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第一章 导论

合集下载

第一章 导论 《商务礼仪》课程PPT

第一章  导论  《商务礼仪》课程PPT

四 商务礼仪的作用
人是一种感情动物,不论做什么事,都不可能脱离感情而纯粹 地就事论事。而礼仪正是人们互相尊重的一种感情表现形式。 正因为如此,商务礼仪的应用对促进商务活动蓬勃发展所起的 巨大作用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有利于 沟通与交流
有利于 良好形象的塑造
有利于 促进协调
3
泛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及社会生活中的社会准则和道德规范。
4 指礼物。
二 礼仪
礼仪就是礼的规范化、制度化、系统化和条理化,即人们在社 会交往中形成的行为规范准则。其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1
礼貌
2
礼节
3
仪表
4
仪式
CHAPTER
TWO
第二节
商务礼仪概述
一 商务礼仪的含义
商务礼仪是人们在商务活动中逐步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 形式,多表现在各种礼节和仪式中。
CHAPTER
01
第一章 导论
CHAPTER
ONE
第一节
礼仪的含义
一 礼的释义
中国古代有
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
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民俗界认为礼仪包括生、
冠、婚、丧四种人生礼仪。
1
本义是敬神,即祭祀、烧香、拜神,或表示隆重而举行的仪式,如典礼、婚礼、丧礼
商务礼仪是社会礼仪在商务活动中的体现和运用。在市场经济 不断发展的条件下,商界人士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成 功,保持良好的商业信誉,并长期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了解、 熟悉和正确运用商务礼仪。
二 商务礼仪的特征
文化性
01
时机性
02
04
03
规定性 信用性

旅游地理学-01-导论

旅游地理学-01-导论
旅游地理学-第一章导论
(二)学科属性
1.人文地理学? 2.经济地理学?
旅游地理学-第一章导论
(三)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地域旅游系统 由相互作用的各要素所组成的社会地理系统。其相 互作用要素,即亚系统,有5个亚系统: 1.旅游者 2.旅游地理资源:自然的和历史----文化综合体 3.技术与工程建筑 4.服务人员 主 客 通道 媒体 5.管理机构 体 体
旅游地理学-第一章导论
保继刚的见解
7.旅游环境容量 自然容量(物理容量+生态容量)+社会经济容量和旅游者感应气氛的环境容 量。 【案例分析】 8.旅游区划 旅游区:有若干共性特征的旅游景点与旅游接待设施组成的地域综合体。主 要是原则、指标研究,进行具体区划,进一步分级、分类、及区域相互关系研究。 9.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 经济、环境、社会文化三方面的影响。----举例说明。 10.旅游规划 从旅游资源的调查评价出发,分析旅游环境容量、旅游者行为规律、旅游需 求要素、旅游地演化规律,综合评价区位和区域经济条件,兼顾经济、环境和社 会效益,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关系,研究和制定旅游规划。(旅游发展规划、旅 游地规划,两个层次。)
旅游地理学
山西财经大学 旅游管理学院 毛成刚
前言
本课程主线
T-R-E-D 即旅游者(行为)、旅游(地理)资源、旅 游(地理)环境、旅游发展
主要内容
系统地反映当代旅游地理学研究的基本理论 和成果,授课时间约为48小时,具体课时安 排
Hale Waihona Puke 主要参考文献旅游地理学-第一章导论
第一章

旅游地理学-第一章导论
第二节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精益思想领读01-精益思想的背景与起源

精益思想领读01-精益思想的背景与起源

精益思想阅读01第一章:导论,和浪费针锋相对的精益思想。

Muda(浪费)是一个大家都应该知道的日本词。

从嘴里把它说出来时,听起来让人觉得很讨厌,而且它也应该让人讨厌,因为它的意思是“浪费”,专指消耗了资源而不创造价值的一切人类活动:需要纠正的错误;生产了无需求的产品;由此造成的库存和积压;不必要的工序;员工的盲目走动;货物从一地到另一地的盲目搬运;由于上道工序发送传递不及时,使做下一道工序的人只能等待;以及商品和服务不能满足客户要求。

丰田公司的大野耐一(1912—1990)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痛恨浪费的人。

他指出了上面所说的前7种浪费。

最后一种是我们加上的。

可能还有很多种浪费。

即使随意观察一下普通机构一天的日常活动,各种各样的浪费现象就会使人们很难否认浪费无处不在。

当你接着阅读本书下面的章节时,你会发现浪费远比你能想象的要多得多。

读后感:七大浪费的提出。

对于浪费的零容忍是精益的核心思想,也始终体现在了精益五项原则中。

一个精益的企业,最基本的是零容忍浪费、学会识别浪费和解决浪费。

前面是原则,后面是行动。

幸好我们有针对浪费的强有力的武器:精益思想。

它提供了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能帮助定义价值,并按最佳顺序排列生产价值的活动,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不管是谁来干扰)推行这些活动,使之越来越有效。

换句话说,精益思想是精益的,因为它提供了以越来越少的投入(较少的人力与设备、较短的时间和较小的场地)获取越来越多产出的方法,同时也越来越接近客户,提供他们确实需要的东西。

精益思想通过及时反馈来把浪费转化为价值,这能使工作做得比较令人满意。

而且,与当前盛行的流程再造的做法相反,精益思想提供了创造新工作的方法,而不是以提高效率为名,简单地裁员。

读后感:精益思想在导入部分就列出了其关键的原则:价值、价值流、流动。

同时指出,精益思想要做的不是通过提高效率后裁员的方式节省成本。

精益思想是精益的,那么精益变革中的推进人员,所做的事情一定也要是精益的。

01 江苏省高校教师资格考试《高等教育学》笔记

01 江苏省高校教师资格考试《高等教育学》笔记

高等教育学第一章导论1.高等教育的概念1)高等教育是指在完全中等教育基础之上进行的各种教养性、学术性、专业性的教育. P32)高等教育具有历史性、比较性和延展性。

P1[1].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于公元前387年创办的“阿卡德米学园”被看作是雅典第一个永久性的高等教育机构。

[2].培根按照人类理性的记忆、想象和判断这三种能力,对科学知识进行了主观性分类。

[3].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保罗.朗格朗提出终身教育概念。

[4].20世纪60年代,全世界第一所开放大学在英国出现。

在英国,由于一直以来形成的双轨制,直到20世纪中叶,以剑桥、牛津大学为首的大学所实施的教育称为大学教育,高等教育则一般指没有学位授予权的学院等机构实施的教育。

3)高等教育的研究对象是高等教育:揭示高等教育的特殊矛盾和特殊规律(或发展规律)。

[1].1978年,我国第一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厦门大学高等学校教学研究室”正式成立。

[2].高等教育学研究中的重大问题主要来自:社会的改革与变化;高等教育自身的改革与发展。

2.学习高等教育学的作用(或意义)1)引导观念更新高等教育理论对于高等教育实践具有重要作用:德国教育论著推动了欧洲大学近代化的进程;中国的“学术权力”研究推动大学治理改革。

2)服务政策咨询服务于社会发展,为政府的决策提供知识和智力服务。

3)推动实践发展。

高等教育学具有很强的应用性特征,许多问题源于实践,并指导教育变革。

3.高等教育学的作用(简答题、论述题,P12-15)第二章高等教育发展1.西方古代高等教育1)专门学校:古希腊的雅典出现了修辞学校(辩才)、哲学学校。

2)其他教育场所西方古国的一些博物馆、图书馆,也是从事高等教育活动的场所,如古埃及的亚历山大大学(缪思翁博物馆)。

古伊斯兰国家的许多清真寺也是传授高深知识的教育场所。

2.中国古代高等教育1)西周时期就已萌芽。

西周大学:西周时期已建成比较严密的学校体系,分国学、乡学两轨。

01第一章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导论

01第一章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导论

第一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导论复习题1、何为人力资源?其特点是什么?答: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劳动者的能力,即处在劳动年龄的已直接投入建设和尚未投入建设的人口的能力。

特点:①生物性②能动性③动态性④智力性⑤再生性⑥社会性2、何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其特点是什么?答: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与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

特点:①综合性②实践性③发展性④民族性⑤社会性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目标任务是什么?其影响因素有哪些?答:①取得最大的使用价值②发挥最大的主观能动性③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影响因素:⑴基本因素:①社会价值观②群体价值观③个人价值观⑵实际因素:①任用情况②信任情况③晋升制度④工资制度⑤奖励制度⑥处罚制度⑦参与程度⑧福利状况⑶偶发因素4、试说明管理的软化趋势。

答:企业管理经历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文化管理三个阶段,其特点是从人治、法治到文治,组织模式从直线式、职能式到学习型组织,人性假设从经验管理的经济人到文化管理的自动人、观念人,管理重点从行为到思想,管理性质从非理性、纯理性到非理性与理性相结合,总的趋势是管理的软化。

5、为什么说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第一次飞跃?答:1911年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问世,标志着企业管理由漫长的经验管理阶段迈进了划时代的科学管理新阶段。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⑴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代替了个人经验;⑵“时间和动作研究”提供了精确地计算定额的方法;⑶生产工具、操作工艺、作业环境、原材料的标准化,为生产效率的提高开辟了广阔的前景;⑷“工作挑选工人”的原则和系统地培训,为各个生产岗位提供了一流的工人;⑸“计划(即管理)与执行相分离”的原则,大大加强了企业的管理职能,使依法治厂成为可能。

第01章 导论

第01章 导论
包括刻意安排的战略和任何临时出现的战略。 应变性、竞争性、风险性 总结:事先的计划与突发应变的组合
【多选题】
相对于战略的传统概念而言,战略的现代概念
更强调战略的( )。
A.应变性
C.风险性
【答案】ABC
B.竞争性
D.计划性
案例1.1:山东东星表业有限公司
/2008-11-25/111625550.html
第一节 公司战略的基本概念
一、公司战略的定义
弄清楚三个问题:
战略管理理论与其他管理理论的关系?
研究目的是什么?
谁来执行战略管理?
一、战略的定义 (一)定义
波特:战略是公司为之奋斗的一些终点与公司为达到它 们而寻求的途径的结合物。 计划性、全局性、长期性
明茨伯格:一系列或整套的决策或行动方式。
结构和体系的变革-----企业运作的管理方法的变革
人员变革------------------员工价值观、态度及行为的变革
战略变革的征兆
企业经营成绩的下降,如市场占有率下降,产品质量下降, 消耗和浪费严重,企业资金周转不灵等 企业生产经营缺乏创新,如企业缺乏新的战略和适应性措施, 缺乏新的产品和技术更新等 组织机构本身病症的显露,如决策迟缓,指挥不灵,信息交流 不畅,机构臃肿,职责重叠等 职工士气低落,不满情绪增加,如管理人员离职率增加,员工 旷工率,病、事假率增加等。
less is managing better) 2. 机构扁平化(Delayering )
2. 面对现实(Face Reality)
3. 视变革为机会(Change is Opportunity)
3. 权力下放(Empower
People) 4. 建立自信心(SelfConfidence) 5. 管理无边界 (Boundaryless)

01第一章01导论

01第一章01导论

(2)研究意义
• 理论意义
宏观——透过跨国公司,认识当代国际分工的特征与性质;全 球经济形成发展的机理 微观——跨国公司行为原理;跨国公司与环境的互动关系
• 实践意义
对企业——融入到其他企业的全球网络中; 主动成为跨国公司,编织以自我为中心的全球网络; 对区域——战略性的招商引资; 为企业创造跨国经营平台(根据地) 对国家——制定正确的产业、贸易、FDI政策
FDI的三种形态
• 在国外建立当地子公司 • 以参与经营为目的收购外国企业或取得 股权 • 获取实物资产(分公司,办事处等)
关于外国分支机构 (OECD)
• 子公司(Subsidiary):独资公司、控股公司 (多数股权公司) • 系列公司(Associate):少数股权公司(10%以 上-50%以下) • 分公司、分社(Branch):非当地法人(母公司的 派出机构)
子公司数量 国外 总计 300 98 471 306 315 232 80 421 139 335 310 103 501 328 342 256 89 476 159 385 国际化指数 (%) 96.8 95.2 94.0 93.3 92.1 90.6 89.9 88.5 87.4 87.0
排名
用数字看跨国公司
(来自UNCTAD2008年度《世界投资报告》)
• 2007年,全球FDI流量达18330亿美元。 • 全球跨国公司母公司 7.9万家(1990年为3.7万家) 全球分支机构 79万家(1990年为17万家) • 跨国公司全球销售额31万亿美元(2007年),大约为全 球出口额的一倍(同年全球出口额为13.8万亿美元);
• [英]阿兰·鲁格曼:全球化的终结,生活·读书·新知三 联书店,2001年。 • [美]卡利斯·鲍德温等,价值链管理,中国人民大学/ 哈佛商业大学出版社。

涉税服务实务-第一章导论01答案

涉税服务实务-第一章导论01答案

涉税服务实务-第一章导论01答案01、【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涉税专业服务特点的有()。

A.公正性B.自愿性C.有偿性D.独立性E.专一性【答案】ABCD【解析】涉税专业服务有五个特点:公正性、自愿性、有偿性、独立性、专业性。

02、【多选题】(2020年)下列关于涉税专业服务的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有()。

A.涉税专业服务行业是沟通税务机关与纳税人的中介,与征纳双方存在利益冲突B.税务师执业的独立性是指税务师在其接受涉税专业服务委托的权限内,独立行使涉税专业服务权,不受其他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预C.公正性是涉税专业服务行业执业的基本要求,离开公正性,涉税专业服务行业的存在就失去了意义D.涉税专业服务在注重社会效益的同时,获取合理报酬,并为委托人提供优质的服务E.涉税专业服务行业是一种知识密集型的专业服务行业【答案】BCDE【解析】选项A,涉税专业服务行业是沟通税务机关与纳税人的中介,与征纳双方没有任何利益冲突。

03、【多选题】(2020年)下列关于涉税专业服务的表述,正确的有()。

A.税务师不能以任何方式强迫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委托其开展涉税专业服务,涉税专业服务对象也不得违背涉税服务人员的意志B.税务师是独立行使自己职责的行为主体,其从事的涉税专业服务活动不受税务机关控制,更不受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左右C.税务师从事的业务属于涉税专业服务范畴,必须依照民法有关服务活动的基本原则,坚持自愿委托,这种服务关系的建立要符合服务双方的共同意愿D.涉税专业服务关系的建立可以转移征纳关系,即转移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法律责任E.在涉税专业服务对象向其寻求涉税专业服务时,税务师不得拒绝服务【答案】ABC【解析】选项D,在涉税专业服务过程中产生的税收法律责任,无论出自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原因,还是由于税务师的原因,其承担者均应为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而不能因为建立了涉税专业服务关系而转移征纳关系,即转移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法律责任;选项E,税务师具有选择服务对象的自由,在涉税专业服务对象向其寻求涉税专业服务时,税务师拥有接受委托或拒绝服务的选择权。

管理经济学 第01章 导论

管理经济学 第01章 导论

(一)经济学的的研究对象 (二)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 (三)管理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二、管理经济学与经济学的联系
(一)经济学的的研究对象
资源的稀缺性
资源的最佳配置
资源的最佳利用
经济学的定义: 经济学是研究 稀缺资源配置和利 用的科学。
经济学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生产什么? 怎样生产? 为谁生产? 充分就业 经济增长与周期 通货膨胀
指明企业经营活 动方向
法律法规 规定了企业经营活 动的行为准则 约束 层次 高低
政局的稳定性 国家方针政策 国际关系 管理企业的立法逐步增多 政府直接干预逐渐减少
商业道德约束 制度约束 企业经营活动的约束 法律约束 约束力大小
内部环境的构成与特征
组织的内部环境可从资源、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方面来考察:
③ 最优化分析法:无约束条件的最优化问题和有约束条件的最优化问题。
④ 博弈分析法:找到这样一种均衡,其中每一个博弈参与者的策略都是在假设其他参与 者给出了最优策略的前提下能够采取的最佳行动方案,即该均衡是一个所有参与者最 优策略的组合。
二、管理经济学的分析方法---(1)均衡分析法
1.定义:均衡分析方法就是在考虑这些制约企业的各种条件 下,确定各因素的比例关系,使其最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1)资源。资源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投入。它可以是有形的、显性的
,如土地、厂房、资金等;也可以是无形的、隐性的,如智慧、信任和协同方 式、声誉等。 (2)能力。能力是指一组资源的有机组合,如同胶水把各种物质粘合在 一起,可以形成高强度的材料。
(3)核心能力。核心能力也称核心竞争力,是指能为企业带来相对于竞
第一节 企业与环境
大型企业 中型企业 小型企业

消费者行为学(第8版) 第01章 导论

消费者行为学(第8版) 第01章 导论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学导论
消费者行为, 8e
迈克尔.R.所罗门
本章学习目标
当你完成这一章学习的时候,你应该理解:
• 消费者行为是一个过程. • 消费者使用不同产品,帮助他们在不同环境下界定其身份. • 营销者需要了解不同消费群体的动机和需求. • 网络正在改变消费者的行为. • 消费者行为和我们生活中其他事情密切相关. • 消费者活动可能对个人和社会都不利. • 许多不同类型的专家都在研究消费者行为. • 试图理解和研究消费者行为的两个主要的视角.
实证方法 客观的, 实在的,唯一的
解释主义 社会构建的,复合的
目标
预测
产生的知识
不受时间限制,不依赖背 景
对因果关系的看 存在真实的原因 法
研究 关系
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互相独 立
理解
受时间限制,依赖背景
复合的, 同时发生的具有形 成条件的事件
研究者是所研究现象的一部 分,与被研究者互相影响、 互相协作
制的吗?
Prentice-Hall, cr 2009
1- 10
消费者细分: 生活方式
心理特征
• 我们对自己的认识 • 我们重视的东西 • 空闲时我们所喜欢做的
事情
Prentice-Hall, cr 2009
1- 11
融入消费者生活方式
• 关系营销: 常常和消费者互动; 给予他们与企业保持长期
关系的理由
Prentice-Hall, cr 2009
Table 1.3
1- 31
消费者行为轮
Prentice-Hall, cr 2009
Figure 1.3
1- 32
1- 3
什么是消费者行为学?
消费者行为学: 它研究个体或群体为满足 需要与欲望而挑选、购买、 使用或处置产品、服务、 观念或经验所设计的过程.

氢能第01章导论

氢能第01章导论

第1章导论1. 教学目的和意义2. 本课程的内容及性质特点①氢的性质、制备、纯化、储存、运输及其利用②新兴学科与交叉学科A 方式途径多样。

氢能的制备、储存、利用方式多样。

B 涉及学科多。

涉及化学、化工、材料、生物等多个学科的相关知识。

C 代表着新型能源动力系统的发展方向。

而与氢能相关的各类新型能源动力系统,无疑也代表着未来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方向。

③学科内容与未来产业的关系制氢、生物质气化制氢;热解水制氢(我们实验室,与相关企业的合作意向),生物质超临界水气化制氢;氢燃料电池(氢能发电,本质为氢能发电机,燃料由外部提供,本质不是电池,不能存储电能);氢内燃机(氢氧直接燃烧,零排放,效率高,较之传统发动机具有革命性的改变)。

3. 发展氢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原因3.1 化石能源短缺能源需求巨大且快速增长,供应能力紧张。

2007年能源消费总量26.6~27亿tce(吨标煤);煤炭产量25.23亿吨。

液体燃料短缺,高度依赖进口,能源安全堪忧。

2007年石油进口1.97亿吨,增12.4%;自产1.87亿吨,增1.6%。

2007年国际油价猛涨60%,2008年3月突破110美元/桶。

我国能源规划与实际消费情况见图1图1 我国能源规划与实际消费图解3.2 环境问题突出CO2气体排放自工业革命以来,化石能源的消费剧增,导致大量的温室气体CO2排向地球大气层,直接造成“全球气候变暖”这一极其严重的环境问题。

全球历年来CO2排放逐年增加。

我国CO2排放量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据国际能源署(IEA)2002年9月发表的“中国2020年能源展望”估算,我国2000年CO2排放量为30.5亿吨,其中约75%是电站和工业部门排放的,交通运输部门排放的CO2的分担率从1990年的6%上升到2000年的8%。

预计未来20年内,电站和工业部门的分担率将保持2000年的水平,而交通运输部门的分担率2020年将上升到12%。

图2可以很明显看到这种趋势。

(01)第1章 导论

(01)第1章  导论
1 - 21
作者:徐刚,河南城建学院数理系
统计学
STATISTICS (第五版)
1.3 统计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1.3.1 总体和样本 1.3.2 参数和统计量 1.3.3 变量
1 - 22
作者:徐刚,河南城建学院数理系
统计学
STATISTICS (第五版)
总体和样本
1. 总体(population)
1 - 11
作者:徐刚,河南城建学院数理系
统计学
STATISTICS (第五版)
统计的应用领域
actuarial work (精算) agriculture (农业) animal science (动物学) anthropology (人类学) archaeology (考古学) auditing (审计学) crystallography (晶体学) demography (人口统计学) dentistry (牙医学) ecology (生态学) econometrics (经济计量学) education (教育学) election forecasting and projection (选举预测和策划) engineering (工程) epidemiology (流行病学) finance (金融) fisheries research (水产渔业研究) gambling (赌博) genetics (遗传学) geography (地理学) geology (地质学) historical research (历史研究) human genetics (人类遗传学)
统计学
STATISTICS (第五版)
数据类型与统计方法
区分数据类型的重要性在于,对不同类型的数据 ,需要采用不同的统计方法来处理和分析。 1、分类数据:频数或频率,众数和异众比率,列 联表分析和c2检验; 2、顺序数据:中位数和四分位差,等级相关系数 ; 3、数值型数据:各种统计量,参数估计和假设检 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

工程造价管理01导论一

工程造价管理01导论一

项目建议书编制完后, 项目建议书编制完后, 按建设总规模和限额的 划分审批权限报批项目 建议书
项目 目决 策阶 段
可行性 研究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国家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国家 发改委或地方发改委根 发改委或地方发改委根 据行业归口主管部门和 国家专业投资公司的意 见以及有资格的工程咨 询公司的评估意见进行 的,批准后是初步设计 的依据。 的依据。 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后 即可进行组建。 即可进行组建。
1.1.2 建设项目及其分类
2.建设项目的分类: 建设项目的分类: 建设项目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划分。 建设项目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划分。 1)按建设项目规模大小可分类:可分为大型、中型和 小型建设项目,或限额以上和限额以下建设项目。不同 行业划分标准不同。 2)按建设性质可分类:可分为新建项目、扩建项目、 改建项目、恢复项目和迁建项目。 3)按建设用途不同分类:可分为生产性建设项目和非 生产性建设项目。

导论一
工程造价基础知识
1.2 建设过程与计价关系
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建设项目在实施的各阶段都有与之相对应的计 价方式, 价方式,这些计价方式计算出来的造价又反过来控 制管理其过程, 制管理其过程,现把它们的对应关系简单概括如下 图1.3
图1.3 建设过程与计价关系示意图
项目建 议书和 可行性 研究阶 段
1.1.1 基本建设及其相关概念
3)设备、 3)设备、工器具及生产用具的购置 设备 设备、工器具及生产用具的购置是指车间、 设备、工器具及生产用具的购置是指车间、实 验室、医院、学校、宾馆、车站等生产工作、学习 验室、医院、学校、宾馆、车站等生产工作、 所应配备的各种设备、工具、器具、 所应配备的各种设备、工具、器具、家具及实验设 备的购置。 备的购置。 4)勘察与设计 4)勘察与设计 勘察与设计包括地质勘察、 勘察与设计包括地质勘察、地形测量及工程设 计方面的工作。 计方面的工作。 5)其他基本建设工作 5)其他基本建设工作 其他基本建设工作是指上述各类工作以外的各 项基本建设工作,如筹建机构、征用土地、 项基本建设工作,如筹建机构、征用土地、培训工 人及其他生产准备工作等

政治经济学01第一章 导论 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

政治经济学01第一章 导论 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导论单元测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政治经济学是一门( B )A 研究政治的学科B 独立的经济学科C 既研究政治也研究经济的学科D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专用语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C )A 生产力B 生产方式C 生产关系D 上层建筑3、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A )A 物质资料生产B 生产力C 生产关系D 经济规律4、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A )A 物质资料的生产B 生产力C 劳动力D 商品5、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了(A )A 社会的生产方式B 客观经济条件C 社会经济关系D 社会发展条件6、生产力(B )A 就是科学技术B 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获得物质资料的能力C 就是生产工具D 是生产的平均水平7、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原因和依据是(A )A 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和要求B 社会生产方式的运行规律和内在矛盾C 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D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8、构成生产关系的基础并决定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和特点的是( C )A 经济制度B 生产力C 生产资料所有制D经济体制9、在多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B )A 政治关系B 生产关系C 阶级关系D 家庭关系10、生产关系体现的是人与( C )A 自然的关系B 社会的关系C 人的关系D 物质资料的关系11、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是(B )A 交换B 生产C 消费D 分配12、生产资料包括( A )A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B 劳动资料和生产工具C 劳动对象和生产工具D 机器设备和生产工具13、煤矿上用来运煤的道路是( C )A 原材料B 劳动工具C 劳动资料D以上都不对14、即将开采的埋藏在地下的煤炭属于(A )A 劳动对象B 劳动资料C 原材料D 以上都不对15、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揭示(C )A 资本的秘密B 商品的秘密C 经济规律D 剩余价值生产的秘密16、在一切社会形态都起作用的经济规律有(D )A 价值规律B 市场竞争规律C 按劳分配规律D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17、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包括两个层面,其中,反映生产关系性质的层面是( B )A 生产力B经济制度C经济体制D生产资料所有制18、最早使用“政治经济学”一词的学者是( A )A蒙克莱田 B 马歇尔 C 色诺芬 D 亚里士多德19、下列不属于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是( D )A 煤矿工人将埋在地下的煤开采出来B 炼钢厂的工人将矿石炼成钢铁C 纺织厂的工人将棉纱织成布D 地底下煤炭、石油的形成20、经济规律赖以存在的客观经济条件是指( B )A 生产力B 生产关系C 经济基础D 生产资料所有制21、政治经济学在研究生产关系时必须紧密联系(B )A 生产资料所有制B 生产力C 人们的交换关系D 物质利益分配关系22、经济规律是指(D )A 经济形式和经济现象之间的必然联系B 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C 各种经济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D 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23、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生产关系是否(C )A 先进B 在发展C 符合生产力状况D 占统治地位24、“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机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这段话说明的是( A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C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的物质标志D 生产力必须适应生产关系25、我国1958年开始在农村实行人民公社制度,搞“一大二公”,要“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结果给社会生产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财政分配的形式 ——主要利用价值形式 主要利用价值形式
• 财政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财政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 1奴隶社会,奴隶也是一种主要的社会财富,财政 奴隶社会,奴隶也是一种主要的社会财富, 奴隶社会 分配主要采取以力役形式为主,兼有实物形式; 分配主要采取以力役形式为主,兼有实物形式; • 2封建社会,财政分配采取以实物形式为主,兼有 封建社会, 封建社会 财政分配采取以实物形式为主, 价值形式; 价值形式; • 3资本主义社会,财政分配完全采取价值形式; 资本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财政分配完全采取价值形式; • 4.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财政分配主要采取价值形 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或者说是不完全的价值形式, 式,或者说是不完全的价值形式,保留部分实物 形式。 形式。
第三节 财政学的学科特征
• 一、财政学 • 财政学:也称公共部门经济学,或简称为 公共经济学,是以政府的收支活动及其对 资源的配置与收入分配的影响为研究对象。
二、财政学的特殊视角
• 财政学以经济学为基础,是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在 某个特殊领域的应用。 • 但又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学的内容和方法。应当说, 财政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内容涉及:政治学、 社会学、史学、法学、经济学、心理学、人类学、 管理学和行政学等。
(三)财政分配的客体(或对象) 三 财政分配的客体(或对象) ——主要是社会剩余产品 主要是社会剩余产品
C
社会产品的价值
生产资料耗费
的补偿价值
V

劳动力再)财政分配的主体——国家(政府) 财政分配的主体 国家 政府)
对于财政分配主体的不同看法, 对于财政分配主体的不同看法,是同对财政起源的分歧 相联系的。 相联系的。
第二节 财政的产生与发展
• 对任何一门科学的历史作一番深入细致的 了解,不仅可以获得许多有益的借鉴, 了解,不仅可以获得许多有益的借鉴,而 且可以加深对其概念的理解, 且可以加深对其概念的理解,促进其理论 研究的发展。 研究的发展。
一、财政的产生
• 财政孕育于原始社会末期 萌发于阶级产生 财政孕育于原始社会末期,萌发于阶级产生 和国家形成时期。 和国家形成时期。 • 财政是一个历史范畴,又是一个经济范畴。 财政是一个历史范畴,又是一个经济范畴。 国家是财政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 国家是财政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国家是 财政分配的主体。 财政分配的主体。
剩余产品论
国家
国家分配论 社会共同需要论
• 国家分配论认为财政是国家集中性的分配,当然国 国家分配论认为财政是国家集中性的分配, 家是财政分配的主体, 家是财政分配的主体,以其他社会组织或团体为主 体的分配,都不属于财政分配。 体的分配,都不属于财政分配。 • 财政是行政权力整个机构的生活源泉。作为国家经 财政是行政权力整个机构的生活源泉。 济存在的财政分配,其分配主体只能是国家。 济存在的财政分配,其分配主体只能是国家。 • 所谓国家为主体,是指国家在财政分配中居于主导 所谓国家为主体, 地位,国家掌握着财政分配的权力, 地位,国家掌握着财政分配的权力,并形成国家与 其他分配主体之间的分配关系。对此, 其他分配主体之间的分配关系。对此,“价值分配 尽管认为财政是国家对价值的分配, 论”尽管认为财政是国家对价值的分配,但也承认 国家是财政分配的主体。 国家是财政分配的主体。
(二)无偿性
• 财政分配的无偿性,指这一分配基本上是 财政分配的无偿性, 无代价的价值的单方面转移。 无代价的价值的单方面转移。在取得和占 有财政收入时如税收,国家依据政治权力, 有财政收入时如税收,国家依据政治权力, 不支付任何代价; 不支付任何代价;财政支出时如各种形式 的拨款, 的拨款,国家对资金的接受者也不索取任 何代价。 何代价。 • 财政分配具有无偿性,并不意味着财政分 财政分配具有无偿性, 配不能借鉴有偿的形式, 配不能借鉴有偿的形式,财政也完全可以 运用国家信用、 运用国家信用、投融资等有偿的形式进行 分配。 分配。
二、财政的发展
• 财政随着国家产生而产生,也随着国家的 财政随着国家产生而产生, 发展而发展。从国家发展历程来看, 发展而发展。从国家发展历程来看,已经 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和社会主义社会四种形态, 和社会主义社会四种形态,各种形态的国 家财政都具有不同的分配内容和特点。 家财政都具有不同的分配内容和特点。 • 1.奴隶制国家财政 奴隶制国家财政 • 2.封建制国家财政 封建制国家财政 • 3.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财政 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财政 • 4.社会主义社会的国家财政 社会主义社会的国家财政
四、财政学研究的方法论
• (二)规范分析(Normative Analysis) • 目的是分清是非,回答“该怎样”的问题。 意义在于对政府的行为作出评价。财政学 中的规范理论主要以福利经济学 福利经济学为基础。 福利经济学
关于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思考
• 1986年,哈佛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约翰•贝 勒博士说,美国正在抗癌的战斗中遭受失 败,“对癌症的治疗工作没多大起色。” 但是,美国癌症学会的L•加菲考博士回答 道:“毫无疑问,总体死亡率上升的原因 是肺癌所致。如果不考虑肺癌,死亡率就 不是上升了8%,而是下降了13%。”
第一章 导论
教学要求
• 通过导论的学习,要求了解财政学的研究 对象与方法、财政学的形成与发展。着重 掌握:财政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研究范 围有哪些;财政学的研究方法;财政学的 形成及发展等。
第一节 财政与财政学
• 一、财政现象 • 现实生活中的财政现象比比皆是,涉猎范 围无所不包
温家宝总理说:“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 主要问题是:
三、财政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 国民经济中“公”与“私”的分工,它研 究政府适当的作用范围和运行方式。 • 财政学研究的对象——政府。 财政学研究的对象——政府。 ——政府
四、财政学研究的方法论
• (一)实证分析(positive analysis) • 1、内容 • 目的是确认事实,弄清因果关系。要回答 “是什么”、“要怎么做”和“为什么” 的问题。了解政府在做什么和怎么做。 • 2、方法 • 包括理论实证分析和经验实证分析。
讨论题
• 请查寻中国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有关数据, 请查寻中国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有关数据, 讨论财政做了什么,应该做什么。 讨论财政做了什么,应该做什么。
网络资源 网络资源
www.tsing ,公共政策研究中心 公共政策研究中心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财政金融研究中心 财政金融研究中心
三、财政的基本特征
• (一)强制性 • (二)无偿性
(一)强制性
• 从分配关系来看,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 从分配关系来看, 的主体才可能发生。就一般分配而言, 的主体才可能发生。就一般分配而言,参 与分配的各主体之间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 与分配的各主体之间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 不存在谁支配谁的问题。 不存在谁支配谁的问题。 • 在财政分配关系中,参与分配的各主体之 在财政分配关系中, 间处于不同的地位, 间处于不同的地位,国家始终是占据支配 地位的主体, 地位的主体,国家是财政分配的执行者和 主宰者。 主宰者。
• 财政分配的强制性,与工资分配、价格分配、信贷分配等相 财政分配的强制性,与工资分配、价格分配、 比较,表现得十分明显。 比较,表现得十分明显。 • 工资分配是以提供劳动为前提,即作为劳动报酬进行分配; 工资分配是以提供劳动为前提,即作为劳动报酬进行分配; • 价格分配是以不等价交换为前提,即在交换过程中商品或劳 价格分配是以不等价交换为前提, 务的价格与价值背离,在买卖双方之间进行分配; 务的价格与价值背离,在买卖双方之间进行分配; • 信贷分配是以存、贷款为前提,在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自由 信贷分配是以存、贷款为前提, 进行分配。 进行分配。 • 这些分配都是参与分配的各主体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 这些分配都是参与分配的各主体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 分配的一方必须得到另一方的认可,不能强制分配给另一方。 分配的一方必须得到另一方的认可,不能强制分配给另一方。
• • • •
思考题
• 1.在财政定义上有那些主要的分歧观点。 在财政定义上有那些主要的分歧观点。 在财政定义上有那些主要的分歧观点 • 2.如何理解财政的基本特征。 如何理解财政的基本特征。 如何理解财政的基本特征 • 3.为什么说财政学是经济学的一个特殊分支,它 为什么说财政学是经济学的一个特殊分支, 为什么说财政学是经济学的一个特殊分支 与经济学的其他分支有什么不同? 与经济学的其他分支有什么不同? • 4.区分财政的起源与产生,对于我们其他理论研 4.区分财政的起源与产生 区分财政的起源与产生, 究有何指导意义? 究有何指导意义? • 5.了解当代财政学研究的基本课题包括那些内容, 了解当代财政学研究的基本课题包括那些内容, 了解当代财政学研究的基本课题包括那些内容 这对于我们理解财政学与财政学说的发展有何意 义。 • 6.为什么要确立财政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为什么要确立财政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为什么要确立财政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二、财政的含义和特征 • 财政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以国家为主体,对一部分社会 产品的集中性分配。
财政分配的目的
财政分配的主体
财政
财政分配的客体
财政分配的形式
(一)财政分配的目的 ——国家或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 国家或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 • 一个国家或政府生存有两个基本支柱,一 一个国家或政府生存有两个基本支柱, 个是军队,一个是财政。 个是军队,一个是财政。 • 财政的唯一目的就是为国家实现其职能服 务。 • 国家(政府)的职能包括政治、经济和社 国家(政府)的职能包括政治、 会三大职能, 会三大职能,这些职能的运用所需要的费 用都必须由财政给予供给。 用都必须由财政给予供给。
• 第一,农业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经 第一,农业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成为制约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因素。 成为制约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因素。 • 第二,一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第二,一部分企业经营困难, 将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将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 第三,下岗和失业人口不断增加,社会保障的压 第三,下岗和失业人口不断增加, 力非常之大。 力非常之大。 • 第四,城乡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发展不平衡,还 第四,城乡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发展不平衡, 有相当一部分地区、 有相当一部分地区、相当一部分人口处于贫困状 态。 • 第五,财政负担沉重,金融不良资产比例较多 第五,财政负担沉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