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文学特征及实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十年代文化艺术特征
九十年代的文化艺术呈现出多元化、市场化、个性化、创新性的重要特点。以下主要是九十年代文学领域涉及的某方面特征,九十年代文学状况在知识界两大分化一个是93年到95年的人文精神讨论,再就是自由主义与新左派之间的讨论。
九十年代文学领域, 80年代所提出的“大写的人”的意识形态,“文学是人学”的“人的文学”观,这个口号走到了尽头。 “五四”以来,“大写”,即抽象的人,就是我们整个文化和文学制度的根本基础,而到了九十年代,面临着阶层的分化、地域的差别,特别是西方以大写的人、抽象、普遍的“人权”对中国的挤压,即洋鬼子不准某人姓自己姓,那个大写的、抽象的人面临着根本的危机,这种危机首先表现在文学领域。用今天的话来说,九十年代虽然高举着“大写的人”的旗帜,但总起来说发展模式恰恰 “不以人为本”。
20世纪九十年代忽然兴起的散文热。其实是散文文体自身特质与商业社会文化需求的一次历史性的际会。概而言之,原因有三:一是商业文化的多元需求使然;二是对极左路线话语权威的规避与消解;三是散文自身的文体特质具有承载这一使命的美学功能。
学者散文热潮的涌动是以一批被称为“老生代”的老一辈学者散文创作的“复活”为开端的。至九十年代,以戏剧理论家余秋雨《文化苦旅》为标志,一大批“中生代”学人也开始加入学者散文创作的行列,他们的创作不仅紧跟“老生代”步伐,而且加入了当今学人特有的心境和对社会人生的独到理解和体验,进一步丰富了学者散文写作的文化内涵和审美趋向。进人世纪之交,一批更年轻的“新生代”学人又为学者散文创作带来了更清新的空气有的论者认为,20世纪九十年代文学“领袖风骚”的就是学者散文,已经构成了“九十年代中国文学的总体表现特征之一”。学者散文的界定应从主体和文本表现形态特征这两个方面加以限制;学者散文的兴起既与学者散文主体的生存境遇发生巨大变化相关,又与散文体式本身特征相关;学者散文的题材取向有着许多的共同之处,出现这种现象有其内在原因;学者散文在创作方面表现出强烈的非体验、非抒情、知性、叙述自由等特征。
这个时期的长篇小说如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还有《白鹿原》、《废都》、《心灵史》、《长恨歌》、《马桥词典》、《尘埃落定》等,都源于九十年代“人的文学”的危机。
九十年代市场化进程背后急剧的城乡差别、国际矛盾和阶层、阶级分化。指导我们改革,制度的改造和制度的创新从
而促使社会关系的调整。在这个意义上,人道、人性和人权都不是普遍的,而是现实政治的安排。普遍人性的话语本身就是一种权力的话语,为强者所主宰,这一点在国际关系中表现得最明显,一方面是西方霸权势力不断用“人权”压制中国,另一方面我们自己也信奉抽象、普遍的人,结果在人家的压制之下往往就是理屈词穷。
九十年代来,在儒家思想之后,出现了儒家现代化的思想,整个文化界都是软弱无力的小资文化占主流地位,而这些看似高雅的东西,其实都不过是普遍的人的价值观的变种,与之相反,历史唯物主义在被僵化地理解之后,则被抛弃了。结果,我们整个知识界不会从社会制度变迁的角度去分析现实、去了解历史,甚至关于经济学这个马克思所谓最现实的学科,也竟然是关于人性自私、人性的偏好如此类的形而上学抽象人性论,经济学科已经脱离现实出现严重倒退的水平。而《白鹿原》就很鲜明地表现了小资的文化杂烩,所以它看起来有一点《金瓶梅》, 有一点《聊斋》,也有一点《93年》,总之比较松散,但核心是一种肤浅的知识分子人性论。这样的小说,在90 年代也鹤立鸡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