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

合集下载

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

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
第四章 社会工作概论
本章内容重点 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 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与逻辑结构 西方社会工作理论流派与归类 总结和发展中国的社会工作理论
• • • •
第一节 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
理论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的功能
解释人的行为与社会过程,确定社会工作者将要协助解决的问 题的性质与原因。 根据其对行为与社会问题的性质与成因所做的解释,设定社会 工作过程中工作目标。 提出一套达到上述目标的实务工作方法、技巧及模式等。
第二节 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精神分析学阶段 精神分析学派与功能主义并立的阶段 获得的阶段 盘点的阶段 理论统一阶段 理论归类阶段
第三节西方社会工作理论流派与归类
西方社会工作理论流派
心理分析学理论 认知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 社会系统理论 标签理论 沟通理论 激进的人文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 增权或倡导理论 女性主义理论
第二节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与逻辑结构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调查阶段精神分析学阶段精神分析学派与功能主义并立的阶段获得的阶段盘点的阶段理论统一阶段理论归类阶段第三节西方社会工作理论流派与归类西方社会工作理论流派心理分析学理论认知理论行为主义理论社会系统理论标签理论沟通理论激进的人文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增权或倡导理论女性主义理论第三节西方社会工作理论流派与归类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整理归类伦纳德的四范式分类模型伯内尔和摩根的社会学理论范式模型惠丁顿霍兰德和大卫
第三节西方社会工作理论流派与归类
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整理归类
伦纳德的四范式分类模型 伯内尔和摩根的社会学理论范式模型 惠丁顿、霍兰德和大卫.豪等人的社会工作理论分类模型 大卫.豪四范式解释
第四节 总结和发展中国的社会工作理论 借鉴学习西方,本土探索
总结分析提炼形成中国本土化社会工作理论

对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借鉴与反思

对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借鉴与反思

对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借鉴与反思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社会工作也在不断的改变和进步。

西方社会工作在世界范围内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理论模式和实践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然而,在借鉴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思考其理论的局限性和适用性,以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社会工作体系。

西方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西方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末,当时的欧洲和美国已经产生了一些关于社会工作的思考和实践。

随着社会问题的日益复杂化,社会工作的发展迅速加快。

二战时期之后,西方国家为了避免战争再次发生,开始重视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这为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1970年代以后,因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不断深入,西方社会工作理论也不断更新和完善,包括宏观和微观的角度,人类发展的方向等等。

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借鉴: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借鉴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人本主义: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关爱和关注人的个性、尊严和自尊心。

这种人本主义的理念对于我们的社会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人的尊严和人权是社会工作者首要考虑的问题。

2.跨文化交流:西方社会工作者跨文化交流的能力非常强,他们能够快速适应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人群,这也为我们的社会工作者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3.专业化:西方的社会工作专业化非常高,他们通常有相关资格认证或者专业的大学学历,这为实际工作带来了更严谨的规范和更好的技能。

4.实践导向:西方社会工作理论非常实践导向,注重实践应用。

这对于我们的社会工作理论也是非常重要的,必须注重实践应用,关注我们工作的效果。

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反思:尽管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在很多方面都有很好的启示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1.局限性: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在具体实践中并不一定适用于我们的国情和社会环境,需要我们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和改进。

2.过度依赖:某些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可能过度依赖国家政策和政府资源,这种过度依赖的倾向我们应该进行反思,更多的关注社会组织和公民的力量。

国际社工发展历程

国际社工发展历程

国际社工发展历程
社工本身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美国。

以下是国际社工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1. 社会工作的早期阶段:19世纪末,美国开始出现了一些社会改革运动,主要关注贫困、儿童保护和卫生问题。

一些个人和组织开始提供资金和服务来帮助社会上弱势群体,这被视为社工的起点。

2. 社会工作的组织化:20世纪初,社工的发展逐渐组织化。

首个社会工作学术机构于1904年在美国成立,不久后,第一个社会工作学校也在纽约成立。

此后,社会工作开始在全美各地迅速发展。

3. 国际社会工作组织的成立:1928年,第一个国际性的社工组织——国际社会工作联合会(IFSW)成立,旨在促进不同国家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此后,各国相继成立了自己的国内社会工作组织,并且加入了IFSW。

4. 重视人权和社会正义: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社工开始强调人权和社会正义的重要性。

他们通过倡导改革、参与社会运动和提供服务来推动社会变革。

5. 从福利到社区导向:20世纪80年代,社工开始从单纯的福利导向转向社区导向。

他们开始关注社区层面的问题,如社区参与、社区自助和社区发展。

6. 理论和实践的发展:20世纪末,社工理论和实践开始多元化发展。

出现了不同的理论框架,如系统论、社会公正理论和批判理论等。

同时,社工的实践领域也开始多元化,包括儿童保护、老年护理、心理健康和社区发展等。

总之,国际社工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个体行动到组织化、从福利到社区导向、从服务到倡导的转变。

如今,社工在全球范围内起着重要的作用,并继续努力提升社会公正和人权保障。

第三章 社会工作理论

第三章 社会工作理论
• “调查”阶段(18-19世纪) 调查”阶段( - 世纪 世纪) 调查 • “精神分析学”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世纪末- 世纪初 世纪初) 精神分析学”阶段( 世纪末 • 精神分析学派与功能主义者学派“并立”阶段 精神分析学派与功能主义者学派“并立” (1920s、1930s-1950s) 、 - ) • “获得”阶段(1960s) 获得”阶段( ) • “盘点”阶段(1970s) 盘点”阶段( ) • “理论统一”阶段(70年代末) 年代末) 理论统一”阶段( 年代末 • “理论归类”阶段(1980s-) 理论归类”阶段( -)
(一)关于经验和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争论 过分夸大了社会工作所处理对象的个性、 特殊性、 过分夸大了社会工作所处理对象的个性 、 特殊性 、 变异性,而忽略了更多的共性。 变异性,而忽略了更多的共性。 错误地认为“理论”必须是绝对正确的, 错误地认为 “ 理论 ” 必须是绝对正确的 , 是 “ 放 之四海而皆准” 从而某些人、 之四海而皆准 ” 的 。 从而某些人 、 在传统社会工作 中忽视甚至否认理论的指导作用。应该说, 中忽视甚至否认理论的指导作用 。 应该说 , 二者是 相辅相成的。 相辅相成的。 ――思考题 : 如何正确认识社会工作中经验和理 思考题: 思考题 论的作用? 论的作用?
(二)理论、实务与研究的关系 理论、
理论与实务 工作经验 归 纳 工作指引、提示 实 践 实际工作验证 归 纳 理论 理论与研究 初步观察 归 纳 设立假说 实 践 验证假说 归 纳 理论
演绎
社会工作是一门助人的专业, 社会工作是一门助人的专业,社会工作 所谓的理论, 所谓的理论,并不是指一般科学的纯理论 theory), ),而是指社会工作实施之理 (pure theory),而是指社会工作实施之理 论化, 论化,或是指其他理论运用于社会工作实施 上。

西方社会工作发展对我国社会工作本土化启示研究

西方社会工作发展对我国社会工作本土化启示研究

西方社会工作发展对我国社会工作本土化启示研究发表时间:2019-06-10T15:32:40.437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8月28期作者:姜璐瑶[导读] 社会工作专业起源于西方,建国时期我国正式引入社会工作这门专业,近几年发展尤为迅速。

但我国的社会工作目前还处于发展不成熟的阶段。

本文主要分析西方国家社会工作发展的历史背景(扬州大学,江苏扬州 225009)摘要:社会工作专业起源于西方,建国时期我国正式引入社会工作这门专业,近几年发展尤为迅速。

但我国的社会工作目前还处于发展不成熟的阶段。

本文主要分析西方国家社会工作发展的历史背景、理论基础和必备条件给我国社会工作发展带来的启示。

并对西方社会工作发展经验与我国主流思想基础、传统文化进行分析,探究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工作本土化之路。

关键词:西方社会工作发展;本土化;启示研究一、问题的提出社会工作一词来源于西方,根据social work翻译过来,社会工作是一门专业也是一项活动,更是一门新兴发展的学科。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助人活动,但却不知西方将其称为社会工作。

一直以来我国流传的劫富济贫、乐于助人、雪中送炭等都是帮助社会中弱势群体具体的活动。

建国时期我国引入社会工作,但是后来由于社会环境等多重原因,专业的发展又处于停滞状态。

近年来,我国又开始将焦点集中在社会工作的发展。

它的产生与西方的时代需要、思想体系构建、理论基础等是不可分割的。

本文主要从社会工作作为一门专业对我国开展社会工作本土化研究的必要性、以及专业化进程的探讨。

二、西方社会工作的发展经验(一)西方社会工作源起的历史背景社会工作的出现是源于历史的选择,社会工作所倡导助人自助的理念,早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就开始传播,当时处于基督教盛行时期,它所提出的仁爱思想,是西方社会工作最早产生的思想来源。

后来,基督教的新教徒又主张每个人的心灵都可以直接跟上帝进行交流,这就破除了相传很久的等级制度。

“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对社会工作的产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西方家庭社会工作发展史

西方家庭社会工作发展史

19世纪末:慈善和慈善机构的兴起
在19世纪末,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中出现了大量贫困和社会问题。

慈善组织兴起,通过提供基本的物质援助来应对贫困。

早期社会工作:
20世纪初,社会工作开始作为一个专业领域崭露头角。

社会工作者开始以专业的方式介入,帮助个人和家庭解决社会问题。

20世纪初至中期:社会工作的职业化
社会工作逐渐职业化,出现了专业的社会工作者。

社会工作者在儿童福利、妇女权益、医疗服务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大萧条和新政:
1930年代的大萧条导致了社会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美国的新政政策通过一系列社会保障和福利措施,推动了社会工作在服务弱势群体方面的作用。

战后时期:社会工作的多元化
战后时期,社会工作领域进一步多元化。

在家庭社会工作方面,社会工作者开始关注家庭关系、儿童福利和家庭治疗等问题。

20世纪后期至21世纪初:扩展服务范围
社会工作领域逐渐扩展到更广泛的服务范围,包括老年人服务、精神健康服务、残疾人服务等。

同时,社会工作者的角色也逐渐从直接服务转变为倡导者和政策制定者。

多元文化社会工作:
随着社会多元化和全球化的趋势,社会工作者开始关注不同文化和族群之间的差异,提倡多元文化主义,致力于提供更为包容和文化敏感的服务。

数字化时代:
在21世纪,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对社会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社会工作者利用技术工具进行沟通、跟踪服务和获取信息。

西方家庭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反映了社会的演变和对不同群体的需求的变化。

社会工作继续在促进社会公正、增进社会福祉以及支持个人和家庭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社区工作(第二版)PPT 第二章 西方国家社区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历史回顾

社区工作(第二版)PPT 第二章  西方国家社区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历史回顾
区社会工作的实务理论 罗斯曼的社区工作三大模式
复习思考题
1.如何评价理论在社区社会工作中的作用? 2.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经历了那些发展的阶段? 3.试述罗斯曼的社区工作三大模式。 4.简述本章所涉及的社区社会工作的实践理
论和实务理论。
第四节 专业社区社会工作的发展
一、专业社会工作的产生和发展
(一)专业社会工作产生的历史原因和早期发展 (二)专业社会工作的高度发展 (三)专业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
二、专业社区社会工作的发展
西方社区社会工作的产生与早期慈善 性社会工作的产生紧密相连。比如在早期 西方社会福利救助制度刚发端时,虽然还 没有社区工作这个概念,但大量的社会救 助工作实际上都是通过社区(教区)来实 施的。
三、泰勒和罗伯特的“五分法”
泰勒和罗伯特及其他一些社会工作专 家认为,社区社会工作的理论模式应包括 “社区发展”、“程序发展及服务协调”、 “策划理论”、“政治行动”、“社区联 络”五个方面,这就是著名的“五分法”。
第三节 西方国家社区社会工作实践 的历史回顾
一、中世纪的宗教慈善活动
《济贫法》( Poor Law)
第二章 西方国家社区工作理论 与实践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 社区社会工作实践理论 第二节 社区社会工作的实务理论 第三节 西方国家社区社会工作实践的历史回顾 第四节 专业社区社会工作的发展
第一节 社区社会工作实践理论
社区工作理论是社会工作理论的重要 组成部分。社区工作理论可以分成“基础 理论”和“实务理论”两大部分。
二、德国的汉堡制和爱尔伯福制
1.汉堡制 2.爱尔伯福制 3.新汉堡制
三、慈善组织会社与睦邻组织运动 1.慈善组织会社 2.睦邻组织运动
四、工业革命与社会安全立法对社区工作的推动

社会工作概论第三至第八章复习资料

社会工作概论第三至第八章复习资料

第三章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第一节价值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一、价值和社会工作的历史演化(40~41页)1.早期社会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把救助看成是一种施舍,是对受助者的怜悯,它承认和容许受助者的羞辱及不平等意识。

2.正式社会工作:在价值观上抛弃了早期的尊卑意识,承认人们之间是平等的,应互相帮助。

3.专业社会工作:以知识和科学为基础,强调责任,案主被放在中心位置。

二、价值和社会工作的总体界定(41~42页)1.价值和社会工作的关系高登斯坦—基础、源泉、解释战略地位列维—理想主义的理念价值不仅决定着社会工作的性质、目标和意义,而且决定着社会工作的方法、技巧、社会工作者和案主的关系、社会工作的实践领域和伦理原则以及机构和社会工作者的关系。

2.价值和社会工作者高登斯坦—价值注满的个人林德曼—道德上的责任普奈尔—重视与分享3.价值和知识A.价值和知识相区别,价值具有情感性B.价值和知识不容区别以价值为基础的社会工作和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工作统一起来4.价值和技术技术产生价值,价值和方法是互动的,价值就是动态互动过程的组成部分。

三、价值和反价值(43~44页)社会工作的价值取向既有积极的意义就,又有消极的意义。

有价值存在,就必然有反价值存在。

反价值:1.操纵:与自由和自我决定相反判断是否操纵的四个标准:谁受益、活动的目的、问题的实质和行动的性质。

2.家长作风:可能因为对标准的程度掌握,导致社会工作者的放纵和对当事人的侵犯。

评价家长作风的三个标准:(1)对一个人自由选择生活计划的干预不应该严厉(2)干预包含着对那个计划中某些成分的偏爱与支持(3)计划中明显存在着由于当事人没能力决定其自己的目标因而必然导致某种失败的原因第二节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一、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的基础(44~46页)1.新教伦理—上帝面前人人平等2.人道主义—高扬以人为中心的旗帜3.社会福利观念—福利服务制度化与规范化的思想二、西方社会工作传统的价值体系(46至48页)1操作定义的价值体系(社会,肯定,知识)2 比斯台克的价值体系(个人与社会关系,肯定,详细,更符合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广阔和深厚)3 泰彻的价值体系(个人,虚拟,价值)三、西方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矛盾(48至50页)1.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对立西方社会工作的发展长期受到西方社会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钳制和束缚。

社会工作概论王思斌

社会工作概论王思斌

第一章社会工作的领域和内涵社会工作的产生和发展一、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现代意义的社会工作是一种以科学的方法助人的专业活动,它首先发端于西方社会,资产阶级思想家强调天赋人权,认为所有的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都有追求幸福和自我发展的权利。

工作革命不但使这些国家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而且也对社会关系、社会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第一:整个社会日益划分为两大阶级,即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第二:资本主义经济的告诉发展打破了封建时代的封闭的农村经济,也迫使农业劳动力转化为大工业生产劳动力的出卖力第三: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及其价值的蔓延冲击着以往的社会关系,它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利己主义得到充分的扩张第四:社会问题大量的出现(饥饿、贫穷、失业、堕落)综上述,在资本主义的发展中,这些不期而遇的社会问题,引起了许多思想家政治家、及社会人士的关注,并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以使社会摆脱病态,弱者免于痛苦,社会工作就是众多尝试中的一种。

二、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对于由资本主义的经济繁荣带来的众多复杂的社会问题,在试图消灭资本主义带来的弊端的途径方面,基本上分为改良和革命两种思路。

改良主义者认为,可以采用补救和协调的方法,可以通过修改社会政策来调整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减少社会问题,其具体措施包括实施社会救济、提倡人道主义和博爱互助等等。

总之,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要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去解决自身的问题。

革命主义者(马克思主义)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社会运行规律出发,论证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不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对之进行革命的改造。

这不但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理论批判,而且是要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打碎旧的人剥削人的制度,建立一种公平的、没有阶级压迫的、每个人都能自由发展的社会。

活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宗教对处于困境者和弱者的帮助对于西方社会工作的促进作用是明显的,其次论及对现代社会工作的贡献,普遍指出是17世纪以来的社会救助制度。

社会工作概论考点归纳总结

社会工作概论考点归纳总结

社会工作概论考点归纳(第一章) 1.社会工作的概念:是以利他主义为主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的服务活动。

2.社会工作产生:西方的社会工作形成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3.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历史背景(一)思想渊源1、古希腊、古罗马的社会福利思想2、基督教文明的“博爱”观念3、人道主义价值观念(二)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社会变迁(直接动因)始于18世纪60年代英国的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重大的社会变迁。

大量农民失去土地,沦为城市贫民;产业工人的生活十分贫困。

大量贫民的存在:许多人谋生无计;给社会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西方社会工作实践的出现与发展1、英国的济贫立法——伊丽莎白《济贫法》主要内容:A 规定了每一教区每周应向地主征收济贫税,明确了政府在救济贫民问题上的责任。

B 规定贫民救济应由地方教区举办,每一教区设立监察员若干人,中央政府设立监督人员。

C 规定凡有工作能力的贫民,必须参加劳动,以工作换救济。

(这是最早的以工代赈)。

教区设贫民习艺所;义务介绍工作;或配给原料及工具,强迫有劳动能力者从事生产。

D 禁止无家可归及无业游民行乞游荡,设济贫所收容救济,强迫其在济贫所里工作。

救济工作分院内救济和院外救济两种,首创了机构救济和家庭式社会工作的先例。

E 规定人们对贫穷亲属负有救济的义务。

F 济贫法将贫民分成三类:a.体力健全的贫民,须强迫入“感化所”或“习艺所”工作;b. 不能工作的贫民及须抚育幼小子女的母亲,令其进入“救济院”或施以“院外救济”;c.失去依靠的儿童或父母无力抚养的儿童,设法领养或寄养。

2、欧美国家出现的有组织的志愿性济贫活动(1)德国的汉堡制与爱尔伯福制(2)英美的慈善组织会社(3)英美的“睦邻组织运动”4.中国的社会工作的发展一)我国古代的社会福利思想孔子:“大同”社会的理想孟子:“仁政”墨子:“兼爱”我国古代开展救济与福利工作所采取的形式与方法: 保息六政”“荒政十二”仓储救济近代中国的社会工作1、社会行政和社会政策2、社区组织与社区发展最有名的是20世纪20—30年代进行的“乡村建设运动”。

西方社会工作发展历程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西方社会工作发展历程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西方社会工作对我国的启示
1、借鉴西方社会工作的经验,可以推动我国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发展。通过 引进和消化西方社会工作的先进理念和方法,我们可以提高社会工作的服务水平 和效果,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2、创新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可以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模式。在借 鉴西方社会工作的同时,我们也要充分考虑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背景,探索符 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工作发展道路。例如,可以在实践中总结出一套适用于中国本 土的社会工作理论
3、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我国应积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以推动药学教育的国际化发展。通过与国 外药学教育机构开展合作交流,可以引进国外先进的药学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提高我国药学教育的水平;同时,也有助于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增强学生的国 际竞争力。
4、培养科研创新能力
我国应注重培养药学专业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以适应医药行业的科技创新 需求。通过加强科研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师生参与科研项目、开展科研成果转化 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还应积极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其次,美国学校社会工作的主要职责是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服务。这些服务包 括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教育辅导、职业规划、家庭等方面的帮助。此外,学校 社会工作者还需要与教师、家长、社区等各方面进行沟通和合作,共同促进学生 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此外,美国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还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美国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通过立法、资 金支持、政策引导等方式,为学校社会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我国应进一步完善药学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以适应医药行业的发展 需求。在课程设置上,应注重学科交叉和融合,加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 等学科之间的和互动;在教学方法上,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第二章西方国家社区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历史回顾

第二章西方国家社区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历史回顾

西方国家社会工作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1、资产阶级革命及人道主义 的张扬 、
2、工业革命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 、
德、英、美等国
1 2 3 4 5
中世纪的宗教慈善活动 德国的汉堡制和爱尔伯福制 慈善组织会社与睦邻组织运动
第二节 社区社会工作实践理论
前提:
社区社会实践工作理论是宏观层次的理 论,注重从理论上分析社区工作的宏观社 会环境, 会环境,特别是对社区社会工作与社会整 体的关系进行探讨。 体的关系进行探讨。 社会结构、组织系统、 如:社会结构、组织系统、社会分层与 社会流动、社会公平正义等。 社会流动、社会公平正义等。
二分法(波顿) 二分法(波顿)
三分法(罗曼斯) 三分法(罗曼斯)
五分法(泰勒、罗伯特) 五Βιβλιοθήκη 法(泰勒、罗伯特)实务理论之一
辅助作用
波顿的“二分法” 波顿的“二分法”
非直接干预
优点 •民主合作性强 民主合作性强
直接决定 •适合社区内年轻人 适合社区内年轻人
直接干预
缺点 •办事效率低 办事效率低 优点 缺点
一、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阶段
发展阶段 1、调查阶段 、 5、盘底阶段 、
大卫·豪 大卫 豪
2、精神分析学阶段 、 3、精神分析学 、 4、获得阶段 、
《社会工作理论》 社会工作理论》
并立
6、理论统一阶段 、 3、功能主义学派 、 7、理论归类阶段 、
迈克姆·佩恩的总结 三大传统: 迈克姆 佩恩的总结——三大传统: 注重实效传统 佩恩的总结 三大传统 社会主义的传统 治疗学的传统
一、专业社区社会工作的发展
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的 历史背景密切相关。 玛丽·E·芮奇蒙德《社会诊断》、《什么是个案社 会工作》

社区工作(第三版)第2章

社区工作(第三版)第2章
一、罗斯曼的社区工作三大理论模式 二、伯顿的二分法——直接干预和非直接干预 三、泰勒和罗伯特的五分法
第二节 社区社会工作的实务理论
一、罗斯曼的社区工作三大理论模式
(一)地区发展 地区发展理论通过对社会整体和社区内部的分析,假定可以通
过和谐的共识手法,达到社区的稳定,使居民有归属感而且能够
互相合作,从而促进社区内部人力、物力资源的综合发展。
(5)社区联络
社区社会工作者的主要任务是促进社区机构和组织之间的关系,发掘社区资 源、解决现实问题。
第二章 西方国家社区工作理论与实践 的历史回顾
第三节 西方国家社区社会工作实践的历史回顾
一、中世纪的宗教慈善活动 二、德国的汉堡制和爱尔伯福制 三、慈善组织会社与睦邻组织运动 四、工业革命与社会安全立法对社区工作的推动 五、福利国家思想与社区工作的发展
第一节 社区社会工作实践理论
二、社区社会工作的实践理论
(三)社区发展理论 6. 社会运动和社会变迁理论
• 吉登斯将社会运动分为民主运动、劳工运动、性别运动、生态运动四种 • 哈勃则从两组不同的准则来区分:一是从改变的程度上区分为改良的和激进
的;二是从改变的对象上区分为工具性的和表达性的 • 中国台湾学者廖荣利将社会运动分为支援性社会运动、抗议性社会运动和改
第一节 社区社会工作实践理论
二、社区社会工作的实践理论
(三)社区发展理论
3. 沟通和做决策理论 • 沟通的三个层次
(1)专家与地方领袖、地方领袖与居民、社区工作者与领袖及居民 (2)社区发展知识与方法的传播 (3)社区发展的各级机构及民间观念的交流传播
• 决策的四个阶段
(1)争论 (2)评价 (3)决定 (4)经营
第三节 西方国家社区社会工作实践的历史回顾

社会工作概论第四章 社会工作理论

社会工作概论第四章 社会工作理论

第五个阶段:盘点阶段 第六个阶段:理论统一阶段 第七个阶段:理论归类阶段 第二节 社会工作理论的逻辑结构(自学) 第三节 西方社会工作理论流派与归类 一,西方社会工作理论流派 (一)心理分析学理论
是迄今为止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广泛的一 是迄今 为止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广泛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
它认为人的行为是由本能所驱使、由人格 它认为 人的行为是由本能所驱使、由人格结构中的“自我” 与“超我”所控制的。 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对服务对象的变态人格进行治 疗,帮助服务对象恢复本我,自我与超我之间的平衡。
认为社会工作者的任务是去努力“理解”这些人 (服务对象)的“意义世界”及其内在矛盾,帮助他 们顺利人文主义理念 激进的人文主义认为人们生活在一个“意义世界”当 中,但是这个世界又充满了不公正的事实。它认为在 “意义世界”里经历的许多人格的、心理的问题都只 有依据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反人道特征才能被理解。 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要与服务对象一道,通过改造 现存的社会秩序,来解决人们在“意义世界”所遇到 的许多问题。 (九)马克思主义理论 它主张从社会存在、经济基础、阶级压迫中寻找社会 问题产生的根源。 主张社会工作的任务就是与服务对象一起,通过阶级 斗争或其他集体行为改变现有的社会现实来解决这些 社会问题。 有的社会现实来解决这些社会问题。
马克思主义更多地关注社会结构本身的改变,而较 少关注服务对象心理、意识状态上的变化。 (十)“赠权”或“倡导”理论 主张在宏观的社会变革未发生之前,社会工作者应协 助服务对象为了他们的利益向现存社会结构争取权利, 促使现存的社会结构作出一些有利于服务对象的制度 或政策安排。 (十一)女权主义理论
它主要关注女性所受到的压抑,认为女性所遭遇到的 许多生活问题都是性别压制的结果。 社会工作的目标是探索并消除社会中由于性别主义所 造成的女性痛苦,促使她们有更多的自由。有更大的 能力去追求个人的成长与发展 二,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整理归类 第四节 总结和发展中国的社会工作理论 总结和发展中国的 社会工作

夏建中《社区工作》笔记及课后习题详解(西方国家社区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历史回顾)【圣才出品】

夏建中《社区工作》笔记及课后习题详解(西方国家社区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历史回顾)【圣才出品】

第二章西方国家社区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历史回顾2.1 复习笔记一、社区社会工作实践理论1.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阶段(1)大卫·豪的《社会工作理论》将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划分为七个阶段。

①“调查”阶段在这个阶段,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从事社会救济和社会救助事业。

社会工作者们关注的是一些具体而实际的社会问题,社会工作者们的实践活动为社会工作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鲜活材料。

②“精神分析学”阶段由于社会工作本身尚未形成有价值的理论,所以只好从其他领域借用一些理论。

当时比较流行的弗洛伊德开创的精神分析理论广泛运用于社会工作实践中。

③“精神分析学”与“功能主义学派”并列的阶段20世纪三四十年代,由于受功能主义的影响,社会工作领域形成了不同于精神分析的功能主义学派。

社会工作的任务不是对服务对象加以治疗,而是要和服务对象建立一种有助于服务对象潜能得以发展的积极的、开放的相互关系,使其行为由内而外地逐步发生变化。

④“获得”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起,许多相关学科的理论被相继引入社会工作中,如心理学、社会学等,推动了社会工作实践的健康发展。

⑤“盘点阶段”社会工作者经历了不加区别的理论吸纳阶段后,需要对这些理论进行清点、评估和理性吸收。

⑥“理论统一阶段”自20世纪70年代起,在前述对理论总结清理的基础上,社会工作者们试图把各种理论观点统一起来,发展出一种适应社会工作自身规律、能够满足社会工作实践需要、整合各种社会工作方法的“一元化”理论框架。

⑦“理论归类”阶段在这一阶段,社会工作者承认了多元理论并存的现实,通过对各种理论的整理、归类,使之井然有序,进而发挥不同的理论功能。

(2)迈克姆·佩恩曾经提出社会工作理论的三大传统:即注重实效的传统、社会主义的传统、治疗学的传统,也是影响比较大的理论概况指标。

2.社区社会工作的实践理论指导社区社会工作者进行实践活动的理论是“实践理论”,实践理论有时也被称之为“场景理论”,是社区工作基础理论的重要内容。

社会工作概论第四章 社会工作理论

社会工作概论第四章 社会工作理论

二、社会工作的实施模型 见图4-2 社会工作的实施模型
本章要点
1 和工业化初期带慈善性质的社会工作不同,现代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化的助人活动,不仅有着明 确的价值体系,而且建立在系统的理论(知识)基础上。现代社会工作制度的建立和运作、社会工 作的方法与技术体系的形成与发展、社会工作实务的推进模式与技巧等等,无不与一定的理论、知
2 社会工作理论具有专业性、改良性、操作性、客观性、多元性等特点,其中多元性表现得比较突出。 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人类学、政治学、管理学乃至自然科学的不少学科都成为社会工作的理 论基础或来源。社会工作理论的丰富和多元化,大大拓宽了社会工作的理论空间,但也使社会工作 者在理论选择上感到无所适从,于是不少人试图发展出一种“一元化”的社会工作理论框架。不过
3 社会工作理论的结构,从与社会工作实践联系的紧密程度来划分,不少学者倾向于将其划分为两大 层次,但提法稍有不同。提姆斯将社会工作理论划分为理论基础(外借理论)和实施理论两个层次。 大卫·豪将社会工作理论划分为“为社会工作理论”与“社会工作理论”两个层次。皮拉利斯则提 出社会工作理论的“三分模型”,即宏观理论、中观理论和实践理论,实际是对“二分模型”的细
3 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5
4 版社,2002
5 出版社,2001
上的“诊断”概念,但书中仍然根据社会学的观点强调社会因素对个人行为的重要性。
在1920
〖JP〗
1917年之后,随着“诊断”、“治疗”模型的引进,精神分析心理学及精神医学对社会
工作训练的影响逐渐加大,并逐步取代社会学成为社会工作的主要理论来源,以至在
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史上出现了一个所谓“精神医学的洪流期”或“精神分析的洪流
期”。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20世纪30

《社会工作概论》复习笔记

《社会工作概论》复习笔记

《社会工作概论》复习笔记第一章什么是社会工作第三节社会工作的内涵与类型社会工作的定义(一)社会工作的不同内涵专业性;过程论;艺术(技巧)论(二)社会工作的一般性定义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助人的服务活动。

社会工作与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服务的关系。

社会工作的结构社会工作的构成要件(一)作为社会行动的社会工作过程(二)社会工作的要素社会工作的助人功能(一)助人是社会工作的基本功能(二)社会工作的救难、解困和发展功能社会工作对维持社会秩序的意义(一)社会秩序及其对增进社会福利的意义社会秩序的涵义,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看社会秩序,社会秩序为社会成员提供了正常生活的条件和获取福利的制度化途径。

(二)社会工作维持社会秩序的方式通过解决社会问题维持社会秩序,通过预防问题保持社会秩序,通过参与制定和修订政策维持社会稳定。

社会工作对助人与维持社会秩序之间关系的理解(一)助人与维持社会秩序的一致与冲突(二)社会工作对助人与维持社会秩序关系的处理第三节社会工作功能的实现实施社会工作的一般过程实施社会工作的过程模式:接触问题,了解和确认问题,分析和诊断,提供服务,评估,终结实施社会工作的组织模式(一)社会工作组织模式的涵义社会工作的组织模式是一个社会提供福利服务的基本方式,包括福利服务提供者的组织模式、受助者求助模式、资源获取模式和服务提供模式。

(二)市场经济、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工作的组织模式市场经济国家采取政府、民间结构和社区共同体提供福利服务的方式。

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行政化的组织模式和行政性、半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模式。

三、社会制度对实施社会工作的影响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制度体系的组成部分,它受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社会救助制度的影响。

第三章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第一节价值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三、价值和反价值社会工作的价值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的基础(一)新教伦理与人道主义人道主义的实质,作为以人为中心的哲学价值理念;人道主义的内容;基斯—鲁卡斯的HPU的基本假设(二)社会福利理念社会福利的描述定义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的关系二、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美国社会工作操作定义的价值叙述、比斯台克的表述、泰彻的表述之间的异同泰彻的价值体系与操作定义的价值体比较接近。

第四章社会工作理论

第四章社会工作理论
模型 (根据抽象程度) 宏观理论:对人与社会的本质、人的行为与社会运行机制的 说明。 佛洛依德主义、马克思主义、结构功能主义。
解释性理论:对人的行为与社会过程某方面进行 专门解释。 中观理论: 标签理论、儿童发展理论。 介入模式理论:对社会工作事件本身的性质、过 程等进行一般说明。 危机介入模式、任务中心理论。 实践理论:社会工作的具体技巧、操作方法等。 自由联想法、批判式提问法等。
第四章 社会工作理论
政法系 13级社工
一、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
• (一)社会工作需要理论 1.个体的差异并不能否定共性与普遍性的存在。 2.个人经验与理论知识需要相互补充、相互加强。 • (二)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功能 1.解释人的行为与社会过程,确定社会工作者将要 协助解决的问题的性质与原因。 2.根据其对行为与社会问题的性质与成因所做的解 释,设定社会过程的工作目标。 3.提出一套达到上述目标的实务工作方法、技巧及 模式。
二、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与逻辑结 构
• (一)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发展的几个阶段 1.“调查”阶段。 从事实际工作,扮演“调查者”角色 2.“精神分析学”阶段。 20世纪20至30年代,仅此一种。 3.“精神分析学派”与“功能主义学派”并立的阶段。 心理疾患vs当前情景 4.“获得”阶段。 20世纪60年代,各学科理论大增。 5.“盘点”阶段。 6.“理论统一”阶段。 “一元化”理论框架的愿景。 7.“理论归类”阶段。 多元理论并存成为事实,如何有序 化成为目标。
三、西方社会工作理论流派及其归类
• (一)理论流派 • 1.心理分析学理论
是以佛洛依德及其追随者们的著作、学说为基础形成 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也是迄今为止历史最悠 久、影响最广泛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它认为人的行为时 由本能所驱使、由人格结构中的“自我”与“超我”所控 制的。不良行为的产生源于由各种本能集合而成的“本我” 同“自我”、“超我”之间关系的失衡。社会工作的主要 任务就是对服务对象的变态人格进行治疗,回复平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与逻辑结构
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
调查阶段 精神分析学阶段 精神分析学派与功能主义并立的阶段 获得的阶段 盘点的阶段 理论统一阶段 理论归类阶段
第三节西方社会工作理论流派与归类
西方社会工作理论流派
心理分析学理论 认知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 社会系统理论 标签理论 沟通理论 激进的人文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 增权或倡导理论 女性主义理论
第四章 社会工作概论
本章内容重点 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 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与逻辑结构 西方社会工作理论流派与归类 总结和发展中国的社会工作理论
• • • •第一节 理论 Nhomakorabea社会工作中的地位
理论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的功能
解释人的行为与社会过程,确定社会工作者将要协助解决的问 题的性质与原因。 根据其对行为与社会问题的性质与成因所做的解释,设定社会 工作过程中工作目标。 提出一套达到上述目标的实务工作方法、技巧及模式等。
第三节西方社会工作理论流派与归类
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整理归类
伦纳德的四范式分类模型 伯内尔和摩根的社会学理论范式模型 惠丁顿、霍兰德和大卫.豪等人的社会工作理论分类模型 大卫.豪四范式解释
第四节 总结和发展中国的社会工作理论 借鉴学习西方,本土探索
总结分析提炼形成中国本土化社会工作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