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 年范文 真理标准大讨论的意义与启示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历史作用新思考
南方论刊·2008年第9期改革开放三十年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历史作用新思考赵喜军(西北大学社科系陕西西安710127)【摘要】在改革开放历程之中,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具有巨大的启迪作用,它从“实、真、人”的三个层面冲破了“两个凡是”的禁锢,摆脱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思想的束缚。
它促进了实践理性的回归、实现了科学精神的重塑、加速了“斗争哲学”的终结、彰显弘扬了人本主义。
其理论价值十分突出,现实意义极其深远,它是思想解放的先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发挥出独特和巨大的历史作用。
【关键词】真理标准;实践理性;科学精神;斗争哲学;人本主义今年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去限制、宰割、裁剪无限丰富的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唯一标准》发表正值三十年,回飞速发展的革命实践,这种态度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想三十年前,一篇阐述“检验真是错误的。
”不渝地遵循”(即“两个凡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这一这篇文章以极大的勇气突破是”)的错误方针有极大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常识的文章思想禁区、闯过理论雷区、击中“两个凡是”实质是要把毛泽东的发表,却在全国范围引起了轩“两个凡是”的要害,从根本上否晚年的“左”倾错误延续下来,然大波,继而引发全党、全国关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
由在指导思想上继续坚持“文化大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这就其引发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革命”的“左”倾错误。
整个社需要全面考察和深入分析该文发论,不仅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会因此呈现出思想僵化或半僵化表的时代背景和文章本身的价值错误思想的束缚,为拨乱反正、平的状态。
而思想上的僵化久之就内容。
1976年粉碎“四人帮”之反冤假错案、总结历史经验奠定了会成为一种消极的惰性力量,这后。
当时中国的“左”倾错误并理论基础.而且“促进了全国性的种惰性力量严重阻滞着中国的社没有得到全面清理和根本矫正,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党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进程。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深远影响:中央工作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在这个大讨论的基础上,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决定把全党和全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实现了历史的伟大转折。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历史伟大转折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具有深远影响的是,通过真理标准问题讨论,重新确立和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
重大意义: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是一次思想大解放,是一次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教育运动。
经过这场大讨论,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为广大干部、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掌握,有力地破除了个人迷信,推倒了“两个凡是”。
这是最实际的思想路线建设。
在这样的基础上,1982年党的十二大在修改党章时,创造性地写进了思想路线。
十二大党章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是思想政治领域里的基本建设,三十年的历史充分证明了它的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首先是用实践标准检验了“文化大革命”。
这种检验在大讨论的过程中就开始了。
以后导致对“文化大革命”的彻底否定。
1981年6月召开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历史问题决议》,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文化大革命”作出了否定的结论。
在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基础上,人们很自然地要用实践标准来检验社会主义。
邓小平提出,“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于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
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
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上总不能叫社会主义。
”邓小平从多方面破除对社会主义的老观念、老框框。
他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僵化封闭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照搬别国模式搞不成社会主义,“一大二公三纯”的所有制不能发展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等等。
邓小平在十二大的开幕词中明确提出,“照抄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改革开放30年范文:真理标准大讨论的意义与启示
改革开放30年范文:真理标准大讨论的意义与启示改革开放30年范文:真理标准大讨论的意义与启示30年前的真理标准大讨论,以其强大的政治震撼力载入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史册。
30年后的今天,回顾这场大讨论,仍深深感受它的历史厚重。
中国的改革虽然已经进入新的转折期,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留下的思想遗产,依然光彩夺目,为站在历史新起点上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指导创新实践。
“伟大革命”的历史开端。
1978年5月10日,中央党校内部刊物发表了由胡耀邦审定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11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刊登了此文,当天新华社转发,次日《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同时予以转载,从而掀起了全国性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这场大讨论,冲破了“左”的错误束缚,打碎了“两个凡是”和个人崇拜的精神枷锁,是五四运动以来又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思想解放运动。
在大讨论的基础上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终结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重新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党的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
从此,拥有十几亿人口的中国开始了以改革开放为特征的“伟大革命”。
这场新的伟大革命,既不是对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否定,也不是对旧体制细枝末节的修修补补,而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前提下,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对我国经济政治体制和机制的弊端进行革命性变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起点。
真理标准大讨论冲击了对社会主义的扭曲认识和僵化思想,冲击了习惯于“拿现成的公式去限制、宰割、裁剪无限丰富和飞速发展的革命实践”的主观唯心主义,不仅是改革开放的起点,而且始终是引领改革开放、推进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基本着力点。
回顾30年历史,可以说,没有当时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式理解的突破,就没有思想的解放,就没有改革开放,就不可能产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30年来,我们党形成并确立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就其逻辑演进程序而言,完全是以真理标准大讨论为起点的。
从改革开放的实践看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意义
从改革开放的实践看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意义来源:光明日报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了全国范围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促成了思想大解放,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我国迈向改革开放新时期作了思想准备。
粉碎“四人帮”以后,百废待兴,其中首要的是思想理论上的拨乱反正。
思想理论界掀起了对“按劳分配”问题的讨论,以及批判“四人帮”对所谓“唯生产力论”的批判等热潮。
但当时最大的思想禁锢是“两个凡是”。
“两个凡是”不冲破,就还要继续“以阶级斗争为纲”,推进“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而这样的路子是再也走不下去了。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直指“两个凡是”,让大家的思想豁然开朗:原来判断是非的标准、判断真理的标准是实践,而不是“两个凡是”。
这样一个思想大解放,为我国迈向改革开放新时期作了思想准备。
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出发,人们很容易想到,不能再搞“以阶级斗争为纲”了,再搞下去四个现代化实现不了,中国同发达国家的经济、科技差距会越拉越大。
所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废止“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因为,新中国成立30年的实践表明,只有改革束缚广大群众积极性主动性的传统管理体制,实行对外开放,引进国外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等发展自己,才能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走出一条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路子,中国才有希望,社会主义才有希望。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
中国30年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决策是正确的,既符合党心民心,又顺应时代潮流。
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迅速起飞,从1978年到2007年,年均GDP增长达9.7%,比全世界和发达国家的平均经济增速高出一倍多。
目前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四位,进出口总额居世界第三位,人均GDP达到2500美元左右,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纪念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30周年心得体会(最新篇)
纪念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30周年心得体会纪念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30周年心得体会30年前那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在停滞、徘徊、迷茫的中国吹响了解放思想的号角,广大干部群众冲破“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重新思考什么是毛泽东思想、怎样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推进了党的指导思想和各条战线的拨乱反正,推进了全面改革和对外开放,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和观念更新,从而使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命运发生了根本改变―一个同中国国情相结合、同时代发展同进步、同人民群众共命运的生机勃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世界的东方兴起。
30年沧桑巨变,使我们得出一个重要的历史结论: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宝,只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社会主义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
一场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解放思想大讨论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是在我国重大历史关头发生的一场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讨论,其实质是:粉碎“四人帮”以后的中国究竟向何处去?按照“两个凡是”的方针,就是要继续坚持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继续维护“文化大革命”的“左”的错误,那就只能使中国继续陷入混乱和动乱。
广大干部群众强烈要求拨乱反正,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开辟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道路。
引发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锋芒直指“两个凡是”,强调“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是唯一的标准”,“革命政党的路线是否正确,同样必须由社会实践来检验”;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强调“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并不是僵死不变的教条,它要在实践中不断增加新的观点、新的结论,抛弃那些不再适合新情况的个别旧观点、旧结论”,绝不能“躺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现成条文上,甚至拿现成的公式去限制、宰割、剪裁无限丰富、飞速发展的革命实践”,而要“勇于研究生动的实际生活,研究现实的确切事实,研究新的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
真理标准讨论的意义
真理标准讨论的意义
真理标准是人们在认识世界、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所遵循的一种规范,它是对事
物本质、规律的正确把握和表达。
真理标准的讨论,涉及到哲学、逻辑、认识论等多个学科领域,对于人们认识世界、指导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真理标准的讨论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世界。
在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中,
需要通过观察、实验、思考等方式获取信息,而真理标准的讨论就是要求人们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遵循一定的规范和原则,确保所得到的结论是符合客观规律的。
只有通过遵循真理标准,人们才能够更加准确地认识世界,更好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其次,真理标准的讨论有助于人们正确指导实践。
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人们
需要根据对世界的认识来进行各种实践活动,而真理标准的讨论就是要求人们在实践活动中,遵循一定的规范和原则,确保所采取的行动是符合客观规律的。
只有通过遵循真理标准,人们才能够更加科学地指导实践,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此外,真理标准的讨论有助于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真理标准的讨论是推动科学、技术、文化等各个领域不断进步的重要动力之一。
只有通过对真理标准的不断探讨和完善,人类社会才能够不断积累知识、提高认识水平,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总之,真理标准讨论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它不仅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世界,
正确指导实践,还有助于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真理标准的讨论,不断完善真理标准,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改革开放30年范文:真理标准大讨论的意义与启示
改革开放30年范文:真理标准大讨论的意义与启示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关键的转折点。
在这30年中,中国经历了经济的腾飞、社会的巨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而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就是真理标准大讨论。
真理标准大讨论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对中国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领域展开的一场大规模讨论。
这场讨论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了“以实践为基础,以实践为检验”的观点。
通过这场讨论,中国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领域得到了全面的反思和更新,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
这场讨论的意义不仅在于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革新,还在于对真理标准的深入探讨和思考。
在讨论中,人们意识到真理是历史的产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这对中国的科学发展观、人们的认识观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首先,真理标准的讨论启示我们要保持开放和包容的思维方式。
只有不断接纳新的观点和新的思想,才能与时俱进,保持与世界的接轨。
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成就正是建立在对外界知识的吸收和融合之上的。
其次,真理标准的讨论也提醒我们要坚持实践的检验。
只有通过实践来验证理论的有效性和正确性,才能够真正解决问题、推动发展。
中国的改革开放正是基于对实践的高度重视,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调整和完善政策措施。
最后,真理标准的讨论还告诉我们要重视群众的力量和作用。
只有让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讨论中,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才能够达成共识、推动共同发展。
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正是建立在民主、平等、集体主义的基础之上的。
综上所述,真理标准大讨论对于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意义不言可喻。
它不仅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更新和发展,也启示了我们在现实中要保持开放的思维方式、坚持实践的检验、重视群众的力量。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继续发扬真理标准大讨论的精神,为中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征文:解放思想与执政理念的创新
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征文:解放思想与执政理念的创新作者田瑛今年是真理标准讨论和改革开放三十周年。
三十年前的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由此引发了一场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当时停滞、徘徊、迷茫的中国,奏响了思想解放运动的序曲。
“思接千载,神驰八极”。
解放思想是思想的开放性、变革性、创新性活动。
通过思想解放运动,使人们从违背事物本来面目的思想认识中、从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的思维方式中、从落后的传统观念中、从片面性、绝对化的思想方法中、从固步自封、不思进取的精神状态中、从狭隘、偏执的思想境界中解放出来。
这场大讨论打破了一个时期盛行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精神枷锁,摆脱了迷信盛行、思想僵化的状态,使党的思想路线重新回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上,使中国社会从此步入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的历程。
1992年邓小平同志发表的“南方谈话”,掀起了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这场大讨论结束了姓“资”姓“社”问题的争论,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资本、股票、利润、破产等成为人们熟知的概念。
党的十六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等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将人们讨论的焦点转移到如何破除传统发展模式、发展观念和发展方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上,新一轮解放思想的热潮由此掀起。
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使中国找到了富民强国的道路,使中国共产党创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使中国人民体会到了生活的巨变、震撼和刷新。
综观人类文明发展史,深刻的社会变革和重大的社会进步,都是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和前提的。
如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自由和学术争鸣,促进了两汉农业文明的成熟;魏晋时代的思想解放与自由,催生了唐宋经济的繁荣;宋明理学和人性学说的矛盾冲撞,有了康乾盛世的歌舞升平。
我国封建社会的百家争鸣、思想自由、群星灿烂,推动了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大转折,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中国封建社会创造的财富曾雄踞世界之冠达1500年之久;直到1820年,大清帝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仍占全球GDP的33%。
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心得体会
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心得体会在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中,我得到了很多启发和启示,也深刻的理解到了改革创新对于一个国家、企业、人民的意义。
在今年底举行的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中,有很多重要的议题,如高新技术、互联网、经济结构调整、文化传承,这些议题都非常关键,并且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
首先,改革是让我们向前发展的动力。
在过去,许多人认为改革是一个落后的象征,但是现在,我们认识到改革是现代社会必需的一个环节。
改革可以促进社会的进步,激发人们的创新精神,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的升级换代。
改革还可以对那些长期垄断市场的企业进行监管,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使市场更加公平和透明。
其次,创新是促进我们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的力量。
创新可以产生新的理念、新的技术和新的产业,这些创新可以使社会结束相对稳定状态,逐步朝着更先进、更富弹性的状态发展。
创新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使得人们的工作变得更有趣、更有挑战性。
创新可以激发一种创新的文化,促进各领域的协调发展。
第三,我们需要注意思辨。
思辨是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技能。
我们需要学会跳出单一的思维范式,以不同的方式解决复杂问题。
我们需要提高我们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这样我们才能更加深入地探讨各类社会问题,并做出更加适当、更加有效的决策。
在写作上,我会特别注重遣词造句准确、简练。
语言表达要符合语文规范,避免出现语病和错别字。
我也会注重结构严谨、条理清晰,以便读者更清晰条理地把握文章结构和脉络。
最后,我也会努力表达真实和感人,将我的观点和感受传递给更多的读者。
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让我感到非常兴奋,我非常期待这一讨论的成果。
我们需要人民支持和参与,以求在现代社会推动进步和变革。
我相信,如果我们团结一致,努力创新,我们将可以构建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改革开放三十年有感:真理标准大讨论激发我们继续
改革开放三十年有感:真理标准大讨论激发我们继续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了胡福明等写的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
当日,新华社转发了这篇。
12日,《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也同时转载了这篇。
该文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实践观为指导,具有方向性地指出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式的理论,马克思主义要在实践经受检验,经过实践的积累中不断增加新的内容。
任何理论都要接受实践的考验,引发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打开了禁锢我们已久的精神枷锁。
当中的一些语句至今仍然闪烁着真理的光芒:“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就不能到主观领域内去寻找,不能到理论领域内去寻找,思想、理论自身不能成为检验自身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的标准,正如在法律上原告是否属实,不能依他自己的起诉为标准一样。
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必须具有把人的思想和客观世界联系起来的特性,否则就无法检验。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被承认为真理,正是千百万群众长期实践证实的结果。
”“我们不仅承认实践是真理的标准,而且要从发展的观点看待实践的标准。
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它既具有绝对的意义,又具有相对的意义。
就一切思想和理论都必须由实践来检验这一点讲,它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就实践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上都有其局限性,不能无条件地完全证实或完全驳倒一切思想和理论这一点来讲,它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但是,今天的实践回答不了的问题,以后的实践终究会回答它,就这点来讲,它又是绝对的。
”“真理标准”的讨论受到了当时党的领导人邓小平、叶剑英、李先念,陈云、胡耀邦等统治的支持,并且一致赞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这一论断。
正如李长春在纪念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三十周年座谈会上所说的:“这场讨论,为中共冲破“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历史转折、中国迈向改革开放新时期作了思想准备,为中共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真理标准大讨论的意义
真理标准大讨论的意义真理,是人类思维活动的最终目标,是人们一直追求的东西。
然而,真理的标准却一直是人们争论不休的话题。
对于真理标准的讨论,不仅是哲学家们的思辨,也是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焦点。
那么,真理标准大讨论究竟有何意义呢?首先,真理标准大讨论有助于推动思想的深度发展。
在讨论中,人们会对真理的内涵、外延、来源、判断标准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这将促使人们对真理有更深入的认识,促进思想的深度发展。
通过对真理标准的探讨,人们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到真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从而促进自己的思维水平和认知水平的提升。
其次,真理标准大讨论有助于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对于社会而言,真理标准的确立和认知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当社会上的大多数人对真理有了共识,社会才能够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在真理标准大讨论中,人们可以通过交流和辩论,不断完善和提升对真理的认知水平,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此外,真理标准大讨论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辩证思维能力。
在讨论中,人们会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出发,对真理标准进行思考和探讨。
这种辩证的思维方式,有助于人们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真理,避免盲目从众和片面理解的情况发生。
通过真理标准大讨论,人们可以培养和提高自己的辩证思维能力,使自己在面对问题时能够客观、全面地进行思考和判断。
最后,真理标准大讨论有助于增进人们的智慧和素养。
在讨论中,人们会学习到不同的观点和见解,拓宽自己的思维视野,增进自己的智慧和素养。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辩论,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他人的观点,培养宽容和包容的心态,从而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总的来说,真理标准大讨论对于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有助于推动思想的深度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高人们的辩证思维能力,还有助于增进人们的智慧和素养。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真理标准大讨论,积极参与其中,从中受益,推动自身和社会的发展进步。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意义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意义真理标准问题一直是哲学、科学、思想等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议题,关于真理的标准问题一直备受争议,各种不同的观点和理论层出不穷。
在这个问题上,人们常常会陷入深思,因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涉及到我们对世界、对知识、对价值的认识,关系到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水平。
因此,对真理标准问题进行大讨论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有助于激发人们的思维和探索欲望。
人类的认知活动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发现的过程,而对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可以激发人们的思维,促使人们去思考和探索真理的本质、真理的标准,从而推动认知的深入和发展。
通过大讨论,人们可以集思广益,汇聚各种观点和理论,促进认知的碰撞和交流,从而开拓思维的边界,促进认知的深度和广度。
其次,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有助于促进学术研究和理论创新。
在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中,各种学术观点和理论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展现和比较,从而促进学术研究的深入和理论创新的涌现。
通过大讨论,学者们可以充分交流和碰撞各自的研究成果和理论观点,从而促进学术研究的交流和融合,推动学术研究的深入和发展。
再次,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有助于促进社会进步和价值观念的更新。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涉及到我们对世界、对知识、对价值的认识,因此,通过大讨论,人们可以充分交流和碰撞各自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观点,从而促进社会价值观念的更新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
通过大讨论,人们可以更加客观、理性地认识和判断事物,提高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总之,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有助于激发人们的思维和探索欲望,促进学术研究和理论创新,促进社会进步和价值观念的更新。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不断探索和发现真理的本质和真理的标准,推动认知的深入和发展,促进学术研究和理论创新,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这也是我们对真理标准问题的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和行为。
党课辅导: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纪念“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40周年
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纪念“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40周年《光明日报》40年前刊发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掀起了席卷全国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拉开了序幕。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不仅对于推进改革开放具有重大促进意义,而且对于繁荣当代中国哲学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在当代中国哲学发展的视域中,对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时代意义的把握,既涉及对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哲学研究的总体格局的理解,也涉及对近40年当代中国哲学研究的基本范式和蕴含的核心精神的理解。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对推动当代中国哲学研究具有三重作用,这集中体现为由其所开启的思想解放推动了哲学理论创新,哲学理论创新“反哺”于改革开放,促进了改革开放事业的健康发展。
第一,它直接启动了实践哲学研究,从而形成了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哲学研究的核心精神。
实践哲学的探索大略经历了认识论的实践论、实践唯物主义(实践本体论)和人类学实践哲学三个阶段。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界,认识论的实践论是一种最传统意义上的实践论。
它在认识论意义上理解实践,把实践作为认识客观对象的中介环节,以期获得一种客观的真实性。
认识论的实践论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在起初实则是在认识论的实践论范围内进行的。
这种把实践与认识相关联的实践论,虽然按照亚里士多德关于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的划分,仍属于理论哲学,但是,一方面,在实践上,它打破了以往以教条检验真理的“两个凡是”局面,把真理的确定引向实践,开创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另一方面,在理论上,它打破了在传统教科书体系内的经院式研究方式,把哲学的关注中心引向实践和现实。
这使它具备了摆脱工具理性走向价值理性的可能性,也使它可以自然过渡到实践唯物主义。
从存在论上说,马克思的哲学实际上是实践唯物主义。
马克思认为,劳动实践既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活动,又是一种有目的的创造活动。
对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再认识
对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再认识作者:依明江·克衣木来源:《求知》 2019年第1期在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四十年来,我们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四十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都是与真理的唯一标准思想路线为我们提供的认识论上的强有力的保证作用分不开的。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广度与深度,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来看,也是罕见的。
这场大讨论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为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奠定了思想基础。
正是通过这场大讨论,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思想先导。
今天我们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必须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根本原则,创造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辉煌。
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努力把握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四十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社会等各方面迅猛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我国的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重大成就,其重要经验之一,就是通过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恢复了马克思主义的本来面目,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确立了正确的指导思想。
在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南。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全面深化改革是应对和解决这一主要矛盾的最有效方式,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举措。
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坚决破除各方面的体制机制弊端,建立起激励机制和纠错容错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创造力和社会活力,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时代启示
龙源期刊网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时代启示
作者:李正华
来源:《前线》2018年第06期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它在党内外形成了强大的思想解放潮流,使人们从迷信盛行、思想僵化的状态下解脱了出来,党得以恢复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重新焕发出巨大的生机和活力。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对广大干部群众进行了一次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动力、标准和最终目的。
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人的认识一点都不能脱离实践。
一个认识、一种理论以及根据这种认识和理论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不是正确,归根到底要由实践来检验。
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一切从实际出发,是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形成的共识。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不是理论家或政治家们主观随意的行为,也不是单纯的不同学术观点的争论,而是客观社会矛盾运动的外部反映。
这场大讨论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成功,其根本原因是符合党心民意,得到了全黨全国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摘自2018年5月14日《学习时报》)。
真理标准大讨论的意义
真理标准大讨论的意义
真理标准大讨论,是指对于真理标准的广泛探讨和深入思考。
真理标准是人们
判断事物真实与否、正确与否的尺度和标准。
在人类的认识活动中,真理标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因此对真理标准的讨论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真理标准大讨论有助于推动认识水平的提高。
通过对真理标准的深入讨论,可以促使人们对认识活动的本质有更深入的理解,使人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真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从而提高对真理的辨别能力和判断能力。
其次,真理标准大讨论有助于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
科学研究是建立在真理标
准之上的,只有确立了科学研究的真理标准,才能保证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和可靠性。
因此,对真理标准的深入讨论有助于科学研究的规范和提高。
再次,真理标准大讨论有助于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对真
理的认识和追求是不断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之一。
通过对真理标准的深入讨论,可以促使人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真理的重要性和价值,从而推动社会向更加科学、理性、和谐的方向发展。
最后,真理标准大讨论有助于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
人类文明的发展离不开对
真理的追求和探索。
通过对真理标准的深入讨论,可以促使人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真理对于人类文明的重要意义,从而推动人类文明向更加高尚、美好的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真理标准大讨论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有助于推动认识水平的提高,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还有助于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
因此,我们应当重视真理标准大讨论,加强对真理标准的研究和探讨,不断提高对真理的认识水平,推动人类社会向更加美好的未来迈进。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现实意义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现实意义
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以下是一些可以考虑的现实意义:
1.推动科学研究:讨论真理标准问题可以促进科学研究的进展。
通过对不同观点和方法的比较和辩论,科学家可以更好地理解何为真理,如何达到真理。
这有助于推动科学研究的深入和发展。
2.加强理性思考:讨论真理标准问题有助于培养个人和社会的
理性思考能力。
通过分析和权衡不同观点和证据,人们可以更好地判断真假,避免被误导或欺骗。
这对于个人做决策和社会的进步至关重要。
3.促进价值观沟通: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可以促进不同价值观
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不同人对真理的理解往往受到其价值观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通过尊重不同观点的表达和辩论,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彼此的价值观。
4.改进社会制度: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可以为改进社会制度提
供启示。
例如,在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中,如何确定真相和证据的标准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讨论真理标准问题,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改进法律和政治制度,提供更公正和有效的社会管理和治理。
5.提高教育质量: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对教育质量的提高起到
积极的作用。
教育应该是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
力的过程。
通过讨论真理标准问题,学生可以学习分析和评估不同观点和证据的能力,培养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综上所述,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对于推动科学研究、加强理性思考、促进价值观沟通、改进社会制度和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内容和意义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内容和意义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在我国历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它是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
这次讨论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在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中,人们重新审视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认识到真理的标准只能是实践。
这一观点强调了客观事实的重要性,提倡从实际出发,调查研究,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
通过这次讨论,人们摆脱了过去对领袖和权威的盲目崇拜,开始敢于质疑和批判,从而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二、解放了思想,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摆脱了旧的思想观念和束缚,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创造了有利条件。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改革开放的起点,会议明确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方针,为我国的发展打开了新的篇章。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这次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使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总之,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使人们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而且解放了思想,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这次讨论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优秀范文解放思想还要实事求是两篇
优秀范文:解放思想还要实事求是两篇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
三十年前,一场围绕“真理”标准大讨论的活动,掀开了解放思想的帷幕。
因为解放了思想,发动了群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沉浸于阶级斗争为纲的人们逐渐醒悟,走上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道路。
因为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结合中国国情,三十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总结三十年的风雨历程,改革过程利弊相随,不断地解放思想,不断地坚持改革,从而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实践证明,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解放思想的目的是为了推进改革顺利进行。
党的**大明确提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
”成为新时期新阶段的新任务。
玉溪市委三届三次全会后,掀起了“解放思想大讨论”的热潮。
解放思想的目的显而易见,市全面贯彻党的**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真正为构建玉溪和谐社会提供思想动力和智力支持。
这段时间“云港”上随处可见“仇和新政”的评论,仇和新任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首倡城市软环境建设,积极推动“城中村改造”,在随后提出的一些极富创意和挑战的施政观点,引起了云南乃至全国的关注,仇和成了焦点人物。
无论是“仇和新政”还是“昆明新政”,这一现象表明,一轮解放思想的思潮席卷了昆明。
有人说其背后强有力的推手是党的**大。
当人们习惯了某种固定的状态,突然间要改变这种状态,肯定会受到质疑,引起争议。
甚至一些新的观点和想法要遭到抵制和破坏。
关键是看这种改变是否有利于推动社会积极健康发展,是否符合多数人的利益。
“仇和现象”说明,创新、突破、改革是需要大智大勇和大无畏精神的。
当人们还没有看到改革带来的实惠之前,受到质疑、漫骂、泼冷水都是正常的。
改革开放之初,不是有很多人怀疑“改革”吗?改革开放三十年后,人民回首改革之初的步履艰难,应该得到启示:只有不断解放思想,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才能真正推动社会积极健康发展。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革开放30年范文:真理标准大讨论的意义与启示
30年前的真理标准大讨论,以其强大的政治震撼力载入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史册。
30年后的今天,回顾这场大讨论,仍深深感受它的历史厚重。
中国的改革虽然已经进入新的转折期,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留下的思想遗产,依然光彩夺目,为站在历史新起点上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指导创新实践。
“伟大革命”的历史开端。
1978年5月10日,中央党校内部刊物发表了由胡耀邦审定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11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刊登了此文,当天新华社转发,次日《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同时予以转载,从而掀起了全国性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这场大讨论,冲破了“左”的错误束缚,打碎了“两个凡是”和个人崇拜的精神枷锁,是五四运动以来又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思想解放运动。
在大讨论的基础上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终结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重新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党的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
从此,拥有十几亿人口的中国开始了以改革开放为特征的“伟大革命”。
这场新的伟大革命,既不是对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否定,也不是对旧体制细枝末节的修修补补,而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前提下,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对我国经济政治体制和机制的弊端进行革命性变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起点。
真理标准大讨论冲击了对社会主义的扭曲认识和僵化思想,冲击了习惯于“拿现成的公式去限制、宰割、裁剪无限丰富和飞速发展的革命实践”的主观唯心主义,不仅是改革开放的起点,而且始终是引领改革开放、推进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基本着力点。
回顾30年历史,可以说,没有当时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式理解的突破,就没有思想的解放,就没有改革开放,就不可能产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30年来,我们党形成并确立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就其逻辑演进程序而言,完全是以真理标准大讨论为起点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实践中形成的,并且随着改革开放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实践性是其最鲜明特征。
实践的观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和逻辑主线,是中国改革开放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改革方法论的坚实基础。
中国30年改革开放的成功是以科学的方法论做支撑的。
这个方法论就是在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中深入党心、民心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虽然没有产生新的思想,但是,却使人们的思想拨乱反正,重新回归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更重要的是使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和实践方法论有了深刻的认识。
大讨论使人们在大是大非面前自觉或不自觉地坚持用实践的观点分析问题,用实践的标准衡量是非。
我们在改革开放之初的“不争论”、“摸着石头过河”以及后来的“抓大放小”、“有所为,有所不为”等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方法。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形成,不仅依据了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而且也是尊重群众在实践中的首创精神、集中全党智慧、正确地总结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产物。
30年的历程证明,只有立足于历史的实践,着眼于新的实践,才能产生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巨大理论勇气,才能开创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30年奋斗,30年拼搏,我们党和人民经受了一次又一次考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在探求真理,认识真理,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方面,也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启示一:思想的束缚是最大的束缚,只有思想大解放,生产力才能大发展。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所形成的精神,就是勇于冲破陈旧观念和习惯势力束缚的创新精神,就是敢于解放思想的大无畏精神。
这是历史留给我们最珍贵的精神财富。
今天,我们要继续推进改革,就必须发扬真理标准大讨论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冲破所有束缚。
实践永无止境,发展永无终点,旧的思想僵化解决了,新的思想僵化还会出现,因而,解放思想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30年改革开放的经验表明:思想的束缚是最大的束缚,思想的解放是最大的解放。
没有思想的解放,就不可能有体制、机制的解放。
可以说,每一次时代的大变革、社会的大进步,首先是一场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更新。
我们只有不断适应实践的深化,敢想、敢试、敢冒、敢闯、敢干,勇于冲破思想、体制、机制的束缚,才能不断解放生产力,才能使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党永葆生机和活力。
启示二:深刻认识国情,牢牢把握国情,坚持一切从国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是真理标准大讨论形成的共识。
这一共识对于我们今天的现实仍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经过30年的改革,我国发展虽然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但是,如何科学地认识国情,依然是我们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课题。
事物是不断发展的,国情也是千变万化的,我们不仅要立足于当今的国情,也要考虑以往的国情和未来的国情;不仅要洞悉国内,也要放眼世界。
就国内而言,改革已进入“深水”区,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国力日益强盛,矛盾日益突出。
从国际上看,全球化的步伐加快,国与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日益紧密,突发事件的“蝴蝶效应”越来越明显,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挑战也前所未有。
十七大报告做出的“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定位,是从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阶段上对我国国情所作的总体性、根本性判断。
在准确把握国情的宏观定位前提下,我们还必须从中观和微观层面深刻认识和牢牢把握国情,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清醒头脑,登高立足,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启示三:群众的利益是最大的利益,群众的需求是最大的需求,群众是改革的真正主体。
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告诉我们,像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这样的思想解放运动,绝不是理论家或政治家们主观随意的行为,也不是单纯的两种不同学术观点的争论,而是客观社会矛盾运动的外部反映。
这场大讨论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成功,其根本原因是得到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反之,失党心,失民心,即使一些人手中握有大权,最后还是要被历史淘汰。
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人民群众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主体,是创造一切社会财富的主体,也是社会需求的主体,因此,无论什么时候都必须坚持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的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一基本原则。
过去,我们党紧紧依靠全国各族人民,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今后,我们党要谱写更加壮丽的篇章,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还必须紧紧依靠全国各族人民。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
”这是一条永远颠扑不破的真理。
(作者系省委政策研究室政治组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