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至九十年代的散文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散文表现形态(五)
7.女性散文凸起 女性散文为本时期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以女性特有的视角观察生活、体察人生,以自身的 经历体验女性的心理,传达女性特有的对美的追求 与理解,把笔触伸向女性隐秘的世界,展示女性私 人空间,表现了女性对传统文化的反叛。女性散文 集是对五四散文张扬个性,主张人的解放传统的继 承,又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新的超越。
巴金的《随想录》
《随想录》作为巴金晚 年叩问、探索、总结历 史之旅与人生心路的实 录,对历史与人生作出 了深刻的检视与理性的 反思。解剖自我、怀念 旧人、自我忏悔,敢于 说真话,反思文革。其 中《怀念萧珊》《小狗 包弟》《“文革”博物 馆》《说真话》等影响 较大。
文革中摄于萧珊追悼会上
内容
我们也得责备自己!我们自己“吃”那一套封建货色,林 彪和“四人帮”贩卖它们才会生意兴隆。(一生都为之 困扰的一件事,小时候在父亲的衙门看到犯人挨了打还 要谢恩)—《一颗桃核的喜剧》
《随想录》意义
A: 《随想录》是一部“力透纸背,清透纸背,热透纸背”的 “讲真话的大书”,它的价值和影响,远远超出了作品本身 和文学自身的范畴。
B: 是巴金晚年对人生探索与总结的记录。巴金说:“在我, 自信和宣传的时期已经过去,如今是总结的时候了。”他把 这个总结看作他“这一生的收支总帐”,是他“这一代作家 留给后人的遗嘱”。
4.杂文恢复生机: 孙犁《云斋琐谈》、 黄秋耘《国家不幸诗人幸》 廖沫沙《回到马克思主义》、 黄裳《谈焚书》 邵燕祥《蜜和刺》、《黄昏随笔》
三、散文表现形态(三)
5. 报告文学全方位发展,成为一支奇葩 徐迟 《歌德巴赫猜想》《在湍急的河流中》 钱刚 《唐山大地震》 戴厚春《百万大裁军》 张天来 《划破夜幕的陨星》 何建明 《中国高考作弊报告》《落泪是金》
《龙门圆梦——中国高考报告》 赵瑜 《中国要害》 《但悲不见九州同》
《强国梦——当代中国体育的误区》 《第二国策》 《太行山Hale Waihona Puke Baidu裂》
三、散文表现形态(四)
6.学者散文、文化散文兴起 学者散文:是九十年代的散文创作现象,他们 多出自学者、教授、专家之手,以对历史的反思和 生活本体意义的探索为主要内容,以亲身经历、所 见、所闻、所感抒写自己对历史、人生的反思和感 悟,表达自己的理性思考,其中融会了学者的理想、 哲理的体悟和人文关怀,以智性的幽默平衡情感因 素,将生动的个性与学理知识渗透,使之具有特别 的思想深度和情感厚度。 代表作家:余秋雨、张中行、金克木等。
巴金《怀念萧珊》 、 《忆胡风》 陶斯亮《一封终于发出的信》、丁宁《幽燕诗魂》
三、散文表现形态(二)
2.回忆反思散文大量出现,通过回顾探寻悲剧 产生的原因,表现信念、人性、价值规范。代表作:
丁玲 《牛栅小品》、 杨绛《干校六记》 巴金 《随想录》、 陈白尘《云梦断忆》
3.传记文学成为热点: 如 《元帅外交家》 《走下神坛的毛泽东》 《走下圣坛的周恩来》
代表作家:王英琦、斯予、苏叶、唐敏、马瑞芳
80年代散文的新特征
80年代的散文创作成就不及小说,以中 青年作家为主力。
富有影响的散文集有: 巴金《随想录》 陈白尘《云梦断忆》 杨绛《干校六记》 贾平凹《爱的踪迹》 曹明华《一个女大学生的手记》
80年代散文的新特征
80年代散文呈现出的特征: 一是对散文基本品格真实与真诚的追寻; 二是创作主体对散文本体意识的自觉,注 重散文的审美存在。
以叙写日常生活场景或作者个人的故 事为主,以表现主体丰富的心灵世界为主, 以审美性为主。
巴金的《随想录》
《随想录》:包括巴金从1978年12月 至1986年9月写成的150篇散文,共42万字。 先以单篇的形式发表于香港《大公报》等报 刊上,后以时间为序编成《随想录》《探索 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五集, 以《随想录》为总题出版。
新时期的散文
第一节 新时期以来的散文 第二节 巴金挽悼散文 第三节 余秋雨文化散文 第四节 全方位的报告文学
、散文表现形态(一)
1.挽悼散文:粉碎“四人帮”后,起开了人们 心灵的窗扉,许多作家以顿挫的笔触,缅怀老一代 革命家、十年期间被迫害致死的优秀人物,把对历 史的记忆与反思结合起来,明辨是非,伸张正义, 阐扬真理,具有高亢、苍凉的旋律,这样的散文叫 挽悼散文,他的大量出现,开辟了新时期散文创作 的闸门。代表作有:
C:是对文革的理性反思。巴金在《随想录》中有不少篇章都 是记录文革给他的家庭、亲友带来的身心摧残和“四人帮” 及其所推行的极左路线造成的民族灾难。更为令人警醒的是, “文革”遗毒并未因“文革”的结束而消失。基于此种认识, 巴金老人不止一次的呼吁建立“文革博物馆”,为世人留下 这一民族灾难的见证,意在避免“文革”悲剧重演。从这个 意义上来说,《随想录》是巴金用纸和笔和着血泪建立起的 一座个人的“文革”博物馆。
《随想录》艺术成就
追求无技巧的最高境界 内容和形式高度完美统一, 是一种无雕琢的自然美,是 自然天成的,以文字本色反 映生活色彩。
贾平凹
(1952—— )
当代作家,原名贾平娃。
陕西丹凤人。 少时家贫。小学在村祠堂读书,中学生 活是在离家15里的镇上度过。因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初中未读完便失学回家务农。1972年,就读于西北 大学中文系,热中于写文学创作。 1975年西北大学 中文系毕业后任陕西人出版社文艺编辑、《长安》 文学月刊编辑。1982年后从事专业创作。任中国作 家协理事、作协陕西分会副主席等职。
奴隶,过去我总以为自己同这个字眼毫不相干,可是我明 明做了十年的奴隶!……我就是“奴在心者”,而且是 死心塌地的精神奴隶。这个发现使我十分难过!—— 《十年一梦》
只有在反胡风和反右运动中,我写过这类不负责任的表态 文章,说是划清界限,难道不就是“下井落投石”?— —《怀念非英兄》
另如《官气》《“文革”博物馆》《二十年前》《怀念胡 风》等文
贾平凹
小说集:《兵娃》、《姐妹本纪》、《山地笔》、《野火集》、 《商州散记》、《小月前本》、《腊月·正月》、《天狗》、 《晚唱》、《贾平凹获奖中篇小说集》、《贾平凹自选集》 长篇小说《商州》、《州河》、《浮躁》、《废都》、《白 夜》,自传体长篇《我是农民》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