎技矣:超过。
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会合、接触批大郤:击,劈开;郤,空隙。
导大窾:顺着,循着,这里有导入的意思;窾:空因其固然:因,依;固然,指牛体本来的结构。
过小孤山大孤山注释及翻译

过小孤山大孤山注释及翻译(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文言文、现代文、教案设计、文案大全、作文大全、词语、成语、范文、读后感、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classical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teaching plan design, copy collection, composition collection, words, idioms, model essays, post-reading commen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过小孤山大孤山注释及翻译八月一日,过烽火矶。
4.1过小孤山大孤山Word版含解析

散文之部第四单元 创立形象诗文有别赏析比方过小孤山大孤山一、夯基达标1. 以下句子中加点 的解 ,不正确的一 是 ()A. 又秋深潦潦 : 水。
.B.幸有舟楫 ,得尽所 妙幸 :幸好。
. C. 加 葺 葺 :修 。
.D.亦占一山之 . :取 。
解析: D , : 美的光景。
答案: D2.以下句子中 ,加点 的古今意 相同的一 是 ()A. 信造化 之尤物也..B.与江山 相..C.江水 ,每汲用⋯⋯ 夕乃可..D.江自湖口分一支 南江解析: A ,文中指天地、 自然界 ;今 指福气、 运气。
B ,文中指 江与小孤山 ;今 多指国家或国家的政 。
C ,古今 相同 ,都指 (水、空气等 ) 含有 ,不清 ,不清明。
D ,文中指 江的西面 ;今 指江西省。
答案: C3.以下句子中 ,与其他三 句式不一样的一 是 ()A. 倒影水中B.遂行泛彭蠡口C.今 定江D. 其 一日阻 不能够解析: D 被 句。
其他 省略句。
答案: D二、阅读理解(一 ) 内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4~6 。
八月一日 , 烽火 。
南朝自武昌至京口 ,列置烽燧 ,此山当是其一也。
自舟中望山 ,突兀而已。
及抛江 其下 ,嵌岩 穴 ,怪奇万状 ,色 ,亦与它石迥异。
又有一石 ,不附山 ,杰然特起 , 高百余尺 ,丹藤翠蔓 , 其上 ,如宝装屏 。
是日 静 ,舟行 ,又秋深潦 ,故得尽 ,杜老所 “幸有舟楫 ,得尽所 妙 〞也。
澎浪 、小孤山 ,二山 西相望。
小孤属舒州宿松 ,有戍兵。
凡江中独山 ,如金山、焦山、落星之 ,皆名天下 ,然峭拔秀 皆不能够与小孤比。
自数十里外望之 ,碧峰巉然孤起 ,上干云霄,已非它山可 ,愈近愈秀 ,冬夏晴雨 ,姿 万 ,信造化之尤物也。
但祠宇极于荒残 ,假设稍 以,盖江西 路也..楼观亭榭 ,与江山相发挥 ,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
庙在山之西麓 ,额曰“惠济〞,神曰“安济夫人〞。
绍兴初 ,张魏公自湖湘还 ,尝加营葺 ,有碑载其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过小孤山大孤山》陆游八月一日,过烽火矶。
南朝自武昌至京口,列置烽燧,此山当是其一也。
自舟中望山,突兀而已。
及抛江过其下,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亦与它石迥异。
又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起,高百余尺,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
是日风静,舟行颇迟,又秋深潦缩,故得尽见杜老所谓“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也。
过澎浪矶、小孤山,二山东西相望。
小孤属舒州宿松县,有戍兵。
凡江中独山,如金山、焦山、落星之类,皆名天下,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
自数十里外望之,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已非它山可拟,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也。
但祠宇极于荒残,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
庙在山之西麓,额曰“惠济”,神曰“安济夫人”。
绍兴初,张魏公自湖湘还,尝加营葺,有碑载其事。
又有别祠在澎浪矶,属江州彭泽县,三面临江,倒影水中,亦占一山之胜。
舟过矶,虽无风,亦浪涌,盖以此得名也。
昔人诗有“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之句,传者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澎浪庙有小姑像,实不然也。
晚泊沙夹,距小孤一里。
微雨,复以小艇游庙中,南望彭泽、都昌诸山,烟雨空濛,鸥鹭灭没,极登临之胜,徙倚久之而归。
方立庙门,有俊鹘抟水禽,掠江东南去,甚可壮也。
庙祝云,山有栖鹘甚多。
二日早,行未二十里,忽风云腾涌,急系缆。
俄复开霁,遂行。
泛彭蠡口,四望无际,乃知太白“开帆入天镜”之句为妙。
始见庐山及大孤。
大孤状类西梁,虽不可拟小姑之秀丽,然小孤之旁,颇有沙洲葭苇,大孤则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
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
江水浑浊,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过夕乃可饮。
南江则极清澈,合处如引绳,不相乱。
晚抵江州。
州治德化县,即唐之浔阳县,柴桑、栗里,皆其地也;南唐为奉化军节度,今为定江军。
岸土赤而壁立,东坡先生所谓“舟人指点岸如頳”者也。
泊湓浦,水亦甚清,不与江水乱。
过小孤山大孤山知识整理(原创)

《过小孤山大孤山》知识梳理一、给下列字注音烽火矶()烽燧()窦()潦缩()巉然()上干()云霄楼观亭榭()抟()赪()汲()葭苇()二、解释下列实词突兀....:..而已:及抛江..:杰然特起..过其下:嵌岩窦穴秋深潦缩....:已非它山可拟.:信.造化之尤物也:..:碧峰巉然孤起鸥鹭灭没..皆大江:..久之而归:晚泊.沙夹:大孤则四际渺弥..:徙倚三.写出下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实不然.也:杰然特起:皆以.杏仁澄之:碧峰巉然孤起:信.造化之尤物也:盖.以此得名:俄复..开霁:始.见庐山及大孤:盖.江西路也:信造化之.尤物:实以.四日半溯流行七百里云:若稍饰以.楼观亭榭:自数十里外望之:..徙倚久之.而归:突兀而.已:徙倚久之而.归:岸土赤而.壁立:四.指出词类活用用法及意义宝.装屏风:皆名.天下:上.干云霄:南.望彭泽、都昌诸山:掠江东南..去:岸土赤而壁.立:晚.泊沙夹五.指出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今义自舟中望山,突兀..:合处如引绳,不相乱.:..而已:与江山相发挥六.指出下列特殊句式类型并翻译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东坡先生所谓“舟人指点岸如赪”者也。
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
七、翻译下列句子1、又有一石,不附山,杰起特起,高百余尺,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
2、自数十里外望之,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已非它山可拟,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
3、方立庙门,有俊鹘抟水禽,掠江东南去,甚可壮也。
4、舟过矶,虽无风,亦浪涌,盖以此得名也。
5、大孤状类西梁,虽不可拟小姑之秀丽,然小孤之旁,颇有沙洲葭苇,大孤则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
6、江水浑浊,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过夕乃可饮。
7、南江则极清澈,合处如引绳,不相乱。
《庖丁解牛》文言知识整理重点实词:庖丁解.牛:足之所履.:肩之所踦.(yǐ):砉.(huā)然向.然:奏.刀騞(huō)然:技盖.至此乎:进.乎技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之未尝:..:技经肯綮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如泥委.地: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二、通假字砉然向.然技盖.至此乎善.刀而藏之古今异义所见无非牛者:以神遇:视为止,行为迟:虽然,每至于族:特殊句式技盍至此乎臣之所好者,道也新发于硎技经肯綮之未尝视为止,行为迟重点翻译句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臣下所喜好的是自然的规律,这已经超过了对于宰牛技术的追求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现在宰牛的时候,臣下只是用精神去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就像视觉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
过小孤山大孤山

《过小孤山大孤山》基础知识总结2012.11.11一、词类活用1、如宝.装屏风:名词作状语,用宝石2、得尽.所历妙:形容词作动词,尽情欣赏3、皆名.天下:名词作动词,名闻4、上.干云霄:名词作状语,向上5、愈近.愈秀:形容词作动词,靠近6、晚.泊沙夹:名词作状语,在晚上7、微雨.:名词作动词,下雨8、南.望彭泽、都昌诸山:名词作状语,向南9、掠江东南..去:名词作状语,向东南10、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形容词作名词,奇观二、古今异义1、信造化..也:天地,自然界;特异的事物..之尤物2、与江山相发挥..:辉映3、南唐为奉化军节.度:管辖4、舟人指点..岸如赪:用手指或其他物点示三、、一词多义1、过八月一日,过.烽火矶:经过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过错从此道之吾军,不过.二十里耳:超过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责备过.蒙拔擢,宠命优渥:过分,过于2、自南朝自.武昌:从自.当高出金山之上:自然3、而突兀而已..:罢了徙倚久之而.归:顺承岸土赤而.壁立:并列4、然杰然.特起:……的样子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但是,然而实不然.也:这样然.小孤之旁,颇有沙州蒹薇:但是,然而5、幸幸.有舟楫迟:幸而,幸亏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宠爱缦立远视,而望幸.焉:皇帝到来则吾斯役之不幸.:幸运幸.可广问讯:希望6、相二山东西相.望:互相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还:动作偏指一方,可译为我悔相.道之不察兮:观察儿无薄禄相.:容貌,相貌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帮助,辅助愿为小相.:司仪,赞礼之人7、拟已非它山可拟.:比,比拟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模仿复举剑拟.之,武不动:比划8、以若稍饰以.楼观亭榭:用盖以.此得名也:因复以.小艇游庙中:凭,借皆以.杏仁澄之:用9、是此山当是.其一也:判断动词是.日风静:这自七月二十六日至是.:这(时),现在四、重难点词语1、此山当.是其.一也:应当;其中2、又秋深潦.缩:积水3、小孤属.舒州宿松县:隶属,归属4、凡.江中独山:凡是,一切5、上干.云霄:冲,插6、信.造化之尤物也:诚然,确实7、但.祠宇极于荒残:只是8、三面临.江:面临,靠着9、盖.以此得名也:大概10、徙倚久之.而归:音节组词11、方.立庙门:刚12、俄.复开霁:不久13、乃知..太白“开帆入天镜”之句为妙:才;体会14、南江则.极清澈:却。
2020-2021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师文档:第4单元 19 过小孤山大孤山含解析

2020-2021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师文档:第4单元19 过小孤山大孤山含解析过小孤山大孤山[知识梳理]一、一词多义(1)复错误!(2)过错误!(3)信错误!(4)之错误!(5)然错误!(6)以错误!(7)而错误!二、词类活用(1)微雨.,复以小艇游庙中(名词作动词,下雨)(2)如宝.装屏风(名词作状语,用宝石)(3)掠江东南..去(名词作状语,向东南)(4)岸土赤而壁.立(名词作状语,像墙壁一样)三、古今异义(1)与江山..②..①相发挥①古义:文中指长江与小孤山的水光山色。
今义:多指国家或国家的政权。
②古义:辉映。
今义:把内在的性质或能力表现出来;把意思或道理充分表达出来。
(2)信造化之尤物..也古义:特异之物。
今义:指优异的人或物品(多指美女).四、文言句式(1)若稍饰以楼观亭榭。
(状语后置句)译文:如果再稍微用楼台亭榭装饰一下。
(2)信造化之尤物也。
(判断句)译文:诚然是自然界风景最优美的地方.(3)复以小艇游庙中。
(省略句、状语后置句)译文:(我)又乘小船(到)小孤山的庙中游览。
(4)其间一日阻风不行.(省略句、被动句)译文:其中有一天因为被风阻挡,(船)不能行走.(5)南唐为奉化军节度,今为定江军。
(省略句、被动句)译文:南唐时被奉化军管辖,现在被定江军(管辖).[资料链接]错误!陆游因主张抗金、恢复中原而被罢官。
至1169年,起用为夔州(今重庆奉节)通判,由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出发赴任.一路沿长江逆流而上,历尽两岸奇山异景。
途中作者以日记纪行,集成日记体游记《入蜀记》,以记其胜。
这篇文章是作者路过小孤山和大孤山时所写的两则日记.错误!古代游记古代游记作为古代散文文体的一种,前人多把它归入“杂记体”中。
它是摹山范水、专门记游的文章,以描绘山川风物、风景名胜为内容,写旅途的见闻和对大自然风光之美的感受。
游记可以分为很多种。
以记录行程为主的是记叙性游记;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是抒情性游记;以描绘景物、景观为主的是写景性游记;通过游记来说明一个道理的,是说理性游记。
人教版高考语文文言知识整合【选修】过小孤山大孤山(含答案解析)

过小孤山大孤山一、古今异义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①相发挥..②①古义:今义:江河和山岭,多指国家或国家的政权②古义:今义:把内在的性质或能力表现出来;把意思或道理充分表达出来二、一词多义1.起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鸿门宴》)(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 )2.比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 (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核舟记》)( )比去,以手阖门(《项脊轩志》)(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隆中对》)()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祭十二郎文》)()3.特又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起(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陈情表》)( )三、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微雨.,复以小艇游庙中( )四、判断下列文言文句式的类型并翻译1.此山当是其一也。
( )翻译:2.信造化之尤物也。
( )翻译:3.东坡先生所谓“舟人指点岸如”者也。
( )翻译:4.若稍饰以楼观亭榭。
( )翻译:五、语句翻译1.又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起,高百余尺,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
翻译:2.方立庙门,有俊鹘抟水禽,掠江东南去,甚可壮也。
翻译:3.舟过矶,虽无风,亦浪涌,盖以此得名也。
翻译:4.江水浑浊,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过夕乃可饮。
翻译:5.南江则极清澈,合处如引绳,不相乱。
翻译:答案解析一、答案:①水光山色,文中指长江与小孤山②衬托,辉映二、答案:1.凸起,耸立/起立,站起/起事,发动/动身,出发 2.比较/靠近/等到,及/比起……来/比拟,认为和……一样/近来 3.突出地/只,不过/特别,特地三、答案:1.下雨 2.(1)用宝石(2)向东南方(3)像墙壁一样(4)向上(5)在夜晚四、答案:1~3.判断句 1.这座山应该是其中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小孤山大孤山一词多义:之自数十里外望之代词,指代小孤山信造化之尤物结构助词,的徙倚久之而归时间名词后的助词,无实意复以小艇游庙中用,靠然碧峰巉然孤起 ...的样子古今异义词: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古义:水光山色,文中指长江与小孤山。
今义:江河和山岭,多指国家或国家的政权。
其间一日阻风不行古义:不能通行。
今义:不可以、不被允许;不中用;不好;接近死亡;表示程度极深。
重点词组:列置烽燧陈列、设置亦与它石迥异差别很大又深秋潦缩积水碧峰巉然孤起拔地而起上干云霄冲,直入信造化之尤物也确实庙在山之西麓山脚尝加营葺营建,修缮倒影水中,亦占一山之胜胜景有俊鹘抟水禽持,抓不与江水乱混淆,混杂词类活用:极登临之胜副词作动词,极尽。
皆以杏仁澄之使动,使……变得澄清。
二、指出词类活用用法及意义1、宝装屏风:宝石,实为用宝石,名词作状语2、皆名天下:扬名,名词作动词3、上干云霄:向上,名词作状语4、南望彭泽、都昌诸山:向南,名词作状语5、掠江东南去:向东南,名词作状语6、岸土赤而壁立:壁,向墙壁一样,名词作状语7、晚泊沙夹:在晚上,壁,向墙壁一样,名词作状语特殊句式:判断句:此山当是(表判断)一也;信造化之尤物也;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澎浪庙有小姑像,实不然也;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
东坡先生所谓“舟人指点岸如赪”者也。
判断句省略句:倒影(于)水中方立(于)庙门遂行泛(于)澎蠡口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介宾结构后置其间一日阻风不行被动句《庖丁解牛》文言知识整理重点实词:庖丁解牛:剖开、分割足之所履:踩肩之所踦(yǐ):支撑,接触砉(huā)然向然:象声词,形容皮骨相离声。
向,通“响”。
奏刀騞(huō)然:奏,进;技盖至此乎:通“盍”,何,怎样。
进乎技矣:超过。
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会合、接触批大郤:击,劈开;郤,空隙。
导大窾:顺着,循着,这里有导入的意思;窾:空因其固然:因,依;固然,指牛体本来的结构。
技经肯綮之未尝:技经,犹言经络。
经,经脉。
肯:紧附在骨上的肉。
綮(qìng),筋肉聚结处。
而况大軱乎:大骨良庖岁更刀,割也:岁,名词作状语,每年;更,更换;割,割肉族庖月更刀,折也:众,指一般的;折,断,指用用刀折骨新发于硎:发,出;硎,磨刀石彼节者有间:节,关节;间:间隙。
如泥委地:卸落,坠下,散落在地上踌躇满志:悠然自得,心满意足善刀而藏之:善通“缮”,修缮,擦拭刀二、通假字砉然向然 通“响”技盖至此乎 通“盍”,何,怎样。
善刀而藏之 通“缮”,修缮3,古今异义所见无非牛者:古—没有不是今—只,不外乎以神遇:古—会合,接触今—碰见、遇见视为止,行为迟:古—行,动作;今—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面的活动虽然,每至于族:古——虽然这样,但是今——连词,表转折特殊句式技盍至此乎省略句,技盍至(于)此乎臣之所好者,道也判断句新发于硎状语后置,于硎新发技经肯綮之未尝宾语前置,未尝技经肯綮视为止,行为迟省略句,视为(之)止,行为(之)迟、《项羽之死》文言知识点整理一、重点实词:项王军壁垓下:名词作动词,本指军垒,此处为设营驻守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楚歌:名词作动词,唱起楚地的歌曲于是项王乃慷慨悲歌:情绪激昂力拔山兮气盖世:拔:撼动、拔起;盖:超过直夜溃围南出:名词作状语,向南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随从田父绐曰:欺骗项王乃复引兵而东:乃:就;东:名词作动词:向东行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身:亲身;当:抵挡;破:打败;服:臣服此天之亡我:使动,使……亡今日固决死:固:本来;决:必定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向:名词作动词,向(四面)杀出愿为诸君快战:痛快地期山东为三处:期:约定;山东:山的东面汉军皆披靡:溃散辟易数里:畏惧退缩,退避亡其两骑耳:失去骑皆伏曰:通“服”,心服乌江亭长檥(打不出来,原字请看课文)船待:通“舣”,使船靠岸地方千里:地、方:土地方圆亦足王也:名词作动词,称王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籍:我;西:名词作动词,西征籍独不愧于心乎:难道吾知公长者:有德行的人所当无敌:遇到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独:单独;籍:指项羽项王身亦被十余创:身:自身;被:遭受若非吾故人乎:你吾为若德:为:送;德:人情二、重点虚词:①乃:项王乃大惊曰:于是于是项王乃上马骑:就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副词,仅仅、只汉军乃觉之:才②则:项王则夜起:于是③以故汉追及之:因此无以渡:没有……的办法乃分其骑以为四队:以:相当于“而”;为:成为④于是项王大呼:在这时⑤项王瞋目而叱之:表修饰⑥之:是何楚人之多也:是:指示代词,代指汉军;之:复指代词,这,这么天之亡我: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⑦我何渡为:“何……为”,固定结构,用于询问原因或反诘。
可译为“为什么呢”、“怎么呢”;为:句末语气词三、句式:①定语后置句:麾下壮士骑从者百余人耳。
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汉骑追者数千人。
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②被动句:然今卒困于此③判断句: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此项王也。
④省略句:项王则夜起,饮(于)帐中。
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之)赐公。
马童面之,指(于)王翳曰⑤固定句式:何……为,表疑问:天之亡我,我何渡为?独……乎:籍独不愧于心乎?《阿房宫赋》文言知识点整理二、古今异义:①直走咸阳(古义:跑,奔,趋向;今义:行)②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古义:宫室建筑的精巧;今义:指人各用心机,互相排挤)③矗不知乎几千万落(古义:座,所;今义:下降,衰败)④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古义:指天气(雨雪阴睛)的意思;今义: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⑤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古义:搜集保存;今义:筹划、计划或组织)⑥可怜焦土(古义:可惜;今义:怜悯)三、词类活用:1.六王毕,四海一(毕,被动用法,被灭亡;一,数词作动词,统一)2.骊山北构而西折(北、西,名词作状语,向北、向西)3.长桥卧波,未云何龙?(云、龙,名词作动词,出现云,出现龙)4.复道行空,不霁何虹?(虹,名词作动词,出现彩虹)5.辇来于秦(辇,名词作状语,坐辇车)6.朝歌夜弦(歌、弦,名词作动词,吟唱、弹奏)7.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收藏,经营,动词作名词,指收藏的金银珠宝,经营的金银珠宝。
精英,形容词用作名词,精品。
)8.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意动用法,以……为鉴)9.廊腰缦回(腰,名词作状语,像人腰一样,像绸子一样)10.蜂房水涡(蜂房、水涡,名词作状语,像蜂房,像水涡)11.族秦者秦也(族,名词作动词,灭族)四、一词多义:一:1、六王毕,四海一(统一)2、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数词,一把)3、黄鹤一去不复返(一旦)4、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专一)爱:1、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爱)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爱护)3、晋陶渊明独爱菊(喜欢)取:1、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夺取)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提取)3、留取丹心照汗青(着,助词)族:1、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灭族)2、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类)3、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家族)焉:1、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盘旋着,屈曲着,……的样子,助词。
)2、或师焉,或不焉(句末语气助词。
)3、且焉置土石(何况往哪里放置土石?哪里。
)4、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兼词,“于之”:在这里)而:1、骊山北构而西折(它从骊山向北建构,再折向西面。
)2、不敢言而敢怒(不敢讲话,却敢在心里愤怒。
)..3、谁得而族灭也(谁能够灭他们的族呢?)4、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句读的。
)五、特殊句式:1、判断句: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2、被动句:六王毕输来其间戍卒叫,函谷举3、倒装句:1)宾语前置:秦人不暇自哀(哀自)2)定语后置: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有三十六年不得见者)钉头磷磷(磷磷钉头)瓦缝参差管弦呕哑3)状语后置: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于南亩之农夫多)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4、省略句:(阿房宫)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主语省略)五步(有)一楼,十步(有)一阁(谓语省略)长桥卧(于:在)波,未云何龙(介词省略)几世几年,剽掠(于:从)其人(介词省略)谁得而族灭(秦国)也(宾语省略)《方山子传》一、通假字1.前十有九年通“又” 2.犹见于眉间通“现”3.往往阳狂垢污通“佯”,假装二、一词多义1.因①因谓之方山子于是②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趁机③因其固然依照三、词类活用①余既耸然异之: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异②余在岐下,见方山子从两骑:使动用法,使……跟从③亦足以富乐:使动用法,使……享乐富足四、古今异义词①然终不遇古:不被重用②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古:遗留下来的样子③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古:妻子儿女④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古:马背上⑤使从事于其间古:任职五、特殊句式1.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
判断句2.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
状语后置句3.然终不遇被动句4.何为而在此宾语前置句5.鹊起于前状语后置句6.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状语后置句7.岁得帛千匹定语后置句8.欲以此驰骋(于)当世/徒步往来(于)山中/呼余宿(于)其家/游(于)西山省略句、状语后置句《大铁椎传》一、通假字1.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通“叩”,询问。
二、一词多义1.且①久居,祸且及汝将要②贼能且众而且③宋将军故自负,且欲观客所为并且④且籍与江东弟子八千人渡江而西况且⑤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尚且⑥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将要⑦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将要2.力①力多善射气力②力请客极力3.许①不知何许人名词,处所②杀三十许人形容词,表示大约的数量4.寝①有健啖客,貌甚寝丑陋②既同寝睡觉三、词类活用夺其物,故仇我:意动用法,以……为仇客初至,不冠不袜:名作动,戴帽子,穿袜子吾欲护汝,则不快吾意:使动用法,使……感到痛快贼二十余骑四面集名作状,从四面客奋椎左右击名作状,从左右四、古今异义词四、古今异义词子灿见窗户皆闭古:窗子和门五、特殊句式1.客则鼾睡(于)炕上矣省略句2.吹觱篥数声定语后置句3.大铁椎,不知何许人判断句4.贼二十余骑四面集定语后置句5.北平陈子灿省兄(于)河南省略句、状语后置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