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化学工业发展规划(2016_2020年)

合集下载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全省化工企业“四个一批”专项行动的通知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全省化工企业“四个一批”专项行动的通知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全省化工企业“四个一批”专项行动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7.01.07•【字号】苏政办发〔2017〕6号•【施行日期】2017.01.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企业管理正文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全省化工企业“四个一批”专项行动的通知苏政办发〔2017〕6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为贯彻落实《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苏发〔2016〕47号)和《省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全省化工行业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16〕128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根据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指示精神,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化工企业“四个一批”(关停一批、转移一批、升级一批和重组一批)专项行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行动范围各设区市人民政府是化工企业“四个一批”专项行动的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省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指导和综合协调。

“四个一批”专项行动范围主要包括三类:一是所有化工生产企业(含规模以下),由设区市经济和信息化部门负责认定;二是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经营、仓储企业,由设区市安监、交通运输(港口)部门负责认定;三是在港区规划范围内危化品仓储企业和危化品码头,由设区市交通运输(港口)、安监部门负责认定。

二、行动内容(一)关停一批(由各级政府负总责,公安、国土资源、环保、交通运输〔港口〕、工商、质监、安监、海事等职能部门注销相关证照)。

对具有下列情形的化工企业依法依规坚决予以取缔和关闭: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订)》《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产业结构调整限制、淘汰目录和能耗限额(2015年本)》(苏政办发〔2015〕118号)规定应淘汰的落后生产工艺装备、落后产品,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石化和化学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石化和化学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石化和化学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石化和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经济总量大,产业关联度高,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和国防军工密切相关,在我国工业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石化和化学工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基本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需要。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在技术创新、产业结构、绿色发展等方面仍有一定差距。

“十三五”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我国由石化和化学工业大国向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

为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国制造2025》和《国务院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推动石化和化学工业由大变强,指导石化和化学工业持续科学健康发展,特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中的石化和化学工业是指以石油、天然气、煤炭、化学矿和生物质等为原料进行化学加工的产业,不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专用设备制造业。

规划期为2016-2020年。

一、行业现状和发展环境(一)发展成就“十二五”时期,面对国内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复杂形势和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的外部环境,我国石化和化学工业积极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大力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全行业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为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1.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十二五”期间我国石化和化学工业继续维持较快增长态势,产值年均增长9%,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4%,2015年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8万亿元。

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化学品生产国,甲醇、化肥、农药、氯碱、轮胎、无机原料等重要大宗产品产量位居世界首位。

主要产品保障能力逐步增强,乙烯、丙烯的当量自给率分别提高到50%和72%,化工新材料自给率达到63%。

2.结构调整稳步推进。

区域布局进一步改善,建成了22个千万吨级炼油、10个百万吨级乙烯基地,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三大石化产业集聚区;建成云贵鄂磷肥、青海和新疆钾肥等大型化工基地以及蒙西、宁东、陕北等现代煤化工基地。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石化和化学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石化和化学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石化和化学工业发展规划
((2016-2020年)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工业和信息化部
•【公布日期】2016.09.29
•【文号】工信部规[2016]318号
•【施行日期】2016.09.29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原材料工业
正文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石化和化学工业发展规划((2016
-2020年)的通知
工信部规[2016]31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行业协会,有关中央企业: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国制造2025》,推动石化和化学工业由大变强,指导行业持续科学健康发展,制定《石化和化学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工业和信息化部
2016年9月29日附件:石化和化学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智慧园区

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智慧园区

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智慧园区建设规划方案编制任务书连云港石化产业园有限公司2019年4月19日目录一、项目概况 (3)(一)工作背景 (3)(二)建设目标 (3)(三)建设原则 (3)(四)建设成效 (4)二、编制依据及参考 (5)三、主要任务 (7)(一)总体规划设计 (7)(二)数据库及网络总体架构及规划 (8)(三)园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9)(四)云+边+端协同立体感知体系 (9)(五)应急安环一体化平台 (9)(六)智慧供应链一体化平台 (10)(七)公用工程一体化平台 (11)(八)石化产业基地管理服务创新一体化平台 (12)四、编制内容及深度要求 (13)五、工作要求 (14)六、成果要求 (14)七、时间节点要求 (14)一、项目概况(一)工作背景徐圩新区石化产业基地规划面积62平方公里,规划建设4000万吨级炼油、300万吨级乙烯、400万吨级芳烃的年生产加工规模,将逐步建成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准的石化产业基地。

目前,基地内一批重大投资的石化项目已经陆续投入生产。

石化产业基地是整个徐圩新区产业集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引擎。

与此同时,通过智慧石化产业基地与智慧港口建设形成联动发展,以港口航运物流能力为牵引,以石油化工产业为主导产业,可以逐步建设形成港口、产业、新区一体发展新格局。

因此,当前构建一套完备的智慧石化产业基地建设和发展体系,以支撑和完善石化产业基地在运营管理服务方面的能力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二)建设目标总体目标:在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化工产业基地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连云港石化产业发展特色,通过先进信息技术应用和管理运营方式的创新,构建石化产业基地智慧化应用发展体系,提高管理和决策水平,不断提升基地综合运营管理能力。

在规模化、绿色发展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基地整体发展水平,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产业结构最优化、节能减排常态化、安全监督智能化、公共服务一体化、基地环境生态化,基地内企业互动服务的一体化,将石化产业基地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智慧化石化产业基地。

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基于石化行业VOCs排污收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

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基于石化行业VOCs排污收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

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 ——基于石化行业VOCs 排污收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刘学之,段朵朵,张勃,孙祥栋*(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29)【摘 要】 文章以2015—2019年中国石化行业337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双重差分模型验证了当期环境规制对后一期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

进一步的中介效应检验发现,环境规制主要通过技术创新促进企业绩效的提高,从而验证了中国石化行业“波特假说”的存在。

此外文章还发现环境规制影响企业绩效的效果及作用机制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东、中部地区表现出显著正向影响,均支持“波特假说”,西部地区则影响不明显。

基于上述研究,文章认为促进石化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需进一步加大石化行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实施力度、促进石化行业企业的科技投入并注重区域差异。

【关键词】 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企业绩效;VOCs 排污收费政策【中图分类号】F273.1;X322 【文章编号】1674-6252(2021)02-0094-09【文献标识码】A【DOI】10.16868/ki.1674-6252.2021.02.094资助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SQ2020YF042633);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评价项目(HS2018000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buctrc201932、buctrc 202022、PT2013、PT202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333001、71702116);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社科计划重点项目(SZ20171003824)。

作者简介: 刘学之(1967—),女,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为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低碳经济理论与政策、企业社会责任等,E-mail :。

*责任作者: 孙祥栋(1986—),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经济、能源经济,E-mail :sunxiangdong@ 。

① 而同期的其他环境规制政策对全行业具有普遍约束意义,如2016年9月为了推动石化和化学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促进质量和效益提高而开始施行的《石化和化学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

江苏省化学工业发展规划

江苏省化学工业发展规划

江苏省化学工业发展规划一、现状分析江苏省是中国化学工业发展较为突出的地区之一、目前,江苏省的化学工业已经形成了以石化、化肥、农药、塑料、橡胶等为主导的产业格局。

同时,江苏省的化工企业数量众多,技术力量较强,拥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然而,江苏省的化学工业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由于化学工业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导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其次,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江苏省化学工业以石化为主导,依赖进口原油和天然气,对外界资源依存度较高。

再次,创新能力相对较弱。

虽然江苏省的化学工业企业数量众多,但在技术创新方面相对较弱,缺乏自主研发能力和核心技术。

二、发展目标基于上述现状分析,江苏省可以制定以下化学工业发展目标:1.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注重发展高附加值的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降低对进口资源的依赖程度。

2.清洁生产,加强环境保护,推进绿色化学工业的发展。

加大环评和监管力度,减少工业废弃物的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

3.加强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能力。

加大对科研机构和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强产学研合作,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的高级人才。

4.加强国际合作,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与国际化学工业企业进行技术引进和合作,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升江苏省的化学工业的国际地位和竞争力。

三、发展策略1.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加大对新材料、新能源、高性能塑料等领域的研发和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并提供相应的政策和财政支持。

2.推进绿色化学工业的发展。

加大对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力度,鼓励企业主动采取清洁生产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

3.加强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

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推动化学工业的科技创新。

4.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与国际知名化学工业企业进行技术引进和合作,开展人才培训和交流活动,学习国际先进经验,提升江苏省的化学工业的国际地位和竞争力。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全省化工行业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16〕128号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全省化工行业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16〕128号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全省化工行业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正文:----------------------------------------------------------------------------------------------------------------------------------------------------省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全省化工行业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16〕128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基础产业。

多年来,我省化学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前列,已成为我省支柱产业之一。

但整体上仍存在部分产品同质化低端化、产业布局不合理、安全环保问题突出、自主创新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石化产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57号)精神,促进江苏化工行业转型发展、迈向中高端,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石化产业发展新趋势,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树立创新绿色安全发展导向,全面实施区域协调江海联动发展,全面落实“减化”要求,全面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着力调存量、控增量、减总量,调结构、优布局、促规范,抓创新、提门槛、强监管,切实增强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

二、科学规划产业布局(一)沿江地区。

重点实施压减、转移、改造、提升计划。

从区域、资源、环境、运输、市场等方面综合考虑,有序推进区域中心城市周边和沿江两岸化工企业向有环境容量的沿海地区转移。

重点延伸拓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资源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排放少的化工新材料、高端专用和功能性化学品、生物及能源新技术和新能源技术、新型化工节能环保产业等,形成产业集聚优势和特色品牌优势。

不得新建和扩建以大宗进口油气资源为原料的石油加工、石油化工、基础有机无机化工、煤化工项目。

江苏省化工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实施方案

江苏省化工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实施方案

江苏省化工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协同推进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方案,深入开展化工行业专项整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持续深化风险排查和隐患治理,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一)企业本质安全得到根本性提升。

开展从产品到技术、工艺、设备、从业人员、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管的全方位、全过程整治,压减高危工艺和重大危险源数量,提高化工装置自动化控制水平,全面提升化工行业本质安全,努力实现各类风险隐患可防可控。

(二)低端化工产能大幅度减少。

关闭安全和环保不达标、风险隐患突出的化工生产企业,限期取缔和关闭列入国家淘汰目录内的工艺技术落后的化工企业或生产装置,加快退出产能过剩和市场低迷的一般化工品生产加工能力,取消应急救援、公共消防、污水处理、固废处理等安全环保基础设施差和管理不到位的化工园区(集中区),大幅压减低端落后化工产能。

(三)安全生产形势根本性好转。

对化工园区和企业开展全方位、全过程风险排查和隐患治理,彻底整治各类突出问题,严密管控重大安全风险。

有效压减化工行业事故总量,防范遏制较大事故,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

二、整治范围列入全省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的所有化工企业和化工园区。

三、整治重点(一)排查消除化工企业安全隐患1.排查评估企业安全风险。

对照《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重点检查表》,突出高风险企业、重点环节、重点岗位、重点人员,全面排查评估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安全管理人员配备、安全生产制度落实、安全资金投入、总图布置、工艺设备、电气仪表、自动化控制、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等方面的安全风险和隐患。

2.整治消除企业安全隐患。

对排查发现的各类安全隐患,逐一制定“一企一策”整改方案,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并建立台账,按规定进行督办。

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企业,依法责令限期整改或停产整改;对风险隐患问题突出、不能按期整改完成或不能保证安全生产的企业,一律停产整改。

江苏省化工产业结构调整限制、淘汰和禁止目录(2020年本)

江苏省化工产业结构调整限制、淘汰和禁止目录(2020年本)

江苏省化工产业结构调整限制、淘汰和禁止目录(2020年本)第一类限制类1﹒1000万吨/年以下常减压、150万吨/年以下催化裂化、100万吨/年以下连续重整(含芳烃抽提)、150万吨/年以下加氢裂化生产装置。

2﹒100万吨/年以下石脑油裂解制乙烯、20万吨/年以下丙烯腈、100万吨/年以下精对苯二甲酸、20万吨/年以下乙二醇、20万吨/年以下苯乙烯(干气制乙苯工艺除外)、10万吨/年以下己内酚胺、乙烯法醋酸、30万吨/年以下羰基合成法醋酸、天然气制甲醇、100万吨/年以下煤制甲醇生产装置,丙酮氰醇法甲基丙烯酸甲酯、粮食法丙酮/丁醇、氯醇法环氧丙烷和皂化法环氧氯丙烷生产装置,300吨/年以下皂素(含水解物)生产装置。

3﹒10万吨/年以下聚丙烯、20万吨/年以下聚乙烯、起始规模小于30万吨/年的乙烯氧氯化法聚氯乙烯、10万吨/年以下聚苯乙烯、20万吨/年以下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5万吨/年以下普通合成胶乳-羧基丁苯胶(含丁苯胶乳)生产装置,新建、改扩建氯丁橡胶类、丁苯热塑性橡胶类、聚氨酯类和聚丙烯酸酯类中溶剂型通用胶粘剂生产装置。

4﹒纯碱(井下循环制碱除外)、烧碱(废盐综合利用的离子膜烧碱装置除外)、硫磺制酸(单项金属离子≤100ppb 的电子级硫酸除外)、硫铁矿制酸、常压法及综合法硝酸、氢氧化钾生产装置。

5﹒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三氯化磷、五硫化二磷、磷酸氢钙、氯酸钠、少钙焙烧工艺重铬酸钠、电解二氧化锰、碳酸钙、无水硫酸钠(盐业联产及副产除外)、碳酸钡、硫酸钡、氢氧化钡、氯化钡、硝酸钡、碳酸锶、白炭黑(气相法除外)、氯化胆碱生产装置。

6﹒黄磷、氰化钠,单线产能5千吨/年以下碳酸锂、氢氧化锂,干法氟化铝及单线产能2万吨/年以下无水氟化铝或中低分子比冰晶石生产装置。

7﹒以石油、天然气为原料的氮肥,采用固定层间歇气化技术合成氨,磷铵生产装置,铜洗法氨合成原料气净化工艺。

8﹒硫酸法钛白粉、铅铬黄、1万吨/年以下氧化铁系颜料、溶剂型涂料(鼓励类的涂料品种和生产工艺除外)、以煤焦油、重质苯为主要溶剂的沥青防腐涂料、含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TGIC)的粉末涂料生产装置。

江苏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的通知-苏政发[2004]106号

江苏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的通知-苏政发[2004]106号

江苏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的通知正文:---------------------------------------------------------------------------------------------------------------------------------------------------- 江苏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的通知(苏政发[2004]106号2004年12月28日)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江苏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已经省政府第3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报经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13次会议审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江苏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序言新世纪头20年是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江苏加快富民强省、实现“两个率先”目标的关键发展阶段。

在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节约利用资源,防治环境污染,加强生态建设,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江苏抓住战略机遇期、增创发展新优势的必然选择。

建设生态省,目的是把省域范围内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以较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赢得经济社会的较快发展,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为江苏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使人民群众享有良好的生活质量,促进全省经济既快又好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这是省委、省政府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立足省情和长远发展需要,研究借鉴国际经验,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生态规律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富民强省、“两个率先”的重大举措,关系全局,影响深远。

推进生态省建设,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为了动员组织全省各方面的力量积极参与生态省建设,省政府组织编制了《江苏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规划(2013-2020年)的通知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规划(2013-2020年)的通知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规划(2013-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07.11•【字号】苏政办发[2014]58号•【施行日期】2014.07.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规划(2013-2020年)的通知(苏政办发〔2014〕58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江苏省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规划(2013-2020年)》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4年7月11日江苏省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规划(2013-2020年)目录前言一、发展现状(一)主要工作成绩(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二、发展形势三、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总体目标(四)规划指标四、重点任务(一)四大体系建设(二)五大专项行动(三)十大重点工程五、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二)强化保障政策(三)加大监管约束(四)深化试点示范(五)弘扬绿色文化前言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贯彻江苏省委省政府实现“两个率先”、建设美好江苏与生态省的战略部署,加快建设江苏省绿色循环低碳交通示范省,促进全省交通运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交通运输部《加快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指导意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交通运输部、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推进江苏省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框架协议》《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3-2022)》《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生态省建设全面提升生态文明水平的意见》《江苏省“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江苏省“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等,编制本规划。

基于镁盐循环利用绿色高效提取分离稀土的关键技术

基于镁盐循环利用绿色高效提取分离稀土的关键技术

基于镁盐循环利用-绿色高效提取分离稀土的关键技术提名单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名奖种:国家技术发明奖提名单位意见:我国稀土矿物多金属共生、品位低、提取分离难。

目前,离子型稀土矿、包头混合型稀土矿等典型稀土资源提取分离过程中存在资源利用率较低、化工材料消耗高、氨氮或高盐废水和含放射性废渣污染等关乎行业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

在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的支持下,研发成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镁盐循环利用-绿色高效提取分离稀土关键技术。

针对离子型稀土矿特点,开发出离子型稀土原矿绿色高效浸萃一体化新技术,即以镁盐及其复合盐代替传统的硫酸铵浸矿,并首次实现低浓度稀土浸出液直接非平衡离心萃取富集的工业应用。

针对稀土分离提纯过程高盐废水排放问题,开发出碳酸氢镁皂化萃取分离稀土原创技术,将生产过程产生的氯化镁或硫酸镁废水和CO2气体循环用于制备出纯净的碳酸氢镁溶液,用于中和除杂、皂化萃取分离制备出高纯稀土化合物。

目前,该成果已与六大稀土集团所属10余家企业签订了技术转让协议并在4家企业实现规模化生产实施,整套工艺从源头解决了长期困扰稀土行业的氨氮废水及含放射性废渣污染难题,镁盐废水及 CO2气体循环利用率大于 90%,离子矿稀土回收率提高8%以上,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该成果总体上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先后获得了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中国稀土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

该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有力推动了稀土行业的绿色发展,进一步提高了我国稀土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提名该项目为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项目简介稀土是21世纪战略元素,是支撑《中国制造2025》、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核心基础材料。

我国是稀土资源大国,其中包头矿生产的稀土产品占世界60%以上,离子型稀土矿的中重稀土储量占世界80%以上,对世界科技与产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由于我国稀土矿物复杂、提取分离难,生产过程存在资源利用率低和环境污染严重两大瓶颈问题,长期备受关注。

江苏将开展全省化工企业“四个一批”专项行动

江苏将开展全省化工企业“四个一批”专项行动

03/818要闻聚焦江苏将开展全省化工企业“四个一批”专项行动 近日,江苏省政府发布开展全省化工企业“四个一批”专项行动的通知,通知称江苏省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化工企业“四个一批”(关停一批、转移一批、升级一批和重组一批)专项行动。

“四个一批”整治活动安排具体如下: 一、行动范围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是化工企业“四个一批”专项行动的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省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指导和综合协调。

“四个一批”专项行动范围主要包括三类:一是所有化工生产企业(含规模以下),由设区市经济和信息化部门负责认定;二是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经营、仓储企业,由设区市安监、交通运输(港口)部门负责认定;三是在港区规划范围内危化品仓储企业和危化品码头,由设区市交通运输(港口)、安监部门负责认定。

二、行动内容 (一)关停一批(由各级政府负总责,公安、国土资源、环保、交通运输〔港口〕、工商、质监、安监、海事等职能部门注销相关证照)。

对具有下列情形的化工企业依法依规坚决予以取缔和关闭: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订)》《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产业结构调整限制、淘汰目录和能耗限额(2015年本)》(苏政办发〔2015〕118号)规定应淘汰的落后生产工艺装备、落后产品,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由经济和信息化部门牵头,环保、安监等部门配合) 2.太湖流域保护区内小型染料、炼砷、炼硫、炼油、农药等企业。

(由环保部门牵头,经济和信息化、太湖办等部门配合) 3.太湖一级保护区内和长江沿岸重点规划区域、京杭大运河(南水北调东线)和通榆河清水通道沿岸两侧1公里范围内在规定时间内无法搬迁的化工企业。

(由经济和信息化部门牵头,发展改革、环保、太湖办等部门配合) 4.无备案、许可、环评、安评、用地等法定手续或手续不全的非法企业。

(由发展改革、经济和信息化、环保、质监、安监、国土资源等部门根据职责,对口依法查处) 5.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 (1)未经许可,或者超越许可范围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的。

江苏省化工产业结构调整限制、淘汰和禁止目录(2020年本)

江苏省化工产业结构调整限制、淘汰和禁止目录(2020年本)

江苏省化工产业结构调整限制、淘汰和禁止目录(2020年本)第一类限制类1﹒1000万吨/年以下常减压、150万吨/年以下催化裂化、100万吨/年以下连续重整(含芳烃抽提)、150万吨/年以下加氢裂化生产装置。

2﹒100万吨/年以下石脑油裂解制乙烯、20万吨/年以下丙烯腈、100万吨/年以下精对苯二甲酸、20万吨/年以下乙二醇、20万吨/年以下苯乙烯(干气制乙苯工艺除外)、10万吨/年以下己内酚胺、乙烯法醋酸、30万吨/年以下羰基合成法醋酸、天然气制甲醇、100万吨/年以下煤制甲醇生产装置,丙酮氰醇法甲基丙烯酸甲酯、粮食法丙酮/丁醇、氯醇法环氧丙烷和皂化法环氧氯丙烷生产装置,300吨/年以下皂素(含水解物)生产装置。

3﹒10万吨/年以下聚丙烯、20万吨/年以下聚乙烯、起始规模小于30万吨/年的乙烯氧氯化法聚氯乙烯、10万吨/年以下聚苯乙烯、20万吨/年以下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5万吨/年以下普通合成胶乳-羧基丁苯胶(含丁苯胶乳)生产装置,新建、改扩建氯丁橡胶类、丁苯热塑性橡胶类、聚氨酯类和聚丙烯酸酯类中溶剂型通用胶粘剂生产装置。

4﹒纯碱(井下循环制碱除外)、烧碱(废盐综合利用的离子膜烧碱装置除外)、硫磺制酸(单项金属离子≤100ppb 的电子级硫酸除外)、硫铁矿制酸、常压法及综合法硝酸、氢氧化钾生产装置。

5﹒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三氯化磷、五硫化二磷、磷酸氢钙、氯酸钠、少钙焙烧工艺重铬酸钠、电解二氧化锰、碳酸钙、无水硫酸钠(盐业联产及副产除外)、碳酸钡、硫酸钡、氢氧化钡、氯化钡、硝酸钡、碳酸锶、白炭黑(气相法除外)、氯化胆碱生产装置。

6﹒黄磷、氰化钠,单线产能5千吨/年以下碳酸锂、氢氧化锂,干法氟化铝及单线产能2万吨/年以下无水氟化铝或中低分子比冰晶石生产装置。

7﹒以石油、天然气为原料的氮肥,采用固定层间歇气化技术合成氨,磷铵生产装置,铜洗法氨合成原料气净化工艺。

8﹒硫酸法钛白粉、铅铬黄、1万吨/年以下氧化铁系颜料、溶剂型涂料(鼓励类的涂料品种和生产工艺除外)、以煤焦油、重质苯为主要溶剂的沥青防腐涂料、含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TGIC)的粉末涂料生产装置。

江苏省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

江苏省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

附件:江苏省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江苏省石化产业经过多年快速发展,已成为全省工业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综合实力居全国前列。

未来10~15年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也是江苏由“石化大省”向“石化强省”转型的战略机遇期。

而随着产业总体规模不断扩大,日益凸显的产业布局合理性、资源环境约束性、安全环保与社会性风险隐患并存等问题,亟需在优化调整中有效化解。

为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积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两大主体战略,深入落实全省“七大发展战略”,依据国家发布实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关于重点产业布局调整和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及《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特组织编制《江苏省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旨在进一步明确江苏石化产业中长期发展的重点方向,提出优化调整全省石化产业布局的总体思路和规划导向。

规划期2016~2030年。

一、科学规划布局的必要性石化产业提供着工业经济和人民生活所需的基础原材料和— 1 —生产生活资料,在较长时期内仍将是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

以大规模炼油、乙烯、芳烃为龙头的现代石化工业体系,资源依赖性强,环境占用量大,共生关联性强,社会关注度高。

为此,国家石化产业发展战略是基地化、园区化、一体化、集约化。

我省石化产业既是工业经济不可或缺的支柱产业,也需要更高层次的优化完善。

(一)我省石化产业体系完整,在全国、全省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014年,全省4139家规模以上石油和化工企业实现主营收1.88万亿元,占全省工业比重13.73%,较2010年提升1.5个百分点;占全国比重为13.9%,仅次于山东,居全国第二位。

实现利润1034.5亿元,占全省工业经济的11.7%,是我省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石油化工、化工新材料、精细和专用化学品的产值占全行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0%以上,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年均增长达30%以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省化学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化学工业作为技术与资本双密集型基础产业,以技术创新创造、改善物质与材料,在发展壮大自身产业规模的同时,也为信息、电子、能源、装备、医药、环保、农业、国防等行业与领域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技术与材料支撑,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十三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时期,是贯彻实施《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等战略行动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时期。

我省化学工业也将适应并引领新常态,紧抓新机遇,满足新需求,直面新挑战,逐步实现产业中高端化发展。

根据《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要》,结合我省化学工业发展实际特点与要求,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中“化学工业”指以石油、煤炭和化学矿等为原料进行一次或多次化学加工的产业,主要包括精炼原油产品、基础化学原料、化学肥料、农药、涂料油墨颜料及类似制品、专用化学品、合成材料、橡胶制品、专用设备制造业等,不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规划期:2016—2020年。

一、行业现状和发展环境(一)行业现状“十二五”期间,全省化学工业转方式、调结构、促创新,取得了长足发展,实现了主营业务收入、行业经济效益、固定资产投入、进出口总值等指标在“十一五”基础上翻一番的目标。

1.行业保持良好增长态势一是行业经济规模快速扩大。

“十二五”期间,全行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82万亿元。

其中,2015年,全省4535家规模以上化工企业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205.49亿元,较2010年增长86.03%,年均增长13.22%。

二是国行业领先地位稳固。

2015年我省化学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国产业总量15.37%,继续稳居全国各省市第二位。

三是主要产品规模稳步扩大。

“十二五”期间,我省化工行业主要产品年产量较“十一五”实现较大增长。

2015年重点监测的21种(类)主要化学品总产量达到6495.30万吨。

四是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

2015年,全省化工行业实际完成固定投资2274.59亿元,较2010年增长133.09%,年均增长18.44%。

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787.01亿元。

截至2015年底,全省化学工业总资产增至12973.99亿元。

五是国际经营战略推进良好。

“十二五”期间,行业全球化经营战略稳步推进,海外市场拓展仍是我省石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之一。

2015年,全行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402.37亿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7.45%,累计实现出口交货值6779.59亿元。

一批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原料主产地或产品消费地投资设厂,优化产能区域配置,调整产品结构,以全球化视野实施跨国经营,取得较好业绩。

六是行业效益水平稳步上升。

“十二五”期间实现利润总额共计5174.61亿元。

其中,2015年实现利润总额1221.33亿元,较2010年增长68.55%,年均增长11.01%。

“十二五”期间,各主要行业利润、利税指标均实现10%以上的年均增长率。

2.产业布局调整初见成效“十二五”期间,化学工业产业布局战略调整初步取得成效。

全省化学工业以长江为中轴线向南、北两侧延伸,以沿江区域化工产业带、沿海区域化工产业带、资源开发利用化工产业带为重点,根据产业与产品技术、市场、规模、差异等特点,加快产业及产业链整合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三大产业集聚带以运营成本最低化、市场份额最大化、集聚效益最优化为原则,发挥各自资源与禀赋优势,区域间错位竞争、协调发展、共同提升的生动力机制初步显现。

3.产业集聚发展态势明显以化工园(集中区)为重要载体的产业集聚发展态势明显,基地化、集约化、规化、链条化发展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

全省63家化工园(集中区)已支撑起我省化学工业的半壁江山(园区规模以上化工生产企业数、主营业务收入均约占全省化学工业的50%)。

园区多种所有制企业集聚发展、协同发展,形成了企业间竞争中合作、合作中竞争的良性互动发展格局。

一批化工园区重视物流信息化、管理标准化、生产智能化、运营网络化、环保集中化理念与手段的推广和应用,在一定围与程度上实现了产业结构有优势、专业技术有特色、安全环保有力度、管理服务有效率。

4.产业骨干支柱作用凸现围绕新兴产业发展战略,重点实施“3+1”化工产业发展战略,成果初显。

石油化工、化工新材料、高中端精细化学品、生物能源化工等四大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行业比重已达56%。

其中,石油化工、化工新材料和高中端精细化学品2015年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占全行业的比重合计升至49.26%、57.34%。

重点园区和重点企业的骨干作用得到进一步提升,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指标对全行业的贡献率均超过80%。

2015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我省石化企业占据14席。

5. 创新驱动体系初步建立“十二五”期间,我省化学工业大力发展四大重点产业,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成果,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产品,打造了一批综合实力强的大企业(集团)和一批创新活力旺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了一批产业链完善、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全省化工企业取得国家、国际PTC授权发明专利1000余件,获得国家、省和联合会科技进步奖200余项,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600余家,制定国家或行业标准500余项,国家、省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1500余件,新建国家与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院士或博士后工作站500余家,在国外证券市场新上市企业近百家。

全行业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取得新成效,在创新体系顶层设计、核心技术产品产业化、战略性新兴化工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新进展。

6.安全环保能力稳步推进“十二五”期间,我省化学工业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发生积极变化。

全社会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累计排放量比“十一五”分别下降10.1%、9.8%、12.9%、8.6%。

行业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以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和正常有效运行为抓手,全面管控和提升企业安全管理能力。

截至2015年底,全省共8423家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经营企业完成达标创建,其中一级2家,二级444家,三级7977家,总达标率95.7%。

践行责任关怀、安全环保、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正逐步成为全行业的共同承诺和自觉行动,并不断推进。

(二)主要问题“十二五”期间,化学工业在多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仍面临着一系列复杂多变的挑战,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1.装置产品同质化和低端化问题依然突出。

通用型和基础化工产品产能扩过快,传统化工产品同质化、低端化问题依然突出。

部分产品产能严重过剩,相当一部分生产装置全年开工率不足80%。

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对传统产品、传统项目投资热情高涨,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

2.安全环保及社会压力持续增大。

“十二五”期间,我省化工企业在生产、运输、储存等方面发生了一些安全、环保事故,部分企业违规排放污染物,造成多起生态环境事故。

化学工业的社会容忍度与自然环境承载空间不断压缩,行业负面形象进一步恶化,民众普遍存在“谈化色变”心理。

安全环保问题所带来的社会与环境压力已成为我省化学工业未来生存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3.园区外化工企业生存环境越发严峻。

“十二五”期间,我省继续推进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关闭了2000余家生产规模较小、安全与环保风险较高的化工生产企业。

但截至2015年底,我省仍有半数以上的化工生产企业散布在化工园区(集中区)之外。

这些企业面临着劳动力、土地、能源、公用工程等生产要素供应方面的制约,环境容量指标日益收缩、安全生产措施要求日益提升的困境,以及技术改造及新扩建项目需求受到政策制约的窘境,已有产品与技术竞争优势难以维持,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将大大削弱,而设备与技术无法及时升级、更新也将进一步加大安全与环保风险。

园区外化工生产企业发展能否持续,已成为影响到整个产业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不确定因素。

4.战略性新兴化工产业发展仍需加快。

“十二五”期间,我省化学工业形成了一批以新兴产业及其配套为主业的企业与集聚区,部分产品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但大多数产品仍以跟踪和仿制国外先进产品为主,核心技术缺失,质量不够稳定,规格系列化、生产规模化能力偏弱,在国际产业价值链中多处于中低端水平。

同时,由于市场应用开发和拓展不力,加之国外高端产品冲击,本土新兴产业发展空间受到挤压,产业升级裹足不前,企业赢利能力偏弱。

5.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仍需完善。

行业整体技术研发创新实力仍然不强。

企业研发费用投入不足,行业平均研发投入仅占销售收入的1%左右;企业对研发成果的消化能力不足,科研成果产业化能力偏弱;应用技术及公共研发检测装备平台建设滞后,系统集成配套能力较差;企业高层次专业研发人才短缺,导致原始创新能力偏弱,缺少必要的技术人才支撑。

(三)发展环境1.世界化学工业发展现状及趋势一是新兴产业发展及全球经济缓慢复,化学工业中低速增长。

全球经济正处于一个缓慢复、增长的新阶段。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15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4%,其中,包括金砖国家在的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增速将达到4.6%,而亚洲地区的经济增速将达到6.4%。

这将为全球化工产业发展提供较好发展空间。

特别是在亚洲,潜在的化学品和聚合物消费人口高达39亿,将维持其全球化工产品需求增长中心的地位。

未来十年,各国化工产业增速多将继续快于GDP增速,全球化学工业仍然具有较大增长空间。

二是原料路线多元化,推动全球化学工业产品结构变革发展。

原料多样化为下游石化和化工生产装置提供了更多选择,将显著影响全球化工产业的利润分布格局,全球化学工业也将因此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

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预测,2040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将占28%、天然气占23%、煤炭占27%、核能及可再生能源占22%。

三是产品高端化、差异化发展,推动产业持续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应社会消费快速增长以及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新型化学药物、生物基化学品和聚合物、高端专用化学品、环保包装材料、汽车轻量化材料、绿色建筑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领域的开发和应用受到关注,成为产业发展重点,并将得到快速发展。

大型跨国石化公司也纷纷调整发展战略,加大可再生能源的研究与开发利用力度,先进生物燃料、纤维素乙醇和生物基丁醇等生产新技术成为研发和应用重点,有望在技术及产业化方面实现新的突破与发展。

四是技术创新驱动成为行业共识,构成产业转型升级主驱动力。

以技术创新驱动产业结构转型成为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的关键。

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大型跨国公司均在加大研发投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