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之我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之我见
【摘要】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交往活动过程,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本途径。

教育学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进行知识有效传授、思想沟通、观点碰撞的双向互动的发展式过程缺少教师或学生这两者之间任何一方的教学活动都是不存在的,是片面的教学活动。

【关键词】师生互动;平等合作;教学活动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交往活动过程,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本途径。

教育学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进行知识有效传授、思想沟通、观点碰撞的双向互动的发展式过程缺少教师或学生这两者之间任何一方的教学活动都是不存在的,是片面的教学活动。

但长期以来由于受到中考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和制约,学生所考分数的高低成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高低和教学,效果好差的唯一评价手段和条件。

致使学生和教师成为中考在分数大棒指导下学习活动和教学活动的被动追随者,学生和教师只能在单一的强制性、单向性的教学过程进行知识的传输和学习,严重制约了学生学习能力水平的提升和良好学习品质的树立。

笔者在从事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也深切地体会到师生互动的重要性、迫切性。

我在教学中对互动式教学方式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现谈一谈自己在实践,教学中的做法和措施敬请同仁指正。

1要强调师生的平等、民主、合作
师生之间的关系是民主的、和谐的,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不同意见,耐心的引导,在民主、和谐、充满爱心的环境下进行教学。

让学生敢于发言,愿意发言,还课堂于学生。

同时注意师生之间的合作,运用集体的力量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利用合作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总之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的课堂地位由“主导者,主宰者”变为“引导者,组织者”。

这一过程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平等、和谐、关爱中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其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师要在信任、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把课堂还给学生,把传递知识和培养兴趣相结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目前在新的教育体系下笔者认为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就要建立如下的师生关系:
1.1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对待学生
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伦理上是平等的,是人与人之间平等的交往。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隐私权、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以及参与家庭、社会生活的各种权利。

同时学生的思想、情感、意志和行为方式同样得到尊重。

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平等对待每位学生,不能只抓“优等生”而忽视“后进生”,无论成绩好坏、能力高低,对于他们提出的问题教师要细心指导,耐心解答,真正做到平等、公正。

1.2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根据个人的基础和能力的差别,采取分层次、分类别的指导,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一种自我胜任感、成功感。

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学生的学情差别较大,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分析学生,研究学生”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

1.3要讲求民主,宽松和谐
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与学生真诚相对,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宽松的学习环境。

在应试教育环境下,课堂是教师的“一言堂”,学
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课堂气氛非常沉闷,不利于学生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

而在素质教育的环境下,师生的关系是民主的,通过师生互动、交流、讨论形成一种全新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关系下教师应该与学生互相学习,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解答学生提出的“千奇百怪”的问题,同时要能听取学生的不同意见和建议,在民主、宽松的环境里与学生共享探究的乐趣。

公平、民主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让他们感受学习的快乐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转换教师角色创设适宜环境,使学生愿意进行互动
古人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要巧妙地创设悬念,引起学生的兴趣,产生探索的愿望。

并主动积极的思考,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

情景创设在师生互动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适当的运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它能创设亲近、和谐的人际关系,缩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缩短教学内容和学习者之间的距离;既能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又能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

作为一线的教师,要合理的运用情景创设,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实验证明:“学生在学习中的能动特性发挥的程度取决于教师在教学活动的作用和表现。

”可以说,教师的一举一动是学生学习兴趣和欲望充分激发的添加剂。

由此可见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活动中的“统治者”、“ 指挥者” 的角色,认真学习领会新课程改革的内容和要求,低下身子转变角色,主动走进学生中间与学生进行真诚的心灵沟通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状况,通过名人典故和身边先进人物事迹的讲解消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为难怕苦的畏惧心理,使学生坚定学好数学知识的勇气和信心,敢于主动与同学、老师进行互动学习和交流,实现在学习中交流思想,在交流思想中提升学习能力。

同时,教师要抓住数学学科所具有的知识性、生活性和广泛应用性等特点,认真研析教材内容,挖掘教材内容中的生活特性和趣味特性,充分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体验生活性的问题情境中,实现自主互动特性和欲望的养成和激发。

如在三角形全等判定知识讲解时,为增强学生进行互动的能动性,我提问:“小明现在有一块三角形玻璃,不小心打碎了,现在只知道一个角和一条边,请你帮他重新划一块一模一样的三角形?” 学生在我创设的开放性的问题情境中吊起了进行互动学习的“胃口”,进行互动交流的欲望和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从而实现师生之间互动学习活动效率,的有效提升。

3师生互动,要建立有效的讨论小组
良好的师生互动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而混乱的师生互动则使课堂混乱,使学生偏离学习方向,失去学习的兴趣。

在目前的教育形式下教师主要是将全班分成四组进行互动教学,一般是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分四组加以讨论,然后每组选取一名代表阐述本组的观点。

这种做法有一定的科学性,一定程度上能提高课堂效率。

但小组内人数过多,意见不统一,争论不休的状况时有发生,小组成员不能及时、快速地形成统一的意见,甚至有的同学根本没有参加讨论。

这样的小组学习流于形式,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