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

合集下载

中学文言文词类活用详解:名词作状语

中学文言文词类活用详解:名词作状语

中学文言文词类活用详解:名词作状语
一、名词作状语
1、吾日三省吾身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论语〉十则》
2、学而时习之时:名词作状语,按时。

《〈论语〉十则》
3、于是与亮情好日密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隆中对》
4、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隆中对》
外:名词作状语,对外。

内:名词作状语,对内。

5、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小石潭记》
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那样。

蛇:名词作状语,像蛇那样。

6、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

7、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小石潭记》
8、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醉翁亭记》
9、山行六七里山:名词作状语,顺着山路。

《醉翁亭记》
10、东临碣石东:名词作状语,向东。

《观沧海》
11、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名词作状语,当面。

《邹忌讽齐王纳谏》
1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名词作状语,用箕畚。

《愚公移
山》
13、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船:名词作状语,用船。

《黔之驴》
14、北饮大泽北:名词作状语,到北方去。

《夸父逐日》
15、道渴而死道:名词作状语,在路上。

《夸父逐日》
16、孔子东游东:名词作状语,往东方。

《两小儿辩日》
17、其一犬坐于前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狼》
18、复前行前:名词作状语,向前。

《桃花源记》。

文言文词类活用(推荐完整)

文言文词类活用(推荐完整)
•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
• 寡人之妻,孤人之子,独人父母。
六、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意动用法是 表示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或“将它看作 什么”的用法。其特点,仍然是形容词、名
词后面带宾语,形容词、名词作动词用。
•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 鞅复见孝公,孝公善之而未用也。
四、动词的活用 1、动词处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时,
动词用作名词,如:一屠晚归
2、动词在“之”“其”后充当中心 语时,动词作名词用。如:燕赵之
收藏,韩魏之经营。
• 3、动词连用,主谓或动宾
3动词为动用法
(也叫“为动用法”所谓为动用法,就是
句中的动词对宾语含有“为……怎么样”
• 例:
的意思)
•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 国可乎?
词类活用
• 在古汉语里,“实词”:名词、 形容词、动词,在一定的语言 环境里,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 而灵活运用,叫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状语
• 1、普通名词作状语:名词放在动 词前面,不作主语作状语。
• (1)、表示特征状态(比喻式): • 例: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
佩公。 •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表示态度:
• 例: •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3)、表示出处:
• 例: •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 赵襄王郊迎甘罗。
(4)、表示工具
• 例: •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 得佳者笼养之。
2、时间名词作状语:时间名词 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
• (1)、“岁”、“月”、“日” 等时间名词作状语:
译为使动式:使之为客,而要译为意动 式——以之为客。即把他当作客人看待。 加多“看待”或“处理”进行补充。所以 对这样的句子从形式习惯上划为意动式。

高中语文高考文言文词类活用汇总(共四类)

高中语文高考文言文词类活用汇总(共四类)

高考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一)名词作状语1.动词前面有名词,如果此名词不是句子的主语,一定活用作状语。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每天”2.表示时间、方位的名词常常活用为状语。

[例]上食尘土,下饮黄泉(《劝学》)“向上”“向下”【总结】1.表示对待人的态度。

译为“用对待……的方式”⑴人皆得以隶使之(隶:像对奴隶一样)(《五人墓碑记》)2.表示动作使用的工具。

译为“用……”“借助……”⑵余自临安舟行适临汝(船:乘船)(《石钟山记》)⑶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函:用匣子)(《荆轲刺秦王》)⑷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目:亲眼,耳:亲耳)(《石钟山记》)3.表比喻:译为“像……一样”⑸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狐:像狐狸一样。

)(《陈涉世家》)4.表状态:译为“……地”⑹日削月割(天/月:一天天/月月地)(《六国论》)(二)名词作动词古代汉语当表示同某事物或方位处所等有关的行为变化时,常常使用表示这一事物、方位处所的名词来表示,这就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总结】[规律一]名词放在“能”“可”“足”“欲”“敢”等能愿动词的后面,活用为动词。

[例]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游泳)(《劝学》)2.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下:咽下)(《六国论》)[规律二]代词前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因为代词不受名词修饰。

[例]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树:种植)(《寡人之于国也》)2.无乃尔是过与?(过:责备。

恐怕该责备你吧?)(《季氏将伐颛臾》[规律三]名词与名词连用,如果二者不是并列、偏正、判断等关系,而是主谓关系、动宾关系或动补关系,那么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1.籍吏民,封府库(籍:造册登记)(《鸿门宴》)2.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壁(衣:穿。

怀:怀里揣着)(《廉颇蔺相如列传》)3.吾师道也(师:学习)(《师说》)[规律四]副词特别是否定副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1.范增数目项王。

文言文名词的词类活用

文言文名词的词类活用

文言文——词类活用一、名词的词类活用教师版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

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判断之时要参照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推断。

名词的词类活用具体而言,它包括:1. 名词作状语。

2. 名词作动词。

3. 名词意动用法。

4. 名词使动用法。

教学内容:一. 名词作状语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而言是不直接用作状语的,有些名词在文言文中却经常用做状语,在句中起修饰作用。

如:“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中的“日”“月”,都是名词作状语,翻译成“一天天、一月月”,合起来引申为“慢慢、逐渐”。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中“犬”,名词作状语,翻译成“像犬一样”。

名词作状语,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1)比喻性的,可译为“像……一样”。

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小石潭记》)—像北斗七星那样地曲折,像蛇爬行那样地弯曲,或隐或现,隐约或见。

②(项伯)常以身翼蔽沛公。

(《鸿门宴》)—(项伯)常常用身子像鸟的翅膀那样遮蔽沛公。

(2)表对人的态度,可译为“把……当作……来怎么样”,“像对待……那样如何”。

①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鸿门宴》)—您替我把他叫进来,我要像对待兄长那样对待他。

③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齐国大将田忌很赞赏孙膑,像对待客人一样对待他。

(3)表动作使用的工具、处所、方式等。

翻译时可补出适当的介词或动词。

①箕畚运于渤之尾。

(《愚公移山》)—用箕畚将泥土运到渤海边上。

②狼速去,不然,将杖杀汝。

(《中山狼传》)—狼快快走开,如果不走,就用手杖打死你。

③两峰秀色,俱可手揽。

(《游黄山记》)—两座山峰秀丽的景色,都可以用手接过来。

以上例句都是表示动作为所使用的工具,翻译时可在作状语名词前加上一个介词“用”或“拿”,使之变成一个介词结构。

④草行露宿。

(《〈指南录〉后序》)—在草丛中赶路,在露天里住宿。

⑤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鸿门宴》)—沛公已经离去,从小路回到军营中。

文言词语活用

文言词语活用

二、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
(1)沛公军霸上。
军:名—动,驻军
(2)沛公欲王关中。
王:名—动,称王
(3)籍吏民,封府库。
籍:名—动,登记
1、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齐桓
晋文之事》) 王:称王
2、江水又东(《水经注》)
东:向东流
规律1:副词特别是否定副词后面的名词活 用为动词。(140页)
3、云霏霏兮欲雨 《梦游天姥吟留别》 雨:下雨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水:游泳
A
BC、名词作状语
D数词作形容词
•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名词活用作动词的 一项是( ) D • A、刑人如恐不胜 • B、沛公欲王关中 • C、还军霸上 • D、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D、名作状,在夜里。
动词活用
一、动词活用为名词
①此亡秦之续耳.(《赤壁之战》) “续”,动词用作名词,“后续者”。 ②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游褒禅山记》 “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
形容 词 活 用
一、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①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艰险、偏远
②供其乏困 缺少
艰险偏远的地方 缺少的东西
困乏 困乏的东西 规律1:当形容词充当主语或宾语时,它已不 再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 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
二、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③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之者。 形容词 →动词, 弄错 ④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形容词 →动词,赞美 规律2:形容词是不带宾语的,如果带了宾 语,就活用为动词。
• 1.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使动
• 2. 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意动 • 3. 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 意动 • 4.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使动

文言文词类活用知识讲解

文言文词类活用知识讲解

文言文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一)名词作状语:名词用在动词前,又不能充当句子的主语,这时名词活用为状语。

1、表示动作发生或进行的时间或处所。

例:(1 )早出暮归。

《促织》(2)草行露宿。

(成语)《晋书?谢玄传》(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4)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

《勾践灭吴》2、表示动作所凭借的工具。

例:(1)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2)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石钟山记》3、表示动作行为(对待人或事物)的态度、方式。

例:吾得兄.事之。

《鸿门宴》4、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特征。

例:(1)其一犬坐于前。

《狼》(2)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过秦论》(二)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占据谓语的位置时,就活用为动词。

1、【名词+宾语】例:(1)籍吏民,封府库。

《鸿门宴》(2)函梁君臣之首。

《伶官传序》2、【名词+补语】例:(1)今王鼓乐于此。

《庄暴见孟子》(2)上于盆而养之。

《促织》3、【副词作状语+名词】例:⑴汉水又东。

《水经注?江水》⑵直上载公子上坐。

《信陵君窃符救赵》4、【能愿动词+名词】例: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劝学》5、【所+名词】例:(1)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

《桃花源记》(2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陈涉世家》6、名词充当并列式或连动式谓语组成部分之一。

例: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陈涉世家》7、从前后相同结构的比较中确定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孙讨虏聪明仁慧,敬贤礼.士。

《赤壁之战》 &叙述句谓语部分找不到动词或其他词语作谓语,事物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

《采草药》9、同一名词叠用,或两个名词连用,这两个名词既不是叠字,又不是并列、偏正、复指关系,那么,其中一个名词常用作动词。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齐桓晋文之事》(2)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文言文词类活用之名词作状语

文言文词类活用之名词作状语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用丹 谓 下砂视 其语辙 , 登 轼 而 望 之 。
向谓 下杂 然语而 前 陈 者 , 太 守 宴 也 。
在前 谓 面语
上使外将兵
在外 谓 箕 畚边运 于语渤 海 之 尾
用箕畚谓 其 岸 势语 犬 牙 差 互
像狗的牙齿一谓样 语
课堂小结
像… …词作 状语
道:名词作状语,在路上
。课堂小《结夸父逐日》
16、中军置酒饮归客 中军:在中军帐里。《白雪
歌送武判官归京》
17、其一犬坐于前
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
样。 《狼》
18、复前行
前:名词作状语,向前。
《桃花源记》
19、石青糁之
石青:名词作状语,用石青
。 《核舟记》
20、空谷传响
空谷:名词作状语,在空荡
的山谷里。《三峡》
初中语文知识点精讲课程
文言文词类活用之名词作状语
情境导入
其 一 (狼) 犬 坐 于 前 。
定主
谓 补语
语语
语 “像狗一样

”,修饰谓
略 主语
名词 语“坐”。

起修饰

或限制
作用
知识讲解
词类活用之名词作状语
在文言文某些特殊的语言环境中,名词 放在动词的前面,它不是动作行为的施事者, 而是对动作行为起着直接的修饰作用,从而 充当了谓语的状语。
。 《醉翁亭记》
10、东临碣石
东:名词作状语,向东。
《观沧海》
11、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名词作状语,当面。
《邹忌讽齐王纳谏》
1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名词作状语,用箕
13、四面竹树环合
环:名词作状语,像环一

中考文言文词类活用归纳

中考文言文词类活用归纳

文言文词类活用归纳一、名词活用(一)名词作状语1.狐呜呼曰狐:像狐狸一样。

(《陈涉世家》)2.学而时习之时:按时。

(《(论语>八则》)3.石青糁之青:用石青。

(《核舟记》)4.妇手拍儿声手:用手。

(《口技》)5.斗折蛇行斗:像北斗七星那样。

蛇:像蛇那样。

(《小石潭记》)6.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像狗的牙齿那样。

(《小石潭记》)7.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向西。

(《小石潭记》)8.失期,法皆斩法:按照法律。

(《陈涉世家》)9.山行六七里山:顺:着山路。

(《醉翁亭记》)10.东临碣石东:向东。

(《观沧海》)11.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当面。

(《邹忌讽齐王纳谏》)1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用箕畚。

(《愚公移山》)13.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船:用船。

(《黔之驴》)14.四面竹树环合环:像环一样。

(《小石潭记》)15.手自笔录手:亲手。

笔:用笔。

(《送东阳马生序》)16.孔子东游东:往东方。

(《两小儿辩日》)17.其一犬坐于前犬:像狗一样。

(《狼》)18.复前行前:向前。

(《桃花源记》)(二)名词作动词1.负者歌于途歌:唱歌。

(《醉翁亭记》)2.妇抚儿乳乳:喂奶。

(《口技》)3.不能名其一处也名:说出。

(《口技》)4.会宾客大宴宴:宴请。

(《口技》)5.有仙则名名:出名,闻名。

(《陋室铭》)6.腰白玉之环腰:挂在腰间。

(《送东阳马生序》)7.狼不敢前前:向前。

(《狼》)8.恐前后受其敌敌:攻击。

(《狼》)9.一狼洞其中洞:打洞。

(《狼》)10.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做太守。

(《岳阳楼记》)11.任意东西东西:往东、往西(漂流)。

(《与朱元思书》)12.每至晴初霜旦霜:下霜。

(《三峡》)13.临表涕零涕:流泪。

(《出师表》)14.浑欲不胜簪簪:插簪。

(《春望》)15.以光先帝遗德光:发扬光大。

(《出师表》)16.名之者谁名:命名,给……取名。

(《醉翁亭记》)17.故自号日醉翁也号:取别号。

(《醉翁亭记》)18.造化钟神秀钟:聚集。

文言文中名词作状语的小例子

文言文中名词作状语的小例子
3。表工具、方式。如“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其中的“船载”可理解为“以船载”,但不能认为名词前省略了介词“以”.因为,古汉语中名词作状语一般不加介词,这是一种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词法规律。
4.表依据。如“失期,法当斩”,其中的“法当斩”可译为“依照法律判斩首之罪”.
5。表处所。如“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其中的“廷叱之”可译为“在朝堂上呵斥他”,但也不能以此认为名词前省略了介词“于”。因为,古汉语中表示处所的介宾词组大多放在动词之后作补语.如“战于长勺”、“盘庚迁于殷”.
18、下临无地(方位名词“下",作动词“临”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向下,往下)《滕王阁序》
19、士大夫之族,……则群聚而笑之(名词“群”作动词“聚”的状语,表示动作的情态:成群)《师说》
20、辇来于秦(名词“辇”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来”所用的工具:用车子,乘车)《阿房宫赋》
21、一夫夜呼(名词“夜”作“呼”的状语,表示时间:在夜间)《伶官传序》
表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或所采取的方式依据
这类名词状语的译法,只要在名词前加上介词“用”或“按"等即可.例如:
①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②学而时习之。(《论语》)
例①中的名词“箕畚”修饰动词“运",作状语,表示“运”所凭借的工具,译为“用箕畚……”。例②中的时间名词“时”修饰动词“习”,译为“按时”。
6。表方位。如“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中的方位名词前也可加介词“于”,如“南取”可理解为“向南取”。
由此可见,凡名词作状语的句子,一般都可在名词前加上介词或“像。。.。..一样"组成介词结构或比况结构,这是名词作状语与主谓结构的根本不同之处.

古文词类活用总结

古文词类活用总结

古文詞類活用一. 名词作状语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而言是不直接用作状语的,有些名词在文言文中却经常用做状语,在句中起修饰作用。

如:“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中的“日”“月”,都是名词作状语,翻译成“一天天、一月月”,合起来引申为“慢慢、逐渐”。

①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云、.响、景:像云彩、回声、影子一样②而相如廷叱之廷:在朝廷二. 名词用作动词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

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

如:“始见中原气象,泰然不肉而肥矣”中的“肉”,就是吃肉的意思。

①籍吏民,封府库籍:登记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游泳三. 名词使动用法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如:“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中的“臣”,就是名词的使动用,“使……臣服”的意思。

①生死而肉骨肉:使……长肉②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让……做王四. 名词意动用法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是什么。

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中的“师”,就是“以……为老师”的意思。

①稍稍宾客其父宾客:意动用法,把……当作宾客。

②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意动用法,以……为鉴五. 动词用作名词文言文中,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又受“其”“之”等词语修饰限制,这使之具有了名词的特点。

如:“追亡逐北,流血漂橹”中的“亡”“北”均为动词用作名词,意思是“败逃的人”。

①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出、入:出产的东西、收入的东西②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收藏、经营:动词作名词,收藏、经营的金玉珍珠六. 动词使动用法文言文中,有些动词表示主语使后面的宾语发出这个动作,这就是动词的使动用法。

①外连横而斗诸侯斗:让……争斗②李牧连却之却:使……退却③中军置酒饮归客饮:使……饮酒七. 动词为动用法文言文中,有些动词表示主语为了宾语而发出这个动作。

如:“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中的“哀”,就是“为……哀怜”之意。

古汉语名词作状语

古汉语名词作状语

古汉语(文言文)名词作状语现象例析现代汉语中,除时间名词外,其他名词一般是不能独立作状语的,但在文言文(古代汉语)中,名词(包括普通名词、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作状语的现象却是很普遍的。

名词作状语是文言语法词类活用的一种现象。

按说名词一般是不能做状语的,做了状语就意味着带了副词的性质。

一、名词作状语的特点1、这个名词后面一定是一个动词,但又不是这个名词做出的动作,只是对这个动词起着直接修饰或限制的作用。

例如: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

《赤壁之战》其中的名词“步”是指后面动词“走”的方式,做“走”的状语。

2、这个名词不做主语,只是表明后面动作的性状、处所、方向或使用的工具。

二、名词作状语的分类根据表修饰或限制的不同情况,名词作状语可归纳为下面几种类型。

1、普通名词做状语(1)表示比喻,也就是拿用作状语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的行动特征,来描写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的方式或状态,可译作“像……一样”“跟……似的”。

例如:豕人立而啼。

(《左传·庄公八年》)名词“人”,修饰动词“立而啼”,比喻“立而啼”的状态,译为“像人一样”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狼》)“犬坐于前”,“像狗一样坐在面前”。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

(《小石潭记》)名词“斗”,修饰动词“折”,译为“像北斗星那样”;“蛇”修饰动词“行”,译为“像蛇那样”。

(2)表示对待动作对象的态度。

也就是把动词宾语所代表的人,当作用状语的那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来对待,可译作“当作……对待”“用待……的态度”“像待……似的”例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史记·项羽本纪》)“兄事之”,“当作兄长来对待他”。

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五人墓》)“隶使”“当作奴隶使唤”。

(3)表示动作发生或进行的所处方位。

“在……”“向……”例如: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4)表示动作进行的工具、凭借或依据。

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归纳

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归纳

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归纳如下:
1.名词作动词:名词在特定的语境中临时具备了动词的语法特点,
如“一狼洞其中”中的“洞”,原本是名词,这里表示“打洞”的意思。

2.名词作状语:名词在句中作状语,修饰谓语,如“箕畚运于渤海之
尾”中的“箕畚”,表示“用箕畚”的意思。

3.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在特定的语境中临时具备了名词的语法特
点,如“此皆良实”中的“良实”,表示“善良诚实的人”。

4.形容词作动词:形容词在特定的语境中临时具备了动词的语法特
点,如“京中有善口技者”中的“善”,表示“擅长”的意思。

5.动词作名词:动词在特定的语境中临时具备了名词的语法特点,
如“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中的“出”和“入”,表示“出产的东西”
和“收入的东西”。

6.使动用法:谓语动词具有“使……怎么样”的意思,如“无案牍之劳
形”中的“劳”,表示“使……劳累”的意思。

7.意动用法: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怎么样”或“以……为……”的意思,
如“稍稍宾客其父”中的“宾客”,表示“把……当作宾客对待”的意思。

需要注意的是,词类活用是文言文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需要结合具体语境进行理解和分析。

文言文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词类活用所谓活用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

文言文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词类活用所谓活用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
1、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 3、闻寡人之耳者 4、无案牍之劳形 5、望峰息心 6、凄神寒骨
七、意动用法 主语对于动词的宾语含有认 为……怎么样 翻译:
以……为…… 认为……是…… 把……当做……
1、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2、吾妻之美我者 3、渔人甚异之 4、如鸣佩环,心乐之 5、不耻下问 6、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木兰诗》) 3、表动作趋向 状语也由方位名词充当,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 “向(往)……” ②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 ③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名词作状语类型 4、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或所采取的方式依据 解释时只要在名词前加上介词“用”或“按”等即可 ①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②学而时习之。(《论语》)
5、表示动作行为的频率 这类状语也由表时间名词充当,解释时在时间名词 加上一个“每”字 ②岁赋其二。(《捕蛇者说》)
6、表动作进行方式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一、名词作状语
1、狐鸣呼曰 2、学而时习之 3、石青糁之 4、空谷传响 5、斗折蛇行 6、其岸势犬牙差互 7、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8、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9、山行六七里 10、东临碣石 11、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1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13、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14、手自笔录 15、其一犬坐于前
16、复前行
二、名词作动词
当名词处于谓语动词的位置,就 可能活用为动词了。
1、鞭数十,驱之别院 2、不能名其一处也 3、策之不以其道 4、有仙则名 5、腰白玉之环 6、一狼洞其中 7、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8、以光先帝遗德 9、名之者谁 10、故自号曰醉翁也

高三必修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名词用作状语

高三必修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名词用作状语

古代汉语中时间名词可作状语,普通名词也可作状语。

普通名词作状语可以分为四种情况:
一、表示方位或处所
1、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

(《廉颇蔺相如传》)前,上前。

2、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第一册《勾践灭吴》)庙,在庙堂上。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劝学》)上,向上;下,向下。

4、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臾之地,北收要害之都。

(《过秦论》)南,向南;西,向西;东,向东;北,向北。

5、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廉颇蔺相如传》)
廷,在朝廷上。

二、表示工具或依据
1、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过秦论》)席,用席子。

2、故令人持璧,间至赵矣。

(《廉颇蔺相如传》)
间,从小路。

三、表示比喻
1、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过秦论》)
云,像云一样。

2、雄洲雾列,俊采星驰。

(《滕王阁序》)
雾,像雾一样;星,像星一样。

3、常以身翼蔽沛公。

(《鸿门宴》)翼,像翅膀一样。

四、表示对人的态度
1、人皆得以隶使之。

(《五人墓碑记》)隶,像奴隶一样。

普通名词作状语和一般主谓结构形式完全一致,但意思完全不同。

判断一个名词是做状语还是主语,一般来说要看这个名词前是否还另有主语,若另有主语那么这个名词就做状语,否则就是主语。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文言文词类活用之名词作状语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文言文词类活用之名词作状语

课堂小结
13、四面竹树环合 环:名词作状语,像环一样。 《小石潭记》 14、北饮大泽 北:名词作状语,到北方去。 《夸父逐日》 15、道渴而死 道:名词作状语,在路上。 《夸父逐日》 16、中军置酒饮归客 中军:在中军帐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7、其一犬坐于前 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狼》 18、复前行 前:名词作状语,向前。 《桃花源记》 19、石青糁之 石青:名词作状语,用石青。 《核舟记》 20、空谷传响 空谷: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三峡》 21、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玉城:名词作状语,像玉城一样。 雪岭:名词作状语,像雪岭一样。《观潮》 22、手自笔录 手:名词作状语,亲手。笔:用笔。《送东阳马生序》 2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伤仲永》 24、夜篝火,狐鸣呼曰 篝:名词作状语,用篝罩。 《陈涉世家》
按法律
谓语
表示动作行为 的工具、依据, 常译为“用 (按)……”。
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用苫草 谓语
知识讲解
(邑人)稍稍宾客其父。
主语 像对待宾 客那样 宾语
表示主语对宾 语所持的态度, 常译为“像对 待……那样” 或“当作…… 一样”。
实战演练
请按下暂停键,思考2分钟
找出下列句中名词作状语的词语,并解释这个词。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初中语文知识点精讲课程
文言文词类活用之名词作状语
情境导入
其 一 (狼)
定语


谓语

前。
主 语
省 略
补语
“像狗一样”, 修饰谓语“坐”。
主语
名词
起修饰或 限制作用
谓语
知识讲解
词类活用之名词作状语

高考文言文词类活用知识点

高考文言文词类活用知识点

高考文言文词类活用知识点:名词一、名词作状语这类现象是名词用在动词前,如果这个名词不做主语,那么它就只能活用作状语。

因为汉代汉语的句子成分排列是“谓前状语谓后补”。

例句:乃遂收盛樊无期之首,函封之。

《鸿门宴》在这个句子中,“函”就是名词,放在了动词“封”的前边,但是“函”不做主语,主语是太子丹。

谓语是“封”,所以“函”在这就只能活用作状语来修饰“封”这个动作,翻译成“用匣子”。

例句:朝济而夕设版焉。

《烛之武退秦师》在这里“朝”和“夕”都是方位名词用在动词“济”和“设”前面,但是不能作主语,因为主语是晋文公。

所以“朝”和“夕”就只能活用作状语来修饰济和设这两个动作,翻译成“在早上”和“在晚上”。

此类句子还有很多。

比如:“夜缒而出”中的“夜”,“秦兵旦暮渡易水”中的“旦暮”,“日削月割”中的“日”和“月”,都是名词活用作状语来修饰动词的例子。

二、名词活用作动词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不能充当谓语,是不直接带宾语的。

但是在文言文中经常会出现两个名词或几个名词一起用的现象,那么就要让前边的名词活用作动词充当谓语来引出宾语。

例句:籍吏民,封府库。

《鸿门宴》在这个句子中,“籍”和“吏民”都是名词,按说是不能放在一起搭配使用的。

补足这个句子应该是“刘邦籍吏民”,“刘邦”是主语,“吏民”是宾语,那么籍就只能被安排在谓语的位置上了,所以要在其位谋其政,活用成动词“登记户口”。

例句: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五人墓碑记》在这个句子中,“之”是代词,代指头。

“函”是匣子。

两个名词放在一起了,那么前边的名词“函”就要活用为动词,翻译成“用匣子装”。

类似的句子例如:“沛公欲王关中”的“王”,“范曾数目项王”中的“目”都是这种用法。

名词也一般不受副词或能愿动词修饰,如果在文言文中出现了,我们就可以判定是活用为动词了。

例句:皆白衣冠已送之。

《荆轲刺秦王》在这个句子中,皆是副词,翻译为“全都”。

“白衣冠”是名词,翻译成“白色的衣帽”。

按现代汉语语法来说,副词是不能直接修饰名词的,所以要让“白衣冠”活用作动词,翻译成“穿着白衣服,戴着白帽子”。

归去来兮辞 词类活用

归去来兮辞 词类活用

归去来兮辞词类活用归去来兮辞中的词类活用可不少呢,咱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名词作状语1. “园日涉以成趣”中的“日”,本来是名词“日子”,在这里作状语,意思是“每天”。

就好像是说每天都到园子里走走,就有了乐趣。

这就像是你每天都去一个地方玩,慢慢地就会发现那里特别有趣。

2. “时矫首而遐观”的“时”,它本来是名词“时间”,在这里变成了“常常”的意思,作状语。

就像你常常抬起头向远处看,是一种很惬意的状态呢。

二、名词作动词1. “策扶老以流憩”中的“策”,原本是名词“拐杖”,在这里变成了“拄着”这个动词的意思。

想象一下,拄着拐杖走走停停,多有画面感。

2. “乐琴书以消忧”的“琴书”,本来是名词,这里作动词,是“弹琴”“读书”的意思。

当你不开心的时候,弹弹琴、读读书来消除忧愁,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呀。

三、形容词作名词1. “携幼入室”里的“幼”,原本是形容词“幼小的”,在这里变成了“幼儿”这个名词,就是带着小孩子进入屋子。

2. “倚南窗以寄傲”中的“傲”,本来是形容词“骄傲的”,在这里就成了“傲然自得的情怀”这个名词。

靠着南窗来寄托自己的傲然自得的情怀,是不是感觉很有诗意呢?四、动词作名词1. “审容膝之易安”中的“容膝”,本来是“容纳膝盖”这个动词性的短语,在这里变成了“仅能容纳双膝的小屋”这个名词。

审视一下这个小小的屋子,却很容易让人感到安心呢。

这些词类活用啊,让归去来兮辞这篇文章更加生动形象,也更能体现出陶渊明当时的心境。

他就像一个大画家,用这些活用的词,画出了自己心中理想的田园生活的画卷。

我们读的时候,也能更深入地感受到他那种从官场回归田园的喜悦、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的热爱。

就好像我们自己也走进了那个田园世界,跟着他一起感受着那里的一草一木,每一个小细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结:
规律三:名词活用作状语表动作行为的频率,这一类句中活用的名词均为时间名词。在翻译时比较灵活,可加介词“每”,也可将那名词重叠后前边加“一”,还可译为“一……比……”等。
(四)1、大江东去
2孔雀东南飞
3、外连横而斗诸侯
4、内惑与郑秀,外欺于张仪
小结:
规律四:表示动作行为的方位。这一类名词的特点是均为方位名词,翻译时在活用的名词前加上介词“向”“到”或者“对”一类介词。
(七)1、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
2、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
3、灵运所未至,理未足怪也
4、予分当引决
5、义不赂秦
6、义不食周粟
小结:
规律七: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情理。翻译时在活用的名词前加上“按”、“照”“按照”这一类介词就可以了。
三、练习
1、下列加点词,与“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中“上”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文言文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
文言文词类活用之名词作状语
教者:刘应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弄清楚古代汉语词类活用之名词作状语几种情形;
2、掌握名词作状语的基本规律;
3、引导学生运用本次课的方法,能自行归纳其他文言知识规律。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正确、快速判断出名词作状语的语法现象,总结出名词作状语的一般规律。
教学难点:
(五)1、卒廷见相如
2、秦伯素服郊次
3、草行露宿
4、沛公已去,间至军矣
5、道芷阳间行
小结
规律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那活用的名词的特点是均为处所名词,翻译时加上介词“在”或者“从”。
(六)1、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2、人皆得以隶使之
3、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小结:
规律六:表示对人的态度。翻译时需加上一串文字:“像对待……一样”。
A.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B.妣,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C.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D.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 其他的一项是: ( )
A、拔剑撞而破之
B、骊山北构而西折
C、天下云集响应
D、道芷阳间行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
A、却匈奴七百余里
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C、吾得兄事
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板书设计:
课题:文言文词类活用之名词作状语
教学后记:
本堂课是文言文名词作状语的复习课,学生成绩不是很好,对文言文学习兴趣不大,针对这一情况,我做了以下的准备:课前兴趣激发;信心的鼓励;教学着眼于方法的传授。从学生的反应看,学生的听课比较认真,有些学生跟老师较紧。从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看,教学有效果。问题是:1、在新的班里上课,对学情了解不足,兴趣的激发和信心鼓舞不够,从学生发言的声音小可以看出。2、学生的自主性调动不够,学生动得太少。4、作业量太少,难度也不大。
名词作状语规律的概括。
教学方法
知识讲授法;问题点拨法和探究讨论法等。
教学媒介
多媒体
课时安排
20分钟
教学步骤:
一、导入设计
词类活用在古汉语中是很普遍的现象,名词活用作状语便是其中之一。一般地说,在古文中,一个名词的后面紧跟着的是一个动词,构成的不是主谓关系,就应该考虑那其中是否有名词活用作状语的情况了。如“有狼当道,人立而啼”句中的“人立”构成的就不是主谓关系,而是表明那横在道上的狼站立的方式。
4、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5、余自齐安适临汝
6、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小结:
规律二;名词活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工具与方式,在翻译时,一般要在活用的那个名词前加上一个介词“用”。当然,具体翻译须据语境而定。
(三)1、乡邻之生日蹙
2、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3、日削月割
4、族庖月更刀
5、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通过本堂课的教学,我有如下感受:
1、文言文的复习着眼于学生实际,不同的班,同一堂课教法不同。2、纯粹的知识讲授比不上引导学生自己掌握。3、方法的传授重于知识的传授。4、信心与兴趣是学生学好文言文的保证。5、教师不能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要以学生学到了知识为标准。
那么,名词作状语有哪些规律呢
二、看例子找规律
(一)、赢粮而影从
4、土崩瓦解
5、星罗棋布
6、蚕食鲸吞
7、风起云涌
小结:
规律一:名词活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翻译的时候,需要在那个活用的名词前加一“像”字。
(二)1、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2、狼速去,不然将杖杀汝
3、市中游侠儿得佳者而笼养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