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太丘与友期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陈太丘与友期行翻译及原文

【文言文】陈太丘与友期行翻译及原文《陈太丘与友期》出自刘义庆编写的《世说新语》,记述了陈元方与来客对话时的场景,告诫人们办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
同时赞扬了陈元方维护父亲尊严的责任感和无畏精神。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中午。
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
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年七岁,在门外玩耍。
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
”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
您没到,这是不讲信用(的表现);对孩子骂他父亲,这是没礼貌(的表现)。
”朋友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大门。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全文仅有103个字,却叙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关于守信与不守信的一场辩论),刻画了三个有鲜明个性的人物,说明了为人处世,应该讲礼守信的道理。
如此有限的文字,却包含了这样丰富的内容,真可谓言简意赅了。
如果不是在语言的精炼上造诣高深,要做到这一点是很难的。
《陈太丘与友期》的精炼语言,体现在文章的始终。
一开头,文章以“期行”、“期日中”、“不至”、“舍去”、“乃至”等几个关键词语,把事情、时间、起因交代得清清楚楚,而且,在这些交代中,还把两个不同的人物形象(一个守信,一个不守信)一下子推到了读者面前。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陈太丘与友期行原文及翻译

翻译: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商定的时间在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待他而走开了,陈太丘走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年纪七岁,在门外玩耍。
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好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走开了。
”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啊!和他人相约同行,却丢掉他人先走开了。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誉;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朋友感觉愧疚,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说明元方 :即陈纪,字元方,陈寔的长子。
陈太丘 : 陈寔( shí),字仲弓,东汉颍川许(此刻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
太丘:古地名。
期行 :相约同行。
期,商定。
期日中 :商定的时间是正午。
日中,正正午分。
过中:过了正午。
舍去:不再等待就走了。
去,走开。
舍:舍弃,扔掉。
以致 : (友人)才到。
乃,才。
戏:玩耍。
尊君在不 (f ǒu) :你父亲在吗尊君,对他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不,通“否”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引:拉,要和元方握手信:诚信,讲信誉。
时年:今年。
非:不是。
相委而去:丢掉我走了;相偏指一方对另一方的行为,代词,通“之”,我;委,丢掉,舍弃。
君:对对方父亲的一种尊称。
已去:已经走开。
曰:说。
则:就是。
顾:回头看。
惭:感觉愧疚。
古今异义词1.去古意:走开;今意:往、到。
2.委古意:丢掉、舍弃;今意:委屈、拜托。
3.顾古意:回头看;今意:照料4 子女古意:子侄辈今意:儿子女儿。
《陈太丘与友期》翻译

陈太丘的儿子陈元方当时年仅七岁,正在家门 外玩。那人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家吗?”陈 元方回答说:“父亲等待您很长时间而您却没 有来到,已经离去了。”友人便发怒说道: “不是人啊!和人家约好一起出行,却丢下我 走了。”陈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定在中午 时分见面,中午了您却没有到,就是不讲信用; 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 舍去。去后乃至。
陈太丘和朋友约定同行,约定在正午时分, 正午的时间过了朋友却没有到,陈太丘便不 再等候友人而离开了。当他离去以后,他的 朋友才来到。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 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 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友人感到惭愧,从车上下来拉元方。元方连头 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பைடு நூலகம்
《陈太丘与友期》原文及翻译

《陈太丘与友期》原文及翻译《陈太丘与友期》出自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原文如下: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下面为大家带来这篇文言文的详细翻译: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
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
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友人于是发怒说道:“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这篇简短的故事,生动地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陈太丘是一个守时守信的人。
他与友人约定在正午时分出行,到了时间友人未到,他便果断离开,没有过多的等待和犹豫。
这体现了他对时间的尊重和对约定的重视,同时也反映出他不迁就、不纵容他人失信行为的态度。
友人则是一个失信且无礼的形象。
他不仅未能按时赴约,还在得知陈太丘离开后,对陈太丘进行指责,甚至当着元方的面辱骂陈太丘。
然而,当元方义正言辞地指出他的错误时,他又能感到惭愧,表现出了一定的良知和悔改之意。
元方,一个年仅七岁的孩子,却展现出了超出年龄的聪慧和勇敢。
面对友人的无礼质问和指责,他不卑不亢,条理清晰地指出友人的“无信”和“无礼”,让友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最后“入门不顾”的举动,又显示出他的率真和正直。
这个故事虽然短小,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它告诉我们,做人要守时守信,尊重他人,同时也要勇敢地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尊严。
在人际交往中,诚信和礼貌是至关重要的品质。
陈太丘与友期原文及翻译

陈太丘与友期原文及翻译
陈太丘与友期原文及翻译原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一起感悟人生。
陈太丘与友期原文及翻译

陈太丘与友期原文及翻译
原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
【作者】刘义庆【朝代】南北朝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翻译: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中午。
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年七岁,在门外玩耍。
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
”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
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朋友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
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世说新语原文及翻译

世说新语原文及翻译世说新语原文及翻译如下:1、原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陈寔(东汉时期官员、名士)和朋友约好一同外出,约定中午出发,到了中午,朋友没有来,陈寔于是独自出行了,走之后,朋友才赶到。
当时陈寔的儿子元方才七岁,正在门外玩耍。
来客问元方:“令尊在家吗?”元方回答说:“等您很久不见您来,已经走了。
”那位朋友非常生气,说:“真不是人呀!和别人约好一起走,却扔下别人不管,自己走了!”元方说:“您跟家父约定中午走,到了中午还不来,这就是不守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人家的父亲,这是不讲礼貌。
”那位朋友听了十分惭愧,就下车来招呼他,元方掉头回家去,连看也不看一眼。
2、原文:夏侯泰初与广陵陈本善。
本与玄在本母前宴饮,本弟骞行还,径入,至堂户。
泰初因起曰:“可得同,不可得而杂。
”译文:夏侯泰初(即夏侯玄)和广陵郡人陈本是好朋友。
一次,陈本和夏侯玄在陈母面前喝酒,陈本的弟弟陈骞从外面回来,径自进入厅堂之内。
夏侯玄于是站起身来说:“可以与人以礼相交,不可以违礼杂处。
”3、原文:和峤为武帝所亲重,语峙曰:“东宫顷似更成进,卿试往看。
”还,问何如,答云:“皇太子圣质如初。
”译文:和峤(曹魏后期至西晋初年大臣)被晋武帝司马炎所器重,司马炎曾对和峤说:“太子近来似乎有所长进了,你可以去看看。
”和峤回来后,武帝问他怎么样,和峤回答说:“太子的资质同以前一样。
”4、原文:山公大儿着短帢,车中倚。
武帝欲见之,山公不敢辞,问儿,儿不肯行。
时论乃云胜山公。
译文:山涛的大儿子山允戴着一顶便帽,靠在车边。
晋武帝想召见他,山涛不敢替他推辞,就出来问儿子的意见,他儿子不肯去。
当时的舆论认为山涛的儿子胜过父亲。
文言文:《陈太丘与友期行》原文译文赏析

【导语】《陈太丘与友期》的主题思想,主要是通过⼈物的对话来揭⽰的。
这些⼈物对话,虽然只有三⾔两语,但句句都紧扣⽂章中⼼,紧扣⼈物性格,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下⾯是©⽆忧考⽹分享的⽂⾔⽂:《陈太丘与友期⾏》原⽂译⽂赏析。
欢迎阅读参考! 《陈太丘与友期⾏》 南北朝:刘义庆 陈太丘与友期⾏,期⽇中,过中不⾄,太丘舍去,去后乃⾄。
元⽅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尊君在不?”答⽈:“待君久不⾄,已去。
”友⼈便怒:“⾮⼈哉!与⼈期⾏,相委⽽去。
”元⽅⽈:“君与家君期⽇中。
⽇中不⾄,则是⽆信;对⼦骂⽗,则是⽆礼。
”友⼈惭,下车引之,元⽅⼊门不顾。
【译⽂】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
陈太丘的朋友问元⽅:“你的⽗亲在吗?”元⽅回答道:“我⽗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友⼈便⽣⽓地说道:“真不是君⼦啊!和别⼈相约同⾏,却丢下别⼈先离开了。
”元⽅说:“您与我⽗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对着孩⼦骂⽗亲,就是没有礼貌。
”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的⼿,元⽅头也不回地⾛进家门。
【注释】 元⽅:即陈纪,字元⽅,陈寔的长⼦。
陈太丘:陈寔(shí),字仲⼸,东汉颍川许(现在河南许昌)⼈,做过太丘县令。
太丘:古地名。
期⾏:相约同⾏。
期,约定。
期⽇中:约定的时间是正午。
⽇中,正午时分。
过中:过了正午。
舍去:不再等候就⾛了。
去,离开。
舍:舍弃,抛弃。
乃⾄:(友⼈)才到。
乃,才。
戏:嬉戏。
尊君在不(fǒu):你⽗亲在吗?尊君,对别⼈⽗亲的⼀种尊称。
不,通“否” 家君:谦词,对⼈称⾃⼰的⽗亲。
引:拉,要和元⽅握⼿ 信:诚信,讲信⽤。
时年:当时的年龄。
⾮:不是。
相委⽽去:丢下我⾛了;相偏指⼀⽅对另⼀⽅的⾏为,代词,通“之”,我;委,丢下,舍弃。
君:对对⽅⽗亲的⼀种尊称。
《陈太丘与友期》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 期行,相委而去。”
译文: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 道:“简直不是人!跟别人约好 同行,却把别人丢下,自己走 了。”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 则是无礼。”
则是无信 诚信
下车引之 拉
太丘舍去不再等候
就走了
门外戏 玩耍相ຫໍສະໝຸດ 而去 离开丢下、舍弃友人惭 惭愧
元方入门不顾
回头看
⒈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与友期行 约定 不期而遇 太丘舍去 离开 去日苦多 入门不顾 回头看瞻前顾后
过去的
下车引之 拉 引吭高歌
放开
太丘舍去 放弃 舍己为人
牺牲
则是无信 诚实,守信信口开河 随意、随便
《
陈
太
丘
与
友
翻 译 过
期 》
关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
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 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 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 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 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 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 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 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元方说:“您跟我爸 爸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您) 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 (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 就是失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 门不顾。
译文:那人感到惭愧,便从 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 方(径直)走入家门,连头也 不回。
陈太丘与友期行
约定
去后乃至才
尊君在不 “不”通
“否”。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 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七年级文言文陈太丘与友期原文及翻译

三一文库()/初中一年级
〔七年级文言文陈太丘与友期原文及翻
译〕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
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
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
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
入门不顾。
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
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
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
陈太丘的朋友
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
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
第1页共2页。
陈太丘与友期行原文及翻译

之杨若古兰创作
原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掉臂.
翻译: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商定的时间在半夜,过了半夜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顽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曾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啊!和他人相约同行,却丢下他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誉;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忸捏,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正文元方: 即陈纪,字元方,陈寔的宗子.陈太丘: 陈寔(shí),字仲弓,东汉颍川许(此刻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太丘:古地名.期行: 相约同行.期,商定.期日中: 商定的时间是正午.日中,正午时分.过中:过了正午.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去,离开.舍:舍弃,抛弃.乃至:(友人)才到.乃,才.
戏:游玩.尊君在不(fǒu):你父亲在吗?尊君,对他人父亲的一种尊称.不,通“否”家君:谦词,对人称本人的父亲.引:拉,要和元方握手信:诚信,讲信誉.时年:今年.非:不是.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相偏指一方对另一方的行为,代词,通“之”,我;委,丢下,舍弃.君:对对方父亲的一种尊称.已去:曾经离开.曰:说.则:就是.顾:回头看.惭:感到忸捏.
古今异义词1.去古意:离开;今意:往、到.2.委古意:丢下、舍弃;今意:冤枉、拜托.3.顾古意:回头看;今意:赐顾帮衬4儿女古意:子侄辈今意:儿后代儿。
《陈太丘与友期》原文阅读及对照翻译优秀13篇

《陈太丘与友期》原文阅读及对照翻译优秀13篇《陈太丘与友期行》篇一陈大丘与友期①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元方②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导读:陈元方虽年小,对无信无礼的人正色批评,令人敬畏。
有其子必有其父,从元方的年幼不凡可以看到陈太丘的为人和修养。
注释:①期:约定时间。
②元方:陈太丘的儿子,字元方,名纪。
《陈太丘与友期》原文及翻译篇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
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陈太丘与友期行》注释元方:即陈纪,字元方,陈寔的长子。
陈太丘:陈寔(shí),字仲弓,东汉颍川许(现在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
太丘:古地名。
期行:相约同行。
期,约定。
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正午。
日中,正午时分。
过中:过了正午。
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
去,离开。
舍:舍弃,抛弃。
乃至:(友人)才到。
乃,才。
戏:嬉戏。
尊君在不(fǒu):你父亲在吗?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陈太丘与友期行译文

原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翻译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来,太丘便离开了,太丘走后朋友才到。
元方这时七岁在门外玩耍。
朋友问元方:“你父亲在家吗?”元方回答说:“等你很久,已经走了。
”朋友便很生气说:“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了。
”元方说:“您跟父亲约好正午见,正午时您还不到,就是没有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想拉元方,陈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大门。
《陈太丘与友期》译文(通用12篇)

《陈太丘与友期》译文(通用12篇)《陈太丘与友期》译文篇1选自《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刘义庆文本译文原文文本陈太丘和伴侣预先商定好一起出行,预定在中午时分,商定的时间过了伴侣却没有到,陈太丘便不再等候友人而离开了。
当他离去以后,他的伴侣才来到。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陈太丘的儿子陈元方当时年仅七岁,正在家门外做嬉戏。
违约的客人问他:“你的父亲在家不在?”陈元方回答说:“父亲等待您很长时间而您却没有来到,已经离去了。
”客人便发怒说道:“不是人啊!和人家约好一起出行,却抛弃人家而离去。
”陈元方说:“您与我父亲商定在中午时份见面,中午了您却没有到,这就是没有信用;对着小孩子的面骂他的父亲,这便是没有礼貌。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客人感到惭愧担心,忙下车前来拉元方表示好感。
元方径直走入家门,根本不回头看那失信无礼的人。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2023/11/11《陈太丘与友期》译文篇2七班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两则》中选了一篇短文《陈太丘与友期》,我以为此文的编选有不妥之处,现请教于编者方家。
1、短文标题与内容不太照应。
选文《陈太丘与友期》主要记叙的是陈元方七岁时与客的对话,借陈元方的责客语说明“信”、“礼”的重要性,写他懂得为人的道理,也从一个侧面表现了元方的聪敏。
这也正是此文入编《世说新语·方正门》的缘由。
而“陈太丘与友期”仅仅是故事发生的一个背景,短文记叙它仅是叙述故事的一个铺垫,用“陈太丘与友期”作标题,既不能表现记叙的主要人物,又不简单使人把握记叙的内容,也不简单使人理解短文的主旨,给七班级新生造成了许多误导。
2、课前导读与课文主旨不甚相符。
教材的课文导读这样写:“自古以来,消失过许很多多聪颖机灵的少年儿童,关于他们的美谈,至今流传。
陈太丘与友期行原文及翻译

翻译: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走开了,陈太丘走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嬉戏。
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许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走开了。
”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抛弃别人先走开了。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中午,中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朋友感觉内疚,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说明元方 :即陈纪,字元方,陈寔的长子。
陈太丘 : 陈寔( shí),字仲弓,东汉颍川许(现在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
太丘:古地名。
期行 :相约同行。
期,约定。
期日中 :约定的时间是中午。
日中,正中午分。
过中:过了中午。
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
去,走开。
舍:舍弃,抛弃。
致使 : (友人)才到。
乃,才。
戏:嬉戏。
尊君在不 (f ǒu) :你父亲在吗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不,通“否”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引:拉,要和元方握手信:诚信,讲信用。
时年:今年。
非:不是。
相委而去:抛弃我走了;相偏指一方对另一方的行为,代词,通“之”,我;委,抛弃,舍弃。
君:对对方父亲的一种尊称。
已去:已经走开。
曰:说。
则:就是。
顾:回头看。
惭:感觉内疚。
古今异义词1.去古意:走开;今意:往、到。
2.委古意:抛弃、舍弃;今意:委屈、委托。
3.顾古意:回头看;今意:照顾4 儿女古意:子侄辈今意:儿儿女儿。
陈太丘与友期行原文及翻译

之巴公井开创作原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掉臂。
翻译: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
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啊!和他人相约同行,却丢下他人先离开了。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朋友感到忸捏,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注释元方: 即陈纪,字元方,陈寔的长子。
陈太丘: 陈寔(shí),字仲弓,东汉颍川许(现在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
太丘:古地名。
期行: 相约同行。
期,约定。
期日中: 约定的时间是正午。
日中,正午时分。
过中:过了正午。
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
去,离开。
舍:舍弃,抛弃。
乃至:(友人)才到。
乃,才。
戏:嬉戏。
尊君在不(fǒu):你父亲在吗?尊君,对他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不,通“否”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引:拉,要和元方握手信:诚信,讲信用。
时年:今年。
非:不是。
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相偏指一方对另一方的行为,代词,通“之”,我;委,丢下,舍弃。
君:对对方父亲的一种尊称。
已去:已经离开。
曰:说。
则:就是。
顾:回头看。
惭:感到忸捏。
古今异义词1.去古意:离开;今意:往、到。
2.委古意:丢下、舍弃;今意:委屈、委托。
3.顾古意:回头看;今意:照顾4儿女古意:子侄辈今意:儿子女儿。
陈太丘与友期 期行原文、翻译及赏析

陈太丘与友期期行原文、翻译及赏析陈太丘与友期/ 期行朝代:南北朝作者:刘义庆原文: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及注释作者:佚名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
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注释元方: 即陈纪,字元方,陈寔的长子。
陈太丘: 陈寔(shí),字仲弓,东汉颍川许(现在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
太丘:古地名。
期行: 相约同行。
期,约定。
期日中: 约定的时间是正午。
日中,正午时分。
过中:过了正午。
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
去,离开。
舍:舍弃,抛弃。
乃至:(友人)才到。
乃,才。
戏:嬉戏。
尊君在不(fǒu):你父亲在吗?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不,通“否”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引:拉,要和元方握手信:诚信,讲信用。
时年:今年。
非:不是。
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相偏指一方对另一方的行为,代词,通“之”,我;委,丢下,舍弃。
君:对对方父亲的一种尊称。
已去:已经离开。
曰:说。
则:就是。
顾:回头看。
惭:感到惭愧。
古今异义词1.去古意:离开;今意:往、到。
2.委古意:丢下、舍弃;今意:委屈、委托。
3.顾古意:回头看;今意:照顾4儿女古意:子侄辈今意:儿子女儿鉴赏《陈太丘与友期》全文仅有103个字,却叙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关于守信与不守信的一场辩论),刻画了三个有鲜明个性的人物,说明了为人处世,应该讲礼守信的道理。
陈太丘与友期原文翻译

陈太丘与友期原文翻译
陈太丘与友期行
【作者】:刘义庆【朝代】南北朝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出自部编版七年级上《《世说新语》二则》
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中午。
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年七岁,在门外玩耍。
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
”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
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朋友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
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陈太丘与友期行逐句翻译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fǒu)?”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
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
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生气地说道:“你父亲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友人感到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转身进入家门,也不回头看他。
元方:即陈纪,字元方,陈寔的长子。
陈太丘:即陈寔(shí),字仲弓,东汉颖川许(现在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
太丘,县名。
期行:相约同行。
期,约定,今义为日期,行,出行。
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正午。
日中,正午时分。
过中:过了正午。
至:到舍去:不再等候而走了。
舍,丢下;去,离开乃至:(友人)才到。
乃:才。
戏:玩耍,游戏。
尊君在不(fǒu):你父亲在吗?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不,通假字,通“否”。
君:您。
家君:家父,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引:拉,这里指表示歉意的动作。
顾:回头看。
信:诚信,讲信用。
与:和时年:这年(那时)。
非:不是。
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
相委,丢下别人;相,副词,表示动作偏向一方;委,丢下,舍弃。
而,表转折。
君:古代尊称对方,现可译为“您”。
惭:感到惭愧。
礼:礼貌。
引之:拉住。
不:通“否”,是不是。
已去:已经离开。
哉:助词,语气词,并无实际意义,。
曰:说则:就是本文选自《世说新语》,刘义庆编撰。
古今异义词去古意:离开今意:到、往委古意:丢下、舍弃今意:委屈、委托顾古意:回头看今意:照顾通假字1、尊君在不“不”通“否”表示否定。
陈太丘与友期行最短翻译 陈太丘与友期行翻译及原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最短翻译陈太丘与友期行翻译及原文
本篇寓言故事选自南朝宋时刘义庆所作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又名《世说》。
古人崇尚的做人要以诚信为本的观念。
春秋时期政治家管仲说:“诚信是天下的关键。
”孔子《论语·为政篇第二》也说:“做人,却不讲信实,不晓得那怎么可以?譬如大车子没有安横木的輗(ní),小车子没有安横木的辄(yuè),如何能走呢?”。
正因为诚信是一个人立身行事的根本,是事业成败的关键,所以,古代有许多“不重千金重一诺”的美谈,有许多以生命兑现诺言的故事,而鄙视不讲信誉的品行。
陈太丘与朋友定好时间一同出行,约定在中午,过了中午那位朋友没有到,太丘就不再等候而走掉了。
等太丘走后那位朋友才到。
当时陈太丘的儿子元方七岁,正在门外玩耍。
那位客人问元方:“你父亲在家吗?”元方回答说:“他等您好久不见您来,已经走掉了。
”那位朋友便愤愤不平地说:“真不是人哪!与别人约定好一同上路,丢下人家走了。
”元方说:“您和我父亲约定好在中午,到中午不来,便是不守信用;当着儿子的面骂父亲,便是不懂礼仪。
”
那位朋友感到羞愧,从车上下来拉着元方,以表示歉意,元方向门里走去,连头也不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太丘与友期原文及翻译
内容简介:这则短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陈寔和一个朋友约定正午一起外出。
朋友过了正午还没到,陈寔就一个人走了。
他走了之后,朋友才到。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陈太丘与友期翻译,供大家参考。
原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翻译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来,太丘便离开了,太丘走后朋友才到。
元方这时七岁在门外玩耍。
朋友问元方:你父亲在家吗?元方回答说:等你很久,已经走了。
朋友便很生气说: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了。
元方说:您跟父亲约好正午见,正午时您还不到,就是没有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想拉元方陈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大门。
希望同学们能通过这篇译文,对这篇文章有更深入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