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 一轮复习 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与风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闯一关] 2.(2012·盐城模拟)阅读下表,回答(1)~(2)题。
在30°N不同海拔上海陆气温及其差值(℃)
海拔(米) 海平面 1 500
月份 1月 7月 1月 7月
(1)亚欧大陆 (2)太平洋
9.2
12.5
31.0
24.3
5.5
6.5
24.0
16.4
(1)-(2) -3.3 6.7 -1.0 7.6
[应用闯一关] 1.(2012·海淀模拟)读下面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1)~
(3)题。
(1)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 ( )
A.①-②-③
B.①-④-②
C.②-③-④
D.③-④-②
(2)影响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的是箭头( )
A.①
B.②
C.③
D.④
(3)青藏高原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主
[解析] 第(1)题,根据甲、乙、丙三地等温线的稀密可知, 甲地垂直温差最大,对流最旺盛,乙地垂直温差最小,大 气最稳定。第(2)题,根据气流速度可知,正午前后,该冷 空气将运行到乙地上空,乙地垂直温差将增大,对流旺盛, 乙地附近有湖泊,水源充足,将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第 (3)题,根据该地海拔高度在500米以下,可知该地应为东 南丘陵。 [答案] (1)D (2)B (3)D
(2)因地面冷热不均,导致同一水平面上出现气压差异, 进而等压面发生弯曲,同一水平面上,等压面上凸者 气压高,下凹者气压低,即PC>PD,PB>PA。
(3)同一垂直方向上,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区类型相反, 即近地面为高压,高空则为低压。
2.应用 (1)判断气压高低:如上图中比较同一地点不同高度气
压值和同一水平面上不同点的气压值可得:PB>PA>PC>PD。 (2)判断下垫面的性质和冷热:
大地
将大部分热量还给地面
2.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
(2)在农业中的应用: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 菜;利用烟雾防霜冻;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 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 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
[技法一招鲜] 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 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 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几方面分析。 (1)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 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 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3)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地面增温和降温速度 都慢→昼夜温差小,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小于陆地。
谷升温快,气流上升, 温快,气流下沉,气压高, 形成
气压低,暖空气沿山坡 冷空气沿山坡下滑,形成
上升,形成谷风
山风
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
影响 地内形成逆温层,阻碍了空气的垂直运动,易造成大气
污染
(3)市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
由于城市居民生活、工业和交通工具释放大量的人为 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引 形成 起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近地面风由郊区吹 向城市,在城市与郊区之间形成城市热岛环流
2.常见热力环流形式及其影响 (1)海陆风:
白天陆地比海洋增温快,夜晚陆地比海洋降温快,
近地面陆地气压低于海 近地面陆地气压高于海 形成
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形成海风
形成陆风
影响 海陆风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降水增多
(2)山谷风:
白天山坡比同高度的山 夜晚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降
向力 向垂直 加,赤道为零 的大小
南半球使
风左偏
作用力 方向
大小
对风的影响
风速
风向
大小与下垫面性
摩擦力
始终与 风向相 反
质有关,下垫面 使风速
越粗糙,起伏越 减小
大,摩擦力越大,
反之越小
与其他两力 共同作用, 使风斜穿等 压线
2.三种不同受力情况对风向的影响比较
受力状况
风向
风向由高压指 只受水平气压
[考点一线串] 1.大气的受热过程
由上图可知,大气的受热过程可归纳如下表:
受热过程
具体过程
热量来源
太阳暖 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后
Ⅰ
太阳辐射
大地 增温
大地暖 地面增温后形成地面辐射,大气
Ⅱ
地面辐射
大气 吸收后增温
大气增温后形成大气辐射,其中
大气还
Ⅲ
向下的部分称为大气逆辐射,它 大气逆辐射
[应用闯一关] 3.下图为某气象科学家绘制的局部地区某时气压(
单位:百帕)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风速最大的点为
A.甲
B.乙
C.丙
D.丁
(2)甲、乙、丙、丁四点的风向依次是
A.西北、东北、东南、西北
B.东南、西南、东南、西南
C.西北、东北、西北、东南
D.东南、西南、东南、西北
要是由于
()
A.大气吸收①辐射少
B.大气吸收②辐射少
C.地面吸收③辐射少
D.地面吸收④辐射少
解析:第(1)题,近地面大气增温的过程是大部分太阳辐射① 穿过大气层到达地面④,地面增温后又以地面辐射②的形式 传递给大气,大气吸收地面辐射②后增温。第(2)题,近地面 大气的直接主要热源是地面辐射②。第(3)题,青藏高原地区, 大气稀薄,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弱,故气温低。 答案:(1)B (2)B (3)B
1.大气的热源 太阳辐射 是地球大气受热能量的根本来源, 地面 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2.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太阳辐射穿过 大气层 到达地面。 (2)地面吸收 太阳辐射 转化为热能增温。 (3)地面增温的同时,把热量传递给 大气 。
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形式
特点
反射 云层 和较大的尘埃反射部分可见光,无选择性
[指点迷津] 大气逆辐射最强时为大气温度最高时,即午 后两小时左右,并不是在夜晚。
二、热力环流 (1)形成原因:地面 冷热不均 引起的大气运动。 (2)形成过程: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形成的直接原因: 水平气压梯度力 。 (2)风的受力状况与风向:
类型
高空风
近地面风
图示
类型
高空风
受力 F1(水平气压梯度力)和 F2(地转偏向力)共同影响
(1)对表格内容描述正确的是
()
A.随着海拔的增加,海陆热力差异变小
B.7月份,在海平面上海陆热力差异最大
C.7月温差大于1月,夏季风强于冬季风
D.1月大陆作为冷源、海洋作为热源在不同海拔上
总是存在的
(2)下列等压面示意图能正确反映高空海陆差异的是( )
A.① C.③
B.② D.④
解析:第(1)题,随着海拔的增加,温差变化有大有小, 趋势表现不明显;7月份温差最大的在海拔1 500米,海陆 热力差异最大;7月温差大,但冬夏季风的强弱与气压差 有关;在不同海拔,1月大陆温度低,海洋温度高,大陆 作为冷源,海洋作为热源。第(2)题,从表格中可以获得1 月和7月不同海拔的气温值,1月1 500米和5 500米都是大 陆温度低,海洋温度高,气压高低相同。
答案:(1)D (2)A
[考点一线串] 1.影响风的三种力
作用力 方向
大小
对风的影响
风速
风向
始终与等压 水平气
线垂直,由 压梯度
高压指向低 力
压
水平气压 等压线越密集,
梯度力越 水平气压梯度
大,风速 力越大
越大
垂直于等 压线,由 高压指向
低压
作用力 方向
大小
对风的影响
风速
风向
北半球使
地转偏 始终与风 大小随纬度而增 不影响风速 风右偏,
风向
与等压线 平行
近地面风
F1(水平气压梯度力)、 F2(地转偏向力)和F3(摩 擦力)共同影响
与等压线 斜交
[特别关注] (1)近地面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之间的夹角愈大;
反之,则夹角愈小。 (2)风向与半球位置及气压分布有密切关系。无论高空还
是近地面,风的来向为高压一侧的方向;风向向右偏 的处于北半球,向左偏的处于南半球。
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及城市热力环流内, 影响 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在城市热力环流之
外
[技法一招鲜] 等压面图的判读与应用 等压面是空间气压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其常用 来表示同一水平面上不同区域的气压差异。 1.判读
(1)由于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不同高度的大气所 承担的空气柱高度不同,导致在垂直方向上随着高度 增加气压降低。即PA>PC,PB>PD。
考纲 下载
考纲 解读
大气的受热过程。
1.识记: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运动的根本原 因和直接原因。
2.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大气水平运动。 3.应用:等压面图和等压线图的判读。
第二章
第一
自然地
讲
理环境
大气
中的物
的受 热过
质运动
程、
和能量
热力 环流
交换
与风
夯基础 析考点 明考向 强专项 提能力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考点一线串] 1.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
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关键抓住以下两点关系:
(1)温压关系:(如上图中甲、乙、丙三地所示)。
(2)风压关系:水平方向上,风总从高压吹向低压。(如上图 中①②③④处风向所示)
[指点迷津] (1)图中气压的高低是相对于同一水平高度而言的,因而图
中高压的数值并不一定大于低压的数值。在同一水平面 上,高压的数值大于低压;在垂直方向上,近地面低压 的数值要高于对应高空高压的数值。 (2)在同一水平面上,气流总是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
近地面大气的稳定状况和对流强烈程度取决于 大气的垂直温差。若大气层上冷下热,温差越大, 对流越旺盛。若大气层上热下冷即出现逆温现象, 大气状况十分稳定。
空气分子 或细小尘埃会对太阳辐射进行散射,散 散射
射具有选择性
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 红外线 , 臭氧 吸收紫外线,
吸收 吸收具有
选性择
4.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大气辐射的大部分以 大气逆辐射 的形式把热量返还给地 面,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 地面 散失的热量,这种作用被 称为大气的“ 温室效应 ”。
5.意义 降低 白天气温, 提高 夜间温度,缩小气温日较差。
(1)此时甲、乙、丙三地的大气垂直状况相比较 ( )
A.甲地比乙地稳定
B.乙地对流最旺盛
C.乙地比丙地稳定
D.丙地最稳定
(2)正午前后
()
A.甲地气温上升最快
B.乙地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
C.丙地刮起东北风
D.甲地出现强劲的偏南风
(3)该区域可能位于 A.黄土高原 C.华北平原
() B.内蒙古高原 D.东南丘陵
向低压且与等 梯度力影响时
压线垂直
风压规律
图示
受力状况
风向
风压规律
在北半球背风而 受水平气压梯度 风向与
立,右边为高压; 力与地转偏向力 等压线
左边为低压,南 共同影响时 平行
半球反之
wk.baidu.com
受水平气压梯度 风向与 在北半球背风而
力、地转偏向力 等压线 立,左前方为低
和摩擦力共同影 有一个 压,右后方为高
海拔(米) 3 000 5 500 9 000
月份
1月 7月 1月 7月 1月 7月
(1)亚欧 大陆
-1.3 13.9 -16.5 -4.3 -41.8 -28.1
(2)太平洋
-0.3 8.6
-14.5 -6.8 -38.5 -33.0
(1)-(2)
-1.0 5.3
-2.0 2.5
-3.3 4.9
响时
夹角 压;南半球反之
图示
[技法一招鲜] 在等压线图上判断风向时,可用“左右手法则”来 判断,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具体方法是: “伸出右(左)手,手心向上,让四指指向水平气压梯度 力的方向,拇指指向就是气流偏转方向。高空的风向与 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垂直;近地面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 力方向成一锐角。如下图(单位:bpa):
() ()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中甲处附近的等压 线最密,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因而风速最大。第(2) 题,分别过甲、乙、丙、丁四点作垂直于四点切线的垂 线,以垂线为基准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30°~ 45°,即为风向。
答案:(1)A (2)A
[例1] (2011·大纲全国高考)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 与气温、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下图示意北半球 中纬某区域的地形和8时气温状况剖面。高空自西向东的 气流速度约20千米/时。据此完成(1)~(3)题。
①判断陆地与海洋(湖泊): 夏季:等压面下凹者为陆地,气温较高;上凸者为海洋 (湖泊),气温较低。 冬季:等压面下凹者为海洋(湖泊),气温较高;上凸者 为陆地,气温低。
②判断裸地与绿地: 裸地同陆地,绿地同海洋。 ③判断城区与郊区: 等压面下凹者为城区,气温较高;上凸者为郊区,气温 较低: (3)判断近地面天气状况和气温日较差: 等压面下凹者,多阴雨天气,日较差较小,如A地; 等压面上凸者,多晴朗天气,日较差较大,如B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