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尔斯泰》学案
初中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列夫托尔斯泰》学案(公开课)
8.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学习重点:1.把握传主独特的外貌特征,进而探索其精神世界,理解作者的评价。
2.整体把握作者的思路,体会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
3.学习本文抓住特征多角度、多层面描写人物的外貌,以及突出人物精神的写作手法。
4.揣摩生动精彩的语言,感受课文典雅优美、酣畅淋漓的语言风格。
课前·自主预学订正与笔记【资料检索】1.列夫托尔斯泰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中期____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政治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列宁称他是“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鲁迅说他是“十九世纪俄国的巨人”;陀思妥耶夫斯基把赞美他是“空前绝后的艺术大师”;马克·吐温评价他“观察着世态的变化,但讲述的却是人间的真理”。
2.作者与背景茨威格(1881—1942),_______(国籍)作家、评论家。
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
曾获诺贝尔文学奖,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杰出的中短篇小说家之一。
其代表作有《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成功的秘诀》《象棋的故事》,本文选自他的传记《___________》。
1928年茨威格访问俄国,正值列夫·托尔斯泰100周年诞辰。
他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参观了托尔斯泰的故居和坟墓,称其坟墓为“世间最美的坟墓”。
感受到了托尔斯泰的伟大,回国后,他写成了传记《三作家》。
【语言积累】3.先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再将列词语抄写在作业本上。
长髯.()可憎.()粗糙.( ) 正襟.()危坐黝.()黑酒肆.()脸颊.()锃.( )亮粗liè() zhì()留 qióng()顶器宇xuān’áng()一liǔ()平yōng( ) yúdùn()藏污纳gòu()蒙mèi() qíqú()胆qiè()诚huáng()诚恐4.先查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再选出使用不正确的一项()A.短视频创作与传播应坚决抛弃那种盲目追求数量、粗制滥造....的粗放型发展思路,自觉把用户的审美体验放在首位。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最新4篇)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最新4篇)《列夫·托尔斯泰》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进行肖像描写,并体味其作用。
2.学习欲扬先抑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感悟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教学过程】一、作家导入同学们,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位文学大师。
这对我们理解课文非常必要,所以同学们一定要仔细地听。
托尔斯泰,一位文学巨匠,在俄国文坛驰骋近60年,创作了大量的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题材广泛,体裁多样,其中以《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最为。
他是世袭贵族,却一生致力于地寻求接近人民的道路。
他多次在自己的庄园进行,致力于寻求和谐的社会秩序,尤其到了晚年,他坚决站到农民的立场上来,强烈反对土地私有制,主张博爱,从宗教、伦理中寻求解决社会矛盾的道路。
他逝世以后,遵照他的遗嘱,遗体安葬在一个小森林中,没有墓碑,没有十字架,茨威格却称之为“世间最美的坟墓”。
俄国有两个沙皇,一个是俄国当政的统治者,另一个就是他。
真沙皇对他无可奈何,而他却在动摇着他的统治。
他是俄罗斯的世袭贵族,却一直致力于平民化,身体力行向贵族阶层反叛和宣战。
他在民众心中是一座丰碑,但在统治者眼中却是一把锋利的匕首。
他声名显赫,拥有庄园,却甘愿放弃一切、散尽钱财,去做一个一无所有的农民。
他拥有无数的文学信徒,却不容于家庭,晚年离家出走辞世于车站。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享誉世界,死后却安静而朴素,连一块墓碑都不要求。
他的遗言不是留给妻儿的,而是留给这个世界的,他说:“我爱真理。
”82岁,他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留给我们的是90卷的文集,是艺术杰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他就是在俄国文坛驰骋了近六十年的文学巨匠,世界十大文豪之一的列夫·托尔斯泰。
二、初读,初识托翁1、真正的托尔斯泰我们已经无缘得见,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文字描绘去拜访这位世界文学巨匠。
本文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为托翁创作的一幅“肖像画”。
《列夫·托尔斯泰》学案
《列夫·托尔斯泰》学案《《列夫·托尔斯泰》学案》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学习目标1.理解、积累课后生字词,做到会读、会写并理解其含义。
2.了解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作品,认识他的人生追求及精神境界。
3、感知人物深邃而丰富的精神世界,感悟作者对托尔斯泰的赞美和崇敬之情,从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重点难点:1、重点:学习细腻而夸张的人物外貌描写方法。
2、难点:认识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
预习简案:一、了解茨威格。
我们曾学过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一篇文章_______________,哪位同学还记得,请说说,并向大家介绍这位作家。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________(国家)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
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
二、搜集有关托尔斯泰的文学常识。
请同学们自主搜集托尔斯泰的文学常识,然后整理下来。
三、生字新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老师相信借助注解或者通过查找资料,你一定能够自主解决生字词。
四、在读书过程中,你有没有遇到读不懂的地方?请写下来。
五、整体感知。
1、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课文写了什么?你能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吗?2、那他到底长什么样呢?你能用课本上的语言描述一下托翁是什么样的人吗?(在课本上标出)六、你从托尔斯泰的眼睛中读出了什么?请自由读6——8段,写写自己的读书体会。
请同学们在读书过程中,留意一下下面的两句话。
1、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2、托尔斯泰面部的托尔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光的珠宝的甲壳而已,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
3、、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的财富。
作为一个始终具有善于观察并能看透事物本质的眼光的人,他肯定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精选6篇)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精选6篇〕《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精选6篇〕《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的】1、加强诵读,积累丰富的词语与富有表现力的句子;2、理解外貌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3、强化语言品味,理解托尔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
【教学重点】1、诵读课文,积累词句;2、理解外貌描写的作用,学会合理运用修辞;【教学难点】深化体会托尔斯泰的思想、精神。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列夫·托尔斯泰托尔斯泰,一位文学巨匠,在俄国文坛驰骋近60年,创作了大量的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题材广泛,体裁多样,可谓浩如烟海,其中以《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最为著名。
托尔斯泰出身于古老而有名望的大贵族,但他一生始终不渝、真诚地寻求接近人民的道路,屡次在自己的庄园进展改革,致力于寻求和谐的社会秩序,尤其到了晚年,他坚决站到农民的立场上来,强烈反对土地私有制,主张博爱,从宗教、伦理中寻求解决社会矛盾的道路。
他____以后,遵照他的遗嘱,遗体安葬在一个小森林中,没有墓碑,没有十字架,茨威格称之为世间最美的坟墓。
下面,就让我们来近间隔地观察列夫·托尔斯泰。
茨威格,奥地利著名传记作家。
我们曾学过他的《伟大的悲剧》。
二、整体感知1、学生默读课文。
2、疏解疑难字词,读准字音,弄懂词义。
3、课文主要运用什么描写方法:人物的外貌描写。
三、理清构造第一局部〔1~5段〕: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
第二局部〔6~9段〕:描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
四、品味语言〔小组合作交流〕1、划出文中给自己留下深化印象的句子,试作点评:〔要求反复诵读〕2、班中交流:学生点评、交流,完成对语言的品味和人物思想的领会。
老师引导学生整理、升华。
⑴体会容貌特征:须发──浓密:“植被多于空地”“热带森林”“滔滔白浪”;长相──平庸、丑陋、粗俗:“低矮的陋室”;〔眉毛、鼻子、额头、皮肤、耳朵、嘴唇……〕表情──忧郁、愚钝:“禁锢思想的囚牢”。
列夫托尔斯泰学案及课后练习答案.doc
《列夫托尔斯泰》学案及课后练习答案主备人李俭林教师寄语: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相信同学们阅读托尔斯泰,定会获得精神激励。
学习目标:1、感知对托尔斯泰的独到细致的刻画,体会作者的崇敬赞美之情和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
2、品评语言,学习文中细致的肖像描写,学习课文运用夸张和妙喻描写托尔斯泰形貌的手法。
3、体会课文采用欲扬先抑手法的艺术效果。
4、了解文章涉及的深广的人文背景学习重难点:1、对托尔斯泰进行的肖像描写。
2、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
一、艺海拾贝1、列夫•托尔斯泰是世界文学史上的巨匠,作为中学生应当有所了解,请利用图书或网络,从生平、思想、代表作品几个方面查找资料,摘录在下面。
2、从生平、代表作品和写作托尔斯泰传记缘由方面搜集斯蒂芬•茨威格的资料,摘录在下面。
二、初读标疑1、读准下列加点汉字的音或完成四字短语填空。
黝()黑滞()留禁锢()甲胄()锂()亮炽()热广袤()长髯()粲()然一缗()()制()造藏()纳()郁郁()欢()立()群正()危()首()眉()诚()诚()无可()疑()然失色广()无()2、解释下列词语器宇:禁锢:鹤立鸡群:正襟危坐:轩昂:颔首低眉:诚惶诚恐:广袤无垠:三、复读感知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这篇课文尽管是肖像描写,但内涵丰富,有些地方需要阅读一些背景资料,阅读有关托尔斯泰的生平传记和作品,尤其是对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和精神追求要有所了解,这样才更有助于你理解课文,完成学习任务呦!1、本文是一幅列夫•托尔斯泰的“肖像画”,作者不仅为我们展现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更为我们揭示了托尔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
请同学们细致地阅读一遍课文,相信你一定能用最简洁的语句概括出每段的主要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吧。
第1段,主要写托尔斯泰的的特点。
第2段,主要描写托尔斯泰的。
第3段,进一步刻画托尔斯泰的,重点描写其。
第4段,写托尔斯泰。
第5段,主要写托尔斯泰的外貌。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优秀9篇】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优秀9篇】《列夫托尔斯泰》教案篇一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简析本文是用文字给人画肖像画。
作者运用极其巧妙的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把人们带进无穷的想象空间,似乎在精雕细刻一座永恒的雕塑,给读者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二)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文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四篇课文。
本单元所选的名家之作,体裁是回忆录和传记,让学生感悟到人生奋斗的意义,感受的人间的关爱与温情。
学习本文,是要让学生们受到人文主义的熏陶。
(三)教学目标结合单元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能力,我确立一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作者,明背景,扫清字词障碍。
2.赏句子,品语言,了解人物生平和人生追求及精神境界。
能力目标1.懂手法,明主旨,体会作者的崇敬赞美之情。
2.学技巧,会合作,体会欲扬先抑手法的艺术效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知人物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从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教学重点学习作者对人物外貌细腻而夸张的刻画所运用的独特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托尔斯泰的人生追求和精神境界。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二、学生情况分析学生们的`知识面比较窄,对托尔斯泰的了解可以说是空白,所以课前应指导学生搜集有关托尔斯泰的材料,增加对这位大文豪的认识。
三、说教法和学法(一)说教法根据本课学习目标和内容,从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基础、发展水平,结合我校十二五市级科研课题“课堂师生互动有效策略研究”之“情感互动”和“认知互动”的有效策略,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以“有效提问”引领学生“自主学习”,把课堂交给学生。
课堂环节采用我校的“六环式”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我的课堂环节如下:1.学生借助学习用具设计自学笔记。
(学生课前完成)1)知作者明背景扫障碍2)赏句子品语言悟情感3)解文题明主旨懂结构2.教师导入并出示自学提纲。
(3分钟)【创设情境】3.教师分配各组学习任务。
(2分钟)【以学定教】4.小组合作,问题探究。
(14分钟)【质疑探究】5.学生汇报展示。
《列夫·托尔斯泰》学案
《列夫·托尔斯泰》学案
《列夫·托尔斯泰》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本文创作的特点,把握作者描绘的列夫·托尔斯泰眼睛的特点;
2、分析本文的重点语句,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3、富有感情的朗读理解课文的内容,把握作者的创作情感。
[重点难点]:1.对托尔斯泰进行的肖像描写。
2.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
预习:1、掌握下列词语,给加黑的字注音。
黝黑滞留愚钝器宇轩昂禁锢
犀利侏儒
酒肆尴尬粗制滥造藏污纳垢抑郁
寡欢鹤立鸡群
正襟危坐颔首低眉诚惶诚恐无可置疑
黯然失色广袤无垠
2、搜集茨威格和托尔斯泰的相关资料。
资料链接: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第一流的地位。
代表作有《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幼年》、《少年》、《青年》。
其他作品还有《一个地主的早晨》、《哥萨克》、《塞瓦斯托波尔。
《列夫·托尔斯泰》学案
《列夫·托尔斯泰》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作品,包括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
2、通过文本的阅读,感悟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3、掌握比喻、夸张、排比的修辞方法。
学习重点难点感悟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学习过程一、介绍作者及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二、整体感知,思考下列问题:(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大体可以分为几个部分?(2)读完全文后,你有什么疑问?三、精读文本第一部分(1-5)思考:(1)第1段主要写了什么?请你找出文中比喻和夸张的句子。
(2)第2段的主要内容?托翁给人的印象是什么?写法上有什么特色?(3)第3段重点写了什么?作者细致刻画乐面部特征,那么托翁美吗?)(4)第4段突出托尔斯泰“长相平平,是俄国普通大众的一员”,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5)第5段的分析:写托尔斯泰的外貌令拜访者感到失望。
四、精读6-9段,思考各题。
(1)第6段:写托尔斯泰犀利的目光。
用了什么修辞?找出相关的句子(神奇的夸张和连珠的比喻)(2)第7段:写托尔斯泰的眼睛蕴藏着丰富的感情。
除了大量的比喻和夸张外,还用了什么修辞?引用高尔基地话作结,有什么作用?(3)第8段:写托尔斯泰眼睛的威力。
思考:犀利与威力是否重复?为什么不描写眼睛的其他特点?(4)第9段:赞美托尔斯泰犀利的目光,同时揭示他人生的不幸。
(结合课后练习四,理解“幸福”的含义)介绍托尔斯泰世界观的转变和晚年的经历。
五、学习小结:六、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
2.阅读茨威格的《最美的坟墓》;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托尔斯泰》;托尔斯泰代表作品《复活》、《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版)第二单元第7课《列夫托尔斯泰》教案+学案+反思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他们对俄国文学及世界名著的兴趣,增强文化自信。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对词汇、短语、句型的运用能力,提升语文实践水平。
3.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学会分析文本中的描写手法和表达技巧,感受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事迹、作品特点以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托尔斯泰作品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欣赏和借鉴托尔斯泰的作品。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2.关于教学方法的运用:我意识到,单一的教学方法并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在讲授过程中,我应尝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3.关于难点内容的讲解:针对学生在描写手法和表达技巧方面的困难,我打算在接下来的课程中,通过更多具体的实例进行分析,让学生在实例中感受这些技巧的运用,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列夫·托尔斯泰》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首先,学生对托尔斯泰的生平事迹和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让我感到很欣慰。然而,我也注意到在讲解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表达技巧时,部分学生显得有些吃力。对此,我进行了以下反思:
1.关于教学内容的安排: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更加注重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将重点放在对托尔斯泰作品的分析上,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
《列夫托尔斯泰》导学案设计
《列夫托尔斯泰》导学案设计
导学案设计:列夫·托尔斯泰
一、导言
介绍列夫·托尔斯泰的背景和重要身份,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预习、复习
1.提问学生对列夫·托尔斯泰的了解,鼓励他们分享相关知识。
2.复习课文中与列夫·托尔斯泰相关的内容,例如他的作品、思想等。
三、阅读理解
1.分小组进行课文阅读,然后每组展示他们的理解并回答问题。
2.整理学生的答案,进行讨论和解释。
四、个人思考
1.小组讨论一下自己对托尔斯泰的印象,并举出他的一部作品进行详
细描述。
2.每个学生以个人的方式写一篇短文,介绍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作品。
五、扩展阅读
1.分发相关的文学作品和托尔斯泰的哲学作品,供学生进一步阅读和
研究。
2.学生可选择一部托尔斯泰的作品进行阅读,并写一篇读后感或书评。
六、总结
1.回顾本节课讨论的内容,再次提醒学生重要的知识点。
七、作业
布置一篇关于托尔斯泰的研究报告,包括他的生平、作品和影响等。
八、延伸活动(可选)
1.组织学生进行小剧场表演,以托尔斯泰的作品为素材。
2.设立托尔斯泰展览,展示学生对他的研究和作品的学习成果。
3.邀请一位专家或教授给学生进行一次关于托尔斯泰的讲座。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优秀8篇)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优秀8篇)列夫托尔斯泰教案篇一初读课文;1、托尔斯泰给你的总体印象。
2、归纳概括每个段落内容,理清文章层次第一部分;第一段:须发的特点第二段:面部轮廓、结构第三段:面容表情第四段:长相平平第五段:外貌令人失望(外貌特征)平庸甚至丑陋第二部分;第六段:目光犀利第七段:蕴含丰富第八段:眼睛具有威力第九段:眼睛的犀利与人生的不幸(眼光犀利)敏察、深刻崇敬赞美(思想精神)想一想从文中找出运用夸张、比喻手法描写托尔斯泰的眉毛、须发、发肤、鼻子、眼睛的语句,并品评其表达效果。
眉毛;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
须发;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
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额头;像是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
皮肤;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
鼻子:一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一拳打塌的样子。
目光: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
比喻、夸张的效果修辞效果:形象鲜明,特征突出,喻意深刻,韵味无穷。
夸张效果: 在描写人或事物时,故意言过其实,尽量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作者在课文前半部分描写托尔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貌,是为什么?写他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貌是为了反衬他灵魂的高贵,反衬他的眼睛精美绝伦。
运用先抑后扬的手法:用伟人平庸丑陋的外表来反衬其眼睛的神奇。
语言赏析;1、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高尔基这句话运用夸张恰当地,很好地道出了托尔斯泰那种能把万事万物尽收眼底的全方位的观察力。
2、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
托尔斯泰的文学创作,既来自于对社会生活,人间世态的观察、研究,同时又用他的艺术巨笔把它们准确地表现出来,展示了时代的本质和要求。
3、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八年级语文列夫 托尔斯泰学案及同步练习
《列夫托尔斯泰》学案及同步练习一、课前自学读一读,尽量结合原句记住下列字词的读音、写法和意义。
黝(yǒu)黑:黑;黑暗。
滞留:停留不动。
愚钝:愚笨;不伶俐。
器宇:人的外表;风度。
禁锢(gù):束缚,限制。
犀利:锋利;锐利。
轩昂: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侏儒:身材异常矮小的人。
酒肆:酒馆。
尴尬(gāngà):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炽热:极热。
广袤无垠粗制滥造:指产品制作粗劣,不讲究质量。
藏污纳垢:比喻包容坏人坏事。
郁郁(yù)寡欢:心情不舒畅,不快乐。
颔首低眉鹤立鸡群正襟(j īn)危坐诚惶诚恐无可置疑:没有什么可被怀疑黯然失色:用以表示相形之下暗淡无光。
二、课堂活动(分2课时)第一课时(一)积累知识1、填空:列夫·托尔斯泰是国伟大的家,代表他艺术高峰的三部长篇小说是:《》、《》、《》。
1、同桌各自从“课前自学”中选几个词考对方,并纠正写法等方面的错误。
(二)研习课文1、整体感知(1)由老师和几位同学朗读课文,你听时要注意读音,把握好本文大意,然后回答:本文写了托尔斯泰的什么?答:(2)自由诵读,边读边想象,揣摩作品中描绘的托尔斯泰的形象。
(3)课文前半部分从哪几方面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答:(4)作者从哪些方面着力刻画托尔斯泰非同寻常的眼睛?答:2、句段品读你觉得喜欢哪一段?你喜欢这段的哪些词语或句子?请你放声读一读,并向同学说一说喜欢它的理由。
第二课时(一)积累知识把自己搜集的有关托尔斯泰生平事迹的资料传给同桌或邻桌阅读分享,并彼此交流对托尔斯泰的了解。
(二)研习课文1、句段品读(1)品读第1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①哪一句话勾画出了托尔斯泰的面部轮廓?试用“()”在原文中标示出来。
从这句可以看出托尔斯泰外貌的总体特征是:②分别描述托尔斯泰外貌的、、和之后,再用哪一句作结?请你用括号“{}”在原文中标示出来。
③总结之后再用了一句:“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优秀6篇)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优秀6篇)《列夫·托尔斯泰》教案篇一第4课《列夫·托尔斯泰》第1课时课题《列夫·托尔斯泰》执教:蔡合良时间:年月日【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识记重点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2.体会肖像描写的作用能力目标3.了解托尔斯泰丰富而深厚的精神世界和人生追求4. 品评语言,学习课文运用神奇的夸张和连珠的妙喻描写形貌的手法。
5. 体会课文采用欲扬先抑手法的艺术效果。
德育目标6. 感知人物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从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教学重点】体会肖像描写的作用【教学难点】体会肖像描写的作用【课前准备】熟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布置学生查阅作者、托尔斯泰生平传记和作品,以及有关资料,尤其是对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要有所了解【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安排导入新课: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托尔斯泰,以其不朽的著作赢得了世界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
对于他,我们一直只闻其名,未见其人。
你想知道他的外貌吗?就让我们来看一看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是怎样用入木三分又妙趣横生的文笔描绘出一幅世界级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的,请你跟随作者的笔端,来解读托尔斯泰的那双智慧的眼睛,进而感悟他的人格魅力。
学生交流资料:介绍作者: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
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
后去世界各地游历,结识罗曼·曼兰和罗丹等人,并受到他们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
二十年代赴苏联,认识了高尔基。
1934 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
1942年在孤寂与感觉理想破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
教师导入,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引导学生交流所查资料并做简要概括交流资料1分钟5分钟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安排介绍列夫托尔斯泰:19世俄国最伟大的作家。
【2024版】复活-学案(含答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复活》学案【学习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走近大师,了解列夫·托尔斯泰;走进作品,梳理故事情节。
2、审美鉴赏与创造:体会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精妙描写,剖析人物性格。
【课前预习】知人论世: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出生于俄国亚斯纳亚波利亚纳(今属图拉省晓金区),出身名门贵族。
1844年考人喀山大学东方系,1851-1854年在高加索服役并开始写作。
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
1855年11月从塞瓦斯托波尔来到圣彼得堡,进入文学界,创作了一批优秀作品。
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从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个小镇,享年82岁。
他的代表作品有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宁娜》和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复活》,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幼年》《少年》《青年》。
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
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作品简介:《复活》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899年。
该书取材于一件真实事件,主要描写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引诱姑妈家女仆玛丝洛娃,使她怀孕并被赶出家门。
后来,她沦为妓女,因被指控谋财害命而受审判。
男主人公以陪审员的身份出庭,见到从前被他引诱的女人,深受良心谴责。
他为她奔走伸冤,并请求同她结婚,以赎回自己的罪过。
上诉失败后,他陪她流放西伯利亚。
他的行为感动了她,使她重新爱他。
但为了不损害他的名誉和地位,她最终没和他结婚而同一个革命者结为伉俪,从而走向“新生”。
他也放弃贵族生活,把土地分给农民,与上流社会断绝交往,虔诚信奉宗教,相信《圣经》中说的:“人不但不可恨仇敌,而要爱仇敌”,认为这是克服种种社会罪恶的做法。
《复活》是托尔斯泰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是作家一生探索和思想的总结,被誉为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发展的高峰。
小说通过玛丝洛娃的苦难遭遇和聂赫留朵夫的上诉经过,广泛而深刻地抨击了法庭、监狱、官僚机关的腐败、黑暗,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生活和反动官吏的残暴昏庸、毫无人性,撕下了官办教会的伪善面纱,反映了农村的破产和农民的极端贫困,勾画了一幅已经走到崩溃边缘的农奴制俄国的社会图画。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精选14篇)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精选14篇〕《列夫托尔斯泰》教案〔精选14篇〕《列夫托尔斯泰》教案篇1【教学目的】1、学习运用比喻、夸大等修辞手法进展肖像描写,并体味其作用2、学习欲扬先抑的写法3、感悟托尔斯泰深邃而丰富的精神世界【教学重点、难点】1、文中的肖像描写及其作用2、理解由外貌透视心灵的手法,感悟托尔斯泰的深邃而丰富的精神世界【课前准备】熟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布置学生查阅托尔斯泰生平传记和作品,以及有关资料,通过媒体,查阅茨威格描写托尔斯泰的另一篇作品《世间最美的坟墓》,尤其是对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要有所理解【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在19世纪下半叶的俄国,阶级矛盾空前锋利,人民生活困苦不堪许多进步作家被陷害、监禁或流放而列夫·托尔斯泰以他犀利的笔锋解剖和批判了那个病态的社会他的作品引起沙皇政府的惶恐,曾有人这样评价说:“俄国有两个沙皇,一个是俄国当政的统治者,另一个就是托尔斯泰,真沙皇对托尔斯泰无可奈何,而托尔斯泰却在动摇着他的统治”一个作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影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寻找这个答案吧。
二、检查预习情况1、让学生介绍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作品,交流、补充、归纳:列夫·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主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复活》使托尔斯泰到达了艺术顶峰,是他理论了“最清醒的现实标志”。
2、放映幻灯片,检查预习生字词情况,正音、稳固,重点词语列举如下:〔1〕给加线字注音胡髭长髯鬈发禁锢颔首低眉锃亮广袤无垠〔2〕解释以下词语器宇禁锢鹤立鸡群正襟危坐轩昂颔首低眉诚惶诚恐广袤无垠三、整体感知生自行朗读课文考虑:1、课文主要可分几部分?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在描写过程中,为什么重点描写他的眼睛?要求:朗读课文时,要在书上作出必要的标记,并考虑问题,然后小组讨论,之后互相交流放映托尔斯泰的肖像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用心体会〔没有条件的地方,可结合前面的彩色插图加以体会〕阅读、欣赏和讨论后明确:可分两部分:〔1~5〕段主要刻画列夫.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6~9〕段描写列夫.托尔斯泰的那双非同寻常的眼睛2、因为眼睛是心灵之窗,托尔斯泰丰富的精神世界,通过眼睛充分的表现出来作者对托尔斯泰的眼睛的描写,已经不再限于肖像了,而是含蓄地提醒了托尔斯泰作为伟大的文学家,对他所处的时代作出准确、深化、全面地描绘,成为时代的代言人。
2024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列夫托尔斯泰导学案推荐3篇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列夫托尔斯泰导学案推荐3篇〖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列夫托尔斯泰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损一损”和“夸一夸”两个环节,体会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学习欲扬先抑的手法。
2、学生通过比较本体和喻体之间相似性,归纳托尔斯泰眼神的特点,从而洞察人物精神世界。
3、学生通过阅读课外资料,简单了解托尔斯泰的一生,理解“看清真相”与“失去自己的幸福”的关联。
一、导入出示两张人物照片,问学生:如果说这里面一个正派一个反派,你会如何对应?我们往往会有这样的思维倾向:正义卓越的人应该高大威猛、面容俊美,而反面人物则神态猥琐、面貌丑陋。
但有一个伟大的文学家、革命斗士他的外表和精神却有极大反差。
让我们走进列夫托尔斯泰。
二、损一损请阅读1-5段,用一个词来形容托尔斯泰的外貌。
丑成啥样呢?请用“托尔斯泰啊!你太丑了!你看看你的________________(外貌:脸部部位/神态/气质),像个________________”的句式损一损他。
(也可在此基础上自由发挥)三、夸一夸(一)托尔斯泰的外表真的这样一无是处吗?他的眼睛,尤其是他的眼神,足以掩盖他外貌的一切不足。
请阅读6-8自然段,请用“托尔斯泰啊!您的眼神就像________________,如此的_______________(特征)!”的句式夸一夸他。
追问:为什么你觉得他的眼神有这样的特点?为什么有截然不同的眼神?(二)眼睛是心灵的窗口。
拥有这样眼神的托尔斯泰是个怎样的人呢?这下你还觉得托尔斯泰长相平凡、粗陋吗?他的眼神让他不再平庸,而前文极力渲染长相的平庸正是为了衬托他的眼神、他的精神,这种写作手法是欲扬先抑,P39.使全文形成一种巨大的反差,带给读者强烈的震撼。
四、升华拥有这样目光的人(即这样的精气神的人)你觉得他的一生会怎样度过?课外助读托尔斯泰是世袭的伯爵,但他的一生从未因他的贵族身份而骄傲,反而深受困扰。
他同情农民,把自己的私人财产分给他们,自己则像一个农民一样亲自参加劳动。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7课《列夫_托尔斯泰》精品学案
列夫·托尔斯泰第一课时【美好目标】1.收集整理托尔斯泰和茨威格的资料。
了解传记文学的知识。
2.积累文中“轩昂、器宇、犀利、郁郁寡欢、正襟危坐、诚惶诚恐”等词语。
3.揣摩语言,学习课文运用神奇的夸张和连珠的妙喻描写形貌的手法。
4.通过阅读把握课文欲扬先抑手法的艺术效果。
5.诵读,感知课文对托尔斯泰外貌的刻画,理解本文独特的艺术手法。
第一课时【美好积累】一、自主学习1.走进作家作品2.文体知识传记文学3.认真朗读课文,运用圈点勾画的方式,用工具书独自完成下面的字词练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髭(zī)髯(rán)鬈(quán)广袤(mào)无垠(yín)犀利(xī)禁锢(gù)滞留(zh ì)颔首低眉(hàn)尴尬(gān gà)黝黑(yǒu)炽热(chì)锃(zâng)(2)多音字辨析屏:bǐng(屏气)弹:tán(动弹)鞘:qiào(剑鞘)调:tiáo(失调)píng(屏风) dàn(子弹) shāo(鞭鞘) diào(调动)可:kě(可憎)扎:zhā(扎营)解:jiě(解冻)宿:sù(归宿)kâ(可汗) zhá(挣扎) jiâ(起解) xiǔ(住了一宿)zā(扎成外墙) xiâ(解具) xiù(星宿)(3)形近字辨析髭(Zī)胡髭髯(rán) 长髯鬈(quán)鬈发(4)结合课文注释,据义填词①犀利:(武器、言语等)锋利,锐利。
②器宇:气概、风度。
③禁锢:束缚、限制。
④轩昂: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⑤尴尬:(神色、态度)不自然: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⑥滞留:停留不动。
⑦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
⑧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庄重的样子。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设计(优秀5篇)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设计(优秀5篇)《列夫托尔斯泰》篇一1、愉悦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2、人生并非游戏,因此咱们没有权利随意放下它。
3、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刻,而是用深度量去衡量的。
4、如果学生在学校里领悟的结果是使自我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生命永远是模仿和抄袭。
5、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6、没有智慧的头脑,就像没有蜡烛的灯笼。
7、为了要活得愉悦,咱们应当坚信愉悦的可能。
8、切忌浮夸铺张。
与其说得过分,不如说得不全。
9、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10、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
11、愉悦存在于生活之中,而生活存在于劳动之中。
12、不应是为了自我的需要,而应是为了真理而活着。
13、人生并非游戏,因此咱们没有权利随意放下它。
14、随便什么都比虚伪和欺骗好。
15、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16、身边永远要带着铅笔和笔记本,读书和谈话时碰到的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话语都把它记下来。
17、被人爱和爱别人是同样的愉悦,而且一旦得到它,就够受用一辈子。
18、天才的十分之一是灵感,十分之九是血汗。
19、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
20、爱和善就是真实和愉悦,而且是世界上真实存在和惟一可能的愉悦。
21、心灵纯洁的人,生活充满甜蜜和喜悦。
22、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23、在富有权力荣誉和独占的爱当中去探求愉悦,不但不会得到愉悦,而且还必须会失去愉悦。
24、爱和善就是真实和愉悦,而且是世界上真实存在和惟一可能的愉悦。
25、没有信仰的人的生活,无非是动物的生活。
26、天才的十分之一是灵感,十分之九是血汗。
27、一个有良知而纯洁的人,觉得人生是一件甜美而愉悦的事。
28、勇气是智慧和必须程度教养的必然结果。
29、做好事的乐趣乃是人生惟一可靠的愉悦。
30、愉悦不表现为造成别人的哪怕是极小的一点痛苦,而表现为直接促成别人的愉悦和愉悦。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2单元 第8课《列夫托尔斯泰》 学案
8 《列夫·托尔斯泰》导学案学习目标:1.学习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进行肖像描写的方法,并体味其作用。
2.学习欲扬先抑的写法。
3.感悟托尔斯泰深邃而丰富的精神世界。
学习重点、难点:1.感悟托尔斯泰的心灵世界。
2.认识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及人生追求。
学法指导:1.圈点勾画四字短语与成语名言等出来,反复诵读,品味精彩的句子,从而深入地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2.细读课文,按照要求进行批注。
作者对托尔斯泰外貌的描写,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
试从课文中再找出运用比喻、夸张手法描写托尔斯泰的眉毛、须发、皮肤、鼻子的句子,并仔细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用“_____”在文章中画出来,并在旁边做好批注。
请将你认为理解困难的词语用“┄┄┄┄”在文章中画出来,并在旁边提出你的问题。
用“?”批在该语句的旁边。
3.文章前后内容形成一种巨大的反差,带给读者强烈的震撼,阅读时要仔细体会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课前导学】一、新知认知传记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也是早期文学的重要形式之一。
传记即记载一个人的一生曾经发生过的事。
无论如何,传记所记载的都是真实的而并不是虚构。
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自传”和“他传”: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后者是他人撰写的。
从表达方式上看,一般的传记以记叙为主,还有的传记,一面记述人物的经历,一面加以评论,记叙与评论各半,这种传记则被称为“评传”。
从创作方法上看,有的传记以记叙翔实的史实为主,用语比较平实,称为“历史性传记”;有的传记多用形象化手法,描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活动的历史背景等,以史实为依据,但又不排斥某些联想性的文学描写,称为“传记文学”。
二、预习任务1.课文主要可分几部分?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在描写过程中,为什么重点描写他的眼睛?3.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的?4.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的?三、预习检测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列夫·托尔斯泰》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积累文中“轩昂、器宇、犀利、郁郁寡欢、正襟危坐、诚惶诚恐”等词语。
2.了解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人生追求及精神境界。
3.感知课文对托尔斯泰的独到细致的刻画,体会作者的崇敬、赞美之情。
4.品评语言,学习课文运用神奇的夸张和连珠的妙喻描写形貌的手法。
5.体会课文采用欲扬先抑手法的艺术效果。
6.感知人物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从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自主预读】
一、【课文背景知识】
1.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
他的写作成就以小说和人物传记见著。
他为著名文学和历史人物所作的评论和传记,使他享有很高的声誉。
传记文学代表作有《三位大师》《罗曼·罗兰》《三个描摹自己生活的诗人》《精神疗法》等。
中短篇小说有《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恐惧》《感觉的混乱》等,唯一的长篇小说是《焦躁的心》。
2.托尔斯泰简介: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不仅是俄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
作为俄国和西欧现实主义优秀传统的继承者,他以大量卓越的艺术作品,把现实主义推向了辉煌的高峰,从而极大丰富了俄国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宝库。
3.托尔斯泰的经历:
19世俄国最伟大的作家。
出生于贵族家庭。
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
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
五、六十年代托尔斯泰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
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这是其创作历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
小说结构宏大,人物众多,典型形象鲜活饱满,是一部具有史诗和编年史特色的鸿篇巨制。
1873~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小说艺术已达炉火纯青。
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从90年代中期开始,托尔斯泰增强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态度,对自己宣传的博爱而不抗恶的思想也常常感到怀疑。
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也是对俄国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著作,成为世界文学不朽名著之一。
沙皇政府早就因他的《论饥荒》一文而企图将他监
禁或流放,但摄于他的声望和社会舆论而中止。
1904年写信给日皇和沙皇反对日俄战争。
1910年10月决意放弃财产,从家中独自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一代文学巨匠走完其人生旅程。
2.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黝黑()∶
滞留()∶
愚钝()∶
器宇()∶
禁锢()∶
轩昂()∶
犀利()∶
侏儒()∶
酒肆()∶
尴尬()∶
粗制滥造()∶
藏污纳垢()∶
郁郁寡欢()∶
鹤立鸡群()∶
正襟危坐()∶
颔首低眉()∶
诚惶诚恐()∶
无可置疑()∶
黯然失色()∶
广袤无垠()∶
【文本研讨】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段介绍了托尔斯泰的哪些内容?
明确:第一段:第二段:
第三段:第四段:
第五段:第六段:
第七段:第八段:
第九段:
2.大体分为两个部分:
()
()
3.作者在课文前半部分描写托尔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貌,是为什么?
二、精读6-9段,感悟文本
1.他的眼睛有什么样的特点?你能找文中的语句来说明吗?
2.你怎样理解文中的这几句话:
(1)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⑵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
⑶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三、艺术手法上的独特性
1.是作者写出自己心中伟人的平庸粗陋的一面。
(先抑后扬的手法:用伟人平庸丑陋的外表来反衬其眼睛的神奇)
2.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1)“夸张”有几种方式?
夸张的方式包括扩大、缩小和超前三种
①扩大夸张。
这类夸张是故意把一般的事物住上(高、强、快、多等)处说。
托尔斯泰这双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②缩小夸张。
与扩大夸张相反,这类夸张是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小(低、弱、慢、少等)处说。
就这么个侏儒!
③超前夸张。
在两件事中,把后出现的事当成事先出现的,或是同时出现。
如:他酒没进口,人早就醉了。
两个注意点:
1.要以一定的客观事实为基础。
如:
他跑起来速度像宇宙飞船,肯定能拿冠军。
这句夸张因脱离实际,难免给人以矫揉造作之感,
2.要表述明确。
如:
苦干一个月,胜过两个月。
任选一句进行赏析
描写眉毛: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
描写须发: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
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描写皮肤: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
描写鼻子:一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一拳头打塌了的样子。
这些神奇的夸张和连珠似的妙喻,不仅使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而且让人产生无尽的联想。
比喻不是追求神肖;夸张是故意言过其实,尽量做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更加突显他的形貌特征。
“形”、“神”的独到刻画,使文意深刻,韵味无穷。
我的赏析:
四、拓展延伸
1.如何理解“直到年纪大了以后胡子才变成白色,因而显出几分慈祥可敬。
直到生命的最后十年,他脸上笼罩的厚厚一层阴云才消除了;直到人生的晚秋,俊秀之光才使这块悲凉之地解冻”这段话的含义?
2.课文一方面说托尔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可见他是幸福的;但另一方面又说他得不到“属于自已的那一份幸福”,这是否矛盾?你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幸福”的含义?联系托尔斯泰的生平(主要是晚年的思想变化)讨论明确。
【相关链接】
世间最美的坟墓
——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
茨威格
(1)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
这块将被后代永远怀着敬畏之情朝拜的尊严圣地,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荫里。
顺着一条羊肠小路信步走去,穿过林间空地和灌木丛,便到了墓冢前;这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
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树荫庇。
他的外孙女跟我讲,这些高大挺拔、在初秋的风中微微摇动的树木是托尔斯泰亲手栽种的。
小的时候,他的哥哥尼古莱和他听保姆或村妇讲过一个古老传说,提到亲手种树的地方会变成幸福的所在。
于是他们俩就在自己庄园的某块地上栽了几株树苗,这个儿童游戏不久也就忘了。
托尔斯泰晚年才想起这桩儿时往事和关于幸福的奇妙许诺,饱经忧患的老人突然从中获得了一个新的、更美好的启示。
他当即表示愿意将来埋骨于那些亲手栽种的树木之下。
(2)后来就这样办了,完全按照托尔斯泰的愿望;他的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
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
这个比谁都感到受自己的声名所累的伟人,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那样不留名姓地被人埋葬了。
谁都可以踏进他最后的安息地,围在四周的稀疏的木栅栏是不关闭的——保护列夫·托尔斯泰得以安息的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唯有人们的敬意;而通常,人们却总是怀着好奇,去破坏伟人墓地的宁静。
这里,逼人的朴素禁锢住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并且不容许你大声说话。
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
无论你在夏天还是冬天经过这儿,你都想象不到,这个小小的、隆起的长方形包容着当代最伟大的人物当中的一个。
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的大理石和奢华装饰更扣人心弦:今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来的人中间没有一个有勇气,哪怕仅仅从这幽暗的土丘上摘下一朵花留作纪念。
人们重新感到,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最后留下的、纪念碑式的朴素更打动人心的了。
老残军人退休院大理石穹隆底下拿破仑的墓穴,魏玛公候之墓中歌德的灵寝,西敏司寺里莎士比亚的石棺,看上去都不像树林中的这个只有风儿低吟,甚至全无人语声,庄严肃穆,感人至深的无名墓冢那样能剧烈震撼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感情。
《世间最美的坟墓》是一篇平淡其外激情其中的散文。
表面看这似乎是一篇游记——记游托尔斯泰墓,但在实质上它是一篇抒情散文,借游览托尔斯泰墓抒发作者对这位伟大作家的崇敬之情,并表达这样一种观念:精神的力量可以长久地震撼人们的心灵,并让人们永久记住。
学习这篇散文,应注意引导学生体味作者抒发的感情,引导学生注意理解“朴素”、“最美”的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