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路面说明

合集下载

路基、路面设计说明(设计院模板)

路基、路面设计说明(设计院模板)

路基、路⾯设计说明(设计院模板)路基、路⾯设计说明1 ⼀般路基设计1.1 设计原则根据沿线地形、地貌、地质、⽔⽂、⽓象等⾃然条件,结合《⼯可报告》,依据相关规程、规范及有关指导性意见等进⾏设计。

初步设计⽂件编制及组成内容执⾏交通部颁2007年10⽉实施的《公路⼯程基本建设项⽬设计⽂件编制办法》,图表格式参照《公路⼯程基本建设项⽬设计⽂件图表⽰例》。

1.2 路基横断⾯布设及加宽超⾼⽅式1、路基标准横断⾯主线⼀般路段为26m路基标准横断⾯,采⽤平原微丘区双向四车道⼀级公路标准,整体式断⾯,其断⾯组成为:中间带3.5m(其中左侧路缘带2×0.75m,中央分隔带宽2.0m),两侧⾏车道2×3.75m,硬路肩2×3m(含右侧路缘带2×0.5m),⼟路肩2×0.75m。

图1 路基标准横断⾯图2、路基超⾼及加宽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本项⽬对于平曲线半径⼩于4000m的路段均设置2%超⾼;全线未设置加宽路段。

3、路基边坡、护坡道及边沟填⽅路段:主线填⽅路段H≤6.0m,采⽤1:1.5的边坡坡率,护坡道1.0m。

路基横断⾯各部分线条连接处折点均宜作圆弧处理,形成流畅优美的视觉效果。

挖⽅路段:坡底设5m宽碎落台,碎落台下设置矩形边沟,路堑边坡坡率为1:2。

⼟路肩、边坡坡脚⾄边沟均采⽤圆弧流线形连接。

4、公路⽤地界填⽅路段路基边沟外边缘以外1.0m为公路⽤地界,挖⽅段路堑边坡顶部以外1.5m为公路⽤地界。

沿(压)河、沟、塘路段,河塘边坡防护基础外缘以外0.5m为公路⽤地界;桥梁段落⼀般不设边沟,⽤地界为桥梁正投影。

1.3 路基设计1、路基填料与路基压实根据路基⼟调查成果,项⽬区域5⽶以浅多为低液限黏⼟,局部为低液限粉⼟。

结合本项⽬取⼟条件进⾏分析,路基填筑时主要采⽤以下填料:低~⾼液限粘⼟。

初步填料处理⽅案为:低~⾼液限粘⼟采⽤掺⽯灰处治可以满⾜填料强度要求。

路基路面说明

路基路面说明

说明一、路基横断面布置及加宽、超高方案的说明本路段路基宽度为12米,路面宽9米,路面横坡度2%,路肩横坡度3%。

平曲线加宽采用第一类全加宽值,加宽缓和段的设置,采用在相应的缓和曲线全长内按其长度成比例增加的方法。

路基超高值,按一般三级公路山岭重丘区标准取值,超高方式为绕未加宽前的路基边缘旋转。

二、路基设计说明路基参照部颁《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95)》、《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7)》进行设计。

路基设计标高为路基边缘标高,路基土石方已扣除路槽部分。

一般路基路堤边坡1:1.5,路堑边坡依据边坡高度、土的密实、岩石性质及风化程度确定边坡度,岩石挖方边坡采用1:0.25~1:0.5,土质挖方边坡,一边采用1:0 5~1:0.75。

大于8米的高路堤依填土性质和高度不同,采用不同的边坡值,一般上部8米以内边坡坡度为1:1.5,超过8米后的边坡坡度为1:1.75。

大于8米的高路堑,依挖方土石性质和高度不同,采用不同的边坡值,边坡坡脚设置1米宽的碎落台。

三、路基压实标准与压实度的说明根据“路基设计规范”要求,路基压实度的检测采用重型击实试验法。

填方路基压实度:路面底面以下0-80cm应大于或等于93%,80cm以下应大于或等于90%。

零填及挖方路基压实度:路面底面以下0-30cm范围内应大于或等于93%。

四、路基、路面排水系统及防护工程设计说明沿线边沟断面采用梯形,土边沟边坡用用1:1,在挖方路段,为了预防自然气候对坡面的侵蚀剥落后对水沟产生堵塞,设置了1米宽的碎落台。

路线穿过较陡山坡或跨沟时,路堤坡脚悬空或坡脚延伸过远需回收坡脚路段,设置了浆砌片石挡土墙,路基挡土墙利用挡土墙设计软件进行设计,设计荷载为汽—20、挂—100,地基容许承载力根据地质情况确定,墙背填料内磨擦角为35度。

在改河和路基压河路段,临河一侧用浆砌片石挡墙防护。

高路堤边坡采用平铺草皮和植树防护。

五、取土、弃土设计方案、环保及节约用地措施路线地处山区,路基土石方工程较大,为使废弃土方堆放规则,避免造成水土流失、损坏农田,根据地形布置弃土场,弃土场一般设在山谷。

青银高速路基路面说明-新

青银高速路基路面说明-新

路基路面说明一、路 基(一) 路基设计原则及依据路基设计系根据沿线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依据交通部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9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中央分隔带宽3.0 m ,路缘带宽0.75m ,中间带全宽4.5m 。

开口部设臵地点 (1)收费广场两端。

(2)互通式立交、特大桥两端。

(3)正常路段每4~5公里设臵一处(避免设在弯道超高路段)。

4. 路基设计标高以中央分隔带边缘的高度作为设计标高。

5. 超高方式本路段平曲线半径均大于5500米,不设超高。

(三) 公路用地范围1.0米以内3.0米,11.5米。

边坡坡率均采用1:1.5,填土高度大于8.0米,1:1.75。

K74+400-K74+470右侧路段,开挖高度在2.8-4米之间,土质为风积粉1:1.5。

K84+585为滏阳新河分洪区,分洪区内一旦分洪,使地基受水浸泡,使土的工程性质50厘米碎石垫层,并在碎石垫层中设臵土工格栅一层,以提高路基的整体稳定性,防止路基不均匀沉降的发生。

(2) 软土地基软土地基主要分布在K73+000-K90+000之间,呈不边续分布,软土主要表现为淤泥质亚粘土,分布在地表以下3-6米。

设计采用的处治原则及措施,由于软土地基分布较长,只对路基填土高度大于5米、软土层承载力小于100KPa、地下水位较高路段处理,采用水泥搅拌桩处理,同时铺设50cm碎石垫层及土工格栅。

(3) 特殊路基处理根据实验资料,当CBR值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对上、下路床进行掺灰处理,掺灰剂量根据实验数据采用3%~5%。

(八) 路基防护沿线路基防护是本着“因地制宜、经济适用、美化景观”的原则,设臵的防护措施主要有植草,砼网格骨架护坡辅以植草,浆砌片石护坡,浆砌片石网格加护脚等。

1. 当填方路基边坡高度小于4.0米时,采用边坡植草防护;2. 当填方路基边坡高度大于4.0米时,采用砼网格骨架护坡辅以植草;3. 浆砌片石护坡、浆砌片石网格加护脚;K74+919-K84+585段位于滏阳新河分洪区内,分洪期间,路基将会受到冲刷,考虑路基左侧(迎水面)、右侧(背水面)受到水的冲刷程度不同,所以路基左侧边坡采用全坡面浆砌片石护坡防护,浆砌片石厚度40cm,下铺设15cm砂砾垫层;右侧采用浆砌片石护脚加浆砌片网格相结合的型式,地表以上1米坡面采用浆砌片石全防护,浆砌片石厚度40cm,下铺设15cm砂砾垫层,1米以上采用砌石网格,浆砌片石厚度40cm, 宽度40cm(九) 取土方案的确定及节约用地的原则路线所经过的地段位于河北平原区,属于重点产粮区,沿线地形平坦,没有突起的山丘和土坎可作为取土场地。

03-1路基路面说明

03-1路基路面说明

路基路面设计说明一、强制性条文的执行情况1.1《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执行3.3.1条“填料选择”,淤泥、耕作土、泥炭和强膨胀土,不得直接用于填筑路基。

1.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执行4.1.1条“路基施工应做好施工期临时排水总体规划和建设,临时排水设施应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综合考虑,并与工程影响范围内的自然排水系统相协调”。

执行9.2.1条“路基施工应制订安全预案、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确保施工安全”。

1.3《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执行2.0.5条“各种材料及砌体的各项极限强度规定”,来明确材料的极限强度要求。

1.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执行3.1.5条与4.1.5条“混合料施工气温要求”、3.1.7条与4.1.7条及6.1.7条“混合料压实度要求”、3.3.1条与4.3.1条“混合料抗压强度要求”。

二、路基横断面布置、加宽及超高方式2.1 路基横断面布置本项目路基宽度 4.5m,其典型路幅型式从左至右为: 0.5m(路肩)+3.5m (行车道)+0.5m(路肩)。

路基横断面布置详见《路基标准横断面图》。

2.2 加宽按《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第7.6.1条,当平曲线半径R≤250m时,应设置加宽, 由于本项目为现状路面改造,保持平面线形及路基宽度与现状一致,因此,本次设计仅对有条件的路段进行加宽设计。

2.3 超高方式超高过渡在直线段内完成,其旋转轴为道路中心线(设计中心线),超高过渡按直线渐变。

超高渐变率控制:从+2.0%渐变到-2.0%时,渐变率取1/100。

路基超高方式详见《超高方式图》。

2.4 路拱横坡行车道为双向2.0%。

三、路基设计3.1工程地质根据业主的要求,本路线未进行工程地质勘察,仅做了一般性的工程地质调查。

3.2 地理位置拟建公路位于xx镇xx村内,路线全长1.850698km,支线全长0.394km,为路面改造工程。

公路改建工程--路基、路面及排水设计说明

公路改建工程--路基、路面及排水设计说明

路基、路面及排水设计说明1设计规范及依据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17)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4)《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D33-2012)5)《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11)6)《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2、路基设计2.1路基设计标准本项目路基宽度6.5米,路面宽度5.5米。

路基设计标高为路中线路面顶标高,路面横坡采用2%双向坡。

2.2平曲线超高、加宽方式平曲线超高为行车道及路肩绕路中线(未加宽前)旋转。

平曲线半径小于90米时均应设置超高,平曲线半径小于250米均应设置加宽(按TG2U1-2019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四级公路II类加宽),平曲线超高、加宽缓和段长度等于平曲线缓和曲线长度。

2.3 2.1路基超高方式:路基超高方式采用绕路基中心线旋转,圆曲线半径小于90米均应设置超高,超高渐变率为1/100。

计算超高缓和段时最短应符合渐变率1:15且不小于IOm的要求。

允许将超高、加2.2.2按规范平曲线半径小于或等于250米路面均应加宽,相应路基也进行加宽。

在平曲线内侧进行加宽,加宽缓和段长度采用相应缓和曲线全长按其成比例增加。

不设缓和曲线或超高缓和段时,加宽缓和段长度应按渐变率为1:15且长度不小于IOm的要求设置。

加宽为单侧(曲线内侧)加宽。

加宽过渡段不小于IOn1。

宽缓和段部分插入曲线内。

最大超高4圾路基压实度及填料强度要求表3填方路基与构造物衔接处,路基压实度不小于85乐路堤填料为一般砂粘土(普通土),应符合《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3.3.1条要求并符合上表压实度及强度要求。

2.4.2路基边坡坡率(1)路堤:本设计段填方高度较小,边坡坡率均采用1:1.5,路基填料均利用路基开挖上石方以20:80的填料比例进行路基填筑。

路基路面及排水设计说明

路基路面及排水设计说明

路基路面及排水设计说明一、路基设计1.初步设计:初步设计主要包括对道路纵、横断面、几何图形的确定,路基宽度和边坡的确定等。

2.轴线设计:轴线设计是将道路纵、横断面的几何要求与过程地物条件相结合,确定道路轴线位置的一种设计。

需要充分考虑到地理、经济、环境等因素,确保设计满足实际需求。

3.路基宽度设计:路基宽度设计是根据使用要求、地形条件和交通量等因素,确定路基横断面宽度的一种设计。

一般来说,高速公路和重要干线道路的路基宽度较大,而次干线和支线道路的路基宽度较小。

二、路面设计1.路面材料选择:根据交通量、设计速度、地理环境等条件,选择合适的路面材料,包括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等。

选择合适的路面材料能够提高路面的耐久性和平整度。

2.路面结构设计:路面结构设计是指确定路面层等级和层厚度的一种设计。

根据交通量、承载能力以及设计速度等要求,合理确定路面结构的组成及层厚度,确保路面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3.路面平整度设计:路面平整度会直接影响到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根据设计速度和交通量等要求,确定合适的平整度标准,保证路面的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

三、排水设计1.雷达模拟评估:通过雷达模拟评估,确定道路纵、横断面的泄水要求,包括水流速度、水深等因素。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排水系统的类型和尺寸。

2.排水系统设计:根据排水要求和地形条件,设计合适的排水系统,包括排水沟、排水管道等设施。

3.施工方法选择: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施工方法,如开挖沟槽、铺设管道等。

综上所述,路基、路面及排水设计的质量和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通过充分考虑地理、经济、环境等因素,并合理选择材料和设计层厚度,确保道路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通过雷达模拟评估和合适的排水系统设计,保证道路排水良好,避免积水和水流横穿的情况的发生。

只有进行科学合理的路基、路面及排水设计,才能保证道路的正常使用和安全行车。

同时,对于路基、路面及排水设计的改进和优化,也需要不断的实践和总结,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满足不断发展的交通需求和提高道路的安全、舒适性。

华联公路加宽工程--路基路面设计说明

华联公路加宽工程--路基路面设计说明

第三篇路基一、设计依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11);《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D33-2012):《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15-2011);《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GB02-201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公路挡土墙设计及施工技术细则》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08.03o二、路基横断面布置及加宽路段路段加宽、超高(一)路基横断面布置本项目原为农村公路,原路基宽4-4.5米,路面宽4-4.5m,路拱为平坡。

根据业主委托意见,除困难路段外,根据实际情况沿单侧加宽0.5-3米。

旨在提高公路的车辆通行能力。

项目设计时,平纵指标拟合原路。

加宽时尽量采用单侧加宽,按规范要求对加宽宽度的路基进行处理后铺筑结构层,全路段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涵洞设计荷载采用公路TI级,设计指标符合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等现行规范的要求。

(一)加宽路段该项目原有硬化道路段为已通车多年的的农村公路项目,本次设计根据建设单位要求,项目平纵拟合原路,尽量满足当地居民的实际用地需要,减少与工量。

为保证路基压实度,填方路基宜作超填宽度压实后修整边坡。

当左侧与右侧加宽交换路面说明渐变时,两侧均需按路面设计要求进行植筋和钢筋补强加固。

三、路基设计1、一般路基(1)路线通过地段为单斜脊状重丘及梳状冲沟。

根据沿线岩土性质、构造特征、裂状发育程度、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索•,进行边坡设计。

(2)挖方边坡:挖方路基边坡系根据土实程度、成因类型及生成年代,以及岩石的岩性、构造、风化破碎程度,结合挖方边坡高度、地下水、地表水等因素综合拟定边坡坡度。

(3)填方边坡:填土方时,填高HW8米时为1:1.5,H>8米时为1:1.75,并在8米高处设2.0米宽护坡道,并向路基外侧倾斜2%〜4%的横坡;填石路堤边坡为1:1(填石路堤应由不易风化的较大石块填筑),边坡坡面应选用大于25Cm的石块进行台阶式码砌,码砌厚度为1〜2米,填石路堤高度不应大于20米。

04高速公路路基路面设计说明

04高速公路路基路面设计说明

路基、路面说明1路基设计1.1设计原则(1)详细研究该地区的公路建设条件,充分借鉴和吸收已建、在建的同类项目勘察设计成功经验及建设精髓,将本项目建设成安全、耐久、节约、和谐的生态公路。

(2)严格按照《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07)的要求进行测设,结合地形、地物、地质、水文、筑路材料等自然条件,通过综合分析,认真进行方案研究。

(3)结合该项目特点,遵循《公路勘察设计典型示范工程咨询示范要点》的原则,加强路基横断面、路基路面排水和防护设计,以增加路容美观,减少路基病害。

(4)应结合具体情况,加强科学研究与试验,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

1.2一般路基设计a)路基标准横断面主线为双向四车道,路基宽度28m,其中中央分隔带3.0m,行车道2×2×3.75m,左侧路缘带2×0.75m,右侧硬路肩2×3.5m(含路缘带0.5m),土路肩2×0.75m。

b)路拱横坡采用中央向两侧倾斜的双向路拱坡度,设计标高为中央分隔带中心线标高;行车道、路缘带、硬路肩横坡为2%,主线土路肩横坡为3%。

c)路基超高当平曲线半径采用值小于不设超高最小半径5500m时,设置超高。

路基超高过渡方式采用绕中央分隔带的边缘旋转方式(土路肩横坡保持原有横坡度向外倾斜不变)。

为防止路面滞水,影响行车安全,设置超高应使横坡度由2%过渡到0%路段的超高渐变率不小于1/330。

d)边坡坡率结合路基所在地段的地形、水文及填高情况,根据沿线岩土工程特性,填方路基高度H≤8m时,坡率1:1.5;当8m<H≤20m时,采用折线形边坡,每8m一级,上部8m 坡率1:1.5,下部坡率1:1.75。

路堑边坡设置原则:土质、全风化及强风化岩路堑顶层边坡采用1:0.75~1:1.25坡率;弱风化岩质边坡坡率依岩石风化程度为1:0.3~1:0.75;膨胀土路堑段采用1:1.5。

当挖方H≥8m时,采用阶梯形边坡,每8m一级,并设宽2m边坡平台,平台上设截水沟。

四级路路基路面说明

四级路路基路面说明

说明一、概述本项目临洮县红旗乡巴下至扎马圈公路改建工程,是红旗乡连接G212的重要乡道,其中达板乡达板料场路段,因承受周边多个大型项目用料运输,交通量较大。

工程位于定西市临洮县境内,起点位于临洮县红旗乡巴下村;终点位于临洮县红旗乡扎马圈村,路线由南向北布设,全长25.730Km。

二、施工图标段(合同段)划分情况说明由于全线里程较短,且地形较平缓,施工难度小,因此将全线划分为一个施工标段,见下表:施工标段表1.1本项目第一标段起讫桩号K0+000~K25+730三、路基设计原则、路基横断面布置及加宽、超高方案的说明1、路基设计原则1.1、路基工程应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度及耐久性;1.2、路基设计应符合环境保护要求,避免引发地质灾害,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3、路基设计应贯彻“安全、耐久、节约、和谐”的设计理念;1.4、对路基工程提倡采用成熟的“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和新工艺”;1.5、做好工程地质勘察,查明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获取设计所需要的岩土物理力学参数;1.6、从地基处理、路基填料选择、路基强度与稳定性、排水系统及关键部位路基施工技术等方面进行综合设计;1.7、为保证路基稳定,设置必要的防护类型,尽早恢复原有地貌。

2、施工图设计采用的主要标准、规范和规程2.1、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2.2、部颁《公路自然区划标准》(JTJ 003-86)2.3、部颁《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2.4、部颁《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JTJ 006-98)2.5、部颁《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 018-96)2.6、部颁《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2.7、部颁《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2.8、部颁《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 D50-2006)2.9、部颁《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F40-2004)2.10、部颁《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2.1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2.1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04-2011)2.1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D30-2003)2.14、其它有关规程、规范。

路基路面说明

路基路面说明

把以下两个说明综合一下,把语言也要通顺一下桦辉公路二级公路,全线为设计时速为60km/h的二级公路,路面采用60km/h 二级公路标准。

路基宽度为10m,路面宽度为2×3.5m,路肩为2×1.5m。

本路线路基宽度为10米,其中行车道宽2×3.5m ,路肩宽为2×1.5m ,横坡度为2%。

一般路基设计详见路基标准横断面图,本路线路基为新建基础,尽量少增加填方或挖方量。

路堤边坡的坡率为1:1.5,路堑边坡的坡率为1:1.5。

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本路线路基路面设计按二级公路标准执行。

为了保证路面排水的通畅,在路基两侧设置了梯形边沟。

梯形边沟尺寸为:深度0.5米,宽度0.5米,边沟需要浆砌片石铺砌。

路面设计为沥青混凝土路面,使用年限为15年,标准轴载BZZ-100,设计年限内每车道累计8711290288左右当量轴次,,面层、基层进行层底拉应力验算,.各结构层厚度计算采用弹性层状体系理论,查诺谟图计算。

根据沿线工程地质特征及结合当地筑路材料确定路面结构为:路面的面层由中粒和中粒式沥青混凝土组成,厚度为13cm,基层采用水泥碎石25cm,底基层采用石灰土,厚度为32cm1、设计依据公路路面设计遵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及有关“规范”“规程”进行设计。

2、设计原则路面设计本着因地制宜、合理选材、降低造价、便于施工及养护的原则及根据路面的使用要求,结合我省自然条件,沿线筑路材料情况和实践经验,进行路基、路面综合设计,本项目推荐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选取混凝土板的纵向边缘中部,作为产生最大荷载和温度梯度综合疲劳损坏的临界荷位,以行车荷载和温度梯度综合作用产生的疲劳断裂为设计极限状态,以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不低于5MPa为指标进行设计。

路基路面说明

路基路面说明

路基、路面及排水说明书一、路基设计原则、路基横断面布置及加宽、超高方案1、路基设计原则本工程充分考虑因地制宜、便利施工、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原则进行设计,本工程属于农村公路工程,根据业主要求,现对原路设计改造。

2、主要技术指标如下:计算行车速度 20km/h路基宽度采用 4.5 m行车道宽度 3.5m两侧硬路肩 2×0.5m3、路基加宽、超高方案:圆曲线加宽类别采用第Ⅰ类加宽值,单车道加宽值取半,超高绕线路中线旋转,加宽采用线性加宽。

一般路段行车道、路缘带及硬路肩路拱横坡为1.5%。

超高路段按四级公路20KM/h设计速度的要求进行超高(见超高方式图和超高计算表)。

本工程高程采用实际测量高程,线路设计高程为路面中心顶面标高。

二、路基设计1、一般路基设计填方边坡,路堤不放坡采用路肩式干砌片石挡墙防护,以节约用地。

2、挖方路基应按规范相关要求进行开挖,开挖至标高后对基底碾压,压实度(重型)应达到设计要求95%,如达不到要求应与设计及时联系,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方式进行处理。

路基施工前,应先对场地进行清理,并进行压实。

路基应按路面平行线分层填筑,均匀压实;严禁同一层中由性质不同的填料混杂使用。

路基填料要求见下表:三、路基压实度标准及说明填方以及原路面调拱压实度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规定如下:路基设计(测算)弯沉:235(1/100mm),其余结构层参数见路面结构图。

四、排水系统以及防护工程说明路基排水根据路线的平纵面及沿线地形水文地质条件综合考虑,以满足路基排水功能,新建圆管涵位置做了综合考虑,通过砼边沟、跌水井将水排至涵洞,最终排到路基范围外。

路面排水主要利用路面纵坡及路面横坡自然排水方式排入路基外。

路基防护:本工程填方路堤采用干砌片石挡土墙防护,基础埋深1.0米,地质较好时可按60厘米控制,设计工程量按60厘米计算,对可以利用的原挡土墙采用接高处理,接高前挖除原挡墙至离地面高0.2m处,清理其表面再做接高处理。

路基路面知识点范文

路基路面知识点范文

路基路面知识点范文路基路面是道路的基础构造,负责支撑道路的承载和荷载传递。

它一般由路基和路面两部分组成。

路基是道路的基础层,采用天然土壤或人工填筑的方式建造。

路面是道路的表面层,通常由不同材料组成,目的是提供平稳的行车表面。

下面是关于路基路面的一些基础知识点。

1.路基构造:-路基的选择:根据地质环境和工程要求,选择适宜的天然土壤或合适的填土材料建造路基。

-路基的层次:一般包括路基底层、路基填土层和路基表层三层,每一层都有特定的功能和要求。

2.路基工程:-路基填筑:选择合适的填土,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填建。

-路基压实:采用机械压实设备对填土进行处理,提高其密实度。

-路基排水:确保路基有良好的排水能力,以防止积水对路基的损害。

-路基加固:在路基中使用合适的加固材料,如地工合成材料或加筋土壤等,以增加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路基防护:采取适当的措施,如加装护坡、设置护岸等,以防止自然灾害和车辆冲击对路基的破坏。

3.路面结构:-路面材料:常用的路面材料包括沥青混合料、水泥混凝土、砂石等。

根据不同的用途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路面设计:根据道路的类别和交通量,设计合适的路面厚度和结构。

-路面施工:包括材料搅拌、铺设和压实等工序,以确保路面结构的牢固和平整度。

-路面养护:定期进行路面的检修和维护,包括补修裂缝、铺设新材料等,以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4.路基路面的荷载传递:-路基的承载能力:路基需要能够承受车辆的荷载,并将其传递到地基或地面上,以保证道路的安全和稳定。

-路面的承载能力:路面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以承受车辆和交通荷载的作用。

5.路基路面的典型问题和解决方法:-差异沉陷:由于地质条件不同,路基的沉降差异会导致路面的不平整,可以采取填方平整或挤压法解决。

-震动和位移:车辆行驶产生的震动和位移会对路基和路面造成破坏,可以采取加固和增强措施,如加装护坡和设置缓冲带等。

-破损和裂缝:路面长时间使用会产生破损和裂缝,可以进行补修和维护,如填补裂缝、重新铺设新材料等。

通村公路水泥路-路基路面设计说明书

通村公路水泥路-路基路面设计说明书

通村公路水泥路-路基路面设计说明书
总的来说,本文介绍了通村水泥路公路基路面改建工程一阶段施工图设计路基路面说明书S3-1的设计原则、设计依据、宽度、标高、超高和加宽、边坡坡率、填料和压实度等内容。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当地建筑材料,加强排水设施和路基防护工程设计,以确保公路改建后路基稳定、排水畅通、无大病害、便于养护。

设计标准:
轴载:BZZ-100;
基准期:20年;
路面结构:
根据交通量调查及附近已完相关公路设计资料,确定本项目路面结构型式为:
挖土方路段:
面层:18cm厚水泥砼面层
垫层:8cm厚填隙碎石
基层:20cm手摆片石
填方及挖石方路段:
面层:18cm厚水泥砼面层
垫层:8cm厚填隙碎石
路基、路面结构层的弯沉值要求:
路面工程的原材料要求:
水泥砼面层:
水泥: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矿渣硅酸盐水泥均可。

要求水泥抗折强度、抗压强度符合表5规定。

要求水泥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指标符合表6规定。

3)垫层施工4)面层施工。

一级路路基路面说明

一级路路基路面说明

1 概述1.1基本概况某省道高邮段改扩建工程先导段起自马棚镇东湖村本项目与马横公路的平面交叉处,路线沿东湖湿地公园核心区东侧向南布设,依次跨越北关河和东平河后进入高邮城区规划范围,进入规划区后平行于胜利路布设,在佛塔村四组附近下穿500kV高压线,之后路线跨越老横泾河继续向南至先导段终点333省道,先导段路线全长10.999km。

1.2方案设计审查意见执行情况2009年10月9日通过方案设计审查后,项目组在认真领会会议精神的基础上,结合施工图定测及调查成果,路基路面设计方案的深化和优化主要有:(1)针对方案设计中发现的软土路基路段进行了重点详勘,进一步查明了软土地基的分布范围、特征,并加强了地质钻探试验工作;根据会议精神,对部分特殊路基处理方案进行了优化,经过充分技术论证,根据降低工程造价的角度,以时间换金钱的总体设计思路,将部分路段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处理方案调整为等(超)载预压方案。

(2)结合沿线筑路材料的调查,本标段沿线土质以粉性土为主,塑性指数较低,结合取土坑路基填料的土工试验结果,施工图阶段将路床调整为采用5%石灰+2%水泥综合稳定土进行填筑。

(3)方案设计中城镇段排水采用雨水口结合集水井的排水方式,施工图阶段通过对项目区域现有道路的现场调查,结合该地区相关工程施工经验,城镇路段排水调整为矩形边沟排水。

(4)施工图设计调查阶段,与沿线乡镇一起对线路所经过区域的原有灌溉排水系统进行详细调查,以充分协调好路基排水系统与农田水利系统的关系,努力做到既保证路基排水,又不影响农田灌溉;同时更加重视了路基防护及绿化设计。

2 路基设计2.1路基标准横断面布置本标段采用一级公路设计标准,具体断面型式为:K113+449.395~K118+980:路基全宽26m,2m中分带+2×0.75m左侧路缘带+2×2×3.75m行车道+2×3m硬路肩+2×0.75m土路肩;路面横坡度为2.0%,土路肩横坡度为4.0%;路堤边坡为1:1.5,护坡道宽1.0m;路基排水采用碟形预制块边沟及土质边沟,边沟断面为3×0.4m。

路基路面说明

路基路面说明

路基路面说明一、道路情况路基路面部分执行情况如下:1. 主行车道沥青路面结构改为:4cm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 +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7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C)+36cm5%水泥稳定碎石+18cm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4:12:84),总厚度70cm。

2. 路缘石尺寸为25×30×99cm、25×38×99cm两种尺寸。

二、路基设计原则、路基横断面布置及加宽、超高方案(一)路基设计原则1. 结合当地自然环境、条件,合理选择路堤填料和边坡坡率。

2. 路基防护工程根据沿线水文情况,工程地质条件及筑路材料来源,选用生态、经济合理、美观实用的工程措施。

3. 路面设计结合沿线地形、土质、水文、气候等自然条件,进行路面综合设计,并遵循因地制宜、合理选材、方便施工、利于养护的原则,使设计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

4. 排水工程结合路线设计,在充分调查沿线水文、排灌系统的基础上考虑。

(二)路基横断面布置1. 路基横断面本项目路基为整体式路基,主行车道按双向6车道、辅道按双向2车道一级公路标准设计,路基宽度为52.0m。

横断面布置为: 4.0m(人行道)+4.5m(辅道)+2.0m(侧分带)+0.5m(路缘带)+3.5+2×3.75m(行车道)+0.5m(路缘带)+8m(中央分隔带)+0.5m(路缘带)+2×3.75m+3.5m(行车道)+0.5m(路缘带)+2.0m(侧分带)+4.0m(辅道)+4.5m(人行道)。

2. 路拱横坡主行车道路面、辅道、人行道横坡均采用向内1.5%单向坡。

3. 路基设计标高路基设计标高为中央分隔带边缘处路面标高。

4. 路基设计洪水频率路基设计洪水频率为1/100。

(三)路基超高方案本项目全线1.5%。

三、路基设计(一)一般路基设计1. 公路用地范围路堤坡脚、路堑边坡坡顶线外1m以内的土地为公路用地范围。

关于路基路面及排水的说明

关于路基路面及排水的说明

长兴县和平镇和琛公路改造工程说明一、路基设计原则、横断面布置及加宽、超高方式1.1路基设计原则根据沿线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考虑到当地的筑路经验,本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

选择合理的路基边坡率,采取经济而有效的路基支挡、防护及排水措施,确保路基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并最大限度的保护生态环境,使公路与沿线自然及社会环境调。

1.2路基设计依据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2)《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4)《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 018-97);5)《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T 019-98);6) 沿线筑路材料的调查资料;7)沿线排水及防护的调查资料。

1.3路基横断面布置1.路基宽度全线路基宽度为:2×3.50米行车道+2×1.75米硬路肩+2×0.75米土路肩,路基总宽度为12.0米。

2.路拱横坡本工程行车道及硬路肩横坡为2.0%,土路肩横坡为3.0%3.填方边坡本项目填方边坡坡率取1:1.5,边坡防护采用自然长草。

路堤坡脚设置宽1m,向外倾斜4%的护坡道。

4.挖方边坡挖方边坡坡率取1:1,边坡防护采用自然长草。

路堑坡脚设置宽1m,向内倾斜4%的碎落台。

土路肩外侧设置矩形边沟。

5、路基加宽及超高本工程一般路段的路拱横坡为2%,当平曲线半径不小于1500米时,曲线不设超高,余均设置超高。

路基超高取值按现行路线规范60Km/h的一般情况执行;路基超高在缓和曲线范围内完成渐变。

两侧行车道及硬路肩分别绕中心线超高旋转,使之成为单向超高断面。

土路肩在平曲线外侧设3%横坡;在平曲线内侧时,当行车道超高≦3%时,设3%的横坡,当行车道超高﹥3%时,采用与行车道相同的横坡,横坡过渡段同行车道。

平曲线半径小于250米时,对曲线内侧进行加宽(外侧不加宽),本项目采用三类加宽,加宽过渡段在缓和曲线范围内完成渐变。

路基路面说明

路基路面说明

路基、路面说明一、路基〔一〕路基设计原则、路基横断面布置及加宽、超高方案1、路基设计原则路基设计应根据公路功能、等级、交通量,结合沿线地形、地质等自然条件进行设计,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注重排水设施与防护设施的设计,防止水土流失、堵塞河道和诱发路基病害。

2、路基横断面布置情况及加宽、超高方案路基宽度:行车道宽度2×3. 25m,两侧各0.5m宽硬路肩。

路拱横坡为2%。

设计标高为路中线路面顶面标高。

平曲线超高采用绕路中线旋转的方式,超高渐变率应满足在保证行车安全所要求的最大值1/150和路面排水所需的最小值1/330之间,平曲线中缓和曲线长度无法满足超高渐变要求时,允许超高渐变段伸入直线段。

路基加宽采用3类加宽值。

〔二〕路基设计、施工工艺、参数、材料要求1、路基挖方边坡挖方路段主要为岩石,当岩石较好时路基挖方边坡采用1:0.1的坡比,的坡比,当挖方边坡较高时,每10m设一级边坡平台,平台宽m。

同时结合美化设计,在开挖边坡时,须将坡顶处作圆角处理,以防止挖方线条生硬。

硬质岩石挖方路基应采用光面、预裂爆破技术。

施工时,岩质边坡临近路堑设计坡面线2-3m 范围必须采用光面爆破施工技术。

2、路基填方边坡填方边坡原则上采用放破处理,第一级边坡坡比采用1:1.5,高度采用8m,第二级边坡坡比采用1:1.75,中间设m的平台。

3、低填方浅挖方路基路基填筑前应先对路基表层进行清除耕植土与填前夯实〔压〕工作,其处理深度均为30cm。

地基表层应碾压密实,在一般土地段,基层压实度不应小于90%。

当路基填土、挖方高度小于路面和路床总厚度时,应将地基表层土进行超挖并分层回填压实,其处理深度不小于路面结构底面以下。

4、陡坡路堤或填挖交界路基当地面横坡陡于1:5时,要求在原地表开挖成向路基内倾斜2~4%的反向台阶,台阶宽度不得小于2m时,为防止交界处路基不均匀沉降过大造成路面拉裂破坏,要求开挖区路床范围土质应挖除作换填处理。

1-4' 路基.路面说明

1-4' 路基.路面说明

第三篇路基、路面说明一、审查意见的执行情况2009年2月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交通厅文件内交发[2009]78号《关于省道313线兰家梁至嘎鲁图公路两阶段初步设计的批复》进行了第一次施工图设计。

2009年5月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公路局关于《省道313线兰家梁至嘎鲁图公路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审查意见》进行了第二次施工图设计。

本次施工图设计按内蒙古自治区公路局施工图设计审查意见执行。

(一)对初步设计审查意见的执行情况1、风积沙路段填方路堤的坡脚及土路肩与边坡相交处宜设计成圆弧形,挖方段根据路线与主导风向的关系,设置积沙平台。

执行情况:路堤坡脚与边坡相交处及挖方路堑坡口线与原地面线设计成圆弧形,与原地面圆缓过渡挖方路段,挖方段设置宽度为2米的浅碟形边沟,边沟外侧设置宽度为3米的积沙平台。

2、设计单位应进一步完善对全线不良地基段落的地质调查工作,根据地质资料合理确定不良地基处理方案。

执行情况:根据地勘资料及现场情况,在路线外侧设置临时排水沟及围堰,以防止施工期间积水侵蚀路基,同时保证路基高度,并根据积水深度在路基基底填筑砂砾垫层。

3、进一步完善对旧路路基的弯沉、含水量、压实度、CBR值等指标的调查,确定合理的旧路利用方案。

执行情况:原有路基为三级标准,压实度及路基填土高度不满足改造后的一级公路标准,如不挖除重新填筑,易造成差异沉降,因此将原有路基挖除后重新分层填筑,以保证路基稳定性。

4、同意路面设计方案,主线上面层采用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采用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均采用改性沥青,基层采用20cm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采用20cm水泥稳定碎石。

收费站路面面层采用28cm水泥混凝土,基层采用18cm的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采用20cm 的水泥稳定碎石。

连接线路面采用4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基层为20cm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为20cm水泥稳定碎石。

执行情况:根据批复意见,采用初步设计推荐的路面设计方案。

5、进一步补充路面用碎石的沥青黏附性、压碎值等相关试验。

3.路基、路面说明(1) -2

3.路基、路面说明(1) -2

路基、路面说明1、路基横断面及边坡设置1)、路基横断面:设计路基顶面宽度27m,其路幅划分为:0.75m(土路肩)+3m(硬路肩)+7.50m(行车道)+0.75m (路缘带)+3.00m(中央分隔带) +0.75m(路缘带)+ 7.50m(行车道) +3m(硬路肩) +0.75m(土路肩)。

超高方式: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

路基加宽:当平曲线半径等于或小于250m时,设置路基加宽。

加宽值参见JTG D20-2006《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加宽缓和段一般设在直线段,个别地方插入到圆曲线段内。

本设计路线纵断面和路基横断面均按设计标高绘制,土石方数量计算按路基施工标高控制。

道路拱横坡为2.0%,路肩为3.0%。

2)、边坡坡度填方路基边坡高度小于8m时,边坡坡度为1:1.5m,边坡高度大于8m,设置一道2m的平台,下部边坡坡度 1 :1.75 。

挖方路基边坡根据地质及边坡高度等情况确定。

土质边坡一般为1:0.5-1:0.75,石质边坡为1:0.3-1:0.5。

边坡高度大于8m时,设置一道2m的平台,上边坡采用1:0.75;坡顶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截水沟。

2、路基压实标准与压实度:填土宜采用透水性好的砂性土或粘土,清除地基上的杂草,填方路基应采用指定的料场且经过实验确定后方可填筑,本项目采用高级路面,路基压实度及填料规格应满足所列数值要求,当填料无法满足规范要求时,必须及时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

涵洞通道顶部、桥涵台背填料应优先考虑采用内摩擦角较大的砾类土、砂类土填筑,填土压实采用轻型机具,严格控制松铺厚度并保证满足压实度要求。

为保证路基边缘压实度,路基填方施工宽度每侧超填不少于30cm,按技术规范,本设计超填数量未计入。

3、路基、路面排水:为保证路基和路面的稳定,防止路面水影响行车安全,本设计浆砌预制块边沟,以实现迅速排出路面的地表水;填方路堤边坡上每隔20m设置横向流水槽,以保证路面的地表水集中排放,防止冲刷路堤边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基、路面说明一、路基(一)路基设计原则、路基横断面布置及加宽、超高方案1、路基设计原则路基设计应根据公路功能、等级、交通量,结合沿线地形、地质等自然条件进行设计,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注重排水设施与防护设施的设计,防止水土流失、堵塞河道和诱发路基病害。

2、路基横断面布置情况及加宽、超高方案路基宽度7.5m:行车道宽度2×3. 25m,两侧各0.5m宽硬路肩。

路拱横坡为2%。

设计标高为路中线路面顶面标高。

平曲线超高采用绕路中线旋转的方式,超高渐变率应满足在保证行车安全所要求的最大值1/150和路面排水所需的最小值1/330之间,平曲线中缓和曲线长度无法满足超高渐变要求时,允许超高渐变段伸入直线段。

路基加宽采用3类加宽值。

(二)路基设计、施工工艺、参数、材料要求1、路基挖方边坡挖方路段主要为岩石,当岩石较好时路基挖方边坡采用1:0.1的坡比,其余采用1:0.3或1:0.5的坡比,当挖方边坡较高时,每10m设一级边坡平台,平台宽1.5m。

同时结合美化设计,在开挖边坡时,须将坡顶处作圆角处理,以避免挖方线条生硬。

硬质岩石挖方路基应采用光面、预裂爆破技术。

施工时,岩质边坡临近路堑设计坡面线2-3m范围必须采用光面爆破施工技术。

2、路基填方边坡填方边坡原则上采用放破处理,第一级边坡坡比采用1:1.5,高度采用8m,第二级边坡坡比采用1:1.75,中间设1.5m的平台。

3、低填方浅挖方路基路基填筑前应先对路基表层进行清除耕植土与填前夯实(压)工作,其处理深度均为30cm。

地基表层应碾压密实,在一般土地段,基层压实度不应小于90%。

当路基填土、挖方高度小于路面和路床总厚度时,应将地基表层土进行超挖并分层回填压实,其处理深度不小于路面结构底面以下0.8m。

4、陡坡路堤或填挖交界路基当地面横坡陡于1:5时,要求在原地表开挖成向路基内倾斜2~4%的反向台阶,台阶宽度不得小于2m,当地表坡度陡于1:2.5且路堤边坡高度大于8.0m时,为避免交界处路基不均匀沉降过大造成路面拉裂破坏,要求开挖区路床范围土质应挖除作换填处理。

为避免孔隙水或基岩裂隙水渗入填方区软化路堤,填挖交界处应酌情设置横向排水渗沟,并于适当位置引出。

5、特殊路基设计一般原则:特殊路基设计应考虑地质和环境等因素对路基的影响,以及这些因素的发展变化规律,应遵循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力求根治的原则,通过综合技术经济比较,因地制宜,采取合理的整治方案和有效的工程措施。

本工程沿线表面存在软弱地基,形成原因是由于河滩多年沉积形成软弱土层和常年水田,主要表象为表层覆盖0~2m不等的软塑~可塑性粘土,下面层均为8~10m碎石土,地下水位较高。

处理方式采用排除地表水,在路基边沟底部设置纵向盲沟降低地下水位,结合换填处治的综合处理措施。

软弱地基设计原则:填方为水田时采用换填处理,换填深度为1m,材料优先利用路基断面方中不易分化的泥岩、砂岩,不足材料采用借方处理,材料强度不小于15Mpa。

淤泥较深时,采用抛石挤淤的方式处理。

6、路基表层处理:包括清表、排水、碾压、筑埂、翻挖等工作,具体为:①稳定斜坡上地基表层处理:表层横坡缓于1:5时,在清除地表草皮、腐植土后,可直接在地面上碾压后填筑路堤;地表横坡大于1:5时,原地面应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2m。

当基岩面上的覆盖层较薄时,宜先清除覆盖层再挖台阶;当覆盖层较厚且稳定时,可予保留。

②路基表层应碾压密实。

在一般土质地段,基底压实度不应小于90%。

当路基填土高度小于路面和路床总厚度时,按低填浅挖路基处理。

③在水田地段必须先进行排水处理,然后清表、作特殊路基处理。

(三)路基压实度标准与压实度及填料强度要求根据高等级路面路基设计标准提高一级的要求,本工程路基强度及压实度要求参照部颁《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03-2004)中二级公路规定执行:压实度级填料强度要求(四)路基支挡、加固及防护工程根据本路段挖方边坡坡度及岩体类型,挖方边坡达到二级坡和岩石为顺层时,采用锚杆喷射混凝土防护。

挖方段有房屋和水塘时,采用2米高护面墙进行防护,以便保护路边房屋。

填方放坡路段坡面采用喷播植草防护,在陡山坡上的填方路基,采用护脚对坡脚进行防护,增加路基的稳定性。

一般填方高度大于10米或路边用地受限制时采用护肩墙或路肩墙进行防护,填方高度小于3米采用护肩墙,3到7米采用重力式路肩墙,7米以上采用衡重式路肩墙,若路基受水流冲刷,则挡墙全部采用浸水衡重式路肩墙。

(五)路基、路面排水系统及其防护本路段排水系统由路基边沟、排水沟、截水沟、涵洞、桥梁及沿线沟渠组成。

①边沟设置在路基挖方边坡坡脚,排除路面水。

采用过水断面为40cm×60cm的边沟,实体采用M7.5浆砌片石。

边沟排水坡度同纵断面,为考虑边沟排水,在纵面设计时最小纵坡均≧0.3%。

边沟排水应直接引入涵洞、排水沟或天然沟渠。

②排水沟设于填方路段,与路基两侧的桥涵进出水口或水沟相连,排水沟采用梯形断面,内外壁的坡度均为1:1,一般尺寸为60cm×60cm。

如与农田排灌沟渠发生冲突,应改移沟渠,并与排水沟或涵洞出水口顺接,以确保公路排水设施与当地农业灌溉设施畅通。

③路基侵占原有道路两侧沟渠时,为排水顺畅,全线共有6处需改沟、改河。

施工时应注意与原有沟渠的平面和纵断面顺接。

(六)借、弃土方案根据路基土石方工程数量计算、调配结果及软基换填工程数量计算,本工程弃土石方量约138257 m3。

路基防护可采用挖方中的弃土石方。

根据调查了解,全段共设置1个弃土场,位于K28+000,弃土场库容足够大。

弃土场顶面应该进行复耕处理,边坡绿化,且弃土场四周坡脚处修建排水沟,保证排水顺畅。

(七)施工注意事项①路基填料优先采用断面挖方中的石方,砾类土、砂类土也应优先选作路床填料,土质较差的细粒土可填于非软弱地基路段的路堤底部,用不同填料填筑路基时,应分层填筑,每一水平层应采用同类填料。

②边沟、排水沟与涵洞进出口及天然沟渠的衔接处,在施工过程中应对其标高进行实地核对,根据具体情况做适当调整。

③路基填筑时应分层填筑压实。

填料粒径应满足规范要求。

④路堑开挖不论开挖工程量和开挖深度大小,均应自上而下进行,不得乱挖超挖。

开挖石方应根据岩石的类别、风化程度和节理发育程度等确定开挖方式。

⑤高挖方地段:本路段高挖方地段较多,高挖方路段施工注意从上到下,小炮开挖,避免放大炮扰动岩层稳定,高挖方老路施工段施工时,要求分段开挖,调整施工时段,注意安全。

⑥路基施工其他要求严格按照《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办理。

二、路面(一)设计原则1、路面类型根据本路段车类型以货车居多,车流量大的情况,要求路面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稳定性好、平整度及粗糙度好的特点,本项目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其具有良好的行车舒适度,噪音低、灰尘少,抗滑性能好,且与本项目所在的山区环境相协调,沥青面层施工方便,通车时间段,利于本线保畅施工组织,且易于运营过程的路面养护。

2、自然区划路线经过地区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区划的V2(重庆山地过湿区)。

3、设计使用年限根据交通量选用沥青路面,设计基准期8年。

(二)材料参数第1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28.3 (0.01mm)第2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31.8 (0.01mm)第3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36.6 (0.01mm)第4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94.7 (0.01mm)土基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322.9 (0.01mm)(三)结构组合设计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J D40-2002,并经过比较确定结构类型及组合为:(四)道路材料组成要求1、沥青混凝土面层(AC-13,AC-20) ⑴材料要求 a.沥青材料沥青混凝土路面采用的沥青采用70号,其质量标准应分别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表4.2.1-2“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的要求C 级道路石油沥青70#沥青技术要求应用于路面上面层改性沥青混合料改性剂采用SBS 或sasobit 改性剂,沥青混合料中改性剂掺量为4%。

改性沥青的技术指标见下表。

SBS 改性沥青技术指标要求注:1. SHRP 指标作为代理商或供应商对每批次沥青结合料的质量承诺,其余常规指标作为施工质量控制。

Sasobit 的物理和化学性质Sasobit 改性沥青技术要求应用于沥青混凝土层间粘层的改性乳化沥青应达到以下技术要求: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b.粗集料AC-13粗集料最大粒径不大于16mm ,AC-20粗集料最大粒径不大于26.5mm粗集料应具有良好的颗粒形状,以方孔筛为准。

其粒径规格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表4.8.3“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规格”,见下表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规格.粗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具有足够的强度、耐磨耗性,其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表4.8.2“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技术要求”,见下表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c.细集料细集料采用天然砂、机制砂及石屑,其规格应分别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表4.9.3 “沥青混合料用天然砂规格”、“沥青混合料用机制砂或石屑规格”的要求,见下表沥青混合料用天然砂规格沥青混合料用机制砂或石屑规格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组成,其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表4.9.2的技术要求,见下表沥青混合料用细集料质量要求沥青混合料的矿粉必须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

其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表4.10.1的技术要求,见下表沥青混合料用矿粉质量要求d.其他要求沥青混凝土的拌合、运输、压实、施工温度、混合料矿料级配、渗水系数均应满足规范要求。

2、稀浆封层(5mm厚ES-2)⑴材料要求a.沥青材料稀浆封层沥青采用乳化石油沥青PC-1,其质量标准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表4.3.2 道路用乳化石油沥青质量要求”的规定,见下表道路用乳化沥青质量要求b.矿料矿料级配采用ES-2,其质量标准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表6.5.5“稀浆封层和微表处的矿料级配”的要求,见下表。

稀浆封层和微表处的矿料级配c.混合料稀浆封层的混合料中乳化沥青及改性乳化沥青的用量应通过配合比试验确定,建议油石比8%~13%,其技术要求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表6.5.6“稀浆封层和微表处混合料技术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