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塑课程评价标准
中班美术优秀教案《泥娃娃》通用
中班美术优秀教案《泥娃娃》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美术教材第四章《动手乐趣》,详细内容为“泥娃娃”的制作。
通过该课程,学生将学习基础的泥塑技巧,了解民间泥塑艺术,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泥娃娃的基本制作方法,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2. 培养学生对民间泥塑艺术的兴趣,提高审美能力。
3.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泥娃娃的制作技巧,如揉、捏、粘等。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泥娃娃样品、泥塑工具、展示板。
2. 学具:彩色泥、泥塑工具、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民间泥塑作品,引发学生对泥娃娃的兴趣。
2. 讲解:介绍泥娃娃的制作方法,演示基本技巧,如揉、捏、粘等。
a. 揉:将泥团放在手心,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揉搓,使其表面光滑。
b. 捏:用拇指、食指和中指轻轻捏出泥娃娃的头部、身体和四肢。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泥娃娃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 展示:学生将完成的泥娃娃作品展示在展示板上,互相欣赏、评价。
六、板书设计1. 《泥娃娃》2. 内容:a. 泥娃娃制作方法揉、捏、粘b. 民间泥塑艺术特点造型简练、色彩鲜艳、寓意丰富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具有创意的泥娃娃,描述其寓意。
2. 答案示例:我的泥娃娃是一个快乐的小天使,寓意着幸福和快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部分学生在技巧掌握上仍有困难,需要个别辅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利用其他材料(如废旧物品、纸艺等)进行泥娃娃创作,提高创新能力。
组织学生参加泥塑比赛,培养竞争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泥娃娃的制作技巧。
2.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泥娃娃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3. 作业设计:制作一个具有创意的泥娃娃,描述其寓意。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解析:泥娃娃的制作技巧1. 揉:要求学生将泥团放在手心,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揉搓,使其表面光滑。
泥塑课教案及初中
泥塑课教案及初中年级:八年级学科:美术课时:2课时教材:《初中美术课程标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泥塑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通过泥塑创作,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认知和热爱。
3.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教学重点:1. 泥塑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2. 泥塑艺术的特点和价值。
教学难点:1. 泥塑技巧的掌握。
2. 创作具有个性和独特性的泥塑作品。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泥塑材料(泥巴、工具等)。
2. 学生准备铅笔、橡皮、画纸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泥塑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激发学生对泥塑的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泥塑的认识和感受。
二、泥塑的基本技巧(10分钟)1. 教师讲解泥塑的基本技巧,如揉、搓、捏、压等。
2.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泥塑技巧,并进行实践操作。
三、泥塑创作(10分钟)1. 教师提出创作主题,如“动植物”、“人物”等。
2. 学生根据主题进行泥塑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泥塑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第二课时:一、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的泥塑技巧掌握情况(5分钟)1. 教师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泥塑作品,并对作品进行评价。
2.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泥塑创作的心得。
二、泥塑艺术的特点和价值(10分钟)1. 教师讲解泥塑艺术的特点和价值,引导学生认识到泥塑作为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泥塑艺术的看法和认识。
三、泥塑创作实践(15分钟)1. 教师提出新的创作主题,如“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
2. 学生根据主题进行泥塑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泥塑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泥塑技巧和创作方法。
(精品)泥塑校本课程(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第二中学校本教材《泥塑》前言前言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经校领导和教师们的慎重考虑下,决定将“泥塑”溶入我校校本课程,把它作为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的重要内容,构建艺术特色,以此为突破口,全面推进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
泥塑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在新时代仍有很活跃的生命力。
特别是学生泥塑创作,以其生动、活泼、趣味的艺术形式深受学生的喜爱。
浓厚的生活气息,乡土气息和现代经济发展的冲击,为学生实践创作提供不可或缺的素材,而生活在农村的孩子们,每天与大自然接触,与泥为伴,这些都是学生走进“泥塑”校本课艺术殿堂的外在环境,同时,学校的美术教师就是泥塑艺术的爱好者,内部条件也十分成熟,让学生从小学泥塑,可以促进这一艺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使学生在这种广泛的文化情境学习和拓展特长,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学生情操,融实践性、趣味性、创作性为一体的泥塑,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在泥塑的创作过程中,学生更自由的、更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力和表现力。
同时,泥塑立体造型的表达,更有利于学生的艺术整体把握,在实践过程中内容表现的自由性、评价标准的多样性,能提供学生创造活动最适宜的环境,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泥塑教学所蕴涵的这些积极的教育价值也正是校本课程所追求的。
我们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课程计划的要求,在校本课程有关文件精神指引下编写了这本教材,忠诚希望这本书能成这同学们的良师益友,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对编写提供指导意见的教师,在这里我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由于时间仓促,能力有限,本书难免有不足之处,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第二中学“泥塑”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
泥塑课程教学大纲_课程标准_课程教学_精品课程
《泥塑》课程标准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课程性质和价值)
本课程是职业学校宝玉石鉴定加工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的任务是:传授工艺雕塑专业中所必备的立体造型基本技艺,为学生专业继续学习和适应专业市场需要奠定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基础。
(共13周,每周1学时)
内容二:临摹(实物或画稿)。(共13周,每周2学时)
内容三:结合玉雕造型的合设计。(共5周,每周3学时)
通过讲解、分析、示范的方法,使学生掌握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吉祥题材的理论和在雕塑造型中的运用,进一步提高立体雕塑三位空间的思考方式,拓展泥塑造型语言。通过理论讲解、图象分析、示范分析并置的教学方法赏鉴中国传统吉祥题材的丰富内涵,以及在玉雕领域中的雕塑造型特点和语言意趣,了解吉祥题的雕塑艺术特点和价值所在。进行相关作品的临摹。在此基础上掌握传吉祥题材内涵、运用、表现形式、直至创新设计。
通过讲解、分析、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理解、塑造能力,分析动物造型特征,并以立体雕塑思考的方式,拓展泥塑造型语言。通过图象并置的教学方法赏鉴中国传统动物雕塑的造型特点和语言意趣,了解中国古代动物题材雕塑艺术特点和价值所在。进行相关题材动物泥塑作品临摹。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提高泥塑造型技能水平,并且在此基础上掌握动物题材造型概念、技法、表现形式。
要求:
(1)、掌握中国传统动物题材雕塑发展的文化背景与造型变化规律,并尝试性地应用于玉雕造型构图中。
(2)、造型能力与审美能力同时提高
(3)、实践操作和理论能力相结合
三、内容标准
(一)必修内容和要求
一、模块(项目)一
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
内容一:中国古代雕塑理论串讲(共18周,每周1学时))
(三)课时安排:54课时
大学泥塑课教案
课程名称:大学泥塑课授课对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课时安排:共8课时,每次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泥塑的基本技法,包括泥塑材料的准备、塑形、刻划、上色等。
2. 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品的审美能力,增强对泥塑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3.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教学内容:1. 泥塑艺术概述2. 泥塑材料与工具3. 泥塑的基本技法4. 泥塑作品的创作与完成5. 泥塑作品的鉴赏与评价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展示一些著名的泥塑作品图片,如四川大足石刻、山西云冈石窟等,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泥塑艺术。
2. 提问:什么是泥塑?泥塑有哪些特点?二、泥塑艺术概述1. 介绍泥塑的历史渊源、艺术风格和地域特色。
2. 分析泥塑在民间艺术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泥塑材料与工具1. 介绍泥塑常用的材料:黏土、釉料等。
2. 介绍泥塑工具:刀、梳、刷等。
四、泥塑的基本技法1. 讲解泥塑的基本技法:塑形、刻划、上色等。
2. 进行示范,让学生跟随操作。
五、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进行泥塑作品的初步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2. 要求学生运用所学技法,创作一个简单的泥塑作品。
第二课时一、课堂回顾1. 回顾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二、泥塑作品的创作与完成1. 讲解泥塑作品的创作步骤,包括构思、设计、塑形、刻划、上色等。
2. 学生根据所学技法,创作一个具有一定主题和意义的泥塑作品。
三、课堂练习1. 学生继续进行泥塑作品的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2. 要求学生注重作品的细节处理,提高作品的艺术性。
四、泥塑作品的鉴赏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鉴赏。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五、总结与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泥塑艺术的重要性和价值。
2. 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分享学习心得。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泥塑艺术的兴趣和认识程度。
2. 学生掌握泥塑基本技法的熟练程度。
泥塑课程教学大纲
泥塑课程教学大纲泥塑课程教学大纲引言泥塑作为一种传统的手工艺术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
在当今社会,泥塑作为一门课程逐渐被引入学校教育中,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动手能力和审美观。
本文将探讨泥塑课程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以及如何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一、教学目标泥塑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动手能力和审美观。
通过学习泥塑,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同时,泥塑作品的制作过程也能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致观察力。
此外,通过欣赏和分析不同类型的泥塑作品,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观和艺术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泥塑基础知识:介绍泥塑的历史和发展,讲解泥塑的材料、工具和基本技巧。
2. 泥塑造型技巧:教授泥塑的造型技巧,包括手捏、拉坯、刻划等技法,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技巧进行泥塑作品的创作。
3. 泥塑作品创作:组织学生进行泥塑作品的创作,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泥塑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4. 泥塑作品欣赏与分析: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不同类型的泥塑作品,让他们能够从中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并学会用艺术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三、教学方法1. 示范教学:教师通过示范展示泥塑的基本技巧和造型方法,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和学习。
2. 个性化指导: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辅导,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3.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相互交流和合作,共同完成一个泥塑作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4. 实践体验: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参观,让他们亲身感受泥塑艺术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四、学习评估泥塑课程的学习评估应注重学生的实际表现和创作成果。
评估方式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作品展示:学生通过展示自己的泥塑作品来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技巧水平。
2. 作品分析: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泥塑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展示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
3. 书面评估:要求学生撰写泥塑作品创作的心得体会,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
大班泥塑人物课程设计
大班泥塑人物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泥塑的基本概念,掌握泥塑人物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2. 学生能了解和描述不同职业、不同表情的人物特征,运用泥塑技巧进行创作。
3. 学生能了解我国传统泥塑艺术的特点及其在历史文化中的地位。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掌握泥塑人物的基本步骤,如捏、塑、刻、烤等。
2. 学生能运用观察、想象和创新能力,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和创意的泥塑人物作品。
3. 学生能通过合作交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泥塑艺术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2. 学生通过创作泥塑人物,学会关注生活、观察人物,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同理心。
3.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养成耐心、细致、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提高自信心和自尊心。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艺术类课程,旨在通过泥塑人物创作,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大班学生具有较强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实践操作,鼓励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综合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个体差异,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程中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泥塑基础知识:介绍泥塑的定义、历史发展和分类,让学生了解泥塑艺术的背景和基本概念。
- 教材章节:第一章《泥塑艺术概述》2. 泥塑人物创作技巧:讲解泥塑人物的基本技巧,包括捏、塑、刻、烤等,引导学生掌握人物创作的步骤和方法。
- 教材章节:第二章《泥塑人物创作技巧》3. 人物特征表现:分析不同职业、不同表情的人物特征,指导学生如何观察、表现和创作泥塑人物。
- 教材章节:第三章《人物特征的捕捉与表现》4. 创意泥塑人物创作: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创作具有个人特色的泥塑人物作品。
- 教材章节:第四章《创意泥塑人物创作实践》5. 传统泥塑艺术欣赏:介绍我国传统泥塑艺术的特点及其在历史文化中的地位,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大吴泥塑》课程标准
《大吴泥塑》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大吴泥塑》二、适用范围职业技能鉴定培训三、课程定位课程定位与性质:《大吴泥塑》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技术平台课程。
是艺术类专业学生应知应会的一门理实一体化课程,其中理论与实践比例大约各占50%。
中国历史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集聚了古代先辈们的智慧和财富,传统民间艺术属于历史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课程以“民间艺术审美观”为理论支撑,沿着中国历史发展的时间脉络,围绕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和民间美术经典作品,传授装饰艺术形式美的基础理论知识,推介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技艺,传播民族文化,展现装饰艺术发展美的历程。
通过学与教互动、看与做实践、知与行合一,拓宽眼界,提高修养,增强能力,为培养具有民族文化艺术素养的、传承创新的艺术设计人才奠定基础。
本课程前导课程有《素描》、《色彩》和《艺术设计概论》,是学习后续课程《运动规律》、《角色设计》、《场景设计》、《动画创作技巧》、《数字造型基础》、《数字动画基础》、《剪辑基础》等的重要基础。
四、课程目标让职业技能培训人员对大吴泥塑技艺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和认识。
了解相关文化知识与工艺标准1.知识目标:了解大吴泥的基本概念、种类划分、人文背景(历史沿革,社会功能,文化内涵等)、审美特征等基础知识,拓展民族文化视野;2.能力目标:①能够认知传统民间泥塑造型特征,把民间泥艺术创作的审美原则和规律,能够运用多种手段搜集、归纳和整理相关专业资料,并善于利用它们;②能够掌握赏析民间泥塑作品的基本方法;③能够临摹传统民间泥塑的造型、典型纹样,积极参与艺术实践,具备一定的手绘表现能力;善于归纳总结传统装饰艺术审美特性和传统技艺的经验,并能以文字和语言方式,表达自己对传统泥塑艺术文化内涵的体会和感悟;④汲取中国传统艺术精华,能够将其运用于文化创意产品的创新设计之中。
3.素质目标:①树立良好的道德观、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诚实守信,富于爱心;保持阳光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劳动教育教案 泥塑
劳动教育教案泥塑教案标题:劳动教育教案 - 泥塑教案目标:1. 了解泥塑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致观察力。
4.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准备:1. 泥塑工具和材料:黏土、刀具、模具等。
2. 图片或视频资源:介绍泥塑的历史和作品。
3. 教学投影仪或电脑:用于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
4. 学生作品展示区:用于展示学生的泥塑作品。
教学过程:引入:1. 使用图片或视频资源向学生介绍泥塑的历史和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探究:2. 向学生讲解泥塑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如选择合适的黏土、掌握基本的塑型方法等。
3. 展示一些简单的泥塑作品,并解析其制作过程和技巧。
4. 分发泥塑工具和材料,让学生自由探索和尝试泥塑,鼓励他们动手实践并互相交流经验。
实践:5. 提供几个泥塑主题选项,让学生选择一个他们感兴趣的主题进行创作。
6. 引导学生进行创作过程,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7. 鼓励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注重细节和表达能力。
展示与评价:8. 学生完成泥塑作品后,组织一个展示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欣赏。
9. 鼓励学生对彼此的作品给予积极的评价和建议,促进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发展。
10. 对学生的泥塑作品进行评价,注重对学生的劳动态度、创造力和技术水平的综合评价。
延伸活动:11. 鼓励学生将泥塑作品与其他艺术形式结合,如绘画、摄影等,创造更多的艺术表达方式。
1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泥塑工作室或艺术展览,让他们进一步了解泥塑的发展和应用。
教学反思:13. 教学结束后,与学生一起回顾整个教学过程,让他们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收获。
14. 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教学扩展:15. 在其他相关课程中,引入泥塑的知识和技巧,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和创造力。
注:教案的具体内容和步骤可根据不同年级和教育阶段的要求进行调整和适应。
泥塑点评幼儿园教案
泥塑点评幼儿园教案
一、教学目标
本次泥塑手工活动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幼儿的手工艺术能力,激发幼儿的创意和想象力,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意识。
二、教学准备
1.泥土:根据幼儿人数准备足够的泥土;
2.工具:塑形工具、模具和竹签;
3.布置:铺好报纸,并准备幼儿园安全齐全的手套和围裙,以保证幼儿
的人身安全。
三、教学步骤
1. 导入
首先,老师应该发放一些动物的图片,并要求幼儿自由发挥,想象出自己心目中的动物形象,并说出它的名字,同时,老师要对幼儿的想象力作出肯定和鼓励。
2. 示范
接下来,老师应该进行示范,比如示范做小熊和小兔等常见的动物,然后对幼儿讲解塑形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什么是基本的形状、如何制作眼睛、口鼻等等。
3. 学习与操作
在完成示范和讲解之后,老师要让幼儿亲自动手,进行泥塑制作。
在每个幼儿进行泥塑制作时,老师应该关注幼儿的动态,并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同时鼓励幼儿尝试新的想法和方法,完全发挥自己的想象。
4. 检查与评价
完成泥塑作品后,老师应该带领幼儿一起检查和评价他们的作品。
在评价中,老师不仅要给予合理的指导意见,并且要注意表达方式的积极性,发扬幼儿创意、想象的精神。
四、教学总结
泥塑手工活动以其独特的变幻无穷和充满创意的个性特点,而成为了幼儿园教学生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教育活动。
通过本次泥塑手工活动的学习,幼儿既能够锻
炼自己的手工能力、创作能力和想象力,又能够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与审美意识,达到了启发幼儿创思能力、养成良好性格等多重教学目标的效果。
泥塑课程教学计划
泥塑课程教学计划一、课程简介泥塑是一门传统的工艺美术技巧,通过手工技艺将泥土塑造成各种形象,是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动手能力的重要课程。
泥塑课程教学计划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泥塑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泥塑的兴趣和热爱;2. 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水平;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5.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三、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第一阶段:基础泥塑技巧训练1. 介绍泥塑的历史和发展;2. 学习泥塑的基本工具和材料;3. 学习基础的造型技巧,如拉坯、压模、塑型等;4. 制作简单的几何形状,如球体、立方体等;5. 制作人物头部和手部的基本造型。
第二阶段:进阶泥塑技巧训练1. 学习人物身体比例的基本原理;2. 制作完整人体的塑型;3. 学习动物造型技巧,如小动物、鸟类等;4. 制作日常生活中常见物品的泥塑模型;5. 学习表情和姿势的塑造技巧。
第三阶段:创意泥塑作品设计与制作1. 引导学生进行泥塑作品设计的思考;2. 鼓励学生进行创意泥塑作品的个人或小组项目;3. 学习泥塑装饰技巧,如涂色、上釉等;4. 展示和评选学生的泥塑作品;5.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泥塑艺术展览。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课堂讲授介绍泥塑的相关知识和技巧;2. 示范法:教师进行泥塑技巧的操作演示,让学生观摩;3. 实践法:学生进行泥塑作品的制作实践;4. 互动探究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展示,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五、考核与评价1. 平时表现:考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态度和表现;2. 作品评价:评价学生的泥塑作品创意、技巧和完成度;3. 知识测验:测试学生对泥塑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资源1. 泥塑工具和材料:包括泥土、刀具、刷子、颜料等;2. 图片和视频资料:用于介绍泥塑的发展历史和经典作品欣赏;3. 泥塑艺术家作品集:用于激发学生的艺术灵感和创作思路;4. 相关泥塑艺术展览和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学习。
泥塑大单元课程设计
泥塑大单元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泥塑艺术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2. 使学生掌握泥塑制作的工具、材料及基本技法;3. 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地区、民族的泥塑艺术特点及其文化内涵。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泥塑技法创作简单作品的能力;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学会在创作过程中相互借鉴、交流、合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泥塑艺术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提高艺术素养;2. 培养学生热爱民间艺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观点,学会倾听、理解和接纳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4. 培养学生具有环保意识,关注可持续发展,珍惜自然资源。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艺术实践类课程,以泥塑艺术为主线,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小学高年级阶段,具备一定的手工制作基础,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对艺术创作有一定的兴趣。
教学要求: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实践,关注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指导和鼓励。
同时,注重教学过程中的评价与反馈,确保课程目标的达成。
二、教学内容1. 泥塑艺术简介:介绍泥塑的定义、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在世界各地的分布情况。
教材章节:《美术》教材中“民间泥塑”章节。
2. 泥塑工具与材料:讲解泥塑制作所需的工具、材料及其特性,学会正确选用和保管。
教材章节:《美术》教材中“泥塑工具与材料”章节。
3. 泥塑基本技法:学习揉、搓、捏、刻等基本泥塑技法,掌握泥塑制作的步骤和要领。
教材章节:《美术》教材中“泥塑技法”章节。
4. 不同风格的泥塑:分析我国各地区、民族的泥塑艺术特点,了解其文化背景。
教材章节:《美术》教材中“民间泥塑艺术”章节。
5. 创作实践:分组进行泥塑创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浙人美版九年级美术上册《用泥造型》评课稿
浙人美版九年级美术上册《用泥造型》评课稿一、引言《用泥造型》是浙人美版九年级美术上册的一节课,本篇评课稿将对该节课进行详细的评价和分析。
通过对课程的结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实际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细致的观察和分析,以期对该课程进行全面的评定和改进。
二、课程结构《用泥造型》是美术上册的第X章,共X小节。
该节课的课程时长为X分钟,分为导入、讲解和实践三个环节。
1.导入:老师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泥塑艺术品,引起学生对于泥塑的兴趣,并让学生对泥塑的特点和表现形式进行探讨。
2.讲解:老师通过简明扼要地介绍泥塑的历史和流派,还有泥塑的基本工具和材料。
同时,也对泥塑的形态构成和造型技巧进行详细的解释和示范。
3.实践:学生开始进行泥塑实践环节,根据老师的指导和示范,使用泥土进行造型创作。
老师会适时进行实践中的点评和指导。
三、教学目标《用泥造型》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认识泥塑艺术的定义、历史和流派。
2.了解泥塑的基本工具和材料,并学会正确使用。
3.掌握泥塑的基本造型技巧,包括表达形态、观察细节等。
4.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泥塑创作表达个人的内心情感和意境。
5.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耐心,通过泥塑创作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细致观察能力。
四、教学内容1.泥塑艺术的定义和特点:介绍泥塑艺术的定义和特点,使学生了解泥塑在艺术中的地位和作用。
2.泥塑的基本工具和材料:详细介绍泥塑所需的基本工具和材料,如泥土、刀具、胶水等,并进行示范和操作演示。
3.泥塑的形态构成和造型技巧:对泥塑的形态构成进行分析和解释,引导学生学习泥塑的造型技巧,如线条、比例、形状等方面的掌握。
4.泥塑的创作实践:学生通过实践环节,根据老师的指导和示范,运用所学的技巧自由创作泥塑作品。
五、教学方法1.演讲讲解法:通过简明扼要的演讲和讲解,向学生介绍泥塑的相关知识和技巧。
2.示范操作法:老师以示范的形式进行操作演示,让学生通过观看老师的示范来学习和掌握泥塑的技巧和方法。
2024版年度《捏泥人》教案(精选)
搓条
将揉好的橡皮泥放在桌上,用 手掌搓成条状。
切片
用塑刀将橡皮泥切成大小均匀 的片状。
团圆
将切好的橡皮泥片放在手心, 双手合十揉搓成圆球状。
2024/2/2
10
创作主题及构思分享
确定创作主题
如动物、植物、人物等。
分享构思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基本手法表现主题,如动 物的形态、人物的表情等。
欣赏优秀作品
针对下次课程的内容,要求学生提前收集相关资料和素材,为课程做好 充分准备。
2024/2/2
鼓励学生提前预习下次课程的知识点,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27
THANKS。
2024/2/2
28
捏泥人艺术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 价值和美学价值,是中华民族非 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捏泥人作品形象生动、色彩鲜艳, 深受人们喜爱,尤其适合儿童学
习和欣赏。
2024/2/2
4
传统文化传承意义
捏泥人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对于传承泥人艺术,可以了解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和基本特征,增强 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独 特的作品。
15
技巧性指导及问题解决
教授学生基本的捏泥技巧,如揉、 捏、搓、压等。
针对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 题,提供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分析自己的 作品,找出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
2024/2/2
16
鼓励创新和个性化表达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创作方法和材料, 培养创新精神。
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融入到作 欣赏和尊重学生的创作成果,给予积极
品中,形成个性化的表达。
的反馈和建议。
人教版美术书泥塑课程设计
人教版美术书泥塑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泥塑的基本概念,掌握泥塑的基本技巧和制作流程。
2. 学生能描述并识别不同泥塑作品的风格、主题和艺术特点。
3. 学生能了解泥塑在我国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泥塑技巧创作具有个人特色的作品,展示其创意和想象力。
2. 学生能在团队协作中发挥自己的专长,共同完成复杂的泥塑项目。
3. 学生能运用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解决泥塑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美术特别是泥塑艺术的热爱,增强对民间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2. 学生通过泥塑创作,培养耐心、细致、专注的良好品质。
3.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会互相尊重、支持和沟通,培养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人教版美术教材中的泥塑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体验,掌握泥塑技巧,培养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学生特点分析:本课程针对的是小学高年级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手工制作基础,对美术创作充满兴趣,但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激发创意。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关注个体差异,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良好的审美观念和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使学生在完成课程后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
二、教学内容1. 导入新课:介绍泥塑的定义、历史背景及其在民间艺术中的价值,激发学生对泥塑艺术的兴趣。
2. 理论知识:讲解泥塑的基本技巧,如揉、捏、搓、刻等,以及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泥料的选取、干燥和烧制等。
- 教材章节:《泥塑的基本技巧》- 内容列举:泥塑技巧、泥料处理、作品干燥与烧制3. 实践操作:指导学生进行泥塑创作,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制作有个性的作品。
- 教材章节:《动手制作泥塑》- 内容列举:创意构思、动手制作、作品展示4. 案例分析:欣赏和分析不同风格的泥塑作品,了解其艺术特点和历史背景。
泥塑课程纲要
《泥塑》课程纲要课程名称:泥塑开发者:课程类型:艺术特色类选修课程教学对象:一至六年级学生课程安排:一是利用每周的校本课程教学时间进行专门学习,二是通过社团活动和特色班级建设相结合,三是社会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活动相结合学习。
课程目标:1、学会泥塑的基本知识、技能技巧,懂得造型知识,进行艺术创作。
2、体验学习活动的兴趣,获得对泥塑艺术创作的持久兴趣,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
场地设备:雕塑台(桌)六至八张、转盘、木条若干、泥拍、刮刀、布、泥课程计划:泥塑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流传至今仍被许多人所珍爱,其魅力就在于它的可塑性强,想象空间大,艺术成分高。
泥塑集趣味性、创造性、知识性和实践性于一体,它具有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与方式。
创新是泥塑教学的永恒主题和本质内涵,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和表现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使学生在自由的创作中获得个性表达。
泥塑课程分为低、中、高三个阶段,总体要求:教学方式:教师示范、小组合作、参观、展览。
实施建议:(一)内容选择——主题推进在内容选择上,实施主题推进的方式:低年级确定“田园果蔬”系列选择农村的孩子们比较熟悉的田园的农作物、花卉、蔬菜、水果。
教师启发学生深入生活仔细观察、写生记录,把观察到的花卉、蔬菜、水果及粮食果实等用泥捏出来,并借助各种工具使之达到仿真的效果,如上颜色等。
低年级“可爱的小动物”系列泥塑引导学生用艺术的视角去体验、观察、创造,用泥捏的形式对这些熟悉的小动物进行表现,还可写一篇观察体验小日记。
中年级“盘器皿”系列,学生能够了解泥条盘筑的造型特点;知道泥条盘筑的审美特点;能运用盘泥条法进行陶艺创作并能欣赏用盘泥法塑造的陶艺品。
在实践中提高动手能力与创造能力。
“花样壁饰”系列在泥板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平面的花和叶片的装饰,培养学生平面中点、线、面的构成能力。
高年级“动态泥人”系列泥塑,结合美术教材的人物动态写生及生活中常见人物动作形态,在欣赏分析天津“泥人张”作品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动态泥人的创作,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体验着成功的喜悦。
泥塑课程评价标准【新版精品资料】
校本(泥塑)课程评价体系东疏镇刘茂完小泥塑课程评价体系一、评价原则:1、贴近学生生活。
艺术来源于生活,学生生在农村,以处在经济发展的蓬勃时机,学生的泥塑造型有更多来源于生活体验、想象,再现生活。
学生的作品评价更应注意学生的生活表现。
2、激发学生兴趣。
校本课程评价要注意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要.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通过上网、查阅书籍等收集资料的方法,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动手创作感兴趣的作品,把激发学生的兴趣作为学生学习评价的一个内容.3、学生积极参与.校本课程在评价上应注意学生的全面发展,把学生的参与作为评价的内容。
在实施过程中,全体学生都应该积极参与进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题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本课程从最初搜集资料到参与学习,自由表现创作,学生兴趣盎然,参与积极性极高,学生在这种自主开发的全新课程中,形成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课程学习气氛.4、注意学生的情感体验。
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三个层面:知识技能;方法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我们的校本课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能力等是不是得到了发展,更重要的还要问一问这发展是怎么来的。
学生们在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同时得到的情感体验如何。
我校学生在以前对泥塑的了解只停留在表面,学生在校本实践中会有更深的情感体验,对事物有了新的看法,对主题思想的表达有了更全面的方式,这种体验学生将终身受益。
二、评价内容:评价分两部分,师生共同评价。
1、精品展览: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内、校外学生作品展览,加强宣传和学生进行鼓励.2、建立个人的成长记录袋。
内容包括:(附表一)(1)采用等级制记录学生作品学习创作情况。
教师、同学、家长参与评价.(2)作品集:学生作品照片、荣誉证书等。
(3)小评论:针对某一作品进行的同学、老师及自己的评价。
(4)期末评语:记录各方面的综合评价.三、对学生评价1、采用表现性评价,关注学习的过程,以促进学生的发展。
主要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方法等方面取得成绩作出评价,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泥塑课程管理制度
泥塑课程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泥塑课程的管理,保障师生权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泥塑课程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开设泥塑课程的学校、机构及培训机构。
第三条泥塑课程管理应遵循“课程设置合理、教学科学、评价公平、课程资源共享、教师发展有保障”的原则。
第四条泥塑课程管理应当根据教育部门的相关法规、政策和规范进行,确保教学过程的规范性和合法性。
第五条泥塑课程管理制度由学校或机构的高层领导和相关部门共同制定并不断完善。
第二章课程设置第六条泥塑课程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学历、兴趣爱好等因素合理设置。
第七条泥塑课程设置应当符合教育部门的相关政策和要求,课程设置应当体现多元化、全面性和实用性。
第八条泥塑课程设置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并且与现行的社会发展相适应。
第九条泥塑课程设置应当明确课程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并做好相应的宣传工作。
第三章教学管理第十条泥塑课程的教学管理应当符合课程设置的要求,提供规范化的教学过程。
第十一条泥塑课程的教学质量应当符合相关要求,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满意度。
第十二条泥塑课程的教学过程应当加强教师的教学能力培训,并对教学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
第十三条泥塑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学校或机构应当提供完善的教学设施和资源,以支持教师的教学工作。
第十四条泥塑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学校或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的学生学习档案和教学档案,对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工作进行记录和管理。
第四章教师管理第十五条泥塑课程的教师应当具备相关专业资格和教学经验,学校或机构应当对教师进行严格的招聘和培训。
第十六条泥塑课程的教师应当积极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第十七条泥塑课程的教师应当遵守学校或机构的教学管理规定,确保教学工作的规范性和合法性。
第十八条泥塑课程的教师应当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互动,鼓励学生参与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
第十九条泥塑课程的教师应当做好学生的学习指导,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和困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本(泥塑)课程评价体系
xxxx完小
泥塑课程评价体系
一、评价原则:
1、贴近学生生活。
艺术来源于生活,学生生在农村,以处在经济发展的蓬勃时机,学生的泥塑造型有更多来源于生活体验、想象,再现生活。
学生的作品评价更应注意学生的生活表现。
2、激发学生兴趣。
校本课程评价要注意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要。
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通过上网、查阅书籍等收集资料的方法,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动手创作感兴趣的作品,把激发学生的兴趣作为学生学习评价的一个内容。
3、学生积极参与。
校本课程在评价上应注意学生的全面发展,把学生的参与作为评价的内容。
在实施过程中,全体学生都应该积极参与进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题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
本课程从最初搜集资料到参与学习,自由表现创作,学生兴趣盎然,参与积极性极高,学生在这种自主开发的全新课程中,形成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课程学习气氛。
4、注意学生的情感体验。
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三个层面:
知识技能;方法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我们的校本课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能力等是不是得到了发展,更重要的还要问一问这发展是怎么来的。
学生们在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同时得到的情感体验如何。
我校学生在以前对泥塑的了解只停留在表面,学生在校本实践中会有更深的情感体验,对事物有了新的看法,对主题思想的表达有了更全面的方式,这种体验学生将终身受益。
二、评价内容:
评价分两部分,xx共同评价。
1、精品展览:
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内、校外学生作品展览,加强宣传和学生进行鼓励。
2、建立个人的成长记录袋。
内容包括:
(附表一)
(1)采用等级制记录学生作品学习创作情况。
教师、同学、家长参与评价。
(2)作品集:
学生作品照片、荣誉证书等。
(3)小评论:
针对某一作品进行的同学、老师及自己的评价。
(4)期末评语:
记录各方面的综合评价。
三、对学生评价
1、采用表现性评价,关注学习的过程,以促进学生的发展。
主要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方法等方面取得成绩作出评价,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2、采用等级制、设优、良、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
若有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交谈,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努力方向,争取合格。
对学生评价主要是三看:
“一看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时总量,作好考勤记录;二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用‘优秀、良好、一般、差’等形式记录在案;三看学生的学习成果,学习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活动等形式展示,成绩记入成长手册中。
3、评价的形式多样,一般可采取以下“四结合”的形式,即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对小组的评价与对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口头报告、学习活动表现,平时的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等形式。
四、对教师评价
建立校长、教导主任对教师的质量评价体系,实施分层目标管理,充分发挥教师评价的功能。
教育教学质量最能反映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一块主要内容。
所以学校立足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况、教师教学任务的全面完成程度和优劣状况进行评价。
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学生学业的质量,二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质量。
实施质量检测方法最终对教师进行评价。
采用集中检测与日常检测相结合、全员检测和随机抽测相结合、检测与指导相结合、自检与互检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全过程进行监控。
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开展的集中检测工作。
1、对学生学业质量的抽测。
侧重于形式性检测,充分发挥检测的诊断作用。
抽测的形式实验考查、动手操作、提交作品等。
通过对学生的检测,确定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效果状况。
2、对教师教学环节的抽测。
对所有教学活动、各个教学环节、各种教学管理制度等进行经常性的随机抽查、调研和反馈。
实施推门听课制度,有计划地随机调研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教学计划落实情况等。
3、学生、家长、社区对教师的评价。
通过对教师的评价,结果作为评先、优、聘任、考核、认定等各方面的依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