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资源禀赋理论比较优势中引出的成本模型及在我国运用的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提要] 本文从“H-O理论”中的比较优势入手,分析其科学进步性及自身

的局限性,并结合当代国际贸易新要素理论,自己构建了一个成本模型,力图

证明单个商品的要素成本构成的差异导致了国际比较成本优势。最后还考察了

比较优势在我国的运用,以期望我国在加入WTO后,国际贸易仍能有良好的发

展势头。

[关键词] “H-O理论” 比较优势国际贸易成本模型

一、“H-O理论”比较利益优势的基本考察

比较利益学说是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也是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不

论理论经济学的各色流派如何相互对立或刻意标新,只要涉及国际贸易的研究,就不能忽视古典国际贸易学说的基本原理。大卫?李嘉图在19世纪初就引入了

比较优势的概念。他指出,国际间劳动生产率的不同是国际贸易的唯一决定因素。而后该理论发展成为要素禀赋理论,其核心是赫克歇尔―俄林定理,即

“H-O理论”。俄林受卡塞尔和赫克歇尔的影响,用生产要素禀赋差异描述国

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和贸易流动的方向,并运用简化的一般均衡模型建立起相互

依存的国际贸易理论。他指出决定商品进出口的因素不仅仅是劳动,还包括资本。这样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就变为生产要素比例差别所决定的要素禀赋理论了。为了对“H-O理论”有一个我自己的评价,我决定在方法论和实证两方面

对它作一下分析。

首先在方法论上,“H-O理论”沿用了19世纪后期已臻成熟的一般均衡分析方法。俄林将一般均衡理论方法全面地运用于国际贸易研究,成为用此方法阐述

国际贸易原理的首创者。但“H-O理论”最关键的方法论特征及其严重后果是

取消了劳动价值论分析,而代之以多种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分析。众所周知,

直到本世纪30年代,西方各个国际贸易论流派乃至每一本理论著作都离不开首先从劳动耗费出发论述生产成本差异,或至少在具体举例说明中仍将劳动耗费

作为衡量比较利益的基本单位。而俄林的做法开创了一个纯粹均衡价格分析的

理论时代,不过这至少使国际贸易研究从宏观分析转入微观研究。他将微观经

济学的分析方法引入到了国际贸易理论中,使国际贸易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

同步发展,大大丰富了国际贸易的概念、方法和原理。但是“H-O理论”正因

为舍弃了劳动价值论而导致理论重心的偏移和分析问题的表象化。理论科学的

长久生命力在于揭示事物的内在本质,李嘉图的古典比较利益学说和马克思的

国际价值理论都揭示了国际贸易的内在本质。而“H-O理论”重心偏移为价格

分析的特征,在西方发达国家政策和世界范围内的贸易活动中埋下了以价格竞争、倾销与反倾销、货币汇率频繁调整和经济制裁等为特征的“贸易战”、

“货币战”的祸根,即导致了西方国家的贸易政策走上一条忽视生产领域变革、突出流通领域倾轧的不归之路。

其次,从实证中,“H-O理论”虽然对五十年代后西方各国纷纷采取重塑人力

资源,大力发展资本输出和鼓励外来投资,促进劳务合作与服务贸易,开展资

源共享和能源合作等方面有深远的影响,但它在现实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矛盾:

一是著名的“里昂惕夫之谜”,根据“H-O理论”二战后初期美国是资本要素

丰裕而劳动要素相对稀缺的国家,因此在国际贸易中它应当输出资本密集型商

品而输入劳动密集型商品,但里昂惕夫1947年和1951年两次运用“投入产出法”进行验算的结果表明,美国恰恰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而进口资本密集型商

品;二是“克拉维斯验证”,即7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克拉维斯对“H-O理论”进行验证,以便证明劳动密集型的出口商品是由比较低的劳动成本(工资)创

造的,结果却发现实际上每个国家出口工业的工资在国内均属于最高水平,与“H-O理论”的判断又不相符;三是“霍德验证”,这是霍德在1967年对美国

与英国之间贸易流向的商品结构所做的考察,结果发现两国之间相互出口资本

密集型商品的事实与“H-O理论”的判断也不相符。二战结束以来,约有3/4

以上的国际贸易额发生在经济发展水平接近、生产要素比例相似的发达国家之间,换言之“H-O理论”只能解释不足1/4的国际贸易量,这也是后来“产业

内贸易”规模迅速扩大而“H-O理论”不能解释的状况。

二、构建成本模型

上述分析可能对我以下引入的成本模型的阐述略显拖沓,但我也只有基于上述

分析才能明确自己构建下面的数学模型的目的、基础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了

能用要素禀赋理论解决其自身的矛盾,就不得不对它进行修正和扩展,为此西

方经济学界提出了国际贸易新要素理论用来解释当代国际贸易格局发生的新变化。而我在看了范尔威(Falvay)等人的解释后深受启发,于是扩展了一个数

学模型,并在理论上改进了原有的假设。将要建立的这个成本模型以单个商品

成本为基础,其中包括了劳动、资本等传统生产要素,又添加了技术成分、信

息管理要素等组成部分。成本模型如下:

C=A(mK+nL)+f

式中 C为单个商品的生产成本,它包括了许多生产要素的成本。

A为技术因素,代表该商品的技术含量。A越小,技术越先进,所费成本越小。并且A依附于资本和劳动要素。

K为资本的单位成本。

L为劳动的单位成本。

m为资本的投入量。

n为劳动的投入量。

f为花费于获得信息,管理等其它方面的要素成本。

1、关于两种不同商品的阐述

这种解释基本上沿用“H-O理论”的解释。因为两国在商品价格上的差异是两

国进行贸易的基础,而商品价格差异是由于商品生产的成本比率不同。假设有甲、乙两国,A、B两种商品,若甲国A商品成本比乙国A商品成本低,而甲国

B商品成本比乙国B商品成本高,则必定会发生甲国以A商品交换乙国B商品

的贸易行为。若甲国A、B两种商品的成本都比乙国A、B两种商品的成本高,

并设甲国A、B两种商品的成本为CA、CB ,乙国A、B两种商品的成本为CA'、CB ',则看CA/ CA'与CB /CB '孰大孰小,就甲国而言,若CA/ CA' 大于CB

/CB ',则甲国在B商品上有比较优势,一样可以发生国际贸易。

2 、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于1954年进行的著名的实证检验,发现美国出口品中资本含量低于进口品中的资本含量,显然这有悖于“H-O理论”,但在此过程中

引入的种种假说和概念都对推动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我也想

用我上述成本模型在两方面解释一下里昂惕夫之谜。

第一,考察一个资本密集型的商品,虽然其资本成本要高于劳动成本,但在成

本模型中还有f这个用于信息、管理等方面的成本。因此在美国这样一个注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