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治病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扁鹊治病
江苏省无锡通江实验小学姚云云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学会课文中的个生字,正确读写“理睬、肠胃、汤药”等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联系有关的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读好人物的对话,揣摩人物的想法,准确的理解寓言的寓意。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2.体会到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教学重点:
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理解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2•简介扁鹊:
扁鹊,战国时医学家。姓秦,名越人,齐国渤海莫(今河北任丘)人。扁鹊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鼻祖,对中医药学的发展有着特殊的贡献。扁鹊年轻时虚心好学,刻苦钻研医术。他把积累的医疗经验,用于平民百姓,周游列国,至咯地行医,为民解除痛苦。由于扁鹊医道高明,为百姓治好了许多疾病,赵国劳动人民送他“扁鹊”称号。扁鹊,传说是黄帝时代的名医。
扁鹊看病行医有“六不治”原则:一是依仗权势,骄横跋扈的人不治;二是贪图钱财,不顾性命的人不治;三是暴饮暴食,饮食无常的人不治;四是病深不早求医的不治;五是身体虚弱不能服药的不治;六是相信巫术不相信医道的不治。著书《内经》和《外经》,今已失传。
、自读自悟,初步感知课文。
1•请同学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提出自己的疑问或写下自己受到的启示,准备与大家交流三、交流讨论,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学生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
2•扁鹊是名医,蔡桓公却还是病死了,难道扁鹊医术不够高明,是徒有虚名?
围绕这个问题再读课文,(小组学习)勾画出你认为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字, 词,句,并做好批注。
(1)学生交流汇报。
“扁鹊在蔡桓公身边站了一会,说”这里的他只站着看了一会,就可以知道他皮
肤上有病,说明他医术高明;几次拜见都只是通过看就知道他的病情,说明他确实是名医。
(老师相机补充介绍:相传扁鹊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创造了:望,闻,问,切四大诊法,中医沿用至今,他尤其擅长望诊和切诊。)
(2)对于蔡桓公的死因,名医扁鹊是怎么解释的?
大屏幕出示第五自然段
(指导朗读,可以采用个人读与齐读相结合的方式)
3•名医似乎名不虚传,但是蔡桓公确实死了,想一想蔡桓公的病经历了几个阶段?
(四个阶段)你是怎么找到的?
读词的方法:能够治好一一可以治好一一还能治好一一只能等死
读标点的方法:(分号)
把这几个词放回文章中,你想到了什么?
(小病不及时医治会成大病一一讳疾忌医)
把这几个词放在生活中,你想到了什么?
(小的错误不及时改正会酿成大错——防微杜渐)
4•蔡桓公的病由轻到重,前后不过月余,他的病就发展到无药可救,虽悄然不觉,却来势凶猛,导致蔡桓公之死的根源是谁?(蔡桓公)
让我们的眼球再次聚焦蔡桓公,看看他的表现怎样?请同学们拿起笔,仔细地读,边读边勾画。(学生很容易找到下面一些句子)
(1)“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 “蔡桓公听了非常不高兴。”
此时此刻,蔡桓公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蔡桓公对扁鹊的话不以为然,嫌他胡说自己有病而生气、愤怒。
(2)“蔡桓公觉得奇怪,派人去问他。”“派人去请扁鹊”。
为什么“奇怪”?是奇怪扁鹊的行为不同以往一一掉头跑了,不再讲自己有病,直到听了扁鹊的解释,也无动于衷。
病入膏肓后再找扁鹊,派人“请”是说他开始相信扁鹊说的话了。
(3)明知蔡桓公不相信,扁鹊为什么还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说?
(体会扁鹊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高尚医德)
(4)“过了十来天,扁鹊又来拜见蔡桓公……”“十来天后,扁鹊再一次来拜见……” “五六天之后,蔡桓公浑身疼痛……” “不久,蔡桓公病死了。”
这些带有时间的句子,隐含着写出了蔡桓公的病由轻到重的发展过程。前后不过月余,蔡桓公的病就发展到无药可救。虽悄然不觉,却来势凶猛,暗含了要防微杜渐的道理。并且,从扁鹊在月余时间,不管蔡桓公的态度怎样,几次来提醒蔡桓公的病情,劝戒他及时治病,足见其医德的高尚。
从蔡的一言一行中你读出了什么?(固执)
5 •相机指导朗读扁鹊的话和蔡桓公的态度。
扁鹊的话和蔡桓公的态度要结合揣摩他们的心理读好。(扁鹊的话--诚恳耐心。蔡桓公--固执,傲慢。)四、交流受到的启示
蔡桓公本来患的是皮肤上的小病,怎么会要人命呢?
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不能讳疾忌医,固执己见等(使学生体会到防微杜渐,
道理。)
五、拓展延伸。
1.如果你就是2000 多年前的见证者,你就是蔡桓公的左右手,看到眼前发生的
一幕又一幕,你会向蔡桓公进言什么?
2.如果你就是蔡桓公,在你疼痛难忍的时候,你最想说些什么呢?根据你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选择一个话题,请你拿起笔在书上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