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动机与方式

合集下载

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的动因

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的动因

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的动因摘要:据报告,全球五百强跨国公司当中,已有四百多家在中国设立了二千多个投资项目,而且随着中国逐步开放,在今后几年内会有更多的跨国公司投资中国。

众所周知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追求高额的利润回报,因此它们的每一分钱都要投在能够得到最大收益的地方。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主义国家缘何会得到跨国公司的青睐呢?这固然与跨国公司自身的发展战略以及其向国外转移资本有关,但更主要的是中国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发展前景。

以下我就中国的经济活动区位条件分析一下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的动因。

关键词:跨国公司、投资、资源、经济发展、市场、政策、产权跨国公司就是指具有全球性经营动机和一体化的经营战略,在多个国家拥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分支机构,并将它们置于统一的全球性经营计划之下的大型企业。

它一般都从全球战略出发安排自己的经营活动,在世界范围内寻求市场和合理的生产布局,定点专业生产,定点销售产品,以牟取最大的利润。

一般都因有强大的经济和技术实力,有快速的信息传递,以及资金快速跨国转移等方面的优势,所以在国际上都有较强的竞争力。

中国就是因为具备有很多优势,才能吸引跨国公司来到中国投资。

一、中国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中国地处亚欧大陆的东南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国家。

东部沿海有广阔的大陆架。

海上分布6500多个岛屿。

大陆架蕴藏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浅海鱼类资源也极为丰富。

大陆沿岸形成许多天然良港等。

这些对我国发展对外贸易,发展海洋经济以及巩固海防均有重要战略意义,现在已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是我国目前经济最繁荣的地带。

我国西北内陆伸入亚洲腹地,从古至今一直是我国陆上和中亚、西亚、欧洲连接的桥梁。

对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起过巨大作用。

当东方朝阳已升临大地的时侯,西部仍是星斗满天。

这广大的幅员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场所。

中国幅员辽阔,自然资源非常丰富。

中国各类型土地资源都有分布;水能资源居世界第一位;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几乎具有北半球的全部植被类型;矿产资源丰富,品种齐全。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动机分析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动机分析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动机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吸引了大量外商直接投资涌入我国。

目前我国是吸引跨国公司FDI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外资的引进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据此,主要从近几年我国利用外资的实践数据分析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动机,并结合我国比较优势为后续引进外资提供一些建议,提高外资利用力。

标签: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投资动机1 问题提出改革开放以来,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吸引了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

经济发展初期,外商直接投资的引进弥补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资金缺口和外汇缺口,一定程度上扭转了我国产业结构的畸形格局。

据统计,改革开放前五年,我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仅达41.04亿美元,但自90年代后取得了飞速发展。

截止2015年,我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达1262.67亿美元,同比增长5.6%。

其中,制造业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95.43亿美元,占比31.32%;房地产业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89.95亿美元,占比22.96%;金融业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49.69亿美元,占比11.85%。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实际利用外资的环境发生了变化。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产品附加值低,在国际竞争中缺乏竞争力;其次,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给我国带来贸易顺差,引发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再次,我国劳动力成本逐渐提高,渐失劳动力成本廉价的比较优势;此外,对待外资企业方面的一些超国民待遇渐少。

综合以上因素的考虑,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动机应该减弱,减少对华得直接投資。

然而,事实却并非这样。

从我国近几年实际利用FDI来看,2010年我国实际利用FDI额1057.35亿美元,同比增长17.44%;2011年我国实际利用FDI额1160.11亿美元,同比增长9.72%;2015年我国实际利用FDI额1262.67亿美元,同比增长5.61%,相比2010年增长了19.42%。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就吸引了本文的研究。

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战略选择

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战略选择

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战略选择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战略选择成为许多企业关注的焦点。

如何在中国市场抢占先机,成为跨国公司成功进入中国市场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从市场形势、文化差异、历史背景等多个方面,对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战略选择进行探讨。

一、了解市场形势是重要前提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吸引了众多跨国公司的目光。

但是,要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首先需要深入了解市场形势。

中国市场的消费者群体庞大,但消费观念、消费习惯、消费需求都存在较大的差异。

因此,对中国市场进行精准定位,了解中国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对产品的期望值,则是一个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上立足的重要前提。

二、理解文化差异是重要关键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

在中国,文化因素的影响几乎渗透到了方方面面,包括在商业活动中的应用。

因此,在准备进入中国市场时,理解文化差异是非常关键的。

跨国公司需要通过深入研究和了解中国文化,理解中国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价值观、信仰等方面,从而真正融入中国市场,与消费者建立共同的文化认同。

三、抓住历史背景是重要切入点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中国历史因素在现代商业活动中也占据了重要地位。

通过深入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背景和现代中国的发展阶段,跨国公司可以更好地抓住历史背景,构建与中国市场的良好互动。

比如,跨国公司可以充分利用中国文化中的数字意义和颜色意义,在产品的设计、包装和营销上更贴近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四、发挥本土优势有助提升竞争力在进入中国市场时,与本土企业的竞争关系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选择发挥本土优势,加强与当地企业的合作,可以在竞争中占据更有优势的地位。

比如,跨国公司可以通过与当地企业合作,提高产品的本土化程度,更好地满足中国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进一步增强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

五、注重品牌建设和社会责任感体现品牌建设和社会责任感在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时也非常重要。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动因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动因

二、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动机外资并购中国企业之所以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经济生活中成为一种“现象”、一个“热点”,是有其必然性的,而这种必然性是由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来决定的,在此,我们可以从外资企业和中方企业两个方面来分析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动机。

(一)外资企业的并购动机分析1.进行全球资源整合,跨国公司国际竞争延伸至中国。

从全球范围来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技术进步、政府管制放松、运输成本降低等条件的推动下,产业全球化趋势日趋明显,各国间联系越来越紧密,竞争联动性增强,表现出全球化竞争格局。

就跨国公司而言,外部环境的变化促使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这种竞争不仅包括某一单一价值活动的竞争,还包括上、下游各环节价值活动全方位的竞争,因此,跨国公司就需通过对全球分支机构的整合或扩张,将过去缺乏协调的母子公司结构变成协调一致的全球价值链体系,即形成一体化的网络组织。

2.寻求并开拓中困市场,获得销售渠道。

国内市场的有限性迫使跨国公司将目光转向海外,开拓国外市场,以满足当地市场的需求或其他市场的出口。

原因在于跨国公司的高层领导都清楚地意识到,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对于公司的生存和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过去,中国吸引外资的优势主要在于廉价的劳动力、自然资源和政府的优惠政策,在这种情况下,“绿地投资”方式成为外资的主要选择。

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和购买力得到了极大提高,与此相适应,中国市场日趋活跃和快速成长。

但从总体上看,中国市场远未饱和,特别是某些产业,由于在技术水平和制造能力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尚有较大差距,市场对产品的需求不能很好地满足,潜在需求有待挖掘。

外资进入中国市场后,通过收购本土企业能够迅速得到这些销售渠道,为他们节约大量新建销售渠道的时间,在竞争中抢占有利时机。

3.获得并整合生产能力,在中国建立生产基地。

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压力之下,跨国公司通过海外并购,可以有效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配置优化的宏观经济目标。

外资投资中国的动因分析

外资投资中国的动因分析

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的动因分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进入了中国投资。

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2001年世界投资报告》,全球500强就已经有四百多家在中国建立了生产基地、采购基地和研发基地。

抛开跨国公司对外扩张性来讲,我认为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的动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巨大的劳动力市场; 2、低廉的原材料价格;3、优惠的投资政策、税收政策、出口政策支持;4、投资最大的市场可以规避贸易壁垒。

5、和平稳定的政治环境,与周边国家和谐的关系;6、巨大的消费市场和消费潜力;7、日益增强的中国国际影响力;8、部分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在本国难以发展而转向中国;9、部分污染严重的企业,因本国政策限制而被迫向中国转移。

抛开跨国公司对外扩张性和资本的掠夺性来讲,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人口人才的双重优势,仍然可以称之为廉价的原材料价格,继续前进的吸引外资政策,等就是跨国公司的投资额在中国十几年来只涨不退的原因.。

一、中国拥有大量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巨大的劳动力市场。

我国是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

劳动力价格低廉且劳动力市场巨大。

据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消息,2006年第二季度,对全国99个城市的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信息进行了统计分析。

这99个城市分布在全国各大区域,拥有市区人口1.47亿人,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人口的56.4%;拥有市区从业人员(含城镇个体劳动者)5126万人,约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从业人员的58.9%。

从总量结构看,第三产业的用人需求依然占主体地位。

第一、二、三产业需求人数所占比重依次为2.6%、31.5%和65.9%。

劳动力市场中高技能人才严重缺乏。

二、中国有低廉的原材料价格的优势。

由于发展中国家本身的条件和发达国家的“剪刀差”导致了发展中国家的原材料都比较低廉。

我们中国也不类外。

2005年,由于钢铁和石油价格的急剧上涨,北美市场的亏损也不断加大,寻找更低廉的原材料供应市场是通用当务之急,亚洲市场因此成为首选。

跨国企业为什么总能轻易占领中国市场?

跨国企业为什么总能轻易占领中国市场?

跨国企业为什么总能轻易占领中国市场?习惯于产品思维的企业家要开拓一片新市场,面对一群竞争对手,他们会跳下场去认认真真地和竞争对手拼杀,一刀一枪地去抢人家的地盘。

习惯于资本思维的人首先考虑的问题不是市场,而是从哪里可以融到资金,无论是借钱还是印钱,总之先搞到一大笔钱再说,等融资的钱到手之后,再着手收拾竞争对手:看看谁有市场,谁有客户,谁有品牌,老子有的是钱,开个天价把它们统统买下来,然后……结束战斗!所以产品经营要的是你的钱,而资本经营要的是你的命。

房西苑《资本思维—重构企业赚钱逻辑》课程节选携程自从并购了运通,就稳稳当当地坐到了龙头老大的位置上,再也没有动摇过,但怎么会没有人想撼动它龙头老大的位置呢?有的是人盯着,当年的芒果网、艺龙网,后来的去哪网,天天都在向老大叫板,那么携程是怎么对付他们的?携程早已经在纳斯达克上市了,而上市公司就等于守着个摇钱树,可以直接印钱,谁想当老大,谁敢向我叫板?我就拿钱砸晕你,把你们统统买下来,所以过去它们多嚣张,现在统统都消停了。

竞争结果是:携程至今仍屹立于行业巅峰,傲视群雄,孤独求败。

很多跨国公司占领中国市场,玩的也是这一套。

跨国公司大多都是上市公司,手里都抓着摇钱树,先摇它一大堆钱,回到中国市场,再看看谁有品牌,谁拥有客户,谁有市场份额,然后开个天价,把它们统统买下来,最后……结束战斗。

中华牌牙膏、美加净牙膏、小护士护肤霜、大宝护肤霜、苏泊尔不粘锅、南孚电池、统一润滑油、乐百氏瓶装水、双汇火腿肠、青岛啤酒、哈尔滨啤酒……,可以列出一份长长的被外资并购的国内企业名单。

这些品牌哪怕是普通人都耳熟能详吧,他们过去都曾经是著名的民族品牌,可是现在都成了被外资控股的企业。

按照资本思维的眼光,它们中间有很多企业都是被用极其低廉的价格收购的,但是这个在今天看来极其低廉的价格,却足以让当时的它们喜出望外了,这说明了思维模式的高度差和时间差,而归根结底是维度差。

国内那些品牌企业正是停留在产品思维阶段的时候,被海外跨国企业轻取豪夺,收入囊中的。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运营模式及对策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运营模式及对策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运营模式及对策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来到中国投资经营,其中既有欧美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也有来自亚洲的新兴企业。

他们将目光投向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希望在这里拥有更好的发展机遇。

然而,跨国公司在中国的运营模式与本地企业有着很大的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策略和对策。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跨国公司的在中国运营模式及对策。

一、符合中国市场的运营模式中国市场与其他市场不同,可以说是非常独特的。

为了让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中获得成功,需要为该市场设计符合该市场的运营模式。

这需要考虑到中国市场的文化、消费习惯、消费行为、政策法规等因素,来制定适合中国市场的商业模式。

跨国公司要想成功进入中国市场,就需要将自己的商业模式适应中国市场的需求。

需要注意到中国市场的消费习惯和消费特点,这将是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关键因素。

例如,高端品牌在中国市场中的表现优异,因为在中国社会中,人们往往更注重个人的地位和身份,他们倾向于购买高端品牌以显示自己的身份地位。

另外,中国市场对于价格的敏感度较高,这意味着跨国公司需要调整自己的产品定价策略,以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

二、建立本地化的管理团队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成功并不仅仅取决于适合中国市场的运营模式,还需要具有本地化的管理团队和人才。

跨国公司的管理团队和员工应该要有一定的本地文化背景,并且能够理解、适应和与当地市场保持联系。

建立本地化的管理团队具有多个优势。

首先,能够提供有关当地法律、市场和文化的信息。

其次,当地专业人士更能够与当地政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进行交流,并获得支持和资源。

第三,本地化的管理团队能够更好地了解当地的消费者需求,从而针对性地制定产品和服务。

三、保持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品牌知名度跨国公司需要在中国维护自己在全球范围内的企业形象和品牌知名度。

因此,跨国公司不仅需要考虑设计符合中国市场的商业模式、建立本地化的管理团队,还需要积极维护自己的形象和品牌。

维护企业形象和品牌知名度的方式有多种,比如通过文化、慈善和社会责任等来塑造自己的社会形象和商业形象。

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动机与方式

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动机与方式

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动机与方式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动机与方式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动机与方式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没有一个国家能够脱离世界而独自发展,开放经济已经成为每一个发展中和发达国家所必然选择的道路,资本市场开放式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跨国公司投资在世界资本流动中占据了主体地位,它不仅为东道国带去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也提高了东道国企业竞争力、居民收入和就业率水平。

了解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发展趋势和运行特征,可以更好的制定吸收国际投资政策,更有效的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关键词跨国公司动机方式跨国公司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经济实体所组成,并从事生产、销售和其他经营活动的国际性大型企业。

跨国公司主要是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企业,以本国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世界各地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从事国际化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垄断企业。

联合国跨国公司委员会认为跨国公司应具备以下三要素:第一,跨国公司是指一个工商企业,组成这个企业的实体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内经营业务,而不论其采取何种法律形式经营,也不论其在哪一经济部门经营;第二,这种企业有一个中央决策体系,因而具有共同的政策,此等政策可能反映企业的全球战略目标;第三,这种企业的各个实体分享资源、信息以及分担责任。

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动机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动机是什么?凯斯夫曾经幽默地说过:“似乎没有证据表明跨国企业与国内的企业以不同的曲调跳舞”。

把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行为最主要的动机已经形成了强力的共识。

在邓宁看来,国外的资本对东道国进行投资。

企业在国外的经营活动和在国内的经营活动受大致相同的目标影响,也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杨建龙把外商投资者的动机分为两类,一类是“收入型”动机,通过跨国企业直接占领国外市场;另一类是“成本型”动机,如获取低廉的原材料和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或者回避贸易壁垒,降低销售成本,或者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取得经济规模等。

国外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策略分析与对策建议

国外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策略分析与对策建议

国外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策略分析与对策建议一、引言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市场具备巨大的潜力和吸引力,吸引了许多国外公司进入中国市场。

然而,由于中国的巨大市场、文化差异、法规要求等方面的挑战,进入中国市场并取得成功并非易事。

本文将分析国外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策略,并提出对策建议。

二、市场分析1. 市场潜力分析中国市场人口众多,消费能力不断增强,具有巨大的潜力。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的GDP稳步增长,中产阶级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各个消费领域呈现出巨大的机遇。

2. 市场竞争分析中国市场竞争激烈,本土企业的竞争力不断提升。

国际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常常面临本土企业的激烈竞争,这需要国外企业制定差异化的策略,以在市场中立足。

三、策略分析1. 了解文化差异中国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国外企业应该深入了解中国文化,以制定适应中国市场的营销策略。

例如,中国人重视家庭价值观念,企业可以通过家庭情感来进行市场定位和营销推广。

2. 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由于中国市场的复杂性,建立与本地合作伙伴的稳定关系是确保成功进入中国市场的关键一步。

通过与当地企业建立伙伴关系,国外企业可以获得更多对中国市场的了解和支持,共同分享市场机遇。

3. 供应链管理中国市场的供应链管理需要精确的计划和高效的执行。

国外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供应链体系,确保产品能够及时准确地抵达中国市场,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

4. 在线渠道拓展中国的互联网普及率高,网络购物发达。

国外企业可以通过在线渠道拓展,将产品、服务直接推向消费者。

与此同时,建立线上客户服务体系也是提高顾客满意度和用户黏性的重要手段。

四、对策建议1. 了解中国市场法规中国市场的法规和监管环境复杂且不断变化。

国外企业应该及时了解中国的法规要求,合规经营,避免出现违规行为,以免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2. 产品本地化了解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对产品进行本地化改进。

无论是在产品设计、包装还是市场定位上,国外企业都应该考虑中国市场的特点和消费者的习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跨国公司的中国市场进入模式影响因素分析

跨国公司的中国市场进入模式影响因素分析

跨国公司的中国市场进入模式影响因素分析内容摘要:进入模式是跨国公司战略投资的基石。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之一,愈来愈受到跨国公司的重视。

在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三十多年历程中,其进入模式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变化:独资模式成为主导,并购趋势加强。

本文分析了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模式变动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跨国公司中国市场进入模式影响因素中国正在以欧美发达国家都羡慕的速度进行发展,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吸引着越来越多外资进入,作为主力军的跨国公司也将中国置于其全球战略的重要环节。

跨国公司进入模式是跨国公司理论研究的热点领域,也是跨国公司进行跨国经营决策的重要内容。

改革开放30多年来,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模式经历了一个较为明显的变化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些新趋势。

为了应对跨国公司全面进入中国,有必要对其进入中国市场的模式变动进行全面把握,对其原因展开分析,以扩大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经营的正面效应,减小负面效应。

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现状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大批跨国公司开始进入中国市场,经过三十多年的磨合、适应和发展,跨国公司已成为中国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

据中国商务部统计,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连续15年位居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首位。

尽管2012年以来,中国吸引外资一路下滑,但是2012年中国吸引外资也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发展中国家第一。

截至2012年11月,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2503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000.22亿美元,累计使用外资已超万亿美元。

商务部指出,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进程缓慢曲折、国际投资合作面临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有所增多的情况下,中国吸收外资仍然保持了较强的竞争力,这充分说明广大国际投资者继续看好中国的发展前景,日益重视中国的市场潜力,高度认可中国的投资环境。

目前,全球500强企业已有480家在华设立企业或投资机构,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中心1299家,地区总部近500家。

跨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策划书

跨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策划书

跨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策划书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国市场作为一个巨大且潜力无限的消费市场,吸引了众多跨国企业的目光。

本策划书将就跨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战略和方法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适用的市场进入策略。

二、市场分析1. 中国市场潜力中国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快速增长的中产阶级,消费需求不断增加。

中国市场潜力巨大,对跨国企业而言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选择。

2. 竞争环境分析在进入中国市场前,深入了解竞争环境对企业至关重要。

分析目标市场的竞争对手、行业发展趋势以及消费者需求,可以帮助企业制定有效的竞争策略,提高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三、目标市场选择1. 区域市场定位根据产品或服务的特点和竞争对手分布,选择进入中国市场的具体区域。

可以根据经济发展水平、消费能力和消费习惯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确定最具潜力的目标市场。

2. 目标消费者定位了解目标消费者的特点和需求,确定产品或服务的定位和市场定位。

通过市场调研和消费者洞察,确定目标消费者群体,提供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其需求。

四、市场进入策略1. 与当地企业合作与当地企业进行合作可以降低进入成本,借助其在当地市场的品牌、渠道和资源优势。

可以选择与当地企业建立合资企业或通过收购、合并等方式与其合作。

2. 自主研发或生产根据产品或服务的特点和市场需求,选择在中国市场自主研发或生产。

这样可以更好地适应当地市场需求,提供符合消费者口味和偏好的产品。

3. 市场营销策略制定符合中国市场特点的市场营销策略,通过广告、促销和渠道拓展等方式提高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

同时,注重与当地消费者的互动和沟通,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消费者关系。

五、风险分析与管理1. 法律与政策风险了解中国的法律与政策环境,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合规经营,并建立法律团队进行风险评估和预警,及时应对法律风险。

2. 品牌与声誉风险跨国企业要重视品牌与声誉风险管理,建立良好的客户服务体系,保持与消费者的沟通和互动,及时回应和解决客户问题,确保品牌形象的稳定。

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成功因素研究

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成功因素研究

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成功因素研究随着全球化的加速,跨国企业对中国市场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

虽然中国在外资进入市场的政策上越来越开放,但是对于那些想在中国市场立足的跨国企业来说,成功并不容易。

这篇文章将分析外资在进入中国市场的成功因素,并且提出如何加强这些因素以更好地吸引外资的建议。

第一成功因素:政策支持政策支持是任何一个国家吸引外资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事实上,许多国家都设立了各种各样的独立机构,以便专门促进外资进入本国市场。

在中国,1990年代初期的外资法规将外商投资的政策定下来,之后相关的政策和法规不断完善,扩大和实现了外商投资的管理、发展和保护。

最近,在外商投资领域,中国推出的“负面清单”和“正面清单”政策也更好地保护了外商投资的权益,让外资在进入中国市场时有一个更稳定的态势。

第二成功因素:市场需求在外资进入市场时,市场需求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考虑因素。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也是全球市场上最大的消费者之一。

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需求也不断增长。

外资企业应该根据中国的市场需求来开发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为客户提供更适宜的解决方案。

例如,飞利浦和欧莱雅等大型跨国企业就通过这种方式迅速进入中国市场。

第三成功因素:文化适应跨国企业进入不同国家市场时,文化适应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在中国市场,如果一家外资企业想要取得成功,就必须要适应中国文化和社会的特点。

外资企业应该了解中国的文化背景,学习中国商业文化,以及熟悉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一些世界领先的跨国企业如可口可乐、星巴克等,他们在进入市场时都很好地适应了中国文化。

第四成功因素:合适的合作伙伴在进入中国市场时,合作是外资企业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

和本地企业协力开展业务,不仅能帮助外资企业快速进入市场,而且还可以在中国的商业网络中建立信任和声誉。

对于外资企业来说,选择合适的本地合作伙伴至关重要。

有一些成功的例子,包括摩根大通与当地保险公司华汇合作,成为首批在沪港通中获批业务的外资机构。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动因及启示,不少于1000字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动因及启示,不少于1000字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动因及启示,不少于1000字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跨国公司在中国进行并购的现象越来越常见。

那么,这些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动因是什么呢?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以期能给读者带来更深入的了解。

一、战略利益驱动不同的跨国公司对于并购的战略利益驱动也各不相同。

例如,一些高科技公司可能会拥有先进的技术和专利,但在运营层面上可能存在短板;因此,它们会寻求并购在销售和营销方面更具经验的中国本土企业。

此外,通过并购当地企业,跨国公司还可以获得更为丰富的本土市场信息,更加敏锐地适应市场变化,提高自身竞争力。

二、获取资源和技术除了在经营战略上的考虑,跨国公司也倾向于通过并购获取在中国本土的资源和技术。

其中,资源主要包括土地、建筑、原材料和人力资源等。

在使用这些资源的过程中,跨国公司需要考虑的问题包括地缘政治乃至文化因素。

技术是对跨国公司发展越来越重要的资产。

特别是在一些技术密集的行业中,拥有高端技术的中国本土企业已经开始成为吸引跨国公司兴趣的对象。

通过收购一些具有特定技术的企业,跨国公司可以降低自身创新成本,同时能够更为轻松地获得区域内的知识协同效应。

三、适应国内监管环境在某些情况下,跨国公司选择并购本土企业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地的监管环境。

例如,一些国家可能会对跨国公司在本国进行投资设立高门槛,那么,这些跨国公司就会试图通过获得本般企业的股权或控制权来达到相同的目的。

四、获得本土市场份额对于许多跨国公司来说,进入中国市场成功是实现全球化最为关键的考验之一。

通过并购,跨国公司可以迅速获得中国市场的竞争优势,进入新市场的门槛会大幅降低。

此外,在某些情况下,跨国公司还可以从被收购企业的客户基础和销售渠道中受益。

以上四点业内普遍认为是跨国公司选择在华进行并购的主要驱动因素。

不同的跨国公司在并购过程中所遇到的挑战也各不相同,只有在尊重当地市场和文化的前提下,才能够顺利实现对本土企业的收购。

总的来说,在华并购对跨国公司长远的业务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实践与发展

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实践与发展

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实践与发展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一直是各国企业争相进入的热门市场之一。

无论是互联网巨头还是传统产业企业,都希望在中国市场建立自己的业务。

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实践与发展经历了一个非常独特的历程。

一、中国市场的吸引力中国拥有世界最多的人口,海量的消费者市场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和业务机会。

与此同时,中国还是全球最广泛的制造业生产基地,许多外资企业由于便宜且高质量的劳动力,选择将自己的生产转移到中国。

中国强大的市场需求和制造业配套优势,成为各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主要原因。

二、进入中国市场的挑战当然,进入中国市场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中国的市场环境与欧美有很大的不同。

语言、文化、商业习惯等方面都需要适应。

其次,政策措施、审批程序、人才引进等也可能对外资企业造成阻碍。

此外,各行各业的本土企业也在发展壮大。

这种本土竞争对外资企业形成了一定的威胁。

此时,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中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针对中国的市场特点进行有效的市场推广。

三、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实践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政策逐渐放开,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选择进入中国市场。

为了在中国市场中长期发展,外资企业需要根据中国的国情、市场需求、商业环境等特点制定出长久的市场推广策略。

首先,外资企业需要采用与中国市场保持一致的市场营销方式。

比如,针对中国的节假日进行合适的促销活动,采用符合国情和文化背景的广告语等。

同时,与国内企业的合作可以让企业切实看到中国市场的实际需求。

其次,外资企业可以通过实践,适应中国的市场变化。

由于中国市场需求较为特殊,企业需要将市场需求作为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通过增加市场调研次数,进行意见收集,不断满足市场需求,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

另外,社交平台成为外资企业进军中国市场的重要媒介。

如今,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得到越来越多人的热爱,因此,将社交平台与市场营销结合起来,成为一种可行的方法。

企业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营销信息、与客户进行沟通反馈,能够提高企业与客户之间的黏性,也能够增强市场营销效果。

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动机与方式

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动机与方式

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动机与方式一、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动机分析1、抢占中国市场份额,获取长远利益作为亚洲最大的国家,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增长迅速, 尤其是1992 年和1993 年, 中国经济增长幅度高达12 %以上, 潜在的中国市场正变为现实的大市场。

为此许多外国公司的战略目标就是“分享强势增长的中国市场”外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方式是由其明确的战略目标所决定的。

面对中国这个具有巨大潜力的市场, 为了长远利益, 外来投资者不急功近利, 不拘泥于销售利润, 而是着眼于稳定的、长期的发展, 在进入方式选择上就表现为: 通过企业开始从产品在中国销售入手, 树立产品的形象和企业的知名度, 并从事中国生产和市场的分析研究, 为更大规模地进入中国市场作准备。

并且先从技术转让入手, 改进当地的生产技术。

然后, 对当地合伙人创办合资企业, 寻求更大规模的投资与发展。

为了占有中国市场份额, 许多公司甚至准备亏损七、八年。

2 、收购、兼并中国企业,更好地完成母公司的全球战略外国公司在投资初期通常希望中方合作伙伴能以各种方式与之举办合资企业, 通过中方获得厂房、人员、原材料以及现成的销售渠道, 并得到项目机会、市场、优惠的外汇条件、政府贷款或税收上的优惠待遇等等。

但随着企业的发展, 外方为了更有效地将在华投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纳入母公司的全球战略和网络体系, 同时外方发现中方伙伴的作用有限, 因而逐渐开始通过种种途径, 减少中方伙伴在合资企业的股份, 要求建立控股公司。

据统计, 目前天津开发区的92 家跨国公司投资项目中, 中外合资项目为60 家,占项目总数的65. 2 % , 其中中方控股的仅有9 家。

上海汉高化学品有限公司成立于1990 年, 中外双方投资总额为330 万德国马克。

公司从1992 年投资以来, 连续3 年亏损经营, 但公司总部管理人员认为企业投产初期亏损是完全正常的, 认为该企业是亚洲地区汉高企业中最好的。

跨国公司进入国际市场的动机和方式

跨国公司进入国际市场的动机和方式

跨国公司财务管理作业————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动机和方式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动机和方式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特别是一批著名跨国公司开始在华大规模投资。

中国一直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并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二大外商直接投资的东道国。

跨国公司直接投资不仅给中国带来了现代化建设所需的资金,而且促进了中国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优化。

跨国公司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影响日益显著。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重要原因首先是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市场这一发展前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中国市场在跨国公司全球市场中占的份额逐年上升,而且未来发展潜力巨大,这使得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在跨国公司眼里日益提高。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动机和方式多种多样,但是最重要的就是以下几种。

1、利用中国不断扩大的市场容量,近十年以来,中国持续的经济增长,引起了中国市场总量规模的扩大,这个市场的规模和容量,对于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来讲是至关重要的。

在整个世界市场上,发达国家的市场是相对成熟并饱和的,要增加这一市场的份额比较困难;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市场相对较小,而中国这么一个庞大而且增长迅速的市场在其中尤为引人瞩目。

能否迅速进入中国市场、扩大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对增强跨国公司全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2、利用中国的生产要素,由于各国间的劳动力、生产原料和土地成本差异很大,跨国公司为个降低成本就会尽量往生产成本低的地方投资建设工厂,利用当地的廉价劳动力和廉价土地和生产原料,以求得更大的利润。

中国不但有着得天独厚的土地资源还有着庞大的市场,中国人口较多,当地需求较大,所以当场品生产完成后就可以在当地销售,这样又可以起到避税作用,免去了关税和一些国外运费,避开贸易壁垒。

从而又起到减少成本,增加利润的作用。

3、中国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为跨国公司的战略调整提供了契机,外商企业利用这个契机进入中国市场,从而减少了进入中国市场的一些程序和阻碍。

外资企业在中国的投资与策略分析

外资企业在中国的投资与策略分析

外资企业在中国的投资与策略分析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吸引了许多外资企业的目光。

这些企业通过在中国的投资,既可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又可以推动中国的经济发展。

那么,外资企业在中国的投资与策略是什么呢?一、外资企业热衷于投资中国的原因1.巨大的消费市场。

中国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巨大。

这也是吸引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主要原因之一。

从日用品到奢侈品,从金融业到科技行业,几乎所有的领域都存在着庞大的市场需求。

2.便利的政策和环境。

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吸引外资的政策,如免税、减税、财政扶持等。

此外,中国的政治环境稳定,人口红利充分发挥,法制建设得到了不断加强。

3.中国的人才优势。

中国的人才储备丰富,尤其是在科技、制造业等领域,有着广泛而深厚的技术人才储备。

对于许多新技术和新产品,中国的人才可以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二、外资企业在中国的投资策略1.对中国市场的深入了解。

在进入中国市场前,外资企业要了解中国的经济、政治、法律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了解目标市场的消费群体和竞争情况,以及政府对于该市场的政策制定和落实。

这一步对于外资企业制定正确的投资策略至关重要。

2.选址和选型。

在中国投资的外资企业,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址选。

合适的地址可使企业降低成本、提高资金回报率、提高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产品竞争力。

其次就是型选,包括选择产品线、生产流程、管理模式、人员配置、消费者群体等等方面。

3.掌握市场和产业链。

在中国,与支撑企业成长的相关配套产业促进链如资金筹集、技术研发、生产运营、销售渠道、物流支持等都有着很多的差异,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外资企业需要确保自身的供应链体系配套的完整性,而且也要在市场上建立良好的品牌。

三、外资企业在中国的投资风险1. 法律风险。

由于中国的法律体系尚不完善,在一些领域,法律条文的设置与落实可能存在差异。

而这些差异可能带来合同纠纷、知识产权侵犯、税务上的纷争等问题。

2. 政治风险。

中国的政治体系不断创新,而这种创新往往伴随着一定的风险。

外资的涌入中国经济的新动力

外资的涌入中国经济的新动力

外资的涌入中国经济的新动力外资的涌入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它为中国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随着中国市场的不断扩大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外资在中国的投资和经营环境也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和优化。

本文将探讨外资进入中国经济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一、外资进入中国经济的原因1. 市场规模巨大: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拥有庞大的人口和潜在需求。

外资企业希望通过进入中国市场来获取更多的消费者和商机。

2. 优惠政策和开放措施:中国政府积极为外资企业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和开放措施,包括降低税率、简化行政审批程序、扩大市场准入等,吸引了大量外资的涌入。

3. 投资环境改善: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外资在中国的投资环境也得到了显著改善。

法律法规的规范化、透明度的提升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为外资企业提供了更加稳定和可预测的投资环境。

二、外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1. 创造就业机会:外资的涌入促进了中国的产业升级和就业机会的增加。

外资企业在中国设立工厂和办事处,为大量中国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并提高了劳动者的收入水平。

2. 技术创新与转移:外资企业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了中国的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

同时,外资企业与中国本土企业的合作,促进了技术的交流与转移,提高了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3. 提升产业链水平:外资企业的涌入加速了中国产业链的升级和优化。

通过外资企业的引进和发展,中国的制造业从初级加工逐渐向高端制造和研发转型,提升了中国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

4. 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外资企业的进入不仅带动了中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增长,也推动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这些外资企业不断扩大投资范围和规模,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5. 增强国际竞争力: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发展需要与中国本土企业进行竞争,这有助于提升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外资企业的进入促使中国企业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了整体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形式的演变及原因

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形式的演变及原因

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形式的演变及原因标题一: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的形势发展随着中国国内市场的日益开放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国际公司开始将目光投向了中国市场。

而在进入中国市场时,直接投资是最为常见的方式之一。

本文将分析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的形势发展及原因,以期为今后的投资提供参考。

随着中国经济环境的不断改变,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的模式也在逐渐变化。

在最初的时候,跨国公司主要采用合资企业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由此派生出了中国的外商投资企业。

但随着中国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国际竞争的不断加剧,独资企业和收购企业等方式也越来越受到跨国公司的青睐。

标题二:合资企业在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中的优势和劣势合资企业是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最先采用的模式,其最大的优势在于本土企业能够提供政策优惠和资源等方面的支持,跨国公司则能够提供技术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但是合资企业也有其劣势,比如管理层之间的合作难度,以及合资企业在经营方向和产品规划方面可能出现意见不一致等问题。

标题三:独资企业在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中的优势和劣势随着中国市场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选择在华开设独资企业。

与合资企业相比,独资企业的优势在于其能够完全掌握经营业务的方向和规划,同时也能够充分发挥跨国公司在技术和管理方面的优势。

但是,独资企业也面临着成本高、缺乏技术配套等问题。

标题四:收购企业在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中的优势和劣势对于一些跨国公司而言,选择收购现有企业是进入中国市场的最佳选择。

这么做的优势在于,可以避免成本高、管理难度大等问题,同时还能够快速获得本地品牌和市场份额。

但是,也有一些跨国公司可能会面临文化和人才融合等方面的困难。

标题五:中国政府政策在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中的作用中国政府的政策对于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的形式和步伐具有很大的影响。

中国政府的外商投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进入方式。

同时,在投资后,中国政府的政策也会对企业的经营产生影响,比如鼓励高科技产业、推广绿色能源等。

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和挑战

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和挑战

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和挑战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具吸引力的市场之一。

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开始涌向中国开展商业活动,而这也引发了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和挑战。

一、机会1. 巨大市场需求中国的市场需求是非常巨大的,这是外资企业看重中国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一的消费市场之一,尤其是在消费升级和互联网+时代的推动下,中国市场的需求不断增加。

2. 优质的劳动力资源中国拥有数量庞大的劳动力资源,而且这些劳动力人员的素质和技能也在不断提升。

对于外资企业而言,这是个优质的机会,能够拥有高素质的员工队伍,获得经济效益。

3. 政策支持中国政府鼓励外资企业来到中国,在税收和政策上都给予了很多优惠。

同时,中国的政府和地方政府也为外资企业提供了很多配套服务,帮助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加速其发展。

二、挑战1. 本土化问题外资企业需要针对中国市场开发适合本土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而这需要大量的时间和成本来进行本土化业务的开展,对于外资企业而言是一个非常严峻的挑战。

2. 对政策的适应性虽然中国的政府鼓励并欢迎外资企业来到中国,但是对于外资企业而言,他们需要适应这个国家独特的政策和法规环境。

来自中国各地对外资企业的政策、税收和运营规定等因素,对外资企业在中国开展业务也产生了很大的挑战。

3. 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由于国内企业已经在中国市场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市场格局,因此外资企业也需要付出更高的时间和成本才能快速抢占市场份额。

三、结语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和挑战存在于中国的发展历程之中,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市场的变化和发展。

对于外资企业而言,适应中国市场,打造本土化的业务模式,寻找更多的合作机会,是外资企业成功进入中国市场的关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动机与方式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动机与方式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没有一个国家能够脱离世界而独自发展,开放经济已经成为每一个发展中和发达国家所必然选择的道路,资本市场开放式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跨国公司投资在世界资本流动中占据了主体地位,它不仅为东道国带去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也提高了东道国企业竞争力、居民收入和就业率水平。

了解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发展趋势和运行特征,可以更好的制定吸收国际投资政策,更有效的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关键词跨国公司动机方式跨国公司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经济实体所组成,并从事生产、销售和其他经营活动的国际性大型企业。

跨国公司主要是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企业,以本国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世界各地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从事国际化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垄断企业。

联合国跨国公司委员会认为跨国公司应具备以下三要素:第一,跨国公司是指一个工商企业,组成这个企业的实体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经营业务,而不论其采取何种法律形式经营,也不论其在哪一经济部门经营;第二,这种企业有一个中央决策体系,因而具有共同的政策,此等政策可能反映企业的全球战略目标;第三,这种企业的各个实体分享资源、信息以及分担责任。

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动机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动机是什么?凯斯夫曾经幽默地说过:“似乎没有证据表明跨国企业与国的企业以不同的曲调跳舞”。

把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行为最主要的动机已经形成了强力的共识。

在邓宁看来,国外的资本对东道国进行投资。

企业在国外的经营活动和在国的经营活动受大致相同的目标影响,也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建龙把外商投资者的动机分为两类,一类是“收入型”动机,通过跨国企业直接占领国外市场;另一类是“成本型”动机,如获取低廉的原材料和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或者回避贸易壁垒,降低销售成本,或者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取得经济规模等。

这两类动机虽然形式不同所导致的投资行为的特点也有明显的区别,但是,但他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提高企业的利润水平。

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主要出于以下动机:一、巨大的消费市场:根据GDP数据统计,2005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实体;到2015年,中国可能会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实体。

另一方面,中国的吸引力无疑有一部分来自中产阶级人数的惊人增长。

可支配收入人群不断增加,正推动着巨大的国消费市场。

事实上,大量数据显示,未来十年中国的中产阶级人数将增长21%。

中产阶级的迅速崛起将带来大量商机,因为这一群体的购买力将越来越重要,令商家不能忽视。

专家组预计,今后4年中国的消费量将增加3倍,而美国同期的消费量则基本持平。

其实很多跨国公司是凭借对中国经济的一些分析数据到中国来的,作为外国人,看到这些数据,肯定会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持乐观态度。

二、降低生产成本中国劳动力的数量在国际比较中占绝对优势。

中国有劳动力7亿4千万,每年新增劳动力1千万,而整个欧盟才有劳动力4亿3千万,中国农村就业人高达50%,据有关方面的测算,要完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48年时间。

更重要的是,很多投资者都坚信,庞大的人口将保证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在相当长的时期维持在很低的水平。

保守地估计,中国的农村地区还有约1.5亿剩余劳动力。

根据易斯的理论,城市里的工资将在很长的时间保持在大约仅能维持工人最低生活的水平,直到所有的剩余劳动力消失为止。

而中国加入世界世界贸易组织,意味着真正进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中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正日益成为全球共享性资源,也就是说那些庞大的跨国公司通过在中国本土生产、当地销售,共享着中国劳动力低成本等优势。

三、政策法律原因中国政府一直把改善投资环境作为吸收外资政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我国对外资有许多优惠条件,包括税收方面和政策上的。

而且,我国环境保护法尚未健全,据环保总局估算,我国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每年达1200亿元,绝大部分损失只能由受害者、国家和社会来承担。

由于环保法规处罚力度太轻,罚款数额明显低于排污污染损失数额,致使者为所欲为,无法达到促进其污染防治的作用。

而部分国外污染严重的企业,因本国政策限制而被迫向国外转移,中国则成为首选。

四、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综合国力的增长,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显著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增大。

从经济上讲,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经济对世界的贡献越来越大,中国的外汇储备居世界首位,中国经济对是世界的贡献仅次于美国居第二位。

世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中国。

从文化上讲,中华文化在世界围的影响越来越大,全世界掀起学习汉语的热潮,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的开办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中国与一些国家互办“文化年”活动,也是中华文化影响的例证。

奥运会、世博会在中国召开,更是对一个国家文化的认可,也是更好的将自己的文化推向世界的途径。

五、其他原因和平稳定的政治环境,与周边国家和谐的关系。

中国的环境总体来说还是太平的。

十六大以来中国政府提出的“和平发展”战略,中国对外关系持续改善和发展,在联合国事务、国际经济金融改革、反恐、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饭海盗等方面的行动和表现,收到世界围的肯定。

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方式据 Philip Kotler分析 , 一个公司一旦决定在某个国家营销 , 就必须选择最佳的进入方式。

可供选择的主要方法是: 间接出口、直接出口、许可证贸易、合资企业和直接投资。

跨国公司进入我国企业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销售 - - 技术转让 - - 合资循序发展的稳健方式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方式一般是按照销售、技术转让、合资的步骤循序发展。

在这发展中,前一种方式是后一种方式的基础 , 后一种方式是前一种方式的自然后果。

到最后一个方式或阶段 , 随着国家投入的资金和利润潜量不断增加 , 跨国公司则重新考虑如何用最佳方法组织和管理在全球的经营表现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组建投资性控股公司。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相当谨慎。

它们往往先在中国市场设立代表处 , 销售自己的产品 , 了解中国市场对产品的需求程度和市场容量。

然后向当地转让技术 , 选择某些厂家生产受欢迎的产品。

接着 ,如果这一伙伴令人满意。

就在转让技术的基础上 , 与其合资生产 , 即建立合资企业。

最后 , 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 , 建立独资企业 , 并随着投资项目的不断增多 , 建立投资控股公司。

2、配套投资 , 为老客户提供辅助产品的进入方式如德国汉高 ( Henkel) 公司、德国庆玛曼 ( Zimmermann) 公司、德纳铁福 ( GKN) 公司、巴斯夫(BASF) 等 , 均是为大众配套而来华投资或转让技术的公司 , 到1995 年 6 月底已达 180 家左右 , 其中60 家已在华投资设立合资企业。

这些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时跳跃了循序发展的贸易和技术转让步骤 , 而直接进入合资阶段 , 是因为他们产品的市场需求已较稳定。

3、跟随进入、防御性对外投资的进入方式如德国汉高 Henkel 公司是合成洗涤剂大厂家 , 在将金属处理剂引入中国后 , 考虑到 P &G等著名公司在中国迅速发展 , 促使汉高公司决心将合成洗涤剂产品线进入中国。

同样的还有跟随美国强生公司的莎莉公司 , 跟随德国大众公司的美国福特、日本五十铃等公司。

这些公司由于采取的是防御性的追随战略 , 市场风险已远较第一进入者为低 , 因而可以跨越了了解市场的贸易阶段。

同时这些公司自身有较强的生产技术开发和市场营销能力 , 从而跨越了技术转让甚至合资阶段 , 采用直接收购目前已占有较大市场份额的中国企业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

例如美国莎莉公司直接通过购买方式收购占国鞋油最大市场份额的金鸡鞋油厂、五十铃与伊藤忠株式会社采用股权收购方式 , 联合购买旅行车公司股份 , 占 25 %股份 , 成为北旅最大股东。

福特公司认购江铃汽车B 股约 4000 万美元 , 占注册股本 20 %。

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出资 1900 万美元 , 购买轻型汽车 20 %股权。

随着中国对外资开放领域的不断扩大,外商从合资到独资的发展速度持续增长,外商独资已全面超过中外合资合作,特别是加入WTO过渡期结束后,外资进入我国的领域更加广泛,规模也随之增大。

从2006年利用外资情况看,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实际利用外资比上一年同期分别下降11.76%和42.83%,而外商独资企业和外商投资股份制企业同比却增加4.27%和43.63%。

如宝洁在中国除沙宣是合资企业外,其余9家已全部独资;欧莱雅仅用50天就整合了中国护肤品牌“小护士”;国大型超市80%被沃尔玛、家乐福等跨国公司纳入囊中。

由于国传统制造业投资已经出现饱和趋势,国要素成本的上升和能源资源的制约,限制了外资的直接投入,外资并购将成为今后我国吸收FDI(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之一。

无论是外资并购、还是外资控股国企业,近年来都呈现出并购独资化趋势。

目前,外商已不满足于直接投资,外资谋求企业控股权的欲望逐渐显露,在控股权、控制销售权及财务权、品牌使用权上提出明确的控制要求。

尤其在控股权方面表现得更为迫切,包括最初以参股、相对控股实施并购的跨国企业,现在也谋求通过增资扩股实现绝对控股。

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给我国带来经济带来机遇,要把握这种机遇,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一、形成行业垄断,跨国公司利用资本运营控股并购我国企业后,凭借其雄厚实力逐步占领较大的尺长份额,对我国产业尤其是战略性产业的控制,可能将垄断国一些行业。

二、加剧投机趋势,虽然当前国际并购大多数投资性的并购,仍然要警惕对投机性并购,,外资并购的跨国性设计到国际间金融问题,正是由于国际金融市场同国市场的差异,给了一些恶意并购者以可乘之机。

三、中方品牌被大肆蚕食,在外资并购中,外商利用国企业市场意识和品牌意识不强的弱点,低价收购国企业的股权,品牌或专有技术,吞食我国的民族品牌。

四、使我国自主技术开发能力下降,在我国从事研发活动的跨国公司多数从事适应性研发活动,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研究机构主要是进行新产品的本地化研究,新技术仍掌控在外方人员手中,创造能力人在跨国母公司。

五、影响我国企业规模的扩与国际化,目前我国正处在高速增长时期中的一个重要调整阶段,由于国市场对外资大规模开放,使许多正在迅速成长之中的优势企业面临实力更强大的跨国公司的竞争,其中相当的一部分企业很可能会将外方并购作为求生存发展的途径,对国企业产生挤出效应。

六、引发失业问题、跨国公司以利润最大化为宗旨进行投资,往往挑选国相对优秀的企业作为其收购对象,其维持就业的积极作用及其有限。

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应对以上弊端:一、外资资金来源多远花二、构建外资并购法律体系三、完善资产评估制度四、明确外资并购的行业领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