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图形符号的象征
徽派图形元素的美学特征及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作者 简介 : 崔芳 (9 1 ) 女 , 18 一 , 河南邓州人 , 安徽工程大学艺术学 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
8 3
2 1 年 第 6期 01
的东方美学思想 。
崔
芳, 易
忠 : 派图形元素 的美学特征及在现代包装设计 中的应 用 徽 色就是一 幅水 墨国画。徽 州的黑 白色特征、 白之 间的过度 、 黑
伸出各种连锁花纹 , 寓意为绵长不 断或富贵不断头 , 以图形 的 意 蕴。在图形符号的背后 , 往往 蕴藏 着深 层的象征 寓意 , 图形
直接运用体 现祝 福 吉祥 之意 。又如 在 “ 年 皖酒 ” 盒包 装 只是这些内在意义借 以表达 的外在方 式 , 观念 ” 百 礼 是“ 外化 的结
徽州文化底蕴深厚 、 源远流长 , 是一个极具 地方特 色的 区 域文化 , 浓缩着 徽州审美 文化 的形式 美和 意蕴美 。 由徽 文化
中提炼出的徽派 图形有 着深厚 的文 化底蕴 和传 统 , 自然 景 上 曾扮演过重要 的角色 。其理 学代表 人物朱 熹撰写 的《 从 四书
观 到 人 文 景 观 、 民 间 工 艺 到 科 学 技 术 、 造 型 功 能 到 视 觉 特 集 注》 从 从 成为元 、 清科举考试的思想依据 , 明、 在整个社会 的文化
主要 表 现 在 形 和 色 两 方 面 。 1形的运用 。 .
以白为 主 , 压上“ 回形 ” 暗纹 , 形成 一种 隐约 中的灰 层次 , 在盒 子侧面 和边 条用 条状的黑来装饰 , 与白的对 比强烈 又鲜 明, 黑
图形是包装信息传达 的主要媒 介 , 表现 形式丰 富多样 , 具 具有浓郁 的皖南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特色 , 品名称用墨绿勾勒 , 商 又与 茶叶的属性
徽派文化
用最宋体汉字的笔画表现出徽派建筑粉墙黛瓦的特点
徽派图形元素在设包装计中的应用
▼徽州符号元素的造型丰富独特,在应用时进行简化,创造出非对称的效果,如一些抽象形的图案,冰纹、云 纹等,对徽州雕刻中的仿生形态和具有象征性图形的应用上要和产品的属性得当。这些在徽州符号元素中的图 形艺术,经过提炼与现代审美意识产生一定的共通性,用在包装设计中传达徽州的精神内涵。如徽州每家墙角 下都有石雕的铜钱符号、还有冰纹雕窗、马头墙剪影等这些纹样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在现代设计中经常被采用, 体现了独特的视觉效果和文化底蕴。在徽州特色的产品中可以利用这些图形艺术加入包装的设计当中,外包装 和内包装等都可以应用。现代先进的电脑技术,可以把传统的纹样、图形在包装设计中根据需要,依照美的规 律和法则加以整合,达到的艺术化效果的表现形式,形成一种传统的图形纹样、现代的风格表现
马头墙高低错落,一般为两叠式、或三叠式、较大的民居,因有前后厅,马头墙的叠数可多至五叠,俗称 “五岳朝天”。马头墙的比例、位置、层次叠落都要和整体比例一起进行推敲比较,马头墙的形式也应抽象 出其特有的神韵,做到神似而形不似。
通过线脚的比例、色彩等元素,来唤起人们对徽派建筑的回忆。黑白灰构成的点线面组合,便能勾起人们对 徽派建筑的回忆。黑白色调,时尚现代,符合现代人追求的简洁、精致、时尚的生活要求
徽州古建筑上的图形符号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徽州古建筑上的图形符号
特有图形的直接使用
徽州古建筑上的图形符号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徽州古建筑上的图形符号
特有图形的直接使用
马头墙是新徽派建筑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它已经成为徽派建筑特有的提示性符号马头墙在现代建筑中, 已经褪去了传统的防火功能,却丰富了建筑的立面,增强了建筑的透视感和层次感,
徽州古建筑独特的视觉符号——“商”字门
徽州古建筑独特的视觉符号——“商”字门高山【摘要】“商”字门是徽州古建筑视觉系统中最为独特的一种装饰形式,因其富有创意的造型特征和文化内涵成为徽州古建筑典型的视觉符号.文章在分析“商”字门视觉符号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商”字门在现代设计艺术中的意义,对于传播安徽地域文化、推动地域经济具有一定的作用.【期刊名称】《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14)002【总页数】4页(P65-68)【关键词】徽州古建筑;视觉符号;“商”字门;地域文化【作者】高山【作者单位】安徽农业大学轻纺工程与艺术学院安徽合肥23003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305徽州是徽商的发祥之地,明清时期徽商曾凭借其特有的商业模式风靡于世,称雄商界300余年。
这一曾经风云一时的商帮,在其势力最大时,几乎操纵了全国的经济命脉,创下“无徽不成镇”的佳话。
在外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徽商们拥有足够的资金大兴土木,建设自己的养老安乐之所,徽州古建筑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发展起来的,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具有徽商文化特征的建筑装饰风格。
徽派建筑也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成熟起来的一大古建筑流派,并以其浓厚的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在中国建筑史上独树一帜。
其中“商”字门是徽派建筑中最为独特的装饰形式,成为徽州古建筑中辨识度较高的视觉符号。
1.1 视觉符号的概念符号是人类实现信息贮存和记忆的工具,又是表达思想与情感的物质手段。
所谓视觉符号,是指人类的视知觉器官——眼睛所能看到的,表现事物一定性质(质地或现象)的符号。
视觉符号系统主要包括如摄影、电视、电影、造型艺术、建筑视觉信息、城市建筑、设计,以及各种科学、文学,也包括如舞台设计、音乐(记谱系统)、纹章学、古钱币等。
[1]建筑视觉信息是视觉符号系统的一部分。
建筑视觉符号一般由造型、色彩、材料等构成建筑的物质形态,这种以图形为载体的符号形式相比较文字更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传达也更为有效。
“商”字门是徽州古建筑视觉系统中最为独特的装饰形式。
徽派图形元素在现代招贴设计中的应用
徽派图形元素在现代招贴设计中的应用作者:黄丽洁朱华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2年第11期[摘要] 徽派图形元素蕴含着徽州文化的实质精髓及高度提炼。
现代平面设计中对徽派图形的重组再运用,不是简单图形符号的重复使用,而是融入徽州特色风土人情和特有的当地文化精神实质,对传统图形的提炼、组织、应用。
从分析徽州图形元素的美学特征入手,论证如何创新运用徽文化中的图形符号,将其融入现代中招贴设计理念之中,设计出具有徽州地域特色的现代招贴设计作品。
[关键词] 徽派文化;图形元素;招贴;融合徽州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是一个极具地方特色有着区域独有文化,积聚着徽州审美文化的形式美和意蕴美。
由徽州文化中提炼出的徽派图形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传统形式意味,从自然景观到人文景观、从民间工艺到科学技术、从造型功能到视觉特征,包罗万象、千姿百态,具备鲜明的美学特征和美学价值,展现了富有特色的地域文化,从而形成徽州地域元素特有的图形符号。
对图形的提炼和运用有助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同时也为现代招贴设计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素材和组织形式。
本文对徽州图形在现代招贴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对于拓宽设计师思路,创作新的艺术作弘扬和发展地方文化特色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特有图形的直接使用徽州区域图形符号的产生是劳动人民对于理想精神的执着追求分布开的,是同劳动人民息息相关的精神文化活动,并一直传承者,内容丰富的徽派图形元素是现代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元素及灵感源泉,对于设计者有良好的启示作用,它的直接应用主要表现在形和色两方面。
1、图形的运用图形是招贴信息传达的主要媒介,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具有视觉效果强烈、含义丰富、容易记忆等特点。
徽派图形元素丰富多彩,来源于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各有其不同的涵义,把具有特定地域特色的图形运用在招贴设计中,借鉴传统符号的深刻内涵,图形符号的重新提炼、加工,创造出新的视觉形象,做到整体与局部变化的完美统一。
徽州三雕装饰图形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徽州三雕装饰图形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作者:黄丽洁来源:《大观》2019年第04期摘要:徽州三雕装饰图形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意义深远,是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集中体现。
从徽州三雕装饰图形的造型特点、艺术特色和艺术成就上着手分析,可以发现它在构成形式、表现手法、图形艺术魅力等方面的应用价值,以及在传承徽州文化方面的价值是十分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的。
关键词:徽州三雕;图形语言;装饰图形;平面设计;应用一、徽州三雕装饰图形的组成要素徽州三雕装饰图形的主要内容有人物、山水、花鸟、鱼虫、云头、戏曲故事、传统小说、历史故事等,有具象的也有抽象的,可以说是包罗万象,涵括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徽州的雕刻素以精美著称,我们从其门的装饰中就可以窥探一二。
装饰富贵的大门形式复杂,由门楼、牌匾、门鼓,及饰有吉祥图案的大门、雕花门楣组成,有的还在大门口设有上马石、拴马桩、石狮等。
民居木窗、门的装饰题材主要有植物类、动物类、自然图形、几何图案类、器物類及人物类等等。
徽州民间图形符号有动物、植物、人物、文字等多种形式,通过相互组合来表现不同的象征寓意。
组合的手法包括:不同植物的组合,比如梅、兰、竹、菊的组合;不同动物的组合,如蝙蝠和鲤鱼的组合;动物和文字的组合,比如蝙蝠和“福”字的组合;还有将植物、动物、人物都和谐地组合在一个画面之中用来隐喻一个故事;等等。
(一)自然图形自然图形包括风云、岩石、山川、日月、楼、台、亭、阁、墙、院、桥、梁、城等,也有以山水纹样为题材进行创作的。
(二)几何图形几何图形类较为典型的有三角形、回纹、六角、八角、圆等,具有明显的装饰效果。
梅花形纹、圆形纹、菱形纹都是非常简单的具有装饰效果的图形,多用于门窗棱格,使得门窗的布置有了极大的灵活性,门窗一张一合间,虚实交替,富有灵气。
(三)动植物图形植物图形有松、梅花、水仙、竹、柳树、菊花、牡丹等,纹样多以对称与均衡形式出现。
此类纹样多运用于民居建筑隔扇门的绦环板部位、裙板部位,多表达愿像松、竹、梅、兰一样品格高洁,一般分为较为写实和夸张变形两种形象。
徽派版画艺术形式与语言研究
徽派版画与当代艺术的对话,丰富艺术语言与表现形式
徽派版画与国际艺术交流,促进文化传播与艺术理解
徽派版画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传播与影响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徽派版画在跨界合作和创意产业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徽派版画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逐渐增强,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徽派版画的图案设计在明代中叶以后逐渐形成独特风格,成为版画艺术中的重要流派之一
徽派版画的语言特征
章节副标题
04
徽派版画的符号语言
独特的色彩语言:徽派版画以淡雅、清新、沉着为主要特点,注重色彩的协调与和谐。
简洁的线条语言:徽派版画注重线条的运用,以简洁、流畅、准确的线条勾勒形象,表达物象的神韵。
地域性的图像语言:徽派版画多以山水、建筑、人物等为主题,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内涵。
徽派版画对后世的影响:徽派版画作为中国传统版画的重要流派之一,对后世的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为中国传统版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为后来的艺术家提供了宝贵的创作经验和启示。
徽派版画的文化价值:徽派版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审美追求,是研究徽州文化和江南地区历史的重要资料。
徽派版画的传播不仅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同时也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徽派版画的独特艺术魅力吸引了众多国际友人前来学习和研究,进一步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
徽派版画的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
徽派版画的文化与艺术的融合:徽派版画在文化与艺术方面具有独特的融合特点,它将传统文化元素与艺术表现形式完美结合,既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展现了艺术的创新与突破。
中国
解析:中国·徽派建筑的精髓2016-05-03 zihexian0...转自Megamind199...修改分享到微信徽派建筑是中国古建筑中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它集徽州山川风景之灵气,融风俗文化之精华,结构严谨,雕刻精湛,特别是在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上充分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
尤以民居、祠堂和牌坊最为典型,被誉为“徽州古建筑三绝”为中外建筑界所叹服。
徽派建筑在总体布局上,依山就势、自然得体;在平面布局上,灵活多变;在空间结构上,造型丰富、讲究韵律美,以马头墙、小青瓦、白粉壁最有特色;在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上,融合石雕、木雕、砖雕为一体,显得富丽堂皇。
随着现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条件得到了质的飞跃。
很多人在物质上已经得到充分的满足,他们越来越看重精神上的追求。
在住宅方面,他们都想达到“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精神。
古徽派建筑落座于山水间,是当之无愧的自然之宅。
其显著特点是讲究自然情趣和山水灵气,房屋布局重视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发展至今,不仅保留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更为我们以后的建筑以及人居环境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徽派建筑是中国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为中外建筑大师所推崇。
徽派建筑以黛瓦、粉壁、马头墙为表型特征,以砖雕、木雕、石雕为装饰特色,以高宅、深井、大厅为居家特点,力求人工建筑和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居家环境静谧优美,舒适雅致,如诗如画,保持人与自然的天然和谐。
徽派建筑是实用之宅,没有一种构思是为了纯粹的装饰,而是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完美统一。
比如马头墙,它是徽派建筑的重要特色。
在聚族而居的村落中,民居建筑密度较大,不利于防火的矛盾比较突出,而高高的马头墙,能在相邻民居发生火灾的情况下,起着隔断火源的作用,故而马头墙又称之为封火墙。
再如其代表符号之一的“天井”,其收集雨水的功能源于早期砖木建筑防火之需要,又契和了风水学上“四水归堂”的说法,让四方之财源源不断地流入家中。
反映在“新中式人居”中,天井更是居者“晨沐朝霞、夜观星斗”的景观空间,是“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在建筑空间完美的体现。
徽州古建筑独特的视觉符号——“商”字门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第 2期第 6 5 页
d o i :1 0 . 3 9 6 9  ̄ . i s s n .1 6 7 4 . 2 3 4 6 . 2 0 1 5 . 0 2 . 0 1 3
徽州古建筑独特 的视 觉符号— — “ 商"字 门
高 山
( 安 徽农 业大 学 轻 纺3 - . 程 与艺术 学院 安徽 合肥 2 3 0 0 3 6 )
一
在这 样 的前提 下发展起 来 的 ,并 逐渐形 成 了独特 的具有徽 商文化 特 征的建筑 装饰风 格 。徽派建筑 也成 为
中国封 建社会 后期成 熟起 来 的一 大古 建筑流 派 ,并 以其浓 厚 的文化 内涵和地 方特色 在 中国建筑 史上独 树
一
帜 。其 中 “ 商”字 门是徽 派建筑 中最为独 特 的装饰形式 ,成 为徽州 古建筑 中辨识度较 高 的视 觉符 号。
括 如摄 影 、电视 、 电影 、造 型艺术 、建筑 视觉信 息 、城 市建筑 、设 计 , 以及各 种科学 、文学 ,也包括 如 舞 台设 计 、音 乐 ( 记谱 系统 ) 、纹章 学、古钱 币等 。“ 建筑视 觉信 息是视觉 符号系 统 的一 部分 。建筑 视觉
符 号一 般 由造 型 、色彩 、材料 等构成 建筑 的物质 形态 ,这种 以图形 为载体 的符 号形式 相建筑视觉 系统 中最为独特的一种 装饰形 式,因其富有创 意的造型特征和文化 内涵成为徽
州古建筑典型的视 觉符 号。文章在分析 “ 商”字 门视 觉符 号特征 的基础上 ,探讨 了 “ 商”字 门在现代设计 艺术中的意义,
对于传播安徽地域文化 、推 动地域经济具有 一定的作 用。
基本每 家每户 都具 有这种 程式化 的符号装 饰 。
徽州古建筑上的图形符号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
徽派图形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徽州古建筑上的图徽形州符古号建在筑现上代的设图计形中符的号应用
徽派图形元素在现代招贴设计中的应用
微派图形元素蕴含着徽州文化的实质精髓及高度提炼。现代平面设计中对微派图形的重 组再运用,不是简单图形符号的重复使用,而是融入徽州特色风土人情和特有的当地文 化精神实质,对传统图形的提炼、组织、应用。从分析徽州图形元素的美学特征入手, 论证如何创新运用徽文化中的图形符号,将其融入现代中招贴设计理念之中,设计出具 有徽州地域特色的现代招贴设计作品
——盘长。盘长的符号是中国结的形象特点,表意回环贯彻,一切通明,象象征连 绵不断、万事通顺
造型形式
组合形式
徽州民间图形符号有动物、植物、人物、文字等多种形式。通过相互组合来表现不同的象征寓意。组合的手 法包括:不同植物的组合,比如梅、兰、竹、菊的组合;不同动物的组合,如蝙蝠和鲤鱼的组合;动物和文字的组 合,比如蝙幅和“福”字的组合;还有将植物、动物、人物都和谐的组合在一个画面之中用来隐喻一个故事等 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
—— 方胜。方胜的形象特点表现为交叉的菱格。表达了同心双合、彼此相通 的美好心愿方胜与宝珠、古钱、玉磬、犀角、银锭、珊瑚、如意合称“民间八宝”,寓吉 祥之意
—— 古钱。古钱的符号形象是有两个古钱的图案组成的,所以又字组合为一体,“双钱”谐音“双全”,寓意“福寿双全”。徽州 木雕中雕有蝙蝠与有眼孔的双钱,用百结相连,表示“福在眼前”
徽州古建筑上的图形符号分析
徽州图形符号的识读
设计思想 徽州图形符号表现了劳动群众对生活的颂扬,追求人与自然、情感与理性、物质与心灵的交融
与和谐,使徽州民间图形符号充满了天然和淳朴的
《2024年当代影视作品中徽文化符号与审美研究》范文
《当代影视作品中徽文化符号与审美研究》篇一一、引言徽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深厚的地域文化底蕴。
随着当代影视作品的蓬勃发展,徽文化符号被广泛地运用在影视作品中,成为展示地域文化和审美观念的重要手段。
本文旨在通过对当代影视作品中徽文化符号的梳理和分析,探讨其在影视作品中的审美价值和文化意义。
二、徽文化符号在影视作品中的体现1. 建筑符号徽派建筑作为徽文化的重要代表,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精美的雕刻艺术在影视作品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电影《卧虎藏龙》中,徽派建筑被用来展示古代中国的繁华与宁静,通过建筑的线条和结构展现出徽州地区的独特韵味。
2. 服饰符号徽州地区的传统服饰以其独特的款式和色彩在影视作品中独树一帜。
例如,在电视剧《大宅门》中,通过服饰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徽州女性的婉约与韵味,同时也展示了徽州地区的独特审美观念。
3. 风俗习惯符号徽州地区的风俗习惯在影视作品中得到了生动的展现。
例如,在电影《徽州女人》中,通过描绘徽州女性的生活状态和婚恋观念,展现了徽州地区的传统风俗和审美观念。
三、徽文化符号的审美价值1. 地域性审美价值徽文化符号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能够有效地展示徽州地区的文化特色和审美观念。
通过影视作品的传播,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徽州地区的地域文化。
2. 历史性审美价值徽文化符号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能够反映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征。
通过影视作品的呈现,可以让观众更好地了解历史文化和审美观念的发展变化。
3. 文化交流价值徽文化符号的运用可以促进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推动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发展。
同时,也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四、结论当代影视作品中徽文化符号的运用,不仅丰富了影视作品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也展示了徽州地区的文化特色和审美观念。
通过对徽文化符号的梳理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审美价值和文化意义。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化的交融,徽文化符号在影视作品中的运用也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以更好地适应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和文化背景。
徽州文化符号
设计思路分析
(一)徽州地域性元素在造型方面的提炼 (二)徽州地域性元素在文字方面的提炼 (三)徽州地域性元素在色彩方面的表达
造型一:马头墙
墙顶以青瓦为原材料,最顶端以 搏风板作修饰,博风板上面以各种 “座头”作为修饰,包括“印斗 式”、“鹊尾式”、“坐吻式”等。 马头墙层次分明,有从一叠到四叠 不等最多到五叠,称之“五岳朝 天”,其墙体上方为等腰三角形, 下方为长方形。
统文化,解读传统文化符号必然具有积极意义。
(二)徽州地域文化在平面设计中的借鉴
徽州地处皖南黄山、白岳之间,地域文化大体包括徽州三绝和徽州三雕,徽商, 新安理学等,其粉墙鸳瓦,砖雕木刻,潺潺流水,绵延青山,构成其“桃花源里人家” 的形象。其徽州传统地域元素主要包括:马头墙、石雕漏窗、祠堂、古牌坊、天井庭 院、居民村落、黄山松等。在将这些传统的图形元素融入设计中时应该充分借鉴成功 典例,不能将这些原始的元素照本宣科,而是进行提炼再融入设计当中,让这些传统 元素自然而巧妙的为设计所用。同时,在设计创作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徽州地域 文化尊崇自然风水、淳朴素雅、高洁端庄、隐僻典雅、独树一帜的韵味和人文风格, 而不是单一的作视觉化处理。在造形、色彩、文字上进行充分的推敲和琢磨,借鉴成
绪论
课题研究现状
(一)民族“本土语言”在设计中的运用及优势 (二)徽州地域文化在平面设计中的借鉴
(一)民族“本土语言”在设计中的运用及优势
民族“本土语言”即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形成的民族本土文化知识。中国书法、青花瓷、 剪纸、秦砖汉瓦、京剧脸谱、刺绣织染、中国画、汉代竹简……异彩纷呈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由 此衍生。而在将这些传统文化元素运用在平面设计过程中,应该不能简单的将这些传统图案和 元素作为视觉元素,而是以其为媒介,对这种传统形象的再创造,这种再创造是以现代的设计 手段对传统元素的改造、提炼和运用,使现代设计富有民族化特色。这些传统图案和元素在艺 术设计的各个领域都能见得到,服装、产品、平面、书籍、展示……屡见不鲜。我国的靳埭强设 计公司是中国传统吉祥寓意和现代审美相结合的完美典例。公司标志设计虽然借用了传统图形 中的“方胜”图案,但仔细看并不是对原样的拿来主义,而是经过系统的再创造、再设计过程, 最终达到更好的迎合了现代人的审美需求的效果。在借鉴传统图案纹样的过程中,会发现有些 图案细致而繁多。这就需要设计师加强对传统图案简约化的运用,使设计出来的作品既不过于 繁杂又能表达其中的韵味、内涵和意义,让人能够看得明白。在其设计过程中注重当中的节奏、 律、对比、和,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好图形主次、疏密、大小、动静以及虚实等等的协调组织工 作,从而真正做到局部变化和整体统一。最终体现出具有现代韵味以及传统精神的抽象的、简 约的艺术美感。传统图案之所以会形成一种固定的模式,就必然有着自身的优势,在艺术设计 过程中应该善于发掘和利用这一点。比如中国的水墨画,其表现形式主要是黑、白、灰,其韵 味、内涵、构图、文字、虚与实的关系从而最终达到讲求的神韵美。国画大师齐白石先生说过: “大似为媚俗,不似为期世,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也”,道出了水墨画的意境和追求。2008年北 京申奥标志,就是运用了水墨画的表现形式,创造出具有我国自身特色的申奥标志。标志设计 中结合水墨画形式技巧,同时融入太极元素,成功的塑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奥运五环,生 动的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奥运会的热烈期望以及对奥运精神的美好传承。简言之,在现代设计融 入民族 “本土语言”能够自然贴切的表情达意,使视觉效果更加多化。从设计学的角度关注传
徽州木雕图案中的吉祥文化
图 6 木雕窗心格图案:平(瓶)生三级(戟) 四、结束语 徽州木雕艺术是人类宝贵的资源和财富。徽州木雕图案 中的吉祥文化的形成是长期文化积淀的结果,也是约定俗成 的结果。徽州木雕图案中的吉祥文化是徽文化中的一个小小 分支。研究其吉祥文化能让我们对徽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 解,是发扬和发展区域性的本土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积极 选择,也是实现徽州文化在多元共生的当代文化景观中区域 文化的价值。
谐音或附加文字等形式来表达人们的愿望或理想,以此作为 精神寄托。“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这是对吉祥图案特征的高度 概括。鱼谐音“余”;毛笔、银锭、如意组成“必定如意”等等。
(2)关于寓意。鹤与鹿寓意“鹤寿同春”;石榴多籽寓意 “榴开百子”;寿字长的叫“长寿”等等。
(3)关于纹饰。美是以少胜多,以虚代实,吉祥图案中的 纹样有些用一根线或一个点都能表达出一层意思。如“喜从 天降”中的蜘蛛线就是一根线。吉祥图案的美往往“尽在不言 中”或者说在于“不言而喻”。
图 5 八骏图(徽州木雕) 博古纹通常由各式瓶、盘、鼎等器物进行组合,衬以琴、 棋、书、画,并以花枝点缀,组合随意性较大。另外,佛教中的八 种法器:法轮、法螺、宝伞、华盖、莲花、宝瓶、金鱼、盘长,文房 四宝中的笔、砚,如意、古钱、银锭等都属于博古器物类吉祥 图形。“平生三级”纹样由花瓶、笙、戟组成,寓意官运亨通(图 6)。另外还有文字吉祥语等,这些表现手法都是中国民间特有 的产物,反映着百姓生活的心声。
- 92 -
《
》2010 年第 1 期
“麻姑献寿”、 “麒麟送子”、 “鹿
鹤同春”“ 、八仙过海”和八仙手
中所持宝物的“暗八仙”等;反
映了追求福禄、福贵、多子、吉
祥如意、长生不老现实主义的
徽派建筑纹样
徽派建筑纹样徽派建筑纹样是指中国安徽地区传统建筑所采用的装饰纹样。
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重要流派之一,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工艺而闻名。
在徽派建筑中,纹样起着非常重要的装饰作用,传承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现了徽派建筑的独特之处。
徽派建筑纹样通常以植物纹和几何纹为主,同时也有动物、人物等元素的运用。
植物纹样中常见的有莲花、菊花、梅花等,这些花卉纹样寓意吉祥美好,给人以喜悦和安抚之感。
几何纹样则是通过几何图形的排列和组合,展现出徽派建筑的规整和对称美。
这些纹样常常出现在徽派建筑的雕梁、柱头、门楣等部位,细腻而精致地装点着整个建筑。
徽派建筑纹样的特点之一是注重细节和精湛的工艺。
在徽派建筑中,纹样的制作往往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包括设计、精雕、上色等。
这些过程都需要经验丰富的工匠亲自操作,他们凭借着对木材的熟悉和对纹样的理解,使得每一个纹样都能够精雕细琢,展现出最佳的效果。
这种注重细节和工艺的特点,使得徽派建筑纹样成为独具匠心的艺术品。
徽派建筑纹样的另一个特点是富有文化内涵。
徽派建筑注重融合宗教、哲学和文学等元素,将其融入纹样的设计之中。
例如,在某些徽派建筑的纹样中可以看到佛教和道教的图腾,这展现了安徽地区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
同时,徽派建筑纹样中也融入了许多历史典故和文学名篇的元素,使得纹样呈现出丰富的意象和故事。
这些文化元素赋予了徽派建筑纹样更加深厚的内涵,使得每一个纹样都有着独特的故事和寓意。
徽派建筑纹样的影响不仅停留在传统建筑上,也融入了现代设计中。
许多现代建筑在设计中借鉴了徽派建筑纹样的元素,使得建筑更加具有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
同时,徽派建筑纹样也在各种艺术品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如陶瓷、织品、家具等。
这些纹样的传承和发展,使得徽派建筑纹样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徽派建筑纹样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工艺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通过植物和几何等元素的巧妙组合,它展现了徽派建筑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
徽州建筑符号图形在现代汉字字体设计中的运用
徽州建筑符号图形在现代汉字字体设计中的运用【摘要】徽州建筑符号是徽派建筑的重要元素,具有独特的装饰性和文化内涵,被广泛运用在现代汉字字体设计中。
本文从历史渊源、影响、具体运用、文化内涵和启发五个方面探讨了徽州建筑符号图形在现代字体设计中的重要性。
这些符号丰富了字体的设计元素,赋予其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风格特色。
展望未来,徽州建筑符号图形在字体设计中的运用将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将继续对汉字字体设计产生积极的影响。
徽州建筑符号图形在现代汉字字体设计中的运用不仅丰富了设计元素,还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价值。
【关键词】徽州建筑符号图形、现代汉字字体设计、历史渊源、影响、具体运用、文化内涵、启发、发展前景、重要性.1. 引言1.1 介绍徽州建筑符号徽州建筑符号是指徽派建筑中所用的各种图案和图形。
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之一,以徽州地区为代表,其建筑风格独特,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徽州建筑符号主要包括徽派建筑中常见的藻井、木雕、剪水纹等装饰图案,这些符号不仅具有装饰作用,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
徽派建筑符号图案多样丰富,其中的花卉、动物、神话传说等元素都是当地文化的体现,反映了徽州地区的历史背景和审美理念。
这些符号图案经过千年的传承和演变,已成为徽派建筑的独特标志,也是徽州文化的代表之一。
在现代汉字字体设计中,徽州建筑符号图形不仅可以作为设计元素使用,还可以为设计师提供灵感,丰富字体的表现力和文化内涵。
通过运用徽州建筑符号图形,设计师可以为字体设计赋予更多的地方特色和历史意义,使字体更具传世价值和艺术感。
徽州建筑符号图形在现代汉字字体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2 探讨现代汉字字体设计的重要性现代汉字字体设计的重要性体现在许多方面。
汉字作为中国文字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字体设计的美观与否直接影响到文化传承的品质。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汉字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符号,其字体设计也应该与时俱进,能够更好地融入国际化的社会环境中。
徽茶包装设计中的徽州图形符号
文 精 神 和 自然 景 观 。 微 州 图形 符 号 是 _ 占徽 州 地 在 长 期 发 展 的 过 巾 彤 成 的一 系列 富有 徽 州 地 域 特 色 的 冈形 符 号 , 其形 式丰 富多样 , 多姿 多彩 , 具 体 包 含 徽 派 建 t 绝 ( 古 民居 、 刊常、 牌坊) , 徽
Hu i z h o u Gr a p hi c a l S y m bo l s i n t h e Te a Pa c ka g i ng De s i g n
C H E N G J u a n - j u a n , H UA N G Y a n - j i e
t ur e s . To a p p l y t he t r a d i t i o n a l p a t t e r ns i n t o t he pa c k a g e f o r t h e i mp r o v e me n t o f t he a e s t he t i c a n d e c o no mi c , v a l u e,t h r e e a s p e c t s :g r a ph —
程 娟娟 ,黄 焰结
( 安徽 工程 大学 外 国语学 院, 安徽 芜湖 2 4 1 0 0 0 )
徽式图形符号的视觉效应
关 键 词 : 国 传 统 文 化 ; 术 设 计 ; 式 图形 ; 化 符 号 ; 觉 设 计 中 艺 徽 文 视
中 图 分 类 号 : U 一8 T 0 文献标 识 码 : A
Viu lEfe to i n nd S m bos o u — t l s a fc fS g s a y l fH i— S y e
2 9I 2
全 国中文核 心期刊 艺术百家 2 1 年 第 3 总第 10期 01 期 2
HU NDRE C D S H00L N S S I AR r
口
文 章 编 号 :0 3— 14(0 1 0 0 2 0 10 9 0 2 1 ) 3— 2 9— 3
徽 式 图 形 符 号 的 视 觉 效 应
加要充分地 发挥 和利 用 自己民族 文化 中丰 富的徽式 图形符 号 这一视觉设计语 言。
一
种强烈 、 美的韵 律感 , 优 特别 鲜 明的是 白墙黑 瓦 和马 头墙 ,
层层叠叠 、 错落有致 , 晰地勾 勒 出一幢 幢徽州 民居 的 轮廓 。 清 这些长短相间 、 线条 简洁 图形符 号语 言一直 为现代 设计 中所
精巧 、 玲珑剔 透 , 更为其徽式 图形符 号蓬勃发 展提供 了创造条 件 。三雕艺术应用广 泛 , 涉及 到 明清建筑 的装 饰部 件 和家具 用品等各个方面 , 装饰艺 术与 建筑 结构于 一炉 , 为连 缀 , 融 互
基金项 目: 本论 文为 2 0 年度教 育部 人文社会 科学基金研 究项 目“ 06 皖南诸 画派 与徽 式设计风格研 究” 项 目编号: J 70 0 ) ( 0 D 6 0 2 阶段性 成果 6
具个性特征 的文化 现象 , 浓缩着 中华 审美 文化 的形式 美 和 它 意蕴美 。在徽 学的研 究 中, 式图形 符 号艺术 具有 无 限丰 富 徽 性和发展性 。现 在 , 国很多 的设 计 、 我 建筑等都 模仿 西方现代
徽州三雕装饰图形的概述及研究价值
对 于装 饰 工 艺 形 式 的 探 索 与 整 理 , 都 是 为 了更 好地 展 望未
来。
方 文化 已经是腐朽 艺术 的象 征。在这 个大环 境下 为 了弘扬
历史 的认 知过程 , 外加理学思 想的深入影 响而创造 出来的 图
同感 , 更容易接受设计作 品。装饰 图形为现代 设计提供 了丰
富的图形元 素资源 , 更重要 的价值 在于其对 于民族千年 文化
形形式 。三 雕 图形 内容 包 含 的范 围较 广 , 有 很高 的艺 术价 值、 审美价值 、 文化 价值 。徽 州 民间装饰 图形 的表 现载 体 主 要有三雕 、 徽州建筑 、 版画等 , 其 中明清时期 的三雕 艺术是雕
5 结 语
研究徽 州三雕装饰图形 的应用 价值 , 上千年 的徽州传统
历史 、 人文精神需要 传 承下 去 , 徽 州三 雕装饰 图形 集 聚徽州
人文历史 内涵 , 又 由深受儒 学文化影响 的徽 州手工 艺术精心
雕琢 。徽州 三雕 装饰图形 的研究 的应 用价值 , 不仅 是为现代 设计 师们提 供多一点 的图形素材 , 关键还 能提升设 计作品 的
术 的迅猛 发展 , 信息 沟 通顺 畅 。中西 文化 沟 通交 流 日益增
( 上接 第 3页 )
[ 3 ] 姚 江波. 威 立雅 为苯 超标 道歉 在 华 曾发 生 多次 水质 污 染事 件 [ E B / O L] .h t t p : / / i f n a n c e . q q . e o m / a / 2 0 1 4 0 4 2 2 /
徽州回形纹饰的美学价值
徽州回形纹饰的美学价值作者:宋尧黄凯来源:《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01期摘要:回纹是一种常见的辅助装饰的纹饰,多用在徽派建筑的砖雕、木雕、石雕的边缘装饰。
回纹不仅具有线条简洁、虚实相间的特点,还包含了对立统一的哲学意味以及通透的灵性。
通过分析回纹中所蕴涵的美学价值研究,探求回纹这种古老纹样经久不衰的原因,以求将回纹及其特性更好地运用于现代设计。
关键词:回纹;装饰;美学价值中图分类号:J-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14)01010504收稿日期:2013-10-07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安徽省徽州雕刻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研究”(08BF35)、安徽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安徽民间艺术中的图形符号研究”(2007sk161zd)资助作者简介:宋尧(1989-),女,安徽芜湖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研究。
On the aesthetic value of Huizhou emblazonry fretSONG Yao,HUANG Kai(School of Art Design,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Wuhu, Anhui 241000, China)Abstract:Fret is a common auxiliary ornament often used on the edge decoration of the brick,wood and stone sculptures in Huizhou-style buildings. It is not only characterized by concise lines and alternation between reality and fantasy, but also contains the philosophical sense of the unity of opposites and the spirituality of transparency.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aesthetic value of it, which helps explain why the old Fret can stand the test of time. The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is to better apply Fret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to the modern design.Key words:fret; decoration; aesthetic value一、回纹的概念和起源回纹是徽派砖雕、木雕、石雕上常见的纹饰,因其单体外观类似于中国汉字“回”字,故名回纹。
关于新徽派建筑符号的提取研究
关于新徽派建筑符号的提取研究黄孟阳【摘要】文章从传统徽州地区建筑文化出发,通过符号学的理论,提取出了传统徽派建筑的几种符号,又从符号学的符构、符义以及符用三个方面,结合现代需求以及传统徽派建筑符号,归纳了能代表新徽派建筑的建筑符号.【期刊名称】《建筑与文化》【年(卷),期】2018(000)004【总页数】2页(P55-56)【关键词】传统徽派;新徽派;符号学;建筑符号【作者】黄孟阳【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正文语种】中文1 传统徽派建筑与符号学徽派建筑是中国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从皖南地区发源,影响范围波及周边的浙江、江西等省份。
当地建筑多以砖石和木结构为主,空间布距采用合院式,多为三进式合院,院落围合成天井,寓意“四水归堂”,有聚财之意。
建筑外形轮廓错落有致,马头墙呼应山水之形态,建筑色彩以黑白灰为主,粉墙黛瓦,颇有水墨画的意境。
建筑细部装饰采用的手工砖雕和木雕,精美细致。
符号是意义的主观载体,符号学就是研究意义的学说,所以符号学又被称为意义学。
符号学的定义是研究符号的学说,这个定义是索绪尔提出的,他的这句解释成为了符号学最正式的定义。
由于事物的意义难于捉摸,所以需要用符号去指代,符号就成为了携带意义的感知,成为研究意义最重要的一环,符号与意义之间的连锁关系就成为了从符号到意义本身的必经之路。
索绪尔将符号分为“能指”与“所指”两个部分,能指是指符号的语言形象,所指是指符号的概念或者意义,这两者之间并没有本质的联系,但两者却由于约定俗成的关系结合在一起,即告诉你一种符号的语言形象,你就能迅速联想起该符号的本质意义。
皮尔斯则把符号分为三类,即图像符号、指示符号与象征符号。
图像符号即一看到该符号就能想到与这个符号形态或者意义相似的事物;指示符号能提示符号与所代指事物意义的关系,而且这种关系必须是客观合理的,通过这种关系能给人提示该符号所代指的意义;象征符号与所指带的事物意义之间没有任何客观实际的联系,它们之间的联系主要靠人为的强制规定,即人们规定某些符号就是用来指示某些特定的事物,无论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客观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徽州图形符号的文化传承在文化强省中的作用
姓名:常皖娟专业:环境艺术设计(学硕)学号:2150620115
摘要:安徽省作为徽州文化的代表省份,皖南地区到现在仍然保持着徽州文化的韵味和图形符号,如何将徽州文化的发展合理运用到安徽文化强省建设当中,是本文探讨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徽州民居艺术风格文化内涵文化强省
一、徽派民居的艺术风格
徽派民居的总体风格特色被一些专家总结为朴素淡雅的建筑色调,别具一格的山墙造型,紧凑通融的天井庭院,奇巧多变的梁架结构,景致优美的雕刻装饰,古朴雅致的室内陈设。
徽派民居的内部基本形式是天井、庭院式的布置。
即由房屋和围墙组成对称、封闭的空间,院内以朝南方向的厅堂为主,东西两厢为辅,中间为天井,平面组成为“凹”字形。
房屋除大门外,只开少数小窗,采光主要靠天井。
庭院内地面或铺设青石板,或用不同颜色的鹅卵石铺成美丽的图案。
有的甚至还有假山、鱼池、花台、盆景等。
庭院的围墙上,还可以看到精美的石雕漏窗。
这些布局给人以园林化情调,回味无穷。
天井是徽州民居最基本的建筑格式,几乎每一座民居都设有天井。
从建筑功能上看,天井的主要功能当然是使屋内光线充足、空气流通、并有利于排水。
天井四周的檐下撑木多雕成各种神仙人物、飞禽走兽和戏剧故事,非常生动。
居室中的厅堂面对天井开放,厅堂与天井融为一体。
坐在厅堂内能够沐浴朝霞,观看星斗。
这是名副其实的坐“井”观天。
徽派民居的外形,几乎全部都是粉墙青瓦。
远处望去,较大的村落,往往是绿树丛中灰白的一片。
这种灰白色,在绿水青山的映衬下,会产生一种宁静祥和的效果。
并且这种单色色调的构成,往往体现了更多层次的审美内容。
徽派民居的外观造型还有一重要特色,便是“马头墙”的设置。
这种高大的马头墙是在邻居发生火灾时,起着隔断火源,防止火势蔓延的作用。
所以马头墙又称封火墙。
马头墙在空间结构和利用上,造型丰富,讲究韵律美,千变万化,为塑
造村落形象的重要手段。
按房屋的不同层高,封闭得屋外两侧几乎看不到屋顶的小青瓦,其高低错落的墙垣两头,伸着长长短短的“印头式”和“鹊尾式”叠落山墙面呈阶梯,形如马头,富有韵律。
远处望去,错落有致,给人一种强烈的审美效果
整体感知徽派村居的艺术效果,这种聚族而居的习惯加上各家各户建房时,却往往以邻为壑,不肯与别人合用外墙。
于是房屋之间便形成了一条条窄窄的小巷。
无数条小巷勾连,形如迷宫。
二、徽派民居的文化内涵
徽派民居的各种艺术风格无不体现着它的文化内涵。
徽派民居是一种极具个性特征的文化现象,徽州的先辈在古徽州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地繁衍,并在为不断改善居住环境而成年累月的劳动创造之中,创造了特有的民居建筑文化的辉煌。
徽州古民居象征着“东方文化的缩影”,是“珍贵的中国建筑艺术宝库之一”。
徽派民居蕴含着徽州在唐宋之间崛起直至明清时期鼎盛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意识形态,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观赏和使用价值,为研究建筑历史及建筑设计,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典范实例,对于当今建筑设计、构造的参考借鉴,乃至对于日益发展的旅游事业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对于徽州民居建筑,古徽州人深受风水观念的强烈制约。
徽派民居依山造屋,大门不朝南等都是因风水理论形成的。
民居的单一色调,素雅淡秀,也是一种宁静祥和的象征,是徽州人追求的一种恬淡的生活方式的体现。
还有民居大小门洞上的题额,皆词语练达,语意深刻。
读这些题额让人如沐春风,回味无穷,从中可以感受古徽州民居建筑的文化意蕴。
古民居的对称和封闭的布局,其实突出了“男女有别,长幼有序”的文化意蕴。
而天井的设置,也体现了风水理论。
正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给人一种聚财的幻觉。
其实说了这么多民居文化意蕴,还有一个重要的就是“三雕艺术”。
有木雕的华美风姿,砖雕的清新淡雅,还有石雕的浑厚潇洒,三雕艺术文化代代流传,经久不息。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是“天人合一”,徽派民居追求的也是“天人合一”,这里的“天”既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
徽州为山岗丘陵地貌,溪流水塘遍布,民
居多借助山水格局,依山傍水而建。
白墙青瓦马头墙,绿水青山蔚蓝天,大自然与民居建筑完全合二为一,融为一体。
古徽州民居,从艺术风格中散发了文化意蕴,文化内涵;而文化又装饰着徽派民居建筑。
你中有我,我中孕你,合二为一,彼此关联,密不可分。
旧时徽州城乡住宅多为砖木结构的楼房。
明代以楼上宽敞为特征。
清代以后,多为一明(厅堂)两暗(左右卧室)的三间屋。
徽州民居房屋的主人祖上大多是商人,在古代,商人的地位最下,拥有再多的财富也不能住大宅子。
徽商们为了显示自己的财富,常在家中用金粉装饰木雕。
所以徽州建筑的“三雕”很有名。
就是木雕,石雕和砖雕徽州古建筑的三雕文化。
安徽省地处中国东部,跨长江、淮河中下游,始称江南左布政使司,驻地南京;1667年改为安徽布政使,省名取自安庆府、徽州府(今黄山市)两府首字,省府迁安庆。
徽州(今黄山市),位于新安江上游,古称新安,自秦朝置郡县以来,已有2200余年的历史,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改为徽州,历元、明、清三代,统“一府六县”(徽州府:歙县、休宁、婺源、祁门、黟县、绩溪)行政版属相对稳定。
徽州是徽商的发祥地,明清时期徽商称雄中国商界300多年,有“无徽不成镇”、“徽商遍天下”之说。
徽文化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
徽州地区是历史上中国经济文化重地,安徽省名中的“徽”字就是由徽州而来。
要把安徽建设成文化强省,就需要好好运用徽州文化的图形符号,要充分调动好广大徽文化传播者和生产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出一批批具有徽州文化特色的文化精品,重振安徽文化强省地位,再造安徽文化新辉煌。
深度挖掘徽州文化的历史底蕴和特色风格,进一步打造徽州文化的“活招牌”,将安徽省打造为全中国的文化强省的领军大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