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复习背诵知识点Word版
管理学总结的必背知识点

一、管理概念和管理学的历史发展1. 管理的概念及其含义2. 管理学的起源和发展3. 管理学的基本理论流派及其代表人物二、管理者的基本职能和角色1. 管理者的四大职能2. 管理者的角色理论3. 管理者的有效行为三、组织结构和设计1. 组织和组织结构的概念2. 组织结构的类型和特点3. 组织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四、领导与决策1. 领导的概念和特点2. 领导风格和领导能力3. 决策的过程和方法五、沟通与团队管理1. 沟通的定义和作用2. 沟通的原则和技巧3. 团队建设和团队管理六、人力资源管理1.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2. 人力资源规划和招聘3. 绩效管理和薪酬管理1. 战略管理的基本概念2. 竞争战略和绩效评估3. 变革管理的过程和方法八、项目管理和风险管理1. 项目管理的定义和特点2. 项目管理的五大过程组3. 风险管理的概念和方法九、企业文化与社会责任1. 企业文化的含义和作用2. 建设和传播企业文化3. 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和实践十、全球化和跨文化管理1. 全球化对企业管理的影响2. 跨文化管理的挑战和机遇3. 国际化经营的策略和方法以上这些知识点构成了管理学的核心理论内容,掌握这些知识对于提升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工作中,管理者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积极应用这些管理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管理技能和综合素质。
同时,用心用功,将这些管理知识内化成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才能真正发挥出管理学知识的价值和社会效应。
管理学复习要点.doc

管理学复习要点.doc填充题2.根据亨利?明茨伯格的一项被广为引用的研究,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可归为—人际角色_、信息角色_、决策角色—三人类。
4.根据罗伯特咔茨的研究,管理者要具备三类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6.管理二重性指的是管理既具有—自然又具有社会—属性。
&人际技能包括—对下属的领导能力—和—处理不同小组之间关系的能力。
10.美国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于1959年提出—双因素—理论。
4、程序化决策涉及的是—例行问题—,而非程序化决策涉及的是—例外问题 6、对古典决策理论的“经济人”假设发难的第一人是赫伯特? A ?西蒙,他提出了—有限理性一标准和—满意度—原则。
8、除了西蒙的“有限理性”模式,林徳布洛姆的—渐进决策—模式也对“完全理性”模式提出了挑战。
10、政策指导矩阵从—市场前景_和_相对竞争能力_来分析企业各个经营单位的现状和特征。
2、计划的编制过程,既是决策的—组织落实过程」也是决策的更为详细的检查和修订的过程。
4、计划工作的普遍性中蕴含着一定的秩序,最主要的秩序表现为计划工作的—纵向协作性—和—横向协作性 __________ o6、计划是将决策实施所需完成的活动任务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的分解,以便将其具体地落实到组织中的不同部门和个人。
8、根据—职能空间 _____ 标准,可以把计划分为业务计划,财务计划,人事计划。
10、战术性计划是在战略性计划的指导下制定的,是战略性计划的—落实12、_面向未来 _______ 和_面向行动 _______ 是计划的两大显著特征。
14、战略性计划的首要内容是—远景陈透_和_使命陈述—o16、核心意识形态由—核心价値观______ 和—核心目标_______ 两部分构成。
18、—核心价值观 ______ 是组织持久和本质的原则。
20、企业顾客研究的主要肉容是—总体市场分析_______ ,—市场细分 ________ , __ 目标市场确定 _____ 和 _____ 产品定位 ___ O22、实践中计划组织实施行之有效的方法主要有—目标管理_______ 、—网络计划技术 ______ 和 __ 流动方法计划 ______ o24、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使一个组织中的上下各级管理人员会同一起来制订共同的目标,确定彼此的成果责任,并以此项责任来作为—指导业务和衡量个人贡献的准则 __________ o26、根据期望理论,期望值指人们对—工作目标能够实现概率_________ 的估计。
专升本管理学知识点.docx第一章

第一章管理导论马工程认为:管理就是为了有效的实现组织目标,由管理者利用相关知识,技术和方法对组织活动进行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并不断创新的过程。
1.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直接目的:提高组织活动的效率。
2.学习管理学,是为了了解管理学的“一般规律”,帮助我们形成“理性分析”能力,提升我们以“直觉判断”为基础的决策或决断的能力。
3.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理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指导。
4.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基本方法:理论联系实际5.科学的管理思维:①历史思维:知古鉴今,以史为鉴。
②底线思维:法律,道德。
③创新思维:破除迷信,因时制宜,知难而进,进取人先。
④辩证思维: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的内在规律。
⑤战略思维:长期,整体,全局,系统。
6.组织的特征:①组织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员构成的。
②组织具有明确的目标。
实现共同目标是实现自己个人目标的基本前提。
③组织有特殊的活动。
组织不仅是人的集合,而且是不同资源的集合。
④任何组织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独立存在的,因此与外部社会就是相对明显的界限。
7.法国管理学家法约尔认为,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过程。
8.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认为,“管理是一种以“绩效和责任”为基础的专业职能。
”9.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就提出,“管理就是决策”.孔茨对管理定义的理解,他认为,管理就是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
作为管理人员,需要完成“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和控制”。
1961发表(管理理论的丛林)标志着现代管理理论的形成。
孔茨被称为“穿梭在管理丛林中的游侠”11.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
管理的“主体”是具有专门知识、利用专门技术和方法进行专门活动的管理者。
13.管理的”客体”是组织活动及其参与要素。
14.管理的“载体”是组织。
15.管理的“本质”是对人的行为进行协调。
管理的“核心”是处理人际关系。
(完整word版)大一管理学原理考试重点

管理学考试重点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1. 管理的职能: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2. 管理的属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
3. 管理者的角色:人际角色(代表人角色、领导者角色、联络者角色)、信息角色(监督者角色、传播者角色、发言人角色)、决策角色(企业家角色、干扰应对者角色、资源分配者角色、谈判者角色)。
4. 管理者的技能:技术技能(对基层管理最重要)、人际技能(对各种层次管理都重要)、概念技能(对高层管理最重要)。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1.科学管理理论的建立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始人泰罗。
2.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1)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
(2)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
(3)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员工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来一个彻底的变革。
3.泰罗提出的管理制度:(1)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以便合理利用工时,提高工效。
(2)在工资制度上实行差别计件制。
(3)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和提高。
(4)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并用文件形式固定下来以利推广。
(5)是管理和劳动分离,把管理工作称为计划职能,工人的劳动称为执行职能。
4.泰罗代表作是1911年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
5.泰罗制在科学管理中的局限性,主要是由法国的法约尔加以补充的。
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所研究的中心问题是组织结构和管理原则的合理化,管理人员职责分工的合理化,代表作是1925年出版的《一般管理与工业管理》6.法约尔认为要改善企业经营的六个方面的职能:技术、经营、财务、安全、会计、管理。
7.法约尔认为管理人员应遵循的十四条原则:分工、权利与责任、纪律、统一命令、统一领导、员工个人要服从整体、人员的报酬要公平、集权、等级链、秩序、平等、人员保持稳定、主动性、集体精神。
8.马斯洛将需要分为五级: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感情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管理学所有重点知识点总结

管理学所有重点知识点总结一、管理学概论1. 管理的定义管理是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组织中的人员和资源,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过程。
2. 管理的特征管理的特征包括目的性、全面性、系统性、协调性、灵活性和科学性。
3. 管理的作用管理的主要作用是提高组织的效率和效益,以实现组织的长期发展和壮大。
4. 管理技术管理技术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个基本要素。
计划是指为实现组织目标而确定行动方案、组织是指将资源配置到适当位置以达成目标、领导是指发挥影响力,促使员工努力工作、控制是指对组织进行监督、引导和调整,确保实现预定目标。
二、管理学基本原理1. 公司管理原则公司管理原则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个基本要素。
2. 管理的职能管理的职能包括规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个方面。
3. 管理的原则管理的原则包括透明、公正、公平、高效和创新等。
4. 管理的技术管理的技术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个基本要素。
三、管理学的基本理论1. 经济学管理理论经济学管理理论主要是以经济学为基础,通过全面比较、分析和研究,使企业与经济的管理活动能够进行顺利、有序的进行和组织。
2. 社会学管理理论社会学管理理论主要是以社会学为基础,通过社会科学的方法和理论,帮助各种企业及与社会的管理者完成对于人与社会关系的应用和研究。
3.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主要是以人力资源管理学为基础,通过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企业各种人员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工作环境的创造。
四、管理学的基本方法1. 计划方法计划方法是指在正式及非正式计划中考虑到小集团、中集团、大集团、公司及其他社会经济活动实体在个别和集体方面遵循相关的政策、目标、原则、方法和指导方针。
2. 组织方法组织方法是通过实际的过程和系统组织来保证最有效的对企业各种活动的控制。
3. 领导方法领导方法是运用领导者全面、周到、热忱的关怀,激发员工的潜能和创造力,同时使员工的绩效更好达成公司的目标。
管理学原理背诵知识点总结

管理学原理背诵知识点总结一、管理学基本概念1.管理的定义管理是协调组织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为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
2.管理的特点管理是一种目的性活动、管理是一种社会活动、管理是一种组织活动、管理是一种计划性和组织性活动、管理是一种领导和激励活动、管理是一种控制和评价活动。
3.管理的职能管理的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4.管理的层次管理的层次包括高层管理、中层管理、基层管理。
5.管理的基本原理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包括目标原则、计划原则、组织原则、领导原则、控制原则。
6.管理的基本要素管理的基本要素包括管理者、管理对象、管理手段。
7.管理的基本过程管理的基本过程包括决策、组织、领导、控制。
二、管理学的理论基础1.管理学理论的发展历程管理学理论的发展经历了科学管理时期、行为科学时期、现代管理时期。
2.管理学的科学基础管理学的科学基础包括自然科学基础、社会科学基础、技术科学基础。
三、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1.管理学的基本原理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包括目标原则、计划原则、组织原则、领导原则、控制原则。
2.管理学的基本理论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包括管理原则理论、管理思想学说、管理学科。
四、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1.管理学的概念和基本内容管理学是一门以管理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其基本内容包括管理的相关概念、管理的基本原理、管理的基本职能、管理的基本层次、管理的基本要素和管理的基本过程。
2.管理学的研究范围管理学的研究范围包括企业管理、组织管理、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产业管理、城市管理、政府管理。
五、管理学的原理和方法1.管理学的原理管理学的原理包括宏观管理原理、微观管理原理、战略管理原理、组织行为管理原理、人力资源管理原理、项目管理原理、创新管理原理。
2.管理学的方法管理学的方法包括定性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理论研究方法。
六、管理学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1.管理学的发展趋势管理学的发展趋势包括跨学科交叉融合、全球化和信息化、理论和实践结合、企业社会责任、人才培养和终身学习。
(完整word版)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管理学知识归纳1管理:通过协调和监督他人的活动,有效率和有效果的完成工作。
(书上)管理是一个协调工作活动的过程,以便能够有效率、有效果的同他人一起或通过他人实现组织的目标(课件) 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
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和强化企业的核心利润源,谋取企业长期的、稳定的、增长的利润;管理是一种过程:计划、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组织机构内的人员以及其它资源以实现组织机构所要达到的目的和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
管理的要素: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管理活动;管理目标衡量指标:效率: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
(做事的方式)——做正确的事效果:所从事的工作和活动有助于组织达到其目标。
(做事的结果)——正确的做事2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1)在被管理人员确定的情况下,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即管理幅度越大,则管理层次越少;2)与管理的政务和事务的难易程度和规范程度有关。
管理的事务越难、越不规范,则要求管理幅度要小些3)与管理者的水平和管理手段的先进程度有关。
管理者水平高,管理手段先进,则管理幅度可大些。
4)与被管理对象有关。
被管理人员素质高、责任心强,能独立胜任工作且忠于组织,则管理幅度可大些。
5)不同管理层次和工作性质。
管理幅度也应有差别。
6)与组织法规健全与否有关。
对于一个法规、程序健全的组织,幅度就可大些。
3霍桑试验由哈佛大学的工业心理学教授梅奥组织进行。
梅奥的结论是:行为和情绪是密切相关的;小组对个人的行为有重大的影响;小组的标准是由单个工人的产出确定的,金钱在决定小组的产出标准上小组的情绪和工作保障来说是相对次要的因素。
这些结论导致在组织管理方面对人的行为因素的新的强调。
霍桑试验结果:1)管理者不但需要做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工作,还要不断建立一个人际的社会机构。
2)要建立一套系统的方法使人们容易与其他群体结合。
3)管理人员的风格的重要性。
4)首创“社会人”的概念。
管理学必背知识点

管理学必背知识点一、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 管理学的定义:管理学是研究组织中的管理活动、管理过程和管理方法的学科。
2. 管理的基本功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3. 管理的层次:高级管理、中级管理和基层管理。
4. 管理的特点:目标性、系统性、协调性、灵活性和科学性。
二、管理的过程1. 计划:确定组织的目标,制定实现目标的策略和计划。
2. 组织:将资源合理配置,构建适应目标实现的组织结构。
3. 领导:通过影响和激励员工,实现组织目标的达成。
4. 控制:监督和评估组织的绩效,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三、管理的理论1. 科学管理学:强调通过科学方法来管理,提高效率和生产力。
2. 行为管理学:关注个体和群体的行为,强调人性化管理。
3. 现代管理学:强调适应变化和创新,注重组织的学习和发展。
4. 质量管理学:注重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提升,追求零缺陷和客户满意度。
5. 策略管理学:关注组织的长期发展方向和竞争优势。
6. 变革管理学:研究组织变革的过程和策略,强调管理变革的能力。
四、管理的技能1. 沟通技巧:有效地传递信息和理解他人的意图。
2. 决策能力:分析问题、制定决策方案并做出决策。
3. 领导能力: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达成组织目标。
4. 团队合作:协调不同成员的工作,实现协同效应。
5. 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处理内外部利益冲突。
6. 问题解决:识别和解决组织中的问题,改进工作流程和绩效。
五、管理的环境1. 内部环境:包括组织的文化、结构、人力资源和技术等内部要素。
2. 外部环境: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和法律等外部要素。
3. 不确定性环境:变动频繁、难以预测的环境,需要灵活应对。
六、管理的伦理1. 遵守法律法规:管理者应遵守国家和组织的法律法规,诚信经营。
2. 尊重员工权益:关注员工的权益和福利,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
3. 社会责任:管理者应承担起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积极回馈社会。
七、管理的挑战1. 全球化竞争:面对全球市场的竞争压力,管理者需要具备全球视野和跨文化管理能力。
管理学知识要点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管理学原理】方案、组织、领导、控制第一章管理的历史开展管理经验、管理思想的历史和人类的历史一样古老。
管理学:广义:管理学是人类所有集体化、社会化行为中积累起来的一般人文科学。
狭义:管理学指一个世纪以来主要通过近代自然科学分析方法调查、试验、研究而提炼、归纳形成的理论知识体系。
Ø 古典管理理论,近代管理的开展★Ø 巴纳德的一般组织管理原理主要思想:1、组织论的管理论理论结构:个人假设-〉协作行为和协作系统理论-〉组织理论-〉管理理论2、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人的有意识协调的行为或力的系统,包含三要素。
正式组织三要素:协作意愿、共同目标、信息沟通非正式组织:个人相互接触中无意识地带有体系化、类型化特征的多种心理因素的体系。
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互为条件,互为制约,互为促进,组织是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的统一。
3、组织平衡:是组织与管理之间的联结环节,包括:①组织内部个人和整体的平衡,②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平衡③组织动态平衡〔第十章〕4、管理人员的职能①建立和维持一个信息联系的系统;②从组织成员那里获得必要的努力;③规定组织的共同目标;④领会组织整体把握管理艺术。
Ø 当代管理理论主要流派①管理过程流派,②管理科学流派③组织管理流派④ 行为科学流派⑤经验管理流派⑥其他学说和流派管理过程流派:当代管理过程流派对管理职能概括:方案职能、组织职能、人员配备职能、领导职能〔含鼓励〕、控制职能。
管理科学学派:指管理过程中采用科学方法和数量方法解决问题的主张,侧重分析和说明管理中科学、理性的成分和可数量化的侧面。
组织管理流派:通过揭示组织形式、生存、和开展的内在必然性探讨管理原理和管理方法的流派。
主要致力于组织过程的研究。
行为科学流派:从心理学、社会学角度侧重研究个体需要、行为、团体行为,组织行为和鼓励、领导方式的流派。
经验管理流派:该流派主要代表人物德鲁克、戴尔等。
(完整)管理学复习要点(高等教育出版社)

(完整)管理学复习要点(高等教育出版社)一.总论1、管理的定义: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1、管理的载体是组织2、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而不是其他3、管理的对象是相关资源,即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4、管理的智能活动包括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5、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而该目标仅凭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这也是建立组织的原因)2、管理的职能: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1、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2、组织、领导和控制旨在保证决策的顺利实施3、创新贯穿于各种管理智能各个组织层次之中)3、管理者的角色:1人际角色(人际角色归因于管理者的正式权力。
管理者所扮演的三种人际角色是代表人角色,领导者角色和联络者角色)2信息角色(在信息角色中,管理者负责确保和其一起工作的人能够得到足够的信息。
管理职责的性质决定了管理者即使其所在单位的信息传递中心,也是别的单位的信息传递渠道)3决策角色(在决策角色中,管理者处理信息并得出杰伦。
管理者负责做出决策,并分配资源以保证决策方案的实施)4、管理者的技能:1技术技能(技术技能是指管理者掌握和熟悉特定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2人际技能(人及技能是指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3概念能力(概念能力是指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得思维能力)5、泰罗:贡献:1工作额定2标准化3能力与工作相适应4差别计件工资制5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对泰罗的评价:把人当经济人:主要用经济手段进行刺激,局限于基层管理6、法约尔:贡献:1企业基本活动和管理的五种职能(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2管理的十四条原则(分工.权利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报酬合理.集权与分权.等级链与跳板.秩序.公平.人员稳定.首创精神.集体精神)。
(完整word版)管理学知识点总结

管理学知识点总结一、管理学概论概念: 管理学是在一定的环境下, 为有效的达到组织的目标, 通过决策,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的发挥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进行有意识的有组织不断的协调活动。
1、概念:管理是在特定的环境下, 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以高效地达到既定目标的过程。
特征: 目的性、人本性、组织性、有效性创新性。
性质: 二重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2、管理的特性: 有效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艺术性和科学性3、基本职能:计划、决策、组织、领导、控制。
4、2.管理的职能: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5、管理者与管理对象分类: 高层、中层、低层管理者(地位不同)综合、职能、直线、参谋人员(性质与范围不同)6、分类:高层、中层、基层管理者, 综合、专业管理者7、管理者的角色①人际角色来自于正式权利, 并必须处理与组织成员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②信息角色: 依靠建立起来的组织内外的关系网, 管理者成为组织的神经中枢并获得和传递信息(监督者、传播、发言人)③决策角色: 全面信息做出决策、组织成员按计划行事, 分配资源, 保证计划的实施和完成。
(企业家、干扰对付者、资源分配者)(1)管理者所扮演的角色:(2)人际关系方面: 头面人物、领导者、联络者(3)信息传递方面: 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8、决策方面: 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9、管理者的素质与技能素质: 良好的思想品德、德才兼备;身体素质好;良好的信息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
技能:技术技能、具有解决专业技术问题的能力;人际技能:管理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 能理解激励他人;概念技能:管理者具有观察、理解和处理各种全局性的复杂关系。
管理者的技能:(1)技术技能, 能够运用特定的方法、程序、技巧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人际技能: 指与其他人一起有效开展工作的能力(3)概念技能: 是指对事物的洞察、分析、判断、抽象和概括的能力管理的对象: 人、财、物、时间信息和无形资产。
(完整word版)专升本-管理学简述的知识点

绪论二、管理的职能各项管理职能的相互关系:每一项管理工作一般都是从决策开始经过组织、领导, 到控制结束。
各职能之间同时相互交叉渗透, 控制的结果可能又导致新的决策, 开始又一轮新的管理循环。
创新在这管理循环中处于轴心地位, 成为推动管理循环的原动力。
三、管理的基本原理责任原理(三角定理)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第一节科学管理思想二、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泰罗的主要贡献泰罗毕生致力于研究如何提高效率, 包括管理人员和工人的工作效率, 《科学管理原理》奠定了科学管理理论基础, 标志着科学管理思想的正式形成, 泰罗也因而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其主要观点和贡献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提出管理职能和作业职能的分离(2)主张一切问题实行科学化(3)提出科学管理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力。
三、法约尔的行政管理理论主要贡献从理论上概括出一般管理的原理、要素和原则, 把管理科学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使管理科学不仅在工商业界受到重视, 而且在对其他领域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科学管理思想的特点资本所有者与企业管理者的分离用科学管理代替单纯的经验管理强调组织形式而忽视人的社会性二、行为科学霍桑实验(内容、目的和结论)(1)车间照明实验(2)工作时间等条件实验(3)工作态度的会见与交谈实验(4)影响职工积极性的群体实验马斯洛的人类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麦格雷戈的X理论——Y理论三、现代管理理论主要学派3.决策理论学派5.管理科学学派6.权变学派管理环境第一节外部环境因素三、五力分析方法(图1)第二节内部环境因素二、文化环境组织文化及其特点、构成要素及功能计划目标管理二、计划的分类3.按影响程度和时间长短的不同分战略计划和战术计划三、目标管理1.组织目标及其特点2.组织目标的作用3.目标管理原理4.目标管理的四要素5.目标管理过程决策二、决策的程序1.发现问题2.确定目标3.拟定可行方案4.比较和选择方案5.执行方案6.检查处理三、决策的分类1.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2.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3.个体决策和群体决策4.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5.初始决策与追踪决策6.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五、决策的理性限度1.决策的合理性要求就组织而言, 判断一项决策是否合理, 实际上是要评价该项决策所选方案的实施相对于组织目标实现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学复习背诵知识点南昌航空大学110961班黄升整理第一章管理、管理者与组织1、管理的定义:是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来协调他人的活动,带领人们既有效果又有效率地实现组织目标定的过程2、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管理的载体是组织、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或文化现象)3、管理的目的: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的目标4、管理的性质:A管理的二重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B管理的普遍性C 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科学性是原理、原则和方法,艺术性强调实践性)P5~65、管理者的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P8~96、管理者的角色:A人际关系——挂名头脑、领导者、联络者B信息传递——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C决策制定——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P107、组织的含义:指由复数的人所组成的、具有明确的目的和系统性结构的社会实体P118、组织的特征:有其存在的目的的、都是由人所组成的、都存在着一种系统性的结构,用以规范调节和限制组织成员的行为P119、组织的系统: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P1210、组织的环境:一般环境、具体环境(简单稳定的环境、复杂稳定的环境、简单动态的环境、复杂动态的环境)P1311、企业的定义:企业是依法设立的从事营利性的商品生产、流通或服务性经营活动,进行独立核算的社会基本经济组织P1512、企业的特征:是依法设立的经济组织、是社会基本经济组织、是从事营利性经济活动的组织、是实行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P1513、企业的职能:运营、财务、营销P1614、企业制度:个人业主制企业、合伙制企业、公司制企业P1615、了解委托代理关系与公司治理、企业家精神:P17 P1816、社会责任的含义:指企业追求有利于社会的长远目标的一种义务,它超越了法律和经济所要求的义务P2017、社会责任四阶模型:P21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1、美国的泰罗(科学管理之父)与科学管理(深入理解):四条基本原则、两个最基本最本质的特征 P31 P322、法国法约尔的管理过程理论(理解):基本活动——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14条管理原则——分工、职权与职责、纪律、统一指挥、统一方向、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报酬、集中、等级链、秩序、公平、保持人员稳定、所创精神、团结精神 P33 P34 P353、德国韦伯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了解)特征——明确的分工、自上而下的等级系统、正规化的人员任用、职业管理人员、遵守规则和纪律、非个人的人员关系 P354、巴纳德的组织分类:正式组织——(协作系统)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信息的联系非正式组织——具有其特定的认知、习惯和准则(为后来的社会系统学派奠定了基础)P375、深入理解霍桑试验及其结论:P37 P386、了解行为科学的应用和发:P397、理解管理科学理论阶段的特点:8、理解管理科学理论的应用方法:规划论、库存论、排队论、对策论、搜索论、网络分析9、了解管理理论丛林的主要流派:P40 P4110、了解系统管理理论和权变管理理论:P42 P43第三章管理的计划职能1、计划的含义:计划就是预先决定要做什么、如何去做、何时何地去做和由谁来做2、计划的作用:应对变化和不确定性、使组织集中全力于目标、使组织的活动经济合理、为控制奠定基础P55~563、计划的性质:目的性、首位性、普遍性、效益性、创造性P57~584、计划的输出形式:使命或宗旨、愿景、目标、战略、政策、程序、规则、规划、预算P595、计划的步骤:估量机会、确定目标、明确计划的前提条件、确定实现目标的备选方案、评价备选方案、选择方案、拟定派生计划、用预算将计划数字化P59~616、使命的含义:(宗旨或目的)是一个机构的基本定位,一个机构存在的理由,回答“我是谁”这一问题。
它决定了一个组织做什么、不做什么。
它是组织中的人们思考、决策和行动的共同依据。
P617、愿景的含义:愿景是组织对于“我要到哪里去”这一问题的思考。
愿景是组织未来期望达到的一种状态,是组织的远大的目标或追求,是需要花五年甚至十几年来实现的目标。
P638、目标的性质:目标是分层次的、目标是一个网络体系、目标具有多样性、目标是长短期目标相协调的整体P65~669、目标的作用:为管理工作指明方向、激励作用、凝聚作用、目标是考核主管人员和员工绩效的客观标准P6610、目标管理的含义:它要求组织中的上级和下级一起协商,根据组织的使命确定一定时期内组织的总目标,由此决定上下级的责任和分目标,并把这些目标作为组织评估和奖励每个单位和个人贡献的标准P6711、目标管理的特征:目标管理是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强调自我管理自我控制、促使下放权力、注重成果第一P67~6812、目标的过程:P68的那张图13、目标管理的优缺点:优点——有利于组织全面提高管理水平、有利于改善组织结构、有利于激发人们的主动精神的责任感、有助于开展有效地控制工作;;;缺点——目标难以确定、缺乏灵活性、注重短期、增加管理成本、目标管理的哲学假设不一定都存在P68~6914、战略管理的过程:明确组织的使命和愿景、外部环境分析、内部环境分析、战略的选择或制定、将选定的战略付诸实施、战略的调整与变革P7915、外部环境分析:(PEST分析)政治与法律因素、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技术因素P8116、内部环境分析:核心能力分析、波特的价值链模型、SWOT分析、机会与威胁分析、优势与劣势分析P8217、战略的层次:公司层、事业层、职能层P8518、组织整体层次的战略:总战略框架(增长战略、收缩战略、稳定战略)、事业集合矩阵、GE矩阵P8519、事业层战略: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集中化战略P87~88(战略实施碰到的首要问题是组织保证)20、决策的概念:决策时为了解决问题或实现目标,从若干备选的行动方案中进行抉择的分析、判断的过程P9821、决策的两类问题:例行问题——指那些重复出现的、日常性的问题(一般有先例可循,有政策和规则可依)例外问题——指那些偶然发生的、新颖的问题(缺乏信息资料,无先例可循,无固定模式,往往需要运用创造性思维来解决)P9922、决策的步骤:辨识和确定问题、确定决策的目标、拟定解决问题的备选方案、对方案进行评估、选择方案、实施方案并追踪评价其效果P99~10123、决策的影响因素:决策中的政治因素、直觉和执着、对待风险的倾向、伦理观P10324、决策的类型:P104 P105 P10625、有界理性决策:P102 有界性与满足26、群体决策的形式:互动小组、德尔菲小组、名义小组 P10727、群体决策的优缺点:优点——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案及P108的第一段的其他内容;;;缺点——它比个人决策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费用、导致最后结果只是其个人的主张、产生“群体思维” P10828、决策方法:主观决策方法、计量决策方法(风险决策和决策树法、现值分析、线性规划)P109~112第四章管理的组织职能1、组织职能的含义:通过建立、维护并不断改进组织结构以实现有效地分工、合作的过程2、组织职能的两大主题:分工与合作3组织职能的目的:就是要设计和维持一种有助于进行有效地集体活动的组织结构4、组织职能的过程:职位设计、划分部门、职权配置、人力资源管理、协调整合、组织变革P1185、组织的两类特征:结构性特征(正规化、专门化、标准化、职权层级、复杂性、集权化、专业化、人员构成)背景性特征(规模、组织技术、环境、组织的目标和战略、组织的文化)P1196、管理宽度的含义:每一个管理者所能直接指挥和监督的下属人数是有限的,这个限度陈伟管理限度或管理跨度P1217、管理层次的含义:由于存在着管理宽度的限制,或者说因为管理者所能有效监督的下属人数是有限的,才形成了这种层次性的管理结构P1218、管理宽度和管理层次的关系:(反向关系)扁平型结构与高耸型结构P1229、影响管理宽度的因素:上下级双方的素质与能力、计划的完善程度、面临变化的激烈程度、授权的情况、沟通的手段和方法、面对问题的种类、个别接触的必要程度、其他因素P12310、职位设计的含义:将若干工作任务组合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职位P12311、职业设计的演化:按照专业化分工的原则设计职位、职位扩大化、职位轮换、职位丰富化、工作团队P124~12512、部门划分的含义:就是要确定组织中各项任务的分配与责任的归属,以求分工合作、职责分明,从而有效地实现组织的目标P13213、部门划分的原则:精简原则、弹性原则、目标实现原则、任务平衡原则、监督与执行的部门分立原则P132~13314、部门划分的方法:按职能划分、按产品划分、按地域划分、按顾客划分、按过程或装备划分、按时间划分、按人数划分P133~13615、深入理解典型的组织结构的类型及其优缺点并灵活运用:P137~13816、委员会制的特点:17、影响组织结构选择的因素:技术、外界环境、组织的规模、组织的生命周期、组织的战略P147~14918、权力的类型:制度权、专长权或专家权、个人影响权、强制权、奖赏权P15319、授权的概念:授权就是管理者将自己的部分决策权或工作负担转授给下属的权力P15420、授权的过程:P155第一二段21、分权与集权的影响因素:决策的重要性、高层主管对一致性方针政策的偏好、组织的规模、组织的历史、最高主管的人生观、获取管理人才的难易程度、控制手段、组织营运的分散化、组织的变动程度、外界环境的影响P160~16122、职权的分化:直线与参谋23、直线人员、职能人员与参谋人员的关系:P163最后一段24、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就是用合格的人力资源对组织结构中的职位进行填充和不断填充的过程P17325、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过程:P174的图26、人员选拔的途径:组织外部招募、组织内部提拔或调整P17927、人员选拔的方法:申请表、测试、口头审查、预审中心 P18028、人员考评的目的:其一是作为决定人事选拔和调整工资或进行奖励的依据,其二是作为激励和改进的手段。
P18229、培训的目的:保持企业的竞争力、形成共同的价值观、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个人的发展P184~18530、培训的方法:课堂讲授、工作轮换、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P18631、培训的形式:脱产培训、在职培训、业余培训P18632、职业生涯的含义:指组织帮助员工制定职业生涯计划和帮助其职业生涯发展的一系列活动P18633、职业生涯的发展阶段:成长阶段、探索阶段、创立阶段、维持阶段、衰退阶段P18734、职业生涯管理的内容:个人自我分析、组织对员工的能力和潜力的评估、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提供培训P18735、组织变革的动因:组织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变化P19336、两种变革观:“风平浪静”观——将变革视为偶然发生的例外;;;“激流险滩”观——将变革视为一种自然的状态P19337、了解应对变革中的抵制和阻力:P194~197第五章管理的领导职能1、领导的概念:领导就是对组织内每个人成员(个体)和全体成员(群体)的行为进行引导和施加影响的活动过程,其目的在于使个体和群体能够自觉自愿并充满信心地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努力P2182、领导与管理的区别:领导不等于管理,它是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