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ppt课件
合集下载
毛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PPT课件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10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近代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五四运动后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工人阶级队伍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主义逐 步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11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实践基础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呼唤新的革命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适应新民主主义革命实 践的需要,在认真总结中国革命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
15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实践基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艰辛探索奠定了革命理论形成的实践基础
解放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16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实践基础
新新民民主主主义主革义命革理命论的是艰在辛反探对索“左奠”定倾了和革右命倾理错论误形的成斗争的中实形践成基的础。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在总结革命斗争正反两方面实践经验的基础 上形成的。
鸦片战争以来,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特别是辛亥革 命,不甘屈服的中国人民进行了一次次抗争和艰辛探索,每一次都对推动中 国社会走向进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所有的斗争和探索终究没有摆脱失败 的命运。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近代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以及世界形势 的新变化,呼唤着新的革命理论的诞生。
22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23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
帝国主义侵略是近代中国一切灾难和贫穷落后的总根源。
24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
25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10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近代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五四运动后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工人阶级队伍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主义逐 步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11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实践基础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呼唤新的革命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适应新民主主义革命实 践的需要,在认真总结中国革命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
15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实践基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艰辛探索奠定了革命理论形成的实践基础
解放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16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实践基础
新新民民主主主义主革义命革理命论的是艰在辛反探对索“左奠”定倾了和革右命倾理错论误形的成斗争的中实形践成基的础。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在总结革命斗争正反两方面实践经验的基础 上形成的。
鸦片战争以来,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特别是辛亥革 命,不甘屈服的中国人民进行了一次次抗争和艰辛探索,每一次都对推动中 国社会走向进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所有的斗争和探索终究没有摆脱失败 的命运。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近代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以及世界形势 的新变化,呼唤着新的革命理论的诞生。
22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23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
帝国主义侵略是近代中国一切灾难和贫穷落后的总根源。
24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
25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毛概第3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PPT课件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无产 阶级和中国共产党
一大会址 21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工人 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
资产阶 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22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中国革命如果没有无产阶级的领导, 就必然不能胜利。
——毛泽东
23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思想文化上:
8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传教士正在向上海徐家汇一带的孩子们传教
9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另一方面,帝国主义的侵 略加速了封建社会自然经济 的解体,但并没有使中国发 展为资本主义国家
10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在一方面促 进中国封建社会解体,促使中国发生了资 本主义因素,把一个封建社会变成一个半 封建的社会;但是在另一方面,它们又残 酷地统治了中国,把一个独立的中国变成 了一个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中国。
路线,提出了转变的思想。 中国革命的实践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和
发展的客观条件。
18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19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总路线是相对于具体路线而言的根本指导路线。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包括中国革命的对象、 动力、领导力量、依靠力量和发展前途。
共同富裕。这两大任务不能互相替代,但又互
相关联着。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
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
最终目的与必然要求。
14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PPT
1919年5月4日,三千多学生在北 京天安门前集合并举行游行示 威,反对巴黎和会强加给中国的 不平等条约。
一大会址南湖游船
中共一大会址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和中 国共产党的成立,开始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期。
旧民主主义革 命
领导 阶级
五四以后中国资产阶级 民主革命已不是旧式的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 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 阶级民主革命。表现在: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内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友?这是 革命的首 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成效甚少的原因,就在于 没有团结真正的朋友,去攻击真正的敌人。” —— 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三)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当代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 (1860—1919)
分水岭: 1919年五四运 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 (1919—1949)
(1)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中国人民在不同 时期和不同程度上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义和团 运动 戊戌变法
太平 天国
中国人民 四大反抗 斗争
鸦片战争前: 独立——主权独立 完整——领土完整 纯粹—生产关系纯粹
在近代以前时期的所有文明中,没有一个 国家的文明比中国更发达,更先进。”
—— (美)保罗•肯尼迪
中国是一个独立的封 建国家,随着封建社会内 部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 芽。
小农业和家庭手工 业相结合的自然经 济是鸦片战争前中 国社会的主要经济 形式。
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会议上所作的口头政治报告 中指出:
一大会址南湖游船
中共一大会址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和中 国共产党的成立,开始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期。
旧民主主义革 命
领导 阶级
五四以后中国资产阶级 民主革命已不是旧式的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 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 阶级民主革命。表现在: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内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友?这是 革命的首 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成效甚少的原因,就在于 没有团结真正的朋友,去攻击真正的敌人。” —— 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三)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当代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 (1860—1919)
分水岭: 1919年五四运 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 (1919—1949)
(1)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中国人民在不同 时期和不同程度上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义和团 运动 戊戌变法
太平 天国
中国人民 四大反抗 斗争
鸦片战争前: 独立——主权独立 完整——领土完整 纯粹—生产关系纯粹
在近代以前时期的所有文明中,没有一个 国家的文明比中国更发达,更先进。”
—— (美)保罗•肯尼迪
中国是一个独立的封 建国家,随着封建社会内 部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 芽。
小农业和家庭手工 业相结合的自然经 济是鸦片战争前中 国社会的主要经济 形式。
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会议上所作的口头政治报告 中指出:
《新民主主义革命》教学课件 (共39张PPT)
一战是帝国主义为了重新瓜分世界而进行的
战争,此次会议是帝国主义分赃的会议。
材料一:1912年~1919年,全国田赋增加了 七 倍;盐税、烟税、酒税增加了三倍;印 花税增加了六倍
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日益加深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
十月革命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一、五四运动 1、爆发的原因
运动中心: 北京---- 上海 运动主力:学生---- 工人阶级 斗争形式:罢课---- 罢课、罢工、罢市
1919年6月5日以后,五四爱国运动发展到一个新 阶段。“新”在哪里? 新的领导阶级
(初步胜利) 结果:
(1)释放被捕学生
(2)罢免亲日卖国贼的职务
(3)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 却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 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界罢 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上海学联告同胞书》 1919.6.12 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课堂检测
B
A、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B、实现革命阶级联合 C、废除君主专制制度 D、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1922年-1923年)
当孙文为维护共和一次又一次的 失败,他才意识到自己的孤独; 当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一次又 一次被军阀镇压,他们意识到自己的 弱小。 于是我们的代表可以把急需伙伴 的他们叫到一起,达成他们自己的同 盟。
导火线: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根本原因: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民族 矛盾、阶级矛盾日益加深 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爆发的经过
◆率先走上街头的是谁? 青年学生 ◆口号?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还我山东、 拒绝和约签字、拒废除《二十一条》
战争,此次会议是帝国主义分赃的会议。
材料一:1912年~1919年,全国田赋增加了 七 倍;盐税、烟税、酒税增加了三倍;印 花税增加了六倍
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日益加深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
十月革命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一、五四运动 1、爆发的原因
运动中心: 北京---- 上海 运动主力:学生---- 工人阶级 斗争形式:罢课---- 罢课、罢工、罢市
1919年6月5日以后,五四爱国运动发展到一个新 阶段。“新”在哪里? 新的领导阶级
(初步胜利) 结果:
(1)释放被捕学生
(2)罢免亲日卖国贼的职务
(3)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 却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 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界罢 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上海学联告同胞书》 1919.6.12 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课堂检测
B
A、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B、实现革命阶级联合 C、废除君主专制制度 D、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1922年-1923年)
当孙文为维护共和一次又一次的 失败,他才意识到自己的孤独; 当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一次又 一次被军阀镇压,他们意识到自己的 弱小。 于是我们的代表可以把急需伙伴 的他们叫到一起,达成他们自己的同 盟。
导火线: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根本原因: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民族 矛盾、阶级矛盾日益加深 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爆发的经过
◆率先走上街头的是谁? 青年学生 ◆口号?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还我山东、 拒绝和约签字、拒废除《二十一条》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ppt课件
26
(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3)新民主主义政治的特点. 新民主主义政权是在中国革命进程中一定时期采取的国家形 式,是一种过渡性质的政权组织形式,(却是“不可移易的必要 形式”) ,其发展趋势是向社会主义方向转变. 注: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形式 区别于欧美式 区别于苏联式
27
——毛泽东,1949年3月5日, 《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 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毛选,第四卷.
32
(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Fra bibliotek3.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1)文化纲领的基本内容.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 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2)注意理解.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要与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相适应; 对新民主主义文化具体内容的理解:民族的(内容上; 形式上)、科学的(内容;尊重历史;中外文化;民族 自信)、大众的(民主文化;为人民)
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 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 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 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 民主主义革命,一九四九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 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1.正确把握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2.农村改革率先显效; 3.三农问题; 4.现代化国防,人民军队建设; 5.党的执政地位问题; 6.统一战线:(具体); 7.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8.(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 真务实); 9.从照搬苏联到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0.中国建设与世界发展相联系; 11.党的执政从不成熟到比较成熟
毛概课件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ppt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没收地主土地给农民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宋
蒋
孔
陈
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毛泽东指出:“拿资本主义的某种发展去代 替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不但是 一个进步,而且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它不但 有利于资产阶级,同时也有利于无产阶级,或者 说更有利于无产阶级。”
中国革命的敌人虽然建立了庞大的反革 命军队,并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而农村则 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3.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
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反映了中国革命发 展的客观规律,是指导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正 确的理论。它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 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分析、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光辉典 范,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方 法论意义。
保护民族工商业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3.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新民主主义文化 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 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 建的文化,即民族的 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延安中国女子大学成立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3.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合度 同 一 影节 志 九 。目 与 四 。延三 这安年 是军春 和民节 秧在, 歌一毛 队起泽 员欢东
1.近代中国的国情
中国民族资 本先天不足,主 要是轻工业,缺 乏重工业的基础。
1894年祝大春在上海创办的源昌丝厂
《新民主主义革命》PPT课件
新民主主义革命
复习
--
1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40年鸦片 战争—— 1949年新中 国成立
民主革命阶段
旧民主主义革 命阶段
侵略与抗争 近代化
新民主主义革 命阶段
--
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 中共一大
中共二大
中共三大 国民党一大
合作
新 民
国民大革命时期 (1924年—1927年)
❖ 太平天国运动——农民阶级 ❖ 戊戌变法——资产阶级改良派 ❖ 义和团运动——农民阶级 ❖ 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 ❖ 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民主激进派 ❖ 十月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无产
阶级
--
9
基础知识
--
10
识记: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
1、时间 1919年5月4日
2、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3、经过: •第一阶段(中心、主力军、斗争方式):
动摇: 1926.7 北伐战争消灭吴、孙
灭亡:1928底 张学良东北易帜
❖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与灭亡 (1927——1949) 建立:1927.4.18 蒋介石 前期统治:1927.4——1937.7 中期抗战:1937.7——1945.8 后期危机:1945.8——1949.4 灭亡:1949.4.23 解放军占领南京
•第二阶段(中心、主力军、斗争方式): 4、口号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 释放被捕学生
5、结果: 初步胜利 ❖ 罢免三个卖国贼
❖ 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
6、意义(性质、历史地位字): A.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 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B.是中国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开始。 11
理解:五四精神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
复习
--
1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40年鸦片 战争—— 1949年新中 国成立
民主革命阶段
旧民主主义革 命阶段
侵略与抗争 近代化
新民主主义革 命阶段
--
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 中共一大
中共二大
中共三大 国民党一大
合作
新 民
国民大革命时期 (1924年—1927年)
❖ 太平天国运动——农民阶级 ❖ 戊戌变法——资产阶级改良派 ❖ 义和团运动——农民阶级 ❖ 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 ❖ 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民主激进派 ❖ 十月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无产
阶级
--
9
基础知识
--
10
识记: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
1、时间 1919年5月4日
2、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3、经过: •第一阶段(中心、主力军、斗争方式):
动摇: 1926.7 北伐战争消灭吴、孙
灭亡:1928底 张学良东北易帜
❖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与灭亡 (1927——1949) 建立:1927.4.18 蒋介石 前期统治:1927.4——1937.7 中期抗战:1937.7——1945.8 后期危机:1945.8——1949.4 灭亡:1949.4.23 解放军占领南京
•第二阶段(中心、主力军、斗争方式): 4、口号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 释放被捕学生
5、结果: 初步胜利 ❖ 罢免三个卖国贼
❖ 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
6、意义(性质、历史地位字): A.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 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B.是中国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开始。 11
理解:五四精神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PPT课件
13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一)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1927年12月11日,中共广东 省委书记张太雷和叶挺、 叶剑 英等领导了广州起义。起义部队 占领了市内的大部分地区,成立 了广州公社。起义后,终因强敌 进攻而告失败,有5700多名共产 党员和革命人士惨遭杀害。起义 部队,一部分奔向海陆丰,一部 分转到广西左右江和湘南地区继 续参加武装斗争。
张太雷
14
广州起义失败后的中共烈士遗体
15
1927年广州起义失败六千革命者被杀
• 1927年12月11日,在 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张 太雷以及叶挺、叶剑 英、苏兆征、聂荣臻、 徐向前领导下,发动 了广州起义,150 多 名朝鲜人和苏联驻广 州领事馆人员也参加 了起义。
16
1927年广州起义失败六千革命者被杀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 国民党的第一枪,树立了一面 鲜艳的武装斗争的旗帜,成为 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 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开端,揭开 了土地革命战争的序幕。
10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一)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毛泽东在湖南领导秋收起 义。1927年8月 成立了以毛泽 东为书记的秋收起义前敌委员 会。以卢德铭为总指挥。9月9 日,起义正式开始。计划分三 路暴动,各路得手后,相机攻 占长沙。 但起义不久,遇强 敌反扑,部队受挫。
(一)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1927年8月1日,在周恩来为书 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和贺龙、叶挺、 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下,国民革命 军3万余人在江西南昌举行武装起 义, 全歼守军,控制了南昌全城。 8月3日至6日,起义部队陆续撤离 南昌,南下广东。10月初在广东潮 汕地区遭到强敌围攻而失败。
南昌起义
8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一)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1927年12月11日,中共广东 省委书记张太雷和叶挺、 叶剑 英等领导了广州起义。起义部队 占领了市内的大部分地区,成立 了广州公社。起义后,终因强敌 进攻而告失败,有5700多名共产 党员和革命人士惨遭杀害。起义 部队,一部分奔向海陆丰,一部 分转到广西左右江和湘南地区继 续参加武装斗争。
张太雷
14
广州起义失败后的中共烈士遗体
15
1927年广州起义失败六千革命者被杀
• 1927年12月11日,在 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张 太雷以及叶挺、叶剑 英、苏兆征、聂荣臻、 徐向前领导下,发动 了广州起义,150 多 名朝鲜人和苏联驻广 州领事馆人员也参加 了起义。
16
1927年广州起义失败六千革命者被杀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 国民党的第一枪,树立了一面 鲜艳的武装斗争的旗帜,成为 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 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开端,揭开 了土地革命战争的序幕。
10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一)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毛泽东在湖南领导秋收起 义。1927年8月 成立了以毛泽 东为书记的秋收起义前敌委员 会。以卢德铭为总指挥。9月9 日,起义正式开始。计划分三 路暴动,各路得手后,相机攻 占长沙。 但起义不久,遇强 敌反扑,部队受挫。
(一)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1927年8月1日,在周恩来为书 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和贺龙、叶挺、 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下,国民革命 军3万余人在江西南昌举行武装起 义, 全歼守军,控制了南昌全城。 8月3日至6日,起义部队陆续撤离 南昌,南下广东。10月初在广东潮 汕地区遭到强敌围攻而失败。
南昌起义
8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ppt课件
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最主要的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一)近代中国国情
1、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
2、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3、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 4、近代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
近代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
上海南成都路辅德里625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一党成立后尤其是大革命开展以来的经验一党成立后尤其是大革命开展以来的经验一党成立后尤其是大革命开展以来的经验一党成立后尤其是大革命开展以来的经验二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的经验二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的经验二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的经验二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的经验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人民军队建设和人民战争思想农村游击战争环境下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思想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一党成立后尤其是大革命开展以来的经验一党成立后尤其是大革命开展以来的经验一党成立后尤其是大革命开展以来的经验一党成立后尤其是大革命开展以来的经验二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的经验二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的经验二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的经验二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的经验三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的经验三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的经验三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的经验三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的经验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完整体系系统阐述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完整体系系统阐述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前途等一系列基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前途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ppt课件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一、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近代中国的国情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 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 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是相对于完全殖民地而言的。它是指形 式上有自己政府的独立国家,实际上政治、经济等社 会各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在社会 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沉沦;
半封建是相对于完全的封建社会而言的。它是指 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实际上社会 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 素在不断发展壮大,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进步。
半殖民地是从国家的政治地位上看的,半封建是从社 会经济结构上看的。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第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与封建主义势力日益勾结,成 为统治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井冈山的斗争
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现实可 能性
• 根本原因:中国经济政治发展极不平衡 • 客观条件: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 • 主观条件:有相当力量的正规红军的存在
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
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内容
在共产党的领导下
武装斗争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标志着旧民主主义 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
中国共产党成立
中共一大会址
座落在上海市兴业路76 号,石库门式楼房。 1921年7月23日,共产党 在楼房底层一间约18平 方米的客堂中秘密举行会 议。出席大会的有毛泽东、 董必武等13名代表。会 议中途被一个法国巡捕房 密探察觉,旋即转到浙江 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继 续举行,会议通过了党的 纲领,选举了党的领导机 构,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 成立。
一、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近代中国的国情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 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 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是相对于完全殖民地而言的。它是指形 式上有自己政府的独立国家,实际上政治、经济等社 会各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在社会 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沉沦;
半封建是相对于完全的封建社会而言的。它是指 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实际上社会 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 素在不断发展壮大,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进步。
半殖民地是从国家的政治地位上看的,半封建是从社 会经济结构上看的。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第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与封建主义势力日益勾结,成 为统治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井冈山的斗争
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现实可 能性
• 根本原因:中国经济政治发展极不平衡 • 客观条件: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 • 主观条件:有相当力量的正规红军的存在
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
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内容
在共产党的领导下
武装斗争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标志着旧民主主义 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
中国共产党成立
中共一大会址
座落在上海市兴业路76 号,石库门式楼房。 1921年7月23日,共产党 在楼房底层一间约18平 方米的客堂中秘密举行会 议。出席大会的有毛泽东、 董必武等13名代表。会 议中途被一个法国巡捕房 密探察觉,旋即转到浙江 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继 续举行,会议通过了党的 纲领,选举了党的领导机 构,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 成立。
版毛概_第二章_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ppt课件
据统计,近代中国向帝国主义国家支 付的战争赔款本金,加上分期付款的利 息和因赔款所借外债的利息,总共为16 亿多两白银。在所有对中国发动过侵略 战争的国家中,日本从中国获取的最多: 近代中国向日本支付的历次战争赔款总 计折合银元7.0259亿元。
课间休息
目录
前页
后页
在不同阶段,革命的主要对象不同
国民革命时期——帝国主义支持 下的北洋军阀; 土地革命时期——代表大地主大 资产阶级的国民党新军阀;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 解放战争时期——美帝国主义支 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
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是:推翻帝 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 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 义的共和国。
国体 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
民主集中制的
政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课间休息
目录
前页
后页
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 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 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 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课间休息
目录
前页
后页
★ 本章教学目的
本章主要通过阐述新民主主义革 命理论,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 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基本内 容及意义,认识这一理论是中国 革命实践的结晶,是中国革命胜 利的指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的重大成果。
课间休息
目录
前页
后页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中所指出的人民 大众就是中国革命的动力。
农民阶级
无产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
课间休息
目录
前页
后页
在不同阶段,革命的主要对象不同
国民革命时期——帝国主义支持 下的北洋军阀; 土地革命时期——代表大地主大 资产阶级的国民党新军阀;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 解放战争时期——美帝国主义支 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
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是:推翻帝 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 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 义的共和国。
国体 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
民主集中制的
政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课间休息
目录
前页
后页
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 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 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 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课间休息
目录
前页
后页
★ 本章教学目的
本章主要通过阐述新民主主义革 命理论,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 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基本内 容及意义,认识这一理论是中国 革命实践的结晶,是中国革命胜 利的指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的重大成果。
课间休息
目录
前页
后页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中所指出的人民 大众就是中国革命的动力。
农民阶级
无产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
7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PPT课件
地点:北京;中国与英国)
*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时间:1898年(光绪24年)6月9日;签 约地点:北京;中国与英国)
* 中俄旅大租地条约(1898年(光绪24年)3月27日,
签约地点:北京。1898年5月7日在俄国彼得堡签订了《续订旅 大租地条约》) * 中德胶澳租界条约(1898年(光绪24年)3月6日, 北京;中国与德国) * 中日通商行船条约(1896年(光绪22年)7月21日,签订于北 京)
结论: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绝不是为
了给中华民族带来文明和发展,把封建的中
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而是要把中国变成
他们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阻碍中国的自由
发展,防止出现一个摆脱他们控制以至与他 们竞争的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
(2)近代中国社会的矛盾
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争做债主开银行步控制了中国的金融财政和海 关大权
争夺路权强掠夺:
沙俄——中东铁路 英国——山海关通往东北的铁路 山西、河南、广 九铁路 德国——山东胶济铁路 美国——粤汉铁路
外资企业的 垄断地位严
重阻碍了中 国民族资本 主义经济的 发展
争相设厂攫利润:
任务
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 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为建设富强民主的国家、改善人民 的生活、确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扫清阻碍,创造 必要的前提。
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近代中国鸦片战争 中,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 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1901年9月7日,清 政府同英、美、日、俄、 德、法、奥、意、比、 西、荷共11国在北京 签订了《辛丑条约》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PPT课件
大革命失败后 根据地时期
抗战胜利后
党的三大提出了建 立国共合作统一战 线的思想,但没提 出领导权问题。
党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总 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提 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 中取得的”。
党和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的 经验,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 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提出了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 变的思想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 基本纲领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 思考?????:
1、无产阶级如何实现对革命的领导? 2、比较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 3、比较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 4、如何理解一次革命论与二次革命论的错误 性;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中国为什么没有沦为殖民地?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最首要特征: 帝国主义是支配中国的力量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粉碎帝国主义瓜分危机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理论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本章内容的结构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近代中国的国情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基本纲领
革命的方向、目标、 实现形式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本章的教学目的
1、能够深入了解和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的形成、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2、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中国革命实践 经验的结晶,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指南,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PPT课件
阶
二是与农民有天然联系,易于形成工农联盟。
级
三是高度集中,易于形成强大的政治力量。
的
优
点
关键优点:有自己的先锋队组织
.
59
(2)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实现途径
❖中国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是自然而然得来的?
.
60
第一、加强无产阶级的政党建设
第二、无产阶级领导权必然是在与资产阶 级争夺领导权的斗争中实现的。
第三、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统一战线
.
2
教学重点、难点:
• 重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基本纲 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基本经验、 理论的意义。
• 难点:中国选择新民主主义道路的必然性.
.
3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以1919年五 四运动的爆发为起点,到1949 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 结束,历时30年。
.
4
所谓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就是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理论。
总之: 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是帝国主
义统治中国的主要支柱,是中国民主革命
的对象和敌人。 .
40
不同革命时期,革命的主要敌人不同
国民革命时期——北洋军阀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新军阀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
.
41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是无产阶 级。中国革命的参加者除无产阶级(即工人 阶级)外,还包括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 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他们共 同构成了中国革命的动力,其中工人和农民 是革命的主要依靠力量。
资本主义
65
2、前途:社会主义
经过新民主主义逐步过渡 到社会主义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农村包围城市; 3.农民革命(农民问题); 4.武装斗争,新型人民军队建设; 5.党的领导权问题; 6.统一战线:(具体); 7.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13
.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探索
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逐步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1926年前后).
1922年,党的二大(上海),提出中国革命分“两步走”和 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
1923年,党的三大(广州),提出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 思想
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 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 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 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 民主主义革命,一九四九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 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3
.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两大历史任务的关联
阐述以下几点: 1.认清国情是确定社会发展道路的前提,是解决一切社会
发展问题的基本根据━ 一个基本认识
毛泽东(参读:毛泽东,1939年12月《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毛选二卷)
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建设、改革
4
.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两大历史任务的关联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探索
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发展阶段: 第三阶段:抗日战争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得到展开,达到成熟,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毛泽东,1940年1月, 《新民主主义论》(毛选二卷) 主要内容涉及:
中国向何处去;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中国的历史特点;中国革命是 世界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民族的科 学的大众的文化…等等.
2.近代中国国情和两大历史任务的关联 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帝国主义的侵入(并与封建主义相结合)
中国社会一般发展轨道发生变化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
(具体说) 独立的中国 半殖民地的中国 注:帝国主义侵入对中国封 封建的中国 半封建的中国 建经济/资本主义发展作用影响
解决 民族独立问题(破坏帝国主义) 民主问题(破坏封建主义) 注:新民主主义社会
实现 国家富强(建立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
(革命) ━第一历史任务
(建设和改革) ━ 第二历史任务
7
.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两大历史任务的关联
3.思考问题 如何理解民族独立与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
兴、现代化)的关系? 关系是什么(主要分析联系)?为什么?
16
.
(四)探讨性问题:
关于中国特色革命道路、中国特色建设道路之比 较(中国革命、建设发展规律问题) :
从: 党对中国革命道路探索20年曲折(经历) 党对中国建设道路探索20年曲折(经历) 思考:道路探索(逐步走向成功)关联(经验)之比较
17
道路关联之比较:
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1.正确把握中国近代以来基本国情;
8
.
毛泽东有关论述1:
没有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不可能建设真正 大规模的工业.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 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
━ 1945年4月24日《论联合政府》.毛选三卷
9
.
毛泽东有关论述2:
一个不是贫弱的而是富强的中国,是和一个不是 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而是独立的,不是半封建的而 是自由的、民主的,不是分裂的而是统一的中国, 相结合的.在一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分裂 的中国里,要想发展工业,建设国防,福利人民,求 得国家的富强,多少年来多少人做过这种梦,但是 一概幻灭了.
.
中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及道路问题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本章主要内容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同学自学)
2
.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两大历史任务的关联 此问题重点分析说明的是: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中国角度).
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12
.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探索
此问题重点分析说明的是: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实际道路探索(中国角度). (即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实践基础). 1. 概括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是一个曲折的过程 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
11
.
(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此问题重点分析说明的是: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世界角度).
关键理解: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生的转变:1914~1918帝国主义战 争;1917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 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属于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 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注:近代中国革命以五四运动为开端,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 1945年4月24日《论联合政府》.毛选三卷
10
.
十九大报告:摘录
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国人民经历了战乱频仍、 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为了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 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 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5
.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两大历史任务的关联
2.近代中国国情和两大历史任务的关联 (社会性质决定)社会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 中华民族 封建主义━ 人民大众 (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社会主要任务 推翻 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
(具体说)
6
.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两大历史任务的关联
2.近代中国国情和两大历史任务的关联
1925年,党的四大(上海),提出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 民同盟军的思想
14
.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探索 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发展阶段: 第二阶段: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初步形成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
大革命失败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 据”
“先取乡村,后取城市”
15
.
13
.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探索
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逐步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1926年前后).
1922年,党的二大(上海),提出中国革命分“两步走”和 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
1923年,党的三大(广州),提出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 思想
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 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 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 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 民主主义革命,一九四九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 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3
.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两大历史任务的关联
阐述以下几点: 1.认清国情是确定社会发展道路的前提,是解决一切社会
发展问题的基本根据━ 一个基本认识
毛泽东(参读:毛泽东,1939年12月《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毛选二卷)
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建设、改革
4
.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两大历史任务的关联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探索
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发展阶段: 第三阶段:抗日战争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得到展开,达到成熟,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毛泽东,1940年1月, 《新民主主义论》(毛选二卷) 主要内容涉及:
中国向何处去;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中国的历史特点;中国革命是 世界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民族的科 学的大众的文化…等等.
2.近代中国国情和两大历史任务的关联 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帝国主义的侵入(并与封建主义相结合)
中国社会一般发展轨道发生变化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
(具体说) 独立的中国 半殖民地的中国 注:帝国主义侵入对中国封 封建的中国 半封建的中国 建经济/资本主义发展作用影响
解决 民族独立问题(破坏帝国主义) 民主问题(破坏封建主义) 注:新民主主义社会
实现 国家富强(建立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
(革命) ━第一历史任务
(建设和改革) ━ 第二历史任务
7
.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两大历史任务的关联
3.思考问题 如何理解民族独立与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
兴、现代化)的关系? 关系是什么(主要分析联系)?为什么?
16
.
(四)探讨性问题:
关于中国特色革命道路、中国特色建设道路之比 较(中国革命、建设发展规律问题) :
从: 党对中国革命道路探索20年曲折(经历) 党对中国建设道路探索20年曲折(经历) 思考:道路探索(逐步走向成功)关联(经验)之比较
17
道路关联之比较:
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1.正确把握中国近代以来基本国情;
8
.
毛泽东有关论述1:
没有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不可能建设真正 大规模的工业.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 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
━ 1945年4月24日《论联合政府》.毛选三卷
9
.
毛泽东有关论述2:
一个不是贫弱的而是富强的中国,是和一个不是 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而是独立的,不是半封建的而 是自由的、民主的,不是分裂的而是统一的中国, 相结合的.在一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分裂 的中国里,要想发展工业,建设国防,福利人民,求 得国家的富强,多少年来多少人做过这种梦,但是 一概幻灭了.
.
中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及道路问题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本章主要内容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同学自学)
2
.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两大历史任务的关联 此问题重点分析说明的是: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中国角度).
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12
.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探索
此问题重点分析说明的是: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实际道路探索(中国角度). (即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实践基础). 1. 概括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是一个曲折的过程 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
11
.
(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此问题重点分析说明的是: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世界角度).
关键理解: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生的转变:1914~1918帝国主义战 争;1917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 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属于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 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注:近代中国革命以五四运动为开端,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 1945年4月24日《论联合政府》.毛选三卷
10
.
十九大报告:摘录
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国人民经历了战乱频仍、 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为了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 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 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5
.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两大历史任务的关联
2.近代中国国情和两大历史任务的关联 (社会性质决定)社会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 中华民族 封建主义━ 人民大众 (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社会主要任务 推翻 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
(具体说)
6
.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两大历史任务的关联
2.近代中国国情和两大历史任务的关联
1925年,党的四大(上海),提出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 民同盟军的思想
14
.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探索 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发展阶段: 第二阶段: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初步形成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
大革命失败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 据”
“先取乡村,后取城市”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