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塑校本课程

合集下载

泥塑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泥塑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泥塑校本课程实施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书桌上,我的思绪随着咖啡的香气弥漫开来。

关于泥塑校本课程的方案,就像一幅慢慢展开的画卷,在我脑海中逐渐清晰。

一、课程背景1.1当前教育现状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孩子们的全面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

然而,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忽略了动手能力与创新思维的培养。

1.2泥塑课程的独特价值泥塑作为一种传统艺术形式,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更能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

将泥塑引入校园,是对传统教育的有益补充。

二、课程目标2.1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泥塑课程的学习,让孩子们学会用双手创造美,提高动手能力。

2.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在创作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细节,提高观察力。

2.3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鼓励孩子们大胆想象,勇于创新,将心中的想法通过泥塑表现出来。

三、课程内容3.1基础技能培训教授泥塑的基本技巧,如揉、捏、塑、刻等,让孩子们掌握泥塑的基本方法。

3.2创意主题创作根据不同的主题,引导学生进行创意创作,如动物、植物、建筑、人物等。

3.3作品展示与交流定期组织作品展示活动,让孩子们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交流学习。

四、教学方法4.1实践教学以动手实践为主,让孩子们在创作过程中掌握泥塑技巧。

4.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优秀泥塑作品,提高孩子们的审美能力和创作水平。

4.3小组合作鼓励孩子们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五、课程安排5.1课程时长每周一节,共计16周。

5.2课程节奏前4周为基础技能培训,中间8周为创意主题创作,4周为作品展示与交流。

六、课程评估6.1过程评价关注孩子们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鼓励创新,及时给予指导。

6.2作品评价以作品质量为评价标准,公正、公平地评价孩子们的创作成果。

6.3综合评价结合过程评价和作品评价,对孩子们的泥塑课程学习进行全面评估。

七、课程实施保障7.1师资保障选派具有泥塑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课程负责人,组织专业培训。

7.2教学资源提供充足的泥塑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工具、材料等。

泥塑校本课程

泥塑校本课程

泥塑校本课程校本教材《泥塑》前言前言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经校领导和教师们的慎重考虑下,决定将“泥塑”溶入我校校本课程,把它作为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的重要内容,构建艺术特色,以此为突破口,全面推进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

泥塑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在新时代仍有很活跃的生命力。

特别是儿童泥塑创作,以其生动、活泼、趣味的艺术形式深受学生的喜爱。

浓厚的生活气息,乡土气息和现代经济发展的冲击,为学生实践创作提供不可或缺的素材,而生活在农村的孩子们,每天与大自然接触,与泥为伴,这些都是学生走进“泥塑”校本课艺术殿堂的外在环境,同时,学校的美术教师就是泥塑艺术的爱好者,内部条件也十分成熟,让学生从小学泥塑,可以促进这一艺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使学生在这种广泛的文化情境学习和拓展特长,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学生情操,融实践性、趣味性、创作性为一体的泥塑,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在泥塑的创作过程中,学生更自由的、更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力和表现力。

同时,泥塑立体造型的表达,更有利于学生的艺术整体把握,在实践过程中内容表现的自由性、评价标准的多样性,能提供学生创造活动最适宜的环境,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泥塑教学所蕴涵的这些积极的教育价值也正是校本课程所追求的。

我们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课程计划的要求,在校本课程有关文件精神指引下编写了这本教材,忠诚希望这本书能成这同学们的良师益友,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对编写提供指导意见的教师,在这里我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由于时间仓促,能力有限,本书难免有不足之处,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堌堆小学“泥塑”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

美术泥塑校本教材

美术泥塑校本教材

泥塑课程教材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职业学校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

它的任务是:传授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学生所必备的立体造型基本技能,为学生专业继续学习和适应专业市场需要奠定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基础。

二、课程理念本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使学生具备工艺美术行业高素质劳动者所必需的美术造型基础知识和工艺雕塑的基本技能,掌握其制作方法。

使学生具备工艺雕塑立体造型技能,为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打下基础。

三、课程设计思路1、学分及学时分配建176学时7学分) 分三学期修完四、课程目标(一) 知识教学目标1. 理解泥塑课程学习的地位和作用。

2. 掌握泥塑制作的基本技法。

(二) 技能教学目标1. 具备制作泥塑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 能熟练制作泥塑造型。

3. 能根据专业造型目标的需求制作各种题材造型。

(三) 素质教学目标1. 热爱科学,努力学习和应用专业技术。

2. 不断继承和发扬传统艺术。

3. 树立勤学苦练技艺、爱岗敬业的意识。

泥塑校本教材模块一雕塑的概念项目一:雕塑的形式:雕塑的表现形式一般分为三种:圆雕、浮雕和透雕(镂空雕)。

(一)圆雕:所谓圆雕就是指可以多方位、多角度欣赏的三维立体雕塑。

手法与形式多种多样,有写实性的与装饰性的,也有具体的与抽象的,室内的与户外的,小型装饰物与大型城雕,固有色的与设色的等;雕塑内容与题材也是丰富多彩,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动物,甚至于静物;材质上更是多彩多姿,有石质、木质、金属、泥塑、纺织物、纸张、植物、橡胶等等。

(二)浮雕:所谓浮雕是雕塑与绘画结合的产物,只可以供一面或两面观看。

浮雕一般是附属在另一平面上的,因此在建筑上使用更多,用具器物上也经常可以看到。

近年来,它在城市美化环境中占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浮雕在内容、形式和材质上与圆雕一样丰富多彩。

它主要有神龛式、高浮雕、浅浮雕、线刻、镂空式等几种形式。

我国古代的石窟雕塑可归结为神龛雕塑,根据造型手法的不同,又可分为写实性、装饰性和抽象性;高浮雕是指起伏大,接近圆雕,甚至半圆雕的一种形式,这种浮雕明暗对比强烈,视觉效果突出;浅浮雕起伏小,它既保持了一种建筑式的平面性,又具有一定的体量感和起伏感;线刻是绘画与雕塑的结合,它靠光影产生,以光代笔,甚至有一些微妙的起伏,给人一种淡雅含蓄的感觉;(三)透雕(镂空雕)镂空雕是把所谓的浮雕的底板去掉,从而产生一种变化多端的负空间,并使负空间与正空间的轮廓线有一种相互转换的节奏。

中学校本课程教材《泥塑创作教程》

中学校本课程教材《泥塑创作教程》

泥塑创作教程一、泥塑创作的总概述雕塑是一种占有空间的立体造型艺术形式,是以形体的构建垒积为语言来传达情感的艺术形式,以泥为主要材料的泥塑作品因泥材特有的较强的可塑性、适当的黏度和材料的普遍性为人们所广泛运用。

在东、西方雕塑史中都有很多用泥塑的手法创作的优秀作品从古延续到今,而且现今涌现出的许多融入了现代观念和技术的泥塑作品,更是为泥塑这一古老的艺术门类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和表现力。

同时,泥塑较易被初学者掌握一直以来作为传统雕塑造型训练的基础课程在各大美术院校中开设。

综上几种原因,泥塑创作因有了泥塑造型训练这个深厚而广泛的基础,成为许多艺术家进行雕塑创作时所广为采用、最为便捷可行的创作方法之一。

课程的内容涉及到:1、创作构思方法基本原理的教授2、雕塑构图的基本方法和规律的讲解。

该过程将以一些经典雕塑名作和历届学生练习作业为范例进行分析和解说,帮助学生在相对比较抽象的构思构图创作阶段中找到具体的范本和例子,帮助学生更迅速的找到构思创作的途径。

3、泥塑立体小稿的制作。

该过程不是完全单一的小稿制作,而是构思在实际的立体三维空间中的不断完善和深化的过程。

其中,需要掌握一些艺术语言的基本规律和塑造对象感受上的强化以加强作品自身的表现力。

4、放大小稿的过程及应注意的问题。

小稿在放大成为正稿的过程当中,常常会碰到与小稿产生造型差距或空洞缺乏内容的问题。

该课程将提出一些方法帮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更好的运用自身所掌握的塑造能力解决这些问题。

5、制作泥塑创作的最终效果。

泥塑创作的最后效果的制作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在展出或其他与观众接触的机会中作品给予人们的感受。

把握好这个过程,可以强化作品的造型感染力,增加作品的表现力,更完整的表达艺术家的情感并能与观众形成一个良好的交流空间。

此外,泥塑创作这一创作过程涉及到的大多数问题都比较抽象,我们将在讲解的过程中插入些相关图片配合理解,并在本章节的结束为大家挑选出一些作品综合点评。

二、泥塑创作训练的目的泥塑创作训练这个课程的开设,是为了使学生能有效的掌握一门雕塑创作的基本方法——泥塑创作,在三维立体空间中进行造型的设计创作,及创作过程中的不断完善以达到传达自身情感和述说内心感受的最终目的。

凤翔泥塑校本课程设计

凤翔泥塑校本课程设计

凤翔泥塑校本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了解凤翔泥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掌握基本的泥塑制作工艺和技巧。

2. 学生能认识并运用泥塑的基本工具和材料,了解其性质和用途。

3. 学生能理解并描述凤翔泥塑的各类题材和表现手法,提高对民间艺术的鉴赏能力。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掌握凤翔泥塑的基本制作步骤,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创作具有个人风格的凤翔泥塑作品,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学生能够在团队协作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共同完成泥塑作品,提高沟通和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凤翔泥塑,培养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和尊重,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耐心、细致、专注的良好品质,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

3. 学生通过了解凤翔泥塑的艺术魅力,激发对家乡文化的自豪感,培养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怀。

二、教学内容1. 凤翔泥塑的历史与文化:- 了解凤翔泥塑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其在我国民间艺术中的地位。

- 学习凤翔泥塑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

2. 泥塑制作工艺与技巧:- 学习泥塑的基本工具和材料,如泥土、雕塑刀、刷子等,了解其性质和用法。

- 掌握凤翔泥塑的基本制作步骤,包括选泥、揉泥、塑形、雕刻、晾干、烧制等。

3. 题材与表现手法:- 分析凤翔泥塑的各类题材,如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生活场景等。

- 学习凤翔泥塑的表现手法,如夸张、概括、象征等。

4. 实践与创作:- 开展泥塑制作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体验泥塑制作的乐趣。

-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独立创作具有个人风格的凤翔泥塑作品。

5. 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课时:介绍凤翔泥塑的历史与文化,让学生对泥塑艺术产生兴趣。

- 第二课时:学习泥塑制作工艺与技巧,动手实践制作简单的泥塑作品。

- 第三课时:深入学习凤翔泥塑的题材与表现手法,进行创作指导。

- 第四课时:学生独立创作泥塑作品,展示与评价。

初中校本课《泥塑造型》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校本课《泥塑造型》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泥塑造型》教师姓名:教材分析:泥塑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在新时代仍有很活跃的生命力。

让学生从小学泥塑,可以促进这一艺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使学生在这种广泛的文化情境学习和拓展特长,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学生情操,融实践性、趣味性、创作性为一体的泥塑,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在泥塑的创作过程中,学生更自由的、更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力和表现力。

而泥塑立体造型的表达,更有利于学生的艺术整体把握,在实践过程中内容表现的自由性、评价标准的多样性,能提供学生创造活动最适宜的环境,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同时融入对传统文化的延伸及传承,让同学们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及自身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

泥塑教学所蕴涵的这些积极的教育价值也正是校本课程所追求的。

教学目的:1.掌握泥塑的基本方法,尝试用橡皮泥制作或和小木棍结合的方式塑造立体形象。

2.能够在合作中塑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形象。

3.体验玩泥的乐趣,提高学习劳技的兴趣。

4.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萌生传承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泥塑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在塑造出成功的作品的同时结合场景塑造故事情节。

教学准备:教具教材示范用具ppt 太空泥学具:太空泥自制场景教学课时:1 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欣赏作品。

由十九大两会热点引入中华传统文化,问:你还知道哪些是中华传统文化?我们今天的课也是关于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引出"泥塑"。

欣赏一些泥塑作品,问:你有什么想法?二、激发兴趣、初步尝试泥塑就是通过灵巧的双手将泥质材料塑造成为各种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工艺品。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泥塑。

我们今天用的是课堂上用比较方便的太空泥来制作,首先我们先来看下我们今天要做的主题动物(播放小羊肖恩)过渡:看完动画你对动画里那个人物形象比较感兴趣?它的形象有什么特征?你想不想尝试制作一件作品?三、自学尝试、熟悉技法多媒体课件展示制作小羊肖恩的主要步骤,同时给学生发布创作要求1.注意整体形象比例大小2.主题物跟场景相融合统一3.注意保护环境别乱扔垃圾4 分小组合作制作喜欢的动画动物形象并摆放在场景营造故事情景(师巡视指导)四、小组展示,自评互评小组代表展示作品,交流(此环节重点解决1、颜色的搭配,2、抓住特征,3、支架固定)每个小组讲解自己的作品。

校本课程泥塑案例

校本课程泥塑案例

校本课程泥塑案例一、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作为学校特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泥塑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教育价值。

将泥塑纳入校本课程,不仅可以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审美情趣。

本文旨在通过一个具体的泥塑校本课程案例,探讨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及成效。

二、校本课程泥塑案例背景本案例选取的是某小学四年级的泥塑校本课程。

该校地处乡村,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民间艺术传统。

为了充分挖掘地方特色资源,学校决定开设泥塑课程,作为校本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课程的目标是通过泥塑制作,让学生感受泥土的质感,体验创作的乐趣,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造型能力。

三、泥塑课程设计与实施1. 课程目标设定泥塑课程的目标分为三个层次: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知识与技能方面,要求学生了解泥塑的基本知识和制作技巧;在过程与方法方面,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则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自信。

2. 课程内容选择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泥塑基础知识讲解、泥塑制作技巧示范、学生动手实践以及作品展示评价四个部分。

其中,基础知识讲解包括泥土的选材、处理以及泥塑的历史文化等方面;制作技巧示范则由专业教师进行操作演示,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泥塑成型方法;学生动手实践环节则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自由创作;作品展示评价环节则是对学生作品的集中展示和相互评价。

3. 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方法上,泥塑课程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法、示范教学法以及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教师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通过示范教学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同时,课程还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视频、图片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 课程评价方式泥塑课程的评价方式采用了多元化评价方式,包括过程性评价、作品评价和自我评价等。

岳岗小学上期校本泥塑课程纲要

岳岗小学上期校本泥塑课程纲要
6/1
第4课《苹果》
基本技法的学习,练习揉泥团。
7/1
第5课《糖葫芦》(主题合作课)
学生第一阶段学习的总结运用,简介一些食品的制作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创新意识。
8/1
第6课《瓢虫》
学习运用不同颜色的彩泥捏出瓢虫。
9/1
第7课《小鸟》
结合上周课的学习,完成小鸟的制作。
10/1
第8课《小熊》
结合上两周பைடு நூலகம்的学习,完成小熊的制作。
评价方式/活动二:
等级描述:
A、作品表现形式符合大众审美认识,表现方法符合作品内容。
B、作品表现形式符合大众审美认识,表现方法较符合作品内容,制作的较粗糙。
C、作品表现不符合大众审美认识,表现方法与主题无关。
(二)表现性目标(权重: )
等级描述:
A、作品表现形式上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方法和造型,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创造。
11/1
第9课《恐龙》
学习恐龙的制作。感受造型美。
12/1
第10课《小娃娃》
学生第二阶段学习的总结运用,简介一些动物的制作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创新意识。
13/1
第11课《毛笔》
学习连接的方法。
14/1
第12课《手套》
学习揉、拍、剪的手法。
15/1
第13课《沙发》
学习揉、拍的手法。
16/1
第14课《手机》
学习揉、拍的手法,连接的方法
17/1
第15课《床和被子》
学生第三阶段学习的总结运用,简介一些生活用品的制作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创新意识。
18/1
第16课《洗衣盆》
学习揉、团、捏、割的手法
19/1
第17课《乒乓球》

大班级泥塑课程规划三篇

大班级泥塑课程规划三篇

大班级泥塑课程规划三篇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提高学生的手工技能和艺术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课程安排第一篇:基础泥塑技巧训练课时安排:共4课时1. 课程介绍和泥塑基础知识讲解(1课时)- 介绍泥塑的历史和基本概念- 讲解常用的泥塑材料和工具2. 基础泥塑技巧练(2课时)- 研究基本造型技巧,如揉捏、拉长、压扁等- 练基本造型动物、植物等简单形状3. 创意泥塑作品设计(1课时)- 引导学生发挥创造力,设计自己的泥塑作品- 提供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完成初步设计第二篇:泥塑作品创作课时安排:共6课时1. 泥塑作品创作指导(1课时)- 讲解不同类型的泥塑作品,如动物、人物、建筑等- 提供创作灵感和示范作品2. 泥塑作品创作时间(4课时)- 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创作泥塑作品- 提供指导和帮助,解决学生在创作中遇到的问题3. 泥塑作品展示和评价(1课时)-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其他同学和老师进行评价和讨论第三篇:团队合作与展示课时安排:共4课时1. 团队合作介绍(1课时)- 引导学生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优势- 讲解团队合作的基本原则和技巧2. 团队合作泥塑作品创作(2课时)- 学生分组,合作完成较大规模的泥塑作品- 鼓励学生互相协作和分工合作3. 泥塑作品展示和评价(1课时)- 学生团队展示自己的作品- 其他同学和老师进行评价和讨论课程评价- 学生的泥塑技巧和创作能力是否得到提升- 学生是否能够通过泥塑作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参与团队合作并展示作品以上是大班级泥塑课程规划的三篇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手工技能,同时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通过这个课程,希望学生能够享受泥塑创作的乐趣,并展示自己的作品。

[实用参考]中学校本教材《泥塑》

[实用参考]中学校本教材《泥塑》

中学校本教材《泥塑》前言前言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经校领导和教师们的慎重考虑下,决定将“泥塑”溶入我校校本课程,把它作为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的重要内容,构建艺术特色,以此为突破口,全面推进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

泥塑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在新时代仍有很活跃的生命力。

特别是学生泥塑创作,以其生动、活泼、趣味的艺术形式深受学生的喜爱。

浓厚的生活气息,乡土气息和现代经济发展的冲击,为学生实践创作提供不可或缺的素材,而生活在农村的孩子们,每天与大自然接触,与泥为伴,这些都是学生走进“泥塑”校本课艺术殿堂的外在环境,同时,学校的美术教师就是泥塑艺术的爱好者,内部条件也十分成熟,让学生从小学泥塑,可以促进这一艺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使学生在这种广泛的文化情境学习和拓展特长,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学生情操,融实践性、趣味性、创作性为一体的泥塑,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在泥塑的创作过程中,学生更自由的、更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力和表现力。

同时,泥塑立体造型的表达,更有利于学生的艺术整体把握,在实践过程中内容表现的自由性、评价标准的多样性,能提供学生创造活动最适宜的环境,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泥塑教学所蕴涵的这些积极的教育价值也正是校本课程所追求的。

我们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课程计划的要求,在校本课程有关文件精神指引下编写了这本教材,忠诚希望这本书能成这同学们的良师益友,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对编写提供指导意见的教师,在这里我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由于时间仓促,能力有限,本书难免有不足之处,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第二中学“泥塑”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

地方特色泥塑校本课程资源开发

地方特色泥塑校本课程资源开发

地方特色泥塑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高度重视地方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旨在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泥塑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鲜明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将其融入校本课程,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为此,我们深入挖掘地方泥塑资源,开发了一套具有地域特色的泥塑校本课程资源,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供有力保障。

一、泥塑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背景与意义1.背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我国传统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泥塑艺术作为我国民间艺术的瑰宝,在很多地区都有独特的传承和发展。

然而,在现代教育体系中,泥塑等传统文化教育却逐渐被忽视。

2.意义(1)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新能力。

(3)丰富校本课程体系,提高学校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二、泥塑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目标与原则1.目标(1)培养学生对泥塑艺术的兴趣和爱好。

(2)使学生掌握泥塑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创作能力。

(3)传承地方泥塑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2.原则(1)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方泥塑资源。

(2)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鼓励个性发展。

三、泥塑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具体措施1.挖掘和整理地方泥塑资源通过实地考察、查阅资料等方式,收集和整理地方泥塑的历史、流派、技艺等方面的信息,为课程开发提供丰富多样的素材。

2.编写适合学生的泥塑教材结合地方泥塑特色,编写内容丰富、难易适中、富有创意的泥塑教材,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泥塑技艺。

3.设立泥塑实践基地在学校设立泥塑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空间和设备,同时邀请当地泥塑艺术家担任指导老师,为学生传授泥塑技艺。

4.开展丰富多样的泥塑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泥塑比赛、展览、交流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泥塑技艺和创作水平,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5.融入社区,拓宽泥塑教育渠道邀请社区居民参与泥塑活动,将泥塑教育拓展到社区,使学生在家庭和社会环境中感受到泥塑艺术的魅力。

滦县榛子镇于庄小学校本课程教学活动案例—泥塑《泥塑人物》—司雅茹

滦县榛子镇于庄小学校本课程教学活动案例—泥塑《泥塑人物》—司雅茹

泥塑课程《泥塑人物》教学活动案例滦县榛子镇于庄小学司雅茹一、活动背景泥塑是我国民间传统雕塑工艺,具有悠久的历史,特点小巧玲珑可爱,适合学生学习操作。

开展泥塑校本课程不仅能使学生尽早了解、学习民俗艺术,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童心,放飞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制作中感受泥塑的快乐。

使学生在玩中做,做中学,学中思,思中获,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努力。

二、活动课题《泥塑人物》三、活动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分析人物的结构,用捏塑的方法表现人物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采用捏、揉、粘、抹等技法进行头像的造型创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艺术创作的乐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学情分析我校是农村学校,这里有丰厚的黏土资源,学生对于家乡的红黏土有很深的感情。

孩子们也非常爱玩泥,对这门课程有着浓厚的兴趣。

通过这几年对泥塑课程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泥塑的几种基本技法,做出来的事物也非常的生动形象。

五、重难点分析:重点:要求学生掌握泥塑的基本方法,学会用泥,并采用捏、揉、粘等技法进行头像的造型创作。

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作出造型新颖生动的泥头像。

六、资源准备泥、工具、水、教学课件七、活动过程(一)感知与体验出示各种泥塑作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师:孩子们,这里有许多的泥塑作品,请你们来仔细观察一下,这些人物都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可以重点来观察一下他们的表情和动作。

小结:是的,这些泥塑人物的表情都不一样,有些嘴巴张得大大的;有些嘴巴张成了O型;有些咧着嘴巴,好像不大高兴一样。

动作也是不一样的,有些翘着腿,有些把脚弯曲着……(二)探索与发现师:那么我们可以怎么来捏人物呢?首先我们可以来捏一下小朋友的头部,头上会有眼睛嘴巴鼻子耳朵,可以根据你所喜欢的样子来捏塑这些五官。

我们一起来捏一个快乐的小朋友吧。

快乐的小朋友嘴巴肯定是咧得大大的。

接下来可以捏小朋友的身体了,还有手和脚。

校本课程泥塑案例

校本课程泥塑案例

校本课程泥塑案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泥塑是一种古老而丰富的艺术形式,它可以帮助学生发展手工艺技能、培养审美意识、提高动手能力等。

在校本课程中引入泥塑,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激发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校本课程泥塑案例可以帮助学生发展手工艺技能。

泥塑需要学生动手操作,加工模型,塑造形体,进行细致的雕琢等步骤,这些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耐心。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实践,学生可以掌握泥塑的基本技能,提高他们的手工艺水平。

校本课程泥塑案例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泥塑是一种立体的艺术形式,它需要学生通过观察、模仿、创造等方式来塑造作品。

在泥塑过程中,学生需要关注形体的比例、线条的流畅、表面的细节等,这些都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审美意识,提高他们对美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校本课程泥塑案例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在泥塑课程中,学生通常会被分成小组合作完成作品,他们需要相互协作、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一个完整的作品。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交流思想、商讨方案、分工合作等,这可以帮助他们培养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校本课程泥塑案例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能力。

泥塑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它需要学生运用多种技能和知识来完成作品,如美术技巧、解剖学知识、雕塑理论等。

通过泥塑课程,学生可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校本课程泥塑案例在学生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泥塑课程,学生可以提高手工艺技能、培养审美意识、促进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提高综合能力。

学校应该在校本课程中加强对泥塑的应用,为学生提供更多机会去体验和享受这门传统手工艺术,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收获和成长。

【本文共计645字】。

第二篇示例:校本课程是指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需求而设计的特色教学课程,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在校本课程中,泥塑课程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泥塑这种形式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艺术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11林家村小学泥塑校本课程的开发

11林家村小学泥塑校本课程的开发

11林家村小学泥塑校本课程的开发第一篇:11林家村小学泥塑校本课程的开发林家村小学泥塑校本课程的开发泥塑是我国一种常见的、古老的民间艺术,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出人物、动物,带有强烈的东方情调,反映了中华美学的文化精神。

特别的是,玩泥巴是农村学生最喜欢的游戏之一,虽然他们对泥塑的知识懂得不多,更谈不上创作,但泥料的可塑性和制作的随意性等与学生爱玩的天性产生碰撞,迸发出“无法无天”的创造力。

这种贴近自然、融入生活的创作方式为泥塑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立足于乡土教育资源,林家村小学确定了泥塑作为了该校的一门特色校本课程,还特地聘请了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孙炬阳讲师教授泥塑课程,同时安排了本校2名艺术专业的教师专门开展辅导;成立了泥塑校本课程开发小组,具体负责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确定了促进学生艺术感知与欣赏能力、艺术表现与创作能力,提高美术素养,陶冶高尚审美情操的课程总目标;编制了包含泥塑介绍、精品欣赏、具体制作、综合评价、深入创新等环节的完整课程教材。

这间充满自然气息的教室便是泥塑课的专用教室,每当周二、周四的下午,学生们打破了年级和班级的限制,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走班”的形式在这儿上一堂欢乐的泥塑课。

教室的墙壁上,张贴着泥塑艺术的介绍,下面摆着的或质朴、或有趣的陶罐和泥人便是学生们的作品了。

你或许想象不到,这些作品都来源于学生们房前屋后、随处可见的泥土,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对泥土仔细筛选,去掉其中的细沙砾,掺入适量的纸纤维或棉花纤维并搅和均匀,便是合格的泥塑用土了。

在进行泥料加工的过程中,学生们体验了劳动的艰辛,也感受到泥土的芳香和大自然的亲切。

在制作泥塑之前,学生们需要欣赏中国古代和现代泥塑作品,以亲近自然和生活之美、发现自然和生活之美,把泥塑与对自身情操的陶冶结合在一起,泥中有艺,艺中有思想、有情感、有文化、有科学,并将此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欣赏完毕后,同学们充分释放自己的想象,发挥自身的特长,做出了一件件泥塑作品。

泥塑课程纲要

泥塑课程纲要

《泥塑》课程纲要课程名称:泥塑开发者:课程类型:艺术特色类选修课程教学对象:一至六年级学生课程安排:一是利用每周的校本课程教学时间进行专门学习,二是通过社团活动和特色班级建设相结合,三是社会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活动相结合学习。

课程目标:1、学会泥塑的基本知识、技能技巧,懂得造型知识,进行艺术创作。

2、体验学习活动的兴趣,获得对泥塑艺术创作的持久兴趣,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

场地设备:雕塑台(桌)六至八张、转盘、木条若干、泥拍、刮刀、布、泥课程计划:泥塑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流传至今仍被许多人所珍爱,其魅力就在于它的可塑性强,想象空间大,艺术成分高。

泥塑集趣味性、创造性、知识性和实践性于一体,它具有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与方式。

创新是泥塑教学的永恒主题和本质内涵,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和表现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使学生在自由的创作中获得个性表达。

泥塑课程分为低、中、高三个阶段,总体要求:教学方式:教师示范、小组合作、参观、展览。

实施建议:(一)内容选择——主题推进在内容选择上,实施主题推进的方式:低年级确定“田园果蔬”系列选择农村的孩子们比较熟悉的田园的农作物、花卉、蔬菜、水果。

教师启发学生深入生活仔细观察、写生记录,把观察到的花卉、蔬菜、水果及粮食果实等用泥捏出来,并借助各种工具使之达到仿真的效果,如上颜色等。

低年级“可爱的小动物”系列泥塑引导学生用艺术的视角去体验、观察、创造,用泥捏的形式对这些熟悉的小动物进行表现,还可写一篇观察体验小日记。

中年级“盘器皿”系列,学生能够了解泥条盘筑的造型特点;知道泥条盘筑的审美特点;能运用盘泥条法进行陶艺创作并能欣赏用盘泥法塑造的陶艺品。

在实践中提高动手能力与创造能力。

“花样壁饰”系列在泥板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平面的花和叶片的装饰,培养学生平面中点、线、面的构成能力。

高年级“动态泥人”系列泥塑,结合美术教材的人物动态写生及生活中常见人物动作形态,在欣赏分析天津“泥人张”作品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动态泥人的创作,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体验着成功的喜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中学校本教材《泥塑》前言前言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经校领导和教师们的慎重考虑下,决定将“泥塑”溶入我校校本课程,把它作为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的重要内容,构建艺术特色,以此为突破口,全面推进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

泥塑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在新时代仍有很活跃的生命力。

特别是学生泥塑创作,以其生动、活泼、趣味的艺术形式深受学生的喜爱。

浓厚的生活气息,乡土气息和现代经济发展的冲击,为学生实践创作提供不可或缺的素材,而生活在农村的孩子们,每天与大自然接触,与泥为伴,这些都是学生走进“泥塑”校本课艺术殿堂的外在环境,同时,学校的美术教师就是泥塑艺术的爱好者,内部条件也十分成熟,让学生从小学泥塑,可以促进这一艺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使学生在这种广泛的文化情境学习和拓展特长,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学生情操,融实践性、趣味性、创作性为一体的泥塑,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在泥塑的创作过程中,学生更自由的、更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力和表现力。

同时,泥塑立体造型的表达,更有利于学生的艺术整体把握,在实践过程中内容表现的自由性、评价标准的多样性,能提供学生创造活动最适宜的环境,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泥塑教学所蕴涵的这些积极的教育价值也正是校本课程所追求的。

我们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课程计划的要求,在校本课程有关文件精神指引下编写了这本教材,忠诚希望这本书能成这同学们的良师益友,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对编写提供指导意见的教师,在这里我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由于时间仓促,能力有限,本书难免有不足之处,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第二中学“泥塑”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

所以,我校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国家课程实施计划,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以及丰富的资源优势,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1、总目标以课改为载体,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做到以师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积极发展学生个性,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让师生与课改同成长。

2、学生发展目标在知识、品质、能力、个性等方面得到比较和谐、全面、可持续的发展,使学生的发展有更广阔的空间。

3、教师发展目标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创新,成为实践的研究者,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1、人本性原则人本课程观的核心思想是以尊重人的个性为根本出发点,把促进学生各项基本素质全面发展作为课程设计的中心,以整体、优化的课程结构观为核心内容,在课程选择使用上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尤其重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尊重和满足。

2、整体性原则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从整体上把握课程的目标与结构,校本课程的开发,学科课程应得到充分重视,活动课程应成为校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潜在的课程资源,重视隐藏在课内外和校园文化中潜在的课程因素及对学生发展的作用,使学生有较广泛的兴趣爱好及特长。

3、发展性原则校本课程开发的发展性原则是针对校本课程的价值而出台的,课程最大价值在于促进学生成材、教师成长、学校发展、社会发展。

学校利用自身资源,构筑有本校特色的适合学生发展的特色课程。

4、科学性原则深入系统地学习与课程改革相关的理论,借鉴外来的有益经验,结合本校实际,实事求是,以科学的精神和严谨的态度,解决实验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检查调查研究,科学决策,边实验边总结,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四、方法措施1、充分调动教师参加课程开发的积极性,体现参与性。

2、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育资源,坚持校本化。

3、仔细研究《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指导纲要》,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性与探究性。

五、校本课程开设计划每周各年级一节课。

六、课程的实施1、教师每学期应根据学校制定的指南,撰写教案。

2、课程的组织形式必须以学生为本,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采用学生喜爱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如表演、竞赛、参观、讲故事、游戏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宽松的活动环境,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方式表述,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过程体验,不能只重活动的结果。

4、教师必须在每次校本课程后,作好记录。

5、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教师必须树立档案意识,学期结束上交学校。

七、校本课程的评价1、成立校本课程评价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课题的检查评价。

2、对校本课程的评价,应重视过程性评价,旨在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及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3、各任课教师每学期需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评价,评价学生对该学科学习的兴趣需求、学习效果等。

4、对于参加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学校将给予适当的奖励。

八、做好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1、完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申报制度。

2、鼓励每位具备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教师自主申报开发课程,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3、根据教师所申报课程,对学生兴趣、特长、需求进行调查,确定开发项目。

4、校本课程领导小组指导教师制定校本课程实施计划。

5、组织实施、落实实施计划6、每学期校本课程领导小组对校本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给予适当的奖励。

7、加强校本课程及教辅材料、学具等的管理。

8、加强校本课程档案建设,对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所有资料搜集整理好,期末上交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以利总结、改进和推广。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在泥塑活动过程中,学生产生的情感、疑惑、提升、需求等方面的问题因集体教学呈现的群体性,不能很细致的展示出来。

泥塑课程本身衍生的各种宝贵的资源不能及时的整理和搜集。

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沟通不能很好的体现。

在此背景下产生了“小脚丫走出大世界”的研究课题。

该课题以泥塑刊物的形式呈现。

包括“泥塑动态”、“泥塑技法点击”、“金河滩”、“小脚丫的大梦想”“解惑答疑”等板块。

“泥塑动态”展示教师和学生的最新的泥塑动态。

“泥塑技法点击”把最近学生要制作的作品的技法详细的展示出来供学生参考和使用。

“金河滩”把学生最近泥塑活动中要涉及的有关泥塑的资料、技法和泥塑于各学科的整合所需要的资料展现出来。

“小脚丫的大梦想”包括学生的作品(泥塑作品、泥塑绘画作品、泥塑美文、泥塑诗歌等泥塑综合课堂展示出来的作品)、学生的风采等资料展示出来。

“解惑答疑”是一个详细给学生解答疑惑的板块,他是师生零距离接触的载体。

各板块合起来组成一期期的刊物,拆开再把相同的板块分别合起来,它又变成了泥塑课程的具体内容。

该课题实用、易操作,有利于师生和生生互动、能充分发挥师生的创造性,为师生成长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

二、课题研究预设的目标1、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自己的点滴进步,2、它画出了泥塑课程的发展轨迹。

3、它指引学生掌握基本的泥塑技法,并在此基础上举一反三,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

4、充分展示学生个性和风采,激发学生学习泥塑的兴趣。

5、解惑答疑活动,促进了师生对泥塑课程的研讨情趣。

三、课题实验课实施步骤第一阶段:搜集各种资料,精心筛选,初创报刊。

第二阶段:记录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变化,及时挖掘整理其中蕴含的教育价值。

第三阶段:注重学生的参与,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的方法。

第四阶段:师生同成长,完善校本课程《黄河泥塑》。

堌堆小学泥塑校本课程简介人类与生俱来就有一种亲近大自然,亲近泥土的天性。

对学生来说,玩泥巴是最惬意不过的游戏,虽然他们对泥塑懂得很少,但那种对原始材料的处理,得天独厚的能力、溢出心灵的想象以及游戏似的创作方式的确让人着迷。

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泥塑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的一些感悟和收获。

一、创造条件,为孩子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创作空间。

为更好的开展泥塑教学,学校建立一个专门的美术教室。

为孩子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创作空间。

在这个空间里,我们为孩子们准备好了泥巴、各种泥塑工具、操作台……墙上挂的,桌上摆的都是他们自己的作品。

在这样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空间里孩子们可以自由的创作,尽情地释放着天性。

二、创造性的开发泥塑课程资源,体现泥塑的趣味性。

经过千百年的沉淀,在中华大地上形成了很多种泥塑流派,我们应当继承与传承这些泥塑文化,我们天津的“泥人张”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继元代刘元之后,是我国又一个泥塑艺术的高峰。

泥塑做为我校校本课程,既要有传承,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创造性的开发更适合学生的泥塑。

我们学校在实践中自编了《泥塑脸谱》,《泥塑蔬菜》,《泥塑虫虫》等形式有趣的内容。

选择这些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内容,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例如,我们的作品《金秋》,主题就是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孩童放学回家,看到院子收获的大南瓜,一时兴起,连书包都没来得及放下就爬到上面去玩耍,两只大白鹅在旁边“嘎、嘎”的叫着。

我们学校地处农村,学生对于大自然的景物都比较熟悉,可以说一年四季都在感受着自然景物的变化,所以我们在设计泥塑校本课程的时候注重采纳学生的意见,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帮助学生审美、造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双手把身边美好的事物、愿望表现出来。

在学习中快乐,在快乐中生活,美化生活、陶冶情操,是我们开展泥塑校本课程的主要目的。

三、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泥塑教学中要调动孩子们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多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尊重他们的审美个性。

在课堂上我最愿意听到,“老师,我可以这样做吗?我可以那样做吗?”。

我们的作业一般都是开放性的,比如做蔬菜,在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了很多蔬菜图片,学生掌握基本方法后,学生自由创作。

最后每个学生做的蔬菜一定是各不一样的。

通过这种方式帮助他们发掘自身的天资、个性和激情。

例如,我们在创作《大嘴巴笔筒》的时候,学生问我:“老师,我可以用一只鞋子的外形做一个笔筒吗?”我说当然可以啦,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有了创新的意识。

我说那么我们怎么才能让你这个“鞋子笔筒”更有意思呢?我说老师小的时候把鞋子都穿破了,鞋子都“张口儿”了,学生们听了哈哈大笑,那么我们就做一个张着嘴巴的鞋子笔筒吧。

学生听了非常高兴,创作起来非常的投入,就这样一件有意思的大嘴巴泥塑笔筒诞生了,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四、亲历过程,在活动中体验乐趣。

学生泥塑的创作过程几乎可以从任何一个局部和细节,诸如肌理、质感和点线面的积累,堆积、切割当中,感受到每一次心灵的颤动和对泥性语言的塑造和升华,可见过程之重要。

因此,我在泥塑校本教材设计上注重学生整个制作过程的参与,学生贯穿于创作的全过程,从开始的选土、捣碎、和泥到捏制胚胎、阴干、上底粉、彩绘,学生全部参与其中,在创作过程中注重学生潜力的挖掘,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鼓励和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