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患者安全管理
危重患者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危重患者护理安全管理制度一、概述危重患者是指生命体征不稳定,病情危急、处于危险状态下的患者。
由于其病情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对护理管理人员的要求较高,需要强化护理安全的管理措施。
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危重患者在医院内得到安全、有效、便利的护理服务。
二、管理责任1.医院负责人负责整个危重患者护理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2.危重患者护理部门负责危重患者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实施和监督。
三、护理工作组织与人员1.设立危重患者护理专业小组,由具备相关资格、经验丰富的护理工作人员组成。
2.建立危重患者护理值班制度,确保24小时随时有专业护理人员提供服务。
四、危重患者护理环境1.为危重患者设立专门的护理区域或护理病房,确保其与其他患者有一定的隔离。
2.确保危重患者护理区域的通风、卫生、消毒等工作,防止交叉感染。
3.提供足够的护理设备和器材,确保其正常使用和维护。
五、护理安全措施1.建立与患者身份核对的制度,防止患者患混淆或患者信息错误导致的护理错误。
2.建立患者手术标识制度,确保患者手术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强化药品管理制度,确保患者用药的正确性和及时性。
4.建立危重患者的病情监测制度,包括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定期监测。
5.确保护理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执行标准化护理流程和操作规范。
6.建立护理病历记录制度,保持护理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六、应急预案1.建立危重患者突发状况的应急预案,包括突发病情变化、抢救措施等。
2.配备专业的护理急救设备,并确保其正常运转和维护。
七、培训与考核1.制定危重患者护理的培训计划,包括基础知识、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理等方面的培训。
2.对参与危重患者护理工作的人员进行定期考核,确保其技能的熟练度和专业能力。
八、质量管理1.建立危重患者护理质量评估制度,包括护理满意度调查、护理质量指标评估等。
2.对危重患者护理工作进行定期的质量分析和评估,不断改进和提高工作质量。
九、督查与监督1.医院相关部门定期对危重患者护理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督查和评估。
危重患者安全管理制度
危重患者安全管理制度[引言]危重患者的安全管理一直是医疗机构关注的焦点和难题,因为危重患者的病情复杂、救治需要高度专业化的技术和设备,同时患者的生命安全也面临更大的风险。
为了确保危重患者得到高质量的护理和安全的治疗环境,医疗机构应建立科学有效的危重患者安全管理制度。
[一、患者风险评估与策略制定]危重患者在入院后需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包括病情稳定性、生命体征监测、病程预测等。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护理策略,明确责任分工和工作流程。
[二、危重患者急救应急预案]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危重患者急救应急预案,明确各种急救用药、设备及操作标准。
预案应包括急救团队成员的职责和培训要求,急救流程和沟通机制,以及应急演练等内容,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科学地处置患者病情。
[三、感染控制与消毒管理]危重患者的感染风险较大,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感染控制与消毒管理制度。
包括做好手卫生、设施消毒、隔离患者等工作,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同时,要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卫生习惯和操作规范。
[四、药品管理与用药安全]危重患者的用药需求较高,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药品管理制度,确保药物的科学合理使用。
包括药物购进、储存、配药、发放和使用环节等各个环节的监管与管理。
[五、设备维护与安全]医疗设备是危重患者救治的重要保障,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对患者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医疗机构应建立设备维护与安全管理制度,包括设备检测、维修保养、质控管理等环节,确保设备可靠性,并定期进行相关培训。
[六、信息管理与隐私保护]医疗机构应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制度,对危重患者的病历、检查结果等信息进行规范管理和保密处理。
要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保障患者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避免信息泄漏的风险。
[七、危重患者家属沟通与支持]危重患者的家属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医疗机构应积极与家属沟通,提供必要的情绪支持和心理援助。
同时,要及时告知患者家属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进展,让家属能够了解患者的状况。
危重患者安全管理制度规定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危重患者的安全,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医院内所有危重患者的护理管理。
第三条危重患者安全管理制度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安全第一”。
第二章危重患者风险评估与识别第四条医院应建立危重患者风险评估制度,对入院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确定其风险等级。
第五条危重患者识别标准:(一)生命体征不稳定,需要立即抢救的患者;(二)器官功能衰竭或生命体征不稳定,需密切监测的患者;(三)有严重并发症或潜在并发症的患者;(四)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的患者;(五)需要长期治疗或康复的患者。
第六条对识别出的危重患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措施。
第三章抢救与护理第七条医院应配备完善的抢救设备和药品,确保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八条抢救人员应熟练掌握抢救技能,严格执行抢救流程。
第九条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危重患者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共同制定治疗方案。
第十条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第十一条定期进行床旁交接班,确保患者病情、治疗、护理信息准确传递。
第四章安全管理第十二条医院应设立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危重患者安全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指导。
第十三条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安全意识。
第十四条加强医患沟通,及时了解患者需求,解决患者疑问。
第十五条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防止差错事故发生。
第十六条对危重患者实施分类管理,确保患者安全。
第五章责任追究第十七条医院应建立健全危重患者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
第十八条对违反本规定,造成患者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十九条医院应定期对危重患者安全管理情况进行评估,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
第六章附则第二十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医院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本规定未尽事宜,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通过以上规定,医院将全面加强危重患者安全管理,确保患者生命安全,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危重患者管理安全管理制度
危重患者管理安全管理制度一、患者管理安全的重要性危重患者是指因疾病、外伤等原因,生命体征不稳定,需要及时、专业的医疗护理的患者。
对于危重患者的管理,安全是第一位的重要原则。
因为危重患者的病情十分严重,稍有差错就可能导致生命垂危甚至死亡。
因此,危重患者的安全管理制度至关重要,它是医院和医护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患者管理安全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机构管理条例》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明文规定了医疗机构对于危重患者的管理安全要求,并且对于违反法规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做出了详细的处罚条款。
因此,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必须牢记法规条款,切实加强患者管理安全工作。
三、患者管理安全的管理制度1. 建立危重患者管理安全委员会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危重患者管理安全委员会,负责制定危重患者管理安全制度和规范,把关危重患者管理安全工作。
委员会由院长、护士长、主治医师等专业人员组成,每季度开展一次危重患者管理安全工作会议,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完善工作制度。
2. 制定危重患者管理安全制度和规范危重患者管理安全制度和规范应当包括患者信息采集、评估、转运、护理等各个环节的安全管理要求。
比如患者信息采集要做到真实和准确,评估要细致入微、全面,转运要及时顺利、安全有序,护理要严格按照医嘱执行等等。
3. 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对于危重患者的管理操作必须要严格执行规范,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马虎。
比如输液、注射、药物管理等各个环节都必须要按照规范执行,不能出现任何纰漏。
4. 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护理人员作为危重患者的第一负责人,必须要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和责任意识,要求医院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保障其专业水平和责任意识,提高其对患者管理安全的重视程度。
5. 加强工作绩效考核医院应当建立完善的危重患者管理安全工作绩效考核制度,对患者管理安全工作成效在管理层面进行定期检查考核,把危重患者管理安全工作纳入医院的全面考核范畴。
危重患者安全管理制度
危重患者安全管理制度在医疗机构中,危重患者的安全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保障危重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过程中的安全,医疗机构需要建立完善的危重患者安全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危重患者的定义、危重患者管理的重要性、危重患者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和实施方法。
一、危重患者的定义危重患者是指病情危重、生命体征不稳定、需要密切监护和高度专业护理的患者。
这类患者常常需要使用高级医疗设备和药物,并有较高的并发症风险。
二、危重患者管理的重要性合理有效的危重患者管理是保障危重患者安全的基础。
危重患者治疗和护理的特殊性,要求医疗机构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危重患者管理的不善会导致患者的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三、危重患者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1.人员管理:医疗机构应设立专门负责危重患者管理的部门,确定人员配备和职责,培训和考核相关人员,确保团队协作的效果。
2.设备与药物管理:医疗机构应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和药物,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药物的安全使用。
设备应定期检修和维护,药物应严格依照规定的使用方法和剂量给予患者。
3.治疗与护理管理:医疗机构应建立科学规范的治疗与护理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治疗和护理的个体化制定。
同时,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确保护理操作的精准和安全。
四、危重患者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施方法1.制定内部管理制度:医疗机构应编制相关政策和制度文件,明确危重患者的管理要求和具体流程。
并定期进行制度的修订和完善。
2.强化培训措施:医疗机构应进行定期的培训活动,提高医护人员对危重患者治疗和护理的专业水平。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紧急情况处理、高级设备的操作技术等。
3.加强质量管理: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定期进行质量评估和监测。
对于发现的问题和隐患,要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4.推行科学路径管理:医疗机构应倡导使用科学路径管理方法,将相关的治疗和护理流程规范化、标准化,避免人为因素对患者安全的影响。
总结:危重患者的安全管理是医疗机构工作的重中之重。
危重病人的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保障危重病人的生命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危重病人的护理、治疗、转运等环节。
三、组织管理1. 医院成立危重病人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和指导危重病人安全管理工作。
2. 各科室设立危重病人安全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危重病人安全管理工作。
四、制度内容1. 报告制度(1)对危重病人进行抢救治疗时,护士长应及时向护理部报告,以便护理部掌握情况并协调协助各方面的工作。
(2)危重病人病情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向主管医师报告,并由医师通知相关部门。
2. 监护制度(1)所有危重病人均实行24小时连续床边监护,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各种化验结果的动态变化。
(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对危重病人进行动态评估,确保及时发现并处理病情变化。
3. 交接班制度(1)医师下班前除做好病历记录外,必须将危重患者病情及治疗、观察重点记录在交班本上,向值班医师以书面及床头两种形式交班。
(2)护士长对危重病人进行交接班,确保接班护士了解病人病情、治疗、护理措施等。
4. 转运制度(1)危重病人入院、转科由所在科室护士先电话通知接收科室,并护送病人至病房。
(2)接收科室护士接到电话后立即通知医生、准备好病床及抢救用物,并做好病情及药品交接。
5. 救治措施(1)认真落实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会诊制度等核心制度。
(2)对危重病人积极抢治,随时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根据病情需要,及时下达重病通知。
6. 责任制度(1)各科室要强化对急危重症病人管理的责任意识,提高积极主动为急危重症病人服务的紧迫性和自觉性。
(2)医师、护士、医技人员等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医疗安全。
五、监督与考核1. 医院定期对危重病人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记过、降职等处分。
3. 对在危重病人安全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危重患者安全管理制度
危重患者安全管理制度危重患者,指的是生命垂危的患者,他们的病情非常严重,常常需要进行密切监测、呼吸机辅助呼吸、输液输氧等治疗,才能维持生命。
在这样的情况下,危重患者的生命安全显得格外重要。
因此,医院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危重患者安全管理制度。
危重患者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哪些方面呢?首先,需要对危重患者的入院、治疗、转运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管理。
医院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流程,确保危重患者在每个环节都能得到规范的治疗和照顾。
其次,医院应该严格控制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
危重患者的护理涉及到很多方面,比如换药、输液、插管等,每个环节都需要精细、专业的操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患者的安全。
此外,还需要建立健全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制定出严格的制度和规范,如制定出危重患者的操作流程和护理规范。
医生、护士等医护人员,都需要按照制定的制度进行操作和护理,保证每个环节的质量。
同样,医疗技术和设备的质量也非常关键。
危重患者需要接受各种各样的治疗和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CT等等,这些都需要医院具备高质量的技术设备,确保数据准确可靠。
此外,还需要加强对危重患者的随访和评估。
随访可以帮助医生和护士及时发现危重患者的问题,尤其是术后的患者,随访及时处理问题可以有效地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以上是一些危重患者安全管理制度中的关键方面。
通过严格的管理和规范的流程,我们可以确保危重患者得到最安全、最规范的治疗和护理。
当然,所有的制度和规定只有在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得到体现和贯彻。
因此,医护人员需要认真贯彻危重患者安全管理制度,从每一个小细节入手,严谨规范地进行操作和护理,为危重患者提供最好的治疗和服务。
最后,我们需要认识到,危重患者是整个医疗体系中最脆弱、最需要关爱和照顾的一群人。
他们的生命安全是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建立完善的危重患者安全管理制度,是我们最基本的职责和使命,也是我们对患者的真心关爱和体贴的体现。
危重患者护理安全管理
• 对血管活性药物敏感的患者
•
建议使用双泵推注药物,避免更 换时导致血流
动力学的变化。 (双泵慎用,可能会存在另外
的安全隐患,包括漏开替换泵、替换期间药物
的双重输入 定时观察穿刺部位皮肤情况,及时
发现药物外渗并作出相应 处理密切观察患者血
流动力学变化并实时记录 。
护理安全管理
• 案例一: • 导管脱出或堵塞 • 因为气管导管脱出,病人发生心
预防是保证安全的最佳途径
• 张三对于羊的安全管理出现严重疏漏
• 当羊圈发生破洞时,首先他应该识别,这 是否构成风险,然后评估,这个风险会造 成羊群跑掉的危险,最后采取相应处理, 把羊圈修补好,而不是等到羊跑掉后后悔 的哭泣
所以预防是安全管理的起点,安全最主 要的目的是避免风险,因此,“预防是
解决不安全的最好方法。”
风险识别方法
潜在风险识别方法
–护理过程中哪些因素影响了治疗护理效果 –什么状况常使我们处于尴尬的境地 –什么常引起纠纷 –什么使护理丧失信任度 –曾经发生过什么危机 –其他医院或其它专业发生过的潜在危机的现
象 –分析可能那些行为可能引发危机,等等
风险识别(按风险的种类来识别)
危重病人存在或潜在的风险 – 病情危重、复杂,变化快 – 护理业务水平低、病情观察不到位 – 医疗设备与环境管理不善 – 服务态度与沟通不良 – 制度不健全或有章不循 – 医嘱执行不及时或不准确
治疗安全管理
• 在用药中我们还需注意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的安全 。
• 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时注射器、输液袋以及延长管要有高危药 物标识 血管活性 药使用独立输液通路,禁止推 注,以免引起血流动力学的突然改变 。
• 床边应挂“防外渗安全警示”标识,护士掌握防药物外渗的预防措施,观察 输液部位,出现药物外渗时及时处理。
危重患者安全管理制度
危重患者安全管理制度一、引言危重患者的救治是医疗工作中的重要环节,由于其病情的复杂性和严重性,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面临着较高的风险。
为了确保危重患者的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特制定本安全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危重患者的医疗护理过程。
三、管理原则(一)以患者为中心始终将患者的安全和利益放在首位,提供全面、优质、高效的医疗护理服务。
(二)预防为主通过完善的制度和流程,预防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将风险降至最低。
(三)全员参与涉及危重患者救治的所有医护人员都应严格遵守本制度,共同保障患者安全。
(四)持续改进定期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不断完善和优化管理措施。
四、人员职责(一)医生职责1、负责对危重患者进行准确的诊断和评估,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2、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措施。
3、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充分的沟通,告知病情和治疗方案,取得理解和配合。
(二)护士职责1、严格执行医嘱,按时完成各项护理操作。
2、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报告异常情况。
3、做好患者的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提高患者舒适度。
(三)护士长职责1、组织和协调本科室危重患者的护理工作,确保护理质量。
2、监督护理人员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3、对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和指导。
(四)医疗团队协作职责1、医生和护士之间应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工作。
2、定期进行病例讨论,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3、与其他科室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作,确保患者得到全面的医疗支持。
五、病情评估与监测(一)入院评估患者入院后,医生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全面的病情评估,包括生命体征、症状、体征、既往病史等。
(二)定期评估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确定评估的频率,一般至少每 4 小时评估一次。
(三)特殊情况评估患者病情发生变化、进行特殊检查或治疗前后,应及时进行评估。
(四)监测内容包括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变化、尿量、出入量等,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监测项目和设备。
危重患者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保障危重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医疗质量,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危重患者的诊疗过程,包括入院、治疗、护理、转科、出院等各个环节。
三、组织架构1. 成立危重患者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本制度的执行。
2. 各科室设立危重患者安全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的危重患者安全管理。
四、职责1. 医疗组(1)负责对危重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制定个体化的诊疗方案。
(2)严格执行医嘱,确保医疗安全。
(3)及时与家属沟通,了解患者病情及需求。
2. 护理组(1)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操作规程,确保患者安全。
(2)加强巡视,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并报告医生。
(3)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减轻患者及家属的心理负担。
3. 医技组(1)严格执行各项检查、检验操作规程,确保检查、检验结果准确。
(2)及时将检查、检验结果反馈给医生,为诊疗提供依据。
4. 药剂科(1)严格执行药品管理制度,确保药品质量。
(2)按照医嘱准确、及时地发药,并做好用药指导。
五、安全管理措施1. 建立健全危重患者病历,详细记录患者病情、治疗、护理等信息。
2. 加强对患者病情的监测,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预防感染。
4. 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减轻患者及家属的心理负担。
5. 定期开展危重患者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安全意识。
6. 建立紧急救援预案,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援。
六、监督与考核1. 危重患者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定期对本科室危重患者安全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将危重患者安全管理纳入科室考核体系,对表现突出的科室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3.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罚。
七、附则1. 本制度由我院危重患者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实施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危重患者安全管理制度
危重患者安全管理制度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医疗条件的改善,危重患者的生存率在逐渐提高。
然而,危重患者的救治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
为了确保危重患者得到安全、高质量的医疗护理,各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危重患者安全管理制度。
本文将就危重患者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内容和实施措施进行探讨。
一、危重患者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危重患者的病情复杂多变,治疗风险高,需要医疗团队具备专业、高效的护理技能和敏锐的判断能力。
危重患者安全管理制度是医疗机构确保危重患者安全的基础,具有以下几个重要性:1. 提高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建立危重患者安全管理制度可以明确危重患者的管理标准和程序,规范危重患者的救治流程,保证医疗团队的专业操作和高效协作,提高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
2. 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危重患者的救治过程中存在较高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一旦出现错误操作或疏漏,将可能导致严重的医疗事故。
建立危重患者安全管理制度可以通过风险评估与管理、标准操作程序等手段,及时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
3. 加强医疗团队的协作与沟通:危重患者的救治需要医疗团队各个成员的密切合作,而有效的协作与沟通是危重患者安全管理的核心。
建立危重患者安全管理制度可以明确各个成员的职责与权限,加强团队的协作沟通,提高救治效率。
二、危重患者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危重患者安全管理制度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预防危重病情:建立完善的危重病情筛查与评估机制,包括对危重患者早期识别与干预、病情监测与评估的规范要求,确保对危重患者的重点监测和护理。
2. 风险评估与管理:建立风险评估与管理制度,明确评估风险的指标和方法,及时发现和分析危重患者的有关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
3. 标准操作程序:制定危重患者救治的标准操作程序,明确医疗团队各成员在危重患者护理中的职责与权限,规范操作流程,减少人为错误的发生。
4. 技术设备保障:确保危重患者救治所需的技术设备的规范使用和维护,包括对设备的定期检测和维修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以保证患者的安全。
危重患者安全管理
一、危重患者风险评估制度
➢ (一)、 ICU危重患者风险识别 ➢ 1、危重病人存在或潜在的风险 ➢ (1)、病情危重、复杂,变化快 ➢ (2)、护理业务水平低、病情观察不到位 ➢ (3)、医疗设备与环境管理不善 ➢ (4)、服务态度与沟通不良 ➢ (5)、制度不健全或有章不循 医嘱执行不及
(二)导管安全措施
➢ 1、手术后病人接班时认真核对各引流管的名称,,固定是否牢固,意识不清,躁动病 人用约束带约束四肢,防止意外拔管。
➢ 2、向手术医生了解有无特殊注意事项(包括引流袋放置高度等)。严格按照各引流管 护理要点进行护理,引流管长短适宜、妥善固定,及时倾倒引流液并准确记量;放置 在不同位置的引流管应分开记量。
➢ 2、两班认真交接,有问题详细记录,并报告护士长。 ➢ 3、昏迷病人:每1-2小时翻身一次并进行活动肢体被动活
动,责任护士每日协助护理员温水擦背一次,对长时间住 院病人,每周洗头两次,头部垫软枕,每1-2小时变换头 部位置,保持床单位的整洁干燥,污染或潮湿后随时更换 ➢ 4、用冰毯者,冰毯上面铺中单,骶尾部加一层一次性尿 垫,冰毯使用期间,q1h-q2h翻身一次,必要时缩短翻身 时间,避免头部,背部、骶尾部皮肤冻伤及压疮。
足下垂等。 ➢ 5.静脉用药现配现用,输液速度遵医嘱或与病情相符。 ➢ 6.口服用药准确、安全、及时、无存药。 ➢ 7.静脉留置针有时间标记,留置时间符合要求。 ➢ 8.穿病员服,有腕带,床下无杂物,床单元清洁整齐,床褥平整,
被褥清洁干燥、无血迹及污迹。 ➢ 9.患者口腔、眼睛、头发、手足、皮肤、会阴清洁,有恰当的防
的发生。 ➢ 4、长期住ICU病人,每日责任护士与护工共同做好病人的卫生清洁工作,做到“六
洁”,操作过程中注意保暖,避免过多暴露病人,穿好病员衣(上衣),昏迷病人 保持肢体功能位,防止足下垂。 ➢ 5、保持床单位清洁整齐 ,被服有污染要随时更换。 ➢ 6、对于有引流管及气管插管的病人,必须妥善固定或制动,防止自行拔管。 ➢ 7、出现问题,当事人必须写出书面材料,护士例会时讨论,使大家引以为戒。
危重患者安全管理制度
危重患者安全管理制度危重患者安全管理制度是医疗机构保证危重患者安全的基本保障措施。
它的建立和执行对于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制度的背景、目的、内容和执行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制度背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需求的增加,医疗机构往往需要处理大量的危重患者。
危重患者指的是生命体征不稳定、病情危重、需要密切监护和救治的患者。
由于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危重患者的安全问题成为医疗机构亟待解决的难题。
二、制度目的危重患者安全管理制度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危重患者在医疗过程中得到安全、规范的护理和救治。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确保医疗机构能够提供适宜的设备和技术支持,以满足危重患者的治疗需求;2. 建立完善的监测和警示系统,及时掌握患者病情变化;3. 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应急反应能力,确保危重患者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4. 加强患者家属的沟通与配合,提高患者家属对危重患者的照料能力;5. 设立反馈机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制度。
三、制度内容危重患者安全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患者筛选和评估:建立患者筛选和评估机制,确保收治的患者真正符合危重患者的定义,并进行适当的评估、分级和分类管理。
2. 患者监测和警戒:建立稳定有效的监测系统,对危重患者的生命体征、病情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并及时发出警示。
3. 医护人员培训和管理:加强危重患者护理指导和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确保他们在面对危重病情时能够快速反应和正确处理。
4. 基础设施和设备保障:医疗机构要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救治设备,确保危重患者得到适宜和及时的治疗。
5. 家属协助和支持: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提供相关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配合医护工作,提高照料患者的能力。
6. 事后总结和改进:建立事后总结和改进的机制,对危重患者的救治过程进行评估和总结,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四、制度执行为了确保危重患者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医疗机构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或岗位,负责制度的建立和执行。
危重患者管理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与依据为了确保危重患者得到及时、有效、安全的救治,规范医护人员的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制定。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从事危重患者管理的医护人员、护士、医技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及后勤保障人员。
三、组织机构与职责1. 医院成立危重患者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全院危重患者管理工作。
2. 各科室设立危重患者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危重患者管理的具体实施。
3. 医疗安全委员会负责对危重患者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四、危重患者管理要求1. 提高医护人员危重患者管理意识,强化责任意识,确保危重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2. 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危重患者抢救制、会诊制等核心制度。
3. 对危重患者实施分级管理,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护理级别。
4. 加强危重患者病情观察,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
5.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医疗护理安全。
6. 对危重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关心患者,提高患者满意度。
7.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预防医院感染。
8. 加强医患沟通,尊重患者意愿,取得患者及家属理解与支持。
五、培训与考核1.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危重患者管理相关培训,提高医护人员业务水平。
2. 对医护人员进行危重患者管理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应急处理能力等。
3. 对考核不合格的医护人员,进行补考,直至合格。
六、奖惩措施1. 对在危重患者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医疗事故或医院感染的人员,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七、附则1. 本制度由医院医疗安全委员会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通过以上制度的实施,旨在提高我院危重患者管理水平,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危重患者安全管理制度
危重患者安全管理制度危重患者安全管理制度(精选7篇)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人们运用到制度的场合不断增多,制度是一种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规章或准则。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拟定制度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危重患者安全管理制度(精选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危重患者安全管理制度1为了科学准确识别患者信息,杜绝安全隐患的发生,对住院患者实行双重身份识别,即实行腕带标识和床头牌识别管理。
具体如下:1、医务人员在进行各种诊疗操作时,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的方法,如:姓名、性别、住院号等,不得单独使用患者床位号或病房号核对患者。
2、实施有创(包括介入)诊疗活动前,实施者要亲自告知病人或家属,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以确保对正确的病人实施正确的操作。
3、ICU、新生儿科/室、手术病人、意识不清、无自主能力的患者、不同语种语言交流障碍的病人入院即使用“腕带”,作为实施抢救、输血、输液等各项诊疗、护理活动时辨识病人的有效手段。
腕带内容包括病人科别、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
新生儿腕带内容包括床号、母亲姓名、新生儿性别等。
腕带由病房护士双人填写并亲视病人佩戴。
4、手术前一天,各病区分管护士根据医嘱查对手术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无误后,进行术前准备。
手术当天,手术室工作人员在病房接病人时核对病历及腕带的内容,并与患者或家属核对,无误后方能接走。
进入手术室与巡回护士再次核对,无误后方能进入手术间。
手术开始前,由麻醉师、手术医师、巡回护士再次核对,术后手术室仍应持手术病人接送卡及病历与病区做好病情、药品及物品的交接,无误后填写手术患者交接记录本离开。
5、急诊科、ICU、手术室、产房等与病区交接时,由医务人员携带病历及“患者转出交接记录本”护送病人至转入科室。
两科室医护人员交接病历,同时在床边交接病人的病情及护理情况,交接完毕,双方分别在“患者转出交接记录本”及“患者转入交接记录本”签字后方可离开。
危重患者安全管理制度
危重患者安全管理制度一、引言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医疗服务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治疗和健康管理途径。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医疗服务管理的问题,特别是对危重患者的安全管理问题。
危重患者的安全管理问题是医疗服务管理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因为危重患者的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安全风险较高。
因此,建立和完善危重患者安全管理制度对于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事故风险、保护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二、危重患者安全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1. 制定危重患者安全管理政策卫生机构应当制定和实施危重患者安全管理政策和程序,包括对危重患者的特殊护理要求、对危重患者的安全监测和处置要求、对危重患者的医疗危机处理要求等。
2. 确保危重患者安全核心环节卫生机构应当确保对危重患者的病情评估、医疗护理、用药安全、手术安全等关键环节的安全管理,对危重患者实施全程全方位的安全监测。
3. 建立危重患者安全档案卫生机构应当建立危重患者的安全档案,包括危重患者的病情记录、医疗护理方案、护理记录、用药记录、手术记录等,以便实施全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
4. 实施危重患者安全培训卫生机构应当组织危重患者安全管理培训,包括对危重患者的病情评估、医疗护理、用药安全、手术安全等关键环节的安全培训,以提高医疗人员对危重患者的安全管理水平。
5. 设立危重患者安全管理机构卫生机构应当设立危重患者安全管理机构,负责对危重患者的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包括危重患者的安全信息收集、分析和应对措施的制定和推广等。
6. 加强危重患者安全监测卫生机构应当加强对危重患者的安全监测,包括对危重患者的病情监测、医疗护理监测、用药安全监测、手术安全监测等,及时发现和处置危重患者的安全隐患。
7. 建立危重患者安全风险预警机制卫生机构应当建立危重患者安全风险预警机制,包括对危重患者的安全风险的识别分级、预警信息的发布和推广、预警信息的应对措施的制定和推广等,以预防和减少危重患者的安全风险。
8. 建立危重患者安全事件报告和处理制度卫生机构应当建立危重患者安全事件报告和处理制度,包括对发生的危重患者安全事件的及时报告、事件原因的分析、处理措施的制定和推广等,以保障危重患者的安全。
《危重患者安全管理》课件
通过定期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安全管理中的问题,确保安全 管理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建立多学科协作机制
加强多学科之间的协作与沟通,共同参与危重患者的安全管理,提高 管理效率和质量。
建立不良事件报告与处理机制
鼓励医护人员及时报告不良事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 件再次发生。
准。
危重患者的护理安全操作规范
正确执行医嘱
严格按照医嘱执行护理操作,确保患者的治 疗准确无误。
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 异常情况。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在进行护理操作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避免操作失误。
保持与医生的有效沟通
及时向医生反馈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护理情况 ,确保治疗的有效性。
建立安全文化
通过建立安全文化,使医护人员自觉遵守安全管 理制度和规范,形成良好的安全习惯。
安全管理的成效评估与反馈
制定安全管理成效评估标准
明确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确保评估的 科学性和客观性。
及时反馈评估结果
将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人 员,以便及时调整和完善安全管理工
作。
定期进行安全管理成效评估
使用安全防护设施
在病房内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如床栏 、约束带等,防止患者发生意外伤害 。
03
危重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
危重患者的护理特点
病情严重、变化快
危重患者病情严重,生命体征不 稳定,需要密切监测和及时处理
。
护理要求高
危重患者需要高水平的护理技能和 专业知识,对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 较高。
风险大
危重患者病情复杂,容易出现并发 症和意外事件,护理风险较大。
病情复杂多变、生命体征不稳定 、需要密切监测和紧急处理。
危重患者安全管理制度
危重患者安全管理制度危重患者安全管理制度危重患者是指因疾病、创伤或手术引起生命垂危的患者。
由于病情复杂、治疗困难,危重患者常需要进行多种监测与治疗。
为了保障这些患者的安全,医疗机构需要建立完善的危重患者安全管理制度。
首先,医疗机构应当成立危重患者安全管理委员会或相关专业小组,具体负责危重患者的安全管理工作。
委员会或小组应当包括医疗、护理、药学、工程等相关科室的专家,致力于制定有关危重患者的安全政策、规定和流程。
其次,医疗机构应当制定科学合理的危重患者的评估与监测制度。
包括但不限于对患者病情的判定、生命体征的监测、重症监护级别的划分等。
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关流程,对危重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定时、连续、全面的监测,并及时记录和报告异常情况。
此外,医疗机构应当规定危重患者的管理程序和治疗方案。
医护人员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危重患者的管道插管、抢救药品的使用以及监测设备的操作。
医疗机构应当配备高质量的监护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并进行必要的质量控制。
对于重症监护室内各项设备设施,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以确保危重患者的安全。
此外,医疗机构必须加强医护人员对危重患者的培训和考核。
医护人员应掌握相关的危重患者护理知识和技能,了解危重患者护理的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并能熟练操作相关设备。
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危重患者护理培训,加强医护人员的技能和知识更新。
考核机制可以通过举办模拟演习、讲座、考试等方式进行,确保医护人员的水平与能力。
最后,医疗机构应强化危重患者的家属和病人教育,提高其在治疗过程中的参与度。
将危重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计划明确告知家属,并让家属了解其所扮演的角色和责任。
通过开展有效的患者安全宣教和交流活动,提升患者和家属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感。
综上所述,建立完善的危重患者安全管理制度对于保障危重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医疗机构应依法制定相关政策和流程,加强人员培训和设备维护,提高危重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和治疗质量,促进医患双方的沟通和合作,以确保危重患者的安全。
医院危重患者安全管理措施(标准版)
危重患者安全管理措施
一、各种抢救物品齐全,器械配套,保持良好应急状态,物品定点放置,便于清点。
二、特殊用药、特殊检查和治疗,应详细交班,并有醒目标识,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
三、危重患者入室出室严格交接手续,并作好转出转入记录。
四、随时观察病情,对老、幼、昏迷患者根据需要在床上加防护栏,烦躁患者视情况采用安全约束带等措施。
五、危重患者各种管道妥善固定,安全放置,确保有效引流。
六、患者佩戴手腕带,便于查对。
七、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预防医院感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老年体弱型 • 神志不清型 • 高热瞻望型 • 休克型
病情变化快、有时在几分钟内即可死亡。
两个以上的器官系统功能不稳定、减退或 衰竭。
多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一般都是卧床病人。 一般都有体温、脉搏、呼吸或血压的变化。 多有食欲不振或不能进食 监护导线多、留置管道多。
在用药中我们还需注意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的安全
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时注射器、输液袋以及 延长管要有高危药物标识,血管活性药使用独 立输液通路,禁止从血管活性药物通道推注其 他药液,提高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的安全性,以 免引起血流动力学的突然改变,床边应挂“防 外渗”安全警示标识。护士能安全使用这些药 物,有防药物外渗的预防措施,出现药物外渗 时应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对血管活性药物敏感 的患者建议使用双泵推注药物,避免更换时导 致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 护理文书中的风险 • 告知行为中的风险 • 无意间忽视患者权益引发风险
医护记录不吻合:有些医生迟开、漏开后改医 嘱,导致忽视执行在前或没有医嘱;护士只看 医疗记录缺乏护理体检,入院时患者已有压疮 但首次记录缺皮肤描述,在举证时缺乏证据。
护理记录不真实:忽视非操作性的护理记录 (健康宣教、重要告知性的护理措施);片面 的追求护理记录完整和整洁,符合医院管理和 达标要求,患者不在时虚填观测结果、重抄护 理记录;护士忙于治疗不能及时记录护理活动 而在下班时回顾性记忆至关键内容漏记;记录 内容过于简单,不能体现病人的个体差异和疾 病的专科特点;
对患者采用定时翻身、使用充气床垫、骨 突处使用减压等方法预防压疮的发生,危 险性大者可增加翻身次数,翻身后应检查 各管道、导联线是否保持在功能位。
手术时间长者应使用相应的防护贴。
做好交接班。
案例4:
一位躁动患者用了约束带,探视时家属发现患者被捆绑并大吵大闹,后发现由于约束过紧手部皮肤苍 白发冷。家属知道后大怒,提出诉讼。
护理安全管理: 是指为保证病人的身心健康,对各种不安全因素
进行有效控制,从根本上采取有效预防措施, 把差错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把隐患消灭在萌 芽状态,创造安全高效的医疗护理环境
住院患者常见安全隐患:
意外伤害:跌倒、烫伤
病人自杀:精神病、绝望
用药安全:打错针、发错药、输错血、药物的 (过敏、毒性、不良)反应
• 违反核心制度
• 转抄或执行医嘱错误、遇有疑问不请时不报告、交接班不到位、病情变化未及时发现、明明查对已发现 可疑但还是含糊去做、遗忘危重病人的特殊处理,擅自离岗、存在侥幸心理认为“不会有这么巧会出问题” 等
• 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岗位职责是工作的指南,是安全护理的法宝。
护士不加强业务学习及操作培训,特别是低 年资或实习进修护士:临床经验不足、输液 时造成多次穿刺、胃管误入气道、灌肠是插 入过深或过浅等类似不该发生的操作失误
患者药物使用安全
各种仪器使用安全
护理:提高危重患者管道安全
提高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安全
提危重病人约束安全
防范与减少危重症患者压疮发生
执行危重症护理记录规范
严格落实患者身份识别
• 院感控制意识 • 导管的相关性感染 • 防范跌倒/坠床、管道滑脱、压疮的发生 • 防范烫伤 • 用药错误 • 转运安全 • 防范误吸
案例1:一患者由于医务人员手卫生不到位, 感染了另一位患者的传染性皮肤病。
应对:
应具备足够的非触式洗手设施和手部消毒装 置,单间每床1套,开放式病床至少2床1套, 接触病人前、后,进行清洁或侵入性操作前, 接触病人体液或分泌物后,接触病人使用过 的物品后及脱掉手套之后应进行手卫生。手 上有血迹或分泌物等明显污染时,必须洗手
• 护理安全管理对危重患者的意义:危重病人作为护理对象有着复杂、特殊的一面,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 化,优良的护理质量保证是病人康复的前提。为提高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降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护理安全管理成为重要环节。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 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 里、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伤害、障碍、缺陷或 死亡。
案例1:一位患者因为中心静脉导管引发的导管血栓性 静脉炎,病人发热,多住一星期院,家属要求赔偿, 免去一切住院费用。
应对:
1、 应每天观察穿刺点及周围皮肤的完整性
2、无菌透明敷料至少每周更换一次,无菌纱布敷料应 每2天更换一次,如果敷料变湿、松动或受到污染,应 及时更换。出汗较多者、高温季节、穿刺点有出血或 者渗出等情况,应该首选无菌纱布敷料,避免使用透 明贴。保持系统密闭,中心静脉导管通常不需常规更 换,当导管不再需要时,应立即拔除,一旦发生血管 内导管相关感染,应及时拔除。
张三对于羊的安全管理出现严重疏漏
• 当羊圈发生破洞时,首先他应该识别,这是否构成风险,然后评估,这个风险会造成羊群跑掉的危险, 最后采取相应处理,把羊圈修补好,而不是等到羊跑掉后后悔莫及。
• 所以预防是安全管理的起点,安全最主要的目的是避免风险,因此,“预防是解决不安全的最好方法。”
• 影响护理安全管理的主要因素 • 护士法律风险意识淡漠 • 操作规程执行不严格 • 护士专业技术水平问题 • 责任心不强、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 • 护患间缺乏有效沟通 • 护理人员的心里因素
认知中产生错觉(是5床啊,我没看错)
习惯性思维影响(常规用法进行更改时无 防范)
注意力不集中、发生遗忘:护理时忽略病 变体征贻误治疗。如护士观察脑出血患者 病情时忽略观察瞳孔情况、肠梗阻患者忽 略询问大便情况。
不良情绪:女性生理期、妊娠期生理反应、 同事间关系紧张、家庭内部纠纷时情绪
应对:
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留置各种管道的目的、作用 和保护方法,取得其理解和配合。
各种管道固定必须严格按照护理规范并结合患 者实际情况选择固定方式,保证管道的放置处 于安全位置, 有效引流。
各种管道必须有清晰的标识,注明管道的名称。
烦躁患者要做好手套式的约束,防止患者无意 识地拔除管道。特别烦躁的患者应报告医生, 作好相应的处理。
手术安全:麻醉意外、病人或部位错误、术式 错误
各种并发症:压疮、深静脉血栓、医院感染、 废用性萎缩
怎样对危重患者做到安全管理 要做到安全,必须杜绝不安全因素,所有对于不安全的因素造成的风险我们采用三点应对
识别
评估
处理
亡羊补牢的故事:
一天,羊圈上的栏杆上塌了一个洞, 张三的邻居看见了,就提醒他赶快修羊圈, 他呢,摇摇头说:“只有一个小小的洞, 没关系的,过几天再修吧。”邻居只好走 开了,当张三准备修补羊圈的栏杆,顺便 看看小羊羔长的怎么样时,发现羊跑掉了 不少,没剩几只了,他看到这番景象,不 禁伤心地大哭起来。
• 完善人员结构管理:合理配置人力,严格人员准入;加强护士职业道德教育及法律意识教育、加强专业知 识及技术培训。
• 强化制度管理:健全风险预防程序,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建立应急预案组织训练和演习。
• 讲求科学管理:注重细节管理重点抓5个关键环节。
关键病人:危重症、疑难病例、接受各种 特殊治疗病人。
护士理论知识匮乏对病人的病情观察无法做 出准确判断且缺乏预见性和主动性处置,延 误了最佳抢救时机
不能熟练掌握新技术、新仪器的使用方法, 致使耽误应急处置影响治疗。
• 护理工作量大,事务繁杂,忙于常规工作 • 护理制度流于形式 • 缺乏慎独精神,缺乏监管时的随意性。 • 忽视病人心里变化,异常情绪的洞察缺乏 • 服务态度生硬,我行我素。 • 过分依赖实习生,太过放手。
案例3:压疮及皮肤损伤 • 交接班时发现患者有压疮。 • 三通、针帽、导联线久压患者身后出现皮肤异常;血压计袖带捆绑过久至病人上臂勒破。 • 手术时间长,患者术后出现骶尾部、背部水泡。 • 手术室护士交班走后2小时,病人额头出现水泡,系术中压迫所致,当时未发现。
应对:
危重患者入科时要进行压疮的风险评估, 以后根据分值进行评估,有病情变化及时 评估。
案例3:输血或采血错误 护士因采血错误导致将两个病人的血抽错,致使血型不合,被血库发现。 应对: 采血前应双人核对医嘱,核对贴好标签的试管、执行单,在床旁认真执行患者身份识别,一次只能给一位 患者进行采血。
案例4:由于在输液的胳膊上采血,导致所测血糖严重升,报危急值。 应对:
电解质、血糖测定时不可在输液肢端采集血标本。
应对:
向家属解释约束的原因、必要性、方法及约束 产生的不良后果,签定《约束患者知情同意 书》。
使用约束带时,使患者肢体处于功能位,约束 带下垫衬垫,松紧以能伸进一手指为宜。
患者被约束期间应至少2h解除约束带一次,时 间为15-30min。定时巡视患者,检查约束带的 松紧,观察局部皮肤的颜色和血液循环情况。
途中进行病情观察和及时救治。 确定运送携带的仪器及药品,如呼吸机、监护
仪、呼吸囊、吸痰机、氧袋、急救药箱,确保 其功能完好,运作正常。
案例7: 患者进食时末将床头抬高,造成误吸,最后抢救无效死亡。
应对:
制订抬高患者床头30度的操作指引,对护 士进行培训,理解其重要性。
制作床头抬高角度的指示牌,为护士抬高 患者床头的角度提供准确依据。
• 1、危重病人基本概况 • 2、危重病人的护理安全管理 • 3、危重病人的预见性护理 • 4、危重症护理临床思维的培养
危重病人是指病情严重随时可能发生生命 危险的病人称为危重病人。
两个以上的器官系统功能不稳定、减退或 衰竭
病情发展可能会危及到病人生命 所以对危重病人的护理是一项非常重要而
• 入院(手术)------安置监护病房------给予必要的救护措施(静脉输液、吸氧、吸痰)-----监测生命体 征----采集血标本送检----落实基础护理------做好各种评估------正确执行医嘱------完善护理记录-----密切观察病情----落实健康宣教-------做好交接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