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小豆当归散
甘草泻心汤合当归赤豆散
甘草泻心汤合赤小豆当归散治疗固定型药疹临床总结孙守信石淑慧(甘肃省宁县人民医院中医皮肤科,甘肃宁县745200)摘要:应用甘草泻心汤合当归赤豆散化裁治愈固定型药疹60例,疗效满意。
避免了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减量问题。
关键词:甘草泻心汤|当归赤豆散;固定型药疹;中药;发扬光大中医学。
固定型药疹是皮肤科常见病,成年人多发,以磺胺类、解热镇痛类、巴比妥类药物致敏多见。
皮疹特点为限局性圆形或椭圆形水肿性紫红斑,直径数毫米至数厘米,境界清楚,单发或多发。
好发于手足背及皮肤黏膜交界处,如口唇、腕屈侧、外生殖器、肛门等处,男性以龟头包皮为最好发部位。
复发率较高,再次重复使用致敏药物,则在原来部位以同样形态皮疹反复出现,它处亦可出现新皮损,且皮疹数目随发病次数逐渐增多,皮损亦逐渐加重,出现水疱并糜烂渗液,甚则形成溃疡。
其发病机制属Ⅳ型变态反应,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为其重要的治疗措施[1]。
但部分患者有糖尿病、重症高血压等病史,或处于消化性溃疡活动期,不宜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影响治疗效果。
笔者自1999年以来临床运用甘草泻心汤合当归赤豆散辨证治愈固定型药疹约60例,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60例患者均在服用致敏药物后10小时至6天内发病,临床表现【作者简介】孙守信(1964-),男,中医内科主治医师,从事中医内、外科临床诊疗工作。
联系电话:153****6118口唇、腕内侧或阴部等处出现类圆形水肿性红斑,自觉瘙痒,继之红斑上出现水疱,水疱破溃后糜烂渗液。
其中男48例,女12例;磺胺类药物致敏28例,解热镇痛类药物致敏20例,巴比妥类药物致敏12例。
年龄最大者68岁,最小者14岁,平均年龄38.5岁。
7——14天内痊愈。
平均疗程11天。
疗效评判:诊断及疗效评判标准参照《皮肤科疾病诊断与治疗》。
[2]以水肿性紫红斑、水疱并糜烂渗液减轻为显效好转;以皮损完全消退为治愈标准。
治疗结果:60例患者均显效好转,痊愈54例,其中6例中止治疗,赴上级医院住院治疗。
赤小豆食疗功效
赤小豆食疗功效
赤小豆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粗纤维及磷、钙、铁、核黄素、尼克酸等成分,营养价值很高,是夏秋季良好的补品。
赤小豆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粗纤维及磷、钙、铁、核黄素、尼克酸等成分,营养价值很高,是夏秋季良好的补品。
中医认为,赤小豆味甘酸性平,有消肿解毒、利水除湿、和血排脓、通乳汁以及轻身减肥等功效,可治疗痈肿疔毒、水肿、脚气、黄疸、泻痢、便血、痔疮等病症。
医圣张仲景所创制的千古名方瓜蒂散、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和赤小豆当归散,配用赤小豆屡建功勋。
夏秋季热毒最盛,易使人生疮长痈,而煮食赤豆汤可以预防。
同时,赤小豆善于利水化湿、行气健脾,故还可以防治夏秋易发的腿肿、食欲不振、腹泻等病。
现代药理学发现,赤小豆可改善急性黄疸性肝炎患者的肝功能,消除肝硬化引起的腹水,并可治疗心肾疾病引起的水肿。
近来还发现,赤小豆可防治胃癌、缺铁性贫血等。
除单味熬汤、煮粥食用外,赤小豆还被古今用来制作多种药膳防病疗疾。
如与鲤鱼同煮,炖熟后吃鱼喝汤,不加盐,可治疗腹水、关节肿痛及泻痢后不思饮食;与醋同煮,豆熟后取出,晒干,泡酒,适量饮用可治疗痔疮便血;取赤小豆50克,桂花2克,糖少许,先煮豆至烂,加桂花略煮,再放
糖,吃豆喝汤,能解暑醒酒;与冬瓜皮、西瓜皮、玉米须同煎,可治疗肾炎水肿、尿少。
金匮要略方剂表格版
牡蛎汤主之。
3
天雄散方
天雄三两(炮) 白术八两 桂枝六两 龙骨三两
4
小建中汤方
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 小建中汤主之。
5
黄芪建中汤
6
暮蓣丸方
7
酸枣汤方
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芪建中汤主之 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薯蓣丸主之 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汤主之
8
大黄蟅虫丸方
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 劳伤、经络营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缓中补虚,大黄蟅 虫丸主之。
3
蜀漆散方
疟多寒者,名曰牡疟,蜀漆散主之
4
牡蛎汤
5
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汤 治疟病发渴者,亦治劳疟
6
柴胡姜桂汤
治疟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1
侯氏黑散
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
2
风引汤
除热瘫癎。
3
防己地黄汤
治病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天寒热,其脉浮。
4
头风摩散方
5
桂枝芍药知母汤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 ,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大便坚,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伸屈,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 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10
白虎加人参汤方
太阳中热者,暍是也。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10
当归生姜羊肉汤
寒疝腹中痛,及胁痛里急者
11
乌头桂枝汤方
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身疼痛,灸刺诸药不能治
赤小豆当归散临床新用
赤小豆当归散临床新用作者: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0年第43期功用清热排脓。
方药组成赤小豆3L(浸令芽出,曝干),当归。
服法与禁忌上2味,杵为散,浆水服方寸匕,日3服。
经方方论赤小豆清热利湿、排脓解毒,配当归活血化瘀,浆水清凉解毒,共奏排脓解毒祛瘀之效。
经方新用●赤小豆当归散加防风12g,赤芍15g,槐米12g,生地榆30g,蒲公英30g,治疗肠风脓肿。
●赤小豆当归散加苦参15g,薏苡仁30g,紫花地丁30g,蒲公英30g,白芷10g,土茯苓30g等,治疗脓疱疮。
医案举例患者,女,34岁。
诊于1984年6月4日。
患者于1年前发现前阴及口腔溃疡,未加重视,后来时有发热,头晕沉重,关节痛,下肢有出血点,结节性红斑不多,后因黏膜溃疡反复不愈,体质愈加不支,前来就诊。
经化验:血沉86 mm/小时,G反应蛋白阳性。
眼科查示:玻璃体混浊,前房积脓。
确诊:口、眼、生殖器三联综合征。
刻诊:形体丰腴,面垢虚浮,月经基本正常,行经时症状表现明显,关节痛及下肢出血点尤为突出,带下色黄有异味,时带血迹。
肢倦乏力,纳呆,口苦且黏,苔黄腻,脉滑数。
辨证:湿热蕴毒,腐血成脓。
治法:清热利湿,排脓解毒。
方药:赤小豆当归散加味。
组成:赤小豆50g,当归18g,苦参15g,白芷12g,萆薢30g,蚤休10g,薏苡仁30g,白鲜皮30g,赤芍15g,露蜂房15g,滑石18g,黄柏15g,白花蛇舌草30g。
1剂/日,水煎分早晚2次温服。
复诊:服药6剂,热退脉缓,继服10剂,溃疡面不掀红,灼热疼痛感减轻,苔化纳增,湿热渐解,上方加瓜蒌根20g,金银花30g,元参18g,连续服用2个月余,诸症缓解。
金匮要略分类模拟题23
金匮要略分类模拟题23(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一)选择题A1型题(总题数:11,分数:11.00)1.何药在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中应先煎______(分数:1.00)A.龙骨、牡蛎B.蜀漆√C.桂枝D.生姜、大枣E.甘草解析:2.黄土汤的反佐药是______(分数:1.00)A.干地黄B.阿胶C.甘草D.黄芩√E.伏龙肝解析:3.泻心汤的正确服法是______(分数:1.00)A.日三夜一服B.日三服C.早晚分服D.顿服√E.日二夜一服解析:4.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所治疗的惊悸,其证是______(分数:1.00)A.心血不足B.心气不足C.心阳不足√D.水饮凌心E.火邪致惊解析:5.张仲景用治吐血、衄血的泻心汤,其方剂组成是______(分数:1.00)A.半夏、干姜、黄芩、黄连、人参、甘草、大枣B.大黄、黄芩、黄连、附子C.大黄、黄芩、黄连√D.甘草、黄芩、黄连、干姜、半夏、大枣E.大黄、黄柏、黄连解析:6.《金匮要略》中,“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其病机是______ (分数:1.00)B.心阳不足C.心阴不足D.心火亢盛√E.心血亏虚解析:7.柏叶汤证的病机是______(分数:1.00)A.中气虚寒,血不归经√B.血热妄行C.湿热蕴结,灼伤血络D.肝脾不和,统藏失司E.脾气亏虚,不能统血解析:8.赤小豆当归散是由哪几味药组成______(分数:1.00)A.赤小豆、当归√B.赤小豆、当归、甘草C.赤小豆、当归、生姜D.赤小豆、当归、大枣E.赤小豆、当归、干姜解析:9.“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其病机为______ (分数:1.00)A.胃热亢盛B.阴虚火旺C.肝火犯胃D.中焦虚寒√E.温热互结解析:10.泻心汤的煎煮法为______(分数:1.00)A.大黄后下,余药先煎B.大黄先煎,余药后下同煮C.诸药同煎√D.诸药入麻沸汤中渍取汁E.附子先煎,余药后下同煎解析:11.半夏麻黄丸治疗作用为______(分数:1.00)A.蠲饮消水B.降逆定悸√C.宣发阳气D.发汗平喘E.解表散寒解析:二、A2型题(总题数:3,分数:3.00)12.瘀血化热伏于血分是谓阴伏,除哪项外,均为其主症______ (分数:1.00)B.口燥而渴C.脉反无热D.身热汗出√E.病者如热状解析:13.黄土汤中不应有哪味药______(分数:1.00)A.甘草B.干地黄C.干姜√D.阿胶E.伏龙肝解析:14.下列症状中,哪一个不是瘀血的典型见证______(分数:1.00)A.唇痿舌青B.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C.腹满D.恶寒发热√E.脉微大来迟解析:三、A3型题(总题数:1,分数:2.00)李某,男,35岁。
便秘伴腹胀 主方麻子仁丸合赤小豆当归散
便秘伴腹胀主方麻子仁丸合赤小豆当归散
*导读:陈某,女,35岁,长沙人。
2009年09月25日初诊:便秘,2天1次,约5个月,伴腹胀,痔疮下血,口疮,舌红,苔薄黄,脉细数……
陈某,女,35岁,长沙人。
2009年09月25日初诊:便秘,2天1次,约5个月,伴腹胀,痔疮下血,口疮,舌红,苔薄黄,脉细数。
辨证:肠胃积热。
治法:泻热导滞,润肠通便。
主方:麻子仁丸合赤小豆当归散。
麻仁20克,枳壳10克,厚朴10克,杏仁10克,白芍15克,生大黄4克,赤小豆15克,当归10克,银花10克,连翘10克,槐花15克,甘草6克。
15剂,水煎服。
二诊(2009年10月10日):大便已通,血止,口疮减轻,轻度腹胀,舌红,苔薄黄,脉细略数。
麻子仁丸合泻黄散加减:麻仁20克,枳壳10克,厚朴10克,杏仁10克,白芍15克,生大黄2克,防风6克,生石膏20克,栀子10克,藿香10克,槐花15克,甘草6克。
15剂,水煎服。
追踪观察,患者大便通畅,痔血未作,口疮已愈。
按:《素问举痛论》: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竭,
则坚于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
本患者肠胃积热,日久未清,热盛伤津,肠道枯涩,故便秘成痔;热迫血溢,积热上蒸而发口疮。
以麻子仁丸润肠通便,赤小豆当归散清热解毒,使热去肠清,更合泻黄散清泻内热,以达邪去症除之目的,故效佳。
赤小豆当归散
赤小豆当归散请大家从该方的原文阐释、组成配伍、量比用法、适应病症、临床应用、个人经验、各家论述等方面展开讨论。
1,原文〈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病者脉数,无热,微烦,默默但欲卧,汗出,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鸠眼;七、八日,目四眥黑。
若能食者,脓已成也,赤豆当归散主之。
赤豆当归散方:赤小豆三升(浸,令芽出,曝干)当归上二味,杵为散,浆水服方寸匕,日三服。
2,原文〈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淤血病〉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
[方见狐惑中。
](赤小豆当归散【来源】《金匮要略》卷上。
【异名】赤小豆散(《医心方》卷十二引《小品方》)、当归赤小豆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
【组成】赤小豆150克(浸令芽出,爆干) 当归30克【用法】上二味,杵为散。
浆水调服2克,日三服。
【功用】清热利湿,和营解毒。
【主治】湿热下注,大便下血,先血后便者。
[病例] 1.周××,女,五十岁。
患者周身风疹瘙痒已四月余,时好时发。
诊时见,周身风疹,瘙痒难受,活动则剧痒,虽寒冬腊月而喜用凉水淋浴,过后又瘙痒不止,饮食、大便均正常,小便色赤,舌红苔薄而黄,脉浮有力。
此属风热瘾疹,拟清热解毒,凉血散血之法,用“赤小豆当归散”加味:赤小豆30克,当归15克,连召10克,土茯苓、忍冬藤、生地各20克,三剂后,症状大有好转,风疹基本消失,再进三剂,嘱其禁酒及辛香燥热之品,至今已二月余未复发.2.肠道湿热主证:大便下血,或先血后便,血色鲜红,口干而苦,胸脘痞满,恶心呕吐,少食腹胀,大便粘滞不畅或稀溏,肛门肿硬疼痛,或伴腹部隐痛,小便短赤或混浊,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治法:清热化湿、凉血止血。
方药:地榆散合赤小豆当归散加减。
药选地榆、山栀、黄连、黄芩、大黄、茯苓、侧柏叶、茜草根、荆芥炭、当归、槐花、赤小豆等。
3.狐惑病与西医白塞氏病相似,是一种自体免疫性疾病,以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眼部病变和生殖器溃疡为特征,临床上不常见。
赤小豆当归散方剂配方
赤小豆当归散方剂配方
赤小豆当归散【方剂名】赤小豆当归散,出自汉·《金匮要略》。
【组成】赤小豆三升(150克)、当归三两(30克)。
【用法】上二味,杵为散。
浆水调服2克,每日三服。
【功效】清热利湿,和营解毒。
【主治】主治肠中痈脓,肌表热不甚,微烦,欲卧,汗出,目眦黑,能进食,脉数者;亦治大便下血,先血后便等症。
【临床医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尿路感染、口腔溃疡等病症。
1.尿路感染:以赤小豆当归散加味治疗44例,以临床症状以及尿常规为评价标准,经治疗后痊愈38例,好转5例,总有效率97.73%。
(《山东中医杂志》1996年第10期)
2.口腔溃疡:以赤小豆当归散合甘草泻心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30例,疗程为7日,以溃疡面积及临床症状为评价标准。
结果:显效25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为9
3.3%。
(《中国民间疗法》2012年第2期)
【方解】狐惑病乃伤寒余毒与湿热为患。
脉数主疮热,眦黑为热瘀肉腐,能食则毒已化脓。
本方用赤小豆渗湿清热,解毒排脓;当归活血,去瘀生新;又用米浆和胃气,共奏清热利湿,活血解毒之功。
【方歌】眼眦赤黑变多般,小豆生芽曝令干,豆取三升
归十分,杵调浆水日三餐。
赤小豆当归散
赤小豆当归散
【原文】病者脉数,无热微烦,默默但欲卧,汗出,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鸠眼;七八日,目四眦(一本此有黄字)黑。
若能食者,脓已成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
【释】病者脉数、汗出,当有发热,反无热者,知非外感,而为蚀疮也。
微烦,默默但欲卧者,即上一条“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的简词。
初得之三四日,尚未化脓,故目赤如鸠眼;七八日则脓已成,故目四眦黑而嗜食也。
赤小豆当归散主之。
<注>目赤如鸠眼者,因斑鸠眼色红,故以此形容眼赤的形状,即眼通红。
此病蚀疮在目者(眼角膜溃疡),因初得之三四日,热干血分刚开始发炎,故目赤。
待七八日脓已成,则两眼内外眦(四个眼角)发黑而能食,此时宜本方主之。
赤小豆当归散
赤小豆当归散方
赤小豆三升(浸令芽出,曝干)当归三两
上二味,杵为散,浆水服方寸匕,日三服。
<方解>赤小豆甘淡微酸,利尿消炎,祛湿热,消肿排脓血,凡溃疡较重,或有痈脓都可选之。
当归祛瘀养正和血。
故此为诸疮排脓止血的治剂。
如作煎剂,可用赤小豆制如上法10克、当归24克。
赤小豆汤的功效与作用
赤小豆汤的功效与作用对于目前许多疾病的病因,到今天为止都尚未完全清楚,因为导致疾病的直接与间接的因素有很多种,但医学一般都认为它与体内各个机能系统的损毁和破坏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而中药方剂恰恰就能够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今天就向大家介绍一下赤小豆汤这种方剂。
【处方】赤小豆5钱,商陆2钱,大黄6分,麻黄8分,连翘4分,木通6分,猪苓6分,反鼻3分,鸡舌2分。
【功能主治】诸毒内攻肿满者。
【用法用量】以水3合,先煮赤小豆,减1合,去滓,纳诸药,煮取1合服。
【各家论述】赤小豆、商陆、木通皆利水之药,佐之以麻黄,鸡舌、反鼻者,强通窍之力也,其以大黄者,厚通利之势也,此方之所发动运输陷结之毒以奏神效也。
不知者乃曰此方且发且利且泻,一剂三得之良剂者,妄也。
盖此证毒内攻而结水气,水气浸毒,毒淫水气,于是乎毒与水混合皆毒,岂有以此一方除之于三途之理哉。
【摘录】《奇正方》【处方】赤小豆1合,商陆3钱,木通7分5厘,桂枝7分5厘,茯苓1钱5分。
【功能主治】毒气内攻,水肿气急。
【用法用量】以水3合,煮取2合服。
【摘录】《名家方选》【摘录】《嵩崖尊生》卷八。
为《金匮》卷上“赤小豆当归散”之异名【摘录】《得效》卷十四。
为《三因》卷十七“商陆赤小豆汤”之异名【处方】赤小豆(炒)半两,当归(去芦,炒)半两,商陆半两,泽泻半两,连翘仁半两,赤芍药半两,汉防己半两,木猪苓(去皮)半两,桑白皮(炙)半两,泽漆半两。
【制法】上(口父)咀。
【功能主治】年少血气俱热,遂生疥疮,变为肿满,或烦或渴,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二八引《济生》【处方】赤小豆5合,大蒜1头,生姜1分,商陆根1条。
【功能主治】水气脚气。
【用法用量】赤小豆、大蒜、生姜并碎破,商陆根切,同水煮,豆烂汤成,适寒温,去大蒜等,细嚼豆,空腹食之,旋旋啜汁令尽。
肿立消便止。
【摘录】方出《证类本草》卷二十五引《本草图经》,名见《方剂辞典》【处方】赤小豆(微炒)1斤,桑白皮(炙,锉)1两,泽漆茎叶(切,炒)3分。
赤小豆当归散
赤小豆当归散
关于《赤小豆当归散》,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我们中医养身的药方里,我们常常见到可以用杂粮配搭中药材,比如我们可以用薏仁米配搭枸杞子,这儿我们要详细介绍的是用赤小豆配搭川芎作出红小豆当归散,红小豆当归散的作用和功效究竟如何呢,我们自身能否调配出红小豆当归散来呢,下面我们一起看一下。
红小豆当归散需要采用原材料是红小豆和川芎,红小豆当归散是一道十分知名的方子,这道药店的功效十分普遍,许多地区都能够采用红小豆当归散。
别称
红小豆散(《医心方》卷十二引《小品方》)、川芎红小豆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
药方
红小豆150克(浸令芽出,爆干)川芎30克
制作方法
上二味,杵为散。
功效与作用
清热祛湿,和营祛毒。
主下焦湿热,排便下血,先血后便者。
使用方法使用量
浆水调服2克,日三服。
备注名称
己方用红小豆渗湿清热解毒,祛毒放脓,川芎活血化瘀,去瘀生新,浆水清爽祛毒。
共奏清热祛湿,活血化瘀祛毒之功。
聚瑞川芎原无使用量,现据《医心方》卷十二引《小品方》补。
上文我们详细介绍了一道独特的方子红小豆当归散,这道方
子选用了杂粮红小豆来配搭中药当归,不仅味儿非常好并且也有非常好的药力,红小豆当归散的关键作用取决于能够医治大便出血。
因此大伙儿大伙儿之后碰到便血的问题能够选用红小豆当归散来医治,实际效果非常好。
龟龄集临床应用指导
尿 更 加 困 难 , 因 此 社 区 医 生在 选择心血管药物前,要详细了解 患者的前列腺有无肥大,肥大程 度如何,以便更科学、合理地用 药。前列腺是一个血管非常丰 富 、血 流 多 的 器 官 ,增 生 后 的 前 列腺血管更加丰富,当前列腺增 生 达 到 一 定 程 度 ,压 迫 尿 道 时 , 就 会 引 起 尿 急 、尿 频 、排 尿 困 难 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出现急性 尿 潴 留 、尿 失 禁 、血 尿 等 一 系 列 症状。
经方新用
赤小豆当归散临床新用
▲本刊编辑部整理
功用 清热排脓。
医案举例
方药组成 赤小豆 3L( 浸令芽出,曝干) ,当归。 服法与禁忌 上 2 味,杵为散,浆水服方寸匕,日 3 服。 经方方论 赤小豆清热利湿、排脓解毒,配当归活血化 瘀,浆水清凉解毒,共奏排脓解毒祛瘀之效。
患者,女,34 岁。诊于 1984 年 6 月 4 日。
功能类同药物鉴别 与右归 丸的鉴别:两药同属补阳剂,均有 补益肾阳之功,主治阳痿遗精等 肾阳亏虚诸证。
龟龄集其中有人参、鹿茸补 益气血,海马、雀脑、淫羊藿、补骨 脂、肉苁蓉、锁阳、菟丝子等温肾 壮 阳 、益 精 强 骨 ,为 治 疗 气 血 不 足、肾阳虚衰证的良药。
右归丸则为温壮肾阳之剂, 取“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之 意,诸药合用,刚柔相济,共奏温 肾壮阳之功,并无补益气血之力, 且温肾壮阳之力弱于前方,常用
于阳痿、遗精等肾阳不足、阴寒内 盛之证。
主治类同药物鉴别 遗精。 与锁阳固精丸的鉴别:两药均为 治疗遗精的常用方剂。
锁阳固精丸所治之遗精,为 肾阴亏损,肾阳不足,多用于肾阴 阳俱虚所致的遗精、阳痿等。
金匮要略赤小豆当归散方原文、配方组成与方解
金匮要略赤小豆当归散方原文、配方组成与方解
赤小豆三升(浸令芽出,曝干),当归三两(原书无分量,三两为煎剂常用量)。
上二味,杵为散,浆水服方寸匕。
方解:赤小豆排痈肿脓血,当归和血化瘀,故治诸疮有脓痈恶血者。
14.阳毒之为痛,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唾脓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主之。
解析:面赤斑斑如锦纹,是说面色赤且发斑如锦纹(大黄)也;咽喉痛,唾脓血,知咽喉处有脓肿也;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是说病甚凶险,不可以一般咽痛视之也,阳毒可用升麻鳖甲汤治疗。
15.阴毒之为病,面色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主之。
解析:身痛如被杖,是说身痛剧甚,如被杖刑那样。
咽喉痛而不唾脓血,但亦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治疗宜前方去雄黄蜀椒。
按:阴阳毒究属何病,注家不一,但据条文无论阴毒阳毒均以咽喉痛为主证,而且均为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可见是一种急性的凶险咽喉肿痛病。
病以毒名,言其凶暴杀人至速也。
面色赤为阳气佛郁在外,因称之阳毒;面色青为邪在内,因称之为阴毒,不要以为阳毒即中了阳热之毒,阴毒即中了阴寒之毒。
当归赤小豆散的制作方法
当归赤小豆散的制作方法
当归赤小豆散是一种中药方剂,经典配方中含有当归和赤小豆等药材。
下面是一种常见的制作方法:
材料:
- 当归15克
- 赤小豆30克
步骤:
1. 将当归和赤小豆分别洗净。
2. 将当归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沸后改为小火煎煮30分钟。
3. 将赤小豆放入另一个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沸后改为小火煮熟至软烂。
4. 将煎好的当归汁和煮好的赤小豆倒入同一个容器中,搅拌均匀。
5. 取适量混合液,晾凉后装入密封容器中,存放于阴凉干燥处。
注意事项:
- 煎煮药材时要注意火候,以充分提取药材的有效成分。
- 煮沸后改为小火,以确保药材能够充分煮熟。
- 存放时选择密封容器,以保持药材的新鲜度。
请注意,上述制作方法仅供参考。
在制作药材时,建议咨询专业中医师或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操作。
老中医用了60年的治痔疮“雾化”祖传秘方
老中医用了60年的治痔疮“雾化”祖传秘方痔疮是常见病,多发病,若不及时治疗,任其发展,便会越来越重,影响工作和健康。
痔疮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虽然发生在肛门部,但确与整体有着密切的关系。
痔疮的分类,是根据痔静脉血管的分布情况和痔疮发生的部位,以齿状线为界,将痔疮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三类。
内痔:发生在肛内齿状线上,属痔上静脉丛内痔,由于临床症状、病变大小等不同,又分为初期内痔、二期内痔、三期内痔。
凡是大便后出血是内痔早期症状之一,内痔初期往往无明显的自觉症状,多在便后发现带血,方引起病者重视,因为内痔部位由植物神经支配,属无痛区,所以患内痔病人,一般无疼痛感觉,就是患较大内痔疼痛也不明显,仅感觉坠胀或排便困难。
只有在内痔血栓发炎时,则疼痛加剧,以致肛门潮湿或滴血、脱肛,多见于二三期内痔。
外痔:外痔发生在肛外齿状线以下,属痔下静脉丛,外痔由于临床症状、病理特点等不同,分为血栓性外痔、炎性外痔、结缔组织性外痔和静脉曲张性外痔。
一旦外痔发炎肿胀,则疼痛明显,因为外痔部位由脊髄神经支配,属有疼区,所以疼痛感觉待别灵敏。
剧则发炎溃烂滴血,肛门口潮湿。
本人用祖传秘方,经过60余年来的临床实践,效果确实非常明显,而且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痔疮,不论外痔、内痔、混合痔,都可用本方外治。
其药物组成为:瓦松20克,鱼腥草20克,五倍子15克,乌梅肉15克,海皮硝60克。
将此药放入锅内加清水1500毫升浓煎成500毫升,连渣带汁放入痰盂罐内约2/3,候热坐熏之,至不热为止,然后用干毛巾揩干睡觉即可。
每日1次,最好在临睡前用。
只能坐熏,不能直接洗患部,否则失效。
西江月~痔疮分类四期五样,证型复杂多般。
肿痛便血菊花残,大众面前难看。
总是自行用药,常常苦不堪言。
需来医院找医官,一了百当无憾。
痔疮的成因痔疮的发生,多是肛门部血液循环不畅,回流障碍,引起局部静脉曲张而成的团块,与便秘、妊娠、排便努挣、肿瘤压迫等引起静脉高压有关。
中医认为痔疮的发生,主要是因为人体阴阳失调,加上外感、内伤、六淫、七情等因素所致,如饮食不节,易生湿积热;脏腑虚弱,加上外感风湿,内蕴热毒,而致气血下坠,结聚于肛门,易生痔疮。
先血后便.
“肛举目张”
总结
便血在先,大便在后,出血部 位距肛门较近,故称为近血。其 病机多为湿热蕴结大肠,灼伤阴 络,血下行所致。治宜赤小豆 当归散清热利湿,活血止血。
谢 谢 大 家
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 赤小豆当归散主之。(十六)
富晓旭
一、血证与便血
1、 “凡治血证,须知其要,而血动
之由,惟火惟气耳。故察火者但察其 有火无火,察气者但察其气虚气实。 知此四者而得其所以,则治血之法无 余义矣。” ——《景岳全书· 血证》
2、周仲瑛《中医内科学· 气血津液病证》 肠道湿热证——地榆散合槐角汤 便 气虚不摄证——归脾汤 血 脾胃虚寒证——黄土汤 3、清· 唐容川《血证论》 脏毒下血:肛门硬痛,疼痛流血, 近 与痔漏相似 血 肠风下血:肛门不肿痛,但下血耳
当归
《本经》 “主咳逆上气,温虐,寒热,洗在 皮肤中(大观本,洗音癣)。妇人漏下绝 子,诸恶创疡金创。煮饮之。一名干归。 生川谷。”
《心典》“当归引血归经,且举血中陷下之 气也。”
①
② ③
﹁ 浆 浆水 水 性 浆,酢也,同“醋”。《本草纲目》称浆凉 善 水又名酸浆。嘉谟云:“炊粟米熟,投冷走 , 水中,浸五六日,味酸,生白花,色类浆, 故 故名。” 解 取地下深处之净土而入水溶解,澄清取用烦 渴 者为浆水。 而 化 即用白菜、芹菜等所制浆水菜之汤 滞 物 (董正华《金匮要略通解》) 。 ﹂
六、病案
《哈尔滨中医》,1960,第8期 徐某,男,31岁,工人· · · · · · 《浙江中医杂志》,1990,第2期 林某,男,42岁· · · · · ·
七、狐惑病
“病者脉数,无热,微烦,默默但欲卧, 汗出。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鸠眼,七、 八 日,目四眦黑,若能食者,脓已成也,赤 豆当归散主之。”(13)
《金匮要略》方剂总汇(完整版)
金匮199首方1 栝楼桂枝汤方6栝楼根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二两三两三两二两三两十二枚2 葛根汤方7葛根麻黄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四两三两二两二两二两三两十二枚3 大承气汤方4大黄厚朴枳实芒硝四两半斤五枚三合4 麻黄加术汤方5麻黄桂枝甘草杏仁白术三两二两一两七十个四两5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方4麻黄甘草薏苡仁杏仁半两一两半两十个6 防己黄芪汤4防己甘草白术黄芪一两半两七钱半一两一分7 桂枝附子汤方5桂枝生姜附子甘草大枣四两三两三枚二两十二枚8 白术附子汤方5白术附子甘草生姜大枣二两一枚半一两一两半六枚9 甘草附子汤方4甘草白术附子桂枝二两二两二枚四两10 白虎加人参汤方5知母石膏甘草粳米人参六两一斤二两六合三两11 一物瓜蒂汤1瓜蒂二十个12 百合知母汤方2百合知母七枚三两13 滑石代赭汤方3百合滑石代赭石七枚三两如弹丸大枚一14 百合鸡子汤方2百合鸡子黄七枚一枚15 百合地黄汤方2百合生地黄汁七枚一斤16 百合洗方1百合一斤17 栝楼牡蛎散方2栝楼根牡蛎18 百合滑石散方2百合滑石一两三两19 甘草泻心汤方7甘草黄芩人参干姜黄连大枣半夏四两三两三两三两一两十二枚半斤20 苦参汤方1苦参一斤21 雄黄熏方1雄黄22 赤小豆当归散方2赤小豆当归三斤三两23 升麻鳖甲汤方6升麻当归蜀椒甘草雄黄鳖甲二两一两一两二两半两手指大一片24 鳖甲煎丸方25鳖甲射干黄芩柴胡鼠妇干姜大黄芍药桂枝葶苈石韦十二分三分三分六分三分三分三分五分三分一分三分厚朴牡丹瞿麦紫葳半夏人参蜇虫阿胶蜂窠赤硝蜣螂三分五分二分三分一分一分五分三分四分十二分六分桃仁锻灶下灰清酒二分一斗一斛五斗25 白虎加桂枝汤方5知母甘草石膏粳米桂枝六两二两一斤二合三两26 蜀漆散方3蜀漆云母龙骨27 牡蛎汤方4牡蛎麻黄甘草蜀漆四两四两二两三两28 柴胡去半夏加栝楼汤7柴胡人参黄芩甘草栝楼根生姜大枣八两三两三两三两四两二两十二枚29 柴胡姜桂汤7柴胡桂枝干姜黄芩栝楼根牡蛎甘草半斤三两二两三两四两三两二两30 侯氏黑散14菊花白术细辛茯苓牡蛎桔梗防风人参矾石黄芩当归四十分十分三分三分三分八分十分三分三分五分三分干姜川芎桂枝三分三分三分31 风引汤12大黄干姜龙骨桂枝甘草牡蛎寒水石滑石赤石脂白石脂四两四两四两三两二两二两六两六两六两六两紫石英石膏六两六两32 防己地黄汤5防己桂枝防风甘草生地黄一钱三钱三钱二钱二斤33 头风摩散方2大附子盐一枚34 桂枝芍药知母汤方9桂枝芍药甘草麻黄生姜白术知母防风附子四两三两二两二两五两五两四两四两二枚35 乌头汤方5麻黄芍药黄芪甘草川乌三两三两三两五枚36 矾石汤1矾石二两37 《古今录验》续命汤9麻黄桂枝当归人参石膏干姜甘草川芎杏仁三两三两三两三两三两三两三两一两四十枚38 《千金》三黄汤5麻黄独活细辛黄芪黄芩五分四分二分三分三分39 《近效方》术附汤3白术附子甘草二两一枚半一两40 崔氏八味丸8干地黄山茱萸薯蓣泽泻茯苓牡丹皮桂枝附子八两四两四两三两三两三两一两一两41 《千金方》越婢加术汤6麻黄石膏生姜甘草白术大枣六两半斤三两二两四两十五枚42 黄芪桂枝五物汤方5黄芪芍药桂枝生姜大枣三两三两三两六两十二枚43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7桂枝芍药生姜甘草大枣龙骨牡蛎三两三两三两二两十二枚三两三两44 天雄散方4天雄白术桂枝龙骨三两八两六两三两45 小建中汤方6桂枝甘草大枣芍药生姜胶饴三两三两十二枚六两三两一斤46 黄芪建中汤方7小建中汤内加黄芪一两半47 薯蓣丸方21薯蓣当归桂枝干地黄曲豆黄卷甘草川芎麦门冬芍药三十分十分十分十分十分十分二十八分六分六分六分白术杏仁人参柴胡桔梗茯苓阿胶干姜白蔹防风大枣六分六分七分五分五分五分七分三分二分六分百枚48 酸枣仁汤方5酸枣仁甘草知母茯苓川芎(深师有生姜二两)二斤一两二两二两二两49 大黄蜇虫丸方12大黄黄芩甘草桃仁杏仁芍药干地黄干漆虻虫水蛭十分二两三两一斤一斤四两十两一两一斤百枚蛴螬蜇虫一斤半斤50 《千金翼》炙甘草汤(一云复脉汤)9甘草桂枝生姜麦门冬麻仁人参阿胶大枣生地黄四两三两三两半斤半斤二两二两三十枚一斤51 《肘后》獭肝散1獭肝52 甘草干姜汤方2甘草干姜四两二两53 射干麻黄汤方9射干麻黄生姜细辛紫菀款冬花五味子大枣半夏十三枚四两四两三两三两三两半斤七枚大者八枚54 皂荚丸方1皂荚八两55 厚朴麻黄汤方9厚朴麻黄石膏杏仁半夏干姜细辛小麦五味子五两四两如鸡子大半斤半斤二两二两一斤半斤56 泽漆汤方9半夏紫参(一作紫菀)泽漆生姜白前甘草黄芩人参桂枝半斤五两三斤五两五两三两三两三两三两57 麦门冬汤方6麦门冬半夏人参甘草粳米大枣七升一斤三两二两三合十二枚58 葶苈大枣泻肺汤方2葶苈大枣59 桔梗汤方2桔梗甘草一两二两60 越婢加半夏汤方6麻黄石膏生姜大枣甘草半夏六两半斤三两十五枚二两半斤61 小青龙加石膏汤方9麻黄芍药桂枝细辛甘草干姜五味子半夏石膏三两三两三两三两三两三两半斤半斤二两62 《千金》甘草汤1甘草二两63 《千金》生姜甘草汤4生姜人参甘草大枣五两三两四两十五枚64 《千金》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5桂枝生姜甘草大枣皂荚三两三两二两十枚二枚65 《外台》桔梗白散3桔梗贝母巴豆三分三分一分66 《千金》苇茎汤4苇茎薏苡仁桃仁瓜瓣二斤半斤五十枚半斤67 奔豚汤方9甘草川芎当归半夏黄芩生葛芍药生姜甘李根白皮二两二两二两四两二两五两二两四两一斤68 桂枝加桂汤方5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五两三两二两三两十二枚69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4茯苓甘草大枣桂枝半斤二两十五枚四两70 栝楼薤白白酒汤方3栝楼实薤白白酒一枚半斤七升71 栝楼薤白半夏汤方4栝楼实薤白半夏白酒一枚三两半斤一斗72 枳实薤白桂枝汤方5枳实厚朴薤白桂枝栝楼实四枚四两半斤一两一枚73 人参汤方4人参甘草干姜白术三两三两三两三两74 茯苓杏仁甘草汤方3茯苓杏仁甘草三两五十个一两75 橘枳姜汤方3橘皮枳实生姜一斤三两半斤76 薏苡附子散方2薏苡仁大附子十五两十枚77 桂枝生姜枳实汤方3桂枝生姜枳实三两三两五枚78 乌头赤石脂丸方5蜀椒乌头附子干姜赤石脂一两一分半两一两一两79 九痛丸6附子生狼牙巴豆人参干姜吴茱萸三两一两一两一两一两一两80 厚朴七物汤方7厚朴甘草大黄大枣枳实桂枝生姜半斤三两三两十枚五枚二两五两81 附子粳米汤方5附子半夏甘草大枣粳米一枚半斤一两十枚半斤82 厚朴三物汤方3厚朴大黄枳实八两四两五枚83 大柴胡汤方8柴胡黄芩芍药半夏枳实大黄大枣生姜半斤三两三两半斤四枚二两十二枚五两84 大承气汤方4大黄厚朴枳实芒硝四两半斤五枚三合85 大建中汤方4蜀椒干姜人参胶饴二合四两二两一斤86 大黄附子汤方3大黄附子细辛三两三枚二两87 赤丸方4茯苓乌头半夏细辛(《千金》作人参)四两二两四两一两88 大乌头煎方1乌头大者五枚89 当归生姜羊肉汤方3当归生姜羊肉三两五两一斤90 乌头桂枝汤方6乌头桂枝汤91 《外台》柴胡桂枝汤方9柴胡黄芩人参芍药桂枝生姜甘草半夏大枣四两一两半一两半一两半一两半一两半一两二合六枚92 《外台》走马汤2杏仁巴豆二枚二枚93 瓜蒂散方3瓜蒂赤小豆香豉一分一分七合94 麻子仁丸方6麻子仁芍药枳实大黄厚朴杏仁二升半斤一斤一斤一尺一斤95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方4甘草白术干姜茯苓二两二两四两四两96 苓桂术甘汤方4茯苓桂枝白术甘草四两三两三两二两97 甘遂半夏汤方4甘遂半夏芍药甘草三枚十二枚五枚如指大一枚98 十枣汤方4芫花甘遂大戟大枣99 小青龙汤方8麻黄芍药五味子干姜甘草细辛桂枝半夏三两三两半斤三两三两三两三两半斤100 木防己汤方4木防己石膏桂枝人参三两十二枚二两四两101 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方5木防己桂枝人参芒硝茯苓二两二两四两三合四两102 泽泻汤方2泽泻白术五两二两103 厚朴大黄汤方3厚朴大黄枳实一尺六两四枚104 小半夏汤方2半夏生姜一斤半斤105 己椒苈黄丸方4防己椒目葶苈大黄一两一两一两一两106 小半夏加茯苓汤方3半夏生姜茯苓一斤半斤三两107 五苓散方5泽泻猪苓茯苓白术桂枝一两一分三分三分三分二分108 《外台》茯苓饮6茯苓人参白术枳实橘皮生姜三两三两三两二两二两二两半四两109 茯苓五味甘草汤方4茯苓桂枝甘草五味子四两四两三两半升110 苓甘五味姜辛汤方5茯苓甘草干姜细辛五味四两三两三两三两半升111 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夏汤方6茯苓甘草细辛干姜五味子半夏四两三两二两二两半升半升112 茯苓甘草五味姜辛汤方7茯苓甘草五味干姜细辛半夏杏仁四两三两半升三两三两半升半升113 苓甘姜味辛夏仁黄汤方8茯苓甘草五味干姜细辛半夏杏仁大黄四两三两半升三两三两半升半升三两114 文蛤散方1文蛤五两115 栝楼瞿麦丸方5栝楼根茯苓薯蓣附子瞿麦二两三两三两一枚一两116 蒲灰散方2蒲灰滑石七分三分117 滑石白鱼散方3滑石乱发白鱼二分二分二分118 茯苓戎盐汤方3茯苓白术戎盐半斤二两弹丸大一枚119 猪苓汤方5猪苓茯苓阿胶滑石泽泻一两一两一两一两一两120 防己黄芪汤方4防己黄芪白术甘草一两一两一分三分半两121 越婢汤方5麻黄石膏生姜大枣甘草六两半斤三两十五枚二两122 防己茯苓汤方5防己黄芪桂枝茯苓甘草三两三两三两六两二两123 甘草麻黄汤方2甘草麻黄二两四两124 麻黄附子汤方3麻黄甘草附子三两二两一枚125 黄芪芍桂苦酒汤方4黄芪芍药桂枝苦酒五两三两三两一升126 桂枝加黄芪汤方6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黄芪三两三两二两三两十二枚二两127 桂姜草枣黄辛附子汤方7桂枝生姜甘草大枣麻黄细辛附子三两三两二两十二枚二两二两一枚128 枳术汤方2枳实白术七枚二两129 茵陈汤方3茵陈蒿栀子大黄六两十四枚二两130 硝石矾石散方2硝石矾石131 栀子大黄汤方4栀子大黄枳实豉十四枚一两五枚一升132 猪膏发煎方2猪膏乱发半斤如鸡子大三枚133 茵陈五苓散方2茵陈蒿五苓散十分五分134 大黄硝石汤方4大黄黄柏硝石栀子四两四两四两十五枚135 《千金》麻黄醇酒汤2麻黄清酒三两五升136 桂枝救逆汤方7桂枝甘草生姜牡蛎龙骨大枣蜀漆三两二两三两五两四两十二枚三两137 半夏麻黄丸方2半夏麻黄138 柏叶汤方4柏叶干姜艾马通汁三两三两三把一升139 黄土汤方7甘草干地黄白术附子阿胶黄芩灶中黄土三两三两三两三两三两三两半斤140 泻心汤方3大黄黄连黄芩二两一两一两141 茱萸汤方4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一升三两六两十二枚142 半夏泻心汤方7半夏黄芩干姜人参黄连大枣甘草半升三两三两三两一两十二枚三两143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6黄芩甘草芍药半夏生姜大枣三两二两二两半升三两十二枚144 猪苓散方3猪苓茯苓白术145 四逆汤方3附子干姜甘草一枚一两半二两146 小柴胡汤方7柴胡黄芩人参甘草半夏生姜大枣半斤三两三两三两半斤三两十二枚147 大半夏汤方3半夏人参白蜜二升三两一升148 大黄甘草汤方2大黄甘草四两一两149 茯苓泽泻汤方6茯苓泽泻甘草桂枝白术生姜半斤四两二两二两三两四两150 文蛤汤方7文蛤麻黄甘草生姜石膏杏仁大枣五两三两三两三两五两五十枚十二枚151 半夏干姜散方2半夏干姜152 生姜半夏汤方2半夏生姜汁半升一升153 橘皮汤方2橘皮生姜四两半斤154 橘皮竹茹汤方6橘皮竹茹大枣生姜甘草人参二升二升三十枚半斤五两一两155 小承气汤方3大黄厚朴枳实四两二两大者三枚156 桃花汤方3赤石脂干姜粳米一斤一两一升157 白头翁汤方4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二两三两三两三两158 栀子豉汤2栀子香豉十四枚四合159 通脉四逆汤方3附子干姜甘草大者一枚三两(强人可四两)二两160 紫参汤方2紫参甘草半斤三两161 诃梨勒散方1诃梨勒十枚162 《外台》黄芩汤6黄芩人参干姜桂枝大枣半夏三两三两三两一两十二枚半升163 薏苡附子败酱散方3薏苡仁附子败酱十分二分五分164 大黄牡丹汤方5大黄牡丹桃仁瓜子芒硝四两一两五十个半升三合165 王不留行散方9王不留行蒴翟细叶桑东南根(白皮)甘草川椒黄芩干姜十分十分十分十八分三分二分二分芍药厚朴二分二分166 排脓散方4枳实芍药桔梗鸡子黄十六枚六分二分一枚167 排脓汤方4甘草桔梗生姜大枣二两三两一两十枚168 鸡屎白散方1鸡屎白169 蜘蛛散方2蜘蛛桂枝十四枚半两170 甘草粉蜜汤方3甘草粉蜜二两一两四两171 乌梅丸方10乌梅细辛干姜黄连当归附子川椒桂枝人参黄柏三百枚六两十两一斤四两六两四两六两六两六两172 桂枝茯苓丸方5桂枝茯苓牡丹桃仁芍药173 芎归胶艾汤方7川芎阿胶甘草艾叶当归芍药干地黄二两二两二两三两三两四两-174 当归芍药散方6当归芍药茯苓白术泽泻川芎三两一斤四两四两半斤半斤175 干姜人参半夏丸方3干姜人参半夏一两一两二两176 当归贝母苦参丸方(男子加滑石半两)3当归贝母苦参四两四两四两177 葵子茯苓散方2葵子茯苓一斤三两178 当归散方5当归黄芩芍药川芎白术一斤一斤一斤一斤半斤179 白术散方4白术川芎蜀椒牡蛎三分三分三分180 枳实芍药散方2枳实芍药181 下瘀血汤方3大黄桃仁蜇虫二两二十枚二十枚182 竹叶汤方10竹叶葛根防风桔梗桂枝人参甘草附子大枣生姜一把三两一两一两一两一两一两一枚十五枚五两183 竹皮大丸方5生竹茹石膏桂枝甘草白薇二分二分一分七分一分184 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方6白头翁甘草阿胶秦皮黄连柏皮二两二两二两三两三两三两185 《千金》三物黄芩汤3黄芩苦参干地黄一两二两四两186 《千金》内补当归建中汤6当归桂枝芍药生姜甘草大枣四两三两六两三两二两十二枚187 半夏厚朴汤方5半夏厚朴茯苓生姜干苏叶一升三两四两五两二两188 甘草小麦大枣汤方3甘草小麦大枣三两一斤十枚189 温经汤方12吴茱萸当归川芎芍药人参桂枝阿胶生姜牡丹皮甘草三两二两二两二两二两二两二两二两二两半夏麦门冬半升一升190 土瓜根散方4土瓜根芍药桂枝蜇虫三两三两三两三两191 旋复花汤方3旋复花葱新绛三两十四茎少许192 大黄甘遂汤方3大黄甘遂阿胶四两二两二两193 抵挡汤方4水蛭虻虫桃仁大黄三十个三十个二十个三两194 矾石丸方2矾石杏仁三分一分195 红蓝花酒方1红蓝花一两196 肾气丸方8干地黄薯蓣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桂枝附子八两四两四两三两三两三两一两一两197 蛇床子仁1198 狼牙汤方1狼牙三两199 小儿疳虫蚀齿方2 雄黄葶苈。
金匮要略-2-4试题
金匮要略-2-4(总分:5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D型题(总题数:43,分数:43.00)1.黄疸病可用柴胡汤治疗的是(分数:1.00)A.呃逆B.心胸不安C.呕吐√D.腹痛√E.小重自利解析:2.《金匮要略》妇人怀娠六七月,脉弦发热,其胎愈胀,腹痛恶寒者,少腹如扇(分数:1.00)A.治当温其脏√B.子脏开故也√C.胶艾汤主之D.肾气丸主之E.温经汤主之解析:3.肾着证的病因是(分数:1.00)A.风湿B.肾气不足C.寒湿√D.脾阳不足√E.肾阳不足解析:4.妇人转胞的主症是(分数:1.00)A.小便不通√B.下血不止C.脐下急痛√D.大便难E.水肿身重解析:5.妊娠养胎首需注意调补的脏腑是(分数:1.00)A.肾B.脾√C.肝√D.心E.肺解析:6.白头翁治下利,其主证当见(分数:1.00)A.赤少白多B.虚寒下利C.赤多白少√D.腹痛绵绵E.热利下重√解析:7.赤小豆当归散的治疗作用是(分数:1.00)A.降火止血B.苦寒清热C.活血化瘀√D.清热利湿√E.凉血止血解析:8.妇人陷经,漏下黑不解,其病机为(分数:1.00)A.肝虚血寒B.脾气虚弱C.肝郁脾虚D.不能摄血√E.冲任虚寒√解析:9.当归贝母苦参丸与葵子茯苓散方证比较(分数:1.00)A.均可治妊娠小便不利√B.后者因于血虚湿热,气郁化燥C.均可通利小便√D.均可通利大便E.前者因于气化受阻,水气内停解析:10.生姜半夏汤的主证是(分数:1.00)A.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B.彻心中愦愦然无奈√C.胃反,吐而渴欲饮水D.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E.下利后更烦,夜难成寐解析:11.痰饮病总的病机为(分数:1.00)A.阴盛√B.阴阳两虚C.阴虚D.阳微√E.阳亢解析:12.酒疸辨证要点是(分数:1.00)A.食难用饱,饱则发烦头眩B.手足中热,薄暮即发C.不能食,时欲吐√D.心中懊恼√E.额上黑,微汗出解析:13.《金匮要略》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呕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分数:1.00)A.于法四十日当有此证B.设医治逆者,却一月加吐下者,则绝之√C.此即妊娠胞阻D.桂枝汤主之√E.于法三月当有此证解析:14.泻心汤证的病机是(分数:1.00)A.血不归经B.心火亢盛√C.湿热蕴结D.迫血妄行√E.心气不足解析:15.产后痉病的病机为(分数:1.00)A.感受风邪√B.燥热伤津C.外感燥邪D.亡血伤津√E.卫阳亏虚解析:16.脾水的诊断依据是(分数:1.00)A.四肢苦重而少气√B.脉浮恶风C.时时鸭溏D.续自汗出E.腹大,小便难√解析:17.栀子大黄汤的功效是(分数:1.00)A.通便B.利湿√C.清肝D.清心√E.除烦解析:18.《金匮要略》桂枝茯苓丸《金匮要略》桂枝茯苓丸(分数:1.00)A.半产漏下宜用B.√C.宜枣肉和丸D.服时量宜从小到大√E.酒饮服解析:19.浸淫疮预后良好的见证是(分数:1.00)A.流向四肢√C.流向口部D.发于胸部E.发于口部√解析:20.具有化瘀清热作用的方剂是(分数:1.00)A.茯苓戎盐汤B.五苓散C.滑石白鱼散√D.蒲灰散√E.猪苓汤解析:21.脏躁病的治则(分数:1.00)A.补虚清热B.补益心脾√C.养阴润燥D.疏肝解郁E.安神宁心√解析:22.半夏厚朴汤的功效特点是(分数:1.00)A.开结化痰√B.和胃降逆C.顺气化痰D.顺气降逆√E.宜气解郁解析:23.四逆汤用治虚寒呕吐而见阴盛格阳者,其主症是(分数:1.00)A.干呕,吐涎沫,头痛者B.身有微热而见厥者√C.呕而脉弱,小便复利D.呕而肠鸣,心下痞者E.呕而发热,小便不利√解析:24.《金匮要略》消渴篇治疗消渴的方剂有(分数:1.00)B.茯苓戎盐汤C.肾气丸√D.白虎加人参汤√E.猪苓汤解析:25.产后病的治法要点为(分数:1.00)A.产后多瘀,以活血为主B.注意产后亡血伤津√C.产后多亏损,应以补为主D.禁汗、下之法E.辨证为主,有是证用是药√解析:26.发生痈肿的主要病机为(分数:1.00)A.肺卫受阻B.营卫阻滞√C.热毒壅滞√D.风热外袭E.风湿化热解析:27.白虎加人参汤治疗消渴病,其主证是(分数:1.00)A.舌红心烦B.口干舌燥√C.大便干燥D.小便短赤E.渴欲饮水√解析:28.赤小豆当归散证的辨证要点是(分数:1.00)A.吐血B.先血后便√C.便血√D.衄血E.先便后血解析:29.黄土汤证的辨证要点是(分数:1.00)A.先血后便B.衄血C.先便后血√D.吐血E.便血√解析:30.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的病机是(分数:1.00)A.水饮不消√B.肺气失宣C.脾虚不运D.阳虚阴凝√E.营卫不和解析:31.甘遂半夏汤的煎服法,为了安全起见,应按照《千金》记载为准,即(分数:1.00)A.甘遂、半夏同煮√B.芍药、半夏同煮C.芍药、甘草同煮√D.甘遂、芍药同煮E.芍药、半夏同煮解析:32.温经汤体现的治法是(分数:1.00)A.养血行瘀√B.温经散寒C.温补冲任√D.温补冲任E.暧宫通经解析:33.肾气丸治疗消渴病,其辨证要点是(分数:1.00)A.以饮一斗,小便一斗√B.腰痛肢冷C.短气倚息D.少腹不仁E.小便反多√解析:34.茵陈五苓散的治疗作用是(分数:1.00)A.通便B.利湿√C.清热√D.温阳E.化瘀解析:35.衄血将止,病人应见到(分数:1.00)A.脉浮B.晕黄去√C.目睛慧了√D.脉沉迟E.脉浮解析:36.妇人水血俱结血室的主症是(分数:1.00)A.小便微难不渴√B.少腹满如敦状√C.小便自利D.寒热往来E.大便干结解析:37.女劳疸的病因病机是(分数:1.00)A.湿热B.里寒C.里热√D.肾虚√E.寒湿解析:38.大黄牡丹汤的主证是(分数:1.00)A.其身甲错,腹皮急B.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C.下腹胀痛,小便不利D.发热恶寒,痛则汗出E.少腹肿痞,按之则痛如淋,小便自调√解析:39.小半夏汤加用茯苓导水下行的依据是除呕吐主症外,原文还有(分数:1.00)A.四肢肿B.心悸√C.心下痞满D.目眩√E.小便不利解析:40.44,据条文,红蓝花酒方主治病证有(分数:1.00)A.腹中血气刺痛√B.经水不利下C.干血郁为湿热之带下D.妇人六十二种风√E.腹中血气刺痛解析:41.根据《金匮要略》原文论述,五苓散可治疗(分数:1.00)A.渴欲饮水,水入则吐,名曰水逆√B.渴欲饮水不止者C.渴欲饮水,口干燥者D.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E.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解析:42.《金匮要略》当归芍药散(分数:1.00)A.主治产妇腹中疗痛B.主治妇人怀妊,腹中疗痛√C.酒和√D.顿服E.服时须酒煎解析:43.水肿瘸的一般治则为(分数:1.00)A.腰以上肿,当发汗√B.腰以下肿,当利小便√C.腰以下肿,当下之D.腰以下肿,当发汗E.腰以上肿,当利小便解析:二、X型题(总题数:7,分数:7.00)44.肾着的证候表现为(分数:1.00)A.小便自利√B.不渴√C.身体重√D.腰以下冷痛√E.饮食如故√解析:45.下列五组脉象,属于死脏脉的是(分数:1.00)A.脉浮大而坚,按之如复杯洁洁,状如摇√B.脉浮之坚,按之乱如转丸,益下入尺中√C.脉浮虚,按之弱如葱叶而无根√D.脉来累累如连珠,如循琅歼E.脉浮弱,按之如索不来,或曲如蛇行√解析:46.肝着的临床症状可见(分数:1.00)A.胸胁胀痛√B.胸胁痞闷√C.疼痛喜揉按√D.胸胁刺痛√E.疼痛拒揉按解析:47.水停心下的征象是(分数:1.00)A.呕后不渴√B.先渴后呕√C.门燥,但欲漱水不欲咽D.先呕却渴E.渴欲饮水不止解析:48.痰饮治标的方法有(分数:1.00)A.温阳B.利水√C.逐饮√D.发汗√E.健脾解析:49.麻子仁丸目前临床上有疗效的是(分数:1.00)A.肛肠术后大便干燥√B.热病后期大便干结√C.痔疮便秘偏虚者D.习惯性便秘√E.痔疮便秘偏实者√解析:50.伏饮发作的临床表现有(分数:1.00)A.满喘咳吐,发则寒热√B.振振身晌动√C.背痛腰疼,目泣自出√D.心下痞坚E.面色黧黑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赤小豆当归散
赤小豆当归散方剂来源汉。
<金匮要略}。
组成与用法赤小豆(浸令芽出,曝干)3升当归45克上药共研为末。
每服2克,浆水调服,每日3次。
也可改用饮片作汤剂,用量按常规剂量。
功效与主治功能利湿和血,健脾
止血。
主治肠中痈脓,肌表热不甚,微烦,欲卧,汗出,
目四眦黑,能进食,脉数者,亦治大便下血,先血后便等症。
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便血,上消化道出血,渗液性
皮肤病,瘾疹,痔疮。
白塞氏综合征等病症。
例如。
(1)便血以本方加连翘、升麻为基础方,治疗70例。
其中痔血37例,肛裂23例。
便秘,加桃仁、牛膝,热毒偏盛、肛门灼痛,加银花、赤芍,红藤;气虚乏力、肛门下坠,加党参、白术、黄芪。
结果:止血有效率达85%,平均服药2—4剂(《浙江中医杂志,1990年第2期)。
(2)上消化道出血本方合黄土汤,治疗3例。
结果;服药以后血止,大便隐血转阴(《湖南医药杂志}1984年第6期)。
(3)痔疮本方合槐花散,治疗2例。
其中混合痔、环状痔各1 例。
结果:服药12剂后,疼痛消失痊愈(<江西中医药}1989年第6 期)。
(4)渗液性皮肤病本方内服,配合外洗,治疗28
例。
其中传染性湿疹样皮炎2例,接触性皮炎1例,生漆过敏工例,暑疖工2例,急性湿疹4例,脓疱疮4例,溃
烂4例。
灼热潮红明显者,加红花,连翘、丹皮,疼痛甚,加皂角刺,瘙痒甚,加荆芥、蝉蜕;渗液较多,加苍术、黄连。
结果:患者均潮红消退,糜烂修复,疼痛瘙痒症状消失而愈,治疗时间最短2天,最长18天(《湖北中医杂志》1988年第3期)。
,(5)瘾疹本方加连翘、土茯苓、忍冬藤、生地治疗.结果:服药3 剂后,皮疹基本消失;再进3剂,获愈(<江西中医药}1984年第3 期)。
(6)白塞氏综合征本方治疗。
结果:服药43剂后,溃疡减轻,原方加丹皮、生地、白芍药,连服12剂后,溃疡痊愈,随访16个月未见复发(《辽宁中医杂志》1988年第2期)。
应用要点主要用于治疗湿热蕴毒,肠中痈脓、便血等症。
方用赤小豆除湿排脓,消肿解毒,配以当归和血补血,为其配伍特点。
临床应用以腹痛便脓血,或大便下血,而伴有肌表热不甚、微烦欲卧,汗出、目四眦黑、能进食、脉数,为其辨证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