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祛风湿方药

合集下载

第十一章祛风湿药09

第十一章祛风湿药09

寒疝腹痛、手足厥冷:大乌头煎;
外伤瘀痛:+乳、没、三七;
3、跌打损伤,麻醉止痛:
用法用量:煎服,3-9克。入散剂或酒剂服1-
2克。入汤剂先煎半到一小时。外用适
量。多用炮制品,生品内服慎。
使用注意:大毒,不宜久服,孕妇忌用。生
品只供外用。反半夏、瓜蒌、川贝、浙
贝,白及、白蔹。
蕲蛇
性味归经:甘、咸、温;有毒;归肝经。
表证风寒夹湿,发热恶寒,头痛,全身
关节酸痛:羌活、防风-荆防败毒散;
头痛头风:白芷、藁本、川芎祛风止痛
用法用量:煎服,3-9g;
使用注意:气血亏虚都慎用;
现代应用:
1、风湿性关节炎: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有
效率为96%
2、坐骨神经和三叉神经痛:独活寄生汤加 减治疗有效率96.7%; 3、腰椎间盘突出症和骨质疏松症:配川 乌、草乌、五加皮熬制成膏外敷,有效 率86.4%; 4、慢性支气管炎:独活红糖水煎服,治疗 慢支,镇咳平喘作用,有效率 66.8%; 5、银屑病:饭后服用独活片并配合长波紫 外线照射,总有效率93.5%。
独活寄生汤(《千金方》):独活、桑寄 生、秦艽、细辛、防风、当归、生地、白 芍、川芎、肉桂、茯苓、人参、甘草、杜 仲、牛膝。治风寒湿痹,腿足有冷感,腰 膝作痛,缓弱无力,屈伸不利,畏寒喜热, 脉迟苔白者。
文献摘录:
《名医别录》:“治诸风,百节痛风无久新 者。”
《本草汇言》:“善行血分,袪风行湿散寒 之药也。凡病风之证,如头项不能俯仰,腰 膝不能屈伸,或痹痛难行,麻木不用,皆风 与寒之所致,暑与湿之所伤也;必用独活之 苦辛而温,活动气血,袪散寒邪。”
独活
来源: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重齿毛当归
的根。切片生用。

第十一章祛风湿方药

第十一章祛风湿方药
第十一章 祛风湿方药
常用祛风湿方药的功效主治; 祛风湿方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秦艽的有效成分、药理作用及主 要的现代临床应用。
一、祛风湿方药及痹证 (一)概念 祛风湿方药:凡以祛除风湿、解除痹痛为主
要作用,临床用于治疗痹症的药物称为祛风 湿方药。 功效:祛风散寒除湿、舒筋活络、止痛、强 筋骨。
3、性味归经:苦、辛、微寒。归胃、肝、胆经。 4、功效: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
二、药理作用
(一)抗炎作用
有效成分:主要为秦进ACTH分泌,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
作用特点: 1. 明显抑制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趾肿胀; 2. 显著抑制巴豆油引起的小鼠耳肿胀; 3. 抑制大鼠甲醛性关节炎; 4. 作用强度与水杨酸钠相似
免疫性疾病、骨与骨关节病和软组织病。 病机:机体免疫功能异常,内分泌功能紊乱,
感染等。
临床常见病症: ⑴ 类风湿性关节炎(RA), ⑵ 强直性脊柱炎(AS), ⑶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
二、祛风湿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一)抗炎:
1、特点:与清热药不同之处在于不仅对一般性 炎症有作用,多数药对免疫性炎症也有作用;
配伍可增强镇痛作用。
(四)镇静
有效成分:秦艽碱甲。 作用特点:显著延长小鼠戊巴比妥钠睡眠时
间,大剂量可引起中枢麻痹死亡。
(五)其他作用
1、升高血糖
有效成分:秦艽碱甲 作用特点:
大鼠腹腔注射秦艽碱甲200mg/kg,30分钟后血糖显 著升高,维持约3小时。 作用机理:促进肾上腺素的释放从而升高血糖。使 用α受体阻断剂后作用消失
(二)抗过敏
有效成分:秦艽碱甲。 作用特点: 1. 抗组胺引起的豚鼠哮喘和过敏性休克; 2. 抗组胺引起的豚鼠离体回肠收缩作用; 3. 抑制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第十一章祛风湿药全解PPT课件

第十一章祛风湿药全解PPT课件

-
17
总之,川乌辛散苦燥,性热散寒,毒
大力强,既入心脾经,又入肝肾经。功善 祛风除湿、散寒止痛,既治风寒湿痹、拘 急疼痛;又治寒湿头痛、心腹冷痛及寒疝 腹痛等证。此外,还能麻醉止痛,用于局 部麻醉等。
-
18
• 草乌 《本经》
•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北乌头 Aconitum kusnezoffii
• 掌握:独活、木瓜、威灵仙

熟悉:川乌、蕲蛇、乌梢蛇 -
7
独活
【来源】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重齿毛当归 的根。
-
8
• 【性能】辛、苦,微温。归肾、膀胱经。
• 【功效】袪风湿,止痛,解表。
• 【应用】
• 1.风寒湿痹。

性善下行,尤以腰
膝、腿足关节疼痛
属下部寒湿重者为
• 川乌 《本经》
•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干燥母根。
-
15
• 【性能】辛、苦,热。有大毒。 归心、肝、肾、脾经。
• 【功效】袪风湿,温经止痛。 • 【应用】 • 1.风寒湿痹。 • 辛热散寒祛风,苦热除湿, • 善于走散,止痛作用良好, • 宜于寒重而痛甚者。 • 2.心腹冷痛,寒疝疼痛。 • 3.跌打损伤,麻醉止痛。
-
19
• 草乌与川乌: • 性能、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与
均相同,而毒性更强。一般宜炮制后用。
-
20
蕲蛇
来源:为蝰科动 物五步蛇除去内 脏的干燥全体。 主产于湖北、江 西、浙江等地。 夏、秋二季捕捉, 剖开腹部,除去 内脏,干燥,以 黄酒润透去皮骨, 切段用。
-
药材
21
[性味归经]:甘、咸,温;有毒。归肝经。 [功 效]:祛风,通络,止痉。

第十一章 祛风湿药

第十一章 祛风湿药
两药经常相须配伍使用( 豨桐丸)
【不同点】 豨莶草: ①祛风湿作用强,宜于风湿热痹 生用: 性寒 ②清热解毒——疮痈 酒制:补肝肾 ①痹证日久,下肢痿软 强筋骨 ②中风后遗症
海 桐 皮
络 石 藤
络石藤③
苦,微寒
1、祛风通络 ——热痹,关节红肿热痛
苦寒,可清热 喉痹,水煎含咽 2、凉血消肿 外科痈肿疮疡 3、通络消肿——跌扑损伤
2.根据痹痛之部位,来选择用药 上肢 选用: 羌活、秦艽、桑枝、 桂枝 独活、木瓜、防己、 下肢 选用: 五加皮
腰背 选用: 桑寄生、独活、狗脊、 五加皮
二.使用注意 1.本类药物忌用于内风证
2.大多数药物温燥辛苦,易耗伤阴血, 故阴血虚者慎用 3.部分药物有毒(乌头、雷公藤),使 用时要注意其炮制、配伍、剂型、煎法 及给药途径,并控制其用量,以防中毒
2.祛风解表——风寒表证挟湿---羌活、 防风、荆芥 用量用法:煎服,3-9克。可泡酒
【独活与羌活的比较】
【相同点】 1、祛风湿散寒——风寒湿痹证 2、解表——风寒夹湿表证 【不同点】 羌活:1、气味浓烈,发散之力强,有发 汗之功,故偏于解表 2、其性走上,祛风湿,上半身痹痛尤宜
独活:气味较淡,发散之力不显,
广 防 己
防己
防己①
苦、辛,寒。 1.祛风湿止痛-----痹痛,尤宜于湿热 偏重之痹痛(其为寒性) 2.利水消肿-----水肿 实证:湿热壅滞之腹水、水肿----配葶苈子、大黄 虚证Leabharlann 脾虚之便溏、浮肿----配黄 芪、白术
汉防己与木防己
汉防己:为防己科之粉防己
偏于利水——多用于水肿,脚气浮肿; 痰饮;湿热疮疹 木防己:为马兜铃科之广防己
无论风湿,肾虚所致腰痛均用。 2、温补固涩—— 肾气不固之遗尿、白 带过多。

中药学-第11章祛风湿药

中药学-第11章祛风湿药
2、通络止痛:治疗风湿、寒湿客于筋骨肌肉所致的 肢体关节酸痛、屈伸不利、手足麻木之证。
3、消骨鲠:治疗诸骨鲠喉。(鱼刺为佳)
川乌
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母根。
功效特点:
1、祛风湿、止痹痛:散寒止痛作用强,尤其善于治 疗寒邪偏盛之痛痹,表现关节疼痛明显者。
2、温经散寒止痛:治疗阴寒内盛之心腹冷痛;寒凝 经脉之疝气疼痛。
3、亦可以治疗其它疼痛,如跌打损伤之疼痛。 用量用法:
1、有毒,用量宜小,一般2~3克。 2、入煎剂应先煎20~30分钟,以降低毒性。
注意事项:
1、内服一般不能生用,应炮制后应用。 2、本品酒浸、酒煎易中毒,应慎用。 3、孕妇禁用。 药材:
本品是用毛茛科植物乌头的母根;其子根为附子。 毛茛科植物北乌头的干燥根为草乌。
治疗风寒湿痹。
2、祛风湿清热药:药性偏凉,祛风湿,清热止痛。
治疗风湿热痹。
3、祛风湿强筋骨药:祛风湿作用较弱,兼有补肝肾、 强筋骨作用。
治疗风湿痹痛日久,肝肾亏虚,筋骨失养者。
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的根。
威灵仙:为毛茛科植物威灵仙的根及根茎。
共同点:
1、祛风湿、散寒止痛:治疗风寒湿痹。 不同点: 独活:辛、苦,温。
络石藤:
1、药性苦而微寒,祛风湿清热通络,善于治疗风湿 热痹,筋脉拘挛,腰膝酸痛者。
亦可治疗跌打损伤之瘀血肿痛,本品舒筋活络,而 又消肿止痛。
2、凉血消肿:治疗热毒壅盛之咽喉肿痛、疮疡痈肿。
雷公藤
为卫矛科植物雷公藤的根或根的木质部。
性味:苦、辛,寒,有大毒。
功效特点:
1、祛风湿,活血通络:本品祛风湿作用强,消肿止 痛作用好。药性苦寒,主治风湿热痹。
1、祛湿作用强,治疗风湿痹痛,尤善治疗湿邪偏盛 之着痹,见腰背及下半身关节酸重疼痛、屈伸不利者。

中药学课件第十一章.祛风湿药

中药学课件第十一章.祛风湿药

2020/3/15
中药学
51
络石藤
2020/3/15
中药学
52
络石藤
祛风通络—特点: 善舒筋络。主治痹 痛兼肢体拘挛且偏 热者。
凉血消肿—喉痹, 疮肿。
2020/3/15
中药学
53
丁公藤
辛,温,有小毒。 祛风除湿 消肿止痛
2020/3/15
中药学
54
闹羊花(羊踯躅)
辛,温。有大毒。 祛风除湿 散瘀定痛(麻醉) 煎服0.3—0.6g.
止痛,舒筋通络—治风湿痹痛属寒者
祛风湿清热药—多辛苦寒—祛风湿,通络
止痛,清热消肿—治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 者
祛风湿强筋骨药—多苦甘温—祛风湿,补
肝肾,强筋骨—治风湿日久或肝肾虚损之腰膝 无力,亦治肾虚腰痛或中风半身不遂等。
2020/3/15
中药学
4
四、药性特点
味多辛苦或甘, 辛以祛风,苦以燥湿,甘以缓急
陶弘景言“羌活形细而多节,气息极猛烈, 独活色微白而形虚。”但临床应用却仍合为 一条。
自宋元以后,本草记载及临床应用才将羌活 从独活中分出,别列一条。
2020/3/15
中药学
14
独活与羌活功效主治异同
相同点:祛风湿、止痹痛,发散风寒,治疗风湿 痹痛,风寒表证夹湿者。
同中之异: 1. 羌活气雄而散,善散肌表之游风,治风寒表证优
肾。①治风湿痹痛,兼肾虚有寒者宜。 ②治肾虚腰膝软弱,小儿行迟。
2.利尿
2020/3/15
中, 1. 南五加皮为五加科植物,补肝肾作用为佳; 2. 北五加又称香五加,为梦摩科柳的根皮,
止痛能力较佳,且有强心之效,可治心脏 病水肿,然具毒性,不宜过量久服。 注意:北五加皮(香加皮),萝摩科杠柳, 有小毒,祛风除湿,强心利水,3-6g。

陈平-祛风湿药(第11章)

陈平-祛风湿药(第11章)


4.乌梢蛇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除去内脏的干燥 全体。性味甘,平。归肝经。功能祛风,通络, 止痉。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喎斜, 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症,麻风疥癣,瘰 疬恶疮等。煎服,9~12g。研末一次2~3g。 5.蛇蜕为游蛇科动物黑眉锦蛇、锦蛇或乌梢 蛇等蜕下的干燥表皮膜。性味甘、咸,平。功能 祛风,止痉,止痒,退翳。用于小儿惊风,皮肤 瘙痒,目翳等。煎服,2~3g;研末服0.3~ 0.6g。
【功效】 祛风湿,散风寒,止痛。
【应用】 1.用于风寒湿痹。本品辛香发散,性偏温燥,有较强 的祛风、散寒、胜湿和止痛之力。用以治疗痹证,不论风 痹、湿痹、寒痹,均十分常用。风邪盛者,可与防风、羌 活等长于祛风止痛的祛风湿药配伍;湿邪盛者,可与苍术、 苡仁等祛湿除痹药配伍;寒邪盛者,可与附子、乌头等长 于温经止痛的祛风湿药配伍。其与羌活相比较而言,偏于 入肝肾经,而善祛下部风湿,故痹痛而见于腰膝等处者, 更以之为要药。主治腰膝痹痛,肝肾不足,气血亏虚之证, 常与桑寄生、当归、人参、杜仲等药同用。
热痹:外邪入里郁久化热,关节疼痛,局部红肿灼热, 痛不可触,屈伸不利,得冷稍舒为主要表现,选用寒凉 的祛风湿药,酌情配伍凉血清热解毒药。

祛风湿药根据其药性和功效的不同,分为:

祛风湿散寒药-祛风湿、散寒止痛-风湿痹痛属寒者。 祛风湿热药-祛风湿,清热消肿-风湿热痹。 祛风湿强筋骨药-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风湿日久所致 的腰膝酸软无力、疼痛等。

【性味归经】 酸,微温。归脾、胃经。 【功效】 祛风湿,舒筋,和胃化湿。 【应用】 1.用于风湿痹证。本品能祛湿除痹,其性微温而略有辛 散之力,祛风湿之功甚为缓和,各型风湿痹证均可选用。因 其长于舒筋,为风湿痹痛,筋脉拘挛,关节屈伸不利之要药。 治风湿寒痹,可与川乌、防风、桑寄生等药同用;治风湿热 痹证,亦可与秦艽、防己等祛风湿清热药同用。 本品的舒筋、除湿之功,尚可用于湿邪下注,壅滞于脚 踝的脚气肿胀酸痛;或筋急项强,不可转侧。 2.用于吐泻转筋。本品辛可化浊,甘酸则入肝缓急以舒 筋。治湿浊中阻,脾胃升降失司,吐泻不止,脚腓转筋,挛 急疼痛,既化湿浊以和脾胃,又舒筋以除脚腓挛急。为寒湿 证者,常与吴茱萸、橘皮等温中燥湿药配伍。属湿热证者, 常与黄芩、薏苡仁等清热除湿药配伍。 此外,本品略有消食积、止泻痢之效,又能用于饮食积 滞,消化不良及泻痢腹痛。单用有一定效果,亦宜入复方。

第十一章祛风湿药

第十一章祛风湿药

祛风湿
风湿痹痛 功 效 通经络 消骨哽 诸骨哽咽
药品化义:灵仙,性猛急,善 走而不守,宣通十二经络。主 治风、湿、痰 壅滞经络中, 致成痛风走经,骨节疼痛,或 肿,或麻木
歌括:威灵仙咸,辛温走窜,能疗风湿,下鲠于咽。
威灵仙
三、用法用量:
煎服,5~15g 治骨鲠可用威灵仙30 ~ 50g 煎汤,亦可加入适量米醋、 砂糖后慢慢咽下
风湿痹痛,关节不利,筋脉 拘挛及跌打损伤疼痛
煎服,5-15g
老鹳草
辛、苦,平;归肝、大肠经
祛风湿
舒筋活络 止泻痢
风湿痹痛
湿热泻痢
煎服,10~30g
路路通
辛、苦,平;归肝、胃、膀胱经 祛风通络 利水 下乳 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四肢拘挛等 水肿、小便不利 乳汁不通,乳房胀痛等证
煎服,5~10g 外用适量
第十一章 祛风湿药
概述
祛风湿散寒药
分论
祛风湿清热药 祛风湿强筋骨药
概述
一、祛风湿药定义:
以祛除风寒湿邪,解除痹痛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主要作用:
祛风散寒除湿
主治病证
风寒湿邪所致的肌肉、经络、 筋骨、关节等处疼痛、重着、 麻木和关节肿大、筋脉拘挛、 屈伸不利等证
功 能
舒筋活络 止痛 强筋骨
二、祛风湿药配伍应用:
川乌 重症者,加大剂量和缩短间隔时间,或同时服用金银花、甘草、绿 豆、生姜、黑豆等
轻度中毒者,可用绿豆60g,黄连6g,甘草15g,生姜15g,红糖适 量水煎后鼻饲或口服;
还可用蜂蜜50-120g,凉开水冲服; 心律失常,可用苦参30g,煎服
蕲蛇 (掌握)
一、药用来源:
为蝮蛇科动物尖吻蝮蛇(五步蛇) 除去内脏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伍可增强镇痛作用。
(四)镇静
有效成分:秦艽碱甲。 作用特点:显著延长小鼠戊巴比妥钠睡眠时
间,大剂量可引起中枢麻痹死亡。
(五)其他作用
1、升高血糖
有200mg/kg,30分钟后血糖显 著升高,维持约3小时。 作用机理:促进肾上腺素的释放从而升高血糖。使 用α受体阻断剂后作用消失
免疫性疾病、骨与骨关节病和软组织病。 病机:机体免疫功能异常,内分泌功能紊乱,
感染等。
临床常见病症: ⑴ 类风湿性关节炎(RA), ⑵ 强直性脊柱炎(AS), ⑶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
二、祛风湿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一)抗炎:
1、特点:与清热药不同之处在于不仅对一般性 炎症有作用,多数药对免疫性炎症也有作用;
2、抗炎作用机理: ① 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 功能; ② 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和释放。
炎症模型
早期:血管通透性增加 炎症的病理 中期:白细胞游动渗出
晚期:组织增生 一般性炎症模型——致炎剂 免疫炎症模型——异种蛋白
一般性炎症模型 1. 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皮内染料渗出法和腹腔
染料渗出法 2. 炎性肿胀模型:小鼠耳肿胀及大鼠足肿胀 3. 白细胞游走实验 4. 组织增生实验:棉球肉芽肿模型 免疫炎症模型: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胶原
(二)抗过敏
有效成分:秦艽碱甲。 作用特点: 1. 抗组胺引起的豚鼠哮喘和过敏性休克; 2. 抗组胺引起的豚鼠离体回肠收缩作用; 3. 抑制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三)镇痛
有效成分:秦艽水/醇提取物,秦艽碱甲等 作用特点: 1. 明显抑制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 2. 明显降低热板法致小鼠疼痛反应; 3. 镇痛作用持续时间短暂,与延胡索和草乌
3、性味归经:苦、辛、微寒。归胃、肝、胆经。 4、功效: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
二、药理作用
(一)抗炎作用
有效成分:主要为秦艽碱甲。 抗炎作用机理:作用于下丘脑-垂体系统,
促进ACTH分泌,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
作用特点: 1. 明显抑制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趾肿胀; 2. 显著抑制巴豆油引起的小鼠耳肿胀; 3. 抑制大鼠甲醛性关节炎; 4. 作用强度与水杨酸钠相似
痹证:人体肌表经络遭受风、寒、湿邪侵袭 后,气血运行不畅引起筋骨肌肉关节的疼痛、 肿胀、麻木和活动障碍等症。主要发病部位 在肌肉、经络、关节,根据发病原因的不同, 分为风、寒、湿、热痹症。
分类:根据祛风湿药的药性和兼有的功效, 分为祛风寒湿药、祛风湿热药和祛风湿强筋 骨药三类。
(二)现代医学对痹证的认识 痹证的现代研究:类似于结缔组织病、自身
2、降压
有效成分:秦艽碱甲 特点:维持时间短。
3、保肝利胆
作用特点: ① 抗小鼠脂多糖/芽孢杆菌肝损伤模型; ② 抗小鼠CCl4肝损伤模型。
三、现代应用
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肩关节周围炎 小儿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
复习自测
1. 举例说明祛风湿药“祛除风湿、解除痹痛”的药理 基础。
第十一章 祛风湿方药
常用祛风湿方药的功效主治; 祛风湿方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秦艽的有效成分、药理作用及主 要的现代临床应用。
一、祛风湿方药及痹证 (一)概念 祛风湿方药:凡以祛除风湿、解除痹痛为主
要作用,临床用于治疗痹症的药物称为祛风 湿方药。 功效:祛风散寒除湿、舒筋活络、止痛、强 筋骨。
诱导关节炎及抗原型炎症模型
(二)镇痛: 1、祛风止痛药为明显 2、提高实验动物的痛阈; 3、镇痛作用部位在中枢,且无耐受性
(三)免疫抑制:大部分有免疫抑制作用, 少部分则促进免疫作用。
(四)降压:扩张血管,扩张冠脉。 (五)肌松和解痉:肌松:木防己碱;解
痉:独活、威灵仙、清风藤。
秦艽
一、来源、化学成分 1、为龙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秦艽Gentiana
2. 秦艽碱甲抗炎作用表现如何?其作用机理如何?简 述其实验依据?
3. 刺五加抗炎作用机理与秦艽碱甲有何不同?简述其 实验依据?
4. 秦艽碱甲对糖代射有哪些影响?简述其作用机理和 实验依据。
macrophylla Pall.、麻花秦艽 G. straminea Maxim.、粗茎秦艽Gentiana crassicaulis Duthie ex Burk.、小秦艽Gentiana dahurica Fisch.的根。
2、主要成分生物碱:秦艽碱甲(龙胆碱);秦 艽碱乙(龙胆次碱);秦艽碱丙;龙胆苦苷; 挥发油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