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经线的临床意义
骨盆出口横径的名词解释
骨盆出口横径的名词解释人体是一个复杂而精巧的生物机器,每个器官和部位都有其特殊的功能和结构。
而骨盆出口横径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指标,它在许多生理过程、生殖健康以及生育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
骨盆出口横径,简称骨盆横径,是指通过测量骨盆出口两侧髂嵴(酸),也称为耻骨结节(酸)之间的距离,从而确定骨盆的大小。
它是连接女性盆腔和外部的通道,也是妇女生育的必经之路。
骨盆横径的测量主要用于评估女性的生殖健康和判断生育难题。
骨盆出口横径的大小是每个人独特的,可以受到遗传因素、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说,女性的骨盆出口横径要比男性宽度更大,这是为了适应生育的需求。
在女性身体发育过程中,激素的作用以及生物机器的调整会导致骨盆逐渐扩大,为将来的分娩做好准备。
骨盆横径对于女性的生理健康至关重要。
首先,在生育过程中,一个适当大小的骨盆出口横径可以确保胎儿正常通过产道,并减少分娩时的并发症。
过小的骨盆横径可能导致分娩困难,增加新生儿窒息、产妇阴道及会阴严重撕裂等风险。
因此,准确评估骨盆横径的尺寸对于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和评估风险十分重要。
其次,骨盆横径与女性盆腔器官的功能紧密相关。
女性盆腔器官包括子宫、卵巢和输卵管等,在月经周期、生殖器官发育和生殖系统疾病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骨盆横径的大小和形状会影响这些器官的位置和活动,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月经周期、卵巢功能以及输卵管的通畅性等。
对于一些妇女盆腔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医生也会参考骨盆横径的测量结果。
除了妇女的生育问题,骨盆出口横径的评估也应用于其他一些医学领域。
举例来说,在骨科领域,了解患者骨盆横径的情况能够帮助医生更好地评估脊柱、髋关节或骨盆骨折的复杂程度,并决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在康复医学中,通过骨盆横径的测量也可以评估患者的运动功能、平衡能力和步态特点等,从而指导康复训练的设计。
总而言之,骨盆出口横径是一个重要的生理指标,涉及到女性生殖健康和生育方面的问题,也与其他医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关联。
骨盆界线名词解释
骨盆界线名词解释
骨盆界线是指人体骨盆的两个主要结构之间的边界线。
它分为两个部分:前骨盆界线和后骨盆界线。
前骨盆界线是指骨盆的前部分的边界线。
骨盆前界线主要包括耻骨联合和耻骨结节两个部分。
耻骨联合是两侧耻骨骨头之间的连接部分,位于下腹部,是一个平坦的骨缝。
耻骨结节是位于耻骨上缘的两个突起物,与髂骨一起形成耻骨韧带的连接点。
后骨盆界线是指骨盆的后部分的边界线。
骨盆后界线主要包括骶髂关节和骶髂韧带两个部分。
骶髂关节是位于骶骨和髂骨之间的关节结构,连接了脊柱和骨盆。
骶髂韧带是连接骶髂关节的韧带,由浪子韧带和髂骨韧带组成。
骨盆界线在人体解剖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是骨盆解剖学的基础知识,也是临床医学中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参考。
通过观察和测量骨盆界线,可以判断骨盆的正常与异常,例如骨盆畸形、骨折等。
同时,骨盆界线也是进行手术规划和操作的重要参考,特别是在骨盆手术和骨盆放射治疗中,准确确定骨盆界线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总之,骨盆界线是指人体骨盆的前部分和后部分的边界线,包括前骨盆界线和后骨盆界线。
它在解剖学、临床医学和手术操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对于骨盆的正常与异常的判断、疾病诊断和治疗以及手术规划和操作都有重要参考作用。
骨盆X片,这些径线你还记得吗?
骨盆X片,这些径线你还记得吗?看懂骨盆的X线片真的不难,难就难在如何看到隐藏于细微处的真章,比如那些容易被人遗忘的划线……你看到了什么?其实在骨盆X线片中有很多划线都被我们忽略了,这些径线对于我们却又是很重要的。
下面我们一起学习那些被我们遗忘的径线。
成人骨盆的线标a. 连接双侧髋臼顶端的连线,代表髋臼的上界及负重区。
b. 连接双侧大转子尖顶点的直线,正常通过双侧股骨头中心,一般用于股骨头置换术后股骨头高度的评价。
c. 连接双侧泪滴尖端的直线,代表双侧髋臼的最下缘,一般用于人工关节置换对髋臼假体位置的评价,正常时髋臼假体的内下缘紧贴此线的上缘。
d. 连接双侧坐骨结节下缘所成的直线,代表骨性骨盆的最下缘。
e.连接双侧小转子下缘所成的直线,代表股骨近端最下缘。
f.坐骨内缘与髂骨内缘的双切线,也称谓 Kohler 线(科勒氏线),代表髋臼的内侧界,一般用于髋关节置换中假体深度的评价,髋臼陷入症或髋关节置换骨质磨锉过深时髋臼突至此线内侧。
g.经过耻骨联合的直线,为骨盆的对称轴。
h.双侧髂骨最高点的连线,代表骨盆的最高点。
正常情况下,骨盆的六条水平线相互平行,且与经耻骨联合线垂直,当六条水平线出现不平行情况时,表示存在骨折错位或骨盆与髋臼的发育不良。
儿童骨盆特殊线标H线:连接双侧髋臼中心的连线。
P线:过髋臼的外缘做H线的垂线。
Perkin象限(皮肯象限):由H线及P线组成的向线,正常时股骨头位于内下向线,否则就是髋脱位。
Kline线(克莱恩线)沿股骨颈上缘划线并沿股骨头方向的延长线。
正常此线应切割部分股骨头骺部,若骨骺位于该线内方,提示股骨头骨骺向下滑脱。
骨盆基本划线a.Calve线(卡尔维氏线):髂骨外缘与股骨颈外缘所连成的弧线,能反应股骨头与髋臼的关系及髋臼上缘的完整性。
b.臼顶线:连接髋臼上缘的弧线,与泪滴外侧缘相续(黄线),代表髋臼的负重区。
c.Shenton线(沈通氏线):耻骨下缘与股骨颈内侧缘所连成的弧线,正常时此线连续光滑,能反应股骨头与髋臼的关系。
骨盆的平面及径线骨盆腔
骨盆的平面及径线骨盆腔
骨盆的平面及径线骨盆腔分为3个平面:
(1)入口平面:共有3条径线:
1)入口前后径:也称真结合径。
平均值约为11cm。
2)人口横径:左右髂耻缘间的最大距离,平均值约为13cm。
3)入口斜径:左右各一。
左骶髂关节至右髂耻隆突间的距离为左斜径;右骶髂关节至左髂耻隆突间的距离为右斜径,平均值约为12.75cm。
(2)中骨盆平面:其前方为耻骨联合下缘,两侧为坐骨棘,后方为骶骨下端。
此平面是骨盆最小平面,具有产科临床重要性,有2条径线。
1)中骨盆前后径:平均值约为11.5c m。
2)中骨盆横径:也称坐骨棘间径。
两坐骨棘间的距离,平均值约为10cm。
(3)骨盆出口平面:为骨盆腔下口,由两个在不同平面的三角形组成。
坐骨结节间径为两个三角共同的底,前三角的顶端为耻骨联合下缘,两侧为耻骨降支;后三角的顶端是骶尾关节;两侧为骶结节韧带。
共有4条径线:
1)出口前后径: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尾关节间的距离,平均值约为11.5cm。
2)出口横径:即坐骨结节间径。
两坐骨结节内缘的距离,平均值约为9cm。
3)出口前矢状径:耻骨联合下缘中点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离,平均值约为6cm。
4)出口后矢状径:骶尾关节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离,平均值约为8.5cm。
若出口横径较短,而出口后矢状径较长,两径之和>15cm时,一般大小的胎头可通过后三角区经阴道娩出。
妊娠期妇女的护理 骨盆测量 妇产科护理课件
骨盆外骨测盆量外—测—量骶—耻—外骶径耻外径(EC)
间接推测骨盆入口前后径
孕妇左侧卧位,右 腿伸直,左腿弯曲。 第5腰椎棘突下至 耻骨联合上缘中点 的距离,正常值为 18-2Ocm
骨盆外测骨量盆—外—测坐量骨—结—节出间口径横径
孕妇取仰卧位,两腿弯曲,双 手抱双膝,测量两坐骨结节内 侧缘的距离,正常值为8.59.5cm,若小于8cm,测出口后矢 状径。
入口平面 出口平面
横径 前后径
骨盆外测量
髂棘间径 23-26cm 髂嵴间径 25-28cm 骶耻外径 18-20cm
横径 坐骨结节间径8.5-9.5cm 耻骨弓角度90度
骨盆测量
骨盆测量的临床意义
• 了解骨盆的大小和形态 • 判断分娩方式
骨盆测量
外测量
内测量
骨盆外测量——骼棘间径
孕妇取伸腿仰卧位,两髂前上 棘外缘的距离,正常值为2326cm
间接推测骨盆入口横径
骨盆外骨测盆量外—测—量骼—嵴—间径髂棘间径(IS)
孕妇取伸腿仰卧位,测量两 髂嵴外缘最宽的距离,测—量出—口—后出矢口状后径矢状径
坐骨结节间径中点至骶骨尖 端的长度,正常值为8-9cm
出口横径与出口后矢状径之和大于15cm, 一般胎儿可以娩出
骨盆外测量——耻骨弓角度
用两拇指尖,斜着对拢,放置于耻骨联合下缘,左右两拇指平放 在耻骨降支上面,测量两拇指间的角度,正常值为90度,小于80 度为不正常。
骨盆界线的名词解释
骨盆界线的名词解释骨盆界线是指人体骨盆骨骺的连接线条,也称为骨盆环,位于躯干和下肢之间,具有重要的解剖和生理功能。
骨盆界线由骨盆主要构造组成,包括骶骨、髂骨、耻骨和坐骨。
骨盆界线在人体解剖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起到稳定身体的作用,还是承担上身重力的主要支撑结构。
通过将骨盆界线与腰椎和下肢骨骼相连接,人体得以保持平衡,并能承受整体重量的压力。
骨盆界线不仅支持内脏器官,还为骨骼、肌肉和关节提供了合适的支撑和保护。
从形状角度来看,骨盆界线呈椭圆形,上部较大,下部较小。
这种形状的设计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和分摊上身重量。
骨盆界线的稳定性得益于骨盆骨骺的结构,其主要由联合韧带和骨与骨之间的关节连接组成。
这些连接组织与肌肉协同工作,使得骨盆能够在保持稳定性的同时具有一定的柔韧性。
从生理功能上来看,骨盆界线对身体的姿势和运动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通过与肌肉的紧密合作,保持躯干和下肢的正确对位,促进身体的平衡和协调。
骨盆界线的稳定性和柔韧性也决定了人体的步态和运动方式。
在行走、站立和运动时,骨盆界线的稳定性不仅能提供支撑和保护,还能够优化运动效率,减少身体的疲劳和损伤。
此外,骨盆界线也在妇科和生殖系统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女性的骨盆界线比男性更宽,以适应孕育和分娩的特殊需求。
骨盆界线的宽度与产程的顺利进行密切相关,合理的骨盆界线可以减少分娩的困难和并发症。
在临床应用中,骨盆界线的测量和观察对于判断身体姿势异常、骨盆疾病和手术重建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临床观察骨盆的大小、形状和稳定性,可以判断患者的身体功能状态,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总结而言,骨盆界线作为骨骼系统的一部分,在人体解剖学和生理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起到支撑和保护的作用,还对姿势和运动起到调整和控制的功能。
对于理解和应用骨盆界线的知识,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和保护自身身体健康。
临床执业医师妇产科异常分娩试题
临床执业医师妇产科异常分娩试题临床执业医师妇产科异常分娩试题影响分娩的主要因素为产力,产道,胎儿及精神心理因素,这些因素在分娩过程中相互影响。
任何一个或一个以上因素发生异常以及四个因素间相互不能适应,而使分娩进展受到阻碍,称异常分娩。
下面是应届毕业生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临床执业医师妇产科异常分娩试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A11、第一产程活跃期停滞是指宫口不再扩张达A.0.5小时以上B.1小时以上C.1.5小时以上D.2小时以上E.2.5小时以上【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活跃期停滞:进入活跃期后,宫口不再扩张达2小时以上,称活跃期停滞。
活跃期延长:从宫口扩张3cm开始至宫口开全称活跃期。
初产妇活跃期正常约需4小时,最大时限8小时,超过8小时称活跃期延长。
2、第一产程活跃期是指宫口扩张A.0~3cmB.2~4 cmC.3~6 cmD.3~9 cmE.3~10 cm【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活跃期:指从宫颈口扩张3cm至宫口开全。
3、初孕妇临产后胎头未入盆,首先应考虑A.羊水过多B.腹壁松弛C.脑积水D.头盆不称E.宫缩乏力【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一般临产时,胎头多已入盆,如未入盆,首先考虑头盆不称(骨产道异常)。
正常情况下,部分初孕妇在预产期前2周,经产妇于临产后,胎头应入盆。
若已临产,胎头仍未入盆,则应充分估计头盆关系。
4、关于协调性宫缩乏力正确的是A.宫缩极性,对称性正常,仅收缩力弱B.多数产妇觉持续腹痛,且产程延长C.容易发生胎儿窘迫D.不宜静脉滴注催产素E.不易发生胎盘残留【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多数产妇觉持续腹痛是不协调性宫缩乏力的特点,故B错。
对胎儿影响不大,故C错。
可以静脉滴注催产素,故D错。
易发生胎盘残留,故E错。
5、下述哪项是正确的A.中骨盆狭窄影响胎头内旋转B.枕左后位时,胎头矢状缝在右斜径C.单臀分娩时,必须用手堵阴道口D.初产妇臀位应于28周前作外倒转术E.臀位是剖宫产的绝对指征【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B斜径不是针对胎儿先露部位而说的。
骨盆各径线记忆口诀
骨盆各径线记忆口诀人体是一个完整的系统,骨盆是人体重要的构件,它位于躯干部分,它的形状和尺寸决定着人体结构的稳定性,因此,了解骨盆的基本参数非常重要。
众所周知,骨盆的五种尺寸线包括盆骨高度线、盆骨进线、盆骨凸线、肩胛线和盆骨凹线。
为了帮助更多的医学学习者,特此设计了一个“骨盆各径线记忆口诀”,简要介绍如下:一“骨高”,右通左,萧伯隆手证识,二“盆进”,右进左出,陈新款发病提,三“盆凸”,右凸左凹,卡里米头肩显,四“肩胛”,右始左终,汪古拉腰脊定,五“盆凹”,右上左下,诺维斯克斜疆。
这一口诀是为了使更多的学习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骨盆各个径线的特点,以便更好地了解人体疾病的发生原因,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首先,我们来讨论盆骨高度线的特点。
据了解,盆骨高度线是指从右至左,由距萧伯隆骶骨上端最高处开始,经骨盆前壁前缘,至骨盆乳头处最低的线。
盆骨高度线可以揭示人体骨盆前后腔的形状,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判断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某级关节炎等疾病的发生机制。
其次,我们来看盆骨进线,也叫腹膜线。
盆骨进线是一条连接右下腹部腹膜外缘,穿过盆骨进入左侧的线,它的特点是右进左出,是判断腰椎管狭窄症、腹膜炎和腹部多发肿瘤的重要线之一。
接下来,我们讨论盆骨凸线,又叫腹廓线。
它是指从右至左,由右半骨盆外侧前缘,穿过骨盆尾侧斜坡,通过左半骨盆外侧前缘而形成的一条线,它的特点是右凸,左凹。
它与腹膜线构成骨盆外侧框架,可以帮助医疗工作者准确判断腹部疾病的发病机制,从而更好地掌握腹部疾病的治疗原则。
接着,我们来看肩胛线。
它是指经过肩胛骨顶部,从右至左,再向上分叉的一条线,其特点是右始,左终,它的准确性可以帮助我们准确诊断和分析肩胛骨骨折、肩周炎等疾病。
最后,我们来看盆骨凹线,又叫盆骨穹窿线。
它由骨盆左下侧凹窿边缘,向右延伸向上及右侧,直到骨盆尾部斜坡的穹窿边缘,其特点是右上左下,是判断尿路结石、盆腔炎和盆腔肿瘤等疾病发生机制的重要参考线。
骨盆界线的名词解释
骨盆界线的名词解释
嘿,你知道啥是骨盆界线不?这可不是个简单的玩意儿啊!骨盆界
线呀,就好比是一个特别重要的门槛儿。
比如说吧,咱家里的门有个
门框吧,那就是个界限呀,把家里和家外给分开了。
骨盆界线差不多
就是这个意思啦!
它是由骶岬、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连成的一个环形线。
哎
呀呀,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复杂?别急,咱慢慢说。
骶岬就像是一个坚
守岗位的小卫士,稳稳地在那儿呢;弓状线呢,就像一条弯弯的小路;耻骨梳呀,就好像一把小梳子;耻骨结节呢,就是一个个小小的凸起。
它们一起组成了这个神奇的骨盆界线呀!
你想想看,要是没有这个界线,那骨盆不就乱套了嘛!就好像一个
没有边界的大广场,啥都能随便进来出去,那可不行呀!有了骨盆界线,才能把骨盆里面和外面分得清清楚楚呀。
咱再打个比方,这骨盆界线就像是一个球队的防线,把对方球员给
拦住,不让他们轻易突破。
耻骨结节就是那一个个坚定的防守队员,
紧紧地守着自己的位置;骶岬就是那最后的大闸,牢牢地守住底线。
在人体里,骨盆界线可重要了呢!它对我们的身体结构和功能都有
着很大的影响。
没有它,咱的身体可就没法正常运转啦!所以说呀,
可别小瞧了这骨盆界线哦!它虽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东西,但绝
对是不可或缺的呀!
总之呢,骨盆界线就是这么个神奇又重要的存在,它就像一个默默守护我们身体的小英雄!。
骨盆出口径线测量在分娩中重要性
骨盆出口径线测量在分娩中的重要性关键词:骨盆出口横径顺产剖宫产骨盆是胎儿娩出必经的骨产道,其大小形态对分娩有直接影响,是导致头盆不称及胎位异常最常见的原因,因此在对分娩预后作出估计首先要了解骨盆是否有异常,再结合整个骨盆的大小与形态全面衡量,才能对这一骨盆在难产中所起的作用作出比较正确的估计。
1 出口狭窄的标准骨盆出口的径线中以坐骨结节间径与后矢状径的临床意义最大,尤以前者重要[1]。
对出口面狭窄的分级,除坐骨结节间径及后矢状径外,还应参考出口前后径的长度,前两者为出口菱形面的径线而后者是骨质围绕出口的径线。
骨盆狭窄可分为两大类,将临界与狭窄归为较轻微狭窄,中度及重度狭窄归为严重狭窄。
一般情况下轻微狭窄可试产,严重狭窄在其他条件较好时如胎儿小、产力强亦可在严密观察下短期试产,绝对性狭窄则无试产的余地,均需以剖宫产结束分娩。
因此骨盆狭窄是造成难产的重要原因。
2 骨盆出口横径的测量方法孕妇临产后入待产室,使孕妇在待产床上取仰卧位,尽量使孕妇双下肢屈曲,双手抱膝完全暴露会阴部。
测量者站在产妇右侧,以两拇指沿两侧坐骨棘向下循行,触到第一转角处即为坐骨结节间径的据点。
用已准备好的一套6-9厘米(每片相差0.5厘米)的竹片测量器嵌入两侧坐骨结节间径据点,测量出口横径,或用产科常用的骨盆测量器直接测量读出数值。
如出口横径为7.5厘米的产妇,应同时测量后矢状径,于测坐骨结节间径的竹片中点挖一个半圆形的小孔,可容检查者的食指尖触及骶尾末端。
测量检查者食指尖至竹片中点的距离即为菱形出口面后矢状径,正常值为9.3厘米,临床采用出口横径与后矢状径相加大于15厘米时,一般足月正常体重的胎儿,估计可经阴道娩出。
同时测量耻骨弓,两手拇指从耻骨弓顶端沿两侧坐骨棘平行放置,测量两拇指形成的角度。
待宫口开全(第二产程),产妇取膀胱截石位,在行会阴消毒前,再次测量出口横径及耻骨弓。
结果发现:在第一产程出口横径为7.5~8.5cm 时,第二产程大多均增大0.5~1cm,与裴京丽等《临产后骨盆出口径线的临床分析》报道相符[2]。
全身各部位各体位X线检查临床意义
全身各部位各体位X线检查临床意义X线诊断是重要的临床诊断方法之一。
诊断以X线图象为根底。
X线图像由从黑到白不同灰度的影像所组成,是灰阶成像。
这些不同灰度的影像是以密度来反映人体组织结构的解剖及病理状态。
诊断是通过对X线图像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分辨正常与异常归纳与综合X线各种病理表现,联系临床资料,包括病史、病症、体征及其他临床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推理而作出的正确的结论。
1 、身体各部位X线检查介绍四肢由其骨骼、骨间关节、肌肉、肌腱、血管和皮肤等软组织共同组成。
其平片检查常用于骨外伤、发育情况、某些病的骨改变、多种骨和关节病的检查。
软组织内的钙化和金属异物也可在平片上显示清晰的影像。
【手】手正位:用于观察手骨形态、关节、异物、骨龄等。
手斜位(后前):用于观察手部轻度外伤和骨质的病变,主要检查第一、二、三掌指骨及其关节的侧斜位影像。
手侧位:用于观察手部异物位置,骨折或脱位时的骨块移位情况。
手斜位〔前后〕:用于观察手部轻松度外伤和骨质的病变,主要检查第四、第五掌指骨的斜位影像。
拇指正侧位:用于观察拇指及其关节、软组织的外伤和异物情况。
腕关节和尺桡骨腕关节正位:用于观察腕骨、掌骨近端、尺桡骨远端的骨质、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的情况。
观察小儿发肓情况,了解骨龄,需摄双侧腕关节。
腕关节侧位:用于观察腕骨、尺骨和桡骨下端、腕桡关节的外伤情况,尤其是用骨的脱位情况。
腕关节轴位:用于观察腕骨掌面情况。
腕关节尺偏位:用于观察舟骨的病变和外伤情况。
尺桡骨正侧位:用于观察尺骨和桡骨的骨质、软组织及异物情况。
【肘关节和肱骨】肘关节正侧位:用于观察肘关节的骨质、软组织和脱位情况。
肘关节轴位:用于观察尺骨鹰嘴突的骨折和病菌变及尺神经沟的情况,也用于肘关节因各种原因而不能伸直的投照。
肱骨正侧位:用于观察肱骨的骨质、软组织和异物情况。
【肩关节、肩胛骨和锁骨】肩关节正位:用于观察肩关节和肩锁关节的骨折和脱位情况。
肩关节轴位:用于观察肩关节脱位的移位情况,并用于肩部已固定,手臂不能转动的病例。
骨盆平面及径线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实训,使学生了解骨盆的解剖结构,掌握骨盆平面的划分及其径线的测量方法,提高对骨盆形态和大小评估的能力,为妇产科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训时间2023年X月X日三、实训地点解剖实验室四、实训器材1. 骨盆模型2. 骨盆测量尺3. 记录本4. 针笔五、实训内容1. 骨盆的解剖结构2. 骨盆平面的划分3. 骨盆径线的测量方法4. 骨盆形态和大小评估六、实训过程1. 骨盆的解剖结构首先,由指导老师简要介绍骨盆的解剖结构,包括骨盆的组成、骨盆的形态、骨盆的三个平面及其相互关系等。
2. 骨盆平面的划分指导老师详细讲解骨盆平面的划分方法,即骨盆入口平面、中骨盆平面和骨盆出口平面。
通过模型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三个平面的位置和特点。
3. 骨盆径线的测量方法指导老师讲解并演示骨盆径线的测量方法,包括入口前后径、入口横径、入口斜径、中骨盆前后径、中骨盆横径、出口前后径、出口横径等。
具体操作如下:(1)入口前后径:用骨盆测量尺测量耻骨联合上缘中点至骶岬前缘正中间的距离。
(2)入口横径:用骨盆测量尺测量两侧髂耻缘间的最大距离。
(3)入口斜径:用骨盆测量尺测量左骶髂关节至右髂耻隆突间的距离和右骶髂关节至左髂耻隆突间的距离。
(4)中骨盆前后径:用骨盆测量尺测量耻骨联合下缘中点通过两侧坐骨棘连线中点至骶骨下端间的距离。
(5)中骨盆横径:用骨盆测量尺测量两坐骨棘间的距离。
(6)出口前后径:用骨盆测量尺测量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尾关节的距离。
(7)出口横径:用骨盆测量尺测量两坐骨结节内缘的距离。
4. 骨盆形态和大小评估通过对骨盆径线的测量,评估骨盆的形态和大小,判断是否存在骨盆狭窄等情况。
七、实训结果1. 学生动手操作,掌握了骨盆平面的划分及其径线的测量方法。
2. 通过实训,学生对骨盆的解剖结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3. 学会了如何评估骨盆的形态和大小,为妇产科临床工作奠定了基础。
八、实训体会1. 骨盆平面及径线测量是妇产科临床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内容,通过对骨盆形态和大小评估,可以判断是否存在骨盆狭窄等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妇产科-骨盆重要径线
骨盆本来分真假,耻骨髂耻骶岬上。
女盆入口横径长,再加弓宽称扁平。
横径三短类人猿,三角弓高窄男型。
棘间为10上下1,上记前后中下横。
出口横径若稍短,加上后矢大15。
髂棘20加3、6,髂嵴20加5、8,骶耻20或减2。
结节8、9加半拉。
耻骨弓角是90,不正常时小于8,真结合径常11,增长一指(1.5-2厘米)角对了(角对了,即对角径)。
漏斗骨盆入口好,中盆出口都小啦。
骨盆倾斜乘以3,不多不少180。
注解:①以耻骨联合上缘、髂耻缘、骶岬上缘连线为界将骨盆分为真骨盆和假骨盆。
(记住:真假骨盆分界用耻骨联合上缘,而对角径用的是耻骨联合下缘)②骨盆分女型、扁平型、类人猿型、男型等4类。
女型:入口横径较长,耻骨弓(较)宽,呈横椭圆形。
扁平型:在女型的基础上,横径长,耻骨弓宽,呈扁椭圆形。
类人猿型:三条横径均短(骨盆入口、中骨盆、骨盆出口横径均短于前后径)。
男型:男型者最少见,往往造成难产,入口呈三角形,耻骨弓较窄,坐骨切迹窄呈高弓型。
③棘间为10上下1,上记前后中下横:骨产道有三条重要的径线,我们先记坐骨棘间径10,坐骨棘间径就是中骨盆横径。
在中骨盆的上面是入口前后径11(记住啊,先记中骨盆10,入口在中骨盆的上面,因此加1,10+1=11。
出口在中骨盆的下面,就减1,10-1=9,那么出口横径(即坐骨结节间径)就是9)记正常径线的时候,上口(骨盆入口)记前后径,中骨盆及下面的骨盆出口记横径。
为什么呢?因为正常骨盆上口前后径短,中骨盆及骨盆出口以横径为短。
而我们只记最短的径线。
④如果出口横径稍短,那么只要出口横径加上后矢状径大于15厘米时也可正常产。
上面说的是骨产道,下面我们来看骨盆外测量:⑤髂棘间径:20加3或6,即23-26厘米。
⑥髂嵴间径:20加5或8,即25-28厘米。
⑦骶耻外径:20或减2,即18-20厘米。
⑧坐骨结节结径:8(或9)加半拉。
8+0.5=8.5,9+0.5=9.5。
即8.5-9.5厘米。
骨盆界线的名词解释
骨盆界线的名词解释
骨盆界线是指人体的骨盆部位的分界线。
骨盆是位于腹部和骨盆腔底部的骨骼结构,由多块骨头组成,包括两侧的髂骨、坐骨和耻骨以及位于中央的骶骨和尾骨。
骨盆的界线有以下几种不同的定义:
1. 骨盆的内界线:骨盆的内界线是指骨盆容纳内部器官的边缘。
它是由髂骨和坐骨构成的,形状呈椭圆形。
骨盆内界线的位置对于医学上的研究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妇科医生通过检查骨盆内界线的位置和形状来判断女性生殖器官的位置和疾病。
2. 骨盆的外界线:骨盆的外界线是指骨盆外部的边缘。
它是由髂骨、坐骨和耻骨构成的。
骨盆的外界线在不同个体间可能有所差异,但总体上可以看作是一个三角形,尖朝下。
骨盆的外界线可以通过触摸和测量来确定,对于评估骨盆的大小和形状具有重要意义。
3. 骨盆的上界线:骨盆的上界线是指骨盆上方的边缘。
它是由髂骨的上缘构成的。
骨盆的上界线与腰部和腹部相连,对于评估骨盆的高度和位置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进行骨盆X光检
查时,医生可以通过观察骨盆上界线的位置来判断患者是否有骨盆问题或损伤。
总之,骨盆界线是指人体骨盆的分界线,包括内界线、外界线和上界线。
它们对于医学上的研究和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用来评估骨盆的形状、位置和大小。
骨盆解剖及常用径线
骨盆解剖及常用径线沈通(shenton)线又称耻颈线、下弧线,闭孔上缘与股骨颈内下缘连线,正常为光滑、连续的弧线影,不连续提示髋关节脱位或股骨颈骨折移位。
髂颈线(calve上弧线)为髂骨外缘与股骨颈外缘的光滑弧线,若不连续提示髋关节脱位或者股骨颈错位骨折。
帕金(perkin)方格骨盆正位片,经双侧髋臼Y形软骨中心划一水平线AB,再通过髋臼外上缘引垂直线CD和EF,正常股骨头骨骺中心位于内下区域,髋关节脱位时股骨头骨骺位于外上区域。
髋臼角和髂骨角髋臼角(a)也称髋臼指数:骨盆正位片,两侧Y形软骨中心连线与髋臼面上下缘连线所形成的夹角。
新生儿30°;1岁后不应超过25°;2岁为20°;成人为10°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时,髋臼变浅,该角度增大。
髂骨角(b):髂前下棘和髋臼外上缘连线与Y 形软骨水平线之间的夹角。
新生儿为55°,正常范围为43-67°,角度减小为异常。
新生儿髋关节间隙新生儿骨盆正位片,通过两侧髋臼Y形软骨作连线称为Hilgenreiner线,简称H线。
股骨上端距H线之距离为上方间隙,股骨上端鸟嘴距坐骨支外缘之距离为内侧间隙,正常均值上方间隙为9.5mm,内侧间隙为4.3mm,若上方间隙小于8.5mm,内侧间隙大于5.1mm,应怀疑髋关节脱位。
若上方间隙小于7.5mm,内侧间隙大于6.1mm,可诊断髋关节脱位。
骨骺指数、骨骺商骨骺指数:骨骺高度÷骨骺宽度×100骨骺商:指患侧骨骺指数除以健侧骨骺指数。
骨骺指数、骨垢商:两个指数均表示股骨头骨骺变扁的程度,用于评价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治疗效果。
骨骺商主要用于与键侧对比判断病变程度及治疗效果。
骨骺角股骨上端骨骺线与两侧Y形软骨连线的夹角。
正常值为20°-35°,髋内翻此角增大。
夏普(sharp)角双侧泪滴下缘连线与泪滴下缘至髋臼上缘连线的夹角。
正常为33°-38°,大于40°可诊断为髋臼发育不良。
骨盆测量的详细讲解
几种常见的狭窄骨盆
③漏斗骨盆 ▪ 骨盆入口各径线正常,但骨盆壁向内倾斜,使骨盆腔上大下小如
漏斗。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平面均明显狭窄。 ④畸形骨盆 ▪ 失去正常形态和对称性,常见于骨软化症、髋关节疾病、以及驼
背性骨盆等。
谢谢观看
骨盆外测量
骨盆内测量
▪ 可较直接地测知骨盆大小,适用于骨盆外测量有狭窄者。孕妇取 膀胱截石位,消毒外阴,检查者戴无菌手套并涂润滑油,将示、 中二指轻轻伸入阴道。主要测量以下径线:
①对角径(diagonal conjugate, DC) 从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岬上缘中点的 距离,正常为12.5~13cm。此值减去1.5~2cm,即为骨盆入口前后 径的长度。测量时如中指尖触不到骶岬,表示此径值>12cm。Βιβλιοθήκη 骨盆内测量骨盆内测量
②坐骨棘间径(bi-ischial diameter) 示、中二指分别触及两侧坐骨棘, 估计其间的距离。正常约为10cm。
骨盆内测量
③坐骨切迹(incisura ischiadica) 代 表中骨盆后矢状径,其宽度为坐 骨棘与骶骨下部间的距离,即骶 棘韧带宽度。若能容纳3横指(约 5.5~6cm)为正常,否则属中骨盆 狭窄。
骨盆外测量
④骶耻外径(external conjugate, EC)孕妇左侧卧位,左腿屈曲,右腿伸直。 测第5腰椎棘突下至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距离,正常为18~20cm。此径 线可间接推测骨盆入口前后径,是骨盆外测量中最重要的径线。骶耻 外径减去1/2尺桡周径值,即相当于骨盆入口前后径值。
骨盆外测量
骨盆测量的 详细讲解
骨盆外测量
可间接地判断骨盆的大小和形态。主要测量以下几条径线:
骨盆测量知识点总结
骨盆测量知识点总结一、骨盆的解剖结构骨盆是由骶髂、坐骨和髂骨组成的,骨盆内有髂骨、耻骨和坐骨三条骨骼相连成环状,整个骨盆有骨盆上口、骨盆下口和骨盆腔三个部分。
骨盆内是由骨盆膜和坐骨间盘构成的韧带将骶髂关节、髋关节和骨盆腔与脊柱连接在一起。
骨盆是人体最大的骨盆,其结构复杂,功能多样,对人体的生命活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骨盆测量的方法1. 传统测量法传统测量法主要是通过测量骨盆各个部位的长度、宽度、角度等参数来评估骨盆的形态和大小。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是对测量者的操作技术要求较高,且误差较大。
2. 影像测量法影像测量法主要是利用X射线、CT、MRI等影像技术对骨盆进行测量,可以直观地观察骨盆的解剖结构和形态,能够准确地获取骨盆的各项参数。
但是这种方法成本较高,且对设备和操作人员的要求较高。
3. 三维测量法三维测量法是利用三维数字化技术对骨盆进行测量,可以精确地获取骨盆的各项参数,并且可以对骨盆进行三维重建,从而更加准确地评估骨盆的形态和大小。
三、骨盆测量的临床意义1. 评估骨盆畸形通过骨盆测量可以评估骨盆的形态和大小,发现和评估骨盆的畸形,对于骨盆畸形的矫正和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2. 评估骨盆功能骨盆是人体重要的运动关节,其形态和大小对人体的生理功能和运动功能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骨盆测量可以评估骨盆的功能状态,为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康复提供依据。
3. 临床诊断骨盆测量可以作为临床诊断的重要工具,通过骨盆测量可以评估骨盆的病变和损伤,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四、骨盆测量的常见参数1. 骨盆宽度骨盆宽度是评估骨盆大小的重要参数,正常成年人的髂嵴间宽度为27-30cm,横径大于垂径。
2. 髋宽度髋宽度是评估骨盆大小的重要参数,正常成年人的髋宽度为10-12cm,男性稍大于女性。
3. 骨盆角度骨盆角度是评估骨盆前后倾斜角度的重要参数,正常成年人的骨盆前倾角度为10-15度。
4. 髋关节角度髋关节角度是评估髋关节的功能状态的重要参数,正常成年人的髋关节角度为120-135度。
孕期测量骨盆的目的
孕期测量骨盆的目的
胎儿从母体娩出时,必须通过骨盆。
除了由子宫、子宫颈、阴道和外阴构成的软产道外,骨盆是产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分娩的快慢和顺利与否,都和骨盆的大小与形态有密切的关系。
骨盆的大小,是以各骨之间的距离--即骨盆径线大小来表示。
骨盆的形态、大小和每个人的身体发育情况、营养状况、遗传因素及种族差异有关。
所以,在测量骨盆各径线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有细微的差别,目前在各种资料中描述的骨盆径线值,是许多正常骨盆的平均数值。
胎儿是不是能够顺利来到这个世上,一来和骨盆的大小有关,二来和胎儿本身的大小有关。
骨盆形态正常,但径线小,胎儿虽正常也可能难产;如果骨盆形态异常,而各径线都足够大时,分娩不一定困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盆经线的临床意义
摘要本文根据多年的临床助产经验体会:应积极倡导自然分娩,提高正常分娩的技能,特别是提高对于骨盆的构造及其各个径线的熟练掌握,方能对是否阴道分娩作出正确的判断及处理。
关键词骨盆与分娩有关的部分骨盆外内测量
骨盆与分娩有关的部分
骨盆倾斜度:妇女直立时,骨盆入口平面与地平面形成的角,非妊娠时为50°~55°,到妊娠晚期增大的子宫向前凸出,为保持孕妇体位平衡,使骨盆倾斜度增加3°~5°。
70°以上为骨盆倾斜度过大。
将阻碍儿头入盆,还可因产力方向后移而导致严重的会阴裂伤。
采取膀胱截石位或使双腿屈曲紧贴腹部,即可纠正过大的骨盆倾斜度,有利于胎头入盆,避免会阴严重裂伤。
骨盆倾斜度过大的临床表现是:①悬垂腹;②骶骨上翘;③跨耻征假阳性;④耻骨联合低平。
米氏菱形区:该菱形区的两侧顶点为髂后上棘陷凹处,上顶点在第5腰椎棘突下方,下顶点为骶尾关节,1851年,由米夏利斯首先描述,故称为米氏菱形区。
检查时孕妇背向检查者站直,注意其形态左右是否对称,若不对称表示骨盆不对称——畸形。
正常骨盆米氏菱形区横径为9.4cm,上下径为10.5cm。
临床意义:其纵径及横径可反映骶骨的长度及宽度,骨盆浅者上下径缩短。
多见于扁型骨盆者。
其菱形区上部变短,径线越短,骨盆越扁,顶角成钝角。
佝偻病骨盆者因之而使菱形区上半部的三角消失,仅余下半部三角型。
类人猿型骨盆的菱形区上部径线变长,顶角更锐。
故此区对骨盆形态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骨盆深度:指由入口的髂耻隆突至出口坐骨结节中点的垂直距离,女性骨盆平均为8.5cm,骨盆过深不利于分娩。
耻弓角与弓下废区:耻弓角也称耻骨下角,由耻骨联合和耻骨体的下缘、耻骨下支及坐骨结节的内侧所形成,正常为90°。
其意义:女性与扁平型骨盆的耻弓角宽大。
若耻弓角3cm。
佝偻病患者,由于重力影响骨盆变形,髂翼外翻,髂前上棘间径与髂嵴间径相差距离缩小,甚至消失,临床上两者相差在2cm以下方有诊断意义。
骶耻外径。
其临床意义:一般将骶耻外径18cm作为临界值,14cm骨质偏厚,<14cm骨质偏薄。
当桡尺周径为14cm时,骨盆入口前后径=骶耻外径-8cm,桡尺周径每增加1cm,骶耻外径要多减0.5cm。
桡尺周径每减少1cm则少减0.5cm,如桡尺周径15cm者减少8.5cm,16cm者减9cm;相反13cm者减7.5cm,12cm 者减7cm。
骶耻内径(对角径):正常值为12.5~13cm,减去1.5~2cm即入口前后径。
骨盆入口平面下一系列的前后径可因骶骨为直型,翘度又不大,而骨盆倾斜度过
大时而缩短。
使骨盆前后壁内聚成漏斗型,怀疑有这种情况时最好在作对角径之后,将两指顺着骶岬向下直至骶骨末端,所经过的任何水平都不应触及骶骨前面,因正常的中骨盆与出口的前后径均比入口面大,若触及骶骨证明在这个水平的前后径缩短。
上凸型骶骨在骶岬下可触及第2骶岬。
中骨盆前后径:测量方法与对角径相同。
但定点不同,先确定骶尾关节,然后内外指尖循此关节向上,越过一节(约向上1cm)即到测量的后据点,骨盆中段前后径平均值为12.2cm。
坐骨棘间径:可划分三级以表示坐骨棘间径之长短:Ⅰ级坐骨棘较平坦,Ⅱ级中等度突出,Ⅲ级为尖锐突出。
中骨盆后矢状径:可以坐骨切迹底部宽度代表。
如仅能容纳2指或不到2指,则属中骨盆有狭窄,该径线以肛门指诊较为准确,因此常用肛查了解坐骨切迹宽度。
在临床工作中可借下列标准以诊断中骨盆狭窄:①坐骨棘突出Ⅱ度或Ⅲ度;②坐骨切迹底部宽度≤4.5cm;③耻坐径,耻骨联合下缘至同侧坐骨棘的距离≤8cm;④骨盆出口横径<7.5cm。
具有其中3项及3项以上即可诊断为中骨盆狭窄[2]。
参考文献
1 李巨,主编.产科理论与手术.沈阳:辽宁技术出版社,1998,8:1-7.
2 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编辑.难产与围产.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1983: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