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张玉梅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

合集下载

部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张立刚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

部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张立刚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

1《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相关的文学常识,了解写作背景2、背诵诗歌,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的艺术特色3、深入感受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4、了解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增强爱国情感教学重点:体会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并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导入话说几个人正在河边休息,忽听得林中一声长嘯,接着跃出一只黄斑乳虎,直向众人扑来。

有一人大呼一声,顺手操起身边一把利剑,朝猛虎刺去。

猛虎应声倒地,此人用左手扯住虎毛,右腿抵住垂死欲起的虎身,抡动右拳,朝虎头连连猛擂。

猛虎挣扎一番,瘫软而死。

这个人就是陆游,这一年他四十七岁。

二、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的诗人和词人,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词、文、书法都有很高的成就,存诗9300多首,是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

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农历十一月四日深夜,山阴(今浙江|2绍兴)骤起一场风雨,震响了僵卧孤村的六十八岁诗人的心弦。

勾起了这位爱国志士对往昔军旅生涯的追忆,于是作此诗以表达自己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而献身的强烈愿望。

三、新授1、朗读诗歌,划分节奏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2、诗歌押什么韵?韵脚是什么?押ai韵,韵脚是:哀台来|3、请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句。

|僵卧孤村不自哀僵直的躺在偏僻的山村,不为自己的处境哀愁,|尚思为国戍轮台还想着为国家守卫边疆。

|夜阑卧听风吹雨深夜睡在床上听着风吹雨打声,|铁马冰河入梦来梦中又回到铁骑飞跃冰河的战场。

4、前两句和后两句在写景与抒情方面有什么异同?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直抒胸臆)老骥伏枥,志在报国。

|3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间接抒情)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表现了诗人慷慨悲壮的报国之情。

5、你认为该诗的艺术特色是怎样的?在表现手法上,诗人采用了“寄情于梦”的写法。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掌握生字词“僵、阙、戍、绫、鼾"等。

* 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人强烈的忧国忧民情怀。

2. 过程与方法:* 朗读诗歌,注意重音和节奏,读出韵律。

* 抓住关键诗句“夜阑卧听风吹雨”,结合诗人生平,理解诗歌内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诗人收复国土的豪情壮志和赤诚情怀。

*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点1. 掌握生字词,理解诗歌大意。

2. 抓住关键诗句,体会诗人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诗歌中的典故和修辞手法。

2.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涵,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与讨论法相结合。

教师先讲解生字词和诗歌大意,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深入理解诗歌内涵。

2. 诵读法。

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节奏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3. 典故与背景介绍。

结合诗人陆游的生平介绍,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中蕴含的情感。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谁能告诉我你的梦想是什么?(学生自由回答)看来,同学们的梦想都非常美好。

可是,有一个宋朝的大诗人,他生活的时代,是当时屈辱的南宋,当时南宋被北方金国欺压,岁岁年年被迫给金国缴纳岁币、进贡。

他看着自家的土地被金国一点一点地侵占,看着自家的亲人被金国贵族任意侮辱,他的梦想就是要收复祖国北方的失地,统一中国。

可他一生仕途坎坷,屡遭排挤,68岁时还被罢官。

在咱们学过的他的诗作《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他就曾真实地描述了当时国家的现实:“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投影出示)这首诗中描述了当时黄河之水滚滚东流,象征了当时统治下百姓的眼泪一代又一代地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被当成了与内地隔绝的一道天然屏障。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教学方案设计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教学方案设计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教学方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诗歌的主题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2、帮助学生掌握诗歌中的重点字词和诗句的含义。

3、培养学生欣赏古代诗歌的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4、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

(2)掌握诗歌中的重点字词和诗句的解释。

2、教学难点(1)体会诗人在困境中仍心怀国家的壮志豪情。

(2)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并能将其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诗人的情感。

2、讲解法:对诗歌中的重点字词、诗句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含义。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歌的主题、情感等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4、情境创设法:通过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背景和意境。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陆游的诗歌,如《示儿》,从而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简单介绍诗歌的创作背景,让学生对诗歌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初读诗歌(1)教师范读诗歌,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韵律。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初步感受诗歌的内容。

3、理解诗意(1)结合注释,让学生自主理解诗歌的大意。

(2)教师对重点字词和诗句进行讲解,如“僵卧”“不自哀”“尚思”等。

4、深入探究(1)组织学生讨论诗歌中表达的情感,引导学生体会诗人虽年老体衰但仍心系国家的爱国情怀。

(2)让学生思考诗人是如何通过风雨的环境描写来烘托自己的心境的。

5、诗歌赏析(1)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如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等。

(2)引导学生欣赏诗歌中的名句,如“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6、拓展延伸(1)让学生交流自己所知道的其他爱国诗歌,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2)联系现实生活,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表达爱国之情。

7、课堂总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诗歌的大意、主题、情感和艺术特色。

部编优质课一等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教学设计 (3)

部编优质课一等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教学设计 (3)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并默写诗歌;理解诗歌大意,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深刻情思。

过程与方法:初步掌握诗歌四步赏析法,并尝试运用此法赏析诗歌。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陆游诗歌中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材解读及教学设想:《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是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的一首课外古诗词诵读,旨在赏读古诗词名篇,感受传统文化之美,感悟文人风骨之美。

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陆游68岁,农历十一月四日一场暴风雨,勾起了这位爱国志士对往昔军旅生涯的追忆,大作的风雨让他思虑万千,他既想到了南宋王朝在风雨中飘摇,岌岌可危的现实,内心有升腾起奔赴沙场,报效祖国的渴望,于是写下了此诗,是陆游晚期爱国诗歌的代表作之一。

如果仅将此诗作为赏读教材,很难挖掘其诗的深刻内涵。

所以拟将本诗教学与“诗歌四步赏读法”教学以及“读懂文人陆游”两个目标结合起来,通过情景教学法、诵读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展开教学,充分挖掘教材内涵。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并默写诗歌;理解诗歌大意,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深刻情思。

难点:初步掌握诗歌四步赏析法,并尝试运用此法赏析诗歌。

体会陆游诗歌中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课时计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知人论诗:中国是诗的国度,历代文人中留存诗篇留存最多、最完整的是南宋诗人陆游。

请同学们回顾所学,说一说你学过陆游的那些诗歌?谈一谈你所知道的“陆游”!生1:他是爱国诗人。

生2: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诗人,并且是爱国诗人。

教师总结: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的诗人和词人,陆游存诗共九千余首,题材很广泛。

其诗作反映民间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抒发自己的报负,风格豪放雄浑,名作有《关山月》、《书愤》、《示儿》等,也书写日常生活,清新明丽。

导入:今天我们要走进陆游68岁时写成的一首诗,透过殷红的诗文,去体会流淌在世人血液中的浓浓爱国情怀。

部编优质课一等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部编优质课一等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重点文言词语的意思,了解本首诗的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2、体会作者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二、教学重点:1、体会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教学时数:1课时四、教学方法:启发、讨论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有一位宋代的大诗人,他的一生都为了国家的统一而忧虑,直至临死前留下绝笔也是企盼国家的统一。

同学们知道这位大诗人是谁吗?他留下的绝笔诗是什么诗?(对,是陆游,他留下的诗是《示儿》)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跟随陆游一起去感受他的爱国情怀,学习他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3、让学生介绍诗人的生平。

陆游:(1125—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4、介绍诗歌的创作背景陆游自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罢官后,闲居家乡山阴农村。

此诗作于南宋光宗三年(1192年)十一月四日。

当时诗人已经68岁,虽然年迈,但爱国情怀丝毫未减,日夜思念报效祖国。

诗人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在现实中已不可能实现,于是,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里,触景生情,由情生思,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望。

5、朗读诗歌自由诵读,初步感知。

⑴请读准字音,注意七言诗的韵律。

学生自渎。

⑵指名读,相机指导生字“僵”“衰”书写。

⑶再读。

强调朗读的节奏。

6、理解诗意小组合作,理解诗意。

⑴回忆学习古诗的方法。

⑵运用这些方法小组合作理解诗意。

⑶交流汇报。

理解重点词语。

第一句: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教案,主要内容包括:
1.诗词背景及作者简介:了解陆游生平及其创作《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的背景。
2.诗词朗读与理解:正确朗读诗词,把握诗词的节奏、韵律和情感。理解诗词的字面意义,深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此外,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表现得较为拘谨,不敢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我觉得这可能是因为课堂氛围还不够宽松,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还不够充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计划在课堂上多设置一些互动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学生在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并不理想。我认为这可能与我在课堂上对知识点的讲解和巩固不够有关。为了提高学生的作业质量,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知识点的讲解和练习,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
-在诗词赏析方面,着重讲解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如“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中的对比手法。
2.教学难点
-诗词朗读的节奏与情感表达:学生往往难以把握古诗词的朗读节奏和情感,需要教师引导和示范。
-修辞手法与意象的理解:学生对诗词中的修辞手法、意象理解较困难,需要教师通过具体实例进行详细讲解。
-诗词主题的深入挖掘:学生可能难以从诗词中深入体会到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需要教师引导启发。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几个值得反思的地方。首先,学生在诗词朗读方面存在一定难度,尤其是在把握情感表达上。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古人的生活背景和情感体验理解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多地引导学生了解历史文化背景,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诗词情境。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教案)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诗歌朗读与情感体验:通过朗读,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韵律和情感,把握诗人在特定背景下的心境变化。
-举例:强调“淫雨”、“萧瑟”等词语的朗读,让学生体会作者在风雨交加之夜的情感波动。
-词语解析与运用:掌握并运用课文中的生词、成语,理解其含义和语境,提高学生的词汇积累和运用能力。
-举例: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风雨大作”的夜晚,诗人是如何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相结合的。
-修辞手法的识别与应用:识别并理解课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学会将其应用到写作中,提高写作水平。
-举例:分析“铁马冰河入梦来”中比喻的运用,让学生学会在写作中巧妙地运用修辞手法,增强表达效果。
4.诗歌意境:探讨诗歌的意境,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会诗人在风雨交加之夜的心境。
5.写作手法:分析课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学习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6.课后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高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分析《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的语言、意境和情感,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教案)
一、教学内容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诗歌朗读: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
2.词语解析: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词、成语,如“淫雨”、“萧瑟”等,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3.课文解析:分析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李清照的生活背景,理解诗人在诗中表达的对国家和亲人的忧虑与思念。
-举例:讲解“断肠人”一词,让学生明白其寓意,并能正确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部审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周龙梅教学设计PPT课件教案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

部审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周龙梅教学设计PPT课件教案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

讨论交流)
PPT:[层层递进,依次放映]
①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2
②诗人站在碣石山上,他“观”到哪些上实景,哪些是虚景?请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③“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些诗句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6、拓展与延伸
对比阅读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翻开书本P141)“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写出上述这样诗句的作者陆游,从小受到优质教育。

他的父亲陆宰就是一位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

在家庭熏陶下,陆游从小就树立了忧国忧民思想和杀敌报国壮志。

他“年十二能诗文”,还潜心学剑,钻研兵书。

二十五岁左右,向爱国诗人曾幾学诗,奠定了他诗歌创作的爱国主义基调。

除早年有过一段抗敌入侵的军旅生涯外,他一生以诗文作武器,反复呼吁国家统一,但受到当权的投降派谗毁,遭排挤,被罢官。

本诗是绍熙三年(1192)十一月他退居家乡山阴时所作。

当时他虽已六十八岁,但爱国情怀丝毫未减。

作品以由“思”入“梦”法,表明其与入侵者不共戴天的志向始终不
渝。

7、作为中学生,我们该怎样爱国?
8、作业
(1)
背诵并抄写和翻译全诗。

(2)
课外收集学习曹操另外的诗歌,自学背诵。

(3)
预习下面3首古诗词。

9、教学反思:。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教学设计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教学设计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2、引导学生学习诗歌的写作手法,如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等。

3、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诗歌的含义,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2)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如语言、意象、意境等。

2、难点(1)体会诗人在困境中仍心怀报国之志的高尚情操。

(2)理解诗歌中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诗人的情感。

2、讲授法:讲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重点字词、诗句含义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歌中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4、赏析法:引导学生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风雨交加的音频,营造氛围,提问学生在这样的天气里会有怎样的感受。

(2)引出课题《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介绍作者陆游。

2、作者及背景介绍(1)介绍陆游的生平和文学成就,重点强调他的爱国情怀。

(2)讲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诗人当时的处境和心境。

3、初读诗歌(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教师范读,学生注意节奏和韵律。

(3)学生再次朗读,尝试读出感情。

4、诗歌讲解(1)逐句讲解诗歌的意思,重点解释“僵卧孤村不自哀”中“僵卧”“孤村”的含义,“尚思为国戍轮台”中“戍轮台”的意思等。

(2)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想象诗人在风雨之夜的情景。

5、情感体会(1)让学生思考诗人在这样的困境中为何“不自哀”。

(2)讨论诗人“尚思为国戍轮台”所体现的爱国之情。

6、艺术特色分析(1)分析诗歌借景抒情的手法,风雨的描写如何烘托出诗人的心情。

(2)探讨诗歌虚实结合的写作特点,如“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现实中的风雨与梦中的战场形成鲜明对比。

7、拓展延伸(1)让学生回忆所学过的陆游的其他爱国诗歌,如《示儿》等,进行比较阅读。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教学设计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教学设计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教学设计《〈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诗歌的大意,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

2、引导学生学习诗歌中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3、培养学生诵读古诗、欣赏古诗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的含义,把握诗歌的主题。

(2)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体会借景抒情的手法。

2、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诗人在困境中仍心系国家的情感。

(2)体会诗歌语言的简洁与意境的深远。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讲授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风雨交加的画面,引导学生描述自己在这样的天气中的感受。

(2)提问学生:在古代,一位诗人在这样的风雨之夜会有怎样的思绪和情感呢?从而引出课题《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作者及背景介绍(1)简单介绍诗人陆游的生平经历,着重强调他的爱国情怀和坎坷的仕途。

(2)讲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诗人当时的处境和心境。

3、初读诗歌(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2)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纠正读音和节奏上的错误。

4、理解诗意(1)学生对照注释,自主理解诗歌的大意。

(2)教师逐句讲解诗歌的含义,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

(3)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所展现的画面。

5、情感探究(1)小组讨论:诗人在风雨之夜想到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各小组代表发言,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

(3)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诗人虽年老体衰仍渴望为国效力的壮志豪情。

6、艺术手法分析(1)提问:诗人是如何通过风雨的景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2)引导学生理解借景抒情的手法,体会风雨之夜的环境描写对烘托诗人情感的作用。

7、诵读诗歌(1)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注意读出诗人的情感。

(2)开展诵读比赛,评选出表现优秀的学生。

8、拓展延伸(1)让学生交流自己所知道的其他爱国诗人和他们的作品。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模仿这首诗的写作手法,写一篇借景抒情的短文,表达自己的某种情感。

部审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如何突出中心教学设计PPT课件教案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

部审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如何突出中心教学设计PPT课件教案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

1车村镇一中七年级语文导学案课题古代诗词四首课时编号25-27主备人赵晓燕备课时间9、29组长签字领导签字班级小组姓名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一些古代诗歌常识。

2、理解《观沧海》这首诗的大意,读并背诵、默写这首诗歌。

3、初步学习欣赏精彩文句;培养想象能力,体会诗歌意境和思想感情。

【自主预习】一读课文——整体感知自学指导1、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完成自学检测。

2、结合课下注释,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反复朗读,读准节奏,读出感情3、展开联想和想象,领会诗的感情。

知识拓展:作者介绍:曹操(155),字孟德,沛国谯郡(现在安微州)人。

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

建安元年(196)迎献帝建都许昌,用他的名义发号施令,此后逐渐统一了北方。

后封魏王。

曹丕称帝,追尊他为武帝。

善诗歌,《步出夏门行》《蒿里行》诸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已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对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有所反映。

有《魏武帝集》。

写作背景:《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临碣石山。

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自学检测】1、根据拼音写出恰当的词语cāng海jié石sǒngzhìcháo平2归yàn水何dànxiāosè2、文学常识填空。

《观沧海》一诗选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___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他的诗以__________见称。

3、自学展示。

【合作探究】二读《观沧海》——美点探究学习指导:听录音范读《观沧海》后,学生有感情朗读并思考以下问题1、全诗以哪个字展开的?2、学生轮读全诗,说一说作者看到了哪些景物?哪几个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诗人想象的?【当堂检测】1、生齐读全诗并填空这首诗,作者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展现了胸怀,抒发了的伟大抱负。

部编优质课一等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教学设计 (4)

部编优质课一等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教学设计 (4)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3、感悟写法:寄情于梦教学重点:1、有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难点:感悟写法:寄情于梦教具:投影仪、课件。

课时: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这是“爱国歌手”张明敏,在1984年春节晚会上,演唱的《我的中国心》。

歌曲一出,就传遍了中华大地的每个角落。

一位海外游子对祖国的一片深情,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弦。

今天让我们穿越近千年的时空,来到南宋王朝,走进那位铁骨铮铮的爱国诗人陆游的面前,聆听他内心的最强音吧!(先欣赏歌曲《我的中国心》,再导入)二、明确学习目标(齐读)三、逐层深入读诗:(一)知人读诗:1、简介作者陆游:陆游,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

自幼好学,12岁即能诗文,有“小李白”之称;20岁,希望有一天能亲临战场,杀敌报国;29岁,参加进士考试,名列第一,因名在秦桧(huì)之孙前,被秦桧除名。

三年后,秦桧病死,仕途才开始逐渐明朗;39岁,因主张北伐被罢官;65岁,因坚决主张抗金,触怒议和派,被罢官,此后闲居山阴老家达20年之久。

他一生作品丰富,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创造了一项诗歌中国之最。

他的诗歌既有深刻的现实生活内容,又有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

2、诗题解诗:在十一月四日的晚上,下起了雨,作者由雨声联想到自己驰骋沙场的情境。

(既点明了时间,又点明了环境)(板书诗题、齐读诗题3、指导朗读温馨提示:朗读应注意(字音、节奏、感情)(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戍:shù夜阑:lán(2)听范读,把握节奏(播放视频)七言绝句停顿节奏多为二二三式或四三式。

第二、四、七个字为节奏点。

(3)学范读(点读,齐读)。

(播放背景音乐)(二)知因读诗:1、简介写作背景:陆游自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罢官后,闲居家乡山阴农村。

此诗作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 ,当时诗人已经68岁,虽然年迈,但爱国热情丝毫未减,日夜思念报效祖国。

部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张淑英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

部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张淑英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

亘古男儿一放翁——陆游诗词的家国情怀教学目标:|1、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诗歌内容、品味诗歌语言。

2、读诗识人,感悟陆游的思想情怀。

教学过程:一、导入:他胸怀北定中原、经纶天下的大志,立下“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雄心,即使事与愿违,流落荒野,仍不改报国之志,一句“位卑未敢忘忧国”道尽一腔爱国情。

他就是梁启超笔下的“亘古男儿”——陆游!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陆游,感受陆游诗词中的家国情怀。

二、走进作者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南宋爱国诗人。

一生笔耕不辍,今存诗词九千多首,是现留诗作最多的诗人。

陆游出生的第二年,“靖康之难”就发生了。

他的家人跟着百姓,也开始流浪逃亡的生活。

父亲陆宰是个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

家庭的教育,使陆游从小就树立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

|三、学习目标:1、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诗歌内容、品味诗歌语言。

2、读诗识人,感悟陆游的思想情怀。

四、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感悟陆游情怀。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一)初读读准读顺学习诗词重在朗读,请同学们手捧课本,抬头挺胸,大声朗读诗歌。

建议大家这样读:正确流利、声音响亮、读出节奏。

1、生自读诗歌。

2、生多种形式展示朗读。

3、师强调字音字形。

如“戍”“阑”“冰”等。

(二)再读感知内容诗歌如画,陆游诗中为我们展示了怎样的画卷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结合注释,展|开想象,理解诗的内容,描绘诗中呈现的画面。

建议大家这样读:语音饱满、语速适中、注意停连。

1、生说出对诗的理解。

2、插入写作背景。

师:写这首诗时,陆游已是68岁的老人了,他当时的境遇如何?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写作背景。

陆游曾两次被罢官,力主用兵是最主要原因所在。

自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罢官后,闲居家乡山阴农村。

此诗作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十一月四日,当时诗人已经68岁,虽然年迈,但爱国情怀丝毫未减,日夜思念报效祖国。

部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张明飞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

部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张明飞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诗歌,领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感。

2、掌握重点字词,培养学生品味情感鉴赏诗歌的能力。

3、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涵,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并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三、教学难点:对名句的深入理解。

一导入,作家作品(一)出示课文相关图片,介绍作者?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

赐进士出身,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

投身军旅,奉诏入蜀,后罢官归居故里。

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二)展示陆游爱国诗篇?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夜泊水村》1182年秋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1192年秋?万里关河孤枕梦,五更风雨四山秋。

?——《枕上作》1200年,时年七十六岁。

?书愤(1186)陆游时年六十一?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三)介绍本篇写作背景:?《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1192年)十一月陆游退居家乡山阴时所作。

当时诗人已经68岁,虽然年迈,但爱国情怀丝毫未减,日夜思念报效祖国。

诗人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在现实中已不可能实现,于是,只能“僵卧孤村”,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里,触景生情,把为国家恢复中原的理想寄托到梦境之中,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望。

部编七年级上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教学设计

部编七年级上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教学设计

部编七年级上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教学设计【课标要求】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3.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4.教师应树立“教—学—评”一体化的意识,科学选择评价方式,合理使用评价工具,妥善运用评价语言,注重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积极性。

【单元目标】1.感受文学的奇思妙想,体验虚构与想象的力量,扩大自身的视野。

2.学习快速阅读,通过寻找关键词句等方法提高阅读速度。

3.调动自己的体验,发挥联想和想象,深入理解课文。

【学习目标】借助联想和想象,读懂诗歌,从对比、虚实结合等角度评说诗歌的妙处,读出陆游炽热真挚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1.对照诗歌的注释和赏析,以陆游的口吻,把这首诗歌改写成日记。

2.借助联想和想象,描绘铁马冰河的画面。

【教学难点】从文中选择一个词,点评一句话,评说诗歌的妙处。

【学习过程】课前预习:知识积累:积累与陆游相关的古诗词。

我喜欢的陆游诗词名句:________________我喜欢的陆游诗歌中的爱国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学常识:陆游,______(朝代)爱国诗人,字_______,号_______,梁启超诗云: “集中十九从军乐,__________。

”词语释义:僵卧:_______ 戍轮台:_______ 夜阑:_______ 铁马:_______依据诗歌赏析概括诗歌主旨: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还有哪些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中学习任务一:诵读,读好一首诗活动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好节奏,读准感情基调。

活动2:学生展示朗读,师生评价。

活动3:再读诗歌,对照诗歌的注释和赏析,以陆游的口吻把这首诗歌改写成日记。

任务二:赏读,解说一种手法活动1:结合联想与想象,描绘铁马冰河的画面。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大作》教学目标1.了解诗意,熟读并背诵诗歌。

2.学习在比较辨析中探究和理解作者的强烈的报国之志、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本课教学重点是理解和体会作者的报国志和爱国情。

2. 教学难点:难点是在文本参读中,通过辨析地名和透视梦境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实现由一般感受到深度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作者陆游。

陆游年少博学,却遭遇排挤。

中年为官,却壮志难酬。

起起伏伏的人生转眼就到了1192年,这一年他已经68岁了,正因被贬闲居在家。

某天深夜,一场风雨骤起,诗人触景生情,便创作了著名绝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二、感知1.初解题意:从题目中我们能读出什么显著信息?(时间、天气)2.配乐朗诵: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3.词义疏通:僵卧:躺卧不起,写尽了老人凄凉的处境。

不自哀:不哀伤。

诗人把个人之失,一己恩怨,小我之痛,都暂且放在了一边。

夜阑:夜深,夜将尽。

风雨:一语双关,表面指自然风雨,喻指风雨飘摇的国家形势。

铁马:披着盔甲的马。

4.诗意感知:我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

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狂风暴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根据诗意,我们感受到这是一首名副其实的”为国”之诗!三、品读诗人爱国之情是如何细腻的表达出来的呢?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教我们这样读诗:读诗第一件要事是养成细心的习惯,一语不苟,一字不苟,不放过题中应有之意,更不放过言外之意。

下面我们在朱先生的指导下通过两个活动细细品读感悟。

活动一:辨析两个地名这两个地名时:孤村与轮台。

我们先来品读“孤村”。

陆游之前的历代作者中,大多把偶然经过的地方叫做“孤村”,而陆游常把自己定居的地方叫做“孤村”,在其《诗稿》中使用数量竟然多达53例。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新农村建设指导站工作总结
近年来,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中新农村建设指导站的工作发
挥了重要作用。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为新农村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以下是对新农村建设指导站工作的总结与展望。

首先,新农村建设指导站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们不断
完善村庄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改善了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

同时,我们也积极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让农民朋友们能够更方便地获取信息,了解市场动态,提高生产经营水平。

其次,新农村建设指导站在农村产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组织开展
了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帮助农民学习新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了他们的生产能力。

同时,我们也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特色产业,推动农产品加工和销售,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另外,新农村建设指导站在农村社会事务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

我们关注农村
妇女、儿童和老年人的权益,组织开展各类公益活动,提高了农村社会文明程度。

同时,我们也积极推动农村卫生、环保等工作,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总的来说,新农村建设指导站的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我们也清楚地意识到,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还有许多工作需要继续努力。

我们将继续加强与农民的沟通,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为新农村建设贡献更多的力量。

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新农村建设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部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部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张冬梅

部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部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张冬梅

1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情味。

3、细心品味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重点难点]1、重点:背诵默写诗歌。

2、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过程:一、导入1、我们中华文化丰厚博大,而古诗便是这文化长河中的一颗瑰宝。

今天我们继续再学习一首陆游的古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板书课题)写这首诗时,陆游已年近70。

2、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以前是用什么方法学习古诗的?(知诗人明诗意悟诗情诵古诗)师:本节课我们继续运用这种方法学习古诗。

二、知诗人,初步朗读。

1、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搜集有关陆游的资料,谁来介绍一下。

2、要想学懂这首诗,还需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谁课前有所了解?陆游自(1189)罢官后,闲居家乡山阴农村。

此诗作于(1192)十一月四日。

当时诗人已经68岁,虽然年迈,但爱国情怀丝毫未减,日夜思念报效祖国。

诗人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在现实中当然已不可能|2实现,于是,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里,触景生情,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望。

3、指名朗读。

除了读正确还要读出节奏。

4、学生练习朗读,指名汇报朗读效果5、齐读,读出节奏。

三、明诗意。

1、师:这短短的28个字浓缩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读到之人无不为之动容。

你们能借助课前预习以及自己的理解,在小组内讲讲这首诗的意思吗?2、小组汇报。

3、带着你的理解一起朗读这首诗。

四、悟诗情。

1、出示图片。

此时此刻,陆游拖着病体躺在冰冷的床上,他听到了什么?他会想些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出示地图,了解南宋背景。

你感觉陆游是个什么样的人?2、出示资料,感受陆游的爱国之情。

陆游是个爱国志士,从小就受到父亲的爱国主义教育,所以爱国热情深深扎根在他的心里。

中年入蜀抗金,48岁时投身军旅生活,率领将士们在沙场驰骋。

短暂军旅生活的体验和出任朝廷重臣的踌躇满志,使他对祖国收复失地的愿望更加强烈。

指名朗读,读出爱国的悲壮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反复朗诵诗歌,领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2.能力目标
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加强合作学习,养成自主、探究、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难点:
1.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对名句的深入理解。

教学方法:讨论交流为主,多媒体教学,配以幻灯片,背景
音乐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南宋的诗人里,有一位最让老师感动,他是被梁启超称为“亘古男儿一放翁”的陆游。

今天就让我们通过一首诗,来认识一下这位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

二:读准一首诗
请同学们按照老师的提示,自由朗读本诗。

自学指导一:
1.读准字音:

2.读出节奏:
僵卧孤村
/不自哀,尚思为国
/戍轮台。

夜阑卧听
/风吹雨,铁马冰河
/入梦来。

让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师生结合读,集体读等。

|三:读懂一首诗
自学指导二:
结合注释,合理想象,小组之间互相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

小组合作学习,检查反馈。

四:读懂一种情:
自学指导三:
找一找,品一品:从诗中哪些词句中你可以感受到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

找学生发言。

僵卧:诗人年迈体弱,赋闲在家,无事可做。

孤村:孤寂荒凉,远离朝堂,诗人满腹经纶,一腔热血,却只能泪洒荒村。

质疑:大家是不是觉得可悲可叹呢?
诗人为自己的处境感到悲哀了吗?为什么?
找同学发言。

找学生朗读这两句话。

夜阑:夜已将尽,诗人忧思难眠。

入梦来:窗外寒风呼啸,如战马嘶鸣;雨打柴扉,似万箭齐发。

在梦里,他终于踏上金戈铁马的战场。

这是一个多么豪壮的梦啊!然而,这只是一个梦呀!
找生朗诵后两句。

五:读懂一个梦:
陆游的这个梦做了一辈子.
向学生介绍陆游的一生。

十几岁:儿时祝身愿事主,谈笑可使中原清。

二十岁: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

三十岁: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

Kēng
四十岁: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

五十岁: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临死前: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六:全课总结:
陆游一生从未得到重用,多次遭到打击,晚年更是落魄困窘,但是他一生都在想着江山社稷。

陆游的一生就像一本书,一边是冰冷残酷的现实,一边却是热血沸腾的理想。

在这本书上赫然写着两个大字——爱国。

有人为陆游写下这样的诗行:年迈的诗人
瘦成一杆长矛
被遗弃在,这穷乡僻壤
他在黑夜里闪着锈迹的寒光
怀想着曾经的战场
北望
北望
死,也要死在这片曾经的土地之上
葬我在黄河的边上,替大宋守卫着这辽阔的北疆
天地之间,您是南宋铁骨铮铮的绝响
七.板书:
僵卧孤村

戍轮台夜阑听雨

铁马冰河现实
理想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