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姓名字号解说
古代文化常识姓名字号
名殊 字同叔 “殊途同归” 《周易.系辞下》 曰:“天下同归 而殊途,一致而 百虑”, 在现代汉语中也 有“特殊”一词, “叔”表排行
意义相顺
曹 操
国曹操 名操 字 孟德 《荀子。劝学》 有“生乎由是, 死乎由是,夫 是之谓德操” 现在:有“道 德情操”之说
三
意义相顺
白居易
字乐天,号 香山居士, 又号醉吟先 生
山居秋暝
崇教
唐朝 李持盈 玉真公主
道号:无上真 字:玄玄
拆字
老 舍
合则为名,拆则为字。 南宋诗人谢翱 名翱 字皋羽 老舍原名舒庆春 名庆春 字舍予
拆字
查良镛
金庸
上举的诸人之“字”均有两字组成。其中一个为主 (也有些“字”中两字都起作用),另一个为辅, 为主的与“字”有意义上的联系,为辅的只起修饰 作用,例如: ①涵义丰美之字: 四、 子、甫、元、君、玄、宝、智、义、仁、耆 、 何谓 公、翁、卿、倩、彦、伟、休、 道、孝 …… “衬 ②次第,孟(伯)、仲、叔、季 最典型例子三国时东吴孙氏弟兄: 字” 孙策 老大 字伯符 孙权 老二 字仲谋 孙翊 老三 字叔弼 孙匡 老四 字季佐
名是人们之间互相区别的符号;
一般是婴儿出生几个月,由父亲,或长者或有威望 的人命名;
姓与名结合起来就是对一个人身份的确定。 古人直称姓名有三种情况: (1)用于自称: 庐陵欧阳修 (2)用于给人作传记: 廉颇者,赵之良 将也。 (3)用于厌恶的人: 不幸吕师蒙构恶(è)于前
1、字是一个人行成人礼后,由父 亲或长者给取的,只限于古代有身 份的人。
1、号又叫别号、表号、别称。 2、号初为自取,称自号,以显示某种志 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如: 青莲居士、东坡 居士 。 后来,才有别人送上的称号(赠号,称尊 号、雅号、谥号、绰号等。)
古人的姓氏字号常识介绍
古人的姓氏字号常识介绍古代的人是怎么起自己的名字号的?中国古人的姓名和现代一样,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用来代表个人的符号。
姓,就是某一群人(氏族、家族)共用的名;名,就是个人独用的姓。
中国古史传说中的人物的姓氏,如有熊氏、牛蟜氏、青云氏等,今天看来可能都是氏族的名称。
上古时代氏族以自然物为氏族标志,因而这些名称大都和生物和自然现象有关。
这些氏族名称以后就可能演化为姓(如熊、牛、云等)。
古代称呼人还往往冠以地名(如傅说,“傅”是地名)、职业名(如巫咸,“巫”是从事占卜的人)、祖先的名号(如仲虺,是奚仲的后人)等,这类称呼固定下来也就是“姓”。
如鲁、韩、宋等,是以地名为姓;东郭、西门、池、柳等,是以住地的方位、景物为姓;师、祝、史等,是以职业为姓;上官、司马、司徒等是以官职为姓;公孙、王孙最早是指其先人是公或王;穆、庄等姓是用其先人的谥号。
从春秋战国时一些人的称呼中我们还能看到姓氏形成的一些痕迹,如展禽因住地有柳又称“柳下惠”,公输班因是鲁人又叫“鲁班”,公孙鞅又因是卫国人称“卫鞅”、因封为商君称“商鞅”等。
此外,在中华各民族交通往来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姓氏如呼延、慕容、尉迟等。
姓的形成有不同的历史过程,同样的姓未必就是一个起源。
如“贺”,有的是原姓“贺兰”或“贺敦”简化为“贺”,有的是原姓“庆”,因避皇帝讳而改姓“贺”。
姓也因政治的、地理的、民族的等等原因而变化。
如五代时吴越的“刘”姓因避讳(“刘”与吴越王“钱鏐”的名同音)改姓“金”;明代“靖难”后,黄子澄的后人因避祸改姓“田”,而“靖难”有功的太监马三保却被赐姓为“郑”(就是以“三保太监下西洋”著称的郑和);北魏孝文帝为推行“汉化”而改“拓跋”姓为“元”姓。
又如“汉代诸县(今山东省境内)的“葛”姓迁到阳都(今河南省境内),为了和当地的葛姓区别就称为“诸葛”,而齐地的“田”姓外迁,以外迁的次第改姓“第一”、“第二”……(如东汉名臣“第五伦”)。
可见,姓就是一种符号,并不象封建宗法制的维护者所宣传的那样神秘和神圣。
古代家谱中——人名、字、号的说法
古代家谱中——人名、字、号的说法家谱中人物的简介和古文、古诗词中介绍作者时,总是碰到名、字、号。
古人的:一、名,·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
幼年时由父母命名,供长辈呼唤。
二、字,是男子20岁(成人)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许嫁举行笄(jī)礼时取字,以表示对本人尊重或供朋友称呼。
名和字一般在意义上都存在一定的联系。
有两种情况:①“名”和“字”词义相近或“字”是对“名”的进一步阐述,例如:屈原名平,字原,“原”是宽阔平坦的意思;②“名”和“字”意思相反的,例如:韩愈,字退之。
后人取字,通常是以两个为“字”,例如诸葛亮字孔明。
古人通常尊敬对方称自己名,表示自己谦卑时也称自己名。
三、除了名和字之外,古人还有别号。
别号是名和字以外的称号。
古时,人们为了尊重别人,一般不直呼其名,也不称其字,而称其别号。
号和名不一定有意义上的联系。
号可以有两个字的,也可以有三个以上字的。
例如:陆游,号放翁;陶潜,号五柳先生;苏轼,号东坡居士。
字数多的别号有时可以缩为两个字,如苏东坡。
此外,有人认为称别人的字、号还不够尊敬,于是就以其官职、籍贯来称呼,如杜甫被称为杜工部,称柳宗元为“柳河东”。
古人的“字”20世纪以后出生的人,姓名都比较简单。
在秉承先辈姓氏的前提下,取一个字或两个字作为名就算完事。
对于他们来讲,“名字”是一个单纯词,意义不可再分割。
但是,对于古代中国人而言,名是名,字是字,各有独立的意思,不可混为一谈。
这里专讲古人的“字”。
从周代开始,人们在名以外,又另取字。
《礼记·檀弓》称:“幼名,冠字。
”这句话的解释是:“始生三月而加名,故云幼名;年二十有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
”“年二十有为父之道” 时加“字”,当然是说男子;对于女子,则是“许嫁笄而字”,到了可以出嫁之时(15岁)加“字”。
人一出生就要起名,是为了分别彼此,否则便无法以独立身份进入既有的社会秩序系统之中。
对小孩直呼其名,不会有什么顾忌,但同样对已经成年者,便显得不够尊重,取字,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古人是如何取名的?中国古代姓、氏、名、字、号详解古人取名
古人是如何取名的?中国古代姓、氏、名、字、号详解古人取名有文,有识,有趣——凤凰副刊一、姓许慎《说文解字》卷二四“女部”:“姓,人所生也,从女、生,生亦声。
”班固《白虎通德论》卷九曰:“姓者,生也,人禀天气所以生者也。
”《左传·隐公八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
这都说出了“姓”的本义是“生”。
因此人们普遍认为,姓最初是代表有共同血缘、血统、血族关系的种族称号,简称族号。
作为族号,它不是个别人或个别家庭的,而是整个氏族部落的称号。
据文献记载,我们的祖先最初使用姓的目的是为了“别婚姻”,“明世系”、“别种族”。
它产生的时间大约在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时期。
姓是怎么来的?人们推测,姓的由来与祖先的图腾崇拜有关系。
在原始蒙眛时代,各部落、氏族都有各自的图腾崇拜物,比如说麦穗、熊、蛇等都曾经是我们祖先的图腾,这种图腾崇拜物成了本部落的标志。
后来便成了这个部落全体成员的代号,即“姓”。
由于古代氏族部落的数量毕竟是有限的、可数的,所以,纯正的远古时代留下来的姓是很少的。
后人据《春秋》整理出来的“古姓”有:妫(今河北涿鹿有妫水)、姒、子、姬、(周王族姓)、风、赢(秦姓)、己、任、吉、芊、曹、祁、妘、姜、董、偃、归、曼、芈(楚姓)、隗(原北方少数民族姓)、漆(瞒)、允等22个姓。
这些姓中近半数带女字旁。
所以,人们推测,姓的产生可能在母系氏族社会。
章太炎先生及其他学者又从《说文》、《山海经》、甲骨文、金文等较古的文献中整理出几十个古姓(约59个,章太炎得52个,他人又从金文中得嫘等7个),这样加上原有的也不过80几个,可以想见,这只是远古实际存在的姓中的一部分,原有的姓肯定不止这些。
其他的已佚。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时候的姓决没有我们今天讲的“姓”多。
我们这里可以罗列几个从古至今具有代表性的关于姓的数字。
①北宋以后的封建社会,长期作为儿童识字读物的《百家姓》(北宋钱塘无名氏编),共收入502个姓氏(其中单姓342个,复姓60个。
古代字号以及古代名人字号大全
古代字号以及古代名人字号大全古代同一个人在他的姓名之外,往往又有字、号,有时还不止一个号,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称呼。
比如,屈原,战国楚人,名平,字原、号灵均。
古人的字号 - 字“字”只是限于古代有身份的人。
《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说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他人称呼。
一般人尤其是同辈和属下只许称尊长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
古人命字方法的主要依据有以下几种:①同义反复。
如屈原名平,字原,广平为原。
孔子学生宰予,字子我,季路字子由,颜回字子渊,诸葛亮字孔明,陶渊明字元亮、周瑜字公瑾,诸葛瑾字子瑜,文天祥字景瑞,都属此类。
②反义相对。
晋大夫赵衰(减少意)字子馀(增多)。
曾点(小黑也)字子晳,色白也。
唐王绩字无功,朱熹(火亮)字元晦,元赵孟頫(俯)字子昂,晏殊字同叔。
③连义推想。
赵云字子龙(云从龙);晁补之,字无咎;苏轼,字子瞻(《左传僖28年》:“君冯轼而观之”);岳飞字鹏举。
古人的字号 - 号号也叫别称、别字、别号。
《周礼·春官·大祝》:“号为尊其名更美称焉”。
名、字是由尊长代取,而号则不同,号初为自取,称自号;后来,才有别人送上的称号,称尊号、雅号等。
号起源很早,但直至六朝时期还不流行,葛洪、陶潜有号,当时多数人没有。
到唐宋间才特别盛行起来,原因有二:1、伦理道德加强,2、文学发达,文人讲究文雅。
至明清,由于文人范围扩大,加上帝王提倡,更加盛行起来。
纵观古人命号特点,我们也可以概括为几条。
自号一般都有寓意在内。
1、或以居住地环境自号:如陶潜,自号五柳先生。
李白自幼生活在四川青莲乡,故自号青莲居士。
苏轼,自号东坡居士。
陆游,号龟堂。
辛弃疾号称稼轩居士。
明武宗朱厚照自号锦堂老人,明世宗朱厚璁自号天池钓叟,明神宗朱翊自号禹斋。
乾隆晚年自号十全老人、古稀天子。
咸丰(奕 )自号且乐道人。
2、或以旨趣抱负自号:杜甫,自号少陵野老,“一万卷书,一千卷古金石文,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一老翁”——“六一居士”是欧阳修晚年的自号。
古人的姓名字号解说
古人的姓名字号解说
古人的姓名字号解说
古人的姓名字号都有不同的含义。
以下是小编带来的'解说,希望对你有帮助。
【名】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
【字】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陶渊明为陶元亮,李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美,韩愈为韩退之,柳宗元为柳子厚,欧阳修为欧阳永叔,司马光为司马君实,苏轼为苏子瞻,苏辙为苏子由等。
【号】号又叫别号、表号。
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
如:陶潜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商隐号玉溪生,贺知章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王安石晚年号半山,苏轼号东坡居士,陆游号放翁,文天祥号文山,辛弃疾号稼轩,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杨万里号诚斋,罗贯中号湖海散人,关汉卿号已斋叟,吴承恩号射阳山人,方苞号望溪,吴趼人号我佛山人,袁枚号随园老人,刘鹗号洪都百炼生。
【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
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王翱为王忠肃公,左光斗为左忠毅公,史可法为史忠烈公,林则徐为林文忠公。
而称奸臣秦桧为缪丑则是一种“恶谥”。
【区别】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
中国人的姓名字号
习作
习作一:你也给自己取个号吧!顺 便替别人也取个外号。
习作二:如果你可以替自己取一个 字,你会取甚么?
孔子弟子பைடு நூலகம்
颜回字子渊 闵损字子骞 冉耕字伯牛 冉求字子有 仲由字子路 宰予字子我 端木赐字子贡 言偃字子由 曾参字子舆……
back
长大至入学年龄,要另起一名对外。 相对于之前的小名,这时便叫做「大 名」。就读书而言,它叫学名,就当 差入籍而言,就叫官名。有了大名之 后,小名就「功成身退」了。
在先秦时代,单名多,双名少。例 如孔子弟子几乎是单名。例
为甚么取字呢?因为周朝人在年满廿 岁时,要举行「冠礼」,才算成人。 「名」既然是父亲起的,是幼年时用 的,长大成人之后,别人就不宜称呼 他的名,这是所谓的「避讳」,是表 尊敬之意。
通常,「字」是用来解释「名」的,他们之 间是有一些关联性的,因此「字」也有人说 成「表字」。梅广,字「阔之」;曾参,字 「子舆」;仲由,字「子路」;诸葛亮,字 「孔明」;曹操,字「孟德」;韩愈,字 「退之」;欧阳修,字「永叔」;孔丘,字 「仲尼」;白居易,字「乐天」;,字「孟 德」。
。
二、号
「号」是名与字以外一个颇具艺术色 彩的符号,所以又称为「别号」。 「号」的起源大概源自于隐士们自称 的。因为他们隐居山野,为了不求人 知,所以真实姓名隐藏起来,另起一 名做为自己的代表符号。
中国人的姓名字号
一、「幼名冠字」
幼年称名,成年称字,死后称谥, 这是自周朝以后封建社会下贵族的习 用,称名称字还普及到民间。
早期贵族生下满三个月时,由父亲(或族长) 给名。因为是幼儿所取之名,故曰小名(后 世尚文,也有在书面上叫「小字」的),也 叫乳名。小名通常因为亲切所以取名比较 「俗」,晋文公名「重耳」、齐桓公名 「小白」、郑庄公名「寤生」、陈宣公名 「杵臼」、晋成公名「黑臀」、曹操小名 「阿瞒」,刘后主刘禅小名「阿斗」。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姓名字号谥号
(1)别人赠号 1)以其轶事特征为号。如李白,人称谪仙 人。宋代贺铸因写了“一川烟柳、梅子黄时雨” 的好词句,人称贺梅子。张先因写了“云破月 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 “柳径无人,堕风絮无影”三句带“影”字的 好诗,人称“张三影”。 2)以官职、任所或出生地为号。王安石称 王临川;杜工部(杜甫);贾长沙(贾谊); 王右军(王羲之);汤显祖称汤临川。 3)以封爵、谥号为号。如王安石,谥号文。 诸葛亮封武乡侯,人称武侯。司马光,封温国 公。岳飞,谥号武穆等。
文人雅士们成年后自己起的,所以也叫“自号”,它是名
和字之外别起的一种称谓,因而也叫“别号”。
5.何谓号
例:
欧阳修贬官滁州时作《醉翁亭记》,自号“醉翁” ;贬 官蔡州时, 作《六一居士传》,改号“六一居士”,自 称家中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 一张、棋一局、酒一壶,再加上自己老翁一个,合而为 “六一”。
法度”。(秦始皇名赵正)
民国时期,避讳才退出历史舞台。
避讳
3.避讳的方法 ①改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三年,秦王复召王剪击 荆。”(秦始皇的父亲名子楚,于是把楚地改为 “荆”。) 《汉书》中,凡“邦”皆改为“国”。 东汉时将秀才科改名为茂才科。 唐时改观世音菩萨为观自在菩萨,或改作观音菩萨。
《穀梁传·文公十二年》:“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 夫”。
古人的名、字、号
3.名、字的区别
“名者,己之所以事尊,尊者所以命己;字则己之所以接卑,
卑者所以称己”(《太平御览》卷362“名”字条下所引
《秦记》)
敬称、尊称、下对上称字;自称、谦称、上对下称名。
平辈之间一般都称字,只有在很熟悉的朋友之间才称名,
古人的名、字、号
中国古代文人字号
文学常识1•曹操: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主要作品:《观沧海》《龟虽寿》《让县自明本志令》等主要成就:实行屯田制,安抚流民消灭群雄,统一北方,奠定曹魏政权的基础开创建安文学,提倡薄葬谥号:武皇帝庙号: 太祖2•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3•杜甫:杜甫(712年一770年),字子美,汉族,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⑴—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别称):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4.马致远:(约1251年—约1321年至1324年间),一说字千里,号东篱,元朝(今北京)人,著名戏曲家、作家、散曲家、杂剧家,被后人誉为马神仙”还有曲状元"之称,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其作品《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
马致远所作杂剧今知有15种,《汉宫秋》是其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
古人字号例举
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贺知章字季真号石窗,晚年更号四明狂客王昌龄字少伯没有号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刘禹锡字梦得晚年自号庐山人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柳柳州韩愈字退之号昌黎,谥号文公李贺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李昌谷、李奉礼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李煜字重光初名从嘉,别号有:钟隐、钟山隐士、钟峰隐居、钟峰隐者、钟峰白莲居士等范仲淹字希文没有号,谥号文正苏洵字明允号老泉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谥文忠苏辙字子由号颖滨遗老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李清照无号易安居士(她的字历史上没有记载,原因据说是古代女子没有字,只有男子才有字)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辛弃疾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文天祥字宋瑞,履善号文山司马迁字子长李格非字文叔屈原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又字灵均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沈括字存中号梦溪丈人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豀生、樊南生王羲之字逸少号澹斋袁枚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曹操字孟德柳永字耆卿、景庄初号三变,又称柳七、柳屯田孟浩然字浩然晏殊字同叔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王勃字子安岳飞字鹏举谥武穆,后改谥忠武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孔子(孔丘)字仲尼孟子(孟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老子(李耳)字伯阳谥曰聃庄子(庄周)字子休(一说子沐)荀子(荀况)字卿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李密字令伯贺知章字季真号石窗,晚年更号四明狂客郑燮板桥嵇康字叔夜世称嵇中散阮籍字嗣宗山涛字巨源向秀字子期刘伶字伯伦阮咸字仲容王戎字冲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别号紫阳王之涣字季凌周恩来字翔宇蒋介石字介石叶挺字希夷毛泽东字润之。
古代文人名字字号大全
古代文人名字字号大全
1. 字号,字号是古代文人常用的别名,通常由两个字组成。
例如,字号“子瞻”是南宋文学家陆游的字号,“子瞻”寓意睿智聪慧。
2. 文人名字,古代文人的名字通常由一个或多个字组成。
例如,苏轼、杜甫、白居易、王安石等。
3. 号,号是古代文人自称的别名,常用于诗词中。
例如,李白
自称“诗仙”、“天子儿”等。
4. 笔名,古代文人也常使用笔名来表达自己的文学才华。
例如,曹雪芹以“红楼梦”为笔名,罗贯中以“三国演义”为笔名。
5. 字,字是古代文人的表字,相当于现代人的名字。
字通常由
一个或两个字组成。
例如,杜牧的字是子美,欧阳修的字是永叔。
6. 号令,号令是古代文人在文学创作中所使用的口号或标语。
例如,唐代文学家韩愈提倡“古文运动”,号令为“复古”。
7. 谥号,谥号是古代帝王或重要人物去世后追赠的尊号,也有
一些文人在世时就被赐予谥号。
例如,唐代文学家杜甫被追赠谥号“文”,宋代文学家苏轼被追赠谥号“文忠”。
8. 称号,称号是古代文人因其才华或成就而被赋予的特殊称谓。
例如,唐代文学家白居易被尊称为“诗鬼”,宋代文学家辛弃疾被
尊称为“词中之龙”。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古代文人名字字号大全。
当然,还有很多其
他的名字字号,每个文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称谓和别名。
古人的姓名和字号
古人的姓名通常由名、字、号三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用法。
具体如下:
1. 名:名是个人的基本标识,伴随一生。
在古代,婴儿出生后三个月由父亲命名,取名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往往寄托了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和祝福。
2. 字:字是成年礼的一部分,男子在二十岁行冠礼时取字,女子则在十五岁行笄礼时取字。
字与名往往有意义上的关联,有时是对个人性格或才能的一种描述或期许。
3. 号:号则是个人晚年自取或者他人赠予的别称,反映了个人的志趣、成就或者某种特定的文化寓意。
号的使用更为自由,可以用于朋友之间的称呼,也可以作为文人雅士间交流的一种方式。
总的来说,在古代礼仪中,使用这些名称也有严格的规范。
例如,在尊长面前,应自称名以示谦卑;而在与同辈或晚辈交往时,可以使用字或号。
了解这些规则对于理解古代文化和社会交往的礼节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文化常识之姓名字号
名
名
1.名是人们之间互相区别的符号; 2.一般是婴儿出生几个月,由父亲,或 长者或有威望的人命名;(旧说上古 婴儿出生三月后由父亲命名。)
3.姓与名结合起来就是对一个人身份 的确定。
字
“字”的来源
1、字是一个人行成人礼后,由父亲或长者给 取的,用以表示其社会权利和义务的标志 只限于古代有身份的人。 2、古代男子一般在______岁行冠礼,女子一 般在_______岁行笄礼。 3、取字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他人称 呼。一般人尤其是同辈和属下只许称尊长 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成人后,称字是对平 辈或尊辈的礼貌和尊敬。
• (1)表扬的,例如:经纬天地曰文、布 义行刚曰景、威强睿德曰武、柔质慈民曰 惠、圣闻周达曰昭、安民立政曰成、照临 四方曰明、辟土服远曰桓、聪明睿智曰献。 • (2)批评的,例如:乱而不损曰灵、好 内远礼曰炀、杀戮无辜曰厉 • (3)同情的,例如:恭仁短折曰哀、在 国遭忧曰愍(mǐn)、慈仁短折曰怀。
冯,欧阳简姓欧。
族人改用汉姓。如陆、穆、贺、于等,皇族带头, 由原来的姓拓跋改为姓元。
(6)另外,拓跋、单于、宇文、长孙、呼延、尉迟、耶 律、完颜,爱新觉罗等都是少数民族姓的汉语译音。有些少 数民族姓在译成汉语后,嫌字太长就简化,如爱新觉罗改姓 罗、金。
中国100大姓氏排名,看你的姓氏排 名第几?
赵钱孙李 周吴郑王 冯陈褚( )卫 蒋沈韩杨 朱秦尤许 何吕施张 孔曹严华 金魏陶姜 戚谢邹喻 柏水窦章 云苏潘葛 奚范彭郎
Chǔ
——《百家姓》节选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 姓名字号
姓
姓:人所生也,从女从生。 ——许慎《说文解字》
姓的来源
1.带女字旁的姓氏:
中国传统文化—姓名字号
中国传统文化——姓名、字号“姓”据《说文解字》云:“姓,人所生也。
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从女从生。
”反映了母系社会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现象。
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他们的姓都带女字旁,如炎帝姜姓、黄帝姬姓、舜姚姓,大禹姒姓等。
“氏”“氏”的产生比姓要晚一些,这是因为同一母系血统的氏族子孙繁衍,人口增加,于是由这一母族分为若干支族迁往不同地方居住和生活,每个支族都要有一个区别于其他支族的称号,这个称号就是“氏”。
一个母族分成多少个支族,就有多少个氏。
因此可以说,姓代表母系血统,氏代表氏族分支;姓是不变的,氏是可变的;姓区别血统,氏区别子孙。
姓氏的发展世代为官而且有功绩,他的后人就以官名为氏;有封邑的就以邑号作氏。
可见,这时的氏已经是贵族地位的标志,贵者有氏,贱者无氏。
这时的贵族都是男子,所以男子有氏,如果他的封邑、官职或是居住地发生变化,他的氏也就跟着变化。
如商鞅,原为卫国公族,可称“公孙鞅”,也可称“卫鞅”,后来他被封于商,故而又称“商鞅”。
至于女子,她们在家只能按孟、仲、叔、季等排行相称。
另外,夏、商、周三代实现严格的“同姓不婚”制,因此女子在出嫁时都要用姓标明血统,而在姓之前冠以孟、仲、叔、季等排行,如孟姜、仲姬等。
【举例:孟姜女】人们说的“孟姜女”,并不是姓孟名姜女,而是姜姓长女的意。
女子出嫁后,可以在自己的姓前冠以出嫁前的本国国名,如周幽王的宠妃褒姒,本人姓姒,来自褒国;如果所嫁之人为国君,则也可以在自己的姓前冠以所嫁国的国名,比如卫庄公的妻子姓姜,来自齐国,她可以叫“齐姜”,也可以叫“卫姜”。
姓与氏混合为一,大约在秦汉时代。
一、姓1.也叫姓氏;2.春秋以前,姓氏分开;3.秦以后,姓氏不分;4.汉代,统称为姓。
姓的具体来源1.带女字旁的姓氏:如:娰、姬、姜、妫、赢等这是母系氏族社会女性崇拜的反映。
2.以动植物或其它自然物为姓氏:如:马、牛、羊、猪、蛇、龙、柳、梅、李、桃、花、叶、谷、麦、桑、麻、粟、山、水、林、木、风、云、河、江、金、石、钢、铁、玉等,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部落的图腾。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姓名字号谥号
《礼记·冠义》:“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
《仪礼·士冠礼》:“冠而字之,敬其名也。” 《礼记·檀弓上》“幼名,冠字”孔颖达注:“生若无名, 不可分别,故始三月而加名,故云幼名也。冠字者,人年 二十,有为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 字。” 《白虎通义·姓名》:“人所以有字何?冠德明功,敬成人 也。”
法度”。(秦始皇名赵正)
民国时期,避讳才退出历史舞台。
避讳
3.避讳的方法 ①改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三年,秦王复召王剪击 荆。”(秦始皇的父亲名子楚,于是把楚地改为 “荆”。) 《汉书》中,凡“邦”皆改为“国”。 东汉时将秀才科改名为茂才科。 唐时改观世音菩萨为观自在菩萨,或改作观音菩萨。
《穀梁传·文公十二年》:“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 夫”。
古人的名、字、号
3.名、字的区别
“名者,己之所以事尊,尊者所以命己;字则己之所以接卑,
卑者所以称己”(《太平御览》卷362“名”字条下所引
《秦记》)
敬称、尊称、下对上称字;自称、谦称、上对下称名。
平辈之间一般都称字,只有在很熟悉的朋友之间才称名,
曹 操
三国
曹操 名操
字孟德
《荀子。劝学》有“生乎 由是,死乎由是,夫是 之谓德操” 现在:有 “道德情操”之说
4.名、字的关联
(7)以名记事
孔子
春秋
孔子 名丘,字仲尼。
据说孔子的父母祷于尼 丘山才生下他,故名 “丘”字“尼”以记 其事。
5.何谓号
号是名和字之外的一个颇具艺术色彩的个人符号,它是
例:
周厉王被谥为“厉”。“厉”在谥法上是“杀戮无辜” 之意。 隋炀帝被谥为“炀”,“炀”在谥法上是“好内远礼” 之意。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姓名字号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姓名字号(一)古人名、字、号辑录:孔子,名丘,字仲尼,号圣人。
孟子,名轲,字子舆,号亚圣。
司马迁,字子长,官太史令。
曹植,字子建,封陈王,谥思,世称陈思王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
有“诗圣”之称。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韩愈,字退之,谥号文杜牧,字牧之,晚年居樊川别墅,因号杜樊川。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
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
谥号文忠苏洵,字明允,号老泉。
司马光,字君实,谥号文正。
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李清照,字易安,号易安居士。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
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
关汉卿,号己斋叟。
施耐庵,原名耳,后名子安,字耐庵。
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
(二)古人作品命名1,以地名命名《柳河东集》(柳宗元,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昌黎先生文集》(韩愈,祖籍河北昌黎县)《孟襄阳集》(孟浩然,湖北襄阳人)《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江西临川人)《亭林诗文集》(顾炎武,江苏昆山亭林镇人)《小仓山房文集》(袁枚,辞官后,定居江宁小仓山)2,以书室名命名《聊斋志异》(蒲松龄)《饮冰室合集》(梁启超)《惜抱轩诗文集》(姚鼐)《七录斋集》(张溥)3,以谥号命名《王文公集》(王安石,谥号“文”)《欧阳文忠公文集》(欧阳修,卒谥“文忠”)《诚意伯刘文成公集》(刘基,封诚意伯,谥“文成”)《范文正公集》(范仲淹,谥号“文正”)4,以名号命名《诚斋集》(杨万里,别号诚斋)。
古人字号
唐五代词人略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贺知章评李白,李白亦自诩)。
“诗仙”。
张志和,字子同,初名龟龄,后由唐肃宗赐名“志和”,自号“烟波钓徒”,又号“玄真子”。
韦应物,字号无考,世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
白居易,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刘禹锡,字梦得,晚年自号庐山人,有“诗豪”之称。
世称“刘宾客”。
温庭筠,字飞卿,时人亦称为“温八叉”、“温八吟”。
皇甫松,字子奇,自号檀栾子。
李璟,字伯玉,初名景通,南唐中主。
李煜,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南唐后主。
和凝,字成绩,契丹称他为“曲子相公”。
韦庄,字端已。
与温庭筠并称温韦。
《花间集》共录十八家,自温庭筠、皇甫松外,凡十六家,为五季时人。
十六家中,除韦庄外,蜀人有十二人之多,列举如下(薛昭蕴、牛峤、毛文锡、牛希济、欧阳炯、顾敻xiong、魏承班、鹿虔扆yǐ、阎选、尹鹗、毛熙震、李珣)。
孙光宪,字孟文,自号葆光子。
冯延巳,又名延嗣,字正中。
另张泌、成幼文、韩熙载、潘佑、徐铉(其弟徐锴)、汤悦,俱有才名。
北宋词人略晏殊,字同叔,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柳永,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
又称柳七,世称柳屯田。
以“白衣卿相”自许。
张先,字子野,人称张三中,自称张三影。
知安陆,故人称张安陆。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
贺铸,字方回,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绝丑,人称贺鬼头。
亦称贺梅子。
秦观,字少游,一字太虚,别号邗沟居士,学者称其淮海居士。
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
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谥“文”。
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
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
晏殊第七子。
李之仪,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
周紫芝,字少隐,号竹坡居士。
葛胜仲,字鲁卿,卒谥文康。
葛立方,字常之,自号懒真子。
古代文化常识姓名字号-文档资料
1、意义相同 2、意义相辅 3、意义相反 4、意义相顺 5、纪 事 6、崇 教 7、拆 字
意义相同
三国周 瑜
名瑜 字公瑾
三国诸葛瑾
名瑾 字子瑜 《说文解字》:“瑾瑜,
美玉也” “公”与“子”是衬字
春秋 颜回 意义相同
名回 字子渊
《说文解字》: “渊,回水也, 回,渊水也”
谢
谢 观 赏
作者:张凤华
.
31
①涵义丰美之字:
子、甫、元、君、玄、宝、智、义、仁、耆 、
公、翁、卿、倩、彦、伟、休、 道、孝 …… ②次第,孟(伯)、仲、叔、季
最典型例子三国时东吴孙氏弟兄:
孙策 老大 字伯符 孙权 老二 字仲谋
孙翊 老三 字叔弼 孙匡 老四 字季佐
1、号又叫别号、表号、别称。
2、号初为自取,称自号,以显示某种志 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如: 青莲居士、东坡 居士 。
《周易·系辞》: 所乐而玩者, 爻之辞也。是 以自天佑之, 吉无不利。
纪事
取可资纪念或有所触 发的事物为名字
春秋孔子, 名丘,字仲尼。 据说孔子的父母祈祷
于尼丘山才生下他, 故名“丘”字“尼” 以记其事。
崇教
东晋以来,佛教、 道教盛行,人们 多取释道事物以 为名字
唐代王维,
名维,字摩诘。
意义相反
宋代晏殊
名殊 字同叔 “殊途同归” 《周易.系辞下》
曰:“天下同归 而殊途,一致而 百虑”, 在现代汉语中也 有“特殊”一词, “叔”表排行
意义相顺
三 国曹操
名操 字 孟德
《荀子。劝学》 有“生乎由是, 死乎由是,夫 是之谓德操” 现在:有“道 德情操”之说
意义相顺
白居易
字乐天,号 香山居士, 又号醉吟先 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人的姓名字号解说
本文是关于古人的姓名字号解说,感谢您的阅读!
古人的姓名字号解说【名】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
【字】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陶渊明为陶元亮,李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美,韩愈为韩退之,柳宗元为柳子厚,欧阳修为欧阳永叔,司马光为司马君实,苏轼为苏子瞻,苏辙为苏子由等。
【号】号又叫别号、表号。
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
如:陶潜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商隐号玉溪生,贺知章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王安石晚年号半山,苏轼号东坡居士,陆游号放翁,文天祥号文山,辛弃疾号稼轩,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杨万里号诚斋,罗贯中号湖海散人,关汉卿号已斋叟,吴承恩号射阳山人,方苞号望溪,吴趼人号我佛山人,袁枚号随园老人,刘鹗号洪都百炼生。
【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
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
范仲淹为范文正公,王翱为王忠肃公,左光斗为左忠毅公,史可法为史忠烈公,林则徐为林文忠公。
而称奸臣秦桧为缪丑则是一种“恶谥”。
【区别】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