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你的小手手工活动教案
中班美术活动《我的小手》教案和教学反思

中班美术活动《我的小手》教案和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通过描绘自己的小手,让幼儿初步掌握手的结构和特点;•提高幼儿的绘画能力和美术创造力;•培养幼儿的艺术兴趣和审美能力;•提升幼儿的情感及认知水平。
2. 教学准备•纸张、颜料笔、橡皮、尺子、彩色建筑纸;•导引课:小手的概念、小手的五指、用途;•教师要提前练习并成样板:画出一张自己小手的图案和用彩色建筑纸剪成手的形状。
3. 教学内容和过程主体活动1.导引阶段•老师通过图片和实物让幼儿了解小手的定义、组成部分和作用;•老师以手势+五指分别点出小朋友的名字,并呼应图片中五个手指的名称。
2.示范阶段•老师首先展示自己的手模板,并讲解画手的方法和技巧;•鼓励幼儿观察自己的手,分别观察手指的长度和宽度,并结合尺子量出手肢的长度与宽度;•演示着重渲染少儿手上的细节,如掌心的凹位、手肘等。
3.实践阶段•让幼儿准备绘画材料:白纸、颜料笔、橡皮等;•老师提供颜色和纸张等奇妙的素材供幼儿自由搭配,绘制图案;•老师悄悄提醒幼儿细节是产生美感的关键,如画中心点,空出足够空间,过度涂抹添加。
4.呈现阶段•幼儿们在完成画画课后,老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画的小手,老师评价每个小朋友的手非常好,并让每位幼儿将自己画的手介绍给全班同学,共同讨论小手的差异性。
4. 教学反思本次美术教学活动,是培养幼儿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的一次起点。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导引式教学让幼儿较好的理解小手的概念和特点,并通过实践个性化设计,提高幼儿的创造力和自信心。
教堂还应该形成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充分考虑不同幼儿个性和能力的同时,注重素质教育和想象力的发展,为幼儿的美术素质提升打好基础。
灵巧的小手教案

灵巧的小手教案灵巧的小手教案课时:1课时(45分钟)教材:无教学目标:1. 学习并练习使用灵巧小手动作,增强手指灵活性和协调性。
2. 提高学生的专注力和集中力。
3. 培养学生对手工活动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1. 手指操练的图片或卡片。
2. 适当的小手工材料,如小珠子、布料、纸张、剪刀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老师可以提问学生:“你们觉得手指很重要吗?为什么?”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Step 2:示范灵巧小手动作(10分钟)老师可以展示一些手指操练的图片或卡片,例如:揉玉石、折纸鹤、穿珠子等。
并向学生解释每种动作的好处和意义。
Step 3:学习和练习灵巧小手动作(15分钟)老师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灵巧小手动作,让学生跟随自己的示范进行练习。
例如: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小珠子,将小珠子放入小杯子中。
老师可以先进行示范,然后指导学生一起练习。
Step 4:巩固和延伸(15分钟)老师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一种灵巧小手动作进行练习,同时提供适当的小手工材料,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进行手工制作。
老师可以在这个环节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Step 5:总结(5分钟)老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并提问学生对灵巧小手动作的认识和体会。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目标主要是通过灵巧小手动作的学习和练习,提高学生的手指灵活性和协调性。
通过手工制作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实践和巩固,同时培养学生对手工活动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专注和集中注意力,同时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小班主题活动教案《我的小手真能干》

小班主题活动教案《我的小手真能干》一、教学内容本次主题活动的教学内容是培养幼儿动手能力的各项活动,旨在通过活动让幼儿感受到自己小小的手,也是能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
包括手指操练、手工制作、小手劳动、户外游戏等。
二、教学目标1.了解和认识手的功能和重要性。
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锻炼手指的灵活性。
3.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4.培养幼儿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准备1.幼儿园提供的材料:彩纸、剪刀、胶水、蜡笔、颜料等。
2.老师自带的材料:手指操练卡片、实物拼图、小玩具等。
3.幼儿园提供的活动场地:室内教室、室外操场。
四、教学步骤1.手指操练(室内教室)(1)老师示范,让幼儿跟着做手指操练动作。
(2)发放手指操练卡片,让幼儿自主进行手指操练。
(3)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手,了解手的构造和功能。
2.手工制作(室内教室)(1)提前准备好手工制作的材料,如彩纸、剪刀、胶水等。
(2)老师示范,让幼儿跟着制作手工作品,如手折纸、手绘画等。
(3)鼓励幼儿发挥创造力,制作自己想要的手工作品。
3.小手劳动(室内教室)(1)设置小手劳动游戏区,如穿珠子、拧螺丝等。
(2)分成小组进行小手劳动游戏,培养幼儿团队合作意识。
(3)进行比赛和游戏,增加趣味性和竞争性。
4.户外游戏(室外操场)(1)设置户外游戏区,如投球、拍球、接力赛等。
(2)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户外游戏,锻炼身体和手眼协调能力。
(3)进行团体游戏,培养幼儿团队合作意识。
五、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观察幼儿动手能力的发展情况。
3.观察幼儿团队合作意识的表现。
4.通过幼儿制作的手工作品和活动参与情况,评价教学效果。
六、教学反思这次主题活动中,我们通过手指操练、手工制作、小手劳动和户外游戏等多个环节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
幼儿通过活动感受到了自己小小的手也能做很多事情,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同时,通过团队合作的活动,幼儿也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增强了集体荣誉感。
小班美术活动《我的小手》教案与反思

一、活动名称:小班美术活动《我的小手》二、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自己的小手,了解手部的基本结构。
2. 技能目标:通过绘画、剪纸等手法,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手工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自主意识。
三、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画纸、彩笔、剪刀、胶水、树叶、小花等手工材料。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手工活动区。
四、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小手,提问:“我们的小手有什么作用?有哪些手指?手指的长短一样吗?”引导幼儿积极回答。
2. 讲解:教师讲解手指画的画法,示范如何画出漂亮的手指画。
3. 操作:幼儿按照教师的示范,用自己的手指画出自己的手型,并用彩笔给手画上颜色。
4. 创意:教师引导幼儿在手画的周围添加装饰,如树叶、小花等。
5. 结束: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互相欣赏、学习和交流。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将幼儿的作品拍照留念,并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创作手指画,增进亲子关系。
2. 环境创设:将幼儿的作品装饰在幼儿园的公共区域,让更多的人欣赏到幼儿的创意。
3. 教学反思:教师在活动结束后,对本次活动的组织进行反思,找出优点和不足,为下次活动提供改进的方向。
六、教学内容1. 手指游戏:教师教幼儿学习手指游戏,如《手指歌》、《小手拍拍》等,让幼儿通过游戏更好地认识和运用小手。
2. 手工制作:教师引导幼儿利用剪刀、胶水、彩纸等材料,制作手工作品,如手指偶、手工手套等。
七、活动步骤1. 手指游戏:教师带领幼儿做手指游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感知手指的灵活性。
2. 手工制作:教师向幼儿展示手工制作的过程,讲解制作方法,并示范制作手指偶。
3. 幼儿操作: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制作手指偶,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作品展示: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幼儿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喜悦和成果。
八、教学策略1. 游戏化教学:教师运用手指游戏,激发幼儿对手工活动的兴趣,让幼儿在游戏中认识和运用小手。
艺术教案小班我的小手5篇

艺术教案小班我的小手5篇《艺术教案小班我的小手5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小班美术优质教案《我的小手变变变》含反思活动目标1.尝试用手掌、手指、拳头进行印画,并大胆添画。
(重点)2.根据要表现的动作或植物形象,选择适应的手印方式进行组合表现。
(难点)3.对趣味添画产生兴趣,体验活动的乐趣。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5.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各种颜料,塑料盘、白纸人手一张、抹布、各色油画棒、课件手印图片若干张。
活动过程1.游戏:小手变魔术,(教案出自:)引导幼儿观察教师手型的变化(鸽子、螃蟹、狼头等),让幼儿发挥想象力,感知对手形的联想。
提问:小朋友张开小手,伸一伸、张一张、弯一弯,看看手变成了什么?小结:手指可以变化出这么多有趣的手形,引出课题。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手指印画,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手印画(手印画:利用不同手型来印画)2.示范手印画。
请小朋友分组上台来印手掌印。
方法:(1)张开五指,在塑料盘里将整个手掌都蘸上自己喜欢的颜料。
(2)将手掌印在白纸上。
(3)用抹布把手上的颜料擦干净。
(4)晾干后根据手印进行添画。
指导语:手印好了,教师添画,组成一幅班级树。
(教案出自:)想想还可以在这手印上添画东西,又可以变成什么呢?(如添上眼睛、嘴巴可以变成孔雀)3、一起欣赏课件师问:你们都看见了那些手印画?(小鱼、螃蟹、孔雀、花瓶等。
)4.丰富经验,讨论设计。
(1)提问:你准备创作一幅什么样的手印画?里面有哪些动物?哪些植物?这个动物要用什么样的手型进行印画?怎么添画?(2)引导幼儿摆出不同的手型,说说像什么?可以怎么印画?(3)讨论怎么组合各种手型表现形象。
(4)提醒幼儿注意操作常规,晾干后进行添画。
小结:我们可以用拳头、手掌、手指、指尖、手背很多地方进行印画,根据形象还可以把各种手型的印画进行组合表现。
自己做一双小小的手教案

自己做一双小小的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识手的结构和功能,了解手的重要性。
2. 掌握简单的手部保健方法,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3.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手工技能。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手的结构和功能,手部保健方法。
难点:手的结构和功能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包括手的结构和功能的图片资料。
2. 实物道具:手模型、手部保健用品等。
3. 教学素材:手部保健小贴士、手工制作材料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向学生展示手模型,引导学生讨论手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手的结构和功能通过课件和手模型,讲解手的结构和功能,包括手指、手掌、手腕等部位的功能和作用。
3. 讲解手部保健方法向学生介绍手部保健的重要性,包括勤洗手、保持手部清洁、适当保湿等方法,并向学生展示相关的实物道具和图片资料。
4. 学生实践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包括正确洗手的方法、正确使用护手霜的方法等,培养学生良好的手部卫生习惯。
5. 手工制作引导学生进行手工制作活动,如折纸手工、手绘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手工技能。
6. 总结反馈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手部保健,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手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手部保健方法,并且在手工制作中培养了动手能力。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高,课堂气氛活跃,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知识。
小班美术活动《我的小手》教案与反思

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认识自己的小手,知道手的作用。
2. 培养幼儿对手工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增强幼儿的团队意识。
二、活动准备1. 彩纸、剪刀、胶水、画笔、颜料等手工材料。
2. 幼儿用书《我的小手》。
3. 幼儿熟悉的手工歌曲。
4. 故事课件《小手的故事》。
三、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手指游戏,如《五指歌》、《小手拍拍》等,激发幼儿对手工活动的兴趣。
2. 主题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幼儿用书《我的小手》,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小手,引导幼儿讨论小手的作用。
3. 制作手工(10分钟)教师分发手工材料,讲解制作步骤,引导幼儿动手制作手工作品。
1. 剪下手工作品的基本形状。
2. 用胶水将剪下的形状粘贴在彩色纸上。
3. 用画笔和颜料装饰手工作品。
4. 作品展示(5分钟)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手工作品,引导幼儿分享制作过程中的趣事。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次活动,让幼儿谈谈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
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将手工材料带回家,让家长协助幼儿完成手工作品,增进亲子关系。
2. 环境创设:将幼儿的手工作品装饰在教室环境中,让其他幼儿欣赏。
3. 课程延伸:开展“小手的力量”主题教育活动,让幼儿了解手的作用,培养幼儿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及时引导幼儿解决手工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手工制作。
3. 教师要关注幼儿的操作能力,根据幼儿的能力调整手工制作的难度。
4. 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
5. 教师要关注幼儿的情感体验,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到手工制作的乐趣。
六、活动目标1. 加深幼儿对小手及其作用的理解。
小班主题活动教案《我的小手真能干》

小班主题活动教案《我的小手真能干》一、教案背景本教案适用于小班幼儿,主题为《我的小手真能干》。
通过本次主题活动,旨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想象力,激发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二、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2.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3.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4.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准备1.物品准备:–彩纸、剪刀、胶水等手工材料;–磁性材料、铁片等用于磁性实验;–厨房用具、食材等用于烹饪实验。
2.活动空间准备:–教室内设有手工区和实验台。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观察与想象1.教师向幼儿展示各种不同形状的物品,并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这些物品的特点。
2.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想法,例如:“你们觉得这个物品能用来做什么?”、“这个物品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等。
第二步:动手实践1.在手工区,提供不同颜色和形状的彩纸、剪刀和胶水等材料。
2.教师示范手工制作,例如制作纸质飞机、动物手偶等。
3.鼓励幼儿动手尝试制作自己想象中的物品,并辅导他们的实践过程。
第三步:探索实验1.在实验台上放置磁性材料和铁片等物品。
2.引导幼儿用磁性物品吸附铁片,并观察它们的现象。
3.帮助幼儿思考并回答问题,例如:“为什么磁性物品可以吸附铁片?”,“为什么有些物品不能吸附铁片?”等。
第四步:创造性游戏1.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创造性游戏,例如角色扮演、拼图游戏等。
2.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设计自己的故事情节或解决问题。
第五步:小结与总结1.教师帮助幼儿进行活动总结,让幼儿回顾整个活动过程。
2.引导幼儿回答问题,回顾所学内容,例如:“你在本次活动中学到了哪些新的事物?”等。
五、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幼儿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想象力的表现,以及参与游戏和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来评估本次教学活动的效果。
六、教学延伸1.联系本次主题活动的内容,对幼儿进行延伸教学。
例如,通过观察和探究其他物品的特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我的小手》教案

《我的小手》教案《我的小手》教案1设计意图:这是一个可以让孩子感兴趣的活动课题。
孩子对自己的小手充满了好奇,本次活动通过观察、体验、操作、表演等,让孩子感知小手的本领,对自己的肢体有所了解,从而达到认识自己。
这样的课题内容贴近生活,贴近孩子,可以有效激起孩子们的求知欲望,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活动目标:1. 认识自己的双手,了解小手的用处。
2. 常识用手的触觉感知物体的大小、软硬、粗细等特征。
3. 体验“我的小手真有用”的自豪感。
活动准备:手的图片,装橡皮泥,石头,积木等魔术袋;装糖果的魔术袋。
活动过程:一、出示手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双手,知道手有手指、指甲、手心、手背等。
嘿!小朋友们,你们认识我吗?我是谁啊?哈哈,我的名字叫手!你们能在自己的身上找到我吗?我要和找到我的小朋友握握手!你们真能干!哈哈,小朋友们可真厉害,都找到我了,那你们知道我身上都有些什么吗?请你仔细看看自己的小手,告诉我好吗?让幼儿观察自己的小手自由回答,教师最后介绍:1) 每只小手上都有许多长长的柱子,它的名字叫——手指,我们一起数数,一制小手上有几个手指。
2) 每个手指上都有一个窗户,它的名字叫——指甲。
我们摸摸看,指甲摸起来上什么感觉(硬)?一只小手上有几个指甲。
3) 小手有几张脸?有指甲的这张脸叫手背,没有指甲的这张脸叫手心。
小朋友们你们都认识我的身上有什么东西了吗?老师现在来考考你们,看谁最聪明!二、启发幼儿讨论:小手能做什么?带领幼儿做手指游戏。
谁知道小手还有什么本领?(画画,吃饭,玩积木,跳舞,拉拉手···)请幼儿逐一练习小手本领。
小手的本领可真大!老师还知道,小手还可以和我们一起玩游戏,唱歌对不对?我们一起来唱唱《小手拍拍》,看看谁的小手最能干!三、鼓励幼儿通过手的触摸判断魔术袋里的物体。
猜中给予一定的奖励,并带领集体幼儿说:“__的小手真有用!”刚才我发现__小朋友的小手最能干,唱歌的时候动作做的最好看,我现在要请这双能干的小手来寻宝。
儿童手工活动教案:小手巧制,欢乐DIY

儿童手工活动教案:小手巧制,欢乐DIY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儿童沉迷于各种电子设备,时间长了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而手工制作作为一种传统的娱乐和学习方式,不仅可以放松心情,还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因此,在日常教育中加入适当的手工活动教案,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十分有益。
一、教学目标1.学习手工基本技巧和操作方法,如剪纸、折纸、编织、画画等;2.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创造力和耐心;3.通过手工制作,让孩子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4.促进家长和孩子的交流和亲子关系;5.激发孩子学习手工制作的兴趣和爱好,培养未来的手工艺术人才。
二、教学内容1.初级阶段:剪贴画、折纸;2.中级阶段:编织、棒球棍、玩具车模型;3.高级阶段:水彩画、陶艺、木工等。
三、教学流程1.引入:通过观察环境和自然界中的事物,激发孩子创造力和热情;2.示范:通过动手示范,向孩子介绍手工材料和基本工具,并展示制作过程和效果;3.训练:按照教师的指导,在专门的手工制作室内进行练习;4.评估:对孩子的制作结果进行评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5.展示和交流:组织孩子在一定的时间内展示创造成果,互相交流和分享。
四、教材准备手工活动教案所需的材料十分简单,包括卡纸、纸张、彩泥、棒球棍、水彩笔、剪刀、胶水、玻璃纸、针线和布料等。
这些材料都可以在学校或周边商场购买到,价格十分实惠。
五、教学难点手工活动教案的难点主要在于如何引导孩子动手思考、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并把想法转化成具体的作品。
在教学中,教师要运用恰当的语言和技巧,积极引导、激发和鼓励孩子认真做好每一个步骤,从而在制作过程中获得乐趣和体验成功的喜悦。
六、教学评估为了促进孩子对手工活动教案的学习和兴趣,每次教学结束后都应该对孩子的制作成果进行评估。
评估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成品的外观和制作过程进行评价,包括色彩、形状、创意和完成度等;二是对孩子在制作过程中表现的态度和能力进行评价,包括动手能力、协作能力、耐心和自信等方面。
小班我的小手真能干教案

小班我的小手真能干教案小班我的小手真能干教案11、乐意用左手做各种各样的事,体验操作的快乐。
2、能用简单的语言讲述图片上的内容。
3、知道左右手是对好朋友,要互相帮助。
4、练习说短语:"我会用_手……"。
活动准备:调羹、盘子、涂色练习纸、油画棒、剪刀、纸、红、黄五角星。
活动流程:一、小手变魔术。
今天老师要给你们变个魔术,你们可要看仔细了。
刚才我是用什么来变魔术的?(手)小朋友,你们的手在哪里?举起来给我看看。
我们每个人都有两只手,他们都有自己的名字,叫什么名字呀?二、讨论:1、我们平时用哪只手吃饭?用哪只手画画?学说句型:我会用_手……(引导幼儿联系平时的习惯,体会平时用左手做事的机会比较少,所以右手能干。
)我们的右手会做这么多事呀,真能干,来给我们的右手贴一个红五角星。
小朋友也给你们的右手贴一个红五角星。
2、右手可神气啦,它骄傲地对左手说:我们右手最能干了,会做很多很多的事,你们左手什么事都不会做。
左手听了很生气:你做的这些事我们的左手也会做。
哪左手是不是也会做呢?三、交代要求,幼儿操作。
1、今天我为小朋友准备了调羹、盘子、弹珠,你们可以用左手拿调羹去舀弹子,比一比,谁舀得最多。
这边为你们准备了油画棒、涂色练习纸。
你们可以用左手拿油画棒去涂一涂颜色,还为你们准备了剪刀和图片。
你们可以用左手拿剪刀去剪一剪纸。
记住,要用左手去做哦!现在请小朋友选一样自己最喜欢的去试一试。
(幼儿自由选择其中的一组材料进行尝试,教师观察指导,提醒幼儿没有贴红点点的那只手是左手,鼓励幼儿充分地尝试用左手做一件事,鼓励动作快的幼儿进行新的尝试。
)2、幼儿交流操作情况,刚才你会用左手做什么了呢?原来我们的左手也很能干,给左手贴一个黄色的五角星。
四、体验两只手的互相帮助。
这一下,左手和右手又吵起来了,他们两个好朋友都觉得自己的本领大,到底是谁的本领大呢?老师要想个办法来考考他们,看看他们到底谁的本领大。
看,这是什么?(球)如果右手能把球抓起来,就是右手的本领大,如果左手能把球抓起来,就是左手的本领大。
幼儿园我的小手能干什么教案

幼儿园我的小手能干什么教案教案标题:幼儿园我的小手能干什么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小手是一种宝贵的工具,能够完成各种动作和任务。
2. 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协调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幼儿的小手是一种宝贵的工具,可以做很多事情。
2. 列举一些幼儿可以用手做的事情,如握笔、拧瓶盖、叠纸飞机等。
3. 进行一些手部运动训练,如捏黏土、剪纸、握笔画画等。
4. 引导幼儿进行自由创作,例如用手指画画、手工制作等。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小手,询问他们觉得自己的小手能做什么。
主体活动:2. 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列举一些幼儿可以用手做的事情,并与幼儿进行互动讨论。
3. 进行手部运动训练活动,例如让幼儿捏黏土、剪纸、握笔画画等。
4. 引导幼儿进行自由创作,鼓励他们用手指画画、手工制作等。
总结活动:5. 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询问他们学到了什么,以及他们认为自己的小手能够做什么。
教学资源:1. 图片或实物展示幼儿可以用手做的事情。
2. 黏土、剪刀、纸张、彩色笔等手工制作材料。
评估方式:1. 观察幼儿在手部运动训练和自由创作中的表现。
2. 与幼儿进行互动讨论,了解他们对自己小手能力的认识和理解。
拓展活动:1.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尝试用手做事情,如自己穿衣服、洗手等。
2. 组织手工制作活动,让幼儿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注意事项:1. 确保教室环境安全,使用适合幼儿年龄的工具和材料。
2. 鼓励幼儿互相合作和分享,培养团队意识。
这个教案旨在通过引导幼儿认识到自己的小手是一种宝贵的工具,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协调能力。
通过手部运动训练和自由创作,幼儿将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同时,通过列举幼儿可以用手做的事情,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小手能够完成各种动作和任务。
《我的小手真能干》教案

《我的小手真能干》教案《我的小手真能干》教案「篇一」设计背景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被父母包办太多,对于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穿衣、收拾玩具、帮老师整理图书等,不善于也不勤于动手,对手没有自觉意识。
通过《我的小手真能干》这一活动,引导幼儿认识手,知道手能做许多事情,激发以幼儿自己动手的主动性、积极性。
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愿望。
2、引导幼儿认识手,知道用手能做许多事情。
3、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教幼儿初步保护手的概念。
5、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重点难点难点:1、手指的名称不同。
2、对手和手、手指和手指进行比较。
重点:让幼儿在自己动手操作中去体验、感受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1、录音机、磁带。
2、丰富的手工操作材料:橡皮泥、积木、串珠子等。
活动过程一、组织教学:老师与幼儿一起听音乐、做动作进入活动室。
二、游戏引入法:玩一玩手指游戏。
三、观察发现法:1、看一看:启发幼儿观察,复习认识小手。
2、比一比:启发幼儿说出手指的名称,并比较大小不同,引导幼儿与同伴、老师的手进行比较。
3、说一说:我们的小手能干什么?(激发幼儿用语言来表达手能做许多事情,教育幼儿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把自己的小手变成最能干的小手。
)4、巩固:我们的小手真能干,会穿衣服、扣纽扣,会刷牙、洗脸,会梳头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听着音乐扣纽扣、刷牙、洗脸、洗手帕。
(师幼听音乐模仿日常生活动作)四、感知操作法:1、变一变:小朋友的小手很能干,老师的大手也很能干。
小朋友你知道吗,老师的手还会变魔术呢,看一下老师的手变出了什么?(孩子观察讲述)2、听音乐幼儿自选材料游戏:我们的小手好能干,能帮助我们做这么多的事情,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好多好玩的东西,用你能干的小手去玩一玩吧!鼓励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材料进行操作活动,如撕纸、搭积木、用橡皮泥串糖葫芦等。
五、延伸活动:讨论:怎样保护好我们的小手。
(如勤洗手、勤剪指甲等等)教育幼儿保护好自己的小手。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教案《我的小手》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教案《我的小手》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材第四章《手牵手,画世界》,详细内容为“我的小手”。
通过引导幼儿观察、描绘自己的小手,激发他们对美术创作的兴趣,提高幼儿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手的外形特征,学会用线条和图形表现手的基本形态。
2. 培养幼儿对手工活动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手工创作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手的外形特征,用线条和图形表现手的基本形态。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示范画、画纸、画笔、彩泥、剪刀、胶棒等。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邀请幼儿伸出自己的小手,观察手的外形特征,引导幼儿关注自己的手,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示范讲解(10分钟)(1)教师展示示范画,引导幼儿观察手的外形特征。
(2)教师用画笔和彩泥演示如何描绘手的基本形态,讲解绘画步骤。
3. 幼儿实践(10分钟)(1)幼儿在画纸上尝试描绘自己的小手。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随堂练习(5分钟)(1)幼儿完成作品后,互相欣赏、评价。
(2)教师选取几幅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我的小手》2. 步骤:(1)观察手的外形特征(2)用线条和图形描绘手的基本形态(3)涂上颜色,装饰作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自己和家人的手2. 答案:无固定答案,要求幼儿用自己的观察和创意完成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描绘小手,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课后,教师可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手的作用,例如:手可以做什么事情?手在不同场景下的表现等,激发幼儿对手工创作的兴趣。
同时,教师可根据幼儿的表现,适当调整教学难度,让每个幼儿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成长。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我的小手》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我的小手》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自己小手的认识和感受,认识手的功能和作用。
2. 提高幼儿辨别和描述事物的能力,丰富语言表达。
3. 提高幼儿的创意思维和手工制作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具,如颜料、画笔、纸张、水盆等。
2. 准备一些手部锻炼的活动,如抓球、拍手等。
3. 准备幼儿喜欢的歌曲或游戏。
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1. 听音乐,跳舞锻炼手部肌肉。
2. 踢球、拍手、抓球等手部活动。
3. 通过探究五指的形状和功能来认识手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1. 通过绘画的形式让幼儿了解手的形状和功能。
2. 结合幼儿日常生活中的经历,让幼儿描绘自己的小手。
三、教学步骤1. 教师引导幼儿欣赏手的形状和功能。
2. 引导幼儿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简单的手印画,用不同的颜色和手印的数量来表现手的形状和功能。
3. 在幼儿完成画作后,教师可以问幼儿:你的手有多少个手指?手指有什么用处?手可以做什么?幼儿可以通过回答问题来加深对手的理解。
4. 教师鼓励幼儿描述自己的小手,如手的大小,手指的长短和形状、手指的灵活性和力量等等。
5. 最后,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展示他们的小手印画,并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小手。
四、活动延伸1.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对手的了解程度,设计一些拼图、图画等寓教于乐的游戏,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手的作用。
2. 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多使用手,如描绘手的形状、造型等,增加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掌握手的运用规律。
教学效果:通过本次活动,幼儿进一步了解了自己的小手,深刻认识到手的作用和功能。
同时,本次活动也增强了幼儿的想象和创造能力,并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手工制作能力。
幼儿园手工制作教案《小手做玩具》

幼儿园手工制作教案《小手做玩具》教案主题:小手制作玩具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掌握基本的手工制作技能。
2.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智力。
3. 让幼儿了解通过小手制作玩具的乐趣和快乐。
教学内容:1. 知识传授:向幼儿介绍手工制作的目的和方法。
2. 手工制作:将幼儿分成小组,指导他们制作简单的手工,如飞行器、动物等。
3. 绘画:让幼儿用颜料、颜色笔画出自己喜欢的玩具,并在制作的手工玩具上进行装饰。
教学步骤:第一步:介绍手工制作的目的和方法1. 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不同种类的手工制作成品,让幼儿了解手工制作可以制作的东西。
2. 鼓励幼儿说出自己喜欢的玩具,引导幼儿思考这些玩具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3. 向幼儿普及手工制作的工具,如剪刀、胶水、尺子、铅笔等。
第二步:手工制作1. 让幼儿分组,每个小组两三个人,然后给每个小组提供需要的材料,如卡纸、布料、色纸、绸带等。
2. 按照手工制作种类的不同,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使用自己的想象力来制作自己喜欢的玩具。
比如,飞行器制作,可以使用卡纸、透明胶带等材料,然后通过剪切、粘贴、折叠等手工制作技能制作出飞行器。
3. 帮助幼儿解决手工制作中的问题。
第三步:绘画1. 让幼儿用彩笔或颜料在手工制作好的玩具上进行描绘和填色。
2. 引导幼儿将自己喜欢的颜色和图案加入到玩具上,让玩具更加生动。
3. 老师可以帮助幼儿选择一些装饰品,如星星、花朵等,帮助幼儿完成自己感觉满意的玩具。
教学亮点:1. 老师注意先展示出成品手工,这会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让他们产生制作自己喜欢的玩具的热情和冲动。
2. 灵活使用材料,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发掘自己的潜力,从而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3. 辅助绘画,让幼儿能够在玩具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加入自己喜欢的元素,从而让玩具更加具有个性,能够对幼儿有一定的情感联系。
教学评价:1. 通过实际演练,幼儿能够掌握基本的手工制作技能。
小班美术活动《我的小手》教案

小班美术活动《我的小手》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认识自己的小手,了解手部的基本结构。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对手工活动的兴趣,体验创作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1. 彩纸、剪刀、胶水、画笔、颜料等手工材料。
2. 幼儿自己的手印照片。
3. 相关的手指歌谣、故事等。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自己的手,引导幼儿观察手部的基本结构,如手指、手掌等。
2. 幼儿展示自己的手印照片,让幼儿认识到每个人的手都是独一无二的。
3. 教师讲解手指歌谣,让幼儿跟着一起唱,加深对手指的认知。
4. 手工制作:教师示范如何用彩纸制作手工艺品,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制作属于自己的手工艺品。
5. 创作环节:教师鼓励幼儿用自己的双手创作,可以画、剪、粘等,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
1.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活动过程,让幼儿讲述自己制作的手工艺品。
2. 教师引导幼儿分享活动中的感受,如快乐、满足等。
五、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家人的手,了解手部的特点,并尝试用手创作一幅画。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我的小手”主题展示区,让幼儿展示自己的手工艺品。
3. 教学计划:在的课程中,继续开展关于手的主题活动,如手指游戏、手部保健等。
六、活动六:手指游戏《小手拍拍》活动目标:1. 培养幼儿的手指灵活性和协调性。
2. 加强幼儿对手指的认知,提高幼儿的观察力。
3. 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1. 手指游戏道具:小手偶、手指贴纸等。
2. 相关手指游戏音乐。
活动过程:1. 教师向幼儿介绍手指游戏,引导幼儿观察手指游戏道具。
2. 教师示范手指游戏,让幼儿跟着一起做。
3. 开展手指游戏比赛,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1.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手指游戏过程,让幼儿讲述自己的感受。
七、活动七:手部保健课《手指按摩》活动目标:1. 让幼儿了解手部按摩的基本知识。
小班主题活动教案《我的小手真能干》

小班主题活动教案《我的小手真能干》
活动名称:我的小手真能干
活动目标:
1、在听儿歌及跟做动作的过程中,理解搓、捏、挠、敲的意思。
2、尝试用完整的语言进行大胆地表述。
3、对小手游戏感兴趣。
活动准备:
小手能干的照片
活动过程:
1、手指游戏
2、小手的本领
刚才我们用什么做游戏了?
你觉得小手能干吗?
你的小手有什么本领?(吃饭、玩游戏、穿衣服、穿
鞋子、用剪刀)
总结:你们的小手真能干,会用勺子,(教案出自:教案网)会穿裤子,会穿衣服,会穿鞋子,会画画,会用剪刀,还会做游戏。
等我们小朋友再长大一些,小手会
做更多的事情的。
3、小手游戏
下面,我们再用小手玩个游戏。
请你按我的要求去
做,如果我说小手小手拍拍,小朋友们就要拍拍手,看看谁的小手最能干。
小手小手拍拍,小手小手敲一敲。
小手小手拍拍,小手小手搓一搓。
小手小手拍拍,小手小手捏一捏。
小手小手拍拍,小手小手挠一挠。
小手小手拍拍,小手小手藏一藏。
4. 引出游戏找小手:可爱的小手全都不见了!现在我的大手要来找你们的小手,大手一摸到小手,小手就赶快放到腿上,好吗?
5. 教师悄悄地走到幼儿的身后,用手摸或握每一个幼儿的手,提醒他们尽快把手放在腿上,并请他们说说自己的小手藏在哪里了。
6. 游戏反复进行。
手工会动的小手教案

手工会动的小手教案教案标题:手工会动的小手教案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提高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内容:1. 学生将使用各种材料和工具制作能够动的小手。
2. 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简单的机械原理使小手能够活动。
教学准备:1. 材料:纸板、剪刀、胶水、彩色纸、彩色铅笔、牙签、线等。
2. 工具:尺子、铅笔、剪刀等。
教学过程:1. 导入:-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物体,询问他们有没有见过能够动的小手。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制作一个能够动的小手。
2. 概念讲解:- 向学生介绍简单的机械原理,如杠杆原理和转动原理。
- 解释如何利用这些原理制作一个能够动的小手。
3. 制作小手:- 学生使用纸板和剪刀制作小手的基本形状。
- 学生使用彩色纸和彩色铅笔装饰小手,使其更加生动有趣。
- 学生使用牙签和线将小手与手臂连接起来,使其能够活动。
4. 实验验证:- 学生尝试活动他们制作的小手,观察其能否灵活运动。
- 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何改进小手的设计,使其运动更加流畅。
5. 总结:- 引导学生回顾整个制作过程,总结使用的材料和工具,以及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对手工制作的感受和体会。
6. 拓展活动:- 鼓励学生尝试制作其他能够动的手工作品,如动物、人物等。
- 组织学生展示和分享他们的作品,促进交流和合作。
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动手能力。
2. 评估学生对机械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评估学生制作的小手的运动效果和创意程度。
教学反思:通过这个教案,学生将有机会动手制作能够活动的小手,并在制作过程中学习简单的机械原理。
这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还能提高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鼓励他们尝试和改进设计,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小手做运动教案

小手做运动教案教案题目:小手做运动教案目标:1. 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2.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3. 锻炼幼儿的大肌肉运动能力。
教学准备:1. 绘有不同图形的卡片。
2. 音乐CD。
3. 工作材料:纸、剪刀、颜料、画笔等。
教学活动: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准备一张卡片,上面绘有一个具有简单图形的小人。
2. 展示卡片给幼儿看,并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图形?这个小人怎么样?”3. 引导幼儿观察、描述和发表自己的意见。
二、活动一:剪纸的乐趣(20分钟)1. 给每位幼儿发放一张卡纸和一把剪刀,让幼儿自由发挥,剪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2. 鼓励幼儿剪出不同形状的图案,并提供帮助和指导。
三、活动二:小手画图(25分钟)1. 给每位幼儿发放纸和颜料、画笔等绘画工具。
2. 播放轻快的音乐,让幼儿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用自己的小手随意涂画。
3. 鼓励幼儿运用不同颜色、形状和线条进行创作,并提供帮助和指导。
四、活动三:小手拼图(20分钟)1. 教师准备一些具有不同形状的图案卡片。
2. 将卡片分发给幼儿,让幼儿试着拼图。
3. 鼓励幼儿观察、分析图案特征,并帮助幼儿拼图。
五、活动四:小手造物(20分钟)1. 教师指导幼儿利用纸张和辅助工具(剪刀、胶水等),创作自己的手工作品。
2. 鼓励幼儿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和制作属于自己的小手造物。
六、总结(10分钟)1. 教师让幼儿观察自己制作的手工作品,并对幼儿的作品给予肯定和表扬。
2.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当天的活动,总结小手做运动的意义和目标。
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活动的难易程度,以使每个幼儿都能积极参与和取得进步。
2. 在活动过程中,要及时给予幼儿肯定和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3. 教学结束后,可以将幼儿的作品进行展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折纸手工活动教案——小狗头
游戏目标:1、让幼儿认识小狗的外形特征。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教学范例一份。
活动过程:一、引起幼儿的制作兴趣。
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小狗吗?你见过的小狗是什么样的?引导幼儿说出小狗的外形特征。
你们喜不喜欢小狗?
二、观察小狗范例。
1、小朋友们都这么喜欢小狗,小狗说它也喜欢你们,所以我把小狗请到我们班来和小朋友一起玩了?
2、(出示范例)瞧!这是什么呀?(小狗),对了这是一只小狗头。
这只小狗头是用什么折的呀?(用纸折的)
三、观察制作示意图。
1、出示制作示意图
这只小狗好孤单,它想找伙伴,我们来帮它找找好吗?小朋友看老师这里有一张正方形的纸,我先来帮这只小狗找朋友。
(示范折小狗的方法)
2、教师边折边引导幼儿看图示意思:
(1)先把正方形的纸角对角对折,变成一个大的三角形,
(2)再把三角形的两个小角往下折,折出它的耳朵,
(3)最后用蜡笔画上眼睛和嘴巴,小狗头就折好了。
3、瞧!老师已经帮它找到一个伙伴了,你们想不想帮它找更多地伙伴呢?那现在就请你们帮它找吧!”
四、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1、重点指导幼儿一定要反小狗的耳朵多出来一点,画上眼睛和嘴巴。
2、要求幼儿耐心地看图示一步一步折叠,折痕要平整。
3、给不会折的幼儿提供帮助。
五、评价、展示幼儿作品
1、评价幼儿作品。
今天这只小狗头找到了这么多的小伙伴,它太高兴了,表扬折的好的小朋友,
2、请幼儿互相欣赏、评价、体验制作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