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 娄山关

合集下载

《忆秦娥·娄山关》原文与译文

《忆秦娥·娄山关》原文与译文

《忆秦娥·娄山关》原文与译文忆秦娥1•娄山关西风烈3,长空雁叫霜晨月4。

霜晨月5,马蹄声碎6,喇叭声咽7。

雄关漫道真如铁8,而今迈步从头越9。

从头越,苍山如海10,残阳如血11。

注释1.忆秦娥:词牌名,源于李白的词句“秦娥梦断秦楼月”。

双调,仄韵格,四十六字。

该词牌名的最早出李白《忆秦娥•箫声咽》词。

此调别名甚多,计有《秦楼月》、《玉交枝》、《碧云深》、《双荷叶》,而《秦楼月》则与《忆秦娥》同取词中首句为之名。

2.娄山关:又称娄关、太平关,位于贵州遵义北大娄山的最高峰上,是贵州北部进入四川的重要隘口,离遵义城约60公里。

娄山关地势极为险要,《贵州通志》说它“万峰插天,中通一线”。

是四川与贵州的交通孔道。

此处群峰攒聚,中通一线,地势十分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娄山关是红军长征途中的一处天险,此处战役关系着红军的生死存亡。

3.西风烈:烈,凛烈、猛风;西风劲厉。

4.长空雁叫霜晨月:在霜晨残月映照下,在烟雾茫茫的长空中,有飞雁在叫唤。

这两句是记拂晓情景,时娄山关战斗已经胜利结束。

5.霜晨月:叠句,类似音律上的和声,有连锁作用,详见词牌忆秦娥。

6.马蹄声碎:碎,碎杂,碎乱。

7.喇叭声咽:喇叭,一种管乐器,即军号。

咽,呜咽、幽咽,声音因阻塞而低沉。

8.雄关漫道真如铁:雄关,雄壮的关隘,即指娄山关。

漫道,徒然说,枉然说。

人们徒然传说娄山关坚硬如铁。

9.而今迈步从头越:迈步,跨步、大踏步。

从头越,即为头越。

张相《诗词曲语词汇释》:“为头,犹云从头,或开始也。

”有重头再开始的意思。

说的是从头大踏步越过雄关,却隐约透露着当时战略任务受挫,要对长征计划从头再作部署,且有取得胜利的坚定不移的信心。

10.苍山如海:青山起伏,像海的波涛。

11.残阳如血:夕阳鲜红,像血的颜色。

[1-2]译文凛冽的西风正猛烈地吹着,大雁鸣霜,晓月当空。

晓月当空,马蹄声零碎而又纷杂,军号声声沉郁低回。

《忆秦娥·娄山关》原文译文

《忆秦娥·娄山关》原文译文

忆秦娥1•娄山关西风烈3,长空雁叫霜晨月4。

霜晨月5,马蹄声碎6,喇叭声咽7。

雄关漫道真如铁8,而今迈步从头越9。

从头越,苍山如海10,残阳如血11。

注释1.忆秦娥:词牌名,源于李白的词句“秦娥梦断秦楼月”。

双调,仄韵格,四十六字。

该词牌名的最早出李白《忆秦娥•箫声咽》词。

此调别名甚多,计有《秦楼月》、《玉交枝》、《碧云深》、《双荷叶》,而《秦楼月》则与《忆秦娥》同取词中首句为之名。

2.娄山关:又称娄关、太平关,位于贵州遵义北大娄山的最高峰上,是贵州北部进入四川的重要隘口,离遵义城约60公里。

娄山关地势极为险要,《贵州通志》说它“万峰插天,中通一线”。

是四川与贵州的交通孔道。

此处群峰攒聚,中通一线,地势十分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娄山关是红军长征途中的一处天险,此处战役关系着红军的生死存亡。

3.西风烈:烈,凛烈、猛风;西风劲厉。

4.长空雁叫霜晨月:在霜晨残月映照下,在烟雾茫茫的长空中,有飞雁在叫唤。

这两句是记拂晓情景,时娄山关战斗已经胜利结束。

5.霜晨月:叠句,类似音律上的和声,有连锁作用,详见词牌忆秦娥。

6.马蹄声碎:碎,碎杂,碎乱。

7.喇叭声咽:喇叭,一种管乐器,即军号。

咽,呜咽、幽咽,声音因阻塞而低沉。

8.雄关漫道真如铁:雄关,雄壮的关隘,即指娄山关。

漫道,徒然说,枉然说。

人们徒然传说娄山关坚硬如铁。

9.而今迈步从头越:迈步,跨步、大踏步。

从头越,即为头越。

张相《诗词曲语词汇释》:“为头,犹云从头,或开始也。

”有重头再开始的意思。

说的是从头大踏步越过雄关,却隐约透露着当时战略任务受挫,要对长征计划从头再作部署,且有取得胜利的坚定不移的信心。

10.苍山如海:青山起伏,像海的波涛。

11.残阳如血:夕阳鲜红,像血的颜色。

[1-2]译文凛冽的西风正猛烈地吹着,大雁鸣霜,晓月当空。

晓月当空,马蹄声零碎而又纷杂,军号声声沉郁低回。

不要说群山起伏像铁般难以逾越,而今让我们重振旗鼓向前。

重振旗鼓向前,茫茫青山如大海,夕阳光华赤如血。

古诗忆秦娥娄山关翻译赏析

古诗忆秦娥娄山关翻译赏析

古诗忆秦娥娄山关翻译赏析《忆秦娥娄山关》作者为当代文学家毛泽东。

其古诗全文如下: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前言】毛泽东这首写于1935年的《忆秦娥娄山关》慷慨悲烈、雄沉壮阔,通过在战争中积累了多年的景物观察,以景入情,情中有景,从内到外描写了红军铁血长征中征战娄山关的紧张激烈场景,表现了作者面对失利和困难从容不迫的气度和博大胸怀。

【注释】1、忆秦娥:词牌名,本于李白诗“秦娥梦断秦楼月”②娄山关:又名太平关,遵义市北大娄山脉中段遵义桐梓交界处,从四川入贵州的要道上的关口。

海拔1440米,古称天险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③烈:猛烈,强劲。

④长空:辽阔的天空。

⑤碎:细碎。

⑥咽(yè):在这里读入声。

本义是声音因梗塞而低沉,这里用来描写在清晨寒中可听来时断时续的军号声。

⑦漫道:莫道。

⑧从头越:重新跨越。

⑨残阳:夕阳。

⑩西风烈:凛冽的西风很猛烈地吹着。

2、西风烈:列,凛烈、猛风;西风劲厉。

3、长空雁叫霜晨月:在霜晨残月映照下,在烟雾茫茫的长空中,有飞雁在叫唤。

这两句是记拂晓情景,时娄山关战斗已经胜利结束。

4、霜晨月:叠句,类似音律上的和声,有连锁作用,详见词牌忆秦娥。

5、马蹄声碎:碎,碎杂,碎乱。

6、喇叭声咽:喇叭,一种管乐器,即军号。

咽,呜咽、幽咽,声音因阻塞而低沉。

7、雄关漫道真如铁:雄关,雄壮的关隘,即指娄山关。

漫道,徒然说,枉然说。

人们徒然传说娄山关坚硬如铁。

8、而今迈步从头越:迈步,跨步、大踏步。

从头越,即为头越。

张相《诗词曲语词汇释》:“为头,犹云从头,或开始也。

”有重头再开始的意思。

说的是从头大踏步越过雄关,却隐约透露着当时战略任务受挫,要对长征计划从头再作部署,且有取得胜利的坚定不移的信心。

9、从头越:叠句,作用同上片“霜晨月”。

10、苍山如海:青山起伏,像海的波涛。

11、残阳如血:夕阳鲜红,像血的颜色。

忆秦娥娄山关意思译文

忆秦娥娄山关意思译文

忆秦娥娄山关意思译文在秦朝时期,有一位女子名叫秦娥,她的丈夫是一位将军,被派往娄山关守卫边境。

每每临别,秦娥都会对丈夫嘱咐良久,希望他能够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与责任。

这篇文章将以诗歌的形式,表达对秦娥和她对丈夫的爱的深情。

娄山关处风景秀丽,山川如画映秋意。

丈夫奉命西边驻,娇妻千般牵挂心。

秦娥美艳千娇媚,却有芳心难勾勒。

丈夫去将身未还,她望长空雁飞去。

寒风吹过秦娥脸,泪水如珠湿容颜。

想起丈夫守娄山,她心疼意念无限。

夜深人静秦娥泪,思念夫君如潮涌。

望穿秦娥瞳眸中,山河无言泪双落。

秦娥娇柔无媚态,却有毅力胸襟宽。

丈夫去往远方战,秦娥守候未曾散。

心系边塞万里程,忆娄山关情意浓。

秦娥寄语远方夫,时刻保重咱身强。

(此处省略500字)秦娥微笑于眉间,丈夫回家相伴眠。

纵有千言难道谢,只愿平安偕老年。

这首诗歌通过对秦娥和她对丈夫的深情的描写,展现了她在丈夫驻守娄山关期间的坚强和忍耐。

秦娥把自己的思念化作了诗歌,抒发出她对丈夫的爱和期待。

她的爱和牵挂让我们感受到了丈夫在千里之外的牵挂和期待,同时也让我们体会到了娄山关的壮丽风景和秦娥内心的深情。

这首诗歌不仅仅是对秦娥和她对丈夫的爱情的描写,更是一种对那个时代背景下妇女的坚强和勇敢的赞颂。

秦娥的坚守和忍耐体现了那个时代的妇女的精神面貌,她们在家庭中默默支持着丈夫,守护着家园。

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尊崇。

回首秦娥娄山关,我们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也能看到一个坚强而爱情的女子。

秦娥的爱情经历不仅仅是个人的感情故事,更是一个时代的见证和记录。

她的故事告诉我们,爱情是无私的,它可以超越时空和距离,永远存在于人们的心中。

在我们忆起秦娥娄山关的时候,不禁感叹岁月的变迁,但对坚守和爱情的尊崇却永远不变。

愿我们永远怀念那个勇敢而深情的女子,也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生活中坚守爱情,用无私的爱去感动他人。

无论时光如何流转,这首诗歌都将长久地传颂下去,忆秦娥娄山关,永远是一种美丽的回忆。

忆秦娥·娄山关译文

忆秦娥·娄山关译文

《忆秦娥·娄山关》的译文及赏析《忆秦娥·娄山关》毛泽东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译文:西风正壮烈地吹送,大雁鸣霜、晓月当空。

晓月当空,嗒嗒的马蹄令人心碎,军号声声沉郁低回。

不要说群山起伏像铁般难以逾越,而今让我们重振旗鼓向前。

重振旗鼓向前,茫茫青山如大海,夕阳光华赤如血。

注释:忆秦娥:词牌名,本于李白诗“秦娥梦断秦楼月”娄山关:又名太平关.遵义市北大娄山脉中段遵义.桐梓交界处,从四川入贵州的要道上的关口。

海拔1440米,古称天险.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烈:猛烈,强劲。

长空:辽阔的天空。

碎:细碎。

咽(yè):在这里读入声。

本义是声音因梗塞而低沉,这里用来描写在清晨寒中可听来时断时续的军号声。

漫道:莫道。

从头越:重新跨越。

残阳:夕阳。

赏析:这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和苍凉感的诗词。

首句“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描绘了一幅广阔的秋日景象。

西风烈,暗示了秋天的萧瑟和寒意;长空雁叫,增添了离别和哀思的氛围;霜晨月,则凸显了清晨的寒冷和月光的皎洁。

这一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为全诗奠定了苍凉、豪迈的基调。

接着是“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这里描绘了军旅生活的场景,马蹄声碎、喇叭声咽,表现了军队行进的艰辛和战士们的豪情壮志。

同时,喇叭声咽也暗示了战士们内心的悲凉和感伤。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是诗词的高潮部分。

雄关漫道真如铁,表现了前行道路的艰险和困难;而今迈步从头越,则展现了战士们不畏艰险、从头再来的决心和勇气。

这一句充满了豪情壮志,表现了战士们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最后是“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从头越,与前面的“而今迈步从头越”相呼应,再次强调了战士们的决心和勇气。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则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现了战士们前行路上的艰辛和苍凉感。

同时,残阳如血也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和牺牲,进一步增添了诗词的悲壮色彩。

娄山关忆秦娥原文翻译 娄山关忆秦娥赏析

娄山关忆秦娥原文翻译 娄山关忆秦娥赏析

娄山关忆秦娥原文翻译娄山关忆秦娥赏析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词本是为乐曲所填的歌词,词作者最初依照曲谱填词,因而曲名就是词调名,也就是“词牌”。

后来词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格律诗体,而词牌,也就成为一首词格律的标志。

历史上词牌数量多达一千六百多个,仅仅宋词中所用到的词牌就有八百多。

同一个词牌填词者众多,其中不乏名作佳篇,但在有些词牌的词作中,若是出了一首千古绝唱。

那么往往这首词几乎就成为该词牌的象征。

譬如说起《虞美人》,几乎所有人首先想到李煜的“春花秋月何时了”;说起《如梦令》,则首推李清照之作;说起《青玉案》,无人可出辛弃疾之右。

只因他们所作之词太过经典,故而也就成了这个词牌中的绝唱。

今天狗子向大家介绍的这个词牌同样有着经典绝唱,令其他同词牌之作黯然失色。

不过此绝唱却是两首,一首前无古人,另一首后无来者,二词颉颃难分高下!这个词牌就是《忆秦娥》,想必大家心中已然浮现出了两首《忆秦娥》经典之作。

咱们便一起来重温经典吧,且先欣赏《忆秦娥》的前无古人之作:忆秦娥唐·李白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这首《忆秦娥》是词史中最早的词作之一,被后人称为“百代词曲之祖”。

词署名李白,后世常有争议,但毕竟难以断定否认,因而也无人敢轻率地剥夺李白的创作权。

这首词以气象取胜,境界极为阔大,写女子思夫之事,比拟寄托情怀,将意象与情感浑融在一起,由个人之忧愁始,以历史之忧愁收。

语调抑扬顿挫,气象悲凉浑厚,表达出一种历史盛衰、古今悲欢的、既悲且壮的情感。

读这首词令人新潮为之澎湃、震荡、沉思、为之惊心动魄。

寥寥数笔,微微唱叹,却如天地初开,沉声切响,掷地有声,气象悲凉而宏大,堪称千古绝唱。

李白的这首《忆秦娥》也是历史上最早的一首《忆秦娥》,不惟年代上前无古人,而其气象境界也是前无古人。

甚至后代唐宋所有的《忆秦娥》都无法超越,千百年来几乎无人可与之一比高下。

娄山关《忆秦娥》诗词墙

娄山关《忆秦娥》诗词墙

《忆秦娥·娄山关》是毛泽东的作品。

全文如下: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此词从内到外勾勒出一幅雄浑壮阔的冬夜行军图,描画了红军长征中征战娄山关的紧张激烈场景,表现了作者面对失利和困难从容不迫的气度和博大胸怀。

全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景中含情,情中又有景,情景一体,水乳交融。

其篇幅虽短,但
雄奇悲壮,气势如虹,寥寥数笔,“份量”很重,像一幅出自大师手笔的简笔画。

忆秦娥有多首同名作品,以下是唐·李白的《忆秦娥·箫声咽》。

全文如下: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此词上片开头以月下箫声凄咽引起,已见当年繁华梦断不堪回首。

次三句,更自月色外,添出柳色,添出别情,将情景融为一片,想见惨淡迷离之概。

下片过拍揭响
云汉,摹写当年极盛之时与地。

而“咸阳古道”一句,骤落千丈,凄动心目。

再续“音尘绝”一句,悲感愈深。

“西风”八字,只写境界,兴衰之感都寓其中。

如果你还有其他想了解的作品,可以向我进行提问。

《忆秦娥 娄山关》赏析

《忆秦娥 娄山关》赏析
最后二行让人有一种仿佛亲眼见到诗人伫立于娄山关之巅,遥望万里祖国壮丽江山之英姿。他看见了如海的青山,如血的夕阳,画卷之美正符合苍凉沉雄的大写意之境界,而这种大写意之境界正是汉风众美之中一类。李白《忆秦娥》有“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近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曰:“寥寥八字,遂关千年登临口。”而毛主席这最后二行博大苍茫之气与李白有同气相呼应之感,同时毛主席这二行还更多一些英雄之气与壮丽之气。
而且毛主席自己的话也说明当时这种一代英雄苍凉之心境:“万里长征,千回百折,顺利少于困难不知多少倍,心情是沉郁的。过了岷山,豁然开朗,转化到了反面,柳暗花明又一村了。以下诸篇(指本篇以下《十六令三首》、《七律·长征》、《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等七首诗),反映了这一种心情。”
下半阕上来起始二句,一破上片的凄厉悲壮,豪气再升,一笔宕开,并不写攻占娄山关激烈的战斗,而是指明即便关山漫漫,长路艰险,但已定下从头做起。因当时确立毛主席为最高军事统帅的遵义会议已经于1月召开,在这次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结束了王明的错误路线,选举了毛主席为政治局常委并确立了他和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实际上确定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袖地位。正是在这样的当口,诗人毛泽东在上半阕正视了红军的现实处境,但在下半阕激抒自己一腔英雄豪气以及对获胜的信心。所以这二句虽表面写实,却的确有象征意义,诗人感到即便过去遭过一些失败,但可以“从头越”。“从头越”这三个字凝结了多少内心的奋发突破之情。“真如铁”这个“铁”字用得极妙,让人有超现实之感。
第四、五句,嗒嗒的马蹄与呜咽的军号声远近唱和,起伏迭荡,在山间回环向前。前面三行已层层铺开了这样一个悲烈的风景,就在这霜华满地,残月当空的风景中,红军的长征壮怀激烈犹如易水之寒。诗人仅用“马蹄”“喇叭”代表红军,又用“碎”与“咽”形容心境,用字凝炼、准确、优美,情景相得益彰。整个上半阕一气读到此处不由得立马想到稼轩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在断鸿声里,忧愁风雨中:“倩何人,换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稼轩这几行千古绝唱在毛泽东的这首诗尤其上半阕得到了完美的应和,可堪英雄苍凉之气难分伯仲。

忆秦娥 娄山关 赏析

忆秦娥 娄山关 赏析

忆秦娥娄山关赏析《忆秦娥·娄山关》是毛泽东写于1935年红军二渡赤水攻克娄山关的一首慷慨悲烈、雄沉壮阔的词。

忆秦娥1·娄山关西风烈2,长空雁叫霜晨月3。

【毛泽东诗词手迹】忆秦娥·娄山关霜晨月4,马蹄声碎5,喇叭声咽6。

雄关漫道真如铁7,而今迈步从头越8。

从头越,苍山如海9,残阳如血10。

注释1.忆秦娥:是词牌名,源于李白的词句“秦娥梦断秦楼月”。

双调,仄韵格,四十六字。

该词牌名的最早出李白《忆秦娥·箫声咽》词。

此调别名甚多,计有《秦楼月》、《玉交枝》、《碧云深》、《双荷叶》,而《秦楼月》则与《忆秦娥》同取词中首句为之名。

2.西风烈:列,凛烈、猛风;西风劲厉。

3.长空雁叫霜晨月:在霜晨残月映照下,在烟雾茫茫的长空中,有飞雁在叫唤。

这两句是记拂晓情景,时娄山关战斗已经胜利结束。

4.霜晨月:叠句,类似音律上的和声,有连锁作用,详见词牌忆秦娥。

5.马蹄声碎:碎,碎杂,碎乱。

6.喇叭声咽:喇叭,一种管乐器,即军号。

咽,呜咽、幽咽,声音因阻塞而低沉。

7.雄关漫道真如铁:雄关,雄壮的关隘,即指娄山关。

漫道,徒然说,枉然说。

人们徒然传说娄山关坚硬如铁。

8.而今迈步从头越:迈步,跨步、大踏步。

从头越,即为头越。

张相《诗词曲语词汇释》:“为头,犹云从头,或开始也。

”有重头再开始的意思。

说的是从头大踏步越过雄关,却隐约透露着当时战略任务受挫,要对长征计划从头再作部署,且有取得胜利的坚定不移的信心。

9.苍山如海:青山起伏,像海的波涛。

10.残阳如血:夕阳鲜红,像血的颜色。

译文凛冽的西风正猛烈地吹着,大雁鸣霜,晓月当空。

晓月当空,马蹄声零碎而又纷杂,军号声声沉郁低回。

不要说群山起伏像铁般难以逾越,而今让我们重振旗鼓向前。

重振旗鼓向前,茫茫青山如大海,夕阳光华赤如血。

赏析:上阕“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简炼地指出了战斗的时间、景候,还创造出一个壮烈的抒情氛围。

一开始三个字“西风烈”,悲声慷慨高亢,•英雄落寞之情划破寒空,直上云天。

《忆秦娥娄山关》

《忆秦娥娄山关》

《忆秦娥娄山关》作者为当代文学家毛泽东。

其古诗全文如下: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前言】毛泽东这首写于1935年的《忆秦娥娄山关》慷慨悲烈、雄沉壮阔,通过在战争中积累了多年的景物观察,以景入情,情中有景,从内到外描写了红军铁血长征中征战娄山关的紧张激烈场景,表现了作者面对失利和困难从容不迫的气度和博大胸怀。

【注释】1、忆秦娥:词牌名,本于李白诗“秦娥梦断秦楼月” ②娄山关:又名太平关,遵义市北大娄山脉中段遵义桐梓交界处,从四川入贵州的要道上的关口。

海拔1440米,古称天险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③烈:猛烈,强劲。

④长空:辽阔的天空。

⑤碎:细碎。

⑥咽(yè):在这里读入声。

本义是声音因梗塞而低沉,这里用来描写在清晨寒中可听来时断时续的军号声。

⑦漫道:莫道。

⑧从头越:重新跨越。

⑨残阳:夕阳。

⑩西风烈:凛冽的西风很猛烈地吹着。

2、西风烈:列,凛烈、猛风;西风劲厉。

3、长空雁叫霜晨月:在霜晨残月映照下,在烟雾茫茫的长空中,有飞雁在叫唤。

这两句是记拂晓情景,时娄山关战斗已经胜利结束。

4、霜晨月:叠句,类似音律上的和声,有连锁作用,详见词牌忆秦娥。

5、马蹄声碎:碎,碎杂,碎乱。

6、喇叭声咽:喇叭,一种管乐器,即军号。

咽,呜咽、幽咽,声音因阻塞而低沉。

7、雄关漫道真如铁:雄关,雄壮的关隘,即指娄山关。

漫道,徒然说,枉然说。

人们徒然传说娄山关坚硬如铁。

8、而今迈步从头越:迈步,跨步、大踏步。

从头越,即为头越。

张相《诗词曲语词汇释》:“为头,犹云从头,或开始也。

”有重头再开始的意思。

说的是从头大踏步越过雄关,却隐约透露着当时战略任务受挫,要对长征计划从头再作部署,且有取得胜利的坚定不移的信心。

9、从头越:叠句,作用同上片“霜晨月”。

10、苍山如海:青山起伏,像海的波涛。

11、残阳如血:夕阳鲜红,像血的颜色。

【译文】凛冽的西风正猛烈地吹着,大雁鸣霜,晓月当空。

忆秦娥娄山关全诗赏析

忆秦娥娄山关全诗赏析

忆秦娥娄山关全诗赏析
《忆秦娥·娄山关》上阙写红军突过娄山关之前的行动。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在霜天的凌晨,月光下,西风猛烈地吹着,天空中传来一群大雁的叫声。

这是描述红军突过娄山关开始行动时的景色。

“霜晨月”,是叠句,既是词牌的要求,又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马蹄声碎,喇叭声咽”,是描述红军的行军。

“碎”和“咽”,烘托了红军行军时的严肃与敏捷。

《忆秦娥·娄山关》下阙写红军突过娄山关之后的愉悦情绪。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雄关”,是牢不可破的关口,“漫道”,是别说的意思,“铁”,是坚不可摧别说娄山关的险要是牢不可破的,红军就这样从容迈步,从山头上越过去了。

这两句,既雄壮又豪迈,写出了红军敢于战胜困难的英雄气概。

“从头越”,又是叠句,也写C田下。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句,写的是傍晚的景色,突过娄山关,正是夕阳西下之时。

站在山头上向远望去,山峦起伏,一眼望不到边,就好像翻腾的大海一样;夕阳西下,落日像血一样鲜红。

诗人在突破娄山关后的欣喜情绪溢于言表。

忆秦娥 娄山关赏析

忆秦娥 娄山关赏析

忆秦娥娄山关赏析《忆秦娥娄山关》是唐代文学家杜牧创作的一篇咏史作品。

通过对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故国辽阔大地的深深思念之情。

这篇文章以娄山关为背景,通过对娄山关的描绘,展现了山水秀丽的风景和关城上的壮丽景色,同时也展示了作者深沉的思乡之情。

本文将从娄山关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等多个方面进行赏析。

娄山关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商丘市东南部,是淮河流域与黄河流域之间的交通要道。

它坐落在山岳之间,环境优美,风景宜人。

在文章中,杜牧的描写给人一种亲身参观的感觉。

他写道:“门多欲寺曾寻绝,路处不闲人步频。

环回空碛蔓丛绿,望断层层稗米春。

”这句话生动地描述了娄山关的自然风光。

杜牧用“门多欲寺曾寻绝”来形容关城的繁忙,描绘了关中的热闹景象;用“路处不闲人步频”来形容人们来来往往、忙忙碌碌的样子,使读者感受到关城中的繁华和热闹。

同时,他还用“环回空碛蔓丛绿”来描绘娄山关周围的田地,形象地表达了大地的繁茂和春天的气息。

关于娄山关的历史背景,文中提到了“会昌中州关”和“武昌御故关”。

会昌中州关是指娄山关的旧称,而武昌御故关则是唐代皇帝经过的关口。

这些历史的标志使得娄山关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文化内涵。

在文中,作者通过这些历史背景的点缀,使得娄山关更加丰满而有内涵。

同时,文中还提到了苏洵在娄山关病逝的故事,这不仅展现了娄山关的历史,也表达了对这位文学巨匠的敬仰和思念之情。

此外,《忆秦娥娄山关》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文中提到的秦娥是一个历史人物,她是秦始皇的后妃之一,因为她有一颗忠诚的心,为秦始皇守寡三年,后来被授予“秦娥”之号。

在文章中,杜牧通过对秦娥的赞美,表达出对忠诚和坚定的崇敬之情。

同时,文中还提到了关城中唱忆秦娥的人们,这不仅展现了关城丰富的文化活动,也表达了对秦娥这一历史人物的传承和崇敬之情。

艺术特色是《忆秦娥娄山关》的一个重要方面。

文章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修辞手法,给读者一种唯美的艺术享受。

《忆秦娥·娄山关》赏析

《忆秦娥·娄山关》赏析

《忆秦娥•娄山关》赏析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1935年2月【译诗】西风正壮烈地吹送,大雁鸣霜、晓月当空。

晓月当空啊,哒哒的马蹄令人心碎,军号声声沉郁低回。

群山起伏长路漫漫恰似黑铁,如今让我们重振旗鼓向前。

重振旗鼓向前啊,茫茫青山如大海,夕阳光华赤如血。

【赏析】据笔者所见,毛泽东这首《忆秦娥·娄山关》是他所有诗作中绝对第一流的作品,写景状物、抒发胸臆,堪当精品。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诗人自己对这首诗的解释毛主席在1962年5月9日读了郭沫若对这首诗的赏析后,将郭沫若的内容全部删去,并以郭沫若的口气在清样的四边空白处写了一段对这首诗的注释性文字:“我对于《娄山关》这首词作过一番研究,初以为是写一天的,后来又觉得不对,是在写两次的事,头一阕一次,第二阕一次,我曾在广州文艺座谈会上发表了意见,主张后者写两次的事,而否定前者写一天,可是我错了。

这是作者告诉我的。

1935年1月党的遵义会议以后,红军第一次打娄山关,胜利了,企图经过川南,渡江北上,进入川西,直取成都,击灭刘湘,在川西建立根据地。

但是事与愿违,遇到了川军的重重阻力。

红军由娄山关一直向西,经过古蔺古宋诸县打到了川滇黔三省交界的一个地方,叫做‘鸡鸣三省’,突然遇到了云南军队的强大阻力,无法前进。

中央政治局开了一个会,立即决定循原路反攻遵义,出敌不意打回马枪,这是当年2月。

在接近娄山关几十华里的地点,清晨出发,还有月亮,午后二、三时到达娄山关,一战攻克,消灭敌军一个师,这时已近黄昏了。

乘胜直追,夜战遵义,又消灭敌军一个师。

此役共消灭敌军两个师,重占遵义。

词是后来追写的,那天走了一百多华里,指挥作战,哪有时间去哼词呢南方有好多个省,冬天无雪,或多年无雪,而只下霜,长空有雁,晓月不甚寒,正像北方的深秋,云贵川诸省,就是这样。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两句,据作者说,是在战争中积累了多年的景物观察,一到娄山关这种战争胜利和自然景物的突然遇合,就造成了作者以为颇为成功的这两句话。

忆秦娥·娄山关诗词全文

忆秦娥·娄山关诗词全文

忆秦娥·娄山关诗词全文
《忆秦娥·娄山关》是毛泽东在娄山关战役胜利之后所写,最早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发表时没有标明写作时间。

1963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毛泽东诗词》时,将写作时间标明为“一九三五年二月”。

这首词上阕写的是红军向娄山关进军的途中,下阕写的是娄山关战役胜利之后的景象。

诗词全文: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译文:
西风猛烈,长空中一群群大雁南飞,一阵阵鸣叫。

霜花满地,残月在天,天将破晓,马蹄声零碎而又纷杂,军号声声沉郁低回。

不要说娄山关坚硬如铁难以逾越,而今让我们重振旗鼓向前。

青山起伏,像海的波涛,夕阳鲜红,像血的颜色。

忆秦娥-娄山关PPT

忆秦娥-娄山关PPT

对作者的影响
创作风格转变
该词是毛泽东创作生涯中的一次重要转折点,标志着他的创作风格从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的转变,对毛泽东的文 学创作理念和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思想升华
该词的创作过程中,毛泽东深入了解了红军的英勇事迹和人民的苦难,进一步坚定了他的革命信仰和为人民服务 的宗旨,使他的思想得到了升华和提炼。
要之地。
红军英勇奋战,经过激战,最终 夺取了娄山关,打开了通往遵义
的通道。
这一战役对于红军的长征具有重 要意义,为后续的胜利奠定了基
础。
个人背景
《忆秦娥-娄山关》的作者毛泽东在创作时正面临国家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他 通过这首词表达了自己对于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对于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
毛泽东在创作过程中,将自己的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使得这首词具有 强烈的时代感和历史意义。
忆秦娥-娄山关
目录
CONTENTS
• 忆秦娥-娄山关的创作背景 • 忆秦娥-娄山关的文学价值 • 忆秦娥-娄山关的影响 • 忆秦娥-娄山关的鉴赏 • 忆秦娥-娄山关的传承与传播 • 忆秦娥-娄山关的当代意义
01 忆秦娥-娄山关的创作背景
CHAPTER
历史背景
1935年1月,中央红军在长征途 中占领娄山关,为了突破敌人的 围追堵截,必须迅速通过这一险
谢谢
THANKS
书籍
这首词被收录在各种诗词选集和文学作品中,通过出 版和发行,传播给更广泛的读者。
网络
在网络时代,忆秦娥-娄山关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博 客、论坛等平台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
媒体报道
新闻媒体对这首词的报道和解读,也有助于扩大其知 名度和影响力。
06 忆秦娥-娄山关的当代意义

娄山关 忆秦娥意思

娄山关 忆秦娥意思

娄山关忆秦娥意思
《娄山关忆秦娥》是一首古代诗歌,由唐代诗人杜牧创作。

这首诗以描写历史事件和表达情感为主题,通过娄山关和秦娥这两个意象来表达诗人对过往岁月和爱情的回忆之情。

娄山关是位于今天的陕西省临潼区的一座古关,它在古代是连接陕西与关中平原的重要通道。

在历史上,娄山关曾多次成为战争的战场,经历了许多激烈的战斗。

因此,娄山关在诗中象征着历史的变迁和战争的残酷。

而秦娥则是诗中的女性角色,她是诗人的恋人或妻子。

诗中的"忆秦娥"意味着诗人对秦娥的怀念和对过往爱情的回忆。

这种回忆往往伴随着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和美好回忆的留恋之情。

整首诗以娄山关为背景,通过描绘关山的景色和历史事件,诗人唤起了自己对过往时光和爱情的回忆。

诗中既有对历史的追溯,也有对爱情的怀念,将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相融合,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思考和对美好回忆的珍视。

总的来说,《娄山关忆秦娥》通过娄山关和秦娥这两个意象,以历史和爱情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和爱情的回忆之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和个人经历的思考和感慨。

毛主席诗词鉴赏——忆秦娥 娄山关(1935.02)

毛主席诗词鉴赏——忆秦娥 娄山关(1935.02)

毛主席诗词鉴赏——忆秦娥娄山关(1935.02)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注释】
忆秦娥:词牌名,本于诗“秦娥梦断秦楼月”。

娄山关:遵义市之北,从四川入贵州的要道。

【题解】
一九三五年一月十六日至十八日,遵义会议开了三天,随后红军就经娄山关北上四川,想和张国焘的红四方面军会合。

二月五日,在一个叫“鸡鸣三省”(四川,贵州,云南)的村庄,博古把军事指挥权正式移交给。

上任伊始的毛泽东求胜心切,敌情未明而猛功四川土城。

没料到四川辣子们十分打得,红军兵数千,败下阵来。

毛泽东当机力断,决定放弃和张国焘会合的这一长征初始目标,回贵州攻打战斗力薄弱的黔军。

这是长征途中的最重大的战略转折。

黔军企图凭娄山关天险力阻红军,会合川军、滇军和中央军聚歼红军于云贵川交界处。

彭德怀亲自带兵以急行军在二月二十六日下午抢占娄山关,接着几天,又在娄山关周围歼敌二个师,取得了自从惨败湘江,损失一半人马以来的长征途上的第一个大胜利。

这首词,应该是作于二月二十六日左右。

忆秦娥娄山关大概意思

忆秦娥娄山关大概意思

忆秦娥娄山关大概意思
忆秦娥娄山关大概意思是:
这首词生动地描写了当年红军指战员从拂晓出发到傍晚结束战斗的动人情景。

西风猛烈,长空雁叫,红军在月明的霜晨进军,马蹄声微响,喇叭声低沉,一片严肃的战斗前的景象。

经过战斗后,雄关也被我们占领,大家迈开大步通过,在黄昏中向波涛起伏的群山奋勇前进。

全词写出雄关也没有什么了不起,我们艰苦奋斗,就能前进,尽管前面有多少艰难险阻。


原文是: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忆秦娥娄山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课文。

理解诗意及蕴含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小组交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自主学习,理解诗意及蕴含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及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2)学习作者面对失利和困难从容不迫的气度和博大胸怀。

【重点难点】
1.针对单元重点和教材内容,我认为本文的教学重点是:感受红军的大无畏精神、英勇豪迈的气概。

领略毛泽东作为诗人的豪情和作为一代伟人的博大胸怀、高昂气质。

2.针对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心理层次,我认为本文的教学难点是:理解词的意思并体会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音乐、视频等多媒体素材。

【课时安排】
一课时(40分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复习《沁园春长沙》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毛泽东的另一首词《忆秦娥娄山关》。

(板书课题)
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课件展示)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理解诗意及蕴含的思想感情。

2、感受毛泽东及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3、学习作者从容不迫的气度和博大胸怀。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

回顾学习方法可以照应整个诗词单元的整体性,让学生明白方法的运用是举一反三的。

背诵《沁园春长沙》,可检测学生课后背诵情况,督促学生课后学习,同时照应到学习的延续性。

] 二、弄清标题,了解背景
师:我们常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我们拿到一首诗词,首先要读的也是标题。

明确:忆秦娥是词牌名,源于李白的词“秦娥梦断秦楼月”,而娄山关是本词的题目,也是本词的写作地点。

师:1935年在娄山关究竟上演了一段怎样的历史呢?(教师介绍,课件展示图片)
又名太平关,位于大娄山脉的主峰,海拔1400余米,娄山关关口地势险要,四周崇山峻岭,悬崖峭壁,群山中只有一条盘山公路通过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

关南50公里为遵义市城区。

1934年10月,红军开始战略性大转移--长征。

初期,王明等左倾机会主义者在军事上遇敌硬打硬拼,使红军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1935年1月,红军遵义会议后,纠正了组织和军事上的错误,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军的领导地位。

从此,红军改变了以往的被动局面,在战略上转入主动的态势。

1月中旬,红军离开遵义,过娄山关,娄山关在贵州省遵义城北娄山的最高峰上,是防守贵州北部重镇遵义的要冲。

上任伊始的毛泽东求胜心切,敌情未明而猛攻四川土城。

没料到四川兵十分打得,红军折兵数千,败下阵来。

此时蒋介石集结重兵,封锁长江,严守川黔边境。

毛泽东当机力断,决定放弃和张国焘会合的这一长征初始目标,回贵州攻打战斗力薄弱的黔军。

这是长征途中最重大的战略转折。

彭德怀亲自带兵急行军在2月26日下午抢占娄山关,接着几天,又在娄山关周围歼敌二个师,取得了自从惨败湘江,损失一半人马以来的长征途上的第一个大胜利。

也是遵义会议后的第一个大胜利。

这首词作于2月26日左右。

[设计意图:标题是诗词的眼睛。

了解背景可为后面理解词的感情作好准备。

]
三、初读全词
1、生自由读:
师:娄山关大捷。

站在娄山关关口,毛泽东感慨万端,吟出了长征中的著名诗篇《忆秦娥娄山关》。

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看你读准字音读出节奏了吗?
2、指读(教师给予鼓励指导,提示学生注意节奏的把握。


3、教师范读
4、听配乐诵读,整体感受词的意境。

5、齐读
[设计意图: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读出诗歌的节奏、韵味才能让学生更有兴趣学习这首诗歌。

]
四、品读鉴赏
师:同学们都能准确地读出词了,但若要真正地读好它,还需要我们细细品读,才能走进诗词,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

首先让我们透过诗歌的意象体悟意境。

1、透过意象,体悟意境
师: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自读这首词。

上阕和下阕分别写到了什么景物?他们构成一副什么画面?
上阙:西风、长空、雁、霜、冷月、马、喇叭声
此时你的眼前浮现的是怎样的画面?(生说画面)
明确:在我们的眼前出现的是一幅霜晨行军图。

(板书)
下阕:雄关、苍山、残阳
师:这是什么时候的看到的情境?娄山关战役胜利归来
明确:在我们的眼前出现的是一幅胜利越关图
师:让我们在歌声中体悟这首词的意境。

播放歌曲,给学生创设氛围,让学生再次体悟那诗中的画面。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特有的氛围牵动记忆表象,点燃思维的火花,诱发联想。

]
2、推敲词语,品味精妙。

师:读毛泽东的词,如读一幅幅画,一幅幅山水画,一幅幅逼真的、动感十足的画。

《沁园春长沙》一个“看”字让我们看到毛泽东指点江山的情境。

在这首词中又有什么词用得如此精妙呢?(学生分析,教师归纳)(1)“碎”:是马蹄声断断续续、时断时续、零零落落,是零碎、杂乱、急促的,说明走在崎岖不平山道的红军马匹之多和红军行军之急。

(师生共同用手指体会万马平川奔腾的声音与万马在崎岖道路上奔跑的声音,从而理解“碎”的妙处。

(2)“咽”:喇叭声时断时续,低沉呜咽。

(3)漫道:不要说,表达了对险阻的蔑视,对据险顽抗之敌的鄙视。

(4)“铁”:充分体现雄关的坚不可摧。

(5)“越”:形象表现了红军翻越时的雄姿,表达红军再次跃过娄山关的胜利豪情。

(可请学生表演“越”的动作)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身体验体会词中用词的精妙。

]
3、通观全词,把握情感。

一个个意象营造了一幅幅画面,一个又一个精妙的词语让我们看到了更加逼真的画面。

《尚书》有言:“诗言志,歌咏言。

”诗词的终极目的还在于抒发诗人的情感。

大家透过这首词的画面和精妙之词,从上下阕中又分别读到了什么感情呢?
上阕:紧张、沉郁
师:毛泽东在自注此词时说:“万里长征,千回百折,顺利少于困难不知有多少倍,心情是沉郁的。

……”(板书沉郁)
怀着这样的心情读好它。

(生读)
师:攻打娄山关这可是一场硬仗,心情怎能不沉郁呢?然而一场激战过后,红军取得了娄山关大捷,站在娄山关关口,毛泽东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师读下阕)
下阕:喜悦(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担忧板书:亦喜亦忧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师(总结):有同学认为这两句只写眼前所见之景,有同学认为这是借眼前之景抒发娄山关战争的胜利,因为长征的前期一直都打败仗,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这是遵义会议后的第一次胜利,长征中的第一次胜利;还有同学认为这是借眼前之景暗写红军排除外难取得胜利,预示未来斗争的艰辛与曲折。

每个同学都能从中读到属于自己的见解,这就是诗词的最大魅力。

这就是我们说的“诗无达诂”。

五、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1、背诵全词。

2、收集自己喜欢的毛泽东诗词。

(课件出示)
【板书设计】
忆秦娥娄山关
毛泽东
上阙:西风、长空、雁群、霜、冷月、马蹄声、喇叭声霜晨行军图
碎:马蹄声断零碎、杂乱、急促
咽:喇叭声时断时续,低沉呜咽沉郁
下阙:雄关、苍山、残阳胜利越关图
漫道:对险阻的蔑视,对据险顽抗之敌的鄙视。

铁:体现雄关的坚不可摧亦喜亦忧
越:翻越时的雄姿胜利豪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