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阅读评课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阅读评课稿

苏明明张君芳老师讲的是:《中彩那天》的第二课时,现就这节课谈谈我的见解。

本节课在教学中的亮点:

首先充分体现了自主学习的异步性。

张老师在设计教学时,根据学生学习的异步性,制定出了具体的学习目标,以基础目标和发展目标作为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实现教学内容目标化。学生可以依据自身的水平、个性、进行目标性学习。本节课,教师在学生学习接受程度上进行分层,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成果,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优生脱颖而出,使学困生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尽快赶上来。

其次充分体现了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在课堂教学中,张老师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前提,再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例如在学习词语时,张老师为学生充分提供了学习的空间、时间,让人人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和条件。学生在小组内形成共同学习、共同探究、共同进步的学习氛围。在活动中体验了学习的乐趣,在轻松活跃的学习空间里完全地展现自我,避免了优等生唱主角,中等生当配角,差等生看热闹,再通过张老师对学困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小组学习的效率,有效地发挥小班化地优势。

总之,张老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始终努力贯彻面向全体,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重视不同学生的不同个性,以寻求不同的发展,很值得大家学习。听了这节课受益匪浅。

何老师《中彩那天》总体感受:

一、体现了何老师对教材挖掘的高度和深度,教学思想深刻。有思想的语文老师才有可能上出有思想的课,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课,令人浸染一番的课,语文味十足的课。何老师就是这样一位睿智的语文老师。那么,何老师这堂课最大的胜是什么呢?是“情”胜!——诚信之情,感恩之情。一开始何老师几次三番在学生回答了问题之后说声“谢谢”,也许还给人以作秀的感觉,但课上到最后,终于明白了,原来何老师是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告诉学生做人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这就是他钻研教材的高度与深度,《中彩那天》这篇文章的主旨显然是“做人要诚实守信”,这个主题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是不难

理解的,学生在首次接触文本时就已解读的很到位。当然,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挖掘,或补充一些相关阅读材料,对于学生理解诚信,并将诚信的种子深埋于学生心中是大有益处的,而且也能体现合理开发课程资源的新理念。但何老师并没有这样做,而是独具慧眼地抓住一句不起眼的句子(第二天,库伯先生派人来,把奔驰汽车开走了。),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作为最大利益的受惠者,假如你是库伯,你会怎样说,怎样做?慢慢将一颗心存感激的心灵种到了学生心里。显然,这里何老师自己的心灵首先是被文本的这句普通的句子刺痛了,扎伤了,他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现在的独生子女一代在享受着各种恩惠的同时怀有一颗感恩的心。诚如喻其君老师所说的何老师对文本传达的人文主旨的质疑,提出了“学会感恩”这样一个现实的、撞击学生心灵的教学思想。试想,如果不是何老师自己拥有一颗敏感的心,如果没有何老师自己对教材的深层个性解读,如果何老师不曾对“语文教学”和“语文教育”进行深刻的思考,那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去关注这样的很不起眼的句子,但何老师关注了、挖掘了、做足了,这就是心中有思想的语文老师,

《万年牢》听课后感:

艾慧老师这节课设计得很精妙,大气、简洁、流畅、一气呵成。我想这样的设计得益于教师对教材的研读和把握。教师紧扣文题也是文眼“万年牢”来组织教学,以文中三次写到“万年牢”的句子为基点,把全文的教学有机勾连起来,通过抓文中关键的语句逐步理解三个万年牢的不同含义,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对父亲的认识逐渐清晰,对父亲的情感认同逐渐明朗,对万年牢的理解逐渐深刻,进而对万年牢给自己人生的启示有所思考。而这些收获都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课文的语言文字的阅读与体验自己逐渐获得的。

开课很大气,整体性很强。先让学生回忆找到文中三处写万年牢的句子,然后以一个非常开放而有深度的问题引领课文的学习:这三处万

年牢分别指什么?它们之间又有怎样的联系?

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从每次描写“万年牢”的句子入手,以理解万年牢的含义为突破口,上挂下连,读懂课文,读懂每次出现的“万年牢”的含义。按说,这样比较相同的教学方式容易给人雷同的感觉,但是这节课却让老师演绎得恰到好处。因为师生是在扎扎实实学语文,在学语文的过程中发展思维,每一次都在认真研读文本,每一次的体验都逐步深刻,让听课者跟着教师学生一起进入课文描写的情境,想探究万年牢一次比一次深刻的含义,想探究教师是如何和学生一起渐入佳境探幽揽胜的。学习第三部分时有一点值得称道的,教师让学生读父亲说的话,这样引导学生理解:“读着,读着,就会有些词不知不觉跳出来映在我们脑海里,在课题旁一笔一划把这些词工工整整写下来。”既指导了学生理解句子的方法,又体现了对这个重点句子的体会的力度。课文三次出现的“万年牢”在学生读书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分别提升出三点“做糖葫芦——以质取胜”“做生意——以德取胜”“做人做事——以诚为本”。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再回归整体,看看这三次“万年牢”之间的联系。有了黑板上清晰而明确的板书,有了前面逐渐深入的学习,这个对四年级学生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也不是问题了。看一个学生的回答就可见一斑:层层递进,小到做糖葫芦,大到做人做事,都要做到万年牢。

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读懂课文,体会文章的感情诚然重要,但是如何让学生体会到的这些对学生的认识和生活真正产生影响呢?靠课后学生空谈体会很难真正触动心灵。教师最后的做法可以说

是从心灵深处再次触动了学生,让学生不仅仅明白万年牢对做人做事的启示,也许更能启迪学生今后的生活。教师说:“父亲的点点滴滴教导无不影响新凤霞,让我们沿着新凤霞的人生轨迹去看看父亲对她人生的影响。”然后分三次出现了作者新凤霞的成长历程,这样真实而生动的事例,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父亲的教导让作者受益一生。学生很自然会联想到自己:如果我们也能这样做人做事,也能一生受益。哪怕学生此时没有这样的想法,也没关系,真诚做人,认真做事的种子也一定埋在了孩子们的心田,遇到合适的气候和土壤一定会生根发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