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
关于民间美术的造型特征与文化意义解读
关于民间美术的造型特征与文化意义解读民间美术是人民群众创作的艺术作品,它是民间文化的一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生活情感。
在不同的地域和民族里,民间美术都具有独特的造型特征和文化意义。
本文将就民间美术的造型特征与文化意义进行解读。
一、造型特征1.形式简洁、生动民间美术的造型特征之一是形式简洁、生动。
民间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通常会追求简约而不失生动,以简洁的线条和色彩勾勒出丰富的形象和情感。
例如中国的民间绘画和剪纸艺术中,常常使用简单的线条和饱和的色彩来表现生活场景和人物形象,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
2.充满浓厚的民族特色民间美术的造型特征还包括充满浓厚的民族特色。
在不同的地域和民族里,民间艺术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各自独特的民族服饰、建筑、风景和习俗等元素,这些都表现出了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
比如蒙古族的刺绣艺术、壮族的木雕艺术等,都体现了各自民族的特色和风情。
3.注重表现技巧和形式变化民间美术在造型特征上还注重表现技巧和形式变化。
尤其在民间工艺品中,制作者常常运用各种技巧和形式,通过雕刻、织染、编织等手艺,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作品。
这些技巧和形式的变化不仅丰富了作品的表现形式,也增加了作品的观赏性和艺术性。
2.反映民众生活民间美术还具有反映民众生活的文化意义。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往往通过绘画、雕刻、刺绣等艺术形式来表现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
这些作品通过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和描绘,反映出了人们的喜怒哀乐、生活习俗和心灵境界,让人们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情感的丰富。
3.促进民族交流民间美术还具有促进民族交流的文化意义。
在不同的地域和民族里,各自的民间美术作品都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
这些作品通过展览、交流等形式,可以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沟通,增进民族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促进各民族文化的共同繁荣。
民间美术的造型特征与文化意义是密不可分的。
通过对民间美术的造型特征的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所承载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生活情感。
《中国民间美术史》王叔村读书心得
《中国民间美术史》王叔村读书心得《中国民间美术史》是王叔村先生的著作,这本书详细地介绍了中国民间美术的发展历程和特色。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中国民间美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中国民间美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广泛的艺术形式,如雕塑、绘画、陶瓷、刺绣等。
这些艺术形式通常是由普通百姓创作的,表达了他们对生活、自然和宗教信仰的独特理解和情感。
中国民间美术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是中国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中国民间美术史》中,王叔村先生将中国民间美术的发展历程分为不同的时期,从古代到现代,逐一介绍了各个时期的艺术特点和代表作品。
同时,他还深入探讨了民间美术的起源、演变和影响因素,为读者提供了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在古代,中国民间美术主要以陶瓷、刺绣和木雕为主要表现形式。
王叔村先生在书中对这些艺术形式进行了详细描述,并且通过大量的图例展示了古代民间艺术作品的魅力。
他指出,古代民间美术注重形式的简洁和纹饰的寓意,追求自然和谐的美感。
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古代人民的审美追求,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化内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中国民间美术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在现代,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涵盖了更广泛的艺术领域。
王叔村先生详细介绍了现代民间美术中的绘画、雕塑、剪纸等艺术形式,并且重点关注了不同地区和民族的特色艺术。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中国民间美术的独特魅力和丰富内涵。
每一幅作品都饱含着作者的智慧和情感,无论是古代的陶瓷器还是现代的绘画作品,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通过这本书,我对中国民间美术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增加了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总的来说,《中国民间美术史》是一本富有学术价值和阅读乐趣的好书。
王叔村先生通过详实的研究和深入浅出的语言,将中国民间美术的发展历程娓娓道来,让读者对中国传统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本书不仅适合艺术爱好者阅读,也可以作为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参考书籍。
对民间美术的认识
对民间美术的认识
民间美术是指在广大农村和民间群众中创造出来的艺术形式。
它不同于官方艺术和精英艺术,更加注重实用性、大众化和民间性,承载着民间文化、历史和民众情感。
通过对民间美术的认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
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包括绘画、雕塑、刺绣、陶瓷、木刻等。
它通过简单朴实的形式和技艺精湛的手工艺,表达了民间艺术家对生活、自然和社会的感悟。
例如,中国的民间画通常以明快活泼的线条和鲜艳的色彩为特点,常常描绘乡村风景、人物故事和神话传说,展现了农民的生活态度和情感世界。
民间美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在中国古代,民间美术常常与宗教信仰和宫廷艺术相结合,成为人们崇拜神灵、祈福祈求吉祥的重要方式。
同时,民间美术也是表达人民对生活热爱和追求美好的精神追求。
通过对民间美术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精神世界。
在现代社会,民间艺术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农村地区逐渐失去了自己独特的风貌和文化传统。
民间艺术作为农村文化的代表,不仅可以保护和传承农村地区的文化遗产,也可以为农村地区提供就业和发展机会。
同时,民间艺术也成为了文化旅
游的重要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往农村地区体验传统手工艺和民间文化的魅力。
总的来说,民间美术是一种独特而珍贵的艺术形式,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代表了人民对生活和美好的追求。
通过对民间美术的认识和传承,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也可以为农村地区的发展和文化旅游做出贡献。
民间美术
鳌为一种神兽双喜 竹喻丈夫 梅喻妻子 两只比翼双飞的喜鹊表示 同心同德的夫妻双方
菊花石 其花孕育于两千多年前,因地质运动而自然形成与岩石中, 亦称 取日月之精华 吸天地之灵气。
松的形象经常与鹤结合成 松鹤延年 或与柏结合 成松柏常青.是长寿的象征图形。
唐山皮影 乐亭县成为我国最早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皮影之乡
北京皮影分东西城两派 西派用牛皮制作影 染颜色不用桐油,长约50厘米
四川皮影 流行于成都 灌县 乐山一带 称为 川蜀灯影。
木版年画是将画稿以雕版的形式通过印刷完成的一种特殊画种,又是以民间流传方式适于节令的艺术产品。
“四灵”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古代方位之神,是祥瑞的象征,古人相信她们能保护人的吉祥。
玄武为北方的神灵,“玄”则指黑色。玄武就是龟,龟有甲,是武器,“玄武”之“武”由此而来。
“太师少师,带子上朝”,表示父子同获官位的殊荣。“太狮”与“太师”音谐,把狮子比作“太师”,期望儿孙得官封爵、光宗耀祖。另外还有“连登太师”“狮同进门”“事事平安”。
福增贵子“图案为蝙蝠和桂花的组合。“桂”与“贵”同音,喻意“贵子”。
室上大吉 民间流行的中堂画中,大鸡独立于石头上 ,石与室谐音.合府安康 生活富裕 大吉大利
功名富贵 图案为 牡丹和公鸡
龟鹤齐龄 图案 为 一龟一鹤 寓意长寿
竹梅双喜 竹 梅 喜鹊组合,竹梅比喻青梅竹马 李白诗”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两只喜鹊 比喻双喜.竹梅双喜,即两小无猜,结为伴侣,夫妻恩爱,婚姻美满幸福。
岁寒三友 松竹梅 或 梅竹石 组合。中国古代文人喜爱寄物抒情,借自然物来表现自己的理想品格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芝仙祝寿灵芝 水仙 寿石 天竹组合。
中国民间传统美术造型文化
中国民间传统美术造型文化一、民间美术造型特征及审美意蕴中国民间美术创作基于客观现实,但不完全还原客观,表达人们感受生活和认识事物的审美理想,在历史的实践过程中经历了各种影响,丰富着内涵,体现真自身独特的艺术规律。
民间美术造型显著表现出它的实用性,在物体实用性的基础上制造出可爱、错落、奇特的审美效果。
如:民间玩具的圆浑稳实不易破碎;藤编器皿透气性强;门神财神因职业不同面部表情也各有不同;民间美术的人物造型追求完整的手法,在民间剪纸和木板年画中较为常见。
例如陕北民间剪纸中侧脸双眼的造型,山东门神年华和天津杨柳青年画中人物,无论是站立还是盘坐或者奔跑都是采用全身表现,很少有半身或局部;侧面的人物五官也是正面的画法。
民间艺术家在避免残缺的人物形象,构图饱满,突出主题,体现了中国人喜爱完整、圆满的审美心理。
中国自古以含蓄为美,许多民间美术的造型有象征意义。
在象征性方面,比如用谐音的方式,将一组画面表达出吉祥的象征意义:金(鱼)玉满堂、早(枣)生贵子、福(蝠)寿双全、喜上眉(梅)梢:用喻意的方式,如百合、核桃喻百年好合,花生、灵芝喻长生不老;用符号的方式,如虎辟邪、鹰镇宅、五毒驱病消灾,抓髻娃娃辟邪招福。
民间美术用各种多种物象的组合传达着美好的理想与情感,这种奇特的审美蕴含着强大的艺术魅力。
民间美术造型从以概括、抽象性的手法,追求视觉符号的神似,展现出物象自然,质朴的本质风貌。
在概括性方面,夸张、提炼、省略、简化,即扬长避短。
夸张的表现如民间的画诀“文人一根钉、武将一张弓、十斤狮子九斤头,一斤尾巴掉后头。
”简化,如陶、泥玩具的造型,绘上花纹才能活气。
在抽象性方面,抛开现实的,形象本身的细节和不规则因素,用及其简单的形式,如点线面来概括现实形象。
织锦、刺绣、挑花大部分用用抽象的几何图案表现,如当地人能从“牛角花、螃蟹花、南瓜花”等织绣品几何图案中直呼出花的名字。
民间美术追求情感上的真,求神似不求形似,用朴素、真实的造型手法表现事物的面貌。
关于民间美术的资料
关于民间美术的资料民间美术是指中国各个民族长期以来在日常生活中创造的艺术作品。
从古至今,中国人民在生活、劳动和宗教等各个方面的活动中不断创造了形式各异的艺术作品,形成了丰富多样、独具特色的民间美术。
这些民间美术作品不仅展示了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美的追求,还记录了历史、展示了风俗习惯,具有极高的艺术和文化价值。
中国的民间美术起源于上古时期。
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在生活中创造艺术品。
最早的表现就是原始社会的人们在动物骨骼上刻划出各种神秘的图形,这些作品被称为“原始绘画”。
这些图形不但具有强烈的装饰性,而且表现出一种象形和符号的意义,是人类视觉艺术的起点。
原始绘画最早的表现形式是在陶器上刻画出的图案,后来逐渐演变为在石壁上绘制,比如著名的敦煌壁画。
民间美术可以分为六大类:绘画、雕塑、建筑、陶瓷、纺织和民族服装。
绘画是民间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间艺术创作的一种方式。
其中包括中国传统的扇面绘画、楼板花画、楹联绘画和山水画等。
扇面绘画以其独特风格和精致工艺而闻名,主题包括山水、花鸟、人物等。
楼板花画是指在中国传统建筑的楼板上绘制的彩绘,内容多为吉祥的花卉纹样,形式美观大方。
楹联绘画是指在门楣上绘制文学作品的艺术形式,内容包括对联、对仗文、描金字等。
山水画是民间绘画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以表现中国山水景色为主题,多采用写意或写实的手法。
雕塑是中国民间美术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主要有木雕、石雕和泥塑等。
木雕是中国最古老的雕塑形式之一,可以追溯到史前原始社会。
木雕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表现形式而闻名于世,常见的题材有仙人、神兽、名人像等。
石雕是中国传统雕塑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刀法娴熟、形象逼真而闻名于世。
石雕多见于山寨、城墙和庙宇等建筑上。
泥塑是中国先民创造的一种造型艺术,常见的主题有人物、动物、植物等,形象生动、饱含情感。
民间美术的建筑方面,中国各地都有自己的建筑风格和特色。
其中北京的四合院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它以其整齐划一的布局、精细的装饰和独特的建筑特点而闻名于世。
各种中国传统民间绘画大全
各种中国传统民间绘画大全中国传统民间绘画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风格各异,深受人们喜爱。
以下是各种中国传统民间绘画大全。
一、年画年画是中国传统的农村年俗之一,是以图画形式表现中国民俗文化的一种绘画,并被称为“家喻户晓的寿字画”。
年画广泛流传于中国华北、华东、华中地区的农村,是庆祝新年、祈求平安和美好生活的重要物品。
年画的特点是色彩鲜艳,画面简练,内容多为祝福、寓意、神话、传说、传统艺术等。
在制作技术上,年画常采用木板水印、彩线刻印和雕版印刷等多种方式,注重色彩对比和形象塑造,达到绚丽多彩的效果。
二、民间木板年画民间木板年画是中国传统的彩绘品种之一。
它是中国传统绘画中常见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以简练的手法表现传统文化、历史人物、神话传说等内容。
从颜色来看,民间木板年画以红色、绿色、紫色和黄色为主色调,运用单色或多色,以暗淡的底色为背景,突出鲜艳的主题色,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
三、样板戏画样板戏画,即以中国传统戏曲为模板创作的形象描绘。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戏剧曾经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戏曲艺术的形成和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重要的文化遗产。
样板戏画以中国传统的戏剧为题材,表现了戏剧中的卡通人物、戏曲角色、场景和道具。
它具有强烈的艺术风格和民间文化特点,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多样的魅力。
四、泥金画泥金画又称金泥画、金粉画。
它是以金粉、泥土、彩绘为主要材料,绘制出精美绝伦的艺术品。
泥金画通常创作于宗教场所,如寺庙、道观、佛教、道教等,也被广泛应用于文艺出版物、春联、书法作品和装饰品中。
五、窗花窗花是中国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是一种用剪纸技术制作的窗户装饰。
它起源于汉代,经过历史沉淀,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窗花颜色鲜艳,图案多样,常用的是红、白、绿、黄、蓝等颜色,其最大的特点是阴阳对称,多采用对偶图案、撞色花纹等手法,充满了民间文化特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谈民间美术的程式化特征及其成因
2012/10++谈民间美术的程式化特征及其成因民间艺术的造型具有很强的程式化特征,在强调创新的现代社会,程式化常常与因循守旧联系在一起,但是,在民间艺术中程式化却并不是一个贬义的称谓,相反,正是因为程式化所体现的集体审美倾向,民间美术才得以传承、发展、繁荣。
况且,程式化并不为民间美术所独有,宫廷美术与文人士大夫美术也都有各自特有的程式化特征。
比如宫廷美术形式繁缛,构图饱满,色彩多用红色和金色等,文人士大夫美术则以墨色为主,表现的场景多为自然景观,给人的感觉是恬淡自然。
如果具体到画种,中国画便是当之无愧的程式化的集大成者,其中勾线有“十八描”,用以表现山石和树皮纹理的皴法更是有几十种之多。
为何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民间美术形成了不同于其他美术所特有的程式化特征,我们可以从社会结构和由此影响形成的人生哲学和产生的朴素审美观来进行分析而得到解答。
一、特有的社会结构决定了表现内容的程式化民间美术在表现内容上一直有两大母题:其一是生殖与生命,这其中也包括爱情与姻缘等相关题材;其二是祈福与避灾。
在早期的人类社会中,人类对生物的生殖机制尚未有科学的认识,因而具有一种特殊的对生殖的崇拜。
这在史前遗址中发现的丰乳、肥臀、大肚的美术造型中可以得到佐证。
这种原始的生殖崇拜观念与习俗在民间美术中得以传承下来,并以新的形式出现在民间美术中。
如“莲生贵子”、“榴开百子”、“麒麟送子”等象征多子与繁衍的艺术形象,在我国各地的民间美术中得到了普遍的运用;符合多子观念的葫芦、石榴、南瓜、西瓜、葡萄、花生等图形在民间美术中也大量使用;动物中的十二生肖、鱼、鹿等形象也都在民间美术中用来表现生命与生殖相关的内容;而茶壶、扣碗、核(合)桃等图形则十分巧妙的隐喻天地相合、阴阳相交的哲学寓意。
所有这些都归因于人的生存与繁衍生息是人类社会存在并得以延续的基本条件,只有旺盛的生命力和繁殖能力才能保证人丁兴旺、子孙满堂,才能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才能有幸福美好的生活。
中国民间皮影艺术的艺术特色
中国民间皮影艺术的艺术特色。
总述皮影的艺术特色:皮影的雕刻工艺、光影造型、平面构成等方面共同构成了皮影雕刻艺术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
这里我们将分别阐述中国民间皮影艺术的艺术特色。
一、多样镂空技法,创造光影特效。
在白色的影屏上,透过光才能观赏出影和色的艺术效果。
光、影、色三者的组合效果,形成了皮影雕刻艺术的观赏性。
这也是皮影独有的艺术特色,为了达到所刻的形体投影清楚,光影成形好看,雕刻大量采用镂空的表现手法,既装饰了形体,又创造了更富有装饰性的的光影效果。
根据不同的表现对象,镂空出不同形状极为丰富的露光面,形成了明线与暗线、光点与彩面的无穷变化,增强了形体装饰效果和黑白灰对比。
镂空的手法在皮影雕刻中运用最多。
花脸脸谱、服饰上的花纹装饰、宫殿的雕梁画栋、影窗、影壁、花卉树木、家具桌椅、帐幔上的纹样线网以及海水、彩云,无处不用镂刻的方法。
镂刻要求纹样装饰华丽严整,图案组织疏密得当,以精雕细刻而见长。
二、追求平面的装饰效果。
由于皮影戏表演中的局限性,只能通过正侧面的影像的活动展开戏剧情节。
自然,这种美术造型也只能是运用正侧面这种角度才能最为典型地表现出戏剧艺术造型。
对于人物的设计,一般都采用侧身五分脸或七分脸的平面形象。
例如影戏脸谱造型,在设计上不受透视、解剖等限制,采用正面造型,既“五分脸”使形体特征单纯明显,外轮廓突出,视觉醒目。
在场景的设计上,也是从平面造型的需要出发,以少胜多,以一当十。
一朵云代表天空和行云,一棵树代表山林,一块山石代表山峦起伏,力求减少层次,减少重叠。
在影屏画面上追求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求得影体与空间、疏与密、虚与实、动与静的对比和变化。
三、意想化造型。
以人物造型为主重点讲述。
人物造型多采取抽象与写实相结合的手法进行设计,人物的装束与面容神韵生动形象、夸张幽默、诙谐浪漫。
用线条镂空法进行形象刻画。
用色简练,平涂着色。
在后背光照下,视觉效果剔透而艳丽。
皮影人物造型夸张,变形大胆,影人的头部造型多以线条勾画,五官按角色特点,予以性格化处理。
关于民间美术的造型特征与文化意义解读
关于民间美术的造型特征与文化意义解读民间美术是指民间艺人在生活中通过绘画、雕塑、刺绣等形式创作的艺术作品,它是农村和城市基层群众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
民间美术的造型特征和文化意义非常丰富多彩,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文化底蕴,承载着民族的历史、宗教、传统习俗等丰富内容,对于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造型特征1. 夸张的形式表现民间美术的造型特征之一就是对形式的夸张表现。
在农村和基层群众中,人们往往对事物有着丰富而夸张的表现方式,这种情感在艺术创作中也得到了体现。
比如在木刻画、剪纸艺术中,人物的形象往往具有夸张的面部表情、丰满的身体形态,富有活泼生动的氛围。
这种夸张的表现形式使得民间美术更具有浓厚的民俗气息,也更容易吸引人们的眼球和兴趣。
2. 色彩的鲜艳多样民间美术在色彩运用上也有着独特的特点,鲜艳多样的色彩是其造型特征之一。
在中国的古建筑上常常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彩绘艺术,这些色彩鲜艳、夺目,形成了独特的美学风格。
在绘画、刺绣等民间美术形式中,色彩的应用也是极为丰富多彩的,尤其以红色、黄色为主导色调,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这两种色彩的喜爱有很大关系,也是民间美术的独特魅力所在。
3. 富有装饰性的手法民间美术的创作往往富有装饰性的手法,这种装饰性不但可以使作品更加丰富多彩,更显得生动活泼,同时也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
在民间建筑、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中,往往会看到各种各样的花草图案、神话传说等文化符号,这些装饰物都是对当地文化的一种表现和继承,使得作品更具当地特色。
二、文化意义1. 传承民族文化2. 弘扬乡土情怀3. 丰富民众生活。
浅谈民间美术中的色彩
浅谈民间美术中的色彩一、引言色彩是民间美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之一,它能够表达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独特的风韵。
在民间美术中,色彩既是艺术家表现民俗文化的工具,也是观众感受民间文化的媒介。
而民间美术中的色彩运用,不同于西方画派追求的写实主义,更注重情感表达和象征意义,因此具有丰富多样的特点。
本文将从色彩在民间美术中的表现形式、象征意义和文化意蕴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民间美术中的色彩。
二、色彩的表现形式1.多样的基色。
民间美术中常见的基本色彩有红、黄、绿、蓝等。
红色代表着喜庆、热烈的情感,常用于婚礼、节日等场合;黄色象征着富饶、春天的希望,出现在农耕、年画等表现春季的作品中;绿色代表着生机、希望和祥和,多见于春节、元宵等传统节日的装饰;蓝色则寓意着宁静、祥和,多用于描绘江南水乡的作品中。
2.对比的利用。
民间美术中常常运用鲜明的对比色彩来达到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例如,在彩绘陶器上,常用红色与绿色形成鲜明的对比,以增强其视觉效果;在木雕作品中,常见黑色与红色或白色形成对比,使作品更加生动、富有层次感。
3.布局的谐调。
民间美术中的色彩运用也讲究布局的谐调。
艺术家通常会根据作品的主题和表现的情感,合理安排不同色彩的搭配,以达到整体协调而又不失生动的效果。
例如,在泥塑作品中,常用红色和黄色与泥土本身的自然色相互融合,形成一种亲切、朴实的美感。
三、色彩的象征意义1.喜庆和吉祥。
在民间美术中,红色常常代表着喜庆和吉祥。
在中国传统的节日和庆典活动中,红色是主要的装饰颜色。
例如,在春节的庆祝活动中,红灯笼、红对联、红纸剪纸等大量运用红色元素,寓意着好运和吉祥。
2.祈福和祥和。
除了红色,民间美术中的黄色也常被用于象征祈福和祥和。
黄色寓意着光明和温暖,是人们向神灵祈求幸福和平安的颜色。
在油画、木雕等作品中,常用黄色来表现家庭幸福、事业成功等积极向上的意蕴。
3.勇敢和忠诚。
在一些军事题材的民间美术作品中,常常使用蓝色和绿色。
浅谈民间美术的装饰性
浅谈民间美术的装饰性民间美术作为一种民间文化的表现形式,其装饰性是其最为显眼的特点之一。
在民间美术中,装饰的目的不仅是为了美化作品,更是为了表达族群文化的特点和民族精神的内涵,是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的一种表达。
本文将从民间美术装饰性的概念、特点、类型和意义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一、民间美术装饰性的概念民间美术装饰性指的是民间艺术作品的外部形态,即作品的色彩、纹样、图案、形状、线条以及表面处理等方面带有装饰美感,是一种以美化为目的的手段和表现形式。
包括在居室、器皿、服装、印章、书画等多种载体上,充分表现了民族精神和文化特性。
二、民间美术装饰性的特点1.多样性:由于民间艺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其装饰性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不仅具有地域性差异,也带有历史文化的烙印。
因此,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域间,民间美术装饰性也具有不同的特点。
2.艺术性:民间美术的装饰性不仅是美学的表现形式,更是一种艺术创造的结果。
它不仅具有装饰性,更有着花鸟、山水、人物等各种美术元素的融合。
3.文化性:民间美术装饰性的表现形式也是各种文化元素相互融合和展现的结果,如吉祥图案、传统节日的元素等,从而表现了各个民族、文化的特点。
4.实用性:民间美术的装饰性不仅仅是用于美化作品的外形,它还具有实用性。
很多装饰性强的作品,都是用于实用的日常生活或仪式活动中。
例如:房屋的装饰、饰品等的使用,都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增添了趣味和仪式的氛围。
三、民间美术装饰性的类型1.图案装饰:是指将各类生物、植物、几何图形等形象作为艺术表现的符号,运用线条、色彩等具体手段放置在物体表面的一种装饰方式。
2.构成装饰:是指将各种线条、形状、图形等按照一定的比例、规律进行组合、运用到物体的装饰中去,展现出另一种美学效果的一种装饰方式。
3.贴花装饰:是指将各种材料制成的装饰物,如彩条、钉子、花朵、齿轮等材料贴在物体表面的一种装饰方式。
4.雕刻装饰:是指对物体表面进行雕刻、拓印等手段,形成艺术表现的一种装饰方式。
小学美术基础知识提要民间美术种类
小学美术基础知识提要民间美术种类民间美术是指在民间群众中流传的艺术表现形式,它以生动的形象和多样的表现手法,展现了人们对生活、自然、宗教、神话等内容的独特理解和创造,体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
民间美术种类繁多,其中包括工艺美术、建筑美术、绘画美术、雕刻美术、刺绣美术、剪纸美术等。
工艺美术是民间美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以手工制作的物品为表现形式。
例如,陶瓷艺术是中国工艺美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艺独特,传统瓷器主要有青花瓷、汝窑、景德镇瓷等。
纸雕是另一种非常有代表性的工艺美术形式,主要以剪纸刻画、折纸等手法表现出丰富的形象和故事情节。
民间建筑美术是指民间人群在建筑中体现自己审美意识和艺术追求的表现形式。
中国传统民居是一种非常典型的民间建筑美术形式,其中的房檐、窗花、门楼等部件都体现了民间文化的特点和审美观念。
绘画美术是指民间人群通过绘画形式表现出的视觉艺术。
例如,壁画是民间绘画的重要形式之一,经常出现于寺庙、宫殿和民居的墙壁上,绘有各种题材的主题画面,描绘了当地的历史、传说、风俗等。
雕刻美术是指通过雕刻工艺表现出的艺术形象。
木雕是民间雕刻美术的重要形式之一,常见于家具、建筑、工具等实用品上。
工匠们通过雕刻手法,将花鸟、人物、动物等形象精细地刻划出来,表现出民间文化的美感和民族特色。
刺绣美术是指以刺绣技法表达的艺术形式。
中国刺绣是世界上独具特色的一种刺绣形式,技艺精湛、图案精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民间女性常以刺绣来装饰家居用品和女性服装,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刺绣风格。
剪纸美术是通过剪刻纸张形成图案来表达的艺术形式。
民间剪纸多以纸张为材料,通过剪刻手法形成各种精美的图案和人物造型。
剪纸艺术在中国非常流行,有着丰富的题材和独特的审美效果。
综上所述,民间美术种类繁多,每一种都有着独特的审美风格和文化内涵。
这些艺术形式通过各种手法和材料,将人们对生活和世界的理解和感悟转化为可触摸、可感知的艺术作品,展示了民众的创造力和文化智慧。
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浅谈民间美术剪纸
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浅谈民间美术剪纸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作为当代文艺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不仅影响了现代文艺创作的方向和内容,也对传统民间艺术形式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研究。
在这样的理论框架下,民间美术剪纸作为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之一,也引发了人们对其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的地位和价值的关注。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角度浅谈民间美术剪纸的独特魅力和文化意义,探讨其在当代社会中的发展和传承。
一、民间美术剪纸的艺术表现形式及特点民间美术剪纸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中的一种,它利用剪刀在纸上剪出各种图案,再将其贴在黑色纸上,形成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剪纸作品。
其艺术表现形式主要包括剪图案和贴图案两大板块。
在剪图案板块中,艺术家们通过精巧的剪纸技巧,将各种花鸟鱼虫、神话传说等形象生动地呈现在纸面上,展现出独特的审美价值;而在贴图案板块中,他们则将剪出来的图案用胶水粘贴在黑色纸上,使得整个作品更加丰富多彩,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氛围。
民间美术剪纸的艺术特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极富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剪纸作品中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容,如中国画中的山水花鸟、中国传统戏曲中的人物形象等,反映了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尊重。
二是形式简练明快。
民间美术剪纸在形式上注重线条的简练和鲜明,追求简练明快的艺术表现方式,其图案常以简单的黑白线条勾勒出形象,富有韵律美感。
三是传统工艺技法。
剪纸作品的制作工艺主要借助剪刀和纸张,通过手工剪纸的方式完成,这种传统的手工技艺传承了中国古老艺术传统,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框架下,对于民间美术剪纸的认识和评价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其艺术性的肯定。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认为,民间美术剪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因其扎根于人民群众的生活之中,表现出真实、朴实、鲜明的民间艺术特色。
二是对其文化价值的强调。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认为,民间美术剪纸所展现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财富,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传承,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强化国家认同感和文化自豪感具有重要的意义。
民间美术的主要种类
民间美术的主要种类民间美术是指在广大民间群众中创作和流传的、具有民间性质的艺术形式。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民间美术承载了丰富的艺术创造力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主要的民间美术种类。
1.装饰艺术:装饰艺术是指在生活和工作中经过改造和添加而形成的艺术形式。
例如,中国结、剪纸、彩绘蛋壳、蜡染、扎染、绣花等。
这些作品因其丰富多彩的图案和精湛的技艺而深受人们喜爱。
2.民间戏剧:民间戏剧是指广泛流传于民间并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戏剧形式。
例如,评剧、黄梅戏、越剧、秧歌、龙灯等。
这些戏剧多以歌舞形式表现,并以耳熟能详的乐曲和舞蹈展现剧情,极富观赏性和娱乐性。
3.民间绘画:民间绘画是广大民间群众自发创作并传承的绘画形式。
例如,民间年画、匾额、门神、楹联等。
这些作品通常以鲜艳的色彩和夸张的形象来表现各种吉祥祝福,具有浓郁的民间文化氛围。
4.民间雕塑:民间雕塑是指广泛流传于民间并以木材、泥土、石头等为材料创作的雕塑形式。
例如,木匠傅镜、年兽、牛渚神庙等。
这些作品通常以精细的雕刻技艺和独特的造型来表现人物、鬼神、动物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性。
5.民间剪纸:民间剪纸是指广泛流传于民间并以纸张为材料创作的剪纸形式。
例如,窗花、剪红纸、剪影等。
这些作品通过剪纸的方式来表现图案和形象,其独特的构图和精细的工艺技巧使其成为一种颇具民间韵味的艺术形式。
6.民间歌谣:民间歌谣是广泛流传于民间并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诗歌形式。
例如,谚语、童谣、祝福歌、赞美歌等。
这些歌谣通过富有韵律感的歌词来表达人们对生活、自然和情感的感受,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上介绍的是一些主要的民间美术种类,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创造力,也展示了中国丰富多样的民间文化遗产。
民间美术的分类及样式
民间美术的分类及样式民间美术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分类及其样式:1.绘画类:•版画:包括木版年画(如杨柳青年画、桃花坞年画)、木刻版画等。
•年画:春节时贴于门上的装饰画,内容丰富,寓意吉祥如意。
•农民画:农民画家创作,以乡土生活和民俗活动为题材,表现手法质朴生动。
•建筑彩绘与壁画:寺庙、祠堂、民居中的绘画装饰,如敦煌壁画、山西平遥古建筑彩画等。
2.雕塑类:•木雕:主要用于家具、建筑构件以及神佛雕像等。
•砖雕:常用于古代建筑墙体或照壁装饰,如徽派建筑砖雕。
•石雕:包括碑刻、石狮、牌坊、墓葬雕刻等。
•泥塑:捏制泥人、动物及宗教造像等,如天津“泥人张”作品。
•面塑:用面团塑造人物或动植物形象,是民间节日的一种习俗艺术。
3.刺绣染织类:•苏绣、湘绣、粤绣、蜀绣四大名绣及其他地方刺绣技艺。
•蜡染、扎染:通过蜡防或捆扎布料进行染色的独特工艺。
•印花布:采用模板印制花纹的纺织品。
4.服饰类:•民族服装:各民族的传统服装,如汉服、藏袍、苗族银饰盛装等。
•头饰、鞋帽:带有地方特色的装饰品。
5.家具器皿类:•木雕家具:如明清家具中富有雕刻装饰的桌椅床榻。
•陶瓷器皿:各地窑口生产的日用陶器、瓷器,如景德镇瓷器、宜兴紫砂壶等。
6.戏具与道具:•皮影戏道具:包括皮影人物、场景等手工制作的艺术品。
•戏剧面具与头饰:戏曲表演中的化妆道具。
7.剪纸艺术:•窗花:春节时贴在窗户上的剪纸装饰,寓意吉祥。
•喜花:婚庆场合使用的剪纸图案。
8.纸扎灯纸艺术:•灯笼:各种节庆活动中制作的彩色灯笼,如元宵节的兔子灯、中秋的孔明灯。
•纸扎工艺品:丧葬仪式中用于祭祀的纸扎人马、房屋等。
9.编织类:•竹编:竹篮、竹筐等各种生活用品。
•草编:麦秆、稻草编织成的帽子、篮子等。
•织锦与丝带编织:传统的织物艺术,如云锦、蜀锦、苏绣细带等。
10.工艺饰品类:•银饰:如苗族、藏族等少数民族的银制头饰、胸饰、手镯等。
美术通用课件民间美术
民间美术的传承方式
家庭传承
通过家族传承的方式,将民间美 术技艺代代相传,这是最直接和
有效的传承方式。
师徒传承
师傅带徒弟的方式,通过口传心授 ,将技艺传授给徒弟,徒弟在实践 中不断学习和掌握技艺。
学校教育
将民间美术纳入学校教育体系,通 过课堂教学、实践操作等方式,培 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和技能。
民间美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与发展
详细描述
某民间美术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 体验。从作品的形式、色彩、构图等方面进 行分析,可以深入了解其艺术特点。同时, 作品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寓意也是解读的重 点。通过对作品的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民
间美术的独特魅力和文化价值。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色彩鲜明:民间绘画的色彩鲜艳 、明亮,对比强烈,常常使用象 征性的颜色来表达特定的意义, 如红色代表喜庆、吉祥。
民间雕塑
民间雕塑以其朴实自然、生动逼真的艺 术风格,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 力。
装饰性强:民间雕塑的装饰性强,常常 采用浮雕、镂空等手法,使作品具有更 加丰富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造型独特:民间雕塑的造型独特,常常 采用夸张、变形的手法,强调形象的象 征意义和寓意。
对比强烈
地域特色
民间美术的色彩运用通常采用对比强 烈的方式,如红与绿、黑与白等,以 突出视觉效果,增加艺术感染力。
不同地区的民间美术在色彩运用上也 有所不同,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民 族风格。
寓意丰富
民间美术的色彩还具有一定的寓意性 ,如红色象征喜庆、吉祥,绿色象征 生机勃勃等。
民间美术的构图与布局
01
02
03
对称与平衡
民间美术的构图与布局往 往采用对称或平衡的方式 ,使画面显得稳定、和谐 。
中国民间美术的主要种类
中国民间美术的主要种类:年画、刺绣、风筝、编织、玩具、剪纸等民间美术。
代表及其特点如下:一、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
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清光绪年间,正式称为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主要产地有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和山东潍坊等,上海有“月份牌”年画,其他还有四川、福建、山西、河北以至浙江等地。
旧年画因画幅大小和加工多少而有不同称谓。
传统年画以木刻水印为主,追求拙朴的风格与热闹的气氛,因而画的线条单纯、色彩鲜明。
内容有花鸟、胖孩、金鸡、春牛、神话传说与历史故事等,表达人们祈望丰收的心情和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与乡土气息。
中国著名的三大“年画之乡”是: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
这些地方所生产的年画深受城乡人民喜爱。
二、刺绣:古称针绣,是用绣针引彩线,按设计的花纹在纺织品上刺绣运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一种工艺。
古代称“黹”、“针黹”。
因刺绣多为妇女所作,故又名"女红"。
刺绣是中国古老的手工技艺之一,代表是苏绣、粤绣、湘绣、蜀绣,号称“四大名绣”。
此外尚有顾绣,京绣、瓯绣、鲁绣、闽绣、汴绣、汉绣、麻绣和苗绣等,都各具风格,沿传迄今,历久不衰。
刺绣的针法有:齐针、套针、扎针、长短针、打子针、平金、戳沙等几十种,丰富多彩,各有特色。
绣品的用途包括:生活服装,歌舞或戏曲服饰,台布、枕套、靠垫等生活日用品及屏风、壁挂等陈设品。
民代刺绣种最著名的是顾绣。
三、风筝:为中国人发明,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其学生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更而演进成为今日多线风筝。
风筝源于春秋时代,至今已2000余年。
相传“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
”到南北朝,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的。
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
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
在传统的中国风筝中,随处可见这种吉祥寓意之处:“福寿双全”、“龙凤呈祥”、“百蝶闹春”、“鲤鱼跳龙门”、“麻姑献寿”、“百鸟朝凤”、“连年有鱼”、“四季平安”等这些风筝无一不表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民间美术的界定和分类
民间美术的界定和分类民间美术是指在民间流传并代代相传的艺术形式,它是人民群众创作的一种艺术表达方式。
它以最直接、最真实的方式展现了人民群众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
民间美术的界定和分类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形式和表达方式。
首先,民间美术可以按照艺术形式进行分类。
其中包括绘画、雕塑、剪纸、刺绣、陶瓷、木雕等多种形式。
这些艺术形式在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风格,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审美观念和文化传统。
例如,中国的剪纸艺术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风格,如山东剪纸、河北剪纸等;而陶瓷艺术则有着江西景德镇瓷器、浙江宜兴紫砂壶等不同的流派。
其次,民间美术还可以按照艺术内容进行分类。
这包括了宗教题材、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
这些内容反映了人民群众对于宗教信仰、历史文化和神话传说的理解和表达。
例如,中国的年画就是一种以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为题材的民间绘画形式,它在中国农历新年期间被广泛用于装饰和祈福。
此外,民间美术还可以按照地域进行分类。
不同地区的民间美术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和风格。
例如,中国的苏州刺绣以精细细腻、色彩鲜艳而闻名;四川的彝族木雕则以粗犷豪放、富有民族特色而著称。
这些地方特色和风格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环境、社会习俗和文化传统。
此外,民间美术还可以按照时代进行分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民间美术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例如,中国的新年画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从最早的单色木刻到后来的彩色版画,再到现代的综合材料制作,展现了民间艺术在不同时期的创新和变革。
总之,民间美术是人民群众创作的一种艺术表达方式,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
它可以按照艺术形式、艺术内容、地域和时代进行分类,每一种分类都反映了人民群众对于生活、文化和历史的理解和表达。
通过研究和传承民间美术,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民群众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同时也能够保护和传承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
民间美术特征浅析
民间美术特征浅析民间美术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形式,其特征十分鲜明且具有代表性。
它不但反映了民间生活和社会风俗,还融合了丰富的神话传说和民间传统,形成了独特的审美风格和艺术表现手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关于民间美术的特征。
一、题材广泛民间美术作为表现民间生活、民俗节庆和神话传说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其题材十分广泛。
民间美术的题材可涵盖自然景观、生物、人物、字画、剪纸、面具等多个领域,其中以天地人为主要题材,同时也表现了人们的情感、信仰和民族性格。
以中国传统的剪纸艺术为例,剪纸的题材大多取材于民间的传说、戏曲、风俗习惯等,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不仅能展现出中国民间文化的独特魅力,而且还能彰显出民众的情感世界和精神生活。
二、形式多样民间美术的形式多样,表现了处处暗含着文化的民俗、宗教、神话、传说,时刻保留了古老文化的珍贵遗产。
比如木雕、石雕、泥塑、服装、头饰等多种形式,它们所用的材料和工艺决定了其表现特点。
民间美术的手工制作方式、技艺技法和装饰风格,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审美风格和艺术特征。
石头雕刻在中国的民间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自古已有很高的创作水准。
而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木雕艺术的发展十分繁荣,其工艺精湛、形式多样,创作出了大量高水准的作品。
三、以民间艺人为主导民间美术是民间文化的一部分,而民间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民间艺人的努力和创造。
民间艺术是在人民群众中不断流传的,最初是由一些民间手工艺人传承下来并发展成为了一种艺术形式。
而民间艺人的创作直接受到人民群众的关注和支持,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和不断地传承,将民间美术文化不断推进到新的高度。
四、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民间美术作为民族艺术的一部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
它表现了不同民族的文化、独特的审美意识和创造精神,充分反映了民族生命力、历史文化和精神风貌。
例如,在中国的蒙古族中,有一种独特的绣花工艺——蒙古族刺绣。
这种刺绣风格甚为独特,展示了蒙古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精神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文字、图谱记载
殷商之后,文字的出现为民间美术的传播奠定了深厚的媒介基础,民间美术也出现了借助文字传播的方式,大大扩展了其传播的范围。出现了一些记载民间手工艺的理论专著和民间创作者所作的艺谱,前者带有官方修饰的痕迹,如先秦时期的《考工记》、唐代《工艺之法》、明代《天工开物》等等①
。而艺谱以物相传的民间美术,主要是通过谱子的形式传播的,如画谱、剪花样谱、影戏谱、年画版样等等,这些民间艺术形式都有程式化的范本有的是集体的创作总结,有的是名艺人亲手绘制的,有的则是借鉴其它艺术形式而从程式化的模式中套用而来的。②童虽其来源不一,但都是经过不知多少代人的日积月累而逐渐积淀、完善和再创作而形成的摹本,这种传播形式有利于普及和传播。有利于民间艺人的交流。
在这种缺乏时代经济与文化背景的情况下,民间美术变成了一种针对西方文化的入侵,而被艺术家与文化工作者们所重新提起的“带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形式,很多专家对已经衰落了几十年的民间美术进行了重新整理与研究,这些工作对民间美术的保护与振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的是,这种不分精华与糟粕的保护方式使我们看到的民间艺术并不能完全代表我们民间美术的真实发展状态。甚至有些艺术工作者为了西方媒体对于“神秘东方文化”的好奇心和对“他者文化”的观赏需求,而制造了一些“伪民俗”的艺术民间美术的发展处于漠然的状态。
四,民间美术发展的方向
各民族的艺术都属于世界艺术榷体中的一部分。只有保持了本民族的独特艺术特色,才能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民间美术作为具有原发性与地域性的美术形态,是我国本民族艺术的最佳代言人。民间美术在当代社会的发展成为我国艺术界与文化界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
在工业社会与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传统手工艺与工业社会的对立,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既不能放弃民间艺术形式,也不能违背社会规律,试图以民间美术来代替大工业时代的产品。要使作品更具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必须站在现代文化的角度对传统作更深入的研究,寻找工业文明与民间美术之间的互补点。工业文明带来了商品的大量生产与简单复制,而这种简单枯燥的文化形态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工业文明所带来的不应该只是一种带有实用主义色彩的产品形式,它同时应该代表一种带有审美色彩的人文精神。民间美术以其丰富的审美形态与人文精神,而成为工业文明的有效补充,工业文明以其时代感与社会性而引导着民间美术的发展。两者的互补使人类文化最终向着一个更加健全、完美的方向延续。
二,传统民间美术的传承方式
一言传身教
民间美术是一种带有原发性的美术形式,它在传承的过程中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休戚相关,自诞生之日起就融合在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言传身教”是中国民众做人和育人的宗旨和手段,民间美术同其它民间文化一样一样也没有脱离这一传统。“言传身教”在民间所承担的技艺传播作用,体现在以家庭为中心的技艺传承环境中,是师徒、父子关系直接传授的方式。从事民间美术创作的大多是没有受过正规文化教育的农民,其创作经验不可能通过文字进行传播,技艺的交流只能通过“口头”这一最为直接俭朴的方式将其技术经验传播给下一代。口头语言不需雕饰,自然随性,因此能更生动直观的交流技艺。在这言传的过程中民间艺人们创作了一些便于记忆的口诀,可以让被传播者比较方便记忆起创作的规律,是对民间美术技艺规律的高度概括,如惠山泥人的创作口诀,关于泥人造型要“先开相、后装花,描金带彩在后头”;用笔要领“直线要直、曲线要曲”施彩讲究“红要红得鲜,绿要绿得娇,白要自得净。”民间皮影口诀:“若要娃娃恶,鼻子挨眼窝”、“文人一根钉武人一张弓”等等。在民间的师徒传承中“身教“的情况可能比“言传”多的多。在很多民艺传播者自身文化和能力的限制他们或不能准确的表达出其技术精要的情况下,以实际操作来教育徒弟,徒弟观察师傅技艺的“身教”就成为民间美术主要的传播方式之一。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分工的细化,民间美术的分类增多,做工也愈加细致多样了。从殷商到近代,民间美术都出现了兴旺的发展状态,并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渗透到人们的衣食住行之中。竹编、草编、蜡染、泥塑、剪纸、年画、蓝印花布、绣帐帘、兜肚,挑花头巾、皮影等等民间美术作品都是基于实用目的而创作的,但同时却融实用性与审美性于一体。民间美术作为我国古代一种主要的艺术形态,在几千年的古代文明历史中显示出了强大的艺术力量。
一,民间美术的起源
民间美术与原始社会的美术是一脉承传的,它们在发生、发展和艺术的范围、特点、规律等方面,都具有某种相似性。民间美术与原始美术一样具有艺术实用与审美共存的性质。不少民间美术还残留着原始艺术的痕迹,在今天所能看到的民间剪纸和刺绣中就保留着很多原始陶器上的,带有巫术色彩的图腾符号。民间美术起源于古代先民的劳动与生活实践,原始人在制造劳动工具的过程中,发现锋利、匀称、光洁的工具用起来特别的方便顺手,这种对实用性的追求逐渐演变成对视觉愉悦感的追求,古代先民在实用的造物活动的基础之上逐渐发展了审美,使之既能满足实用的物质需要,又能满足审美的精神需求。比如说,新石器时代的远古人类发明了钻孔技术,他们用贝壳和兽骨制作的项链是装饰自己,吸引异性的最好工具,再比如说仰韶文化所遗存的带有各种纹饰图案的彩陶不但具有巫祭的色彩,更追求视觉上的对称感与韵律感。石器、项链、陶器这些艺术作品都是民间美术的最初形态,它以其稚拙、俭朴的形式为后来各类美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
民间美术是相对于宫廷美术、文人美术等美术形式而存在的,具有原发性的,直接来源于人民大众的美术形式。千百年来形成的将艺术强分尊卑,将民间美术视为粗俗简陋东西的观念使民间艺术的活力受到损害,许多优秀的民族美术成果不能保留下来,特别是工业革命之后,民间美术被视为落后的手工业而遭到抛弃。民间美术作为中国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其艺术价值远远超越了民间美术本身,具有极为丰富的哲学、美学、考古学、历史学、社会学和人类文化学内涵,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凝集和结晶。
注释:
① 潘鲁生《民艺学论纲》,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2年。
② 书亚《中国手工业商业发展史》,齐鲁书社,1981年。
三民艺品传播
民艺品传播和图谱传播一样属于以“物”为媒介进行的传播。但是它并不是在创作者内部的传播,而是通过这些艺术品的购买者而将民间美术的技艺带到四面八方。这种参与商品交换,又不局限于行业内部的传播方式,使民间美术的传播方式更加广泛,其社会功能也随之增强了。
三,民间美术发展现状
民间美术的产生、传播、发展都是与民众的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随着现代化的文化浪潮进入乡村的每一个角落,传统民间美术赖以生存的小农经济迅速瓦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机械化、自动化为标志的大工业生产方式,已在世界范围内逐步取代手工劳动,在这种状况下,许多民间艺术品被认为是过时的东西而被很多人摒弃了。
当代的民间美术保护者和美术理论家多是将民间美术作为一个古代生活形态的活化石来进行研究和保护,民间艺术品已经成为传统艺术的一部分而保存在博物馆之中,见证着一个古老文明曾经出现的辉煌。民间美术虽然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而被人们保护和学习着,但实际上,它的发展却面临着一个尴尬的境地。很多人对它的喜欢只是出于对一个存在着文化隔膜的逝去年代的怀念,民间美术在当代已经失去了其实用性,它和当代社会的经济基础与文化状态都存在着巨大的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