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第一篇导论

合集下载

旅游地理学-01-导论

旅游地理学-01-导论
旅游地理学-第一章导论
(二)学科属性
1.人文地理学? 2.经济地理学?
旅游地理学-第一章导论
(三)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地域旅游系统 由相互作用的各要素所组成的社会地理系统。其相 互作用要素,即亚系统,有5个亚系统: 1.旅游者 2.旅游地理资源:自然的和历史----文化综合体 3.技术与工程建筑 4.服务人员 主 客 通道 媒体 5.管理机构 体 体
旅游地理学-第一章导论
保继刚的见解
7.旅游环境容量 自然容量(物理容量+生态容量)+社会经济容量和旅游者感应气氛的环境容 量。 【案例分析】 8.旅游区划 旅游区:有若干共性特征的旅游景点与旅游接待设施组成的地域综合体。主 要是原则、指标研究,进行具体区划,进一步分级、分类、及区域相互关系研究。 9.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 经济、环境、社会文化三方面的影响。----举例说明。 10.旅游规划 从旅游资源的调查评价出发,分析旅游环境容量、旅游者行为规律、旅游需 求要素、旅游地演化规律,综合评价区位和区域经济条件,兼顾经济、环境和社 会效益,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关系,研究和制定旅游规划。(旅游发展规划、旅 游地规划,两个层次。)
旅游地理学
山西财经大学 旅游管理学院 毛成刚
前言
本课程主线
T-R-E-D 即旅游者(行为)、旅游(地理)资源、旅 游(地理)环境、旅游发展
主要内容
系统地反映当代旅游地理学研究的基本理论 和成果,授课时间约为48小时,具体课时安 排
Hale Waihona Puke 主要参考文献旅游地理学-第一章导论
第一章

旅游地理学-第一章导论
第二节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01第一章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导论

01第一章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导论

第一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导论复习题1、何为人力资源?其特点是什么?答: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劳动者的能力,即处在劳动年龄的已直接投入建设和尚未投入建设的人口的能力。

特点:①生物性②能动性③动态性④智力性⑤再生性⑥社会性2、何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其特点是什么?答: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与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

特点:①综合性②实践性③发展性④民族性⑤社会性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目标任务是什么?其影响因素有哪些?答:①取得最大的使用价值②发挥最大的主观能动性③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影响因素:⑴基本因素:①社会价值观②群体价值观③个人价值观⑵实际因素:①任用情况②信任情况③晋升制度④工资制度⑤奖励制度⑥处罚制度⑦参与程度⑧福利状况⑶偶发因素4、试说明管理的软化趋势。

答:企业管理经历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文化管理三个阶段,其特点是从人治、法治到文治,组织模式从直线式、职能式到学习型组织,人性假设从经验管理的经济人到文化管理的自动人、观念人,管理重点从行为到思想,管理性质从非理性、纯理性到非理性与理性相结合,总的趋势是管理的软化。

5、为什么说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第一次飞跃?答:1911年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问世,标志着企业管理由漫长的经验管理阶段迈进了划时代的科学管理新阶段。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⑴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代替了个人经验;⑵“时间和动作研究”提供了精确地计算定额的方法;⑶生产工具、操作工艺、作业环境、原材料的标准化,为生产效率的提高开辟了广阔的前景;⑷“工作挑选工人”的原则和系统地培训,为各个生产岗位提供了一流的工人;⑸“计划(即管理)与执行相分离”的原则,大大加强了企业的管理职能,使依法治厂成为可能。

01第一章01导论

01第一章01导论

(2)研究意义
• 理论意义
宏观——透过跨国公司,认识当代国际分工的特征与性质;全 球经济形成发展的机理 微观——跨国公司行为原理;跨国公司与环境的互动关系
• 实践意义
对企业——融入到其他企业的全球网络中; 主动成为跨国公司,编织以自我为中心的全球网络; 对区域——战略性的招商引资; 为企业创造跨国经营平台(根据地) 对国家——制定正确的产业、贸易、FDI政策
FDI的三种形态
• 在国外建立当地子公司 • 以参与经营为目的收购外国企业或取得 股权 • 获取实物资产(分公司,办事处等)
关于外国分支机构 (OECD)
• 子公司(Subsidiary):独资公司、控股公司 (多数股权公司) • 系列公司(Associate):少数股权公司(10%以 上-50%以下) • 分公司、分社(Branch):非当地法人(母公司的 派出机构)
子公司数量 国外 总计 300 98 471 306 315 232 80 421 139 335 310 103 501 328 342 256 89 476 159 385 国际化指数 (%) 96.8 95.2 94.0 93.3 92.1 90.6 89.9 88.5 87.4 87.0
排名
用数字看跨国公司
(来自UNCTAD2008年度《世界投资报告》)
• 2007年,全球FDI流量达18330亿美元。 • 全球跨国公司母公司 7.9万家(1990年为3.7万家) 全球分支机构 79万家(1990年为17万家) • 跨国公司全球销售额31万亿美元(2007年),大约为全 球出口额的一倍(同年全球出口额为13.8万亿美元);
• [英]阿兰·鲁格曼:全球化的终结,生活·读书·新知三 联书店,2001年。 • [美]卡利斯·鲍德温等,价值链管理,中国人民大学/ 哈佛商业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 导论

第一章  导论

第1章导论1.1 旅游景观美学旅游景观美学是随着现代旅游业和旅游教育的快速发展,旅游学科体系不断完善,旅游科研逐步深入的基础上产生并确立起来的。

它是美学的一个分支,但其研究领域却十分广泛,自然山水、人文古迹都是它的研究对象,因此学科交叉性强又是它的一个特点。

其研究方法因涉猎学科的庞杂而具有多样性。

1.1.1旅游景观美学旅游景观美学概念:是以各种旅游景观及其审美特征为研究对象,涉及旅游者审美者心理、审美行为的学科。

它是旅游学与美学的交叉学科,同时在研究中还涉及地理学、历史学、心理学、生物学、民俗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内容和知识。

1.1.2旅游景观美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1)美学基础对美学基础的学习和研究是进行各种审美活动的前提和条件,因为旅游景观美学研究是美学基本原理的具体运用。

从旅游者的角度来讲,旅游活动的过程就是审美的过程,各种旅游景观是旅游者的直接审美对象,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美学常识,才能更好地领略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

旅游景观美学涉及到的美学基础主要包括:美感与审美活动、审美存在、审美形态等。

(2)旅游审美心理旅游景观美的存在价值,因为旅游者的观照、欣赏而得到充分的显示,因此研究旅游景观美学,不能忽略对旅游主体——旅游者的研究。

在旅游审美活动中,旅游者的审美行为特点、心理状态、审美素养对审美享受的获得至关重要,同样的旅游景观会由于不同的审美主体欣赏而得出不同的审美感受,这与旅游者个体审美心理的差异性有直接关系。

因此旅游者的审美心理是旅游景观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主要包括:审美心理要素,旅游审美动因,旅游景观审美的心理过程,旅游审美能力培养等内容。

(3)旅游景观及其审美旅游景观是旅游景观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各种各类旅游审美活动均离不开旅游景观,而旅游景观必须具有一定的欣赏价值,因此研究和分析蕴含在各类旅游景观中的美的规律和特点、美的表象和内涵成为旅游景观美学研究的主要任务。

根据旅游景观的分类情况,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旅游景观与旅游景观美特点、构成要素,自然景观审美,人文景观审美等。

曼昆《中级宏观经济学》课件pdf01第1部分 导论

曼昆《中级宏观经济学》课件pdf01第1部分 导论

§1.2 理论体系




1.主要宏观经济变量 2.宏观经济的运行框架 3.宏观经济学模型 4.宏观经济中的变量与均衡
1.主要宏观经济变量
1.总收入或总产出——经济增长率 2.失业率 3.价格水平——通货膨胀率 4.利率 5.汇率
2.宏观经济的运行框架


四个市场 产品市场 外汇市场 四个部门 居民户 政府

§1 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1.1 研究对象 §1.2 理论体系 §2 宏观经济学的数据 §2.1衡量经济活动的价值-国内生产总值 §2.2衡量生活费用-价格水平 §2.3衡量失业-失业率

第3章宏观经济的微观结构
§1 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1.1 研究对象 §1.2 理论体系

支出法
2.(私人)投资(I)-Investment—厂商 (1)固定资产投资(Fix Assets)-包括居民住宅支出 (2)存货投资(Inventory)--指存 货变动(=年末存货-年初存货)

支出法
注:①总投资(Gross)=净投资(Net) +折旧(Depreciation)/重置投资 (Replace) ②净投资=年末资本存量-年初资本存 量 ③Gross—Include Depreciation Net—Not Include Depreciation

存量与流量示意图
4.宏观经济中的变量与均衡
均衡(Equilibrium):宏观经济变量处 于相对稳定不变的状态。 (1)完全均衡(静态均衡):所有的存 量和流量都处于相对稳定时的一种均衡 状态; (2)流量均衡:流量处于稳定状态,但 存量通常发生变化的一种均衡状态;

涉税服务实务-第一章导论01答案

涉税服务实务-第一章导论01答案

涉税服务实务-第一章导论01答案01、【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涉税专业服务特点的有()。

A.公正性B.自愿性C.有偿性D.独立性E.专一性【答案】ABCD【解析】涉税专业服务有五个特点:公正性、自愿性、有偿性、独立性、专业性。

02、【多选题】(2020年)下列关于涉税专业服务的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有()。

A.涉税专业服务行业是沟通税务机关与纳税人的中介,与征纳双方存在利益冲突B.税务师执业的独立性是指税务师在其接受涉税专业服务委托的权限内,独立行使涉税专业服务权,不受其他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预C.公正性是涉税专业服务行业执业的基本要求,离开公正性,涉税专业服务行业的存在就失去了意义D.涉税专业服务在注重社会效益的同时,获取合理报酬,并为委托人提供优质的服务E.涉税专业服务行业是一种知识密集型的专业服务行业【答案】BCDE【解析】选项A,涉税专业服务行业是沟通税务机关与纳税人的中介,与征纳双方没有任何利益冲突。

03、【多选题】(2020年)下列关于涉税专业服务的表述,正确的有()。

A.税务师不能以任何方式强迫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委托其开展涉税专业服务,涉税专业服务对象也不得违背涉税服务人员的意志B.税务师是独立行使自己职责的行为主体,其从事的涉税专业服务活动不受税务机关控制,更不受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左右C.税务师从事的业务属于涉税专业服务范畴,必须依照民法有关服务活动的基本原则,坚持自愿委托,这种服务关系的建立要符合服务双方的共同意愿D.涉税专业服务关系的建立可以转移征纳关系,即转移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法律责任E.在涉税专业服务对象向其寻求涉税专业服务时,税务师不得拒绝服务【答案】ABC【解析】选项D,在涉税专业服务过程中产生的税收法律责任,无论出自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原因,还是由于税务师的原因,其承担者均应为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而不能因为建立了涉税专业服务关系而转移征纳关系,即转移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法律责任;选项E,税务师具有选择服务对象的自由,在涉税专业服务对象向其寻求涉税专业服务时,税务师拥有接受委托或拒绝服务的选择权。

第一章导论

第一章导论

•企业 •全面管理
•企业文化
•人力 •资源管理
•领导学
•消费者 •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
•心 •社 •人 •社会 •政 •经 •理 •会 •类 •心理 •治 •济 •学 •学 •学 •学 •学 •学
•生 •生 •历 •物 •理 •史 •学 •学 •学
第一章导论
1.2.2 OB的历史演变
1.2.2.1 组织行为学的产生
2、非营利组织(提供服务而不以营利为主要目标)
国有医院、国有学校、各类社团、宗教团体、 慈善机构等
3、公共组织(负责处理国家公共事务的组织)
立法机关、司法机关、政府机关、军事机关等
第一章导论
组织的类型(二)
根据组织的受益程度,可将组织分为: ⑴、互利组织(对所有参加者都有好处的组织)
党派、工会、俱乐部、退伍军人团体等
d〕人们最期望领导者能承认并满足他们的社会需 要。
第一章导论
1.2.2.2 ⑶ “自我实现人”假设(Self-Actualizing Man)特点:
a〕一般人都是勤奋的,如果环境有利,工作如同 游戏或休息一样自然;
b〕控制和惩罚不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唯一办法,人 们在执行任务中能够自我指导和自我控制;
⑵ 1933年梅奥发表《工业文明中的人性问 题》,标志着人群关系理论的创立,奠定了行为 科学的基础。从此,更多的学者致力于对人的行 为的研究。
Elton Mayo (1886——1949): “ The Human of an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
第一章导论
1.2.2.1
● 最早可追溯到古代的生产经营组织及其管理 ● 现代组织行为学主要来源于行为科学
⑴ 1911年泰罗发表《科学管理原理》,标 志着现代管理科学的诞生 F. W. Taylor (1856——1915): “ The Principles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 ”

第一篇导论

第一篇导论

第一篇导论第一章现代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背景本章学习目标1.熟悉古典管理理论中主要代表人物的理论观点及主要贡献。

2.熟悉行为科学理论和梅奥的霍桑试验。

3.理解现代管理理论丛林、组织文化、组织变革对组织行为学的影响。

4.了解组织行为学的发展历程。

5.掌握组织行为学的学科特点。

6.理解研究和应用组织行为学的重要意义。

在现代社会,有关“人”的问题受到管理者和企业家前所未有的关注。

人被认为是组织中最重要的资源、企业成功的关键。

在组织管理中,管理者经常遇到或感受到的最棘手的问题,就是人的问题。

例如,员工缺乏工作积极性、部门之间冲突严重、上下级沟通出现问题、群体凝聚力低下、奖惩制度起不到预期的激励效果等,这些问题使得管理者和企业家焦头烂额、束手无策,甚至使企业丧失市场竞争力。

要解决这些问题,人们必须研究组织中的人的行为以及人际技能,认识它们对管理效力的重要性,而这些就是组织行为学的范畴。

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中,组织行为学已经成为企业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第一节组织行为学的起源与管理背景组织行为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理论准备和实际应用的演进过程。

总的来说,组织行为学起源于早期古典管理理论,创立于行为科学理论,发展于管理理论丛林,流行于当代管理实践。

一、古典管理理论组织行为学的早期研究主要源自于古典管理理论。

这些理论对劳动生产率与劳资关系组织行为学(理论·实务·案例)(第2版)的关注为组织行为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其中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亚当·斯密、查尔斯·巴比奇、罗伯特·欧文、弗雷德里克·泰勒、亨利·法约尔。

(一)理论先驱的贡献1.亚当·斯密(1723—1790年)1776年3月,亚当·斯密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以下简称《国富论》)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劳动分工的观点,并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劳动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进国民财富的巨大作用。

管理经济学 第01章 导论

管理经济学 第01章 导论

(一)经济学的的研究对象 (二)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 (三)管理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二、管理经济学与经济学的联系
(一)经济学的的研究对象
资源的稀缺性
资源的最佳配置
资源的最佳利用
经济学的定义: 经济学是研究 稀缺资源配置和利 用的科学。
经济学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生产什么? 怎样生产? 为谁生产? 充分就业 经济增长与周期 通货膨胀
指明企业经营活 动方向
法律法规 规定了企业经营活 动的行为准则 约束 层次 高低
政局的稳定性 国家方针政策 国际关系 管理企业的立法逐步增多 政府直接干预逐渐减少
商业道德约束 制度约束 企业经营活动的约束 法律约束 约束力大小
内部环境的构成与特征
组织的内部环境可从资源、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方面来考察:
③ 最优化分析法:无约束条件的最优化问题和有约束条件的最优化问题。
④ 博弈分析法:找到这样一种均衡,其中每一个博弈参与者的策略都是在假设其他参与 者给出了最优策略的前提下能够采取的最佳行动方案,即该均衡是一个所有参与者最 优策略的组合。
二、管理经济学的分析方法---(1)均衡分析法
1.定义:均衡分析方法就是在考虑这些制约企业的各种条件 下,确定各因素的比例关系,使其最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1)资源。资源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投入。它可以是有形的、显性的
,如土地、厂房、资金等;也可以是无形的、隐性的,如智慧、信任和协同方 式、声誉等。 (2)能力。能力是指一组资源的有机组合,如同胶水把各种物质粘合在 一起,可以形成高强度的材料。
(3)核心能力。核心能力也称核心竞争力,是指能为企业带来相对于竞
第一节 企业与环境
大型企业 中型企业 小型企业

01第一章导论

01第一章导论

经济方法
用物质利益来管理
教育方法
提高思想素质、知识水平
技术方法
通过技术手段提高管理效率
案例:海尔的13条管理条款
点击 查看
41
案例学习 海尔的13条管理条款
管理学原理 第一章 导论
在海尔企业文化中心,有一张已经变黄了的稿纸,上面写着13个条款,据说, 这是张瑞敏到海尔后颁布的第一个管理制度文件。在这个制度文件中,赫然写着 “不许在车间大小便”。几乎所有参观的人,对这一条无不表露出惊讶、疑惑甚至 迷惑的神色:堂堂海尔,为什么制度的起点竟然是这样的?
管理学原理 第一章 导论
在一个管理经验交流会上,有两个厂的厂长分别论述了他们各自对如何进行 有效管理的看法。
A厂长认为,企业首要的资产是员工,只有员工们都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 都把个人的命运与企业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和力量 为企业服务。因此,管理者有什么问题,都应该与员工们商量解决;平时要十分 注重对员工需求的分析,有针对性地给员工提供学习、娱乐的机会和条件;每月 的黑板报上应公布当月过生日的员工的姓名,并祝他们生日快乐;如果哪位员工 生儿育女了,厂里应派车接送,厂长应亲自送上贺礼。在A厂,员工们都普遍把企 业当成自己的家,全心全意地为企业服务,工厂日益兴旺发达。
请问:他应该亲自核对这批书,还是仍由业务员们来处理?
22
(一)管理者
1、管理者的层次分类
管理学原理 第一章 导论
高层
对整个组织的管理负有全面责任
中层
落实高层布置的任务、指挥基层开展工作
基层
直接指挥和监督现场作业人员
不同层次的管理者执行各项管理职能所占用的时间也不一样 点击 查看
23
管理学原理 第一章 导论

(01)第1章 导论

(01)第1章  导论
1 - 21
作者:徐刚,河南城建学院数理系
统计学
STATISTICS (第五版)
1.3 统计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1.3.1 总体和样本 1.3.2 参数和统计量 1.3.3 变量
1 - 22
作者:徐刚,河南城建学院数理系
统计学
STATISTICS (第五版)
总体和样本
1. 总体(population)
1 - 11
作者:徐刚,河南城建学院数理系
统计学
STATISTICS (第五版)
统计的应用领域
actuarial work (精算) agriculture (农业) animal science (动物学) anthropology (人类学) archaeology (考古学) auditing (审计学) crystallography (晶体学) demography (人口统计学) dentistry (牙医学) ecology (生态学) econometrics (经济计量学) education (教育学) election forecasting and projection (选举预测和策划) engineering (工程) epidemiology (流行病学) finance (金融) fisheries research (水产渔业研究) gambling (赌博) genetics (遗传学) geography (地理学) geology (地质学) historical research (历史研究) human genetics (人类遗传学)
统计学
STATISTICS (第五版)
数据类型与统计方法
区分数据类型的重要性在于,对不同类型的数据 ,需要采用不同的统计方法来处理和分析。 1、分类数据:频数或频率,众数和异众比率,列 联表分析和c2检验; 2、顺序数据:中位数和四分位差,等级相关系数 ; 3、数值型数据:各种统计量,参数估计和假设检 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

工程造价管理01导论一

工程造价管理01导论一

项目建议书编制完后, 项目建议书编制完后, 按建设总规模和限额的 划分审批权限报批项目 建议书
项目 目决 策阶 段
可行性 研究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国家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国家 发改委或地方发改委根 发改委或地方发改委根 据行业归口主管部门和 国家专业投资公司的意 见以及有资格的工程咨 询公司的评估意见进行 的,批准后是初步设计 的依据。 的依据。 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后 即可进行组建。 即可进行组建。
1.1.2 建设项目及其分类
2.建设项目的分类: 建设项目的分类: 建设项目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划分。 建设项目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划分。 1)按建设项目规模大小可分类:可分为大型、中型和 小型建设项目,或限额以上和限额以下建设项目。不同 行业划分标准不同。 2)按建设性质可分类:可分为新建项目、扩建项目、 改建项目、恢复项目和迁建项目。 3)按建设用途不同分类:可分为生产性建设项目和非 生产性建设项目。

导论一
工程造价基础知识
1.2 建设过程与计价关系
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建设项目在实施的各阶段都有与之相对应的计 价方式, 价方式,这些计价方式计算出来的造价又反过来控 制管理其过程, 制管理其过程,现把它们的对应关系简单概括如下 图1.3
图1.3 建设过程与计价关系示意图
项目建 议书和 可行性 研究阶 段
1.1.1 基本建设及其相关概念
3)设备、 3)设备、工器具及生产用具的购置 设备 设备、工器具及生产用具的购置是指车间、 设备、工器具及生产用具的购置是指车间、实 验室、医院、学校、宾馆、车站等生产工作、学习 验室、医院、学校、宾馆、车站等生产工作、 所应配备的各种设备、工具、器具、 所应配备的各种设备、工具、器具、家具及实验设 备的购置。 备的购置。 4)勘察与设计 4)勘察与设计 勘察与设计包括地质勘察、 勘察与设计包括地质勘察、地形测量及工程设 计方面的工作。 计方面的工作。 5)其他基本建设工作 5)其他基本建设工作 其他基本建设工作是指上述各类工作以外的各 项基本建设工作,如筹建机构、征用土地、 项基本建设工作,如筹建机构、征用土地、培训工 人及其他生产准备工作等

政治经济学01第一章 导论 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

政治经济学01第一章 导论 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导论单元测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政治经济学是一门( B )A 研究政治的学科B 独立的经济学科C 既研究政治也研究经济的学科D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专用语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C )A 生产力B 生产方式C 生产关系D 上层建筑3、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A )A 物质资料生产B 生产力C 生产关系D 经济规律4、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A )A 物质资料的生产B 生产力C 劳动力D 商品5、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了(A )A 社会的生产方式B 客观经济条件C 社会经济关系D 社会发展条件6、生产力(B )A 就是科学技术B 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获得物质资料的能力C 就是生产工具D 是生产的平均水平7、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原因和依据是(A )A 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和要求B 社会生产方式的运行规律和内在矛盾C 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D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8、构成生产关系的基础并决定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和特点的是( C )A 经济制度B 生产力C 生产资料所有制D经济体制9、在多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B )A 政治关系B 生产关系C 阶级关系D 家庭关系10、生产关系体现的是人与( C )A 自然的关系B 社会的关系C 人的关系D 物质资料的关系11、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是(B )A 交换B 生产C 消费D 分配12、生产资料包括( A )A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B 劳动资料和生产工具C 劳动对象和生产工具D 机器设备和生产工具13、煤矿上用来运煤的道路是( C )A 原材料B 劳动工具C 劳动资料D以上都不对14、即将开采的埋藏在地下的煤炭属于(A )A 劳动对象B 劳动资料C 原材料D 以上都不对15、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揭示(C )A 资本的秘密B 商品的秘密C 经济规律D 剩余价值生产的秘密16、在一切社会形态都起作用的经济规律有(D )A 价值规律B 市场竞争规律C 按劳分配规律D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17、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包括两个层面,其中,反映生产关系性质的层面是( B )A 生产力B经济制度C经济体制D生产资料所有制18、最早使用“政治经济学”一词的学者是( A )A蒙克莱田 B 马歇尔 C 色诺芬 D 亚里士多德19、下列不属于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是( D )A 煤矿工人将埋在地下的煤开采出来B 炼钢厂的工人将矿石炼成钢铁C 纺织厂的工人将棉纱织成布D 地底下煤炭、石油的形成20、经济规律赖以存在的客观经济条件是指( B )A 生产力B 生产关系C 经济基础D 生产资料所有制21、政治经济学在研究生产关系时必须紧密联系(B )A 生产资料所有制B 生产力C 人们的交换关系D 物质利益分配关系22、经济规律是指(D )A 经济形式和经济现象之间的必然联系B 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C 各种经济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D 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23、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生产关系是否(C )A 先进B 在发展C 符合生产力状况D 占统治地位24、“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机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这段话说明的是( A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C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的物质标志D 生产力必须适应生产关系25、我国1958年开始在农村实行人民公社制度,搞“一大二公”,要“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结果给社会生产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国的B.柯尔柏最早将人口统计学用于行政管 理。这些统计调查为19世纪社会学的经验调查 方法奠定了基础。
经验社会学的创始人是比利时的L.A.凯特莱。
凯特莱认为社会现象具有统计规律性,因而将概 率论和数理统计引入社会研究,并依据“统计 均值”的概念提出“平均人”的概念,为研究 集体行为和人群特征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调查研究方法涉及社会研究中的一个专门领 域。”(巴比,1989,序言) “调查是社会研究方法中的一种方法。”(德沃
斯,1986,第1页) “调查研究是社会研究者可利用的众多研究工具
之一。”(巴比,1989,第40页)
社会研究是社会学家、社会科学家,以及其他对社 会问题想找出解答的人所进行研究的一种类型.
“社会调查与社会调查研究是有区别的。社会调查是 一种收集资料的方法,……而社会调查方法则是一种 系统的社会研究方法,……它包括两部分或两阶段的 内容;1,社会调查;2,研究”(袁方,1990,第1-2页)
2、社会学研究方法\社会研究方法\社
会科学研究方法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研究方法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指研究采取的具体形式或研究的具体类型。
社会学常用研究方式 1.调查研究 2.实验研究 3.实地研究 4.文献研究
各种研究方法在社会研究中的比例
方法
1936-1949 1950-1964 1965-1978 1936-1978
调查研究
48%
70%
80%
67%
实地、文献
51%
27%
17%
31%
实验
通过对这门课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对社会 调查研究有一个总的认识和了解。掌握各 类方法的概念、特点及应用,并且能和具 体的研究和分析结合起来,同时掌握各类 计算公式。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 生学会具体分析一项课题的调查研究方法。
•参考书目: 1、袁方、王汉生. 社会研究方法教 程.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年版; 2、[美]艾尔·巴比. 社会研究方法 (上、下).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年版; 3 、水延凯.社会调查教程.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社会研究基本方式 1.调查研究 2.实验研究 3.实地研究 4.文献研究
(二)社会研究定义
社会研究:以经验的方式,对人的行为、 态度、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各种社会现 象、社会产物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二、社会研究的特点
(一)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 (二)研究的方式是经验的,而非思辨的 (三)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
管理研究方法的横向比较
国际比较:中美欧 美国:管理研究范式被描述为定量的、理论检
验的。推理式的方法:从较大的样本中测量少 数几个变量的数量分析方法,目的在于对理论 的检验; 欧洲:研究范式是定性的、理论发展式的。具 体的研究方式是定性的,对少数案例进行多角 度、有深度的研究 。 中国:主要偏重于思辨分析,研究的主题也常 常是宽泛的、概念性问题;侧重于理论发展而 缺乏根据大规模实证研究对理论的检验
方法论是指指导研究的一般思想方法或哲 学基础,包括研究的基本假设、逻辑、原 则等问题。
(一)实证主义方法论 positivist sociology
社会研究应向自然科学研究看齐,要通过具体 客观的观察、通过经验概括得出结论。
孔德 迪尔凯姆
形成时期 社会学的创始人受到欧洲启蒙运动和 自然科学发展的直接影响,他们主张建立一门 类似自然科学的以研究社会发展为目的的科学
相关背景:
这项报告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等 单位共同完成,在全面梳理新中国公共服 务供给制度演进的基础上,开发了一个含8 个子系统和165个指标的指标体系。作为课 题组的成果,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最新 推出了《中国公共服务报告2006》。
小结
我国当前政府公共服务整体呈现出“总体水平偏 低、发展不平衡、效率低水平趋同”。
课程简介 社社会会学研概究论方法
教学讲义 教学内容
习题练习
学人文集 专家讲座
社会影像
2020/8/1
《社会研究方法》
课程概要
主讲人:金颖
2009-2010第一学期
❖联系方式: jiny0577@ 13033606201
《社会研究方法》是一 门重要的方法课程,不 仅仅是社会学研究必需 的重要的方法课程,也 为一般的研究提供了可 操作的方法和具体的理 论指导。
本专业培养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技术和 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 力,能够在科研机构、文化教育、新闻出 版、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以及党政机 关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 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现代管理科学等方 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一般管理 方法、管理人员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的培 养和训练,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 法,能从事公共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具 有规划、协调、组织和决策方面的基本能 力。
1%
3%
3%
2%
注:《美国社会学评论》对1936-1978年发表的489篇 报告所用方法的统计,1983版
社会研究的主要方式简介
研究方式
1调查研究Biblioteka 2实验研究3实地研究
4文献研究
子类型 资料收集方法
普遍调查
统计报表
抽样调查
自填式问卷
结构式访问
自然实验
自填式问卷
实验室实验 量表测量
结构式观察
和基本技能。 6.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和写作能力。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
实际工作能力。
一份社会研究报告: 《中国公共服务报告》发布
2007年4月发布关于我国政府公共服务 的第一份综合研究报告——《中国公共服 务发展报告2006》显示:我国基本公共服务 综合绩效整体处于偏低的水平。除基础教 育北京达到优秀,一般公共服务上海和北 京达到优秀以外,其他各地区各类公共服 务绩效等级都处于良好以下。
发展时期 理论研究与经验社会调查的结合是以 迪尔凯姆的《自杀论》(1897)为标志的。
在《自杀论》中,迪尔凯姆建立理论假设── 经验调查──理论检验这一实证研究程序,他 采用了多种统计技术,并将变量分析和多因素 相关分析引入社会研究,为如何利用统计调查 资料建立社会理论提供了范例。
(二)人文主义方法论anti-positivist sociology
(1)社会学研究方法=社会研究方法: 社会学用以研究社会的方法; 进行有关社会方面研究的方法。
(2)社会学研究方法=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社会学研究方法是众多研究社会现象的社会科 学都可以普遍采用的一般性方法。
统计学-统计调查法 心理学-实验法 人类学-实地研究法
3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研究方法
社会研究要考虑人的特殊性,要发 挥研究者在研究中的主动性。
韦伯“投入理解” 米尔斯“人对人的理解”
韦伯提出了社会学与自然 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区别, 认为对社会现象虽然不能 像对自然现象那样作客观 的因果解释,但是通过对 行为的意义和动机的理解 也同样能认识社会历史事 件的因果关系。
二、研究方式
Qualitative research
二、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区别
(一)方法论基础 定量研究——实证主义方法论 定性研究——人文主义方法论 (二)研究方式 定量研究——标准化、系统化 定性研究——灵活性、特殊性 (三)分析方法 定量研究——统计分析 定性研究——文字描述
我国管理研究方法 的发展与比较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科学、经济学、社会科学等现代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 本知识。
2.具有适应办公自动化,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所必须的定量分析和 应用计算机的技能。
3.具有进行质量管理、数据的搜集和处理、进行系统分析的基本 知识和能力。
4.熟悉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以及制度。 5.具备与科学研究、文化出版、民间公共事业机构相关联的专业知识
学术期刊的选择
美国: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AM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AMR)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ASQ)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SMJ)
术、编码技术等
方法论
实证主义

人文主义

调查研究
学 研
基本研究方式
实验研究

实地研究

文献研究

问卷法

访问法

具体方法技术
观察法
抽样方法
……
§3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
一、含义 Quantitative research 定量研究:关于事物数量方面的研究,
依赖于对事物的测量和计算。
定性研究:关于事物构成和性质方 面内容的研究,依赖于对事物的含 义、特征的描述和理解。
建议
当前应进一步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树立以公 共服务为中心的政府职能观和绩效观;
加快推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 化工作; 进一步加大对公共服务的投入;
建立健全公共服务的体制机制,推进我国公共服 务由“投入型”逐步向“效益型”转变;
在着力解决公众普遍关注的基础教育、公共卫生 和社会保障等直接关系“民生”的公共服务不足 问题的同时,切实提高各级政府、各部门对环境 保护、科学技术、公共安全等领域的重视程度, 努力促进各类基本公共服务平衡增长。
创始人之一A.孔德提出,这门学科应当采用建 立在观察基础上的实证主义方法。
早期以社会管理和社会改良为目的的社会调查 是从17世纪英国W.配第的《政治算术》(1660) 和法国政府的实地调查开始的。
配第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统计学的创始人, 他首先运用定量方法来分析社会经济与政治问 题,并在研究中采用了统计分组法、图表法和 一些社会经济指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