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全册探究学习题
部编八下语文第1课《社戏》(原卷版)
第1课《社戏》一、基础知识综合1.(2022春·江苏徐州·八年级统考阶段练习)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yǒng_A_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wǎn B 转,(),使我的心也(),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
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
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社戏》是一篇充满生活()的美文。
通过作品记叙“我”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经历,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的可爱形象和自由快乐的农村生活图景。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蕴.________叉._______ yǒng_________wǎn________(2)文段中括号里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高亢沉静弥漫情趣B.悠扬安静弥散情致C.高亢安静弥漫情致D.悠扬沉静弥散情趣(3)文中画波浪线句有语病,修改正确。
2.《社戏》通过“我”和少年伙伴们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情节的描写,展示了“我”的一段________的江南水乡文化生活经历,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的________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________的美好品德。
二、单项选择题3.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A.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B.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
C.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
D.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恐龙无处不在》同步练习题(逐题解析)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恐龙无处不在》同步练习题(逐题解析)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恐龙无处不在》同步练习题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1)鸟tún(______)目(2)chánchú(______)(______)(3)xié(______)带(4)潮xī(______)(5)领yù(______)(6)yǎn(______)射(7)二氧化guī(______)(8)排chì(______)【答案】(1).(1)臀(2).(2)蟾(3).蜍(4).(3)携(5).(4)汐(6).(5)域(7).(6)衍(8).(7)硅(9).(8)斥【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
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本题需要注意的字是:臀,蟾。
2.找出每组字形有误的一项,将序号写入括号(1)(______)A.尘埃B.至密C.繁盛D.熔化(2)(______)A.膨胀B.陨石C.流逝D.砥达【答案】(1).(1)B(2).(2)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词语意思选择正确字形,正确书写汉字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
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本题需要注意的词语是:致密:形容某一事或物精致紧密。
3.给加粗字注音并解释词语(1)天衣无缝________________(1)褶皱____________________(3)追溯____________________(4)劫难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1)fèng;比喻事物完善周密,找不出什么毛病。
(2).(2)zhězhòu;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的弯曲。
人教版八年级自主学习与探究语文答案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自主性探究] 对被侵略、 被劫掠者寄予 1 —4. 略㊀ 5. 对英法联军劫掠中国的罪行予以愤怒的谴责, 巨大的同情。㊀ 6. 略㊀ 7. 突出圆明园的名园地位和无与伦比的艺术价值, 与下文英法联 军的破坏形成鲜明对比, 对后文抒发感情, 发表议论起铺垫作用。
1㊀
新闻两则
㊀ ㊀ ㊀ ㊀ ㊀ ㊀ ㊀ ㊀ ㊀ ㊀
ZHI DAO KE CHENG
[自主性探究] : 提示了对象、 1. D㊀ 2. C㊀ 3. 略㊀ 4. 略㊀ 5. 略㊀ 6.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数量、 地点。《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 提示了事件的对象及地点。两个标题的特点: 简洁、 准确地概括了事件的主要内容。 [开放性作业] 1. 略㊀ 2. 为证实南阳战略地位重要提供过硬的可靠的证据, 说明我军攻克南阳, 意义 “目前”只表示在说话的时候。 重大, 战果辉煌。㊀ 3. ①“到目前为止”交代时间不精确, 控制” 的意思是掌握、 占有, 使处于自己的管理之下。而“封锁”则是使 ㊀ ②不能互换。“ 之不能通行。互换之后造成词语搭配不当。㊀ 4. 首句㊀ 5. 不可以。“歼灭”和“击溃”包 括消灭和打败使之溃散两种情况, 去掉则不合乎实际, 表达不准确。㊀ 6. 议论说明原因, 可深化读者认识, 鼓舞我军士气, 打击顽敌, 团结可团结的力量。 [拓展性学习] 历史的天空”㊀ 2. ①抗战胜利因来之不易, 意义更显伟大。②历史 1. 将胜利写在“ 呼应开篇, 卒章显志; 内容上: 照应前文“ 70 年前, 不能重演, 和平需要保障。㊀ 3. 结构上: 捍卫 侵华日军交出了猖狂一时、 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屠刀, 俯首投降。2015 年 9 月 3 日, 和平的力量将把胜利的荣光大写在‘历史的天空’ , 正义之师将昂首通过天安门广场, 接 受人民的检阅” , 号召人民不忘历史、 珍爱和平,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 力奋斗。㊀ 4. B㊀ 5 爱, 是高山上的几棵青松, 是黑暗中的一丝亮光。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内古诗文练习(附参考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内古诗文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一、文言文阅读(21分)(一)默写(11分)1.青青子衿,。
《子衿》2. ,风烟望五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气蒸云梦泽,。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4.土地平旷,,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桃花源记》5.《小石潭记》能够反映作者心境感伤(观潭的独特感受)的句子是:,。
(二)诗歌理解与赏析(4 分)蒹葭《诗经.秦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6.《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按照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三类。
7.下列对《蒹葭》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心情。
B.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
C.这首诗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叹,表达了缠绵无尽的情感,委婉动人。
D.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寻的精神以及可望而不可即的绝望情绪。
(三)课内文言文阅读(6分)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8.加点字解释(2分)(1)为.坻()(2)斗.折蛇行()9.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2分)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10.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被贬永州后寄情山水,写下了备受后人推崇的“永州八记”。
新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练习册答案初二课堂同步练习题参考答案
新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练习册答案初二课堂同步练习题参考答案新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练习册答案初二课堂同步练习题参考答案苏教版八下语文同步练习参考答案第一课海燕第一单元积累与运用1.高尔基春天的旋律暴风雨的预言者《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2.散文诗歌 3.shēn y ín cuàn qiè fěi háolüèwān yánhǒu 4.A 5.(1)压冲(2)碰箭(3)抱甩摔 6.(1)比喻拟人(2)排比(3)反复(4)比喻 7.(1)“高傲”:运用拟人的手法,表现海燕藐视狂风乌云,充满自信,压倒一切邪恶势力的气概。
(2)“飞窜”,四处逃窜,写出海鸥的惶惶不可终日,与海燕的矫健勇猛形成对比。
理解与鉴赏1.通过声音(呻吟)、动作(躲藏)、外形(肥胖)、心理(恐惧)等方面,作者将海上群鸟害怕暴风雨的各种丑态揭露无遗。
反衬出了海燕的英雄形象。
2.连用“抱”“甩”“摔”等几个动词,赋予狂风人的性格和行为,表现了风的猖狂气焰。
3.拟人。
“歌唱”“冲向”“迎接”等词语,赋予波浪以人的行为动作,突出了它积极主动的战斗热情和乐观勇敢的革命精神。
4.说明光明必将战胜黑暗,革命必将战胜反动,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5.海燕象征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暴风雨象征席卷一切反动腐朽势力的革命浪潮;雷电象征沙皇反动统治;大海象征革命高潮时广大人民群众力量;海鸥、海鸭、企鹅象征那些害怕革命会破坏他们安乐窝的形形色色的假革命者和不革命者。
6.(1)B(2)A (3)E拓展与提高1.略提示:举生活中遭受困难挫折的事例,紧扣勇敢顽强、乐观进取的生活态度回答。
第二课白杨礼赞积累与运用1.《见闻杂记》茅盾沈德鸿雁冰《子夜》《林家铺子》 2.抒情白杨树是“不平凡”的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崇敬而赞美黄土高原非常平坦磨刀石 3.zǎi娑虬jiànɡ综颀qiàoyùn 怠nánqiánnáo恹恹逸 4.(1)扑入(2)翻起(3)涌起5.你应该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7 大雁归来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7 大雁归来【学习目标】1、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2、利用本文“爱鸟者”这一贯穿文章始终的感情线索整体把握课文。
3、培养保护野生动物,珍爱野生动物意识。
【学习重点】1、体会本文浓郁的抒情色彩。
2、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学习难点】培养保护野生动物,珍爱野生动物意识。
【知识链接】1.了解作者。
奥尔多•利奥波德,美国著名的理论学家,科学家和环境保护主义者,环保先驱人物,保护野生生物之父,“美国野生生物管理之父”,被称为“美国的先知”,被称为“一个热心的观察家,一个敏锐的思想家,一个造诣极深的文学巨匠。
”《沙乡年鉴》是他最著名的著作。
这是一本随笔和哲学论文集,是他一生观察、经历和思考的结晶。
《土地伦理》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篇。
【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迁徙( ) 雾霭( ) 窥( )探缄( )默狩( )猎凋( )零滑翔( ) 顾忌( )2.解释下列词语。
凋零:迁徙:缄默:窥探:雾霭:狩猎:顾忌:目空一切:【整体感知】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让我们一起走进利奥波德的大雁世界,看看大雁的一举一动(1)大雁归来的季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大雁飞行的路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3)三月的大雁一触到水就_________________(4)十一月份的大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大雁特喜欢寻食________(6)大雁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列队飞.(7)四月的夜间,大雁会在沼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大雁被作者称为_______________ 他和学生自称____________________【合作探究】1.作者对大雁作了哪些描写?这些描写突出了大雁哪些个性特点?2. 文章的主旨是什么?3.为什么说大雁知道威斯康星的法规?4. 体会本文独特的写法。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孟子》三章(分层作业解析版)
第23课《<孟子>三章》分层作业基础巩固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畎.亩(quǎn)孙叔敖.(áo)法家拂.士(fú)B.拂.乱(bì)公孙衍.(yǎn)丈夫之冠.(guàn)C.域.民(yù)百里奚.(xī)富贵不能淫.(yín)D.傅说.(shuō)衡于虑.(lǜ)空乏.其身(fá)【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字词读音。
A.拂.士(fú)——bì;B.拂.乱(bì)——fú;D.傅说.(shuō)——yuè。
故选C。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是()A.丈夫之.冠也往之.女家。
B.舜发于.畎亩之中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C.行拂.乱其所为入则无法家拂.士。
D.居天下之.广居三里之.城。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助词/动词,到;B.从/在;C.违背/同“弼”,“辅佐”之意;D.两句中的“之”均为助词“的”;故选D。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女子之嫁也A.丈夫之.冠也(《富贵不能淫》) B.七里之.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C.往之.女家(《富贵不能淫》) D.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答案】A【解析】例句中的“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A.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助词,的;C.动词,到,往;D.代词,代城;故选A。
4.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人恒过. B.劳.其筋骨C.必先苦.其心志 D.空乏..其身【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活用现象。
A.名词活用为动词,过错,过失;B.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C.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苦恼;D.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穷困;故选A。
5.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往之女家。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阿炳在1950》课文精讲
18.《阿炳在1950》课文精讲本文是中央电视台系列专题片《记忆》中的一个专题片“阿炳在1950”的文字稿。
专题片主要介绍了阿炳在世的最后一年,也就是他人生的最重要的一年--1950年。
这一年中央音乐学院的两位音乐家来到刚解放的无锡,为民间艺术家阿炳录音,正是这次录音改变了阿炳的命运,挽救了阿炳的艺术生命,并使《二泉映月》得以名垂中外音乐史册。
这次录音也传为佳话。
“阿炳”的一生是悲惨的,有很多坎坷的经历,但作者没有过多涉及,笔墨集中在他在1950年新中国刚成立这一年的时间里,反映了新中国改变阿炳的命运这一主题。
以事实证明只有新中国才能使艺术之树长青,才真正重视民间艺术家的创作。
一、基础知识1、给红色的字注音。
储师竹()生涯()稀罕()便携式()琵琶()蹒跚()2、字音及字形┏锡无锡(xī)┏炳阿炳(bǐng)┏旅旅行(lǚ)┗踢踢球(tī)┗柄把柄(bǐng)┗旋旋律(xuán)┏搀搀扶(chān)┏享享誉(xiǎng)┏诞诞生(dàn)┗馋嘴馋(chán)┗亭亭子( tíng)┗延延安(yán)3、形近字┏巅:巅峰┏券:证券┏嫌:嫌弃┗颠:颠倒┗卷:试卷┗赚:赚钱┏截:截断┏骥:良骥┏聆:聆听┗戴:穿戴┗冀:冀北┗伶:伶俐4、词语解释【主旋律】指音乐演奏中一个声部的主要曲调。
引申为一般文艺作品的主要精神或基调。
【害煞(shà)】犹言害苦。
【聆听】常指仔细注意地听。
【稀罕】稀奇。
(近义)稀奇【清规】课文中指佛教或道教规定信徒应守的规则。
今亦泛指一般的规章制度(多含贬义)。
【衣钵(bō)】原指佛家以衣钵为师徒传授之法器,后来引申为指师传的思想、学问、技能等。
【如痴如醉】形容十分陶醉的样子。
【不温不火】表示恰到好处。
【截然不同】形容两种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截然,很分明的、断然分开的样子。
【高山仰止】品德像大山一样崇高的人,就会有人景仰他。
课文里形容人们听到好的音乐作品后,景仰之情油然而生。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课文原文有一天,我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坚硬的冰。
和更多的冰挤在一起,缓缓向下流动。
在许多年的沉睡里,我变成了玉龙雪山冰川的一部分。
我望见了山下绿色的盆地——丽江坝。
望见了森林,田野和村庄。
张望的时候,我被阳光融化成了一滴水。
我想起来,自己的前生,在从高空的雾气化为一片雪,又凝成一粒冰之前,也是一滴水。
是的,我又化成了一滴水,和瀑布里另外的水大声喧哗着扑向山下。
在高山上,我们沉默了那么久,终于可以敞开喉咙大声喧哗。
一路上,经过了许多高大挺拔的树。
名叫松与杉。
还有更多的树开满鲜花,叫做杜鹃,叫做山茶。
经过马帮来往的驿道,经过纳西族村庄里的人们,他们都在说:丽江坝,丽江坝。
那真是一个山间美丽的大盆地。
从玉龙雪山脚下,一直向南,铺展开去。
视线尽头,几座小山前,人们正在建筑一座城。
村庄里的木匠与石匠,正往那里出发。
后来我知道,视野尽头的那些山叫做象山,狮子山,更远一点,叫做笔架山。
后来,我知道,那时是明代,纳西族的首领木氏家族率领百姓筑起了名扬世界的四方街。
四方街筑成后,一个名叫徐霞客的远游人来了,把玉龙雪山写进了书里,把丽江古城写进书里,让它们的名字四处流传。
我已经奔流到了丽江坝放牧着牛羊的草甸上,我也要去四方街。
但是,眼前一黑,我就和很多水一起,跌落到地底下去了。
丽江人把高山溪流跌落到地下的地方叫做落水洞。
落水洞下面,是很深的黑暗。
曲折的水道。
安静的深潭。
在充满寂静和岩石的味道的地下,我又睡去了。
再次醒来,时间又过去了好几百年。
我是被亮光惊醒的。
我和很多水从象山脚下的黑龙潭冒出来。
咕咚一声翻上水面。
看见很多不同模样的人。
黑头发的人,黄头发的人。
黑眼睛的人,蓝眼睛的人。
我看见了潭边的亭台楼阁。
看见了花与树。
我还顺着人们远眺的目光看见了玉龙雪山,晶莹夺目矗立在蓝天下面。
潭水映照雪山,真让人目眩神迷啊。
苏教版初二八年级下册语文紫藤萝瀑布同步练习题及阅读题答案课课练
苏教版初二八年级下册语文《紫藤萝瀑布》同步练习题及阅读题答案课课练苏教版初二八年级下册语文《紫藤萝瀑布》同步练习题及阅读题答案课课练一、给加粗字注音迸溅( ) 瀑布( )二、说明词语1.伶仃 2.忍俊不由三、填空1.《紫藤萝瀑布》选自____________,写于____________年5月6日,作者是____________。
2.从文中看,作者的心上一直压着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偶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触景生情,当即感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内阅读我禁不住停住了脚步。
从未见过开得如此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恍如在流动,在欢笑,在不断地生长。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认真看时,才知那是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份,在和阳光相互挑逗。
那个地址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
有的确实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喧闹!“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颜色便上浅下深,仿佛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尖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由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1.第1段独句成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2.从文中找出描述藤萝花开得茂盛、辉煌的语句。
3.“流动”、“欢笑”、“生长”写出了花开时的特色,请用一个词归纳出这一特色。
4.“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只是深深浅浅的紫”,这是从哪个角度写花的景象?5.作者将藤萝写得如此生动形象,缘故是什么?五、课外阅读(一)那是一个夏天的长得不能再长的下午,在印第安那州的一个湖边。
我起先是不经意地坐着看书,突然发觉湖边有几棵树正在飘散白色的纤维,大团大团的,像棉花似的,有些飘到草地上,有些飘入湖水里。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 16.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含答案)
16.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基础练习1.下列句子中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奥林匹克主义并没有成为这场浩劫(jié)的牺牲品。
B.还在襁褓(bǎo)中的婴儿,就已开始担惊受怕。
C.在他们的想象中,勇气之花在我们当代人的手中早已残败凋(diāo)零了。
D.我的印象反而是我正目睹它再次含苞(páo)欲放。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古文明的魅力,时有衰退,平和与自信正日益成为其有力的支撑。
B.从道义上讲,这反而是可以自园其说的。
C.在这期间,整个世界分崩离析。
D.我向不朽的古希腊精神祈祷。
3.下列句子中应填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本次庆典是在欢乐祥和的________下举行的。
(2)奥林匹克精神_______为青年所崇尚。
(3)在过去几千年里,正是这一迷人的_______使世界凝聚在一起。
A.气氛逐渐幻想B.氛围逐步梦想C.氛围逐步幻想D.气氛逐渐梦想4.填空。
顾拜旦,_______国教育家,少年时代酷爱体育,对古希腊灿烂文化饶有兴趣。
他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之职长达29年之久,终生倡导_______精神,被誉为“_______”。
1937年9月2日,这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全世界都为此悲伤。
提升练习1.填在下面句子空白处恰当的一项是 ( )有什么样的贵族特权能令一个青年人身上的_______非得同他的家谱或钱包挂钩呢?A.肌肉力量、形体美、获胜的意志以及锻炼的毅力B.形体美、肌肉力量、锻炼的毅力以及获胜的意志C.锻炼的毅力、形体美、获胜的意志以及肌肉力量D.肌肉力量、锻炼的毅力、获胜的意志以及形体美2.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奥林匹克精神开始为渐趋平和而又充满自信的青少年所推崇。
B.勇气是战争中的美德,它能够在时势中造就英雄。
C.奥林匹克主义曾在许多个世纪里,一直主导着古希腊社会。
D.这就是完美的、民主的奥林匹克精神。
今天,我们都在奥林匹克精神中尽情地享受着天伦之乐。
八年级下册教材全解语文
八年级下册教材全解语文作为不可或缺的决定因素,语文教材质量的好坏不仅决定着我国教育的整体质量,同时,还决定着八年级学生的发展方向以及发展层次。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八年级语文下册的教材全解,仅供参考。
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全解(一)一、教材简析八年级是初中学生步入成熟的阶段,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阶段,课文的选取重在培养学生对人生的感悟与乐观的生活态度。
学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鲁教版教材”内容并加上教师丰富的思想,能让处在青春期少年的学生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和深邃幽远的意境,感悟作者博大精深的内心思想、精神,感悟作者对人生的希望和信念;能培养语文综合素质,培养学生丰富浓厚的情感、理性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树立远大理想,并结合社会生活现实,进而了解社会,了解人生,了解生活。
八年级下册三个现代文单元主题分别是以人生、演讲、小说为专题内容,多数以记叙类文章为主;两个文言文单元分别以历史著作、诸子百家为专题内容。
下面按单元分析:第一单元是以人生为主题的单元,注重学生对人生的感悟。
1、《藤野先生》记录了鲁迅在日本留学的一段经历,本文集中地体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展现作者对人生的追求。
文章有两条叙事线索:明线,以作者与藤交往的过程来组材;暗线,以作者思想感情变化来贯穿。
2、《我的母亲》是胡适自传的一个章节,叙述了母亲对自己人生的深远影响,再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母亲”形象。
3、《我的第一本书》(随笔)里诗人牛汉通过对一本书的追述,表明了读书对人生的意义,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命乐趣。
4、《列夫托尔斯泰》(传记)作者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世界级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其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5、《再塑生命》文章既表现了一位富有爱心的老师莎莉文高超的教育艺术,同时也展示了一个盲哑女孩和她的老师的不懈追求的人生的一小部分。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也围绕着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人——母亲为主题设计。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知识梳理+同步练习题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本知识+课后练习知识点一、作者简介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湖北浠水人。
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代表诗集有《红烛》《死水》。
1946年7月15日被杀害。
二、故事背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当局为篡夺革命胜利果实,阴谋发动内战。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民主和平,反动独裁和内战,开展了蓬勃的爱国民主运动。
国民党当局为了镇压这一运动,制造白色恐怖,屠杀爱国民主人士。
1946年7月11日,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被特务暗杀。
特务们要暗杀的第二个对象就是闻一多,友人劝他躲一躲,但他毅然出席了15日举行的李公朴先生追悼大会,他事先没准备发言,但面对会场上特务们的无理取闹和嚣张气焰他忍无可忍,拍案而起,走上讲台,发表了这篇义正词严的讲演。
当天下午,他就被暗杀。
课文是这次讲演的记录整理稿,所以称为“最后一次讲演”。
三、理解词义1.诬蔑: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
2.赋予:给与。
3.发扬:发展和提倡(优良作风、传统等)。
4.代价:①获得某种东西所付出的钱。
②泛指为达到某种目的所耗费的物质或精力。
5.卑鄙无耻:品行低下,不知廉耻。
6.挑拨离间:搬弄是非,破坏团结。
四、问题归纳1.“写写”“说说”“打”“杀”与“偷偷摸摸”这几个词有何表达效果?本题运用品析词语表达效果法。
“写写”“说说”和“打”“杀”分别用来描写李先生和反动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偷偷摸摸”是个贬义词,这些词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卑劣无耻,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愤怒和憎恶之情。
2.连用三个“无耻”有什么表达效果?连用三个“无耻”,一个比一个语气重,从斥责到控诉,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卑劣,表达对敌人的蔑视和仇恨。
同时用“无耻”反衬后句的“光荣”,爱憎分明,很有鼓动性。
3.第五段第一句话有什么含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本题运用理解句子含义法。
杀害李公朴吓不倒人民,会有更多的人不畏牺牲,起来战斗。
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专题:字音(解析版+原卷版)
•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专题:字音一、单选题1.(2023八下·石林彝族自治期中)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撺掇(cuān) 农谚(yàn) 羁绊(jī) 挑拨离间(jiān)B.缄默(jiān) 旷野(kuànɡ) 怅惘(wǎnɡ) 接踵而至(zhǒnɡ)C.蓦然(mò) 蛮横(hènɡ) 寒噤(jìn) 暴风骤雨(jù)D.闭塞(sāi) 凋零(diāo) 归省(x ng) 草长莺飞(yīnɡ)【答案】B【知识点】常用字字音;多音字字音【解析】【分析】A. 挑拨离间(jiān) ——(jià)B.正确。
C. 暴风骤雨(jù) ——(zhòu)D. 闭塞(sāi) ——(sè)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
考题中所涉及到的词语大都来自教材中的课文。
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对字音的识记和积累,尤其是教材中的“读读写写”与“课下注释”,特别是多音字、同音字和形近字,拼读时应结合其在不同语境中的词性或意义加以区分和掌握。
2.(2023八下·石林彝族自治期中)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撺掇(cuān) 拾阶(shè) 戛然而止(já)B.缄默(jiān) 归省(x ng) 怒不可遏(ē)C.蓦然(mù) 寒噤(jìn) 精神亢奋(kàng)D.襁褓(qi ng) 龟裂(guī) 销声匿迹(nì)【答案】A【知识点】常用字字音;多音字字音【解析】【分析】A.正确。
B. 怒不可遏(ē) ——(è)C. 蓦然(mù) ——(mò)D. 龟裂(guī) ——(jūn)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
考题中所涉及到的词语大都来自教材中的课文。
八年级下册语文三维电子版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语文三维电子版人教版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A.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道:名词,道理。
(正确答案)B.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道:名词,方法。
C.伐无道,诛暴秦。
道:名词,道义。
D.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道:动词,取道。
2、16.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热忱(chéng)瞥见(piē)棱角(líng)不修边幅(fú)B.雕镂(lóu)粗犷(kuàng)筵席(yán)孜孜不倦(zhī)C.舵手(duó)萌发(méng)拘泥(nì)信手拈来(niān)(正确答案) D.汲取(xī)徘徊(huái)契合(qiè)味同嚼蜡(jiáo)3、7.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憎恶(zēng)模(mó)样徘徊(huí)深恶(wù)痛绝B.栈(zhàn)桥豢养(huàn)摇曳(yè)气冲斗(dǒu)牛(正确答案) C.诘(jié)难箴(xián)言酝酿(liàng)间不容发(fà)D.娉(pīng)婷翘(qiào)首污秽(suì)殚(dān)精竭虑4、直到本世纪60年代,将地面()结果与卫星和火箭()到的资料结合起来研究,才逐步形成了激光的物理性描述。
[单选题] *观察观测观测探测(正确答案)观察探测探测观察5、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告辞(cí)菱角(léng)B、柔滑(róu)精致(zhì)(正确答案)D、晌午(shàng)吮吸(yǔn)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6、39. 下列词语中加双引号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亢”奋(kàng)“晦”暗(huì)羁“绊”(bàn)“衰”草连天(suō)B.“蓦”然(mù)“冗”杂(rǒng)“瞳”仁(tóng)不可抗“拒”(jù)C.“恬”静(tián)束“缚”(fù)闭“塞”(sài)“悬”崖绝壁(xuán)D.严“峻”(jùn)震“撼”(hàn)“磅”礴(páng)纷至“沓”来(tà)(正确答案) 7、1即席发言具有随机性、临场性的特点,要求反应速度快。
八年级下册语文练习册人教版电子版
八年级下册语文练习册人教版电子版1、“秩序”的读音是“chìxù”。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2、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修辞格是()[单选题] *夸张夸张拟人比喻(正确答案)3、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单选题] *A.王熙凤的判词是:“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红楼梦》)(正确答案)B.《红楼梦》中,元春命运决定贾府的兴衰。
元春进宫,贾府进入繁荣时期;元春封为贵妃,贾府达到鼎盛;元春生病暴毙,贾府随之衰败。
C.宝玉身上有从娘胎里带来的通灵宝玉,上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八个字,宝钗则有癞头和尚送的金锁,上面写着“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八个字。
(《红楼梦》)D.元春省亲时,对宝玉命名亭台轩馆之事大加赞赏,并亲自提笔为自己喜爱的几处楼馆赐名,大观园、潇湘馆、怡红院、蘅芜苑等楼馆都是元妃赐名的。
(《红楼梦》)4、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槁暴pù輮使之然róu舟楫jì舆马yúB、蛟龙jiāo跬步kuǐ骐骥jì爪牙zhǎo(正确答案)C、镂金lóu 弩马nǔ洞穴xué生非异也xìngD、跂而望qì锲而不舍qì二螯áo 参省乎己xǐng5、“敕造”中“敕”的读音是“shè”。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6、1“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7、1叶子底下是()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
(朱自清《荷塘月色》)括号内应填“脉脉”。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8、关联词:在强极光出现时,地面上物体的轮廓都能被照见,()会照出物体的影子来。
[单选题] *特别甚至(正确答案)因此所以9、“醴酪”的读音是“lǐluó”。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0、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正确一项是()[单选题] *A、嘈杂(záo)揣摩(chuāi)B、平庸(yōng)携带(xié)(正确答案)C、萎缩(wěi)热忱(chěn)D、沐浴(mō)诱惑(huò)11、1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 A.徘徊(huái)嗔怪(chēn)炽热(chì)拈轻怕重(niān)B.吞噬(shì)屏息(píng)狩猎(shòu)振聋发聩(kuì)(正确答案) C.恪守(kè)栈桥(zhàn)诓骗(kuāng)戛然而止(jiá)D.稽首(qǐ)荣膺(yīng)龟裂(jūn)吹毛求疵(cī)12、4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单选题] *A.皎洁暖融融海枯石滥目空一切B.诲暗生态学天衣无缝叹为观止C.蓦然榆叶梅衰草连天不可抗拒(正确答案)D.幅射平流层悬崖绝壁光明正大13、1“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教材全解电子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教材全解电子版第一单元单元目标展示1.学会体察并探究文中的思想感情及人文精神,从而受到正确的人生态度、情感价值观的教育提高人文素养建塑健全的人格。
2.拓展视野、联系背景,力求进入人物的精神世界,将名人、伟人的间接经验融入自己的人生体验加深对生活、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3.了解文体特点,揣摩叙事语言,进一步培养语感,养成对语言文字进行品味的能力和习惯。
一藤野先生鲁迅目标全解知识与能力1.理解、积累“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
做到会读、会写并理解其含义。
2.收集鲁迅生平和创作的资料,认识鲁迅的人生道路,为理解鲁迅作品打下基础。
过程与方法1.明确这篇回忆录是按照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和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记叙的。
2.复习人物描写的方法,探究本文外貌描写及典型事例对揭示人物思想和性格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学习他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精神。
2.学习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
文题全解题目解说《藤野先生》是鲁迅对20世纪初自己在日本留学时的一段经历的回顾,重点叙述了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热情歌颂了藤野先生的高尚品格,洋溢着作者的一腔爱国之情。
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省绍兴市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许多本杂文集,收在《鲁迅全集》里。
本文写于1930年。
八年级下册语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原文翻译、注释、文言现象、问题探究、鉴赏、问题批判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原文翻译、注释文言现象、问题探究、鉴赏、问题批判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先秦〕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我知之濠上也。
”译文庄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的桥上游玩。
庄子说:“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就是鱼的快乐。
”惠子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是快乐的?”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就不知道你;你也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
”庄子说:“让我们回到最初的话题,你开始问我‘你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呢’的话,就说明你很清楚我知道,所以才来问我是从哪里知道的。
而我则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注释濠梁:濠水的桥上。
濠,水名,在现在安徽凤阳。
从容:悠闲自得。
鲦(tiáo)鱼:一种淡水鱼中的银白色小鱼,喜欢在水层下面游动,长约16厘米,又名白鲦。
是:这。
固:固然(固不知子矣);本来(子固非鱼也)。
全:完全,完备。
循其本:从最初的话题说起。
循:追溯。
其,话题。
本:最初。
汝安知鱼乐:你怎么(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呢。
云者:如此如此。
安,怎么;哪里。
安: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文言现象一词多义固:①固不知子(固然)②子固非鱼也(本来)之:①安知鱼之乐之:(的)②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之:(代词)倒装句(状语后置)原句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改庄子与惠子于濠梁之上游。
译庄子与惠子在濠梁上游玩。
原句我知之濠上也。
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判断句原句是鱼之乐也。
译这是鱼的快乐。
原句子固非鱼也。
译你本来不是鱼。
问题探究1.庄子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答: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分章节阅读思考题-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钢铁是怎样练成的》阅读任务单第一章1.谁在神父家准备做复活节糕点的面团上撒烟末?结果怎样?2.保尔先前是怎样得罪神父的?3.被学校开除后的保尔到哪里去干什么活了?这时的保尔是多大年纪?4.阿尔焦姆回家后有没有揍保尔?5.阿尔焦姆想安排弟弟进机车库有没有成功?为什么?6.保尔在车站食堂交到的长着火红色头发的好朋友叫什么名?7.保尔为什么丢了工作?8.保尔被谁打了?哥哥有没有帮他报仇?第二章1.从前线回来的士兵,带有什么称号?2.游击队来了,谁一家跑了?3.红军撤退后,派谁留下来开展工作,后来成为了保尔的朋友?4.红军把两万只步枪分给了谁?5.保尔第一支枪是怎么来的?他会什么乐器?6.谁给朱赫来介绍的工作?游击队撤走后,哪个国家的士兵进了城?7.德国人发布了什么命令?8.保尔的第一支枪是如何处理的?9.保尔和谁成为了好朋友?他教会了保尔什么?10.保尔的第二支枪是偷的谁的?在哪偷的?藏在哪儿了?11.谁指认保尔偷了枪?最后是怎么处理?第三章1.冬妮娅第一次遇到保尔时,保尔在干嘛?2.苏哈里科是谁的儿子?维克多是谁的儿子?3.保尔有没有揍苏哈里科?4.阿尔焦姆为什么被德国宪兵抓走了?5.面对罗曼的被抓,工人们采取了什么行动?6.朱赫来为什么没有被德国人抓去?7.阿尔焦姆和工友为什么要杀死那个德国人?之后他们三个逃到了哪里?8.朱赫来给波利托夫斯基妻子的钱是哪里来的?9.保尔最喜欢的是拿本书?10.在保尔与冬妮娅两人认识、交往的过程中,保尔有哪些改变?第四章1.冬妮亚的书信表达了对谁的感情?2.冬妮亚是怎样考验保尔的?3.德国人撤走的原因是?4.目前小城的主人是谁?5.闯进剧院的帕夫柳克想让奏什么舞曲?6.戈卢勃和帕夫柳克以前有什么过节?7.哪个匪帮派部下对小城犹太人进行了血腥的抢夺杀害?8.当大屠杀开始后,保尔的哪个朋友帮助印刷厂的犹太工友藏身?藏在了哪里?9.白天的两个牺牲者是谁?第五章1.谁夜晚敲保尔家的窗?为什么?2.朱赫来在保尔家生活了几天?这几天对保尔产生了什么影响?3.谢廖沙为什么受伤?4.保尔和冬妮亚为什么吵嘴?5.朱赫来去了哪里?保尔是怎样营救朱赫来的?6.保尔被谁告发?又被抓到了哪里?第六章1.莉莎告诉了冬妮娅什么消息?2.阿尔焦姆在家门口遇到了谁?3.警备司令想把保尔毙了,萨梅洛给他出了什么主意?4.一共有几个人和保尔关在一起?他们分别是因为什么原因被关进来?5.保尔是怎样被放出来的?另外几个人被放出来了吗?6.冬妮娅为保尔做了什么事?7.保尔的哥哥把他安排到了哪里?第七章1.谢廖沙是如何加入布尔什维克的?2.党委会的负责人是谁?3.布尔什维克向世界,喊出了令资产阶级心惊胆战的口号是?4.谢廖沙当选了什么职务?5.在谢廖沙的劝告下,谁加入了共青团并暗地里帮助他?6.为什么找那帮中学生开会一点用处没有?7.为了解决投资商业和小贩哄抬物价,革委会采取了哪些措施?8.饭馆老板恩佐家的物资藏在哪里?是谁告诉谢廖沙的?9.保尔·柯察金的母亲在红军里从事什么工作?10.保尔告诉了哥哥他的什么遭遇?他现在的身份是什么?11.谢廖沙喜欢上了哪个姑娘?最后他们在一起了吗?12.谢廖沙在执行什么任务中受了伤?最后任务完成了吗?13.丽达为什么说丘扎宁是一个很坏的共产党员?14.谢廖沙的枪被富农抢后,谁又送了他一把勃朗宁手枪15.谢廖沙所在的队伍为什么要撤退?第八章1.这一年来,保尔两次离开革命的风暴是什么原因?2.哪本书打动了保尔和他的战友?3.保尔跟指导员说想换到哪里?指导员同意了吗?4.最终保尔如愿进入骑兵连了吗?为什么?5.保尔和他的战友在日托米尔监狱救了多少人?6.监狱里几个人被判了绞刑?几个人被枪毙了?几个人被判20年苦役?7.保尔的老乡米什卡是怎么死的?8.保尔去停着装甲列车的车站送公文时遇到了谁?第九章1.保尔头部受伤昏迷了多少天才醒?2.保尔受伤昏迷期间,哪个女护士一直守在他身边?3.青年医生尼娜手上为什么会有黑紫的伤痕?4.保尔的哪只眼睛瞎了?为此他是怎样说的?5.保尔和冬妮娅发生第一次冲突的原因是什么?6.保尔再见朱赫来时,朱赫来的身份是?他受了什么伤?7.谢廖沙是怎么牺牲的?找出他牺牲这一段中的动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思忆亲人的愧与悔问题情境记叙亲人,特别是记叙父母的文章中,大体包含三个内容:第一是“感人事迹”,所记之事不管关涉国家、民族、社会、战争、和平,还是关涉柴、米、油、盐酱、醋、茶,一般都有难能可贵、感人至深、甚至饱含血泪的特别之处。
第二是“高度评价”。
一般要对亲人的为人、处事、思想、品格等作出正面的高度的评价。
第三是“深刻影响”,介绍亲人的言行、品格等对“我”所产生的重大而深刻的影响。
以上三个内容在朱自清的《背影》和季羡林《永久的悔》中都没有什么表现。
季羡林小少离家在外求学,对自己的母亲更是没有什么记忆,自然写不出母亲的感人事迹,也不会有高度评价。
朱自清的《背影》所记叙的最感人之事只能算父亲“爬过月台买橘子”,但这难度并不大,仅仅是“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会费事些”,此事于我们见惯的包含血泪的亲情故事相比,实属平常之事。
《背影》对父亲的最高评价仅仅是“他少年外出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
通篇没有对父亲的人品、道德有正面的评价,更不用说什么溢美之词,而且,作者朱自清也完全没有介绍父亲的言行举止对“我”个人所产生的影响,也完全没有“我”在父亲身上学习过什么之类的表述。
但是,这两篇文章却深深打动了我们,越品味,越有感触,越与作者产生共鸣。
这当中,到底是什么感动了我们?探究学习一. 参考课文和以下材料,说说朱自清和他父亲的关系是否一贯其乐融融?作者写《背影》时是在怎样的心态?材料:1.父亲原是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后来被解除了职务,两手空空,没有积蓄。
到处奔波找事做。
“老境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已。
情郁于中,自然有发之于外,家庭碎屑便往往触他之怒。
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
”材料2.朱自清在《背影》发表了22年后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的那句话。
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
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
”。
父亲有两年和儿子未曾见面,终于给关系尚僵的儿子去了封信,别的未曾多说,就径直谈到自己的死……”材料3. 《背影》是回忆性散文,写《背影》时与“买橘子的背影”故事相隔了八年。
答:”,二.探究作者是如何以自责、悔恨来反衬对父亲的思念的。
1.写出作者并不理解和不尊敬父亲的情绪和心里活动:2.作者谴责自己的语句:3.文中几处叙说自己的悔恨情绪,悔深是因为情切。
为什么这样说?三.如果说,朱自清对父亲的愧疚还有时间弥补的话,那么,对“子欲养儿亲不待”的季羡林来说,愧疚就成了永远的悔,永远的痛。
下面是季羡林在极度悲痛中为母亲写的挽联:一别竞八年,多少次倚闾怅望,眼泪和血流,迢迢玉宇,高天寒否?为母子一场,只留得面影迷离,入梦浑难辨,茫茫苍天,此恨曷极!注释:①倚闾:靠着门②曷:同“何”1.挽联的上联,写的人是,下联写的人是。
2.挽联的内容,《永久的悔》文中也有比较集中的书写。
请把相应的句子写在下面。
答:①与“倚闾怅望”相应的句子是:②与“只留得面影迷离,入梦浑难辨”相应的句子是实践反思:季羡林在《一条老狗》(《摘自新世纪文存<初编>》)中有谈到他萦绕不散七十年的悔恨:“到了家里,我才知道,母亲不是病了,而是走了。
这消息对我真如五雷轰顶,我昏迷了半晌,躺在床上哭了一天水米不曾沾牙。
悔恨像大毒蛇直刺入我的心窝。
在长达八年的时间内,难道你就不能在任何一个暑假内抽出几天时间回家看一看母亲吗?二妹在前几年也从家乡来到济南,家中就剩下母亲一个人,孤苦伶仃,形单影只,而且有缺吃少喝,他日子怎样国呀!你的良心和理智哪儿去了,你连想都不想一下吗?你还能算得上一个人吗?我痛悔自责,找不到一点原谅自己的地方。
我一度曾想到自杀,追随母亲与地下。
……古人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现在这两句话正应在我的身上。
从小到大,我们被倾注了父母满腔的不需要回报的爱,为人儿女的,我们自恃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对他们,我们有没有“太聪明”的时候?读了这两篇文章,你内心有什么出触动,可千万不要等到自己九十岁再悔恨自己忽略父母。
1.请回想一些事例,即使是太琐碎的事例,看自己能否也与朱自清那样,真正品味到父母或长辈对我们的爱。
并把它写下来。
2.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因为没有为高堂养老送终而深表痛悔,可是当高堂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又在哪里?又做些什么呢?年轻的你,想为你的父母或其他长辈做些什么事情?请行动吧,并把你父母或长辈的反映一纪录下来。
第二单元诗歌的象征问题情景课间,几位同学谈兴正浓。
新课标第一网“我初读《大堰河——我的保姆》,还以为大堰河是一条河呢,原来是一位劳动妇女的称呼。
”“巧了,我的感觉和你一样。
刚看题目,我以为艾青赞美他家乡的一条河呢,那条河滋润他成长,所以叫保姆。
没想到大堰河就是人家真正的奶妈。
”确实,作者艾青的保姆的来自大叶荷村,,所以作者家乡蒋村的人都叫她“大叶荷”。
“大叶荷”与“大堰河”谐音,在江浙方言中还是同音。
所以作者就用这个并不像人名的“大堰河”来称呼她。
“我想,这是作者故意给我们的错觉。
以大堰河来称呼这位劳动妇女,正是诗人的高明之处。
”另一个同学若有所思。
那么,艾青这种做法高明在哪里呢?我们可以从诗歌的象征手法方面去探讨。
探究学习象征:用具体的事物来表现某种特殊意义。
常运用在整篇的诗歌创作中。
象征在诗歌里就像人的心脏一样。
如果没有象征,诗歌将失去力量。
我们阅读诗歌,要抓住象征这把钥匙,它能带我们登堂入室,去体味诗歌的艺术魅力。
而要用好象征这把钥匙,则需要读者的联想。
探究一:人们都说,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你能结合本诗《长城谣》中长城的特征去说明吗?1.以下是《长城谣》的第一节,请你说说长城是以一个什么形象出现,你从那些语句看出?尽管城上城下争战了一部历史尽管夺了焉支又还了焉支多少个隘口有多少次的悲欢啊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蹲踞在荒莽的山巅冷眼看人间恩怨答:2.长城为什么使作者唱不成声、写不成篇,一提起就烈火焚起?答:3.以上两道小题,其实就是前面大题探究的一部分。
现在,请你结合前两道小题的探究结果和全诗的阅读,说说人们把长城看作中华民族象征的理由。
答:探究二有这样的一些事物,天天陪伴这我们而又因为我们习以为常而被忽略。
例如空气,是再普通不过的一种物质;但有人却能以敏锐的眼光抓住它的特点,赋予它新意,新的象征意义。
例如诗人邵燕祥。
邵燕祥:上世纪50年代有影响的青年诗人。
他追求真理、呼唤自由,文革期间遭到迫害,后被平反。
《致空气》这首诗就是作者在平反之后,有感而发,抒写成的。
探究《致空气》是如何运用象征的手法的。
探究方法: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必定通过联想,强调象征事物与被象征内容之间相似的特征,我们也可以通过联想,从象征事物(空气)的特点去联系被象征事物,从而揭示出被象征内容的特点。
附《致空气》的前三小节:星光因你而闪烁波光因你而摇曳我的质朴到透明的朋友你无所不在又难寻踪迹光明离我而去时我沉在黑暗里人们离我而去时我沉在孤独里失眠时,我从鼾息听到了你只有你不肯把我抛弃在我将要窒息的时候掀动我的鼻翼在我生命如丝的时候陪伴着我呼吸1.诗中“我”指诗人自己,“你”指空气。
在诗中,诗人抓住空气的什么特点?答:2.在诗歌的第二、第三小节中,作者强调空气的哪种属性?请你展开联想,还有什么事物也具有空气的这种属性?答:3.诗中把空气看作自己最好的朋友,对这一须臾不离的自然现象,诗人赋予它什么的象征意义?答:我们看到,诗中有明暗两条线,明线是讴歌空气,暗线是讴歌像空气那样特点的事物,如像空气那样朴质和透明,也像空气那样弥足珍贵。
两条线的交织,使主题变得含蓄,耐人寻味。
当然,暗线之所以叫暗线,是诗人预设的、需要读者的联想加入才形成的线。
实践反思. 现在,你该知道艾青把保姆“大叶荷”叫做“大堰河”的高明之处了吧。
诗中这位劳苦善良妇女与“河”的形象很吻合,她其实就是千千万万劳动妇女地化身,她们像河流一样哺育着两岸儿女的成长。
读者能把这位保姆与河流联系起来,更增加形象的丰富性,主题的表达更含蓄。
在中国文化中,有些事物有着固定的象征意义,如松树象征刚强;梅花象征着坚贞;竹子象征这谦虚、品德高尚;月亮象征团圆、思念等。
还有更多事物的象征意义并不确定。
而在诗人创造的特定的形象中,对那被象征的事物的指向,更可以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请阅读下面这首诗,从象征的角度分析里面的形象的指向。
我愿意我愿意是只小鸟,栖息在你木屋旁的树林里,纵然飞不到那片填天空,我也会尽力向你飞去。
我愿意是条小溪,流淌在你树林的水流里,纵然趟不过那片海洋,我也会全力向你奔去。
我愿意是朵小花,开放在你水流便的泥土力,纵然走不过那片土地,我也会向你绽出所有的美丽。
我愿意,我愿意,飞翔在你是记忆里,流淌在你的记忆里,芬芳在你呼吸的每一寸空气里,――只是为你,我愿意。
1.有人说这首诗赞美的是爱情,诗歌中的“你”,其实就是热恋中“我”的“他”或“她”。
你有其他看法吗?答:第三单元耐人寻味的戏剧语言问题情境舞台虽小,却演绎着善与恶,美与丑,虚伪与真诚,高尚与卑鄙。
作为舞台演出基础的戏剧文学,即剧本,除了舞台提示外,全部都是人物语言。
剧作家怎么能仅仅通过语言描写,就讲述了一个个跌宕起伏的故事,塑造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让读者观世间百态,品人情冷暖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解读戏剧语言的特点,一起来品味戏剧语言的无穷魅力。
探究学习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即台词)和舞台说明(舞台提示)。
人物语言承担了塑造人物与展开情节的功能。
塑造戏剧人物形象是戏剧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
一、极富个性化的人物语言个性化语言是指人物的语言符合并表现人物的身份、性格。
即什么人说什么话;听其声则知其人。
1、《日出》(节选)塑造了黄省三、李石清、潘月亭三个人物形象,你能通过以下的人物语言,分析他们的性格特点,说说他们是旧中国哪一阶层的代表形象吗?A、黄省三:(苦笑,很凄凉地)您说哪儿的话,我都配不上。
李先生,我在银行里一个月才用您十三块来钱,我这儿实在是无亲无故,您辞了我之后,我在哪儿找事去?银行现在不要我等于不叫我活着。
李石清:(烦厌地)照你这第说,银行就不能辞人啦。
银行用了你,就算跟你保了险,你一辈子就可以吃上银行啦,嗯?B、黄省三:哦,您说,(嘴唇颤动)您说,要我去——(只见唇动,听不见声音)李石清:你大声说出来,这怕什么?“偷”!“偷”!这有什么做不得,有钱的人的钱可以从人家手里大把地抢。
你没有胆子,你怎么不能偷?黄省三:李先生,真的,我急的时候,也这么想过。
李石清:哦,你也想过去偷?黄省三:(惧怕地)可是,我怕,我怕,我下不了手。
C、黄省三(走到潘面前,哀痛地)经理,您行行好,您要裁人也不能裁我,我有三个小孩子,我不能没有事。
经理,我给您跪下,您得叫我活下去。
李石清:起来!起来!走!走!走!(把他一推倒在地上)你要再这样麻烦,我就叫人把你打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