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学重点题型版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神经病学必考大题与名词解释

(完整word版)神经病学必考大题与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 Brown-Sequard综合征:又称为脊髓半切损害,表现为病侧损害节段的根性疼痛和感觉过敏带,病侧损害平面以下的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和深感觉消失,对侧痛、温觉缺失。

常见于髓外肿瘤、外伤、脊髓血肿等。

(2) 闭锁综合征:又称去传出状态,是双侧脑桥基底部病变,典型临床症状为意识清醒,咽部、四肢不能活动,仅以眼部的某些动作与外界交流(3) Horner征:由于颈上及脑干网状结构等交感纤维损害,临床表现为病侧眼球凹陷、瞳孔缩小、眼裂变小,可伴有同侧面部少汗或无汗。

(4) Broca失语:损伤部位在额下回后部,又称运动性失语。

临床特点以口语表达障碍最为突出,呈典型非流利型口语,口语理解相对较好。

(5) Wernicke失语:即感觉性失语,受损部位位于优势半球的颞上回后部。

表现为对口语无法理解,但运动性语言正常(6) 低颅压头痛:是脑脊液压力降低(<60mmHg)所致的头痛,多为体位性,患者通常在直立15分钟内出现头痛或头痛明显加重,卧位后头痛缓解或消失。

(7) 痛性抽搐: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发作时疼痛可引起反射性面肌抽搐,口角牵向患侧,并有面红、流泪和流涎,称痛性抽搐。

(8) Hunt综合征:病变在膝状神经节时,除了有周围性面瘫、舌前2/3味觉丧失、听觉过敏,还有患侧乳突疼痛、耳廓和外耳道感觉减退或异常,外耳道或鼓膜出现疱疹。

(9) Bell麻痹:是指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导致的周围性面瘫(10) Bell征:面神经炎时出现周围性面瘫,闭眼时瘫痪侧眼球向外上方转动显露出白色巩膜。

(11) 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脑脊液中蛋白含量增高明显而细胞数目正常,在格兰-巴雷综合征中此现象是该病的特征之一(12) 多发性神经病:是四肢远端对称性感觉障碍、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13)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指因脑血管病变引起的短暂性、局限性脑功能缺失或视网膜功能障碍,临床症状多在10~20分钟,多在1小时内缓解,最长不超过24消失,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结构性影像学检查无责任病灶。

神经病学考试重点

神经病学考试重点

神经病一、单选(有的只标了页数,选择题,随意一点吧)1、昏迷的诊断依据:意识完全丧失,各种强刺激不能使其觉醒,无有目的的自主活动,不能自发睁眼。

(1)浅昏迷意识完全丧失,仍有较少的无意识自发动作,生命体征无改变(2)中昏迷对外界的正常刺激均无反应,自发动作很少,生命体征有改变(3)深昏迷对外界任何刺激均无反应,全身肌肉松弛,无任何自主运动,生命体征明显改变。

2、单纯疱疹脑炎的病理:脑组织水肿、软化、出血、坏死,脑实质中出血性坏死,神经细胞核胶质细胞核内可见嗜酸性包涵体,包涵体内含有疱疹病毒的颗粒和抗原,是最有特征的改变。

3、吉兰巴雷综合症的诊断依据①病前1-4周有感染史,②急性或亚急性起病;③四肢对称性迟缓性瘫痪,④可有感觉异常、末梢型感觉障碍、⑤可有脑神经损害;⑥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⑦电生理改变:(早期F波或H反射延迟NCV减慢、远端潜伏期延长)4、各神经损伤感觉障碍的特点A神经干型感觉障碍:各感觉均减退或消失;B末梢型感觉障碍:四肢对称性的末端各种感觉障碍;C后跟型感觉障碍:单侧阶段性感觉障碍;D髓内型感觉障碍:①后角型:损伤侧阶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病变侧痛、温觉障碍、而触觉和深感觉保存;②后索型:深感觉障碍和精细触觉障碍,出现感觉性共济失调;③侧索型:病变对侧平面以下痛、温觉消失而触觉和深感觉保存;④前联合型:受损部位双侧阶段性分布的对称性分离性感觉障碍,表现痛、温觉消失而触觉和深感觉保存。

E脑干型感觉障碍:交叉性感觉障碍。

①延髓外侧和脑桥下部,丘脑侧束(同侧面部和对侧半身分离性感觉障碍);②延髓内部病变损害内侧丘系引起对侧深感觉缺失(对侧面部及半身各种感觉均发生障碍)。

F丘脑型感觉障碍:损害时出现对侧偏身(包括面部)完全性感觉缺失或减退。

深感觉和触觉障碍重于痛、温觉,远端重于近端,常伴发患侧肢体的自发性疼痛。

G内囊型感觉障碍:为偏身型感觉障碍,即对侧偏身(面部)感觉缺失或减退。

5、中枢,周围瘫的鉴别特征周围中枢面瘫程度重轻症状表现面部表情肌瘫痪使表情动作丧失病灶对侧下部面部表情肌瘫痪(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额支无损,皱额、皱眉和闭眼动作无障碍;病灶对侧面部随意动作丧失而哭、笑等动作仍保存;常伴有同侧偏瘫和中枢性舌下神经瘫恢复速度缓慢较快常见面神经炎脑血管疾病及脑部肿瘤疾病6、脊髓纵定位特点P237、各种失语症特点:A外侧裂周围失语综合征:部位外侧裂周围区,特点复述障碍①Broca失语:口语表达障碍,命名困难,发音和语调障碍,错语常见,阅读以及书写均不同程度受到损害,常伴有颜面失用。

神经病学考试重点

神经病学考试重点

1、神经结构病损后出现的症状,按其表现可分为四组:缺损症状、刺激症状、释放症状和断联症状。

2、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部分大脑、间脑、脑干和小脑等部分。

3、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面瘫程度重,面部表情肌瘫痪使表情动作丧失,恢复缓慢,常见于面神经炎;中枢性面神经麻痹:面瘫程度轻,病灶对侧下部面部表情肌瘫痪(鼻唇沟变浅和口角下垂),额支无损,皱额、皱眉和闭眼动作无碍;病灶对侧面部随意动作丧失而哭、笑等动作仍保存;常伴有同侧偏瘫和中枢性。

恢复速度较快,常见于脑血管疾病和脑部肿瘤。

4、闭锁综合征:又称去传出状态,病变位于脑桥基地部,双侧锥体束和皮质脑干束均受累,仅能以瞬目和眼球垂直运动示意和周围建立关系。

5、临床检查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瘫痪分布整个肢体为主肌群为主肌张力增高,呈痉挛性瘫痪降低,呈迟缓性瘫痪浅反射消失消失腱反射增强减弱或消失病理反射阳性阴性肌萎缩无或有轻度废用性萎缩明显皮肤营养障碍多数无障碍常有肌束颤动或肌纤维颤动无可有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正常,无失神经电位神经传导速度异常,有失神经电位6、真性球麻痹:一侧或双侧舌咽、迷走神经下运动神经元损害引起唇、腭、舌和声带麻痹或肌肉本身的无力称真性球麻痹。

7、肌力的六级记录法:0级——完全瘫痪,肌肉无收缩;1级——肌肉可收缩,但不能产生动作;3级——肢体能在床面上移动,但不能抵抗自身重力,即不能抬起;4级——肢体能抵抗重力离开床面,但不能抵抗阻力;5级——正常肌力。

8、深反射中腱反射包括: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桡骨膜反射,膝反射。

9、脑膜刺激征检查:1、屈颈试验:患者仰卧,检查者托患者枕部并使其头部前屈而表现不同程度的颈强,被动屈颈受限,称为颈强直,但需排除颈椎病。

2、克匿格征:患者仰卧,下肢髋、膝关节处屈曲成直角,检查者于膝关节处试行伸直小腿,如伸直受限并出现疼痛,大小间夹角<135°,为克匿格征阳性。

3、布鲁津斯基征:患者仰卧屈颈时出现双侧髋、膝部屈曲;一侧下肢膝关节屈曲位,检查者使该下肢向腹部屈曲,对侧下肢亦发生屈曲,均为布鲁津斯基征阳性。

神经病学考试重点归纳

神经病学考试重点归纳

一、名词解释1.腔隙性脑梗死——大脑半球或脑干深部的小穿通动脉,在长期高血压的基础上,血管壁发生病变,导致管腔闭塞,形成小的梗死灶。

2.帕金森病: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步态异常等。

3.慌张步态:PD患者的特有体征,表现为迈步时以极小的步伐向前冲,越走越快,不能立刻停下脚步。

4.冻结现象:PD病人在行走时双腿突然不能抬起好像被粘在地上一样的现象,称为冻结现象。

5.Locked-in Syndrome:闭锁综合征,脑桥基底部病变所致。

双侧皮质脑干束和皮质脊髓束均被阻断,展神经核以下运动性传出功能丧失,患者表现为不能说话,眼球水平运动障碍,双侧面瘫,构音障碍,吞咽运动障碍,不能转颈耸肩,四肢全瘫,可有双侧病理反射。

但中脑网状激活系统未受损,因此意识清醒,对语言的理解无障碍;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功能保留,患者可通过眼球的上下运动示意。

6. Wallenberg Syndrome :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病变位于延髓上段的背外侧区,表现为:1)前庭神经核损害(恶心、呕吐、眩晕和眼震);2)疑核、舌咽、迷走神经损害(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同侧软腭低垂和咽反射消失;3)病变侧共济失调(小脑绳状体损害);4)交感神经下行神经纤维(Horner综合征);5)交叉性偏身感觉障碍:三叉神经脊束核和脊髓丘脑束受损(同侧面部痛、温觉障碍,对侧偏身痛温觉减退或消失。

7.Weber Syndrome:大脑脚综合征,病变位于一侧中脑大脑脚脚底,侵犯了动眼神经、锥体束和皮质核束。

表现为病灶侧动眼神经麻痹,病灶对侧偏瘫(中枢性面、舌瘫)。

8.Brown-Sequard Syndrome:脊髓半切征,病变损伤平面以下深感觉障碍以及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对侧损伤平面以下痛温觉缺失。

9.Gerstmann Syndrome:古茨曼综合征,优势半球顶叶角回皮质损害所致。

临床表现为:计算不能、书写不能、不能辨别手指、不能辨别左右。

陈生弟版神经病学重点,名解+大题

陈生弟版神经病学重点,名解+大题

本重点根据陈生弟主编的《神经病学》,结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考试重点编辑1.神经病学:是研究神经系统和骨骼肌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康复,预防的科学。

2.黄斑回避:枕叶视中枢病变引起两眼对侧视野同向偏盲,视野中心视力常保存,称~。

3.一个半综合征:一侧脑桥侧视中枢(外展旁核)及双侧内侧纵束同时受到破坏,则出现同侧凝视麻痹,对侧核间性凝视麻痹,即两眼向病灶侧注视时,同侧眼球不能外展,对侧眼球不能内收;向病灶对侧注视时,对侧眼球能外展,病灶侧眼球不能内收,而两眼内聚运动仍正常,称为~。

4.感觉是感受器接受到的各种形式的刺激在大脑中的综合反映。

5.瘫痪:是指骨骼肌的收缩能力(肌力)的减弱或丧失。

瘫痪是由运动神经元(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引起。

6.脊髓休克:急性脊髓横贯性损害时,病人出现双下肢软瘫,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病理反射引不出,尿潴留,称为~。

7.颈膨大:颈部上肢神经出入处形成膨大,相当于C5~T2,在C7 处最宽,发出神经支配上肢.8.腰膨大:腰部下肢神经出入处形成膨大,大小次于颈膨大,相当于L1~S1节段,L4处最宽,发出神经支配上肢.9.马鞍回避:髓内病变,感觉障碍由内向外扩展,骶部保留,直到病变后期,才影响骶部的感觉。

10.霍纳(Horner)综合征:颈上交感神经节及其纤维损害所致,瞳孔缩小(病损同侧),眼球内陷(眼眶肌麻痹),眼裂变小(眼睑肌麻痹),同侧面部出汗减少。

11.阿罗瞳孔(Argyll-Robertson pupil):多由神经梅毒引起。

中脑顶盖前区受损。

特征为两侧瞳孔大小不等,边缘不整,光反射消失而调节反射存在。

12.艾迪瞳孔(Adie pupil):表现为一侧瞳孔散大,表面上似乎光反射消失,但实际上只是对光线强弱变化反应迟钝,调节反射也比较迟钝。

13.球麻痹:舌咽神经与迷走神经往往同时受损,表现为吞咽困难,声音嘶哑,饮水呛咳,称为~。

14.颈静脉孔综合征:后颅窝病变,副神经和舌咽迷走神经一道受损,表现球麻痹和垂肩等症状,称为~。

《神经病学》复习题精选全文完整版

《神经病学》复习题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一、名词解释:1、Willis环:又称为脑底动脉环,由双侧大脑前动脉、颈内动脉终末端、大脑后动脉和前交通动脉、后交通动脉连接而成,使左右侧大脑半球以及前后循环形成侧支循环,对脑的血液供应发挥调节和代偿作用。

2、Brown-Sequard syndrome:脊髓半侧损害时,病变节段以下同侧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及深感觉障碍,对侧痛温觉缺失,称为脊髓半切综合征。

3、运动性失语(motor aphasia):①前语言区②无咽喉/舌肌瘫痪但不能言语或只能讲一两个简单的字;能理解别人言语及文字而难以读出,电报式表达但用词常不错。

4、感觉性失语(sensory aphasia):①后语言区②发音正常但不能理解别人及自己的言语,模仿讲话的能力也减退,患者严重言语缺陷但无内省力。

5、命名性失语(nominal aphasia):①顶叶后下部、角回附近言语形成区②称呼物体名称的能力丧失但能表述如何使用该种物件;患者能辨明别人讲述某物名称是否正确但自我表述经常错误。

6、Horner征:颈上交感神经径路受损时出现,表现为同侧瞳孔缩小,眼球内陷,眼裂变小以及同侧面部出汗减少。

7、Wallenberg syndrome:眩晕、恶心呕吐、眼球震颤;构音障碍、吞咽困难,病侧软腭不能上抬,悬雍垂偏健侧;交叉性痛、温觉障碍(同侧面部,对侧肢体);同侧小脑性共济失调;同侧Horner征。

8、癫痫持续状态:是指一次癫痫发作持续30分钟以上或连续多次发作,发作间歇期意识未能完全恢复。

9、重症肌无力危象:病人如果急骤发生延髓肌和呼吸肌严重无力,以致不能维持正常换气功能时,称为重症肌无力危象,是重症肌无力常见的死因。

10、杰克逊(Jackson) 癫痫:若发作自一处开始后,按照大脑皮质运动区的分布顺序缓慢地移动,如从一侧拇指沿手指、腕部、肘部和肩部扩展。

11、Hunt综合征:一侧面神经周围性瘫痪伴有病变侧乳部疼痛,耳廓与外耳道感觉减退,外耳道或鼓膜出现疱疹,称为Hunt综合征。

神经病学重点题型版

神经病学重点题型版

神经病学重点题型版神经病学重点一、名词解释1.脊髓半侧损害:引起脊髓半切综合征,主要特点是病变节段以下同侧上运动神经元性瘫、深感觉障碍、精细触觉障碍及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对侧痛温觉障碍。

2.浅昏迷:意识完全丧失,仍有较少的无意识自发动作。

对周围事物及声、光等刺激全无反应,对强烈刺激如疼痛刺激可有回避动作及痛苦表情,但不能觉醒。

吞咽反射、咳嗽反射、角膜反射以及瞳孔对光反射仍然存在。

生命体征无明显改变。

3.深昏迷:对外界任何刺激均无反应,全身肌肉松弛,无任何自主运动。

眼球固定,瞳孔散大,各种反射消失,大小便多失禁。

生命体征已有明显改变,呼吸不规则,血压或有下降。

肌张力:是肌肉松弛状态的紧张度和被动运动时遇到的阻力。

(检查时嘱患者肌肉放松,触摸感受肌肉硬度,并被动屈伸肢体感知阻力。

)4.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的原发性头痛,其特征是发作性、多为偏侧、中重度、搏动样头痛,一般持续4~72小时,可伴有恶心、呕吐,光、声刺激或日常活动均可加重头痛,安静环境、休息可缓解头痛。

5.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由于局部脑或视网膜缺血引起的短暂性神经功能缺损,临床症状一般不超过1小时,最长不超过24小时,且无责任病灶的证据。

凡神经影像学检查有神经功能缺损对应的明确病灶者不宜称为TIA。

6.孤立综合征(CIS):因首次发生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事件所导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既可表现为孤立的视神经炎、脑干脑炎、脊髓炎或某个解剖部位受累后症状体征(通常不包括脑干脑炎以外的其他脑炎,)亦可出现多部位同时受累的复合临床表现。

7.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免疫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慢性炎性脱髓鞘性疾病。

主要临床特点为病灶的空间多发性和时间多发性。

8.癫痫持续状态:或称癫痫状态,传统定义认为癫痫持续状态指“癫痫连续发作之间意识尚未完全恢复又频繁再发,或癫痫发作持续30分钟以上未自行停止”。

9.脊髓休克:又称脊休克,当脊髓与高位中枢断离时,脊髓暂时丧失反射活动的能力而进入无反应状态的现象。

神经病学考试重点

神经病学考试重点
简答论述题
1、视乳头水肿与其他眼部疾病的鉴别
视乳头水肿是颅内压增高的主要客观体征之一,其发生是由于颅内压增高影响视网膜中央静脉和淋巴回流所致。
症状和体征 视乳头水肿 视神经乳头炎 假性视乳头水肿 高血压性眼底病变
视野 晚期盲点扩大,周边部视野缺损 向心性视野缩小 正常 不定
视力 早期常正常,晚期减退 早期迅速减退 正常 常不受影响
昏迷按严重程度可分为三组:
1. 浅昏迷 意识完全丧失,仍有较少的无意识自发动作。对周围事物及声、光等刺激全无反应,对强烈刺激如疼痛刺激有回避动作及痛苦表情,但不能觉醒。吞咽反射、咳嗽反射、角膜反射以及瞳孔对光反射仍然存在。生命体征无明显改变。
2. 中昏迷 对外界的正常刺激均无应,自发动作很少,对强刺激的防御反射、角膜反射和瞳孔对光反射减弱,大小便潴留或失禁。此时生命体征已有改变。
(1)肌无力危象:为最常见的危象,疾病本身发展所致,多由于抗胆碱酯酶药量不足。如注射依酚氯铵或新斯的明后症状减轻则诊断。
(2)胆碱能危象:非常少见,由于抗胆碱酯酶药物过量引起,患者肌无力加重,并且出现明显胆碱酯酶抑制剂的不良反应如肌束颤动及毒蕈碱样反应。可经脉注射依酚氯铵2mg,如症状加重则应立即停用抗胆碱酯酶药物,待药物排除后可重新调整剂量。
10,化脑,结脑,病脑脑脊液的鉴别。
化脑:压力常升高;外观浑浊或呈脓性;细胞数明显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通常为(1000~10000)×106/L;蛋白升高;糖含量下降,通常低于2.2mmol/L;氯化物降低。脑脊液涂片革兰染色阳性率在60%以上,细菌培养阳性率在80%以上。
结脑:压力增高可达400mmH2O或以上,外观无色透明或微黄,静置后可有薄膜形成;淋巴细胞显著增多,常为(50~500)×106/L;蛋白增高,通常为1~2g/L,糖及氯化物下降。CSF抗酸染色仅少数为阳性。

神经病学考试重点

神经病学考试重点

一、总论1、简述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原则2、左侧额叶损害可出现哪些临床表现?3、Wallenberg综合征的临床特点。

4、交叉性麻痹。

5、分离性感觉障碍。

6、内囊损害的临床特点7、何谓病理反射?常见的有哪些?8、何谓Babinski征等位征?如何检查?9、脑膜刺激征的检查方法。

10、Gower征11、脊髓休克二、脑血管病1、何谓腔隙性脑梗塞?有哪些常见临床类型?2、简述TIA的临床特征和可能的发病机制。

3、脑出血与脑血栓形成的鉴别要点。

4、简述脑栓塞的临床特点。

5、脑梗塞超早期溶栓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6、脑叶出血的临床特点。

三、脊髓疾病1、何谓Brown-Sequard综合征?2、何谓脊髓疾病的纵定位和横定位3、简述急性脊髓炎的临床特征。

四、运动障碍性疾病1、结合生化改变阐述Parkinson病的主要药物治疗机制。

2、简述帕金森病的诊断要点和鉴别诊断。

3、帕金森病的“四主征”是什么?五、肌肉疾病1、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特点?2、何谓重症肌无力危象?分为几型?如何抢救?六、周围神经疾病1、简述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Guillain-Barre氏综合征)的临床特征。

2、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特点3、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特点4、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特点七、癫痫1、癫痫2、何谓癫痫持续状态?简述其抢救原则。

3、癫痫常见发作类型的首选药物。

八、痴呆1、痴呆的定义2、痴呆的“ABC”症状3、痴呆常见的原因有哪些?各有何临床特点?4、Alzheimer病的临床特点5、Lewy小体痴呆的核心症状九、脱髓鞘疾病1、视神经脊髓炎的临床特点2、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特点3、如何理解多发性硬化的空间多灶性和时间的多向性?注意:一、考点:1、运动系统的组成2、意识活动包括的两方面、嗜睡3、特殊类型的意识障碍(大类)4、闭锁综合征5、失语:运动性失语(Broca)、感觉性失语(Wernicke)6、痫性发作7、昏厥8、眩晕9、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鉴别10、步态异常各自典型表现11、正常肌力分级及相关内容。

神经病学临床专业重点

神经病学临床专业重点

神经病学题型:1.填空题10X1;2.选择题40X1;3.名解5X4;4.问答20分,4个或5个5.案例分析1X10(为脑血管病病例)1)Willis环:即大脑动脉环,由两侧大脑前动脉起始段、两侧颈内动脉末端、两侧大脑后动脉借前、后交通动脉连通形成,使颈内动脉系与椎—基底动脉系相交通。

2)脑动脉系统:分为颈内动脉系和椎—基底动脉系(来源于颈内动脉和椎动脉。

以顶枕沟为界,大脑半球前2/3和部分间脑由颈内动脉分支供应,大脑半球后1/3及部分间脑、脑干和小脑由椎基底动脉供应)3)面神经炎:又称Bell麻痹,系指茎孔以上面神经管内段面神经的一种急性非化脓性炎症,主要表现为面部肌肉运动障碍,临床表现为双侧一重一轻面肌瘫痪,表现为不能皱眉与蹙额,眼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畏光、流泪及Bell现象。

4)周围性与中枢性面瘫的区别:特征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中枢性面神经麻痹面瘫程度重轻症状表现面部表情肌瘫痪使表情动作丧失病灶对侧下部面部表情肌瘫痪(唇鼻沟变浅和口角下垂),额支无损(两侧中枢支配),皱额、皱眉和闭眼动作无障碍;病灶对侧面部随意动作丧失而苦、笑等动作仍保存;常伴有同侧偏瘫和中枢性舍下神经瘫恢复速度缓慢较快常见病因神经炎脑血管疾病及脑部肿瘤5)真、假球麻痹的鉴别:特征真性球麻痹假性球麻痹病变部位舌咽、迷走神经(一侧或两侧)双侧皮质脑干束下颌反射正常亢进咽反射消失存在强苦强笑无有舌肌萎缩可有无双锥体束征无常有6)神经节段性分布:T2分布于胸骨角水平;T4分布于乳头平面;T6分布于剑突水平;T8分布于肋弓下缘;T10分布于脐水平;T12和L1分布于腹股沟水平。

7)上下神经元瘫痪的区别:特点上运动神经元瘫痪下运动神经元瘫痪肌张力增高降低肌反射亢进减弱或消失病理反射有无肌肉萎缩无有8)反射:是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神经活动,它是机体对刺激的非自主反映,如触觉、痛觉或突然牵引肌肉等刺激。

9)意识障碍:指个体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感知能力出现障碍;可分为觉醒度下降和意识内容变化两方面。

神经病学各章复习要点和试题练习

神经病学各章复习要点和试题练习

神经病学各章复习要点和试题练习神经病学各章复习要点和试题练习第一章神经病学概论1.右侧内囊后肢受损,可能出现的病症是A.嗅觉丧失B.同侧肢体麻痹和半身躯体感觉丧失C.双眼左侧半视野偏盲D.对侧半身痛温觉丧失而触觉存在E.右耳听觉丧失答案:C 2.某病人因外伤致使脊髓腰1节段右侧半横断,损伤平面以下会出现A.右侧痛温觉丧失B.右侧粗触觉丧失C.左侧本体感觉丧失D.右侧本体感觉丧失E.左侧肢体随意运动丧失答案:D 3.位于延髓内的脑神经核是A.滑车神经核B.三叉神经运动核C.面神经核D.展神经核E.疑核答案:E 4.可有痉挛性斜颈表现的病是A.帕金森病B.锥体系损害C.舞蹈病D.脑干疾病E.肌张力障碍答案:E 5.引出Chaddock征提示A.皮质脑干束损害B.脊髓丘脑束损害C.锥体束损害D.薄束损害E.楔束损害答案:C 6.出现颞叶钩回疝时,有定位意义的瞳孔变化是A.患侧瞳孔逐渐扩大B.患侧瞳孔逐渐缩小C.双侧瞳孔散大D.双侧瞳孔缩小E.双侧瞳孔大小多变答案:A 第 1 页共 1 页7.无眩晕、无听力障碍和肌力完好的患者,出现右上肢指鼻试验不正确和轮替动作差、右下肢跟膝胫试验差。

病损部位在A.小脑蚓部B.右侧小脑半球C.左侧小脑半球D.左侧脑桥前庭神经核E.右侧脑桥前庭神经核答案:B 8.病人男性,21岁,右侧肢体抽搐2年。

突然昏迷1小时。

查体:神志浅昏迷,左侧肢体偏瘫。

CT显示右额叶脑内血肿,临床诊断最可能是A.原发性癫痛B.脑动脉硬化C.脑动脉瘤D.脑血管畸形E.高血压脑出血答案:D 试题点评:突然起病的颅内出血,无外伤史,病人年轻,最可能是脑血管畸形。

9.只受对侧大脑运动皮层支配的脑神经运动核为A.三叉神经运动核B.迷走神经背运动核C.疑核D.舌下神经核E.动眼神经核答案:D 10.正常人脑脊液中糖的最低含量为A.4.0mmoVL B.3.5mmol/L C.3.0mmoVL D.2.5mmoVL E.2.0mmol/L 答案:D 11.偏盲型视野缺损最常见于A.糖尿病性视神经乳头水肿B.Graves病浸润性突眼C.嗜铬细胞瘤阵发高血压眼底出血D.垂体腺瘤鞍上发展E.希恩综合征垂体梗塞答案:D 第二章周围神经病三叉神经痛1.男,70岁。

(完整)神经病学必考重点

(完整)神经病学必考重点

神经病学必考重点【单选】1、迟缓性瘫痪临床表现:肌力减退、肌张力减低或消失(无“折刀”现象)、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肌肉萎缩明显.P822、单纯疱疹脑炎(HSE)的病理:脑实质中出血性坏死;嗜酸性包涵体;(袖套状淋巴细胞浸润,小胶质细胞增生,神经细胞弥漫性变性坏死)。

P2353、几种失语症的特点:①Broca失语:表达性失语或运动性失语;②Wernicke失语:听觉性失语或感觉性失语;③传导性失语:流利性口语,但大量错词(能感知);④经皮质性失语综合征(分水岭区失语综合症):复述相对保留;⑤完全性失语;⑥命名性失语:遗忘性失语,命名不能。

P694、延髓麻痹(真性延髓麻痹、球麻痹)的表现:声音嘶哑、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及咽反射消失。

P465、根性感觉障碍特点:剧烈放射性疼痛P606、高血压脑出血部位:(脑内细小动脉在长期高血压作用下发生慢性病变破裂)基地核的壳核及内囊区.P1897、动眼神经麻痹表现:上睑下垂,眼球向外下斜视,不能内上、内向、向下转动,复视,瞳孔散大,光反射及调节反射均消失.P348、视野缺损定位:①双眼颞侧偏盲:视交叉中部;②双眼对侧同向性偏盲:视束、外侧膝状体、视辐射及视皮质;③双眼对侧同向上象限盲:颞叶后部;④双眼对侧同向下象限盲:顶叶。

P779、脑血栓形成病因:动脉粥样硬、(动脉炎)P17610、帕金森病变部位:黑质P27811、脑干损害表现:交叉性瘫P1412、周围、中枢性面瘫鉴别:周围:同侧面肌瘫痪;中枢:对侧下面部表情及瘫痪。

P4113、吉兰-—巴雷综合征(G BS、格林巴利)临床表现:肢体对称性物理、肢体感觉异常、双侧面神经麻痹、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P35014、多发性硬化(M S)病变特点:多发性、缓解--复发、空间多发性(DI S)、时间多发性(DIT)P26015、重症肌无力临床特点:受累骨骼肌病态疲劳、休息后减轻、晨轻暮重、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有效。

P36616、偏头痛临床特点:发作性、多为偏侧、中重度、搏动样头痛P15817、蛛网膜下出血S A H并发症:①再出血;②脑血管痉挛(CV S);③急性或亚急性脑积水;④其他,如癫痫发作、低钠血症等.P19418、老年痴呆(阿尔茨海默病)临床表现:记忆障碍、思维和判断力障碍、性格改变和情感障碍、不能完成日常事项。

神经病学期末考试点题重点

神经病学期末考试点题重点

wernicke失语:又称听觉性失语或感觉性失语,由优势侧颞上回后部病变引起broca失语:又称表达性失语或运动性失语,由优势侧颞下回后部病变引起脊髓半切综合征:病变侧损伤平面以下深感觉障碍及上运动神经源性瘫痪,对侧损伤平面以下痛温觉缺失,称脊髓半离短型. 肌无力危象:最常见,因抗胆碱酯酶药剂量不足引起。

部分患者有呼吸道感染、过量用镇静剂或神经肌接头传导阻滞药物,但多数无明显诱发因素。

胆碱能危象:抗胆碱酯酶药使用过量,除肌无力加重外,还有肌束颤动及毒覃碱样反应(瞳孔缩小心动过缓、流涎、多汗、腹痛、腹泻等)。

大脑动脉环(Willis环)两侧大脑前动脉起始段、两侧颈内动脉末端、两侧大脑后动脉借前、后交通动脉连同形成.定向力:对时间,地点,人物,及自我状态的认知能力。

癫痫持续状态:癫痫全面性或部分性发作在短时间内频繁发生,全面性发作在两次发作之间神经功能没有恢复到正常基线,或单次发作超过这种发作类型大多数患者平均持续时间.重症肌无力危象(crisis) 如肌无力累及呼吸肌而不能维持正常换气功能(出现呼吸困难)时,称为重症肌无力象。

扳机点(触发点)患者口角鼻翼、颊部或舌部为敏感区,轻触可诱发。

Ramsay-Hunt综合征:膝状神经节受累时,除有周围性面瘫,舌前2/3味觉消失及听觉过敏外,还有患者乳突部疼痛,耳廓,外耳道感觉减退和外耳道、鼓膜疱疹.蛋白-细胞分离现象:指脑脊液表现为蛋白增高而细胞数正常或接近正常,称蛋白-细胞分离现象. 错觉: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幻觉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是虚幻的知觉思维奔逸:联想速度加快,数量增多,内容丰富生动,说话主题随境转移,也有音联,意联妄想:病理性歪曲信念,内容与患者本人利害相关,有个人独特性,因文化背景和个人经历而有所差异,虽与事实不符,无客观基础,但患者深信精神障碍: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问题,有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改变,可伴痛苦体验和功能损害。

神经病学题库+参考答案

神经病学题库+参考答案

神经病学题库+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98题,每题1分,共98分)1.肌阵挛发作首选:A、卡马西平B、扑痫酮C、丙戊酸钠D、氯硝安定E、ACTH正确答案:C2.25岁女患,反复抽搐十余年,近日又犯。

就诊前3小时反复抽搐发作十余次,一直不清醒。

查体:T39.5℃,P108次/分,Bp16/11kPa(120/80mmHg),呼吸较快,两肺有散在干性罗音。

应首先采取的治疗措施是A、静注20%甘露醇B、静滴抗菌素C、肌注冬眠灵D、口服苯妥英纳E、静注安定正确答案:E3.56岁女性,左上肢发作性麻木半年,初从左手拇指开始,后扩散至整个上肢,查体见左上肢痛,温觉稍差,左上肢腱反射亢进,余未见明显异常首先应做的辅助检查是A、头部CT或MRIB、脑电图C、颈椎X线片或MRID、腰穿脑脊液检查E、肌电图正确答案:A4.一名41岁女性,反复发生右下颌痛2个月,每日发作2-3次,每次持续约30秒左右,骤然停止,呈烧灼样痛,触摸右下嘴唇易诱发。

检查:右下第一、二臼齿为龋齿,对本病最适当的治疗应是:A、右下颌神经阻滞B、处理病牙C、酰胺咪嗪口服D、给予一般止痛剂对症治疗E、手术切除右三叉神经感觉根正确答案:C5.可引起眼裂变小的病征有A、面神经麻痹B、展神经麻痹C、滑车神经麻痹D、Horner征E、动眼神经麻痹正确答案:D6.男性,28岁,一周来周身不适,二天前双下肢无力,麻木,昨天开始不能行走,双上肢亦不好使,排尿困难,今日四肢均瘫,不能排尿,呼吸稍困难,体检四肢全瘫,肌张力弛缓,平肩部以下深浅感觉丧失,腱反射消失,Babinski征双侧阴性,颈椎X光平片正常。

最有助于诊断的初步检查是:A、CTB、腰穿C、测血钾D、脊髓血管造影E、肌电图正确答案:B7.女性,26岁,间歇性双颞部搏动性痛5年。

每次头痛持续数小时至1天,伴恶心,呕吐。

月经前后易发作。

有家族史,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最可能诊断是A、神经官能症B、典型偏头痛C、紧张性头痛D、普通型偏头痛E、群集性头痛正确答案:D8.某男性患者, 45 岁,渐起左手指活动不灵 8 月,逐渐出现左上肢乏力,手部肌肉萎缩,并发展至右上肢,近 3 月来出现双下肢无力。

神经病学重点

神经病学重点

神经病学
题型填空选择简答。

简答2个,共30分。

老师提到重点:
1 上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的比较
2 意识障碍由哪两部分支配,意识障碍的分型
3眼球运动由哪几个神经支配
4面瘫分为哪两类及其鉴别
5脊髓横贯性损伤,脊髓半切损伤,内囊出血损伤的表现
6晕厥的原因
7中枢神经系统由哪些组成
8 脑血栓形成,脑出血常见好发部位,起病方式;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原因,处理措施;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9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病因,临表,治疗原则
10 多发性硬化临表特点,诊断要点
11 帕金森症临表,常规用药种类
12 癫痫常见类型,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癫痫持续状态名解及处理
13 急性脊髓炎部位,表现,治疗
14 三叉神经痛,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15 重症肌无力三个危象及其处理,重症肌无力的机制(填空),临表
16 真假性球麻痹鉴别
17 吉兰-巴雷综合征特点,脑脊液检查
18 神经病学研究内容
19脊髓损伤的表现
另外前三章老师讲课划的重点内容也很重要,主要看看思考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病学重点、名词解释1. 脊髓半侧损害:引起脊髓半切综合征,主要特点是病变节段以下同侧上运动神经元性瘫、深感觉障碍、精细触觉障碍及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对侧痛温觉障碍。

2. 浅昏迷:意识完全丧失,仍有较少的无意识自发动作。

对周围事物及声、光等刺激全无反应,对强烈刺激如疼痛刺激可有回避动作及痛苦表情,但不能觉醒。

吞咽反射、咳嗽反射、角膜反射以及瞳孔对光反射仍然存在。

生命体征无明显改变。

3. 深昏迷:对外界任何刺激均无反应,全身肌肉松弛,无任何自主运动。

眼球固定,瞳孔散大,各种反射消失,大小便多失禁。

生命体征已有明显改变,呼吸不规则,血压或有下降。

肌张力:是肌肉松弛状态的紧张度和被动运动时遇到的阻力。

(检查时嘱患者肌肉放松,触摸感受肌肉硬度,并被动屈伸肢体感知阻力。

)4.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的原发性头痛,其特征是发作性、多为偏侧、中重度、搏动样头痛,一般持续4〜72小时,可伴有恶心、呕吐,光、声刺激或日常活动均可加重头痛,安静环境、休息可缓解头痛。

5.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是由于局部脑或视网膜缺血引起的短暂性神经功能缺损,临床症状一般不超过1小时,最长不超过24小时,且无责任病灶的证据。

凡神经影像学检查有神经功能缺损对应的明确病灶者不宜称为TIA。

6. 孤立综合征(CIS ):因首次发生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事件所导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既可表现为孤立的视神经炎、脑干脑炎、脊髓炎或某个解剖部位受累后症状体征(通常不包括脑干脑炎以外的其他脑炎,)亦可出现多部位同时受累的复合临床表现。

7.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免疫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慢性炎性脱髓鞘性疾病。

主要临床特点为病灶的空间多发性和时间多发性。

8. 癫痫持续状态:或称癫痫状态,传统定义认为癫痫持续状态指“癫痫连续发作之间意识尚未完全恢复又频繁再发,或癫痫发作持续30分钟以上未自行停止”。

9. 脊髓休克:又称脊休克,当脊髓与高位中枢断离时,脊髓暂时丧失反射活动的能力而进入无反应状态的现象。

10. 急性脊髓炎:是指各种感染后引起自身免疫反应所致的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性病变,以病损平面以下肢体瘫痪、传导束性感觉障碍和尿便障碍为特征。

11. 三叉神经痛: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简称,表现为三叉神经分布区内短暂的反复发作性剧痛。

12.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一肌肉接头传递功能障碍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主要由于神经一肌肉接头突触后膜上AChR(乙酰胆碱受体)受损引起。

临床主要表现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和极易疲劳,症状呈波动性,活动后症状加重,晨轻暮重,经休息和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后症状减轻。

二、填空题1.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包括定位诊断(病变部位诊断)和定性诊断(病因诊断)两个部分。

2. 神经结构病损后出现的症状,按其表现可分为四组,即缺损症状、刺激症状、释放症状和断联休克症状。

3. 意识障碍可分为觉醒度下降和意识内容变化两方面。

前者表现为嗜睡、昏睡和昏迷;后者表现为意识模糊和谵妄等。

4. 不同的病变部位可产生不同特点的构音障碍:上运动神经元损害、基底核病变、小脑病变、下运动神经元损害、肌肉病变。

5. (填空或选择)共济失调:(填空掌握大点,选择掌握症状)P84临床上,共济失调可有以下几种:(1)小脑性共济失调:①姿势和步态异常;②随意运动协调障碍;③言语障碍;④眼球运动障碍;⑤肌张力减低;(2)大脑性共济失调:①额叶性共济失调;②颞叶性共济失调;③ 顶叶性共济失调;④枕叶性共济失调;(3)感觉性共济失调;(4)前庭性共济失调。

6. 复合(皮质)感觉:定位觉、两点辨别觉、图形觉、实体觉 _____7. 运动神经元病的临床分型:肌萎缩侧索硬化、进行性肌萎缩、进行性延髓麻痹、原发性侧索硬化。

8. 病原微生物主要通过三种途径进入CNS血行感染、直接感染、神经干逆行感染。

9. 多发性硬化的临床分型:根据病程将MS分为以下四种亚型:复发缓解型、继发进展型、原发进展型、进展复发型。

10. 癫痫的全面性发作,包括:(1)全面强直-阵挛发作;(2)强直性发作;(3)阵挛性发作;(4)失神发作;(5)肌阵挛发作;(6)失张力发作。

11. 重复神经电刺激:MG典型改变为动作电位波幅在低频和高频均递减。

三、选择题(包括单、双/多选题)(由于这部分内容较散,请大家务必结合课本复习)1. 脊髓横贯性损害P23:主要症状为受损平面以下各种感觉缺失,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及括约肌障碍等,相应节段横贯性损害的临床表现。

2. 椎体束病损的表现:出现对侧中枢性偏瘫。

为上运动神经元损害出现的原始反射,当锥体束病损时,大脑失去了对脑干和脊髓的抑制作用而出现的异常反射。

(故其病损表现可参照上运动神经元瘫痪的主要临床表现。

)3. 反射的定位诊断(掌握各种反射对应的中枢水平):P62-634. 意识障碍可分为觉醒度下降和意识内容变化两方面。

前者表现为嗜睡、昏睡和昏迷;后者表现为意识模糊和谵妄等。

5. 掌握嗜睡、昏睡及昏迷的主要特点:P65(1 )嗜睡:是意识障碍的早期表现。

患者表现为睡眠时间过度延长,但能被叫醒,醒后可勉强配合检查及回答简单问题,停止刺激后患者又继续入睡。

(2 )昏睡是比嗜睡较重的意识障碍。

患者处于沉睡状态,正常的外界刺激不能使其觉醒,须经高声呼唤或其他较强烈刺激方可唤醒,对言语的反应能力尚未完全丧失,可作含糊、简单而不完全的答话,停止刺激后又很快入睡。

(3)昏迷:是一种最为严重的意识障碍。

患者意识完全丧失,各种强刺激不能使其觉醒,无有目的的自主活动,不能自发睁眼。

昏迷按严重程度可分为三级:①浅昏迷:意识完全丧失,仍有较少的无意识自发动作。

对周围事物及声、光等刺激全无反应,对强烈刺激如疼痛刺激可有回避动作及痛苦表情,但不能觉醒。

吞咽反射、咳嗽反射、角膜反射以及瞳孔对光反射仍然存在。

生命体征无明显改变。

②中昏迷对外界的正常刺激均无反应,自发动作很少。

对强刺激的防御反射、角膜反射和瞳孔对光反射减弱,大小便潴留或失禁。

生命体征已有改变。

③深昏迷:对外界任何刺激均无反应,全身肌肉松弛,无任何自主运动,眼球固定,瞳孔散大,各种反射消失,大小便多失禁,生命体征已有明显改变,呼吸不规则,血压或有下降。

6. 相应病变部位产生的失语(重点掌握(1)- (2)):(1)Broca失语:又称表达性失语或运动性失语,由优势侧额下回后部(Broca区)病变引起。

(2)Wernicke失语:又称听觉性失语或感觉性失语,由优势侧颞上回后部(Wernicke 区)病变引起。

(3)传导性失语:多数传导性失语患者病变累及优势侧缘上回、Wernicke区等部位,一般认为本症状是由于外侧裂周围弓状束损害导致Wernicke区和Broca区之间的联系中断所致。

(4)经皮质运动性失语:病变位于优势侧Broca区附近,但Broca区可不受累,也可位于优势侧额叶侧面,主要由于运动区之间的纤维联系受损,导致语言障碍。

(5)经皮质感觉性失语:病变位于优势侧Wernicke区附近。

(6)经皮质混合性失语:又称语言区孤立,为经皮质运动性失语和经皮质感觉性失语并存。

(7 )命名性失语:又称遗忘性失语,由优势侧颞中回后部病变引起。

(8 )皮质下失语:是指丘脑、基底核、内囊、皮质下深部白质等部位病损所致的失语。

7. 共济失调:(填空掌握大点,选择掌握症状)P84临床上,共济失调可有以下几种:(1)小脑性共济失调:①姿势和步态异常;②随意运动协调障碍;③言语障碍;④眼球运动障碍;⑤肌张力减低;(2)大脑性共济失调:①额叶性共济失调;②颞叶性共济失调;③ 顶叶性共济失调;④枕叶性共济失调;(3)感觉性共济失调;(4)前庭性共济失调。

8. 步态异常常见疾病:(经典步态掌握(3)-(6)):P85-86(1 )痉挛性偏瘫步态:常见于脑血管病或脑外伤恢复期及后遗症期。

(2)痉挛性截瘫步态:又称“剪刀样步态”,为双侧皮质脊髓束受损步态。

常见于脑瘫的患者。

慢性脊髓病变叶表现为典型的剪刀样步态,如多发性硬化、脊髓空洞症、脊髓压迫症、脊髓外伤或血管病及炎症恢复期、遗传性痉挛性截瘫等。

(3 )慌张步态:是帕金森病的典型针状之一。

(4)摇摆步态:又称“鸭步”。

多见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也可见于进行性脊肌萎缩症、少年型脊肌萎缩症等疾病。

(5)跨阈步态:又称“鸡步”。

常见于腓总神经损伤,脊髓灰质炎或进行性腓骨肌萎缩等。

(6 )感觉性共济失调步态:多见于脊髓痨、脊髓小脑变性疾病、慢性乙醇中度、畐U肿瘤综合征、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脊髓压迫症、多发性神经病及多发性硬性化等。

9. 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的表现:P81-82(1)上运动神经元损害:单侧脊髓束病变时,造成对侧中枢面瘫和舌瘫,主要表现为双唇和舌承担的辅音部分不清晰,发音和语言共鸣正常。

(伴有言语模糊、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等。

)(2)下运动神经元损害:受累肌肉张力过低或消失而出现迟缓性构音障碍,共同特点是发音费力和声音强弱不等。

10. 瘫痪的分类(按病因:何种部位损伤导致何种瘫痪):P81(1 )神经源性瘫痪;(2)神经肌肉接头性瘫痪;(3)肌源性瘫痪。

(按运动传导通路的不同部位):(1 )大脑皮质运动区神经元及其发出的下行纤维病变导致上运动神经元瘫痪,也称痉挛性瘫痪,主要临床表现有肌力减弱、肌张力增高、腱反射活跃或亢进、浅反射的减退或消失、无明显的肌萎缩等。

(2 )脊髓前角的运动神经元以及它们的轴突组成的前根、神经丛及周围神经受损导致下运动神经元瘫痪,也称弛缓性瘫痪,主要临床表现有:肌力减弱、肌张力减低或消失、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肌肉萎缩明显。

12. 颅脑CT扫描是诊断脑出血(ICH)的首选方法,临床疑诊蛛网膜下腔出血(SAH首选头颅CT平扫检查。

13. 运动神经元病的临床表现:P214运动神经元病临床表现为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的不同组合,特征表现为肌无力和萎缩、延髓麻痹及锥体束征。

通常感觉系统和括约肌功能不受累。

14•帕金森病的预后:本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无法治愈。

至疾病晚期,由于全身僵硬,活动困难,终至不能起床,最后常死于肺炎等各种并发症。

晚期帕金森病伴发的并发症:(1)运动并发症:运动并发症(症状波动和异动症)是晚期患者在治疗中最棘手的副作用。

(2)非运动症状:包括感觉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精神障碍等。

15. 任何类型的癫痫均可出现癫痫持续状态,其中全面强直-阵挛发作最常见,危害性也最大。

16. 癫痫发作与假性癫痫发作的鉴别:18. 单根动眼神经损伤瞳孔放大。

19. 周围性与中枢性面神经麻痹的鉴别20. 巴宾斯基征阳性表明的损害部位:巴宾斯基征是经典的病理反射,提示锥体束受损。

(检查方法:用竹签轻划足底外侧,自足跟向前至小毗根部足哗时转向刚肌阳性反应为趾背尼,可伴弍他足趾扇形展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