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用计算器求方差

合集下载

九年级数学苏科版上册课时练第3单元《3.5用计算器求方差》(1) 练习试题试卷 含答案

九年级数学苏科版上册课时练第3单元《3.5用计算器求方差》(1) 练习试题试卷 含答案

课时练3.5用计算器求方差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一般具有统计功能的计算器可以直接求出()A.平均数和标准差B.方差和标准差C.众数和方差D.平均数和方差2.已知两组数据:a1,a2,a3,a4,a5和a1﹣1,a2﹣1,a3﹣1,a4﹣1,a5﹣1,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A.平均数不相等,方差相等B.中位数不相等,标准差相等C.平均数相等,标准差不相等D.中位数不相等,方差相等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甲组数据的方差S甲2=0.39,乙组数据的方差S乙2=0.25,则甲组数据比乙组数据大B.从1,2,3,4,5中随机抽取一个数,是偶数的可能性比较大C.数据2,3,3,4,5的众数是3D.若某种游戏活动的中奖率是30%,则参加这种活动10次必有3次中奖4.甲、乙、丙、丁4支仪仗队队员身高的平均数及方差如下表所示:甲乙丙丁平均数(cm)177178178179方差0.9 1.6 1.10.6哪支仪仗队的身高更为整齐?()A.甲B.乙C.丙D.丁5.某班抽取6名同学参加体能测试,成绩如下:75,95,85,80,90,8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众数是85B.中位数是85C.平均数是85D.方差是15二、填空题6.已知数据:2,﹣1,3,5,6,5,则这组数据的极差是,方差是.7.已知一个样本1,3,2,2,a,b,c的众数为3,平均数为2,则该样本的方差为.8.用科学记算器求得271,315,263,289,300,277,286,293,297,280的平均数为,标准差为.(精确到0.1)9.若一组数据1,2,x,4的众数是1,则这组数据的方差为.10.甲乙两地9月上旬的日平均气温如图所示,则甲乙两地这10天日平均气温方差大小关系为S甲2S2(填>或<).乙三、解答题11.甲战士在相同条件下射击4次,每次命中的环数如下:4,5,6,5.(1)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2)计算这组数据的方差.12.“知识改变命运,科技繁荣祖国.”为提升中小学生的科技素养,我区每年都要举办中小学科技节.为迎接比赛,该校在集训后进行了校内选拔赛,最后一轮复赛,决定在甲、乙2名候选人中选出1人代表学校参加区科技节项目的比赛,每人进行了4次测试,对照一定的标准,得分如下:甲:80,70,100,50;乙:75,80,75,70.如果你是教练,你打算安排谁代表学校参赛?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A .2.C .3.C .4.D .5.D .二、填空题6.极差、方差7..8.287.1,14.4.9.1.5.10.>.三、解答题11.解:(1)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5,即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5;(2)这组数据的方差是:===0.5,即这组数据的方差是0.5.12.解:选乙代表学校参赛;∵==75,∴S 2甲=[(80﹣75)2+(70﹣75)2+(100﹣75)2+(50﹣75)2]=325,S 2乙═[(75﹣75)2+(80﹣75)2+(75﹣75)2+(70﹣75)2]=12,∵S 2甲>S 2乙∴选乙代表学校参赛.。

3.5 用计算器求方差 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同步练习(含答案)

3.5 用计算器求方差 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同步练习(含答案)

3.5用计算器求方差一、选择题(共2小题;共18分)1. 甲、乙两组各有名同学,在某次测验中,他们的成绩如下.设两组同学成绩的平均数依次为,,成绩的方差依次为,,则下列关系中完全正确的是A. ,B. ,C. ,D. ,2. 九年级体育素质测试,某小组名同学的成绩数据如下(有两个数据被遮盖):被遮盖的两个数据依次是A. ,B. ,C. ,D. ,二、填空题(共5小题;共40分)3. 当计算一组较多数据的方差时,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往往比较简捷.按键后,首先将计算器功能模式设定为模式,再根据计算器的不同功能输入相关数据,得出所求数值.4. 用科学计算器计算样本,,,,的方差为.5. 甲、乙两人在相同条件下各射击次,成绩统计如下:那么射击成绩比较稳定的是(填“甲”或“乙”).6. 一组数据,,,,,的方差是.7. 某校随机抽查了名参加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学生的体育成绩,得到的结果如下:则这名学生的体育成绩的方差为分.三、解答题(共3小题;共42分)8. 利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组数据的方差:(1),,,,;(2),,,,.9. 博文学校九年级()班慧慧、聪聪两名学生入学以来次数学检测成绩如下单位:(分):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计算器分别求出慧慧和聪聪成绩的平均数.(2)利用计算器分别计算慧慧和聪聪成绩的方差.(3)根据()()你认为选谁参加全国数学竞赛较合适?并说明理由.10. 有关部门分别从甲、乙两个城市所有的自动售货机中随机抽取了台,记录某一天的销售情况如下(单位:元).甲城市:,,,,,,,,,,,,,,,;乙城市:,,,,,,,,,,,,,,,.小强用如图所示的方法表示甲城市台自动售货机的销售情况.(1)请你仿照小强的方法将乙城市台自动售货机的销售情况表示出来;(2)请说出此种表示方法的优点;(3)用计算器求出,,,,并比较大小:,(填“”“<”或“”).答案第一部分1. A2. B第二部分3. 开机,统计4.5. 乙6.7.第三部分8. (1) 2.04.(2).9. (1)慧慧成绩的平均数为分,聪聪成绩的平均数为分.(2)慧慧成绩的方差为,聪聪成绩的方差为.(3)根据()可知慧慧的平均成绩要好于聪聪,根据()可知慧慧成绩的方差小于聪聪成绩的方差,因为方差越小越稳定,所以慧慧的成绩比聪聪的好且稳定,因此选慧慧参加全国数学竞赛较合适.10. (1)略.(2)答案不唯一,如①从统计图上获取原始数据信息时不容易丢失;②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随时记录、随时添加,方便记录与表示.(3)用计算器求出略;;。

(完整版)苏教版初中数学大纲

(完整版)苏教版初中数学大纲

苏教版初中数学大纲七年级上●第1章数学与我们同行1.1生活数学1.2活动思考●第2章有理数2.1正数与负数2.2有理数与无理数2.3数轴2.4绝对值与相反数2.5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2.6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2.7有理数的乘方2.8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数学活动算“24”小结与思考复习题●第3章代数式3.1 字母表示数3.2 代数式3.3代数式的值3.4合并同类项3.5去括号3.6整式的加减数学活动月历中的数学小结与思考复习题●第4章一元一次方程4.1从问题到方程4.2解一元一次方程4.3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数学活动一元一次方程应用的调查小结与思考复习题●第5章走进图形世界5.1丰富的图形世界5.2图形的运动5.3展开与折叠5.4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数学活动设计包装纸箱小结与思考复习题●第6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一)6.1线段、射线、直线6.2角6.3余角、补角、对顶角6.4平行6.5垂直数学活动测量距离小结与思考复习题课题学习制作无盖的长方体纸盒数学活动评价七年级下●第7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二)7.1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7.2探索平行线的性质7.3图形的平移7.4认识三角形7.5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数学活动利用平移设计图案●第8章:幂的运算8.1同底数幂的乘法8.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8.3同底数幂的除法数学活动生活中的“较大数”和“较小数”●第9章: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9.1单项式乘单项式9.2单项式乘多项式9.3多项式乘多项式9.4乘法公式9.5多项式的因式分解数学活动拼图.公式●第10章:二元一次方程组10.1二元一次方程10.2二元一次方程组10.3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0.4三元一次方程组10.5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问题数学活动算年龄●第11章:一元一次不等式11.1生活中的不等式11.2不等式的解集11.3不等式的性质11.4解一元一次不等式11.5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问题11.6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数学活动一元一次不等式问题的调查●第12章:证明12.1定义与命题12.2证明12.3互逆命题数学活动由已知探索未知八年级上●第1章全等三角形1.1 全等图形1.2 全等三角形1.3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数学活动关于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小结与思考复习题●第2章轴对称图形2.1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2.2轴对称的性质2.3设计轴对称的图案2.4线段、角的轴对称性2.5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数学活动折纸与证明小结与思考复习题●第3章勾股定理3.1勾股定理3.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3.3勾股定理的简单应用数学活动探寻“勾股数”小结与思考复习题●第4章实数4.1平方根4.2立方根4.3实数4.4近似数数学活动有关“实数”课题研究小结与思考复习题●第5章平面直角的坐标系5.1物体位置的确定5.2平面直角坐标系数学活动确定藏宝地小结与思考复习题●第6章一次函数6.1函数6.2一次函数6.3一次函数的图像6.4用一次函数解决问题6.5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6.6一次函数、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数学活动温度计上的一次函数小结与思考复习题课题学习关于勾股定理的研究数学活动评价表八年级下●第7章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7.1 普查与抽样调查7.2 统计图的选用7.3 频数和频率7.4 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数学活动丢弃了多少塑料袋小结与思考复习题●第8章8.1 确定事件与随机事件8.2 可能性的大小8.3 频率与概率数学活动摸球试验小结与思考复习题●第9章中心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9.1 图形的旋转9.2 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9.3 平行四边形9.4 矩形、菱形、正方形9.5 三角形的中位线数学活动设计对称图案小结与思考复习题●第10章分式10.1 分式10.2 分式的基本性质10.3 分式的加减10.4 分式的乘除10.5 分式方程数学活动分式游戏小结与思考复习题●第11章反比例函数11.1 反比例函数11.2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11.3 用反比例函数解决问题数学活动反比例函数实例调查小结与思考复习题●第12章二次根式12.1 二次根式12.2 二次根式的乘除12.3 二次根式的加减数学活动画画算算小结与思考复习题课题学习心率的调查数学活动评价表九年级上●第1章一元二次方程1.1 一元二次方程1.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3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1.4 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问题数学活动矩形绿地中的花圃设计小结与思考复习题●第2章对称图形——圆2.1 圆2.2 圆的对称性2.3 确定圆的条件2.4 圆周角2.5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2.6 正多边形与圆2.7 弧长及扇形的面积2.8 圆锥的侧面积数学活动图形的密铺小结与思考复习题●第3章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3.1 平均数3.2 中位数与众数3.3 用计算器求平均数3.4 方差3.5 用计算器求方差数学活动估测时间小结与思考复习题●第4章等可能条件下的概率4.1 等可能性4.2 等可能条件下的概率(一)4.3 等可能条件下的概率(二)数学活动调查“小概率事件”小结与思考复习题课题学习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探索规律数学活动评价表九年级下●第5章:二次函数5.1二次函数5.2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5.3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二次函数表达式5.4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5.5用二次函数解决问题数学活动校园景观设计●第6章图形的相似6.1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6.2黄金分割6.3相似图形6.4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6.5相似三角形的性质6.6图形的位似6.7用相似三角形解决问题数学活动测量两地间的距离●第7章:锐角三角形7.1正切7.2正弦、余弦7.3特殊角的三角函数7.4由三角形数值求锐角7.5解直角三角形7.6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问题数学活动测量建筑物的高度●第八章:统计和概率的简单运用8.1中学生的视力情况调查8.2货比三家8.3统计分析帮你做预测8.4抽签方法合理吗8.5概率帮你做估计8.6收取多少保险费才合理数学活动香烟浸出液对种子发芽的影响小结与思考复习题课题学习制作“动画片”数学活动评价表。

《用计算器计算平均数和方差》PPT精品教学课件

《用计算器计算平均数和方差》PPT精品教学课件
“雨打梨花深闭门”,我想此时的心情或许正如窗外的夏雨,这场雨,在内心深处不会停息,就像一场梦,沉醉在自己编织的梦里,只要梦被惊醒,一切仿佛又回到了最初,或许,那个时候,丢失了梦的我,再也找不回自己,甚至找不到可以相思的人,其实这样自苦自痴,我又何尝不曾自问值与不值的问题?也许,我不会望断高楼,不会掩帘听雨,可是却会刻骨相思,似乎,从来相思都是等同,无关年轮,无关地域,无关季节。 有人问爱是什么,我也曾这样问过自己,真的知道什么是爱吗?真的懂得爱吗?真的爱过吗?在岁月里,在红尘恋情中,似乎明白了一点点。爱,真的只是一个人自导自演,盛极狂欢,从来与别人毫不相关,执着如尘,是徒劳的无功而返,唯有放下,才是最好的怀念,待到无常来临,最终我们终将各走各路,归化于虚无。
小组活动:四人一组,分别测量出每位同 学一拃长,并求出相应的平均数和方差
大学快毕业的那一年,他说:“老幺,做我女朋友”,沉默了很久之后,羞涩且带着僵硬的整个人点了点头。 20岁的我,有了人生中的第一个男朋友,在一起之初,因为他领家小妹妹吵过一架,吵过之后,他去了网吧!我呆在宿舍,不哭不闹,整个人失魂落魄。那瞬间很想说,我们分手吧!内心的那一点不舍,导致那一句话始终没有说出口,后来主动跟他说话,我们和好了。现在回头想来,当时的自己有点卑微,如果能穿越时空我一定会穿越回去,毫不犹豫的给当年的自己狠狠的一巴掌,让她清醒。 在一起四年,最终感情变成了亲情,没了最初的那份激情。多的是生活中一点小事磕磕碰碰。刚毕业、刚工作生活过得比较苦,可是却也没有抱怨。一起四年里,唯一一次一起出去旅游,还是他公司的年度旅游,带家属。一起去了张家界,四年里所有节日都没有收到过任何的礼物,都过的跟平时一样。每个女生都有一个梦,梦里的男朋友在七夕这样的日子会送花……可是在这四年里没收到过一枝花。当时的我们奔着结婚,就连我自己都理所当然的忽略了这些,觉得这些都太物质。现在想来,真想给当年的自己送上一朵大红花,以示感谢。 某年五一劳动节一起回了他家,叔叔阿姨人很好。可能是家里就一个独子的原因,格外宠爱,一到家就是各种嘘寒问暖,也没有像电视剧里面一样的刁难儿子带回来的女朋友,这是我庆幸的点。当然了,见父母避免不了的就是打听家里情况。好在我家条件还说的过去。第二年某个假期带他回我家,在出发前几天,我就像个复读机一样,一直在重复的对他讲,我们家不像你们家那么爱说话,我们家都不爱讲话,你要主动点,跟他们讲话,我爸妈话都特别少,一家人在家都是坐在一起自己玩自己的,偶尔聊一会儿天。快到家了又重复了一遍,他一直都表示没事,我主动跟你爸妈说话。然而事实总是不尽人意,他并没有多主动找话题聊天,还是我爸妈,奶奶问一句答一句的模式,当然了,问完话了之后,就是尴尬的自己玩自己的,好几次我主动撤个话题他都说两句就没下文了,后面几天,基本 吃完饭就在我隔壁哥哥家待着。作为我来说,当时确实很生气,平时在一起的时候,隔壁哥哥找我们玩,他从来不跟他们讲话,这会儿反倒是一个劲的往别人家里凑。终于要收假了,叫了闺蜜一起吃饭,算是带着认识一下,饭桌上他暗戳戳的来了一句:“我以后不会来你家了”。我跟闺蜜相视一笑,碍于他的面子,当场什么都没说。后来上班一时也就忘记这事儿了,但是从那以后他让我去他家,我也没在去过。同年七夕前一个星期在冷战了一个星期之后,向他提了分手。彻底给这一段感情画上了一个句号。分手后最好的朋友之一打电话说,他不适合你,既然现在分手了,那就不要在被他三言两语哄回去。

《用计算器求方差》PPT课件 (公开课获奖)2022年苏科版

《用计算器求方差》PPT课件 (公开课获奖)2022年苏科版
它们的____即可 ( A )
A.方差
B.平均数
C.中位数
3.用计算器计算样本91 ,92 ,90 ,89 ,88的方差为 ____
4.用计算器计算7 ,8 ,8 ,6 ,5 ,7 ,5 ,4 ,7 ,6的平均数为 ( )
AD.6
B. 6.1
C.
课内活动
小组活动:四人一组 ,分别测量出每位同学 一拃长 ,并求出相应的平均数和方差
形 ,能按图②恰好拼成13×5的矩形吗 ?动手试一
试!
3
5
3 5
8
5
8 3
5
5
5
3
3
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5
(图①)
5
8
(图②)
请同学们再计算一以以以以下图①、图②的面积 ,
你发现了什么 ?
证明(1)
【数学实验二】如图 ,〔1〕画∠AOB=90° ,并画
∠AOB的角平分线OC.
〔2〕将三角尺的直角顶点落在OC的任意一点P
典型例题
例1.求以下各组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 A组:4 ,6 ,11 ,25;
x46112511.5 4
S 2 1 4 4 1 1 .5 2 6 1 1 .5 2 1 1 1 1 .5 2 2 5 1 1 .5 2

B组:24 ,24 ,31 ,31 ,47 ,47 ,63 ,84 ,95 ,95
证明(1)
【例1】有两条如以以以下图小路 ,这两条小路哪 个长 ?这两条小路的面积怎样 ?
证明(1)
【例2 】小明和小林在研究代数式2-2m+m2的
值的情况时 ,得出了两种不同的结论.
小明填写表格:
m

用计算器求平均数、标准差与方差教案

用计算器求平均数、标准差与方差教案

用计算器求平均数、标准差与方差教学目标 1、掌握用计算器求平均数、标准差与方差的方法.2、会用计算器求平均数、标准差与方差.教学建议重点、难点分析1、本节内容的重点是用计算器求平均数、标准差与方差,难点是准确操作计算器.2、计算器上的标准差用表示,和教科书中用S表示不一样,但意义是一样的.而计算器上的S和我们教科书上的标准差S意义不一样.在计算器上S和是并排在一起的,按同一键,都是统计计算用的.因S在前,在后,这样要想显示出标准差,就需要发挥该键的统计功能中第二功能,于是就得先按键,再按键.教学设计示例1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使学生会用计算器求平均数、标准差与方差.(二)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计算器的能力.(三)德育渗透点培养学生认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四)养育渗透点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渗透了用高科技产品求方差值的简单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具有数学美的底蕴.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教学重点:用计算器进行统计计算的步骤.2.教学难点:正确输入数据.3.教学疑点:学生容易把计算器上的键,教科书中的符号的意义不同,而与计算器上的符号相同.4.解决办法:首先使计算器进入统计计算状态,再将一些数据输入,按键得出所要求的统计量.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已学过用科学计算器进行过哪些运算?(求数的方根、求角的三角函数值等),那么用计算器和用查表进行这些运算在运算速度、准确性等方面有什么不同,(计算器运算速度快、准确性高,查表慢,且准确性低).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用计算器进行统计运算.它会使我们更能充分体会到用计算器进行运算的优越性.这样开门见山的引入课题,能迅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进入新课的学习.(二)整体感知进行统计运算,是科学计算器的重要功能之一.一般的科学计算器,都含有统计计算功能,教科书以用1206计算器进行统计计算为例说明计算方法.用1206计算器进行统计计算,一般分成三步:建立统计运算状态,输入数据,按键得出所要求的统计量.这些统计量除了平均数、标准差外,还有数据个数,各数据的和,各数据的平方和.衡量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另一个量.计算器上的键,并不表示教科书上的标准差.(三)教学过程教师首先讲清解题的三个步骤,第一步建立统计运算状态.方法:在打开计算器后,先按键,便使计算器进入计计算状态.第二步输入数据,其过程一定要用表格显示输入时,每次按数据后再按键.表示已将这个数据输入计算器.这时显示的数,是已输入的数据的累计个数,表中所有数据输入后显示的数为8,表明所有数据的个数(样本容量)为8,如果有重复出现的数据,如有7个数据是3,那么输入时可按3×7(前面是输入的数据,后面是输人数据的个数).第三步按一下有关的键,即可直接得出计算结果.在教师讲情操作要领的基础上,(把学生分成两组)让学生自己操作,用计算器求14.3节例1中两组数据的平均数、标准差与方差.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每输入一个数据,就检查一下计算器上的显示是否与教科书的表格一致,如发现刚输入的数据有误,可按键将它清除,然后继续往下输入.教师还要指出教科书上的符号的意义不同,而与该计算器上的符号相同,在1206型计算器键盘上,用表示一组数据的标准差.由于这个计算器上未单设方差计算键,我们可以选按键,然后将它平方,即按键×=,就得到方差值.根据表5,得到根据表6,得到让学生把表5、表6与前面的笔算结果相比较,结论是一致的.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计算器与笔算两种算法,总结出计算器有哪些优越性;(省时,省力,计算简便.)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参与教学过程,不仅便于学生掌握用计算器进行统计运算的步骤和要领,而且能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计算器的优越性,更有利于科学计算器在中学的普及使用.课堂练习:教材P177中1、2.(四)总结、扩展知识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用科学计算器进行统计运算.在运算中,要注意操作方法与步骤,由于数据输入的过程较长,操作时务必仔细,避免出错,在用计算器进行统计计算的前提下,可通过比较两组数据的标准差来比较它们的波动大小,而不必再转到相应方差的比较.方法小结:用1206型计算器进行统计运算.一般分成三步:建立统计运算状态,输入数据,按键得出所要求的统计量.布置作业教材P179中A组板书设计随堂练习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组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标准差1.60,40,30,45,70,582.9,8,7,6,9,7,8教学设计示例2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计算器上有关统计计算的符号.2.使学生会用计算器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标准差与方差.3.使学生体会到用计算器统计的省时、省力的优越性.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用计算器计算平均数、方差的方法.难点:计算器上符号的准确识读与应用.三、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我们学过哪些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的方法? 2.我们学过哪些计算一组数据的方差与标准差的方法?引入新课随着科学的进步,一些先进的计算工具逐步进入千家万户,我们可以用这些计算工具来进行计算.本课我们学习用计算器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与方差的方法.新课让学生阅读并在教师指导下计算教材例中两组数据的平均数、标准差与方差.同时,通过应用计算器,了解的作用.接下来让学生作如下练习:填空题:2.计算器中,STAT是____的意思,DATA是____的意思.3.计算器键盘上,符号σ与书中符号____意义相同,表示一组数据的____.4.在CZ1206型计算器上设有标准差运算键,而未设____运算键,一般要通过将标准差____得到____.选择题:1.通过使用计算器比较两组数据的波动大小,只需通过比较它们的____即可[]A.标准差B.方差C.平均数D.中位数2.如果有重复出现的数据,比如有10个数据是11,那么输入时可按[]3.用计算器计算样本91,92,90,89,88的标准差为[]A.0B.1C.约1.414D.24.用计算器计算7,8,8,6,5,7,5,4,7,6的平均数、方差分别为[]A.6.3,1.27B.1.61,6.3C.6.3,1.61D.1.27,1.61教师可先用投影片(或小黑板或示意图纸)写好操作效果图和学生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接下来师生共同继续作课本上练习小结1.熟悉计算器上各键的功能.2.学会算(用计算器)平均数、标准差、方差.(1)(2)四、教学注意问题1.本课教学内容关键是动手,要让学生动手作,为帮助学生中动手能力差者,要提倡互相帮助.2.学生做作业时可提示他们可核对以前的题目的准确性.。

如何使用计算器的统计功能

如何使用计算器的统计功能

如何使用计算器的统计功能本文以计算样本数据1,2,3,4,5的标准差(方差)为例,加“[]”表示按钮。

第一类:CASIO型这种机型的特点是计算器上部有“CAISO”字样;双行显示;测试机型详细型号数据为“CAISO fx-82MS 学生用计算器 S-V.P.A.M.”1.开机之后按[MODE],[2]进入统计模式;2.依次按[1],[M+],[2],[M+],……,[4],[M+],5,[M+],输入数据;3.按[SHIFT],[2],[2],[=]即求出该样本的标准差,需要方差的话只需要将结果平方即可。

第二类:KENKO型这种机型的特点是计算器上部有“KENKO字样;双行显示;测试机型详细型号数据为“KENKO Scientific calculator S-V.P.A.M.”1.开机之后按[MODE],[2]进入统计模式;2.依次按[1],[M+],[2],[M+],……,[4],[M+],5,[M+],输入数据;3.按[SHIFT],[2],[=]即求出该样本的标准差,需要方差的话只需要将结果平方即可。

注:部分此类机型需要在第三步,开头再按一下[1]才可以,即需要系数。

第三类:a·max型这种机型的特点是计算器上部有“a·max”字样;双行显示;测试机型详细型号数据为“江苏省共创教育发展有限公司总经销 a·max(TM) SC-809a”1.开机之后按[MODE],[1]进入统计模式;2.依次按[1],[M+],[2],[M+],……,[4],[M+],5,[M+],输入数据;3.按[RCL],[÷]即求出该样本的标准差,需要方差的话只需要将结果平方即可。

以上为本人的一些心得,希望各位能提出建议和意见计算器的统计功能:一、进入统计计算功能状态类型1:按ON/C键,再按2ndF键,再按ON/C键,进入统计计算功能状态。

液晶显示器上显示:STAT。

类型2:找MODE键,打开计算器,按“MODE”键,再找表示进入统计计算功能的标记“SD”的某一键(·、2、3、…)二、清除已存贮的不需要的数据类型1:不需要类型2:按第二功能键(SHIFT或INV)再按AC键三、输入数据1.单个数据(未分组)按x1再按“DATA”,按x2再按“DATA”,…,按xn再按“DATA”直至全部数据输入完毕。

初中数学苏科版目录

初中数学苏科版目录

第一章我们与数学同行1.1生活数学 1.2活动思考第二章有理数2.1 正数与负数 2.2有理数与无理数 2.3数轴 2.4绝对值与相反数2.5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 2.6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 2.7有理数的乘方2.8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第三章代数式3.1字母表示 3.2代数式 3.3代数式的值 3.4合并同类项3.5去括号 3.6整式的加减第四章一元一次方程4.1从问题到方程 4.2解一元一次方程 4.3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第五章走进图形世界5.1丰富的图形世界 5.2图形的运动 5.3展开与折叠 5.4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第六章平面图形认识(一)6.1线段、射线、直线 6.2角 6.3余角、补角、对顶角 6.4平行 6.5垂直七年级下册第七章平面图形认识(二)7.1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 7.2探索平行线的性质 7.3图形的平移 7.4认识三角形7.5多边形的内角和和外角和第八章幂的运算8.1同底数幂的乘法 8.2幂的乘法与积的乘法 8.3同底数幂的除法第九章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9.1单项式乘以单项式 9.2单项式乘以多项式 9.3多项式乘以多项式9.4乘法公式 9.5多项式的因式分解第十章二元一次方程组10.1二元一次方程 10.2 二元一次方程组 10.3解二元-次方程组10.3三元一次方程组 10.5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问题第十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11.1生活中的不等式 11.2不等式的解集 11.3不等式的性质11.4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11.5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问题 11.6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十二章证明12.1定义与命题 12.2证明 12.3互命题第一章全等三角形1.1全等图形 1.2全等三角形 1.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二章轴对称图形2.1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 2.2轴对称的性质 2.3设计轴对称图形2.4线段、角的轴对称性 2.5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第三章勾股定理3.1勾股定理 3.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3.3勾股定理的简单应用第四章实数4.1平方根 4.2立方根 4.3实数 4.4近似数第五章平面直角坐标系5.1物体位置的确定 5.2平面直角坐标系第六章一次函数6.1 函数 6.2一次函数 6.3一次函数的图形 6.4用一次函数解决问题6.5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 6.6一次函数、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八年级下册第七章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7.1普查与抽样调查 7.2 统计表、统计图的选用 7.3 频数和频率7.4频数分布和频数分布直方图第八章认识概率8.1确定事件与随机事件 8.2可能性的大小 8.3频率和概率第九章中心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9.1图形的旋转 9.2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 9.3平行四边形9.4矩形、菱形、正方形 9.5三角形的中位线第十章中心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10.1分式 10.2分式的基本性质 10.3 分式的加减10.4分式的乘除 10.5 分式的方程第十一章反比例函数11.1反比例函数 11.2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11.3用反比例函数解决问题第十二章二次根式12.1二次根式 12.2二次根式的乘除 12.3二次根式的加减第一章一元二次方程1.1一元二次方程 1.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1.3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1.4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问题第二章对称图形---圆2.1圆 2.2圆的对称性 2.3确定圆的条件2.4圆周角 2.5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第三章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3.1平均数 3.2中位数和众数 3.3用计算器求平均数3.4方差 3.5用计算器求方差第四章等可能条件下的概率4.1等可能性 4.2等可能条件下的概率(一) 4.3等可能条件下的概率(二)九年级下册第五章二次函数5.1二次函数 5.2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5.3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二次函数表达式5.4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 5.5用二次函数解决问题第六章图形相似6.1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6.2黄金分割 6.3相似图形 6.4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6.5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6.6 图形的位似 6.7用相似三角形解决问题第七章锐角三角函数7.1正切 7.2正弦、余弦 7.3特殊角的三角函数 7.4由三角函数求锐角7.5解直角三角形 7.6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问题第八章统计和概率的简单应用8.1中学生的视力情况调查 8.2 货比三家 8.3统计分析帮你做预测8.4 抽签方法合理吗 8.5概率帮你做估计 8.6收取多少保险费合理。

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3.5《用计算器求方差》教学设计

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3.5《用计算器求方差》教学设计

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3.5《用计算器求方差》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3.5《用计算器求方差》一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方差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节实践活动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器求解数据的方差,进一步理解方差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实例引入,引导学生探究用计算器求方差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使用计算器的基本技能,对于方差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对如何正确使用计算器求方差存在困惑,对于方差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也缺乏深入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操作技能的培养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会使用计算器求解数据的方差,理解方差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器求解数据的方差。

2.教学难点:对于复杂的数据,学生能够正确地操作计算器求解方差。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实例引入,引导学生探究用计算器求方差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和合作交流。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计算器,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动手操作。

2.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应用方差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方差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出用计算器求方差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操作,使用计算器求解给定数据的方差。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5用计算器求方差

3.5用计算器求方差
方法二:见书119页中“方法二”.
2
3.5 用计算器求方差
练习
1.甲、乙两台包装机同时包装质量为 400g 的白糖, 从中各抽出10袋,测得其实际质量如下(单位:g):
甲:401,400,408,406,410,409,400,393,394, 394;
乙:403,404,402,396,399,401,405,397,402, 399.
自主探究
方法一: (1)按开机键 ON 后,首先将计算器功能模式设定为为统计模式; (2)依次按键:MODE 1 ALPHA M+ 1 0 ▼▼ 7 ▼▼ 8 ▼ 6 ▼ 9 ▼ ▼ 6 ▼ ALPHA M+; (3)ALPHA 4 =显示结果为8; (4)ALPHA ×=显示结果为1; 即甲射击成绩的平均数 x =8,方差s2 =1 . (5)依次按键:MODE 1 ALPHA M+ 8 ▼ 4 ▼ 5 ▼▼ 8 ▼ 2 ▼ 9 ▼ 3▼ ALPHA M+; (6) ALPHA 4 =显示结果为8; (7) ALPHA × =显示结果为1.2.
3.5 用计算器求方差
情境引入
为了从甲、乙两人中选拔一个参加学校射 击比赛,对他们进行了测试,10次打靶命中的 环数如下:
甲:10,7,8,8,8,8,8,8,9,6; 乙:8,8,8,8,5,8,8,9,9,9. 计算甲、乙两人命中环数的方差,比较他 们射击成绩的稳定性.
1
3.5 用计算器求方差
(1)分别计算这两个样本的平均数、方差;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从计算的结果看,哪台包装机包装的质量较稳定?
3
3.5 用计算器求方差
练习
2.两家水果店1~6月份的销售情况如下(单位:kg):

用计算器求数据的方差

用计算器求数据的方差

用计算器求数据的方差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的统计量。

它计算的是每个数据点与其均值之差的平方的平均值。

方差能够展示数据集中的差异程度,一个较大的方差意味着数据点之间的差异较大,而较小的方差则意味着数据点之间的差异较小。

要计算数据的方差,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计算数据的均值。

我们可以使用下式计算数据集的均值:均值=(数据1+数据2+...+数据n)/n其中n是数据集中的数据点的个数。

2.计算每个数据点与均值之差的平方。

这可以通过将每个数据点减去均值,然后将结果平方得到。

3.对每个数据点与均值之差的平方进行求和。

将所有差值的平方相加得到总和。

和=(差值1平方+差值2平方+...+差值n平方)4.将总和除以数据集中数据点的个数得到平均值。

这个平均值即为方差。

方差的计算过程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方差=(差值1平方+差值2平方+...+差值n平方)/n下面通过一个例子来具体说明如何使用计算器计算数据集的方差。

假设我们有以下数据集:[2,4,6,8,10]1.首先,计算这些数据的均值。

将这些数据相加并除以数据点的个数,即:均值=(2+4+6+8+10)/5=30/5=62.下一步,计算每个数据点与均值之差的平方。

对于每个数据点,将它减去均值然后平方:差值1平方=(2-6)^2=(-4)^2=16差值2平方=(4-6)^2=(-2)^2=4差值3平方=(6-6)^2=(0)^2=0差值4平方=(8-6)^2=(2)^2=4差值5平方=(10-6)^2=(4)^2=163.接下来,将每个差值的平方相加。

计算总和:总和=16+4+0+4+16=404.最后,将总和除以数据点的个数得到平均值。

计算方差:方差=40/5=8因此,这组数据的方差为8使用计算器计算方差可以更加高效和准确,而不需要手动计算均值和差值的平方。

现代计算器通常内置了统计功能,可以直接计算方差。

下面以Casio计算器为例,来具体说明如何使用计算器计算方差:1.将数据输入计算器。

如何使用计算器求方差

如何使用计算器求方差
第一步:开机
0.
第一步:开机
0.
第二步熟悉 几个关键按键:
0.
第三步:进入统 计模式
先按MODE 再按2
0.
第三步:进入统 计模式
先按MODE 再按2
计算器进入统计模式
SD
Stat clear
0.
第四步清理计算器, 为统计做准备工作 先按SHIFT
再按MODE 1
别忘记按ON 计算器已经清除了 回到正常状 态哦 原有的统计数据, 很干净了!
再按=
第六步:输出结果
2
1
2
3
先按SHFIT
再按2(S-VAR)键
按2则算方差 再按=
再按x² ,再按=
第一步:开机 第二步: 先按MODE 第三步: 先按SHIFT 再按ON 再按2 出现SD 再按MODE 1 出现 Stat clear
第四步:输入统计数据,输完每个都按M+,出现n=输入 的数据个数
第五步:输统计数据 n=
SD
0. 3
例如输入数据:4,6,8 求平均数和方差
先按4,再按M+
再按6,再按M+
再按8,再按M+
第六步:输出结果 n=
1
SD
2
3 3
先按SHFIT
再按2(S-VAR)键
按1则算平均数 按2则算方差
第六步:输出结果
1 2 3
先按SHFIT
再按2(S-VAR)键
按1则算平均数
第五步: 先按SHFIT 再按2(S-VAR) 按1,=算平均数
或按SHFIT
算方差
再按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S-VAR)
按 2,=,x² ,=

2019年精选数学九年级上册3.5 用计算器求方差苏科版课后辅导练习【含答案解析】四十七

2019年精选数学九年级上册3.5 用计算器求方差苏科版课后辅导练习【含答案解析】四十七

2019年精选数学九年级上册3.5 用计算器求方差苏科版课后辅导练习【含答案解析】四十七第1题【单选题】数学老师给出如下数据1,2,2,3,2,关于这组数据的正确说法是( )A、众数是2B、极差是3C、中位数是1D、平均数是4【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某市6月上旬前5天的最高气温如下(单位:℃):28,29,31,29,32.对这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均数为30B、众数为29C、中位数为31D、极差为5【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一组数据为1,5,3,4,5,6,这组数据的极差、众数、中位数分别为( )A、5,4,5B、5,5,4.5C、5,5,4D、5,3,2【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某校九年级体育模拟测试中,六名男生引体向上的成绩如下(单位:个):10、6、9、11、8、10,下列关于这组数据描述正确的是( )A、极差是6B、众数是10C、平均数是9.5D、方差是16【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一组数据1,2,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众数是3B、中位数是2C、极差是3D、平均数是3【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10名学生的体重分别是41,48,50,53,49,50,53,67,51,53(单位:kg).这组数据的极差是( )A、12B、24C、25D、26【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截止到2012年5月31日,“中国飞人”刘翔在国际男子110米栏比赛中,共7次突破13秒关卡,成绩分别是(单位:秒):12.97 12.87 12.91 12.88 12.93 12.92 12.95那么这7个成绩的中位数______,极差是______;平均数(精确到0.01秒)是______.【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有30个数据,其中最大值为40,最小值为19,若取组距为4,则应该分成______组.【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数据0,1,1,x,3,4的极差是6,则这组数据的x是______.【答案】:【解析】:第10题【解答题】在统计数据时,我们将所有数值由小到大排列并分成四等份,每一部分大约包含25%的数据项,处于三个分割点位置的数从小到大分别记为Q1、Q2、Q3 .再将最小值记为M,最大值记为N;例如:某班共有男生23人,一次数学考试的成绩从小到大排列后M=38,Q1=60、Q2=76、Q3=91,N=100,将这几个数值按如图的方式绘制统计图,由于统计图的形状如箱子,我们把它称为“箱型图”.该班女生共有23人,本次考试的成绩中:M=47,Q1=57、Q2=70、Q3=87,N=96.(1)请在图中画出该班女生本次考试成绩的“箱型图”;(2)请根据男生和女生的“箱型图”,结合所学的统计知识,评价该班男、女生的成绩.【答案】:【解析】:。

计算器统计功能的使用步骤

计算器统计功能的使用步骤

计算器统计功能的使用步骤计算器是一种常见且实用的工具,除了进行基本的四则运算外,现代的计算器还加入了统计功能,能够对一组数据进行各种统计分析。

下面是计算器统计功能使用的基本步骤:步骤一:打开计算器首先,按下计算器上的电源键或打开计算器的盖子,确保计算器处于打开状态。

有的计算器可能需要按下其他特定的按钮才能进入统计模式,具体操作请参阅计算器的使用手册。

步骤二:选择统计模式在计算器的界面上,找到一组可能呈现为STAT或DATA的标识符。

这是指示统计模式的符号,选择它以进入统计功能。

步骤三:输入数据接下来,使用计算器上的数字键输入一组数据。

可以一次输入一个数据,并按下一个逗号键或回车键来分隔每个数据,也可以输入一组数据并按下一个统计符号分隔。

有的计算器还可以通过连接到计算机或移动设备来导入数据。

步骤四:进行基本统计分析计算器上的统计功能通常至少包含以下基本统计分析:1. 平均数:在计算器上找到一个可能呈现为“Mean”、“Average”或带有一个横线上跨两个端点的符号。

选择它以计算数据的平均值。

2. 总和:在计算器上找到一个可能呈现为“Sum”或Sigma符号的标识符。

选择它以计算数据的总和。

3. 中位数:在计算器上找到可能呈现为“Median”、“Med”或带有一个竖线的符号。

选择它以计算数据的中位数。

4. 方差和标准差:在计算器上找到一个可能呈现为“Var”、“Sd”、“STDEV”或带有一个帽子符号的标识符。

选择它以计算数据的方差或标准差。

5. 最大和最小值:在计算器上找到一个可能呈现为“Max”、“Min”或箭头上一个横线的符号。

选择它以计算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步骤五:其他高级统计分析除了基本统计分析外,现代的计算器还提供了其他更高级的统计功能,如:1. 统计图表:在计算器上找到一个可能呈现为“Graph”、“Chart”或带有一个框的符号。

选择它以绘制数据的统计图表,如直方图、散点图或线图。

casio计算器算标准差

casio计算器算标准差

casio计算器算标准差Casio计算器算标准差。

标准差是描述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数据集中值的分散程度。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需要使用标准差来评估数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Casio计算器是一款功能强大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准确地计算标准差。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如何使用Casio计算器来进行标准差的计算。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组数据,假设我们有以下一组数据,3, 5, 7, 9, 11。

接下来,我们打开Casio计算器,并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1. 输入数据。

首先,我们需要将数据输入到Casio计算器中。

在计算器的界面上,找到“数据输入”或“输入数据”的选项,然后依次输入我们准备好的数据,3, 5, 7, 9, 11。

2. 计算平均值。

在输入数据之后,我们需要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值。

在Casio计算器中,找到“平均值”或“均值”的选项,然后选择我们输入的数据,计算器将会自动给出这组数据的平均值。

在这个例子中,这组数据的平均值为7。

3. 计算差值。

接下来,我们需要计算每个数据与平均值的差值。

在Casio计算器中,找到“差值”或“偏差”的选项,然后选择我们输入的数据和计算得到的平均值,计算器将会自动给出每个数据与平均值的差值。

4. 计算差值的平方。

在得到了每个数据与平均值的差值之后,我们需要计算这些差值的平方。

在Casio计算器中,找到“平方”或“乘方”的选项,然后选择每个数据与平均值的差值,计算器将会自动给出这些差值的平方。

5. 计算平方和。

将得到的差值的平方相加,得到平方和。

在Casio计算器中,找到“求和”或“累加”的选项,然后选择我们得到的差值的平方,计算器将会自动给出这些差值的平方的和。

6. 计算方差。

最后,我们需要计算得到的平方和除以数据的个数,得到方差。

在Casio计算器中,找到“除以”或“除法”的选项,然后选择我们得到的平方和和数据的个数,计算器将会自动给出这些数值的商,即为方差。

九年级数学苏科版上册随堂测试第3单元《3.5用计算器求方差》 练习试题试卷 含答案

九年级数学苏科版上册随堂测试第3单元《3.5用计算器求方差》 练习试题试卷 含答案

随堂测试3.5用计算器求方差一、选择题1、已知一组数据70,29,71,72,81,73,105,69,用计算器求得这组数据的方差为(精确到0.01)()A .378B .377.69C .378.70D .378.692、用科学计算器求得271,315,263,289,300,277,286,293,297,280的平均数与方差(精确到0.1)分别为()A .287.1,14.4B .287,14C .287,14.4D .14.4,287.13、一组数据的方差可以用式子()()()()22221231025050505010x x x x s -+-+-++-=表示,则式子中的数字50所表示的意义是()A .这组数据的个数B .这组数据的平均数C .这组数据的众数D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4、如表是某班体育考试跳绳项目模拟考试时10名同学的测试成绩(单位:个/分钟)成绩(个/分钟)140160169170177180人数111232则关于这10名同学每分钟跳绳的测试成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众数是177B .平均数是170C .中位数是173.5D .方差是1355、在一次数学测试中,某小组的5名同学的成绩(百分制,单位:分)如下:80,98,98,83,96,关于这组数据说法错误的是()A .众数是98B .平均数是91C .中位数是96D .方差是626、甲,乙,丙,丁四名同学在学校演讲选拔赛的成绩平均数x 与方差S 2如下表所示:甲乙丙丁平均数8.08.08.58.5方差s 23.515.5 3.516.5根据表中数据,要从中选一名成绩好又发挥稳定的同学参加市演讲比赛,应该选择()A .甲B .乙C .丙D .丁7、甲、乙两人在相同的条件下,各射靶10次,经过计算:甲、乙射击成绩的平均数都是8环,甲的方差是1.2,乙的方差是2.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甲的众数与乙的众数相同B .甲的成绩比乙稳定C .乙的成绩比甲稳定D .甲的中位数与乙的中位数相同8、抽查员随机抽取甲、乙、丙、丁四台机器生产10个乒乓球直径的长度(规格为直径40mm ),整理的平均数(单位:mm )分别为39.96、40.05、39.96、40.05;方差(单位:mm 2)分别为:0.36、1.12、0.20、0.5.这四台机器生产的乒乓球既标准又稳定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9、小强每天坚持引体向上锻炼,他记录了某一周每天做引体向上的个数,如下表:星期日一二三四五六个数11121312其中有三天的个数墨汁覆盖了,但小强己经计算出这组数据唯一众数是13,平均数是12,那么这组数据的方差是()A .87B .107C .1D .9710、已知一组数据的方差s 2=61[(3﹣7)2+(8﹣7)2+(11﹣7)2+(a ﹣7)2+(b ﹣7)2+(c ﹣7)2],则a +b +c 的值为()A .22B .21C .20D .7二、填空题11、利用计算器求标准差和方差时,首先要进入___________计算状态,再依次输入每一个数据,最后按求方差的功能键_________,即可得出结果.12、对一组数据65,67,69,70,71,73,75,用计算器求该组数据的方差和标准差(1)其计算过程正确的顺序为()①按键2ndF ,STAT ,显示0;②按键:65,DATA ,67,DATA ……75,DATA 输入所有数据;显示12,3……7;③按键2ndF S 显示3.16227766,④按键×,=,显示10;A .①②③④B .②①③④C .③①②④D .①③②④(2)计算器显示的方差是________,标准差是________.13、用科学记算器求得271,315,263,289,300,277,286,293,297,280的平均数为,标准差为.(精确到0.1)14、一组数据3,2,x ,2,6,3的唯一众数是2,则这组数据的方差为.15、某人5次射击命中的环数分别为5,10,7,x ,10,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8,则这组数据的方差为_____.16、今年五月某中学举行一次“新冠”防疫知识竞赛,该校九年级1班、2班各选派了6名学生参赛,为了全面了解、比较两个班级的参赛学生的实力,请你根据下表成绩对他们进行统计分析:1班6570707075822班557070758082请问1x ________2x ,21s ________22s (填“>”“=”或“<”)17、若样本11x +,21x +,××××××,1n x +×的平均数是10,方差是2,则样本122x +,222x +,××××××,22n x +的平均数是______,方差是______.18、某校举行“中国诗词大会”的比赛每班限报一名选手,九(1)班甲、乙、丙、丁四位选手在班级选拔赛时的数据如表:甲乙丙丁平均分9.89.39.29.8方差1.5 3.2 3.3 6.8根据表中数据,要从四个同学中选择一个成绩好且发挥稳定的参加比赛,应该选择是(填“甲”或“乙”或“丙”或“丁”)三、解答题19、用计算器计算下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标准差与方差:85,75,92,98,63,90,88,56,77,95.(保留到小数点的后两位)20、给定一组数据:8,24,14,24,24,14.(1)求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中位数是、众数是;(2)计算这组数据的方差.21、某校准备挑选一名跳高运动员参加中学生运动会,对跳高运动队的甲、乙两名运动员进行了8次选拔比赛,他们的成绩(单位:cm)如下:甲:170165168169172173168167乙:160173172161162171170175(1)甲、乙两名运动员跳高的平均成绩分别是多少?(2)哪名运动员的成绩更为稳定?为什么?(3)若预测跳过165cm就很可能获得冠军,则该校为了获得冠军,应选哪位运动员参赛?若预测跳过170cm才能得冠军呢?22、下表是博文学校初三:一班慧慧、聪聪两名学生入学以来10次数学检测成绩(单位:分)慧慧116124130126121127126122125123聪聪122124125128119120121128114119回答下列问题:(1)分别求出慧慧和聪聪成绩的平均数;(2)分别计算慧慧和聪聪两组数据的方差;(3)根据(1)(2)你认为选谁参加全国数学竞赛更合适?并说明理由.23、某校九年级两个班,各选派10名学生参加学校举行的“汉字听写”大赛预赛.各参赛选手的成绩如下:九(1)班:88,91,92,93,93,93,94,98,98,100九(2)班:89,93,93,93,95,96,96,98,98,99通过整理,得到数据分析表如下:班级最高分平均分中位数众数方差九(1)班100a939312九(2)班9995b938.4(1)求表中a,b的值;(2)依据数据分析表,说明是(1)班的成绩好还是(2)班的成绩好?请给出两条理由.24、甲、乙两名队员参加射击训练,每人射击10次,成绩分别如下:根据以上信息,整理分析数据如下:平均成绩/环中位数/环众数/环方差甲a77 1.2乙7b8c (1)a=;b=;c=;(2)填空:(填“甲”或“乙”).①从平均数和中位数的角度来比较,成绩较好的是;②从平均数和众数的角度来比较,成绩较好的是;③成绩相对较稳定的是.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A.3、B4、D.5、D.6、C.7、B.8、C.9、A.10、C.二、填空题11、MODE2x S12、(1)A,(2)10,3.1613、287.1,14.4.14、2.15、3.6.16、=<17、20818、甲.三、解答题19、81.9,174.49,13.2120、(1)18,19,24;(2)方差:s2=40.21、解:(1)甲的平均成绩为169cm,乙的平均成绩为168cm(2)S甲2=6cm2,S乙2=31.5cm2,∴甲运动员的成绩更为稳定(3)若跳过165cm就很可能获得冠军,则在8次成绩中,甲8次都跳过了165cm,而乙只有5次,所以应选甲运动员参加;若跳过170cm才能得冠军,则在8次成绩中,甲只有3次跳过了170cm,而乙有5次,所以应选乙运动员参加22、解:(1)慧慧的平均分数=125+110(-9-1+5+1-4+2+1-3+0-2)=124(分),聪聪的平均分数=125+110(-3-1+0+3-6-5+6+3-11-6)=122(分);(2)慧慧成绩的方差S2=110[82+02+62+22+32+32+22+(-2)2+12+(-1)2]=13.2,聪聪成绩的方差S2=110[02+22+32+62+(-3)2+(-2)2+(-1)2+62+(-8)2+(-3)2]=17.2,(3)根据(1)可知慧慧的平均成绩要好于聪聪,根据(2)可知慧慧的方差小于聪聪的方差,因为方差越小越稳定,所以慧慧的成绩比聪聪的稳定,因此选慧慧参加全国数学竞赛更合适一些.23、解:(1)a=110(88+91+92+93+93+93+94+98+98+100)=94;把九(2)班成绩排列为:89,93,93,93,95,96,96,98,98,99,则中位数b=12(95+96)=95.5,∴a=94;b=95.5;(2)①九(2)班平均分高于九(1)班;②九(2)班方差小于九(1)班,故九(2)班的成绩比九(1)班稳定;③九(2)班的成绩的中位数大于九(1)班成绩的中位数,故九(2)班成绩好(任意选两个即可).24、解:(l)a=(5+2×6+4×7+2×8+9)=7(环),b=(7+8)=7.5(环),c=[(3﹣7)2+(4﹣7)2+(6﹣7)2+(8﹣7)2+(7﹣7)2+(8﹣7)2+(7﹣7)2+(8﹣7)2+(10﹣7)2+(9﹣7)2]=4.2(环2);故答案为:7,7.5,4.2;(2)由表中数据可知,甲,乙平均成绩相等,乙的中位数,众数均大于甲,说明乙的成绩好于甲,乙的方差大于甲.①从平均数和中位数的角度来比较,成绩较好的是:乙;②从平均数和众数的角度来比较,成绩较好的是乙;③成绩相对较稳定的是:甲.故答案为:乙,乙,甲.。

3.4 方差 3.5 用计算器求方差 课件(共26张PPT)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3.4 方差   3.5 用计算器求方差  课件(共26张PPT)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感悟新知
2. 公式 若n个数据x1,x2,…,xn的平均数为x,则方 差s2=n1[(x1-x)2+(x2-x)2+…+(xn-x)2].
感悟新知
3. 求方差的步骤 第一步:先求原始数据的平均数; 第二步:求原始数据中各数据与平均数的差; 第三步:求所得各个差的平方; 第四步:求所得各平方数的平均数.
2. 只有在数据的平均数相等或比较接近时,才能用 方差比较数据的波动大小新知
例2 [三模·南通] 一组数据4,5,a,6,8 的平均数x=6, 则方差s2=____2___. 解题秘方:紧扣方差公式求方差.
视野拓展 一般地,设n个数据x1,x2,…,xn的平均数为x,则方差
第3章 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 3.4 方差 3.5 用计算器求方差
学习目标
利用极差分析数据 方差 用计算器计算方差
课时导入
在实际生产、生活中,我们不仅需要描述 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而且还需要描述一组数 据的离散程度.
知识点 1 利用极差分析数据
感悟新知
特别提醒 1. 极差能够反映数据的变化范围,在一定程度上描述
感悟新知
特别解读
利用计算器可以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方差. 使用计算器时要注意参考说明书,型号不同,按键 顺序也可能不同.
感悟新知
例4 计算数据501,502,503,504,505,506,507, 508,509 的方差. 解题秘方:可以先算出平均数,再根据方差公式 计算方差 ;也可以用计算器直接计算. 方法提醒 用计算器可快速、准确计算. 根据数据的特征 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可使计算过程简化.
解法提醒
感悟新知
此题也可直接观察折线统计图,发现乙同 学投篮成绩的波动比甲同学投篮成绩的波动小, 所以乙同学投篮成绩比较稳定.

苏科初中数学九上《3.5 用计算器求方差》PPT课件

苏科初中数学九上《3.5 用计算器求方差》PPT课件
1、下表给了两种股票从2002年4月1日到4月19日的交易 日收盘价格,分别计算它们的平均数和方差,并比较这两种 股票在这段时间内的涨跌变化幅度.
解:A股票的价格的平均数约为11.72。方差约为 0.102;B股票价格的平均数约为14.16,方差约为 0.175。B股票价格的整体波动比A股票大一些.
S2

1
0.7437


3.52

2.4745
3.52

0.0762
3.52

3.750
3.52

8 4.7356 3.52 6.7430 3.52 5.2687 3.52 4.7400 3.52
≈4.8
巩固练习
典型例题
例1.求下列各组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 A组:4,6,11,25;
x 4 6 11 25 11.5 4
S2

1 4
4
11.52
6
11.52

11 11.5 2


25

11.5
2

=67.25
B组:24,24,31,31,47,47,63,84,95,95
x 24 2 31 2 47 2 63 84 95 2 54.1 10
S2

1
24 54.12 24 54.12 31 54.12 31 54.12 47 54.12


10 47 54.12 63 54.12 84 54.12 95 54.12 95 54.12
小组活动:四人一组,分别测量出每位同 学一拃长,并求出相应的平均数和方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用计算器求方差
学习目标:
1.使学生掌握利用计算器求一组数据的标准差和方差;
2.进一步体会用计算器进行统计计算的优越性;
学前准备:
1.一组数据:1、-1、0、4的方差是___________。

2.已知一组数据7、9、19、a、17、15的中位数是13,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________ ,方差是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甲、乙两种棉花纤维长度的平均数相等,若甲种棉花的纤维长度的方差S2甲=1.3275,乙种棉花的纤维长度的方差S2乙=1.8775,则甲、乙两种棉花质量较好的是. 4.已知数据1,2,3,4,5的方差为2,则11,12,13,14,15的方差为_____ __ .
5.一组数据1 ,0,3,5,x的极差是7,那么x的值可能有()
A.1个B.3个C.4个D.6个
6.计算下列两组数据的方差
(1)8、9、10、11、12 (2)78、80、81、80、82、83、85
拓展例题:
1.甲、乙两支仪仗队队员的身高(单位:厘米)如下:
甲队:178,177,179,178,177,178,177,179,178,179;
乙队:178,179,176,178,180,178,176,178,177,180;
(1)将下表填完整:
身高(厘米)176177178179180
甲队(人数)340
乙队(人数)211
(2)甲队队员身高的平均数为厘米,乙队队员身高的平均数为厘米;
(3)你认为哪支仪仗队更为整齐?简要说明理由.
2.为了从甲、乙两名学生中选拔一人参加竞赛,学校每个月对他们的学习进行一次测验,如图是两人赛前5次测验成绩的折线统计图.
(1)分别求出甲、乙两名学生5次测验成绩的平均
数、极差及方差;
(2)如果你是他们的辅导教师,应选派哪一名学生
参加这次竞赛.请结合所学习的统计知识说明理由.
本节课2个目标你达成个?分别是:
3.5用计算器求方差过关检查
1.甲、乙两学生在军训打靶训练中,打靶的总次数相同,且所中环数的平均数也相同,但甲的成绩比乙的成绩稳定,那么两者的方差的大小关系是()
<B>C=D
游客年龄的方差分别是s2甲=27,s2乙=19.6,s2丙=1.6,导游小王最喜欢带游客年龄相近的团队,若在三个团中选择一个,则他应选()
A.甲团B.乙团C.丙团D.甲或乙团
3.图参考课本第124页第10题,甲、乙两人10次射击成绩(环数)的条形统计图,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比乙的成绩稳定B.乙比甲的成绩稳定
C.甲、乙两人的成绩一样稳定D.无法确定谁的成绩更稳定
(2)请评价甲、乙两人射击训练的成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