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性催化剂

合集下载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手性催化剂的种类与应用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手性催化剂的种类与应用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手性催化剂的种类与应用手性催化剂是有机化学中一类重要的化学试剂,其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中。

本文将对手性催化剂的种类和应用进行整理。

一、手性催化剂的基本概念手性催化剂是指具有手性中心的化合物,它们通过与底物发生化学反应,能够选择性地形成手性产物。

手性催化剂既可以是有机化合物,也可以是金属配合物。

二、金属有机催化剂1. 铑催化剂铑催化剂在不对称氢化、不对称羰基加成、不对称芳香核糖化等反应中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和对映选择性。

2. 钌催化剂钌催化剂广泛应用于不对称氢化、不对称羰基加成、不对称环化等反应中,具有优异的催化效果和对映选择性。

3. 钯催化剂钯催化剂是有机合成中应用最广泛的催化剂之一,常用于氢化反应、杂环合成、烯烃功能化等反应中。

4. 铂催化剂铂催化剂在不对称氢化、不对称芳香核糖化、烯烃功能化等反应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三、有机催化剂1. 亚胺催化剂亚胺催化剂广泛应用于烯烃环化、取代反应、不对称羰基反应等反应中,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对映选择性。

2. 锆催化剂锆催化剂在不对称HSi加成反应、Asymmetric 1,2-additions等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效果和对映选择性。

3. 磷酸催化剂磷酸催化剂广泛应用于不对称Michael加成、不对称烯烃环化等反应中,在有机合成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四、手性催化剂的应用领域1. 药物合成手性催化剂在药物合成中起到关键的作用,能够高效合成手性药物分子。

2. 天然产物全合成手性催化剂广泛应用于复杂天然产物的全合成过程中,能够实现高效、高选择性的合成。

3. 聚合物合成手性催化剂在聚合物化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控制聚合反应的立构和空间构型。

4. 化学传感器手性催化剂可以应用于构建化学传感器,实现对手性分子的检测和识别。

结语手性催化剂作为有机合成中的重要工具,在合成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手性催化剂种类和应用的整理,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手性催化剂,为有机合成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手性催化剂在合成中的应用

手性催化剂在合成中的应用

手性催化剂在合成中的应用在有机化学领域中,手性分子的合成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由于手性分子具有不对称性质,因此它们在医药、农药和材料科学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而手性催化剂作为一种重要的工具,在手性分子的合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手性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手性催化剂是指具有手性结构的催化剂,它可以在化学反应中诱导出手性产物。

在有机合成中,手性催化剂广泛应用于不对称催化反应中,这些反应可以高效地合成出手性化合物。

手性催化剂分为两类:对映选择性催化剂和手性环境催化剂。

对映选择性催化剂是一类可以选择性地催化一个手性产物形成的催化剂,比如酶和金属配位化合物。

它们可以通过催化剂和底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控制产物的对映选择性。

对映选择性催化剂的研究对于合成手性化合物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手性化合物的对映异构体往往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

通过对映选择性催化剂的应用,人们可以合成出具有特定对映异构体的手性药物和农药,并通过调节对映异构体的比例来控制它们的药效。

手性环境催化剂是一种通过调节反应条件中的手性环境来诱导手性产物形成的催化剂。

手性环境可以通过选用手性配体、溶剂和温度等因素来控制。

手性环境催化剂的研究不仅对合成手性化合物具有重要意义,还对理解手性识别和手性传递等过程具有深远的影响。

通过调节手性环境,人们可以合成出具有高对映选择性的手性化合物,并进一步研究它们在不同化学反应中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特性。

手性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涉及到多种反应类型,如不对称氢化反应、不对称氧化反应和不对称加成反应等。

这些反应相对于传统的对称合成方法具有更高的立体选择性和反应活性。

手性催化剂可以诱导非对称反应的进行,使得只有一种手性产物形成,从而大大提高了合成化学的效率。

在不对称合成中,不对称氢化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反应类型。

手性催化剂可以在氢化反应中选择性地催化一个手性产物形成。

这种反应在制药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手性催化剂的合成和应用

手性催化剂的合成和应用

手性催化剂的合成和应用手性催化剂是在许多化学反应中起到关键作用的一种化合物。

它能够促进化学反应,同时使得生成的产物具有一定的立体构型,这对于药物合成、材料科学等重要领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手性催化剂的合成和应用是当今化学领域的一个热门研究方向,其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一、手性催化剂的定义和类型手性催化剂是一种在化学反应中起催化作用的化合物,它可以让反应发生在一定的立体构型下。

手性催化剂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催化剂分子中的手性中心对反应物分子进行选择性“识别”和“诱导”,从而使得生成产物的立体构型有一定的选择性。

手性催化剂一般可分为两大类:手性 Lewis 酸催化剂和手性 Brønsted 酸催化剂。

手性 Lewis 酸催化剂是一种通过与反应物中的亲电性中心形成配位键的手性化合物。

而手性 Brønsted 酸催化剂则是指具有手性结构的酸性质子供体,能够与反应物形成氢键,使反应发生在一个特定的手性构型下。

二、手性催化剂的合成方法手性催化剂的合成通常需要依赖于手性复合物合成原料和不对称合成方法。

手性配体通常通过金属催化合成来获得,而手性酸也可以通过不对称合成来制备。

大部分手性配体可以通过金属催化合成法合成,其中包括巯基、磷配体和有机配体等。

有机配体的合成通常通过不对称合成法来得到。

在有机合成中,不对称合成法被广泛应用于手性化合物的制备,其中包括溶剂法、氧化还原法和手性催化反应法等等。

三、手性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手性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其中最为常见的应用是在不对称催化反应中。

手性催化剂能够诱导化学反应发生在一个特定的立体构型下,通过选择性合成一个特定的单一对映异构体来控制化学反应的方向和产物产率。

这种选择性合成手法不仅能使得反应产生的化学物质更具唯一性,更能够合成具有药物活性的分子。

手性催化剂还广泛应用于刚性分子和吸附材料的研究中。

刚性分子是指具有刚性二维平面、三维空间结构的有机分子,其具有多种化学和物理性质。

手性催化剂的应用及用量

手性催化剂的应用及用量

手性催化剂的应用及用量手性催化剂是一类能够选择性地催化手性反应的化合物,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领域。

它们的应用范围涵盖了从药物合成到化学品生产的多个领域。

在这篇回答中,我将介绍手性催化剂的一些常见应用以及它们在反应中的用量。

手性催化剂的应用可以分为不对称合成和不对称转化两个大的方面。

不对称合成是指利用手性催化剂将不对称底物转化为手性产物的过程。

不对称转化则是指将不对称底物转化为手性产物的过程。

以下是手性催化剂在这两个方面的一些常见应用。

在不对称合成中,手性催化剂广泛用于药物合成领域。

例如,手性氨基酸催化剂如L-谷氨酸盐酸盐和L-谷氨酸甲酯可以用于催化利用动力学拆分法合成手性药物的过程。

L-谷氨酸盐酸盐和L-谷氨酸甲酯这两种手性催化剂在气相中的应用范围广泛,它们可以催化烯烃和炔烃的不对称合成,合成出具有手性的碳氢化合物。

此外,手性催化剂也可以用于有机合成中的不对称羟酰胺合成。

例如,将手性席夫碱催化剂引入到不对称羟酰胺合成反应中,可以有效地催化手性亚磷酰亚胺的反应。

这些手性亚磷酰亚胺可以作为不对称合成中的重要中间体,用于合成手性药物和其他有机化合物。

在不对称转化中,手性催化剂也有广泛的应用。

一个重要的应用是手性酯化反应。

手性催化剂可以催化酯化反应,将手性醇与酸反应得到手性酯。

例如,手性吲哚催化剂可以催化酚与芳香酸酯化反应,得到手性酯。

这些手性酯可以作为药物中间体,用于合成手性药物。

此外,手性催化剂还可以应用于不对称的亲核取代反应。

例如,手性吡啶催化剂可以催化芳基溴化物和亲核试剂的反应,得到具有手性的取代产物。

这种手性催化剂在药物和农药合成中有重要的应用。

手性催化剂在反应中的用量通常很低,因为它们属于催化剂,可以在反应过程中循环使用。

一般来说,手性催化剂的使用量为底物的几个百分之一到几个千分之一。

不同的反应和催化剂具体要求不同,因此具体用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

总结起来,手性催化剂在不对称合成和不对称转化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手性催化剂的合成与应用

手性催化剂的合成与应用

手性催化剂的合成与应用手性催化剂作为一种高效的催化剂,已经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领域。

在手性合成和天然产物合成中,手性催化剂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本文主要探讨手性催化剂的合成和应用。

一、手性催化剂的概念手性催化剂是指具有手性中心的催化剂。

手性中心是指分子上存在旋转不对称性的碳原子或者其他原子。

因为手性中心的存在,手性催化剂和反应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发生不对称反应,从而产生手性产物和反应物。

二、手性催化剂的合成目前,手性催化剂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三种。

1.自发对映异构化(SOI)法自发对映异构化法是指通过光学分离等手段从混合手性原料中直接分离出手性催化剂。

这种方法具有可重复、环保、经济等优点,但是生产难度大。

2.不对称合成法不对称合成法是指利用手性合成试剂参与反应,合成手性催化剂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实现单一手性产物的选择性合成,但是反应条件严格,合成难度大。

3.催化剂中对映异构体的分离法催化剂中对映异构体的分离法是指利用对映异构体在某些条件下发生不同的化学反应性质,将其分离出来,制备手性催化剂。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可以得到高纯度的单一对映异构体,但是需要高度纯净的反应试剂和分离剂。

三、手性催化剂的应用手性催化剂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特别是在药物合成、食品添加剂、香料制造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1.药物合成手性催化剂在药物合成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利用手性催化剂可以制备出左旋多巴等用于治疗帕金森病和抑郁症的药物。

2.食品添加剂近年来,人们对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越来越关注。

手性催化剂在食品添加剂中的应用有机酸、氨基酸等。

3.香料制造手性催化剂在合成各种天然和合成香料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总之,手性催化剂作为一种高效的催化剂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和天然产物合成中。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对手性催化剂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手性催化剂必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发展和应用。

手性有机催化剂在不对称合成中的应用

手性有机催化剂在不对称合成中的应用

手性有机催化剂在不对称合成中的应用导言:不对称合成是有机合成领域中的重要分支,通过构建手性化合物(分子)来合成具有特定活性和药理学效应的化合物。

手性有机催化剂作为一种重要的工具,已经在不对称合成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手性有机催化剂的定义和分类、应用领域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手性有机催化剂的定义与分类1. 手性有机催化剂定义手性有机催化剂是能够引发不对称转化的有机分子,具有手性结构,能够通过催化作用加速反应速率,并且在反应过程中保持手性不变。

2. 手性有机催化剂的分类根据功能团的不同,手性有机催化剂可以分为酸碱型、氧化还原型、配位催化型等。

酸碱型手性有机催化剂通过质子转移、亲电或核负电子云的机制实现不对称催化。

氧化还原型手性有机催化剂通过电子转移实现不对称催化。

配位催化型手性有机催化剂通过形成物种激活催化的底物。

二、手性有机催化剂的应用领域1. 不对称氢化反应不对称氢化反应是手性有机催化剂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通过手性有机催化剂的催化作用,可以将不对称亲核试剂与不对称元素试剂在氢化反应中进行底物的选择性催化还原,从而产生优选手性的产物。

2. 不对称酯化反应手性有机催化剂在不对称酯化反应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手性有机催化剂的作用,使酸和醇的酯化反应具有高选择性,得到具有高催化效率和高产率的手性酯产物。

3. 不对称亲核试剂与不对称叔亲试剂反应不对称亲核试剂与不对称叔亲试剂反应是手性有机催化剂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通过手性有机催化剂的引导,亲核试剂和叔亲试剂可以进行高度对映选择性的反应,生成手性中心。

4. 不对称氧化反应手性有机催化剂在不对称氧化反应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手性有机催化剂的作用,可以选择性氧化底物,产生手性醇、醛和酮等有机化合物。

三、手性有机催化剂的发展前景手性有机催化剂在不对称合成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但仍然有许多挑战和机遇等待我们探索和发现。

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拓宽应用领域,发展更高效的催化剂,优化合成方法,提高催化效率等方面。

有机合成中的手性催化剂设计与合成

有机合成中的手性催化剂设计与合成

有机合成中的手性催化剂设计与合成在有机合成领域中,手性催化剂被广泛应用于合成手性化合物的过程中。

手性化合物具有镜像异构体的性质,这些异构体在化学和生物学活性方面可能存在巨大的差异。

因此,手性催化剂的设计和合成对于有机合成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手性催化剂的定义与分类手性催化剂是一种能够选择性地引发手性反应的催化剂。

根据其结构特点和作用方式,手性催化剂可以分为两类:金属有机手性催化剂和有机手性催化剂。

1. 金属有机手性催化剂金属有机手性催化剂是指含有手性配体的金属配合物。

这些配体通过金属与底物的相互作用,促使手性诱导的反应发生。

典型的金属有机手性催化剂包括[JOSPTIC]Jacobsen手性催化剂[/JOSPTIC]、Trost手性催化剂等。

2. 有机手性催化剂有机手性催化剂是指不含有金属离子的有机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本身具有手性结构,并能通过不对称催化反应引发手性诱导,实现对手性底物的选择性催化合成。

有机手性催化剂包括螺环催化剂、可控官能团催化剂等。

二、手性催化剂设计与合成方法1. 结构和拓扑手性结构手性是指手性分子中的手性中心或手性轴。

在设计手性催化剂时,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引入手性中心或手性轴,构建具有手性的分子结构。

另外,拓扑手性也是一种常见的设计思路,通过合理设计分子拓扑结构,实现手性催化剂的设计与合成。

2. 助手性基团与手性诱导助手性基团是一种简单的手性引入方式,通过引入手性的辅助基团,可以改变催化剂的空间结构,从而实现手性底物的选择性催化。

手性诱导则是一种基于底物与催化剂间非共价相互作用的手性引入方式,通过合理选择催化剂的手性诱导团,可以使底物以特定的立体构型进入反应过程。

3. 动力学与热力学控制手性催化反应既可以通过动力学控制实现手性诱导,又可以通过热力学控制实现手性分离。

在动力学控制中,合理选择催化剂的反应条件和反应过程,通过调控反应速率提高手性选择性。

而在热力学控制中,利用手性反应的不可逆过程,通过分离手性产物以及通过手性拆分等方法实现手性分离。

有机合成中的手性催化反应研究

有机合成中的手性催化反应研究

有机合成中的手性催化反应研究手性催化反应是有机合成中一种重要的方法,可以高效地合成手性分子。

手性分子具有不对称的空间构型,能够在生物、医药、农药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手性催化反应的原理、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一、手性催化反应的原理手性催化反应是指使用手性催化剂催化的反应。

手性催化剂是有机合成中的一类特殊催化剂,它们具有手性结构,能选择性地催化反应中的手性底物,产生手性产物。

手性催化反应的原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手性识别和手性传递。

手性识别是指催化剂与手性底物之间的特异性相互作用,通过手性识别,催化剂能选择性地催化手性底物。

手性传递是指手性催化剂能够将其自身手性转移到底物上,使底物生成手性产物。

手性催化反应的原理为有机合成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二、手性催化反应的研究进展1.金属催化手性反应金属催化手性反应是手性催化反应中的一种重要类型,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领域。

例如,钯催化的手性Suzuki偶联反应可以实现对手性芳基化合物的合成。

此外,还有钯催化的手性氢化反应、手性羟基化反应等。

这些反应在制备手性药物、天然产物合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有机小分子催化手性反应有机小分子催化手性反应是近年来催化反应研究的热点之一。

通过设计和合成具有手性结构的有机小分子,可以实现对手性底物的高效催化。

例如,手性硅化合物、手性有机碱等都可以作为手性催化剂应用于手性催化反应中。

有机小分子催化手性反应不仅具有催化活性高、手性产率高的优点,还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催化剂易于合成和回收利用等优点。

三、手性催化反应的应用前景手性催化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它可以高效地合成手性药物分子,为药物研发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此外,手性催化反应对于研究手性识别、手性传递的机制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手性催化反应的原理和机制,可以发现更多的手性催化剂和反应体系,丰富手性催化反应的反应类型和催化剂种类,进一步拓展手性催化反应的应用领域。

不对称催化技术

不对称催化技术

不对称催化技术不对称催化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合成方法,可以有效地合成具有高立体选择性的有机分子。

本文将介绍不对称催化技术的原理、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不对称催化技术是一种利用手性催化剂催化的化学反应方法,可以在不改变反应物的对称性的情况下合成手性化合物。

手性化合物是指具有非对称碳原子或其他手性中心的有机分子,它们在生物学、药物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而不对称催化技术的发展使得手性化合物的合成更加高效、具有高立体选择性和环境友好。

不对称催化技术的核心是手性催化剂。

手性催化剂是一种具有手性结构的化合物,它可以选择性地催化反应物中的一个对映异构体,从而合成手性化合物。

手性催化剂可以通过配体和金属离子之间的配位作用实现对反应的控制。

通常情况下,手性催化剂可以通过手性配体与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从而形成活性催化剂。

活性催化剂可以与反应物发生反应,并在反应过程中控制反应物的立体构型。

不对称催化技术在有机合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合成药物、农药、天然产物和功能材料等重要化合物。

通过选择不同的手性催化剂和反应条件,可以实现多种不同类型的不对称催化反应。

例如,不对称氢化、不对称酰胺合成、不对称亲核取代等。

这些反应具有高立体选择性和高效率,可以大大简化合成路线,提高产率,减少废物产生。

不对称催化技术的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手性催化剂的设计和合成是一个复杂而繁琐的过程。

需要考虑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稳定性等因素,同时还要考虑合成的成本和环境影响。

其次,催化剂的寿命和稳定性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在催化反应中,催化剂可能会失活或被污染,导致反应效果下降。

因此,研究如何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和寿命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此外,不对称催化技术还需要更加深入的理论研究,以揭示反应机理和催化剂的作用方式。

随着化学合成的不断发展,不对称催化技术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开发更加高效、选择性和环境友好的手性催化剂,研究新的不对称催化反应,探索更加复杂的催化体系等。

有机化学中的手性催化剂的合成与应用

有机化学中的手性催化剂的合成与应用

有机化学中的手性催化剂的合成与应用手性催化剂是有机化学中一类重要的化合物,它们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领域。

手性催化剂的合成和应用是有机化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之一。

本文将从手性催化剂的定义、合成方法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手性催化剂的定义。

手性催化剂是指具有手性结构的化合物,在化学反应中起到催化作用的物质。

手性催化剂的手性结构使其能够选择性地催化产生手性产物。

这种选择性催化的特性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重要意义。

手性催化剂的合成方法有很多种。

其中一种常见的方法是利用手性配体与金属离子形成配位化合物。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合成手性配体,再与金属离子配位得到手性催化剂。

另一种方法是利用手性有机分子进行合成。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手性有机分子的合成反应得到手性催化剂。

手性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手性催化剂在不对称合成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不对称合成是指在化学反应中选择性地合成手性化合物的方法。

手性催化剂可以通过选择性地催化产生手性产物,实现不对称合成。

这对于药物合成、天然产物合成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手性催化剂在有机反应中的催化剂也具有重要的应用。

手性催化剂可以催化一些特定的有机反应,提高反应的速率和产物的选择性。

例如,手性催化剂可以催化不对称亲核取代反应、不对称氧化反应等。

这些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而手性催化剂的应用则进一步提高了这些反应的效率和选择性。

最后,手性催化剂在材料科学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手性催化剂可以催化一些特定的聚合反应,用于合成手性聚合物。

手性聚合物在材料科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例如在光学、电子学等领域。

手性催化剂的应用为手性聚合物的合成提供了重要的手段。

综上所述,手性催化剂的合成与应用是有机化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

手性催化剂通过选择性催化产生手性产物,实现了不对称合成;通过催化特定的有机反应,提高了反应的效率和选择性;通过催化特定的聚合反应,合成了手性聚合物。

手性催化剂的合成和应用为有机化学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有机化学中的手性催化反应

有机化学中的手性催化反应

有机化学中的手性催化反应在有机化学领域中,手性催化反应是一种重要的研究领域。

手性催化反应是指通过手性催化剂促使手性底物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手性产物的过程。

手性催化反应在药物合成、天然产物合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手性催化反应的基本概念、常用的手性催化剂以及几个典型的手性催化反应。

一、手性催化反应的基本概念手性催化反应中,手性催化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手性催化剂是具有手性结构的化合物,通过催化底物的反应,实现手性产物的选择性生成。

手性催化剂的手性结构可以通过对映体的选择性制备来获得。

手性催化反应的基本机理是通过手性催化剂与底物之间的非共价作用实现的。

手性催化剂可以与底物形成手性催化底物复合物,然后通过一系列的反应步骤,实现手性产物的选择性生成。

二、常用的手性催化剂在手性催化反应中,常用的手性催化剂包括金属络合物、有机小分子等。

金属催化剂如钯、铂等常用于氢化反应、不对称氢化反应等。

而有机小分子催化剂如有机胺、有机亚砜等常用于亲电取代反应、不对称亲电取代反应等。

三、手性催化反应的典型实例1. 不对称氢化反应不对称氢化反应是通过手性催化剂实现的一种重要的手性催化反应。

在不对称氢化反应中,手性催化剂和底物之间形成手性催化底物复合物,然后通过加氢反应,实现手性产物的选择性生成。

不对称氢化反应在药物合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2. 不对称亲电取代反应不对称亲电取代反应也是一种常见的手性催化反应。

在不对称亲电取代反应中,手性催化剂与底物形成手性催化底物复合物,然后通过亲电取代反应,实现手性产物的选择性生成。

不对称亲电取代反应在天然产物合成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3. 不对称环加成反应不对称环加成反应是一类重要的手性催化反应。

在不对称环加成反应中,手性催化剂与底物形成手性催化底物复合物,然后通过环加成反应,实现手性产物的选择性生成。

不对称环加成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四、手性催化反应的应用价值手性催化反应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有机合成中的手性诱导催化反应

有机合成中的手性诱导催化反应

有机合成中的手性诱导催化反应手性诱导催化反应是有机合成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应用手性诱导催化反应可以有效地合成手性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探讨手性诱导催化反应的基本原理、常见的催化剂种类以及相关的研究进展。

一、手性诱导催化反应的基本原理手性诱导催化反应是利用手性催化剂(如手性配体、手性金属络合物等)引发的对映选择性反应。

在手性诱导催化反应中,手性催化剂与底物之间形成一个手性催化剂底物复合物,通过调控底物的进入方式或影响反应的过渡态结构,实现手性诱导反应的产物中存在对映异构体。

二、常见的手性催化剂1. 手性配体手性配体是手性催化剂中最常见的一种。

常用的手性配体有膦配体、胺配体等。

通过合理设计和选择手性配体,可以实现对底物的高度对映选择性催化。

2. 手性金属络合物手性金属络合物是另一类重要的手性催化剂。

通过合成手性金属络合物,可以实现对手性底物的高效催化反应。

常见的手性金属络合物有手性铯、钴、铜等。

三、手性诱导催化反应的研究进展1. 烯烃的不对称氢化反应烯烃的不对称氢化反应是手性诱导催化反应中的经典反应之一。

通过使用手性配体催化剂,可以实现对烯烃底物的高度对映选择性氢化反应。

2. 不对称芳基化反应不对称芳基化反应是手性诱导催化反应中的重要反应类型。

通过使用手性配体和手性金属络合物催化剂,可以实现对底物芳基化反应的高度对映选择性。

3. 不对称烷基化反应不对称烷基化反应是近年来手性诱导催化反应领域的一个新兴研究方向。

通过合理设计手性配体和反应条件,可以实现对底物烷基化反应的高度手性选择性。

四、手性诱导催化反应的应用前景手性诱导催化反应在有机合成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合理设计和选择手性催化剂,可以实现手性化合物的高效合成,并应用于药物合成、天然产物合成等领域。

不仅如此,手性诱导催化反应还可以为探索新型手性催化剂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推动手性催化领域的发展。

综上所述,手性诱导催化反应是有机合成领域中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

手性催化剂

手性催化剂

手性催化研究的新进展与展望手性是自然界的基本属性之一,与生命休戚相关。

近年来,人们对单一手性化合物(如手性医药和农药等)及手性功能材料的需求推动了手性科学的蓬勃发展。

手性物质的获得,除了来自天然以外,人工合成是主要的途径。

外消旋体拆分、底物诱导的手性合成和手性催化合成是获得手性物质的三种方法,其中,手性催化是最有效的方法,因为他能够实现手性增殖。

一个高效的手性催化剂分子可以诱导产生成千上万乃至上百万个手性产物分子,达到甚至超过了酶催化的水平。

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三位从事手性催化研究的科学家Knowles、Noyori 和Sharpless,以表彰他们在手性催化氢化和氧化方面做出的开拓性贡献,同时也彰显了这个领域的重要性以及对相关领域如药物、新材料等产生的深远影响。

我国对于手性催化合成的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从90年代逐渐引起重视。

1995年戴立信、陆熙炎和朱光美先生曾撰文呼吁我国应对手性技术特别是手性催化技术的研究给予重视[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九五和十五期间分别组织了“手性药物的化学与生物学研究”(戴立信院士和黄量院士主持)[2]、“手性与手性药物研究中的若干科学问题研究”(林国强院士主持)[3]重大研究项目,同时中国科学院和教育部等也对手性科学与技术的研究给予了重点支持,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手性科学和技术领域特别是在手性催化领域的发展,取得了一批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研究成果,并培养了一支优秀的研究队伍,在手性催化研究领域开始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

本文结合国际上手性催化研究的最新进展,主要回顾了我国科学家近年来在新型手性配体、金属配合物手性催化、生物手性催化、有机小分子手性催化、负载手性催化剂、以及新概念与新方法等方面取得的重要研究进展[4],并展望了手性催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新型手性配体的设计合成手性配体和手性催化剂是手性催化合成领域的核心,事实上手性催化合成的每一次突破性进展总是与新型手性配体及其催化剂的出现密切相关。

有机合成中的手性催化剂设计与应用

有机合成中的手性催化剂设计与应用

有机合成中的手性催化剂设计与应用手性催化剂是有机合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它们具有高效、选择性和环境友好等特点,在药物合成、材料制备和化学生物学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重点探讨手性催化剂的设计与应用。

一、手性催化剂的概述手性催化剂是对手性底物具有高选择性的催化剂。

在有机合成中,手性催化剂通过催化底物的不对称反应,使得只生成特定手性的产物。

手性催化剂的设计和应用可以分为两个方面:配体设计和催化反应机理的理解。

二、手性催化剂的配体设计配体是手性催化剂的关键组成部分,合理的配体设计可以有效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目前,常见的手性配体设计策略包括手性诱导、手性分子诱导和手性羟基诱导等。

手性诱导是通过引入手性碳源或手性氮源来实现催化剂的手性控制。

例如,采用手性二醇为配体,可以形成手性的金属配合物催化剂,实现对手性底物的选择性催化反应。

手性分子诱导是利用手性分子与底物形成手性反应中间体,从而实现对底物的手性控制。

例如,利用手性腙(chiral oxime)作为配体,可以实现对醛或酮的不对称催化还原反应。

手性羟基诱导是通过引入手性羟基来控制催化剂的手性,使其对底物进行立体选择。

常见的手性羟基诱导催化剂包括双羟基脂肪酸盐、羟基含氮杂环等。

三、手性催化剂的应用手性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手性催化反应及其应用。

1. 羟基化反应手性催化剂在羟基化反应中起到选择性诱导的作用。

通过催化剂对底物的立体选择,可以实现对手性羟基的高选择性合成。

例如,采用胆碱作为催化剂,可以实现对α-氨基酸的醛的α位羟基化反应。

2. 不对称加成反应手性催化剂在不对称加成反应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例如,通过铜催化,底物的亲核试剂可以与底物进行不对称加成反应,生成手性产物。

这种反应在药物合成中应用广泛。

3. 不对称氢化反应手性催化剂在不对称氢化反应中起到立体选择的作用。

例如,采用手性磷脂配体和铑催化剂,可以实现不对称氢化反应,生成手性醇。

手性催化剂

手性催化剂

手性催化剂的综述院系: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指导老师:关于手性催化剂的探讨目的:这次任务我主要找关于手性催化剂的发展的研究,通过看这些专利可以看出这些年在手性物质方面研究的重点。

以及推测今后手性物质研究的方向。

概念:大家都知道有机化合物是含碳的化合物,一个碳原子的最外层上有四个电子,若以单键成键时,可以形成四个共价单键,共价键指向四面体的顶点,当碳原子连接的四个基团各不相同时,与这个碳原子相连接的四个基团有两种空间连接方式,这两种方式如同左右手,互为“镜像”,也是不能完全叠合在一起的,因此,这样的分子叫做“手性分子”。

这种构成手性关系的分子之间,把一方叫做另一方的“对映异构体”。

许多有机化合物分子都有“对映异构体”,即是具有“手性”。

通过查看下载的这些文章,自己进行了一下总结,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吧。

一、C1- 对称性手性二胺席夫碱金属配合物的研究进展不对称合成方法包括底物诱导的不对称合成和催化剂诱导的不对称合成, 而最具吸引力的就是手性催化剂诱导的不对称合成, 已成为有机合成化学研究的热点。

其中, 具有C1 对称性的手性二胺席夫碱, 例如( 1R, 2R) - N, N.. - 3, 5- 双取代水杨醛- 1, 2- 环己二胺及其衍生物, 多年来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在不对称催化领域的应用研究异常活跃。

这类手性席夫碱金属配合物被总称为Salen 型催化剂, 此外还有Sa lan型和Sa la len型的配体。

A l、M o、Co、T i、C r、Nb、V、Cu等一系列金属的离子都能与( 1R, 2R) - N, N.. - 3, 5- 双取代水杨醛- 1, 2- 环己二胺及其衍生物形成配合物, 并被应用于有机不对称催化合成, 涉及包括不对称氢化、不对称氢转移、不对称氢硅化、不对称硅氰化和不对称氢氰化等重要反应[ 11] 。

近年来还出现了无机或有机高分子负载的Sa len型催化剂, 以及以高分子共价键担载的聚Sa len型金属配合物[ 15] , 使催化剂可以循环使用。

手性催化剂的设计和应用

手性催化剂的设计和应用

手性催化剂的设计和应用手性催化剂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有机化学催化剂,能够在不改变反应物分子结构的情况下促进有机化学反应。

它们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学术界,成为现代有机化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本文将探讨手性催化剂的设计和应用,介绍它们的基本原理、优点和不足之处,以及研究的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基本原理手性催化剂的基本原理是通过选择性地与手性反应物分子结合,反应的路径和速度得到控制。

这些催化剂通常是手性有机化合物,它们的结构中存在非对称碳原子或其他手性中心。

与之结合的反应物分子在空间方向上被约束在特定的构型,从而影响反应速率和选择性。

例如,L-苯丙氨酸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手性催化剂。

它可以与手性酰胺反应物结合,并选择性地引导氢化反应的方向。

因为手性反应物分子只与L-苯丙氨酸的其中一种旋光异构体结合,所以产物也具有手性,其绝对构型与反应物相同。

二、优点和不足手性催化剂具有许多重要的优点。

首先,它们可以促进高效、高选择性的有机反应,使得更复杂的有机分子可以制备。

其次,这些催化剂通常具有良好的可控性和可重复性,使其成为实现合成可重复性的有力工具。

然而,手性催化剂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这些催化剂的设计和合成通常非常昂贵和耗时。

其次,由于手性选择性的低,手性催化剂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反应产物,从而影响反应的产率和选择性。

此外,这些催化剂需要条件温和,通常需要精确控制反应条件,这也使得它们难以应用于工业规模生产。

三、研究进展和应用手性催化剂已经成为有机合成研究的重要领域,吸引了广泛的关注。

随着技术的发展,设计和制备新型手性催化剂的速度不断加快,并且这些催化剂具有更高的效率、更好的选择性和更广泛的适应性。

同时,越来越多的应用也被发现。

下面介绍几个常见的应用:1. 不对称合成手性催化剂广泛应用于不对称合成中,从而获得手性分子。

这些分子具有重要的生物、医学和材料应用价值。

2. 药物合成手性催化剂在药物合成中被广泛使用,这是由于药物分子本身通常是手性的,所以手性催化剂可以实现高效、高选择性的药物合成。

手性催化剂的合成与应用研究

手性催化剂的合成与应用研究

手性催化剂的合成与应用研究手性催化剂是化学领域中一类重要的化合物,它们具有两个非对称碳原子,从而使得它们可以选择性地催化产生手性分子。

本文将介绍手性催化剂的合成方法以及它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研究。

一、手性催化剂的合成方法手性催化剂的合成方法多种多样,下面将介绍其中几种常见的方法。

1.1 共价催化剂的合成共价催化剂合成的关键步骤是构建手性碳原子。

常见的方法包括通过不对称合成、手性配体配体和手性切割等方式实现。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制备出一系列不同结构和手性的共价催化剂。

1.2 离子催化剂的合成离子催化剂的合成主要通过合成手性配体和手性配合物实现。

常用的合成方法包括手性拆分、不对称合成、对映选择性合成等。

这些方法都可以在合成过程中引入手性元素,从而实现离子催化剂的合成。

1.3 基于金属催化剂的合成基于金属催化剂的合成方法主要通过合成手性配体和过渡金属催化剂实现。

手性配体可以通过手性诱导合成、非对称合成等方法合成得到。

而过渡金属催化剂则可以通过过渡金属硕士产品,手性高的过渡金属络合物等多种方法得到。

二、手性催化剂的应用研究手性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以下将介绍几个典型的应用领域。

2.1 不对称合成不对称合成是手性催化剂最为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

手性催化剂可以选择性地催化不对称的反应,从而合成手性分子。

这对于药物合成、农药合成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2.2 氢化反应氢化反应是将不饱和化合物加氢还原成饱和化合物的反应。

手性催化剂在氢化反应中可以选择性地催化产生手性产物,从而实现对手性的控制。

2.3 不对称氧化反应不对称氧化反应是将有机化合物中的不对称碳原子氧化为手性醇、醚等化合物的反应。

手性催化剂在不对称氧化反应中可以催化选择性氧化,得到手性的产物。

2.4 不对称加成反应不对称加成反应是将手性催化剂催化的底物与另一个底物进行加成反应,得到手性产物。

这种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用于合成手性药物、手性精细化工品等。

手性催化剂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手性催化剂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手性催化剂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手性催化剂是一种能够促进手性化合物合成的化学催化剂。

手性化合物在化学、生物和药物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因此手性催化剂的研究一直是化学界的热点。

本文将探讨手性催化剂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一、手性药物的重要性手性药物是指由手性分子构成的药物,它们通常包含两种手性异构体,即左旋型和右旋型。

左旋型和右旋型在化学结构上非常相似,但它们的生物活性却可能截然不同。

这种差异在临床实践中非常重要,因为它意味着一种手性药物可能对某些人有效,但对另外一些人无效。

此外,对手性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代谢过程的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手性药物的不同手性异构体可能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方面存在差异,从而产生不同的药效和毒效。

二、手性催化剂的优势手性催化剂是一种在化学反应中特异性识别和催化某一手性异构体的化学物质。

与其他手性化学方法相比,手性催化剂具有以下显著优势:1. 反应速度快。

手性催化剂可以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催化反应,速度更加快速。

2. 反应产率高。

手性催化剂可以提高手性化合物的产率,降低废料的产生。

3. 选择性好。

手性催化剂可以选择性地催化某一手性异构体,提高目标产物的产率和手性纯度。

4. 环境友好。

手性催化剂可以减少质子损失和反应废物的产生,有利于环境保护。

三、手性催化剂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手性催化剂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已经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以下是一些例子:1. 汉森病药物合成。

手性催化剂在汉森病药物合成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例如,罗斯雅普布(Rosaprostol)是汉森病的主要治疗药物,其中使用的金属(N,O)配合物催化剂可以高效地催化相应反应,并帮助合成正确的手性异构体。

2. 乙肝疫苗合成。

手性催化剂在乙肝疫苗合成中也有应用。

乙肝疫苗合成需要提取血样中的抗体,并将其转化为有效的疫苗。

手性催化剂可以高效地催化相应反应,生产高质量的乙肝疫苗。

3. 癌症治疗药物合成。

手性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手性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手性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手性催化剂是一类具有手性结构的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能够选择性地催化手性反应,使得合成的产物具有特定的手性。

手性催化剂的应用广泛,包括药物合成、农药合成、香料合成等领域。

本文将重点介绍手性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并探讨其机理和优势。

手性催化剂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其中最为重要的领域之一是药物合成。

药物分子通常具有手性结构,不同手性的同分异构体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药理活性。

因此,合成具有特定手性的药物分子是药物研发的重要一环。

手性催化剂能够选择性地催化手性反应,使得合成的产物具有所需的手性。

例如,通过手性催化剂催化的不对称氢化反应可以合成具有特定手性的药物分子,如抗癌药物帕博利珠单抗。

手性催化剂的应用使得药物合成更加高效、经济,并且可以减少副反应的产生。

除了药物合成,手性催化剂在农药合成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农药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物质,但是过多的农药使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危害。

因此,合成高效、环保的农药成为了农药研发的目标。

手性催化剂能够催化农药合成中的手性反应,合成具有特定手性的农药分子。

这些手性农药分子具有更好的杀虫、杀菌活性,同时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此外,手性催化剂还被广泛应用于香料合成。

香料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具有芳香和调味的功能。

手性催化剂能够催化香料合成中的手性反应,合成具有特定手性的香料分子。

这些手性香料分子具有更好的香气和口感,能够提高食品和化妆品的品质。

手性催化剂的应用不仅仅局限于药物合成、农药合成和香料合成,还涉及到化学工业中的许多领域。

例如,手性催化剂可以用于合成高性能塑料、合成光学材料等。

手性催化剂的应用在这些领域中可以提高合成的效率和产物的品质。

手性催化剂的应用离不开对其机理的研究。

手性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取决于其结构和反应机理。

通过研究手性催化剂的机理,可以设计和合成更高效、更选择性的手性催化剂。

化学反应中的手性催化剂

化学反应中的手性催化剂

化学反应中的手性催化剂手性催化剂是一种非常有趣的化学物质。

它可以在化学反应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向您介绍手性催化剂的基本概念、应用以及一些有趣的实验事例。

1. 手性催化剂的基本概念手性催化剂,顾名思义,就是具有手性的催化剂。

什么是手性呢?手性可以简单理解为对称性不同的分子。

在化学中,我们把分子分为左右两种对称性不同的类型,称之为手性。

与之相对的是不对称的分子,我们称之为非手性。

手性催化剂具有两种手性异构体,分别为左旋异构体和右旋异构体。

它们的具体结构非常复杂,不同种类的手性催化剂有不同的结构。

手性催化剂的作用非常特殊。

它可以使反应发生手性选择性,也就是在一个反应中只生成一种手性的产物。

这对于制药、农药、化妆品等领域的合成意义重大。

2. 手性催化剂的应用手性催化剂可以应用于各种有机化学反应。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反应:(1) 不对称羟化反应不对称羟化反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反应。

通过使用手性催化剂,可以实现对产物的手性选择性。

(2) 不对称的Michael反应Michael反应是一种经典的不对称反应。

通过使用手性催化剂,可以实现对反应物的手性选择性,从而获得手性对映体。

(3) 不对称的Mannich反应Mannich反应是一种重要的不对称反应。

通过使用手性催化剂,可以实现对Mannich反应产物的手性选择性。

(4) 不对称的缩合反应不对称的缩合反应也是一种常见的不对称反应。

通过使用手性催化剂,可以实现对缩合反应产物的手性选择性,得到具有高度立体选择性的产物。

3. 一些有趣的手性催化剂实验手性催化剂不仅有应用价值,还非常有趣。

以下是一些有趣的手性催化剂实验案例。

(1) 千姿百态的手性固体手性催化剂可以存在于各种形态的固体中,这些固体形态包括晶体、液晶、胶态等等。

因为手性催化剂的结构非常复杂,所以它可以形成非常多样化、千姿百态的手性固体。

(2) 手性指纹在实验上,我们可以通过手性催化剂和手性分子配位来制备“手性指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性催化研究的新进展与展望手性是自然界的基本属性之一,与生命休戚相关。

近年来,人们对单一手性化合物(如手性医药和农药等)及手性功能材料的需求推动了手性科学的蓬勃发展。

手性物质的获得,除了来自天然以外,人工合成是主要的途径。

外消旋体拆分、底物诱导的手性合成和手性催化合成是获得手性物质的三种方法,其中,手性催化是最有效的方法,因为他能够实现手性增殖。

一个高效的手性催化剂分子可以诱导产生成千上万乃至上百万个手性产物分子,达到甚至超过了酶催化的水平。

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三位从事手性催化研究的科学家Knowles、Noyori 和Sharpless,以表彰他们在手性催化氢化和氧化方面做出的开拓性贡献,同时也彰显了这个领域的重要性以及对相关领域如药物、新材料等产生的深远影响。

我国对于手性催化合成的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从90年代逐渐引起重视。

1995年戴立信、陆熙炎和朱光美先生曾撰文呼吁我国应对手性技术特别是手性催化技术的研究给予重视[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九五和十五期间分别组织了“手性药物的化学与生物学研究”(戴立信院士和黄量院士主持)[2]、“手性与手性药物研究中的若干科学问题研究”(林国强院士主持)[3]重大研究项目,同时中国科学院和教育部等也对手性科学与技术的研究给予了重点支持,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手性科学和技术领域特别是在手性催化领域的发展,取得了一批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研究成果,并培养了一支优秀的研究队伍,在手性催化研究领域开始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

本文结合国际上手性催化研究的最新进展,主要回顾了我国科学家近年来在新型手性配体、金属配合物手性催化、生物手性催化、有机小分子手性催化、负载手性催化剂、以及新概念与新方法等方面取得的重要研究进展[4],并展望了手性催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新型手性配体的设计合成手性配体和手性催化剂是手性催化合成领域的核心,事实上手性催化合成的每一次突破性进展总是与新型手性配体及其催化剂的出现密切相关。

2003年,美国哈佛大学Jacobsen在美国《Science》杂志的视点栏目上发表论文,对2002年以前发展的为数众多的手性配体及催化剂进行了评述,共归纳出八种类型的“优势手性配体和催化剂(Privileged chiral ligands and catalysts)”[5]。

例如:2001年诺贝尔奖获得者Noyori发展的BINAP系列手性催化剂就是其中一例。

BINAP与金属铑和钌形成的配合物已被证明是许多前手性烯烃和酮的高效催化剂,其中,BINAP的钌-双膦/双胺催化剂成功地解决了简单芳基酮的高效、高选择性氢化,催化剂的TOF高达60次/秒(即一个催化剂分子每秒可以催化转化60个底物分子),TON高达230万(即一个催化剂分子总共可以催化转化230万个底物分子),是目前最高效的手性催化剂体系[6]。

尽管已经有成百上千的优秀手性配体被合成出来,但没有任何一种配体或催化剂是通用的,因此新型手性配体的设计合成是手性催化研究中的永恒主题。

近年来,在膦配体、氮膦配体、含氮配体、含硫配体、卡宾配体、以及二烯烃配体等的设计合成方面又取得了新的重要进展。

例如:Pfaltz等人在Crabtree催化剂的基础上,将手性膦配体和手性氮配体结合起来,发展了一类新型的手性膦氮配体(如PHOX[7]),其铱配合物是目前唯一的能够高对映选择性催化氢化非官能化烯烃的手性金属催化剂体系。

最近,他们利用这类手性铱催化剂成功实现了全烷基取代的非官能化烯烃的不对称氢化反应,并将其应用到维他命E主要成分的手性全合成上[8]。

又如张绪穆等基于Toolbox策略,发展了系列新型手性膦配体,并成功应用于多类底物的不对称氢化反应[9]。

近十年来,我国科学家在手性配体的设计与合成研究中也取得了十分出色的成绩,这里仅简要介绍一些代表性的例子。

1997年,陈新滋和蒋耀忠等报道了基于螺环骨架的手性双亚膦酸酯配体(SpirOP)[10],并成功应用于铑催化的脱氢氨基酸衍生物的不对称氢化,这是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手性配体及催化剂。

陈新滋等还发展了含有联吡啶骨架的手性双膦配体(P-Phos),在催化氢化中P-Phos显示了与BINAP 相媲美的催化性能,而且具有良好的空气稳定性,因此更适用于工业化生产[11]。

周其林等基于螺二氢茚骨架设计合成了包括手性膦、氮膦和噁唑啉等在内的系列新型手性配体(如SDP)[12],并成功应用于多种过渡金属催化的不对称反应,该类螺环手性配体也逐渐形成一类“优势手性配体”[13]。

戴立信和侯雪龙等报道的系列二茂铁手性配体SiocPhos在不对称烯丙基取代及Heck等反应中取得了优异的区域选择性、非对映和对映选择性[14]。

丁奎岭等发展了一系列具有C2 对称性骨架的手性单磷配体(如DpenPhos),并在铑催化的烯烃氢化反应中取得了很好的结果[15]。

最近,他们还发展了基于新型螺环骨架的手性膦氮配体(SpinPHOX),其在前手性亚胺,尤其是烷基亚胺的催化氢化中显示了十分优异的对映选择性[16]。

郑卓等设计合成了系列非对称性手性膦-亚磷酰胺酯配体,发现其在铑催化的a-烯醇酯磷酸酯的氢化反应中显示优异的对映选择性[17]。

唐勇等设计合成了假C3对称的三噁唑啉配体(如TOX),在多类催化反应中,该类配体表现出优于双噁唑啉配体的催化性能,他们并提出了用“边臂效应”来指导进一步的催化剂设计与合成[18]。

最近,林国强和徐明华等报道的新型双烯配体在铑催化的硼酸酯对磺酰亚胺的加成反应取得了很好的结果[19],该配体合成方便,具有潜在的工业应用价值。

图1.我国科学家发展的一些代表性新型手性配体二、金属配合物手性催化反应的新发展迄今为止,已经实现的手性催化反应只占到全部发现的有机反应中的绝少一部分,即使对于比较成熟的手性催化氢化和氧化反应来说,仍然还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

而对于手性催化碳-碳键形成反应,缺乏高效的手性催化剂或催化剂的效率低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

近年来,各国科学家通过新型配体的设计,发展了新的手性催化体系,在金属配合物手性催化反应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例如:Yamamoto等人以金属配合物作为路易斯酸催化剂在手性催化反应中取得了很好的结果,并提出组合酸催化剂的概念[20]。

Shibasaki等人发展了手性联二萘酚及其衍生物的杂双金属配合物、或含有稀土金属的多金属中心配合物催化剂,在多类手性催化反应中取得了十分优异的对映选择性,其中在一些体系中催化剂的用量可以降低至0.1 mol%,并以优良的收率获得公斤级的手性产物[21]。

最近,史一安等人基于N-N键活化策略,发展了全新的双氨化方法,成功地实现了Pd(0)、Cu(I)催化的烯烃的高区域、高立体、高对映选择性双氨化反应,如利用BINOL衍生的手性亚磷酰胺配体,发展了第一个过渡金属催化的不对称双氨化体系,结合C-H键活化实现了末端烯烃的不对称C-H双氨化反应[22]。

近年来,我国科学家通过设计合成多种金属配合物手性催化剂,也发展了一系列新的手性催化反应,同时在一些以往还没有取得很好结果的催化反应中实现了突破。

如2000年陆熙炎等报道了一类新的二价钯催化的分子内烯-炔不对称偶联反应,发展了合成手性g-丁内酯环状化合物的新方法[23]。

最近,冯小明等设计和合成了多个系列的手性金属配合物催化剂,在醛、酮和亚胺的腈化反应、Henry反应、傅克反应、杂Diels-Alder反应、Michael加成和烯丙基加成等多类反应中获得了高的催化活性和对映选择性,并成功应用于一些天然产物和重要医药中间体的合成[24]。

他们还进一步通过分子模拟和谱学等手段,提出了催化循环机理,阐释了手性产物生成的机制,为设计合成新的催化剂提供了信息和理论指导。

丁奎岭等基于手性活化与毒化概念进行手性催化剂设计,运用组合化学方法发展了一系列新型、高效和有应用前景的手性催化剂体系[25],如基于手性活化概念发展的用于不对称杂Diels-Alder反应和羰基-烯反应的超高活性催化剂,使得催化剂用量比文献报道降低了1-3个数量级,同时保持优秀的对映选择性[24a, 24b],发现并阐明了羧酸添加物对希夫碱钛配合物催化的杂Diels-Alder反应的活化作用和催化体系中的不对称放大机制[25c, 25d]。

陈新滋等以手性醇、磺酰胺基醇与钛形成的自组装配合物为催化剂,发展了炔基锌对芳基醛的不对称加成反应[26]。

王锐等报道了手性磺酰胺基醇-钛催化的芳基醛的不对称炔基化反应[27a],随后,他们还成功将底物从醛拓展至芳基酮[27b]。

杜大明等在设计合成C2对称的三齿手性双噁唑啉配体的基础上,发展了锌配合物催化的硝基烷烃对β-硝基烯烃的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为从简单原料一步高选择性获得手性1,3-二硝基化合物提供了新的方法[28]。

朱成建等以稀土金属镱与六齿含氮配体形成的配合物为催化剂,实现了不对称多组分Biginelli反应[29]。

王梅祥和祝介平等采用单配位的手性Salen催化剂,发展了异腈对醛的不对称a-加成,并在此基础上成功实现了手性Lewis酸催化下的三组分Passerini不对称反应[30]。

胡文浩等利用手性锆Lewis 酸催化剂对羰基化合物的活化,成功实现了对羟鎓叶立德的捕捉,发展了高对映选择性的铑/锆共催化的不对称多组分反应[31]。

此外,在手性催化氢化反应中也取得了新的进展,周其林[32a]和丁奎岭[17]等分别以他们自己发展的具有手性螺环骨架的铱配合物为催化剂,实现了温和条件下亚胺的高效不对称氢化;周其林[32b]等以手性螺环骨架的双噁唑啉配体与铜形成的络合物为催化剂,成功地实现了卡宾对N-H、O-H以及Si-H键不对称插入反应的高选择性;周永贵[33]和范青华[34]等分别发展了铱和钌催化芳香杂环化合物的不对称氢化,在取代喹啉和异喹啉的不对称氢化反应中获得了优秀的对映选择性。

三、生物手性催化反应的新发展生物催化是利用生物催化体系(如细胞或酶)催化的反应过程,他是迄今为止人们所知的最高效和最具有选择性的温和催化反应体系,也是一个环境友好的体系。

这一方法不仅可以得到纯度高、量大的产物,而且可以获得很多常规方法难于合成的包括手性医药、农药及其中间体在内的手性化合物,从而克服化学合成中的困难和弥补化学合成的不足。

近十几年来,各国科学家在生物催化的氧化还原、环氧化合物的开环、羰基化合物的氰醇化、以及腈的水解等反应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同时在工业应用上也获得了很大的成功[35]。

1997年,Reetz等发展了利用定向进化方法制备和筛选高效、高选择性生物催化剂的新方法[36]。

最近,Reetz[37]和Ward[38]等通过将具有催化活性的金属催化剂植入到宿主蛋白,发展了人造金属酶(artificial metalloenzyme)催化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