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斯泰的道德理想和儒家学说

合集下载

探究托尔斯泰文学作品的道德哲学

探究托尔斯泰文学作品的道德哲学

探究托尔斯泰文学作品的道德哲学在世界文学史上,俄国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是一个备受推崇的文学大师。

其所创作的众多作品,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都融合了深刻的道德哲学思考,引领读者深切思考人类生存、道德与社会伦理等问题。

本文将探究托尔斯泰文学作品中的道德哲学思想,以期从中汲取启示与反思。

一、生活本真托尔斯泰一直关注人类生存中的本质问题,认为每个人的生命都应该具有真正的意义和价值。

在其代表作《战争与和平》中,托尔斯泰通过描述无数凡人的生活与命运,强调了“生活本真”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类最大的幸福不在于贪图物质的快乐和享乐,而是要从自身深处寻找真正的目的和意义。

正如小说相关人物尼古拉·罗斯托夫所说:“只有那些意志旺盛、寻求真理、想深刻了解自己和这个世界的人们才愿意认定自己的生命具有意义。

”托尔斯泰所倡导的生活本真观念,其实正是对现代社会普遍缺失的一种补充。

在当今社会中,许多人追求的是物质利益和假象的快乐,甚至会忽略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和反思。

而托尔斯泰则提出,只有每个人内心深处的真正需求得到满足,才能拥有真正的幸福感。

二、真理的追求托尔斯泰一直对人类的伦理和道德问题感兴趣,他认为,一个真正的作家应该负责任地反映现实社会的状况,并用文字传达人类的普世价值观。

在他代表作《安娜·卡列尼娜》中,主人公卡列尼娜的身世与生活经历被托尔斯泰刻画得栩栩如生。

在诸多的人生选择面前,卡列尼娜在不同的时间段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但是这些选择却让她陷入了彷徨和痛苦之中,成为一种对人性本质的真实反映。

托尔斯泰通过小说赋予卡列尼娜生命的同时,在她的坚持真理追求的过程中,还揭示了真理的重要性。

他认为,真理是人类对世界的最高认知,只有不断追寻真理才能最终获得精神自由和真正的自我认知。

三、爱与关怀托尔斯泰一生关注社会中边缘群体的命运,这些人往往是受到排挤、被忽视或被忘记的群体。

在他的代表作《弗罗斯特》中,他大量地进行了社会人文主题的探讨,并通过小说中贫困的小村庄和人物的形象描绘,彰显了人类之间彼此关怀、帮助的重要性。

道德完善与伦理倾向:列夫·托尔斯泰对孔子思想的宗教转换

道德完善与伦理倾向:列夫·托尔斯泰对孔子思想的宗教转换

道德完善与伦理倾向:列夫托尔斯泰对孔子思想的宗教转换许旺
【期刊名称】《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24(22)3
【摘要】列夫•托尔斯泰从19世纪80年代初开始了解并认真研读孔子著作,撰写了关于儒家学说和中国哲学的一系列文章。

托尔斯泰接受了孔子的部分观点,并将之与基督教思想相结合,使之转化为自己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

孔子的修身观念为托尔斯泰的道德完善学说提供了有力支撑,儒家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则赋予托尔斯泰的思想以强烈的伦理学倾向。

托尔斯泰对孔子的基督教式的理解,使得孔子成为托尔斯泰重要的思想资源。

【总页数】9页(P77-85)
【作者】许旺
【作者单位】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B01
【相关文献】
1.简论列夫·托尔斯泰宗教思想与文学创作的关系
2.宗教与人心:论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观的思想底蕴
3.《复活》与列夫·托尔斯泰的宗教道德哲学
4.跨越时空的对话——孔子“仁”的思想与列夫·托尔斯泰“爱”的学说比较
5.道德理想与感情传达--列夫·托尔斯泰艺术伦理观重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托尔斯泰与中国传统文化

托尔斯泰与中国传统文化

托尔斯泰与中国传统文化托尔斯泰与老子托尔斯泰这样来介绍老子的一个基本论点:“他教导人们从肉体的生活转化为灵魂的生活。

他称自己的学说为‘道’,因为全部学说就在于指出这一转化的道路,也正因此老子的全部学说叫做《道德经》。

”1891年10月,托尔斯泰在给出版商列杰尔列的一封信后面,附了一份“给我留下印象的作品”。

这份书目罗列不足50部,记录了托尔斯泰自童年至63岁这个阶段阅读并留下印象的作品。

这些作品,根据阅读印象,分为强烈;非常深;很深三种程度。

书目中,涉及中国的作品,有孔子和孟子以及老子数种,而“老子”,是列在印象“强烈”这个项目中的,列入这个程度的作品,仅仅不过十部左右。

虽然,托尔斯泰接触老子是比较晚的,那是在已创作出为他赢得世界声誉的《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之后。

1880年左右,托尔斯泰思想出现巨大困惑。

1879-1882年之间,托尔斯泰写出一篇表现这种困惑的长文《忏悔录》。

他在探索生命意义的精神活动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在探索生命问题的答案过程中,我的感受和一个在森林中迷路的人的感觉完全相同。

”一段时间,他开始与贫穷、朴实、没有学问而有信仰的教徒、香客、修士、分裂派教徒、农民接近,“我爱上了这些人,我越深入思索我常听到和读到的像这样活着、也像这样死去的人的生活,我就越热爱他们,我自己也就生活得更愉快了”。

当然,直到《忏悔录》写完几年,托尔斯泰仍没能从困惑中走出,人生的探求仍在继续。

就在这时,托尔斯泰遇见了老子。

有明确记录的时间是1884年。

在当年3月6日,他的日记里,出现了这样的字眼:“我在翻译老子,结果不如我意。

”3月9日:“读了一点关于中国的东西,骑马在城里转了转。

除我以外,人人都在工作……我洗了澡,读老子。

翻译过来是可以的,但是缺乏完整性……”由此看来,托尔斯泰接触老子的时间还应当略略靠前一点。

因为不可能还没阅读就开始要翻译它。

托尔斯泰阅读的老子《道德经》,是1841年巴黎出版的法文译本。

2023年高中语文《复活》课文拓展与练习

2023年高中语文《复活》课文拓展与练习

课文拓展一、列夫·托尔斯泰趣闻俄国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十分注意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尽管自己的写作时间相当宝贵,但他常常将部分时间分给孩子们,给他们讲故事,为他们绘画,回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

托尔斯泰从不给孩子强行灌输知识,而是根据孩子们的爱好和兴趣为他们服务。

有一段时间,孩子们对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作品很感兴趣,托尔斯泰就一本又一本地讲给他们听。

后来,他发现《环球旅游80天》这本书没有插图,为了帮助孩子们理解故事情节,他竟然每天晚上用鹅毛笔亲自为该书描制插图。

托尔斯泰的时间是宝贵的,但是他认为,把时间花在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方面是值得的。

一次在信中诙谐地对一位朋友说:“如果我是沙皇,我就公布一项法令:作家要是用了一个自己不能解释其意义的词,就剥夺他的写作权利,并且打100棍子。

”二、列夫·托尔斯泰与中国托尔斯泰应该没有来过中国,但他一直对中国人民怀有深深的敬意,钟爱注重现世幸福和倡导仁爱的中国哲学和文化,热心研究儒道思想并融入自己的思想主张。

托尔斯泰曾著《论孔子的著作》一文,虽未完成,但他坚定地推崇中国古老的农耕生活方式,他认为这是与和平的文化紧密相连的。

儒家讲求的修身思想与托尔斯泰的道德自我完善思想有着天然的亲和力,他主张“爱是人类唯一的理性活动”,既推崇儒家的仁爱,同时也欣赏墨子的“兼爱”。

儒家修齐治平主张和倡导仁爱、肯定现世的观点,对托尔斯泰的通过个人道德完善解救人类的理想有着很大的启迪。

他非常关注孔子有关如何从道德修养出发达到治国的思想,他因此找到了反对以力治国的理论武器。

托尔斯泰受到孔子思想启发,在日记中写道:“真正的权力既不能基于传习,也不能基于暴力,它只能建立在对至高的东西的一致崇尚之上。

”托尔斯泰还极为推崇道家哲学,他最注重研究老庄的“无为”思想,他在给妻子的信中称老子为“最深刻的思想家”,亲自翻译过老子的《道德经》,尤其对上善若水思想极为欣赏,这种思想对他以柔克刚的、以自我道德修炼为基础的“不抵抗主义”思想的形成和推动起到一定的作用。

也谈“托尔斯泰主义”对道儒墨古典文化思想的继承与背叛

也谈“托尔斯泰主义”对道儒墨古典文化思想的继承与背叛

也谈“托尔斯泰主义”对道儒墨古典文化思想的继承与背叛第一篇:也谈“托尔斯泰主义”对道儒墨古典文化思想的继承与背叛也谈“托尔斯泰主义”对道儒墨古典文化思想的继承与背叛目录引言1.托尔斯泰与托尔斯泰主义1.1 托尔斯泰1.2 托尔斯泰主义1.2.1道德的自我完善 1.2.2不以暴力抗恶 1.2.3博爱2.《复活》中托尔斯泰主义对孔孟老古典文化思想的继承2.1 “托尔斯泰主义”对老子的“道”的继承 2.1.1 深刻剖析罪恶之源 2.1.2 崇向“返回自然” 2.1.3 主张“无为”而治2.2 “托尔斯泰主义”对孔孟的“仁”的继承2.2.1“与“修身成仁”思想的继承 2.2.2 与“仁爱”思想相似2.3 与墨子“兼爱非功”思想的继承2.3.1 “兼爱”与“博爱”2.3.1“非攻”与“不以暴力抗恶”3.《复活》中托尔斯泰主义对孔墨老思想的背叛 3.1 与儒家的人文精神相悖 3.1.1 世界观不同3.1.2扬弃儒家的现实主义人文精神3.2 与老子思想的貌合神离3.2.1 无为的目的不同 3.2.2 具体内涵不同4.结论摘要: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家、思想家托尔斯泰,在其丰富的人生历程和文学创作过程中,怀着拯救世界的宏愿,一直坚持不懈地对人生意义探索思考,对拯救世纪的良方痛苦地追寻,形成了他毕生的思想结晶——托尔斯泰主义。

托尔斯泰主义的基本内涵包括“道德的自我完善、不以暴力抗恶、博爱”等三个方面,这与中国先秦时代道、儒、墨诸家古典文化思想相比较而言,有它的合理的继承的部分,也有背叛扬弃的一面。

关键词:托尔斯泰主义古曲文化思想继承背叛引言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列宁称他是伟大的艺术家,指出他在半世纪以上的文学活动中创作了许多杰出的作品,他所提出的重大问题和所取得的艺术成就“超越了任何在世的小说家”,使他的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据第一流的地位。

托尔斯泰主义与中国的宗教思想

托尔斯泰主义与中国的宗教思想

2000年第4期山 东 大 学 学 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2000No.4托尔斯泰主义与中国的宗教思想周振美(山东大学外语学院,山东济南 250100)摘要:托尔斯泰主义是托尔斯泰的宗教思想和宗教观的代名词。

其宗旨为博爱精神,内容是道德自我完善,勿以暴力抗恶和禁欲。

托尔斯泰相信并欣赏中国的儒教、道教、佛教。

托尔斯泰主义与中国的儒教思想一拍即合并在其中得到了充实、完善和印证。

托尔斯泰主义是“福音书”和东方,特别是中国宗教哲学的综合体。

关键词:托尔斯泰主义;儒教;道教;佛教中图分类号:1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839(2000)-04-0020-05Tolstoyism and the Chinese R eligious ThoughtZhou Zhenmei(Foreign Languages School of Shandong University,Jinan250100,China)Abstract:Tolstoyism is the name given to Tolstoyan religious thought and outlook.The gist ofToltoyism is the spirit of universal love,manifested in self-perfection of morality,not using forceagainst evil things,and asceticism.Tolstoy believed in and appreciated the Chinese Confucianism,Taoism.Tolstoyism fits in reality with the Chinese religious thoughts,in which it was enriched,perfected and tested.Tolstoyism is the synthesis of the G ospel and Orient especially Chinese philos2ophy.K ey w ords:Tolstoysim;Confucianism;Taoism;Buddhism列夫・托尔斯泰是伟大的思想艺术家。

托尔斯泰与老子:从肉体转化到灵魂

托尔斯泰与老子:从肉体转化到灵魂

托尔斯泰与老子:从肉体转化到灵魂托尔斯泰这样来介绍老子的一个基本论点:“他(老子)教导人们从肉体的生活转化为灵魂的生活。

他称自己的学说为‘道’,因为全部学说就在于指出这一转化的道路,也正因此老子的全部学说叫做《道德经》。

”1891年10月,托尔斯泰在给出版商列杰尔列的一封信后面,附了一份“给我留下印象的作品”。

这份书目罗列不足50部,记录了托尔斯泰自童年至63岁这个阶段阅读并留下印象的作品。

这些作品,根据阅读印象,分为强烈;非常深;很深三种程度。

书目中,涉及中国的作品,有孔子和孟子以及老子数种,而“老子”,是列在印象“强烈”这个项目中的,列入这个程度的作品,仅仅不过十部左右。

虽然,托尔斯泰接触老子是比较晚的,那是在已创作出为他赢得世界声誉的《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之后。

1880年左右,托尔斯泰思想出现巨大困惑。

1879-1882年之间,托尔斯泰写出一篇表现这种困惑的长文《忏悔录》。

他在探索生命意义的精神活动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在探索生命问题的答案过程中,我的感受和一个在森林中迷路的人的感觉完全相同。

”一段时间,他开始与贫穷、朴实、没有学问而有信仰的教徒、香客、修士、分裂派教徒、农民接近,“我爱上了这些人,我越深入思索我常听到和读到的像这样活着、也像这样死去的人的生活,我就越热爱他们,我自己也就生活得更愉快了”。

当然,直到《忏悔录》写完几年,托尔斯泰仍没能从困惑中走出,人生的探求仍在继续。

就在这时,托尔斯泰遇见了老子。

有明确记录的时间是1884年。

在当年3月6日,他的日记里,出现了这样的字眼:“我在翻译老子,结果不如我意。

”3月9日:“读了一点关于中国的东西,骑马在城里转了转。

除我以外,人人都在工作……我洗了澡,读老子。

翻译过来是可以的,但是缺乏完整性……”由此看来,托尔斯泰接触老子的时间还应当略略靠前一点。

因为不可能还没阅读就开始要翻译它。

托尔斯泰阅读的老子《道德经》,是1841年巴黎出版的法文译本。

托尔斯泰与中国传统文化

托尔斯泰与中国传统文化

托尔斯泰与中国传统文化托尔斯泰与老子托尔斯泰这样来介绍老子的一个基本论点:“他教导人们从肉体的生活转化为灵魂的生活。

他称自己的学说为‘道’,因为全部学说就在于指出这个转化的道路,也正所以老子的全部学说叫做《道德经》。

” 1891年10月,托尔斯泰在给出版商列杰尔列的一封信后面,附了一份“给我留下印象的作品”。

这份书目罗列不足50部,记录了托尔斯泰自童年至63岁这个阶段阅读并留下印象的作品。

这些作品,根据阅读印象,分为强烈;非常深;很深三种水准。

书目中,涉及中国的作品,有孔子和孟子以及老子数种,而“老子”,是列在印象“强烈”这个项目中的,列入这个水准的作品,仅仅不过十部左右。

虽然,托尔斯泰接触老子是比较晚的,那是在已创作出为他赢得世界声誉的《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之后。

1880年左右,托尔斯泰思想出现巨大困惑。

1879-1882年之间,托尔斯泰写出一篇表现这种困惑的长文《忏悔录》。

他在探索生命意义的精神活动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在探索生命问题的答案过程中,我的感受和一个在森林中迷路的人的感觉完全相同。

”一段时间,他开始与贫穷、朴实、没有学问而有信仰的教徒、香客、修士、分裂派教徒、农民接近,“我爱上了这些人,我越深入思索我常听到和读到的像这样活着、也像这样死去的人的生活,我就越热爱他们,我自己也就生活得更愉快了”。

当然,直到《忏悔录》写完几年,托尔斯泰仍没能从困惑中走出,人生的探求仍在继续。

就在这时,托尔斯泰遇见了老子。

有明确记录的时间是1884年。

在当年3月6日,他的日记里,出现了这样的字眼:“我在翻译老子,结果不如我意。

”3月9日:“读了一点关于中国的东西,骑马在城里转了转。

除我以外,人人都在工作……我洗了澡,读老子。

翻译过来是能够的,但是缺乏完整性……”由此看来,托尔斯泰接触老子的时间还理应略略靠前一点。

因为不可能还没阅读就开始要翻译它。

托尔斯泰阅读的老子《道德经》,是1841年巴黎出版的法文译本。

托尔斯泰与老子哲学思想#

托尔斯泰与老子哲学思想#

2009年第2期俄语语言文学研究 2009, №2 总第24期Russia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tudies Serial №24托尔斯泰与老子哲学思想——苦思与顿悟曹海艳(黑龙江大学,哈尔滨 150080)提 要:俄罗斯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一生恐惧死亡,苦苦追寻拯救之法。

本文试图从托尔斯泰的死亡观念入手,深刻剖析其“上帝即爱”思想的内涵。

这里可以看到中国老子的“道”对他的影响,托尔斯泰的“爱”是人战胜对死亡的恐惧而走向永生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其独具特色的思想内容之一。

关键词:死亡;恐惧;爱中图分类号:I109.99 文献标识码:A当初混沌之时,上帝造物,他按照自己的模样造了第一个人亚当,把他放在伊甸园里生活,后来又造出一个女人夏娃,他们二人无忧无虑地生活在一起,在他们的意识中是没有死的,只有生。

可是夏娃受到蛇的诱惑与亚当一起偷食禁果,从此心明眼亮。

上帝为了惩罚他们,使死成为其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你必须汗流满面才得糊口,直到你归了土,因为你是从土而出的;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

(圣经·旧约·创世记〈3〉:19)虽然这只是《圣经》中上帝创世的神话,但这后面的话却不乏真理。

自此之后,死亡之神便如影随形地跟随着每一个人,追逐着他,直到捉住他为止。

所以人人都渴望永生,惧怕死亡。

作为一个人,俄罗斯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也不例外,他一生害怕、不接受死亡,并且他对死亡的恐惧表现得尤其强烈,令后世一代代人心灵惊骇。

卢那察尔斯基曾指出过托尔斯泰的两种恐惧:对犯罪的恐惧和对死亡的恐惧。

托尔斯泰同这两者进行的战斗从童年时代便已经开始了,“这两种恐惧是他80年代初精神大转变的原因,并且一直把他折磨到咽下最后一口气、到他生命的最后一瞬间为止”(卢那察尔斯基1978:274)。

我们看到,托尔斯泰对死亡的恐惧如同他的生命力一样,是超乎常人的,茨威格对此的概括极为精当:“他这里迸发出来的是完全不加掩饰的兽性恐怖,是野蛮人的恐怖,是极端的恐怖,是恐惧的飓风,是高声呼喊生活意义的一片恐慌混乱”。

《老子·道德经》下的托尔斯泰

《老子·道德经》下的托尔斯泰

《老子·道德经》下的托尔斯泰张春芳(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系河北·石家庄050024)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13)35-0046-03基金项目:河北师范大学校级资助项目一般课题,项目编号s2011y16。

作者简介:张春芳(1971-),女,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系讲师,硕士学位,主要研究俄罗斯文学与文化。

摘要《老子·道德经》是中国哲学思想的开端之作。

托尔斯泰在其思想发展的探索过程中与老子不期而遇,老子所代表的东方思想吸引了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解构老子思想的过程是通过对《老子·道德经》可分成三个阶段的研读实现的:研读翻译、选择性解读和最终的升华。

融汇老子与其契合的思想到托尔斯泰主义中,并在其中实现了对“道”“无为”的动态阐述。

托尔斯泰在东西方思想文化中的兼收并蓄、为我所用的方式,使得其作品凝聚了东方文化和俄罗斯文化精神的多元思想。

关键词对话《老子·道德经》契合道无为Interpreting Tolstoy in the Light of "Tao Te Ching"//Zhang ChunfangAbstract The Chinese classic,"Tao Te Ching"by Laozi is the first philosophical work in Chinese history.Encountering Laozi while exploring and developing his own thoughts and ideas,Tol-stoy is deeply influenced by the oriental wisdom represented by Laozi.Tolstoy reads and deconstructs the philosophy of Laozi and his research proces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hases:reading and translation,selective interpretation and the sublimation.Tolstoy's doctrine absorbs the ideas that accord with his own and makes dynamic elaborations on the concepts of "Dao,(the way)"and "Wuwei (inaction)".He absorbs and makes use of the ideas and notions from both the West and the East.Thus,his works embody the thoughts of pluralism of oriental and Russian cultures.Key words dialogue;"Tao Te Ching"by Laozi;fitness;Tao;Wuwei《老子·道德经》是中国哲学经典的早期作品,是最早建立了宇宙观、二元对立又相互转换的中国哲学辩证法的经典,在世界哲学史中占有较高的地位。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对托尔斯泰道德观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对托尔斯泰道德观的影响

摘要:托尔斯泰一生通过文学创作,探寻俄国社会的未来出路。

他一方面主张用人性善的本质去宽恕恶;另一方面反对以武力革命抗恶,主张博爱。

仔细研究便会发现,托尔斯泰晚期思想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尤其是孔子和老子,对托尔斯泰的影响巨大,这从他前后期的经典作品中也可以看出其思想转变。

关键词:托尔斯泰;中国传统思想;孔子;老子;《战争与和平》;《复活》托尔斯泰一生视文学为生命,始终将俄国的良心扛在肩上。

他放弃贵族的一切生活方式,像一个真正的农民一样劳作,苦苦寻求精神上的支柱与家园。

19世纪80年代,托尔斯泰阅读了中国哲学思想著作,感悟到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他的内心得到了极大的安慰,其晚年作品传递的思想与中国传统的思想也大体吻合。

一、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对托尔斯泰的影响(一)孔子思想对托尔斯泰的影响在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接触时,孔子最早引起他的注意。

托尔斯泰是一个坚定的人道主义者,自由、平等、博爱是他不变的追求。

在研究孔子思想著述的过程中,更是加深了他的这个思想原则。

可以看出,托尔斯泰的人道主义精神,同孔子的“仁者爱人”学说相呼应。

他们都关怀民众,主张“博爱”。

主张实施仁政,反对暴力革命,反对以武力解决社会问题。

托尔斯泰认为,农民贫困的原因在于仅有的用来养家糊口的土地被地主夺去,“爱”是解决贵族老爷和农民之间矛盾的唯一的办法。

他认为一切社会问题都在于缺少博爱精神,而这种精神是“上帝写在人类心灵上的、永久不变的、无可争辩的法律”。

博爱精神是“勿以暴力抗恶”的理论依据。

[1]托尔斯泰用这样的思想去规范自己,呼吁上层社会关注民众的疾苦,关怀下层的百姓。

虽然托尔斯泰的思想脱离现实,但基于当时的社会背景,他的思想是可以理解的,出发点也是伟大的,托尔斯泰是一个真正的人道主义者。

(二)老子思想对托尔斯泰影响老子思想对托尔斯泰的影响最大。

他将老子的哲学放在两个范畴:“道”和“无为”。

认为“道”是一切生灵都应遵守的定律,“无为”是对肉欲的克制,即遵循“道”的唯一方法。

托尔斯泰对中国哲学思想的推崇和研究

托尔斯泰对中国哲学思想的推崇和研究

托尔斯泰对中国哲学思想的推崇和研究托尔斯泰对中国哲学思想的推崇和研究世界文豪托尔斯泰对我国古代伟大思想家孔子、老子的推崇和悉心研究,实为中俄文化交流中的一段佳话。

19 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了激变。

他认识到他所属的俄国上层贵族地主阶级的剥削、寄生生活是可耻的,他们的信仰、道德是虚伪的,因此与这个阶级的一切传统观念决裂了,而将立足点转移到宗法制农民一边。

他在记录自己思想转变过程的《忏悔录》中说过:“信仰是生活的力量……没有信仰就无法生活下去。

”为了确立新的信仰、新的生活和新的行为道德准则,他曾几次中断小说创作,潜心研究哲学和宗教问题,他探讨了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的教义以及东方古典哲学。

就在这一时期,即他的世界观转变时期,他对我国孔子、老子等人的学说产生了浓厚兴趣。

托尔斯泰1884年初托尔斯泰开始研究中国的宗教和哲学。

从此直到逝世,他在这方面的兴趣一直未减。

1884年3月初他在给好友切尔特科夫的信中写道:“我正忙于研究中国的宗教,吸取了很多好的、有益的、使我感到欣悦的东西。

如果上帝帮忙的话,我很想与别人分享。

”3月11日,他又写信给切尔特科夫“:对中国明哲的研究搞得我很忙,我很想将这些书所给予我的道德上的裨益传达给您和所有的人。

”研读孔子学说托尔斯泰对孔子的研读始于19世纪80年代初。

1882年6月他在给斯特拉霍夫的信中,对后者给他寄来有关孔子的书一事表示感谢,并且指出基督与尼哥底母谈话的意思在孔子的书中已明确表达出来。

这大概是托尔斯泰最早接触孔子的著作。

1884年2月末,他写信给切尔特科夫说:“我坐在家里,发着高烧,得了严重的感冒,第二天读孔子。

很难想象,这是多么不同寻常的道德高峰。

看到这一学说有时竟达到基督学说的高度,你会感到快慰。

”在他这一年的日记中有阅读孔子著作的多处记载,并在3月30日的日记中表示:“应该使这一学说成为公共财产。

”也就是这一年,他写了《论孔子的著作》一文,其中写道:“中国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国人是世界上最大的民族……中国人是世界上最爱好和平的民族,他们不想占有别人的东西,他们也不好战。

从托尔斯泰早期作品分析其对儒家思想接受的前提——以《卢塞恩》为例

从托尔斯泰早期作品分析其对儒家思想接受的前提——以《卢塞恩》为例

文学评论·外国文学从托尔斯泰早期作品分析其对儒家思想接受的前提——以《卢塞恩》为例洪晓彤 苏州大学摘 要:托尔斯泰的思想与中国儒家学说有着密切的关系,尽管他从19世纪80年代初开始才真正接触儒学著作,但是在接触伊始便对儒家学说有着不谋而合的惊喜,甚至产生“看到这一学说有时竟达到基督学说的高度”的感叹。

接受不在于一朝一夕,托翁的早期作品《卢塞恩》则体现出其对儒家思想接受的铺垫和前提。

关键词:托尔斯泰;儒道学说;卢塞恩作者简介:洪晓彤(1993.9-),女,江苏南通人,苏州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方向研究。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8-124-02托尔斯泰作为俄罗斯才华横溢的大文豪,硕果累累、著作等身,其创作生涯持续了半个多世纪,带给世人连连惊喜。

回顾他漫长的一生,几乎毕生都在对于“人生之路”进行精神探索,甚至基于这种溯源性的探究,建立了自己的宗教哲学学说。

观望托尔斯泰的宗教哲学学说,其中心可被概括为对于生活意义和死亡本质的追问,对于普遍的仁爱、善良和非暴力的“真正宗教”的寻求。

有人曾说,托尔斯泰的才华与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欧洲文化的滋养,尤其需要归功于西欧近代文明的影响与启迪,同样,也有人断定他对东方文明情《长江丛刊》有独钟,其思想与中国儒道学说有着密切的关系。

尽管他从19世纪80年代初开始才接触儒学著作,但是在接触伊始便对儒家学说有着不谋而合的惊喜,甚至产生“看到这一学说有时竟达到基督学说的高度”的感叹。

思想的接受不在于一朝一夕,从托翁的早期作品中,我们便能看出其对儒家思想接受的铺垫和前提。

《卢塞恩》便是一个例子。

一、资本主义的坏印象《卢塞恩》是托尔斯泰创作于1857年的短篇小说,副标题是“德•聂赫留朵夫公爵日记摘录”,由其根据在瑞士卢塞恩亲眼看到的一件事情而写成。

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后,1856年底托尔斯泰退伍,1857年到国外旅行,在瑞士的小城卢塞恩驻足。

托尔斯泰的道德理想和儒家学说

托尔斯泰的道德理想和儒家学说

托尔斯泰的道德理想和儒家学说
托尔斯泰的道德理想和儒家学说
作为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位精神巨子,托尔斯泰一生不断探寻全人类共同幸福的理想,以"道德自我完善"为核心的托尔斯泰主义就是他一生探寻的最终结果.由于托尔斯泰深具"道德内省"的东方气质,他的道德理想学说上深受东方儒家思想的影响.特别在价值核心、实现途径、理想图景三个方面体现出了托尔斯泰的道德理想与儒家学说的深刻应合.
作者:彭松作者单位: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200433 刊名:兰州学刊英文刊名: LANZHOU ACADEMIC JOURNAL 年,卷(期):2007 ""(9) 分类号:B512 关键词:道德理想人类爱自我完善全人类的结合。

列夫托尔斯泰作品中的道德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研究

列夫托尔斯泰作品中的道德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研究

列夫·托尔斯泰作品中的道德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研究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列夫·托尔斯泰作品中的道德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

通过分析托尔斯泰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本文揭示了托尔斯泰对社会不公、道德堕落和人性的探讨,以及他对人道主义精神的宣扬。

最后,本文探讨了托尔斯泰作品在现代社会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列夫·托尔斯泰;道德观念;人道主义精神;《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一、引言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是19世纪俄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被誉为世界文学的巨匠之一。

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社会批判性和人道主义精神,对俄国文学和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以托尔斯泰的代表作为例,探讨其作品中的道德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

二、道德观念:对社会不公和道德堕落的揭露1.《战争与和平》:托尔斯泰通过描绘拿破仑战争时期的俄国社会,揭示了战争带来的灾难和社会不公。

小说中的安德烈公爵、皮埃尔·别祖霍夫等人物形象展示了托尔斯泰对道德沦丧的批判和对人性光辉的追求。

2.《安娜·卡列尼娜》:这部小说通过对安娜与瓦隆斯基、基蒂与列文两对夫妇的婚姻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当时俄国社会的虚伪道德观念。

托尔斯泰通过安娜的命运,表达了对传统道德观念的质疑和对人性的关怀。

三、人道主义精神:寻求上帝和灵魂救赎1.《复活》:这部小说是托尔斯泰晚期的代表作,通过主人公聂赫留朵夫的觉醒和救赎之路,展现了托尔斯泰的人道主义精神。

小说中对法庭审判、监狱生活等社会现象的描绘,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扭曲,同时也传达了托尔斯泰对上帝和灵魂救赎的渴望。

2.宗教思想:托尔斯泰在作品中多次表达对基督教信仰的怀疑和探索。

他在《忏悔录》中对自己的信仰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最终在《教育的果实》中提出了以“爱”为核心的宗教思想。

四、托尔斯泰作品在现代社会的意义1.对现代社会道德伦理问题的启示:托尔斯泰的作品揭示了道德沦丧和社会不公的危害,为我们提供了反思现代社会道德伦理问题的视角。

托尔斯泰《复活》儒家修身成人思想略论

托尔斯泰《复活》儒家修身成人思想略论

托尔斯泰《复活》儒家修身成人思想略论
托尔斯泰的《复活》是一部关于修身养性成人的佳作,它以法国文豪费尔南多·德拉孔子(Fernando Pessoa)渊博的儒家思想为基础,励精图治,对两性之间的交往大学提出了一套独特却又能实用的方法论。

《复活》着重强调人性德育、社会关系以及精神修德三大要素,综合运用孔子以及星球价值观,为两性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套明确的原则和指导方法。

其中,侧重于社会交往形式的精神修德是最重要的,它将拓展个人的思维,模糊人类对性别的分类,让两性之间能够更好地沟通、更开放地表达,并营造一个和睦的社会关系环境。

此外,《复活》所提出的人性德育,更是着重于个人在价值观、认知和行动方面的发展,从而获得更强的理解力、更高的社会地位和更强的自我尊重感。

在费尔南多眼中,只有定期对自己进行反省,改变僵化的思想观念,并学习如何建立和平互补及兼容相容的社会关系,才能实现真正的修身养性成长。

总之,托尔斯泰的《复活》从一个儒家的视角,深入挖掘了两性之间的社会关系,为两性之间修德养性的行为把关,提出了一套实用可行系统。

从而,帮助人类更好地实现和谐,健康而富有成效地发展出一种更加完美和有原则的相处模式。

试论托尔斯泰的宗教观与老子的学说

试论托尔斯泰的宗教观与老子的学说

试论托尔斯泰的宗教观与老子的学说蔡宝玺 一个民族的思想文化和其它文化形态一样从来都不是古井静水,而是像小河之水总是流入人类文化的汪洋大海,彼此吸收,相互作用,从不因时间和空间的相异而阻隔,只要社会发展的截点相似或相近就会产生新的景观。

俄国托尔斯泰生活的时代就是这样,托尔斯泰的思想一旦吸收了我国孔子、孟子、墨子和老子的哲学思想,特别是老子的学说就放射出自己特有的宗教观的火花。

列・尼・托尔斯泰出生于19世纪20年代,老子生于公元前六世纪六七十年代间,相距两千多年。

他们生活的年代不同、民族不同,一个是俄国的大文学家、思想家、世界文坛的泰斗,一个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但他们所经受的变革社会的激荡是相同的,他们都目睹了旧的社会制度、道德观念、传统习惯与新的社会制度、道德观念、习惯之间的撞击,感触到动荡、混乱时期人民渴求社会稳定、生活幸福的脉搏,也都有一颗强烈的拯民救世的心。

他们都探求了拯民救世的“良方”。

由于他们受不同的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科学技术的影响,因而,开出的“良方”药味有同有异。

本文就两份“良方”开出的社会背景,“药方”同中有异,“药效”程度等方面做个比较分析。

一俄国封建农奴制社会残喘到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已近寿终之年。

农奴制社会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农民起义的浪潮日益高涨,革命民主主义者为争取实现革命的斗争日趋激烈;当农奴制度已摇摇欲坠时,一部分“贵族阶级意识到自己手里除了农奴制度外再也没有其它特权了,因此就死死地抓住农奴制不放”,[1](P.199)另一部分认识到只有在革命未爆发之前做必要的改革才能保住统治地位的明智的贵族也主张改革。

贵族阶级的各种特权心态由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诏示而了结。

迫于形势,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于1861年3月3日正式签署了改革法令和关于废除农奴制度的特别宣言。

农奴制社会到此划了一个句号,俄国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社会时期。

这场改革只是统治阶级为了确保统治地位、取得长期的统治所采取的不伤筋骨、搔痒式的改良。

长篇小说《复活》中复活的是什么

长篇小说《复活》中复活的是什么

长篇小说《复活》中复活的是什么?作者:韩惠俐来源:《新闻爱好者》2011年第22期摘要:俄罗斯大文豪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复活》是其晚年的一部重要作品。

托尔斯泰一生追求真理,早年生活放荡,后来反省忏悔,节欲散财,放弃贵族特权,亲身参加农业劳动,帮助周围农民,实现道德的自我完善。

他的这一道德实践充分地赋予到了《复活》主人翁聂赫留朵夫身上。

笔者认为《复活》中复活的就是西方概念中的灵魂,复活的是我们中国文化概念中的道德、良心和良知。

关键词:托尔斯泰《复活》良心俄罗斯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有三部享誉世界的长篇小说,分别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

《复活》是托尔斯泰晚年之作。

中国儒家把人生60岁划归花甲耳顺之年,把70岁定为随心所欲不逾矩之年,这个年岁,激情已过,对物质的追求之心已经淡薄,更多关注的是精神心灵生活。

长篇小说以“复活”为书名,开宗明义说复活,复活的是什么呢?本文在研究《复活》小说的基础上,结合作家一生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脉络,参照中国儒家学说,试图探索出作家创作小说《复活》的真实意图。

我笔写我心的创作态度托尔斯泰3岁丧母,9岁失怙,由姑母养大成人。

“在托尔斯泰各个时期的作品中,不少人物带有自传的性质,各自反映了作家的一段思想历程以至生活历程。

”①《战争与和平》成书于作家壮年时期,反映的是波澜壮阔的战争画面和激情高昂的爱国热情;不惑之年杀青的《安娜·卡列尼娜》更多关注的是家庭感情生活。

60岁至71岁完成的《复活》中的男主人翁叫聂赫留朵夫,同名主人翁在托尔斯泰的作品中出现过多次,1856年发表的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中的主人翁也叫聂赫留朵夫,开首写道“当时他才19岁”、“自己就毅然向大学申请退学,从此留在乡下”。

②这位聂赫留朵夫公爵19岁大学退学,回乡下管理自己的农庄。

而托尔斯泰1847年19岁时辍学于喀山大学,回雅斯纳雅·波良纳庄园,制订了意图改善农庄农民生活的计划。

《托尔斯泰文集》中的爱与道德观念

《托尔斯泰文集》中的爱与道德观念

托尔斯泰文集中的爱与道德观念引言亚历山大·列昂尼多维奇·托尔斯泰(Leo Tolstoy)是19世纪俄国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以其宏伟的史诗式小说而闻名全球。

除了其小说作品外,托尔斯泰也有许多散文和哲学著作,探索了人类存在、道德观念和爱的本质。

本文将深入研究托尔斯泰文集中所揭示的爱与道德观念,并分析其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关于爱在托尔斯泰看来,爱是生命和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力量。

他认为,真正的爱应该是无私、慷慨和包容的。

通过爱,一个人能够超越自我,关注他人,并寻求共同利益。

托尔斯泰相信,在这种无私的爱中,个体和整体能够达到真正的幸福。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常常能看到托尔斯泰创造了各种角色来探讨不同类型的爱。

例如,在《战争与和平》中,他描绘了安德烈和娜塔莎之间纯粹的爱情,以及康斯坦丁和娜塔尼亚之间平等的伴侣关系。

关于道德观念托尔斯泰对道德观念的研究也是他作品中的重要内容。

他主张人们应该根据内心的道德准则行事,而不仅仅是遵循社会规范或法律。

他认为真正的伦理原则来自于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真理和善良的追求。

在《复活》这部小说中,托尔斯泰通过主人公涅克拉索夫(Nekhlyudov)的意识觉醒,探讨了个体责任与社会义务之间的冲突。

他把涅克拉索夫从堕落到挣扎再到找回内心清明的过程写得非常生动。

此外,在《忏悔录》中,托尔斯泰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督教道德观念,强调个体对于自身行为后果负有责任,并追求无私的爱和宽恕。

爱与道德观念对个人与社会的意义从托尔斯泰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爱与道德观念在个人和社会层面都具有极大的意义。

对于个人来说,无私和慷慨的爱能够带来内心的平静与满足感。

通过遵循内心的真理和善良,一个人能找到自己真正的意义和目标,并追求一种更高尚、更有价值的生活方式。

对于社会来说,爱和道德观念是保持社会秩序与健康发展的基石。

只有当每个成员都愿意以无私和包容为准则行事时,整个社会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与进步。

结论在托尔斯泰文集中,他深入探讨了爱与道德观念在人类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托尔斯泰的道德理想和儒家学说2007年第9期总第168期兰州学刊LanzhouxuekanNo.92Oo7Genera1.No.168?西方哲学研究?托尔斯泰的道德理想和儒家学说彭松(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200433)[摘要]作为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位精神巨子,托尔斯泰一生不断探寻全人类共同幸福的理想,以"道德自我完善''为核心的托尔斯泰主义就是他一生探寻的最终结果.由于托尔斯泰深具"道德内省"的东方气质,他的道德理想学说上深受东方儒家思想的影响.特别在价值核心,实现途径,理想图景三个方面体现出了托尔斯泰的道德理想与儒家学说的深刻应合.[关键词]道德理想,人类爱,自我完善,全人类的结合[中图分类号]B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492(2007)09—0044—04作者简介:彭松,男,江苏苏州人,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l9世纪末西方经历了深刻的文明危机.托尔斯泰作为俄罗斯的精神领袖,他身处文明发展的危机时刻,一生不断追寻和探索精神价值,生命意义和道德境界,背负着强烈的使命感,要为全人类寻找真理的道路和幸福的归宿.在不断克服自身深刻的精神危机坚持顽强的追寻和探索的精神旅途中,他怀抱着开阔的全人类的关怀意识和对真理的热切向往,不断超越自己原本信奉的世界观,直面自身灵魂深处掩藏的危机,认识到了欧洲基督教传统和启蒙主义思想的内在困境,从而能够跨越基督教世界的樊篱,逐渐转向东方文化,从中国,印度,伊斯兰等多元的思想体系中汲取灵感和智慧,使他自身的气质和思想中潜在的道德感情和智慧悟性与东方文化发生了"应合",最终塑造成整个一套道德完善的学说——"托尔斯泰主义".可以说"托尔斯泰主义"是托尔斯泰一生精神探索的成果,也是他自身的精神气质,思想因素与东方文化发生"应合"的产物,它糅合了多种文化因素,因而对全人类的生存和命运具有独特的启示价值.在"托尔斯泰主义"形成过程中,我们可以不断发现以孔孟精神为主体的儒家思想对他的影响,自从l9世纪60年代末托尔斯泰经历了"阿尔扎马斯之夜"的精神危机之后,他开始积极面向东方寻找新的思想启示,从他的日记中我们知道自1884年起他就广泛地阅读孔子和孟子,并立刻产生了认同的感觉,之后他亲自译写了《孔子的着作》一文以阐发他对孔子的理解,并且直到晚年他还坚持译介《大学》和《中庸》(1900年),不懈地研究孔子学说中的真髓.如果说孔孟儒家学说的主旨是执着现实的道德关怀,而"托尔斯泰主义"的核心就是"道德自我完善"和"勿以暴力抗恶"的精神信条,由此儒家学说与"托尔斯泰主义"最深刻的应合就产生于道德理想层面相近的认识和追求,其中在道德理想的价值核心,实现途径,理想图景这三个层面尤其体现出了共同的取向.一,"爱"与"仁":道德理想的价值核心"爱"是托尔斯泰道德学说的基础和宗旨,也是晚年托尔斯泰竭尽生命提倡的人类根本的救赎之道,他认为"这种感情解决了人类生命所有的矛盾,并给人以最大的幸福"_1.这种爱在他看来超越了尘世间狭隘的价值标准和利益尺度,是一种至纯至善的情感升华.托尔斯泰相信通过爱,爱自己,爱别人,爱仇敌,爱一切人,所有人相亲相爱,能够平息纷乱,消除罪恶,从而实现一个道德完善,没有暴力,宁静永恒的理想世界.这种博爱精神无疑缘自基督教,然而正统基督教义宣扬的是上帝之爱,基督教义预设人类犯有原罪,人心充满罪恶恶不是用意识,理性所能战胜的,它极深地埋藏在人性之中,为了战胜薷要上帝的救赎,而上帝为了拯救人类才通过神的意旨把爱投入人心,这种上帝之爱是外来的,是以神的戒律的形式赐予人的,不是人心中固有的,摩西十诫告诫人必须要先"爱神",通过"神"才能获得"上帝的爱",然后才能"爱人".而托尔斯泰的道德学说排除了神意,他把爱的根性培植在人心中,在他看来脱离个体的心灵世界而到世界之外去寻找"爱"是荒谬的,"爱"导源于人类生命的本质之中,托尔斯泰指出"爱是人类惟一的理性活动."他把爱赋予人的本性,希望人类通过返回自己的内心寻找到爱,并在爱的指引下通过爱达到与别人的灵魂融合,从而真正与上帝合一.正是由于他把爱理解为人类固有的理性,所以他不认同基督教所宣扬的非理性的宗教神秘情绪,他认为基督教中充满的那些神话和奇迹是无稽之谈,而他对经典基督教条最大的反叛就是他否定了"原罪说",为此他写了一篇小说名为《世上无罪人》,鲜明地与"世上一切人都是罪人"的基督教义对抗.他拒绝原罪,实则否定人性是堕落卑污的,否定神秘无底的恶的绝望感,而相信人的天性具有理性的力量,一旦获得了理性,人就能打破理性未启的蒙昧和罪恶的状态,从而战胜恶,通过理性奔向善的方向,也就是上帝的方向.托尔斯泰所相信的这种爱是根植于人心的,是属于人的,是人的一种高尚情感和理性能力,这就是"人类爱".在传统基督教的信仰氛围和教义规限之中,托尔斯泰通过艰难的道德反省和自我反思,终于大胆宣布了自己内在的心灵发现,对"爱"的本质的这种新的认识和发现,成为了托尔斯泰的道德理想的价值真髓,奠定了托尔斯泰主义的价值基础,使他经由对爱的认识而第9期托尔斯泰的道德理想和儒家学说45重新认识了人的本质.托尔斯泰的"爱"的学说导源于基督教而又在很大程度上改造了基督教教义,经由对"人类爱"的认识,托尔斯泰确立了人的自信意识和道德主体地位,他以爱的力量消解了基督教的罪恶和苦难的绝望感,以理性的爱的精神代替了基督教神秘莫测的非理性宗教感情,以对现实人生的关注和执着改变了基督教否定现世的精神取向.通过对基督教义的反思和梳理,托尔斯泰的人生观点逐渐向东方精神靠拢,而他的"人类爱"的观点与充满着深厚的现实理性精神的儒家学说所宣扬的核心价值"仁"之间正有一种息息相通的深层契同和应合.肇自孔子开始,儒家学说就把"仁"作为其整个价值体系的核心,孔子认为人的本质是仁,"仁者,人也",而仁者爱人是他对仁的内涵的集中概括.经过对仁的道德价值的肯定,孔子实际上将客观的社会伦理关系内化为人的本质,同时相信通过个人的追求和努力,人是有能力达到"仁"的理想境界的,子日:"为仁由己",也即是通过自我修养以实现自己的本质.与孔子相比, 孟子同样将"仁"作为道德学说的价值核心,所不同的是,孟子更注重的不是"仁"外在的社会伦理性质,他更关注"仁"内在于人心中的意义.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正因为人性本善所以"仁"的善端就天然地包含在人心之中,他说"仁,人心也",并且提出更系统的解释,即着名的"四端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这就将外在的道德规范与内在的人性本质相合一,肯定"仁"的道德追求源于人性内在的需求,他一方面从普通日常的人的生理情感中提升出道德的品质,从而赋予了人性以道德化的品格,另一方瓦循着孟子的理论则由于"仁"发端于人的内在品性,故而为"求仁" 就不必向外界去寻找途径而真正重要的是向内去探求,正是孟子把孔子所开创的儒家道德学说更进一步导向内转,从而也更鲜明地呈现了儒家学说以人为本的理论面貌和学理架构.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托尔斯泰的"人类爱"的信念与儒家提倡的"仁"的学说有非常深刻的契合,这种契合不仅在于他们都把"爱"和"仁"这种促进人与人之间相互融合的道德情感作为最重要的价值核心,更重要的是他们都关注"爱"和"仁"的人性依据和内在性,都从人本身之中去寻找其根源,从而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人的道德主体地位和追求完善的自信心,其结果是他们的道德学说都具有深刻的人学气质,其理论的指向和关注点更多地投射向现实人生,而非遥远的彼岸世界.再者托尔斯泰的"爱"与儒家的"仁"都不仅仅是一种人类的情感,而且还具有鲜明的理性色彩,托尔斯泰认为爱是人类的一种理性能力, 在混乱罪恶的世界里它是最高的理性,正因为爱具有理性特征, 所以人们可以把握它,可以依据它实现合理的生活.而儒家的仁具有浓厚的实用理性色彩,仁是从现实合理的人生秩序中抽绎出来的规范,还必须回到现实生活中去"日用而不烦",因此它没有神秘的非理性的色彩,而具有鲜明的现实指归.可以理解, 正是由于这些契合之处才使得后期的托尔斯泰在苦苦追索思想出路时接触并深深认同了儒家学说,而且乐此不疲地倾心钻研孔孟着作,从中不断汲取思想养份,坚固完善了他的"人类爱"的信念.当然肯定托尔斯泰与儒家思想契合的同时,还应看到基督教背景对托尔斯泰的深刻影响,从他的"人类爱"中可以发现上帝之爱的那种博大无际的包容和宗教性的牺牲付出情结,而儒家的"仁"则更富有日常伦理色彩,其所主张的"爱人"建基于主体心理情感基础之上有一个由内向外渐次推进的过程,也就是儒家说的"推己及人",必然导致"爱有差等"的结果,这其中就体现了不同文化背景中宗教性的道德情感和世俗性的道德情感之间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总在文化的深层中存在着,当我们辨析两种思想体系的契同之处时,也不应该忽略其中的差异. 二,"道德自我完善"与"内在超越":道德理想的实现途径在人类克服苦难,走向幸福的路途上,基督教强调"神恩"和"救赎".基督教经典的"原罪说"认为人类与生俱来就背负着深重的罪孽,人性是不完善的,充满了罪恶,因而人类无力自救. 为了拯救人类耶稣通过自己的牺牲为人类指示了信仰之路,因此人类只有皈依基督信仰走"因信称义"的路,依靠耶稣才能得到救赎.基督教相信恶不是用意识,理性所能战胜的,它极深地埋藏在人性之中.人的理性是堕落的理性,为要战胜恶,需要救赎的神秘奇迹.因而基督教根本否认人类有"自我完善"的可能,人总是有缺陷的,只有上帝才是完善的.对于这套基督教义,托尔斯泰抱持着根本的怀疑,他怀疑人无法自救的观点,认为人类不需要救赎者和救世主,就凭自身的理性的"爱"的能力和道德反省的精神可以不断自我完善,他把恶看作只是理性未启和良知失落的状态,而不是人性无法克服的本质.托尔斯泰认为人身上具有神性的根苗,这就是人的道德良知,所以说:"天国在你们心中."——他启发人们向自己的内心寻求对上帝的认识,更进而实现与上帝的同一.必须指出的是托尔斯泰所理解的上帝偏离了正统基督教的信仰,它们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异,在托尔斯泰的世界里上帝不再是作为一个人格神而存在,托尔斯泰虽然不否认上帝的存在,但是他却大胆怀疑基督教义里描绘的那个事无巨细都直接干涉的人格化的造物主和裁判者的形象.他信仰中的上帝是冥冥中某种终极规则的体现者,是某种近乎于天道的存在.而这种天道不是高高在上,虚无缥缈与人世隔绝的,它以可以体察的方式存在于万事万物之间,它合乎人类最本真的理性和良知.托尔斯泰大胆宣称"天国在你们心中"H],就是说上帝所代表的天国正义与人同在,人心中的道德良知是合乎天道的.于是托尔斯泰消解了基督教信仰中那种人与神的对立感,而把外在的神性变为人心中的道德良知,在他认为"与上帝融一",不是指人抛弃自己的本性去皈依上帝,而是通过启发人心中的善,来实践道德理想,完成对宇宙中终极存在的天道的体证.我们发现托尔斯泰的这种"天道观"在他前期的巨着《战争与和平》中就有所体现,在小说所描写的大干世界中,出现了冥冥中笼罩着人们命运的规律,而这种类似于天道的规律不仅体现出人民性和善的性质,而且能够为人所体悟(如奥斯特里茨战场上的安德烈,库图佐夫和忍受苦难的智者普拉东等).而7O年代以后托尔斯泰经历了紧张的精神危机,自觉建立起"道德自兰州学刊总第168期我完善"的信念,他写了《天国在你们心中》一文,明确提出上帝通过意识表现在我们心里,肯定人通过道德反省可以实现与上帝的合一.同时在小说《谢尔盖神父》中,他否定了向外寻求上帝的苦修之路,在名着《复活》中,托尔斯泰深刻地描写了善与恶在人心中的激烈搏斗,主人公聂赫留朵夫通过道德反省最终实现灵魂复活的故事.《复活》所演绎的道德追悔,良知醒悟的精神复活过程中排除了基督教的神秘奇迹,而鲜活地表达了托尔斯泰所主张的启发人心中的道德良知,通过艰苦的道德反省而清除罪恶,获得新生,最终走向上帝的生命自我净化过程.很明显,这是一条内在的精神提升之路,依靠的是人的自力提升,而不待外在的拯救.这种道德理想的实现途径与中国儒家文化所宣扬的"为仁由己"的内在超越之路有着深刻的共同性.儒家学说建基于开阔的"天人相通"的宇宙人生观念之上,儒家相信天覆地载,万物化育的宇宙中存在着一种冥冥然悠久博厚的天地之道,儒家理想中的道德境界就是"以德配天",追求圣人之道以实现与天地之道的同一,而孟子提出的"心性说"则更明确地提出了人心与天道相通的理路,孟子认为人心中本具有良知的善端,只要充分发掘这个善端,也就是尽心就可以实现善良的本性从而与天道相通,这就是孟子所说的"尽其心者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天矣".这个"尽心知性知天"的理路将个体性的"心"与普遍性的"性"与终极性存在的"天"之间相互沟通,所以人要成就自己的道德本体,要"体万物之仁","与天地同化",根本的途径就是"不假外求",只需"反身而诚",进行道德心性的修养,"求其放心"就可以寻回内心中的道德根性,通过修身能使人真正达到心性合一,使人心与天道同一.这样就构成了儒家特色的"内在超越之路",而且儒家相信这条"内在超越之路" 对于每一个人都是敞开的,只要真心诚意地去践履,每个人都能体认道德本根,都能成就道德主体,也就是所谓的"人皆可以成尧舜".我们可以由此发现托尔斯泰"道德理想"实现的根本途径,启发人内在的道德理性,通过道德反省和精神忏悔,寻回个体的良知,实现"道德自我完善".这与儒家的由内而外,修心性以知天命的理路是相通的.两者都排除了外力提升的必要,相信通过启发人的道德根性,不仅能使人寻回良知,走向完善,而且这种完善还是永无止境的,它指向一个无限广阔光明的理想图景. 这样两者都充分表现出对人作为道德主体的信心和对人生走向完善的乐观情绪,提供给了人类重新审视自身善良根性的方式, 同时也把道德践履的重任完全赋予人类个体,真正树立了人作为道德主体的自主地位,将关注点集中在人的内在心性方面,从而形成了人本主义的思想体系和道德主张,为人类的自我实现和完善指明了无穷信心和乐观理想.当然儒家的"内在超越"式的道德实现途径是在中华文明独特的宇宙人生观念中形成的,是以"天人合一"的理想化的天人关系为依据的.这种中国式的天人关系,相信人道与天道相配,人心与天道沟通的乐观信念和理想途径深深渗透了中国文化几千年来积累的文化气质,表现了中国人审美理想化的心理情感体验,充满了一种内在充盈的生命感受和乐观信念,这种感受和体验具有浓厚的主观心性色彩,很难在文化移译的过程中被充分表达,也很难被中国文化以外的文化充分体认.所以晚年的托尔斯泰思想中既包含有"天人合一"的成分,但他又不能像儒家哲人那样完全沉浸在"参天地之化育"的乐观境界之中,他始终有一种对人生的未完成感,终于还是缺乏儒家文明中天然的自足完满感,而在他内心中道德搏斗的剧烈和强烈的道德危机感还是泄漏出了他对于人生的怀疑情绪和悲观意识.三,"全人类的结合"与"天下大同":道德理想的理想图景托尔斯泰对儒家文化最关注的是儒家关于个人道德心性的学说,而对儒家的社会学说则有意无意地有所忽略.托尔斯泰曾在1884年和1900年两次译介过儒家的重要经典《大学》《中庸》,在译介过程中他主要关注的是其中从"欲明明德于天下"到"格物致知"的部分,即由人到己,由外到内,由社会到个人心性修养的过程,而接下去由格物致知到治国平天下,这一段儒家有关社会伦理秩序的理论则完全没有被译出.这种有意识的取舍正显示了托尔斯泰的思想特色,即他关注从个体内在精神意识完善的角度来改造世界,而对外在的制度安排则不甚重视.托尔斯泰极度厌恶当时俄国社会专制虚伪的一套社会制度,同时他也对西欧式的现代化带来的危机有深刻认识,他对俄国西欧派为效法西方而采取的种种改良主义措施抱持根本的怀疑态度,而设想通过道德意识的完善来提升人的生命境界以拯救世界.托尔斯泰把社会问题化为宗教和道德问题,他认为拯救个人的道德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而且他认为日趋复杂化的现代制度最终只会损害人的善良根性.托尔斯泰早年曾受过卢梭的影响,他认为标榜"科学"和"进步"的现代文化只是"无益的外在活动",而过一种简朴的农业化的生活才能有助于个体道德的完善.托尔斯泰相信在简朴生活中外在的自食其力有助于人内在的道德修养,从而促进人们通过自力提升以实现道德完善,获得道德新生的人类应该生活在一种新的状态之中,即一种道德自制基础上的无政府状态,没有国家,没有政府,没有教会, 没有复杂的现代社会系统,在严格的道德自制基础上,所有人平等友爱地团结起来,在简单而简朴的形式下共同生活,这是一种富有开创性的新生活,在这里没有外在的压迫和监督,每一个人都为他人而活着,劳动本身是人生最大的幸福,组成一种人类共同生活的联合体.托尔斯泰相信在这种"共同生活"的基础上,依靠人类焕发出的道德力量和生命热情,将会实现全人类最终的联合,所有人和睦相处相亲相爱,而这就是托尔斯泰从童年起就梦寐以求并苦苦追寻的远大理想.与托尔斯泰相比,儒家文化所设想的社会图景要富有更多的现实内容.从孔子所倡导的"德治","仁政"思想开始,儒家就设想了一种道德化的社会政治架构,儒家以"仁"作为核心的道德范畴,要求统治者在"仁"的基础上依照道德原则进行统治. 这种"仁政"的基础在于个人的道德修为,儒家主张从真心诚意的个人自我修养开始,从个人理想化的道德品质上发展出良善的社会制度,由内向外,"内圣外王",从儒家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的王道仁政理想逐渐外扩,其终极指归突破了现实政治的局限,而指向"民胞物与"的大同远景.成书于西汉的《礼记?礼第9期托尔斯泰的道德理想和儒家学说47运篇》中提出的"大同"思想就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先秦儒家的社会理想图景,书中描绘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货"不必藏于己",力"不必为己","男有分,女有归",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_6的和谐安宁平均仁爱的大同境界.很显然,儒家学说的这种社会理想与托尔斯泰的思想有相当近似之处,首先两者都体现出道德理想主义的实质,即将道德理想与政治实践,社会改造结合起来,把社会制度的问题纳入甚至转化为纯粹的道德问题,希冀以道德理想的原则来构建社会秩序,从而将道德伦理学说和社会政治学说融合为一.这种道德理想主义首先关注个体的道德修养,把社会理想的实现对寄托在个人道德实践的基础上,注重启发和完善人的道德意识,从内在的心性层面上提升人生境界,从根本上实现对社会的改造. 在这种道德理想的辉映下所开出的社会远景蕴含着人类最美好的希望,包含了人类永恒的自我拯救之梦,对现实社会的缺陷和弊陋具有强烈的潜在批判意识,但这种以道德尺度来评价和设计人类社会和历史的观点,建筑在单纯的道德伦理基础上,以理想化的道德标准作为自身的实现依据,其后果是造成道德"越位",以道德原则替代现实原则,不可避免地充满了空想色彩,在现实中遭遇碰壁的尴尬处境.此外托尔斯泰和儒家理想中的社会图景都呈现出一种整体(上接第32页)见,他的知识靠回忆的认知理论亦包含着二元对立思想.他一方面肯定了感性认识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他又极力地鄙薄感性认识,认为要想拥有绝对的,纯粹的知识必须靠灵魂的作用.他的不死的灵魂和理念一样是单一的不可分的,是永恒的,能够看得见身体所不能看到的东西.如果进入肉体的灵魂受情欲等的干扰与羁绊,就不会成为爱智能的人.要想成为爱智能的人,必须在死后而不是在生前.因为灵魂若是和肉体在一起,就不能有纯粹的知识;知识如果真能获得的话,也必须是在死后才能获得.可见,灵魂靠回忆的认识论同样导致了可感世界与理念世界的分离.职是之故,罗素认为,柏拉图从对灵魂和肉体的看法到本体论,认识论都是二元的:"苏格拉底说, 死就是灵魂与身体的分离.在这上面我们就遇到了柏拉图的二元论:即,实在与现象,理念与感觉对象,理智与感官知觉,灵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