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古咏史诗鉴赏(学生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怀古咏史诗鉴赏导学案
高二语文备课组时间2014-3-28
【学习目标】
1、了解怀古咏史诗的内容、特点、艺术特色和鉴赏要点。
2、学习怀古咏史诗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3、诵读品味《贾生》、《长沙过贾谊宅》,《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题乌江亭》、《金铜仙人辞汉歌》、《过陈琳墓》,抓住历史事实理解全诗。
【学习重点】方法把握,提升鉴赏诗歌的能力。
【学习难点】主旨理解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学案(第一学时)
一、概念:
怀古咏史诗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是非,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或借古以喻今,或借古以讽今,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怀古咏史类作品,严格地说,应该有‚怀古‛和‚咏史‛两个小类。
‚怀古‛是指登临游览,触景生情,由于历史遗迹的诱发,而抒发感慨——长于情景交融。
‚咏史‛是翻阅古书,捡点旧说,针对特定的人和事,而陈述自己的独到见地。——长于议论精辟。
怀古诗的结构一般是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二、常见意象
1.前代的都城:咸阳、长安、金陵、姑苏、洛阳、汴京
2.发生过重大事件的地点:骊山、赤壁、新亭、隋堤、马嵬、华清宫、汴河、淮水、
3.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庙:乌衣巷、湘妃祠、乌江亭、陈琳墓、李白坟
4.特定的历史朝代:六朝、吴国、隋代、安史之乱、南唐后蜀等。
5.其他:吴钩、《后庭花》
【附典故举隅】
1.《后庭》遗曲:指陈后主所作《玉树后庭遗曲》,后人都视为亡国之音。杜牧《泊秦淮》有‚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句。商女:即歌女,后以此为不顾国家存亡而醉生梦死的典故。
2.《黍离》之悲:《黍离》是《诗经.王风》的名篇。旧说周平王东迁以后,周大夫经过西周古都,悲叹宫廷宗庙毁坏,长满禾黍,就作了这首诗。后来常用《黍离》来表示对国家今盛昔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3.封狼居胥:汉代霍去病追击匈奴至狼居胥山,封山(筑土为坛以祭山神,纪念胜利)而还。后常来形容建功立业。
4.塞上长城空自许:《南史》载,宋文帝要杀名将檀道齐,檀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此处比喻能守边的将领。
5.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廉颇,战国时赵国的名将,赵王想起用他,恐其衰老,派人探视,廉颇仍能一饭斗米,肉十斤,报国之心不衰。这是作者以廉颇自况,抒发感慨,说自己虽然老了,还不忘为国效劳,可是朝廷一味屈膝投敌,早没有起用他的意思了。
6.燕然勒石:燕然是指今蒙古境内的杭爱山。勒,指刻石记功。公元89年,东汉窦宪追击匈奴,出塞三千余里,至燕然山勒石记功而归。燕然未勒是说没有建立破敌的大功。
7.台城:指六朝时的禁城(宫城),又称‚苑城‛,是当时的皇帝用于办公居住的场所。历宋、齐、梁、陈,皆为台省(指中央政府,晋、宋时称朝廷禁省为台,故称)和宫殿所在地,因专名台城。既是政治中枢,又是帝王荒淫享乐的场所。
8.乌衣巷:在今南京市东南,在文德桥南岸,是三国东吴时的禁军驻地。由于当时禁军身着黑色军服,故此地俗语称乌衣巷。在东晋时以王导、谢安两大家族,都居住在乌衣巷,人称其子弟为‚乌衣郎‛。入唐后,乌衣巷沦为废墟。
9.淮水:秦淮河古称淮水。从南朝开始,秦淮河成为名门望族聚居之地。素有‚十里秦淮‛、‚六朝金粉‛之誉。‚六朝烟月之区,金粉荟萃之所‛,更兼十代繁华之地。【有时指淮河。南宋为宋金分界线,为战争前线。】
10.金陵、六朝:历史名城南京,在漫长的岁月中曾经有过很多名称,其中最响亮的名字莫过于‚金陵‛了。时至今日,金陵仍是南京最雅致的别称。南京早在我国唐宋以前就称‚六朝古都‛。所谓‚六朝‛是指:(1)三国吴。孙权称王,定都建业(今南京)。(2)东晋。公元317年,逃亡江南的西晋皇族司马睿被拥戴在建康(今南京)当皇帝,建立东晋政权。(3)南北朝时期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均定都建康(今南京)。故南京史称‚六朝古都‛。至于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应天(今南京)、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南京)等都不算在此六朝之中。
11.隋宫,隋炀帝杨广建造的行宫。
12.西塞山“古战场”由于西塞山崖陡水急,易守难攻,并由绵延起伏的黄荆山作依托,成为扼守长江中游的战略要地。历史上在此出战事一百多次。
三、主题归纳
(一)怀人伤己
作者追念古人一般是古人的身世与际遇和作者有了某种相似性,触发点在古人,落脚点在自己。具体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1.对比失落型:有的怀古咏史诗着眼于个人境遇变化,借古人古事抒发自己的感慨。古人能一展抱负,建功立业,得遂心愿,而自己却因为某种原因被朝廷冷落或不能才尽其用,从而有了郁郁寡欢乃至消极遁世之心。在鉴赏这类诗词时还要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和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接点,找出二者的共通之处,就能很好的理解作品的深刻寓意。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2.同病相怜型:自己和古人的遭遇相同,追思古人更体现自己的不得意,感慨身世,关照自我,抒发自己渴望建功立业或怀才不遇的感伤。如杜甫的《蜀相》。
(二)怀古伤今
古代诗人的主流是寒士,济天下拯黎民的念头使他们更多关注在国家政治、社会生活上。诗人们常借写古迹、古事来表达对现实的关切、热情、不满、警戒。怀古尽管触点在古,但实际上表现了对现实的强烈关注。现实不合理想模式的时候就是怀古最有理由的时候。根据古迹或古事的现状可分以下几类:
1.昔盛今衰型:既然是怀古咏史,现实的不尽人意就难免使诗人触景生情,抒发盛衰之感伤,独抒思古之幽情。抒发对物换星移、物是人非的悲哀之情。这类诗作或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或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尤其是作为六朝古都,过去的繁华随风远去,只留下一片荒芜,这让人顿生物换星移,世事沧桑之感。如刘禹锡的《乌衣巷》。
2.物是人非型:昔日的风景依旧,只是朱颜已改。物是人非给人带来幻梦似的感觉,不由得让人做冷静的思考。如刘禹锡的《石头城》。
(三)理性反思
前两类诗歌,作者都身臵其中,抒发一己之感慨;此一种,作者跳出来,站在历史的高度,独抒机杼,表达自己对历史事实的独特观点,启迪世人。这些诗作大多是作者在怀古咏史的同时,融进了的自己切实的生活感受和独特的生活体验,具有强烈个人意识。
1.借古讽今,别有寄托:借古讽今,劝诫今人不要一味贪图享乐/过度奢侈/穷兵黩武,以免重蹈历史覆辙(借古讽今)。如王安石金陵怀古词《桂枝香》。
2.或是理性分析,独抒机杼,表达自己对历史事实的独特观点,启迪世人。如唐代杜牧的《赤壁》。
‚古‛与‚今‛的结合:虚实结合,对比,反衬
五、鉴赏方法
1.弄清史实:写了哪个历史古人,什么历史事件,什么历史遗迹?对于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这就要求我们要积累一些历史知识。在阅读一首诗时,一定要读好注解,这也是读懂材料的一把钥匙。
2.体会意图:诗人的观点是什么?从哪些词句表现出来?诗人对尘封的往事发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触发感慨的媒介。因此,要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与时局和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接点。
3.体悟感情:诗人写作的目的是什么?表达了什么情感?联系作者身世和时代背景,推敲作者对此的态度,古今的联系;归纳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4.分析技巧:诗人运用什么方法表达这种情感?咏史怀古诗歌的写作一般是先叙事写景,极力铺垫;后议论抒情,点明主旨。还有一些只叙述对比而不加议论,留有充分想象发挥的空间,引发读者的思考。不同的写法,是由不同的主题决定的。
【课前热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