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病变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受压节段脊髓内等或长T1长T2异常信号(脊 髓内水肿或缺血改变);
③硬膜外静脉丛受压、迂曲,表现为突出层面 椎间盘后缘与硬膜囊之间出现短条或弧状高 信号;
④相邻骨结构及脊髓改变。
椎管狭窄
·指构成椎管的脊椎、软骨和软组织异常,引起 椎管有效容积减少,压迫脊髓、神经和血管等 结构而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椎体终板及终板下区骨髓表现按Modic法可分 三型: - ModicⅠ型:长T1长T2信号,病理基础为血 管组织增生 - ModicⅡ型:短T1长T2信号,病理基础为骨 髓脂肪沉积 - ModicⅢ型:长T1短T2信号,病理基础为骨 质硬化
脊椎退行性骨关节病
髓核钙化 椎间盘内真空征
椎间盘突出
脊柱病变
漯河医专第一附属医院 (漯河市中心医院)
张振勇
脊柱病变
脊椎退行性变 椎间盘突出 椎管狭窄
脊椎退行性变
·多为生理性老化过程,一般不引起明显症 状。
·遗传性、自身免疫性、急性创伤或慢性劳 损等原因,也可促使脊椎发生退行性变。
【临床与病理】
·临床一般无明显症状,或只有颈、腰背部僵 硬或(和)疼痛。
·髓核游离:突出的髓核可与椎间盘髓核本体分 离,多位于硬脊膜外间隙、神经根管内,少数 可疝入硬脊膜囊内。
·Schmorl结节:髓核经相邻上下椎体软骨终板的 薄弱区突入椎体骨松质内,形成压迹。
【影像学表现】
X线: ·平片表现无特异性 ·有些征象可提示诊断:
①椎间隙变窄或前窄后宽; ②椎体后缘唇样肥大增生、骨桥形成或游离骨
·由于不同节段椎管经线变化较大,且椎管经线 测量准确性有一定局限性,目前临床上多依据 CT和MRI上椎管变形、硬膜囊和脊神经根受压等 来判定有无椎管狭窄。
MRI: ·多平面成像显示椎管狭窄更明确,能更清楚显示:
①椎体、椎间关节增生及黄韧带、后纵韧带钙化 或骨化,椎间盘膨出或突出;
②椎管、椎间孔及侧隐窝狭窄、变形; ③硬膜外脂肪受压、变形或消失; ④硬膜囊前或侧后缘受压、变形、移位; ⑤脊髓受压、移来自百度文库,重者可出现缺血、坏死、囊
MRI: ·能较好显示椎间盘、椎体骨髓、硬膜囊、脊髓
和神经根改变; ·是显示椎间盘改变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椎
间盘变性;椎间盘内积气和钙化;椎间盘膨出; ·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骨质增生、骨赘; ·后纵韧带肥厚、钙化或骨化; ·黄韧带肥厚、钙化; ·椎间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不光整,关节面边
缘部骨质增生、肥大或骨赘形成,关节面下囊 变。
【临床与病理】 ·多发生于30~50岁,男>女。多见于活动度较
大的部位,腰椎多见,其次为颈椎,胸椎少见。 ·主要为局部刺激症状及脊髓、神经根的压迫症
状。 ·内因:退行性改变:随年龄增长,髓核出现脱
水、变性、弹性减低,纤维环出现裂隙,周围 韧带发生松弛等。 ·外因:急性或慢性损伤造成椎间盘内压增高, 致纤维环破裂及髓核突出。
【临床与病理】 ·临床:起病隐匿,发展缓慢,但呈进行性进展,
多于50~60岁出现症状,男>女。狭窄部位不 同,临床表现各异。
·分先天性、获得性和混合性三类,以获得性者 居多。 - 先天性:主要表现为椎弓根增粗、变短,椎 板增厚,椎管经线变小。 - 获得性:以退变性变多见,椎骨肥大增生、 软组织增厚。 - 混合性:在先天性异常基础上并有获得性疾 患所致,依狭窄部位分:①中心型 椎管狭窄;②侧隐窝狭窄;③神经 孔狭窄。
【影像学表现】
X线和CT: ·X线侧位平片椎管矢状径(椎体后缘至棘突前缘
之间的距离)测量参考: - 颈椎管:正常>13mm,10~13mm为相对狭窄,
<10mm为狭窄 - 腰椎管:正常>18mm,15~18mm为相对狭窄,
<15mm为狭窄
·CT上径线测量较X线平片更为准确,测量方法同 平片。 - 椎弓根间距(双侧椎弓根内缘间距)<20mm 为狭窄; - 侧隐窝矢状径<2mm为狭窄; - 椎间孔宽度<2mm为狭窄。 - Jones-Thompson公式法:椎管最大矢状径× 最大横径/同水平椎体最大矢状径×最大横径 =1/2~1/4.5,若比值<1/4.5,说明椎管有狭 窄。
·并发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和脊椎滑脱等病 变时,引起相应症状和体征。
·病理上,该病包括椎间盘、椎间关节、韧带 和椎体等的退行性变,以下位颈椎和下位腰 椎最易受累及。
·主要病变包括: ①椎间盘退行性变:纤维环退变;软骨终板退行 性变;髓核退变。 ②椎间关节退行性变:多为椎间盘退行性变以后 导致的椎间关节异常活动和失稳所致。 ③韧带退行性变:脊椎失稳引起周围韧带受力增 加,出现纤维增生、硬化、钙化或骨化,多见 于前、后纵韧带和黄韧带。 ④脊椎骨骼改变:椎间盘变性可引起相邻椎体发 生骨髓水肿、脂肪沉积、骨质增生肥大等。 ⑤继发性改变:上述退变可引起椎管、椎间孔及 侧隐窝的继发性狭窄,甚至脊椎滑脱等。
块; ③脊柱生理曲度异常或侧弯。
CT: ·直接征象:
①椎间盘向周围呈局限性膨隆。 ②突出的椎间盘可有钙化。 ③髓核游离碎片多位于硬膜外,密度高于硬膜
囊。 ·间接征象:
①硬膜外脂肪间隙变窄、移位或消失。 ②硬膜囊前缘或侧方及神经根受压移位。
·Schmorl结节:表现为椎体上或下缘、边缘清楚 的隐窝状压迹,多位于椎体上下缘的中后1/3交 界部,常上下对称出现,其中心密度低为突出 的髓核及软骨板,外周为反应性骨硬化带。
【影像学表现】 X线、CT:
·脊柱生理弯曲变直、侧弯,椎间隙变窄,椎体 边缘骨质增生肥大、硬化或骨赘、骨桥形成;
·椎间盘内真空征; ·髓核钙化; ·椎间盘膨出; ·后纵韧带肥厚、钙化或骨化; ·黄韧带肥厚、钙化; ·椎间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硬化,骨性关节面
下方可见囊变影,关节突变尖及脊椎前移或异 常旋转,椎间关节内可见真空征。
·椎间盘突出的CT类型: ①后正中型; ②后外侧型; ③外侧型; ④韧带下型: ⑤游离型; ⑥硬膜囊内型
SUCCESS
THANK YOU
2020/6/23
MRI: ·直接征象:
①髓核突出;②髓核游离;③Schmorl结节 ·间接征象:
①硬膜囊、脊髓或神经根受压,局部硬膜外脂 肪间隙变窄、移位或消失;
③硬膜外静脉丛受压、迂曲,表现为突出层面 椎间盘后缘与硬膜囊之间出现短条或弧状高 信号;
④相邻骨结构及脊髓改变。
椎管狭窄
·指构成椎管的脊椎、软骨和软组织异常,引起 椎管有效容积减少,压迫脊髓、神经和血管等 结构而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椎体终板及终板下区骨髓表现按Modic法可分 三型: - ModicⅠ型:长T1长T2信号,病理基础为血 管组织增生 - ModicⅡ型:短T1长T2信号,病理基础为骨 髓脂肪沉积 - ModicⅢ型:长T1短T2信号,病理基础为骨 质硬化
脊椎退行性骨关节病
髓核钙化 椎间盘内真空征
椎间盘突出
脊柱病变
漯河医专第一附属医院 (漯河市中心医院)
张振勇
脊柱病变
脊椎退行性变 椎间盘突出 椎管狭窄
脊椎退行性变
·多为生理性老化过程,一般不引起明显症 状。
·遗传性、自身免疫性、急性创伤或慢性劳 损等原因,也可促使脊椎发生退行性变。
【临床与病理】
·临床一般无明显症状,或只有颈、腰背部僵 硬或(和)疼痛。
·髓核游离:突出的髓核可与椎间盘髓核本体分 离,多位于硬脊膜外间隙、神经根管内,少数 可疝入硬脊膜囊内。
·Schmorl结节:髓核经相邻上下椎体软骨终板的 薄弱区突入椎体骨松质内,形成压迹。
【影像学表现】
X线: ·平片表现无特异性 ·有些征象可提示诊断:
①椎间隙变窄或前窄后宽; ②椎体后缘唇样肥大增生、骨桥形成或游离骨
·由于不同节段椎管经线变化较大,且椎管经线 测量准确性有一定局限性,目前临床上多依据 CT和MRI上椎管变形、硬膜囊和脊神经根受压等 来判定有无椎管狭窄。
MRI: ·多平面成像显示椎管狭窄更明确,能更清楚显示:
①椎体、椎间关节增生及黄韧带、后纵韧带钙化 或骨化,椎间盘膨出或突出;
②椎管、椎间孔及侧隐窝狭窄、变形; ③硬膜外脂肪受压、变形或消失; ④硬膜囊前或侧后缘受压、变形、移位; ⑤脊髓受压、移来自百度文库,重者可出现缺血、坏死、囊
MRI: ·能较好显示椎间盘、椎体骨髓、硬膜囊、脊髓
和神经根改变; ·是显示椎间盘改变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椎
间盘变性;椎间盘内积气和钙化;椎间盘膨出; ·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骨质增生、骨赘; ·后纵韧带肥厚、钙化或骨化; ·黄韧带肥厚、钙化; ·椎间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不光整,关节面边
缘部骨质增生、肥大或骨赘形成,关节面下囊 变。
【临床与病理】 ·多发生于30~50岁,男>女。多见于活动度较
大的部位,腰椎多见,其次为颈椎,胸椎少见。 ·主要为局部刺激症状及脊髓、神经根的压迫症
状。 ·内因:退行性改变:随年龄增长,髓核出现脱
水、变性、弹性减低,纤维环出现裂隙,周围 韧带发生松弛等。 ·外因:急性或慢性损伤造成椎间盘内压增高, 致纤维环破裂及髓核突出。
【临床与病理】 ·临床:起病隐匿,发展缓慢,但呈进行性进展,
多于50~60岁出现症状,男>女。狭窄部位不 同,临床表现各异。
·分先天性、获得性和混合性三类,以获得性者 居多。 - 先天性:主要表现为椎弓根增粗、变短,椎 板增厚,椎管经线变小。 - 获得性:以退变性变多见,椎骨肥大增生、 软组织增厚。 - 混合性:在先天性异常基础上并有获得性疾 患所致,依狭窄部位分:①中心型 椎管狭窄;②侧隐窝狭窄;③神经 孔狭窄。
【影像学表现】
X线和CT: ·X线侧位平片椎管矢状径(椎体后缘至棘突前缘
之间的距离)测量参考: - 颈椎管:正常>13mm,10~13mm为相对狭窄,
<10mm为狭窄 - 腰椎管:正常>18mm,15~18mm为相对狭窄,
<15mm为狭窄
·CT上径线测量较X线平片更为准确,测量方法同 平片。 - 椎弓根间距(双侧椎弓根内缘间距)<20mm 为狭窄; - 侧隐窝矢状径<2mm为狭窄; - 椎间孔宽度<2mm为狭窄。 - Jones-Thompson公式法:椎管最大矢状径× 最大横径/同水平椎体最大矢状径×最大横径 =1/2~1/4.5,若比值<1/4.5,说明椎管有狭 窄。
·并发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和脊椎滑脱等病 变时,引起相应症状和体征。
·病理上,该病包括椎间盘、椎间关节、韧带 和椎体等的退行性变,以下位颈椎和下位腰 椎最易受累及。
·主要病变包括: ①椎间盘退行性变:纤维环退变;软骨终板退行 性变;髓核退变。 ②椎间关节退行性变:多为椎间盘退行性变以后 导致的椎间关节异常活动和失稳所致。 ③韧带退行性变:脊椎失稳引起周围韧带受力增 加,出现纤维增生、硬化、钙化或骨化,多见 于前、后纵韧带和黄韧带。 ④脊椎骨骼改变:椎间盘变性可引起相邻椎体发 生骨髓水肿、脂肪沉积、骨质增生肥大等。 ⑤继发性改变:上述退变可引起椎管、椎间孔及 侧隐窝的继发性狭窄,甚至脊椎滑脱等。
块; ③脊柱生理曲度异常或侧弯。
CT: ·直接征象:
①椎间盘向周围呈局限性膨隆。 ②突出的椎间盘可有钙化。 ③髓核游离碎片多位于硬膜外,密度高于硬膜
囊。 ·间接征象:
①硬膜外脂肪间隙变窄、移位或消失。 ②硬膜囊前缘或侧方及神经根受压移位。
·Schmorl结节:表现为椎体上或下缘、边缘清楚 的隐窝状压迹,多位于椎体上下缘的中后1/3交 界部,常上下对称出现,其中心密度低为突出 的髓核及软骨板,外周为反应性骨硬化带。
【影像学表现】 X线、CT:
·脊柱生理弯曲变直、侧弯,椎间隙变窄,椎体 边缘骨质增生肥大、硬化或骨赘、骨桥形成;
·椎间盘内真空征; ·髓核钙化; ·椎间盘膨出; ·后纵韧带肥厚、钙化或骨化; ·黄韧带肥厚、钙化; ·椎间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硬化,骨性关节面
下方可见囊变影,关节突变尖及脊椎前移或异 常旋转,椎间关节内可见真空征。
·椎间盘突出的CT类型: ①后正中型; ②后外侧型; ③外侧型; ④韧带下型: ⑤游离型; ⑥硬膜囊内型
SUCCESS
THANK YOU
2020/6/23
MRI: ·直接征象:
①髓核突出;②髓核游离;③Schmorl结节 ·间接征象:
①硬膜囊、脊髓或神经根受压,局部硬膜外脂 肪间隙变窄、移位或消失;