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价值论》PPT课件

合集下载

《马原剩余价值论》课件

《马原剩余价值论》课件

剩余价值的生产
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必要劳动时 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后者是剩余价值 的源泉。
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工人运动
剩余价值理论为工人阶级 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 界的思想武器,推动了工 人运动的发展。
社会主义思潮
该理论成为社会主义思潮 和运动的理论基础,影响 了多国的革命实践。
学术研究
剩余价值理论成为经济学 、政治学等领域的研究对 象,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 响。
后期发展
边际效用学派的兴起
19世纪70年代,边际效用学派兴起,他们以主观价值论为基础,探讨了剩余价 值的源泉和分配问题,对剩余价值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诞生
19世纪中叶,马克思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提出了剩余价值论,揭示 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和规律,为剩余价值论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政治与文化环境
马克思主义在欧洲广泛传 播,工人运动、社会主义 思潮兴起。
学术研究
古典政治经济学、空想社 会主义等学说对资本主义 制度进行了批判。
主要观点与内容
劳动力商品化
马克思认为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剩余 价值产生的前提。
资本的积累与贫困的积累
随着资本的积累,工人阶级的贫困状 况加剧,两极分化严重。
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指导未来经济发展方向
剩余价值论为未来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把握经济发展趋势和规律,推 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剩余价值论所倡导的社会公平和正义理念,对于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 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
05 剩余价值论与中 国的发展
实践应用
剩余价值论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实际 应用,如何指导了中国经济的改革和 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件:剩余价值论之五 分配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件:剩余价值论之五 分配

资本家对利润率的关注
▪ “资本家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像自 然界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的利润, 资本就大胆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 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 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便而走险; 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 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 甚至冒绞首的危险。”(马克思引用英国 评论员邓宁的话)
(二)影响利润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 ▪ 第五,原材料价格的变动。 ▪ 利润率高低与原材料价格成正比例方向变
动。
三、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和价值转化为 生产价格
▪ (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 1.平均利润率的形成 ▪ (1)研究平均利润率的出发点 ▪ 在各个不同生产部门的剩余价值率和资本
周转速度相同时,利润率的高低取决于资 本有机构成的高低。(反方向变动)
▪ 第三,预付总资本的周转速度。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年中资本的周转速 度愈快,其中可变资本周转的次数也愈多, 同时资本所带来的剩余价值量便愈大,从 而年利润率(即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和预 付总资本的比率)也就愈高。
(二)影响利润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 第四,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资本使用上的节约。 资本家了为节省不变资本,提高利润率,除 了利用大生产的优越性集中使用生产资料 和劳动力,实行换斑劳动制度,利用废料 等办法以外,往往不惜牺牲劳动者的健康 与生命,来节省劳动条件方面的开支。
(二)影响利润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 第一,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 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按正比例方向变动。 ▪ 第二,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 ▪ 就整个部门来说,利润率和资本有机构成
按相反方向变动。 ▪ 就个部企业来说,资本有机构成高,可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PPT第四章:剩余价值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PPT第四章:剩余价值理论

社会化生产——物质基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相互联系 相互联系 相互协作 相互联系 相互协作 彼此需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封 建 社 会
奴 隶
社 会
简单商品经济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资 本 主 义 社 会
社 会 主 义 社 会
发达商品经济
商品的二因素(183)
使用价值
商 品 二 因 素
交换价值
价值规律自身的作用:商品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 定的价值进行交换的客观必然性的实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第一,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社会
生产各部门之间按比例地分配,自发地调节、配臵社会资源。
供过于求 追 加 投 资 价格下跌 利润下降 减 少 投 资
1只羊的价值表现为2把斧子,再表现为一两银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价值形式和货币的起源
1.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起源 (1)简单、偶然的价值形式:商品价值偶然地简单地通过另一 个商品表现出来 1只羊 2把斧子 偶然的物物交换阶段
(2)扩大的价值形式:商品的价值通过许多商品表现出来 2把斧子
1 只 羊
交子:宋初(公元995年) 四川
会子、关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南宋会子
北宋交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英镑
美元
法郎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瑞士法郎
电子货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作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支付手段:货币在商品赊购赊销过程中的延期支付,如清偿债务、

《剩余价值论》PPT课件

《剩余价值论》PPT课件

2、可变资本:"转变为劳 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 过程中改变自己的价值 .……因此,我把它称为可变 资本部分,或简称可变资本 ."〔 《导读》第65页〕
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和意义
实践根据: 二者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不同作用. 理论根据: 劳动二重性学说. 意义: 科学地论证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为揭露资本家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4、剩余价值率〔第七章〕
m '=剩余价值/可变资本〔m/v〕 =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反映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
剩余价值量〔336〕
剩余价值量:可变资本量乘以剩余价值 率.
M=m/v × V
5、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把工作日延长,使之超出工人只生产自己 劳动力价值的等价物的那个点,并由资本占 有这部分剩余劳动,这就是绝对剩余价值的 生产."〔557页〕
2、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剩余价值生 产的前提条件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 资本前提条件〔189-200页〕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
劳动力价值和使用价值
劳动力?
"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 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 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 和."〔 《导读》第57页〕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
假定一个工人自己干活养活自己需要每天劳动8小时. 后来他有了一些积蓄,花了一些资本雇了两个工人,让他 们每人干12小时,这样两个工人一共干了24小时,他们各 用8小时自己养活自己,剩下的8小时是原来的雇主过和 雇工一样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雇主的生产目的只是为 了维持生活,还不是增加财富,他自己也可以与工人一样 直接参加生产过程,他只是界于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一 个中间人物、小业主.

《剩余价值理论》PPT课件

《剩余价值理论》PPT课件
条件
1)、产业资本
投在物质资料生产部门能够实 现价值增殖的资本
工业 农业 建筑业
采矿业
2)产业资本的运动 过程
购买
G—W
A Pm
生产
A Pm
W…P…W′
销售
W′—G ′
2)产业资本运动的三个阶段
和三种形式
阶段 公式 形式 作用
购买 阶段
G
W
A Pm
生产 阶段
WPAmPW
销售 阶段
WG
货币资本 生产资本
是商品的销售价格高于购买价格的差额
➢获得方式:买卖商品差价 ➢获得途径:商业店员剩余劳动 ➢真正来源: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 价值
2、借贷资 利本息与利息
借贷资本 指货币资本所有者为了获得利息而
贷给他人使用的货币资本职能资本家 使用的货币资本。
是资本家为了获得借贷资本的使用 权而让渡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马克思引用《评论家季刊》
1、商业利润 2、利息 3、银行利润 4、资本主义地租
利润与利润率
精选PPT
23
1、商业利 卖是,指以润在获流取通剩领余域价专值门为从目事的商的品职买能 资本商。业它资是本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
独立发挥作用的商品资本。
商业利润
是m的转化形式,是商业资 本家参加m分割的结果
商品资本
为生产剩余价 值准备条件
生产剩余 价值
实现剩余 价值
3) 资本循环
就是指资本顺序经过三个阶段即购 买阶段、生产阶段和销售阶段,并 相应地采取三种形式即货币资本、 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使价值得到 增殖,最后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 过程。
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
产业资本循环:
的统一

第六讲剩余价值理论.ppt

第六讲剩余价值理论.ppt

六、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1、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 阐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 济根源。
2、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 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锐利武器。
3、剩余价值理论撇开制度因素,对发展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也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发现,使空想社会主 义变成了科学。
实物形式:
消费资料→第二部类Ⅱ生产消费资料的部类
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就是指社 会总产品的价值如何由商品形式转 化为货币形式,即商品的顺利出售 。
社会总产品的实物补偿,就是指社 会总产品的价值实现以后,如何由 货币形式转化为生产和生活所需要 的物质产品,即产品购买。
3、社会资本再生产
——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资本积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资本积累的实质:资本家通过无偿地占有工人的
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以便进一步扩大对 工人剩余劳动的占有。
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剩余价值率、社会劳动生 产率水平、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预付资 本量的大小。
资本积累的形式: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3、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
(1)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是资本家将获得 的m的全部用于个人消费,生产在原有的规 模上进行。
设m’=100%
Ⅰ 4000C + 1000V + 1000M



Ⅱ 2000C + 500V + 500M
社会总资本
=6000
9000
=3000
第一部类内部的交换
4000c的补偿在本部类进行补偿量=消耗量
第二,劳动者除了劳动力以外,没有赖以生存的 其它资源→不能不出卖劳动力。

《剩余价值》课件

《剩余价值》课件
剩余价值是资本家追求的最终目标,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
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特有现象,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剩余价值的产生
剩余价值产生于资本主义生产 过程中,即剩余价值的生产过 程。
工人通过劳动创造了超过自身 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即剩余价 值。
剩余价值的产生是资本主义生 产方式下特有的现象,体现了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
加强国际合作
推动科技创新
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可以通过加强经济政 策协调和贸易合作,来缓解经济危机的影 响。
通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生产 效率和产品质量,开拓新的市场需求,从 而缓解经济危机的压力。
05
剩余价值在现代社会的 应用
剩余价值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剩余价值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重 要作用,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
新古典经济学派的剩余价值理论
新古典经济学派认为市场供需关系决定价格和工资,剩余价值理论在新古典经济 学中不再占据主导地位。
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派的剩余价值理论
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派重新审视了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并对其进行了现代化 改造,以解释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现实问题。
03
剩余价值的实现过程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剩余价值的本质
剩余价值的本质是工人创造的超 过自身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即被
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
剩余价值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 剥削关系,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下的特在矛盾和危机的根源,也是资 本主义生产方式变革的必然结果

02
剩余价值理论的发展历 程
古典政治经济学派的剩余价值理论
01
02
03
剩余价值的定义
马克思认为剩余价值是工 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超 过其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人教版高二年级思想政治随堂PPT学习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人教版高二年级思想政治随堂PPT学习
方法二: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提 高了,必要劳动时间就缩短了。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比特不延 长工人劳动时间,也可以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
思考:你能用图示来表示这两种方法吗?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2
0 必要劳动时间
5
8 10
剩余劳动时间
工 作 日(10小时)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0
必要劳 动时间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人教版高二年 级思想政治随堂PPT学习
年 级:高二年级 学 科:思想政治(人教版)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
(一)剩余价值的生产 (二)剩余价值的实现 (三)剩余价值的分割 (四)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一)剩余价值的生产
探究一:剩余价值的生产
材料一: 制鞋厂的老板比特为了组织生产,在劳动力市场 上雇佣了鲍波等众多工人,并按其劳动力的日价值量,支付给 鲍波日工资10美元。在厂里,鲍波一方面使用生产工具加工原 材料,生产出新的商品,把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 另一方面,他消耗劳动力形成新价值。鲍波一天工作8小时, 他创造的新价值是16美元。
探究二:剩余价值的实现
材料一:比特为了维持企业正常生产,必须使购买、生产 和销售同时进行。这样,他的资本必须一部分以货币的形式存 在(称为货币资本),一部分以生产要素的形式存在(称为生 产资本),还有一部分以商品的形式存在(称为商品资本); 他还必须使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者之间能够顺利 地依次转化,否则他的企业运行就要出问题。
①把全部资本按一定比例分成三个部分,使三种形式 的资本在空间上同时存在;
条 件 ②必须使不同部分的资本依次从一个阶段进入另一个
阶段,保持三种资本在时间上相继转化。
材料二:如果比特加强管理,同时市场上对鞋的需求量上 升,比特制鞋厂的产品就会出现供销两旺的状况。这时,比特 发现他的资本周转速度大大加快,他获得的剩余价值也更多了。

《剩余价值理论》PPT课件

《剩余价值理论》PPT课件

7
劳动力的恢复、 保持和延续
生产和再
生产A 所 花费的社
决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会必要劳
动时间
= A

生产和再 生产A 所 花费的生

活资料的

价值
8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构成
9
劳动力 商品
价值 使用价值
普通商品在使用时,随着 使用价值消失,价值也随 之消失或转移到新产品中。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是劳动, 而劳动是价值的源泉。这 种劳动不仅能创造出A本身 的价值,而且能创造出比 他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不变资本 器、原材料等
资 本
(c) 可变资本
生产资料形式 存在的资本
(v)
以劳动力形
式存在的资本
26
不变资本 (c)

只发生 价值转移
本 可变资本
(v)
能使价值增殖
m的唯一源泉
27
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具有重要意义
进一步揭示了m产生的源泉:v 为考察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 提供了科学依据:m’
三 、 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32
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 不变的条件下,通过 绝对延长剩余劳动时 间来生产剩余价值的 方法
33
工作日(小时)
0
6
必要劳动
12
剩余劳动
m'=
6小时 6小时
=100%
时间
时间
6
3
0
6
12 15
必要劳动 时间
日长度一定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 劳动时间,相对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 而增加剩余价值的方法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ppt课件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ppt课件
27
2、产业资本的运动
购买
G—W
A Pm
生产
A Pm
W…P…W′
销售
W′—G ′
28
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 和三种职能形式
阶段 公式
职能形式 职能作用
购买 阶段
G

W

A Pm
生产 阶段
W

A Pm


P


W

销售
阶段 W G
货币资本
为生产剩余价 值准备条件
生产资本
生产剩余 价值
商品资本
简单再生产:资本家瓜分到剩余价值后,如果将 其完全用于个人消费,则生产就在原有规模的基 础上重复进行,这叫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扩大再生产:资本家无偿占有剩余价值后,并不 是将其完全用于个人消费,而是将一部分转化为 资本,用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 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这就是资本主义扩 大再生产。 如何扩大再生产,必须有一定的资本积累。
4 必要劳动时间:4小时
6
12
剩余劳动时间:8小时
13
超额剩余价值: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
值的差额。
相对剩余价值与超额剩余价值的关系: 前者: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后者: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
每个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最终结果是, 整个社会相对剩余价值提高。
14
第三讲 资本积累理论
15
一、资本主义的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矛盾:价值规律说商品要实现等价交换
G`是怎么实现价值增殖的呢? 资本家说----
“资本的增值是因为贱买贵卖 但是,贱买贵卖并不能带来这个社会商品价值的增值。
结论(1)等价交换不会发生价值增殖 (2)不等价交换也不会发生价值增殖 那么资本是怎么增值的的呢?一定是资本家购买到

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课件

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课件

剩余价值与利润的关系
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来源
剩余价值是劳动者创造的新价值中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部分,是利 润的直接来源。
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资本家通过占有剩余价值获得了利润,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剩余价值和利润的矛盾
剩余价值和利润的矛盾在于,剩余价值是劳动者创造的价值,而利 润则是资本家获得的收入,两者在本质上是不同的。
解释现实经济问题。
05
剩余价值的未来发展与趋势
剩余价值理论的未来发展方向
剩余价值理论将继续深化研究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的发展,剩余价值理论将进一步探索新的领域,如数字经济的价值创造、人工 智能对剩余价值的影响等。
剩余价值理论与其他经济理论的融合
剩余价值理论将与劳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等其他经济理论相互借鉴和融合,形成更加全面和系统的 经济理论体系。
剩余价值的形成过程
劳动力成为商品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必 要条件,因为只有劳动力成为商品, 资本家才能购买到劳动力并使其在生 产过程中创造新价值。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剩余价值的实现
剩余价值通过商品的销售来实现,资 本家通过销售商品获得货币收入,实 现了剩余价值的货币化。
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创造出超过其 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这个超过的部分 就是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与剥削的关系
1 2
剩余价值与剥削的关联
剩余价值理论认为,工人创造的超过其劳动力价 值的价值即为剩余价值,而这种价值的产生往往 伴随着剥削。
剥削的实质
剥削的本质在于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 价值,这种占有往往导致工人的贫困和权益受损。
3
剥削的后果
剥削不仅影响工人的生活水平,还可能导致社会 贫富分化加剧,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
6
剩余价值理论的形成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最终完成是在19 世 纪 60 年 代 末 至 80 年 代 , 其 标 志 就 是 《资本论》的发表。
理论发展:古典经济学: 具体范畴 马克思:具体——一般
理论上的不断升华。
h
7
原著的基本脉络
一、第二篇:货币转化为资本 分析资本 产生的条件和本质,是分析的理论基础。
h
17
2、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剩余价值生 产的前提条件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 资本前提条件(189-200页)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
劳动力价值和使用价值
h
18
劳动力?
“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 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 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 总和。”( 《导读》第57页)
h
16
在等价交换的前提下,要能生产剩 余价值,货币所有者就必须在市场 上找到这样一种商品:
“要从商品的消费中取得价值,我们的货币所 有者就必须幸运地在流通领域内即在市场上发 现这样一种商品,它的使用价值本身具有成为 价值源泉的独特属性,因此,他的实际消费本 身就是劳动的对象化,从而是价值的创造。货 币所有者在市场上找到了这样一种独特的商品 ,这就是劳动能力或劳动力”( 《导读》第57 页)
h
23
流通过程的等价交换关系掩盖了生产过程 的剥削关系(197-199)
“劳动力的买和卖是在流通领域或商品交换领 域的界限以内进行的,这个领域确实是天赋人 权的真正乐园。”(199)
“一离开这个简单的流通领域或商品交换领域 ,……就会看到,我们的剧中人的面貌已经起 了某些变化。”
h
24
“原来的货币所有者作为资本家,昂首 前行;劳动力占有者作为他的工人,尾 随于后。一个笑容满面,雄心勃勃;一 个战战兢兢,畏缩不前,象在市场上出 卖了自己的皮一样,只有一个前途—— 让人家来鞣。”( 《导读》第58页)
h
10
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可见,原预付资本不仅在流通领域中保 存下来,而且在流通中改变了自己的价 值量,加上了一个剩余价值,或者增殖 了。正是这种运动使价值转化为资本。” (172页)
h
11
资本家是资本的人格化,或人 格化的资本
“作为这一运动的 有意识的承担者, 货币所有者变成了 资本家。”(174)
h
19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
具有人身自由:
“必须能够支配它。”
一无所有:
“不得不把…劳动力本身当作新商品出卖”。( 《导读 》第57页)
双重意义上的“自由”:“一方面,工人是自由人,
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另一方 面,他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 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东西( 《导读》第 58页)”
h
14
不能从流通领域中产生
“如果是等价交换,不产生剩余价值;如 果是非等价交换,也不能产生剩余价值 。流通或商品交换不创造价值。”( 《导 读》第55页)
“一个国家的整个资本家不能靠欺骗自己 来发财致富。”(185页)
h
15
又不能不从流通领域中产生
剩余价值的形成又不能离开流通过程。 因为流通是商品所有者的全部相互关系 的总和。在流通以外,商品所有者只同 他自己的商品发生关系,如何增殖?
h
20
劳动力价值(193-195页)
劳动者本人生产和再生 产劳动力所需要的生活 资料的价值;
劳动者养育后代所必须 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劳动者必要的教育和训 练费用。
h
21
劳动力的特殊使用价值:
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不 仅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创 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 值。
h
22
“劳动力的价值和劳动力在劳动过程中的 价值增殖,是两个不同的量。资本家购 买劳动力时,正是看中了这个价值差额 。”(219页)
h
4
剩余价值理论的形成
《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 稿)
马克思不仅已经把资本主义剥削的各种 具体形态即利润、地租和利息等抽象为 剩余价值,而且还第一次使用了剩余价 值这一术语并正确地界定了它的涵义。hBiblioteka 5剩余价值理论的形成
19世纪60年代后期至80年代为全面确立阶段
马 克 思 第 一 次 公 开 发 表 剩 余 价 值 理 论 是 1865 年6月。马克思精辟地论述了剩余价值理论的 基本要点,阐述了劳动创造的价值大于劳动力 本身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的源泉,而资本家之 所以能无偿地占有剩余价值就是因为存在着资 本和劳动力之间的等价交换。
h
3
剩余价值理论的形成
19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为基本形成阶段
“剩余价值总是超过等价物的价值”,它“按照交 换价值的一般概念来说,表示物化在产品中的劳动 时间即劳动量……大于资本原有各组成部分所包含 的劳动量。而这种情况只有当物化在劳动价值中的 劳动小于用这种物化劳动所购买的活劳动时间时才 是可能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 ,282)
剩余价值理论
——与现实的比较
h
1
剩余价值理论
一、剩余价值理论的形成 二、原著的基本脉络 三、剩余价值论的基本内容 四、理论热点问题
h
2
剩余价值理论的形成
19世纪40年代为萌芽阶段
“工人拿自己的劳动换到生活资料,而 资本家拿归他所有的生活资料换到劳动 ,即工人的生产活动,亦即创造力量。 这种力量不仅能补偿工人所消费的东西 ,并且还使积累起来的劳动具有比以前 更大的价值。” (《雇佣劳动与资本》 )
二、第三至第五篇:分析剩余价值的来 源和生产方法。
三、第六篇:工资 研究资本主义工资的 本质和形式,完成剩余价值理论。
h
8
剩余价值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条件
1、剩余价值和资本的概念界定 2、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剩余价值生
产的前提条件
h
9
1、剩余价值和资本的概念界定
剩余价值是预付资本价值以上的一个增殖额 “因此,这个过程的完整形式是G—W—G’。 其中,G’=G+∆G,即等于原预付货币额加 上一个增殖额。我把这个增殖额或超过原 价值的余额叫做剩余价值。”(172页)
h
12
资本运动的特点
资本运动的无限性: “资本的运动是没有限度的。”(174页)
资本运动的自行增殖性:
“既然它生出剩余价值的运动是它自身的 运动,它的增殖也就是自行增殖。” (176页)
h
13
“资本不能从流通领域中产生,又不能 不从流通领域中产生。它必须既在流通 中又不在流通中产生。”——(《导 读》第56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